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蕾期

  • 葉面噴施IAA對花葉用漢麻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
    在快速生長期和現蕾期葉面噴施IAA,明確IAA對花葉漢麻生長及光合的作用,為花葉漢麻化控栽培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供試土壤為草碳土,含堿解氮786·84 mg/kg、有效磷11·01 mg/kg、速效鉀128·12 mg/kg、有機質32·24%、pH值6·41。供試品種為“漢麻7號”,雌雄異株,莖綠色圓形,葉片淺綠色,葉型為3~9片掌狀裂葉;種子為卵圓形,種皮為淺褐色,種皮上有黑色條狀花紋,抗病性較強,THC<0·0918%,CBD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23年10期2023-10-25

  • 不同施肥方式對盆栽大花微型月季開花的影響
    微型月季品種在現蕾期、孕蕾期、開花率、花徑、葉綠素含量、含氮量、株高、株幅、節間長和花枝葉數等變化。結果表明,葉面噴肥對盆栽月季的生長影響較小,對植株的營養供應不足,而水溶肥根施和控釋肥根施則對植株的營養供應較為充足,在花徑、現蕾期、葉綠素含量、含氮量等指標上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綜合考慮后期的養護等各類成本,最佳的施肥方式為奧綠318S控釋肥,施用量2 g·盆-1,頻率為2周1次。關鍵詞 微型大花月季;施肥方式;盆栽;現蕾期;孕蕾期中圖分類號:S685.1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7期2023-10-09

  • 不同施肥方式對盆栽大花微型月季開花的影響
    季露心的時間,現蕾期為從開始施肥養護生長到現蕾的時間(d),孕蕾期為從現蕾到開花之間的時間(d),開花率為開花盆數/總盆數×100%,花徑為花朵直徑(cm),株高為從土面到頂梢的長度(cm),冠幅為盆栽月季的幅度(cm),花枝葉片數為開花枝條從基部到花朵以下的葉片數量(片),節間長為開花枝條頂端往下數第二片葉到第三片葉之間的長度(cm),葉綠素含量、含氮量為通過植物營養測定儀直接測定(SPAD,mg·g-1)。1.4 數據統計與分析用Excel 2013

    南方農業 2023年13期2023-09-28

  • 外源赤霉素(GA3)對萬壽菊花農藝性狀及葉黃素含量影響
    日(萬壽菊頂花現蕾期(圖1A)和9月26日(頂花盛開期(圖1B)分別噴施100 mg/L(T1)、400 mg/L(T2)、700 mg/L(T3)和1000 mg/L(T4)等4個不同濃度赤霉素,并以噴施清水作為對照(CK),在萬壽菊花側枝盛開期[15](2020年10月6日)進行農藝性狀及生理指標的測定。圖1 不同生育時期噴施GA3的萬壽菊1.3 測定指標及方法1.3.1 形態指標 在萬壽菊側枝盛開期測定不同濃度處理的花朵農藝性狀,測定指標包括:花柄長

    江西農業學報 2023年6期2023-08-23

  • 赤霉素和磷肥配合施用對胡麻光合酶活性及其產量形成的影響
    霉素分別在胡麻現蕾期、盛花期噴施,各處理每次噴施1 L,G0噴施等量清水。胡麻于2019年4月10日播種,8月31日收獲;2020年4月9日播種,8月19日收獲。其他管理方式同當地大田。1.3 測定項目與方法植株干物質積累量測定:2019年和2020年于胡麻苗期、現蕾期(噴GA3前)、盛花期(噴GA3前)、青果期和成熟期分別在各小區采集具有代表性且長勢基本一致的植株樣品30株,采用烘干法[19]測定植株地上部干物質積累量。酶活性測定:2019年和2020年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23年4期2023-08-04

  • 胡麻與禾豆間作對其光合特性和產量的影響
    數 分別在胡麻現蕾期、盛花期,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在9:00-11:00采用GFS-3000便攜式光合作用測量系統測定胡麻中上部葉片的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和胞間CO2濃度。每小區隨機測定3次。1.4.2 葉面積指數 分別在胡麻苗期、現蕾期、盛花期、青果期用稱重法測定葉面積大小,并計算其葉面積指數[22]:LAI=單位土地葉面積 / 單位土地面積1.4.3 光合勢 表示葉面積和其工作持續日數的乘積,計算公式如下:式中:LAIi為第i個生育階段的平均

    西北農業學報 2023年7期2023-06-26

  • 晾曬煙種質資源收集與表型初步鑒定
    察記載移栽期、現蕾期、中心花開放期。1.3.2農藝性狀調查對各晾曬煙品種選取10株生長發育均勻一致的煙株觀察記錄其現蕾期農藝性狀,3次重復,主要測量指標包括株高、最大葉長、最大葉寬、莖圍、葉數(有效葉數),同時,還計算晾曬煙煙葉最大葉片面積(最大葉面積=最大葉長×最大葉寬×0.634 5)。1.3.3病害調查于腳葉采收晾制前分別統計所有品種發病株數,主要調查病害為青枯病、黑莖病以及花葉病,計算所有晾曬煙品種發病率。發病率/%=(某品種發病株數/該品種總株數

