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采

  • 尼采
    譯者: 鄧冰艷《尼采:反哲學》原系阿蘭·巴迪歐1992—1993 年研討班的講義。1992—1996 年,巴迪歐依次研讀尼采、維特根斯坦、拉康、圣保羅等四位“反哲學家”,圍繞“反哲學”主題做了系列講座,本書為首講。在書中,巴迪歐界定了何謂“反哲學”,并詳細解讀了“反哲學王子”尼采的批判思想。巴迪歐拋開后世對尼采的追捧和指責,懷著深切的同理心去審視尼采的文本(尤其是1887—1888 年的晚期作品),呈現尼采關于世界、藝術和自身的真正意圖。

    工會博覽 2022年36期2023-01-15

  • 認知也有保鮮期
    [德]尼采曾經的堅持被發現是個笑話,曾經自以為的真相竟然是? ?個謬誤。這并非說明曾經的你是多么的膚淺、無知,而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對當時的你來說是條必經之路,它們就是真相,它們理應被堅持。因為人總是在不斷地學習進步,然后朝一個個新的人生階段邁進。你階段性的個人理解沒有錯,但是認知也有保鮮期,一旦過期就不再被需要。所以,生命不息,學習的過程也不能停步。只有不斷審視自我,聽取他人的建議,才能讓自己保持新鮮的認知。(摘自《尼采的哲學》)

    領導文萃 2022年13期2022-07-13

  •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讓你更強大
    彭向梅尼采說過,“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边@句話說的正是超越逆境的智慧。那么,當遇到逆境時,怎樣做才能順利走出逆境,獲得成長呢?1 When faced with a crisis, we find it difficult to imagine the experience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some type of growth. The fact is that we can even get the abil

    瘋狂英語·新閱版 2022年5期2022-04-29

  • 認知也有保鮮期
    【德】尼采曾經的堅持卻發現是個笑話,曾經自以為的真相竟然是個謬誤。這并非說明曾經的你有多么的膚淺、無知,而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對于當時的你是個必經之路,它們就是真相,它們理應被堅持。因為人總是在不斷地學習進步,然后朝一個個新的人生階段邁進。你階段性的個人理解并沒有錯,但是認知也有保鮮期,一旦過期就不再被需要。所以,生命不息,學習的過程也不曾停步。只有不斷審視自我,聽取他人的建議,才能讓自己保持新鮮的認知。(樹摘自時事出版社《尼采的哲學》)

    風流一代·經典文摘 2022年2期2022-02-23

  • 認知也有保鮮期
    [德]尼采曾經的堅持卻發現是個笑話,曾經自以為的真相竟然是個謬誤。這并非說明曾經的你有多么的膚淺、無知,而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對于當時的你是個必經之路,它們就是真相,它們理應被堅持。因為人總是在不斷地學習進步,然后朝一個個新的人生階段邁進。你階段性的個人理解并沒有錯,但是認知也有保鮮期,一旦過期就不再被需要。所以,生命不息,學習的過程也不曾停步。只有不斷審視自我,聽取他人的建議,才能讓自己保持新鮮的認知。(凱文摘自時事出版社《尼采的哲學》)

    視野 2021年14期2021-07-29

  • 尼采思想發展階段代表性觀點評析
    15009)關于尼采思想的發展階段,當下尼采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觀點,是將他的思想發展分為早期、中期與后期三個階段:早期階段從1859年至1876年,從早期進入中期的轉折完成于1876年至1878年。青年尼采在這一時期受到叔本華與瓦格納的決定性影響,屬于他思想的浪漫主義與酒神崇拜時期。中期階段從1876年至1881年,從中期向后期的轉折完成于1881年至1882年。尼采于1876年開始寫作《人性的,太人性的》第1卷,這是他思想進入中期的標志,一直持續到1

