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

  • 新工科”背景下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淺談
    點。本文基于“新工科”的建設理念,針對目前高校教學中單一教學模式的問題,通過教學模式改革,建立理論教學與實踐的多層次有效結合,以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以賽促教、校企合作為突破口,提高“新工科”下的工程教育培養質量。關鍵詞:新工科;創新;多元化;人才培養文獻標志碼:AOn?the?Cultivation?Mode?of?Innovative?Talents?under?theBackground?of?"New?Engineering"Li?Chunyan1,

    科技風 2023年35期2024-01-30

  • 新工科背景下“工業礦物與巖石”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
    人才培養需要,新工科建設勢在必行。本研究基于科學范式教育現狀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業礦物與巖石”課程特點,對課程理念、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實施、教學評價及資源建設等課程要素開展教學改革與研究。課程以新工科理念、教育心理學理念、課程思政協同為先行,優化課程內容,建構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實施方式,采用多元化評價方案,建設立體化“學材”資源,為高質量高等學校課程建設提供重要借鑒。關鍵詞:新工科;工業礦物與巖石;課程要素;改革與研究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

    科技風 2023年35期2024-01-30

  • 面向新工科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建設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對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模擬電子技術作為工科電子電氣類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課程建設中,引入雨課堂教輔軟件、Multisim仿真軟件等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同時輔之以課外電子電路設計與制作,將模電的理論知識點與實際電子線路緊密結合,提升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效果,促進了對工科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關鍵詞:新工科;模擬電子技術;信息化;課程建設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1?概

    科技風 2023年35期2024-01-30

  • 基于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水處理微生物學”教學改革探討
    益迫切,復合型新工科人才的培養已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在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中,核心課程如水處理微生物學的教學策略也亟待與時俱進。本文分析了水處理微生物學課程的最新發展趨勢,并結合新工科背景,提出了一系列教學方案、教學方法和培養模式的創新策略。同時,還對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探討和建議,旨在更好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這些建議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技巧、工程思維和項目管理能力,更旨在打造一個注重實踐與創新的學習環境,培養出未來工程領域的先鋒人才。關鍵詞:水處

    科技風 2024年3期2024-01-30

  •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焊接理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光豐摘 要:在新工科建設背景下,焊接技術作為推進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也必然需要進行不斷的革新。為了培育大量具備實踐動手能力和勇于創新精神的高級專業人才,教學上合理優化課程內容、豐富教學手段、推廣虛擬仿真模擬實踐、增加實踐環節的趣味性,本項目將開放性實踐課程設置與工業上的案例項目實例、教師的課題研究相結合,加強校企合作、共建校企聯合實踐基地,對課程考核環節進行優化調整,致力于培養出新一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關鍵詞:焊接;教學實踐;虛擬仿真中圖

    科技風 2024年3期2024-01-30

  • 新工科背景下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
    摘要: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很多高校程序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效果欠佳,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為提高教學質量,分析新工科背景下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構建以培養學生能力和滿足崗位需求能力兩方面的程序設計類課程群,并對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探究,總結出“練—仿—創”的教學模式及相應措施,應用于實踐并取得較好效果。關鍵詞:新工科;程序設計;課程群;教學模式;教學實踐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3年36期2024-01-27

  • 基于“新工科與課程思政”理念的數字電子技術實驗教改探索
    用型人才是高校新工科人才培養的要求。針對當前數字電子技術實驗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新工科建設要求及課程思政建設理念,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優化實驗內容,充分融入思政元素,采用開放式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引入Multisim仿真,更新考核方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工程實踐項目。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的有機統一,為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新工科人才培養奠定基礎。關鍵詞:新工科;課程思政;數字電子技術實驗;開放式教學;Multisim仿真中圖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2期2024-01-27

  • 新工科背景下礦業類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與思考
    展水平的保障。新工科背景下培養國際化復合創新型礦業人才,有利于推動我國礦業高質量發展和國家能源安全戰略貫徹落實。針對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智能采礦工程等礦業類新工科專業,分析礦業類新工科專業本科生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培養目標、課程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考核評價體系等方面探討、分析礦業類新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體系,為礦業類高校新工科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有益借鑒。關鍵詞:礦業工程;新工科;國際化;培養模式;評價體系中圖分類號:C961?

