?

涎腺

  • 伴EWSR1重排的涎腺透明細胞肌上皮癌分子圖譜顯示PLAG1基因高頻融合,但無EWSR1融合轉錄
    涎腺肌上皮癌是一類目前尚未被充分認識的涎腺惡性腫瘤,其組織形態廣泛,常與涎腺良惡性腫瘤形態交叉,易被誤診、忽視。肌上皮癌通常具有侵襲性和高復發率,其遺傳特征和預后標志尚不明確。作者收集94例具有顯著透明細胞的涎腺肌上皮癌,行FISH檢測EWSR1重排,EWSR1基因重排陽性者再行NGS檢測,NGS陽性者再經RT-PCR或FISH驗證。檢測結果顯示26例(26/94,27.6%)透明細胞肌上皮癌FISH顯示EWSR1信號斷裂,其中6例( 6/26,23%)E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2年2期2022-11-24

  • CBCT 成像在涎腺造影檢查中的應用價值
    缺點,限制了其對涎腺等軟組織疾病的診斷應用[4]。本研究對51 例涎腺疾病患者進行常規造影后再行CBCT 掃描,以探尋CBCT 成像在涎腺造影診斷涎腺疾病中的應用價值。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碘化油造影劑為復方制劑,組方為植物油與碘結合的有機碘化合物,濃度為37.0%~41.0%;由山東煙臺魯銀藥業有限公司所生產(國藥H 37022398)。1.2 設備錐形束CT(CBCT)設備為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自意大利New Tew 公司引進的New Tom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22年11期2022-11-15

  • 涎腺楊氏模量值在干燥綜合征診斷中的可靠性研究
    0029近年來,涎腺超聲(salivary gland ultrasound,SGUS)已逐步應用到臨床,半定量超聲評分系統[1]對干燥綜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診斷價值逐步被認可。隨著超聲新技術的不斷更新,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F)在SS 診斷中的應用亦有報道[2-3]。在利用SWF測量SS患者涎腺楊氏模量值(salivary gland Young’s modulus,SGY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6期2022-06-15

  • 常規超聲聯合二維剪切波彈性成像評價2型糖尿病涎腺異常
    器官慢性損害,如涎腺功能障礙及相關口腔疾病等[1]。國內外對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涎腺病變的超聲研究目前多限于其形態學改變,且結果差異較大,而針對涎腺硬度的研究較少。本研究觀察常規超聲(二維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二維剪切波彈性成像(two-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2D-SWE)評價T2DM患者涎腺(腮腺和下頜下腺)異常的價值。圖1 2D-SWE測量涎腺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22年5期2022-05-25

  • 涎腺導管癌中FAM 83H 的表達及意義
    開封475000涎腺導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是一組發病率低、惡性程度高的涎腺腫瘤,約占涎腺惡性腫瘤的1%~3%,好發于腮腺組織,其次是頜下腺,男女發病率約為2∶1~3∶1,50~60歲男性好發[1-2]。涎腺導管癌的組織病理學特征類似于低分化乳腺導管癌,1968年由Kleinsasser等[3]首次報道,在我國由俞光巖等[4]首次報道。該腫瘤侵襲性強、易轉移,常轉移至頸淋巴結、肺、肝、腦、皮膚和骨等,死亡率高,預后較

    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年1期2022-05-05

  • 超聲診斷技術應用于涎腺腫瘤診斷的研究進展
    術的發展與進步,涎腺腫瘤的發現率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涎腺腫瘤占頭頸部腫瘤的2%~6.5%,其中惡性涎腺腫瘤占0.3%[1]。因涎腺腫瘤部位特殊,且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以及良性腫瘤之間的手術方式差異較大(良性病變可通過某種形式的腮腺次全切除術保留面神經,而惡性病變通常需要行全腮腺切除術,并有可能切除面神經),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因此術前鑒別腫瘤良惡性對診療計劃的制訂具有重要意義[2-3]。超聲檢查是一種高性價比的檢查手段,與計算機斷層掃描、磁

    醫學綜述 2021年16期2021-09-08

  • CD66b在涎腺腺樣囊性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
    ,南寧)0 引言涎腺腺樣囊性癌(SACC)是一種較常見的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約占所有頭頸部腫瘤的1%和所有唾液腺腫瘤的10%,具有生長速度緩慢、侵襲性強,術后可見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常侵犯周圍神經等獨特的生物學行為[1-2]。近年來的研究表明,CD66b與多種惡性腫瘤的病變密切相關[3-6]。本研究采用PV-6000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技術對已確診的51例涎腺腺樣囊性癌標本和35例正常涎腺組織中CD66b的表達進行觀察,探討CD66b的表達與涎腺腺樣囊性癌的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2021-07-06

  • 超聲造影鑒別診斷涎腺腺樣囊性癌與多形性腺瘤的應用價值
    京 100853涎腺腺樣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涎腺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累及腮腺,次為頜下腺,以“羊皮狼”為特征,其生長緩慢,形狀和特點與良性多形性腺瘤(plemorphic adenoma,PA)相似,但浸潤性強且血行轉移率高[1-3]。超聲檢查是涎腺腫瘤術前常用的檢查方法,但部分涎腺ACC惡性征象不明顯,容易誤診為PA,兩種腫瘤的治療方案及遠期預后迥異[4]。因此,術前明確腫瘤的性質對選擇合適治療方案及預后

