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伏娃

  • 波伏娃的“戀愛腦”
    “西蒙娜·德·波伏娃”這一通行譯名是后來的事了。我讀波伏娃的書當然與薩特有關,在我的認知里,波伏娃與薩特無疑屬于天造地設的一對兒,二人之間與常人迥異的感情生活亦堪稱傳奇:相伴終生,彼此尊重,可以有他人介入,但認定對方在自己的心中無可取代,安全又自由。隨著年歲的漸長以及閱讀面的拓寬,我以為薩特與波伏娃之間的感情于外人而言或許存在著某種誤解。比如波伏娃就曾在她的回憶錄中寫道:“我試圖在這種關系(引注:指與薩特的關系)中得到滿足,但我白費了力氣,我在其中從未感到

    文學自由談 2023年5期2024-01-17

  • 《長征:中國紀行》:紅色中國形象的建構
    月至11 月,波伏娃和薩特作為法國第一批應邀訪華的知識分子代表,對中國進行了為期45 天的訪問,《長征:中國紀行》(以下簡稱《長征》)正是波伏娃此次中國之行的成果?!堕L征》以波伏娃在中國的親歷親聞,對中國的農業、工業、文化、政治、城市等進行了全面的書寫,用雄辯的事實和精深的分析駁斥了西方主流意識形態操控的“紅禍論”的文化偏見,為西方讀者展現了一個全面立體具象化的紅色中國形象?!啊堕L征》無論在論述的深度還是影響力方面都當之無愧地成為20 世紀50 年代后期塑

    喀什大學學報 2023年4期2024-01-17

  • 誰不知老之將至
    極力推薦的就是波伏娃的《論老年》。波伏娃最著名的作品是《第二性》,出版于1949年,那時波伏娃41歲,進入中年。她1952年結識了導演朗茲曼,比她小17歲,兩人在一起生活了七八年。波伏娃說,沒想到自己四五十歲的時候,還能有一個年輕的情人,這讓她再次煥發了生命力。到1964年,波伏娃的母親去世,波伏娃寫了一本小書叫《安詳辭世》,記述了母親去世的過程。此時波伏娃50多歲,開始認真考慮老年的問題。到1970年,波伏娃出版《論老年》。到1980年,薩特去世,波伏娃

    新民周刊 2022年30期2022-08-28

  • 淺析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女性主義
    一卷全面闡述了波伏娃的女性主義思想,第二卷則是在其第一卷的理論基礎上,論述女性在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所遭遇的困境。第一卷波伏娃以生物學的角度從雌雄同體和雌雄異體以及雌雄嵌體探討并駁斥了將女性等同于生育工具的觀點,波伏娃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婦女觀且駁斥并批判了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女性所謂的"戀父情結"她認為這是根據男性角度的"戀母情結"所捏造出來的,第二卷中波伏娃通過對比分析不同社會階級地位的女性從幼時到老年的人生發展軌跡論述了各種類型女性的個體發展史。本文旨在研

    文學天地 2021年10期2021-11-29

  • 波伏娃的存在主義視域看小說《筋疲力盡的女人》
    在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的中篇小說《筋疲力盡的女人》中,女主人公莫尼克以日記的形式記敘了從九月十三日至來年三月二十四日間的心路歷程。丈夫莫里斯的婚外情事件成為導火索,多年來夫妻間累積的問題暴露。莫尼克長年沉浸于家庭這一相對穩定安逸的環境而忽視了外界發生的巨大變化,缺少在社會上生存所需要的、又能散發出女性魅力的沖擊力與創造性。莫尼克只有改變從丈夫的愛里實現自我的習慣,發揮主體性,才能打開人生的新天地。盡管這是一段痛苦的覺醒

    今古文創 2021年45期2021-11-24

  • 波伏娃存在主義女性主義在法學中的現實價值
    摘要:波伏娃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認為,女性的角色塑造是后天形成的,女性是在他者、客體與自由個體之間的徘徊者。要想突破“他者”地位,女性就要實現自我意識的覺醒,在異化的客體和實現內在性超越的主體之間做出選擇。分析了波伏娃的存在主義女性主義主要觀點及其在女性主義發展歷程中性別理論中的作用與體現,進而探究了其對后現代主義法學在性別觀念上的積極作用和現實價值。將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的精神與內涵運用到法學研究與實踐,能使許多關于“男女平等”的現實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強調女性的

    西部學刊 2021年15期2021-09-13

  • 淺析安托瓦內特·??伺c波伏娃的女性主義理論之異同
    · 德 · 波伏娃對于中國讀者而言并不陌生?!秲尚浴纷鳛榕运枷氲募蟪芍?,更被奉為東西方女性的“圣經”。國內學界對??说年P注比較有限,關于二者女性主義思想的異同研究更是寥寥。本文將通過對《兩性》和《第二性》的主要思想觀點進行比較分析,揭示兩位作者在女性主義思想方面的異同,以幫助學界對二人的思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從而能更好地促進女性社會問題的探索?!娟P鍵詞】 ???波伏娃;《兩性》;《第二性》【中圖分類號】I712? ? ? ? ? 【文獻標識碼】A?

