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坡耕地

  • 貴陽市息烽縣“十三五”期間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成效及經驗
    連續4年實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共完成坡改梯750.29 hm2,配套蓄水池43口、沉沙池39口,輸水管道6.97 km,排水溝7.81 km,安裝管網18.37 km,滴管管網20.56 km,機耕道33.08 km、作業便道5.124 km,排洪溝0.912 km,生產便道3.90 km,高位水池3口,提水站1座,工程碑4座,總投資達3914萬元。根據實施效益測算,項目區每畝糧食增產20%~30%,年收入人均增加2 000余元,增加蓄水量19

    新農民 2023年35期2024-01-16

  • 不同密度青貯玉米間作馬鈴薯侵蝕細溝發育研究
    。關鍵詞? ?坡耕地;青貯玉米;馬鈴薯;間作;種植密度;侵蝕細溝細溝侵蝕是坡耕地時常發生的一種土壤侵蝕形式(圖1),地表植被對土壤侵蝕有一定的減緩作用。玉米馬鈴薯間作模式在陜南坡地較為常見,生產中大多采用普通玉米品種。與普通玉米品種相比,青貯玉米具有產量高、營養豐富、收割方便、便于長期保存等優點。我們選擇10°左右的坡地,采用不同密度青貯玉米單作或間作馬鈴薯生產模式,以侵蝕細溝發育過程中產生的形態特征為觀察點,探究間作、種植密度等與侵蝕細溝發育間的定量、定

    西北園藝·蔬菜 2023年5期2023-09-16

  • 長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對策探討
    丘區廣泛分布的坡耕地是當地群眾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生產資料。坡耕地通常指地形坡度6°以上、地面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突出、作物產量低的旱地。坡耕地水土流失嚴重,造成土地資源破壞、糧食產量低且不穩、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態系統損傷,直接影響區域的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制約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多年來,長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一直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經過堅持不懈地連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持續減少,治理成效顯著。但局部地區治理任務依然艱巨,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不平

    中國水利 2023年10期2023-06-17

  • 基于USLE模型的云南省坡耕地土壤侵蝕和養分流失評價
    E模型的云南省坡耕地土壤侵蝕和養分流失評價陳正發1,2,3,李 靖1,2,3※,段青松1,2,王 瑩1,2,相 彪1,寧東衛1,2(1. 云南農業大學水利學院,昆明 650201;2. 云南省農業節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昆明 650201;3. 云南省高校城鄉水安全與節水減排重點實驗室,昆明 650201)定量評估區域坡耕地土壤侵蝕分布規律,是科學制定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規劃、開展坡耕地質量建設的基礎,然而目前針對省域尺度坡耕地土壤侵蝕和養分流失規律的研究

    農業工程學報 2022年16期2023-01-13

  • 湖北省坡耕地現狀分析及宜耕性評價
    主產省份之一,坡耕地的面積分布較為廣泛,坡耕地占耕地的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坡耕地也是湖北省耕地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坡耕地不僅產量低而且水土流失嚴重,威脅到區域生態與糧食安全[14]。湖北省坡耕地數量及分布特征情況在西部大開發土地資源調查成果中有過統計[15],該成果僅調查了15°以上坡耕地面積,沒有涉及全域坡耕地,且調查距今多年;另外聶斌斌等[16]在鄂西山區對坡耕地分布進行了區域調查,但缺乏省域整體把握。本文對湖北省坡耕地開展全面調查,查明湖北省坡耕地

    水土保持研究 2023年1期2023-01-09

  • 多因素影響下的喀斯特山區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貴陽市花溪區為例
    的重要部分;而坡耕地作為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山地丘陵區的主要耕地類型,現已成為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最嚴重的地類之一,正面臨著土層變薄、土地生產地下降和生態問題頻發等問題[1-2]。因此明晰坡耕地分布特征,對于區域耕地保護、土壤侵蝕控制及防止環境惡化有重要意義。自“18億畝耕地紅線”這一概念被提出以后,耕地成為全社會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區域耕地數量時空動態變化及其驅動力[3-6]、耕地景觀格局研究[7-8]、耕地質量評價[9]和耕地質量保護等[10-11]方