    解放軍醫學院學報 2021年2期2021-06-29

  • 涎腺黏液表皮樣癌與多形性腺瘤的細胞學診斷及鑒別
    a, MEC)是涎腺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占涎腺惡性腫瘤的30%~40%,腮腺惡性腫瘤的50%[1-3]。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PA)是涎腺常見的腫瘤之一,占腮腺腫瘤的75%~80%,頜下腺腫瘤的44%~68%,小唾液腺腫瘤的38%~43%[4-5]。涎腺MEC臨床表現與PA相似,患者多以面部或頸部腫塊就診。細針穿刺細胞學診斷涎腺病變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6-7]?,F收集2014年8月~2017年7月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1年4期2021-06-17

  • 涎腺超聲檢查診斷原發性干燥綜合征的效果研究
    是一種累及淚腺和涎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此病在各年齡段的人群中均可發生。有報道稱,干燥綜合征在我國居民中的發病率為0.3% ~0.7%,在我國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為3% ~4%。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眼干、口干等,部分患者還可出現過敏性紫癜樣皮疹、乏力、低熱、關節疼痛、呼吸不暢、消化不良等癥狀[2]。此病可分為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和繼發性干燥綜合征[3]。原發性干燥綜合征是指不是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的基礎上發生的干燥綜合征。繼發

    當代醫藥論叢 2021年6期2021-04-06

  • 高頻彩超對涎腺腫瘤的診斷價值評估分析
    276000)涎腺又被稱為唾液腺,涎腺腫塊的發生存在較多原因,例如涎腺良性腫瘤或者惡性腫瘤、涎腺囊腫或者涎石癥等。由于涎腺腫瘤一般發生在淺葉,因此超聲檢查成為了本病的主要檢查方式[1-2],同時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提升,高頻超聲逐漸應用于臨床各種疾病的診斷,并且取得了較好應用效果。為此筆者將其應用于涎腺腫瘤的診斷,并觀察其超聲影像特點,以更好的對涎腺腫瘤進行診斷,具體研究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現針對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1年3期2021-03-30

  • 超聲鑒別涎腺良惡性腫瘤的現狀分析
    610072)涎腺腫瘤約占所有頭頸部腫瘤的3%,以腮腺、頜下腺及舌下腺在內的大涎腺受累多見,其中約80%發生在腮腺[1,2]。涎腺腫瘤的主要治療方式是外科手術切除[3],良惡性腫瘤的手術方式和手術范圍不同,治療方案主要取決于腫瘤的組織學類型,腮腺腫瘤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囊外剝離,部分、淺表、全部或根治性腮腺切除術等[4],良性腫瘤手術范圍及損傷較小,部分良性腫瘤的患者甚至可選擇隨訪[5];惡性腫瘤需要一并切除腫塊和腺體,并進行轉移淋巴結清掃,部分惡性腫瘤需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21年2期2021-03-20

  • 涎腺混合瘤與Warthin瘤超聲造影對比研究
    杜聯芳 王棟華涎腺混合瘤與Warthin瘤病理成分復雜多樣,導致二維超聲特征存在交叉重疊,且彩色多普勒超聲僅能顯示腫塊內較大血管,對于微小血管或流速極低的血流檢出困難[1-2]。超聲造影可以安全、客觀地評估病灶的微循環灌注情況,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但在涎腺腫瘤診斷方面應用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和總結涎腺混合瘤與Warthin瘤的超聲造影表現。資料與方法一、研究對象選取2013年7月至2018年8月我院經手術病理確診的涎腺混合瘤患者和Warthin瘤患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1年2期2021-03-02

  • 蜱類涎液與病原體傳播的關系及其在蜱媒病防控中的應用*
    方面來,其中圍繞涎腺等關鍵傳播環節的研究最為活躍。在NIH支持下,2005年Francischetti 完成了肩突硬蜱涎腺的轉錄組學分析(Francischettietal., 2005),接著Ribeiro 等人完成了肩突硬蜱涎腺分泌蛋白的分類與功能注釋,發現了可通過調節宿主免疫介導病原傳播的Salp蛋白及類似物(Ribeiroetal., 2006);針對美洲花蜱涎腺的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研究(Karimetal., 2011; 2015)也為明確蜱類涎

    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 2021年3期2021-02-10

  • 涎腺超聲評分聯合血清學指標診斷原發性干燥綜合征的臨床價值
    要] 目的 探討涎腺超聲評分法聯合血清學指標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PSS)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方法 選擇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臨床可疑PSS患者101例,根據ACR/EULAR分類標準,將101例患者分為PSS組和非PSS組,通過受試者工作曲線下面積(AUROC),比較單獨應用超聲評分、血清學指標及兩者聯合應用診斷PSS的敏感度、特異度等。 結果 單獨應用超聲評分診斷PSS的AUROC為0.799,敏感度為78.85%,特異度為75.00%;單獨應用

