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臂

  • 前臂遠端骨間膜損傷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401331)前臂骨間膜(IOM)為一堅韌的纖維膜,附著于尺橈骨的骨間嵴之間,前臂遠端骨間膜(DIOM)充當遠尺橈關節(DRUJ)的二級穩定器,參與維持前臂的橫向及縱向穩定作用,DIOM的損傷多發生在前臂遠端骨折后,可能引起前臂的橫向和(或)縱向穩定作用減低,甚至DRUJ不穩的發生,因此,在治療前臂骨折時應注意其是否合并骨間膜的損傷,應早期診斷、治療,提高患者預后。然而,目前對于DIOM的損傷、診斷及治療等相關的研究仍不夠完善,而其損傷機制在臨床診療中起

    現代醫藥衛生 2023年22期2023-12-21

  • 反向 Sauvé-Kapandji 技術的標本模型建立及生物力學測試
    RUS) 是一種前臂的先天畸形,該病往往表現為患肢固定旋前畸形?;颊哂捎跓o法旋轉前臂而使得其日常生活、工作受到極大影響。近年來,我院對該病患者采用改良反向 Sauvé-Kapandji 技術進行治療,臨床隨訪結果顯示該手術方式結果令人滿意,但該術式對于前臂旋轉功能的改善尚缺乏相應的生物力學研究支持。因此,本研究通過制作尸體前臂標本制作上尺橈融合模型,并對模型施行反向 Sauvé-Kapandji 技術,從而驗證該類手術改善上尺橈融合患者前臂旋轉的能力。材料

    中國骨與關節雜志 2023年7期2023-08-03

  • 絞斷手臂寄養在小腿后再回植成功
    為一名患者實施“前臂毀損斷肢異位寄養后全形組合回植重建術”,實現前臂中段長達7厘米的骨骼、神經等組織的重建再造,突破雙臂等長、功能恢復等技術難題。該手術屬世界首例。手術前,該患者右前臂完全絞斷,右前臂中段大部分的骨骼、軟組織都已沒有,皮膚、肌肉、血管、神經嚴重損壞。該院團隊提出“寄養+回植重建”全形組合回植重建保肢方案,將患者離斷的右手先“寄養”在其左側小腿上,待寄養肢體成活、創面組織分界清晰,將斷臂移植回原位。目前經過手術后,患者肢體皮瓣紅潤,神經和肌肉

    科技創新與品牌 2023年4期2023-05-30

  • 多發腫瘤樣鈣鹽沉著癥復發1例
    ,8歲,因發現右前臂、左臀部包塊1年余于2021年7月8日入院。曾于2018年3月2日因后枕部、右前臂包塊于外院行手術治療,術后病理提示:(頭皮、胳膊)腫瘤樣鈣鹽沉著癥。入院查體:右前臂外側可見一長約4 cm陳舊性手術瘢痕,局部凸起,可觸及硬性包塊,無壓痛,可輕微活動;左臀部可觸及一長約5 cm條索狀包塊,可活動,局部無壓痛。X線片顯示:右前臂上段背側軟組織內鈣化灶,左側坐骨下支上緣閉孔重疊處鈣化灶。實驗室檢查:血磷1.68 mmol/L(正常范圍0.81

    臨床骨科雜志 2022年4期2022-11-24

  • 先天性上尺橈關節融合發病機制與診治進展
    骨分化障礙導致的前臂畸形,患肢肘關節X 線片顯示上尺橈關節骨性融合。該病可導致前臂旋轉受限,同時妨礙手部精細動作的完成,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1-7]。盡管第一例CRUS 早在1793 年就已被報道,但由于該病較為罕見,其發病機制尚未闡明,有關其診治策略的報道也以個案和系列病例研究為主,缺乏明確的診療指南[8-10]。本文擬回顧近年來CRUS 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并總結國內外CRUS的診治經驗。1 遺傳學與發病機制患兒通常在2~5 歲時被首次診斷為CRU

    國際骨科學雜志 2022年2期2022-11-23

  • 前臂長度測量值偏差對前臂骨密度值的影響
    XA)[2]。因前臂測量簡捷快速,易于操作,常作為普查的常用檢查部位,測量不受前臂厚度、局部脂肪沉積等影響,掃描圖像分辨力、準確性及精確性高,且無需軟組織等效物;此外,與其他部位相比,其不受退行性骨關節病的影響[3]。關于前臂BMD 的測定分區,分1/3區、中間(middle,MID)區和超遠端(ultra distal,UD)區(圖1)。臨床需手動測量前臂長度,測得的長度值可參與分區運算。測量方法可采用直接法,即用直尺等工具測量自橈骨點至橈骨莖突點的直線

