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炭翁

  • 杜陵叟
    [唐]白居易《賣炭翁》拓展閱讀——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長吏明知不申破①,急斂暴征求考課②。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敕牒榜鄉村。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選自《白居易詩文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撰中心編,上海辭

    初中生世界·八年級 2023年8期2023-08-18

  • 以詩化人 :從“看得見 ”到“帶得走 ”
    經歷教育 ;《賣炭翁》詩是 “人類的母傳語言 ”[1],“是生命的言說、吶喊與歌唱 ,也是個體、私人和心理的意義所在 ”[2]?!耙栽娀?”,即詩教 ,由詩和教組成 ;“擴大一點 ,則是文學教育 ”[3]。語文教學普遍重視詩歌的教化功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借助詩歌感發的力量 ,讓學生沉浸其中 ,鍛造風骨 ,濡染情懷 ,澡雪精神,外塑人格形象 ,內化優良品德 ,精修民族氣節。近年來 ,筆者持續參與 “經歷教育 ”與 “生活教育 ”的課題研究 ,在不斷實踐的

    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 2023年3期2023-05-10

  • 細讀:詩歌教學的妙招
    【設計理念】《賣炭翁》是統編教材八年級下冊第24 課《唐詩二首》中的一首,與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在同一課中出現。編者的意圖非常明晰,旨在通過這兩首詩歌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詩中所描述的黑暗的、悲慘的社會現實,體會詩人博大的濟世情懷?!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它還強調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也就是說教師要引導學生與文本之間順暢對話,要能細讀文本。文本細讀與古詩詞自身的特點

    中學語文 2022年11期2023-01-11

  • 疑點重重,趣味橫生 ——解讀《賣炭翁
    初級中學)★《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筆下的一首詩,通過展現賣炭翁的辛酸生活和所遭遇的被欺凌的事件折射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深刻問題。雖然作者并沒有在詩內表達個人感情,只是冷靜地敘述,但是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圖和情感傾向。詩歌揭開宮市腐朽制度的面紗,嚴肅抨擊那些對老百姓冷漠無情、恃強凌弱的掠奪者,對統治者青天白日下的齷齪行為進行深刻諷刺??梢宰屚瑢W們分清善惡,領悟當時黑暗腐敗的社會現實,感受下層勞動者的不幸與悲哀,對他們表示深切的同情。一、疑點層出,有問有答《

    課外語文 2022年17期2022-12-28

  • 唐代詩歌《賣炭翁》蘊含的商品和貨幣思想 ——基于《資本論》的文本分析
    詩人白居易的《賣炭翁》?!?span class="hl">賣炭翁》寫于元和初年(唐憲宗年號,806-820),載于《全唐詩》卷四百二十七。創作該詩時,白居易時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對當時唐朝宮廷對民間百姓的巧取豪奪深惡痛絕,在該詩開篇的注釋“苦宮市也”中可以得到體現,也表達了白居易對勞動人民的深刻同情。陳寅恪的《元白詩箋證稿》有言:“蓋宮市者,乃貞元末年最為病民之政”,《賣炭翁》揭露了唐王朝自安史之亂之后,逐漸衰落的經濟社會狀況和日益腐朽的政治統治。一千多年后面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

    商業經濟 2022年1期2022-11-14

  • 用情境教學喚起“無言”處的課堂活力
    》和白居易的《賣炭翁》。兩首詩均為古代敘事詩中的經典,在敘事情節、人物刻畫、主旨表達等方面,既有相通之處,又各具魅力。教學這類經典敘事詩,難點在于如何透過詩歌所敘之事、所寫之人來深度品悟詩人的筆法與情感。若能找準切入點,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便能喚起經典敘事詩內在的課堂活力。本文所探討的課堂活力,是教育活力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表現。它既體現了教育活力的一般特征,又聚焦于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活動的開展等實踐層面的內容。以《石壕吏》和《賣炭翁》的教學

    語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7期2022-07-10

  • 用情境教學喚起“無言”處的課堂活力 ——以《石壕吏》《賣炭翁》為例
    》和白居易的《賣炭翁》。兩首詩均為古代敘事詩中的經典,在敘事情節、人物刻畫、主旨表達等方面,既有相通之處,又各具魅力。教學這類經典敘事詩,難點在于如何透過詩歌所敘之事、所寫之人來深度品悟詩人的筆法與情感。若能找準切入點,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便能喚起經典敘事詩內在的課堂活力。本文所探討的課堂活力,是教育活力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表現。它既體現了教育活力的一般特征,又聚焦于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活動的開展等實踐層面的內容。以《石壕吏》和《賣炭翁》的教學