    水土保持研究 2022年1期2022-12-27

  • 東北黑土區坡耕地土壤侵蝕及其治理研究進展
    宋昌海摘 要 坡耕地是東北黑土區產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近年來由于坡耕地不合理的利用,耕地措施的不科學使用及生態環境的破壞,加劇了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嚴重影響了土地生產力和糧食生產。坡耕地治理對于黑土地保護的意義重大。探討分析了黑土區坡耕地形成機理,主要包括水力侵蝕(降雨濺擊、坡面徑流)和風力侵蝕;系統闡述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坡改梯、修筑排水工程)、耕作措施(免耕、少耕、深松、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和生物措施(種植等高植物籬)。關鍵詞

    南方農業·上旬 2022年9期2022-05-30

  • 延安市坡耕地資源時空變化及其土壤侵蝕效應
    的數量和質量。坡耕地是中國耕地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坡耕地的數量、質量與區域糧食安全密切相關[1]。坡耕地指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跑水跑土跑肥嚴重、作物產量較低的旱作耕地,具有一定的坡度屬性是坡耕地區別于其他耕地類型的本質特征[2]。據《關于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的公報》,在我國1.35億hm2的耕地資源中,坡耕地(≥6°的耕地)的面積占耕地資源總面積的27%,其中79.9%的坡耕地位于我國的西部地區[3]。坡度屬性決定了坡耕地是水土流失和面源污

    水土保持研究 2022年3期2022-05-04

  • 1990—2020年延邊地區坡耕地的時空分布及演變特征分析
    02)0 引言坡耕地是指坡度大于5°的耕地,是我國重要的耕地資源,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對山區的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1].目前,學者對坡耕地的研究多集中在土壤侵蝕和生態環境效應方面.例如:婁義寶等研究了土壤侵蝕對坡耕地土壤水分及入滲特性的影響[2];史冬梅等研究了土壤侵蝕因素對紫色丘陵區坡耕地耕層質量的影響[3];郭云周等研究了土壤侵蝕對坡耕地生產力的影響[4];張淑英研究了坡耕地土壤侵蝕對土壤化學性質的影響[5];羅光杰等研究了坡耕地

    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4期2022-02-24

  • 南方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分類及效應評價最小數據集
    400715)坡耕地是我國南方重要的耕地資源之一,坡耕地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層變薄、土地生產力下降,并形成坡耕地“開墾—侵蝕—貧困—再開墾”的惡性循環,這引起了一系列生態、環境、經濟和社會問題[1]。南方坡耕地主要土壤類型有紅壤、紫色土、黃壤,紅壤陡坡耕地表土每年侵蝕1 cm左右,對于十幾到幾十厘米的耕作層而言,其抗蝕年限很短[2];紫色土坡耕地面蝕過程存在臨界閾值,降雨量、地形因子(坡度、坡長等)、種植制度、耕作方式等均對面蝕過程有顯著影響[3];喀斯特

    中國水土保持 2021年10期2021-10-15

  • 遼西北低山丘陵地區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克服措施
    點,系統分析了坡耕地土壤侵蝕現狀,闡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治對策。關鍵詞:遼西地區;土壤侵蝕;坡耕地;特點與成因;治理措施遼西低山丘陵地區地處遼寧省西北部地區,受水文地質、氣候環境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作用與影響,流域內水土流失問題已經不容忽視,土壤侵蝕及其產生的土地資源破壞和損失極其明顯,特別是坡耕地水土流失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肥力逐漸降低,土地資源破壞嚴重,對遼西北低山丘陵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產生極為不良的負面影響

    商業2.0-市場與監管 2021年7期2021-09-10

  • 苑小奎 崔洋:遼西北低山丘陵地區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克服措施
    點,系統分析了坡耕地土壤侵蝕現狀,闡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治對策。關鍵詞:遼西地區;土壤侵蝕;坡耕地;特點與成因;治理措施遼西低山丘陵地區地處遼寧省西北部地區,受水文地質、氣候環境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作用與影響,流域內水土流失問題已經不容忽視,土壤侵蝕及其產生的土地資源破壞和損失極其明顯,特別是坡耕地水土流失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肥力逐漸降低,土地資源破壞嚴重,對遼西北低山丘陵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產生極為不良的負面影響