    今古文創 2021年11期2021-09-10

  • 女性他者地位的探析
    者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代表作《第二性》,不僅對法國本土女性運動起到了不小的轟動,對于世界各地的女性主義運動都起到了啟蒙和推動的作用?!兜诙浴凡粌H以女性主義的視角來探討女性問題,而且還具體分析了女性他者地位的處境,闡述了女性是他者這一理論,并引發了對女性他者地位的主體性思考。關鍵詞:女性主義;波伏娃;他者二十世紀上半葉,西方國家的社會結構開始發生轉變,即由封建等級制向一種平等化發展趨勢轉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這種人人平等,人道主義觀念等思潮更是得到了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2020-10-21

  • 論女性的形成——讀《第二性》有感
    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是當代最負盛名的存在主義女權主義者,也是學識淵博的女學問家?!兜诙浴肥撬@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被譽為“女性圣經”。該書中她對女性相關問題的探討涵蓋哲學、生物學、心理學、文學、歷史、古代神話、社會經濟等多方面,并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社會造就的”這一著名的哲學命題。本文試圖以波伏娃觀點為基礎從生物學、經濟、女性的處境這三個角度去具體闡釋這一核心思想形成的原因,并進一步

    客聯 2020年9期2020-09-10

  • 波伏娃《第二性》的女性主義角度解讀《廊橋遺夢》
    詞:廊橋遺夢;波伏娃;第二性;女性主義;女性困境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5-0-02《廊橋遺夢》是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作品,從1992年出版之后便大獲成功,1995年這本小說被美國華納兄弟公司拍成電影。電影延續了小說的輝煌,曾獲1996年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和第53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劇情提名,全球票房收入超過1.82億美元。小說中女主人公弗朗西絲卡是意大利人,與美國士兵結婚,婚

    傳媒論壇 2020年15期2020-09-03

  • 淺析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女性主義理論
    要:西蒙·德·波伏娃是法國二十世紀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是現代女性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第二性》是波伏娃的重要著作,是西方女性主義的經典,《第二性》確立了波伏娃在西方女權運動和女性主義研究中先驅者的地位,該書被女性主義者譽為“圣經”。本文在對該經典著作予以理性解讀基礎上,旨在梳理出波伏娃的女性主義理論的思想淵源;梳理了波伏娃“他者”思想的來源,女性如何一步步淪為“他者”,成為“第二性”,介紹了波伏娃“他者”思想的主要內容。關鍵詞:波伏娃;《第二性》;他

    青年時代 2020年15期2020-08-07

  • 波伏娃馬克思女性主義思想研究
    摘? 要:波伏娃是女性主義運動的開創者之一,也是馬克思女性主義的奠基人,她的女性主義思想在世界女性主義運動中有重要地位。新時代下,我國發展中仍然面臨許多性別問題,波伏娃的馬克思女性主義思想對我國當代解決婦女問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啟示與參考價值。關鍵詞:波伏娃;馬克思女性主義;中國女性主義波伏娃是當代最負盛名的女性主義者,是馬克思女性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女性主義思想是在批判繼承馬克思、恩格斯女性主義思想的基礎之上而做出的批判繼承。馬克思女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0年11期2020-05-26

  • 《安家》中房似錦“第二性”的女性角色特質研究
    娟摘要:西蒙·波伏娃是全球女權運動的先驅,她的著作《第二性》使全球更多女性開始思考關于女性自身處境的問題。本文以熱播劇《安家》作為研究文本,從分析《安家》中“房似錦”女性角色特質入手,探討電視劇女性形象建構背后的“第二性”,研究影視劇中新女性形象建構的社會意義。關鍵詞: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安家;房似錦;女性角色特質西蒙·波伏娃的著作《第二性》探索了人類歷史的女性哲學,被譽為“女權主義圣經”,奠定了波伏娃在女性主義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二性》的出版促使全

    銀幕內外 2020年8期2020-01-06

  • 若為自由故 ——在巴黎蒙帕納斯公墓前
    主義作家薩特和波伏娃、社會學家涂爾干、新浪潮導演兼作家杜拉斯等人都長眠于此。我更心儀的是波伏娃和杜拉斯這兩位奇特的女作家。波伏娃是知識女性心中的女神,她與薩特相愛一生卻終身不婚的感情經歷令人驚嘆卻少有人神往。盡管波伏娃寫出了《第二性》這樣的女權主義的“圣經”,盡管波伏娃在這本書里提出了許多全新的、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比如,她說:“女人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變成的?!钡v觀波伏娃的一生,還是為男人而憾,被感情所累。作為一名女性,被自己所愛的男人珍惜是最心儀的,

