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情

  • 2023 年小麥春夏季科學施肥指導意見
    省南部。1.根據苗情長勢和土壤墑情分類指導,因地、因苗、因時追肥。對于弱苗麥田要及時進行水肥調控,提早田間管理、適當增施肥料,促進弱苗轉壯。2.根據基肥用量、苗情、溫度以及土壤肥力狀況科學確定追肥用量和時間;根據土壤墑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確定灌水量和時間,做到水、肥管理一體化。3.分次施用氮肥,適當增加拔節中后期的施用比例,返青拔節期及時采取促控措施,促進弱苗轉化,提高成穗率。后期控制旺長,預防后期貪青倒伏。4.因春季低溫,受到凍害的田塊,在低溫結束后

    農民文摘 2023年4期2023-09-22

  • 科技壯苗保豐收
    播弱苗占比偏高,苗情類型極為復雜,加之春季天氣不確定性大,麥田春管難度增加。據農技人員2021年12月中旬苗情調查,全市麥播50萬畝。其中,一類苗5萬畝,二類苗10萬畝,三類苗35萬畝。為了正確指導小麥管理,助力苗情轉化升級,搭好豐產架子,奪取夏糧豐收,衛輝市響應農業農村部號召,從2022年1月中旬開始,大力開展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成立兩個“科技壯苗”小分隊分包鄉鎮指導,派出67個包村農技人員包村進行精準服務。制訂了《衛輝市2022年度小麥科技壯苗行

    農村農業農民·A版 2022年4期2022-04-19

  • 科技壯苗保豐收 ——河南省衛輝市千方百計做好小麥春季田間管理
    播弱苗占比偏高,苗情類型極為復雜,加之春季天氣不確定性大,麥田春管難度增加。據農技人員2021年12月中旬苗情調查,全市麥播50萬畝。其中,一類苗5萬畝,二類苗10萬畝,三類苗35萬畝。為了正確指導小麥管理,助力苗情轉化升級,搭好豐產架子,奪取夏糧豐收,衛輝市響應農業農村部號召,從2022年1月中旬開始,大力開展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成立兩個“科技壯苗”小分隊分包鄉鎮指導,派出67個包村農技人員包村進行精準服務。制訂了《衛輝市2022年度小麥科技壯苗行

    農村.農業.農民 2022年7期2022-04-14

  • 【山東】岱岳區冬春科技大培訓之現場教學
    間地頭察墑情、看苗情,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幫助汶口鎮、馬莊鎮種糧大戶解決冬小麥生產管理中的技術難題。王法宏研究員對2022年春季小麥苗情與往年進行了對比分析,圍繞“促弱轉壯,早發穩長”,提出了早春鎮壓、春季肥水后移、預防春季低溫倒春寒、防治病蟲害等詳盡的春季麥田管理技術要點,分區域、分苗情、分環節給出針對性管理建議。期間,創新家庭農場技術人員向群眾發放了冬小麥春季田間管理、麥田病蟲草害防治等技術明白紙。培訓結束后,王法宏到創新家庭農場示范基地實地察看了小麥苗

    新農民 2022年7期2022-04-04

  • 山西:智能農業機械 “慧”春耕
    種時間普遍推遲,苗情較弱,今年翼城縣在小麥返青起身期、拔節孕穗期、揚花灌漿期實施三次葉面噴肥。 不久前,山西省農業技術服務推廣中心研究員段忠紅和農業農村部的專家深入運城、臨汾等地的產糧縣進行實地指導。每到一處,不少村民都圍攏上來。對于種植戶提出的“土里捂”“一根針”怎樣精準澆水施肥等問題,農業專家一一詳細解答,讓農戶吃了“定心丸”。 在翼城縣唐興鎮的水肥一體化綠色高產栽培技術試驗田里,山西農業大學的博士生仝錦和同學母俊毅正在查看小麥苗情。她說,今年春耕時節

