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思邈

  • “藥王”趣事
    445000)孫思邈,生于隋開皇元年(公元581 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 年),享年101 歲。唐太宗李世民贊孫思邈“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圣,調合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宋徽宗敕封為“妙應真人”,被后世尊稱為“藥王”。一、偶遇老鸛草據傳,唐貞觀七年(公元633年),孫思邈在四川峨眉山上的真人洞中煉丹制藥時,遇到一位40 多歲的男子前來求醫。這位病人住在岷江岸邊,以打漁為生,經年累月得了風濕病。天寒陰濕時兩腿關節僵硬,

    養生月刊 2022年8期2022-11-25

  • 孫思邈蔥管治尿閉
    任之堂孫思邈是我國古代著名醫學家,他非常提倡醫德,強調醫生要時刻為患者著想。一次,一位得了尿閉癥的患者找到他,痛苦異常地說:“救救我吧,醫生。我的肚子脹得實在難受?!?span class="hl">孫思邈仔細打量患者,只見他的腹部像一面鼓一樣高高隆起?;颊唠p手捂著肚子,呻吟不止。孫思邈見狀心里非常難過,他想:尿流不出來,大概是排尿的口子不通。尿脬盛不下那么多尿,吃藥恐怕來不及了。如果想辦法從尿道插進一根管子,尿也許就能排出來。孫思邈決定試一試??墒?,尿道很窄,到哪兒去找這種又細又軟、能插

    保健與生活 2022年12期2022-06-09

  • 孫思邈“治未病”思想現代研究概況
    堅【摘 要】 孫思邈著作中蘊含了大量“治未病”思想,如《千金方》中倡導的“十要”“十二少”“七莫”原則,服用豆類以防止消化道疫病等。因此,研究孫氏“治未病”思想,對學術探討與臨床應用都具有深遠的意義。文章通過整理孫思邈“治未病”思想相關研究文獻,從孫思邈“治未病”思想與儒釋道養生精華的融匯、日常養生與保健、專病的預防與調護三個方面進行梳理歸納,以期展現一個較為全面的孫思邈“治未病”思想的研究概況?!娟P鍵詞】 孫思邈;治未病;《千金方》;綜述【中圖分類號】R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22年9期2022-05-30

  • 孫思邈的醫易思想研究
    成〔摘要〕 對孫思邈主要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的醫易思想進行挖掘,分析、整理孫思邈著作中的醫學思想與易學元素,探究易學思維在孫思邈構建醫學理論體系時的具體運用。孫思邈運用易學的思維方式構建了自己的醫學理論體系,如他汲取《周易》尚中的思想,認為用藥、治病、醫者都需做到“中和”;總結出“養性大要”,體現了《周易》“簡易”的思想;在“三才合一”整體觀指導下,孫思邈認為要順應四時進行用藥、養生,體現了《周易》“變易”的思想;孫思邈把“氣”視為萬物本原,體現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2年4期2022-04-28

  • “藥王”孫思邈
    藥王”,他就是孫思邈。孫思邈,唐代醫藥學家,被后人尊稱為“藥王”。相傳,孫思邈是楚大夫屈原的后人,長年隱居于陜西的深山中。他十分重視民間醫療經驗,不斷走訪病人,積累經驗并及時做記錄,最終完成了醫學名著《千金要方》。訪談面對面小主持人:孫思邈先生您好!聽說您小時候天資聰穎,很喜歡讀書,7 歲便能識得一千多字,每天還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有“神童”之稱。20歲的時候,您就已經熟讀道家典籍,學識廣博,可以對老子和莊子的學說侃侃而談。既然如此,您為什么不走科舉之路呢

    課外生活·趣知識 2022年3期2022-03-31

  • 孫思邈拒當御醫
    元541年),孫思邈出生于京兆華原(位于今陜西省銅川市)一貧困農家。年幼時,孫思邈體弱多病,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后來家里人為了給他治病買藥,更是罄盡了家產?!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激發了孫思邈從小立志學醫的決心。孫思邈年少時天資聰穎,好讀書,七歲時,已經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據《舊唐書》載,西魏大臣獨孤信對孫思邈十分器重,稱其為“圣童”。20歲左右時,一心鉆研醫道的孫思邈已經有所領悟,并開始為鄉鄰治病。據說有一次,村里的一個中年婦人抱著小孩急匆匆地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2期2022-02-14

  • 孫思邈與“老鸛草”的故事
    我國著名醫藥家孫思邈云游至四川峨眉山上的真人洞,在洞中煉丹制藥,為患者治病解疑。由于四川屬盆地氣候,濕度很大,上山求醫的患者中有許多風濕病患者,當時孫思邈卻束手無策。這天,孫思邈帶著徒兒上山采藥,忽然發現一只灰色老鸛鳥在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種無名小草,許久之后,才拖著沉笨的軀體緩慢地飛走了。過了幾天,孫思邈又見到這只老鸛鳥在啄食這種小草,隨后飛走了。奇怪的是,老鸛鳥已無病態,飛得輕巧雄健有力。孫思邈對身邊的徒兒說:“老鸛鳥常年在水中尋食魚蝦,極易染上風濕病痛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1期2022-01-11

