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交稻

  • 有序機拋技術下增密減肥對雜交稻肥料偏生產力的影響
    省大面積種植的雜交稻品種‘晶兩優華占設置3個密度水平,即低密M0(18 萬穴·hm-2)、中密M1(22 萬穴·hm-2)、高密M2(27 萬穴·hm-2)。3個施肥量水平,低肥F0(450 kg·hm-2)、中肥F1(525 kg·hm-2)、高肥F2(675 kg·hm-2)測定了干物質質量、分蘗數、產量,以及產量構成因素、肥料偏生產力。結果表明:產量最高的是M2F2,比M0F2高7.56%,M2F1處理主要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質質量最優,比M0F0高59

    天津農業科學 2023年8期2023-08-16

  • 農機農藝融合的手動輕簡化水稻陣列式育播秧系列機具研究
    區。[關鍵詞]雜交稻;全程機械化;插秧機;水稻育秧[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志碼:A我國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經多年努力依然存在不少技術難題,盡管最近幾年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的發展速度較快,但水稻主產區總體技術水平仍然很低[1]。例如,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等5個南方雜交秈稻、雙季稻?。▍^),水稻種植面積占全國的45 %,目前稻田機耕水平和機收水平己分別超過 90 %和接近80 %。湖南經過5年的努力,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到2016年,水稻機插率才接近

    南北橋 2023年3期2023-06-09

  • 全香型雜交稻產量性狀配合力、遺傳力及相關性分析
    :為研究全香型雜交稻親本產量性狀的配合力、遺傳力及性狀間相關性,利用6個香型三系不育系(品香A、J91A、J92A、3758A、德香074A、宜香1A),與7個香型恢復系(德恢9466、旌玉香針、旌香占、R9315、R9451、農香39、19香),按照NCⅡ設計的原理,共組配了42個全香型雜交稻組合,對產量相關的11個性狀進行配合力、遺傳力、相關性分析,并比較所配組合與生產大面積應用的宜香優2115的競爭優勢。結果表明:(1)各親本間不同的性狀一般配合力差

    江蘇農業科學 2023年9期2023-06-04

  • 一種快速測定稻瘟病菌群體毒性的簡便方法
    瘟病單基因系、雜交稻主栽品種及親本和抗源上,30 d后調查最高病害級別和株發病率。結果表明,‘麗江新團黑谷、標樣來源品種及其所含抗瘟基因的單基因系均能穩定發病。4個來自四川盆地的病菌群體對四川主栽品種的毒性明顯強于來自云南楚雄的群體,且這4個病菌群體均具備對Pi-2及‘宜香優2115的毒性。來自萬州甘寧鎮‘F優498的病菌群體對主栽品種的毒性譜比崇州‘宜香優2115來源的病菌更廣。該方法操作簡單,能快速準確地監測稻瘟病菌群體毒性狀態,有助于基層單位更有效地

    植物保護 2023年2期2023-05-30

  • 雜交稻不同穗粒結構品種的增產因素分析
    索不同穗粒結構雜交稻品種高產栽培的增產因素,以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穗粒結構不同的雜交稻汕優63、Ⅱ優838、豐兩優四號3個品種為試驗材料,根據3個品種參加區試的產量構成,進行有效穗、每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4個產量構成因素與產量的相關分析、4個產量構成因素間的相關分析、4個產量構成因素與產量的通徑分析。結果表明,穗數多、每穗粒數中等的汕優63,高產栽培增產的主要因素是提高有效穗與每穗粒數,對增產的貢獻率分別為37.3%和38.1%,提高結實率對增產的貢獻率

    種子科技 2023年6期2023-05-21

  • 高產秈型三系雜交稻荃優8016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生態。關鍵詞:雜交稻;荃優8016;特征特性;栽培技術文章編號:1005-2690(2023)04-0011-04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1 ? ? ? 文獻標志碼:B荃優8016[1]是安徽省皖農種業有限公司、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農樂種業有限公司以強優勢三系不育系荃9311A[2]為母本、以樂恢8016為父本配組育成的秈型三系雜交稻新品種,高產、穩產、適應性廣,2018—2020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試驗,2021年通過國家

