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析

  • 高強度R400HT鋼軌熱處理工藝優化
    體密度,開發了過共析鋼軌。該鋼軌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并在澳大利亞、巴西和美國等地區的重載鐵路上獲得了推廣應用。高強度過共析鋼軌已經成為重載鋼軌的重點技術發展方向之一。我國鋼軌行業進行了大量熱處理工藝研究[5-9],但重載鐵路仍主要采用340 HB和370 HB硬度級別的共析鋼軌,鋼軌使用中存在磨耗快、換軌周期短等問題,而更高硬度級別鋼軌仍處于研發試制階段。因此有必要加快400 HB高強度過共析鋼軌材料特性和熱處理工藝的研究,為我國重載鐵路用鋼

    金屬熱處理 2023年6期2023-07-26

  • 鈮對高碳鋼共析轉變和退火組織的影響
    b加入就可以改變共析成分,使共析點碳含量增加.Yong等[20]在后續研究中針對0.77%碳含量附近的鈮高碳鋼,提出固溶[Nb]含量與共析點之間的關系式,每固溶 0.000 001% 的Nb可以使得共析點含碳量增加約 0.000 477%.本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不同碳含量的高碳鋼中加入Nb,在退火工藝中固溶Nb含量對共析轉變的影響,從而獲得共析點含碳量和固溶Nb含量之間的線性關系式,為實際生產工藝優化提供理論指導.1 實驗材料及方法本文為了探究Nb和C對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2期2023-05-08

  • ZrCuNi中間層瞬間液相焊擴散連接純鈦TA2工藝研究
    譜分析推測其應為共析反應產物α-Ti 和(Ti,Zr)2(Cu,Ni),Ⅱ區是液相與母材的擴散反應區,在880 ℃條件下,熔融液相Cu、Ni 元素通過擴散進入母材α-Ti中,由于Cu、Ni屬于β相共析型元素,隨著該區域Cu、Ni含量的提高,母材發生α→β同素異晶轉變,固溶了一定Cu 和Ni 元素的β-Ti 在降溫過程中發生β-Ti→α-Ti 和(Ti,Zr)2(Cu,Ni)的共析轉變。此外,靠近母材的Ⅱ區分布有各種取向的黑色針狀組織,針狀組織中僅有Ti元素

    電焊機 2023年4期2023-05-06

  • 硬線產品吐絲溫度及冷卻工藝對氧化鐵皮結構的影響
    氧化鐵皮會發生先共析轉變或共析轉變行為,且在不同的冷卻工藝下將得到不同的氧化鐵皮結構[7-8]。HAYASHI 等[9-10]研究了純鐵表面氧化鐵皮的相變機理,發現高溫下外層Fe3O4的生長最初占主導地位,但在共析反應前的較低溫度下,Fe3O4的析出控制了初始FeO 的共析轉變。OTSUKA等[11]運用原位同步輻射證實了富鐵FeO 向Fe3O4和Fe的轉變是氧化鐵皮中層狀共析組織和Fe3O4接縫層形成的根本原因。ZHOU等[12]研究了外壓應力和冷卻速率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3-27

  • 固溶溫度對ZA27鋅合金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溫度進一步下降到共析溫度275 ℃時,β相發生共析反應生成(α+η)共析體。此外Cu在合金的固溶度不高,當Cu含量較低時可固溶于合金形成固溶體,Cu含量超過固溶度時會與Zn形成金屬間化合物ε(CuZn5)。因此,合金平衡凝固后的組織為初生α(Al)枝晶、枝晶邊緣(α+η)共析體及晶間ε相。在實際凝固過程中,凝固速度較快,包晶反應不能充分進行,反應結束后有剩余液相,其成分會達到共晶反應成分而發生共晶反應。因此,非平衡態ZA27合金的室溫組織為初生α(Al)枝

    上海金屬 2022年6期2022-11-25

  • 焊接工藝對50CrVA 彈簧鋼焊接接頭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原奧氏體晶界是先共析鐵素體形核的有利位置, 當溫度降至680~770 ℃時, 先共析鐵素體首先從奧氏體晶界位置析出, 隨著焊縫溫度快速下降至500 ℃以下時, 由于晶界周圍的鐵素體冷卻速度變緩, 在奧氏體晶粒內部, 會以夾雜物為核心, 形成針狀鐵素體, 形核后沿隨機方向長大,并且在原奧氏體晶內相互交織分布[8]。 隨著焊接電流的變化, 焊縫內部組織隨之變化, 對焊縫組織金相進行相比例分析, 結果發現, 當焊接電流為90 A 時, 焊縫組織中先共析鐵素體含量

    焊管 2022年10期2022-10-25

  • SPHC帶鋼表面氧化皮結構及色差分析
    ℃時,FeO發生共析反應生成共析組織Fe3O4+Fe[8-10]。由于鋼卷不同部位的冷卻速率和氧氣濃度不同,會轉變為不同結構的氧化鐵皮[11-13]。有研究認為:帶鋼邊部氧化皮由外層較厚的Fe3O4組織和內層共析組織組成,帶鋼中部氧化皮主要是先共析Fe3O4和少量共析組織,且邊部氧化皮厚度大于中部氧化皮厚度,因此認為帶鋼表面氧化鐵皮橫向結構和厚度不均是造成帶鋼表面出現顏色差異的根本原因[14-15]。還有研究發現帶鋼邊部氧化鐵皮主要由FeO+ Fe3O4構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22年3期2022-07-23

