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氣候

  • 戶撒盆地芒棒組第二段古氣候特征及其對鈾成礦作用的影響
    但缺乏對該盆地古氣候特征與鈾成礦作用的相關研究。研究表明,成礦期古氣候特征影響蝕原區鈾源供給,控制著鈾礦體空間展布特征,然而對直接決定著含鈾巖系還原劑類型、豐度、分布的沉積期古氣候特征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5-6]。沉積過程中,一些元素對古氣候環境十分敏感,導致元素在巖石中呈不均勻分布,文獻[7-8]采用這些元素來恢復沉積期古氣候特征。泥巖具有成分相對均一、受成巖期后流體影響作用小等優點,是研究古鹽度、古氣候、古環境的理想載體[9-10]?;诖?以戶撒盆地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3年32期2023-12-1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氣科學學科二級申請代碼下設研究方向與關鍵詞解讀:D0503 古氣候模擬與動力學
    ,新版增設了“古氣候學(D0503)”“行 星 大 氣(D0508)”“地 球 系統模式發展(D0512)”等二級申請代碼(劉哲等,2021),以實現與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頂層戰略設計的有效對接。在2020 年,“古氣候學”二級申請代碼進一步調整為“古氣候模擬與動力學(D0503)”。本文從D0503 代碼的增設背景、學科內涵、研究方向、未來發展等方面進行解讀,以期幫助科研人員準確理解并選擇該代碼的申請領域。2 D0503 學科代碼增設背景地球的宜居性是

    大氣科學 2023年1期2023-03-14

  • 大冰期與氣候變化
    于古生代以前的古氣候,我們幾乎一無所知,到了古生代,古氣候狀況才逐漸清楚起來。我們大體上已經知道,在地質時期反復經過了幾次大冰期,其中從古生代以來,就有三次大冰期。它們是:震旦紀大冰期,古炭紀—二迭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大冰期之間是比較溫暖的間冰期。每兩次冰期之間,大約是2億~3億年。為什么有這樣長的周期呢?一種意見認為,可能與造山運動有關系。地質上的大造山運動,往往使地面起伏程度加大,全球變冷。因為山脈越高,引起大氣的熱機效率就越高,上升運動增強,云雨

    中國科學探險 2022年8期2022-12-31

  • 鄂西走馬地區ZK0703孔南華系大塘坡組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對古氣候的指示
    南地區新元古代古氣候演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瘜W蝕變指數(CIA)以及Rb/Sr值等微量元素比值是古氣候環境研究良好的指示劑,如齊靚等[11]通過對黔東南地區南華系鐵絲坳組—南沱組進行了CIA計算,認為黔東南地區鐵絲坳組—南沱組并不是由寒冷的冰期直接轉為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期間存在冰后期小冰期的不穩定氣候波動,這種波動一定意義上與該地區的錳礦沉積存在密切聯系;李明龍等[12]對鄂西走馬地區南華系古城期—南沱早期地層進行了巖石地球化學研究,認為該區在古城冰期

    資源環境與工程 2022年4期2022-09-05

  • 東營凹陷中晚始新世古氣候演化特征及其意義 ——以Hk1 井為例
    a)。在此期間古氣候長期呈降溫趨勢,最終導致在漸新世轉變為冰室氣候條件[3],伴隨著這種長期降溫趨勢的是一系列突然而短暫的降溫和變暖事件,這使得全球始新世氣候變化復雜,被稱為“Doubthouse”[4-6]。在亞洲地區,由于全球氣候變冷、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塔里木盆地海退等原因,始新世的氣候變化更為復雜,中國新生代地層中含有大量的孢粉化石和地層學資料,是了解新生代東亞地區古氣候格局和演化趨勢的重要區域[2,5,7-11]。受行星風系控制,始新世早期中國被分為

    沉積學報 2022年4期2022-08-20

  • 安徽省碭山縣黃口地區油頁巖成礦地質條件及勘查技術路線
    形成是古地理、古氣候和古構造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關鍵詞:油頁巖;古地理;古氣候;古構造;成礦地質條件;勘查技術路線油頁巖是富含有機物的沉積巖,粒度小,主要成分為油母質,可提煉出液態油類。油母質被視為石油的替代品。油頁巖的形成首先是具備豐富的有機質來源、良好的有機質保存條件,其次為形成后期的礦藏保存條件,而這些條件歸結起來又是古地理、古氣候和古構造等因素結合作用的結果。本區為第四系全覆蓋隱伏地區,主要采取物探、鉆探、取樣分析三者相結合的勘查方法。1.古地理

    西部資源 2021年3期2021-12-20

  • 準南阜康地區中二疊統蘆草溝組暗色泥巖地球化學特征及意義
    湖盆的古鹽度、古氣候及氧化還原條件等沉積環境特征。通過Sr/Ba、B/Ga、B、Sr、Fe/Mn、Sr/Cu、&U、Th/U和V/(V+Ni)等地化指標分析認為,阜康地區中二疊統蘆草溝組暗色泥巖是高鹽度、干熱、缺氧環境下的產物。古鹽度、古氣候和氧化還原條件的變化趨勢顯示,準南阜康地區蘆草溝組所代表的湖盆處于不斷擴張的狀態,具備良好的頁巖油氣資源潛力。關鍵詞:準南阜康地區;蘆草溝組;古鹽度;古氣候;氧化-還原條件準噶爾盆地南緣二疊系蘆草溝組是集烴源巖、儲層、

