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闊葉林

  • 巫山針葉林與闊葉林喬灌草結構特征及碳匯功能對比
    一種獨特的常綠闊葉林,具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高植被碳儲量[5]。然而,由于該地區經濟發達且人口密集,原生的常綠闊葉林經過長期的人為干擾已經幾乎消失,被廣泛的人工林所替代。其中,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是最具有代表性且種植面積最廣的[6-7]。森林生態系統的林下植被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地上過程(例如群落演替和林木更新)和地下過程(例如土壤有機質分解、養分吸收和地表水循環),進而影響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23年10期2023-11-25

  • 天目山3 種類型森林的葉凋落量及動態特征
    然保護區的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其凋落葉的總量和物種組成,分析了葉凋落量的動態特征、葉凋落量與森林群落和林分因子的關系,以期為天目山森林保護與管理提供參考,也為區域及全國尺度上的凋落量研究提供數據基礎。1 研究方法1.1 研究區概況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浙江省西北部杭州市臨安區境內,浙、皖兩省交界處,地理位置為30°18′30″ ~ 30°21′37″ N,119°24′11″ ~ 119°27′11″ E,屬亞熱

    浙江林業科技 2023年5期2023-10-27

  • 天目山針闊混交林與常綠闊葉林的空間結構比較*
    018)。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是亞熱帶的兩種主要森林類型,其中常綠闊葉林是亞熱帶的頂極群落。常綠闊葉林的演替過程十分漫長,從次生裸地→灌叢→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常綠闊葉林(宋永昌等,1995),整個演替需時約150 年以上(宋永昌,2013),每個階段需20~30 年(余樹全,2003)。在常綠闊葉林演替過程中,針闊混交林是演替為常綠闊葉林的關鍵階段。從針闊混交林階段開始,群落結構復雜性明顯增加。近年來,學者們對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的空間結構開展

    林業科學 2023年5期2023-08-09

  • 凋落物和銨態氮添加對亞熱帶羅浮栲和杉木林土壤碳氮淋溶的影響
    究以亞熱帶天然闊葉林和人工杉木林土壤和凋落物為對象,采用氮淋溶模擬氮沉降的方法,探究凋落物分解與氮沉降對土壤溶解性碳氮的影響,揭示凋落物分解對土壤碳氮影響的重要性。1 材料與方法1.1 研究區概況和土壤采集萬木林自然保護區位于福建省建甌市(27°03′N,118°09′ E),該研究選取天然闊葉羅浮栲(Castanopsis fabric,CAF)林和人工針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CUL)林[21]為對象,于2018年12月

    林業科學研究 2022年6期2022-11-29

  • 毛竹林和闊葉林凋落物互置對土壤氮礦化的影響及微生物貢獻
    1]。毛竹入侵闊葉林使土壤的凈氮礦化增加[22],且毛竹苗在銨態氮為主的氮源時生長更占優勢[23]。此外,毛竹林土壤氮礦化速率與凋落物數量呈正相關,與凋落物碳氮比呈負相關[20]。與凋落物降解存在主場效應一樣,土壤有機質分解的“激發效應”也存在主場效應,表明特定的凋落物降解群落驅動的激發效應[24],可能通過增強誘導“激發效應”從而影響土壤氮礦化。為此,本研究選取次生常綠闊葉林和毛竹入侵后形成的毛竹純林,分別代表未被入侵和受到重度入侵的植被類型,對林地凋落

    生態學報 2022年12期2022-08-03

  • 毛竹擴張對土壤甲螨群落結構的影響1)
    張[1],常綠闊葉林在毛竹的強勢擴張下,逐漸演替成為毛竹與其他闊葉樹種混生的混交林,甚至會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形成毛竹純林[2]。毛竹擴張會影響闊葉林物種組成[3]、森林群落結構[4]、生物多樣性[5]等,對森林地表、地下生活的土壤動物及其群落造成一定的影響[6]。土壤螨類是森林生態系統土壤動物的三大優勢類群之一。土壤螨類中絕大多數為土壤甲螨(約占80%),是土壤動物總個體數的40%~60%[7]。土壤甲螨的活動對森林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肥力的促進有極其重要作用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22年2期2022-04-06