    商業2.0-市場與監管 2021年7期2021-09-10

  • 苑小奎 崔洋:遼西北低山丘陵地區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克服措施
    點,系統分析了坡耕地土壤侵蝕現狀,闡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治對策。關鍵詞:遼西地區;土壤侵蝕;坡耕地;特點與成因;治理措施遼西低山丘陵地區地處遼寧省西北部地區,受水文地質、氣候環境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作用與影響,流域內水土流失問題已經不容忽視,土壤侵蝕及其產生的土地資源破壞和損失極其明顯,特別是坡耕地水土流失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肥力逐漸降低,土地資源破壞嚴重,對遼西北低山丘陵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產生極為不良的負面影響

    商業2.0-市場與監管 2021年7期2021-09-10

  • 坡耕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
    此,本文對當前坡耕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關鍵詞 坡耕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問題及措施中圖分類號:S15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03–0143–02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是生態環境卻在不斷惡化,各項生產建設活動和國民生命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諸多問題,不利于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其中,水土流失是影響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而坡耕地是水

    農業災害研究 2021年3期2021-09-01

  • 貴州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經驗措施與對策建議
    開展長江經濟帶坡耕地調研工作,在對貴州省開展試點調研后又對相關省份開展了專題調研,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長江經濟帶坡耕地利用現狀,分析和總結坡耕地開發、利用和保護的方法,查找存在的問題,科學制定長江經濟帶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筆者在參與實際調查的基礎上,重點分析貴州省坡耕地的利用現狀、坡耕地的特點、治理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對策和建議。一、坡耕地基本情況貴州省有耕地面積5 380.88萬畝(1畝=1/15 hm2,下同)

    中國水利 2021年14期2021-04-03

  • 坡耕地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分析
    周金瓛關鍵詞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效果;養分流失我國是農業大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農業。過度砍伐樹木和綠植、開墾大面積耕地種植農作物、造成我國綠色植被的破壞,影響了生態環境的平衡狀態,導致水土流失現象加劇。因此,相關部門應完善坡耕地的科學管理體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減少對土地的損耗,保護耕地面積,以“綠色環?!睘橹卫碛^念,提高農作物種植的成活率,促進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1坡耕地水土流失現狀1.1土壤中水分的流失坡耕地出現水土流失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土壤

    農業災害研究 2020年9期2020-12-21

  • 國內外耕地搖荒的過程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響因素、中國的坡耕地撂荒與農地邊際化,總結了國內外耕地撂荒研究存在的問題,并對中國的耕地撂荒研究進行了展望。關鍵詞:耕地撂荒;影響因素;坡耕地;國內外中圖分類號:F301.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20) 16-0011-06DOI: I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6.002耕地是最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然而近年來,由于經濟的非農化進程加快和勞動力不斷流失,中國一些地區出現了農民不愿種田、

    湖北農業科學 2020年16期2020-11-09

  • 基于居民需求的無定河流域坡改梯適宜性研究
    宜性等級較高的坡耕地主要分布于靖邊縣、橫山區、子洲縣和綏德縣,綏德縣、佳縣、子洲縣、米脂縣中高等級適宜性的坡耕地占可改造坡耕地面積比例較高;可根據坡改梯目的、投資規模、工期等按“適宜性+”的方式選擇優化方案,如從規模效益和集中度考慮可把綏德縣、米脂縣、子洲縣和靖邊縣作為優先實施坡改梯的區域。關鍵詞:居民需求;坡耕地;梯田;坡改梯;需求度;適宜性;無定河流域中圖分類號:S157.3+1;TV882.1 ? 文獻標志碼:Adoi:10.3969/j.issn.