    新疆地質 2021年3期2021-10-11

  • 十萬大山盆地東部侏羅紀古氣候與鈾成礦關系
    ,缺乏對侏羅紀古氣候系統研究。野外地質調查發現,整個侏羅系,尤其中侏羅統那蕩組,可作為十萬大山盆地砂巖型鈾礦主要找礦目的層,其發育多層灰色砂體。古氣候研究在砂巖型鈾礦成礦理論及成礦模式的建立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9]。古氣候對砂巖型鈾礦床成礦作用的控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古氣候控制有利含礦建造的形成,其次是古氣候控制含鈾氧化流體的形成[1]。沉積巖中的微量元素對沉積環境的水介質變化有著較高的敏感度,可以為古環境、古氣候的變遷提供可靠信息[10

    鈾礦地質 2021年5期2021-10-02

  • 圖 說
    以右圖表示基于古氣候模擬獲得的2500萬年前的年降水量分布。圖中藍色至黃色陰影指示年降水量變化,封閉的白色廓線為青藏高原1500米等高線,紅點指倫坡拉盆地。古氣候和古地理建模的結果顯示,在2500萬年前,高原中部的位置比今天偏南,夏季能夠受到熱帶輻合帶(ITCZ)的影響而冬季不能,造成了當地夏濕冬干的季風氣候。這一結果說明,青藏高原的高度和地理位置在區域氣候形成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The Innovation, 2021, https://doi.org

    生物進化 2021年2期2021-09-17

  • 《云南早泥盆世植物穩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氣候意義》一文數據修正與補充的聲明
    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氣候意義》一文,作者為張世輝、肖良、薛進莊、孟美岑、秦敏、崔瑩和王德明,通訊作者為崔瑩和王德明。經后期核對,該文需要補充少量數據,并對部分數據的有效數字進行調整,從兩位變為一位。這一修改涉及文中表1、表2和表3及中英文摘要和正文中的個別數據,都進行了相應調整。修改后,文章學術觀點未變,但數據更加充分,文章更加嚴謹。同時,文章中的個別字(詞)也得到了修正。除印刷版無法修改外,修改后的文章電子版已經于2021年10月20日在《古地理學報》網站刊

    古地理學報 2021年6期2021-04-13

  • 幾種常用古氣候代用指標在鹽湖古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球變化過程中,古氣候古環境的變化可通過不同的載體記錄下來,如:黃土、深海沉積物、湖泊、冰芯、石筍等。通過有效手段提取這些古氣候代用指標中蘊含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恢復某一地區的古氣候古環境演化過程。湖泊沉積物的沉積過程必定受各種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要素的影響,記錄了可靠的環境變化信息。在各類湖泊中,鹽湖的形成與演化受特殊地質條件的影響,具有獨特的封閉性、成鹽過程的多期性和長期性、咸- 淡韻律性等特點[1],成為了第四紀古氣候、古環境的重要研究對象。近年來,

    科學技術創新 2021年5期2021-03-17

  • 蘇宏圖白堊系黏土巖元素地球化學和黏土礦物特征及其古氣候意義
    的表現,不但為古氣候及環境的演化提供可靠信息[2]在記錄古環境、古氣候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優越性[3];黏土礦物存在于各種類型的沉積物(巖)中,其形成和轉化與氣候(尤其是溫度和濕度)有十分密切的關系[4]。通常在溫暖潮濕氣候條件下,淋濾作用較強,堿金屬(堿土金屬)元素容易流失,利于形成蒙脫石等黏土礦物;寒冷干燥氣候條件下,淋濾作用較弱,利形成伊利石等黏土礦物[5],由于黏土礦物批量分析測試相對簡單且其相對組成能較好地反映古氣候條件[6-7],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又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0年25期2020-10-29

  • 鄂爾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組巨厚煤層內古氣候旋回分析
    安組巨厚煤層內古氣候旋回分析董國旗,王東東,劉海燕,毛 強,尹露生(山東科技大學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590)煤是一種氣候敏感型沉積物,為了查明煤層中蘊含的古氣候信息及其演化控制因素,選取鄂爾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組一段4號巨厚煤層為研究對象,通過系統密集采樣,并測試煤的有機顯微組分含量、主量和微量元素及有機質穩定碳同位素含量。利用煤巖顯微組分、特征元素和碳同位素等方法,分別在該巨厚煤層內部識別出4個溫濕–干熱交替的古氣候旋回,且識別結果非常一

    煤田地質與勘探 2020年3期2020-07-13

  • 淺析鈣華在第四紀研究中的應用
    、分布、分類、古氣候等做進一步研究,且能提供絕對的沉積年代和沉積時的地質與環境信息。就研究現狀的了解,本文對鈣華的分布、分類等問題作出解釋。淺析鈣華在第四紀研究中的應用,主要從鈣華定年、鈣華在古氣候環境中的應用、在區域地貌演化中的應用、在區域構造和地熱演化中的應用、在地質考古中的應用。關鍵詞:鈣華;古氣候;構造活動;熱成因;第四紀1 引言鈣華,又稱石灰華,是一種主要由碳酸鈣礦物(方解石、文石)組成的沉積物,廣泛分布于陸地環境中。內外成因的變化導致鈣化對環境