  • 重慶金佛山3種喀斯特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種子雨、土壤種子庫與幼苗更新*
    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木本植物種子雨和種子庫的組成、時間動態變化、空間分布格局及幼苗的數量和種類情況,以期揭示喀斯特森林的更新潛力與發展方向,為喀斯特森林管理提供理論依據。1 研究區概況研究區位于重慶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6°54′—107°27′E,28°46′—29°38′N),海拔1 400~2 252 m,為典型喀斯特地貌,山體上部年均氣溫8.5 ℃,年均降水量1 434.5 mm,山體下部年均氣溫16.6 ℃,年均降水量1 28

    林業科學 2022年1期2022-03-22

  • 基于ICESat-GLAS數據和模糊模式識別算法識別森林類型
    實現了針葉林和闊葉林以及針葉林、闊葉林和混交林森林類型高精度分類研究。1 材料與方法1.1 研究區概況研究區位于吉林省汪清林業局,屬于長白山系中低山區(129°56′~131°04′E,43°05′~43°40′N),地處寒溫帶,總面積30.4萬 hm2,南北長約60 km,東西長約85 km。其中地面高程為360~1 477 m,坡度變化范圍0°~45°。林區內森林覆蓋率達到95.95%,深山區林相以針闊混交林為主,呈帶狀分布于海拔500~1 100 m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4期2021-07-28

  • 亞熱帶不同演替階段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機氮與酶活性特征
    后期一直由常綠闊葉林所主導[1-2]。但亞熱帶地區人為干擾強烈,大多數常綠闊葉林已轉變為人工林或次生 林[3]。根據干擾程度和特定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下的恢復程度,亞熱帶次生林沿梯度變化可以劃分為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等不同恢復演替階段。在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酶活性和土壤養分變化已受到眾多研究者的高度關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氮素是森林植被恢復過程中生態系統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4-5]??扇苄杂袡C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21年3期2021-07-03

  • 亞熱帶不同次生林地凋落物持水特性及季節變化
    已有研究表明,闊葉林凋落物持水特性表現為更強,而針葉林因凋落物蓄積量更高而具備較高的持水量[14- 17]。森林凋落物的持水性直接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水源涵養能力、水土保持功能和養分循環過程。野外條件下,受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凋落物持水性的分析很難在原位開展。因此,通過采集凋落物帶回實驗室后進行室內浸水法測定,受到研究者的普遍認同和應用。傳統分析方法上,凋落物浸水后某個時間段內的最大質量值來計算凋落物最大持水量或最大持水率,并使用對數或指數函數來擬合持水量和

    生態學報 2021年8期2021-06-04

  • 間伐和林分類型對森林凋落物儲量和土壤持水性能的影響
    olata林、闊葉林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效能,旨在揭示間伐對杉木林和闊葉林凋落物儲量、凋落物持水性能和土壤水文性質之間關系變化的影響,為揭示不同林分類型水源涵養功能提供科學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研究區概況研究區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林場(29°29′N,119°16′E),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受新安江水庫小氣候影響,常年溫暖濕潤,降水量十分豐富。年平均氣溫為16.9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9.2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4.7 ℃。年平均降水量為1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21年2期2021-04-21

  • 毛竹入侵對常綠闊葉林碳儲量的影響
    可以向鄰近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等森林蔓延入侵,并快速蔓延蠶食其他樹種[20],形成竹-闊混交林甚至是毛竹純林[21].入侵后,由于群落結構、土壤性質改變以及毛竹自身無法二次生長等原因[22],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原有森林碳儲量.楊清培等[23]的研究發現,毛竹入侵常綠闊葉林后,總碳儲量、植被碳儲量和土壤碳儲量等均在降低,但植被年固碳量卻上升.而趙雨虹[20]等研究結果表明毛竹入侵常綠闊葉林導致森林生態功能的綜合水平呈現下降趨勢,竹闊混交林的碳儲量卻大于毛竹林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6期2020-11-26