    醫療裝備 2022年9期2022-05-26

  • 游離前臂皮瓣術區閉合方法的研究進展
    81年首次報道了前臂皮瓣。目前,前臂皮瓣已經成為了口腔頜面部缺損修復最常用的游離皮瓣之一,該皮瓣解剖位置穩定、變異小、血管蒂長、管徑大、皮瓣薄,具有較高的存活率,手術相對容易,對于小容量的口腔內缺損特別適用[2]。但是前臂供區的關閉往往存在諸多問題,供體部位傷口通常需要第三個手術區域來關閉,且存在術后傷口愈合瘢痕明顯、術區敏感度受損、腕關節僵硬、肌腱暴露、手臂活動障礙等嚴重并發癥[3-4]。既往文獻已經報道了許多減少前臂供區并發癥的方法和技術,包括局部全厚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22年2期2022-03-05

  • 前臂巨大脂肪瘤1例
    57歲。因發現左前臂腫物5年就診?;颊呒s5年前無意間發現左前臂掌尺側腫物,似“核桃”樣,無明顯觸痛,腫物逐漸增大。因腫物未影響功能,患者一直未就診。半月前自感左腕關節屈伸活動輕度障礙,就診于我院。??撇轶w:左前臂掌尺側可觸及約20 cm×10 cm×5 cm大小腫物,活動性差,肘關節活動未見明顯異常,腕關節掌屈輕度受限,各指屈伸活動未見明顯異常,指端觸痛覺及毛細血管反應無異常。入院后完善左前臂MR檢查:左前臂尺掌側可見團塊狀、類圓形異常信號,邊緣清晰,內見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21年4期2022-01-05

  • 應用改良反向Sauvé-Kapandji手術治療先天性上尺橈融合一例
    ,4歲。因發現右前臂旋轉功能受限于2020年8月5日于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就診。體格檢查見右前臂固定旋前畸形(圖1)。診斷為右側先天性上尺橈融合(congenital radioulnar synostosis, CRUS)Cleary-Omer 3型。收入院。使用JST上尺橈融合患者主、客觀評分表對患兒前臂功能進行評估。完善術前各項檢查:患側前臂正側位X線(圖1A),雙側前臂CT。予改良反向Sauvé-Kapandji技術治療。手術治療:(1)術前準備:

    骨科臨床與研究雜志 2021年5期2021-09-10

  • 先天性上尺橈關節融合治療2例
    兒 男,6歲。因前臂旋轉障礙6年就診入院。查體:雙側前臂處于旋前 90°畸形,肘關節及腕關節活動基本正常,雙側X線片示Cleary-Omer分型[1]IV型,診斷為雙側先天性上尺橈融合,行尺橈骨中段旋轉截骨術。在前臂中段橈背側作切口,暴露橈骨中段后截骨,同時在前臂尺背側行小切口尺骨截骨(平面稍高于前者)。旋轉至所需位置復位(左側前臂放置于旋后20°,右側前臂放置于旋前30°),因橈骨弓形畸形而根據截骨端的間隙情況咬除部分骨質,使尺 、橈骨截骨處均對位 、對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21年1期2021-04-06

  • 前臂假肌源性血管內皮瘤超聲表現1例
    限1年。查體:右前臂遠端掌側深部可觸及2個包塊,約5.0 cm×2.0 cm及3.0 cm×2.0 cm,邊界不清,質軟,活動度可,壓痛陽性。超聲:右前臂肌層內及骨旁可見多個實性不均勻低回聲區,較大者5.3 cm×1.7 cm,位于前臂遠端指淺屈肌肌腹內,呈多結節融合狀,邊界不清(圖1A),CDFI可見豐富血流信號;右側橈骨遠端骨皮質不連續、局部凹陷,骨旁見3.1 cm×1.4 cm實性不均勻低回聲區(圖1B),邊界欠清,CDFI可見豐富血流信號。右前臂C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21年1期2021-02-24