    國際人才交流 2019年12期2019-12-31

  • 也談“女性問題” ——《第二性》讀后感
    者眾多,西蒙·波伏娃是其中的佼佼者。西蒙·波伏娃,1908年出生于法國巴黎,《第二性》是她女性主義研究的代表作,值得后人不斷學習和解讀。一、《第二性》的內容筆者所讀的《第二性》分兩冊,第一冊分為命運、歷史、神話三部分。波伏娃從生物學、精神分析學、歷史唯物主義方面,探討使女性在社會上處于從屬地位的起源。生物學方面,她追根溯源,論述了生物的進化過程,從女人的月經、生育、更年期等痛苦的過程指出,由于生物屬性,女性對物種更有附屬性,但這只能說明男女兩性存在生物差異

    文化學刊 2019年11期2019-12-27

  • 淺析張愛玲與波伏娃作品中的女性主義
    、西蒙娜·德·波伏娃為例”JW2018XK117。摘? 要:張愛玲與波伏娃同為中西方文壇上重要的女性作家,她們都塑造了很多血肉豐滿的女性形象,作品中充滿犀利的批判和精準的審視。本文對兩位偉大的女性作家的作品進行分析解讀,探討二者作品中女性形象以及寫作風格的異同,觀察不同時代與文化背景下的女性主義思想。關鍵詞:張愛玲;波伏娃;女性主義;對比分析[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7-0-031789年

    青年文學家 2019年27期2019-11-14

  • 從漢樂府看漢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
    又生動的文本。波伏娃在其代表作《第二性》中,從各個學科、各個角度沿著人的生命發展路線研究了各類女性個體發展過程中的性別差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女性主義思想。本文從波伏娃的女性主義哲學出發,探討漢樂府表現出來的漢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成因。關鍵詞:漢樂府;女性形象;家庭地位;波伏娃;《第二性》作者簡介:李丹陽(1995.1-),女,山西太原人,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

    青年文學家 2019年26期2019-11-01

  • 波伏娃告別薩特:最特別情侶的終極對談
    16日,薩特和波伏娃在巴黎街頭賣被禁的報紙《La CauseDu People》薩特終生的精神伴侶西蒙娜·德·波伏娃所著的《告別的儀式》,曾經在1996年以《薩特傳》為名出過一個中譯本。稱此書為薩特的“傳記”有其合理之處:本書的前四分之一是波伏娃對薩特生命最后十一年里二人所有生活交集事無巨細的記錄,隨后是1974年波伏娃與薩特對談的文字實錄。一如書名《告別的儀式》(初版1981年),本書也可以視作波伏娃對薩特的告別之作。波伏娃在扉頁上留下一句話:“本書寫給

    看天下 2019年35期2019-01-15

  • 關于波伏娃的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解讀
    理論的概述在對波伏娃所提出女性主義文學理論進行討論前,首先需要保證對女性主義具有系統、準確的了解,可以說女性主義是文學理論形成的關鍵,文學理論又作為女性主義的闡釋和發展而存在,二者存在著無法割裂的聯系。女性主義指的是以結束性壓迫、性歧視、性剝削和性別主義為目的,以實現性階層平等為目標,創立并發起的理論政治運動。波伏娃初次對女性主義有關文學理論加以闡述的作品為《第二性》,正是因為如此,發表之初,這本書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且評論褒貶不一,然而隨著女權主義運

    長江叢刊 2018年10期2018-11-15

  • 陳學昭與波伏娃之間的女性話題及其他
    享譽現代文壇;波伏娃是法國著名作家和有世界廣泛聲譽的女性主義學者。按照當時國情,她們兩位幾乎沒有接觸的可能,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因為來華訪問和組織安排,她們在中國大陸相識交往了。在不長的時日,盡管由于國情及文化差異,深切交流有限,可她們的各自舉止表現或不由自主的言談,反映出不同的社會文化觀念,以及女性、人性方面相同的關注點……在她們后來的文字中,雖著筆不多,卻都留有對方的身影。在波伏娃一方,甚至將陳學昭寫進了她對當時中國變化的認識的著述之中。六十多年過

    長城 2018年3期2018-09-20

  • 重訪《第二性》:波伏娃的“模糊性”
    訪《第二性》:波伏娃的“模糊性”昝朦武漢輕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本文以波伏娃的哲學關鍵詞“模糊性的道德”對其女性主義奠基文本《第二性》進行重讀,以期找到波伏娃思想中的“總問題”,即回到存在主義理論框架來分析女性處境和解決女性問題。主流化閱讀只是看到了波伏娃的結論即整個人類史就是女性貶值史,卻沒有看到她真正關切的問題是模糊性。[Résumé]La morale de l’ambigu?té est notre mot clé qui vient de Simone