    高教學刊 2024年2期2024-01-18

  • 基于百度飛槳平臺的計算機視覺課程改革與實踐
    覺;飛槳平臺;新工科;產學合作;協同育人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2-0010-05Abstract: Computer vision is currently a popular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ut the requirements of cutting-

    高教學刊 2024年2期2024-01-18

  • 新工科理念下環境工程專業教育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路徑研究
    景輝摘? 要:新工科理念下,國家對高校環境工程專業的育人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環境專業課程教育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手段。該文闡述新工科理念下環境工程專業課程思政的意義,通過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探討專業教育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有效途徑,明確育人目標,優化教學內容,實現專業教育和課程思政有機融合,提高高校立德樹人質量,以期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獻身美麗中國建設的高層次環保人才。關鍵詞:環境工程;新工科;協同育人;專業教育;課程思政中圖

    高教學刊 2024年2期2024-01-18

  • 新工科背景下產教融合深化協同育人探究
    可敏摘? 要:新工科建設是經濟高速發展帶來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的要求,是超前識別、積極應變和主動求變。而新工科實踐教學建設是推動新工科建設的必由之路——內外結合、產教融合。該文立足于理工科類高校社會所需求人才培養問題,基于當前產學研合作過程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如①學生實踐能力與產業需求存在較大差異;②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不高;③師資隊伍的單一及“雙師型”教師的缺乏,導致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④政府、高校及企業協同合作力度不強。深

    高教學刊 2024年2期2024-01-18

  • 面向多元評價的工科大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研究與實踐
    柏寒摘? 要:新工科建設與《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實施是近年來高等工程教育領域的重大政策,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推行也為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列出新的標準。通過厘清多元評價體系下的培養要求,總結十項工科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能力,并基于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作實踐探索,形成“3+2+5”工科大學生素質能力拓展培養的新模式。通過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等方式持續追蹤這一模式對大學生不同素質能力提升的影響,并利用區分能力板塊條件下的培養模式量化效用分析,結合專業培養目標,持續優化這

    高教學刊 2024年2期2024-01-18

  • 重能力求創新:推進機械設計課堂改革探究
    械設計課程是以新工科建設為背景,適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指出課程存在內容傳統、課堂講授為主和實踐教學相對單一等不足,通過設定課程目標,根據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構,課堂教學改革以及教學評價改革等貫穿機械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多課程綜合應用,融合信息技術與產業技術,重組內容、搭建新的實踐平臺,重構評分標準,融合第二課堂,貫徹學院“七個一”工程,可操作性強,形成對同類高校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新模式,對提升機械專業一流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關鍵詞:

    高教學刊 2024年2期2024-01-18

  • 新工科產教融合與項目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郁湧摘?要:新工科是基于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國際競爭新形勢、立德樹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國工程教育改革方向。產教融合是推進“新工科”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新工科背景下,結合產教融合模式是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發展的一種新思想、新趨勢,是高校與企業相互融入,共同介入人才培養的方法。本文介紹了在新工科概念指導下,我院結合產教融合模式,使用項目實踐教學方法在“軟件工程概論”課程中進行的探索與實踐,實踐證明產教融合模式的教學改革確

    科技風 2024年2期2024-01-17

  • 新工科”背景下融合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的教學研究
    ,自動化專業“新工科”建設與課程教學改革迫在眉睫。自動化專業導論是大一新生入學伊始所學習的一門專業引導課程,在教育教學上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陳舊、教學評價片面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建議的自動化專業導論課程教學方針是引入互聯網與人工智能融合的新型教育教學方式,即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將智能理念融入教學內容,引入特色教學評價,有效激發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度,加強對自動化的整體認知和理解,培養學生的專業自信心、專業自豪感、專業責任感,引導學生成為“五