    科學導報 2022年19期2022-04-02

  • 河南小麥苗情監測技術
    份、不同時期小麥苗情復雜不均衡現象,使小麥生產管理難度增加,對小麥持續穩定生產帶來不利影響??茖W開展小麥苗情監測,對分析判斷小麥生產形勢,有針對性地開展田間管理工作,包括因苗分類管理、采取主動防災減災管理措施等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多年小麥田間調查工作的基礎上,總結、優化河南省小麥苗情監測技術,科學研判生產形勢,合理提出麥田管理措施。一、小麥苗情監測方式對小麥苗情監測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田塊進行定點監測。定點監測從調查基本苗開始,對樣點做標記,固定不變,每次調

    河南農業 2022年1期2022-03-06

  • 河南小麥苗情監測技術
    份、不同時期小麥苗情復雜不均衡現象,使小麥生產管理難度增加,對小麥持續穩定生產帶來不利影響??茖W開展小麥苗情監測,對分析判斷小麥生產形勢,有針對性地開展田間管理工作,包括因苗分類管理、采取主動防災減災管理措施等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多年小麥田間調查工作的基礎上,總結、優化河南省小麥苗情監測技術,科學研判生產形勢,合理提出麥田管理措施。一、小麥苗情監測方式對小麥苗情監測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田塊進行定點監測。定點監測從調查基本苗開始,對樣點做標記,固定不變,每次調

    河南農業·綜合版 2022年1期2022-03-01

  • 不同播期對揚輻麥4 號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記錄冬前及拔節期苗情、凍害、產量及其構成因素。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播期對“揚輻麥4 號”生育期的影響由表1 可知,在設定播期內,小麥均能正常出苗,出苗時間在播種后7~18 天。隨著播期推遲,小麥出苗、三葉期、第一分蘗出現時間推遲,對小麥返青和起身無明顯影響;小麥拔節、抽穗、揚花、成熟等總體推遲,個別播期有提前或延后。不同播期播種后小麥均可正常發育,各處理小麥成熟期集中在同1 周內,6 月7 日前均已成熟,同時后續秋播作物可以適期播種。表1 不同播期處

    農業工程技術 2022年29期2022-02-02

  • 《棉花看苗管理圖文集》書訊
    編入書中的“棉花苗情診斷體系”“正常棉田的苗情診斷指標與調控技術”“自然災害的苗情診斷與救災技術”“技術失誤的苗情診斷與防治措施”“病蟲為害診斷與綜合防治技術”“一癥多因的分析診斷”等章節中。該書保留了他寫作科普圖書的“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風格和“理論聯系實際,技術實用性強”的特點,適合于廣大農民、農工朋友在田間進行診斷苗情,制定田管措施;也可作為基層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工具書,農業單位開展“科技之冬”的參考教材和農業大中專院校師生的參考書?!睹藁疵绻芾韴D

    新疆農墾科技 2021年5期2021-12-05

  • 河南省科技特派員服務隊到淮濱開展春季麥田管理服務
    及部分農戶的麥田苗情,發現當前大部分小麥苗情長勢良好,但部分田塊存在“四溝”不配套、雜草發生嚴重、黃花葉病中度發生、脫肥等問題,個別田塊由于播量大導致群體旺長、個體發育弱,紋枯病和紅蜘蛛也有少量發生。服務隊一行與豐田園種業有限公司王中海董事長進行了深入交流,根據當前淮濱小麥生產情況向部分農戶和村干部提出了因苗施肥、促控結合、化學除草、防病治蟲和清理四溝等麥田管理措施,并根據雜草發生種類和病蟲發生情況推薦了相關藥劑。在欄桿試驗農場,服務隊與現場10余家種麥戶

    鄉村科技 2021年6期2021-12-02

  • 河南省小麥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到唐河縣開展冬季管理技術服務
    對目前唐河縣小麥苗情和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溝通與交流,并實地考察了小麥生長情況。服務團專家對該合作社正在進行唐河縣高素質農民培訓的60 多名人員進行了現場技術培訓和指導。專家就不同品種類型和苗情如何進行分類管理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多數晚播麥田的土壤是黏質土壤,整地質量差,坷垃多且大,透風跑墑,出苗差,苗勢弱。服務團專家指出,要進行機械鎮壓,結合澆水或降雨追肥使麥苗長勢逐漸變好。對于早播麥田,未能進行化學除草的,服務團專家要求要抓住有利天氣進行除草,群

