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海

  • 海洋環境保護法視角下入海排污口造成的陸源污染監管法律研究
    面向海洋的陸地,入海排污口作為海洋與陸地的聯結,勢必成為海洋生態治理的關鍵因素,形成陸海統籌的海洋治理格局須著力解決入海排污口造成的陸源污染問題。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海洋環境保護法》)視角,改進入海排污口的現有管理制度,提升入海排污口監管體系的全面性和系統性,成為海洋環境治理的重要課題。1 入海排污口造成的陸源污染問題1.1 問題現狀根據《2020 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十三五”期間全國直排海污染源的污水排放量波動上升,入海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23年8期2023-11-17

  • 入海排放口監管與整治模式設計與實踐:以大亞灣為例
    16081)引言入海排放口監管是減少陸源排污、提升近岸海域環境質量、落實海洋環境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其整治監管一直備受重視。自國務院2015年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規劃入海排污口設置,到2017年十部委共同印發《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要求摸清入海排污口底數、清理和設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到此后自然資源部每年將入海排污口整治納入環保督察專項檢查,同時生態環境部于2019年印發《渤海地區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查、測、溯、治”原則,我

    環境與發展 2022年4期2022-12-17

  • 近60年來韓江入海泥沙通量變化及其對鄰近海域的影響
    70100)河流入海泥沙通量既是流域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產沙與輸沙變化的結果,同時也是引起河口及其鄰近海域環境變化的重要因素。學者們對全球部分河流入海泥沙通量的變化、主要影響因素及其對河口海岸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1-4]。其中大型河流,比如密西西比河[5]、尼羅河[6]、科羅拉多河[7]、黃河[8]、長江[9]、珠江[10]等,是該方向的研究熱點。研究認為,近幾十年來,這些大型河流普遍經歷了入海泥沙通量的顯著減少,流域人類活動(主要是水庫修建)是

    人民珠江 2022年10期2022-10-31

  • 蘇北灌溉總渠
    。歷史上黃河奪淮入海,導致淮河失去入海道,水旱災害頻發。1950年,根據毛澤東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周恩來總理主持修訂治淮規劃,確定“蓄泄兼籌”的總攻略,決定修建淮河入海道——蘇北灌溉總渠。在當時極為艱苦的條件下,100多萬江蘇人民積極參與。1952年4月,168公里長的蘇北灌溉總渠建成,這條東西向大型人工河道,流經江蘇北部的洪澤、清浦、阜寧、射陽、濱海等縣(區),東入黃海,成為淮河的重要入海水道。在蘇北大地橫行700年的淮河洪水有了自己的入海

    方圓 2022年15期2022-09-08

  • 茂名市近岸海域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問題探討
    域綜合整治力度,入海污染物總量大幅減少,近岸海域優良面積比例持續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不斷提升。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鎮人口的持續增長,陸源污染物通過入海排污口進入海洋,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改善壓力不斷增大。2022年初,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推動入海排污口“查、測、溯、治”,深化重點海灣綜合治理[1]。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入海排污口分類不明確、溯源分析不全面、監管體制不到位等問題是影響海洋生態環境質量

    皮革制作與環??萍?2022年11期2022-08-16

  • 關于入海排污口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問題及對策思考
    361013)入海排污口是排污單位向環境水體排放污水的出口,是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近年來,全國沿海各省市的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中,存在發現污水混排偷排、污水來源不清、責任主體不明、事中事后監管不到位等普遍問題,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國辦函〔2022〕17號)》(國務院辦公廳,2022年1月29日),對入海排污口的監督管理提出了強化要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2017年11月4日第三次修

    皮革制作與環??萍?2022年24期2022-02-12

  • 入海排污口環境監測信息管理平臺設計的思考
    題日趨嚴重。陸源入海排污是近海污染物的主要來源[2]。2019年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水質級別為一般,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遼東灣、渤海灣、江蘇沿岸、長江口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3]。遼寧入海直排口存在總磷和總氮超標現象[4],為持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打贏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入海排污口監測與溯源專項行動,掌握污染物入海情況[5]。隨之而來的入海口監測任務加大,監測信息的分析與評價工作隨之增加,若依靠人工完成不僅速度慢,統計

    綠色科技 2021年12期2021-07-22

  • 新形勢下開展入海排污口監測工作的思考
    161)1 引言入海排污口一頭連著海洋、一頭連著陸域污染源,是陸海統籌中關鍵的環節,也是薄弱的環節。新一輪機構改革將入海排污口納入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范疇,同時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要求加快構建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這種形勢對入海排污口監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入海排污口監測工作顯得尤為重要。2 入海排污口監測現狀為掌握入海污染源的狀況,有效控制陸源污染物入海總量,自2003年遼寧省開始開展入海污染源監測工作,頻次為每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 2021年4期2021-01-10

