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罐

  • 不同負壓及摩擦次數走罐治療斑塊狀銀屑病的臨床療效觀察*
    法優勢明顯,其中走罐療法對銀屑病肥厚型皮損的改善明顯。作為中醫傳統特色療法,走罐療法是借助負壓吸附于皮損上,在皮損處快速吸、拔、推、拉,使局部血液運行加速,以達到行氣活血、疏通化瘀的作用,從而改善皮損。走罐療法受到廣大患者及同行的認可,并被納入2017 年尋常型銀屑病中醫特色外治療法專家共識[7]。目前對走罐治療銀屑病的研究較多,但僅局限于療效研究,對走罐時罐內壓力及摩擦次數的研究缺乏。為了探索最佳的走罐負壓及摩擦次數,本研究對脾虛濕盛型斑塊狀銀屑病患者采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3年8期2023-07-13

  • 淺析走罐治療斑塊狀銀屑病及其共病的作用機制與潛在效益※
    諸多治療手段中,走罐治療斑塊狀銀屑病療效肯定,已作為中醫非藥物療法寫入《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年簡版)》[2]。本文旨在探討走罐治療斑塊狀銀屑病的潛在效益,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1 走罐的形成與發展走罐是在拔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外治法。拔罐最早見于《五十二病方》,稱為“角法”。田成慶在1956年發表的《拔火罐》中首次提到“移罐法”,即用熱酒作為介質使罐體潤滑而產生移動,但并未闡明該方法的作用。直至1982年出版的《實用針灸學》描述了走罐的操作手法

    中國民間療法 2022年15期2022-12-11

  • 祛瘀消斑飲配合走罐治療斑塊型銀屑病療效觀察
    用祛瘀消斑飲結合走罐治療斑塊型銀屑病療效較好,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共80例,均為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皮膚科門診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聯合組與走罐組各40例。聯合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48.15±14.01)歲,平均病程為37(23.50,97.75)個月。走罐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7.15±11.32)歲,平均病程為36(18.00,72.50)個月。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2年5期2022-12-07

  • 一種走罐潤滑油加熱罐的設計與應用
    包括閃罐、揉罐、走罐、抖罐、留罐五個步驟。在走罐、抖罐過程中需要用到潤滑油作為介質,但是在氣溫低的季節用常溫的介質時,介質溫度低于人體皮膚溫度,易使寒邪侵入已經打開的毛孔腠理導致寒邪入侵機體,患者也感覺介質冰涼,舒適度不佳。當前市場上存在一種超聲耦合劑多功能保溫加熱器,能夠預熱超聲耦合劑,但此類保溫加熱器內部缺少固定裝置,無法將盛裝潤滑油的瓶體固定,且缺少測量潤滑油瓶體內部溫度的功能。目前臨床走罐操作時應用的潤滑油因無加熱罐而未加熱。為了能使平衡火罐該項中

    護理與康復 2022年7期2022-07-27

  • 姜汁與不同介質走罐治療COPD穩定期患者的療效分析*
    疾病[1~2]。走罐療法是在罐具吸住后,再反復推拉、移動罐具,擴大治療范圍的一種拔罐療法,適用于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通過疏通經絡、通暢血流有效改善肺功能[3~4]。本研究主要對比姜汁與其他介質走罐治療COPD穩定期患者的療效?,F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8年1~6月收治的90例COPD穩定期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姜汁組、石蠟油組及清水組,各30例。姜汁組平均年齡(56.25±10.8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1年11期2021-07-30

  • 以扶他林乳膠為介質走罐對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治療方案[5]。走罐、扶他林乳膠外涂均是治療CNLBP常用的方法,走罐多以凡士林等為介質,未見以扶他林乳膠為介質走罐治療CNLBP的文獻。為尋找優化的治療方案,本研究以扶他林乳膠為介質走罐治療CNLBP,并觀察對CNLBP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入選和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①患者符合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專家組制定的CNLBP診斷標準[1];②查體結合影像學檢查排除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骨質疏松癥等特異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1年16期2021-06-21

  • 了解走罐
    易于被大眾接受。走罐,亦稱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涂上一層凡士林、板油等潤滑油作為介質,再以閃火法將罐吸拔于所選部位的皮膚上,然后,醫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緊皮膚,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動、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至瘀血時,將罐起下。簡單來說,拔罐就是定點把罐固定在身體某個部位,而走罐則是利用介質在身體上進行線性操作。走罐這種療法的痛苦性相對較大,其痛苦的程度有時候會超過人體的耐受限度,因此應用相對較少。局部走罐以病變