    鄉村科技 2021年35期2021-11-30

  • 阿克蘇市冬小麥返青苗情與越冬氣象因素的典型相關分析
    0)冬小麥返青期苗情是春季田管的重要參考。國內外眾多學者對小麥越冬期氣象因素進行了研究,但多數集中在越冬期的凍害研究[1,2]。阿克蘇地處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北源,是南疆重要的糧食安全生產區。本文從冬小麥返青苗情入手,參考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3,4],綜合阿克蘇市1—3月間的≤0℃積溫值,降雪次數、降雪量和1月最低氣溫值進行典型相關分析,研究影響冬小麥返青的苗情構成與越冬氣象因素間的關系,為阿克蘇地區小麥安全生產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選擇阿克蘇市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1年16期2021-09-10

  • 河南省小麥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到唐河縣開展冬季管理技術服務
    對目前唐河縣小麥苗情和生產中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溝通與交流,并實地考察了小麥生長情況。服務團專家對該合作社正在進行唐河縣高素質農民培訓的60多名人員進行了現場技術培訓和指導。專家們就不同品種類型和苗情如何進行分類管理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對于晚播麥田,多數是黏質土壤,整地質量差,坷垃多且大,透風跑墑,出苗差,苗勢弱的現狀,服務團專家指出,要進行機械鎮壓,結合澆水或降雨追肥使麥苗長勢逐漸變好。對于早播麥田,未能進行化學除草的,服務團專家要求,要抓住有利天氣進行除草

    鄉村科技 2021年36期2021-04-11

  • 《棉花看苗管理圖文集》書訊
    編入書中的“棉花苗情診斷體系”“正常棉田的苗情診斷指標與調控技術”“自然災害的苗情診斷與救災技術”“技術失誤的苗情診斷與防治措施”“病蟲為害診斷與綜合防治技術”“一癥多因的分析診斷”等章節中。該書保留了他寫作科普圖書的“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風格和“理論聯系實際,技術實用性強”的特點,適合于廣大農民、農工朋友在田間進行診斷苗情,制定田管措施;也可作為基層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工具書,農業單位開展“科技之冬”的參考教材和農業大中專院校師生的參考書?!睹藁疵绻芾韴D

    新疆農墾科技 2021年1期2021-03-29

  • 春管技術:四個關鍵強基礎 ——河北省發布冬小麥春季技術管理建議
    針對我省當前小麥苗情長勢和氣象條件,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聯合省小麥產業技術創新團隊組織相關專家、有關市縣技術站開展苗情、墑情、病蟲草情調查,發布了加強田間管理,強化病蟲防控,著力防災減災,搭好豐產架子等方面的冬小麥春季技術管理建議。全省主體麥田苗情較好據了解,2020年全省以小麥優質專用為導向,優質強筋小麥面積穩中有增,品種布局更為優化。通過大力推廣精細播種技術,整地質量提升明顯,播種質量顯著提高,適期適量播種占比高,播后鎮壓面積不斷擴大。播后墑情較好,

    河北農業 2021年2期2021-03-26

  • 洪澇災害對水稻生產的影響及災后田管與補改種技術
    毀種;群體構建;苗情;田管技術;補改種技術中圖分類號 S511.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6-0054-041 洪澇災害及損失梅雨是東亞地區由夏季風活動產生的特殊天氣現象,主要出現在6-7月中國江淮流域到韓國、日本一帶[1]。江淮流域常年平均梅雨量達300多毫米,占年降水總量的30%~40%,降雨量偏多、減少易導致區域性洪澇與干旱災害發生。2020年長江中下游地區自5月29日(江南)-6月中旬(江淮)先后進入梅雨季,6

    安徽農學通報 2020年16期2020-10-30

  • 氣候因素對2020年偃師小麥生產影響分析
    墑充足,雖然越冬苗情差,但春季轉化較好,群個體生長協調,好于上年和常年同期,為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小麥生長期間氣溫持續偏高,日照充足,適宜的氣候條件,奠定了良好的豐產基礎。特別是灌區,光照和水分充足,利于灌漿,穗粒數和千粒重普遍增加。旱地小麥畝穗數增加,持續干旱和晚霜凍害造成穗粒數和千粒重減少,但是大面積長勢較好,產量好于上年。偃師市小麥收獲面積30.8萬畝,總產達到11933.72萬公斤,平均畝產387.5公斤,又是一個豐收年。1、全生育期內氣候總結小