  • 提升珠光體組織的耐磨性能以及熱穩定性
    出了一種通過經典共析轉變(A→B+C)而形成的珠光體結構,用以提升珠光體組織在室溫以及一系列高溫環境下的耐磨性能以及熱穩定性。該研究以A new strong pearlitic multiprincipal element alloy to withstand wear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為題發表在Acta Materialia上。該研究發現,與鋼鐵材料的相變相似,高熵合金中也可以發生共析反應而產生珠光體結構,共析轉變發生于

    航空制造技術 2022年5期2022-07-15

  • TiZrCuNi粉狀釬料真空釬焊TA2純鈦接頭界面組織及力學性能
    譜分析推測其應為共析反應產物。由于Cu、Ni元素屬于鈦β穩定化共析型元素[6],當溫度低于共析點時,將發生β→α+AxBy共析轉變,由β相轉變為α相和金屬間化合物,因此形成層片狀白色金屬間化合物(Ti,Zr)2(Cu,Ni)和灰色α-Ti的共析組織[7]。圖3c為擴散層Ⅱ和晶間滲入層Ⅲ的組織結構,其主要由針狀α-Ti和分布其間的共析反應產物組成。由于釬焊溫度(940℃)高于Ti的α→β轉變溫度,在此溫度下Ti以bcc結構的β-Ti形式存在,由于擴散作用,β

    電焊機 2022年6期2022-07-02

  • 金熱基本概念的教學實踐探討
    識不再是點狀的。共析轉變概念是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從一個固相中同時析出兩個固相的轉變。我們可以結合鐵碳合金相圖,以共析轉變反應式:As≒P(F+Fe3C)為中心,分析成分條件WC=0.77%、溫度條件727℃、轉變產物為P(共析體),其中滲碳體稱為共析滲碳體。將概念講授清楚、講授明白。由成分條件WC=0.77%,引出共析點C點和共析鋼的概念,進而引出共晶點和共晶白口鑄鐵。由溫度條件727℃,引出共析線PSK,進而引出共晶線ECF。由共析滲碳體,引出共晶滲碳

    科學咨詢 2021年8期2021-12-31

  • MATLAB軟件在鐵路車輪鋼組織定量分析中的應用
    加和晶粒增大,先共析鐵素體含量減少,材料的強度和硬度均隨之增大,珠光體-鐵素體車輪鋼中珠光體和先共析鐵素體的占比顯著影響車輪材料的性能。因此通過對車輪鋼中珠光體和先共析鐵素體的占比進行計算,即可預測材料的相關性能。在新型車輪鋼材料性能的研究中,如何準確高效地計算出材料中珠光體和先共析鐵素體的占比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定量金相分析方法因其效率低、精度差、需要大量勞動力等缺點,已經難以滿足現代技術發展的需求。近年來,為找到一種精度高、效率高的金相分析方法,國內外

    理化檢驗(物理分冊) 2021年12期2021-12-23

  • 控軋控冷獲得低成本高性能鉚螺鋼的研究
    量增多,出現了偽共析組織,如圖3所示。圖3 偽共析組織出現示意由圖3可看出,奧氏體快冷到影線區時,發生了珠光體轉變。轉變產物的珠光體是由非共析成分的奧氏體獲得的,雖然也由片狀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但它們的相對含量、片層相對厚度不同于共析成分的珠光體,又稱為偽共析體[6]。水冷溫度越低,這種偏離共析成分的偽珠光體體積分數越多,4#試樣的偽珠光體體積分數最高(65%)。而水冷溫度越低,偽珠光體的層片間距越小,這都導致了鉚螺鋼的強度、伸長率增高,因此4#試樣的強塑

    金屬加工(熱加工) 2021年7期2021-07-20

  • 加熱參數及冷卻速率對一種軋輥用合金鋼材料相變點的影響
    、冷卻速度,采集共析轉變、珠光體轉變、馬氏體等相變點溫度的變化并開展研究。本次試驗研究的主要參數設計如下:(1)加熱溫度1000℃,升溫速度分別選擇10℃/s、1℃/s、0.5℃/s、0.1℃/s,測量共析轉變臨界點(Ac1)、二次滲碳體轉變點(Accm)等相變點溫度變化。(2)加熱溫度1000℃,升溫速度10℃/s,保溫時間分別選用10 min、20 min、30 min、40 min,冷速采用0.05℃/s冷卻,測量珠光體轉變開始點(Ps)、珠光體轉變

    大型鑄鍛件 2021年4期2021-07-07

  • 第一、二、三代軸承鋼及其熱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十三)
    4)(6)分離型共析轉變在鋼球化退火上的拓展性應用鋼進行球化退火是一種老工藝,但是現在應該賦于一些更新的概念,要提出拓展性的應用。鋼進行塑性變形和球化退火熱處理工藝相結合,可以加速片層狀珠光體的球化速度。同時,采用分離型共析轉變DET(也稱離異共析轉變)容易獲得F(ɑ)+粒狀滲碳體θ的二相球化組織。這種結合的熱處理工藝方法在國外于上世紀80年代就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142],國內在2006年后積極開展這方面研究,其中北京科技大學的研究工作很突出。李龍飛等[

    熱處理技術與裝備 2021年3期2021-06-28

  • 第一、二、三代軸承鋼及其熱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十二)
    al國內對分離型共析轉變(又稱離異共析轉變)應用于GCr15鋼(100Cr6,52100,SUJ2鋼)的研究成果,最先由四川工業學院的王學前發表在《材料科學與工程》[153]。盡管當時沒有提到“分離型共析轉變”的概念,但實際上采用的方法已涉及到這方面的原理。王學前首先應用日本學者中野平[154]和金子晃司等[155]的觀點,即球化退火組織中粒狀碳化物是由鋼奧氏體化加熱中殘留的碳化物顆粒長大(在前文已經指出,這種C化物粒子大約徑向長大35%)而獲得。認為鋼奧