  • 改良式前臂吊帶的制作及應用
    折、肱骨干骨折、前臂雙骨折等,常伴有組織損傷,表現為局部疼痛、腫脹及活動障礙。臨床對上肢骨折治療采用冰敷、小夾板固定及前臂懸吊等方法,其中前臂懸吊治療有利于抬高固定上肢于治療體位、維持于功能位,臨床研究證明將患肢固定于心臟水平體位或高于心臟水平體位能促進肢體靜脈回流和動脈供血,可明顯促進肢體腫脹的消退[1-3]。但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傳統前臂吊帶使用后患者有肩部承重處壓迫、磨損明顯,腕部懸空、缺少支撐點,缺少握拳鍛煉的輔助用具,肩帶調節處的扣環不能隨時打開等問

    護理與康復 2021年1期2021-01-28

  • 改良前臂皮瓣在頭頸部缺損修復中的應用
    如股前外側皮瓣、前臂皮瓣、胸大肌皮瓣、腓腸動脈穿支皮瓣等。前臂皮瓣在軟組織修復中有多種優勢,其皮瓣存活率高,姜曉鐘等研究中采用110例前臂游離皮瓣修復頜面部組織缺損,術后成功率96.4%[3];此外前臂皮瓣血管蒂較長且解剖位置恒定,皮瓣易制備,橈動脈、頭靜脈與頭頸部的吻合血管直徑相似,術中兩隊合作等[4],使得前臂皮瓣依舊是頭頸部腫瘤切除后軟組織缺損的經典修復方式。但它也有很多缺點,例如術后前臂供區疤痕大,影響美觀,延遲愈合,感覺異常等[5-6]。目前皮瓣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 2020年6期2020-12-04

  • 上肢骨折后的急救措施是什么?要如何治療
    牽引:一個手握住前臂接近肘彎的區域,另外一個手握住病患的手腕。再將握住前臂的手,緩慢的用力,向下拉。在拉拽時,務必將傷肢保持在一條直線,切不可以忽然拉動。握住患者傷肢手腕,應逐步將前臂慢慢彎曲,讓病患的前臂屈成直角,同時讓上臂逐漸往向身體方向靠攏,病患傷肢手心緊貼胸部。這樣患者的傷肢不只不會痛,還可以放到合適的地方。最后在固定包扎期間,需要長時間保持這個姿勢。2.使用夾板固定傷肢:取兩塊夾板將傷肢夾在中間,讓傷肢不能隨意移動。夾板最好是長短多樣,依據病患的

    今日健康 2020年11期2020-03-11

  • 早期康復訓練護理對尺橈骨雙骨折患者前臂功能恢復的影響
    干預,能促進患者前臂功能和上肢肌力恢復,如何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方案成為了新問題,值得重點關注[1]。為探討早期康復訓練護理對尺橈骨雙骨折術后患者前臂功能恢復的影響,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5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尺橈骨雙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CT診斷尺橈骨雙骨折,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全身組織器官病變者,神經疾病者。最終研究60例尺橈骨雙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兩組,各30例。1.2 方法對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20年51期2020-03-04

  • 超聲診斷胎兒橈骨缺如1例
    A.聲像圖示右前臂(箭)僅見一根長骨及第一掌骨(箭頭)未顯示(R-HAND:右側第一掌骨;RIGHT:右前臂); B.大體標本圖; C.DR圖孕婦33歲,孕1產0,孕22周來我院行胎兒畸形篩查;孕期無服用藥物及有害物質接觸史。超聲檢查示胎兒右側前臂僅見一根長骨,雙側肱骨、左側尺骨和橈骨未見明顯異常,雙側腕部向橈側偏斜(圖1A),雙側股骨、脛腓骨未見異常,脊柱連續性存在,顱骨光環完整;余器官未見明顯異常。超聲診斷:考慮右側橈骨缺如。孕婦要求引產,引產后大體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19年12期2019-12-19

  • 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術與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前臂雙骨折的價值對比分析
    523000 )前臂雙骨折屬于發生率較為顯著的關節內骨折類型之一,臨床在治療期間,主要為了將患者的骨折后功能進行有效恢復[1]。本次研究將針對前臂雙骨折患者確定最佳的疾病治療方法,以此說明同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術比較,鋼板內固定術應用可行性。報告如下。臨床資料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6例前臂雙骨折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組后進行前臂雙骨折手術方式的研究;對照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0歲-55歲