    卷宗 2020年3期2020-03-27

  • 柴達木盆地上新世獅子溝期古氣候演化與層序地層
    736202)古氣候不僅控制了湖盆的充填演化過程,還與盆內豐富的礦產資源緊密相關[1]。古氣候演化研究可以重建湖盆演化過程,進而開展資源評價,這也使得古氣候演化研究成為當今地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歷經50多年的勘探、生產實踐,眾多地質工作者對柴達木盆地第四紀以來的古氣候古環境演變、盆地沉積演化等做了大量論述[2-6]。然而,柴達木盆地面積大、構造演化復雜[7-9],氣候演化的控制因素眾說紛紜,包括青藏高原隆升[10-14]、海峽張開和閉合[15-16]以

    石油實驗地質 2020年1期2020-03-19

  • 三峽及鄰區第四紀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對古氣候的指示
    對三峽的形成及古氣候變化研究較多,如唐貴智等[1]認為三峽貫通由中更新世大姑冰期冰川的溯源刨蝕最終襲奪而成;王長生[2]則認為鄂西山區不存在第四紀冰川遺跡,沒有發生冰川活動;夏凱生等[3]對長江三峽第Ⅰ級階地第四紀沉積物進行地球化學元素分析研究,認為晚更新世晚期處于冰盛期;黃萬波[4]、程捷等[5]、周樂鵬[6]、吳可等[7]對早更新世動植物群特征及晚更新世黃土粒度特征進行分析研究,認為三峽地區早更新世為溫暖濕潤氣候,晚更新世為干冷氣候。前人對三峽古氣候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6期2019-12-03

  • 山旺盆地:記錄“深時”氣候的時間膠囊
    p Time)古氣候研究計劃由以美國Oklahoma大學Soreghan教授[1]為代表的古氣候研究學者提出,著眼于利用沉積記錄研究前第四紀地質歷史時期的地球古氣候變化,為未來氣候預測提供更可靠依據,而前第四紀的氣候變化由于只受自然因素控制,更能反映地球氣候系統的規律。深時古氣候研究的關鍵不僅是記錄高分辨率、高連續性古氣候變化的地質材料,而且地質材料的時限應當盡可能精確可靠。山旺盆地是新近紀中新世時期形成的一個小型瑪珥湖盆地。Holden[2]曾受邀在《S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5期2019-10-19

  • 中國黃土及其古氣候意義
    要:黃土高原是古氣候環境的歷史藏在自然界用密碼寫就的一本本“秘岌”之一。黃土高原的黃土——古土壤序列對研究古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黃土——古土壤的交替出現,來研究古氣候的變化旋回。研究發現黃土的顏色、粒度等與古氣候變化存在一定的關系。關鍵詞:黃土——古土壤;顏色;粒度;古氣候1 黃土高原簡介1.1 成因第四紀時期,青藏高原的存在和上升,阻擋了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的侵入,因此,大陸內部的氣候變得越來越干,從而有利于風塵的生成和搬運。[1]遠古地質時期的

    科技風 2019年11期2019-10-14

  • 東準卡姆斯特地區中侏羅—漸新世古氣候環境分析及對砂巖型鈾礦的影響
    滲入成礦類型,古氣候條件、沉積環境對含礦建造的形成、后生改造及鈾元素的富集成礦等具重要影響。本次研究主要對該區內多個鉆孔不同層位、不同顏色巖石系統采樣測試,據測試結果對卡姆斯特地區不同地質時期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古氣候條件、沉積環境進行研究,并探討古氣候條件對該區鈾元素遷移富集的影響。本次共采取234件侏羅—新近系巖石樣品,開展常、微量元素分析、有機碳含量分析及粘土礦物相對含量分析。結果表明,從中侏羅世西山窯期至古近紀中晚期研究區氣候總體為溫濕-干旱,中侏羅

    新疆地質 2019年2期2019-09-10

  • 準噶爾盆地阜康凹陷侏羅系石樹溝群古氣候分析
    侏羅系石樹溝群古氣候條件。頭屯河組氣候相對西山窯組沉積期已經開始向干旱氣候演化,主要為半干旱氣候,到齊古組沉積期氣候出現明顯變化,主要為干旱氣候,湖平面明顯萎縮。其中微量元素比值Rb/Sr(0.44~1.14)和Sr/Cu(1.38~16.9)指示半干旱-干旱氣候,而且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重礦物頭一段以黃鐵礦為主,反映水體發育的還原環境,頭二和頭三段砂巖重礦物則以褐鐵礦和綠簾石為主,以淺水-暴露氧化環境為主。古氣候分析結果表明,準噶爾盆地頭屯河組一段以湖泊