  • 千金方
    卞永剛一藥王孫思邈八十歲那年,告老還鄉,從長安城回到老家耀州城外孫家塬編撰醫書。當年,孫思邈受太宗皇帝李世民所邀,在長安城做過首席醫官,為皇家和達官貴人切脈問診,鉆研長壽養生之術。這次,剛回到家鄉,便有地方官吏和土豪士紳來請孫思邈看病,隨身都帶著千兩銀票,說是診金。孫思邈很是反感,將這些人拒之門外。但有一個名叫郇開顏的年輕大夫,給他送來與眾不同的禮物:千年何首烏、冬蟲夏草、峨眉靈芝、秦嶺麝香。這四種藥材,品相和藥效都是頂級的。孫思邈見拜帖上寫著“門生郇開顏

    民間文學 2021年5期2021-11-20

  • 孫思邈巧用大蒜治痢疾
    常著急,聽人說孫思邈治得很好,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了孫思邈。孫思邈看過患者,詢問過去治療情況,家人講述后,孫思邈暗想,他們用澀腸之藥都對,但為什么治不好?澀腸止瀉,道理很對,但痢疾毒素還在體內,久痢應補前先瀉。孫思邈就開了一劑瀉藥讓患者喝下,等到患者瀉過三次,孫思邈讓患者吃了碗熱面條,面條湯里三分之一是蒜汁,患者吃得頭上直出汗。孫思邈又開了兩劑補藥,患者吃兩天就好了。此病治愈,孫思邈的名聲大振。后來,孫思邈加以總結,用大蒜治泄瀉暴痢,非常奏效。

    保健與生活 2021年21期2021-11-11

  • “藥王”孫思邈
    汶怡 葉清瀾孫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醫學家,被后人尊稱為“藥王”。他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長年在民間走訪并及時記錄各種醫藥信息,積累下許多寶貴的臨床經驗。從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經驗中提煉出新的醫藥學研究成果,孫思邈以畢生精力撰成了醫學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唐朝建立后,孫思邈接受朝廷邀請,在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肚Ы鹨健泛汀肚Ы鹨矸健愤@兩部書是能與《黃帝內經》《傷寒論》并列的著名醫學書,是我國最早的臨床實用百科全書

    小獼猴智力畫刊 2021年8期2021-08-27

  • “丁丁”的中國游和他的中國向導
    imiao (孫思邈), furnish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Sons of the Dragon, a secret society dedicated to fighting the opium trade. Ad hoc posters in many of the street scenes call for boycotts of Japanese goods and cry, “Abolish Unfair Trea

    漢語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21年3期2021-07-28

  •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imiao (孫思邈), furnish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Sons of the Dragon, a secret society dedicated to fighting the opium trade.Ad hoc posters in many of the street scenes call for boycotts of Japanese goods and cry, “Abolish Unfair Treat

    漢語世界 2021年3期2021-06-18

  • 孫思邈醫德思想融入醫學生醫德教育的路徑探究
    了解醫學生對于孫思邈醫德思想相關問題的看法,探究孫思邈醫德思想融入醫學生醫德教育的途徑。通過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孫思邈醫德思想可以通過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加強臨床實踐教學中中國傳統醫德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并滲入到專業課和思政教育課程以及構建連續傳統醫德教育模式等途徑有效融入醫學院校的醫學生醫德教育。關鍵詞:孫思邈; 醫德思想; 醫學生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9-105-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20年9期2020-09-27

  • 孫思邈飲食養生思想分析
    沈靜【關鍵詞】孫思邈;飲食養生;養生思想【中圖分類號】R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55-01前言:在當今時代之中,養生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不僅是中老年人注重養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注重養生。眾所周知,中醫學養生是我國最為推崇的一種養生方法,尤其是飲食方面的養生,更是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與關注。因此,孫思邈的飲食養生思想也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在一百多年的醫學實踐之中,孫思邈總結出了很多飲食養生

    健康之友 2020年5期2020-08-13

  • 倒藥渣習俗的由來
    有段故事。唐代孫思邈雖為一代名醫,依然慈悲為懷,游醫民間,為百姓診病療疾。有一次,孫思邈行醫途經一個小鎮,見一老漢正把一砂鍋的中藥渣傾倒于門外路上。孫思邈見之,便問老漢:“你為何將藥渣倒在路上?”老漢嘆了口長氣,對孫思邈道:“我患病請醫服藥,十帖藥吃下肚,但病情絲毫不見好轉,如今世道醫不精業!想到這些,只好將這些藥渣倒掉,我再也不吃這些東西了!”孫思邈仔細詢問了老漢病情,并為他切脈,接著蹲下身子查看老漢倒在路上的藥渣,辨明藥渣中的配方藥味,然后對老漢說:“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6期2020-06-12