  • 臺州市直排海污染問題及整治成效探討
    排放,陸域污染源入海污染負荷不斷增大,成為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改善的攻堅難題[1~4],因此陸源入海污染的控制對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的改善至關重要。為強化陸域直排海污染控制,2016年臺州市以入海排污口及入海河流專項調查為契機,開展直排海污染源整治行動,以削減陸域直排海污染負荷,促進改善臺州市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為臺州全面建設“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奠定環境基礎。2 基本情況臺州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東瀕東海,全市海島岸線長約941.01 km。臺州市陸域

    綠色科技 2020年12期2020-11-28

  • 陸海統籌視域下入海排污口監管體制的重塑與展望
    源在陸地。同樣,入海排污口監管及其存在的問題,表象在排污口的設置與過程管理,根源在陸源污染源構成及其入海通道的體系化管理與污染防治的制度化設計。本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劃轉生態環境部,實現了陸地、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機構與職能的統一,為陸海統籌解決入海排污口監管問題奠定了體制基礎,創造了可能。入海排污口監管,一直是《海洋環境保護法》制修訂中的重點關注的問題。入海排污口監管存在的問題,既是全國人大檢查《海洋環境保護法》實施及執法狀況的重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2020年4期2020-10-27

  • 傳統能源企業奔騰“入海”追潮頭
    紛意識到,及早“入海”,才能在未來能源大潮中占得先機。傳統能源企業紛紛“入海”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預計,2020―2025年,全球對海上風電產業的投資將超過2000億美元。如今,積極“入場”海上風電的傳統能源巨頭不在少數。歐洲海上風電市場中的過半裝機份額都來自丹麥沃旭能源(?rsted)、德國意昂集團(E.ON)、瑞典大瀑布電力公司(Vattenfall)和挪威能源公司Equinor等大型傳統能源集團。昔日的油氣巨頭紛紛通過并

    風能 2020年4期2020-10-10

  • 北部灣廣西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灣廣西近6年主要入海河流各污染物的入海通量變化趨勢,分析污染物入海通量年變化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北部灣廣西5條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總量呈上下波動變化的上升趨勢;除南流江和大風江各污染物入海通量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外,其他3條河流各污染物的入海通量總體都呈現下降趨勢;南流江的入海污染總量是最大的,化學需氧量占污染物入海總量的比重是93.9%;污染物的入海通量的變化主要受其年入海徑流量的影響,同時也與廣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關鍵詞:北部灣廣西? 入海河流?

    科技資訊 2020年14期2020-06-27

  • 灣夏季陸源入海氮磷污染物濃度、組成和通量
    際標?灣夏季陸源入海氮磷污染物濃度、組成和通量張 鵬1,2,魏良如1,賴進余1,戴培東1,陳 育1,張際標1,2(1.廣東海洋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2.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東 湛江 524088)【目的】研究夏季湛江灣陸源溶解態氮(TDN)和溶解態磷(TDP)入海污染物濃度、組成和入海通量特征?!痉椒ā扛鶕?018年夏季(7月)湛江灣陸源TDN和TDP入海污染物現場調查,進行實驗室分光光度法分析?!窘Y果】湛江灣夏季陸源TDN和TDP平均濃度分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19年4期2019-07-17

  • 天津:聯手聚力促進渤海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20年)》,做好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加強入海污染治理,促進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天津市制定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方案。工作目標經過兩年時間,全面查清全市海域所有入海排污口底數,制定入海排污口整治方案并推進實施,建立入海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工作體系,有效管控各類入海污染排放,為渤海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奠定基礎。范圍和對象一、范圍:排查整治范圍包括全市海岸帶區域范圍和入海河流區域范圍。具體包括:1.海岸帶區域范圍。包括本市環渤海大陸、島嶼海岸帶區

    中國環境監察 2019年4期2019-05-14

  • 海溫對江淮氣旋入海特征的影響
    的增減對江淮氣旋入海發展的移動路徑影響并不顯著,但對氣旋降水及其入海后中心強度的影響非常明顯,海溫降低氣旋降水減弱、強度減小,海溫升高氣旋降水增多、強度增大,且冬季氣旋強度對海溫降低的響應比暖季氣旋更顯著。海溫增減的絕對值越大,氣旋強度對其響應越顯著。潛熱是影響暖季氣旋發展的重要物理機制,而感熱是影響冬季淺薄型氣旋發展的重要機制。關鍵詞 江淮氣旋;入海;海溫中圖分類號 S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32-0151-05In