    衡水學院學報 2021年3期2021-01-15

  • 尼采的神經癥及其哲學
    州510640)尼采的思想很富有爭議性,其人其說都有些怪異,較難有統一的理解。關于尼采的爭議和怪異印象似乎暗示:人們對尼采的闡釋很可能沒有觸及到某個隱秘的“點”,從而導致我們始終不能有豁然開朗、洞徹明白之感。本文嘗試從精神分析學角度作一次闡釋,希望能對更全面地理解尼采哲學有所助益。一、問題的提出尼采在生前很苦惱于不被人理解,尼采死后又太富爭議。盡管如此,筆者認為,我們正在越來越具備理解尼采的條件。例如,西方現代非理性主義思潮的興起與深入發展,弗洛伊德所開創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3期2020-12-17

  • 尼采超人哲學的現代意義
    王 健人生遭遇對尼采的影響弗里德里?!ね?span class="hl">尼采,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尼采出生于神學世家,兒時的尼采并沒有因為父親的早早離世而忘記父親,相反尼采在心底里深深的懷念著父親,并且勵志長大后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牧師。尼采兒時常常為小伙伴們宣講圣經故事,也許正是對于基督教的深刻領會,才使他后來走向了反對神學的另一個極端。尼采的悲劇性格即使不是天生的,也是由于后天的種種變故誘發的。年幼的尼采早早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父親的離世,弟弟的早夭,尼采在這些人生悲劇中感受到了世

    時代人物 2020年35期2020-12-08

  • 學習之路
    〔德〕尼采曾經的堅持后來卻發現是個笑話,曾經自以為的真相竟然是個謬誤。這并非說明曾經的你有多么膚淺、無知,而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對于當時的你是條必經之路,它們就是真相,它們理應被堅持。因為人總是在不斷地學習進步,然后朝一個個新的人生階段邁進。你階段性的個人理解并沒有錯,但是認知也有保鮮期,一旦過期就不再被需要。所以,生命不息,學習的過程也不應停步。只有不斷審視自我,聽取他人的建議,才能讓自己保持獨到的認知。(張 愚摘自中國華僑出版社《不瘋魔,不尼采》一書)

    讀者 2020年18期2020-09-15

  • 法國作家對尼采思想中期轉向的影響
    215009)尼采研究者一般將他的思想發展分為早期、中期與后期三個階段:早期階段以1876年為臨界點,代表性作品為《悲劇的誕生》與四個《不合時宜的沉思》。青年尼采在這一時期受到叔本華與瓦格納的決定性影響,屬于他思想的浪漫主義與酒神崇拜時期。中期階段是從1876年至1881年。尼采于1876年開始寫作《人性的,太人性的》,這是他思想進入中期的標志,這階段屬于他思想發展的實證主義時期。在1881年8月,尼采獲得了永恒輪回思想,可以看作他思想進入后期的標志,直

    武陵學刊 2020年3期2020-01-02

  • 坦然接受自己的變化
    尼采過去的自己所堅信的真相,現在竟成了錯誤。過去的自己所堅持的信條,現在也發生了變化。這并非因為你年少無知,見識淺薄,不經世事。對當時的你而言,這樣的想法是必要的。對當時那個層次的你來說,那是真相,也是信條。人總在脫胎換骨,更新換代,不斷朝新的人生邁進。所以,只不過是過去必不可缺的東西,現在變得不再需要了而已。所以,對自己的批判,和聽取他人對自己的批判,其實也是對你的蛻變的一種促進,為了讓你更快地煥然一新。(摘自 《快樂的知識》)

    公務員文萃 2019年9期2019-09-25

  • 影子與“我”
    本華曾是青年時代尼采的偶像,叔本華去世5年后,一個偶然的機緣,他的著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被尼采在舊書攤里發掘。尼采當時就認定“這是一本讀了第一頁,就必定會讀完的書”,于是廢寢忘食、不眠不休、通宵達旦地讀,懷著熱情孜孜以求,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字,渴望從每一句話里汲取營養。叔本華書里濃郁的悲觀主義基調與正感受到生命意義的茫然、富有詩人氣質的青年時代的尼采深深地契合。當時,尼采覺得叔本華書里說的不只是叔本華自己的思想,也是與他從未謀面的尼采本人的思想——尼