    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21年4期2021-06-03

  • 壯藥走罐聯合背廊灸治療脾虛濕阻型單純性肥胖的效果觀察
    最為常見[2]。走罐療法具有散寒祛濕、溫補的作用,是中醫外治常用方法,臨床觀察發現其具有較好的減肥效果[3-4]。傳統走罐療法只注重治療部位而不循經絡,手法迂回無序,濁氣無法循經絡穴位順利排出體外,升清降濁的效果不佳[5]。而壯藥走罐法是將壯醫特有的道路理論、特定穴位與走罐法相結合,形成壯醫特有的壯藥走罐法,具有疏通三道兩路,使天、地、人三部之氣恢復同步,達到氣血平衡的效果[6-7]。艾灸可治療寒熱虛實病證,灸得姜助則溫補、散寒、祛濕功效極強,隔姜灸的藥物

    廣西醫學 2020年20期2020-11-30

  • 觀察走罐聯合保健推拿的中醫養生療法輔助治療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療效
    價中醫養生療法(走罐+保健推拿)治療抑郁癥的可行性和臨床效果,為抑郁癥治療工作提供參考。方法:選擇我院收治治療的90例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西藥治療的對照組(n=45)以及配合走罐+保健推拿中醫養生療法的研究組(n=45)。比較2組抑郁癥患者的治療狀況,包括治療效果以及抑郁評分改善情況。結果:治療前組間HAMD評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對比治療前HAMD評分改善且研究組評分更低P<0.05。組間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康頤 2020年3期2020-09-10

  • 走罐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療效及對PASI評分影響的Meta分析※
    被發掘出來,其中走罐療法就受到了越來越多醫生的青睞,走罐療法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皮損情況,但缺少相應的系統性評價,筆者于此對走罐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進行Meta分析,為臨床應用提供進一步的數據支持。1 資料與方法1.1 納入標準1.1.1 研究類型 含有走罐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文獻語種限中文和英文。1.1.2 研究對象 具有明確的診斷標準(參照《中國臨床皮膚

    中醫藥通報 2020年2期2020-05-31

  • 蒙藥結合走罐療法治療琪素希拉偏盛型烏合日依力都病60例臨床觀察
    易復發.蒙藥結合走罐療法是蒙醫的傳統療法,起到利氣血運行、燥希拉烏蘇、清琪素希拉熱、防病治病等作用[3].筆者對20 例銀屑病患者采用蒙藥結合蒙醫傳統療法-走罐療法進行治療,現將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自2018-12至2019-06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60例琪素希拉偏盛型烏合日依力都?。ㄣy屑?。┗颊?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0歲,平均病程6年.60例患者隨機分為3組,銀屑顆粒組、蒙藥組和蒙藥結合走罐療法組,每組20例.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1期2020-03-19

  • 走罐法聯合留罐療法在肩周炎患者中的應用探討
    摘要】目的:觀察走罐法與留罐法相結合對肩周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門診收治的98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隨機方法分兩組,每組49人,對照組行留罐治療,觀察組行走罐法聯合留罐法相結合治療,每5天治療一次,5次為1個療程。結果:一個療程后兩組患者SF-MPQ和Melle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觀察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關鍵詞】肩周炎;走罐;留罐;疼痛;活動度【中圖分類號】R68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105-02肩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1期2020-02-06

  • 走罐療法聯合放血療法治療斑塊型銀屑病的理論探析※
    療法及近代衍生的走罐療法簡單易行,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作為中醫非藥物療法越來越被廣大醫家推崇,將其應用于斑塊型銀屑病的治療。2017版銀屑病中醫治療專家共識進一步規范了包括放血療法及走罐療法在內的銀屑病中醫診療規范[3]。山西省中醫院皮科在臨床工作中長期運用走罐療法聯合放血療法治療斑塊型銀屑病,總結出相應的操作流程,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并在臨床觀察及文獻研究中發現二者在治療斑塊型銀屑病中具有協同作用。筆者結合中醫理論及相關現代醫學研究,從二者的操作及理

    中國民間療法 2020年4期2020-01-13

  • 觀察走罐聯合保健推拿的中醫養生療法輔助治療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療效
    通過食療、針灸、走罐等方式進行治療,而西醫治療中,則以藥物治療為主[2]。相關研究指出,兩種療法單一治療抑郁癥效果均不理想。為此本院進行走罐聯合保健推拿輔助西醫藥物治療的臨床觀察,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一些新思路,具體內容下見。1 資料及方法1.1 一般資料抽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前來本院接受治療的抑郁癥患者80例,利用隨機數字表將此80例患者隨機分組,聯合治療組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40.29±10.17歲,治療組40例患者中男25例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9年31期2019-12-20