    中國傷殘醫學 2019年10期2019-12-02

  • 腹股溝皮瓣在手及前臂燒傷遺留瘢痕切除后創面修復中的應用
    股溝皮瓣修復手及前臂燒傷遺留瘢痕切除后創面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筆者醫院行手及前臂燒傷遺留瘢痕切除后創面修復的患者105例,根據患者選取的治療方式分為觀察組(n=46)和對照組(n=59)。觀察組給予腹股溝皮瓣修復,對照組給予股前外側皮瓣修復,觀察兩組皮瓣存活情況,檢測血清炎癥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缺氧誘導因子-1(HIF-1)水平。結果:觀察組皮瓣存活率為95.6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66%,且觀察組抗生

    中國美容醫學 2019年9期2019-09-20

  • 前臂骨內腱鞘囊腫的早期診治
    摘要]目的:對于前臂骨內腱鞘囊腫的早期診治相關情況展開分析。方法:本研究對象是骨內腱鞘囊腫患者40例,均是在我院進行治療患者。在所有的患者中,涉及到了位于橈骨下段腱鞘囊腫、尺骨上段腱鞘囊腫分別是22例、18例?;颊邔嵤┦中g清除病灶,術后進行隨訪。結果:對患者展開半年時間的隨訪,結果顯示在40例患者中,都沒有出現局部復發的問題,而且良好的恢復了腕部、肘部以及肩部關節功能。結論:早期科學的診治前臂骨內腱鞘囊腫,是推動患者盡快康復的重要保障。[關鍵詞]早期診治;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年5期2019-09-10

  • 改良手法整復石膏固定技術治療兒童前臂骨折療效分析
    361003)前臂骨折是兒童骨折中的常見類型之一,兒童前臂骨折約占全部骨折的20%左右[1]。由于患兒前臂肌群較多,解剖關系極其復雜,骨折后容易發生成角、重疊、側方及旋轉移位,復位時對位、對線要求都較高,復位難度大,因此有學者就曾提出應將前臂骨折作為關節內骨折來處理,骨折端的各種移位都必須予以糾正,尤其是旋轉移位,從而避免前臂旋轉功能的障礙和骨間膜室的高壓,導致前臂肌肉的缺血和壞死等[2-3]。但由于兒童長骨同時具有愈合快、塑形能力強等特點,故大多數兒童

    中南醫學科學雜志 2019年4期2019-08-12

  • 中職外科護理前臂骨折固定包扎術的教學設計
    增加了教學難度。前臂骨折固定包扎術是外科護理學習中重要的學習內容,前臂骨折固定包扎術十分復雜,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提高學生對前臂骨折的認識,了解前臂骨折固定包扎術,并有效地應用在臨床護理服務工作中,從而提升外科護理教學水平。[關? ? 鍵? ?詞]? 前臂骨折;包扎術;教學設計[中圖分類號]? R683?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5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9年2期2019-06-11

  • 雙側橈神經淺支缺如并被不同變異前臂外側皮神經替代1例報道*
    動脈外側下行,在前臂中、下1/3交界處轉向背側,至手背部分為4~5支指背神經,分布于手背橈側半和橈側2個半手指近節背面的皮膚。前臂外側皮神經為肌皮神經的終支,在肱二頭肌肌腱外側、肘關節稍上方穿出深筋膜,沿前臂外側下行,并沿途分布于前臂外側的皮膚。筆者在局部解剖學實驗課上發現1例橈神經淺支與前臂外側皮神經出現變異的現象,對該尸體進行解剖、觀察與測量,收集資料并進行討論。1 解剖資料老年男性尸體,身長約165 cm,兩側上臂等長,兩側臂叢神經形成及分支正常。橈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19年1期2019-03-04

  • 前臂骨密度測定診斷絕經后類風濕關節炎合并骨質疏松的價值
    的準確性[4]。前臂BMD測定是一種周圍骨骼的DXA測定,可用于衡量骨質疏松、預測骨折危險性,具有簡便、快捷、經濟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骨質疏松的檢測中[5]。但目前國內關于前臂BMD能否用于診斷絕經后女性RA患者骨質疏松的研究還較少。因此,本研究選取193例絕經后女性RA患者,觀察其前臂BMD的變化,并探討前臂BMD用于臨床篩查骨質疏松的價值,現報道如下。1 對象和方法1.1 對象 選取2013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絕經后女性RA患者193例