    中國現代醫生 2021年31期2021-01-05

  • 64排螺旋CT常規及增強檢查在涎腺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常規及增強檢查在涎腺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2015年8月-2019年8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涎腺腫瘤患者69例。對所有患者行64排螺旋CT常規及增強檢查,對比不同組織的影像學參數。結果:平掃可見涎腺腫瘤病灶均為等密度或低密度影,不同腫瘤間的CT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雙期增強掃描可見,多形性腺瘤動脈期無強化或輕度強化,靜脈期強化程度高于動脈期;腺淋巴瘤呈“快進快出”的強化特征;基底細胞瘤動脈期和靜脈期均有顯著強化;

    中外醫學研究 2020年14期2020-07-14

  • 超聲鑒別診斷涎腺腫瘤良惡性的特征分析
    杜聯芳 王棟華涎腺腫瘤少見,其惡性腫瘤更少,臨床常無特殊臨床癥狀,僅30%的惡性腫瘤可出現惡性特征,僅根據臨床表現術前難以鑒別其良惡性[1]。有研究[2]反映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因取材抽樣誤差,其可靠性也存在一定問題,目前臨床一般不主張術前組織學活檢[3]。高頻超聲具有經濟方便、分辨率高、無創無輻射的優勢,可作為診斷涎腺疾病首選的檢查方法。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經病理確診的121 例涎腺腫瘤患者的超聲資料,旨在探討鑒別診斷良惡性的最佳超聲特征。資料與方法一、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0年6期2020-06-30

  • 不同臨床病理特征涎腺黏液表皮樣癌中CEACAM 5與PCNA的表達及對預后的影響
    075000)涎腺黏液表皮樣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口腔頜面外科常見的一類惡性腫瘤,在我國北方地區發病率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二[1]。癌胚抗原相關細胞黏附分子 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5,CEACAM 5)是一種存在于哺乳動物細胞表面和細胞膜上的跨膜糖蛋白。CEACAM 1、CEACAM 6等癌胚抗原家族成員均參與惡性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20年4期2020-05-07

  • 涎腺腫瘤、牙源性腫瘤中WT-1的表達
    新全頭頸部腫瘤中涎腺腫瘤及牙源性腫瘤占比較大[1],腫瘤性肌上皮細胞在多種涎腺腫瘤中增生活躍,導致涎腺腫瘤的復雜多樣性[1-2]。牙源性腫瘤可分為3類:上皮來源、間充質/外胚層間充質來源和混合型[1,3]。涎腺腫瘤與牙源性腫瘤種類繁多,形態類似,臨床病理診斷及鑒別診斷較為困難,因此尋找特異性免疫組化指標具有重要價值。WT-1首次以抑癌基因從胎兒腎母細胞瘤中分離,是一種與細胞凋亡相關的抑制基因[4-5]。近年相關研究顯示WT-1具有癌基因的作用[6],惡性腫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0年1期2020-03-05

  • 鼻咽癌放療早期涎腺DWI變化及其與放療后口干程度相關性
    野包括部分或全部涎腺,患者放療后涎腺功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表現為口腔干燥、味覺障礙、齲齒、吞咽困難和咳嗽等癥狀。隨后其癥狀遷延并呈進行性加重而無有效控制方法,致睡眠障礙、心情壓抑、煩躁易怒,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3]。放療所致涎腺功能降低是劑量和體積依從性的。雖然對頭頸部腫瘤涎腺的三維放射劑量分布與涎腺功能之間的關系相繼有研究報道,但劑量-體積-功能之間的關系目前仍未十分明確。目前有研究認為26~35 Gy是涎腺受損的臨界劑量[4,5]。近年來,隨

    放射學實踐 2019年6期2019-06-19

  • 頸部涎腺惡性腫瘤的臨床特點分析
    519000)涎腺惡性腫瘤是一種少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疾病,多發于腮腺,其次為頜下腺、腭部、舌下腺等。頭頸部涎腺惡性腫瘤不僅分布范圍較廣,且其病理類型也不盡相同,常見的類型有腺樣囊性癌、粘液表皮樣癌、腺癌、腺泡細胞癌等[1]。本文主要分析和總結了頭頸部涎腺惡性腫瘤的臨床發病情況及分布特點,以期為后續臨床提供有效的參考,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頭頸腫瘤科自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5例頭頸部涎腺惡性

    醫藥前沿 2019年7期2019-04-25

  • 3 種輔助檢查診斷涎腺腫瘤符合率的比較研究*
    832000)涎腺腫瘤是常見的口腔頜面部腫瘤,近年來有文獻報道其發病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1-2]。因其術前不宜行活檢,有發生瘤細胞種植的風險,故術前輔助檢查非常重要。目前涎腺腫瘤的診斷途徑主要包括病史及臨床表現、B 超、CT、腫塊切取活檢、細針吸取細胞學、術中冷凍切片鏡檢、石蠟切片鏡檢。涎腺腫瘤臨床癥狀相似,組織病理學特點復雜且形態各異,其術前確診仍較為困難。本研究對274 例術后經石蠟切片鏡檢明確診斷為涎腺腫瘤的病例進行回顧性研究,分析涎腺腫瘤各個術前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9年7期2019-04-25