    人民黃河 2020年7期2020-10-12

  • 基于現代農業科技坡耕地水土治理的研究
    管彥鑫摘要:坡耕地在我國山區分布較廣,是山區農業土地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坡耕地地面平整度較差,跑水、跑肥、跑土情況嚴重,不僅影響到農作物產量,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給人們生命財產帶來重大危害。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對坡耕地水土進行治理,提高土地生產能力對山區經濟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本文將對水土流失原因和危害進行分析,探討坡耕地水土治理的重要意義,并提出基于現代農業科技基礎上的治理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關鍵詞:坡耕地;水土治理;現代農業科技我國農業

    環球市場 2020年6期2020-09-10

  • 坡耕地玉米馬鈴薯間作蓄存田間水分效應研究
    玲摘要 研究了坡耕地玉米馬鈴薯不同種植模式(玉米馬鈴薯2∶2間作、玉米馬鈴薯4∶4間作、馬鈴薯單作、玉米單作)對蓄存田間水分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相同的自然水分條件下,玉米馬鈴薯4∶4間作處理的水分利用率較高且存蓄較多水分。因此,坡地上合理的間作方式能蓄存水分,其中4∶4間作處理蓄存水分較多。該研究對保護坡耕地生態環境和解決廣西糧食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關鍵詞 坡耕地;玉米;馬鈴薯;間作;田間水分Abstract Effects of corn and p

    安徽農業科學 2020年12期2020-07-14

  • 坡耕地玉米壟側保土耕作技術模式高產高效分析
    要:調查比較了坡耕地玉米壟側保土耕作技術模式和農戶模式的光熱資源利用率、氣象災害(暴雨)和病蟲害損失率、生產效率、節本增效、產后儲存損失率,結果發現,坡耕地玉米壟側保土耕作技術模式較農戶模式的光熱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了15%以上,氣象災害(暴雨)損失率降低了4.88%,病蟲害損失率降低了3.31%,產后儲存損失率降低了4.97%,生產效率提升了24.62%,節本增效10.05%。關鍵詞:坡耕地;玉米;壟側保土耕作;高產高效吉林省東部濕潤區坡耕地的玉米生產存在著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1期2020-03-17

  • 巖溶槽谷區坡耕地利用的時空演變特征及驅動機制
    平地少[3],坡耕地作為人民生產生活的主要物質來源,在不同歷史背景下形成了具有明顯時空差異的農業景觀格局[4]。由于自然環境條件和人文活動的影響,巖溶山區生態環境脆弱性高,易發生以石漠化現象和土地退化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生態環境問題。在高人口增長承載壓力條件下巖溶地區坡耕地利用的初始入滲率和穩定入滲率都顯著小于其他土地利用類型[5],從而導致巖溶地區坡耕地易退化為以裸巖為主的石漠化覆被類型。21世紀初期石漠化現象最為嚴重的貴州省,在不同巖溶山地區域相繼實施綜合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20年1期2020-02-07

  • 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的施工與管理探析
    鄔川摘 要:坡耕地是人們生存發展的生產用地,但也是引發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坡耕地治理不當會引發嚴重的水土流現象。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其次分析了目前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的施工與管理的現狀,并針對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現狀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關鍵詞:坡耕地;綜合治理;施工;管理1 坡耕地綜合治理概述坡耕地主要分布在山坡上,由于具有一定的坡度,使得地面平整度較差,往往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容易形成旱地。坡耕地提供給人們生產的基地,但也是

    科技風 2019年2期2019-10-21

  • 樺甸市坡耕地玉米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要闡述了樺甸市坡耕地玉米優質高效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品種選擇、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收獲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玉米高效生產提供參考。關鍵詞? ? 玉米;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坡耕地;吉林樺甸中圖分類號? ? S513? ? ? ? 文獻標識碼? ? 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6-0025-02?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樺甸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龍崗山脈北側,屬于山區和半山區地形,是吉林省山區