    農民致富之友 2020年26期2020-09-12

  • 2017—2018年度天長市小麥苗情和災情監測工作探討
    介紹了本年度小麥苗情概況、生育期的天氣及災情,總結了監測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采取的做法,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建議,對當地小麥生產具有指導意義。關鍵詞? ? 小麥;苗災情監測;安徽天長;2017—2018年度中圖分類號? ? S512? ? ? ? 文獻標識碼? ? 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6-0051-03?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2017—2018年度,天長市農業科技推廣中

    現代農業科技 2019年16期2019-10-08

  • 2018—2019年度湖北省冬小麥主產區冬至苗期遙感監測分析報告
    湖北省冬小麥實地苗情,從降雨量、墑情和氣溫適宜性方面比較驗證了冬小麥苗期氣象水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湖北省冬小麥田間管理的建議及其形勢展望。關鍵詞:冬小麥;苗情;氣象水平;遙感監測;湖北省中圖分類號:S512.1+1?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4-0132-08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high-resolution 1 satellite imagery on November 2

    湖北農業科學 2019年4期2019-07-01

  • “中化穩定性肥料”在小麥上的應用效果
    知,在越冬及返青苗情表現中,處理3優于處理2,處理1優于處理2。具體來講,越冬苗情中處理1的群體、分蘗、次生根較處理3分別增加1.2萬、0.1個、0.4條,處理2的群體、次生根較處理3分別增加0.6萬和0.2條;返青苗情中處理1的群體、分蘗、次生根較處理3分別增加8萬、0.2個、1.3條,處理2的群體、分蘗、次生根較處理3分別增加5萬、0.1個、0.8條。2.由表3可知,處理3平均折合每667 m2產量599 kg,較農民常規施肥增長5.09%;處理1平均

    河南農業 2019年3期2019-03-09

  • 2017年東阿縣小麥苗情分析及管理措施
    :分析了冬前小麥苗情特點,氣象因素影響和對三類苗的分類指導【關鍵詞】:小麥 苗情 分類指導 病蟲防治秋播以來,我縣大力推廣小麥規范化播種技術、寬幅精播技術,落實深耕深松、足墑播種、播后鎮壓等關鍵技術措施,實現小麥播種面積51萬畝左右,其中完成造墑面積1.5萬畝,寬幅精播面積46萬畝,秸稈還田面積49萬畝,規范化播種面積51萬畝。1、當前苗情特點受播種期間降雨影響,全縣小麥苗情差異較大,大部分小麥處于4葉1心-5葉1心,苗情整體良好。據近日調查,全縣小麥種植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2期2018-08-07

  • 黃泛區農場小麥冬前苗情調查及田間管理建議
    。小麥播期拉長,苗情復雜,造成大田麥苗類型多,管理難度大。為此,農場技術人員于12月18-25日,對全場16個農業分場麥田小麥苗情進行調查,為及時制定小麥田間管理建議,提供第一手資料。1 黃泛區農場小麥調查樣點及內容1.1 調查樣點以自然條塊為單位進行調查,各單位調查地塊數量為自然條塊的1/3,面積在200 hm2及以下的逐塊進行調查。在每個調查的自然條塊內,1 m雙行定樣點,在樣點周圍間隔0.5 m范圍內取樣調查個體發育指標和群體指標。黃泛區農場的16個

    種業導刊 2018年2期2018-04-14

  • 河南省小麥生長發育速度加快苗情向好轉化
    長發育速度加快,苗情迅速轉化升級,各地返青期苗情均衡向好轉化,較冬前有明顯改善。開春以來,各地迅速行動,組織動員廣大群眾積極開展早春麥田管理,全省已累計中耕82.60萬hm2、追肥194.07萬hm2、化學除草192.73萬hm2、澆水94.67萬hm2,有力促進了全省苗情轉化升級。河南省農業廳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省小麥一、二、三類苗比例分別為42.6%、41.5%、15.8%。一、二類苗面積為459.73萬hm2,占84.1%,較冬前增加14.3%,接

