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黨

  • 政黨基因:內涵、特征與價值
    “初心”就是一個政黨自身必須攜帶的基因。政黨基因不僅具有階級性、客觀性、傳承性、感染性等特征,同時“政黨基因作為政黨的生命元素與動力引擎,蘊含著政黨的傳承動力,凝結著政黨的激情活力,承載著政黨的階級情懷,弘揚著政黨的歷史使命,是引領政黨宗旨、涵養政黨理論、指導政黨實踐的源動力”(3)岳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6/c414538-29610835

    蘭州學刊 2021年4期2021-12-29

  • 德國《政黨法》的精神內核和制度構造
    在憲法中明確承認政黨的地位和作用,并率先制定了規制政黨的專門法典。從德國70年的政黨政治實踐來看,政黨對于憲法和法律的反饋也是積極的,德國的政黨政治保持了穩定的格局??梢哉f,德國《政黨法》起到了維護政治秩序、保持政治穩定和促進政黨政治有序發展的重要作用。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頒行。德國《基本法》不僅將政黨納入憲法,而且明確承認了政黨的作用?!痘痉ā返?1條規定:“一、政黨應參與人民政見之形成。政黨得自由組成。其內部組織須符合民主

    民主與科學 2021年6期2021-03-09

  • 西方全方位政黨理論:爭論與評價
    er)提出全方位政黨以來,全方位政黨成為西方政治學界引用頻率較高的一個詞。西方政治學家對全方位政黨理論進行了爭論與批評,并對該理論進行了適應性檢驗,從而形成了豐富的全方位政黨理論。本文從全方位政黨理論的提出、爭論、檢驗與批評四個方面梳理全方位政黨理論的研究成果,同時對這一理論作出評價。一、全方位政黨理論的提出全方位政黨理論淵源于西格蒙德·紐曼的社會整合型政黨。通過對戰后西德政黨體制的考察,基希海默爾提出全方位政黨理論。1. 全方位政黨理論提出的背景。在基希

    教學與研究 2018年8期2018-01-24

  • 柬埔寨王國政黨法*
    柬埔寨王國政黨法*《柬埔寨王國政黨法》由柬埔寨王國第一屆國會第六次會議于1997年10月26日通過,由時任代理國家元首謝辛于1998年11月18日在金邊簽發。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本法旨在規范柬埔寨王國政黨創建、注冊和活動的形式與條件。第二條 政黨是由思想和理念相同的人群通過契約的形式自愿組織建立的、永久的、自治的組織,旨在民主自由多黨體制下,在憲法和其他相關現行法律的規范下,通過自由、公正投票,參加國內政治活動。第三條 所有政黨應在柬埔寨王國首都金邊或其他

    南洋資料譯叢 2017年2期2017-08-15

  • 三個視角下解讀彼得·梅爾歐洲政黨政黨體制變遷的問題
    讀彼得·梅爾歐洲政黨政黨體制變遷的問題游 楠(中共中央黨校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91)梅爾深刻闡釋政黨研究中看似矛盾又相互聯系的概念,那就是政黨體制的穩定和動蕩、適應與控制。梅爾是第一個完整地研究政黨政黨體制變遷的學者,在政黨政治的發展過程中,政黨政黨體制的穩定性是關注點。梅爾認為需要發展一系列涉及現代政黨內部生活經驗的合理指標,對政黨政黨體制問題不斷探索科學化研究之路。彼得·梅爾; 卡特爾政黨; 歐洲政黨體制; 變遷彼得·梅爾,著名的愛爾蘭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7年3期2017-03-07

  • 政黨文化概念:考辨、識別與重構〔*〕
    始從文化視角觀照政黨組織,主要形成了兩類成果:其一,對國內外不同政黨,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文化現象進行經驗實證研究;其二,對政黨文化的一般原理進行理論抽象層面的定位思考。兩類成果相結合,催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政黨文化學,并使其愈加獨立。然而,政黨文化學在國內發源至今不到30年,在國際上亦缺乏成熟的理論,因此雖然相關研究成果不斷涌現,但諸多基本問題仍處于討論階段。廓清概念是展開研究的基礎和前提,而學界關于政黨文化概念的研究還未形成主流性、共識性、獨立性

    學術界 2015年9期2015-02-25

  • 政黨形成與演化的幾種模式分析
    0233)成熟的政黨總帶有形成之初的特性,政黨的起源將會影響它的組織結構、組織動力、組織功能和意識形態原則,迪韋爾熱對這種影響提出了一個純粹的觀點:“政黨終其一生都在克服其起源標志”。帕尼比昂科認為,在影響政黨組織發展的諸多因素中,政黨的組織特征更多地依賴其歷史,即政黨依賴于組織是如何起源、如何鞏固的。事實上,政黨起源時的各種特征有可能在數十年之后還對該黨的組織結構施加影響。這意味著,要了解當下的政黨,我們就必須回到該黨的過去,即關注政黨的歷史。每個組織都