    種子科技 2023年4期2023-05-21

  • 不同晚粳稻品種類型間穗發芽比較與影響因素分析
    稻生產,尤其對雜交稻的制種和常規稻的繁種,造成了較嚴重的影響,而雜交稻制種中施用赤霉素加劇了穗發芽的發生。水稻穗發芽的發生與品種自身的遺傳特征、種子穎殼性狀、灌漿期的溫度和濕度、生長調節劑的施用等有關[1]。趙慶勇等[2]分析了140個江浙滬晚粳稻品種的田間穗發芽表現,認為晚粳稻田間穗發芽的發生與品種的生育期有較大關系。管玉圣等[3]采用不同的溫度處理秈稻保持系,結果顯示,溫度在28~32 ℃最利于穗發芽。馬良勇等[4]研究認為,穗發芽影響早稻千粒重、糙米

    浙江農業科學 2023年1期2023-01-17

  • 不同雜交稻類型作煙后種植的產量結構分析
    要:以7個秈粳雜交稻和兩個雜交秈稻品種為材料,調查分析兩種類型雜交稻的群體特征、產量及其結構等,探討不同類型雜交稻在煙后種植的群體特征和產量表現,篩選出生產上最佳推廣品種。試驗結果表明,秈粳雜交稻莖稈粗壯,株型較緊湊,葉色濃綠,抗倒性好,穗型大、穗粒數多,著粒密,落色較好,但分蘗力弱、有效穗少,稻曲病與根腐病抗性較弱;秈粳雜交稻產量顯著高于雜交秈稻,值得重點示范推廣的品種有甬優1540、浙粳優1578、甬優7850和甬優17。關鍵詞:雜交稻;類型;產量;群

    種子科技 2022年7期2022-05-26

  • 雜交稻對產量和氮素利用率影響的薈萃分析
    曾勇軍,張洪程雜交稻對產量和氮素利用率影響的薈萃分析廖萍1,孟軼1,翁文安1,黃山2*,曾勇軍2,張洪程11江蘇省作物栽培生理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糧食作物現代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優質粳稻產業工程研究中心/揚州大學,江蘇揚州 225009;2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西農業大學,南昌 330045【目的】與常規稻相比,雜交稻具有更高的產量潛力。但是,對雜交稻和常規稻在氮素利用率上的差異尚存爭議。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以明確雜交稻對產量和

    中國農業科學 2022年8期2022-05-16

  • 優質雜交中秈新組合望兩優301品種特性及栽培要點探析
    參考。關鍵詞:雜交稻;望兩優301;優質;選育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4-0016-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334? ? ? ?文獻標志碼:B1 選育經過及特點1.1 不育系望S望S是湖南希望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光溫敏兩系不育系,以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Y58S[1]為母本,以光身稻/先恢207//常規916雜交選育的穩定后代為父本,經海南、長沙兩地穿梭,按照傳統系譜選育,自然低溫和水庫冷水灌溉相結合,2009年育成的不

    種子科技 2022年4期2022-05-06

  • 2021年雜交稻旱種綠色高質高效示范
    平縣2021年雜交稻旱種綠色高質高效示范項目600畝。關鍵詞:雜交稻;示范品種;種植一、示范目的通過示范,總結“最適”規模種植、“最少”藥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綜合效益、“最優”綠色生產技術模式。示范帶動全縣雜交水稻旱地種植大面積均衡發展,全面提升雜交水稻旱地種植整體水平,實現全縣糧食生產年度目標,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二、示范實施過程(一)示范基本情況1、示范地點及面積羅平縣2021年雜交稻旱種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基地建設在九龍河沿岸示范605畝,位

    科技信息 2022年4期2022-02-21

  • 2021年雜交稻旱種綠色高質高效示范
    平縣2021年雜交稻旱種綠色高質高效示范項目600畝。關鍵詞:雜交稻;示范品種;種植一、示范目的通過示范,總結“最適”規模種植、“最少”藥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綜合效益、“最優”綠色生產技術模式。示范帶動全縣雜交水稻旱地種植大面積均衡發展,全面提升雜交水稻旱地種植整體水平,實現全縣糧食生產年度目標,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二、示范實施過程(一)示范基本情況1、示范地點及面積羅平縣2021年雜交稻旱種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基地建設在九龍河沿岸示范605畝,位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4期2022-02-21