  • 濟南藥鄉林場赤松林、板栗林枯落物持水能力研究
    系數大小順序為闊葉林(0.103 9)>針葉林(0.088 8)>針闊混交林(0.088 0)>楠竹林(0.058 0)。②糙率系數受枯落物的厚度、儲量影響很大,通過相關分析得出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746和0.901,且在 0.01 水平(單側)上顯著相關。③糙率系數n值與枯落物厚度、枯落物儲量均呈冪函數關系,糙率系數n值隨枯落物厚度和儲量的增加而增大??萋湮锼痔卣髑€可以具體反映不同土壤的持水和釋水特性,并且顯示出枯落物中的一些水分特征。目前,測定枯落

    水利科技與經濟 2020年8期2020-08-01

  • 臨安區不同森林類型競爭指數比較研究
    ]在筆架山常綠闊葉林設置4塊面積為400 m2的樣地分析了闊葉林的競爭關系。湯孟平等[15]在天目山常綠闊葉林設置100 m×100 m樣地,研究樣地內優勢樹種的種內、種間競爭指數模型,表明V_Hegyi是更適合林木競爭分析的指數。劉韶輝等[16]在湖南會同鷹嘴界國家自然保護區內設置0.96 hm2次生闊葉林樣地,利用Hegyi的單木競爭指數對優勢樹種進行種內種間競爭分析研究。駱文建等[17]為研究臨安天目山楓香種內種間競爭關系,在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內選取1

    生態學報 2020年12期2020-07-31

  • 闊葉林發展紅松果材林的探索與思考
    經濟價值。根據闊葉林的自然替代,有選擇地收獲低效闊葉林,在林地之間建立紅松果林,以及針葉和闊葉混交的森林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適合各個地區的推廣與應用。關鍵詞 闊葉林;紅松果材林;思考紅松(Pinus koraiensis),又稱松木,是中國重要的珍貴樹種之一。紅松材料廣泛使用于公路、鐵路橋梁,土木工程,鐵路枕木和家具制造,并且在國內外市場上非常受歡迎。進入21世紀,隨著森林經營理念的變化,人們更加重視森林多資源效益的開發,紅松成為長東北森林地區的首選經營樹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5-11

  • 基于2017年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樣地的廣東省典型植被型植物多樣性研究*
    落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和季雨林。但是,由于受地形、土壤和人類活動等影響,廣東森林群落和植物種類更加豐富和多樣化[1],因此,廣東也是植物多樣性較為豐富的區域之一。目前,關于某種林分類型或局部地區的植物多樣性研究報道較多[2-4],而對省域大尺度的植物多樣性研究報道比較少見[5-6]。本文對全省連續清查植物多樣性樣地進行定期調查和監測,分析各種植被型之間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的植物多樣性,了解樣地內植物種類分布、種群動態以及生境條件變化,

    林業與環境科學 2020年2期2020-05-07

  • 江西省上闊下竹復合系統類型調查與分析
    行調查,以山頂闊葉林與山體中下部毛竹純林所構成的復合系統(簡稱“上闊下竹”)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類型劃分,分析不同類型上闊下竹群落及其林分結構,探討不同系統類型上位闊葉林對下位毛竹林的影響,為提高毛竹林經濟效益、緩解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生態負面效應、促進毛竹林可持續經營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1 研究區域概況江西地處中亞熱帶,是竹類植物分布中心之一。毛竹林廣布全省,垂直分布于海拔1 300 m以下,主要為用材林,多為純林,部分為混交林,立竹度平均1 770株/

    世界竹藤通訊 2020年1期2020-03-06

  • 高寒森林去除和添加枯落層對土壤呼吸的影響
    草等草本植物;闊葉林(N:29.653723°,E:94.368423°,A:3121 m)以高山櫟為建群種,林下多蕨類等植物。1.2 樣地選擇及研究方法樣地選擇:在同一海拔高度選擇坡度、朝向一致的針葉林(針葉)和闊葉林(闊葉)2種典型林型,分別在每個林型選擇有代表性的1個樣點。保留和去除枯落層:在每個樣點設置2個處理,即保留和去除枯落層。保留枯落層:本樣點針葉林枯落層厚度為12.0 cm,闊葉林枯落層厚度為6.5 cm,為保持針闊葉林枯落層厚度一致,在闊