    科技風 2024年2期2024-01-17

  • 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通信原理”課程實踐教學研究
    技的快速發展,新工科成為新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為了培養適應這一發展的人才,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拓寬,既要涵蓋新工科的核心知識,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分析“通信原理”課程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并以創新精神和技術復合型的新工科人才培養為目標,加強校企合作,旨在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質量和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有效提高“通信原理”課程教學實踐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鍵詞:通信原理;實踐教學;新工科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Resear

    科技風 2024年2期2024-01-17

  • 新工科背景下工業通風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
    李銳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課程教學改革是培養具有持續性創新綜合能力,培養符合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人才的關鍵環節。以安全工程專業工業通風課程為例,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從課程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模式構建、教學過程師生互動設計、能力訓練設計以及課程考核等方面探討改革思路。研究結果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專業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提升教學效果。關鍵詞:新工科;安全工程;工業通風;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線下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2024-01-14

  • 新工科背景下編譯原理教學改革研究
    和行業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面向OBE理念,突出交叉融合,充分利用多種教學平臺和教學軟件,融合案例教學、啟發引導、項目驅動和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培養學生使用編譯知識來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和主動學習意識,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專業、素質全面發展。關鍵詞:編譯原理;新工科;案例教學;項目驅動;翻轉課堂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1-0035-04Ab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2024-01-14

  • 多維驅動下“三位一體”新工科創新型人才協同聚力培養
    等三個方面探索新工科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出開放共享學術生態環境構建策略,以學生為中心,融合多種方案,建立學生志趣與社會需求、應用能力與理論創新的多樣化與個性化協同的階梯式個性化綜合素質培養模式,以及項目驅動的校企合作平臺協同育人機制,并給出實際應用案例與培養成效。關鍵詞:創新型人才;新工科;協同教育;多維驅動;產學研協同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1-0047-04Abst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2024-01-14

  • 新工科背景下產教融合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
    課程為例,分析新工科背景下材料類專業的課程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以及教學模式和方法有待完善和改進的地方。也研究產教融合課程從目標制定到教學實施等課程改革具體內容,探索產教融合課程模式的構建,包括確立教學目標、定制課程內容、確定教學模式、融入課程思政、改進考核體系和建設師資隊伍,從而提高課程質量,培養出材料領域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關鍵詞:產教融合;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新工科;課程建設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2024-01-14

  • 新工科背景下信號測試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有重要作用,是新工科建設背景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知識體系的重要模塊。然而,面對新階段下的新形勢、新要求,測試類課程仍未出現新突破。該文根據常州大學的辦學定位和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對信號測試與處理課程的特點進行闡述,并聚焦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評價四個重點方面對該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深刻剖析?;?span class="hl">新工科建設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的本質要求,針對性地提出具體的課程建設思路,為新工科背景下測試類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和應用實踐。關鍵詞:新工科;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2024-01-14

  • 科研轉化教學
    要:全面推進新工科建設的大背景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文在分析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現有教學模式弊端的基礎上,精心構建典型工程案例輔助理論教學,探討將最新的科研技術和方法融入課堂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介紹部分工程案例的具體內容、涉及的知識點、課程思政元素,并以其中的硨磲熒光圖像預處理案例為例,詳細說明案例的具體構建過程及呈現形式。教學實踐結果顯示,引入案例化教學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學生的科研素養、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也得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2024-01-14

  • 基于新工科能力導向的機械控制工程課程思政案例設計
    核心舉措,針對新工科國家創新工程人才的培養需求,總結機械控制工程課程思政目前存在的問題,基于目標導向教育理念,分析機械控制工程課程知識組成及能力導向,構建愛國主義、核心意識、辯證關系和自我革命四個方面的教學案例設計。實踐表明,可實現專業知識與課程思政的有效結合,從而促進學生思想、知識、能力及素質的協調發展。關鍵詞:課程思政;新工科;機械控制工程;目標導向教育;教學案例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2024-01-14

  • 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研究
    信 孫雪摘要: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對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過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針對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豐富課程題目設計、運用現代設計工具、強化過程管理、建立全面考核機制等方面討論了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可行辦法。以期提高課程設計的教學效果,強化學生工程意識,激發學生參加工程實踐活動的熱情,為其他工科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提供借鑒。關鍵詞:新工科;過程管理;考核機制;工程意識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工科院校機械類專業及近機械類