  • 三明市雜交稻新品種的引進與適宜性評價
    推廣。關鍵詞:雜交稻;品種;比較試驗;三明市中圖分類號:S 5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0253-2301(2021)08-0053-04DOI: 10.13651/j.cnki.fjnykj.2021.08.009Introduction 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Hybrid Rice in Sanming CityLIAN Bin(Sanming Seed Statio

    福建農業科技 2021年8期2021-10-28

  • 雜交稻在山地的高產栽培技術
    提高。關鍵詞:雜交稻;山地;栽培技術江城縣地處云南省南部,位于無量山尾端,具有較大的地形起伏,呈現出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特點。江城縣年均氣溫在18.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2283mm左右,年均降雨量為178d,相對濕度85%,蒸發量為1478mm。近些年來,水稻栽培面積不斷減少,為增加糧食產量,雜交稻在山地的種植將盡可能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因此,開展山地雜交稻規范化栽培工作勢在必行。1? 雜交稻在山地的栽培技術要點1.1? 合理選擇雜交稻上山品種和普通常

    新農民 2021年3期2021-09-14

  • 雜交稻新組合可香優裕絲的選育與栽培技術初報
    配組育成的優質雜交稻新組合,在多點試驗和示范試種過程中表現優質、高產、適應性廣的特點,2020年6月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審定(桂審稻2020065號)。結合實踐,簡單介紹了可香優裕絲的親本選育及組合選配過程,總結了其高產栽培及制種技術要點。關鍵詞 雜交稻;可香優裕絲;選育;栽培技術中圖分類號:S511.03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104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水稻生產大國,人口數量不斷增長,

    南方農業·下旬 2021年5期2021-09-05

  • 淺談雜交稻新品種嘉優中科2號制種技術
    配組而成的三系雜交稻新品種,2016年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2017年分別通過浙江省和福建省引種備案。介紹了嘉優中科2號及其親本特征特性,總結了嘉優中科2號在松溪縣的制種技術。關鍵詞:雜交稻;嘉優中科2號;制種技術;父母本;倒掛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2-002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11? ? ? ?文獻標志碼: B嘉優中科2號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與浙江省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所)合作,運用理想株

    種子科技 2021年12期2021-08-27

  • 移栽密度對不同熟期雜交稻產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響
    播種適宜熟期的雜交稻品種,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當季光熱資源,促進雜交稻生長,最大限度地發揮品種產量潛力;另一方面又可確保多熟制地區下季作物的順利銜接,實現周年高產。合理密植是提高水稻單產和穩定糧食總產的重要栽培措施。四川盆地是典型的“低光值、小溫差、高濕度”氣候,因而四川盆地水稻超高產育種重點是走亞種間重穗型雜交稻之路,即選育單位面積光合效率高、結實率高、千粒質量大、單穗質量4~5 g、收獲指數50%以上的雜交稻組合;超高產栽培重點是適當稀植以協調個體與群體間

    作物研究 2021年2期2021-04-26

  • 有序機拋條件下雜交稻SPAD值光譜估算模型
    000nm),雜交稻不同生育時期的光譜反射率差異較大;各生育期的SPAD值與冠層光譜相關性較好,分蘗期R439=0.7182、孕穗期R773=0.8294、齊穗期R669=0.7761和灌漿期R994=0.8028的多項式模型的SPAD值含量估測效果較好;孕穗期的模型擬合效果最佳。關鍵詞:有序機拋;雜交稻;SPAD值;冠層光譜中圖分類號:S511;TP7 ? ? 文獻標志碼:ASpectral Estimation Model for SPAD Value