  • 音樂推拿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療效觀察
    患者隨機分為推拿走罐組、音樂推拿組和口服貞芪扶正膠囊組各30例,比較3組組內及組間FS-14及MFI-20評分改變的差異。結果治療五周后,3組組內均有顯著差異,推拿走罐組及音樂推拿組分別與貞芪扶正組相比均有顯著差異,推拿走罐組與音樂推拿組相比并無統計學差異。結論音樂推拿療法可有效改善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疲勞癥狀,療效與推拿走罐法相近,但明顯優于口服貞芪扶正膠囊。關鍵詞:慢性疲勞綜合征;推拿;音樂;走罐中圖分類號:R244.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9年10期2019-11-27

  • 藥物走罐聯合穴位貼敷治療老年骨折臥床便秘36例
    采用藥物腹部七穴走罐配合大黃粉神闕穴貼敷治療老年骨折臥床患者便秘36例,取效較好,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科老年骨折臥床便秘患者72例,男32例,女40例,年齡65~86歲,平均72.6歲,無腦、胸、腹、盆腔臟器合并傷,住院前排便正常。其中髖部骨折46例,胸腰椎骨折11例,脛腓骨骨折5例,股骨干骨折4例,骨盆骨折3例,多發性骨折2例,髕骨骨折1例,均需臥床治療。72例患者癥見:食少納呆,腹部脹滿不適,大便秘結,舌淡或紅或淡

    浙江中醫雜志 2019年9期2019-09-16

  • 除濕祛痛,走罐更管用
    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走罐有刮痧留罐雙重作用濕氣重、食欲不振、全身沉重、大便溏泄等都是濕邪過重的表現,用走罐除濕效果較好。對頸、肩、背痛、肌肉酸痛、感冒發燒的患者,走罐也很適用,因為走罐綜合了刮痧與留罐的作用,既能讓皮膚毛細血管輕微出血,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祛毒、清熱;又能讓粘連的組織松弛,達到舒筋活血、止痛的效果。據門診統計,目前到中醫診療室做走罐的,大多都是感冒、腰背疼痛、濕氣重以及后背、四肢怕冷的患者,尤其是長期待在空調房,久坐的辦公室一族,長時間

    家庭醫藥 2019年7期2019-07-25

  • 淺談針灸加走罐療法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療效觀察
    目的:觀察針灸加走罐療法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效果。方法:以于本院60例就診的尋常銀屑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給予口服阿維A膠囊+0.005%卡泊三醇軟膏外涂+紫外線照射治療)和觀察組(30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針灸+走罐治療),2組療程均為12周;計算2組患者治療前后銀屑病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PASI)評分,并對臨床療效做出評價,記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經治療,2組患者PASI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PASI

    健康大視野 2019年9期2019-05-13

  • 金黃膏走罐輔助涼血平銀飲治療銀屑病的臨床效果
    目的 探討金黃膏走罐輔助涼血平銀飲治療銀屑病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長沙市第一醫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聯合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兩組患者均給予西醫基礎療法和涼血平銀飲治療,聯合組同時采用金黃膏走罐輔助治療,療程2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指標、免疫學指標、銀屑病面積、病情嚴重程度(PASI)評分及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DLQI)等。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17(IL-17)、

    中國醫藥導報 2019年6期2019-04-08

  • 走罐”源流考
    京100700)走罐是在拔罐基礎之上,使罐以一定的動作沿著特定路線移動于皮膚之上,用于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又稱推罐,曾稱為移罐。具體操作為拔罐時先在所吸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涂一層凡士林、刮痧油、橄欖油等潤滑劑,再將罐吸拔于皮膚,然后醫者手握罐體使罐口在皮膚表面進行上下左右的往返推動,反復操作,直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或瘀血時再讓罐離開吸拔部位。施術罐具多以玻璃罐為主,施術部位多為肌肉豐厚處,常用于治療肌肉骨骼和結締組織、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皮膚和皮

    亞太傳統醫藥 2019年2期2019-02-26

  • 觀察走罐聯合保健推拿的中醫養生療法輔助治療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療效
    患者的治療中應用走罐聯合保健的中醫養生輔助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受治抑郁癥患者80例,隨機分組,常規治療組及聯合治療組,各40例。常規治療組使用西藥治療,聯合組則西藥治療同時采用走罐聯合保健推拿的中醫治療方法。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抑郁情況、治療效果。結果 聯合治療組SDS評分更低,治療有效率更高,差異明顯(P【關鍵詞】走罐;保健推拿;中醫養生療法;抑郁癥;臨床療效【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年31期2019-02-10

  • 除濕祛痛,走罐更管用
    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走罐有刮痧留罐雙重作用濕氣重、食欲不振、全身沉重、大便溏泄等都是濕邪過重的表現,用走罐除濕效果較好。對頸、肩、背痛、肌肉酸痛、感冒發燒的患者,走罐也很適用,因為走罐綜合了刮痧與留罐的作用,既能讓皮膚毛細血管輕微出血,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祛毒、清熱;又能讓粘連的組織松弛,達到舒筋活血、止痛的效果。據門診統計,目前到中醫診療室做走罐的,大多都是感冒、腰背疼痛、濕氣重以及后背、四肢怕冷的患者,尤其是長期待在空調房,久坐的辦公室一族,長時間