    熱處理技術與裝備 2021年2期2021-05-10

  • 20Cr1Mo1VTiB鋼的連續冷卻轉變行為
    化關系,獲得了先共析鐵素體和貝氏體的相變激活能。1 試樣制備與試驗方法試驗材料為撫順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電爐冶煉20Cr1Mo1VTiB鋼,化學成分見表1。將規格φ40 mm的熱軋棒料加工成尺寸為φ4 mm×10 mm的試樣,待用。表1 20Cr1Mo1VTiB鋼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采用DIL805A型熱膨脹儀測定試樣的膨脹曲線。一方面,將試樣以1 ℃·s-1的速率分別升溫至950,980,1 000,1 050,1 100 ℃,保溫30 min后以

    機械工程材料 2021年2期2021-03-01

  • 鐵碳合金相圖分類分析*
    鋼又可以分為:亞共析鋼(0.0218%<Wc<0.77%)、共析鋼(Wc=0.77%)和過共析鋼(0.77%<Wc<2.11%)三種不同類型;白口鑄鐵又可分為:亞共晶白口鑄鐵(2.11%<Wc<4.3%)、共晶白口鑄鐵(Wc=4.3%)和過共晶白口鑄鐵(4.3%<Wc<6.69%)三種不同類型[3]。圖2 鐵碳合金相圖分類圖表1 鐵碳合金相圖中的特殊點4 轉變鐵碳相圖共有三個轉變,如圖1 所示,分別為包晶轉變、共晶轉變和共析轉變。包晶轉變:在1495℃時,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21年2期2021-01-12

  • 橫向約束對Fe-C合金凝固微觀組織的相場法模擬
    當于對枝晶生長和共析組織形成進行一定的限制,對枝晶生長和共析組織形成過程中的熱量傳導、溶質擴散與界面的推進等都會產生影響.在上述背景下,國內外學者分別對橫向限制條件下枝晶的生長進行了模擬研究.Fabietti等[5]通過研究橫向約束對定向凝固條件下丁二腈凝固過程的影響,發現橫向約束對枝晶間距和枝晶尖端生長速度有著重要影響.杜立飛[6]通過相場法模擬研究了橫向限制存在下的純金屬Ni和Ni-Cu二元合金枝晶形貌的演化過程.王華明等[7]模擬研究了單晶Ni基高溫

    蘭州理工大學學報 2020年5期2020-11-05

  • 炊具用鋼氧化動力學和氧化鐵皮結構研究
    冷卻到室溫會發生共析反應轉變成α- Fe和Fe3O4,最終獲得不同結構的氧化鐵皮。氧化鐵皮控制主要包括厚度和結構兩個方面。對于氧化鐵皮厚度的控制,可用Wagner[4]理論來分析。Sachs等[5]通過對比純鐵與低碳鋼在700~1 100 ℃下的高溫氧化行為,驗證了在氧氣或空氣中氧化增重曲線遵循拋物線規律,且低碳鋼的氧化速度要比純鐵的氧化速度低。Quadakkers等[6]建立了考慮晶界效應的有效計算氧化動力學的理論算法。對于氧化鐵皮結構的控制,Chen等

    上海金屬 2020年5期2020-09-26

  • 焊接熱循環對P460NL1高強正火容器鋼微觀組織及低溫沖擊韌性的影響
    使CGHAZ中先共析鐵素體含量增多,從而導致鋼沖擊韌性下降,V-N鋼中第二相M-A組元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先共析鐵素體周圍,可見V-N系列鋼中,M-A組元并非為熱影響區粗晶區沖擊韌性惡化的關鍵因素。文獻[8]中報道,游離氮對鋼CGHAZ韌性的不利影響可被晶粒細化對韌性帶來的提升所抵消,但Bang等[9]研究顯示,經歷焊接熱循環后,高氮鋼組織中游離氮是導致其沖擊韌性惡化的主要因素。目前,有關焊接熱循環過程V(C,N)粒子演變對高V-N型正火態容器鋼焊接熱影響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 2020年5期2020-09-24

  • 不同熱輸入Q450NQR1鋼焊接過熱區組織、硬度和沖擊韌性的研究
    增加,顯微組織先共析鐵素體由針狀向塊狀轉變,粒狀貝氏體含量逐漸增多,硬度整體逐漸降低,低溫沖擊功整體差別不大,沖擊斷口均為解理斷裂,邊緣為大小不一的韌窩形態。關鍵詞:Q450NQR1高強度耐候鋼;焊接熱輸入;粗晶區;顯微組織;沖擊性能中圖分類號:TG45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2303(2020)04-0107-04DOI:10.7512/j.issn.1001-2303.2020.04.190 前言Q450NQRI高強度耐候鋼是鋼鐵公司

    電焊機 2020年4期2020-09-10

  • 第一、二、三代軸承鋼及其熱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十)
    4)(2)分離型共析轉變DET的動力學這些研究和sherby等的研究一樣未涉及動力學機理問題,1998年Verhoeven等[144]定量提出動力學模型,后來,Bhadeshia等[1,145]也應用這一模型繼續作了說明。他們采用的圖如圖57所表示,奧氏體A和鐵素體F相中的共存相分別為(γ+θ)和(α+θ)。其中圖57(b)出現在相變界面附近的相應碳濃度在 Fe-Fe3C 相圖上見圖58。圖57 在分離式共析生長模式前沿A(γ+θ)/ F(α+θ)界面的示

