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礁體

  • 不同布置類型人造牡蠣礁抗浪穩定性評估方法研究
    生長而形成的生物礁體系統,具有高效凈化水質、埋藏大量藍碳、提供魚類育幼場、減輕海洋災害損失等重要生態服務功能[1-3]。近幾十年來,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歐洲國家實施了大量的牡蠣礁修復項目。自2000年以來,美國平均每年修復的牡蠣礁體面積達190 hm2[4]。澳大利亞已實施十余個牡蠣礁修復項目,幾乎覆蓋全境[5]。在認識到牡蠣礁的多種重要生態服務功能后,我國也積極推動牡蠣礁修復工作。中國水產科學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率先啟動長江口牡蠣礁生態系統修復項目,構造長達1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5期2023-10-07

  • 透水魚礁型潛堤內部流場及繞流特性模擬
    投放于工程海域中礁體內部和周圍會形成連續多變的流場形態,能夠迎合不同海洋生物對水流條件的趨向性[3],兼具生態修復和改造流場的效果。魚礁型潛堤形成的流場本質上體現了復雜的鈍體繞流現象,包含了高度非線性的湍流流動過程,如流體分離和渦旋演化,這類問題往往難以得到解析解,卻又是準確評估魚礁型潛堤產生的流場效應和生態效應的重要依據[4]。至今,已有眾多學者利用物模試驗和數值模擬方法研究了魚礁型潛堤繞流流場特性。吳建[5]基于ADV測流結果分析了不同來流速度下方體礁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7期2023-08-02

  • 南移刺參池塘養殖及運貯技術要點探究
    定。1.2 養殖礁體可用于南移刺參池塘養殖的人工礁體主要包括:塑料管型礁體、聚乙烯網籠礁體、瓦片礁體和其他礁體。1.2.1 塑料管型礁體塑料管型礁體的塑料管內徑≥10 cm,長度50~70 cm,厚度0.1~0.2 cm。3根塑料管為1組,捆扎成三棱形,布設密度為1 gr./m2。1.2.2 聚乙烯網籠礁體聚乙烯網籠礁體采用孔徑0.3~0.5 cm的聚乙烯網,制成長度為20 m、直徑為0.3 m的筒形軟體參礁。其內以圓形有孔聚乙烯薄板支撐,薄板厚度0.1~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22年11期2023-01-09

  • 基于流場仿真的導流型魚礁體組合優化研究
    新加坡海域人工魚礁體的集魚作用.Fujihara等[3]通過數值計算物理-生物耦合模型研究了礁體前方的上升流的變化.借助粒子圖像測速PIV試驗[4-6],通過改變不同水流速度和人工魚礁體迎流角度,研究了人工魚礁體產生的上升流及背渦流的變化規律.不同學者基于CFD研究了立方體框架[7]、米字型[8]、圓臺型[9]、三棱體[10]、梯形臺[11]等人工魚礁體對水動力特性的影響.礁體排列方式及布設間距的改變對流場效應影響不容忽視,不同形式人工魚礁體在不同排列下[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4期2022-07-15

  • 井震結合開展陡坡型生物礁識別與精細刻畫 ——以川西北劍閣區塊為例
    維可視化技術進行礁體刻畫。此外,為了進一步消除層位解釋精度及振幅能量和波形變化的復雜性對生物礁內部精細刻畫帶來的影響,筆者圍繞礁體“上隆凸起”及礁間水道“下凸透鏡”的幾何特征,在多窗口傾角掃描和構造導向濾波的基礎上采用幾何類曲率體屬性開展生物礁刻畫。此方法可以對生物礁發育區邊界及內部開展更加精細的刻畫,其結果與實鉆井吻合程度高。1 區域地質概況劍閣地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處于上揚子陸塊北緣與秦嶺造山帶結合部的米倉山臺緣隆起斷褶構造帶前緣與川北低平褶皺帶。二

    天然氣技術與經濟 2022年3期2022-07-11

  • 四角錐臺形人工魚礁斜面傾角變化對流場效應的影響
    應研究的深入,在礁體開孔情況[16-19]、礁體形狀[20-22]、礁體布設間距[23]、投放個數與組合方式[24-26]等諸要素對人工礁體流場效應的影響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其中單個礁體的研究均表明礁體形狀的變化對繞流情況有顯著影響。人工魚礁的設計需要同時考慮流場效應以及造礁材料的成本問題。魚礁按外觀可分為正方體形、多面體形、錐形、圓筒形、半圓形等多種形狀,對錐形魚礁而言,傾斜角是影響魚礁周圍流場的因素之一,不同的傾斜角會對上升流效應及流場變化有較大

    浙江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07-02

  • 川東地區長興組生物礁發育特征與遷移規律
    用,進一步增強了礁體的穩定性和抗浪能力。3)附礁生物。長興組附礁生物種類豐富,常見的有腕足、腹足、海百合、有孔蟲、苔蘚蟲(見圖2g)、瓣鰓及藻類(見圖2j)等。它們雖然不參加造礁,但其遺骸是礁灰巖中沉積物的主要來源。2.2 生物礁類型根據長興組生物礁所處的沉積相帶,可將生物礁劃分為臺地緣邊礁(生物丘)、斜坡礁、臺內礁三大類。1)臺地邊緣礁(生物丘)。臺地邊緣礁主要發育在開江—梁平海槽兩側和城口—鄂西海槽西部的臺地邊緣相帶上。一般礁體規模較大,優質儲層較發育