  • 孫思邈與葉天士治療水腫用藥規律的比較研究
    助平臺系統,對孫思邈和葉天士治療水腫的遣方用藥進行統計,如藥物劑量、使用頻次、四氣、五味等,對其進行分析并比較兩者之間的異同。結果:孫思邈水腫處方共86首,含中藥154味;葉天士用方共91首,含中藥136味,其中五味屬性上孫、葉2人所用藥物皆是辛、甘、苦味藥為主,四氣屬性:二者使用寒藥頻次有顯著不同,孫氏溫藥(44%)、寒藥(31%),葉氏溫藥(48%)、寒藥(22%);治法方面孫氏用利水法61次(45%)、溫陽法23次(17%)、活血法13次(10%)、

    世界中醫藥 2020年6期2020-04-26

  • 陜西養生文化中孫思邈養生文化解析
    文化概述(一)孫思邈簡介孫思邈是陜西耀縣人士,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享年141歲。他是我國隋唐時期著名的醫藥學家、養生專家、道士,因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被后人尊稱為“藥王”。孫思邈是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中出生并成長起來,因從小機智過人,喜歡醫學,成人后熱衷道學、且受儒家、佛家等思想的影響較深,促使他后來成為具有仁義之心的醫者。孫思邈18歲時就立志究醫,十分看重民間的醫療經驗,在民間替很多貧困的人們問診治病。且孫思邈也是顧及文明的百歲老人,孫思

    長江叢刊 2019年25期2019-11-15

  • 藥王爺靈創“阿是穴”
    邢增堯藥王爺孫思邈富有靈性、勇于創新,年輕時就聲名鵲起。一天清晨,孫思邈讓小廝進城采辦貨物,眼看時近中午還不見回轉,就自個兒吃午飯。剛剛捧起飯碗,就聽得轔轔的馬車聲自遠而近,未幾,“吱溜”一下停在門前。門簾啟處,一個膀闊腰圓的漢子和車夫小心翼翼地抬進一個病夫。未等孫思邈動問,緊隨于后的小廝便將在城門口看見縣衙告示召醫自己揭榜的經過說個一清二楚。孫思邈雖嫌小廝自作主張,但想到治病救人乃醫者天職,也就含笑應允。病人氣若游絲、面如淡金。孫思邈細察脈象后說:“此病

    民間文學 2019年8期2019-10-12

  • 盧照鄰學醫
    常崇拜“藥王”孫思邈的高超醫術,一心想拜在對方的門下。 當時,已經年逾古稀的孫思邈被盧照鄰的執著精神所感動,再加上盧照鄰是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孫思邈最終答應下來。 拜了師傅后,盧照鄰迫切地想從孫思邈那里學到真本事,以便早日出師治病救人。 然而,讓盧照鄰有些失望的是,師傅好像一點兒也不著急,每天一大早,只是慢悠悠地從米缸里數出10粒米,然后選出其中的3顆交給他,讓他一邊用3個手指按住并不停地捻米,一邊背通《千金方》《攝養論》等醫學書籍。 一開始,盧照鄰還能按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29期2019-09-10

  • 孫思邈與盧照鄰的師生緣
    找到當時的名醫孫思邈為其治病,并拜孫思邈為師,演繹了一段由醫患而成師徒的傳奇。因病拜名師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人。盧照鄰是一個神童,10歲時就以博學能文名滿天下,年紀稍長,就任鄧王府典簽(負責處理文書的官員),被鄧王稱為“此即寡人相如(司馬相如)也?!焙蟀菪露迹ń袼拇ǔ啥几浇┪?,但盧照鄰的噩運卻接踵而至,不久“因染風疾(疑為麻風?。┤ス佟?,回到長安,又因《長安古意》一文遭到武三思誣陷,飽受牢獄之災。本來就患病的盧照鄰在牢獄

    人民周刊 2019年13期2019-08-07

  • 藥王山博物館,一座長青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奮進。關鍵詞:孫思邈;藥王山;二月二廟會提起博物館,你會想到什么?雄偉的建筑、肅穆的裝飾、安靜的陳列室、剔透的玻璃展柜、沉默的文物、中規中矩的講解……如果你能在農歷二月二廟會來到藥王山博物館,定會對博物館產生許多別樣的印象。1 藥王山博物館及二月二廟會形成藥王山博物館位于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縣城東約1.5千米處的藥王山上,主體展示區包括北洞、碑林、摩崖石窟、南庵、孫思邈紀念館五部分。館區內各處金、元、明、清古建筑群軒昂壯觀,堪稱中國古代建筑史活化石;精美絕倫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14期2018-12-27