  • CEUS鑒別診斷涎腺良惡性病變
    330006)涎腺腫瘤占頭頸部腫瘤的3%,腫瘤的組織類型復雜,其中惡性腫瘤約占20%,即使良性腫瘤也有惡變的可能[1]。目前對涎腺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為手術切除,惡性腫瘤還需輔助放化療。良惡性腫瘤的手術方式及手術范圍不同,惡性腫瘤切除范圍較大,且須將面神經一起切除,可導致患者同側面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術前鑒別診斷涎腺良惡性腫瘤對臨床術式的選擇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討CEUS對涎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診斷價值。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19年4期2019-04-19

  •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腭部涎腺腫瘤的臨床觀察
    421000)涎腺腫瘤為口腔頜面部的特有腫瘤,依照其不同類型分為5種,分別是繼發性腫瘤、淋巴造血系統腫瘤、軟組織腫瘤、良性上皮性腫瘤和惡性上皮性腫瘤[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方式治療涎腺良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痊愈率,而針對涎腺惡性腫瘤則采取手術與放化療相結合的治療方式。因涎腺腫瘤的復雜多樣化,如手術方式、手術操作不當會導致口角歪斜、眼睛閉合不全等面神經損傷癥狀[2]。為此,本研究對60例腭部良/惡性涎腺腫瘤患者分別采用手術和手術聯合放化療法方式治療,對

    微創醫學 2018年5期2018-11-13

  • CT灌注成像在涎腺腫瘤良、惡性鑒別中的應用價值
    殷寶淵 陳 維涎腺包括腮腺、頜下腺、舌下腺三對大涎腺以及散布在口腔粘膜下的許多小涎腺,腫瘤是涎腺組織中最常見的疾病,其中絕大多數是上皮性腫瘤,由于涎腺上皮性腫瘤的病理類型復雜、形態多變,不同類型的腫瘤在臨床表現、影像學表現、治療和預后等方面均不相同[1-3]。常規的影像學檢查僅可確定病灶的部位、大小、范圍,在鑒別涎腺腫瘤良、惡性方面易受到檢查者主觀性因素的影響,準確率較低。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更新,CT灌注成像作為1種無創、安全的功能影像學技術正逐漸被應用

    實用癌癥雜志 2018年8期2018-08-22

  • 涎腺超聲檢測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診斷與隨訪中的應用價值
    ]。目前常用評價涎腺功能的方法包括唾液流率、涎腺核素顯像、腮腺造影、唇腺活檢等,但對于原發性干燥綜合征的診斷靈敏度及特異度較低,且大多為侵入性技術[2]。而超聲作為一種新型的影像學技術,高頻超聲能夠較為準確地顯示涎腺的大小、形態、淋巴結以及與周圍解剖的關系,并且超聲檢查簡單、安全[3]。筆者通過比較超聲檢測與其他臨床傳統常規檢測方法的差異,探討涎腺超聲檢測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1 對象和方法1.1 對象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

    浙江醫學 2018年11期2018-07-03

  • CD147在涎腺粘液表皮樣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皮樣癌是最常見的涎腺惡性腫瘤,在涎腺上皮性惡性腫瘤中約占30%[1]。本研究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CD147蛋白在粘液表皮樣癌組織中的表達,探討其臨床病意義。1.標本來源收集1991年1月—2011年3月在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行手術切除后的涎腺組織存檔的石蠟切片標本,共52個,其中,涎腺粘液表皮樣癌組織32例,正常涎腺組織20例。涎腺惡性腫瘤發生于大涎腺者(腮腺、頜下腺及舌下腺)24例,發生于小涎腺者(腭腺、唇腺、頰腺及磨牙后腺)8例;年齡

    醫藥前沿 2018年7期2018-03-13

  • 涎腺超聲聯合血清BAFF檢測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診斷中的價值
    穎 黃海燕 陳勇涎腺超聲聯合血清BAFF檢測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診斷中的價值耿保慶 黃嫻倩 干敏芝 彭勇 朱夢雅 應穎 黃海燕 陳勇目的 探討涎腺超聲聯合血清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BAFF)檢測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pSS)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擇pSS患者80例(pSS組),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60例(RA組),健康體檢者20例(健康對照組)。采用ELISA法檢測各組血清BAFF、增殖誘導配體(APRIL)、TNF-ɑ、IL-1β及IL-6水平;通過二

    浙江醫學 2017年21期2017-12-04

  • 舌小涎腺肌上皮癌1例
    50052)舌小涎腺肌上皮癌1例張春艷,程敬亮,張 勇,薛康康,陳 苑(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磁共振科,河南 鄭州 450052)圖1 舌小涎腺肌上皮癌 A.MR軸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 B.MR軸位DWI,b=800 s/mm2; C.軸位增強MRI; D.病理圖(HE,×40)患者男,63歲,主因“發現右側頸部腫塊2個月,伴持續性隱痛”入院。查體:右側頸部可觸及5 cm×3 cm包塊,表面光滑,活動度欠佳,有壓痛,無放射痛。MRI:舌體右側形態失常,舌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17年1期2017-02-15