    語文天地 2022年7期2022-07-06

  • 字字皆“苦”:《賣炭翁》文本精讀
    蔣露《賣炭翁》是白居易所創作的經典作品之一,突出了當時社會現實的黑暗,展現了勞動人民的落魄生活。白居易是現實主義詩人的代表,《賣炭翁》也突出了現實主義的特點,講述了一名老翁在賣炭過程中經歷的事情,包括運炭、賣炭及炭被搶奪的故事內容,諷刺了社會對于貧苦人民的嚴重剝削,體現了社會現實的殘酷。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較少,并且現代社會和當時的社會情境有較大差異,學生普遍難以理解《賣炭翁》所表現的時代特點。因此,教師應當通過文本精讀的方式加強學生對賣炭翁疾苦及生活命運悲

    語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賣炭翁》中的“有言”與“無言”
    曉昱白居易的《賣炭翁》是一篇經典之作,其中塑造的“賣炭翁”這一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靜心品讀作品,我們能夠感受到作者在“有言”與“無言”中創造的直擊心靈的文本張力。詩中的“有言”在詩歌的第一節,作者用既簡潔精練又生動準確的語言交代了賣炭翁的艱苦生活,無一處閑筆,為賣炭翁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主旨的凸顯做足了鋪墊。詩中的“翁”“兩鬢蒼蒼”,表明主人公是一位老人;“伐薪”“燒炭”寫出了炭得來之不易;“南山”說明伐薪燒炭之地偏遠;“滿面塵灰”“煙火色”“十指黑”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疑點重重,趣味橫生
    陶海琳★《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筆下的一首詩,通過展現賣炭翁的辛酸生活和所遭遇的被欺凌的事件折射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深刻問題。雖然作者并沒有在詩內表達個人感情,只是冷靜地敘述,但是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圖和情感傾向。詩歌揭開宮市腐朽制度的面紗,嚴肅抨擊那些對老百姓冷漠無情、恃強凌弱的掠奪者,對統治者青天白日下的齷齪行為進行深刻諷刺??梢宰屚瑢W們分清善惡,領悟當時黑暗腐敗的社會現實,感受下層勞動者的不幸與悲哀,對他們表示深切的同情。一、疑點層出,有問有答《賣炭

    課外語文·上 2022年11期2022-05-30

  • 字字皆“苦”:《賣炭翁》文本精讀
    蔣 露《賣炭翁》是白居易所創作的經典作品之一,突出了當時社會現實的黑暗,展現了勞動人民的落魄生活。白居易是現實主義詩人的代表,《賣炭翁》也突出了現實主義的特點,講述了一名老翁在賣炭過程中經歷的事情,包括運炭、賣炭及炭被搶奪的故事內容,諷刺了社會對于貧苦人民的嚴重剝削,體現了社會現實的殘酷。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較少,并且現代社會和當時的社會情境有較大差異,學生普遍難以理解《賣炭翁》所表現的時代特點。因此,教師應當通過文本精讀的方式加強學生對賣炭翁疾苦及生活命運

    語文天地 2022年10期2022-03-17

  • 焦點閱讀視域下的高階思維培養方法初探 ——以《賣炭翁》的教學為例
    發展。例如,《賣炭翁》是八年級下冊的一首敘事詩,教學目標是學習敘事詩塑造人物、揭示社會意義的寫法,領會詩人白居易的民生情懷,感受現實主義詩歌的魅力;文本核心是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情懷。白居易的詩雖明白如話,但學生在未深入文本前,還是不能將賣炭翁的故事與社會現實、詩人情懷建立聯系。緊扣教學目標和文本核心,我們可以確定基本問題為“詩中體現了白居易怎樣的情懷”。這一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學生探究作品主旨時所遇到的真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明確閱讀過程中“要做

    初中生世界 2021年48期2021-12-02

  • 品讀名作《賣炭翁》,學習寫人和敘事
    白居易的名作《賣炭翁》,我們同學在學習時,能學到什么呢?會背誦,默寫不丟分;能理解,鑒賞不出錯。除此之外,還可以有其他收獲嗎?我建議從寫作的角度來品讀研究一下《賣炭翁》,看看這首詩在寫人敘事方面給予我們怎樣的啟發。賣炭翁唐·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

    作文通訊·初中版 2021年9期2021-10-09

  • 走進角色 解讀文本
    周金霞《賣炭翁》是統編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4課《唐詩二首》中的一首。在教學《賣炭翁》時,我采用了“走進角色,解讀文本”的教學方法,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形式,還強化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經過實踐,我發現該教學方法不啻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敖巧币辉~來源于戲劇,也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或某一類型的人物?!白哌M角色”是指在文本教學中,讓學生與作品中的人物進行親密接觸,抑或是將自己轉換成作品中的人物,從而體驗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經歷,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達到