    科技資訊 2019年9期2019-06-27

  • “復原”古氣候 “預言”大未來
    空后,還能了解古氣候的情況,才能預見未來氣候衍變的方向。(正文見26頁)張旭,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本科及碩士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博士畢業于德國不來梅大學,德國不來梅大學AWI極地與海洋研究所古氣候動力學博士后,曾任德國AWI極地與海洋研究所古氣候動力學研究員。主要從事極端氣候、氣候動力學及不同尺度氣候變化研究,是第一個獲得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極地海洋研究所Heinrich Medal杰出貢獻獎的青年學者。目前已在Nature、Nature Geosci

    科學中國人 2019年11期2019-03-14

  • 沉積地球化學在古氣候研究中的應用
    孫向東摘要:古氣候和古環境研究的目的是找出規律,預測氣候和環境的變化趨勢。利用地球化學方法,通過對沉積巖或沉積物的各種元素和同位素特征的研究,達到追溯古代沉積環境,了解沉積特征的目的。氣候和環境的差異會影響光合作用的類型和強度,植物種屬和碳同位素的組成也就不同,可以據此進行古生態特征和氣候環境的反演。水沉積物中元素的組成與地區乃至全球的氣候條件相關,碳酸鹽含量等代表不同的環境特征。作為古火災的產物,炭屑是古環境信息的良好載體,是理解古氣候、古環境和古地理的

    西部資源 2018年6期2018-11-27

  • 古土壤:沉積環境和古氣候變化的靈敏指針
    時間尺度上解釋古氣候條件。古土壤作為沉積地層的一部分,在形成過程中長期與當時大氣相接觸,受到大氣成分變化的深刻影響,因而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沉積環境和古氣候信息,是重建古氣候的良好載體[2-8]。陸相沖積地層序列中的古土壤更是古氣候變化的靈敏記錄者[9-11]??梢哉f,古土壤為更好地認識古代沉積環境和氣候變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窗口。古土壤(paleosol或fossil soil)是指形成于古代地貌景觀中的土壤[9],廣泛發育在從太古代到新生代不同沉積環境的碎屑

    沉積學報 2018年3期2018-06-06

  • 中國北方煤層自燃產物
    巖 煤層自燃 古氣候 礦產中圖分類號:TD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1(b)-0058-03一直以來,研究者對燒變巖的關注主要集中在煤層開采、透水層預測方面,??醋鳛槊旱V附近存在的危險蓄水層和礦井的供水水源。在中國北方的中生界-第四系分布區,普遍巖石固結成度不夠,燒變過程使巖石變硬,使這些地區可以開采其作為建筑材料。燒變巖本身可開采陶瓷粘土及耐火材料,在新疆某些地區(如準噶爾盆地東緣吉木薩爾縣火燒山地區),其鮮紅色的丘

    科技創新導報 2017年32期2018-03-07

  • 成都地區成都黏土中網紋紅土物源、成因及環境意義探究
    ;第四紀環境;古氣候中圖分類號:P5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8)14-022。-021 引言關于中國第四紀的環境變化還原,北方的黃土對于北方第四紀環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南方的紅上同樣在中國南方的第四紀環境指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研究中國熱帶亞熱帶地區第四紀時期古環境的形成機制和當時的氣候變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南方紅土在長江上游地區的成都平原主要以完整成都黏土中的第三層網紋紅土為主。在成都黏土的研究過程中,眾多的學者都對網紋紅

    綠色科技 2018年14期2018-01-25

  • 沉積地球化學在古氣候研究中的應用
    沉積地球化學在古氣候研究中的應用汪陽飛(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59)沉積地球化學是以沉積物和沉積巖為對象、研究其在沉積-成巖過程中所含元素及同位素遷移、聚集與分布規律的一門科學。其中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有機地球化學是在研究古氣候時常運用到沉積地球化學方法,研究古氣候可以以古鑒今,通過先前時代氣候的變化來預測未來氣候變化的趨勢,對環境氣候保護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古氣候;沉積地球化學;碳酸鹽礦物地質學上,古氣候指地質時期氣候。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9期2017-09-03

  • 湖泊沉積物有機碳同位素的古氣候指示意義
    影響,導致其在古氣候的解釋上存在著多解性。本文整理了國內外一些研究成果,對湖泊沉積物有機碳同位素在古氣候方面的應用進行了歸納論述,為利用有機碳同位素恢復古氣候提供一定的參考。關鍵詞:湖泊沉積;有機碳同位素;古氣候1引言近幾十年來,很多學者在利用湖泊沉積物有機碳同位素重建古氣候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但其與古氣候之間的關系并未形成統一的認識。本文通過整理國內外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對湖泊沉積物中有機碳同位素在古氣候方面的應用進行歸納論述,旨在為利用湖泊沉積物有機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2期2017-08-01

  • 綜述黃土中陸生蝸牛殼體化石的種屬組合對古氣候研究的應用
    化石種屬組合與古氣候的關系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討,綜述結果表明,目前的研究存在著諸如研究區域單一、定量化不強、缺乏現代生態學研究等問題。關鍵詞:黃土 蝸牛殼體化石 古氣候 綜述一、引言蝸牛作為陸生軟體動物,對環境變化適應性差,較為敏感。其保存完好的石灰質外殼記錄了大量的古地質、古氣候等自然信息。蝸牛是黃土中常見的無脊椎動物,化石保存在不同時代的黃土地層中,是研究氣候變化的良好載體,被認為是黃土古環境變化研究的“指示性動物”[1]。因此本文沿時間序列總結近