  • SBP1基因在涎腺腫瘤中的表達及相關性分析
    ?SBP1基因在涎腺腫瘤中的表達及相關性分析李 偉1,王銀龍1,朱友明1,陸婧雅1,朱 麗2,許旭東1,汪 聰1目的 研究硒結合蛋白1(SBP1)在涎腺腫瘤中的表達情況,明確其與涎腺腫瘤發生、發展、侵襲及轉移的關系。方法 收集15組涎腺腫瘤及其瘤旁組織,提取組織內RNA,采用實時熒光定量RT-PCR法檢測組織中SBP1的表達。設計及合成SBP1的shRNA序列,慢病毒轉染scc-3細胞,應用MTT、細胞劃痕實驗檢測細胞增殖與遷移。結果 SBP1在涎腺腫瘤中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2016年10期2016-11-25

  • NF-BP65和BCL-2蛋白在涎腺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與其預后關系的研究
    BCL-2蛋白在涎腺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意義及與預后的關系。方法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30例涎腺腺樣囊性癌組織中NF-BP65與BCL-2蛋白表達水平,以多形性腺瘤、癌旁正常涎腺組織作為對照。結果涎腺腺樣囊性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組織中NF-BP65表達的陽性率分別為83.3%、33.3%和10.0%,BCL-2表達的陽性率分別為63.3%、26.7%和10.0%,兩者表達在腫瘤組與對照組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0.05);NF-BP65與BCL-2表達

    現代實用醫學 2016年3期2016-11-15

  • 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涎腺腺樣囊性癌組織中的表達
    子和微血管密度在涎腺腺樣囊性癌組織中的表達陳俊1李姬梅2李偉1胡紅梅3 1.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口腔科,吉安?343000;2.江西省吉水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吉水?331600 3.井岡山大學醫學院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研室,吉安?343000[摘要]目的 探討中期因子(MK)、微血管密度(MVD)在涎腺腺樣囊性癌(SACC)組織中的表達和意義,以及兩者之間表達的相關性。方法 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SP法)檢測60例SACC組織及26例正常涎腺組織中MK、MVD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16年2期2016-07-08

  • 潤燥靈對干燥綜合征模型小鼠脾臟干預初探
    潤燥靈;T細胞;涎腺;動物模型;脾臟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3.002Study on the Effect of Runzao Ling(潤燥靈)on the Spleen of Mouse with Sj?gren's SyndromeZENG Ping,HOU Lei,HE Xiu-li,WANG Ying,MA Wu-kai【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

    風濕病與關節炎 2016年3期2016-05-30

  • HER-2在涎腺腫瘤中的蛋白表達、基因擴增及臨床意義
    曉菊HER-2在涎腺腫瘤中的蛋白表達、基因擴增及臨床意義李峰 孫曉菊目的探討涎腺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中HER-2基因擴增、蛋白表達及臨床意義。方法采用免疫組化檢測43例涎腺惡性腫瘤及10例良性腫瘤中HER-2蛋白表達;采用免疫熒光原位雜交(FISH)檢測HER-2基因擴增情況。結果HER-2蛋白表達于涎腺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中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72.09%、10.00%,惡性腫瘤明顯高于良性腫瘤(P<0.05);HER-2基因擴增在涎腺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中的陽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年1期2016-03-04

  • 超聲在涎腺腫物中的診斷研究
    2000)超聲在涎腺腫物中的診斷研究林艷慧(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院超聲科,遼寧 朝陽 122000)目的 探討超聲對于涎腺腫物診斷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朝陽市中心醫院診治的97例涎腺腫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超聲圖像特點,將病理檢查結果作為標準,評價超聲診斷的準確性。結果超聲顯示良性腫塊多邊界清,形態規則、活動度好,多無明顯血流或可見少量血流;惡性腫塊多為邊界模糊、形態不規則、包膜缺失、活動度差,可見明顯血流信號;超聲檢查準確率81.44%,誤診率

    中國醫藥指南 2016年24期2016-01-29

  • 干細胞修復放射性唾液腺損傷的研究進展
    質量[1]。由于涎腺組織是一種高度分化的組織,且對放射線高度敏感,頭頸部常規劑量的放療即可導致腺體組織的不可逆性損傷[2]。目前對放射性口干癥的患者主要采用人工唾液替代療法[3]。近年來隨著干細胞在再生醫學領域的研究進展,為涎腺組織損傷的修復提供了新的可能[4],本文就干細胞治療放射性唾液腺損傷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1 涎腺組織來源細胞放射性口干癥主要是因為腺體組織受到放射性照射后腺泡細胞萎縮、腺泡死亡、唾液流量減少所造成的。因此在研究的初期,學者們首先考慮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15年6期2015-12-08

  • IGF-1蛋白聯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對涎腺腫瘤的臨床評估①
    彩色多普勒影像對涎腺腫瘤的臨床評估①溫鵬濤,丁元欣(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目的:研究涎腺腫瘤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表現、以及病理分級、分型與IGF-1蛋白表達的相關性,探討IGF-1蛋白聯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對涎腺腫瘤的評估價值。方法: 選取125例經病理證實的涎腺腫瘤患者的術前超聲檢查圖像及病理組織,并運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S-P法對活檢切除的標本進行IGF-1蛋白的檢測。分析涎腺腫瘤的某些彩色多普勒特征性圖與IGF-1蛋白表達之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5年2期2015-06-27