    法國研究 2018年2期2018-04-03

  • 薩特與波伏娃
    愛光顧的地方。波伏娃常去那里。每天差不多同一時間,波伏娃都會走進店里,坐在靠窗的位置。她性格沉靜內斂,陷入沉思的時刻,更顯得凝重與執著。她偶爾看著窗外的風景,人們驚艷于這位知性女郎的美麗側影。當侍者在她面前放上一盞拿鐵的時候,她從手提包里取出一本書或一卷紙。有時她低首閱讀,有時又埋首疾書。預先準備的一小瓶墨水放在離咖啡杯不遠的地方,水筆在紙上快速移動,不多久就把一卷紙寫完。除了巴黎高師的圖書館,花神咖啡館是波伏娃最好的讀寫場所。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在波伏娃

    思想與文化 2018年2期2018-04-01

  • 淺析波伏娃的戀愛觀
    動的著名領袖。波伏娃一生著述頗豐,尤其是她的代表性論著—《第二性》,集中體現了她的女性主義戀愛觀,本文就在深入閱讀《第二性》的基礎上,探索愛情,叩問自由,思考波伏娃式的戀愛觀。本論文以深入分析《第二性》為重點,從三個部分研究波伏娃戀愛觀,第一部分著重介紹波伏娃戀愛觀產生的背景及其過程;第二部分集中圍繞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描述的戀愛中的女人和女人的信仰,分析波伏娃的戀愛觀特征;第三部分闡釋波伏娃戀愛觀對當代中國青年學生的啟示。關鍵詞 波伏娃 戀愛觀 自由中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7年25期2017-10-30

  • 女權教母:成就放在當下,遺憾留給來生
    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早年已經是引人矚目的學霸。那是1929年初夏,月見草開滿了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的校園,香氣馥郁的空氣中飄浮著一絲緊張的氣息,這里正舉辦著一場令人望而生畏的全國大中學教師資格考試。高手如云,競爭空前激烈,只有寥寥幾人能夠獲得含金量極高的全國哲學教師資格證書。最后,拔得頭籌的是薩特(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緊追其后的就是波伏娃。兩個學霸不打不相識。之后小個子的薩特向高個子美女波伏娃展開了熱烈追求,伏波娃架不住談吐幽默的薩特的死纏爛打,

    百家講壇(紅版) 2017年3期2017-09-08

  • 愛情小像
    1月,法國作家波伏娃應美國幾所大學之邀去講學,在芝加哥結識了美國作家納爾遜·阿爾格倫。初次見面他們就像老朋友一樣無話不談,很是融洽。波伏娃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比她小一歲的身材高大、談吐不凡、瀟灑俊朗的男人;而她的風采、她卓越的才華以及她身上特有的塞納河左岸的藝術氣息,也同樣深深地吸引著阿爾格倫。兩個月后,他們倆墜入愛河成了戀人。同年5月23日,這一天對阿爾格倫而言是終生難忘的。在波伏娃寄來的信中夾著兩枝小花。此花的名字叫風鈴草,是波伏娃在巴黎的郊區特意為他采

    歲月 2017年5期2017-05-05

  • 超越與悖論:波伏娃“他者”再探討
    靄茜摘 要: 波伏娃認為“他者”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于不同的階級,處在其所處階級的人總是把自己看作主體,把這之外的看作他者,看作客體。女人作為“他者”的概念兼有生物學、歷史和精神分析學的依據,辯證看待波伏娃“他者”概念的超越與悖論,有助于重新認識“第二性”理論。關鍵詞: 第二性理論 波伏娃 他者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女性主義批評的代表性理論家,出身法國巴黎的她自幼叛逆不羈,在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學習期間,她與薩特、梅洛龐、蒂等人成為志同道合的文友,創辦雜志,致力

    文教資料 2016年33期2017-04-19

  • 女權教母:成就放在當下,遺憾留給來生
    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早年已經是引人矚目的學霸。那是1929年初夏,月見草開滿了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的校園,香氣馥郁的空氣中飄浮著一絲緊張的氣息,這里正舉辦著一場令人望而生畏的全國大中學教師資格考試。高手如云,競爭空前激烈,只有寥寥幾人能夠獲得含金量極高的全國哲學教師資格證書。最后,拔得頭籌的是薩特(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緊追其后的就是波伏娃。兩個學霸不打不相識。之后小個子的薩特向高個子美女波伏娃展開了熱烈追求,伏波娃架不住談吐幽默的薩特的死纏爛打,