    熱處理技術與裝備 2020年4期2020-09-02

  • 大線能量焊接埋弧焊絲熔敷金屬組織和性能研究
    素體(AF)和先共析鐵素體(GPF),但是晶粒尺寸和相比例不盡相同,見圖1。4#的GPF數量少且尺寸小,促進了鐵素體在晶內的形核和生長,同時AF比例達90%以上且尺寸較小,更易阻止裂紋的擴展,這也是熔敷金屬韌性高的主要原因。對于1#,呈梳子狀的晶界先共析鐵素體向晶界內部生長的趨勢很明顯,晶界內部也出現了塊狀鐵素體,針狀鐵素體的尺寸也較大。對于3#,只加入了Ti元素,晶粒尺寸較小,但是對于晶界先共析鐵素體卻沒有控制作用,導致其沖擊韌性較差。而對于5#和6#,

    鞍鋼技術 2020年4期2020-08-10

  • 焊接熱循環下V-N 正火鋼的V(C,N)粒子演變及微觀組織分析
    晶界形核產物(先共析鐵素體)轉變為晶內形核產物,這種在晶內形核的貝氏體或鐵素體基體+第二相降低了有效晶粒尺寸,因而提高了熱影響區的韌性[4-5]。母材的加工工藝或熱處理歷史使得初始的微合金化元素的存在方式不同[6],以及在焊接熱循環過程中的V(C,N)演變不同,兩者均影響相變機制。許多連續冷卻相變的研究聚焦在TMCP工藝的試樣,低C或者V-Ti復合微合金化鋼[7],而對于正火態高氮V微合金化鋼,該方面的研究較少。因此,對于正火態高氮V微合金化的高強容器鋼,

    焊接 2020年2期2020-07-27

  • 銅對汽車差速器殼體QT500-7力學性能的影響
    要求。這是因為在共析轉變過程中,銅的加入使固溶在奧氏體中的碳以共析滲碳體析出,從而促進珠光體的形成,抑制游離碳化物的生成,細化組織,降低斷口組織的敏感性,提高QT500-7材料的力學性能。表2 QT500-7的力學性能3.3 金相分析將拋光后的試樣采用4%的硝酸酒精浸蝕后,按GB/T 9441—2009《球墨鑄鐵金相檢驗》檢測1#和2#試塊的珠光體數量,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1#材料為沒有添加銅元素的QT500-7,珠光體含量在15%左右,鐵素體含量約為

    金屬加工(熱加工) 2020年6期2020-07-08

  • 軋后冷卻速率對窄帶鋼表面氧化鐵皮組織性能的影響
    說明由FeO通過共析反應生成的Fe3O4/FeO混合組織很少(<3%)。該結果進一步說明了當冷卻速度達到一定程度(≥20℃/s)時,高溫氧化鐵皮中的FeO的共析分解受到抑制。高冷卻速度下冷卻后軋材的表面AFM形貌特征如圖6所示。由圖6可見,在20℃/s和70℃/s的冷卻速度下,氧化鐵皮表面呈現出不同的形貌特征和晶粒尺寸。當冷卻速度為20℃/s這一較慢的冷卻速度時,氧化鐵皮具有粗晶特征并在晶界含有少量的Fe3O4沉淀,如圖6a所示。當冷卻速度提高到70℃/s

    山東冶金 2020年1期2020-03-10

  • 我國鋼材氧化鐵皮控制技術的研究進展
    形態不同。其中由共析組織組成的氧化鐵皮以細粉末的形式脫落,鐵皮中含有部分共析組織和FeO殘留時,脫落的形態為塊狀。由先共析組織和FeO組成的氧化鐵皮脫落的形態也為塊狀。當氧化鐵皮中只含有FeO時,脫落的形態為大片狀。說明氧化鐵皮的結構對氧化鐵皮的脫落形態有非常大的影響[9]。隨著氧化鐵皮中FeO含量的增多,氧化鐵皮的脫落形態由細粉末狀向大片狀轉變。根據下游企業的實際需求,有涂油工序的長春一汽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鐵皮以細粉狀脫落,因此氧化鐵皮的結構應控制為全部的

    中國材料進展 2019年7期2019-08-20

  • 熱處理原理中概念的更新
    物,是過冷奧氏體共析共生而來的,稱為共析鐵素體和共析碳化物,兩相具有一定位向關系。因此,這不是機械混合物,而是一個整合系統,所謂有機結合是指兩相以界面相結合,在界面處原子呈鍵合狀態,兩相以一定的位向關系相配合,而且兩相的相對量有一定比例?;旌舷到y不具備這些關系和特征。圖2所示為高碳鋼珠光體組織的照片??梢?,共析鐵素體和共析滲碳體片相間分布,存在相界面。圖2不是機械混合,而是有機結合。(a)片狀珠光體的SEM照片;(b)T8鋼的索氏體組織,OM圖2 高碳鋼珠

    熱處理技術與裝備 2019年3期2019-07-24

  • Ф32mmHRB500E彎曲脆斷原因分析
    織晶粒度就粗。亞共析鋼的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圖上有一條先共析鐵素體析出線,也就是說在A1(727℃)以下等溫時,先析出先共析相,再形成珠光體。等溫溫度越低,先共析相量愈少,珠光體量愈多,其成分偏離共析點(0.77%C)的程度愈大。這種非共析成分的珠光體稱為“偽共析組織”。當原始組織相同時,隨加熱溫度升高,奧氏體成分更加均勻,晶粒長大,提高過冷奧氏體的穩定性,使C曲線右移。熱軋帶肋鋼是亞共析鋼,正常冷卻轉變C曲線有先共析鐵素體、珠光體轉變線,當C曲線右移,意味