    斷塊油氣田 2022年1期2022-06-13

  • 方型組合礁體流場效應及水動力分析
    態系統的構造物,礁體本身結構為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場所[1].由于礁體固壁面的阻流影響,周圍流水流動狀態的分離,導致來流向上抬升形成上升流,表層和底層的營養物質交換輸送得到明顯的加強,增強了魚礁周圍的餌料效應和集魚效果.并且礁體背面流速減小,形成渦流區,為魚類等海洋生物提供一個良好繁衍生長、棲息附著的庇護所,使得生態效應得到改善[2].因此,通過生態和流場效應對于上升流和背渦流的研究,實現對人工魚礁周圍的營養物質輸送和魚類的聚集效應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Fuj

    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04-13

  • 生態礁體布置形式對水流特征的影響
    境補償措施。生態礁體是人為設置在海中的結構物,可為魚類等水生生物營造適宜的棲息、生長和繁育場所,具有良好的生態保育效果。近年,生態礁體也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相關涉水工程建設的生態修復領域中。生態礁體通常以礁群的形式,通過自身結構和布置形成新的水環境,營造適宜目標生物的棲息地和覓食區。生態礁體對周圍物理環境的改變,尤其是局部流環境的改變,是礁體發揮生態效應的主要表現之一。合理的礁體布置有利于營造好的環境。對于深水區礁體,礁體的構造設計與布置會使海流形成上升流,將

    水運工程 2022年3期2022-03-25

  • 近海人工魚礁水下物理狀態探測與評估
    [3-5]。由于礁體的大量存在,海底地形地貌發生較大改變[6]。礁區地形、礁體高度、魚礁位置及分布密度等一系列物理狀態參數對于魚礁的生物誘集效應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并最終決定人工魚礁的生態、經濟效益[7-9]。因此,掌握人工魚礁水下物理狀態是其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一環,也是評估魚礁效益的關鍵前提條件。傳統調查手段(如潛水觀測、錄像)可以獲取魚礁物理穩定性指標,但受探摸范圍小、潛水時間短、可見度低等因素限制,作業效率低、調查效果不夠理想[10],人工魚礁投放后

    自然資源遙感 2022年1期2022-03-24

  • 圓筒型魚礁體縱橫布設間距下的水動力特性研究
    值模擬等方法對魚礁體水動力特性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水槽模型實驗是人工魚礁水動力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可根據實際情況縮小比尺測得各個工況下的模型參數,實驗條件良好,過程直觀。Christopher和Chou[1]以及Sanchez-Jerez等[2]通過物理模型實驗研究了地中海及新加坡海域人工魚礁體的集魚作用。Fujihara等[3]通過數值計算物理-生物耦合模型研究了礁體前方上升流的變化。蔣為等[4]、張碩等[5]和Li等[6]采用粒子圖像測速實驗(Partic

    海洋科學進展 2022年1期2022-02-19

  • 遮板型開孔式正方體人工魚礁流場特性數值研究
    狀,亟需開展人工礁體對底棲生物生態恢復效果影響的研究。目前,國外學者主要探究人工魚礁與生態效應之間的關系[3-5]。國內學者多采用數值模擬試驗[6-11]與物理模型試驗[12-17]兩種方法來研究人工魚礁水動力特性。數值模擬試驗以其直觀、高效的特點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龐運禧等[18]對透空率相同的多種不同結構型式的人工魚礁進行了數值模擬研究,結果表明迎流角度為90°的礁體有更好的流場分布特征;黃遠東等[19-21]對三棱柱型、多孔方型等不同型式人工魚礁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21年5期2021-12-22

  • 人工魚礁結構設計淺析
    魚礁的材料種類、礁體布局設計、水文環境影響、經濟性評價等進行了較多研究,但對各海洋牧場魚礁礁體結構在不同工況下的受力分析研究較少。本文依托工程設計實例,對兩種常用人工魚礁礁體不同工況下的結構受力進行分析,為人工魚礁項目制作、運輸、使用等環節提供參考。1.海域建設條件根據水下地形聲學掃描結果,項目所在海域海底地形較為平坦,沒有溝槽,建設地點水深20m左右,海域底質類型為粉砂質砂,底質強度較高,平均凈承載能力為47.5kN/m2。根據流速調查結果可知,項目所在

    珠江水運 2021年20期2021-12-09

  • 基于Landsat 8 衛星數據的南沙礁群分布研究
    權利,因此對南沙礁體密度分布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陳史堅,1982)。19 世紀以來,諸多學者對珊瑚礁的關注度不斷攀升,中國在1980 年對南沙群島自然地理特征、珊瑚礁地貌、地質情況等多方面進行了詳細研究,分析了南沙群島的自然價值、航運價值和軍事價值(索安寧等,2010;趙煥庭等,2014)。關于島礁空間形態特征的研究,國外學者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Kordi et al,2016),有學者利用分形理論為島礁空間形態的研究建立新的數學語言和定量描述方法,利用

    海洋通報 2021年4期2021-10-20

  • 緩坡型小生物礁體的精細雕刻與“一井雙礁”高產氣井的突破 ——以川東地區長興組小生物礁群為例
    均為點礁或塔礁,礁體平面分布具有隨機性[4-6];②1998—2008 年,王一剛等[7]首次提出川東北部地區存在開江—梁平海槽,并明確陸棚邊緣相帶控制了臺緣礁的分布,期間先后發現了普光、龍崗等陡坡加積型臺地邊緣生物礁氣藏,并取得了顯著的天然氣勘探開發成效;③2009年至今,王一剛等[8]、文龍等[9]、武恒志等[10]進一步明確臺緣斜坡帶具有“南緩北陡、東緩西陡”的特征。該認識推動了四川盆地緩坡型生物礁氣藏的勘探開發,從而發現了元壩、龍門、大貓坪、五百梯