  • 盧照鄰拜師學醫
    常崇拜“藥王”孫思邈的高超醫術,一心想拜在對方的門下。當時,已經年逾古稀的孫思邈被盧照鄰的執著精神所感動,再加盧照鄰是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孫思邈最終爽快地答應下來。拜了師傅后,盧照鄰迫切地想從孫思邈那里學到真本事,以便早日出師治病救人。然而,讓盧照鄰有些失望的是,師傅好像一點兒也不著急,每天一大早,只是慢悠悠地從米缸里數出10粒米,然后選上其中的3顆交給他,讓他一邊用3個手指按住不停地捻米,一邊背誦《千金方》、《攝養論》等醫學書籍。一開始,盧照鄰還能按照師

    閱讀與作文(高中版) 2018年10期2018-11-16

  • 孫思邈“懸絲診脈”之謎
    節。傳說唐朝的孫思邈給長孫皇后看病就用此法。話說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長孫皇后,有一年懷孕十個月了,可這孩子就是生不下來,大人也因此得了重病。宮里頭御醫開了不少藥方,就是治不好。當時唐太宗心想,再這么下去我的皇后得給憋死,干脆我也別指著你們這些御醫,我得開個會。于是一天上朝,唐太宗就說,諸位大臣,你們誰給我找個醫生去,我的皇后懷胎十月,孩子生不出來。這個時候,徐世績就說話了。他說,我聽說這京兆華原有個江湖郎中孫思邈,那醫術可是大大的了不得。當

    百姓生活 2018年10期2018-11-05

  • 中國醫史博物館珍藏 ——孫思邈坐虎針龍圖
    絹本彩畫——《孫思邈坐虎針龍圖》,整幅畫色彩絢麗、生動鮮活。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力,把虎和龍刻畫得栩栩如生。左側為孫思邈坐虎針龍為龍治病,旁邊有一童子;右側坐一長者,旁邊一童子手托書籍侍立一旁。人物后面的屏風古樸、雅致,屏風畫面包含了山水、花鳥、人物等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勾勒細致、精當。絹本彩畫與描金木雕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在中國醫學史上,兼醫家、道士兩種身份的人物并不多見。一幅《孫思邈坐虎針龍圖》不僅體現了孫思邈“真人”“道士”形象的玄幻色彩,更說明了“藥王”孫

    中醫健康養生 2018年5期2018-05-11

  • “藥王”孫思邈的故事
    唐代孫思邈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人們尊稱為“藥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篇“藥王”孫思邈的針方奇譚?!八岵凰??”“酸?!薄皠偛磐吹牡胤竭€是那么痛嗎?”“還是一樣的痛?!痹\床上,一個人腿上被扎了好幾根針,旁邊一位老者一邊捻針一邊詢問患者針刺的感覺和針刺后的反應。這位老者用針灸治病,多是按照經絡的理論選穴組方,每每都能迅速起效,而這一次不知怎的失靈了,針刺下去已有一頓飯的工夫了,卻一點痛減輕的跡象都沒有。這個腿痛患者,怎么就這么遲鈍?“

    保健與生活 2018年5期2018-04-28

  • “藥王”孫思邈推崇“四少”
    彭城“藥王”孫思邈是唐代杰出的醫學家和養生學家,提出了“善養性”“治未病”“消未患”等養生法,活到101歲高壽。他在《孫思邈方書》中說過:“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訣了?!绷攘葦底?,道出最簡單的養生道理。少說話以防傷肺氣:成天說個不停會傷氣,尤其是肺氣和心氣。消耗肺氣易使體內元氣不足,外邪乘虛而入。因此,適當放慢語速、少說些話,可保護、收斂肺氣,給身體“節能”。少思慮避免氣機郁結:不少人心事重重甚至吃不下、睡不著,正所謂“思則

    養生保健指南 2018年4期2018-04-11

  • 今天的米只有9粒
    趣,拜“藥王”孫思邈為師。盧照鄰迫切地想從孫思邈那里學到真本事,以便早日出師治病救人。然而,師傅好像一點兒也不著急,每天一大早,只是慢悠悠地從米缸里數出10粒米,然后選出其中的3粒交給他,讓他一邊用3個手指按住不停地捻米,一邊背誦《千金方》《攝養論》等醫學書籍。一開始,盧照鄰還能按照師傅的要求用心捻米背誦,但時間一長他便失去了耐心。實在煩悶的盧照鄰提出想和師傅一起學習看病號脈,卻遭到孫思邈的嚴厲拒絕,這更加令盧照鄰心灰意冷。他打算再堅持一個星期,如果師傅還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 2018年8期2018-03-14