    耕作與栽培 2023年2期2023-06-19

  • 大白菜BrFLC及BrFRI-LIKE基因對低溫的響應及其與抽薹性狀的關系研究
    人工低溫春化對現蕾期的影響,初步探究4個大白菜BrFLC基因及4個BrFRI-LIKE基因對低溫的響應機制,為進一步解析BrFLC及BrFRI-LIKE基因的功能,篩選耐抽薹性鑒定的候選基因提供參考。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供試材料為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大白菜課題組自育的5個大白菜品系:ZQY-75,ZQB-5,ZCB-3,ZRY-2,ZLQ-1。1.2 大白菜低溫春化試驗1.2.1大白菜自然低溫春化試驗2021年10月29日,對參試材料進行穴

    種子 2023年4期2023-06-19

  • 三種胡麻生長模型對現蕾期和青果期干旱脅迫響應能力的比較
    精確性,及其在現蕾期、青果期干旱脅迫處理下對胡麻蒸騰速率、氣孔導度、葉面積指數及籽粒產量4個指標的模擬預測能力。模擬結果表明,干旱脅迫使胡麻蒸騰速率、氣孔導度、葉面積指數和籽粒產量降低。3種作物模型干旱脅迫效應算法可以模擬出胡麻生理生化指標在各干旱處理下的變化趨勢,但模擬效果不夠理想。3種干旱脅迫效應算法均低估了籽粒產量。綜合考慮,WOFOST模型干旱脅迫效應算法對籽粒產量、蒸騰速率的模擬效果最好,APSIM模型干旱脅迫效應算法對氣孔導度的模擬效果最好,D

    江蘇農業學報 2023年2期2023-06-08

  • 白菜類蔬菜種質資源抽薹性狀鑒定評價
    市露地越冬,以現蕾期和開花期為評價指標,采用隸屬函數法和系統聚類分析法對抽薹性狀進行綜合鑒定評價,旨在了解白菜類蔬菜抽薹開花規律,篩選耐抽薹白菜類蔬菜種質資源,為進一步挖掘耐抽薹相關基因、創制耐抽薹育種材料和選育耐抽薹新品種提供參考。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供試材料共233份,為不同類型白菜類蔬菜自交系,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蔬菜研究中心創制并提供,其中大白菜材料183份、不結球白菜材料34份、菜薹材料6份、紫菜薹材料10份。1.2

    中國農學通報 2022年28期2022-11-23

  • 不同施肥處理與保水劑互作對黃芪生理指標的影響及干旱緩解評價
    播種后、苗期、現蕾期各灌水150 m/hm。前茬作物為大麥,播種前取0~20 cm土層土壤測得種植區域土壤全氮0.88 g/kg、有效磷0.05 g/kg、速效鉀0.30 g/kg、有機質18.56 g/kg,pH為7.83。試驗采用裂區試驗設計,主處理為保水劑,副處理為有機肥、緩釋尿素、普通尿素,設保水劑-有機肥-普通尿素(B+OM+N)、保水劑-有機肥-緩釋尿素(B+OM+HN)、保水劑-普通尿素(B+N)、有機肥-普通尿素(OM+N)、有機肥-緩釋尿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15期2022-08-12

  • 氣候變化影響下我國冬油菜物候期時空演變分析
    過篩選,共獲得現蕾期、開花期和成熟期點位分別為19、17和43個。日均溫度、日照時數、降水等氣象數據同樣采用中國氣象數據網提供的中國地面資料日值數據集,選擇相應或臨近的氣象站記錄作為物候站點的氣候條件。1.2.2物候數據處理當同一站點同一年份的單個物候期有多個物候日期記錄時,取多個記錄的中值作為該物候期的時間??紤]氣候因子對冬油菜物候期的影響時,溫度、降水和日照為播種期開始到相應物候期之間的日平均值。1.3 研究方法1.3.1顯著性檢驗在物候期時間序列趨勢

    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4期2022-07-11

  • 冷蒿抗氧化防御系統對不同放牧強度的響應研究
    割3次,分別為現蕾期(7月8日)、初花期(8月8日)和盛花期(9月8日)。選取樣本一致的冷蒿進行刈割試驗,具體如下:(1)CK:作為對照組不進行刈割,以模擬無牧;(2)H1:刈割留茬高度為1 cm,以模擬重度放牧;(3)H3:刈割留茬高度為3 cm,以模擬中度放牧;(4)H5:刈割留茬高度為5 cm,以模擬輕度放牧。每個處理重復3次(見表1)。表1 直立型、匍匐型冷蒿試驗處理組及處理方法1.3 研究方法在不同物候期,每次刈割處理后當天進行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

    草原與草業 2022年2期2022-07-10

  • 施氮對現蕾期和開花期甜菊生長及甜菊糖苷的影響
    甜菊糖苷含量在現蕾期達到最高,進入開花期后,甜菊生長緩慢、枯葉掉落并且葉片中甜菊糖苷含量下降。因此,在甜菊實際生產中,通常將現蕾期定義為農藝收獲的最佳時期。然而,目前鮮有研究關注甜菊現蕾期與開花期甜菊葉片甜菊糖苷含量的變化規律,并且關于氮素對現蕾期和開花期甜菊生長和葉片甜菊糖苷合成的影響尚不清楚。本研究選取甜菊品種‘中山8號’(‘Zhongshan No. 8’)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不同施氮處理下不同生育期(現蕾期和開花期)甜菊不同器官干質量、氮素吸收累