    魅力中國 2016年28期2017-05-31

  • 中國駐美大使館為美科學家頒獎
    在中美有關地球古氣候研究合作中作出的貢獻。岑建君說,庫茨巴赫是世界一流的氣候模擬學者,也是古氣候模擬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與中國開展科技合作近30年,給中國科學家無私傳授學術知識與智慧,幫助中國年輕人才成長和步入國際學術舞臺,並推動了一些中美重點國際合作項目的產生。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設立於1994年,是中國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級科技獎勵,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組織。自1995年正式授獎至今,共有106位外籍專家和3家組織獲獎。

    杰出人物 2017年3期2017-05-20

  • 中國駐美大使館為美科學家頒獎
    在中美有關地球古氣候研究合作中作出的貢獻。岑建君說,庫茨巴赫是世界一流的氣候模擬學者,也是古氣候模擬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與中國開展科技合作近30年,給中國科學家無私傳授學術知識與智慧,幫助中國年輕人才成長和步入國際學術舞臺,並推動了一些中美重點國際合作項目的產生。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設立於1994年,是中國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級科技獎勵,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組織。自1995年正式授獎至今,共有106位外籍專家和3家組織獲獎。

    杰出人物 2017年3期2017-05-20

  • 碳酸鹽巖碳氧同位素與古氣候古環境
    氧同位素在反映古氣候古環境中尚屬比較新穎的應用,文章在閱讀相關文章基礎上,進一步闡明了不同環境下碳酸鹽巖中的碳氧同位素反映古氣候古環境的機理。關鍵詞:碳酸鹽巖;碳氧同位素;古氣候;古環境引言過去的幾十年里,碳酸鹽巖中的碳氧同位素相關研究日益增加,因為通過對湖相碳酸鹽巖中碳氧同位素的數據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構建過去時期的古氣候和古環境方面的變化。文章以湖湘碳酸鹽巖,石筍中的碳酸鹽巖以及黃土中的碳酸鹽巖為例,較為具體說明了三種碳酸鹽巖中的碳氧同位素的含量變化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7年8期2017-04-26

  • 孢粉數據定量重建全新世古氣候的方法綜述
    13),在重建古氣候方面,國內外具有較多嘗試且效果良好。目前,利用全新世孢粉結合精準的測年數據進行古氣候重建的方法有多種。孢粉對古氣候重建的方法也經歷了孢粉定性-半定量-定量的發展過程,隨著孢粉定量重建古氣候發展和應用,使得可以對不同地區不同年代的古氣候參數得到量化有效估計和計算。大約在20世紀90年代左右,孢粉定量重建古氣候陸續引入我國,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取得較多的成果。目前,對于全新世用孢粉定量重建古氣候的方法主要有孢粉-氣候因子轉換函數法、最佳類比法

    時代農機 2017年12期2017-04-02

  • 古氣候與古海洋對碳酸鹽巖儲集層發育的控制
    124010)古氣候與古海洋對碳酸鹽巖儲集層發育的控制陳俊杰(遼河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遼寧 盤錦 124010)碳酸鹽巖儲集層的發育主要離不開干熱/干燥或濕熱/濕潤兩類氣候。海水的化學成分曾經在顯生宙時期具有過明顯周期性變化,其中循環交替出現方解石海和文石海。在塔里木盆地等進行實地油氣勘探發現,古氣候和古海洋對碳酸鹽巖儲集層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其發育特征和孔隙類型均與此有關??偟膩碚f,干熱/干燥的文石海環境下,有利于孔隙-孔洞型白云巖儲集層的形成;干熱

    化工管理 2017年9期2017-03-05

  • 古氣候與古海洋對碳酸鹽巖儲集層發育的控制
    124010)古氣候與古海洋對碳酸鹽巖儲集層發育的控制洪永康(遼河油田塔里木項目管理部, 遼寧 盤錦 124010)最具代表性的古氣候是干熱、干燥及濕熱、濕潤,在顯生宙時期,海水的化學成分曾有明顯周期性變化,交替出現方解石海與文石海。在我國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及鄂爾多斯盆地等地,油氣勘探示碳酸鹽巖儲集層的發育特征和孔隙類型均與古氣候和古海洋有關,如孔隙-孔洞型白云巖儲集層最適合在干熱、干燥的文石海環境下形成;蒸發鹽鑄??紫缎桶自茙r儲集層最適合在干熱、干燥

    化工管理 2017年7期2017-03-04

  • 全有機穩定碳同位素在我國湖泊沉積物研究中的應用
    域植被變化以及古氣候和古環境變化等方面的信息,為我國的湖泊沉積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和思路。文章總結了穩定碳同位素技術原理,概括了湖泊沉積物有機碳穩定同位素的指示意義及其在我國湖泊沉積研究中的應用。文章重點從湖泊有機質來源辨識、流域植被變化、古氣候和古環境變化研究三個方面概括了有機碳穩定同位素在我國湖泊沉積物研究中的應用現狀,并根據這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有機碳穩定同位素在湖泊沉積物研究中需要拓展的應用和使用有機碳穩定同位素指標時需注意的事項和改進方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35期2017-02-21