  • 孫思邈壽享141歲?“藥王”有何養生術
    文/艾興君孫思邈壽享141歲?“藥王”有何養生術文/艾興君孫思邈(581~682年)是唐代偉大的醫藥學家,享年101歲。也有一種說法稱,他活了141歲(541~682年)。不管按照哪種說法,他都是一位高壽之人。孫思邈知識淵博,醫術精湛,著有醫學專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被后世尊奉為“藥王”。除了治病救人,孫思邈還非常重視養生,其養生之道值得人們學習。1.養性。孫思邈認為,要健康長壽首先必須養性,養性就是調養自己的精神心性,使之常處于寧靜祥和的境界。他一

    益壽寶典 2017年33期2018-01-04

  • 孫思邈的“業余愛好”: 懂“美容” 可通神求雨
    元581年)的孫思邈自幼聰慧好學,記憶力特強,7歲便日誦千言,且精通諸子百家。因自幼體弱多病,家里為給他治病,搞得傾家蕩產。孫思邈自幼就懂得了“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道理。于是,他一生致力于醫學臨床研究,對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我國醫藥學史上的先河。更重要的是孫思邈醫德高尚,他對病人一視同仁,“皆如至尊”,“華夷愚智,普同一等”,并用畢生精力實現自己的醫德思想,是我國醫德思想的創始人,被西方稱之為“醫學論之父”。孫思邈

    養生保健指南 2017年8期2017-12-09

  • 今天的米只有9粒
    趣,拜“藥王”孫思邈為師。盧照鄰迫切地想從孫思邈那里學到真本事,以便早日出師治病救人。然而,師傅好像一點兒也不著急,每天一大早,只是慢悠悠地從米缸里數出10粒米,然后選上其中的3粒交給他,讓他一邊用3個手指按住不停地捻米,一邊背誦《千金方》《攝養論》等醫學書籍。一開始,盧照鄰還能按照師傅的要求用心捻米背誦,但時間一長他便失去了耐心。實在煩悶的盧照鄰提出想和師傅一起學習看病號脈,卻遭到孫思邈的嚴厲拒絕,這更加令盧照鄰心灰意冷。他打算再堅持一個星期,如果師傅還

    作文周刊·小學六年級版 2017年42期2017-12-05

  • 從傷寒論·序和大醫精誠淺析中醫醫德
    傷寒論·序》和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為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探討并重溫一下古代“大醫”對中醫醫德的見解和剖析,對現今,無論是中醫工作者還是西醫工作者,再或者是社會上的普通人,都有一定的發人深省的教育意義?!娟P鍵詞】張仲景;孫思邈;傷寒論序;大醫精誠;中醫;醫德【中圖分類號】R2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4..02中醫是中華民族歷經風霜雨雪留傳下來的無價之寶,醫術和醫德即是整個中醫發展進程的核心。中國古代醫家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年14期2017-11-20

  • 城市空間環境中大型鍛銅人物雕塑的分析探究
    文章通過六盤水孫思邈藥王雕塑介紹大型人物雕塑在設計、制作、安裝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細節及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對大型人物雕塑比例問題的把握,以及鍛銅雕塑工藝技術、制作流程、安裝手法等具體實施實踐內容。關鍵詞:孫思邈;鍛銅雕塑;設計;制作;安裝傳統大型人物雕塑的創造過程極其艱難和漫長,如著名的中國三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歷史悠久,開鑿歷經了多個朝代,斷續營造達500年之久;四川峨眉山樂山大佛佛像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歷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7年9期2017-10-30

  • 大醫精誠孫思邈
    稱為“藥王”的孫思邈。孫思邈,出生于京兆華原(今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他從小聰明過人,7歲開始讀書,是個過目成誦的天才,受到老師的器重。但因為他少時體弱多病,后改學醫道。孫思邈為窮苦百姓服務,不但不收診費、藥錢,還騰出房子給遠道來的病人住,并親自熬藥給病人喝。只要有人請他看病,他從不推辭,一定立刻趕去救治。孫思邈對醫術精益求精,而且在醫療實踐中不斷創新,發現了一些新的疾病,創造出一些新的治療方法。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夜盲癥的便是孫思邈,找到治

    中老年保健 2017年8期2017-06-07

  • 古代的『鈴醫』
    華佗、扁鵲以及孫思邈等,都是“鈴醫”。提起“鈴醫”,就不得不提他們手中的串鈴,又叫“虎撐”。相傳,有一天,孫思邈正在路上行走,突然發現一只虎追了上來。孫思邈忙放下藥囊,拿起扁擔,準備和虎一拼??墒抢匣⒆返?span class="hl">孫思邈的跟前站住了,不但沒有傷害他的意思,還流露出哀求的神色。孫思邈一看就明白了,這虎是來找自己看病的。只見那虎張大嘴,原來是一根骨頭卡在了老虎的喉嚨里,孫思邈拿起身邊的銅鈴套在胳膊上,把手伸進老虎的嘴里,一使勁,把骨頭拔了出來,老虎疼得一合嘴,牙齒正好咬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3期2017-04-06