    百家講壇 2017年5期2017-03-28

  • 波伏娃《第二性》之女性主義思想解讀
    050061]波伏娃《第二性》之女性主義思想解讀⊙郭淑敏[河北經貿大學藝術學院, 石家莊 050061]《第二性》是法國女權主義者西蒙·德·波伏娃的一部重要著作,是西方女性主義的經典,也是中國女性主義研究的學術經典。本文擬對該經典著作予以學理性解讀,旨在梳理出波伏娃的女性主義解放觀。通覽全書,本文認為其觀點可以概括為一個核心概念,即他者;一個中心命題,即女性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漸形成的;三種女性解放的途徑,即做職業女性、成為知識分子、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波

    名作欣賞 2017年9期2017-03-11

  • 從《第二性》看波伏娃的主要女性主義理論
    的公共領域?!?span class="hl">波伏娃作為西方當代女性主義的先驅,她在書中宣揚了自己的平等理想,她認為要想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就必須要先正視男女之間的差異,同時她深刻的揭示出了父權制是造成女性受歧視的文化根源。波伏娃的女性主義理論,主要集中系統地體現在其著作《第二性》中,本文試圖通過女人是什么、女性的處境和女性的出路三方面來探討波伏娃的女性主義理論。一、女人是什么波伏娃用“擁有一個女性氣質的人”來回答“女人是什么”這個問題,這樣的回答是為了延續那個最關鍵的否認,以便其參與到

    環球市場 2017年34期2017-03-10

  • 一條優美的河貍
    西蒙·波伏娃這條優美的河貍,死了,她到底讓薩特屈從了她的意志:不管你愿不愿意,反正我是和你最終睡到一座墳墓里。1929年,21歲的西蒙·波伏娃委身于薩特,她哪里會想到,這個男人不過是和她玩玩而已。后來,她才知道,他是不可能結婚的,他討厭任何形式的束縛。不要說她是西蒙·波伏娃,即便是公主殿下來俯就,恐怕他也要宣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辈贿^兩年時間,薩特就膩了她。1931年,西蒙·波伏娃到馬賽教書,薩特則到勒哈佛爾任教。他飛快地

    讀書文摘·經典 2017年1期2017-02-09

  • 波伏娃與女性主義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二十世紀法國著名女作家,她的存在女性主義思想在《第二性》中得到了詳盡的闡述。波伏娃本人的一系列人生抉擇也反映了她的女性主義世界觀。今天波伏娃已經成為世界婦女解放運動的一面旗幟。關鍵詞:波伏娃;女性主義;第二性作者簡介:夏波(197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法國文學、外語教學法。[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0-0-02法國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

    青年文學家 2016年20期2016-06-30

  • 波伏娃 羞澀的女權戰士
    羅嶼“平日里,波伏娃總是呆在巴黎的某家咖啡館——多姆、圓亭或花神。頭上包著她那刻板的伊斯蘭頭巾。叼著煙,眉頭緊皺,用一雙暹羅貓般的眼睛,審視著周圍的一切。她的臉,干巴巴的。薄薄的嘴唇,透著固執。臉上總是那副時刻準備用 ‘女權主義觀點教導別人的表情。不過此時,波伏娃的心里該是美滋滋的吧,她的稱呼終于不再是‘薩特女人,她已和他一樣出名?!薄@是1949年,波伏娃寫出驚世駭俗的 “女性解放運動《圣經》”《第二性》后,法國媒體對她的評論。很顯然,此時,大多數人并

    時代人物 2016年5期2016-06-22

  • 當“波伏娃”遇見“情癲大圣”
    同的結局處理。波伏娃自從第一次遇見才華橫溢又古靈精怪的薩特,雖然沒有結婚,兩個人這輩子就再也沒有分開;而蕭紅沒有那么幸運,她沒有機會遇見命中注定的“薩特”,“情癲大圣”蕭軍給不了她婚姻,也同樣沒能給她誠實的愛情。老年蕭軍回憶蕭紅——當年,兩個人初識,蕭軍為蕭紅的才華所折服,著魔一樣地愛上了蕭紅;也正是因為這份才華,蕭軍才苦惱,離開了她。往事成為云煙,舊人已經作古,忘卻是是非非的時候,只剩下滿頭銀絲。當年在旅館里,蕭紅和蕭軍探討人生——蕭紅:“人為什么還活著

    戲劇之家 2016年9期2016-06-04

  • 淺析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
    家西蒙娜·德·波伏娃之著,主要講述了女性的神話、女人的一生以及男女兩性之間的關系,她運用生物學、精神分析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對婦女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見地。也正因如此,波伏娃的《第二性》取得了巨大的影響力?!娟P鍵詞】:女性;男性;第二性;波伏娃一、《第二性》內容簡介波伏娃的《第二性》分為“事實與神話”和“當代女性”兩卷。上卷主要分為命運、歷史和神話三個部分。首先,從女性生理特征為起點,從雌雄的不同說起,寫了男女兩性的生殖器官、性染色體等的差異,