    西南農業學報 2020年10期2020-02-26

  • 江西金盆山林區天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碳儲量研究
    復雜多樣。常綠闊葉林是我國重要的森林類型之一[14],群落結構復雜,生態維護機制優越。但一直以來,城市擴張和耕地保護導致區域碳儲量減少[15],加之出于短期經濟效益考慮,大量天然常綠闊葉林和次生林遭到砍伐,采伐跡地用于營造松杉人工林,使得常綠闊葉林面積銳減,導致生態系統破壞和退化。自1996年以來,江西省針葉林種植面積急劇增長[16],但針葉林碳密度遠低于常綠闊葉林,導致江西省森林碳密度低于全國水平。江西省是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植物區系的起源中心之一,其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20年1期2020-01-18

  • 江西九連山原生常綠闊葉林榮獲“中國最美森林”稱號
    九連山原生常綠闊葉林成為江西省唯一入選的“中國最美森林”。江西九連山原生常綠闊葉林位于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保護區的主要森林類型為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在中國植被區劃中屬中亞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與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過渡地帶,植物和植被具有過渡帶的典型性,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是國內外科學家極為關注的地區之一。該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典型性、脆弱性、過渡性、多樣性、古老性、稀有性、完整性和學術性等特點。

    浙江林業 2019年6期2019-08-27

  • 灤河上游3種林分類型固碳釋氧效益估算
    ,選取針葉林、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3種具有代表性的林分類型,設置9塊大樣地為100 m×100 m,4個齡期的3種林分,對樣地的一些基本情況進行了解,主要有海拔、地形、地理位置、樣地的坡位以及林分郁閉度等,在適當的位置設置樣地的原點,然后輔助設備(羅盤儀、全站儀)劃定樣地邊界,并用玻璃繩連接,逐次編號,最后將邊界用鐵絲網、水泥樁固定,其中郁閉度的測定是通過在樣地內機械設置200個樣點,在各樣點位置上進行抬頭垂直昂視,判斷該樣點是否被樹冠覆蓋,統計被覆蓋的樣點

    水土保持研究 2019年4期2019-06-26

  • 臨安不同森林類型混交度的對比研究
    樣地,研究常綠闊葉林的混交度特征。湯孟平等[13]在此基礎上提出基于Voronoi圖的混交度來研究混交度特征。彭輝等[14-15]以巴拿馬BCI 50 hm2熱帶森林大樣地第7次調查的活立木數據為依據研究空間結構,結果表明74.7%的林木處于極強混交狀態。陳婷婷等[16]在武夷山典型常綠闊葉林中設立9.6 hm2大型固定動態監測樣地,分析其空間結構特征。Bettinger等[17]則采用1個1 hm2大型樣地,研究美國東部橡樹(Quercus palust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 2019年3期2019-06-05

  • 擬赤楊次生闊葉林經營效益探討
    )1 引言次生闊葉林是福建省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閩西北林區曾經廣為分布,資源極為豐富。次生闊葉林不僅是發展多種經營的良好基地(提供各種用材、農具材、薪炭材、小規格材以及發展食用菌生產),而且在調節氣候、保護物種、涵養水源、維持自然生態平衡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但長期以來,由于大量砍伐闊葉林,闊葉林資源越來越少,森林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引起了林業經營管理者的高度重視[1~3]。近幾年來,近自然經營模式受到青睞,天然更新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培育次生闊葉林被認

    綠色科技 2018年21期2019-01-12

  • 江西省闊葉林培育及保護存在問題和對策
    愈加嚴重,天然闊葉林首當其沖。如今天然闊葉林已經相當稀少,其急劇減少和森林的針葉化,帶來了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病蟲害蔓延等一系列生態問題,同時也導致森林生產力下降、林產品品種單一、經濟效益低下,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1 江西省闊葉林資源現狀目前,由于歷年來只重視針葉純林的營造,大面積的常綠闊葉林被人工針葉純林取代,造成林分單一,大面積針葉林林下植被稀疏,地力衰退,涵水、保水能力差,生態功能十分脆弱。據江西省“十一五”期間森林資源