    新疆鋼鐵 2019年4期2019-03-17

  • 熱軋工藝對X80級厚壁管線用鋼再結晶和微觀組織的影響
    晶區終軋溫度對先共析鐵素體量的影響圖2為研究在奧氏體非再結晶區終軋溫度對鐵素體相變的影響的工藝示意圖。將試驗鋼以10 ℃/s加熱至1 180 ℃、保溫3 min,以1 ℃/s冷卻到1 050 ℃,熱軋17%,以1 ℃/s冷卻到980 ℃,熱軋18%,以1 ℃/s冷卻到830 ℃,熱軋15%,以1 ℃/s分別冷卻到770、790和810 ℃,熱軋15%,以1 ℃/s冷卻20 s后淬火。試樣經模擬熱軋后沿中心線縱向線切割成兩部分,磨制、拋光和經飽和苦味酸+洗滌

    上海金屬 2018年6期2018-11-27

  • 鉻元素對低碳鋼先共析鐵素體組織轉變的影響
    碳鋼性能主要由先共析鐵素體的形態與分布決定[4-5],故研究先共析鐵素體的形態與分布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過大量試驗研究鉻元素對低碳鋼先共析鐵素體組織轉變的影響;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出鉻含量及溫度的變化對碳鋼中先共析鐵素體形貌的影響規律。1 試驗內容與方法1.1 試驗儀器與設備中頻感應加熱爐,箱式電阻爐(RXG-23×50×20型),線切割機,試樣磨拋機(MP-2B型),金相顯微鏡(Axiovert-200MAT型),掃描電鏡(S-3000型),洛氏硬度計

    機械工程師 2018年10期2018-10-13

  • 淺談滲碳齒輪的金相檢驗
    碳體+珠光體叫過共析層,珠光體+鐵素體叫亞共析層。非正常的滲碳組織其滲碳層中從表面到心部都有鐵素體的析出,參考Fe-C合金相圖共析點分析,說明其滲碳層亞共析金相組織,最高碳含量低于 0.77%,全部滲碳層都達不到共析點的碳含量以至于滲碳層中沒有過共析層,這種情況叫做滲碳亞共析。亞共析滲層在淬火后達不到要求的硬化層深和表面硬度,降低零件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通過對亞共析組織的金相分析,技術人員可以判斷滲碳過程的不足之處并制定出合理地返修工藝。4.3 亞工析分析

    汽車實用技術 2018年13期2018-07-26

  • 典型氧化鐵皮結構電化學腐蝕行為
    主要由靠近基體的共析組織(Fe3O4+Fe)和外側的Fe3O4組成,其中原始FeO的共析轉變量超過70%。Ⅱ型氧化鐵皮由Fe3O4,共析組織(Fe3O4+Fe)及少量殘留的FeO組成,其中FeO的共析轉變量小于30%。Ⅲ型氧化鐵皮由原始 Fe3O4、殘留FeO及先共析Fe3O4組成。Ⅳ型氧化鐵皮由靠近基體的較厚FeO層、中間Fe3O4層及表面極薄的Fe2O3層組成。2.2 電化學實驗結果2.2.1 極化曲線整個電化學實驗過程中,電化學腐蝕的陽極過程為試樣在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6期2018-06-25

  • 造幣用錫黃銅水平連鑄鑄錠組織特征及其影響
    到較多(α+γ)共析體,由于上下表面冷卻強度不一樣,(α+γ)共析體在下表面的偏析也較為嚴重,偏析層深度比上表面的要深,據大量的實驗實測結果觀察,(α+γ)共析層在下表面一般深度在2mm左右(如圖6所示),在經過高溫均勻化退火后發現高倍組織上存在大量的疏松群(如圖7所示)。圖4 上表面顯微組織 倍率:100X圖5 下表面顯微組織 倍率:100X圖6 試樣下表面顯微組織(圖中綠線所示為α+γ共析層深度1884um)(3)SEM共析體成分分析。對存在較多共析

    世界有色金屬 2018年3期2018-04-20

  • 不同組織高鉻白口鑄鐵低速重載滑動干摩擦磨損行為
    低,在熔煉時發生共析分解或馬氏體轉變,形成復相組織,腐蝕后呈暗黑色;3#試樣中的鉻含量較高,保持了單相奧氏體形態,腐蝕后呈白亮色,奧氏體與碳化物相的邊界因腐蝕而呈暗黑色。圖1 不同試樣的鑄態顯微組織Fig.1 As-cast microstructures of different samples鑄態和不同熱處理后試樣的顯微組織和硬度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經950 ℃保溫1.5 h,690 ℃保溫1.5 h,隨爐冷卻后,1#,2#和3#試樣的硬度范圍為

    機械工程材料 2018年3期2018-03-22

  • Fe-0.6Si鋼氧化鐵皮在升溫過程的組織轉變
    氧化鐵皮經升溫后共析組織減少,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形成了大量的氧化亞鐵.說明在升溫的過程中發生了共析反應的逆轉變.目標溫度越高,生成的氧化亞鐵越多,說明溫度升高有利于離子擴散.共析組織逆轉變時,鐵離子進入到四氧化三鐵晶格中.消耗掉鐵離子和四氧化三鐵,形成氧化亞鐵晶核.晶核持續長大,形成氧化亞鐵.先共析四氧化三鐵屬于貧鐵區,因此在逆轉變的速率較慢,因此在氧化鐵皮層中仍有部分先共析的四氧化三鐵殘留.氧化鐵皮; 共析組織; 逆轉變; 先共析四氧化三鐵在熱軋過程