    西江文藝 2016年10期2016-05-30

  • 論伍爾夫與波伏娃的女性主義觀之異同 ——以《一間自己的房間》和《第二性》為例
    威?論伍爾夫與波伏娃的女性主義觀之異同 ——以《一間自己的房間》和《第二性》為例徐威【摘要】弗吉尼亞·伍爾夫是二十世紀初英國文壇最重要的一位女性作家,還是現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重要先驅。她的作品《一間自己的房間》體現了伍爾夫獨特的女性意識和先進的女權思想。法國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創作于二十世紀中期女性主義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這本書一出版,即被稱為“有史以來討論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還被稱為西方婦女解放運動的“圣經”。本

    法國研究 2016年2期2016-04-17

  • 第二性的羈絆
    的創始人之一,波伏娃19歲即發表了屬于自己的獨立宣言,“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于他人的意志”。女權運動的“圣經”《第二性》不僅是波伏娃的成名作,也是她學術研究的頂峰??v覽波伏娃的一生,她不以固有的“女性”觀念介入性別研究,不僅在學術上研究“第二性”,在生活中也盡量反抗自己的第二性征:女性化特質、生育職能、附屬于男人等。她基本上能算作按照個人意志選擇了不婚不育,成為了一個她所希望的“獲得了自由選擇生育權利,并向中性化過渡”的解放婦女??墒侨藗冋劶?span class="hl">波伏娃,還有一

    中國三峽 2016年3期2016-04-01

  • 一個女性知識分子的文化長廊
    ,更有伍爾芙、波伏娃這樣宗師級的女性主義者;另一方面,這些隨筆中的確包含著大量極其深刻的女性主義思想。當然,趙玫或許根本就無意于作什么女性主義的闡釋,至少“文化隨筆”中幾乎不見任何女性主義的專門術語,她只是站在女性的立場,以自己獨特的洞察力,率真大膽地剖析兩性社會的事理人情。只是,讀者之心未必不然,特別是對像我這樣“前理解”中主要是女性主義視角的所謂的研究者,讀來處處都是女性主義思想,而且老實說,這些隨筆有時候比那些正宗的女性主義理論文本更能給人以啟發。比

    文學自由談 2016年5期2016-03-17

  • 由電影《鋼琴課》反思女權意識
    詞:女權主義;波伏娃;拉康;弗洛伊德;《鋼琴課》柏拉圖在《裴德若篇》中,把身體視為靈魂飛升真理殿堂的拖累,它是靈魂的累贅,其欲望與貪婪污染了靈魂的純潔,阻斷與"理念"世界相遇的機會,非身體的是最善、最美、最高貴的,與身體有關的則被當成包袱,阻礙自我價值的實現。"把身體比作騙子、動物、欲望、靈魂的牢獄和其目標的破壞者,這些是西方哲學中身體的普遍形象"。從古希臘開始,"身體"便成為卑賤、貪婪、反智的表征,作為精神的對立面,被哲學、宗教驅趕了上千年。在此二元對立

    西部皮革 2016年8期2016-02-22

  • 波伏娃:在“雙重生活”中追求獨立與自由
    云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第二性》她把男人的愛情想象為她給予他的愛情的準確對等物,她自欺地把欲望當成愛情,把勃起當成欲望,把愛情當成宗教。她迫使男人欺騙她:你愛我嗎?同昨天一樣愛嗎?你始終愛我嗎?她靈巧地在缺乏時間做出微妙和真誠的回答時,或者在情勢不允許這樣做時提出問題;正是在交歡中,在病痛初愈時,在嗚咽時或者在火車站月臺上,她緊緊地追問;她把得到的回答當作戰利品;得不到回答,她就讓沉默代替說話;凡是真正戀愛的女人,多少是妄想狂?!粋€

    三聯生活周刊 2016年7期2016-02-17

  • 普魯斯特、波伏娃和卡夫卡的日常作息
    陳誠1.波伏娃(1908-1986) 波伏娃是如何度過她的一天的?她的情人電影導演Claude Lanzmann是這樣描述波伏娃的:“在我們同居后的第一個早晨,我還想在床上多賴一會兒,她卻已經起來了,穿好了衣服,坐到她的書桌前?!?,在那兒工作,她沖著我說,指著床。我只好在床上坐起來,就在那窄小的床沿邊上點著一根煙,假裝我在工作。直到午飯時間,波伏娃,沒有再和我說過一句話。然后,她就去薩特的公寓與他共進午餐。有時候我也會一塊兒去,午飯后她就一直待在薩特那兒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5年7期2015-08-12