    科學生活 2019年2期2019-04-30

  • 尼 采 的 申 辯
    中國興起了兩次“尼采熱”:一次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一次是改革開放之后的80年代。這兩個時期也被稱為中國的兩次啟蒙。尼采對基督教的批評是眾所周知的,五四新文化期間,知識分子就以“重估一切價值的”作為反對中國傳統的口號,將尼采理解為魯迅式的革命導師;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自由主義思潮在中國的興起,尼采又成為了自由派哲人的代表?,F在看來,雖然中國的兩次啟蒙都與尼采有著緊密關聯,但是國人對尼采的理解都是存在一定的問題[1]。隨著新時期大批西方研究成果被引進中國

    宿州學院學報 2018年8期2018-04-03

  • 尼采哲學專題討論
    編者按:尼采不僅是20世紀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也是飽受爭議、面相最為復雜的哲學家之一。尼采自稱“非道德主義者”和“積極的虛無主義者”,海德格爾卻稱之為“最后一位形而上學家”;法國新尼采主義者如???、德里達等人將尼采奉為“后現代主義先驅”,列奧·施特勞斯則將尼采解釋為“反柏拉圖的柏拉圖主義者”;如今,許多學者又將尼采理解為“德性主義者”和“自然主義者”。這些不同的標簽不僅透露出了尼采思想本身的豐富性,也透露出了理解尼采、闡釋尼采的困難 性。無論如何,

    哲學分析 2018年3期2018-01-24

  • 尼采在中國(1918—1925)*
    對象,考察了此間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及其作品在中國的翻譯、接受和傳播情況,著重分析了尼采從最初備受歡迎,到后來受到冷落的原因。認為尼采學說影響了魯迅、茅盾、李石岑等人的性格及其創作。指出早在“五四”運動時期,中國人就開始尋找適合行動的哲學,那些起初信仰尼采的人后來大多轉向了馬克思。作者高利克為斯洛伐克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漢學家和比較文學研究家,布拉格漢學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畢生致力于中西思想文化史

    國際漢學 2018年2期2018-01-23

  • 晚期尼采為何重歸藝術?※
    孫周興晚期尼采為何重歸藝術?※孫周興弗里德里?!?span class="hl">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哲學通常被分為早、中、晚三期。一般認為,早期尼采重視藝術,主張一種“悲劇形而上學”;中期尼采變了腔調,棄藝術而倚重于科學;晚期尼采致力于營造他的“哲學主樓”,形成了一種“權力意志的形而上學”。這種看法略顯粗糙,但大致不差。不過,我們的問題在于:在晚期的大量著述中,特別是在他的筆記遺稿中,尼采何以又重新大談藝術,標榜“作為藝術的權力意志”?或者我們干脆問:晚期尼采

    詩書畫 2017年2期2017-06-23

  • 尼采的表面與核心——以施特勞斯《尼采〈善惡的彼岸〉講疏》為中心
    212000)尼采的表面與核心——以施特勞斯《尼采〈善惡的彼岸〉講疏》為中心曹 聰(揚州大學 哲學系,江蘇 揚州 212000)施特勞斯一方面承認尼采對他的巨大影響,另一方面猛烈地批判尼采。施特勞斯在1971—1972學年開設《善惡的彼岸》研讀課,這是施特勞斯關于《善惡的彼岸》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全面細致的一次講解。施特勞斯看到,必須同時把握尼采思想的表面與核心才能理解尼采的地位,因此他從尼采對時代精神的批判深入到尼采對柏拉圖哲學傳統的批判。尼采試圖以歷史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年5期2017-02-24

  • 尼采與瓦格納的恩怨情仇
    楊杰民尼采是誰?弗里德里?!?span class="hl">尼采是德國哲學家、思想家、詩人、作曲家。他強力批判西方傳統的基督教文化,否定基督教傳統的道德體系,主張重估一切價值;他提倡創造一種生存的意義,為后來的存在主義奠定了基礎,被譽為存在主義的先驅之一;他熱愛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奮發的意志力,肯定人世間的價值,給歐洲古典哲學注入新鮮血液,并開辟了古典語言學的嶄新時代。從這個意義上說,尼采開創了人類思想史的新紀元,哲學史可以以“尼采前”和“尼采后”來劃分。在尼采之后,傳統的哲學體系解

