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

  • 中國古典文化與文史典籍傳播的創新
    為不同類別的文史典籍,是《典籍里的中國》節目中極具代表性的三個篇章。在同樣采用“文化綜藝+戲劇+訪談”的創新傳播形式基礎上,這三類文史典籍的傳播形式又有所不同?!冻o》強調人物敘事和藝術化虛寫,對真實事件進行藝術化再創造渲染強烈的愛國之情;《史記》以“群像展覽”的方式層層遞進,真實展現盛大的歷史場景,激發觀眾對于中華悠久歷史的自豪感;《徐霞客游記》則側重“時空雙向互穿”,了卻古人遺憾,旨在啟迪受眾傳承追根溯源、格物致知的民族精神?!?span class="hl">典籍里的中國》為創造性地

    教育傳媒研究 2023年4期2023-07-21

  • 廣固城五龍口位置新考
    河道的大壩處符合典籍所載五龍口的特征和作用。五龍口就在今山東省青州市邵莊鎮窯頭村與曹家莊之間的夯土大壩處。石虎、慕容恪、劉裕等人,就是憑借堵塞此處河道攻克了廣固城,進而占領了山東地區。關鍵詞 廣固城 五龍口 位置 河流 典籍廣固城(遺址在今山東省青州市)是十六國時期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其政治地位與地緣影響舉足輕重,曾是西晉、后趙、前燕、前秦、東晉等政權在北方的軍事重鎮,甚至還是南燕的國都。自建城以來,廣固城幾十年內數易其主,至少發生四次攻防大戰。令人費解的

    史志學刊 2023年1期2023-06-25

  • 論傳統文化傳承與典籍應用創新的耦合性
    摘?要:中國古代典籍數量龐大,內蘊豐富,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載體,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習近平總書記的用典深入人心,其治國理政、文化傳承、創新實踐的智慧,既是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示范與呼吁,也為新時代典籍文化創新發展指明方向。傳統文化傳承與典籍應用創新在思想內核方面具有一致性,傳統文化為用典提供文化內蘊,用典為傳統文化創新拓寬渠道。而兩者的契合關系,也最終能在載體突破、內核傳承、對外傳播等方面得到實現。關鍵詞:傳統文化;文化傳承與創新;典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期2023-05-30

  • 馮衍年譜* ——基於兩漢史籍文獻的考證
    衍;東漢;事跡;典籍;考辨馮衍是東漢著名文學家,在兩漢之交的文學遞嬗中,具有承前啓後的意義。他早年歷經磨難,在動亂和戰爭中,得到很多人生歷練。他一生幾乎沒有脫離政治,但卻不太成功,特別是進入東漢後,屢被讒毀,跋前躓後,動輒得咎。與此相關甚至有因果的,是他的家庭生活很不安寧,甚至連休妻之事,也弄到布散天下?!皣也恍以娂倚?,賦到滄桑句便工”(1)(清)趙翼:《題遺山詩》,姚奠中主編,李正民增訂《元好問全集·附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95

    古籍研究 2022年1期2022-12-29

  • 我國古代圖書文檔管理員“司籍”“典籍”“掌籍”考述
    要:“司籍”“典籍”“掌籍”自出現起即與圖書文獻有關,后演變為我國古代圖書文檔管理人員官職名的稱謂。三者作為官職名最早始于隋朝,起初為宮廷內設置的女官,隸屬于尚儀局。唐朝,女官品級皆有所提高。宋金沿唐制,遼、元宮廷未設。元以后,使用范圍逐漸擴大。清以后漸進地隱匿于歷史潮流中。關鍵詞:司籍;典籍;掌籍;圖書文檔管理員Abstract: Si Ji, Dian Ji and Zhang Ji are related to books and literatu

    檔案管理 2022年3期2022-05-27

  • 希臘古典時期智者口語傳播的歷史價值及當代意蘊
    份,憑借“三藝”典籍中的修辭、雄辯術,采用演講與習明納教化模式對雅典城邦公民施加“智慧”教育與信息滲透,彰顯了人性倫理價值觀,成為西方口語傳播過程中公民教育中的典范,為融媒體時代的傳者提供了借鑒與啟示?!娟P鍵詞】智者職業教師;口語傳播;“三藝”典籍;教育模式;人性倫理觀通過對公元前5世紀希臘古典時期智者職業教師口語傳播中多重歷史價值分析,我們清晰地發現,智者以口語傳播“三藝”“智慧”中的修辭與雄辯術為介質,通過口語傳播過程中演講、習明納教育模式的創設與使用