    沈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年4期2017-09-22

  • Al對高碳鋼連續冷卻轉變行為的影響
    加入能使高碳鋼的共析點向高溫高碳方向移動,提高了珠光體轉變的臨界冷卻速度及相變開始溫度,加速了珠光體組織的形成。高碳鋼;Al;珠光體;連續冷卻;相變;顯微組織;宏觀硬度Al作為鐵素體穩定元素之一,在反應中能促進奧氏體轉變,縮小奧氏體相區,并使鐵素體穩定區域擴大[1],因而能起到細化晶粒、提高鋼抗氧化性和耐蝕性以及改善鋼的電磁性能等作用。盛振棟等[2]研究了Al對熱擠壓模具鋼SDAH13連續冷卻轉變的影響,結果表明,Al元素顯著提高了SDAH13鋼的Ac1、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 2017年4期2017-07-07

  • 塑性變形對GCr15鋼離異共析轉變的影響
    GCr15鋼離異共析轉變的影響陳俊霖,李進飛,徐熒,尹志新(廣西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廣西南寧530004)利用Gleebe-3500熱模擬試驗機首先對GCr15鋼在以0.5℃/s的速度降溫時的相變點進行了測試,然后模擬了兩相區塑性變形(奧氏體+碳化物)和三相區(奧氏體+鐵素體+碳化物)塑性變形,通過硬度測試和金相分析,考察了不同溫度區間變形和變形量大小對GCr15鋼共析轉變的影響。認為奧氏體化保溫時間的延長,由于碳的溶入增加,會使得共析轉變區間的溫度范

    裝備制造技術 2017年2期2017-06-07

  • 鐵碳合金相圖的教學探討
    CF和727℃的共析線PSK?!叭v”是指含碳量為0.77%的共析成分和4.3%的共晶成分,以及含碳量為2.11%的鋼與鑄鐵的分界線?!拔寤 笔侵敢合嗑€AC段和CD段;固相線AE段;鐵素體與奧氏體相互轉變線GS;以及碳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曲線ES?!熬劈c”是指相圖上由字母標出的A、C、D、E、G、S、P、Q、K等臨界點?!笆^”是由點和線把相圖分割成的12個不同的相或組織狀態的區域。2 認識Fe-Fe3C相圖中符號、點和線的含義對于相圖中符號和點的含義這里

    新商務周刊 2017年2期2017-06-05

  • 齒輪鋼連鑄坯高溫特性實驗研究及應用
    0 ℃時產生的先共析鐵素體以網膜形式存在于晶界,由于α相的強度約為γ相強度的1/4,在熱拉伸的過程中在α相網膜上產生應力集中,導致試樣很快沿晶界斷裂。而600 ℃時的先共析鐵素體網膜已經消失,鐵素體變的非常粗大,并且向晶內生長,鐵素體網膜的應力集中已不存在。(a) 600 ℃(b) 750 ℃圖3 第Ⅲ脆性溫度區試樣的斷口形貌由圖4可知,850 ℃和900 ℃時斷口存在大量韌窩,并且斷口周圍可明顯看到拉伸過程中試樣的徑向收縮變形,因此試樣表現出良好的塑性。

    河南冶金 2017年1期2017-05-12

  • 共析熱軋卷板填補國內空白
    共析熱軋卷板填補國內空白【本刊訊】鞍鋼集團鞍山鋼鐵公司近日成功開發出碳含量高達1%的T10A過共析熱軋卷板,成為國內首家成功開發該鋼種熱軋卷板的企業,填補了國內空白.T10A過共析熱軋卷板用鋼屬于工具鋼的一種,因具有高耐磨性,經常被用作卷尺和手術刀等工具刀的原材料,附加值較高.由于該鋼種碳含量較高,冶煉及軋制難度大,國內目前尚無生產及供貨先例.2016年底,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組建課題組研發此種鋼板.經過在試驗室內進行充分的前期研究,獲得了精準的熱塑性、熱

    中國設備工程 2017年22期2017-01-20

  • V、N含量和熱處理對抗腐蝕油套管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的粗化,并作為先共析鐵素體的形核質點促進了鐵素體轉變,阻礙了貝氏體的形成,從而獲得了具有良好抗腐蝕性能的鐵素體+珠光體組織結構,并且使材料強度達到80ksi(552 MPa)。低合金鋼;V(C,N)析出相;鐵素體0 引 言CO2腐蝕會造成管材和設備的失效,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安全事故,甚至造成環境污染,是油氣田開發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Cr元素能夠有效的提高材料的抗二氧化碳腐蝕性能,一般來說石油工業中采用低鋼級的碳鋼和含1%Cr的低合金鋼制造油氣開采所

    功能材料 2016年9期2016-10-19

  • 精軋工藝參數對中厚板氧化鐵皮物相的影響
    中,FeO發生了共析反應,如式(1)所示。在570℃以上時,FeO層中的含氧量的過飽和度較大,在含氧量較高的地方發生反應生成先共析Fe3O4,隨著溫度降低,在先共析Fe3O4周圍形成一個相對貧氧區,在較遠處則形成一個相對富氧區。當溫度下降到570℃以下時,FeO層達到了平衡成分,這時在貧氧區出現了單質Fe晶核的形成,同時在富氧區出現了Fe3O4的形核,二者共同形成了一個共析反應產物的晶核[6]。共析反應產物的晶核形成后繼續長大,最后形成Fe3O4/ Fe共

    四川冶金 2016年6期2016-03-16

  • 珠光體鋼晶粒尺寸與拉伸性能的關系研究
    度下細晶粒鋼中先共析鐵素體含量高于粗晶粒鋼,珠光體鋼的強度指標主要取決于珠光體的片層間距,而原奧氏體晶粒大小與先共析鐵素含量對其塑性指標的影響比較明顯。關鍵詞:珠光體鋼微觀組織力學性能中圖分類號:TG115.21文獻標識碼:A基金項目:貴州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貴大省創字[2013]005)。作者簡介:曹毓鵬(1992-),男,山西介休人,貴州大學本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通訊作者:梁宇(1978-),男,副教授。收稿日期:2015-04-03R