    現代農業科技 2019年16期2019-10-08

  • 1980-2015年云南坡耕地資源時空分布及演變特征分析
    2015年云南坡耕地資源時空分布及演變特征分析陳正發1,2,史東梅1※,何 偉2,夏建榮2,金慧芳1,婁義寶1(1. 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重慶 400715; 2. 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 650051)坡耕地資源作為山丘區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坡耕地時空分布及演變特征對合理規劃利用坡耕地資源、開展區域坡耕地水土生態環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該文利用1980-2015年7個時相土地利用數據,采用土地利用轉移矩陣、動態度模型、核密度分析

    農業工程學報 2019年15期2019-09-24

  • 秸稈覆蓋對種植烤煙坡耕地土壤侵蝕的影響
    覆蓋對種植烤煙坡耕地土壤侵蝕的影響,為坡耕地可持續利用提供理論依據?!痉椒ā坎捎檬覂热斯つM降雨法,以烤煙K326為材料,分別設3個降雨強度(40、80和120 mm/h)和3個秸稈覆蓋量(3750、7500和15000 kg/ha),以無秸稈覆蓋為對照,觀測烤煙不同生育期徑流量和產沙量,并進行不同因素與徑流量和產沙量的相關性分析及回歸分析?!窘Y果】隨著降雨歷時的推移,產流速率先上升而后趨于穩定;隨著秸稈覆蓋量的增加,產流速率和產沙速率逐漸降低,當秸稈覆蓋

    南方農業學報 2019年11期2019-09-10

  • 淺談坡耕地治理措施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理工作的重心。坡耕地是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一種可耕地類型。采取有效措施,對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進行有效治理,可以增加坡耕地的有效使用面積。為此,文章概括了坡耕地水土流失問題嚴重的原因,簡述了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問題的必要性,然后根據實踐,就坡耕地治理措施對水土流失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分析,希望能對坡耕地水土流失問題治理有所幫助。關鍵詞:坡耕地;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影響中圖分類號:S15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5-0250-0

    中國科技縱橫 2019年15期2019-09-02

  • 吉林省東部坡耕地氮磷鉀平衡施肥對玉米產量及產值的影響
    林省東部樺甸市坡耕地上開展養分平衡施肥試驗。結果表明,坡耕地玉米收獲穗數達到5.6萬穗/hm2,得出最高產量時氮、磷、鉀肥的施用量分別為169.93、100.60、87.61 kg/hm2;玉米最經濟氮、磷、鉀肥施用量分別為148.92、96.75、85.54 kg/hm2。吉林省東部坡耕地玉米生產中,在保證收獲穗數5.6萬穗/hm2的基礎上,應用最經濟氮、磷、鉀肥施用量是達到穩產高產高效的根本保證。關鍵詞 ? ?玉米;平衡施肥;產量;產值;坡耕地;吉林省

    現代農業科技 2019年13期2019-08-23

  • 三峽庫區紫色土坡耕地表土的可蝕性研究
    10]。紫色土坡耕地是三峽庫區農業活動的主要場所,但紫色土土層薄、水穩性差、抗蝕能力弱,水土流失強烈,侵蝕模數可高達3 464~9 452 t/(km2·a)[11]。埂坎和水平溝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通過分割坡長調控坡耕地土壤侵蝕,均具有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12]。研究表明,較無措施坡耕地而言,埂坎和水平溝2種坡耕地的減蝕效應分別為77%和63%[12]。當前,有關紫色土坡耕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耕層質量評價、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評價、土壤養分平衡等方面[13-

    水土保持通報 2019年3期2019-07-23

  • 云南省坡耕地現狀調查及分析
    水土流失面積中坡耕地占了很大比例,坡耕地是云南省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數量及分布特征等情況至今沒有一個科學的論斷?;诖?,我們根據云南省2015年土壤侵蝕調查成果開展了坡耕地面積統計,旨在準確掌握云南省的坡耕地數量、質量及其空間分布等狀況,以期對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的實施及坡耕地資源開發利用的可行性研究提供重要參考。1 云南省概況云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位于東經97°31′39″~106°11′47″、北緯21°08′32″~29°15′08″,北回