  • 法國小花風鈴草
    1月,法國作家波伏娃應美國幾所大學之邀去講學時,在芝加哥結識了美國作家納爾遜·阿爾格倫。初次見面,他們就像老朋友一樣無話不談,很是融洽。波伏娃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比她小一歲、身材高大、談吐不凡、瀟灑俊朗的男人;她的風采、卓越的才華以及她身上特有的塞納河左岸的藝術氣息,也同樣深深地吸引著阿爾格倫。兩個月后,他們墜入愛河。同年5月23日,這一天對阿爾格倫而言是終生難忘的。在波伏娃寄來的信中夾著兩枝小花,此花的名字叫風鈴草,是波伏娃在巴黎的郊區特意為他采摘的。這小

    女士 2015年7期2015-05-30

  • 戴著枷鎖的飄零者
    了平行研究,從波伏娃的女性主義等角度入手,對比分析了女性在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壓抑下,內心產生的漂泊與孤獨感在文學表達中的相同性和相異性,通過探究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作家如何來塑造女性人物形象,為后代作家提供借鑒和創新的途徑。關鍵詞:波伏娃 施蟄存 茨威格 女性主義茨威格與施蟄存都是心理小說的大師,女性人物的心理表現在他們的筆下有著共同之處,都以精神分析方法細致入微的剖析女性的內心世界,通過對兩人心理小說女性人物心理進行平行研究,并結合波伏娃的女性主義理論,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4年11期2014-12-01

  • 從《第二性》看薩特對波伏娃的影響
    者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的代表作。眾所周知,這部著作集中體現了波伏娃的女性主義思想。而我們所熟悉的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是波伏娃的終身伴侶,他們雖然沒有結婚,但在學術領域夫唱婦隨。那么,薩特的存在主義對波伏娃的思想到底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我們從《第二性》中就可見一斑。波伏娃在寫作這本著作時,并未把自己僅僅定位成一個女性主義者,而是首先作為一名

    濰坊學院學報 2014年4期2014-08-15

  • 女性氣質的未來——論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
    院助教工作中的波伏娃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國20世紀重要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其在歷史上的真正地位是在思想史方面,當中尤以《第二性》影響最為廣泛?!兜诙浴窂木穹治?、社會的和歷史等多方面去理解女人,探討女性未來的出路及女性氣質的發展與未來。波伏娃以一種存在主義的視角和方法,對女性境遇及生存狀態做了全方位的剖析,并懷著解放婦女的美好理想,期待女人能夠擺脫內在性的束縛,改變自身的處境,找尋一種適于實現女性現實性和超越性的存在形式。在《第二性》中,波伏娃廣泛的探討

    電影評介 2014年3期2014-04-20

  • 評析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女性出路
    凌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國著名的存在主義女作家。她的著作包括小說、散文、戲劇和理論著述,而奠定波伏娃在歷史上的真正地位的是她的經典理論著作——《第二性》?!兜诙浴繁环Q為“有史以來討論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是對近代女性主義運動和理論的精辟總結,被譽為西方婦女運動的“圣經”。[1]在這部理論著作里,波伏娃以其獨特的研究,從生物學、精神分析、文化批判和存在主義角度出發考察女性問題,揭示女性的“他者”處境,并從存在主義哲學的角度揭示女性“他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3年10期2013-12-12

  • 波伏娃《第二性》的書名隱喻性內涵分析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是20世紀法國重要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之一,也是最有影響的女性文學家之一,更是享譽世界的女權主義先驅。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當其在1949年出版后,“二萬二千本在一個星期內被搶購一空”?!兜诙浴芬源嬖谥髁x哲學理論為依據,覆蓋生物學、神話、文學、歷史、政治和哲學等多個領域,全書以百科全書式的高度鳥瞰女性性別發展的全過程,號召女性爭取自由

    名作欣賞 2011年33期2011-08-15

  •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與女性的自由與解放 ——淺析波伏娃的《第二性》
    解放 ——淺析波伏娃的《第二性》劉慧敏從波伏娃的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觀、女性的內在性束縛及其超越和女性的自由解放之路解讀西蒙·波伏娃的代表作《第二性》?!兜诙浴酚么嬖谥髁x來解釋女性的處境,期待女人能夠擺脫自身內在性的束縛,找尋一種適于實現女性自由解放的方式。波伏娃;《第二性》;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自由解放一、波伏娃的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觀(一)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觀的哲學基礎存在主義女性主義是女性主義運動第一次高潮中的重要流派,它的一系列的女性話語如“他者”、“超越性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13期2010-08-15