    天然氣工業 2021年2期2021-03-20

  • 南麂列島海域兩種框型人工魚礁水動力性能試驗
    礁的位置及布局、礁體穩定性、礁體沉降情況等進行側掃探測分析,南麂列島所建礁體普遍存在沉陷、移位等現象,建設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2]。對南麂列島所布設的人工魚礁進行相應的水動力性能分析研究很重要[3-4]。目前,國內對于人工魚礁水動力性能的研究方法較常使用的有水槽模型試驗[5-7]、粒子圖像測速水槽試驗[6-8]及數值模擬試驗[8-13]。水槽模型試驗以其直觀、真實的特點而在國內外得到了快速發展。史紅衛等[14]通過水槽試驗對無蓋礁體和有蓋礁體在不同迎流

    漁業現代化 2021年1期2021-03-09

  • 南黃海人工魚礁群局部沖刷對海域水動力的響應研究
    [1]。人工魚礁礁體周圍水動力除了受海域自然條件的影響,礁體本身的形狀、開口比、布設間距等也是影響其周圍水動力的重要因素,于定勇[2]研究發現隨著布設間距的增加,雙礁體產生的上升流區體積逐漸減小,阻力系數逐漸增大。郭禹[3]提出以流場速度比、流場效應體積比、魚礁尾部小渦生成速率作為流場強度指標,分析28 種均勻布設模式下單位魚礁流場強度變化規律。Liu和Su[4]認為雙礁體連線垂直于來流方向布設時流場效應較好。關長濤等[5]分析得到了上升流和背渦流的規模和

    水道港口 2021年5期2021-02-25

  • 南海禮樂盆地礁體水熱循環及其對地溫場的影響
    地東北部的禮樂灘礁體發育區.王麗芳等(2020)收集到其中5口鉆井的測溫數據(圖2),這些測溫數據為了解禮樂盆地和南沙地塊熱體制提供了寶貴的依據.國際熱流委員會熱流數據庫(http:∥www.heatflow.org)收錄了其中2口鉆井(A-1和S-1)的地溫梯度和熱流值,兩口鉆井的地溫梯度均為9 ℃·km-1,熱流值分別為26 mW·m-2和23 mW·m-2(Pollack et al.,1993),這些低熱流值與禮樂盆地的新生代裂陷盆地熱狀態并不匹配

    地球物理學報 2021年2期2021-02-23

  • 不同布設間距下方型人工魚礁體的水動力特性數值研究?
    物的繁殖能力,使礁體附近形成較理想的索餌區,方便水生生物覓食,其暴露的表面可供海藻附著和生長,還可以避免使用非法漁具進行捕撈,保護漁業資源。研究人工魚礁的流場效應對增殖漁業資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Falc?o等[1]對營養鹽通量和有機顆粒物在人工魚礁區和非人工魚礁區的差異進行了對比,分析了人工魚礁對水中營養鹽通量和有機物顆粒的影響。Woo等[2]利用數值模擬方法對人工魚礁的水動力特性進行了研究,給出了包括透空立方體在內的24種不同形狀人工魚礁阻力系數值,結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2期2020-12-18

  • 天津大神堂海域不同時間序列 礁體附著生物群落特征變化*
    性投放鋼筋混凝土礁體,截止到2018 年年底,已投放鋼筋混泥土礁體29308 塊,共計10.87 萬空方,建成礁區面積約8.465 km2。人工魚礁投放后,礁體表面通常會著生生物,海洋附著生物群落的種類組成、附著數量及附著生物量變化受到海域水溫、水深、鹽度、海流、氣候特征等環境因子及投放時間、礁體材料等因素的影響(Kress et al, 2002; 張偉等, 2008; 公丕海等, 2014; 李嬌等, 2016)。同一海域投放的魚礁礁體,由于海域的環境

    漁業科學進展 2020年6期2020-11-03

  • 青海大柴旦地區石炭紀早期珊瑚微礁的形態特征及其環境分析
    引言地史時期珊瑚礁體發育的生態特征,不論是大型礁體還是比其更小的丘礁(多為0.5~10 m等軸的丘狀礁),絕大多數只能通過任意自然風化斷面來觀察其形體特征。因為大多數礁體均賦存于碳酸鹽巖層中,礁體與圍巖風化剝蝕速度相近,極少有立體全方位觀察的機會。多位學者[1-2]曾對中國石炭紀珊瑚礁的類型和分布進行了分析,但目前已發現的石炭系下部珊瑚礁多集中于華南地區[3-4]。而本文的標本產自青海大柴旦地區大煤溝密西西比亞系上部的城墻溝組與懷頭他拉組,其中除產大量珊瑚

    世界地質 2020年2期2020-07-20

  • 側掃聲納探測海底礁體位移分析
    下實地觀測,查明礁體的實際投放位置、布局,分析礁體的位移變化情況。關鍵詞:側掃聲納;礁體位移分析楊梅坑位于大亞灣大鵬澳東南面。深圳市于2003年在楊梅坑海域進行并完成了1平方公里的人工魚礁一期試點建設。試點礁區由6個小礁群組成,共投放5種類型礁體640個,總空方量3.25萬立方米,二期為生態公益型人工魚礁區,于2006年底開工,建設面積為2.65平方公里,共投放10種類型礁體2202個,由18個小礁群組成,總空方量9.51萬立方米。本文通過2009年、20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21期2020-06-08

  • 許氏平鲉幼魚在不同流場環境下的趨礁行為研究
    取方型和三棱柱型礁體進行模擬,分析其在不同流速影響下上升流和背渦流的分布情況。唐衍力等[12]利用CFX軟件,對6類礁型18種常用魚礁進行模擬,比較分析上升流和背渦流的差異性。劉鴻雁等[13]采用模型試驗方法研究了大型海藻和人工魚礁對魚類的誘集作用。目前,人工魚礁數值模擬研究中多以單礁及組合礁的流場、布設研究為主,分析其上升流和背渦流效果。流場的變化直接影響魚類在魚礁周圍的行為和分布,但目前多數魚礁誘集試驗都是在室內靜水條件下分析試驗魚對礁體的反應,分析不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20年3期2020-05-28