    浙江醫學 2018年22期2018-12-07

  • 銀河系“吃”麥哲倫云
    橋相連,被稱為“前臂”。這次科學家的重點關注對象就是“前臂”,“前臂”究竟屬于誰,他們利用哈勃望遠鏡研究了“前臂”的組成,并將其與大小麥哲倫云的化學特征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根據成分表明,“前臂”很有可能是小麥哲倫云的產物,正是大麥哲倫云的強力吸收,使得小麥哲倫云產生了一條伸向大麥哲倫云的“前臂”。小麥哲倫云是真正的“苦主”,為了進一步確定該結論,科學家還將擴大對“前臂”的觀測,并最終繪制出連接銀河系和麥哲倫云的整個氣體流。

    科學之謎 2018年5期2018-07-26

  • 超聲引導下腋路臂叢神經阻滯在前臂手術中的應用分析
    滯與傳統傳統穿刺前臂手術中臨床應用效果對比研究較少[1-3]。該次研究對該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受的35例腋路臂叢神經阻滯行前臂手術患者分別采用傳統穿刺以及超聲引導穿刺,探究超聲引導下腋路臂叢神經阻滯在前臂手術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超聲引導組: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齡在21~65 歲,平均年齡在(43.5±2.5)歲,體重在 42~75 kg,平均年齡在(46.5±2.8)歲。傳統定位組:男性5例,女性10

    系統醫學 2018年9期2018-07-21

  • 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治療77例前臂雙骨折患者的療效觀察
    李光淳前臂雙骨折是常見骨折類型,約占全身骨折的11.2%。前臂雙骨折多發于青壯年,在日常勞作、運動或受到外來暴力時均可引起骨折。骨折發生后可見縮短、成角或旋轉畸形,主要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前臂功能障礙等[1-2]。目前,臨床多采用夾板外固定或手術復位內固定等方法進行治療,本研究選取我院153例前臂雙骨折患者,分組研究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的臨床療效。研究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前臂雙骨折患者153例作為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年5期2018-03-05

  • 最方便的健身
    穴:手三里穴位于前臂外側,肘關節彎曲時,肘橫紋下4厘米左右,用左手拇指指面按揉此穴位100次,使局部有酸、脹、痛感為宜。(2)按揉內、外關穴:內關位于前臂內側,腕橫紋正中往上5厘米左右,外關穴剛好與內關對稱,位于前臂外側??捎米笫质持钢该姘赐怅P,拇指指面按內關,同時按揉100次,使局部有酸脹感。(3)揉捏前臂:右手關節彎曲放在胸前,左手拇指指面按前臂外側;另外四指指面按前臂內側,從肘關節至腕關節方向揉捏50次,以揉捏指伸?。ㄊ持?、中指上翹時可觸摸到其收縮)

    中老年健康 2017年10期2017-12-19

  • 中醫接骨治療小兒前臂骨折的療效分析及研究
    中醫接骨治療小兒前臂骨折的療效分析及研究金高峰(河南省柘城縣人民醫院骨一科,河南 拓城 476200)目的研究中醫接骨治療小兒前臂骨折的療效。方法將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小兒前臂骨折患兒65例納入到本次研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上述小兒前臂骨折患兒分為2組,分別為中醫接骨組33例和鋼板固定組32例。鋼板固定組以傳統鋼板內固定治療;中醫接骨組采取中醫接骨治療。就兩組患兒住院天數、骨折愈合時間和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中醫接骨組治療效果高于

    中國醫藥指南 2017年23期2017-09-15

  • 棉桶更換機器人前臂有限元分析及拓撲優化*
    )棉桶更換機器人前臂有限元分析及拓撲優化*單銘志1,楊前明1,邵長新2,劉啟強2(1.山東科技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590;2.青島東昌紡機制造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540)由于復合機器人受AGV承載、鋰電電源功耗與自重設計限制,4軸機器人設計輕量化是其關鍵。前臂是棉桶更換復合機器人關鍵部件之一,文章以此為研究對象,在考慮滿足設計強度、剛度的條件下,以前臂結構輕量化為首要設計考慮因素,建立前臂實體三位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軟件ANS