    農業研究與應用 2021年5期2021-01-12

  • 雜交稻制種播期預測虛擬仿真實驗的設計與實現
    實踐教學,基于雜交稻制種過程中的花期相遇和氣象災害問題,設計雜交稻制種播期預測虛擬仿真實驗。該實驗以Unity3D為開發平臺,實現了水稻生長發育過程的虛擬展示,改變光溫條件后可以直接觀察到發育速度的變化,輸入不同的父母本播種期后可以顯示制種結果的差異性。實驗結果表明,通過人機交互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光溫反應特性的理解,更提高了學生的系統分析和綜合設計能力。關鍵詞: 雜交稻; 播期預測; 虛擬仿真; 光溫反應; 開發平臺; 人機交互中圖分類號: TN911?34

    現代電子技術 2020年24期2020-12-28

  • 不同雜交稻品種作再生稻栽培對比試驗研究
    份推薦或主栽的雜交稻品種5個為研究對象,采用統一栽培技術,利用大田栽培試驗,研究不同品種在南昌地區氣象條件的適應性,觀測、分析頭季稻和再生稻的生育狀況、產量及米質。關鍵詞:雜交稻;再生稻;栽培;對比試驗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18-0032-02? ? ? ?中圖分類號: S511? ? ? ?文獻標志碼: B長江中下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但地區復雜、氣候資源多樣化,如何根據南昌氣候資源,選擇適宜的再生稻優良品種,是提高再生稻產量、品質,

    種子科技 2020年18期2020-11-18

  • 兩系特種稻新品種紫兩優737的選育與應用
    種植。關鍵詞:雜交稻;兩系特種稻;紫米;糯稻;紫兩優737;選育中圖分類號:S334;S3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0384(2020)11-1171-080引言【研究意義】紫黑米是我國珍稀的稻種資源,由于富含花色苷、多種微量元素,具有較普通大米高的營養價值,是天然的藥、食兼用的功能性保健食品,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1-8]。但傳統的紫黑米大部分為常規稻品種,大部分品種存在對環境適應性不強、植株較高、抗性較差、產量較低、食用口感不佳等問題

    福建農業學報 2020年11期2020-02-22

  • 荃優212在清流縣作煙后稻的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技術。關鍵詞:雜交稻;荃優212;種植表現;栽培技術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23-0088-02清流縣田源鄉地處縣城中南部,屬典型的內陸山區,因村莊方圓、田多水源豐富而得名。近年來,隨著全鄉農業種植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當地農民改變了傳統單一種植水稻的方式,主動適應市場種植需求,重點發展“煙-稻”種植模式,應用水旱輪作,減輕了病蟲害的發生程度,提升了稻米的產量和品質,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荃優2

    安徽農學通報 2019年23期2019-12-27

  • 雜交稻與糯稻間作栽培增產技術
    生態原理,按照雜交稻和糯稻不同品種、不同熟期、不同株高的特點,進行合理配置,使日照等自然資源得到多層次充分利用,從而增加光合面積和光合產物的積累,達到增加產量的目的。而且間栽糯稻稻瘟病受到明顯控制,大大減輕了病害損失,是實現增產增收的一種新的稻田種植方式,其基本思路是在不影響雜交稻產量的前提下,進行間作栽培。關鍵詞 雜交稻;糯稻;間作;栽培技術水稻是板橋鎮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9307畝,占糧食播種面積30%,總產量540萬公斤,占全年糧食總產40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19年9期2019-11-21

  • 雜交稻甬優1540作再生稻種植表現與高產栽培技術
    粳交偏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2016-2018年福建省建陽區以甬優1540作為機插機收再生稻示范種植,田間表現生長清秀,株高適中,根系強勢,劍葉直立,受光率好,活稈成熟,豐產性好,適應力強,頭季高產,產量為11.3~12.0 t·hm-2,再生季穩產,產量為6.0 t·hm-2以上??偨Y了甬優1540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作機插機收再生稻示范種植的產量表現、特征特性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關鍵詞:雜交稻;甬優1540;機插機收;栽培技術Abstract:Yongy