    新聞愛好者 2022年4期2022-04-26

  • 博物館英文講解工作探析
    力量。本文以國家典籍博物館為例,探討了博物館英文講解工作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典籍類展覽英文講解的特殊性,并提出了加強建設博物館英文講解隊伍的建議?!娟P鍵詞】博物館;英文講解;典籍【中圖分類號】G2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標號】2096-8264(2022)06-0098-03近年來,中外文化交流日漸頻繁。博物館作為中國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觀眾,是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在這一背景下,博物館英文講

    今古文創 2022年6期2022-02-25

  • 典籍里的中國》聚焦《天工開物》 科技典籍鼓舞民族創造力
    臺全新文化力作《典籍里的中國》和觀眾再續經典之約。繼第一期《尚書》播出廣受觀眾們的關注和好評之后,第二期聚焦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科技典籍《天工開物》。節目以典籍為窗口,借助先進而生動的藝術形式,生動解讀了科技典籍的深刻要義與獨特價值,有力塑造了宋應星的性格、志趣和求實精神,向觀眾展示出中國科技的演進及中華民族的創造力,令人感動且備受鼓舞。

    藏書報 2021年10期2021-05-30

  • 以建筑典籍翻譯為局限性補償路徑的近五年典籍英譯現狀分析
    10168)一、典籍英譯研究的時代背景及本次研究的文獻來源典籍在《辭?!分斜欢x為“國家重要的文獻,亦統稱各種典冊及書籍”[1]。典籍英譯是指將中國的文化瑰寶譯為英語,主要涉及文學典籍和科技典籍。優秀的典籍作品凝聚了中國悠久深邃的文化內涵,展現了不同年代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水平。中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在這一背景下,各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為了能講好“中國故事”,真正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目標,深入開展典籍英譯研究、推動典籍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2021-03-17

  • 神話英雄人物支格阿魯文獻流傳情況概述
    以分為神話故事、典籍、文獻及現代文學(主要是彝漢雙語詩歌和影視劇本)等。支格阿魯的文獻無論是什么體裁都給人們豐富多彩,蘊含著豐厚的古彝人的歷史文化,特別是民間神話故事、典籍及文獻部分有其獨特的珍藏價值,對后世彝族文獻影響深遠。關鍵詞:支格阿魯:英雄:神話故事:典籍;文獻:現代文學中圖分類號:120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1-0011-02一、引言本論文中的支格阿魯的神話故事與典籍、文獻、現代文學等反映了支格阿魯的各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2020-10-20

  • 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中圖書館的功能定位研究
    :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圖書館摘?要:文章分析了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的現狀與特點,分析了影響圖書館在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中功能定位的因素,并對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中圖書館的功能定位進行了思考,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02-0087-03中華民族在綿延不斷的文明史上創造了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獻。這些典籍文獻對于我們研究歷史、傳承文明、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0年2期2020-05-04

  •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Texts,Paratexts and Contexts
    ji fanyi典籍翻譯 (translation of classics) on CNKI,a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database,returns over 1,000 journal articles,with close to 200 being publish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19.Analysis of the year-by-year data in the publica

    翻譯界 2020年2期2020-02-25

  • 中國典籍海外譯介整體互動傳播模式初探
    寧摘? 要:基于典籍英譯的傳播活動屬性,從傳播學視角來觀照中國典籍英譯研究即具有了合理性。針對當今媒介生態環境的變化,典籍的英譯與傳播應該樹立媒介意識,新舊媒介綜合運用,走媒介“融合”的道路。借鑒邵培仁教授的傳播模式理論,可以構建中國典籍海外譯介整體互動傳播模式,其中涵蓋人際媒介、大眾媒介和網絡媒介等三大系統,能夠囊括與展現傳播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及其相互關系。該模式對中國典籍英譯的實踐與研究都具有啟示意義關鍵詞:典籍;翻譯;海外譯介;傳播;整體互動;傳播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 2019年1期2019-09-10

  • 中國典籍英譯的偏向與本質回歸探究
    琳【摘要】隨著對典籍英譯研究的深入,因跨學科以及邊緣學科的興起,導致對翻譯本體認識的淡化,似乎總在外界打轉,一致糾纏于表層問題,偏離了核心。本文先對典籍英譯研究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其本質以及英譯機制談一下個人的觀點與認識?!娟P鍵詞】英語翻譯? 典籍? 本質? 問題? 機制【基金項目】2018年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外語學科專項):中華文化典籍英譯與譯學發展關聯研究(WY2018100-C)?!局袌D分類號】H315.9 ? 【文獻標識碼】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21期2019-07-02