    家庭醫藥 2019年13期2019-01-15

  • 斑塊型銀屑病走罐療法的操作與作用機制探討
    的重點研究方向。走罐療法對改善斑塊型銀屑病皮損具有肯定的療效,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具有獨特的優勢。山西省中醫院皮膚科近年來應用走罐法治療斑塊型銀屑病,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并總結出相應的操作流程。筆者根據多年臨床實踐,介紹斑塊型銀屑病走罐療法的操作方法,并結合中醫理論基礎及相關現代醫學研究,探討斑塊型銀屑病走罐療法的作用機制。1 走罐療法概述罐法是從砭法演變而來的一種中醫外治法,具有悠久的歷史,古稱“角法”,最早見于《五十二病方》。清·《本草綱目拾遺》描述拔

    中國民間療法 2019年10期2019-01-10

  • 局部走罐聯合刺血拔罐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臨床研究
    。本研究采用局部走罐聯合刺血拔罐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取得較滿意的療效,結果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納入標準 ①符合尋常型銀屑病的診斷標準[2];②皮疹主要分布在軀干、四肢等面積較大、肌肉豐厚的部位;③年齡18~65歲;④近3月未服用過維A酸、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1月內未用過治療銀屑病的內服及外用藥物;⑤患者知情同意。1.2 排除標準 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②精神疾病患者;③有其他系統性疾病或皮膚病者;④藥物過敏者;⑤走罐或刺血拔罐不能耐受者。1.3

    新中醫 2018年12期2018-12-04

  • 中藥穴位貼敷聯合走罐在高血壓性眩暈患者中的療效觀察
    中藥穴位貼敷聯合走罐合并藥物治療高血壓性眩暈,取得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 資料選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內科治療的80例高血壓性眩暈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46~78歲,平均63.2歲,其中一例患者皮膚過敏放棄貼敷,1例患者走罐一次后未能堅持;對照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5~76歲,平均65.5歲,其中一例患者因膠布過敏不能貼敷,1例患者不能忍受走罐時的疼痛不適放棄走罐

    醫藥前沿 2018年34期2018-11-28

  • 整體觀指導下針灸治療失眠驗案
    】整體觀;針灸;走罐;撳針;失眠;背俞穴;驗案【中圖分類號】R256.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225-01典型病例:患者張某,男,54歲,2016年3月16日初診。主訴:反復失眠 10年余,平素脾氣急躁易怒,入睡困難通常入睡時間大于1.5小時,長期自服地西泮及多種藥物(具體不詳),病情時輕時重。近1個月來,癥狀加重,嚴重到徹夜不眠,遂來我科就診?,F癥:心煩易怒,入睡困難, 胸悶痰多,形體偏胖,頭重頭暈,伴右手顫動

    健康大視野 2018年8期2018-10-20

  • 一種面部走罐器的設計和應用
    楊佳曼?一種面部走罐器的設計和應用付雪鴿1,牛云云1,張治華2,杜雪源1,馮楠楠1,田雅云1,楊佳曼1(1.河南中醫藥大學,鄭州 450008;2.云南中醫學院,昆明 650000)面部走罐器;針灸器械;走罐療法拔罐療法是中醫針灸臨床最常用的療法之一,而走罐是對傳統罐法的發展,屬于動態拔罐[1]。面部走罐作為一種“綠色”的物理療法日益受到青睞[2],走罐可加速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局部新陳代謝,并可通過刺激面神經,提高面部肌肉彈性,促進疾病的康復[3]。

    上海針灸雜志 2018年9期2018-09-14

  • 背部膀胱經走罐法聯合卡泊三醇外用治療銀屑病頭部皮損的療效觀察
    們采用背部膀胱經走罐療法聯合卡泊三醇外用對銀屑病頭部皮損療效滿意,介紹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銀屑病伴有頭部皮損;②年齡18~65歲;③背部無破潰皮損;④以前至少接受過一次頭部治療,但效果不佳;⑤育齡期婦女妊娠試驗陰性;⑥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背部皮膚有過敏、潰湯、水腫的;②年老體弱多病者;③年齡>65歲,或<18歲;④患者疼痛敏感,不能堅持