    福建農業科技 2019年8期2019-09-10

  • 雜交水稻新品種深兩優3206的選育及栽培技術
    參考。關鍵詞:雜交稻;深兩優3206;選育;栽培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6-0039-01? ? ? ?中圖分類號: S511? ? ? ?文獻標志碼: B在不斷發掘水稻增產潛力的前提下,不斷改良稻米品質,已成為選育水稻新品種的一大共同目標。為此,安徽喜多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光溫敏核不育系深08S與優質恢復系R3206配組育成了兩系雜交水稻新組合深兩優3206。1? ?選育經過1.1? ?深08S的選育母本深08S是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

    種子科技 2019年6期2019-09-10

  • 雜交稻品種兩優0328在寧化縣高產制種技術規程
    措施。關鍵詞:雜交稻;兩優0328;父母本;特征特性;制種技術中圖分類號:S 5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0253-2301(2019)10-010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9.10.010Abstract: Liangyou 0328 was a two-line hybrid late rice variety bred from 1103S as the female parent and Q28 as th

    福建農業科技 2019年10期2019-09-10

  • 雜交稻強再生力鑒定指標的建立及組合篩選
    的】解析生產上雜交稻品種的再生力鑒定指標,以期篩選出頭季稻產量高、再生力強的組合,為再生稻新組合的選育和研究提供基礎?!痉椒ā吭囼炗?015-2017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以23個雜交稻組合為材料,其中3個為再生稻發展不同階段的代表性品種,統一采用高產栽培方式,利用相關、回歸與通徑分析,研究性狀指標與再生稻產量及構成因素的關系,進而確定再生力篩選指標,并進行新組合再生力的比較和篩選?!窘Y果】頭季稻產量與穗粒數的相關系數為0.83,達極顯著水平,穗粒數對產

    福建農業學報 2019年8期2019-09-10

  • 雜交稻C兩優0861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 ? 介紹了雜交稻C兩優0861的特征特性,從適期播種與培育壯秧、精細整地、適時移栽、平衡施肥、水漿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方面介紹了其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參考。關鍵詞? ? 雜交稻;C兩優0861;特征特性;栽培技術中圖分類號? ? S511.048? ? ? ? 文獻標識碼? ? B?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1-0018-02C兩優0861是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以C815S×R0861配組育成的秈

    現代農業科技 2019年1期2019-07-11

  • 兩個雜交稻新品種米質達國標一等
    專家評定,兩系雜交稻新品種“悅兩優2646”和三系雜交稻“泰優農39”的米質均達到國標一等,填補了雜交稻沒有國標一等米的空白。湖南省是雜交稻的“故鄉”。雜交稻的產量比常規稻平均高出兩成左右,但雜交稻也因米質口感較差,一度引發“高產低質”的質疑。對此,袁隆平院士稱,雜交稻高產與優質不是對抗性的矛盾。如何讓雜交稻同時實現高產和優質?近年來,湖南省內水稻育種專家努力攻關,利用雜交方式導入優質基因,從父本母本同步改良入手,培育出既高產又優質的雜交稻新品種。2018

    農村百事通 2019年5期2019-03-25

  • 不同類型粳稻品種產量表現及土壤肥力同化能力差異試驗初報
    水稻品種為秈粳雜交稻“甬優12號”“甬優13號”“甬優538”,粳粳雜交稻“甬優8號”,常規粳稻“寧81”(CK)。1.2 試驗地點試驗于2011年設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洞橋鎮百梁橋村百梁橋高產示范方內進行,前茬作物為小麥,試驗田面積約1333.33 m2。1.3 試驗設計試驗設1個品種為1個處理,共5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小區面積為50 m2。1.4 試驗過程播種前使用浸種靈浸種二晝夜。于2011年6月1日播種;6月21日移栽,秧齡為20 d,株行距雜

    上海農業科技 2019年1期2019-02-22

  • 廣西壯族自治區2017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
    6類型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選育單位海南神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桂林米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南寧市科惠農作物研究所、湖南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湖南隆平種業有限公司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