    音樂愛好者 2016年7期2016-08-04

  • 尼采后現代主義式思想的電影學詮釋
    李立鎖 楊麗霞?尼采后現代主義式思想的電影學詮釋李立鎖楊麗霞楊麗霞,女,河北邯鄲人,河北工程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方向研究。尼采為人類留下了愛森斯坦蒙太奇式的后現代思想,雖然尼采的思想并未形成完備的體系,但是,其蒙太奇式的思想卻引發了一個多世紀之后世人的更加深刻的思考,尼采擅于從痛苦中分娩思想,尼采的哲學更像心理學,尼采的哲學意象為戰勝虛無主義提供了思想武器,超脫于理想的虛無與價值重估虛無的只能是尼采概念中的超人,尼采眼中的超人是境界偉大的理想型人

    電影評介 2016年1期2016-06-06

  • On Nietzsche’s “Superman” Theory
    :[1]胡志剛.尼采價值哲學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7.[2]黃慧.淺談尼采超人哲學思想的理論內涵[J].中國校外教育下月刊,2008,12(23).[3]霍群.尼采超人哲學的后世影響與啟迪[D].秦皇島:燕山大學, 2009.[4]王慶民.淺議尼采“超人”哲學[J].社科縱橫,2008,12(23).

    校園英語·上旬 2016年1期2016-05-30

  • 尼采的自詡與發瘋辨正
    ,二者見得大度。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了瘋?!泵看巫x到這里,兩個問題總是揮之不去:尼采“自詡”過太陽嗎?尼采發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弗里德里?!ね?span class="hl">尼采(1844—1900)是個令許多人癡迷的人。他因宣告“上帝死了!”而使西方世界震撼。他的“對一切價值重新評估”、“權力意志(或譯強力意志,沖創意志)”“超人”哲學、“永遠回歸(又譯“永恒重現”)”均似一枚枚原子彈,給世界思想界帶來巨大沖擊。其思想、論著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5期2016-05-14

  • 尼采后現代主義式思想的電影學詮釋
    李立鎖 楊麗霞尼采為人類留下了愛森斯坦蒙太奇式的后現代思想,雖然尼采的思想并未形成完備的體系,但是,其蒙太奇式的思想卻引發了一個多世紀之后世人的更加深刻的思考,尼采擅于從痛苦中分娩思想,尼采的哲學更像心理學,尼采的哲學意象為戰勝虛無主義提供了思想武器,超脫于理想的虛無與價值重估虛無的只能是尼采概念中的超人,尼采眼中的超人是境界偉大的理想型人類,但在尼采的心目中,具備這一秉賦、思想、精神的人選卻是終其一生的闕如。尼采的思想具備打破一切禁錮的力量,尼采的思想試

    電影評介 2016年1期2016-03-25

  • 尼采:強力的虛無主義與自然的永恒復返
    200234)?尼采:強力的虛無主義與自然的永恒復返周書俊(上海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234)作為虛無主義的尼采,以敵視基督以及非道德而著稱。尼采看透了整個西方社會道德的墮落和文化的毀滅,用隱微藝術指出了未來哲學的偉大歷史使命。因此,從最本質上看,如果說尼采是虛無主義的話,也是一個強力的虛無主義。扎拉圖斯特拉的教誨表明,尼采總是力圖為未來哲學找到一個生發的出路,盡管這種出路可能是悲劇式的。所以說,尼采教誨的責任決定了他對一切世俗的反叛,而他

    東岳論叢 2015年4期2015-03-23

  • 論德里達對海德格爾尼采解釋的批判
    德里達對海德格爾尼采解釋的批判馬成昌(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北京 100048;黑龍江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哈爾濱 150027)德里達深受海德格爾影響,同時也是海德格爾最為深刻的批判者,這種批判又直接或間接地與尼采交織在一起。德里達認為,海德格爾對尼采的解釋雖然是一種拯救行為,但這種拯救卻是對尼采思想與文本的一種侵吞與肢解,是一種暴力的拯救。他從不同的視角對海德格爾的尼采解釋給以批判,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海德格爾哲學與解釋學的形而上學印記,以達到將尼采從海