  • 一種新型立體生態養殖人工魚礁應用技術
    一次性投放的小型礁體,投入海中聚魚效果不好估計,資源利用率較小,經濟效果也不甚理想。而且現有人工魚礁多數需要投放到底質較硬、泥沙淤積少、海底表面承載力≥4噸/米2的海區,浮泥較厚或泥沙底質的海區則不適宜投放。同時,現有技術多為將礁體投入水底,對底棲生物和魚類聚集效果較為明顯,但對中上層水域則不能充分利用,而且礁體多為類似浮式防波堤式的構筑物,不耐撞擊,易被破壞。筆者根據泥沙底質海域的特點,提出一種適用于浮泥層較厚或泥沙底質的海洋牧場中使用的人工魚礁應用技術

    科學養魚 2020年2期2020-05-12

  • 不同布設間距下梯形臺人工魚礁體的水動力特性研究*
    距下梯形臺人工魚礁體的水動力特性研究*于定勇 趙 偉 王逢雨 王世林(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 青島 266100)為研究空心梯形臺人工魚礁體布設間距的變化對其水動力特性的影響, 通過物模實驗實測了開口比為0.1的梯形臺人工魚礁體在平行水流方向布設間距為1.0、2.0、3.0(為礁體的底邊邊長), 前后共6個測點的流速及礁體受力。分析得到了雙礁體的上升流規模、阻力系數在平行和垂直水流方向隨布設間距變化的規律。采用計算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al Fl

    海洋與湖沼 2020年2期2020-03-26

  • 一種圓臺型人工魚礁非線性波浪作用受力分析*
    表層的附著生物是礁體集魚的主要生物環境因子,也是礁區魚類對象的主要餌料生物,魚礁可以作為海洋魚類的餌料場、棲息地及庇護所,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李真真等, 2017; 李嬌等, 2018; 張雪等, 2018)。人工魚礁功能的實現和使用年限與其力學穩定性息息相關,需確保魚礁在波浪和水流作用下,不會發生滑移、翻滾和沉陷而導致魚礁被移動和掩埋(唐振朝等, 2011)。單純水流時,礁體受力主要與雷諾數有關,超臨界區時,礁體阻力系數大體穩定。波浪運動類似于往復震蕩流

    漁業科學進展 2020年2期2020-03-25

  • 渤海灣牡蠣礁的研究現狀與保護建議
    來的努力,通過對礁體的沉積學、微體古生物學、年代學、穩定同位素化學及牡蠣個體及礁體的生態特征研究,在牡蠣礁的結構特征、時空分布、古環境重建等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資料。本文對此做了綜述并提出牡蠣礁保護及海岸修護的建議。1 牡蠣礁的概念、分布及研究背景1.1 牡蠣礁的概念牡蠣科(Ostreidae)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珍珠貝目,具有廣棲性,為世界性廣布種。牡蠣可在近海沿岸的復雜生境中大量繁殖,外部形態常隨其生活環境的不同而發生極大的變化。因此,牡蠣中多數種

    華北地質 2020年4期2020-03-02

  • 不同布設間距下方型人工魚礁體的水動力特性數值研究?
    物的繁殖能力,使礁體附近形成較理想的索餌區,方便水生生物覓食,其暴露的表面可供海藻附著和生長,還可以避免使用非法漁具進行捕撈,保護漁業資源。研究人工魚礁的流場效應對增殖漁業資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Falc?o等[1]對營養鹽通量和有機顆粒物在人工魚礁區和非人工魚礁區的差異進行了對比,分析了人工魚礁對水中營養鹽通量和有機物顆粒的影響。Woo等[2]利用數值模擬方法對人工魚礁的水動力特性進行了研究,給出了包括透空立方體在內的24種不同形狀人工魚礁阻力系數值,結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2期2020-01-09

  • 珠海萬山人工魚礁結構設計
    然而對于人工魚礁礁體設計、結構受力、穩定性、礁體沉降等方面的研究較少。文章針對珠海萬山海域實際海況,分別設計了三種不同人工魚礁礁體,并對其在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的穩定性進行計算和校核,為今后類似人工魚礁建設項目提供參考。1 人工魚礁礁體設計1.1 海域建設條件萬山海域地貌單元屬于海灘地貌。地形地貌類型簡單,由較平緩砂泥地組成,總體由東向西海域微微傾斜,海底標高在-21.29~-18.22 m之間,較平坦,地形由淺水區向深水區城緩坡過渡,坡度為1度左右,區內

    漁業研究 2019年2期2019-04-25

  • 不同開口比人工魚礁體水動力特性及礁體穩定性研究?
    工魚礁群。人工魚礁體作為海洋牧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設置于預定海域的人工構筑物,可為魚類創建適宜的繁育、生長、避敵場所,目前正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人工魚礁體投放入海后產生的上升流可引起海底營養物質卷起和擴散,礁體附近形成較理想的索餌區,能改善魚群覓食條件。人工魚礁流場效應是魚礁體影響漁業資源增殖的重要因素。M. Falc?o等[1]通過對比人工魚礁區和非魚礁區營養鹽通量和有機顆粒物的不同,研究了礁體影響營養鹽通量和懸浮泥沙變化的水動力機制。Jinho Wo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4期2019-02-21