    鄉村科技 2018年8期2018-02-13

  • 河南小麥苗情加快轉化升級一二類苗面積達459.73萬hm2
    長發育速度加快,苗情迅速轉化升級,較冬前明顯好轉。一二類苗面積為459.73萬hm2,占84.1%,較冬前增加14.3%,接近常年同期較好水平。麥田群體合理,個體發育較好,各地苗情均衡向好發展。開春以來,河南省各級農業部門廣泛動員發動,指導農民積極開展早春麥田管理,落實中耕、追肥、澆水等技術管理措施,有力促進了苗情轉化升級。目前,正值冬小麥返青拔節的關鍵時期。各級農業部門堅定穩糧增收目標不動搖,立足抗災奪豐收,全力抓好春管措施落實。一是加強肥水管理。搞好肥

    鄉村科技 2018年10期2018-02-12

  • 河南小麥苗情加快轉化升級
    長發育速度加快,苗情迅速轉化升級,較冬前明顯好轉。一二類苗面積為459.73萬hm2,占84.1%,較冬前增加14.3%,接近常年同期較好水平。麥田群體合理,個體發育較好,各地苗情均衡向好發展。開春以來,河南省各級農業部門廣泛動員發動,指導農民積極開展早春麥田管理,落實中耕、追肥、澆水等技術管理措施,有力促進了苗情轉化升級。目前,正值冬小麥返青拔節的關鍵時期。各級農業部門堅定穩糧增收目標不動搖,立足抗災奪豐收,全力抓好春管措施落實。一是加強肥水管理。搞好肥

    鄉村科技 2018年9期2018-02-11

  • 河南小麥苗情加快轉化升級
    長發育速度加快,苗情迅速轉化升級,較冬前明顯好轉。一二類苗面積為459.73萬公頃,占84.1%,較冬前增加14.3%,接近常年同期較好水平。麥田群體合理,個體發育較好,各地苗情均衡向好發展。開春以來,河南省各級農業部門廣泛動員發動,指導農民積極開展早春麥田管理,落實中耕、追肥、澆水等技術管理措施,有力促進了苗情轉化升級。目前,正值冬小麥返青拔節的關鍵時期。各級農業部門堅定穩糧增收目標不動搖,立足抗災奪豐收,全力抓好春管措施落實。一是加強肥水管理。搞好肥水

    鄉村科技 2018年6期2018-02-10

  • 抓好春季麥田管理 奪取今年夏糧豐收
    018年,冬小麥苗情長勢復雜,加之局部地區旱情仍在持續,對夏糧豐收帶來一定困難。3月21日,農業農村部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增強緊迫感,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堅定穩定優化糧食生產的目標不動搖,立足抗災奪豐收,加強指導服務,強化措施落實,切實抓好春季麥田管理,努力奪取今年夏糧豐收。加強分類指導。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查墑情、查病蟲情,特別是針對當前苗情復雜、弱苗比例較大的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技術方案,

    鄉村科技 2018年6期2018-02-10

  • 2017—2018年漯河市小麥苗情轉化分析
    致小麥晚播,冬前苗情較差,但是入春后通過加強麥田管理,苗情轉化升級較快,為漯河市小麥生產積累了經驗。一、麥播期基本情況(一)氣象因素及影響自2017年8月底至10月下旬,漯河市出現持續陰雨天氣,平均降水日數29 d,降水量298.3 mm,為歷年平均值的3倍以上,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值,陰雨天數長,降水量多。持續陰雨天氣不僅導致部分秋作物發芽霉變,且造成不同程度的田間積水,嚴重影響了小麥整地播種進度。據統計,截至2017年10月19日,全市田間積水面積

    河南農業 2018年10期2018-01-17

  • 單季直播稻種子水引發技術研究
    引發技術;產量;苗情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012-01種子引發也稱滲透調節,最早由 Heydecker 等提出,是使種子緩慢吸水的過程,原理是控制種子的吸水速率和最終的吸水量,允許種子內預發芽的代謝,使種子處在細胞膜、細胞器、DNA修復、酶活化準備發芽的代謝狀態,也即種子吸漲的第二階段,但需防止胚根的伸出[1-2]。引發后的種子可以回干貯藏,也可以直接播種。水引發是種子引發技術中效果較好又不需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20期2018-01-07