  • 基質金屬蛋白酶在涎腺良、惡性多形腺瘤中的表達
    448000)在涎腺上皮性腫瘤中多形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腫瘤疾病,患者占比可以超過50%,在醫學界將該類疾病歸入良、惡性之間的腫瘤當中,一旦病患患上此類疾病非常容易出現反復發作等情況。在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超過90%的良性多形性腺瘤癌會惡化為惡性多形性腺瘤,此類疾病病患在涎腺惡性腫瘤中的人數占比超過15%?;|金屬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是通過腫瘤細

    吉林醫學 2015年14期2015-05-15

  • 64排螺旋CT成像對涎腺腫瘤的診斷價值
    排螺旋CT成像對涎腺腫瘤的診斷價值程 建(商洛市中心醫院口腔科,陜西商洛726000)涎腺腫瘤屬于臨床比較多見的頜面部腫瘤,其內部結構復雜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臨床診斷的過程中其正確率仍有待提高[1]。本研究將29例考慮為涎腺腫瘤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64排螺旋CT檢查分析其在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按照隨機數字表的方法抽取29例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療的涎腺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5年9期2015-05-08

  • 涎腺干細胞在放射性口干癥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易 煒 牛道立涎腺干細胞在放射性口干癥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李志華 易 煒 牛道立*放射治療是頭頸部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但有引起放射性口干癥的可能。目前放射性口干癥尚無較好的防治方法,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涎腺干細胞主要集中分布在涎腺較大的排泄管上,其可對放射后損傷的涎腺結構和功能起到修復作用,若能在放療中有效保護涎腺干細胞,則有可能減輕口干癥狀。另外,應用涎腺干細胞移植技術修復受損的涎腺已在動物實驗中得到驗證。若能將涎腺干細胞科學有效地應用于臨床,則有望改

    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 2015年1期2015-03-20

  • 彩色多普勒影像在涎腺腫瘤中的診斷價值①
    彩色多普勒影像在涎腺腫瘤中的診斷價值①溫鵬濤,丁元欣(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目的: 研究涎腺腫瘤的彩色多普勒影像表現,探討彩色多普勒影像對涎腺腫瘤的評估價值。方法: 選取125例經病理證實的涎腺腫瘤患者的術前超聲檢查圖像及病理組織,并運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S-P法對活檢切除的標本進行檢測。分析涎腺腫瘤的某些彩色多普勒特征性圖像。結果:依靠二維超聲的特征性表現判斷涎腺腫瘤的良惡性有一定的特異性,涎腺腫瘤中良惡性腫瘤的超聲特征性表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5年4期2015-02-18

  •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在涎腺腺樣囊性癌中表達的實驗研究
    可檢測到HBV,涎腺組織也易感染HBV[6]。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epatitis B-virus X gene,HBX)對肝癌的發生、發展起重要作用,涎腺組織也易感染HBV,推測HBX在涎腺腺樣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可能存在表達,且對ACC的發生、發展可能起著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臨床手術中保留的ACC新鮮組織標本,探討HBX在ACC中的表達及其意義。1 材料和方法1.1 標本和方法選取2008年6月—201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14年4期2014-10-13

  • 高頻超聲診斷彌漫性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1例
    改變(考慮彌漫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陔p側腮腺內及腮腺旁淋巴結腫大(考慮反應性增生)?;颊咦≡盒惺中g治療。病理結果為:①涎腺良性淋巴上皮?、谌倥粤馨徒Y反應性增生。2 討論涎腺良性淋巴上皮?。╨ymphoepithelial lesions)也稱Mikulicz病,由 Mikulicz首次報道[1],以涎腺腺體被淋巴細胞侵潤、破壞甚至替代為主要特征。本病較少見,患者多為50歲以上女性,主要發生于腮腺,其次為頜下腺與舌下腺,很少發生于小涎腺[1],是一種自身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4年1期2014-09-26

  • 原發左頜下腺內濾泡性淋巴瘤超聲表現1例
    部位多見,發生在涎腺的少見,常不能手術前明確診斷。且涎腺惡性淋巴瘤的治療不同于較常見的涎腺上皮性腫瘤,和其他部位的淋巴瘤的診治也有一定的區別。臨床容易誤診誤治,因此需引起重視。圖1 占位回聲欠均呈“網格狀”圖2 占位內血流信號豐富原發于頜下腺區域的淋巴瘤少見,是由于正常涎腺組織中不含淋巴細胞,只是在發生涎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時,其涎腺導管周圍出現淋巴組織的基礎上淋巴細胞克隆性增生形成腫瘤。涎腺的良性腫瘤多為多形性腺瘤,患者多發生在40歲左右。超聲檢查一般表現