    中國稻米 2018年2期2018-04-18

  • 施氮量對超級雜交稻產量和稻米品質的影響
    )施氮量對超級雜交稻產量和稻米品質的影響蔣鵬 劉茂 秦儉 熊洪 徐富賢*(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農業部西南水稻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四川德陽618000;第一作者:jiangyipeng137@163.com;*通訊作者:xu6501@163.com)為探明超級雜交稻在成都平原的適宜施氮量,達到高產與優質協同,以超級雜交稻德優4727、普通雜交稻川優6203和常規稻五山絲苗為材料,于2016年在四川德陽進行大田試驗,設置4個施氮量(0、12

    中國稻米 2017年4期2017-09-03

  • 安徽省2016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補2)
    種來源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粳交三系雜交稻宿2018S×R818廣占63-4S×R2186甬粳49A×F7512全生育期(d)138 142 135區試產量(kg/667 m2)610.47 615.09 607.09生試產量(kg/667 m2)633.18 632.42 636.87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G69S×R1719惠34S×R456 03S×YR1057 138 140 141 621.17 630.75 606.

    中國稻米 2017年2期2017-04-28

  • 湖南省2016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上)
    占類型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選育單位湖南六三種業有限公司、湖南省賀家山原種場湖南金稻種業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湖南百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金健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深圳市兆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活力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農業大學湖南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品種來源賀50A×TR691吉豐

    中國稻米 2017年2期2017-04-28

  • 差一點點也算失敗
    00公斤的超級雜交稻。超級雜交稻終于初露雛形,但要展開大面積種植,必須進行數年測產,以確證它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測產是從2000年開始的,超級雜交稻一共進行了四次測產。這四次測產的結果都非常喜人,以“四連中”贏得了一片叫好聲,一些參與攻關的科研人員沾沾自喜起來,認為可以對外宣布超級雜交稻成功攻關了,并進行大面積種植推廣。袁隆平堅持要進行第五期測產。這期測產,他選擇了云南個舊、湖南武岡和山東莒南縣作為示范片。云南個舊,超級雜交稻畝產達到了1088公斤。但武岡測

    做人與處世 2017年6期2017-04-19

  • 國家2016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1)
    812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瀘香078A×華占C815S×華占天豐A×華恢812全生育期(d)126.3 123.3 124.9區試產量(kg/667m2)506.70 508.40 500.20生試產量(kg/667m2)503.10 537.00 544.40 2016004 2016005兩優3917早豐優107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HD9802S×R3917早豐A×T0107 112.6 113.6 516.50 531.

    中國稻米 2017年1期2017-03-22

  • 安徽合肥雜交稻種出口量全國第一
    月,合肥市出口雜交稻種5900余噸、貨值約1.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35.8%,占全國出口雜交稻種的26.9%和35.6%,出口量居全國第一,且未發生一起質量安全問題。目前,這些雜交稻種主要出口到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尼、菲律賓、越南、安哥拉等國家。近年來,合肥部分種子企業認識到國際雜交水稻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紛紛瞄準國際市場。但許多國家從自身的糧食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出發,制定了嚴格的貿易保護措施特別是植物檢疫措施,使合肥雜交稻種出口難度加大。(資

    農村百事通 2017年4期2017-03-11

  • 國家2015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上)
    種類型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現代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省湘潭市原種場四川省綠丹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國豪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眾智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

    中國稻米 2016年3期2016-06-30

  • 廣東省2015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7)
    9類型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選育單位廣西南寧市沃德農作物研究所、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廣西南寧歐米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神農大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東省金稻種業有限公司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廣東天弘種業有限公司廣東省湛江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廣州南國農業有限公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農學院

    中國稻米 2016年3期2016-06-30

  • 廣東省2015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2)
    156類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東省金稻種業有限公司廣東源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東天弘種業有限公司廣東天弘種業有限公司深圳市兆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廣東省金稻種業有限公司清

    中國稻米 2016年3期2016-06-30

  • 國家2015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中)
    種類型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選育單位湖南農業大學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農業大學、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科裕隆種業有限公司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稻研究所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河南省信

    中國稻米 2016年3期2016-06-30

  • 廣西壯族自治區2015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上)
    9類型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選育單位(個人)廣西綠田種業有限公司武漢惠華三農種業有限公司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種子公司、廣西農科院植保所浙

    中國稻米 2016年1期2016-06-29

  • 廣西壯族自治區2015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中)
    5類型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選育單位(個人)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廣西萬禾種業有限公司廣西萬川種業有限公司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品種來源美A×桂622豐田1A×粵恢9802博ⅢA×R638 G南珍A×川恢8號龍豐A×桂139 秀A×桂恢395全生育期(d)119.7 114.9 117.5 119.1 113.2 117.