    科技風 2023年36期2024-01-07

  • “嵌入式系統”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法,以期為其他新工科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提供參考。關鍵詞:新工科;嵌入式系統;工程實踐能力;實驗教學;改革新時代對工程人才的要求推動了新一輪的工程教育改革。在數字經濟時代,產業要求工程技術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較高的綜合素質[1]。高校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注重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出更多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筆者結合“嵌入式系統”三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對傳統教學現狀展開調研和分析,探索實驗教學過程改革的路徑。采用優

    科技風 2023年36期2024-01-07

  •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礦井熱害防治》教材建設探索
    ,探討當前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災害防治類教材體系的建設過程與開發實踐,對未來教材的發展方向做出展望。關鍵詞:新工科;教材改革;互聯網+;安全+;立體化中圖分類號:G423.3文獻標識碼:ABasedontheConstructionandExplorationoftheTextbook"MineHeatDamagePrevention"undertheBackgroundofNewEngineeringYiXinZhangShaohangWuFengliang

    科技風 2023年36期2024-01-07

  • 反思與重構: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
    徐卿摘 ?要:新工科建設是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應對未來戰略競爭和推動高校教育改革創新的迫切需要。當前高校新工科人才培養面臨著一系列的弊端和挑戰,加強工程、科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也成為高校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立德樹人目標導向,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育建設,形成專業知識體系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學體系,構建課堂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機制,為新興工科產業發展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關鍵詞:高校;新工科;思想政治教育;

    高教學刊 2023年33期2024-01-02

  • 新工科背景下創新創業“興、產、教、賽、創”五位一體教育模式研究
    摘 ?要:培養新工科創新創業人才是當前高校面臨的緊迫任務,通過對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進行分析,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興、產、教、賽、創”五位一體的教育模式?!芭d”為引領,“創”是核心目標,“產”是催化器,“教”是本原,“賽”則是聯接興、產、教、創四者的紐帶,推動“興、產、教、賽、創”五要素的充分融合,從而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實踐創新能力突出、視野寬廣的創新型人才,實現創新創業人才供給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全方面對應。關鍵詞:新工科;創新創業人才;人才

    高教學刊 2023年33期2024-01-02

  •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團隊建設與能力培養的探索和實踐
    教學改革,加快新工科建設。該文闡述大學生創新團隊建設與能力培養的探索,遵循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完善自主管理模式建設創新團隊,實施項目管理方案把關項目進展,鼓勵創新實踐培育優秀作品,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這樣的探索實踐取得了預期的成果,為新工科建設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新途徑。關鍵詞:新工科;團隊建設;創新能力;人才培養;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C96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

    高教學刊 2023年33期2024-01-02

  • 與時俱進的智慧工程測量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
    小波摘 ?要:新工科形勢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標是培養實踐和創新能力強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復合應用型人才。該文結合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開展的智慧工程測量實踐教學實際,分析適合新工科發展和“雙區”驅動的智慧工程測量實踐教學需求,總結出智慧工程測量需從理論智慧化與實踐信息化相結合的方式改革,提出從教育理念轉變、教學體系構建、教學模式創新及考核多元化等方面的探索模式,依據改革成效提出展望,以期為順應工科新要求的實踐教學改革提供借鑒。關鍵詞:與時俱進;智慧工

    高教學刊 2023年33期2024-01-02

  • 面向新工科的海洋機器人專業教學改革探索
    山摘 ?要:在新工科背景下,針對哈爾濱工程大學海洋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以一流學科建設、一流人才培養為著眼點,根據海洋機器人專業特點,擴充學科交叉教學內容,探索“一個核心、四輪驅動、綜合評價”的教學模式。以立德樹人為核心,通過思政教育、興趣培養、科研創新、產學融合四大抓手驅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考慮學生個體差異,進行“發展性、過程性、形成性”三步綜合評價,做到“學與教”“實踐與雙創”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培養具備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復