    語文世界(教師版) 2021年2期2021-06-01

  • 賣炭翁》故事生活原型說獻疑
    新樂府》名篇《賣炭翁》,人民教育出版社配套《教師教學用書》提供該詩教學參考資料時收納了霍松林《一篇對“宮市”的控訴書——說白居易的〈賣炭翁〉》一文(以下稱霍文)?;粑恼J為《賣炭翁》故事的生活原型是《順宗實錄》所記的農夫賣柴遇宦者宮市一事,白居易對后者進行了藝術加工以體現文學作品借個別反映一般的典型性,從而增強“苦宮市”的主題表達效果。[1]這樣的觀點不乏擁躉,陳秀芳在該觀點基礎上更是指出:“《賣炭翁》如《元白詩箋證稿》所說,實際是《順宗實錄》所載農夫賣柴真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4期2021-05-10

  • 課本劇在敘事性古詩教學中的運用
    。本文以教學《賣炭翁》為例,說說課本劇在課堂中的運用。一、從文學主張切入,引發學生的初步思考白居易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也就是說,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實而作。出示此文學主張之后,可以抓住核心問題請學生思考:《賣炭翁》一詩是否體現了這一理念,詩人是如何反映社會現實的?詩人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寫能夠達到怎樣的藝術表達效果?課文注釋中提到,詩人有自注云:“《賣炭翁》,苦宮市也?!痹娙藢懙摹翱唷?/div>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1年26期2021-03-17

  • 焦點閱讀視域下的高階思維培養方法初探
    發展。例如,《賣炭翁》是八年級下冊的一首敘事詩,教學目標是學習敘事詩塑造人物、揭示社會意義的寫法,領會詩人白居易的民生情懷,感受現實主義詩歌的魅力;文本核心是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情懷。白居易的詩雖明白如話,但學生在未深入文本前,還是不能將賣炭翁的故事與社會現實、詩人情懷建立聯系。緊扣教學目標和文本核心,我們可以確定基本問題為“詩中體現了白居易怎樣的情懷”。這一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學生探究作品主旨時所遇到的真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明確閱讀過程中“要做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學研究 2021年12期2021-01-20

  • 賣炭翁》三重價值的教學解讀
    賣炭翁》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經典名篇,選自白居易創作的組詩《新樂府》五十首中的第二十三首,被認為是白居易也是唐詩的代表之作,不管從韻律方面,還是從情感、語言方面,《賣炭翁》都有著厚實的審美價值。[1]當然這里所說的審美,并不是視覺意義上的美,而文學、社會乃至于經濟意義上的美,這種美是用來反映社會現實的,反映作者內心兼濟天下的品格的,其美之音韻需要深度解讀,尤其是面向初中學生而言,這種“審美”對應著復雜的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帶著對文本的理解,去與學生的心靈發生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21年12期2021-01-03

  • 古代敘事詩選點教學設計探究
    的外在形態?!?span class="hl">賣炭翁》整首詩的“事”都圍繞一個“炭”字展開,由燒炭——運炭——賣炭——失炭的整個過程,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教師可抓住這一線索引領學生進行三次梳理。首先是對故事情節進行一句話大體概括,目的在于學生對“事”的整體感知;然后帶領學生在一句話概括的故事情節之上,精簡關鍵字詞,目的是讓學生抓住中心事件“炭;最后在歸納情節燒炭——運炭——賣炭——失炭的基礎上,帶領學生拓展語句,前面適當加上修飾語,例如南山燒炭——雪中運炭——南門賣炭——被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20年11期2020-12-23

  • 賣炭翁
    書先生就說:“賣炭翁來了?!庇头坏恼乒窠匈u油郎,豆腐鋪的老板娘叫豆腐西施……都是教書先生的杰作。他這么喊,人們跟著喊,久了,很多人的真名都被諢名代替了。賣炭翁是來給甜姑送炭的。他的炭只賣給甜姑。甜姑這諢名也是教書先生叫出來的。女人,長相甜,聲音甜,叫甜姑正好。甜姑和賣炭翁一樣,都是四十郎當歲的男人女人。不一樣的是,甜姑是往小里喊,賣炭翁是往老里叫。賣炭翁總是一身黑衣服,眉宇間還總是有木炭的灰,叫著叫著,還真被叫出了七老八十的翁味。川鎮建在十字路口,甜姑的店