    現代機械 2015年5期2016-01-16

  • 加熱溫度對軸承鋼球化組織的影響
    分小區域開始發生共析分析,在高倍透射電鏡下進行觀察,首先看到在大顆粒碳化物聚集處和沿奧氏體晶界處被熔斷的碳化物網狀顆粒的地方優先開始分解。因為在殘余碳化物析聚長大過程中,使這些大顆粒碳化物周圍的奧氏體碳濃度比其他地方低,相應提高了共析分解溫度。因此在有大顆粒碳化物的地方首先開始分解,使這部分的球化組織的碳化物顆粒粗大,造成組織不均勻。在后面分解的部分,由于860℃加熱溫度高,形成了碳化物極少的均勻和非均勻碳濃度的小區,這些小區碳含量高,奧氏體更穩定。在72

    冶金與材料 2015年4期2015-08-20

  • 簾線鋼表面氧化優化工藝及控制機理研究
    eO層容易發生先共析共析轉變,生成結構致密、與基體粘附性好的Fe3O4,難于機械除磷.根據Fe-O相圖[2],純鐵在570℃下發生共析轉變生成α-Fe和Fe3O4的混合產物,由于添加其他元素的作用,當溫度降到570℃左右時,并未發生共析反應,而是在更低的溫度下發生,這種遲滯現象在實際生產中更為普遍,確定轉變溫度區間是控制氧化鐵皮共析轉變的關鍵.目前,針對簾線鋼非金屬夾雜物、表面缺陷和微觀組織等內部質量對深拉拔斷絲的影響方面研究較多[3-9],熱軋薄板表面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14年1期2014-11-30

  • 20CrMnTiH傳動軸斷裂原因分析及其改進措施
    還有較多量塊狀先共析鐵素體存在。而“直齒輪和錐齒輪承載能力計算”(GB/T3480.5-2008)中規定,MQ、ME 級材料中不允許心部存在塊狀鐵素體。塊狀鐵素體通常具有不規則邊界,是不穩定的鐵素體組織。也正是塊狀先共析鐵素體的存在,較大地降低了傳動軸的抗拉強度,由此,產生傳動軸在低于校驗載荷的狀態下發生斷裂的現象。圖1 試樣1、2 邊緣組織圖2 試樣1、2 心部組織2 先共析鐵素體的成因及影響分析先共析鐵素體,是滲碳鋼在雙相區(Ac1、Ac3)內淬火時,

    機械工程師 2014年9期2014-07-08

  • TIHF合金吸氘動力學行為研究
    2 氘化動力學與共析相變的關系在上述溫度區間之內Ti Hfx吸氘曲線的趨勢大體相同,但以673 K為界,在高溫和低溫下具有兩種不同的特征。673 K以上的吸氘曲線,在開始的20~30 s內,表現為拋物線型,吸氘速率略有降低。其后,以接近線性的方式緩慢趨近于平衡;673 K以下的吸氘曲線,起始吸氘速率更快,吸氘曲線整體上顯示為拋物線型,并在100 s之內快速達平衡。而673 K本身的吸氘曲線,則隨著Hf含量的提高,逐漸由高溫曲線特征向低溫曲線特征過渡。Ti

    同位素 2014年1期2014-05-16

  • 變形工藝對低碳鋼相變和組織的影響
    卻速率較低時,先共析鐵素體呈塊狀析出,組織為多邊形鐵素體和貝氏體混合組織,且貝氏體呈板條和粒狀兩種形貌。粒狀貝氏體先于板條狀貝氏體形成,形成溫度較高,粒狀貝氏體形成后,分割了原始奧氏體晶粒,促使后繼的貝氏體轉變局限在小區域內進行,從而得到二者的復合組織。冷速提高到3℃/s時,先共析鐵素體基本消失,組織轉變為貝氏體。隨著冷卻速率的進一步提高,所獲得的貝氏體尺寸逐漸減小。冷卻速率為15℃/s時,因貝氏體相變溫度也較低,相對而言,貝氏體組織差異較大。3.2 變形

    中國科技縱橫 2014年5期2014-04-25

  • 自然時效時間對ZnAl15釬料顯微組織與力學性能的影響
    相;點2處成分與共析點成分相近,此處灰色區域可能包括共析組織與共晶組織等。圖1 ZnAl15釬料的掃描電鏡照片Fig.1 SEM micrograph of ZnAl15 solder圖2是ZnAl15釬料的XRD譜圖,從圖中可以看出,ZnAl15釬料的相主要由α-Al和β-Zn組成。從X射線衍射分析結果來看,雖然釬料的組織是由共析組織、共晶組織等組成,但是其中包含相的只有α-Al、β-Zn2種,只是這2種相中的Al、Zn含量變化較大。表1 ZnAl15釬

    失效分析與預防 2013年1期2013-10-22

  • 模擬熱軋工藝對氧化鐵皮組織性能的影響
    ,發現FeO的先共析轉變和共析轉變都遵循C曲線規律,即存在一個鼻尖溫度,在此溫度下其轉變速率最快.還有學者研究發現高的冷卻速率和高的開冷卻溫度將抑制FeO的先共析轉變[8].但以往的絕大多數研究都是針對氧化鐵皮中組織轉變規律,而很少關注氧化鐵皮的耐蝕性能.本文以熱軋X70管線鋼為原料,對其進行不同熱軋工藝模擬實驗,制備得到不同工藝下生成的氧化鐵皮,采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研究氧化鐵皮的組織結構,通過極化曲線和阻抗譜分析氧化鐵皮的耐蝕性能,從而建立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13年6期2013-09-16