    中國醫藥指南 2018年24期2018-09-12

  • 背部走罐治療感冒三十例
    背部膀胱經和督脈走罐,可以大大減輕患者感冒的不適癥狀,使患者較快恢復。 1.臨床資料本組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齡最大為68歲,最小4歲;病程1~3天。所有患者均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頭痛、全身酸痛癥狀,少數患者有發熱癥狀。 2.治療方法患者俯臥在床上,使背部充分暴露。在背部均勻涂抹上適量橄欖油,在走罐時起到潤滑的效果,也可以減輕疼痛。選取適合患者體型的玻璃火罐,檢查罐口是否光滑,以免劃傷患者。用閃火法將火罐拔在大椎穴,從大椎穴沿督脈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18年9期2018-09-12

  • 中藥內服配合走罐療法辨證治療進行期銀屑病67例
    觀察中藥內服配合走罐療法辨證治療進行期銀屑病臨床療效觀察。方法 按照病例入選標準臨床選取符合進行期銀屑病辨證患者,均按照中醫辨證論治配合走罐療法綜合治療67例。結果 臨床痊愈17例,顯效23例,有效2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02%,治療期時間最短45天,最長4個月,平均治療時間75天,治療痊愈患者,復查血常規,免疫球蛋白,補體C3,均在正常范圍內。結論 內服中藥,配合走罐療法,從血論治銀屑病進行期之患者,兩者相輔相成,均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活血,排除毒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8年10期2018-01-19

  • 李永峰運用針刺配合走罐治療成人斯蒂爾病個案報道
    教授采用針刺配合走罐療法治療成人斯蒂爾病的一些經驗。李老師在,臨床上多運用中醫治病求本、扶正固本的思想來指導針刺選穴,以“調理督脈及膀胱經”的方法來治療成人斯蒂爾病,收到了較為顯著的療效?,F特選擇1典型案例予以報道。[關鍵詞]成人斯蒂爾??;針刺;走罐;李永峰成人斯蒂爾?。ˋOSD)是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炎癥性疾病,是類風濕關節炎中的一種特殊類型,曾被稱為“變應性亞敗血癥”。其臨床表現主要以高熱、皮疹、咽痛、關節炎和(或)關節痛、白細胞升高、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等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7年8期2017-12-28

  • 針灸加走罐療法治療尋常型銀屑病30例療效觀察
    :目的觀察針灸加走罐療法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效果。方法以于本院60例就診的尋常銀屑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給予口服阿維A膠囊+0.005%卡泊三醇軟膏外涂+紫外線照射治療)和觀察組(30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針灸+走罐治療),2組療程均為12周;計算2組患者治療前后銀屑病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PASI)評分,并對臨床療效做出評價,記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經治療,2組患者PASI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PASI評分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7年9期2017-09-27

  • 電針配合走罐治療失眠癥的效果研究
    劉環衛電針配合走罐治療失眠癥的效果研究劉環衛目的 探討電針配合走罐治療失眠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10例失眠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運用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單純電針治療,觀察組給予電針配合走罐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24%,對照組為85.71%,觀察組的療效較高,且隨訪1~3個月,觀察組的復發率較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兩組睡眠質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給予失

    中國療養醫學 2017年1期2017-07-25

  • 張虹教授應用體針淺刺配合灸罐治療兒童近視的驗案舉隅
    配合督脈、膀胱經走罐方法及灸神闕在治療本病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F將具體方法結合驗案予以介紹。關鍵詞:近視;淺刺;走罐;灸法中圖分類號:R2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3-0004-02近視是指眼在調節放松狀態下,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光系統折射后,焦點落在視網膜之前的一種屈光狀態。因焦點落在視網膜之前,所以在視網膜上則形成不清楚的像。遠視力明顯降低,但近視力尚正常,為臨床常見病。筆者師從于導師張虹教授,有幸得其指導,吾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7年3期2017-07-20

  • 最常用的背部循經走罐
    蘇瑞利走罐療法即是將罐作為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之吸著于皮膚,然后用手推動杯罐在病變部位來回滑動,從而使皮膚產生潮紅或瘀血現象,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走罐法適用于面積較大、肌肉較豐厚的部位,如脊背、腰臀、腿部等,主要包括局部走罐法(以病變部位為中心,進行較小范圍的上、下、左、右旋轉推行)和循經走罐法(以與病變相關聯的經脈為主,進行較大范圍的循經走罐治療)。背部走罐是目前使用的最普遍的走罐療法,屬于循經走罐的一種,包括背部膀胱經走罐法和督脈

    中老年健康 2017年6期2017-07-05

  • 保健灸加背部走罐治療亞健康狀態效果觀察
    武保健灸加背部走罐治療亞健康狀態效果觀察陳凱玲,黃毅玲,陳志斌,譚 武目的 觀察保健灸加背部走罐治療亞健康狀態臨床效果。方法 將100例亞健康狀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電針灸治療,觀察組采用保健灸配合背部走罐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健康狀態問卷(SF-36)及疲勞量表-14(FS-14)評分等。結果 經3個療程后,觀察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保健灸;亞健康;背部走罐“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最早出現在我國的《黃帝內經》,也一直是我國醫學界所遵