  • 藥王孫思邈活到百歲3個秘訣
    文/陸然藥王孫思邈活到百歲3個秘訣文/陸然孫思邈,隋唐時代名醫,他活了101歲。孫思邈的養生秘訣可概括為“忌、動、樂”三個字。忌:指的是生活要注意節制檢點,禁忌放縱欲望。孫思邈有一首“四不貪歌”:酒色財權四道墻,人人都在里面藏;有人能跳墻外來,不是神仙便壽長。這首歌形象生動地告訴我們,只有清心少欲,才能氣血生化,五臟六腑皆能得其養,延年益壽。動:即生命在于運動。孫思邈有一首“養生歌”: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會用三寶天地通。意思是說

    益壽寶典 2017年2期2017-02-26

  • 踏藥渣的來歷
    ?據說這跟藥王孫思邈、名醫李時珍有關系。相傳唐代孫思邈的醫術實在是太高明了,于是就連天上的飛龍和山中的猛虎都來找他看病。有一天,一只斑斕猛虎咬住孫思邈的衣角不放,苦苦哀求他為它治病。孫思邈把老虎醫好后,老虎為了報恩,答應不再傷人,還自動擔當起孫思邈的警衛和坐騎,每天隨孫思邈出診。但這一來,卻引起了老百姓的不安與恐慌,人人談虎色變,不寒而栗。孫思邈見事與愿違,就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他告訴老百姓們,只要把吃剩的藥渣倒在門口的大路上,他就知道誰家有病人了,

    中醫藥通報 2017年3期2017-01-14

  • 孫思邈治未病觀與養生理論探析
    +茍小軍摘要:孫思邈是唐代名醫,又名藥王,不僅治病療效高,用藥精當,而且養生有道,本文從中醫治未病觀引出孫思邈的治未病觀,進而闡釋孫思邈的養生理論,孫氏認為中醫治未病觀點的源自《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四氣調神”養生與“四時五行”養生的精神是想通的,這說明養生與治未病的思想也是遙相呼應的??傮w來講,孫思邈的治未病觀與養生理論源于《黃帝內經》,對于現代養生學具有很強的理論指導意義,應當深入細致地進行研究。關鍵詞:孫思邈;治未??;養生中圖分類號:R22文獻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6年9期2016-11-29

  • 藥王孫思邈活到百歲3個秘訣
    孫思邈,隋唐時代名醫,他活了101歲。孫思邈的養生秘訣可概括為"忌、動、樂"三個字。忌:指的是生活要注意節制檢點,禁忌放縱欲望。孫思邈有一首“四不貪歌”:酒色財權四道墻,人人都在里面藏;有人能跳墻外來,不是神仙便壽長。這首歌形象生動地告訴我們,只有清心少欲,才能氣血生化,五臟六腑皆能得其養,延年益壽。動:即生命在于運動。孫思邈有一首“養生歌”: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會用三寶天地通。意思是說,只要養煉精、氣、神,就能長壽。那精、氣、

    健康必讀 2016年10期2016-11-14

  • 芻議孫思邈對澀脈脈率快的認識
    張軍瑞[摘要]孫思邈是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其一生的主要貢獻都記錄在了《千金方》中,現代人也從很多方面對《千金方》進行了研究,本文從澀脈脈率特征入手,發現孫思邈對澀脈脈率快的描述獨樹一幟,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現代研究及孫思邈個人情況進行分析,剖析孫思邈發現這一特征的原因。[關鍵詞]澀脈;脈率特征;孫思邈孫思邈(公元581-682年),唐代名醫,在中外醫學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功勛,幾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尊崇和高度評價,宋徽宗敕封其為“妙應真人”,后世尊稱其為“藥王”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6年4期2016-10-21

  • 淺論孫思邈《千金要方》對祖國醫學的貢獻
    討我國唐代藥王孫思邈所著之《千金要方》在醫藥領域的巨大的貢獻。作者從對病種的歸類采用了系統論的方式,對《傷寒論》的研究,對針灸的發展,對婦產科以及對兒科的發展五方面闡述了孫思邈給予祖國醫學的貢獻?!娟P鍵詞】 孫思邈;《千金要方》;貢獻《千金要方》是唐代大醫孫思邈的中醫藥學鴻篇巨著。孫思邈(公元581—公元682),唐朝京兆華原(現陜西銅川市耀州區)人,是唐代醫藥學家,被后人譽為“藥王”。他醫德高尚,重視養生,濟世活人,孫氏從小就聰明過人,后隱居陜西境內的秦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7期2016-09-22