    中國林業經濟 2019年2期2019-01-10

  • 淺議發展闊葉林,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綜合效益
    分析岳陽市各地闊葉林狀況,對當地發展闊葉林、改善樹種、林種結構提升森林質量、建設現代林業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可有效地豐富生物多樣性、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的綜合效益、實現綠色發展。關鍵詞:闊葉林;森林質量;統綜合效益岳陽是亞熱帶曖濕氣侯,闊葉林,在歷史上是當地森林的主體,在其森林生態系統中起主導作用,對岳陽市的古老文明作過重大的貢獻。當前提升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的綜合效益仍然必須重視、研究、探討闊葉林問題,保護、發展闊葉林,以便改善岳陽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生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7期2018-10-11

  • 古田山自然保護區闊葉林與兩種人工林的群落結構和生物多樣性
    三種類型(天然闊葉林、人工杉木林和油茶林)的森林群落,比較分析其在不同垂直空間層次上的群落數量特征及物種多樣性(物種豐富度、α多樣性和β多樣性)特點。結果表明:(1)總體上,闊葉林的物種豐富度最高,其次是油茶林。喬木層和灌木層均以闊葉林的物種豐富度最高,其次為杉木林;草本層以油茶林的物種豐富度最高,其次為杉木林和闊葉林。三種類型的群落在各空間層次重要值前5位物種組成上均有較大差異。(2)在單個樣地水平上,三種類型的群落α多樣性差異主要存在于喬木層,以闊葉林

    廣西植物 2018年10期2018-05-30

  • 4個樣地主要樹種葉綠素熒光特性研究
    地和K2樣地為闊葉林,K2樣地的米老排比Kl樣地火力楠更具優勢。對比4個樣地指標情況,闊葉林比針闊混交林的環境適應性略強,米老排最具有生長優勢。關鍵詞:針闊混交林;闊葉林;葉綠素熒光特性中圖分類號:Q94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8)07-0021-041 引言植物葉片的各項熒光參數可用來研究環境對植物的影響,同時也可以為種源與良種選擇做參考[1]。不同林分的樹種選擇可以利用熒光的特性來觀察葉片及植物的葉綠素等情況,了解植物

    綠色科技 2018年13期2018-03-07

  • 江西的常綠闊葉林
    光耀中國的常綠闊葉林是全球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常綠闊葉林。江西處于中國中亞熱帶典型地段,蘊育了豐富的常綠闊葉林資源,野生植物種類繁多,區系成分極為豐富多樣。南北迥異的森林景觀江西有發育良好的常綠闊葉林,廣泛分布在全省的平原、丘陵和山地,可分為栲樹林、青岡林、石櫟林、潤楠林、木荷林、紅淡林和雜類林7個林系組29個林系。常綠闊葉林的植物區系成分以熱帶-亞熱帶成分為主,植物群落也表現出溫帶森林向熱帶森林過渡的特征。江西南北跨越近6個緯度,氣候、土壤、植被景觀、植被

    森林與人類 2018年11期2018-03-04

  • 車八嶺自然保護區大型食藥用菌及毒菇資源調查
    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地球同緯度上森林植被的一個典型代表,被譽為北回歸線附近荒漠帶上的綠洲[4]。保護區全區熱量充足,雨量充沛,冷熱交替明顯,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對保護區內生物資源的繁殖,尤其對大型真菌(蘑菇)的生長起著重要的作用[5-6]。筆者調查統計了保護區內大型食藥用菌及其毒菇種類,為該保護區生物資源多樣性調查與可持續利用研究提供科學資料。1 材料與方法研究材料取自2007年至2015年采自廣東省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真菌標本。研究方法是對

    食用菌 2018年2期2018-01-31

  • 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不同演替階段喬木層生物量特征
    )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不同演替階段喬木層生物量特征金 彪1,曾掌權2,彭 湃2,汪思龍3,張燦明4,楊 蕊2(1. 湖南省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湖南 桑植 427100 ;2. 湖南省林業科學院, 國家林業局湖南衡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湖南 長沙 410004;3. 中國科學院會同森林生態實驗站,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164;4. 湖南水資源研究和利用合作中心,湖南 長沙 410013)以中亞熱帶湖南省會同縣處于