  • 惠州東山海將投放大型人工魚礁3252個大亞灣已建成人工魚礁34.67平方公里,將建設大型人工魚礁示范區
    投放 3252個礁體,約合 15空立方量,計劃在 2018年 11月底前完成全部投放。目前已建成 1998個人工魚礁單體將在5月開始投放。據悉,目前惠州市大亞灣海域的人工魚礁建設和休閑漁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已經在大亞灣中部和西部海域已建成6座人工魚礁區,建成礁區面積34.67平方公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俺扇旱聂~在礁區內活動,大量的貝類附著在礁體上,附在上面的海洋生物有海膽、翡翠貽貝、牡蠣海藻等,十分漂亮?!被葜菔泻Q笈c漁業局有關負責人說。建

    海洋與漁業 2018年4期2018-06-06

  • 天津古海岸牡蠣礁時空分布及成因研究
    地質勘查,查明了礁體的生長地質環境。本文以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查明天津古海岸牡蠣礁的位置與分布范圍,礁體的形成過程,分析古海岸礁體的成因及演化過程。因此,通過對天津古海岸牡蠣礁的分布特征及成因進行研究,對保護牡蠣礁具有重要的科技意義,也對適應濱海新區的開發與開放具有現實意義。2 天津古海岸牡蠣礁平面分布特征全新世牡蠣礁廣泛分布于東亞環太平洋沿岸地區,天津古海岸地區的牡蠣礁主要位于全新世海侵沉積的上部,同時由于受海洋動力學條件的影響,貝殼堤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 2018年1期2018-04-18

  • 中國常用人工魚礁流場效應的比較分析
    和3個評價指標(礁體中垂面上的上升流面積、背渦流面積和上升流高度)。首先分析了評價指標適用的相對評價方法,然后對18種魚礁進行比較研究,最后從每類礁型分別選出一個礁體為代表研究它們在不同流速下(0.2, 0.4, 0.6, 0.8和 1.0 m/s)上升流和背渦流的差異。結果表明:研究上升流和背渦流面積時比混凝土體積法更科學,研究上升流高度時比礁高法更有效;無論上升流還是背渦流,三角型礁的相對面積都為最大,復合型礁次之,框架性礁最??;上升流高度、上升流面積

    農業工程學報 2017年8期2017-10-13

  • 川東北元壩地區長興組生物礁發育模式與儲層預測
    升降變化控制,單礁體可分為單期礁和雙期(多期)礁兩種模式。礁群可分為縱向進積式、縱向退積式、橫向遷移式、橫向并列式、復合疊加式5種模式;元壩地區生物礁儲層發育主要受沉積背景、海平面升降變化、建設性成巖作用及構造破裂作用控制,垂向上儲層主要發育于礁蓋,橫向上主要發育于礁頂,礁后次之,礁前較差。生物礁;礁體刻畫;儲層預測;長興組;元壩氣田;四川盆地元壩氣田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川北坳陷與川中低緩構造帶結合部(圖1),是世界上已發現的埋藏最深的高含硫生物礁大氣田[1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7年4期2017-09-15

  • 江蘇海門蠣岈山牡蠣礁恢復工程的生態評估
    的生態效果。多層礁體上活體牡蠣豐度顯著高于單層礁體(P0.05)。隨著礁體的發育,恢復牡蠣礁上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的物種豐度并沒有增加,但其平均總密度和總生物量均呈現顯著性的增長(P0.05),但顯著高于未恢復區(P生境;生物礁;生態系統工程;底棲動物;群落;熊本牡蠣牡蠣礁(oyster reef)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溫帶河口和濱海區的特殊海洋生境,具有凈化水體、提供魚類生境、能量耦合、防止岸線侵蝕和固匯等重要生態功能[1- 5]。近100多年來,過度捕撈、環境污

    生態學報 2017年5期2017-05-25

  • 海底新生代礁體下伏構造的校正淺析
    20)海底新生代礁體下伏構造的校正淺析周靜毅,陳茂根,朱立新,馬建德,段文豪(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氣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上海 200120)通過正演模型,認識到海底礁體的形態和充填速度是引起下伏地震同相軸整體上拉的原因。在不清楚礁體速度的情況下,選取四種不同的速度對構造進行了校正分析;隨著礁體充填速度的增加,構造的幅度和面積都在不斷減少,甚至消失。因此在確定構造時要考慮礁體的真實速度和厚度,才能給地震勘探解釋帶來正確的方向,從而減少勘探的風

    海洋石油 2017年1期2017-03-29

  • 三亞灣海洋牧場人工魚礁結構設計及穩定性分析
    設計一種箱形魚礁礁體以聚集魚類, 并對該礁體進行了穩定性計算。結果表明, 該礁體在實際投放水深為–25 m、波高為8.45 m、流速為0.8 m/s時, 礁體最大受力為27 422 N, 滑動安全系數為1.55, 滾動安全系數為2.49, 滿足礁體穩定條件, 在研究海域不會發生漂移及傾覆, 能為今后海南省人工魚礁建設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人工魚礁; 箱形; 穩定性人工魚礁是指人們為改善海域生態環境, 為魚類等水生生物的聚集、索珥、繁殖、生長和避敵提供安全的棲

    海洋科學 2017年10期2017-02-09

  • 天津寧河口-罾口河牡蠣礁體時空分布
    的全新世埋藏牡蠣礁體,組成礁體的牡蠣個體均為Crassostra gigas(Thunberg,1793)[1-3](中文名:長重蠣)。它們的密集簇生個體構成牡蠣礁,礁體頂部無一例外地被潮間帶泥層覆蓋。目前,在約3 500 km2的范圍內已發現了近50處礁體,牡蠣礁體厚度最薄1~2 m,最厚5~6 m。按它們的時空分布,可大致劃分為11個礁群[4-6]。前人早已發現渤海灣西北岸俵口村東南存在埋藏牡蠣礁體,并且對該礁體進行了沉積學、生物學及年代學研究[7-1