    中國水土保持 2019年4期2019-04-19

  • 陜西坡耕地現狀、問題及綜合利用分析
    要:長期以來,坡耕地水土流失問題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國家發改委、水利部決定從2010年開始在全國部分省區市開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工作。坡耕地分布于陜西所有地市,并為各縣區的主要耕作農田。大量的坡耕地的存在,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不但使農田內大量的養分流失,使肥沃的土地變得貧瘠,更使下游庫壩淤積、河床抬高,危及村莊、道路和防汛安全。陜西對坡耕地整治即坡改梯建設高度重視,進行了多年坡改梯的建設,使當地百姓已充分認識

    科學與財富 2019年2期2019-02-28

  • 垣曲縣2019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全面開工
    曲縣2019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11 個標段全面開工。該項工程涉及3 個鄉(鎮)10 個行政村的10 098 口人,共有耕地面積1 815.93 hm2,其中坡耕地1 482.20 hm2。設計新修水平梯田666.67 hm2,建設生產道路3.31 km。項目工期1年,總投資1 840 萬元。工程實施后,可使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扎實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新農村及脫貧攻堅建設步伐,為當地糧食安全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據預測,年可攔蓄泥沙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9年3期2019-02-11

  • 南陵丘陵地區稻蝦輪作技術示范試驗
    南丘陵地帶大量坡耕地單純種植水稻效益不佳,單季稻田內開展小龍蝦輪作充分利用稻田閑置的水、肥、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小龍蝦的排泄物為水稻生長提供肥料,在水體、水稻、龍蝦之間形成良性循環,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升稻蝦品質和帶動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本文開展丘陵地帶坡耕地稻蝦輪作試驗并分析經濟效益,結果表明,該模式具有推廣價值。關鍵詞:坡耕地;輪作;小龍蝦;生態;效益南陵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是魚米之鄉蕪湖市下轄縣之一,地處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過渡地帶。境內煙墩鎮萬興村有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4期2018-12-23

  • 網格框架護坡技術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中的運用
    摘 要:本文從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不同的治理模式,總結了網格框架護坡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經驗,以期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參考。關鍵詞:網格框架護坡;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位于貴州省西部的威寧縣,平均海拔2300米,最高海拔2879米,高原氣候明顯,總面積6298.7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2720.5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3.19%。耕地面積2522.66平方公里,其中坡耕地面積1723.5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68.32%。坡耕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9期2018-11-10

  • 不同保土截留措施對巢湖地區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應
    措施對巢湖地區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應。[方法]利用長期定位小區試驗,研究植物籬+秸稈覆蓋(HM)、植物籬(PH)和淺壟(CT)對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響,進一步研究植物籬與秸稈覆蓋結合對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和效果,從而不斷完善植物籬與秸稈覆蓋技術。[結果]與常規耕作對照(CK)相比,植物籬+秸稈覆蓋、植物籬和等高壟作處理的徑流量與產沙量分別降低43.00%和48.52%、36.52%和40.52%、33.11%和38.42%。常規耕作處理徑流水中總氮和總磷濃度分別

    安徽農業科學 2018年17期2018-05-14

  • 施永屯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土壤物理性質研究
    叢、封禁草叢、坡耕地、自然恢復灌草地的4種不同土地利用類型,通過野外取樣調查和室內分析計算,以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動態變化和土壤穩滲速率為指標,對不同利用類型下的表層土壤物理性質進行了研究,對充分發揮土壤功能、進行土壤改良、合理配置土地、科學把握土壤物理性質有重要參考意義。關鍵詞:施永屯;封禁灌叢;封禁草叢;坡耕地;自然恢復灌草地;土壤物理性質中圖分類號:S1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8)14-0108-021 引言土

    綠色科技 2018年14期2018-01-25

  • 村民自主建設和政府監管服務的坡耕地に土流失綜合治理機制創新和成效分析
    州省2017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施縣之一,積極探索創新村民自建模式,創新推廣“村民自主建設和政府監管服務”模式,實現了把選擇權、建設權、管護權、監督權全部放給項目區群眾,通過政府宣傳發動、明確職責、示范引路、監管服務等手段,較好地激發群眾參與建設的熱情,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為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村民自建模式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做法?!娟P鍵詞】村民自主建設 政府監管服務 坡耕地 機制創新 成效分析村民自建是對工程規模小、建設地點分散、建設難度不