    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 2022年3期2022-06-21

  • 不同施鎂量對煙株養分累積規律的影響
    棵期)、90(現蕾期)、105(打頂后2周)和150 d(終采期)共6次動態取樣,每個小區分別取煙株并測定其生物量。移栽后35、49 d每小區取樣3株,移栽后63 d每小區取樣1株。移栽后63 d以前的煙株取樣后僅將煙株分為地上部和地下部,移栽后105 d取樣將煙株分成上部葉、中部葉、下部葉、莖和根。煙株樣品稱鮮重后,放入烘箱中110 ℃殺青30 min,隨后在70 ℃下烘干至恒重,并稱量干重。烘干樣品粉碎后按煙株的各部位測定其氮含量(H2SO4-H2O2

    江西農業學報 2022年11期2022-02-23

  • 莊浪縣馬鈴薯套種綠肥技術試驗研究
    kg/hm2,現蕾期追施尿素75 kg/hm2,其他管理措施同于當地大田。記載各處理馬鈴薯的生育時期、主要經濟性狀和產量等,成熟后每小區隨機取10株測產。馬鈴薯收獲后,箭舌豌豆整株作為綠肥與馬鈴薯莖葉一起粉碎翻壓于土壤內。2 結果與分析2.1 生育期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處理對馬鈴薯生育期有一定的影響。在A1水平下,B1的現蕾期為7月3日,B2、B3的現蕾期均為6月28日;B1的開花期為7月9日,B2、B3的開花期均為7月14日。在A2水平下,B1的現蕾期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1年22期2021-12-31

  • 適合臨沂丘陵山地地區的晾曬煙品種選擇
    栽期、團棵期、現蕾期、打頂期、采收曬制期。1.4.2 主要農藝性狀和生物學性狀調查。苗期主要調查長勢、葉色、成苗時間;團棵期調查株高、葉數、最大葉長寬、生長勢、葉色和田間整齊度;現蕾期調查葉色、株高、葉數、最大葉片長、寬;株高、有效葉數、莖圍、節距、下二棚、腰葉、上二棚葉片長寬。1.4.3 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調查田間當地常見等病害發生情況,調查發病率。1.4.4 經濟性狀調查。調制結束后,所有試驗小區煙葉單獨存放、分級記產。調查每個小區有效株數。1.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1年9期2021-12-28

  • 貴州山地草莓不同時期子苗的最適扦插條件
    9]觀測各處理現蕾期、始花期、果實始熟期物候期,并分別于9月、11月和翌年3月測定植株生長發育指標,用米尺測株高,游標卡尺測量其莖粗,利用葉綠素儀SPAD-502測定葉片相對葉綠素含量(SPAD值)。1.3 數據處理采用 Excel 2010 整理數據并繪制圖表,利用SPSS.13.0分析差異顯著性。2 結果與分析2.1 草莓扦插的成活率由圖1可見不同大小子苗的扦插成活率,2019年3葉1心的子苗在不同時間扦插均表現較高的成活率,平均成活率為87.96%,

    農技服務 2021年6期2021-09-22

  • 缺氮脅迫階段及施氮時期對油用亞麻干物質及氮素積累的影響
    3基肥+1/3現蕾期追肥;F3:氮肥0.2 g·kg-1土壤,1/2基肥+1/2現蕾期追肥;F4:氮肥0.2 g·kg-1土壤,1/6基肥+5/6樅形期追肥;F5:氮肥0.2 g·kg-1土壤,1/6基肥+1/3樅形期追肥+1/2現蕾期追肥。氮肥為尿素,用量以純N計;各處理均施磷肥(P2O50.2 g·kg-1土壤)和鉀肥(K2O 0.15 g·kg-1土壤),肥料品種分別為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均全部作為基肥施入。過2 mm篩的土壤13 kg,與基肥充分混勻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21年5期2021-09-16

  • 外源硒對‘晉苦蕎5 號’光合特性、籽粒硒積累和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噴施時期:分為現蕾期和盛花期,副區為噴施濃度:0(僅噴施清水)、0.5、1、1.5 和2 mg·L-15 個梯度,記為:T0、T0.5、T1、T1.5、T2,噴施量225 kg·hm-2。所有處理3 次重復,小區面積2 m×5 m=10 m2。種植行距50 cm,每區種10 行,留苗密度90 萬株·hm-2。2017 年6 月16 日播種,9 月30 日 收獲,2018 年6 月18 日播種,9 月30 日收獲,兩年均播前一次性底施氮、磷、鉀含量為23%、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21年3期2021-08-23

  • 現蕾期磷添加對菊芋塊莖產量及物質分配規律的影響
    等[7]在菊芋現蕾期20 cm根系切割條件下地下塊莖產量最高,達到447.48 g·plant-1;李輝等[8]對‘青芋二號’進行去花處理,減少了菊芋開花所消耗的同化物(源),對‘青芋二號’塊莖生物量(庫)均有明顯影響,產量提高具體表現在塊莖數量、塊莖個頭和塊莖干重增加,雖然兩種方式均有效的提高塊莖產量,但大量種植需要耗費較高的成本。有研究表明施肥、灌水均能明顯提高菊芋株高和產量[9]。施肥是當前農業應用廣泛的一種農藝措施,同時也是決定作物產量高低和品質優

    草地學報 2021年7期2021-08-03

  • 陸川油茶現蕾期至謝花期主要器官中內源激素的變化規律
    據,對陸川油茶現蕾期至謝花期主要器官中內源激素的含量及比值的變化情況進行了測定和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分析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地與試驗林試驗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油茶種質資源收集庫(108°21′E,22°56′N)。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達1 304.2 mm,平均相對濕度為79%,年平均氣溫為20~21 ℃,1月平均氣溫在11.8 ℃以上,7月平均氣溫27.6 ℃。地貌為丘陵,海拔90~100 m。土壤種類為由砂巖發