  • 孫思邈針灸學術思想淺析
    勝【摘 要】 孫思邈為隋唐著名醫家,本文重點闡述孫思邈的針灸學術思想和對針灸學的重要貢獻。孫思邈對于疾病的早期預防與治療相當重視,提出保健灸的方法以防病,推行針刺、艾灸、湯藥三者并重、綜合治療的理念,提倡多種療法的互補。孫氏重視經外奇穴, 倡“阿是穴法”,并發揮刺灸理論,在針法上提出多種針具靈活應用,在灸法上提倡早灸急灸。此外,孫氏首次介紹了取穴指寸法,繪制了彩色穴位圖,積極推動針灸教學的發展,為針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娟P鍵詞】 孫思邈;針灸;學術思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16年7期2016-08-16

  • 藥王孫思邈的養生之道
    雋秀孫思邈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和藥學家,素有“藥王”之稱,被后世醫家奉為醫神。孫思邈行醫80余年,撰有《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醫學名著。在他的著作中關于如何養生保健、祛病強身、延緩衰老等問題都有著豐富的論述。孫思邈認為造成人體過早衰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先天稟賦。先天稟賦的充足與否完全取決于父母的精、氣、神是否充足。二是后天調養。情志不遂、飲食不節、起居無常、勞損過度都是造成后天失養的重要因素。孫思邈認為先天稟賦的充足與否是不可控制的,而后天的保養

    晚報文萃 2016年1期2016-05-26

  • 孫思邈的養生之道
    康??v觀古今,孫思邈——著名的醫學藥家,在養生上課稱之為先驅,被世人稱為“藥王”,他的養生之道對后世之人頗有裨益?!娟P鍵詞】孫思邈;養生理論;作用;意義中圖分類號:R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89-01藥王孫思邈,生于隋開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享年102歲。年幼時候身體不好,尋醫問藥而把家中積蓄花光。他自幼聰明過人,通百家之說,崇尚老莊學說,兼通佛典。堅定自己一生要投入到醫學臨床研究,他對各科非常擅長且精通

    戲劇之家 2016年3期2016-03-16

  • 道教醫學倫理思想與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 ——以孫思邈為例
    質培養 ——以孫思邈為例賈婀娜1袁小洪2 (1.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基礎部,廣東珠海519041;2.遵義醫學院第五附屬(珠海)醫院骨外科,廣東珠海519100)摘 要: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是道教醫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醫學思想都包含在兩部《千金方》中。這兩部書內涵豐富,也蘊含著豐富的醫德教育思想,如孫思邈書中體現的情感內核:惻隱之心、仁愛之懷;人際紐帶:懸壺濟世、以誠為本;行為期待:淡泊明志、廉潔從醫;行為期待:淡泊明志、廉潔從醫;處事方式:同道為友、互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6年4期2016-03-07

  • 孫思邈一針救二命
    都要去給藥王爺孫思邈燒香叩頭。一走進大殿,一眼就看到藥王爺像兩邊有一副對聯格外引人注目。上聯是“一把鋸末一片姜”,下聯是“一升小米一只雞”,橫批是“一針救二命”。說起這副對聯,還有段有趣的故事呢。這還得從孫思邈年輕時行醫改行到后來重操舊業說起。話說孫思邈年輕時給人治病,因醫術高明治一個好一個,一時間方圓幾百里人們都知道他,有病都去找他醫治,不管什么人去找他,他都是一樣對待。孫思邈的醫德無人不知,可不知什么原因,突然他的處方失靈了,有的病人被他看了后非但沒見

    民間文學 2015年11期2015-12-08

  • 游醫郎中行醫的標志
    傳在唐代,名醫孫思邈一天進深山采藥,剛到半山坡,忽見面前跪著一只斑斕猛虎,張開血盆大嘴,向孫思邈發出痛苦的呻吟,顯得十分悲哀可憐。孫思邈定下心來,朝虎口望去,只見老虎的喉中卡了一根長骨,孫思邈知道老虎正向他求救,心想,取這根骨頭很容易,但是用手將骨頭取出時老虎會護痛,只要虎口一合,我的手不就完了嗎?于是孫思邈慌忙下山,請一位鐵匠打了一只鐵環,用它撐住虎口,再用右手從鐵環中伸進虎喉,把骨頭取出來,老虎感激地向孫思邈叩頭,之后飛奔而去。此事傳出后,游醫郎中為顯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5年6期2015-09-07

  • 簡析孫思邈醫學倫理思想
    ?簡析孫思邈醫學倫理思想劉蔚,何清湖*(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長沙410208)“藥王”孫思邈(公元581-682年),唐代著名醫藥學家,曾獲皇室征召入朝為國子博士,辭而不受,著《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流傳至今。孫思邈提出“藥出州土”,遍察各地道地藥材,采藥行醫曾至湖湘一帶。今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藥王街、漣源市龍山、瀏陽市仙壽山等多地,建有紀念孫思邈在當地活動的藥王廟。其中龍山藥王廟始建于唐朝,殿內存有孫思邈實用藥方和歷代積累的祖傳秘方1 240個,歷代慕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年10期2015-03-17