    新智慧·中旬刊 2017年9期2017-10-21

  • 云南省坡耕地綜合治理實施進度控制的探討
    一,廣泛分布的坡耕地屬于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對坡耕地實施綜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調研、資料收集,在對“十二五”云南省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實施進度滯后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今后提高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施工進度進行建議,以期能夠使工程的效能得到充分發揮?!娟P鍵詞】云南??;坡耕地;綜合治理;進度控制;對策1、坡耕地的現狀1.1坡耕地面積受到氣候、地形地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云南省坡耕地占據較大比重。據2008年的相關數據統計,云南省607.21萬hm2的

    水能經濟 2017年8期2017-10-19

  • 淺議坡耕地應用不同治理措施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問題之一。對于坡耕地中的水土流失更是非常嚴重。對坡耕地的應用進行有效的治理,能夠對水土流失產生一定的影響。將坡耕地的治理措施落到實處,增加坡耕地的有效使用面積,不僅是對農民的利益有所提高同時能夠減少水土流失對環境的影響?!娟P鍵詞】坡耕地;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引言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在經濟發展之初,很多的城市地區以破壞生態環境為條件來發展經濟建設工廠、城市建筑等。使得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水土流失的嚴重性,在近年得到了不斷的重視,而想改變

    水能經濟 2017年9期2017-10-19

  • 云南坡耕地綜合治理效益評價
    摘要】針對云南坡耕地的特點,以實例為依據提出坡耕地治理的規劃設計內容、主要措施體系,并對后續產生的效益進行評價。為云南地區坡耕地綜合治理提供了示范樣板?!娟P鍵詞】坡耕地;效益評價;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水土流失是紅壤坡耕地環境質量不斷惡化的主要原因。2004年遙感調查成果顯示,全省水土流失面積13417萬km2,占土地總面積的35.04%, 全省年土壤流失總量50813萬t,平均侵蝕模數1326 t/( km2 /a),年均侵蝕深0.98 mm,主要發生在 >

    水能經濟 2017年2期2017-10-19

  • 方山縣坡耕地現狀分析及重新利用探討
    候、經濟條件和坡耕地現狀,探討了如何提高現有坡耕地的利用效果,分析了坡耕地還林后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以期促進方山縣的發展。關鍵詞:坡耕地;重新利用;退耕還林;穩定脫貧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7-0143-021 自然基本情況1.1 地理位置方山縣位于山西省西部,呂梁山系中段西翼,東鄰交城縣、婁煩縣,南接離石區,西連臨縣,北與興縣、嵐縣相接,介于東經111°2′50″~111°25′30″,北緯37°36

    綠色科技 2017年17期2017-09-30

  • 東北低山丘陵區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測方法,對不同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及其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①2013年和2014年分別發生14次和7次侵蝕性降水,在單場次降水中,坡度越大,產生的徑流量和泥沙量越大;②研究區坡耕地水土流失具有時空變異性,2013年水土流失總量高于枯水年2014年的,6月和7月水土流失量最大,8月和9月相對較小,年內逐月分布情況保持一致;③地形和降水是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水土流失量總體上隨著坡度、降水量和降水強度的增大而增大,且降水強度與水土流失量的相關性更為顯著

    人民黃河 2017年10期2017-05-30

  • 肥城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探討
    600)肥城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探討李艷卉,趙忠科(肥城市水利局,山東 肥城 271600)介紹了肥城市坡耕地現狀,通過分析存在的坡耕地面積大、分布廣,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等問題,提出分區治理、多種措施并舉、整合資源的整體防治思路。肥城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山東省肥城市總面積1277.30km2。地形大勢為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中部隆起,天然分為南北兩大區域。肥城市坡耕地面積大、分布廣,近年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全市坡耕地退化逐漸加劇,水土流