  • 東亞地區松遼盆地和美洲大陸北美西部海道的晚白堊紀氣候變化記錄
    不同時間尺度的古氣候變化,關鍵在于獲取海洋和陸地連續、完整的地質記錄,利用有效的古氣候、古環境替代性指標,進而開展古氣候與古環境的重建。在國際地球科學計劃項目(IGCP555)和國家973支持下,本研究對東亞地區松遼盆地和美洲大陸北美西部海道的白堊紀古氣候數據進行了對比研究,綜合了白堊紀海相和陸相沉積記錄的古氣候數據,大大促進我們對白堊紀溫室氣候變化的理解,并可能對應對現今全球變暖的挑戰提供幫助。關鍵詞:晚白堊世;古氣候;西部海道;松遼盆地;陸相和海相沉積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0期2016-12-14

  • 地下水中的惰性氣體古氣候研究進展
    水中的惰性氣體古氣候研究進展衛 文,陳宗宇(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河北 石家莊 050061)鑒于地下水中溶解的惰性氣體是恢復地下水入滲補給時期溫度和濕度信息的理想介質,簡述惰性氣體古溫度計的原理,介紹了3種主要的惰性氣體解釋模型(UA模型、PR模型和CE模型),重點論述了地下水中溶解的惰性氣體在國內外古氣候(溫度和濕度)研究方面取得的進展和存在的主要不足,指出惰性氣體古氣候研究工作今后應在模型解釋和地下水測年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地下水;惰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16年6期2016-12-08

  • 黃土沉積物中次生細粒強磁性礦物記錄的古氣候信息
    磁性礦物記錄的古氣候信息■陳雨(蘭州大學甘肅蘭州730000)本文筆者將以黃土沉積物和次生細粒強磁場礦物記錄為出發點,簡述研究黃土沉積物中次生細粒強磁性礦物記錄的古氣候信息的方法,闡述其研究結果,以供相關人士參考。黃土沉積物 次生細粒 強磁性礦物記錄 古氣候信息0 前言由于黃土沉積物的特殊性,得到古氣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其中,黃土磁性地層學與黃土環境磁學研究是推動黃土古氣候學發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將結合具體區域,探究黃土沉積物中次生細粒強磁性礦物記錄的古氣候

    地球 2016年5期2016-10-10

  • 內蒙古察右中旗冰臼的發現及古氣候意義
    旗冰臼的發現及古氣候意義李博昀*1張明明1張 旭1李 健1祁才吉1逄思宇21.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0 2.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化工地質調查總院,北京,100013提 要 通過對內蒙古中部新發現的冰臼特征研究,認為該冰臼群為第四紀冰川遺跡。冰臼分布在海拔高度2005~2033m地勢平緩開闊山頂部,發育于中生代中三疊世淺黃色中細粒二長花崗巖體之上,巖石完整堅硬,冰臼分布較為集中,其形態可分為圓形和不規則形兩大類,口寬0.1~1.2m,深

    化工礦產地質 2016年2期2016-07-22

  • 遼東凹陷南部孔店組孢粉藻類沉積特征及環境研究
    粉; 藻類; 古氣候; 沉積環境; 孔店組遼東灣坳陷內的孢粉和藻類化石,數量多,種類豐富,分布范圍廣,較好地保存于沉積巖內。相同的沉積環境孕育的生物群面貌具有趨同性,植物分布規律可以指示環境變化。孢粉和藻類均來自于植物,孢粉和藻類化石在種類、數量上的變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氣候與環境變化。有學者研究了遼東灣地區古近系東營組和沙河街組的古環境[1-2],但未對孔店組孢粉、藻類沉積特征和古環境演化過程進行分析。本次研究以LD17-1-1Z井的孢粉、藻類信息為基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6-17

  • 淺析黃土 —古土壤磁化率影響因素及對古氣候的指示意義
    率影響因素及對古氣候的指示意義徐喬(西北大學 地質學系/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69)[摘要]簡要論述影響中國黃土磁化率的機制及其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源區(本底值)、成壤作用、有機質的含量、和細菌作用等,并綜合分析這些因素對古環境的指示意義,認為黃土—古土壤磁化率的高低是在氣候條件為主導的作用下多種因素參與的結果,并且黃土—古土壤序列磁化率與成壤的關系不一定適用于大空間尺度的其它氣候區。[關鍵詞]黃土—古土壤;磁化率;影響因子;古氣候

    地下水 2016年2期2016-05-23

  • 古氣候與古海洋對碳酸鹽巖儲集層發展的控制
    124010)古氣候與古海洋對碳酸鹽巖儲集層發展的控制于泗海(遼河油田分公司西部油田項目管理部,遼寧 盤錦 124010)以中國四大盆地的M2CO3巖石重點層系為例,探究在古氣候、古生物環境共同作用下海相M2CO3巖積聚層發育的機理,以及對海相M2CO3巖積聚和積聚層產生來講,古氣候大致上有燥熱與濕潤之別;寒武紀第四紀海水的地球化學組成曾經發生顯著的周階段性改變,石灰石海與文石海交替出現在我國四大盆地的石油天然氣勘察探明說明,海相M2CO3巖范圍積聚層的孔