    金山 2020年8期2020-09-06

  • 中唐時期底層人民的苦難和不幸
    白居易的《賣炭翁》刻畫了一個“賣炭翁”的形象,以詩人目睹的個例表現出當時社會底層的全景,反映了中唐時期底層人民的苦難和不幸?!?span class="hl">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四句從三個層面交代了賣炭翁勞動的艱辛。一是燒炭工序的復雜和勞動過程的漫長?!扒в嘟铩钡奶?,先一斧一斧地“伐薪”,再一窯一窯地“燒炭”,然后才能運到很遠的地方去賣。二是工作地點的荒涼?!澳仙健本褪峭蹙S所寫的“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的終南山,豺狼出沒,荒無人煙。由這個地點,

    作文周刊·八年級版 2020年23期2020-07-14

  • 賣炭翁》擴寫
    唐譽寧終南山。一間小木屋。破舊的木門哐當哐當地發出聲聲呻吟,殘破的窗子吹進陣陣寒風,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他的銀發毫不留情地顯示出他的年齡,發絲被微弱的燭光一映,泛出一種慘戚戚的光來。與那銀白相配的,是他沾滿灰塵的臉頰,和他那被熏黑的十指。老人強撐著搖搖欲倒的身子,守在炭窯前。馬上要燒好的木炭終于能為自己提供一冬的取暖保障了。想到這里,老人的唇角不自覺地漾起甜甜的笑來。顧不得薄衣、破屋、寒意逼,老人只希望窗外的雪下得大些,自己的炭價能夠高些,再高些……天空中

    作文周刊·八年級版 2020年23期2020-07-14

  • 賣炭翁》擴寫 1
    婁晴寒冬,烈風。他抱起捆捆鋸好的木頭,輕車熟路地放進井洞,然后守在井洞旁看著木材漸漸變得烏黑,最終成為塊狀的炭。抬眼望去,已近黃昏。一切準備就緒后,他挺了挺駝峰般的背,嘆息道:“明天去集市,我碰碰運氣吧,天氣正冷,說不定會有人家需要炭來取暖呢!”他心思沉重地躺在床上:“若再賣不出炭,一家老小怎么辦,如何填飽肚子?”一夜,近乎無眠……寒冬,飛雪。清晨,他悄然起身,發現昨夜下了好大的一場雪。他急忙去牛圈牽出尚在打瞌睡的老黃牛,套上裝炭的車,上路了。車子駛出久居

    作文周刊·八年級版 2020年23期2020-07-14

  • 繁華落盡話凄苦
    的生花妙筆,讓賣炭翁閃耀于歷史的舞臺。在白居易的筆下,我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繁華落盡的中唐時代;在白居易的筆下,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宮市給人民帶來的悲苦;在白居易的筆下,我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賣炭翁的凄苦……白居易在賣炭翁的一言一行的背后,留下了怎樣的空白呢?請根據《賣炭翁》一詩的內容展開豐富想象,擴寫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本文題要求對古詩《賣炭翁》進行擴寫。首先要明確什么是“擴寫”。擴寫就是找準擴寫點,對原詩進行擴展和充實,擴展成和原詩內容、中心一

    作文周刊·八年級版 2020年23期2020-07-14

  • 引生入境 享受課堂
    入其中。教學《賣炭翁》一課,我通過問題引領,巧妙地活動設計,把學生帶入到學習的情景之中。我首先以“回顧學過課文中的老翁形象,用一兩個詞概括其特點”創設思維情境,引入正題——賣炭翁,并明確“教學評”一體化學習單上本節課學生要達成的成果目標,提示學生及時在學習單上給自己的完成情況做出評價。然后,我依次設計了“怎樣讓朗讀充滿情感”“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文章塑造了怎樣的形象”“文章表達了什么主旨”四個主要教學任務。在“怎樣讓朗讀充滿情感”任務中,學生欣賞名家朗讀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3期2020-06-01

  • 譯者主體性視角下《賣炭翁》英譯本的比較研究
    了感人至深的《賣炭翁》。詩人通過對賣炭翁悲慘遭遇的描寫,揭開了“宮市”的虛偽面紗,深刻剖析了晚唐腐朽的社會現實,抨擊了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表達了對被壓迫人民的深切同情。二、譯者主體性的概念在詩歌翻譯中,語言與文化的轉換者——譯者可以根據源語和目的語的語言、文化特征甚至讀者的接受能力來選擇特定的翻譯策略。我國學者查明建和田雨曾將譯者主體性定義為“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實現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基本特征是翻譯主體自覺的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4期2020-02-26