    華北地質 2017年4期2017-02-07

  • 人工魚礁工程技術進展研究
    魚效果主要取決于礁體建造材料、結構造型、流體力學特征及礁體布局等因素??偨Y了國內外人工魚礁工程技術的發展歷程,闡述了我國人工魚礁發展存在的問題。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總結了礁體造型和設計方面的研究進展,主要包括:現有人工魚礁礁體材料的優、缺點,新型復合材料應用空間等;主要礁體構型及現有設計方法;采用流體力學模型試驗和數值計算,開展礁體水動力學行為研究的進展;人工誘導流場和人工魚礁布局主要方法。結合我國人工魚礁現狀,提出人工魚礁設計與應用的發展趨勢和重點研究方向

    漁業現代化 2016年6期2017-01-13

  • 正方體人工礁單位魚礁的關鍵參數研究?
    的適宜投放數量和礁體擺放布局,得出單位魚礁的適宜布設方案。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大瀧六線魚(Hexagrammosotakii)和許氏平鲉的種類、密度和魚體規格對聚集率的影響。研究顯示,單體礁引入數量比例0.05)。在適宜布設方案條件下,種類和密度對試驗魚聚集率的影響均達到顯著性水平(P礁體投放數量;礁體布局;單位魚礁;戀礁性魚類;人工魚礁;聚集率人工魚礁具有誘集魚類、增加魚種類和生物量、提高目標魚種捕撈量、利于藻類和附著生物附著、改善魚類棲息地和修復受損產卵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年6期2017-01-12

  • 圓臺型混凝土人工藻礁礁體結構設計及其穩定性分析
    型混凝土人工藻礁礁體結構設計及其穩定性分析賀 亮,劉 麗,廖 健,全秋梅,黃元桂,謝恩義,劉楚吾(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南海水產經濟動物增養殖廣東普通高效重點實驗室,廣東 湛江 524025)針對我國南海北部灣東部投放藻礁海域的海況條件,設計圓臺型人工藻礁,以實現該海域馬尾藻的人工增殖與移植?;诓鲃恿W理論,計算圓臺型人工藻礁礁體不同海流速度下的作用力、抗滑移系數及抗翻滾系數,探討礁體的穩定性。結果表明:在波、流共同作用下,礁體最大受力為171.8 N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16年6期2016-12-17

  • 元壩氣田長興組生物礁氣藏特征及開發對策
    藏具有埋藏超深,礁體小、散、多期,儲層薄、物性差、非均質性強,流體分布復雜,直井產量低等特點;氣藏開發面臨礁相白云巖儲層時空展布規律研究需不斷深化,小礁體精細刻畫與薄儲層定量預測困難,水平井部署與優化設計影響因素眾多,長水平段水平井長穿優質薄儲層難度大等諸多難題。為實現對該氣田的高效開發,開展了生物礁儲層分布規律與發育模式研究、小礁體精細刻畫與薄儲層定量預測、條帶狀小礁體氣藏水平井優化設計、超深薄儲層水平井軌跡實時優化調整等技術攻關。相關系列攻關成果有力地

    天然氣工業 2016年9期2016-10-26

  • 三圓管型人工魚礁布設間距的數值模擬及物理穩定性研究*
    位礁布設間距等于礁體尺寸時,獲得的上升流和背渦流的規模和強度最大;縱向組合方式下,2個單位礁布設間距為礁體尺寸的1.5~2.0倍時,獲得的上升流和背渦流的規模和強度最大。在不同實驗流速和波況下三圓管型人工魚礁的抗滑移系數、抗翻滾系數均大于1。研究結果表明,數值模擬能夠較好地反應布設間距對礁體周圍流場效應的影響,可為人工魚礁的實際投放提供理論參考。人工魚礁; 流場效應; 布設間距; 數值模擬 ; 物理穩定性引用格式:關長濤, 李夢杰, 鄭延璇, 等. 三圓管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9期2016-10-18

  • 圓臺型人工魚礁單體流場效應的數值模擬*
    升流最大高度可達礁體高度的2.14~2.17倍,上升流最大速度可達來流速度的0.76倍,上升流平均速度可達來流速度的0.125倍;背渦區長度約為礁體高度的2.3倍。研究結果表明,圓臺型人工魚礁流場流態的大部分指標優于其它4種常見礁型的流場流態,且背渦區漩渦多變、流態復雜,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圓臺型人工魚礁; 流場效應; 數值模擬; 水槽實驗引用格式:蘭孝政, 萬榮, 唐衍力, 等. 圓臺型人工魚礁單體流場效應的數值模擬[J].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8期2016-09-06

  • 中亞阿姆達林盆地油氣富集規律與有利區分析
    關鍵詞:膏鹽巖;礁體;油氣成藏;主控因素;阿姆達林盆地阿姆達林盆地又被稱為阿姆河盆地或卡拉庫姆盆地,是一個位于中亞構造區中西部的大型含油氣盆地,面積約43×104km2,其中大部分位于土庫曼斯坦中東部和烏茲別克斯坦南部,還有一小部分位于阿富汗和伊郎境內。截至2014年3月,阿姆達林盆地已發現油氣田344個,2P(探明和控制)儲量達193 221百萬桶油當量,其中天然氣占絕大部分。國內學者已針對阿姆達林盆地的基礎地質和油氣聚集特征等都開展過探討和分析[1-9