    白求恩醫學雜志 2016年6期2017-01-05

  • 針刺少陽經穴結合頸肩部走罐治療偏頭痛療效觀察
    陽經穴結合頸肩部走罐治療偏頭痛療效觀察何 誼(海南省瓊海市中醫院,海南 瓊海 571400)目的:探討針刺少陽經穴結合頸肩部走罐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方法:將7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觀察組予針刺少陽經穴結合頸肩部走罐,針刺每周5次,走罐每周1次;對照組予鹽酸氟桂利嗪膠囊,10 mg/次,1次/天。兩組均以2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觀察治療前后的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及偏頭痛特異生活質量問卷(MSQ)評分,并評價臨床療

    針灸臨床雜志 2016年11期2016-12-16

  • 按摩、拔罐、刮痧都有講究
    休息15分鐘。[走罐]錯:足底走罐防百病對:脊背兩側促循環走罐是拔罐的一種,足底走罐是一些養生保健店經常推薦的一種,聲稱能緩解疲勞,預防各種疾病等等。其實走罐或拔罐更多是走脊背兩側,面積大且肌肉豐厚的部位。腳底肌肉并不豐厚,并且腳底角質較厚,不適合走罐。專家提醒:皮膚過敏者宜選用溫水進行走罐潤滑,而不宜選用潤滑劑等。水腫、尿毒癥患者等不宜走罐。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9期2016-05-14

  • 按摩、拔罐、刮痧都有小竅門
    塑料板做工具?!?span class="hl">走罐】錯:足底走罐防百病對:脊背兩側促循環在很多養生保健機構里,工作人員都會推薦走罐,這是一種比拔罐更好的方法。其實它也是拔罐的一種,我們通常說的拔罐其實是留罐,走罐比留罐要疼痛。足底走罐是一些養生保健店經常推薦的一種,聲稱能緩解疲勞,預防各種疾病等等。其實走罐或拔罐更多是走脊背兩側,面積大且肌肉豐厚的部位。腳底肌肉并不豐厚,并且腳底角質較厚,不適合走罐。走罐的目的就是為了祛風散濕、活血化瘀、改善內臟功能,腳底角質厚則不容易達到這種目的。走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6年4期2016-04-06

  • 推拿配合走罐治療腰背肌勞損的臨床研究
    閆紅衛?推拿配合走罐治療腰背肌勞損的臨床研究閆紅衛【摘要】目的 探討推拿配合走罐治療腰背肌勞損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96例腰背肌勞損患者臨床資料,依據患者病情給予相應治療,分析具體臨床療效。結果 60例治愈,占62.5%;20例顯效,占20.9%;13例有效,占13.5%;3例無效,占3.1%,總有效率為96.9%。結論 推拿配合走罐治療慢性腰肌勞損,治療有效率高,且治療手法簡單無副作用,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娟P鍵詞】推拿;走罐;腰背肌勞損;臨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年2期2016-02-15

  • 針刺配合走罐治療失眠臨床分析
    王旭靜針刺配合走罐治療失眠臨床分析王旭靜目的 研究分析失眠應用針刺配合走罐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失眠患者30例,將其設定為研究組,再選取同期的30例失眠患者,將其設定為對照組。對研究組患者應用針刺配合走罐的方法進行治療,對對照組患者應用口服西藥的方法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變化情況。結果 對兩組患者應用不同治療方法,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67%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73.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年15期2016-02-05

  • 走罐法治療小兒發熱的臨床研究
    走罐法治療小兒發熱的臨床研究※通訊作者:衛彥1張睿英2蘇蘇1呂凌3小兒發熱是指體溫超過正常范圍高限,是小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癥狀。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身體和入侵病原作戰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一個過程。雖然體溫的異常升高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發熱過高或長期發熱可使機體各種調節功能受累,從而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1]。西醫退熱藥的副作用大,中醫罐法治療本病操作簡便,療效甚佳,便于臨床應用。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8月在黑龍江中

    中國民間療法 2015年8期2015-12-22

  • 針刺配合背部走罐治療高熱30例
    采用針刺配合背部走罐,退熱見效快,患者痛苦小,收到了滿意效果,現將方法介紹如下:1、治療方法:1、1、針刺治療: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少商,用30號1寸毫針,先深后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留針30min,間斷行針4次-5次,以患者汗出為度。1、2、背部走罐:取穴脊柱兩側和背俞穴,用玻璃罐,先在背部蘸清水,將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皮膚潮紅,充血甚或淤血時,將罐起下。2、結果: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最小15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3期2015-10-21