    高教學刊 2023年33期2024-01-02

  •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策略探究
    求趨勢,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探討現行人才培養模式下存在問題的改進策略,為培養專業知識扎實、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食品人才提供參考。1 食品行業人才需求特點1.1 專業人才缺口大在我國社會經濟整體高速發展背景下,以食品工業為代表的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兼之社會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日益提升,以加工、檢測、監督等為代表的食品全產業鏈條人才需求增長迅速,食品質量安全高端型技能人才缺口已達80 萬人[5]。以食品監督管理部門人才需求為例,根據國家藥品監督

    農產品加工 2023年5期2024-01-01

  • 新工科”視域下服裝專業的融合式教學模式研究
    的嵌入性發展,新工科的提出對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新業態”作出了全面回應,各高校相繼成立新工科項目組,積極推進適應工程教育全球趨勢的中國實踐。但目前對新工科概念的各路闡述仍停留在新技術、新理念的單一學科應用[1-3]。究其本質,“新工科”更應是一種新理念或方法論,多學科融合是適應各自發展特征與規律的內在要求、促進其建設和發展等有效路徑?;诖?,文章將以現階段新工科視域下的成果導向型教學理論的應用和實踐操作為切入點,將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引入服裝設計教育,

    西部皮革 2023年19期2023-12-31

  •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機械原理”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2)0 引言“新工科”建設是適應時代需求,推動工程教育創新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2023 年2 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提出“推動高校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深化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改革指導意見?!皺C械原理”“機械設計”“控制工程基礎”等傳統工科課程是培養工科學生的理論和技術基礎的重要課程,然而教材內容注重經典理論和方法的介紹,忽視了實際應用和跨學科的綜

    裝備制造技術 2023年9期2023-12-26

  • 新工科背景下UML分析與建模課程研究
    李艷摘要:“新工科”建設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培養學生適應各種新興產業,成為具備社會競爭力的人才,是高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面臨的重要問題。文章以UML分析與建模課程為例,提出“新工科”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UML分析與建模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體系和實踐思路,旨在提升學生的建模能力、項目分析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力,培養學生成為具備社會競爭力的技術型人才。關鍵詞:新工科;UML分析與建模;課程研究;人才培養;評價體系中圖分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3年31期2023-12-25

  • 基于新工科和OBE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新工科和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從構建新工科實踐教學體系、頂層設計課程思政方案、打造混合教學方式、構建實踐課程評價方案等方面進行電子信息類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研究,在實踐教學中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全面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達成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關鍵詞:OBE;新工科;電子信息類;實踐教學;課程思政中圖分類號:O175.1? ? ?文獻標識碼:A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3年31期2023-12-25

  • 新工科背景下國際化人才培養中單片機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
    蔣婷婷摘 要|新工科背景要求國際化人才具備多學科交叉能力的同時也要具備愛國工匠精神,針對現有單片機教學體系無法滿足新工科背景下國際化人才新要求,且外語與專業能力脫節的問題。本文通過文獻調研厘出現有的單片機課程存在教學目標定位不清晰、與思政聯系不緊密、教學內容滯后、不夠完善、與專業外語匹配度差、考核評價體系單一陳舊等問題。為解決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三方能力融合并重教學目標、思政和外語嵌入教學內容、“課堂-課余”+“專業能力-外語能力”的雙無縫銜接教學方法、多元

    教育研討 2023年4期2023-12-25

  • 新工科”背景下技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教學改革探究
    與產業變革的“新工科”背景下,教師應深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教學改革路徑,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長遠發展。文章對“新工科”背景下技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教學改革進行探究關鍵詞:新工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教學改革;路徑;教學質量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3-0089-04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技工學校建筑工程技術及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內容。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教學改革

    成才之路 2023年33期2023-12-19

  • 新工科”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食品生物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探索
    引入,對于探索新工科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具有一定借鑒意義。1 “食品生物技術”課程特點與教學方法現存弊端分析“食品生物技術”是食品科學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相互滲透而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該課程系統講述了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食品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等現代生物技術基本理論知識及其在現代食品工業中的應用[5]。該課程具有較高的前沿性、綜合性強、知識性和實踐性高度結合等特點,通過該課程的教學能夠使學生掌握幾種在食品生產中應用的重要生物技術原理,并