    山東水利 2017年2期2017-04-07

  • 豫西南坡改梯綜合治理技術及效益評價研究
    .20畝)),坡耕地是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積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30%以上,坡耕地年均水土流失強度則達到4500 t/(km2.a),坡耕地在發揮經濟社會效益的同時,其產生的生態問題不容忽視,這勢必制約山區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豫西南坡耕地面臨著糧食增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保障生態安全等多重壓力,開展豫西南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在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同時,可以提高坡耕地的綜合生產能力,與此同時,對提高河南省糧食增產能力、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具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 2015年22期2015-08-15

  • 云南省坡耕地現狀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探索
    021)云南省坡耕地現狀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探索趙 成1,顧小華2,姜宏雷2,朱艷艷2,方 斌2(1.云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云南 昆明650021;2.云南秀川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650021)坡耕地;現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云南省云南省是我國水土流失較嚴重的省份之一,廣布的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來源地,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十分急迫和必要。對云南省坡耕地面積、分布、水土流失現狀進行了分析,在全省水土流失類型區劃分的基礎上,探索了坡耕

    中國水土保持 2015年4期2015-03-22

  • 河南省坡耕地現狀調查與分析
    這就決定了我國坡耕地面積大。坡耕地既是山丘區群眾賴以生存的基本生產用地,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來源地。我國現有坡耕地2 393.3萬hm2,約占全國水土流失總面積的6.7%,但在利用過程中坡耕地所產生的土壤流失量卻占到全國的28.3%。坡度為反映耕地地表形態的自然要素特征,是評價耕地等級、利用條件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制定耕地利用與保護、生態退耕政策的主要依據,準確掌握坡耕地的數量及其空間分布,在制定農業發展戰略、實施國土資源整治和開發以及生態建設等方

    中國水土保持 2014年3期2014-04-02

  • 河南省坡耕地現狀及治理對策
    0008)1 坡耕地現狀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河南省水利廳組織開展了坡耕地資源專項調查工作。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有坡耕地789 630.22 hm2,分布在山丘區的13個市和4個省直管試點縣,共77個縣(市、區),占全省山丘區水土流失總面積的28.3%。1.1 坡度組成按坡度組成,5°—15°坡耕地面積為558 285.11 hm2,占坡耕地總面積的70.70%;15°—25°坡耕地面積為204 212.84 hm2,占坡耕地總面積的25.8

    中國水土保持 2014年5期2014-01-30

  • 黃土丘陵區坡耕地依存度指數動態分析
    外,絕大多數為坡耕地,坡耕地面積占全區耕地面積的比例在部分地區高達90%[6]。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地區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問題,1999年朱镕基總理視察陜北時提出的“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個體承包,以糧代賑”16字政策措施切中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要害問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是改善生態環境,為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構筑生態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促進當前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民收入提高的一項重大舉措[7-12]。目前,退耕還林還草這項龐大的系統工程

    水土保持研究 2013年4期2013-09-14

  • 雙牌縣坡耕地改良治理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對策
    南方丘陵山區,坡耕地面積大,光熱水資源豐富,是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但是,由于耕種粗放,投入少,所以產出較少,經濟效益較低,人們更加不愿意在坡耕地上花費力氣;如此惡性循環造成坡耕地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在當前提倡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已成為時代的重要課題。同時,研究坡耕地改良治理技術,對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以雙牌縣為例,探討了坡耕地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坡耕地改良治理和生態環境建

    湖南農業科學 2012年14期2012-01-29

  • 黃土高坡產一斤糧流失四十斤土
    我國大量存在的坡耕地和侵蝕溝成為水土流失主要來源地。他指出,黃土高原地區坡耕地每生產1公斤糧食,流失的土壤一般達到40公斤到60公斤。孫鴻烈介紹說,全國現有耕地18.26億畝,其中坡耕地有3.6億畝,占20%。他指出,坡耕地產量低而不穩,成為許多地區經濟落后的主要原因。在水土流失作用下,土地越種越瘦,陷入“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循環。另一個突出問題是山丘區侵蝕溝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孫鴻烈說,侵蝕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形成溝道,而溝道發育又使坡面穩定性降低,

    共產黨員(遼寧) 2010年24期2010-04-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