    學術交流 2015年4期2015-02-25

  • 永恒在瞬間中存在
    主要從海德格爾的尼采闡釋出發,分析和解說尼采“相同者的永恒輪回”學說的形成、證明及意義,重點揭示該學說的實存論維度。文章認為,在以“神性”為標志的傳統形而上學的“永恒”和“超越”思考終結之后,尼采關注“如何安頓個體此在生活”這樣一個實存論問題,不再主張任何具有形而上學色彩的謀求永恒的超越論,而是采取了一條可以說“把瞬間永恒化”的路徑——此即尼采永恒輪回說的意義。尼采哲學;權力意志;相同者的永恒輪回;瞬間;實存論B516.47A000109“輪回”之說對我們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4年5期2014-11-22

  • 尼采的重估一切價值
    430079)尼采是一位在西方哲學史上擁有無可替代地位的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內容豐富而廣泛,哲學著作摒棄了傳統的哲學語言,充滿了比喻、寓言、格言和反諷。尼采為了表達自己新奇的思想,使用了大量隱喻。在《權力意志》一書中,尼采使用了大量極具沖擊力和穿透力的隱喻,這樣不僅讓人們容易產生誤解,而且還因此招徠指責和詆毀。雖然尼采的思想在當時年代不被人所理解,但他的哲學成就是后人有目共睹的。尼采本人也曾自負地說,他的思想是說給二百年后的耳朵聽的。尼采哲學中非常重要的

    延邊黨校學報 2014年6期2014-03-12

  • 永恒在瞬間中存在 ——論尼采永恒輪回學說的實存論意義
    解釋。我們也知道尼采對于東方佛教大有興趣,自然是熟悉佛教典型的輪回觀念的。那么,我們中國人最能理解尼采的“輪回學說”啰?果真如此么?——未必。①國內關于尼采永恒輪回學說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要數陳君華博士的博士論文《深淵與巔峰——尼采的永恒輪回學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當尼采發現他所謂的“相同者的永恒輪回”時,他表現出來的強烈的興奮之情著實令人吃驚。根據尼采自己做的回憶,這個思想是他于1881年8月間形成的,當時他在位于瑞士上恩加丁山區的西爾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02-10

  • 尼采與華文文學論文集》序
    理工大學舉辦的“尼采與現當代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的結集。尼采第一次出現在中文的出版物里是在1902年,也就是說,2012年是尼采的名字進入中國文化圈的110周年。南洋理工大學重視文化傳播交流的研究,以“新絲綢之路”為大學的四大支柱之一?!?span class="hl">尼采與現當代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之所以得到支持,并非偶然。這次研討會為期兩天。與會者按所在院校,分別來自中國、日本、澳洲、斯洛伐克、奧地利及新加坡本地,其中多位是國際知名的“尼采在中國”研究專家和開拓者,更多的是新近取

    華文文學 2013年5期2013-11-15

  • 尼采《偶像的黃昏》與形而上學問題
    510275)尼采在世之時,始終沒有出版那部他一再提到的《權力意志》(Willen zur Macht)。何以如此?或許有幾種可能的原因。要么,尼采確實有出版《權力意志》的計劃,然而由于中年以后精神狀況日漸惡化,以至于無法擺脫嚴重的精神疾病,尼采最終沒有完成這部作品;要么,在尼采發表過的作品中,《權力意志》所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已然得到呈現,因此無須另行出版一本《權力意志》。事實上尼采也透露過,《偶像的黃昏》(G?tzen-D?mmerung)、《敵基督者》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年1期2013-08-29

  • 尼采論自在之物的意義
    陳 祺尼采論自在之物的意義陳 祺縱觀尼采的全部思想,他都在和自在之物作不懈的斗爭,而在斗爭的過程中尼采陷入了感覺論的困境,并且發現自在之物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本文重點討論的就是尼采得出這個結論的過程,并且和其之前的思想作了比較,同時指出了關于自在之物、尼采思想和叔本華思想的不同之處。就這個問題而言,尼采討論的范圍又擴展到了整個形而上學史、科學和道德。本文通過對尼采德語原文的譯讀,展現了這些要素。自在之物;真理;形而上學;叔本華;尼采陳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在讀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3年4期2013-08-15