    化工管理 2016年36期2016-03-13

  • 川西北漢旺地區卡尼期鮞?;規r特征及地質意義
    積相及沉積時的古氣候、古鹽度。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對綿竹縣漢旺觀音崖剖面開展野外調查和室內薄片鑒定及碳氧同位素測試,結果表明共發育3套鮞?;規r,主要沉積于碳酸鹽緩坡,由下到上鮞粒以復鮞、同心鮞、放射同心鮞、腦狀鮞呈現,展示鮞粒沉積時海水能量降低、水體逐漸加深的趨勢;上部灰巖中腦狀鮞與同心鮞共存且同心鮞具雙峰態粒度分布,顯示鮞粒沉積時受到風暴作用影響。碳、氧同位素測試顯示,鮞?;規r沉積時的古溫度大體在24~35℃,Z值在127~131,表明在卡尼期早期,川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1期2016-02-23

  • 準噶爾盆地中新生代古氣候演化特征及對砂巖型鈾成礦作用的制約
    爾盆地中新生代古氣候演化特征及對砂巖型鈾成礦作用的制約楊燁,何中波(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北京100029)準噶爾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砂巖型鈾礦產出盆地之一。來自古生物、沉積體系、孢粉的證據顯示,自中生代以來該盆地古氣候經歷了5次的潮濕、半潮濕-干旱、半干旱的古氣候演化階段;鈾礦化產出層位為潮濕-半潮濕古氣候環境控制下的產物,潮濕-半潮濕古氣候環境之后的干旱-半干旱古氣候環境則有利于鈾的遷移及富集成礦。準噶爾盆地的主要鈾礦找礦目的層為盆地的東

    世界核地質科學 2016年3期2016-02-18

  • 測井曲線分析寶秀盆地晚新生代古氣候與沉積環境
    秀盆地晚新生代古氣候與沉積環境謝小國,陳光勝,杜蛟,劉洋,葉恒,羅兵,何衛峰(四川省煤田地質局,成都 610072)寶秀盆地晚新生代賦存了大量泥炭和褐煤,為了分析寶秀盆地泥炭和褐煤形成的古氣候與沉積環境,利用自然伽馬測井曲線的波形特征,并結合孢粉、巖性等地質資料,分析可知,泥炭主要形成于晚更新世和全新世,褐煤主要發育于新近紀,盆地晚新生代古氣候經歷了溫熱—溫暖—溫涼的涼暖氣候交替的過程,沉積環境為湖泊和沼澤沉積。結果表明,自然伽馬曲線頻率與振幅的變化反映沉

    四川地質學報 2015年3期2015-08-29

  • 長江三角洲古河谷區冰后期孢粉組合及古氣候意義
    后期孢粉組合及古氣候意義于俊杰, 蔣仁, 勞金秀, 張宗言, 曾劍威, 彭博, 趙玲, 楊祝良(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江蘇 南京210016)摘要:依據長江三角洲古河谷區典型鉆孔CSJA6孔中冰后期孢粉分布情況,結合有孔蟲分析以及6個樣品的AMS14C年齡,自下而上初步建立了冰后期3個有時間標定的孢粉組合,分別為:Ⅰ. Quercus-Lipuidambar-Artemisia-Polypodiacea組合,時代屬于早全新世;Ⅱ. Quercus

    中國地質調查 2015年2期2015-02-24

  • 一自然伽馬曲線在泥頁巖古氣候研究中的應用
    馬曲線在泥頁巖古氣候研究中的應用楊 光1, 司道彬2, 劉 明3, 張小顏4(1.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 地質科學研究院,山東 東營 257015; 2.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 石油開發中心,山東 東營257015; 3.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 樁西采油廠,山東 東營 257237;4.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 河口采油廠,山東 東營 257200)地層中的碳酸鹽含量對古氣候變化比較敏感:當古氣候偏干時,碳酸鹽含量升高,反之降低,利用碳酸鹽指標可以研究古氣候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2-21

  • 南方網紋紅土研究概述
    紅土;下蜀土;古氣候1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網紋紅土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一種常見的地層,其分布范圍在氣候上大體與北、中亞熱帶相一致;海拔(除個別構造運動比較強烈的地區外)一般都在500m一下;地貌上,多屬各級階地、低山與丘陵(李長安等,1997)。這種地帶性分布特點,揭示它與一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有關,是一定地質歷史時期的產物(朱顯謨,1948)。2 網紋紅土特征網紋紅土具有如下主要特征:(1)多種沉積相,包括沖積、殘積、坡積、洪積、風成堆積、基巖風化殼及

    卷宗 2014年10期2014-11-19

  • 遼東太子河地區中寒武世古氣候特征
    河地區中寒武世古氣候特征吳子杰,潘玉啟,包洪偉,王海鵬,雷廣新,程培起(遼寧省地質勘查院,遼寧大連116100)根據蒸發巖及伴生沉積構造、沉積紅層、碳酸鹽巖及鮞粒沉積、古生物、古風化殼類型、海綠石等沉積標志,恢復中寒武世古氣候。以本溪地區為重點,結合太子河沉積區的特征,將該區中寒武世古氣候劃分為6個潮濕—干燥炎熱氣候變化周期,進而確定研究區當時屬于溫帶—亞熱帶半干旱氣候地區。中寒武世;古氣候;識別標志;變化周期;太子河;遼東0 引 言古生界寒武系在遼寧分布