  • 古代敘事詩選點教學設計探究 ——以《賣炭翁》為例
    的外在形態?!?span class="hl">賣炭翁》整首詩的“事”都圍繞一個“炭”字展開,由燒炭——運炭——賣炭——失炭的整個過程,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教師可抓住這一線索引領學生進行三次梳理。首先是對故事情節進行一句話大體概括,目的在于學生對“事”的整體感知;然后帶領學生在一句話概括的故事情節之上,精簡關鍵字詞,目的是讓學生抓住中心事件“炭;最后在歸納情節燒炭——運炭——賣炭——失炭的基礎上,帶領學生拓展語句,前面適當加上修飾語,例如南山燒炭——雪中運炭——南門賣炭——被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20年11期2020-02-23

  • 買炭記
    有蒙蔽面相?!?span class="hl">賣炭翁》一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生動傳神地描述了風雪之中賣炭人的真實心境。1989 年初冬,百貨公司領導派我到信南山區采購木炭,為職工發年終福利。這讓我有了一次零距離接觸賣炭翁的機會。公司為此派出三輛汽車,浩浩蕩蕩,甚是氣派。進入豫南山區,爬上蜿蜒曲折、令人心驚肉跳的盤山公路,我們的車隊順利抵達山頂炭農家。那個時候,豫南山區得林木繁盛之地理優勢,幾乎溝溝砌窯,山山冒煙,是中原地區薪炭的主產地。一般而言,燒炭都在深秋進行。這時的

    加油站服務指南 2020年1期2020-02-14

  • 核心素養背景下中學語文朗讀教學研究
    。本文以教學《賣炭翁》為例,從創設情境、以讀促解、沿文悟情三個方面談談如何有效地進行朗讀教學,提升朗讀教學的效果。關鍵詞:核心素養;朗讀;教學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則是教學,所以教學改革就成了課程改革的重頭戲了。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并把它落實到每一節課當中,應該是每一個教師的任務。在《賣炭翁》一文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創新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面筆者以《賣炭翁》為例,談談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朗讀教學

    北方文學 2019年35期2019-12-24

  • 對比閱讀,品品“賣炭翁
    過對比閱讀理解賣炭翁之苦,感受詩人悲天憫人的情懷。教學活動:朗讀、品味、感悟導入新課:有這樣一位詩人,在他死后連皇帝都要為他寫詩進行悼念,贊賞他的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相傳他寫的詩連七十歲的老婦人都能讀的懂,讀得明白,那么這位大詩人他是誰呢?他就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首名篇《賣炭翁》。一、朗讀詩歌,遙看賣炭翁(一)齊讀詩歌,讀準字音,讀暢詩句。騎(jì)敕(chì)叱(chì)將(jing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9期2019-09-10

  • 賣炭翁》課堂實錄
    讀內容,初識“賣炭翁”師:根據題目,同學們猜猜看,這首詩會寫一個什么故事呢?生:賣炭翁賣炭。(師板書“賣炭翁賣炭”。)師:老師在這里打一個逗號,同學們再猜猜看,賣炭的過程中,會發生哪些故事呢?生:炭賣不出去。生:炭被人搶了?!瓗煟嚎磥?,同學們都覺得在這個賣炭翁身上,將要發生一場悲劇。下面就請同學們讀全詩,看看在賣炭的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么。二、基于課堂生成,細讀課文,漸知“買炭者”(生讀課文。)師:哪位同學來說一說?生:黃衣使者買炭。(眾生笑。)師:對得很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學研究 2019年6期2019-08-12

  • 賣炭翁的艱辛與貧寒
    和平白居易的《賣炭翁》刻畫了一個“賣炭翁”的形象,以作者目睹的個例表現當時社會底層全景,反映了中唐時期下層人民的苦難和不幸。1.賣炭翁伐薪燒炭的艱辛?!?span class="hl">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四句從三個層面交代了賣炭翁勞動的艱辛。首先是燒炭工序的復雜和勞動過程的漫長?!扒в嘟铩钡奶?,先一斧一斧地“伐薪”,再一窯一窯地“燒炭”,然后才能運到很遠的地方去賣。其次是工作地點的荒涼?!澳仙健本褪峭蹙S所寫的“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的終南山,豺

    作文周刊·八年級版 2019年22期2019-07-25

  • 《唐詩二首》隨堂練習
    神態描寫表現了賣炭翁的勇敢。4.根據詩歌內容或有關情境提示默寫填空。(1)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狂風咆哮破屋飛茅的句子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連夜遭雨的慘狀的句子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杜甫身處漏雨