  • 波伏娃:為西方見證社會主義
    波伏娃:為西方見證社會主義法國佛朗西斯貢蒂埃著,唐恬恬翻譯的《波伏娃:激蕩的一生》一書,2009年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1955年2月20日,薩特在法蘇協會上發表了一篇簡短演說。5月他的劇本《涅克拉索夫》首演,受到了共產主義者的熱烈歡迎。薩特受邀參加在赫爾辛基舉行的和平運動會議。波伏娃陪同薩特去了赫爾辛基。在那里,她和薩特都覺得“鐵幕已經僵化了……社會主義也加入到我們的世界里了?!狈▏偨y戴高樂也已經和蘇聯接近了。此時,中國政府邀請波伏娃和薩特來中國進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10年3期2010-02-17

  • 薩特、波伏娃與中國
    大師薩特和女友波伏娃應邀訪問中國45天。1955年9月29日,周恩來在北京飯店新落成的宴會廳招待包括薩特、波伏娃在內的外國代表團。宴會上,薩特和波伏娃見到了周恩來。波伏娃記述說:“周從這桌走到那桌,不停地與客人們碰杯,交換微笑……他特地給卓婭的母親鞠了個躬。卓婭是每個中國青少年知曉的蘇聯英雄?!?0月1日,薩特與波伏娃等作為貴賓走上了觀禮臺。波伏娃后來回憶說:“毛澤東就站在他的畫像下。他像平常一樣,身著灰中帶綠的上裝,戴著一頂帽子,這頂帽子他不時取下,向歡

    意林 2009年6期2009-05-14

  • 病態的他者
    。本文主要運用波伏娃和弗洛伊德的相關理論,從露斯的他者地位及戀父情結兩方面來分析她的悲劇人生,進而探討她的形象的重要價值。關鍵詞:《所羅門之歌》 波伏娃 弗洛伊德 他者 戀父情結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黑人女作家?!端_門之歌》是她的第三部長篇小說,發表于1977年,曾獲全國圖書評論獎、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獎。自出版至今,《所羅門之歌》一直備受評論界關注,被公認為莫里森第一部“以男性為主人公”的小說。既便如此,一直以黑人女性為創作的關注中心的

    魅力中國 2009年32期2009-05-14

  • 百年波伏娃
    謝喆平紀念波伏娃百年誕辰,是2008年法國學術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那個特立獨行的女子已經百年,她似乎永遠年輕,特立獨行的人似乎永遠年輕。一個人青年時期叛逆不難,難的是到中年還叛逆,到老年仍舊叛逆。而一個女子叛逆到老,更是少見,何況這個女子非但不淺薄,反而才華橫溢。波伏娃百年誕辰,法國關于她的文化紀念活動紛紛紜紜,文章、畫冊、研討會,層出不窮。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享譽世界的法國著名作家,當代最負盛名的女性主義者。她的存在主義的女性主義理

    人物 2009年3期2009-05-11

  • 波伏娃的簡潔與多重生活
    一西蒙娜·德·波伏娃。那么,心存浪漫、迷戀自由的波伏娃是如何在困境中實現了精神上的獨立?她與薩特之間的愛情道路經歷了哪些挫折?最終她又是如何戰勝自我,進而創作出一大批形式多樣、富有影響的作品的呢?請看——從頂點開始波伏娃在其回憶錄里,講到她少年時代自己的視覺理想:“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在清晨撞見那蘇醒的草地……我獨自一人承載著世界的這份美麗和上蒼的這份榮耀……”再大一些以后,她很清楚自己要愛什么樣的男人,“等有一個男人能以他的智慧、學問和他的威信征服我,我使

    百家講壇 2008年24期2008-12-29

  • 面對薩特死亡的波伏娃
    崇敬”有關。但波伏娃,這位與薩特私生活極為密切的女人,卻用了《柔和之死》這樣一個充滿溫情的書名命名了薩特的死亡。比起《告別薩特》一書,在《柔和之死》這樣一個書名下,波伏娃卻近乎冷靜、甚至是冷酷地極為真實地描述了薩特從精神到肉體的整個衰頹過程。與一般人相反,是對薩特從精神到肉體都有著無微不至了解的這個女人,這個“可怕”女人的記述猶如看護一般的精細:薩特在醫生的要求下戒了煙;截去腳趾;截去雙腿;嗜酒如命的薩特因醉酒躺臥在地毯上;無腿的廢人;廢人(換一種不人道的

    意林 2007年5期2007-05-14

  • 歐洲女權運動之星的隕落
    門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于四月十四日在巴黎科尚醫院因肺水腫醫治無效逝世,享年七十八。隨著西蒙娜·德·波伏娃的逝世,本世紀最顯赫的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始祖薩特(Jean-Paul Sartre)的孩兒們可算是真正的孤兒了。薩特是六年前一九八○年四月十五日去世的。他們兩人的消逝,前后的間隔差一天便是整整的六個年頭。在向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家人發出的唁電中,法國總統密特朗這樣地寫:“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出人頭地的作家群中的一

    讀書 1986年7期1986-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