  • 影響北方春玉米苗情的因素分析及相關措施
    春玉米生產中影響苗情的因素,并提出相關措施,以實現好的苗情。關鍵詞 北方;春玉米;苗情;影響因素;措施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050-01玉米生長發育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苗情的好壞則直接影響日后玉米的正常生長發育,并對產量起關鍵性的作用,好的苗情、較好的整齊度是玉米豐收的關鍵和保證,也是現代農業生產中日益機械化生產的必需。因此,應積極做好玉米的生產管理,以實現好的苗情。1 影響玉米苗情的主要因素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16期2017-07-19

  • 西南地區小麥冬春管理技術意見
    比例85%以上,苗情長勢好于2016年。但受播種以來氣溫偏高、日照偏少、降雨分布不均等影響,苗情長勢不平衡,旺長麥田與偏弱麥田并存,漬害麥田與受旱麥田并存,增加了田間管理難度。為促進小麥苗情轉化,構建合理群體,夯實豐收基礎,專家提出以“因地因苗,促弱控旺,排漬抗旱,防控病蟲”為重點的技術意見。1 因苗施肥促壯根據目標產量、底肥用量和當前苗情,科學確定施肥量。目標每667 hm2產稻茬小麥400~500 kg、旱地小麥300~400 kg,總氮用量控制在9~

    中國農業信息 2017年4期2017-07-07

  • 基施沼肥對小麥冬前苗情及產量影響試驗
    施沼肥對小麥冬前苗情及產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施用沼肥(基施)可有效促進小麥生長發育,培育冬前壯苗;提高小麥穗數、千粒質量和單產,產量增幅為6.4%~7.9%。關鍵詞:沼肥;小麥;試驗;產量;苗情中圖分類號:S146+.2; S5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6)11-0011-02莒縣地處山東省東南部,是全國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常年種植糧食作物面積為6.67萬hm2,其中小麥3.00萬hm2。近年來,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6年11期2017-04-22

  • 2016年廣西蔗區甘蔗生產情況調研報告
    甘蔗主產市的甘蔗苗情、品種結構、種植面積及植期、病蟲害情況等。結果表明:2016年廣西蔗區甘蔗苗情比上年略差,但有足夠的苗數和良好的幼苗;螟害枯心率整體低于2015年,螟害綜合防治初見成效,黑穗病發生率高于2015年,并有加重趨勢;甘蔗種植面積連續3年下滑的局面得到控制,今年略有增加;得益于“雙高”基地建設,廣西蔗區的品種結構得到進一步改良。建議及時加強田間管理,做好化學除草、后期甘蔗螟蟲和綿蚜蟲的防治工作。關鍵詞 甘蔗 ;苗情 ;品種結構 ;種植面積 ;

    熱帶農業科學 2016年12期2017-03-31

  • 小麥春季管理技術
    謝丹早春是苗情轉化的關鍵時候,也是決定小麥穗數和粒數的重要時期。新鄉縣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田間,調查苗情,研究對策,抓點帶面,分類指導,落實各項技術措施,切實做好小麥春季管理工作。一、苗情分析由于去年小麥苗期干旱、播期不集中、冬季低溫、霧霾天氣時間長等原因,今年的小麥返青苗情整體上明顯不如去年。我縣小麥種植面積27.9萬畝,據今年1月28日苗情調查,全縣一類苗6.8萬畝,占麥播面積的24.4%;二類苗15.5萬畝,占55.5%;三類苗5.6萬畝,占20.1%。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2016-05-14

  • 弱小麥苗轉化的關鍵是春季科學追肥
    的豐產苗架。一、苗情形態,形成原因1. 苗情形態這里說的弱小麥苗,主要是指春季小麥群體弱、個體小,苗情達不到正常小麥壯苗標準,也就是小麥幼苗表現為不旺、不壯,總體偏弱、偏小。不旺是指不存在狂長趨勢;不壯是指麥苗不壯實,發育不充足、生長不健壯,甚至成為“一根針”“弱不禁風”,易遭受干旱、霜凍、病蟲等災害侵襲。2. 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播種期較晚、氣溫下降較早、土壤結構較板結、水肥供應跟不上、降雪降雨提早偏多、播種方式較粗放和田間管理不及時等一種主要因素或多種因