  • 李石岑的尼采闡釋
    919)開始接觸尼采著作,尼采思想成為他早期哲學研究的一個重點。李石岑研究尼采的論文有《尼采思想之批判》(《民鐸》1920年8月15日第二卷第一號)、《爵尼索斯之皈依》(1921年1月23日《時事新報·學燈》)、《尼采思想與吾人之生活》(收入《李石岑講演集》,商務印書館1924年版)、《美神與酒神》(《一般》1926年10月5日第一卷第二號),專著有《超人哲學淺說》(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其中,《尼采思想之批判》與茅盾的《尼采的學說》(1920)共

    中國文學研究 2011年3期2011-11-20

  • 海德格爾對尼采永恒復返思想的解讀
    33)海德格爾對尼采永恒復返思想的解讀張典1,2(1.蘇州科技學院人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2.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上海 200433)從尼采的譜系學角度分析海德格爾解讀尼采永恒復返學說存在的局限性,具體分析尼采與西方形而上學傳統的復雜關系。分析認為,海德格爾批判尼采缺少了德國鄉土的向度,實際上這個向度相對化了;海德格爾看重形而上學問題,并依此批判尼采的缺失,而尼采哲學的根本問題不在此;尼采對于理解歐洲虛無主義問題具有重要性。尼采;海德格爾;柏拉圖

    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3期2011-04-01

  • 尼采: 比竇娥還冤
    [ 虎 頭]尼采: 比竇娥還冤[ 虎 頭]尼采提出的每一個概念都充滿了爭議。他的一生矛盾重重:尼采青年時拜服叔本華,迷醉瓦格納,后來卻全盤否定叔本華和瓦格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最著名的尼采迷之一、德國大作家托馬斯·曼說:“誰要對尼采追根究底,誰要咬文嚼字,誰要完全相信尼采,那他必死無疑?!?span class="hl">尼采是歷史上最有爭議、提出概念最矛盾的哲學家。抓住了這個綱,我們幾乎就算好歹懂點兒尼采了。第一個概念,“重估一切價值”——是要重估一切基督教價值,其頂峰就是宣布“上帝死

    文苑 2011年1期2011-01-12

  • 從“上帝死了”到“虛無主義” ——海德格爾對尼采“虛無主義”的批判
    ——海德格爾對尼采“虛無主義”的批判閆 聽(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91)尼采把虛無主義的誕生歸結到其所否定的柏拉圖主義虛設的瓦解,也即:上帝死了之后。海德格爾對尼采的研究首先是對于當時對尼采哲學所謂的“虛無主義”問題的批駁與澄清。海氏對于尼采的虛無主義給予了“仍是在傳統形而上學遺忘存在之中思考虛無主義”的結論,稱尼采只是“顛倒的柏拉圖主義”。海氏對尼采之“虛無主義”的深刻誤讀說明其思想的“形而上學”痕跡及其無視尼采的生命本體論的實際。尼采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4期2010-04-10

  • 三七的傳說
    了個女兒,取名為尼采。尼采還不滿一歲,阿爹卻病死了。此后,阿媽背著尼采上山砍柴,下地種麥,出門挑水,進家紡麻,生活十分艱苦。但總是拿好的給尼采吃,用好的給尼采穿,精心撫養。阿媽長得十分美麗,是百里挑一的美女,即便成了母親,仍然梨花帶雨,有許多伙子向她求婚,并答應把尼采當成親生女兒撫養,然而,她一個也不同意。甘愿領著尼采過日子,誓不嫁人。尼采長到十六歲,美得像夜間的月亮。而阿媽呢,雖然只有三十二歲,卻老紋縱橫,如同五十多歲的老阿媽!尼采長到十八歲,美得像白天