  • 釩含量對不同冷速冷卻后高碳珠光體鋼顯微組織的影響
    晶界上局部可見先共析鐵素體,當提高冷卻速率到16℃·s-1后,先共析鐵素體基本未出現;但對于碳元素含量比較高,釩元素含量偏低的試樣3-2,奧氏體化后在兩種冷速下風冷后組織均為均勻的索氏體,未見先共析鐵素體出現;而釩元素含量明顯提高的試樣4-2,其索氏體組織明顯細化[5],但是在兩種冷速下風冷后,在晶界上均出現了明顯的先共析鐵素體塊;試樣4-2經奧氏體化及500℃鹽浴處理后,沒有明顯的先共析鐵素體出現。選取了試樣1-1及試樣4-2進行原始奧氏體晶粒尺寸統計,

    機械工程材料 2013年8期2013-08-16

  • Ni-cBN復合鍍層制備工藝參數對性能的影響
    劑對鍍層中cBN共析量及界面活性劑對 cBN分散性的影響。借助統計分析軟件(SAS JMP 8.02)整理出鍍浴PH值、電流密度等參數對鍍層性能的影響程度,希望為進一步的研究及工業化應用提供參考。1 實驗1.1 實驗原理由于復合電鍍過程的復雜性,使得不溶性固體微粒與金屬的共沉積機理至今還沒有一個完善、統一的理論。目前,國內外比較流行的有以下3種理論[11-13]:1) 機械式俘獲機制(Mechanical clading):通過攪拌,使鍍液中不溶性微粒懸浮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2年12期2012-12-14

  • 鐵碳合金相圖的教學分析
    形等軸晶粒,在亞共析鋼中鐵素體呈白色塊狀分布,但當含碳量接近共析成分時,鐵素體因量少而呈斷續的網狀分布在珠光體的周圍。2.奧氏體(A)奧氏體是碳在γ-Fe中的間隙固溶體,面心立方晶格,雖然FCC的間隙總體積較小,但單個間隙體積較大,所以它的溶碳量較大,最多有2.11%(1148℃時),727℃時為0.77%。在一般情況下,奧氏體只存在于高溫時,即727℃以上,故奧氏體的硬度低、塑性較高,通常在對鋼鐵材料進行熱變形加工,如鍛造、熱軋等時,都應將其加熱成奧氏體

    中國校外教育 2012年3期2012-10-24

  • 汽車大梁用熱軋黑皮表面鋼的生產工藝探討*
    L,由于FeO的共析轉變溫度較低,還需要嚴格的鋼卷冷卻控制才能實現。汽車大梁鋼 氧化鐵皮 共析轉變 熱軋工藝0 前言汽車大梁用黑皮表面鋼,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以控制熱軋鋼板表面結構的技術產品。普通的汽車大梁鋼在不經過酸洗進行沖壓加工時,就會出現嚴重的氧化鐵皮脫落,使得表面出現凹凸不平,產品質量將影響下道工序的生產,因此必須經過表面酸洗處理。而黑皮鋼的表面氧化鐵皮以十分穩定的Fe3O4為主,呈藍黑色,厚度較薄,并具有一定韌性,在沖壓過程中不易脫落,因而不需要酸

    河南冶金 2011年6期2011-12-07

  • 深過冷Fe-Mo合金中初生α-Fe相的快速生長
    α-Fe相和層片共析組織(μ+α-Fe)組成,且隨著粒子直徑的減小,凝固組織由層片狀逐漸轉變為顆粒狀。理論計算表明,隨著過冷度的增大,α-Fe枝晶發生由溶質擴散控制生長向熱擴散控制生長的轉變。發生該轉變所需的臨界過冷度隨合金中Mo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深過冷;快速凝固;溶質截留;枝晶生長;落管金屬的深過冷快速凝固目前是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領域的熱點課題[1-4],而空間材料科學作為其重要分支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作為實現深過冷的一種有效途徑,落管無容器處理技術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1年11期2011-11-24

  • 25CrMo4鋼先共析鐵素體轉變及其對力學性能的影響
    中常出現超標的先共析鐵素體.由于缺乏25CrMo4鋼的TTT或CCT曲線,所以,需要弄清25CrMo4鋼中先共析鐵素體在冷卻中的轉變規律,為其熱處理工藝提供理論指導.1 試驗材料及方法1.1 試驗材料本實驗所用的25CrMo4鋼的化學成分見表1.材料經鍛造后正火,正火態洛氏硬度值HRC25~26.表1 25CrMo4鋼的化學成分 %1.2 試驗方法試樣加熱到920℃保溫30 min,然后將試樣取出放入BaCl2+KCl+NaCl鹽浴槽中分別在740℃、71

    大連交通大學學報 2011年5期2011-06-11

  • 抓住“三種轉變”學好簡明Fe-Fe3C相圖
    轉變;共晶轉變;共析轉變1 先談“五多”(1)“組織相多”即基本相有液相、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組織有珠光體、萊氏體,與組織相相對應的符號分別為 L、F、A、Fe3C、P、Ld。(2)“概念多”與組織相相對應的分別為液相L,是鐵碳內合金在熔化溫度以上形成的均勻液體;鐵素體F,指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體;奧氏體A,指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滲碳體Fe3C,是一種復雜晶體結構的金屬化合物,是鐵碳合金中主要的強化相;珠光體P,是共析轉變的產

    職業技術 2010年2期2010-10-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