  • 近十年典籍翻譯與民族典籍翻譯研究對比
    文化的重要途徑,典籍翻譯和民族典籍翻譯近年來一直是翻譯界探討和研究的熱點。從狹義上講,人們把以道家經典和儒家經典為核心的漢族文化典籍翻譯稱之為典籍翻譯,而民族典籍翻譯則是指對眾多少數民族經典作品的翻譯。民族典籍這一稱法意在彰顯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尊重。正所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典籍翻譯和民族典籍翻譯都肩負著傳承推廣中華民族文化價值觀的重任。為了比較近年來典籍翻譯和民族典籍翻譯研究現狀和差異,本文以2008—2017年在國內發表的典籍翻譯和民族典籍

    宿州學院學報 2018年8期2018-11-08

  • 少數民族典籍英譯中“漢語過濾器”問題及其處理
    要:翻譯少數民族典籍,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是譯者的社會責任。譯者所翻譯的少數民族典籍或文獻,更多的是經過加工的,在少數民族語言到漢語的轉換過程中,難免存在“漢語過濾器”問題,那我們又該怎樣解決“漢語”過濾器問題?關鍵詞:少數民族;典籍;漢語過濾器一、少數民族典籍英譯翻譯中的“漢語過濾器”問題翻譯是從一種語言到另外一種語言或幾種語言的轉化,如果要在嚴格意義上秉承嚴復所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原則,那么譯者能在源語和譯入語之間游刃有

    北方文學 2018年23期2018-08-29

  • 宋元文人圖像整理項目引論
    文學家 圖像 典籍圖像文主要是以人物畫像、刻像、雕像和塑像作品和相關活動為題材而創作的散文作品,包含文、賦、贊、頌、序、記、跋和款識等,屬廣義題畫文學范疇。雖然自先秦尤其是漢代就有人以壁畫或畫像創作文學作品,特別是作為一代文學的“漢賦”與一代圖像的“漢畫像石”,因其特定時代征象,堪稱漢代文圖關系的聚焦[1]。但就文人圖像研究而言,還未受到學界足夠關注。一、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一)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20世紀中國文學整理出版最重大成果之一

    文教資料 2018年8期2018-08-27

  • 中醫英譯研究回顧與反思
    醫名詞術語和中醫典籍的英譯,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傳播與中醫英譯的關系,同時展望了中醫英譯研究發展的空間和方向。關鍵詞: 中醫英譯 典籍 文化傳播中醫學是中國文化之瑰寶與精華,中醫英譯對中醫的國際交流和文化傳播至關重要。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為數據源,以“中醫英譯”為檢索詞進行主題檢索。統計顯示,2007年—2017年間,顯示610條可查詢結果,資源類型包括期刊、碩博論文、會議報道等。從顯示結果可以看出,我國對中醫英譯的學術研究基本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

    文教資料 2018年30期2018-01-15

  • 土家族典籍英譯的分析與研究
    陳治[摘要]典籍象征著民族的歷史文化,素來有活化石之稱,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我國很多民族的典籍英譯工作并沒有得到重視,其中表現最突出的就是土家族,土家族的典籍象征著土家族文化,英譯典籍的出版和發型是土家族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是促進土家族英譯工作的重要基礎,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家族典籍英譯的現狀,同時闡述了土家族英譯系統的構建,最后總結了全文。[關鍵詞]土家族 典籍 英譯 現狀 系統構建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時代背景下,土家族典籍的翻譯和實現具有很大的意義,土家

    商情 2017年35期2017-11-10

  • 文化“走出去”與典籍英譯研究
    互學互動的世紀。典籍英譯對于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以及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保持中國固有的文化身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關鍵詞:文化“走出去”;典籍;英譯;意義中圖分類號:I0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36-0070-02“文化走出去”戰略是我國根據國家發展的整體利益、順應全球經濟和文化發展規律而提出的一項綜合性的國家戰略。文化的內容既有先進文化又有糟粕,“走出去”的應該是先進文化。文化“

    教育教學論壇 2017年36期2017-09-21

  • 先秦樂論研究的資料搜集
    先秦樂論 資料 典籍 音樂史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5-0012-02關于“樂”的探討,在中國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先秦樂論囊括了先秦的器樂、詩歌、舞蹈和典章制度文化,也被認為是中國傳統藝術學思想的總根源。研究和探討先秦樂論可以追本溯源地窺探中國音樂學、倫理學、藝術美學的發展。其中,資料的搜集尤為重要,本文立足于先秦樂論的研究,通過對資料搜集過程的真實還原,理清資料搜集的具體思路。對于先秦樂論的研究,最

    藝術評鑒 2017年15期2017-09-13

  • 《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的構建及研究意義
    國的文化軟實力,典籍翻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語料庫的使用范圍相當廣泛。本文旨在探討《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的構建過程及研究意義?!娟P鍵詞】格薩爾王 語料庫 典籍 翻譯一、引言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域與民族間的‘界限被打破。與此同時,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大范圍的人口流動、文化的傳輸與融合以及與多樣的文化親密接觸的機會。許多學者的目光也開始更多地投向對各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已經形成自己獨特體系的藏族文化,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及學術價值