    作文周刊·八年級版 2019年22期2019-07-25

  • 賣炭翁》審美教育研究
    品位的文學?!?span class="hl">賣炭翁》選自白居易創作的組詩《新樂府》五十首中的第二十三首,是白居易也是唐詩的代表之作,它不管從韻律方面,還是從情感、語言方面,都有著厚實的審美價值,所以對這首詩歌審美價值的理解和感受,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本文首先論述《賣炭翁》所蘊含的審美價值,其次再依此對其審美教育的實施展開議論?!娟P鍵詞】《賣炭翁》;審美價值;審美教育【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本文所研究的對象《賣炭翁》選自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十四課,是唐代詩

    課外語文·下 2019年4期2019-06-06

  • 瞄準“關鍵矛盾點”進行古詩文教學
    破點,我們以《賣炭翁》的教學為例,尋找到文本關鍵矛盾點,抓住文本的中心,在比較中凸現矛盾焦點、以點帶面、勾連整體,從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娟P鍵詞】關鍵矛盾點 ?古詩文教學 ?《賣炭翁》教學瞄準文本的關鍵點進行古詩文教學能很快切入到文本中心,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其中,瞄準“關鍵矛盾點”進行古詩文教學應是一個教學突破點。下面以部編本八下第六單元《賣炭翁》教學為例來說?!?span class="hl">賣炭翁》是一篇經典的詩歌。在備課時發現,這首詩歌內容上矛盾點很多。有“老翁賣”與“宮使搶”的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 2019年3期2019-05-13

  • 古代敘事詩教學方式與策略探究
    值?因此,以《賣炭翁》一課為例,探究古代敘事詩的教學方式與策略,對文本作深層次解讀,從而感受敘事詩的獨特魅力,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及審美能力。[關鍵詞]古代敘事詩;教學方式與策略;《賣炭翁》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理解詩歌內容,積累重點詞語意思(薪、營、直)。(二)能力目標:把握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辨意識。(三)情感目標:體悟詩人的創作情感,感受詩歌的藝術價值。二、教學重點:把握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辨意識。三、教學難點:體悟詩人的創作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19年4期2019-04-29

  • 瞄準“關鍵矛盾點”進行古詩文教學 ——以部編本八下第六單元《賣炭翁》教學為例
    八下第六單元《賣炭翁》教學為例來說?!?span class="hl">賣炭翁》是一篇經典的詩歌。在備課時發現,這首詩歌內容上矛盾點很多。有“老翁賣”與“宮使搶”的矛盾;有“衣正單”和“愿天寒”的矛盾;有“千余斤炭”和“半匹紅綃一丈綾”的矛盾等等,抓住矛盾進行突破教學顯然是很好的點。那么抓住哪個矛盾點來進行教學突破呢?從全文著眼,“老翁賣炭”與“宮使搶炭”應該是“關鍵矛盾點”。 這首詩題下自注:“苦宮市也”。中唐時期,宦官專權,橫行無忌,常有數十百人分布在長安東西兩市及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

    作文成功之路·小學版 2019年3期2019-01-14

  • 賣炭翁》課堂實錄
    讀內容,初識“賣炭翁”師:根據題目,同學們猜猜看,這首詩會寫一個什么故事呢?生:賣炭翁賣炭。(師板書“賣炭翁賣炭”。)師:老師在這里打一個逗號,同學們再猜猜看,賣炭的過程中,會發生哪些故事呢?生:炭賣不出去。生:炭被人搶了?!瓗煟嚎磥?,同學們都覺得在這個賣炭翁身上,將要發生一場悲劇。下面就請同學們讀全詩,看看在賣炭的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么。二、基于課堂生成,細讀課文,漸知“買炭者”(生讀課文。)師:哪位同學來說一說?生:黃衣使者買炭。(眾生笑。)師:對得很

    初中生世界 2019年24期2019-01-11

  • 賣炭翁》教學設計
    (2)理解把握賣炭翁形象和對比手法的運用。(3)感受作者對“宮市”的批判和對賣炭翁的悲憫之情。教學重點賣炭翁形象和對比手法的運用。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詩歌導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這是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今天讀來,依然讓人驚心動魄。封建社會的農民,生活是如此的悲慘,封建社會的統治者,對勞動人民的剝削真是無以復加。同樣是在唐代,同樣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伐薪燒炭的老人,他的命運將會是怎么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的一