  • 不同參數督脈走罐對亞健康人體背部局部皮膚血流量影響的初步觀察*
    93不同參數督脈走罐對亞健康人體背部局部皮膚血流量影響的初步觀察*趙義靜1,劉佩東1,陳澤林1,2,3,劉陽陽1,2,3,周丹1,2,3,郭義1,2,3 (1.天津中醫藥大學實驗針灸學研究中心,天津300193;2.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天津300193;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針灸標準化研究中心試點建設單位,天津300193[目的]通過觀察不同參數督脈走罐對亞健康人體背部局部皮膚血流量影響及規律的變化,探討走罐對機體陽氣的影響。[方法]對20名亞健康成

    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年1期2015-08-25

  • 走罐配合瘀點滯針術治療腰肌筋膜炎療效觀察
    慶 40078)走罐配合瘀點滯針術治療腰肌筋膜炎療效觀察羅剛1,唐正友2 (1.重慶市九龍坡區含谷鎮衛生院,重慶4013292.重慶市北碚區金刀峽鎮衛生院,重慶400718)[摘要]目的:觀察走罐配合瘀點滯針術治療腰肌筋膜炎的臨床療效。方法:80例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對照組用常規針刺加拔罐治療,治療組用走罐配合瘀點滯針術治療。結果:痊愈率治療組82.5%,對照組5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走罐配合瘀點滯針術治療腰肌筋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5年11期2015-03-12

  • 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療效觀察
    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療效觀察古愛群,賴婷姍,姚麗媚增城市中醫醫院,廣東 增城 511300目的:觀察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將96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予口服莫沙必利片;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2組療程均為15天。結果:顯效率和總有效率觀察組分別為75.00%和95.83%,對照組分別為43.75%和72.92%,2組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新中醫 2015年3期2015-02-22

  • 推拿、走罐、刃針平刺治療背肌筋膜炎臨床觀察
    推拿、走罐、刃針平刺治療背肌筋膜炎臨床觀察陳陸陸(江蘇省南京市職業病防治院,210042)背肌筋膜炎指背部筋膜、肌肉、肌腱和韌帶等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癥,引起背部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癥狀的疾病,又稱“肌筋膜纖維織炎”“肌風濕”“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等。我科采用推拿、走罐、刃針平刺治療背肌筋膜炎,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3月~2013年4月共104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隨機分為推拿、走罐、刃針平刺治療組52例和推拿、拔罐對照組52例。治療組男2

    中國民間療法 2015年11期2015-02-19

  • 針灸配合背部走罐治療大學生亞健康臨床療效觀察
    采用針灸配合背部走罐治療大學生亞健康30例,現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本組 30例亞健康人群均為河北聯合大學在校大學生,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齡20~25歲,平均年齡(23±1)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2年,平均病程(13.5±6.5)個月;BMI值 17~23.4 kg/m2,平均值為(20.19±1.79)kg/m2。1.2 診斷標準參照2006年中華中醫藥學會頒布的《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1.3 排除標準①不愿或不敢接受針灸、走罐治療

    上海針灸雜志 2014年10期2014-11-08

  • 姜汁走罐療法治療腰背部肌筋膜炎76例
    00193)姜汁走罐療法治療腰背部肌筋膜炎76例王玉華,楊建(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 300193)肌筋膜疼痛綜合征;腰背肌筋膜炎;推罐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種以“激痛點”為特征的慢性疼痛病癥,受累部位可遍及全身,但以機體負荷較大部位的肌肉筋膜組織發病較多,如頸部、肩部及腰背部、臀部,引起頸痛、肩痛、腰背痛及臀腿痛等[1]。該病可涵蓋目前的腰背肌肉勞損、腰背部纖維炎、腰背部疼痛綜合征、風濕病或精神性風濕癥。近年來,筆者采用姜汁走罐法治療此病76例,現報

    上海針灸雜志 2014年4期2014-04-05

  • 走罐對優秀賽艇運動員腰背肌筋膜炎的療效觀察
    條索;(3)接受走罐治療;(4)無下肢放射痛。2 治療方法采用走罐進行治療。由賽艇隊醫務組具有正高職稱的醫師進行操作,保持室內溫暖無風?;颊吒┡P于治療床,腰背部充分暴露。以按摩油或潤膚油為介質,緩慢沿病變部位推行或拉回,手法宜緩慢、柔和,推時右手掌根稍用力向下壓,使罐前緣相對后緣微微上翹;拉回時右手指稍用力向下壓,使罐后緣微微上抬,如此往返推拉10次左右,待皮膚呈紫紅甚至出現輕度瘀斑即可。走罐范圍以肩、背、腰為主,具體為(1)沿督脈、膀胱經方向;(2)沿肌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3年11期2013-08-15