    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 2017年8期2017-09-08

  • 供區免植皮的游離前臂皮瓣技術在頭頸腫瘤修復中的運用*
    供區免植皮的游離前臂皮瓣技術在頭頸腫瘤修復中的運用*王少新, 盛建峰, 陳建超, 李超, 王薇, 蔡永聰, 劉吉峰, 朱桂全△610041 成都,四川省腫瘤醫院·四川省癌癥防治中心·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 頭頸外科(王少新,陳建超,李超,王薇,蔡永聰,劉吉峰,朱桂全);621000四川 綿陽,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 耳鼻喉頭頸外科(盛建峰)目的: 介紹一種頭頸腫瘤手術中游離前臂皮瓣供區時采用鄰近雙葉瓣替代游離植皮的技術。方法:在制備游離前臂皮瓣同期取前臂皮瓣缺損區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17年3期2017-07-12

  • 前臂頭靜脈采血臨床技術體會
    114000)豬前臂頭靜脈采血臨床技術體會李春宵 (遼寧省鞍山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14000)隨著養豬業迅猛發展,在臨床實踐中實驗室的檢測工作不僅能對豬疫病進行正確的診斷、檢測和監測,更能為疫病的預防、控制、凈化提供技術保障,血液樣品的采集是實驗室檢測的前提工作?,F將豬前臂頭靜脈采血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1 前臂頭靜脈解剖學部位頭靜脈 (前臂頭靜脈):主要匯集前臂內側和前足背側面淺層的靜脈。在腕橈側伸肌近端的前內側,由肘正中靜脈和副頭靜脈匯合而成。

    中國畜禽種業 2017年3期2017-01-15

  • 優先復位結合夾板固定治療兒童前臂雙骨折臨床觀察
    夾板固定治療兒童前臂雙骨折臨床觀察陳潮鋒,石宇雄,何德利,練文興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廣州 番禺 511400目的:觀察“優先復位橈骨并顧及尺骨”的復位方法結合夾板固定治療兒童前臂雙骨折臨床療效。方法:對75例患兒遵循“優先復位橈骨并顧及尺骨”的原則,全部采用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治療。觀察臨床療效。結果:所有患者均于第2~6周內拆除夾板,夾板平均固定時間(4.56±2.78)周,4月內X線檢查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并于第4月末行Beron及Broberg and

    新中醫 2016年11期2016-11-24

  • 前臂壓迫止血器與傳統療法治療TRI術后前臂血腫的比較和經驗總結
    黨書毅臨床研究前臂壓迫止血器與傳統療法治療TRI術后前臂血腫的比較和經驗總結李軍 高振 王俊峰 羅麗敏 董曉 周明 龔蕾 黨書毅目的 初步探討手工壓迫法、繃帶壓迫法、前臂壓迫止血器法和前臂壓迫止血器聯合脫水治療法在治療冠狀動脈介入診療(TRI)術后患者出現前臂張力性血腫時的效果,為臨床出現前臂血腫后進行科學處理提供依據。方法 回顧分析我科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TRI術后出現的334例前臂張力性血腫患者資料,按照處理方式不同,分為手工壓迫組、繃帶壓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7期2016-09-15

  • 前臂毀損傷的保肢治療
    年增多。一旦出現前臂毀損傷,常伴有血管、神經、肌腱損傷及前臂骨骼粉碎性骨折,同時還伴有大面積軟組織缺損。如何評判傷情是截肢還是保肢,如何保肢,都是醫生和患者面臨的巨大挑戰。2009年3月-2015年9月,我院骨科對前臂嚴重毀損傷患者選擇性進行保肢治療,對上肢神經連續性存在,血管及軟組織碾軋傷可采用顯微外科技術修復者,應盡力保肢,Ⅱ期行功能重建,以挽救手功能。本文回顧性分析18例前臂毀損傷患者資料,總結治療體會,旨在探討前臂毀損傷保肢治療策略,報道如下。1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16年4期2016-06-13

  • 肌腱延長術聯合動力型支具治療輕中型前臂缺血性肌攣縮的療效
    214062)前臂缺血性肌攣縮主要是因供血不足引起前臂肌肉變性、壞死,繼而形成瘢痕、攣縮而影響肢體功能的病癥,由Volkmannf 1881年首先提出,故又稱Volkmann攣縮。肌肉供血不足是引起Volkmann攣縮的主要病因,其致殘率高,治療困難[1]。2013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采用肌腱延長術聯合動力型支具治療前臂Volkmann缺血性肌攣縮6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組6例,男5例,女1例,年齡10~40歲,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16年4期2016-06-13