    經濟林研究 2021年2期2021-07-09

  • 雙減(農藥、化肥)模式及其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研究
    理1(CK):現蕾期追施尿素75 kg/hm2,葉噴甲霜·錳鋅 3 次,總用量 1.5 kg/hm2;處理2:現蕾期追施尿素67.5 kg/hm2,葉噴甲霜·錳鋅3 次,總用量1.35 kg/hm(2雙減10%);處理3:現蕾期追施尿素60 kg/hm2,葉噴甲霜·錳鋅3 次,總用量1.2 kg/hm(2雙減20%);處理4:現蕾期追施尿素52.5 kg/hm2,葉噴甲霜·錳鋅3 次,總用量1.05 kg/hm(2雙減30%)。1.3 試驗實施情況試驗地設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1年12期2021-07-09

  • 鎂肥施用方式對煙葉產質量的影響
    分別在團棵期、現蕾期和終烤期每小區各取2株煙株分別測定其生物量。取樣后將煙株分為地上部和地下部稱其鮮重,烘干后稱其干重,終烤期葉片按成熟度順序摘取葉片計算干鮮重,根和莖在終烤結束后一次性取樣并計算干鮮重,并統計出各處理的地上部、地下部和全株的干鮮重。1.4 數據處理與分析采用Excel 2003和SPSS 20.0對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處理烤煙的生育期從表1可知, 不同處理K326的移栽期均為2月25日,移栽后其團棵期、現蕾期、打

    貴州農業科學 2021年2期2021-05-12

  • 42份枸杞種質資源的物候特征
    、新梢生長期、現蕾期、開花期、果熟期,而枸杞在周年內不同枝類的開花、結果特性不同,根據枝齡分為1年生枝(新梢)、2年生枝,根據抽捎時間又將1年生枝分為春梢、夏梢、秋梢,其中,夏梢在生產中對其全年產量的影響較小,故針對新梢生長期的研究是以春梢生長期、秋梢生長期為主的。而新梢生長期內的現蕾、開花、結果與2年生枝的現蕾、開花、結果相互交替出現,且枸杞產量主要以2年生枝及新梢為主,因此,根據枝類對其物候期進行調查分析具有較大的實踐意義。本研究以42 份枸杞種質資源

    經濟林研究 2021年1期2021-04-10

  • 虧缺灌溉對南疆棉花生長和水分利用的影響
    施灌溉;在棉花現蕾期、開花期以及結鈴期(分別記為B,F和L)分別設置3個虧缺灌溉水平(W1:50%ETc,W2:65%ETc,W3:80%ETc,ETc為作物蒸發蒸騰量),以全生育期100%ETc灌水量為對照(CK),共10個處理,每個處理設置3個重復.試驗采用一膜兩管四行種植模式(如圖1),行距為10-10-66-10-10 cm,株距為10 cm,每個小區長為7 m,寬為6 m,滴頭流量為1.8 L/h,滴頭間距為30 cm,灌水周期為7 d.2018

    排灌機械工程學報 2020年12期2021-01-04

  • 高蛋白飼草串葉松香草不同生長期營養成分分析
    時期采集10株現蕾期、開花期、結實期的串葉松香草(保定地區中贏自然(北京)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種植基地)。1.2 試驗方法1.2.1 樣品處理 采集串葉松香草后,105℃烘干20 min,然后65℃烘48 h后,粉碎過60目篩,保存備用。1.2.2 近紅外分析方法 采用近紅外分析儀,把處理好的樣品分別裝入樣品槽,選擇相應的預測模型進行掃描。測定營養成分用于飼喂價值的評估,飼喂價值評價包括總可消化養分(TDN)、干物質消化率(DDM)、干物質采食量(DMI)

    中國飼料 2020年21期2020-12-23

  • 胡麻生長狀況測定分析
    苗后30 d—現蕾期葉片數在增加,但從現蕾期—終花期葉片數卻在下降。2.2 產量動態變化由表1 可以看出,隴亞10 號小區平均產量最高,為 1.32 kg/10 m2,折合產量 1 321.65 kg/hm2。3 個品種的平均產量、單株粒重和千粒重之間差異不顯著。3 結論對2013—2015 年種植的胡麻品種進行不同時期生長動態測定。結果表明:定亞23 號在現蕾期—盛花期葉片數持續增加,光合作用較強,其他品種沒有較大變化。在不同年份種植不同胡麻品種差異不顯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0年22期2020-12-21

  • 水分脅迫對不同發育時期藜麥生理的影響
    時期(幼苗期、現蕾期、花期和灌漿期)在水分脅迫下生理的變化,以期為藜麥的栽培種植提供理論基礎。1 材料與方法1.1 實驗材料及處理本實驗選用藜麥(Chenopodiumquinoawilld)LL-3號作為實驗材料,種子由農業農村部雜糧加工重點實驗室、國家雜糧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引種。土壤使用1∶1的營養土和自然土的混合土。選取較為飽滿且形態大小相一致的藜麥種子均勻播撒于直徑為20 cm的塑料花盆中,澆適量的水,再用1~2 cm厚的營養土覆蓋。在藜麥幼苗長出