    湖南林業科技 2017年5期2018-01-05

  • 闊葉林培育及保護對策
    何春慧摘 要:闊葉林栽培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為人們日常的休閑娛樂創造了有利條件,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諺語有云:“三分種,七分管?!币虼?,闊葉林的養護工作無疑是闊葉林培育管理的重點。本文主要通過對地面養護和樹體養護這兩方面內容對闊葉林的保護管理工作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皆在為闊葉林的保護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關鍵詞:闊葉林;培育;保護對策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穩步推進,城市居民對城市環境的需求品位也隨之提升,這就要求在城市發展中加強對生態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2017-11-13

  • 2008特大冰凍災害后大明山常綠闊葉林林冠結構動態
    害后大明山常綠闊葉林林冠結構動態周曉果1, 溫遠光1,2,3,*, 朱宏光1,2,3, 王 磊11 廣西大學林學院,廣西木林生態與保育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南寧 530004 2 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南寧 530004 3 廣西友誼關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憑祥 532600林冠結構是研究森林生態系統眾多關鍵生態功能和過程的重要參數,常綠闊葉林是亞熱帶林區具有代表性的森林類型,對其林冠結構及動態特征的研究還很不深入。在廣西大明山中

    生態學報 2017年4期2017-04-10

  • 廣州市流溪河小流域典型林分枯落物的持水特性
    州市流溪河常綠闊葉林和竹林地表枯落物的儲量和持水性能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1)常綠闊葉林地表枯落物的儲量為7.73 t·hm-2,是竹林的1.7倍;(2)常綠闊葉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相當于截持1.23 mm的降雨,高于竹林的0.87 mm;各枯落物層的吸水量與浸泡時間的關系可用對數方程很好地擬合;(3)常綠闊葉林未分解層和樹枝在浸泡4 h左右基本達到飽和,而半分解層在浸泡6 h~8 h時達到飽和;竹林枯落物層在浸泡8 h~10 h時基本達到飽和;(4)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6年4期2016-12-21

  • 用固定樣地法監測銀瓶山闊葉林物種多樣性
    瓶山自然保護區闊葉林設置固定樣地,監測其物種組成及多樣性。調查記錄共有4 375株植物個體,維管植物共31科53屬73種,物種組成主要以樟科、山茶科、虎耳草科、五加科植物為主;樟科植物個體數最多,有1 082株,山茶科植物次之,共有752株,而針葉樹種僅有松科植物馬尾松,占總調查的1.14%;木荷是該樣地的優勢種,豺皮樟和鴨腳木為亞優勢種。從徑級分布結構看,所有物種徑級分布呈倒“J”型,無明顯的斷層現象,說明森林群落生長及更新狀態良好。關鍵詞:固定樣地 闊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1期2016-12-17

  • 清鎮市常綠闊葉林主導功能研究
    0)清鎮市常綠闊葉林主導功能研究吳學卷1,杜 燕2,孟 偉1(1.貴州省林業調查規劃院,貴州 貴陽 550000; 2.貴州省清鎮市生態文明建設局,貴州 清鎮 551400)根據清鎮市的林業需求分析結果,對水源涵養(P1)、森林旅游(P2)、水土保持(P3)、生物多樣性保護(P4)、木材需求(P5)、調節小氣候(P6)、改善空氣質量(P7)等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森林功能,利用層次分析法,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評價指標,定量計算各功能類型的綜合效益,進

    福建林業科技 2016年1期2016-09-15

  • 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典型闊葉林的光合特性
    自然保護區典型闊葉林的光合特性馬錦麗1, 江洪1,2, 舒海燕3, 吳孟霖1, 方成圓1, 孫文文1, 陳曉峰1, 牛曉棟1, 龔莎莎1(1.浙江農林大學國際生態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1300;2.南京大學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江蘇南京 210093;3.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715)摘要:對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內典型闊葉林樹種交讓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小葉青岡(Cycloba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7-28