  • 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前臂骨折的效果分析
    409000)前臂骨折是骨科的常見病與多發病。由于人體前臂的解剖結構較復雜,因此臨床上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難度較大。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此病患者患側前臂的旋轉功能出現障礙。此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1-2]。近年來,臨床上通常使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效果不錯。為了進一步探討此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

    當代醫藥論叢 2016年14期2016-01-17

  • 預防性護理在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術并發前臂血腫患者中的應用
    果較嚴重,可并發前臂血腫,如果處理不及時,血腫持續惡化可誘發骨筋膜室綜合征等重大并發癥的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是由于各種原因所致骨筋膜室內壓力增高,使組織的微循環灌注不良,以肌肉和神經急性嚴重缺血為特征的一種疾病。對患者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嚴重者可致上肢或手部相關功能障礙。鑒于此,本研究對我院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術并發前臂血腫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干預,幫助患者及時有效的止血減壓,有效預防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生?,F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5年6期2015-08-05

  • 中醫接骨法治療兒童前臂骨折臨床體會
    河源517000前臂雙骨折是較難治療的一種骨折,往往出現于兒童以及青壯年身上,尤其是兒童出現前臂骨折的概率較高,約占到全身骨折的8%~9%,統計顯示前臂骨折的7%出現在上1/3,18%出現在中1/3,75%出現在下1/3[1]。目前情況下,在治療小兒前臂骨折過程中通常使用西醫治療的方法,例如傳統鋼板固定法、彈性釘髓內固定術或者加壓鋼板固定法等[2]。但是這些方法在治療小兒前臂骨折臨床效果方面難以令人滿意。我院于2009年1月開始嘗試使用中醫接骨法治療小兒前

    中國醫藥科學 2015年5期2015-03-24

  • 不同位置皮下給予舒芬太尼在術后鎮痛中的應用效果
    SA患者隨機分為前臂組(A組)和三角肌組(B組),每組各500例,PCSA設置:無負荷量、維持量1.0~2.5 ml/h、追加量0.5~1.5 ml/h、PCA時間10 min、維持48 h。記錄術后6、12、24、48 h的VAS、Ramsay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留置針情況。 結果 兩組患者的鎮痛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留置針脫落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鎮痛;前臂;三角肌[中圖分類號]

    中國當代醫藥 2014年24期2014-09-25

  • 上下尺橈關節陳舊性脫位1 例并文獻復習
    漁船纜繩絞傷后左前臂屈伸旋轉活動受限1個月入院?;颊邆螽敃r在外院診斷為:左前臂牽拉傷,橈神經挫傷,左尺骨莖突骨折,左橈骨小頭半脫位。給予傷肢懸吊、脫水、消腫、神經營養等治療。入院時患者訴前臂疼痛,腕、肘關節屈伸活動受限,前臂旋轉受限。查體:腕、肘關節腫脹,肘關節屈伸活動60°~170°,前臂固定于旋前位。復查X線片提示:橈骨小頭脫位,下尺橈關節脫位。受傷時X線片提示橈骨小頭脫位并下尺橈關節脫位。入院后行橈骨小頭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下尺橈關節自動復位。術

    實用骨科雜志 2014年2期2014-03-20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前臂缺血性肌攣縮1例
    處理,術后4 h前臂皮下淤血腫脹明顯,手部腫脹伴疼痛感,術后10 h出現右手指活動受限,后逐漸加重并伴有患手疼痛感,最終患側手出現典型的爪形手畸形(圖1)。??茩z查見右手掌橫弓消失,縱弓破壞,掌指關節屈曲,掌心突出,近側指間關節屈曲,拇指內收、屈曲;右腕關節背伸及屈曲功能受限;右前臂肌肉略萎縮,右前臂旋轉功能障礙,由中立位可旋前約20°,旋后約5°。2012年8月21日雙側前臂MRI檢查見:右前臂腫脹,肌肉軟組織內可見大片狀T1稍低、T2稍高異常信號,抑脂