    生物學雜志 2020年6期2020-12-21

  • 紫花苜蓿根瘤菌接種效果研究
    晚澆一次水。在現蕾期測定分蘗數、株高、地下生物量。在分枝期和現蕾期測定地上生物量、結瘤量。每小區隨機抽取10株測定。3 結果與分析3.1 接種根瘤菌對植株分蘗的影響表1 紫花苜蓿現蕾期分蘗數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在現蕾期,公農一號接種根瘤菌的分蘗數為10.89個·株-1,比相同條件下未接種處理的分蘗數高39.97%。金皇后接種根瘤菌分蘗數為10.78個·株-1,比未接種高44.70%。3.2 接種根瘤菌對株高的影響表2 紫花苜蓿現蕾期株高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

    防護林科技 2020年6期2020-08-12

  • 低溫脅迫后增溫對‘羅賓娜’百合生理特性的影響
    期、20葉期、現蕾期)各取20株用于溫度處理,覆蓋基質10 cm,基質pH值為6.5,根據基質水分狀況每周澆水1~2次。2個溫度處理分別為:①室溫處理(晝/夜溫度22 ℃/14 ℃),作為對照(CK);②低溫處理(晝/夜溫度8 ℃/2 ℃),每種溫度處理各10株。低溫處理的百合首先在晝夜溫度22 ℃/14 ℃條件下預處理1 d,測定各生理作為初始值,第2 天分別移入光照強度為400 μmol·m-2·s-1的光照培養箱內進行低溫處理,光周期均設為白天15

    西南農業學報 2020年2期2020-04-23

  • 刈割茬次和生育期對苜蓿青貯品質的影響
    2日刈割第1茬現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苜蓿,6月19日、6月21日、7月1日刈割第2茬現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苜蓿,8月1日、8月3日、8月19日刈割第3茬現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苜蓿。每個刈割時間分別取30個代表性樣方,每個樣方1 m2。采樣時盡量避免葉片脫落,保持草株完整。苜蓿刈割后,晾曬至水分含量為60%~65%時用粉碎機粉碎,粉碎長度約2 cm,待貯。真空袋選用33 cm×48 cm的聚乙烯青貯袋,用真空打包機(SINBO Vacuum Sealer)抽

    草業學報 2019年12期2019-12-20

  • 馬鈴薯不同施肥次數對比試驗報告
    做基肥、1/2現蕾期追肥;施氮肥10kg/667m2、磷肥7kg/667m2、鉀肥6kg/667m2、氮肥1/3做基肥、1/3現蕾期追肥、1/3盛花期追肥;施氮肥10kg/667m2、磷肥7kg/667m2、鉀肥6kg/667m2、1/4做基肥、1/4現蕾期追肥、1/4開花期追肥、1/4盛花期追肥;不施肥(CK)。以上處理小區面積40m2(5×8),隨機機組排列,重復三次,保苗3300株/667m2,播期為4月18日,分別于6月22日(現蕾期)及7月14日

    新農民 2019年5期2019-08-31

  • 蓖麻鑲嵌系與雌性系間的生理差異研究
    前無差異,而在現蕾期差異顯著,在開花期達到極顯著水平,且均表現為兩性系高于雌性系,由此表明乙烯是蓖麻性型決定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外源激素對蓖麻性別分化研究中,Shifriss[16]認為噴施赤霉素能增加兩性株蓖麻花序的雌花分化。譚美蓮等[17]報道指出,100 mg/L赤霉素處理有利于蓖麻雌花分化,而250 mg/L赤霉素則有利于雄花形成。代夢媛等[18]認為噴施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多效唑有促雄作用。赤霉素和硝酸銀均能誘導單雌蓖麻出現鑲嵌雄花[19]。NAA、

    廣東農業科學 2019年4期2019-06-12

  • 不同生長期對籽粒莧干草和青貯飼料品質的影響
    ·hm-2,在現蕾期收割時,籽粒莧粗蛋白可達到14%,籽粒莧調制的青貯飼料品質較優,營養成分含量損失小,可以作為一種優質的粗飼料資源[2]。牧草不同的生長階段對牧草的品質和產量均有明顯影響,當收獲過早時,牧草產量較低,水分含量高,不利于調制青貯飼料;但當牧草收獲過晚時,其營養成分含量下降,降低了飼用價值。因此,在合適的時期對牧草進行刈割是影響牧草飼用價值的重要因素[3]。馬健等[4]以王草(Pennisetumsp.)為研究對象,發現刈割2~2.5 m高度

    草業科學 2019年3期2019-04-04

  • 鎘脅迫下硅對烤煙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棵期、旺長期、現蕾期、成熟期進行取樣,分根、莖、葉等部位進行采集,團棵期、旺長期葉片為整株取樣,現蕾期、成熟期葉片取中部葉(9~16葉位);所取樣品均于105 ℃殺青0.5 h,65 ℃烘干,磨碎過1 mm篩,用于測定烤煙化學成分含量及烤煙鎘含量。取煙草旺長后期煙株第8片葉鮮樣,自來水洗凈后用蒸餾水沖洗,待測生理指標。1.4 測定項目及方法1.4.1 農藝性狀 煙株農藝性狀的調查方法參考YC/T 142—2010,分別測定團棵期、旺長期及現蕾期煙株的株高、