    石油實驗地質 2015年6期2016-01-26

  • 劉家場李家灣下奧陶統紅花園組生物礁研究
    9層并找到16個礁體。研究區紅花園組中下部巖性主要包括淺灰色-深灰色中-厚層亮晶礫屑、砂屑灰巖、生物碎屑灰巖以及生物礁灰巖,夾9小層頁巖。上部巖性主要以深灰色厚層-塊狀泥晶灰巖為主,夾2小層頁巖,厚度約為60.5m。紅花園組地層下部與分鄉組頂部厚層頁巖整合接觸,其上與大灣組棕紅色瘤狀灰巖整合接觸,頂底界限分明。在紅花園組厚層灰巖中,可見大量點礁發育,礁體及圍巖中化石豐富,如海百合、古杯類、苔蘚蟲、瓶筐石、藻類、硅質海綿、介殼類和腕足等 (見圖1)。圖1 李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4年13期2014-09-15

  • 天津大神堂活牡蠣礁漁業資源養護與生態修復淺析
    ,它由3個分散的礁體組成,礁體上均附著有活的牡蠣,總面積約3平方千米,現存礁體的最大厚度僅1.2米,平均礁體厚度僅0.6米。屬于規劃面積為34平方千米“天津大神堂牡蠣礁海洋特別保護區”的核心區域(見圖1所示)。渤海的泥質活牡蠣礁在生態學的地位來言,如同南海的珊瑚礁:礁體均有生物體殘骸經數千萬年的堆積而成,礁體都因生物的生長而不斷成大,礁體附近都形成非常獨特的生態系統。南海的珊瑚礁面積日益萎縮,渤海的泥質活牡蠣礁僅在天津大神堂淺海區存在面積只約3平方千米的一

    海洋經濟 2014年5期2014-02-25

  • 方形人工魚礁單體流場效應的PIV 試驗研究
    維模擬試驗,得到礁體不同結構的通透系數與礁體周圍流場變化的數學模型;鄭延璇等[2]利用計算流體力學CFD 軟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研究不同來流流速(0.3、0.5、0.8 m/s)下星體形魚礁模型的流場效應,分析了礁體投放方式與流場效應的關系;李曉磊等[3]利用CFD 軟件,對定常流作用下方形魚礁模型進行數值模擬,研究了礁體周圍的三維渦結構。但有關人工魚礁開口比和來流流速對流場效應影響的研究目前尚未見報道。本研究中,作者采用粒子圖像測速(PIV)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4年1期2014-02-15

  • 西北巴拉望盆地生物礁地震剖面特征與油氣檢測技術
    .2邊界反射生物礁體頂面直接被中中新統的帕伽撒泥巖覆蓋,泥巖和礁體之間存在明顯的波阻抗差,故出現強振幅反射相位。而礁體的底部由于多與泥灰巖接觸,泥灰巖的速度一般為4 000 m/s,與灰巖的波阻抗差沒有頂面那么大,故底部反射界面明顯比頂部反射界面弱,且連續性也變差,甚至還可能出現斷續反射現象。2.3內部反射特征生物礁是由豐富的造礁生物及附礁生物形成的塊狀格架地質體[7],不顯沉積層理,但可以看到生物層理(如結殼狀構造、纏繞狀構造等),故礁體內部呈雜亂反射(

    海洋石油 2014年3期2014-01-13

  • 生物礁模型波動方程正演模擬及其地震響應特征分析
    但不同流體情況下礁體底界的反射特征有一定差異。②正演模擬地震記錄的疊前反演結果表明Vp/Vs(縱波速度/橫波速度)、泊松比和拉梅常數對流體性質均比較敏感。③在疊前反演獲得的各參數中,縱波阻抗和密度參數反演效果最好,橫波阻抗和Vp/Vs參數次之。生物礁;正演模擬;流體識別正演數值模擬技術是研究各種地震地質條件下構造、物性和巖性等各種地質因素與地震波響應特征(運動學和動力學特征)之間關系的一門技術,是勘探地球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為了便于識別生物礁儲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3年26期2013-11-02

  • 西北巴拉望盆地生物礁識別與預測應用研究
    nB 礁等10個礁體;后者有Lioc礁、Malampaya礁、Camago礁、Founa A 礁、Founa B 礁等8 個礁體[3-4]。盆地中發現的大多數油氣田以礁灰巖儲層為主,特別是Malampaya大型礁灰巖油氣田的發現展示了西北巴拉望盆地很大的油氣勘探潛力(圖1)。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研究區內僅有4口井中X構造油氣充滿度不到10%,僅10 m油層;而其余3口井無任何油氣顯示,說明該區內油氣勘探和儲層分布較復雜。為了摸清該區礁灰

    特種油氣藏 2013年4期2013-10-17

  • 開江梁平海槽長興期古構造格局特征及其地質意義研究
    有多個大小不等的礁體存在,其沉積、發育過程是在該區長興期區域地質背景及海槽形成之后特殊的古構造格局上發生的。為弄清古構造對海槽2側礁體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及2側礁體的發育特征,以海槽2側實際地震剖面為基礎資料,通過長興期沉積前海槽南西側斜坡坡度較為精確的測量及北東側邊界斷層特征的研究,描述了海槽2側差異性的古構造格局特征:海槽南西側為低角度緩斜坡;海槽北東側為由數條同生正斷層控制形成的高角度陡坡。在此基礎之上,明確了海槽2側差異性的臺地類型及礁體特征:北東側為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2年7期2012-11-09

  • 立方體人工魚礁背渦流的三維渦結構
    礁后的海域,由于礁體的阻流作用,流場重新分布形成新的流場,在魚礁后方形成滯流區或緩流區[2-6],通常在礁體后方形成一個充滿漩渦的背渦流區域。人工魚礁背渦流區域水流流速減緩、水流方向改變,很多餌料生物聚集,為魚類提供了良好的索餌場所。日本學者在魚礁區現場觀測到很多魚類聚集在人工魚礁背渦流區域活動,從而證實了人工魚礁具有誘集魚類的作用和效果[7-9]。目前,國內外對人工魚礁的研究手段主要有物理模型試驗、風洞試驗、數值模擬等,研究結果多為二維空間上的定性及定量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2年6期2012-09-19