    校園英語·中旬 2017年8期2017-08-04

  • 國家典籍博物館展覽所見文明交流互鑒
    春磊摘 要 國家典籍博物館是依托于國家圖書館宏富館藏,以展示中國典籍、弘揚中華文化為宗旨的國家級博物館。開館以來,國家典籍博物館緊緊圍繞典籍文化,不斷創新典籍展陳理念,舉辦了大量的展覽及相關活動,在深度挖掘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重視揭示開放包容、交流互鑒的絲綢之路精神。論文即梳理國家典籍博物館展覽所展示的典籍,來翻開千百年來中外文明互相交流借鑒的歷史。關鍵詞 國家典籍博物館 展覽 典籍分類號 G256DOI 10.16810/j.cnki.1672-

    新世紀圖書館 2016年11期2017-01-13

  • 少數民族典籍翻譯出版的探索與思考
    【摘要】《藏族典籍翻譯研究》一書為我們了解藏族文學、宗教、歷史及其典籍翻譯情況提供了很好的文獻支持,也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如何通過翻譯出版“走出去”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模式。該書的出版加深了人們對中華多民族優秀文化翻譯出版重要性的認識?!娟P鍵詞】藏族;典籍;翻譯;出版【作者單位】胡豐月,中國民航大學。藏族文化典籍浩如煙海,其翻譯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在中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藏族典籍翻譯研究——雪域文學與高原文化的域內外傳播》(以下簡稱《藏族典籍

    出版廣角 2016年19期2016-12-16

  • 典籍誤譯探微
    麗英摘 要:中華典籍英譯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方式,而誤譯在典籍翻譯中普遍存在。明確造成誤譯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因其能夠鮮明地反映出文化交流的阻滯點。本文試舉若干例證,分別從語言、文化、譯者及原文文本四個方面闡釋分析造成誤譯的因素,并在對這些問題進行評析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議。關鍵詞:誤譯;典籍;原因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4-0182-03隨著國力日益增強,我國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的文化也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5-14

  • 通感現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體現及其翻譯研究
    通感現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體現及其翻譯研究覃鍇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226)摘要:本文介紹了茶文化典籍中“通感現象”的內涵,分析了通感現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體現,并舉例說明了通感現象的體現及其翻譯。關鍵詞:通感現象;茶文化;典籍;翻譯“通感現象”又常被稱為“通感效應”,指在創作藝術作品或者鑒賞藝術作品過程中,人的各種感覺相互之間融合、轉移、滲透、挪用等情況,屬于人類在藝術生活中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人的感覺包括五官產生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肢

    福建茶葉 2016年3期2016-03-31

  • 中國原始分類與中國典籍類目淵源研究——兼涂爾干與莫斯《原始分類》中國部分解析
    國原始分類與中國典籍類目淵源研究 ——兼涂爾干與莫斯《原始分類》中國部分解析桂羅敏(上海大學,200072)摘要:中國典籍,尤其是類書的類目分類究竟依據何種文化原則,似乎少有人問津。法國學者愛彌兒·涂爾干與馬塞爾·莫斯合著的《原始分類》中國部分,為理解中國原始分類與中國典籍分類的淵源關系搭建了橋梁。本文就《原始分類》中國部分展開梳理,對真知、誤讀、差異加以認可、糾正、彌合,揭示中國原始分類的基本特征及其體系并借之對中國典籍類目的分類原則與依據進行探討,以勾

    大學圖書情報學刊 2016年1期2016-03-20

  • 談公共圖書館在中華典籍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
    公共圖書館在中華典籍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冀海燕(邯鄲市圖書館,河北 邯鄲 056008)中華典籍記載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精髓和歷史發展,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公共圖書館肩負著傳承中華典籍文化的重要使命,從典籍的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推廣等五個方面闡述了公共圖書館在中華典籍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公共圖書館;中華典籍文化;傳承1 中華典籍文化的起源中華文字是我國民族文化得以發展、傳承、延續至今的根本,也是中華典籍得以形成的內因。我國的文字最早出現在新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4期2016-03-16

  • 典籍翻譯教學與文化自覺
    332005)?典籍翻譯教學與文化自覺謝恩容(九江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西九江332005)摘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人的精神家園,典籍是凝練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代表,只有建立在文化自覺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文化。就典籍翻譯教學而言,文化自覺的目的在于了解自身的文化身份,正確解讀自身的文化精神,以最合適的方式來解讀典籍作品,培養學生不卑不亢的文化心理,增強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覺意識,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關鍵詞:典籍;翻譯;教學;文化自覺一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6年5期2016-03-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