    河南農業科學 2019年1期2019-01-29

  • 2017年云南省優質蠶豆新品種聯合區域試驗
    9個品種播種至現蕾期天數59~84 d,楚早1號現蕾最早,靖蠶豆130現蕾最遲;花期72~119 d;全生育期在197~206 d之間,生育期差異明顯。其中,07110-1-1-1播種至現蕾期74 d,花期80 d,全生育期202 d;05250-1-1-1播種至現蕾期74 d,花期93 d,全生育期199 d;10106-1-1-1-1播種至現蕾期80 d,花期92 d,全生育期204 d;10051-2-2-1-1播種至現蕾期66 d,花期72 d,全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0期2018-11-24

  • 種植密度對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時期葉片C、N、P生態化學計量的影響
    4月28日)、現蕾期(5月5日)、初花期(6月6日)進行。1.3 指標測定1.3.1葉片分層 分別在分枝期、現蕾期、初花期取樣,每小區取2個1 m×1 m樣方,留茬5 cm刈割,草樣裝入黑塑料袋帶回實驗室。刈割部分從下到上以植株第3莖節及以下作為下層,第4莖節至第6莖節作為中層,第7莖節及以上作為上層,用剪刀從兩個分層莖節的中間剪下,莖葉分離。將待測葉片先在室內自然風干3 d,然后將其裝入信封袋置于7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用粉碎機粉碎后裝入牛皮紙信封袋備

    草地學報 2018年1期2018-07-30

  • 不同刈割時期和留茬高度紫花苜蓿品質動態研究
    草的營養品質以現蕾期最佳,其次是初花、盛花和結莢期(單貴蓮等,2012),但綜合產業化對紫花苜蓿品質與產量的要求,初花期相對飼用價值最高(李光耀等,2014;常春等,2013)。刈割時期不同紫花苜蓿年刈割茬次不同,進而影響其產草量和營養價值(包烏云等,2015),紫花苜蓿刈割茬次存在地域差異,與當地氣候條件及水肥管理密切相關(劉曉靜等,2014)。適宜留茬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紫花苜蓿的再生生長,提高其再生能力和生物量(代紅軍等,2009),據報道,在華

    中國飼料 2018年3期2018-04-11

  • 微量元素水溶肥在西紅柿上應用田間效果試驗報告
    ,3葉1心期、現蕾期和采摘中期進行葉面噴施,能使西紅柿在苗期達到壯苗效果,同時增產效果明顯,增產率達到8.16%,經濟效益顯著。微量元素;水溶肥;西紅柿;田間試驗1 試驗目的驗證供試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西紅柿上的施用效果,并尋找其在西紅柿上施用的最佳濃度配方,為供試肥料登記備案提供必要的數據資料,同時為該肥料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2 材料與方法2.1 試驗時間2016年10月15日至2017年6月26日。2.2 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地位于四川省閬中市裕華鎮千

    四川農業科技 2017年12期2018-01-02

  • 馬鈴薯豐產栽培及集雨補灌增產效應分析
    在6月上旬進入現蕾期,這一階段自然降水量在40mm-47.5mm之間,基本上滿足耗水需求。在孕蕾至開花期(7月上旬),屬于塊莖形成期,地上部旺盛生長,氣溫逐漸升高,新陳代謝旺盛,耗水量增大,這一階段自然降水量在40mm-56.5mm,降水量較難滿足耗水量,開花——莖葉衰老(7月下旬),塊莖增長期,地上莖葉迅速生成轉到塊莖迅速膨大形成,耗水量需求最大,是需水關鍵時期,這一階段自然降水量在86mm-94.3mm之間。按馬鈴薯生育期需350mm耗水量估算,由于受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期2017-04-08

  • 肉蛋白生物有機肥對胡麻干物質積累、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物質積累進程,現蕾期以后30%肉蛋白生物有機肥替代化肥(T4)處理的干物質積累速率明顯增加,盛花期、子實期、成熟期分別比不施肥CK(T1)增加102.33%、55.16%、58.68%(P<0.05);肉蛋白生物有機肥提高了胡麻產量,單位面積實際產量T4處理比不施肥CK(T1)、單施化肥(T2)和單施肉蛋白生物有機肥(T3)處理分別增加了73.66%、17.49%、13.74%(P<0.01);不同比例肉蛋白生物有機肥與化肥配施改善了胡麻品質,T4處理下胡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7年1期2017-03-02

  • 馬鈴薯種子播前抗旱處理技術研究
    的抗旱處理促進現蕾期縮短,提高其光合性能,確保植株的健康成長。不同保水劑處理的種子在現蕾期的光合性能表現上也存在顯著差異,研究發現,腐殖酸處理的馬鈴薯較之旱立停處理的馬鈴薯在現蕾期的凈光合速率以及蒸騰速率都要高,而經過處理的種子在生根發芽之后,現蕾期的整體光合性能要優于未經處理的種子。由此可見,保水劑的使用可以提高馬鈴薯現蕾期對于干旱的適應能力,保證相對穩定的光合速率。2.3 現蕾期的葉綠素含量對比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也是光合同化物也就是植物的

    種子科技 2017年2期2017-01-12

  • 鹽堿地向日葵栽培技術模式示范試驗研究
    大小行種植,于現蕾期畝追尿素40千克。(4)土樣監測項目。取土樣時間:鋪膜灌水后于6月16日第一次取土;現蕾期7月24日第二次取土。二、試驗結果與分析1.試驗地土壤化驗結果表2 試驗地土壤化驗結果表2為采用不同施肥處理后與現蕾期兩次取土土壤中各成分測定值。由表2可見,在鋪膜灌水后,由于處理2和處理1較處理3和對照增施了商品有機肥,所以前二者的有機質含量高于后二者,特別是處理2顯著高于后二者,同時各處理土壤中全氮、有機質的含量均高于對照。現蕾期后,處理1和處