    含笑花 2009年6期2009-04-19

  • 尼采與莎樂美
    德國哲學家雷波把尼采的作品送給剛從俄羅新來到意大利的莎樂美閱讀。莎樂美閱讀之后,非常敬佩。4月24日,38歲的尼采抵達羅馬,在梵蒂網圣彼得大教堂見到了莎樂美。尼采沒有想到莎樂美是如此的美麗驚人,當天就向她求婚,遭到拒絕。尼采沒有沮喪,又于5月13日,在洛桑,再次向她求婚,再次遭到拒絕。被拒后的尼采提議莎樂美、當時也在場的雷波和他本人照張合影。得到贊同后,他一定要莎樂美和雷波按照他的要求拍照。照片的正中是輛小馬車;莎樂美坐在小馬車左側的廂板上,手里拿著一根由

    意林 2008年11期2008-05-14

  • 解讀尼采
    做強者”的題名對尼采的“權力意志”哲學作出了最精練的闡釋,而封面左側“剖析人類道德的必讀書”幾個字則是對尼采那句“上帝死了”最準確的回應,更是理解尼采精神世界的點睛之句。單單是這兩處,已經讓筆者深感作者吳光遠、肖娟娟對尼采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高度凝練,這書頓感厚重起來。尼采一生坎坷,病痛纏身,但從沒有放棄過對理想的追求,他的“權力意志論”充分肯定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些思想啟迪著后人在面對困境時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自強不息、要和命運做斗爭,從而成為強者。閱

    全國新書目 2006年12期2006-06-28

  • 魯迅、郭沫若接受尼采之比較
    重建的時代要求,尼采學說盛極一時。據不完全統計,陳獨秀、蔡元培、胡適、傅斯年、田漢、茅盾、郁達夫、周作人、李石岑等人都曾是尼采的熱情崇拜者、大力宣揚者和熱心翻譯者。在文學上,尼采學說的閃光,同樣為現代中國作家帶來了新的思想資源,新的創作靈感和激情,在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創期留下了一批尼采印痕的文學作品。這是尼采對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貢獻。在諸多現代作家中,魯迅、郭沫若雖然不是最早接觸尼采哲學的人,但尼采對他們思想觀念、文學創作的影響最為明顯、最為典型。因此,比較

    船山學刊 2004年4期2004-02-23

  • 尼采百年不孤寂
    25日卒于威瑪的尼采,今年剛好逝世100周年。經過一個世紀時間考驗,的確可以蓋棺論定。百年來,他的“超人哲學”啟蒙后世甚巨,生在紛亂的19世紀,尼采提出屬于時代的問題與質疑,從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令人驚嘆他的天才。他不僅給人類思維方式指點出一個新道路,對哲學、文學帶來深遠影響,同時也讓獨裁者,如墨索里尼、希特勒誤用(濫用),拿來作為標榜“超人一等”或反猶太人的口實,這股“尼采”旋風六七十年代甚至刮到臺灣,風靡無數年輕人。尼采如地下有知,恐怕也要驚訝他的哲學理

    海外文摘 2000年12期2000-06-11

  • 讀點尼采少些精神奴性
    近代哲學家、詩人尼采(1844—1900)是近代最有爭議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學說曾被納粹分子肆意曲解成法西斯的理論支柱,希特勒曾親自去拜謁尼采墓,并把《尼采全集》作為壽禮送給墨索里尼,因此尼采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常常被視為惡魔式人物。然而尼采畢竟是人類思想文化史上的大師,深受他影響的中外文化巨人有弗洛伊德、加繆、薩特、肖伯納、梁啟超、魯迅等。難怪最近英國廣播公司(BBC)通過網上投票選舉“千年十大思想家”,尼采的大名赫然在榜。同時入選的還有馬克思、達爾文等。這個

    博覽群書 2000年6期2000-06-04

  • “得意忘言”
    冷 民尼采在自傳《瞧!這個人》中講的是怎樣理解他這個人(智慧、聰明,是天才,也是災禍),理解他的書和他的思想。在第三章《為什么我會寫出如此優越的書》中,尼采特別批評了幾位評論家“顛倒事實”的評判。其中有一句,英語為“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with regard to me,instead of striking my head with the nail”,頗為重要。臺灣劉崎先生譯為“把握我思想的要領而不是在我的中心思想外面敲擊

    讀書 1992年1期1992-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