    災害醫學與救援(電子版) 2014年3期2014-06-05

  • PLAG1在涎腺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中的表達
    2)PLAG1在涎腺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中的表達王 青(貴陽市口腔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2)目的檢測多形性腺瘤基因1即PLAG1(pleomorphic adenoma gene 1,PLAG1)在涎腺正常組織及病變組織的基因表達是否異同。方法隨機選取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間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經手術切除病理證實的涎腺病變組織標本15例。其中惡性腫瘤3例,良性腫瘤8例,涎腺炎癥4例,手術中切取的病變涎腺組織10 mm以外的腺體組織8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23期2014-05-25

  • 口腔涎腺惡性腫瘤的臨床病例分析
    44000)口腔涎腺惡性腫瘤的臨床病例分析胡 斌(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山西 運城 044000)目的 分析口腔涎腺惡性腫瘤的臨床特點。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口腔涎腺惡性腫瘤患者106例,回顧分析其臨床資料,探討口腔涎腺惡性腫瘤的臨床特點。結果 男女比例為1.3∶1,平均年齡為45.3歲,腮腺、腭部、舌下腺發病率最高,病理類型多見腺樣囊性癌以及黏液表皮樣癌。結論 口腔涎腺惡性腫瘤多見于男性,腮腺、傾下腺以及腭腺是高發部位,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18期2014-05-05

  • 高頻超聲對涎腺黏液表皮樣癌診斷價值
    000高頻超聲對涎腺黏液表皮樣癌診斷價值李大海,栗建輝,邸桂新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超聲科,河北 保定 071000[摘要]目的探討高頻超聲對涎腺黏液表皮樣癌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4例經手術證實的涎腺黏液表皮樣癌的超聲特征及臨床資料。結果與手術病理結果對照,高頻超聲對涎腺黏液表皮樣癌的診斷符合率為75%(18/24),誤診6例。結論高頻彩超對早期發現涎腺黏液表皮樣癌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關鍵詞]涎腺;黏液表皮樣癌;超聲檢查;病理學;腮腺;淋巴結0 前言黏液表

    中國醫療設備 2014年3期2014-05-03

  • 不同分型的涎腺多形性腺瘤組織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核轉錄因子p50的表達及意義
    000不同分型的涎腺多形性腺瘤組織中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核轉錄因子p50的表達及意義張強 劉江 陳暉 畢磊河北聯合大學附屬醫院口腔科,河北唐山063000目的探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核轉錄因子(NF.κB)p50在不同分型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達及意義。方法本研究收集河北聯合大學附屬醫院和開灤總醫院2007年3月~2012年6月5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組織石蠟標本,采用免疫組化染色方法SP法檢測5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基質豐富型25例為A組、細胞豐富型2

    中國醫藥導報 2014年4期2014-03-17

  • 人β—防御素—2在涎腺腫瘤及涎腺炎癥中的表達及其意義
    要] 目的 研究涎腺良性腫瘤組織、惡性腫瘤組織和涎腺炎癥中人β-防御素-2(HBD-2)mRNA和蛋白的表達特征。方法 對不同涎腺組織,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實時聚合酶鏈反應(Real-Time PCR)和免疫組化檢測HBD-2的表達,并分析HBD-2 mRNA和蛋白在涎腺良性腫瘤組織、惡性腫瘤組織、炎癥組織和正常涎腺組織中的表達差異。結果 與涎腺正常組織比較,良性腫瘤組HBD-2 mRNA表達量為其6.468倍,顯著高于涎腺正常組織組(P[關鍵詞]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13年5期2013-11-11

  • 腭部涎腺上皮性腫瘤119例臨床病理分析
    斯154007)涎腺腫瘤是是口腔頜面部多發性腫瘤之一,小涎腺腫瘤的發病率約占涎腺腫瘤的15%,而腭部是小涎腺腫瘤的高發部位。本研究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5[1]年涎腺腫瘤病理學分類標準對佳木斯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頜面外科1974~2012年間手術切除腭部涎腺上皮性腫瘤的臨床病理資料進行復查核實,并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以期對其發病性別、年齡分布、組織學類型及構成比有一較全面地認識,從而有助于對該類腫瘤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3年5期2013-10-09

  • 涎腺黏液腺癌1例
    腺等部位,發生于涎腺者罕見。本文報道1例發生在涎腺的黏液腺癌,并對相關文獻進行復習。[關鍵詞] 黏液腺癌; 涎腺腫瘤; 涎腺[中圖分類號] R 780.2 [文獻標志碼] B [doi] 10.7518/hxkq.2013.02.023黏液腺癌是一種少見的上皮性惡性腫瘤[1],發生于涎腺者更罕見。本文報道1例發生在涎腺的黏液腺癌,以提高對其的診斷、治療及預后的認識。1 病例報告患者男性,53歲,2011年11月因腭部包塊1年余到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就診。檢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13年2期2013-05-10

  • 高頻超聲對涎腺疾病的診斷價值
    聲檢查是目前診斷涎腺疾病的首選方法之一,在性價比與普及率方面皆優于CT或MRI及其他影像診斷技術,而涎腺疾病又是臨床常見病,其超聲圖像存在“一像多病”或“一病多像”現象。本文就我院超聲診斷,經手術病理證實的295例頜面部疾病的聲像圖特征進行回顧性分析及總結高頻超聲在涎腺疾病診斷中應用體會,探討高頻超聲對涎腺疾病的診斷價值。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經手術后病理證實系頜面部疾病295例,其中男151例,女144例,年齡