    現代農業 2016年9期2017-01-04

  • 不同播種模式對紫花苜蓿和紅豆草生產性能影響試驗初報
    期7月13日,現蕾期為8月12日,8月24日進入初花期,9月23日停止生長,進入枯萎期。營養期生長期為79 d,當年沒有完成生育期。第二年:苜蓿5月24日返青,第一茬分枝期6月10日,現蕾期7月2日,初花期7月5日,盛花期7月13日,8月10日有30%結莢,80%莢內無種子,個別有種子也不能成熟,枯萎期10月6日。營養期38 d,生長期134 d。第二茬從7月4日刈割開始,7月20日進入分枝期,8月3日孕蕾期,8月11日初花期,10月3日停止生長進入枯萎期

    中國牛業科學 2016年5期2016-12-05

  • 利用CNCPS體系評價不同生育期飼料油菜的營養價值研究
    年分別刈割采集現蕾期(6月11日)、盛花期(6月18日)、結莢期(7月3日)3個不同生育期的飼料油菜,每個生育期樣品分別隨機選取3個代表性樣方,距離地面3 cm刈割,并保證草株完整性良好。進行烘箱105℃、15 min殺青處理,再進行65℃烘48 h的風干樣制備,粉碎過1 mm篩,放入自封袋備用。1.2 測定指標與方法干物質(DM)、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測定采用AOAC(1980)方法測定;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

    飼料工業 2016年21期2016-01-09

  • 大田條件下不同處理對多葉型苜蓿扦插效果的影響
    擇生長發育處于現蕾期的枝條,剪取中段和下段扦插。1.3.3不同生育期扦插選擇生長發育處于現蕾期和初花期的苜蓿中段枝條扦插。1.3.4試驗方法試驗設計:每個處理扦插44個插條,插條間距23cm,重復3次。苗床準備:為了避免澆水、降雨使插條淹根,施肥平整后的試驗地起壟作為苗床,壟高20cm,壟距65cm,扦插前一天使用微噴水帶將苗床澆透。插條制作:選擇無病蟲害,健康的苜蓿母枝,用消毒剪刀剪下,留茬高度5cm,取中段或和下段做插條,插條上切口與枝條垂直平切,下切

    現代畜牧科技 2015年3期2016-01-08

  • 隴葵雜2號植株各器官對氮磷鉀吸收積累量的研究
    理分別于苗期、現蕾期、開花期、成熟期各取樣1次,每次取樣5株,按根、莖稈、葉片、花盤、籽粒5部分分別處理,用蒸餾水沖洗干凈,用濾紙吸干表面水分后測定鮮重,然后將各部分分別置于烘箱,在108℃條件下殺青烘1 h,然后將溫度降至85℃下烘8 h,冷卻稱重;再以同樣的方法烘1 h直至恒重,稱其干重,然后粉碎供分析測定。1.4 測定分析方法H2SO4-H2O2消煮后,用半微量凱氏定氮法測定樣品中全氮含量;釩鉬黃比色法測定全磷含量;火焰光度計法測定全鉀含量。1.5

    甘肅農業科技 2015年8期2015-12-25

  • 油用亞麻生長動態監測試驗
    苗后第30d﹑現蕾期和終花期分別進行田間取樣,測定株高﹑葉片數﹑鮮重﹑干重和蒴果數等指標;成熟期取樣進行考種,并測定小區產量。1.5 數據分析及統計方法采用EXCEL、DP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2 結果與分析2.1 試驗地點氣候條件對試驗的影響5月份降雨量較常年多18.3mm,氣溫較常年高2.6℃,土壤墑情較好,利于出苗;6月-8月降雨量為188.4mm,較歷年265.6mm少77.2mm,胡麻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較旱。8月22日出現嚴重的低溫早霜凍,最低

    中國麻業科學 2015年4期2015-08-21

  • 芝麻高產追“三肥”
    時應盡量淺施。現蕾期 芝麻現蕾期正是花芽分化時期,芝麻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并進,此時追肥效果最好。追肥應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在缺硼的地區應施用硼肥。開花期 芝麻進入開花期生長最迅速,此期吸收的營養物質占整個生育期間的70%~80%。為了能滿足植株生長發育的需要,使芝麻生長旺盛,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增加花蒴的數量,后期穩長不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必須重施花肥。此時側根已開始大量形成,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強,植株的生長速度加快,對養分的需求量也顯著增加。施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15年7期2015-07-31

  • 積極應對暖冬干旱氣候對果樹生產的影響
    手、細致進行。現蕾期疏去腋花芽和主枝延長頭上的劣質花;梨、蘋果、桃、杏要及早回縮串花枝。4)兩次清園。暖冬果園病蟲基數大,因此要改一次清園為兩次清園,建議在萌芽初期和現蕾期細致周到"淋浴"式清園,枝干噴細不留死角,兩次用藥調換處方。5)花期補養。建議在現蕾期和盛花期各噴1次營養液:0.3%尿素+0.2%硼肥+0.3%~0.5%蜂蜜+蕓薹素,補充營養,提高坐果率和果形指數。6)細致刮治。在重施有機肥和微生物菌肥,強健樹體的基礎上,腐爛病疤的防治提倡采用“一刮