  • 孫思邈大蒜治泄瀉
    孫思邈大蒜治泄瀉一年夏天,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得了痢疾,找了很多郎中都治不好,使很棒的身體垮了下來,家人非常著急,聽人說孫思邈治得很好,就抱著試試的心態找到了孫思邈。孫思邈看過病人,詢問過去治療情況,家人講述后,孫思邈暗想,他們用澀腸之藥都對,但為啥治不好?澀腸止瀉,道理很對,但痢疾毒素還在體內,久痢應補前先瀉。孫思邈就開了一付瀉藥讓病人喝下,等到病人瀉過三次,孫思邈讓病人吃了碗熱面條,病人吃得頭上直出汗,面條里三分之一是蒜汁。孫思邈又開了兩付補藥,病人兩天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5年2期2015-01-31

  • 《千金方》現代研究進展
    :《千金方》;孫思邈;綜述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4.018A Review of Modern Researches on Qian Jin FangGao Mingyue1, Cui Meng2*(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2.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 2014年4期2014-08-27

  • 孫思邈的飲食養生觀 (一)
    孫思邈是唐代著名的中醫藥學家,壽超百歲,是古代有名的老壽星。在他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很多飲食保健方面的論述,至今仍值得我們借鑒。重視飲食保健孫思邈在古代那種戰亂頻繁物質貧乏的艱苦條件下,能壽超百歲,關鍵之一就是他非常重視飲食和保健。他在《千金要方》中明確指出:“安身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養生也?!痹诩膊》乐芜^程中,孫思邈還非常重視食療,他指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主張饑飽適度在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年1期2014-02-06

  • 孫思邈拜師
    孫思邈拜師當年,名醫孫思邈還曾拜過兩位山姑為師呢。有一次,唐太宗患病,太醫們束手無策。于是,太宗傳旨召孫思邈進宮。孫思邈為唐太宗診過脈,開了藥方。一劑下去,不見起色,又服一劑,仍不見效。唐太宗沒有責怪他,讓他先回家去。孫思邈心里很不痛快,行走了半天,他來到一座山下,向山民討口水喝。這戶山民只有姐妹倆,以賣藥材為生。她們對這位遠來的客人很熱情,姐姐用黃色花為他沖了一碗金花茶,妹妹用白色花為他沖了一碗銀花茶。孫思邈每樣茶喝一口,覺得味甘清淡,止渴清熱,就說:“

    中醫藥通報 2011年1期2011-02-10

  • 孫思邈:心系蒼生的職場藥方
    ,同為唐朝人的孫思邈卻對科舉考試一點也不感冒,甚至唯恐避之不及,更讓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是,他曾數次拒絕了幾代皇帝親自發來的希望他進京做官的邀請函。那么,孫思邈是怎么想的呢?他有著什么樣的追求呢?孫思邈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并非附庸風雅之輩。他自幼天資聰穎,與眾不同,7歲上學時就能“日誦千余言”,弱冠之年已通曉諸子百家,尤善談老莊道家之學,并且還喜好鉆研佛教典籍,被人稱為“圣童”。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朝野士庶,威恥醫術之名,多教子弟誦短文,構小策,以求出身之道。醫

    百家講壇 2009年12期2009-07-27

  • 虎驚膽的故事
    語地說:“都說孫思邈是個好醫生,連她媽這點病也治不了,結果讓這么一個看起來不打眼的人給治好了!”原來老太太是神醫孫思邈的媽。不大一會兒,孫思邈出診回來了,看到他媽在挑水,大吃一驚。連忙問是怎么回事。老太太說:“都說你孫思邈是個好醫生,可你連媽這點病也治不了。剛才來了一個過路人,一顆藥就把我的病治好了?!庇谑潜惆褎偛诺氖潞?span class="hl">孫思邈講了。孫思邈聽了母親講的話,趕緊起身朝那個人走的方向追了過去。不一會就看見了那個人的影子,孫思邈連忙大喊:“前面那位先生停一停,我有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 2009年2期2009-04-26

  • 孫思邈究竟活了多少歲?
    謝志東孫思邈是唐代道士,著名醫藥學家,人稱“藥王”。他的醫學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深遠,被譽為“古代臨床醫學百科全書”。不過,現在人們談論孫思邈時,感興趣的倒不是他留下的醫學遺產,而是他的年齡。他的年齡史書上的記載很模糊,有人說他活了101歲,也有人說他活了141歲,甚至還有人說他長生不死,成了神仙。孫思邈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新、舊《唐書》對此都有明確的記載。史載,孫思邈少時熟讀經書,精通百家,北周時期的洛州總管獨孤信

    百家講壇 2009年3期2009-04-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