    農產品加工 2023年20期2023-12-18

  • 新工科”和“交通強國”戰略背景下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交通運輸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究上。伴隨著“新工科”“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的提出,對交通運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國交通運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仍存在以下問題:(1)首先,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微觀層面對某一具體學校開展研究,缺少宏觀、中觀層面解決問題的普適性思路,其成果對其他學校交通運輸專業建設可借鑒性不大。其次,既有研究方法較為單一,多以主觀唯心描述為主,缺乏客觀唯物分析。(2)創新應用能力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培養過程不貫通、高階性教學資源不足,

    科技風 2023年34期2023-12-14

  • 面向工程應用的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一體化課程體系設置及教學方法創新
    ? 要:該文以新工科人才培養標準為指導,以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為載體,提出面向工程應用的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一體化課程體系設置方案及對應的教學方法??偨Y工程結構設計應遵循的一般思路及學生需具備的基礎知識體系,提出“核心課程體系”設置方案,結合知識遞進關系和課程關聯性開展一體化教學,通過打造“課程群”打破課程之間的壁壘,實現“理論-實踐”高度有機結合。依托結構設計大賽,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汲取知識、鞏固知識,實現“融賽于學,融學于踐”。關鍵詞:新工科;土木工程;

    高教學刊 2023年35期2023-12-11

  • 新工科背景下多維度全周期機器人課程建設與實踐
    宏摘? 要: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急需探索新型專業人才培養方法,以適應科技需求與產業變革。但機器人課程理論基礎要求較高,實踐教學比重大,應用普通培養方案很難分配足夠的教學環節。通過對機器人技術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提出將課程教學整合為基礎知識、實踐綜合和創新設計主題模塊,構建學術導論、理論基礎、綜合實踐、創新選修和畢業設計等環節協同交叉、互為延展的多維度課程建設體系,將課程貫穿至本科階段8個學期,有效夯實機器人技術技能及綜合應用能力,提升教學效果。關鍵

    高教學刊 2023年35期2023-12-11

  • 一種遞進式新工科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探索
    高校已開始加強新工科人才的培養。針對當前新工科人才培養存在的理解不夠深入、產業結合不足、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等問題,該文遵循高等教育規律,融合“三螺旋”教育模式,提出一種從大一到大四的“遞進式”新工科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并在信息類專業進行試點,取得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成果,證明該人才培養體系對于新工科教育的有效性。關鍵詞:新工科;人才培養;三螺旋;遞進式;創新能力中圖分類號:C96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

    高教學刊 2023年35期2023-12-11

  •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專業型碩士創新能力培養探索與實踐*
    積極推進發展“新工科”建設,加大向新一代優秀人才的傾斜力度,培養高端創新型專業人才,全力探索具有我國高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新模式,把打好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攻堅戰作為“新工科”建設背景下高等教育創新改革的有力抓手。在我國研究生教育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諸多矛盾,集中體現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問題上[2]。以“新工科”教育視角來看,我國高校研究生的創新意識薄弱、創新能力匱乏。專業型碩士作為未來實踐型儲備人才,除了要具備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外,還應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3]。在

    教書育人 2023年30期2023-11-22

  • 新工科能力導向的液壓氣動技術課程項目制教學設計與實踐
    摘? 要:針對新工科國家創新工程人才的培養需求和液壓氣動技術課程的內容,基于OBE工程教育的理念,分析課程的現狀及問題,搭建課程的知識組成及能力導向,提出課程知識模塊教學架構,以項目教學法為核心,工程項目輔以相應的工程仿真軟件支撐,使學生實現“學”與“做”的有效結合,實行學生項目組和指導教師組“雙向”的評價方法,實現學生組內和教師過程性評價。實踐表明,課程教學改革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詞:新工科;目標導向教育;流體傳動;項目教學;教

    高教學刊 2023年31期2023-11-21

  • 以學生自我成長為中心的“通?;旌鲜健闭n程體系改革
    求,同時也符合新工科人才培養的要求。關鍵詞:通?;旌鲜?以學生自我成長為中心;教學改革;新工科;課程體系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1-0042-04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general and professional mixed" curriculum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