    山東醫藥 2013年20期2013-06-15

  • 前臂同時離斷再植成功1例
    110141)雙前臂同時離斷再植成功1例張 凱(沈陽市于洪區人民醫院手外科,遼寧 沈陽 110141)雙前臂;離斷;再植1 病例資料我院于2009年9月15日對1例火車輪碾壓致雙前臂離斷傷患者做了再植手術,術后再植雙前臂成活,功能恢復,報道如下?;颊?,男性,45歲,工人。因火車撞傷胸部,車輪碾壓左右前臂4h入院。查體:神志尚清,血壓60/40mmHg,左枕部頭皮裂傷,左前臂中下段毀損離斷,皮膚、肌肉、肌腱、神經及血管廣泛挫滅,骨折碎塊外露,創面污染重,左前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6期2013-01-23

  • 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前臂血腫的護理研究
    血管徑路[1]。前臂血腫是經橈動脈介入治療后最常見的并發癥,輕者導致病人劇痛,前臂長期功能受損,嚴重者可導致骨筋膜室綜合征需外科手術治療[2]。臨床發現,嚴重前臂血腫后常規采用早期懸吊患肢、繃帶加壓包扎和靜脈使用脫水劑的治療方法。脫水劑可減輕組織水腫,緩解疼痛,促進血腫吸收。理論上經患肢手背靜脈注射高滲脫水劑可直接將患肢水腫液吸收入血液循環,減輕組織張力,可能優于經健側注射法。作者將經患肢手背靜脈與經對側手背靜脈注射脫水劑進行了相關護理研究?,F報告如下。1

    護理研究 2012年16期2012-11-03

  • 前臂游離皮瓣修復半舌缺損的療效觀察
    王志莉前臂游離皮瓣修復半舌缺損的療效觀察王志莉目的 探討舌癌半舌切除術后局部缺損前臂游離皮瓣修復的臨床應用。方法 對8例前臂游離皮瓣修復舌癌術后半舌缺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總結臨床經驗。結果 8例前臂游離皮瓣移植術后全部成活,供皮區及取皮區均Ⅰ期愈合,修復后,舌外形滿意,功能恢復良好。結論 前臂游離皮瓣解剖結構恒定、制備方便、厚薄適中,是理想的舌再造修復皮瓣,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舌癌; 外科學; 半舌缺損; 前臂游離皮瓣舌癌擴大切除后半舌缺損為患

    中國醫學創新 2012年4期2012-08-15

  • 手法復位治療嬰幼兒橈骨頭半脫位39例體會
    頭半脫位是嬰幼兒前臂常見的外傷性疾病。書上記載多發生在4歲以下的幼兒。作者自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接診及復位治療嬰幼兒前臂橈骨頭半脫位患者39例,發現橈骨頭半脫位不僅普遍發生在幼兒前臂,嬰幼兒前臂也時常發生。發現4~5歲常見,5歲以后不常見,6歲患兒也偶爾見到?,F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39例。男21例女18例左前臂24例右前臂15例。年齡在7個月~9歲之間。年齡在7個月~13個月7例,年齡14個月~5歲28例,6歲3例,9歲1例。牽拉傷27例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1年17期2011-08-15

  • 前臂伸肌群高頻超聲檢查方法的研究
    ,目前國內超聲在前臂方面研究的重點在于血管、神經、腕管、肘部以及肌肉軟組織某一部位的病變超聲表現,而對于國人正常成人前臂伸肌群超聲斷層解剖的分析,至今尚無系統闡述。本研究應用高頻超聲檢查18位正常成人36只前臂,以血管、骨骼作為解剖標志,詳細描述了正常成人前臂伸肌群的肌肉、神經、血管的超聲特征,應用實時動態超聲觀察肌肉肌腱舒縮的超聲表現,為今后臨床進一步研究前臂及診斷前臂疾病提供更多超聲影像參考資料。1 材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健康成年人18人(36只前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0年9期2010-09-11

  • 橈骨骨折術后前臂旋轉功能障礙的預防及康復
    2%[1-3]。前臂旋轉功能對手部功能的發揮具有重要的作用。遠、近尺橈關節構成旋轉運動的解剖學基礎,斜索和骨間膜為前臂限定了旋轉范圍[4]。橈骨骨折復位不良及不合理制動,前臂旋轉功能必將受到影響,并有殘余疼痛及肘腕關節僵硬等。因此,必須根據病因(成角、旋轉畸形,側方移位,骨間膜攣縮,遠近橈尺關節分離或脫位)有針對性地康復。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 2001年6月~2007年6月本科收治的橈骨骨折患者53例,男性21例,女性32例;平均年齡57歲。墜落傷2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0年9期2010-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