    湖北社會科學 2014年1期2014-12-11

  • 政黨管理的范疇、場域和模式分析 ——以社會公共政治為視域
    現代政治體系中,政黨始終居于核心地位、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政黨制度與政黨政治從不同層面展現著政黨的現代價值和作用,也構成政黨研究的主要內容。其研究框架涵蓋了政黨政府研究與政黨內部組織的研究。*林勛建:《西方政黨政治譯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序。但是,盡管這些研究都指涉到政黨的“管理”層面,包括政黨的自主管理和國家對政黨的規范管理,但政黨管理并未作為相對系統和獨立的研究領域出現。而在現實政治生活中,政黨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管理難題,諸如黨員黨籍問題、黨

    治理研究 2014年6期2014-08-07

  • 國內外關于政黨類型學的研究評述
    [摘 要]以政黨組織形態為視角對政黨類型學進行的研究,可以分為四種路徑:組織學、功能主義、歷史主義和整合主義。在這四種研究路徑中,國外學者們基于不同的劃分標準,對政黨的組織形態進行了不同的類型學劃分,從而為政黨家族增加了一些新的成員。對于國內學界來說,更多的是借鑒和評議國外關于政黨組織形態的類型學劃分,總體上尚處于學習的階段。[關鍵詞]政黨組織形態;政黨類型;評述[中圖分類號] D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928X(2014)03-

    上海黨史與黨建 2014年3期2014-03-24

  • 衰落抑或復興:美國學者關于美國政黨變遷的研究*
    0100)美國的政黨是正在衰落,還是正在復興?美國政治學界數十年來熱衷于研究這個問題,卻一直沒有統一的答案。美國學者在“政黨衰落還是復興”這個問題上除了系統的著書立說之外[1],更多的是發表在各類學術期刊的學術論文。本文將對這些學術成果進行一個系統的梳理與評價,以期進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美國政黨政治變遷的相關內容。一、概念提出:政黨衰落抑或政黨復興?美國學者觀察政黨政治與政黨制度主要依據弗拉基米爾·奧蘭多·基(Valdimer Orlando Key)提出的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13年6期2013-08-15

  • 組織文化視野下政黨文化概念的構建研究
    究的背景近年來,政黨文化以及中國共產黨政黨文化研究,日益受到政治學和黨史學界的關注。那么,何謂“政黨文化”?這是開展政黨文化以及中國共產黨政黨文化研究首先必須厘清的基本命題。國內一批學者嘗試著從不同角度給政黨文化作出概念上的界定。較早對政黨文化概念作出界定的是著名政治學家王滬寧教授,他從政治文化的角度來分析政黨文化概念,認為:“政黨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它包括人們對政黨的理念、價值、情感、信仰、理想和原則的選擇?!盵1]這一概念對于后來政黨文化的界定影響

    湖北社會科學 2012年11期2012-04-12

  • 政黨變革、政黨體制變革、政黨政治變革含義辨析
    250100)政黨變革、政黨體制變革、政黨政治變革含義辨析禹海霞(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山東濟南 250100)政黨變革、政黨體制變革、政黨政治變革是政黨政治理論中的三個基本范疇。政黨變革反映的是政黨自身各構成要素的發展變化;政黨體制變革體現的是政黨在政治體系中的地位以及政黨之間的關系模式和運行機制的變化;由政黨自身和政黨體制變革所引起的有關政黨政治的制度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變化則為政黨政治變革。政黨變革是政黨體制變革的核心驅動,是政黨政治變革的關

    山東社會科學 2012年1期2012-04-12

  • 論“政黨軟力量”
    本文研究的主體是政黨。在政治社會學領域,凝聚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是政黨實現追逐權力、改造社會等根本目標的前提條件,因此往往也是政黨活動的主要選擇。政黨的“soft power”作為其凝聚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受眾是廣大民眾。在民主價值極大彰顯的今天,絕大多數的民眾不會天然地成為某一政黨的支持者,政黨只有取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才能永葆青春活力,始終立于不敗之地。作為政黨爭取民眾的“利器”,政黨的“soft power”的直接來源和廣大受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11年4期2011-08-15

  • 科學的政黨觀:中國政黨政治的新邏輯
    朱昔群科學的政黨觀:中國政黨政治的新邏輯朱昔群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新論斷,是科學發展觀在黨建領域的運用。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首先要求確立科學的政黨觀,包括科學的執政觀和科學的黨建觀。確立科學的政黨觀,要求把黨的建設建立在政黨建設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基礎上,建立在政黨建設和發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的基礎之上。中共中央重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建設宗旨,提出要實現黨的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體現了科學政黨

    團結 2011年1期2011-08-15

  • 國內學術界“政黨意識形態”研究綜述*
    100875)政黨與意識形態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政黨意識形態是政黨構成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政黨的靈魂,并往往為政黨的政治行為提供鮮明的價值理念和有力的合法性依據。一個政黨奉行什么樣的意識形態,是一個政黨在政治理論和思想文化上公開樹立起來的一面旗幟,因而也是判斷一個政黨性質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政黨意識形態研究往往是政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國內學術界對于“政黨意識形態”領域投入了較多的關注,雖然尚未出現論述“政黨意識形態”的專著,但已有多篇有代表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 2011年3期2011-02-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