    高教學刊 2023年31期2023-11-21

  • 新工科背景下圍繞學科競賽推進國家一流專業建設模式研究
    繼凱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的核心關鍵在于創新發展,在傳統專業基礎上實現多學科交叉融合,以高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最終目標。長春理工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秉承新工科專業創新建設思路,堅持OBE理念,圍繞學科競賽開展國家一流專業建設模式研究,在課程體系建設、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及企業協同育人等方面全方位推進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進程。關鍵詞:新工科;OBE理念;學科競賽;一流專業建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

    高教學刊 2023年31期2023-11-21

  • 新工科背景下電子信息類專業產教融合模式思考與探索
    出新要求。根據新工科建設倡導的培養工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人才的理念,產教融合為地方高校和區域產業深度融合提供有效途徑。該文根據當前產業發展新需求和高校教學新環境,分析地方院校產教融合現狀并針對現存問題發表幾點思考。隨后結合該校實際情況,分別從培養目標設置、課程體系構建、實踐教學設計和人才質量評價等方面提出電子信息類專業產教融合改革的探索方案,以期為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院校產教融合發展提供參考。關鍵詞:新工科;電子信息類專業;產教融合;課程體系;人才質量評價中

    高教學刊 2023年31期2023-11-21

  • 新工科”建設要求下的多層級通信原理課程實驗研究與設計
    209一、概述新工科建設是國家為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支撐“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而采取的重要舉措?!?span class="hl">新工科”要求培養能夠適應、引領未來工程需求的人才。通信原理課程是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針對通信原理課程的實驗教學課程設計更應主動適應“新工科”培養的要求。目前國內高校的通信原理實驗主要采用硬件實驗箱或軟件仿真的方法進行實驗,不能滿足對課程內容中各類知識點有針對性、分層級的實驗、實踐訓練要求,特別是不能夠滿

    科技風 2023年32期2023-11-21

  • 新工科”背景下電磁場與電磁波實驗課程的教學創新設計
    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全力探索形成領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國模式、中國經驗,助力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旨在培養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新工科人才[2,3]。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對高等教育創新能力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作為電子信息類和通信工程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其課程特點是用數學方法詮釋物理現象,理論性偏強,所以學生往往會出現畏難情緒?,F有的實驗教學內容多是利用實驗設備進行的驗證性測試,強調的是

    電腦與電信 2023年7期2023-11-13

  • 新工科背景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機械類專業推進新工科背景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具有較大的借鑒和推廣價值。關鍵詞:新工科;課程思政;工科院校;機械專業;思政元素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0-0130-04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i

    高教學刊 2023年30期2023-11-05

  • 新工科背景下機器人工程專業學習激勵機制優化研究
    宋軍摘? 要:新工科建設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機器人工程專業作為典型的新工科專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專業培養至關重要。該文對新工科背景下機器人工程專業學習激勵機制優化進行研究。首先,對機器人工程專業學生學習動力現狀進行分析;其次,針對學習動力不足,提出激勵學習動力的一般性原理;最后,從教學規范管理、獎懲考核、教學督促三方面對現有激發機制進行優化。設計出一套適合機器人工程專業的學習激勵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關鍵詞:新工科;機器人工程;學

    高教學刊 2023年30期2023-11-05

  • 新工科”視角下信號與系統教學內容改革 ——以卷積課次為例
    6年提出建設“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并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旨在以全新的視角審視當前我國專業課程體系,將新理念和新思維融入課程教學,逐步培養學員工程思維觀念和創新意識[1-2]。經過五年多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科技創新、工程思維培養為核心的“新工科”教育方式[3]。信號與系統是一門具有強烈工程應用背景的課程,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當前在“新工科”教育理念指導下,亟需開展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培養學員工程思維方式,加強理論與實踐的銜接,將工程案例與課程教學