    西北園藝(果樹) 2015年1期2015-02-21

  • 馬鈴薯出苗后的管理關鍵
    ,宜兌水溝施。現蕾期,每667平方米可追施尿素10~15千克,注意看苗施肥。三、早培土、培高壟苗期結合追肥進行第1次中耕培土。追施蕾肥時進行第2次中耕培土,使壟高20厘米以上。四、適時抗旱、排漬對于干旱田塊,要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雨水較多時,應及時清溝排漬。五、防止低溫冷害播種時可增施草木灰、火燒土等熱性肥料?;蛟诤眮砼R前,采取灌水、熏煙以及在馬鈴薯植株上蓋草等措施增強植株抗寒能力。六、搞好化調控旺植株生長過旺時,在現蕾期選擇晴天上午露水消退或者14

    鄉村科技 2014年5期2014-03-09

  • 氮源對烤煙根系生長及根際土壤有效養分的影響
    等氮量條件下,現蕾期和圓頂期的根系鮮重施硝銨磷處理比施尿素處理分別提高19.61%、29.85%,根系氧化力分別提高23.11%、13.68%;土壤堿解氮在圓頂期根際、非根際分別增加了10.38%、9.97%,土壤速效磷在現蕾期和圓頂期根際分別增加了16.06%、12.76%。綜合考慮,施用硝銨磷比施用尿素更有利于烤煙生長??緹?;根際養分;氮源;根系活力氮素是影響烤煙生長發育和產量質量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氮肥的品種和供應對煙草的產量和煙葉品質有著重要的影

    甘肅農業科技 2014年8期2014-01-16

  • 云煙87 和K326 對干旱脅迫的響應
    棵期、旺長期、現蕾期)進行干旱處理,設5 個干旱時間水平,分別為干旱7,10,13,16 d 長期干旱(DL),另設一組棚外正常管理作為對照(CK)。每個處理8 株(盆),6 個處理48 株(盆),3 個生育期144 株(盆),兩個品種共288 株(盆)。煙葉生長進入到試驗設定的生育期開始搬進大棚干旱處理,干旱處理結束后搬出防雨棚復水正常管理。1.3 測定項目及方法各處理待煙葉成熟后進行采收烘烤,在105 ℃殺青,60 ℃下烘至恒質量,計算各處理單株煙葉產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2013年3期2013-11-05

  • 辣椒現蕾期葉面噴施不同濃度硫酸鋅對其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3006)辣椒現蕾期葉面噴施不同濃度硫酸鋅對其生長及產量的影響涂祥敏,賴衛,楊紅,劉崇政,楊萬容(貴州省辣椒研究所,遵義,563006)以遵椒2號辣椒為試材,研究了辣椒現蕾期不同濃度硫酸鋅對辣椒生長及產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在辣椒現蕾期噴施適當濃度的硫酸鋅,對辣椒生長有促進作用,當其濃度為0.04%時,辣椒植株生長最好,單果質量最大,產量最高。辣椒;現蕾期;硫酸鋅辣椒原產于中南美洲熱帶雨林地區的墨西哥、秘魯等地,是人們廣為喜愛的市場作物之一,是我國種植面

    長江蔬菜 2013年2期2013-03-04

  • 甘肅紅豆草在高寒牧區的生產性能和營養價值評價
    青期、分枝期、現蕾期、開花期、結莢期、成熟期、枯萎期,此外還有株高、草產量、莖葉比和鮮干比等指標。1.4.2 營養成分的測定及方法 參考劉曉靜(1998)、胡守林等(2005)方法測定牧草營養指標,分別在紅豆草現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取樣1 kg,自然晾干后粉碎,用凱氏定氮法測定粗蛋白質含量;用酸堿水解法測定粗纖維含量;用索氏浸提法測定粗脂肪含量;用馬福爐灼燒法測定粗灰分含量;利用分光光度計比色法測定磷的含量;用原子吸光光度計測定鈣的含量;用烘干法測定水分。

    中國飼料 2011年11期2011-04-28

  • 多效唑在油菜上的試驗效果
    苗期(活棵)、現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不噴 (ck),共5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133.3m2,隨機區組排列,移栽株行距3.3cm×2.6cm。噴施日期分別為2008年10月25日、2009年3月20日和4月18日,噴施濃度為300mg/kg,按常規管理。收獲前1d考查植株性狀。2.3 結果與分析由表3可知,噴施多效唑后,株高、第1果枝高度明顯下降,分苗期、現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株高分別比對照下降 49.2cm、48.5cm、41.7cm、31.4cm

    上海蔬菜 2010年1期2010-09-04

  • 硼鉬肥配施對紫花苜蓿生理生化指標及產量的影響
    分別于分枝期、現蕾期、初花期進行取樣和測產。取樣時選擇生長健康、長勢一致、無病斑、光照均一的同一葉位(從頂部向下第3片完全展開葉)的紫花苜蓿葉片作為測定對象,并以其三出復葉的中間小葉作為該節位的代表葉片進行生理生化指標測定。SOD活性測定采用氮藍四唑(NBT),MDA含量測定采用文獻[3]的雙組分分光光度計測定,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文獻[4,5]的方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參照文獻[6]蒽酮比色法測定。每小區除邊行以外隨機選取0.25 m2(0.5 m×0.5

    草原與草坪 2010年4期2010-06-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