    科學種養 2016年4期2016-04-19

  • 早春小麥管理措施
    我們就對當前小麥苗情、墑情進行了綜合調查,今年小麥苗情接近正常年份,群體、個體發育略顯不足,春季管理要因地、因苗科學管理,為小麥豐收奠定基礎。1 苗情特點1.1群體不足,個體發育較小。據調查:目前晉州市小麥平均畝莖數65.2萬,平均單株分蘗2.4個,次生根2.5條,較越冬前持平,較常年畝莖數少21.48萬,單株分蘗少1.1個,次生根少1.2條。1.2土壤墑情充足。據氣象局統計2月12~13日全市降雨量15.5 mm。據土肥站測定,0~20 cm土層的相對含

    現代農村科技 2016年4期2016-03-29

  • 吉首市主栽水稻苗情調查與分析
    ?吉首市主栽水稻苗情調查與分析李垚垚1,楊勝前1,張紹艷1,龍特穎1,滕 遙1,徐一蘭2(1.吉首市農業局,湖南 吉首 416000;2.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7)摘 要:通過對吉首市主栽水稻Y兩優7號、深兩優5814和Y兩優5867于苗情觀察點連續3 a的調查分析,初步掌握了全市主栽水稻品種主要生育進程及特點。結果表明:吉首市主栽水稻適宜的播種期為4月上旬、移栽期為5月中下旬,基本苗7.0萬苗/667m2左右;分蘗始期為5 月1

    湖南農業科學 2016年1期2016-03-22

  • 武山縣2015年冬小麥、冬油菜春季苗情及土壤墑情反映
    小麥、冬油菜春季苗情及土壤墑情反映于小云甘肅省武山縣農業局農業廣播學校為了掌握全縣冬小麥和冬油菜春季苗情及土壤墑情,給指導全縣農業生產提供依據,縣農業局組織技術人員,于2015年2月25日和26日,在全縣13個鄉鎮的39個村選擇有代表性的點對冬小麥、冬油菜及土壤墑情進行了調查。一、冬小麥苗情今年全縣冬小麥播種總面積為21萬畝,其中原膜二次利用點播冬小麥2.14萬畝。此次調查共計74 塊132畝,代表面積8264畝,其中一類34塊68畝,代表面積6313畝,

    現代農業 2016年2期2016-02-24

  • 早春麥田常規技術管理措施
    [關鍵詞]麥田;苗情;管理措施1 做好苗情分析以2015年春季為例,由于本年度麥播期間降雨足、土壤墑情好,河南省全省小麥播期較為集中,播種質量高,加之冬前管理措施到位,當前苗情良好。據田間調查分析,全省一二類苗面積約占總面積90%,群體在65萬~80萬頭,壯苗比例略高于2014年,尤其是丘陵旱地苗情明顯好于往年。當前,由于前期氣候條件總體適宜,除部分地區表墑不足外,大部分地區土壤墑情較好,為小麥豐產奠定了基礎。但調研發現當前麥田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分沒有澆

    鄉村科技 2016年6期2016-02-19

  • 梨樹縣農技人員蹲點指導抗旱
    播種、土壤墑情、苗情情況開展“三查”工作,即查墑情、查芽情、查苗情。對沒有出苗的地塊或發現有芽干現象的地塊,科技人員指導農民通過滴灌、微噴、噴灌和車載水澆等灌溉措施進行及時補救;對已經壞種的地塊進行坐水補種;對已經出苗的地塊進行查苗,發現缺苗斷條及時坐水補種。同時,科技人員建議,因氣候條件不佳,農民不要急于施用除草劑,待降雨后或灌溉后墑情好、地表溫度達到12℃時,根據土壤出苗情況確定施藥方法,再噴施除草劑。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5年5期2015-09-30