    新一代信息技術 2023年11期2023-11-03

  • 新工科”背景下“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已不能適應當前新工科建設對嵌入式系統開發人才的需求,課程教學現狀與工程教育認證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改革勢在必行。1 教學現狀和問題分析1.1 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是計算機類課程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程,要想學好該課程,除了需要了解嵌入式體系結構方面的基礎知識,還需要了解程序設計基礎、數據結構和計算機網絡等多方面的知識,如果學生不重視前導課程的學習將會嚴重影響課程的學習效果。嵌入式操作系統種類很多,用于教學的有

    科技風 2023年30期2023-11-01

  • 新工科背景下土地整治工程概預算課程混合式課堂教學改革新思路
    基礎課程,面向新工科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研究根據土地整治工程概預算課程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混合式課堂教學改革新思路。通過優化教學模式、加快教材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充分融合的項目化教學模式,為土地整治工程專業概預算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關鍵詞:新工科;土地整治;工程概預算;混合式課堂;教學改革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在新形勢下全面改革,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是當前一個重大挑戰。首先,高校肩負著培養優秀人才的重任,不僅要滿足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9期2023-10-27

  • 新工科”背景下香料香精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0002)在“新工科”背景下,人才的內涵和培養要求發生了變化。相對于傳統的工科人才,“新工科”要求培養將科學、人文與工程交叉融合的復合創新型人才,要求人才不僅要對所學專業知識精通掌握,還要具有更強的互聯網利用能力,以及對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利用能力[1]?,F有從事香料香精的專業人才,多數是從有機化學、應用化學轉行而來,急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培養。目前,全國只有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云南農業大學及河南農業大學開設了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專業。河南農業大學

    農產品加工 2023年17期2023-10-24

  • 新工科”背景下產教融合共培同育食品專業人才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以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
    越一拔尖”中對新工科建設給予了具體的要求即“卓越工程師2.0 建設計劃”,即對傳統工程教育模式進行改革,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與綜合素養[1-2]。新時期“新工科”建設亟需滿足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要求,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重要的抓手是工程實踐教育。1 “新工科”與產教融合1.1 “新工科”建設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時代奔騰而至,對工程類技術人才的基本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何培養出更優秀的工程技術人才是新時代國家人才戰略的核心,如何

    農產品加工 2023年18期2023-10-22

  • 新工科”視域下電子信息專業“工程倫理”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念和新模式,“新工科”建設應運而生。相較傳統工科,“新工科”建設強調立德樹人、德學兼修,特別要強化工科學生的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生態觀念等[1]。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工程倫理工學類專業課程,要注重強化學生工程倫理教育,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作為面向工程師群體的職業倫理與理想信念教育課程,“工程倫理”課程具有明確的價值導向及人文科技并重的課程特點,其課程思政屬性與“新工科

    成都工業學院學報 2023年5期2023-10-11

  • 新工科”背景下結構設計大賽對大學生創新設計能力的培養*
    馬法榮,李東,吳敏龍,賴治強,李宗娟,魏婷婷(河西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甘肅張掖 734000)近年來,隨著新一輪國家科學技術創新研究戰略計劃課題的正式實施,中國理工科高等學校在人才培養層次方面上的具體要求也要隨之進行改變,由原來簡單的培養只要求本科生可以較好扎實地全面掌握有關本專業方向技術的科學基本和理論基礎知識轉變為將本科生培養成高級應用型科學技術創新拔尖人才,把應用型創新高層次人才隊伍的重點培養放到了一個很重要位置[1]。同時由于國家戰略和當代社會經濟對

    科技與創新 2023年18期2023-10-09

  • 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課程思政元素及施教路徑探析 ——以微機系統與接口技術課程為例
    育戰略部署,“新工科”的建設與實踐充分考慮了我國實際與國際主流,要求工程教育體系能夠培養大批兼具創新能力、工程知識、思政素養以及國際視野的人才,并使之具有高水平思政、知識、學術、技術、社會等能力。各大高校應重視在思政教育中提升“新工科”人才文化軟實力,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同時幫助其樹立起工程理性和價值理性思維?!?span class="hl">新工科”的建設與實踐是我國重大的戰略部署和藍圖,對各大高校培養兼具國際視野、工程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提出了要求,促使高校更加重視并努力尋求能夠提

    機械職業教育 2023年7期2023-10-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