  • 人工魚礁礁體與不同粒徑底質間最大靜摩擦系數的試驗研究
    306)人工魚礁礁體與不同粒徑底質間最大靜摩擦系數的試驗研究劉 健1, 張 碩2,3,4, 許柳雄2,3,4, 黃洪亮1(1.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東海水產研究所, 上海 200090; 2. 上海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學院, 上海 201306;3. 上海海洋大學 大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上海市高校重點實驗室, 上海 201306; 4. 上海海洋大學 大洋漁業資源可持續開發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上海 201306)通過平面拉動法分別測量了5種不同開口比

    海洋科學 2012年1期2012-01-12

  • 生物礁油氣藏近源成藏模式及其對勘探的啟示
    的影響,認為只有礁體周圍的地層具備良好的烴源條件和蓋層條件時,才有利于生物礁的成藏,生物礁遠源成藏是非常少見的。生物礁油氣藏;成藏模式;近源成藏;成藏條件油氣藏成藏模式中的所謂“近源”,是指烴源巖與儲蓋層在空間上緊密相鄰,有時候甚至烴源巖本身同時又是蓋層?!敖闯刹亍庇直硎鰹椤敖厣删偷貎?,它是生物礁油氣藏的主要成藏模式。從已知的部分國內外礁油氣藏來看,在礁體中賦存的油氣大部分來源于與礁體直接接觸的上下左右(同期或相近時期)沉積的泥頁巖或石灰巖①呂俏

    海相油氣地質 2012年1期2012-01-09

  • 塔里木盆地巴楚中奧陶統一間房組生物礁-灘發育模式和儲集物性
    礁前生物碎屑灘與礁體相鄰并靠近盆地一側,包括礁前內側礫質灘、礁前內側砂質灘和礁前外側砂質灘。礁后生物碎屑灘與礁體相鄰并靠近臺地一側,包括礁后內側砂質灘、礁后外側砂質灘。潮汐水道主要發育于礁體之間,以發育大型槽狀交錯層理及透鏡狀形態為特色。臺地是生物礁-灘沉積體系的背景沉積,它們包圍生物礁和生物碎屑灘(圖3)。3 生物礁-灘沉積體系演化通過典型生物礁-灘沉積體系剖面的解剖和區域追蹤對比,發現生物礁-灘沉積體系具有垂向上進積和退積交互的特點,前者生物礁-灘沉積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1期2012-01-03

  • 頂帽變換在川北長興組生物礁分布預測中的應用
    主要目的層之一。礁體的分布預測是該區油氣勘探面臨的現實課題。為此,根據生物礁沉積厚度較同期非礁相地層大的沉積地質學原理,利用地震解釋獲得的含生物礁地層的時間厚度數據,應用頂帽變換方法開展礁體的平面分布預測,取得滿意效果。與人工地震相分析方法相比,該方法具有準確、快速高效和定量化的優點。進行頂帽變換時需要注意的是,結構元素大小的選擇應與實際地質體的尺度相符,結構元素過大或過小,均可能導致預測結果的偏差。此外,斷層發育等因素可能導致地層厚度出現異常,亦可能對頂

    天然氣工業 2011年1期2011-12-18

  • 生物礁內部地震反射特征的地質解讀及以體系域為單元的層序地層學認識 ——以珠江口盆地生物礁為例
    ,歸納出不同時期礁體生長的幾種可能的幾何形態和相應的地震響應特征,并對生物礁內部地震反射特征進行地質解讀,建立了成礁模式,獲得以體系域為單元的生物礁層序地層認識,為層序劃分和層位對比解釋提供了較可靠的參考。生物礁油氣藏;地震反射特征;成礁模式;體系域;層序劃分生物礁油氣藏的儲量約占世界油氣探明儲量的10%,這類油氣藏具有豐度高、產能高的特點,一直是勘探家們重點探索的目標。南海特殊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生物礁的生長。隨著珠江口盆地流花4-1、流花11-1等一系列

    海相油氣地質 2011年2期2011-03-30

  • 渤海灣西岸牡蠣殼體形態、生長速率與生長環境的關系
    本的生態信息,與礁體綜合生長環境有關;通過對礁體中的殼體形態和殼體生長速率的對比研究,可以恢復礁體生長時期的綜合環境。通過對取自黃港水庫、大吳莊和嶺頭三個埋藏牡蠣礁體中保存完好的牡蠣殼體的形態統計分析,并對其中部分適合貝殼年輪研究的殼體進行生長年齡和死亡季節的分析研究;恢復了殼體記錄的礁體生長環境,并探討礁體生長環境對殼體形態的影響和塑造。結果表明,黃港水庫礁體中的殼體具有最快的殼高生長速率和最短的生長壽命,礁體生長在距離河口較近的位置,礁體生長環境較動蕩

    海洋通報 2010年5期2010-12-28

  • 阿姆河右岸區塊生物礁特征與識別方法
    正演模型,分析了礁體的地球物理響應特征。利用常規測井資料和測試資料,從單井上識別礁體;引入“地震相”的研究思路,利用地震屬性,對礁體平面分布進行預測;根據上覆膏鹽層厚度變化、目的層碳酸鹽巖厚度的變化,采用“時差厚度”法進行礁體識別,初步探索出一套適合于該區的基于疊后地震資料的礁體識別方法。利用該方法提高了生物礁的識別精度,在該區塊相繼發現了一批可供鉆探的生物礁,鉆遇生物礁的探井成功率從中方接手前的33%提高到現今的100%。阿姆河右岸區塊 土庫曼斯坦 生物

    天然氣工業 2010年5期2010-08-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