  • 淺析走罐補瀉的關鍵因素
    津300193)走罐法是依靠有潤滑功能的介質,將火罐吸附于人體上并來回推移以此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集溫灸、拔罐、刮痧、按摩和藥物療法的功效于一體[1]。罐療以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為其補瀉的基本原則[2]。在走罐過程中以個體的機體功能狀態為基礎,通過不同手法,不同介質的運用,對經絡穴位或特定部位進行各種不同方式的刺激,使機體內部得到調節,增強其功能活動,提高機體的抵抗力,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F根據臨床實踐和文獻研究,總結影響走罐療法

    上海針灸雜志 2013年2期2013-04-07

  • 電針配合走罐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臨床觀察
    0014電針配合走罐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臨床觀察胡 佳湖北省武漢市中醫醫院科教科,湖北 武漢 430014目的:觀察電針配合走罐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療效。方法:將6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針灸治療,并對肩髃、臂臑、肩髎、臑會予以電針治療,在電針治療結束后予以肩部走罐治療。結果:經2個療程治療后,治愈23例,好轉21例,有效16例,無效0例。結論:電針配合走罐治療肩周炎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電針;走罐;肩關節周圍炎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肌肉、韌帶、肌腱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3年9期2013-01-25

  • 腹部走罐治療月經后期40例
    魏娜?腹部走罐治療月經后期40例魏娜(山東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濟南 250014)推罐;月經失調;針灸療法;穴位,胸腹部月經后期是指月經周期延后7 d以上,甚至40~50 d,連續2個周期以上者,亦有人稱之為“月經錯后”、“經遲”,是婦女月經不調中的一種常見病癥之一。近年來,筆者采用腹部走罐治療月經后期40例,現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40例月經后期患者均為山東省中醫院針灸科門診患者。其中年齡最小18歲,最大53歲,平均36歲;病程最短3

    上海針灸雜志 2011年7期2011-04-13

  • 皮膚針叩刺配合走罐治療股外側皮神經炎52例
    )皮膚針叩刺配合走罐治療股外側皮神經炎52例黃金忠(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醫院,445000)股外側皮神經炎又稱感覺異常性股痛,是指一側或雙側大腿前外側皮膚有蟻走感、麻木或疼痛,站立或步行過久后加重。我科于2006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皮膚針叩刺配合走罐治療股外側皮神經炎52例,取得滿意療效,報道如下。一般資料本組52例患者均系門診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6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35歲,平均52.6歲。治療方法1.皮膚針叩刺:裸露患肢,用0.5%碘

    中國民間療法 2011年2期2011-02-12

  • 走罐合并刺血拔罐治療項背部疼痛
    筆者介紹1例通過走罐合并刺血拔罐法治愈的病例。一般資料患者,女,21歲,自2008年年末出現背部輕微疼痛,未在意,背部疼痛逐漸加重,2009年年末出現伏案寫字背部肩胛骨刺痛嚴重,遂治療。經按壓后發現肩胛骨處有條索狀肌肉粘連,用彈撥手法按摩后,緩解數日后再次發作。后又貼敷通絡止痛類藥膏,效果皆不明顯。2010年夏天,由于天氣炎熱開空調睡覺,次日起床項部僵硬,背部疼痛嚴重,遂用走罐合并刺血拔罐法強刺激治療。治療方法患者俯臥位,取3號玻璃罐,先在項背部涂抹紅花油

    中國民間療法 2011年10期2011-02-10

  • 家庭拔罐行氣活血
    者,進行脊柱兩側走罐,對痛點進行拔罐,能夠緩解疼痛。由于拔罐對后背疼痛,疲勞綜合征等效果良好,同時操作簡單,易于掌握,稍加實習,即可在家中應用。拔罐時,一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點燃的探子在玻璃罐中饒一圈后,將玻璃罐迅速扣在需治療的部位,然后檢查罐子是否扣住了皮膚。走罐是指在罐子扣住皮膚后,用兩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體在患者的皮膚上移動??梢猿粋€方向移動,也可以來回移動。走罐作用于數個穴位和一段經絡,如后背脊柱兩側就是走罐部位。走罐除了能治療后背酸痛

    老同志之友 2009年24期2009-12-29

  • 走罐治療失眠40例
    門醫院)筆者運用走罐法治療失眠取得滿意療效,現介紹如下。1臨床資料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齡在18~59歲之間;病程最短2周,最長20年?;颊呔允邽橹髟V就診。2治療方法(1)部位:背部,督脈大椎~腰俞;膀胱經第一側線大杼~白環俞;第二側線附分~秩邊;華佗夾脊穴胸1~腰5。(2)方法:背部均勻涂以甘油作為潤滑劑,用中號火罐,閃火法拔罐,并隨之上下左右往返推動走罐至皮膚潮紅或紅紫為度,以督脈、五臟六腑俞穴為重點。虛證明顯者輕吸輕走,實證明顯者重吸

    中國針灸 2000年6期2000-06-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