  • 武岡市水稻苗情觀察與探討
    00)武岡市水稻苗情觀察與探討張勇軍(湖南省武岡市迎春亭辦事處農業技術推廣站 422400)結合武岡市歷年水稻種植的實際情況,對本市大面積推廣種植的雙季稻當家品種和一些增產潛力較大的新品種進行系統的苗情觀察、記載。2014年早稻苗情特點與分析:1 觀察點簡介觀察點安排在武岡市水西門辦事處新光村17組,農戶劉松壽的一塊名為“牛背山”的田里。緯度為24°50′24.95〃;海拔高度為296m;耕作制度為稻一稻;前作空田;土壤質地為:粘土;肥力水平:中等;觀察品

    花卉 2015年16期2015-09-03

  • 長江中下游冬麥區春季科學施肥指導意見
    應針對各地墑情及苗情,在小麥返青前進行鎮壓或劃鋤,提墑保墑,防寒防凍,促進苗情轉化,增強小麥抗旱御寒能力。(2)根據土壤肥力、基肥施用情況、苗情和土壤墑情科學地確定追肥時間、灌水數量,因地因苗施肥灌水。(3)將肥水管理、抗旱排澇、病蟲草害防治措施有效地結合。施肥建議(1)密切關注小麥返青前天氣狀況和苗情,特別是一些地區的降雨情況。如旱情持續,則在早春趁天氣回暖、土壤蒸發量加大、麥苗對土壤水分有所需求時及早灌水,要注意氣溫變化,掌握好灌水量和時間。(2)根據

    中國農資 2015年10期2015-03-01

  • 不可預見苗情對小麥試驗結果的影響及管理措施研究
    4002不可預見苗情對小麥試驗結果的影響及管理措施研究王東波,張長生運城市鹽湖區國營棉花原種場,山西 運城 044002對小麥區域試驗小區中不可預見苗情的定義、表現、發生原因及其對試驗結果的影響進行了詳盡的描述,進一步揭示了消除不可預見苗情對試驗結果影響的應對措施和補救辦法,供同仁們參考借鑒。不可預見;苗情;區域試驗區域試驗的出苗問題,歷來是承擔試驗人員最頭疼、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苗齊、苗勻、苗健是保證試驗質量和產量數據結果準確的基礎。而作為小麥區域試驗的出

    種子科技 2015年7期2015-01-22

  • 不同墑情和播深對小麥出苗及冬前苗情的影響
    對小麥出苗和冬前苗情的影響。結果表明:小麥足墑播種播深5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或減少其出苗率和苗情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麥欠墑播后澆水,播深3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出苗率和苗情顯著降低。關鍵詞:小麥;足墑播種;欠墑播后澆水;苗情中圖分類號:S512.1+1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9-0057-03寬幅精播和半精播技術是小麥高產和超高產生產中的重要技術之一。為確保在不同墑情下小麥一播全苗,冬前達到

    山東農業科學 2014年9期2015-01-07

  • 冬小麥苗情好于上年同期
    種質量提高,當前苗情長勢是近十年同期較好的一年。據農業部12月17日農情調度和農業部小麥專家組田間調查分析,全國冬小麥一類苗占45.7%,同比 (下同)增加 0.5個百分點;二類苗占39.3%,增加1.5個百分點。一、二類苗合計達到85%,是近十年僅次于2004年的第二好年;三類苗占13.2%,增加1.4個百分點;旺長苗占1.8%,減少3.4個百分點。11個小麥主產省的冬小麥一、二類苗占85.1%,增加2.3個百分點。其中,河北、山西、江蘇、山東、河南、湖

    中國農資 2013年1期2013-08-15

  • 小麥冬灌要“三看”
    不宜冬灌。二、看苗情正常生長的麥田應依苗情合理安排灌水順序。澆冬水時要不要追肥,主要是看苗情。原則上是促弱轉壯、壯而不旺、因地制宜、適時適量。對底肥不足、苗數偏少、長勢較差的二、三類麥田及早播旺長脫肥麥田,均應結合冬水追肥。追肥數量可占總追肥量的30%~40%。如全生育期計劃追尿素20公斤,則冬前可追6~8公斤,對增加分蘗、提高成穗率作用明顯。對于底肥充足、苗壯蘗足的一類苗,一般不施或酌情少施,以免春季分蘗過多、群體過大,造成中、后期管理被動?;蛞鸬狗?。

    農村百事通 2009年21期2009-01-2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