    安徽農業科學 2018年32期2018-05-14

  • 平均每2公里海岸線存在一個污染源
    詩平我國首次摸清入海污染源分布國家海洋局1月17日在圍填海新聞發布會上公布2017年陸源入海污染源排查結果,全國共有陸源入海污染源9600個,這意味著平均每2公里海岸線就存在一個污染源。這次陸源入海污染源排查是我國首次摸清全國陸域入海污染源分布,將為我國近岸海域環境污染保護打下堅實基礎。根據陸源入海污染源排查初步結果,全國9600個陸源入海污染源中,入海河流740余條,入海排污口7500余個,排澇泄洪口1350余個。排查顯示,從海域分布情況看,東海陸源入海

    瞭望東方周刊 2018年5期2018-02-07

  • 2007-2015年遼寧省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量分析
    日趨增大,其中以入海河流污染物的輸送最為突出。本文通過對2007年~2015年長時間序列遼寧省主要入海河流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了解遼寧省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情況,掌握污染物入海通量現狀,為加強近岸海域環境管理、制定近岸海域環境管理政策、實施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提供科學依據。2 材料與方法2.1 研究區域概況遼寧省境內有19條主要入海河流,分別流入黃海和渤海,各河流分布如圖1所示。其中鴨綠江、大遼河徑流量較大,屬較大河流,其他河流徑流量較小。遼寧省入海河流屬北方

    黑龍江環境通報 2017年4期2017-03-15

  • 全球河流入海沙量估算述評
    和動植物碎屑奔流入海。據估計全球表層土壤年侵蝕量達600億t,其中約有170億t泥沙流入海洋,相當于每年損失500萬 ~700萬 hm2農田[1]。河流輸沙量對河流系統的功能發揮具有重要意義,對物質通量、地球化學循環、水質、河道演變、河口三角洲發展,以及依賴于河流的水生態系統和棲息地均起到重要作用。河流輸沙量能夠反映流域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因素的影響,也能反映流域侵蝕和產沙的程度。流域侵蝕、產沙和輸沙過程對人類可持續開發和利用地球自然資源具有重要意義,也能對社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15年5期2015-12-16

  • 雷州灣陸源入海污染負荷及其對海水水質的影響*
    2-3]。雷州灣入海污染源主要包括陸域污染源、大氣沉降源和海上污染源。雷州灣入海污染物大多來源于陸地,少量則通過大氣沉降及海上活動排入海洋,其中大部分陸源污染是通過沿灣徑流匯入雷州灣而引起的,包括沿河鄉鎮居民生活污水、農田廢水、沿河流域的小微企業外排廢水及下游河口入海區養殖廢水。雷州灣沿岸點源污染主要包括入海河流和工業直排海排污口;非點源污染包括沿岸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徑流和農業徑流及沿岸圍海養殖排放等。為了解雷州灣陸域污染現狀及其環境影響,筆者對匯入雷州灣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15年6期2015-09-29

  • 福建省2010年~2014年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量淺析
    ~2014年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量淺析福建省近岸海域環境監測站謝麗云該文對2010年~2014年全省入海河流污染源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了解和掌握福建省入海河流污染源入海情況及污染源現狀,為加強近岸海域環境管理、制定近岸海域環境管理政策、實施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提供科學依據。福建省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量1 前言福建是海洋大省,地處東南沿海,陸域介于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福建省直接入

    海峽科學 2015年6期2015-08-23

  • 比“上天入海”還難的問題?
    海。中國人“上天入海”的兩個尖端科技項目,既直接展示了中國科技發展的最新成就,也間接體現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中國人民為之歡欣驕傲,全世界也對此表示高度關注。歡慶之際,也有一位老同志給我發來一條短信。他說:“‘上天入海真是好!但為什么要解決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些現實的、沒啥技術含量的問題卻比‘上天入海還要難呢?”他列舉了一些現實生活中的難題,恕我不一一轉述了。我對“蛟龍”入海這項科技是完全徹底的門外漢,但對航天知識多少有一些了解。這得益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采訪過

    雜文選刊 2013年8期2013-05-14

  • 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標準體系構建研究*
    361005)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標準體系構建研究*戴娟娟,王金坑,詹興旺,羅 陽,蔣金龍(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環境管理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廈門 361005)文章根據我國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標準研究現狀,借鑒環境標準體系的構成,提出了我國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標準體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標準體系制定的原則和重點。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標準體系;框架近年來,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和技術的研究正在全面開展,但配套的相關標準規范的研究滯后于制度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13年8期2013-04-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