    地質學刊 2014年4期2014-08-02

  • 古氣候與古海洋對碳酸鹽巖儲集層發育的控制
    探開發研究院)古氣候與古海洋對碳酸鹽巖儲集層發育的控制張 靜,張寶民,單秀琴(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以中國塔里木、四川及鄂爾多斯盆地碳酸鹽巖重點層系為例,探討古氣候背景與古海洋環境聯合控制海相碳酸鹽巖儲集層發育的機制。對海相碳酸鹽巖沉積和儲集層形成而言,古氣候總體上有干熱/干燥與濕熱/濕潤之分;顯生宙海水的地球化學成分曾發生明顯的周期性變化,方解石海與文石海交替出現。塔里木、四川及鄂爾多斯等盆地的油氣勘探實踐表明,海相碳酸鹽巖規模儲集層的孔隙類型與發育特

    石油勘探與開發 2014年1期2014-07-01

  • 準噶爾盆地南緣柴窩堡地區地層綜合劃分與對比
    形成均與當時的古氣候變化密切相關,古氣候的變化影響到沉積環境的改變,從而導致了沉積巖顏色的變化、孢粉組合的差異,這些大范圍變化的相似性,形成了地層劃分與對比的良好標志。柴窩堡地區;準噶爾盆地南緣;地層對比;地質事件;標志層野外地質露頭的一些醒目地質現象,其形成往往與地層的厚度、巖石的物理屬性 (顏色、成分和結構)及生物組合的規律性變化相關。地質現象所反映的沉積環境特征在全球較大范圍內具有相似性,在區域上具有良好的側向連續性,形成了地層劃分對比的重要標志,也

    石油天然氣學報 2014年5期2014-03-02

  • 陸相沉積古氣候恢復研究進展
    古地理分析中,古氣候分析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因為氣候條件影響到各種地質作用、沉積物和沉積礦產的形成。發現及評價鐵、錳、鋁土礦、煤、油氣等均和古氣候關系密切。古氣候研究主要包括古溫度、濕度、古風力及古風向。古水體溫度影響水體中古生物種類及沉積介質特征。古風力及古風向影響沉積水動力條件。目前,判斷古氣候主要根據礦物巖石學、古生物、地球化學、古地磁、地球物理等方法。1 研究方法1)礦物巖石學方法 特殊巖石類型,如冰磧巖是寒冷氣候的標志,蒸發巖是干旱氣候的標志,煤系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3年20期2013-12-03

  • 極地溫度放大效應:沙塵氣溶膠的作用
    模型致力于模擬古氣候記錄中極地氣溫變化的幅度,并把這一偏差應用到對未來氣候的預測中.Lambert等以沙塵氣溶膠為例進行模擬,結果顯示一些大氣氣溶膠在全球變化中也經歷了高緯度放大效應,這個現象是以前的研究所不曾捕捉到的.綜合實測數據和模型數據,Lambert等重建了全新世(Holocene)和末次盛冰期(LGM)的大氣沙塵氣溶膠濃度;基于重建沙塵濃度的輻射強迫計算顯示以往的模型模擬低估了大氣沙塵濃度比現代高的古氣候時期氣溶膠對極地的影響.另外,一些研究結果

    中國環境科學 2013年3期2013-01-28

  • 敦化盆地晚全新世泥炭沉積中植硅體古氣候記錄的時頻分析
    炭沉積中植硅體古氣候記錄的時頻分析張新榮1,2,方 石1,2,胡 克3,王東坡1(1.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吉林長春 130061;2.吉林大學東北亞生物演化與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吉林長春 130026;3.中國地質大學海洋學院,北京 100083)沉積地層中古氣候參數的多層次性以及解釋過程中的人為性使古氣候重建結果帶有一定的誤差。采用Mo rlet一維連續小波變換對敦化盆地吉祥和榆樹剖面中植硅體記錄的古氣候參數進行時頻分析,探討植硅體反演的古氣候變化過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2010年4期2010-09-14

  • 奈曼凹陷白堊系九佛堂組物源分析
    堂組沉積物源及古氣候條件,采用薄片鑒定、X射線衍射分析、掃描電鏡等手段,對奈曼凹陷白堊系九佛堂組砂巖碎屑及粘土礦物含量變化規律進行了分析,確定了目的層砂巖的巖石學特征及物源特征。研究表明,奈曼凹陷九佛堂組主要沉積于火山帶內的局部盆地,沉積物源為侏羅紀東北地區大規?;鹕絿姲l所形成的火山巖,沉積具有埋藏快速、物源集中等特征,沉積期古氣候較濕潤。關鍵詞:奈曼凹陷;九佛堂組;物源分析;三角圖;古氣候中圖分類號:TE121.3文獻標識碼:A前 言碎屑物源分析是物源區

    特種油氣藏 2009年2期2009-05-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