    海南醫學 2012年8期2012-10-08

  • 93例涎腺腫瘤臨床病理分析
    473132)涎腺組織的分布很廣,大涎腺包括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涎腺腫瘤是頜面部發病率比較高的腫瘤。由于腫瘤的組織類型及生物學行為不同,臨床表現復雜,故其治療和預后也不相同。本文收集2000年至2011年間93例各類涎腺腫瘤資料,進行回顧的分析與總結。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本組93例涎腺腫瘤病人中,男性45例,女性48例。發病年齡18~72歲,其中30~60歲60例,占64.5%。1.2 涎腺腫瘤分布及分類(表1)1.3 癥狀首發癥狀多為涎腺區緩

    中外醫療 2012年4期2012-06-20

  • 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涎腺多型性腺瘤的臨床價值
    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涎腺多型性腺瘤的臨床價值劉紅梅(銅川礦務局中心醫院超聲科,陜西 銅川 727000)目的探討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涎腺多形性腺瘤的診斷價值。方法對經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后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的52例涎腺多形性腺瘤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涎瘤多形性腺瘤形態尚規則,多數為圓形或橢圓形,呈結節狀或分葉狀。包膜完整或間斷,內部回聲均勻或不均勻,可有囊性變區或鈣化。結論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二維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1年3期2011-12-08

  • 涎腺惡性淋巴瘤7例臨床病理分析
    部位多見,來源于涎腺的少見,常不能在手術前明確診斷;且涎腺惡性淋巴瘤的治療不同于較常見的涎腺上皮性腫瘤,和其他部位淋巴瘤的診治方法也有一定區別,臨床上容易誤診誤治,因此須引起重視。本文對我院2000年以來收治的7例涎腺區惡性淋巴瘤患者的臨床資料作回顧性分析??偨Y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組涎腺惡性淋巴瘤共7例,男3例,女4例,中位年齡47(36~76)歲;其中,原發灶位于腮腺的5例(腮腺實質內2例,腮腺下極2例,副腮腺1例),頰部小涎腺1例

    中國實用醫藥 2011年34期2011-08-15

  • 涎腺放射性損傷機制及其防治的研究進展
    治療方法之一,但涎腺與頭頸部惡性腫瘤的相對位置及其對放射線的高度敏感性,使惡性腫瘤細胞被殺傷的同時,鄰近涎腺組織也受到損傷,引起放射性涎腺炎的發生,涎液分泌減少,導致病人口腔黏膜及牙齒等組織器官發生系列并發癥,影響咀嚼、吞咽和語言等各項功能,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因此,對涎腺放射損傷的機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一直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熱點。1 涎腺放射損傷的臨床及功能改變涎腺是人體對放射線極其敏感的器官之一,同一涎腺因其細胞結構不同對放射線的敏感性也不同。漿液性

    大連醫科大學學報 2011年6期2011-04-01

  • MMP-9和 PCNA在涎腺腫瘤中的表達及意義
    154002)涎腺腫瘤是口腔頜面部的常見腫瘤,近年來發病呈上升趨勢,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其發病機制受多因素影響,而腫瘤的浸潤、轉移和復發是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和預后的主要因素?;|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MMP-9)即(明膠酶 B/92kUⅣ型膠)一組鈣鋅依賴性蛋白酶,其功能能降解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且具有廣泛的底物特性,最終導致腫瘤細胞的浸潤甚至遠處轉移,同時促進腫瘤中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0年4期2010-06-22

  • 500例老年人涎腺腫瘤的臨床分析
    口腔頜面部腫瘤中涎腺腫瘤占很大比例,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特點及各類涎腺腫瘤在大、小涎腺中的分布卻少見報道。本文收集我科近十年來老年涎腺腫瘤住院患者 500例臨床資料,針對發病年齡、性別、部位及不同病種與良、惡性腫瘤間的構成比進行分析,旨在提示目前老年人涎腺腫瘤的現狀,為老年人常見涎腺腫瘤的治療提供依據。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文就我院 1999至 2009年經組織學確診的500例涎腺腫瘤進行分析,發病年齡 60~82〔平均(71±10.2)〕歲。5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年11期2010-05-31

  • 5-LOX和 VEGF在涎腺腫瘤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
    王天祥 柳宏志涎腺腫瘤是口腔頜面部的常見腫瘤,其發生、發展與腫瘤組織的血管形成及細胞的增殖活性密切相關。近期研究結果表明,5-脂氧合酶(5-LOX)可能通過多個途徑促進腫瘤的發生,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調節因子,在許多腫瘤組織尤其是惡性腫瘤中高度表達。然而迄今為止,有關 5-LOX在涎腺腫瘤中的表達和作用報道不多。本實驗采用免疫組化方法,通過檢測 5-LOX和 VEGF在涎腺腫瘤的表達情況,探討它們在涎腺腫瘤發生、發展中的重要

    實用癌癥雜志 2010年5期2010-05-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