  • 閩南山地闊葉林下套種珍貴樹種初探
    德化縣梓垵林場闊葉林下套種紅錐、閩楠和楓香,對郁閉度分別為0.2、0.4和0.6的闊葉林下種植3年的紅錐、閩楠和楓香進行了高度和地徑調查,結果表明:隨著闊葉林郁閉度的增大,紅椎和楓香的高度和地徑都降低,而閩楠的生長量先提高后下降。紅椎和楓香在郁閉度為0.2的闊葉林下生長最好,而閩楠在郁閉度為0.4的闊葉林下表現最佳。關鍵詞:紅椎;閩楠;楓香;林下套種;闊葉林;閩南山地中圖分類號:S718.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5-00

    綠色科技 2016年5期2016-05-14

  • 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典型闊葉林的光合生理特性
    自然保護區典型闊葉林的光合生理特性馬錦麗1,江洪1,2,龔莎莎1,舒海燕3,方成圓1,吳孟霖1,孫文文1,陳曉峰1(1.浙江農林大學 國際生態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311300;2.南京大學 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江蘇 南京210093;3.西南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400715)摘要:對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內典型闊葉林樹種交讓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小葉青岡(Cyclobalanopsis m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5-06

  • 生態學
    依次出現了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暗針葉林典型森林植被.有研究表明,其土壤動物的群落組成、多樣性及功能群結構在森林植被類型間有明顯差異(詳見P2295).貢嘎山東坡典型植被類型土壤動物群落特征李萌,吳鵬飛,王永為了掌握貢嘎山垂直植被帶間土壤動物群落結構及多樣性,2012年5月至10月間對貢嘎山東坡的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暗針葉林4種典型植被土壤動物群落進行了調查.共捕獲土壤動物347只,隸屬于10綱29目68類,其中山蛩屬(Spi

    中國學術期刊文摘 2015年13期2015-10-31

  • 闊葉林冠下紅松造林技術
    價值出發,對在闊葉林冠下如何進行紅松造林進行了技術分析。關鍵詞:闊葉林;冠下紅松;經濟價值;造林;技術1 闊葉林冠下紅松造林技術在闊葉林冠下進行紅松的造林,是一種科學利用立地生產力、加速后備森林資源的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國改變林分狀況、發展林業經濟的重要措施之一。1.1 闊葉林冠下紅松透光撫育對紅松進行適當強度的透光撫育,不但能提高它的生長量,還能夠促使其具有良好的自然整枝過程。透光強度不同的林區,紅松樹的年均生長量不同,樹高為50 cm至2 m的紅

    現代農業研究 2015年2期2015-03-31

  • 封育闊葉林土壤的微生物酶活性
    不同封育條件下闊葉林地土壤微生物及酶的變化,以期為研究封山育林提供土壤微生物學效應依據。在安徽省山區選取試驗樣地,按封育年限的不同,分季度采集土壤樣本,進行實驗室土壤微生物培養與分析。結果表明:土壤中的微生物酶活性一般表現為封育20年、10年>封育30年、5年、0年;在封育年限相同時,土壤微生物酶的活性表現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季節,未封育林地和封育5年、20年林地土壤中微生物過氧化氫酶活性差異明顯,未封育林地和封育10年、30年林

    江蘇農業科學 2014年11期2015-01-15

  • 高黎貢山不同森林類型土壤肥力狀況研究
    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硬葉常綠闊葉林、針葉林、灌叢植被、草叢、草甸等類型。高黎貢山是東亞植物區系的搖籃、植物區系之源、古南大陸和古北大陸植物區系的融合帶、物種多樣化的中心舞臺、地球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9-10]。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的土壤類型主要根據海拔高度來劃分。在高黎貢山南段的東西兩側坡面,其土壤垂直譜帶有差異。東坡自怒江河谷(820 m)至山頂(3 250m)的森林土壤類型依次為:褐紅壤、黃紅壤、黃棕壤、棕壤、暗棕壤、亞高山灌叢草甸土。西坡各土