    中國稻米 2016年1期2016-06-29

  • 江西省2015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1)
    6類型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選育單位江西金信種業有限公司江西省超級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南昌華天種業有限公司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湖南農業大學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湖南亞華種子有限公司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

    中國稻米 2016年2期2016-06-29

  • 江西省2015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4)
    雅占 秈型三系雜交稻2015024 2015025 2015026宣兩優2010 T兩優金占吉優1100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2015027 2015028 2015029 2015030永優6258隆香優130天優6217玖兩優黃華占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三系雜交稻秈型兩系雜交稻2015031五優61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來源 米質天豐A×雅占全生育期(d)122.4區試產量(kg/667m2)580.37國優2級宣69S×R2

    中國稻米 2016年2期2016-06-29

  • 超高產雜交稻組合引種試驗初報
    499)超高產雜交稻組合引種試驗初報姜 紅 邵金京 翁 超 徐躍明 (上海市奉賢區良種推廣中心 201499)上海市奉賢區良種推廣中心從2012年起開展超高產雜交稻組合的引進、篩選和示范工作,篩選出了多個熟期理想、米質口感適合、每667 m2產量達800 kg、適合當地種植的超高產雜交稻組合,并初步探索出其配套的超高產栽培技術,為該地區大面積推廣種植超高產雜交稻提供了品種組合與技術儲備。超高產雜交稻;篩選;示范;栽培技術要求在通常情況下,雜交稻的單產明顯高

    上海農業科技 2016年2期2016-03-27

  • 袁隆平:3年內或將育出新超級稻品種
    我國第四期超級雜交稻攻關有可能提前至3年內完成,將培育出具備產量為 1000 kg/667 m2以上的超級稻新品種。第四期超級雜交稻攻關已啟動,袁隆平表示,原定于用5~8年時間可培育出的、具備 1000 kg/667 m2以上產量潛力的超級雜交稻新品種,有望在3年內培育完成。據介紹,第四期超級雜交稻攻關2013年在全國共布點8個,其中三四個品種在海南島即將驗收,產量會在900 kg/667 m2以上。而由于在湖南的超級稻生長期更長、晝夜溫差更大,產量很有可

    種子科技 2013年5期2013-01-22

  • 水稻雜糯間種高產栽培技術
    糯間種”,是指雜交稻與糯稻間種栽培。即中稈型雜交稻與高稈型糯稻,利用雜交稻寬窄行條栽中的寬行優勢,按一定帶幅、行比和寬度,增種單行糯稻的種植方式。1 雜糯間種技術的主要優點1)增加稻谷產量:試驗結果表明,雜糯間種兩項合計比一般雜交稻每667m2增產28kg,比常規糯稻凈作田增產110kg。2)增加收入:糯稻比一般雜交中稻價格高15%左右,增產增收加提高品質增收,兩項合計每667m2增加產值50元,增加純收入35元。3)克服了糯稻凈作單產低、易感病,優質雜交

    云南農業 2012年3期2012-08-15

  • 雜交稻品質性狀的遺傳育種研究進展
    410128)雜交稻因其明顯的產量優勢得以廣泛種植,為我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過去的雜交稻米品質整體要比常規稻品種的稻米品質差,因此,雜交稻品質育種成為水稻育種工作者重要的育種目標。近年我國水稻科技人員對雜交稻品質改良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發現雜交稻品質性狀相互之間存在諸多聯系,只要協調好其內部聯系,保證雜交稻產量的同時,仍然可以提高雜交稻品質。1 雜交稻米質性狀的遺傳雜交稻產量性狀具有極大正向雜種優勢的同時又與米質性狀成負相關。因此,

    作物研究 2011年4期2011-02-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