    速讀·下旬 2018年11期2018-11-08

  • 簡析《賣炭翁》中兩個詞的含義
    白琦《賣炭翁》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新樂府詩,詩人通過賣炭這件小事深刻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平,借助賣炭翁這個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勞動人民的辛酸和悲苦。由于它主題突出,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語言通俗易懂,故事簡潔完整,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曾經入選初中語文教材。筆者上學時曾經學過這首詩,至今仍能熟練背誦,參加工作后又數次教過這篇課文,在讀和教的過程中,往往陶醉于賣炭翁的藝術形象描寫,側重于對《賣炭翁》故事情節的回味與闡釋,至于詩中的細節描寫卻沒有細究?,F在重

    文學教育 2018年2期2018-02-26

  • 白居易《賣炭翁》與陳寅恪課堂答問
    關鍵詞: 《賣炭翁》;《長安志》;《長安圖》;劉隆凱;陳寅恪摘要: 白居易《賣炭翁》詩中的唐代長安地理背景具備真實性。宋敏求《長安志》、呂大防《長安圖》、當代唐長安城考古發現,對于了解《賣炭翁》詩中東市-大明宮地理,具有決定性作用?!?span class="hl">賣炭翁》具有突出的故事性,包括情節發展的鋪墊與突變,同時通過生動傳神的人物容貌、動作、心理描寫,刻畫出勤勞、樸實的賣炭翁形象,霸道、輕佻的宦官形象。中圖分類號: I207.22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12435(20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17年4期2018-02-09

  • 管中窺豹 讀文識人
    問題,本次以《賣炭翁》為例,希望通過講授此文,帶著學生認識下白居易,見識當時的社會,希望在賞詞,賞句中,學生能夠把握住白居易的文風,從而了解詩人。[學情分析]學生有一定的讀古文的能力,本文文字淺白,閱讀應該不成為難點,但是僅讀此文,似乎在解讀中過淺了些,希望在引導中把學生零碎的關于白居易的理解,化為對詩人的整體感知。[課堂實錄]師:導入:話說唐朝詩人白居易未成名時來到長安,當時有個文學老前輩名叫顧況,他對前來拜訪的白居易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順口拈來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8年18期2018-01-02

  • 眼神 ——張翔洲國畫《賣炭翁》賞析
    —張翔洲國畫《賣炭翁》賞析●孫 濤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題十二生肖賣炭翁140x70cm 紙本設色 2017年樵 擔 68×68cm賞菊養生圖青年畫家張翔洲的新作《賣炭翁》,構勒出一位“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的燒炭老人,在“夜來城外一尺雪”后,迎著寒風和依舊飄舞的雪花,“曉駕炭車輾冰轍”,來到了皇城門外,靜靜等候著城門開啟,進城趕市。為解困頓的生活之憂,老人期盼著能將一車炭賣個好價錢,以此換來“身上衣裳口中食”。天氣雖然寒冷,但老人卻只能停下拉

    今日農業 2017年9期2017-12-10

  • 閑話課文
    賣炭翁的境界老師:白居易《賣炭翁》中有“心憂炭賤愿天寒”一句, 請問傳達了什么樣的感情?學生:表達了作者關注低碳理念和對全球變暖的憂慮……★數學課本五大奇人第五名:勻速行駛、從不晚點的勞?;疖囁緳C。第四名:分工明確、合作默契的良心甲、乙包工頭。第三名:一邊注水、一邊放水的瘋狂泳池管理員。第二名:把母雞和兔子裝進一個籠子的“變態”老農。第一名:早早出門、卻故意放慢腳步,只等哥哥趕上的“紅人”小明。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 2016年12期2016-09-10

  • 閑話課文
    閑話課文★賣炭翁的境界老師:白居易《賣炭翁》中有“心憂炭賤愿天寒”一句,請問傳達了什么樣的感情?學生:表達了作者關注低碳理念和對全球變暖的憂慮……★數學課本五大奇人第五名:勻速行駛、從不晚點的勞?;疖囁緳C。第四名:分工明確、合作默契的良心甲、乙包工頭。第三名:一邊注水、一邊放水的瘋狂泳池管理員。第二名:把母雞和兔子裝進一個籠子的“變態”老農。第一名:早早出門、卻故意放慢腳步,只等哥哥趕上的“紅人”小明。

    發明與創新 2016年46期2016-05-11

  • 根情 苗言 華聲 實義 ——《賣炭翁》審美價值略論
    實義 ——《賣炭翁》審美價值略論哈雪英(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甘肅蘭州 730070)“根情、苗言、華聲、實義”是白居易在其《與元九書》中提出的詩論觀點,這一觀點在他的文學創作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本文以《賣炭翁》為探究文本,以“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說為支架,從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探究并論述白居易《賣炭翁》的審美價值。賣炭翁;審美價值【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87白居易在其《與元九書》中這樣表述他對詩歌