    水土保持研究 2015年6期2015-01-03

  • 美麗浙江 美在森林
    林杭州西山天然闊葉林2014年8月22日,《浙江最美森林評選委員會公告》(浙江省林業廳2014年第2號)公布了“浙江最美森林”評選獲獎名單。根據評選要求,經征集和推薦、公眾網評、專家評審,杭州西山天然闊葉林等50片森林獲“浙江最美森林”稱號,蕭山越王城山森林等14片森林獲“浙江最美森林”提名獎?!罢憬蠲郎帧鲍@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后)杭州市:杭州西山天然闊葉林、建德綠荷塘楠木林、臨安天目山古樹群、臨安清涼峰原始森林、臨安青山湖水上森林、桐廬大奇山針闊混交林

    浙江林業 2014年9期2014-03-20

  • 龍門山斷裂帶主要森林類型凋落物累積量及其持水特性
    8mm,為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常綠針葉林>常綠闊葉林。不同森林類型下凋落物總儲量大小順序為: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常綠闊葉林。在4種森林類型中,未分解層凋落物的儲量所占比例均較小,而半分解層凋落物的儲量所占比例均較大。表2 不同森林類型凋落物厚度及儲量3.2 凋落物持水動態3.2.1 凋落物持水量 由圖1可知,4種森林類型的凋落物持水量變化規律基本一致,即:持水量隨著浸水時間的增加而不斷增加,前30min內增速較快,30min后減慢,浸水

    水土保持通報 2014年3期2014-01-26

  • 基于3S技術的寧波市東部區域常綠闊葉林動態初步研究
    市東部區域常綠闊葉林動態初步研究袁 競1, 王希華1,2(1.華東師范大學 環境科學系,上海 200062;2.華東師范大學 天童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上海 200062)利用3S技術,對寧波1974~2009年間6個時相的Landsat衛星遙感數據進行土地利用和植被類型分類,提取相鄰年份不同植被類型與常綠闊葉林轉化的區域,并計算每種類型對常綠闊葉林的轉化率.研究結果表明,自然演替規律和經濟利益驅動是促成常綠闊葉林37年間動態變化的主要原因;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4期2012-12-20

  • 關于天然林保護的思考
    下去。2 天然闊葉林資源管理的現狀2.1 認識程度低,忽視了闊葉林的價值闊葉林屬于亞熱帶地區植物群落,其樹種復雜多樣,林分結構豐富。由于地處亞熱帶地區的林區群眾認為闊葉林是常綠植物群落,普遍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就是認為采伐后可以自然更新,或者煉山后種植單一樹種,從而忽視了天然闊葉林在凈化空氣、涵養水源、水土保持以及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隨著農產品深加工的發展,林農陸續開始進行農產品開發產業,利用闊葉林發展段木香菇、木屑香菇和木耳食用菌等,使闊葉

    綠色科技 2012年4期2012-08-15

  • 湖南南部石灰巖山地藤本植物研究
    m之間,常綠闊葉林主要由青岡櫟(Cyclobalanopsisglauca)組成,落葉闊葉林主要由黃連木(Pistaciachinensis)、樸樹(Celtissinensis)和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等樹種組成.常綠與落葉闊葉林主要由青崗櫟、樟葉槭(Acercinnamomifolium)、灰巖潤楠(Machiluscalcicola)、翅莢木(Zeniainsignis)、黃連木和樸樹等組成.1.2 嘉禾縣氣候溫暖濕潤

    湖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年3期2010-05-15

  • 浙西南闊葉林培育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勇 賴曉明摘要闊葉林在森林的生態、經濟、社會功能遠超過針葉林,然而目前浙西南闊葉林面積很小,針闊結構比例失調,帶來諸多弊病,亟待扭轉這一局面。闡述了培育闊葉林的重要性,分析了浙西南闊葉林經營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浙西南闊葉林經營保護對策。關鍵詞闊葉林;培育保護;存在問題;對策;浙西南地區中圖分類號F30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9-0241-02闊葉林是亞熱帶地帶性頂級森林生態系統,是區域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

    現代農業科技 2009年19期2009-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