    新絲路(下旬) 2016年6期2016-02-27

  • 賣炭翁與賣柴翁
    文_馬少華賣炭翁與賣柴翁文_馬少華賣炭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那位老漢拉著一大車炭去集市上賣,原本想賣個好價錢,卻被幾個朝廷采購人員強買強賣,“半匹紅綃一丈綾”,就把那一車炭給拉走了。這位老漢經白居易的妙筆,一千多年來出鏡率頗高,儼然成了被壓迫的底層小人物的代言人。不過,就在賣炭翁的故事發生的幾年前,還發生過一次類似的事件。相比之下,那次事件更激烈、更復雜,也更有說頭兒。那次事件是韓愈記載的,主人公不是賣炭,而是賣柴,就叫他賣柴翁吧。那天,賣柴翁用毛驢拉了一

    讀者·原創版 2015年9期2015-11-29

  • 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①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②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③來是誰?黃衣使者④白衫兒⑤:手把文書口稱敕⑥,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⑦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選自《白居易集》,中華書局1979年)【注釋】①蒼蒼:形容鬢發花白。②輾:同“碾”。③翩翩兩騎:兩個洋洋得意、輕快而來的騎馬的人。④

    初中生世界·七年級 2015年8期2015-09-10

  • 賣炭的黑金剛
    綽 號“賣炭翁”的MANSORY這次帶給我們一臺碳纖維版本的蘭博基尼LP-700 AVENTADOR,這是之前法蘭克福車展上CARBONADO的升級版CARBONADO GT,新款車型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碳纖維的視覺沖擊,在減少碳纖維用量的同時使得外形更加時尚,但是“賣炭翁”的名號不是白來的,所謂“減少”只是相對來講,除了將前部艙蓋換成碳纖維材質之外順便將雨刷架換成了碳纖維材質,整個車尾除了兩側翼子板之外也全部被換成了碳纖維,原廠發動機艙蓋也被換成了碳纖維并

    汽車周刊 2015年5期2015-05-30

  • 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見
    統籌方法》;《賣炭翁》;《岳陽樓記》一、多點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根據語文學科教學的特點、學生認知心理特點和新課改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以此為動力推動學生積極不懈地參與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例如在學習《統籌方法》這樣的科技知識說明文時,我打破常規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采用以奇引發的方法,說明《統籌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誘發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我在引入新課時先給學生講了孫臏為大將田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2年6期2013-02-01

  • 賣炭翁》“后茶館”式教學設計
    了一個什么樣的賣炭翁?2.生答:可憐的、落魄的、臟兮兮的……3.生帶著以上感受讀古詩,讀出賣炭翁的落魄、可憐……4.指名讀文,師指導。5.生自由讀文,小組思考并討論:作者白居易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深入刻畫賣炭翁的形象。(明確:采用了人物的外貌、心理等寫法)同學們,這首古詩課文里只節選了前八句,后面還有十二句。后來賣炭翁的命運又會如何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如果想,就請同學們回家查查資料,看看賣炭翁之后又會遭遇怎樣的狀況。明天我們再一起交流。(責任編輯 趙永玲)

    黑河教育 2013年1期2013-02-01

  • 紅粉
    背誦白居易的《賣炭翁》《繚綾》和一首吟誦牡丹的詩。詩記不清了,但意思還記得,大概是說,富貴人家買一株牡丹,抵得上十戶小康人家一年向國家交納的錢糧?!?span class="hl">賣炭翁》還記得:“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薄昂凇弊x“褐”音。為什么?為了韻腳。還有:“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應似天臺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弊x《賣炭翁》,還有背的時候,第一字“賣”我們的發音總是重重的。而讀《繚綾》呢,發音總得輕輕的,而且快捷,讀著讀著,大家忽然

    名作欣賞 2011年16期2011-08-15

  • 走向世界的“賣炭翁”——開灤物流超常規發展之道
    者走向世界的“賣炭翁” ——開灤物流超常規發展之道文/本刊記者“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卑拙右椎倪@首《賣炭翁》道盡了賣炭人的苦難與艱辛,幾千年來,此種形象一直深印人心。但是隨著時代變遷,曾經人力采掘、牛車拉運的情形逐漸改變,取而代之的是隆隆的機器轟鳴和滾滾的車輪轉動。作為“中國煤炭工業的源頭”,開灤集團演繹了現代“賣炭翁”的傳奇故事。早在1881年,開灤的拓荒者們就開建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1882年,開出中國最早

    中國煤炭工業 2010年8期2010-01-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