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娃

  • 曼德爾斯塔姆札記
    維塔耶娃和阿赫瑪托娃的愛一樣。布洛茨基著有《文明之子》一文表達他對這位前輩的愛,并在1987年接受諾貝爾文學獎時做了口頭表達:“曼德爾斯塔姆比我更有資格站在授獎的位置上?!敝Z貝爾獎評委會主席埃斯普·馬克在他的《諾貝爾文學獎內幕》一書中承認,沒有及時地頒獎給曼德爾斯塔姆這樣的詩人是一個遺憾。比曼德爾斯塔姆年長二十二歲的吉·吉皮烏斯在回憶勃溜索夫《一個如癡如狂的人》一文中描寫到曼德爾斯塔姆:“他個子不高,皮膚略黑,有點駝背。他是那么謙虛,那么膽怯,以致讀起詩來

    海外文摘·文學版 2023年1期2023-05-30

  • 阿赫瑪托娃與茨維塔耶娃愛情詩創作對比研究
    雙子星”,阿赫瑪托娃和茨維塔耶娃都是白銀時代偉大的女詩人。在茨維塔耶娃未進入詩壇之前,俄國文學主要是“男性文學”,黃金時代的優秀詩人中很少有女性的身影,一直到白銀時代,女性作家的出現,才使得俄國詩壇百花齊放。除此之外,兩位詩人不僅以女性的身份進入俄國詩壇,也為俄語詩歌注入了女性感情和女性思想。兩人早期詩歌多為愛情詩歌,更是以女性視角描繪了“愛情”。兩人雖成長經歷相似,但是由于思想和個性的不同,兩位女詩人對待愛情的態度以及愛情詩歌的創作也大相徑庭。一、阿赫瑪

    名作欣賞 2023年6期2023-04-06

  • 曼德爾斯塔姆札記
    維塔耶娃和阿赫瑪托娃的愛一樣。布洛茨基著有《文明之子》一文表達他對這位前輩的愛,并在1987年接受諾貝爾文學獎時做了口頭表達:“曼德爾斯塔姆比我更有資格站在授獎的位置上”。諾貝爾獎評委會主席埃斯普馬克在他的《諾貝爾文學獎內幕》一書中承認,沒有及時地頒獎給曼德爾斯塔姆這樣的詩人是一個遺憾。比曼德爾斯塔姆年長二十二歲的吉·吉皮烏斯在回憶勃溜索夫《一個如癡如狂的人》一文中描寫到曼德爾斯塔姆:“他個子不高,皮膚略黑,有點駝背。他是那么謙虛,那么膽怯,以致讀起詩來只

    山西文學 2022年11期2022-12-16

  • 洛赫維茨卡婭與阿赫瑪托娃的愛情觀對比研究
    維茨卡婭和阿赫瑪托娃是俄羅斯詩壇上閃爍的兩顆星星,前者比后者出現的時間要早一點,二人均為女性發聲,為愛情歌頌。由于個人遭遇和思想觀念不同,她們用詩歌所鑄造的愛情世界也是有著天壤之別,一個含蓄委婉,一個激烈奔放,但是她們都以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和人格魅力在俄羅斯文學的夜空中放射光芒。一、愛情觀的定義愛情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話題,無論是在文學界還是文藝界,有關于愛情主題的作品層出不窮。索洛維耶夫說過:“愛情是真正的自我毀滅,也是真正的自我救贖。愛情比理性的意識更

    今古文創 2022年36期2022-11-01

  • 語言棱鏡與歷史強力 ——讀布羅茨基《阿赫瑪托娃百年祭》
    >>李衛國阿赫瑪托娃百年祭[美國]布羅茨基書頁和烈焰,麥粒和磨盤,銳利的斧和斬斷的發——上帝留存一切;更留存他視為其聲的寬恕的言詞和愛的話語。那詞語中,脈搏在撕扯骨骼在爆裂,還有鐵鍬的敲擊;低沉而均勻,生命僅一次,所以死者的話語更清晰,勝過普蓋的厚絮下這片含混的聲音。偉大的靈魂啊,你找到了那詞語,一個跨越海洋的鞠躬,向你,也向那熟睡在故土的易腐的部分,是你讓聾啞的宇宙有了聽說的能力。(劉文飛 譯)1961年,21歲的布羅茨基在朋友葉甫蓋尼·萊茵的引薦下得以

    星星·散文詩 2021年23期2021-12-21

  • 語言棱鏡與歷史強力
    李衛國阿赫瑪托娃百年祭[美國]布羅茨基書頁和烈焰,麥粒和磨盤,銳利的斧和斬斷的發——上帝留存一切;更留存他視為其聲的寬恕的言詞和愛的話語。那詞語中,脈搏在撕扯骨骼在爆裂,還有鐵鍬的敲擊;低沉而均勻,生命僅一次,所以死者的話語更清晰,勝過普蓋的厚絮下這片含混的聲音。偉大的靈魂啊,你找到了那詞語,一個跨越海洋的鞠躬,向你,也向那熟睡在故土的易腐的部分,是你讓聾啞的宇宙有了聽說的能力。(劉文飛 譯)1961年,21歲的布羅茨基在朋友葉甫蓋尼·萊茵的引薦下得以結識

    星星·詩歌理論 2021年8期2021-08-31

  • 時間、死亡、記憶 ——論阿赫瑪托娃第七部詩集《時間的飛奔》三大主題
    )0 引言阿赫瑪托娃在國內的譯介最早始于1929年郭沫若和李一氓從德文翻譯的兩首詩,之后經歷了幾十年的空白期,1979年勞戈翻譯詩人的《簡略的自述》才又開啟了當代的阿赫瑪托娃研究。時至今日,盡管學界對阿赫瑪托娃創作的研究興趣日隆,但應當說,我們還遠未真正了解其創作。亞·伊·巴甫洛夫斯基(А.И. Павловский)1966年對詩人創作的評論到現在也不失其公允:“阿赫瑪托娃的創作比許多讀者想象的更寬,更深,所有人對她的了解還很不夠,還仍然流于表面,甚至可

    外國語文 2021年6期2021-03-07

  • 燃燒的蠟燭
    有關于詩人阿赫瑪托娃的篇章。對這位“俄羅斯詩歌的月亮”,兩位作者都充滿了深厚的感情。其中,布羅茨基回憶起這樣一件事:1965年2月15日,阿赫瑪托娃寄給他兩支蠟燭。那時,布羅茨基25歲,阿赫瑪托娃對他這樣一個年輕詩人非常賞識,并一直給予關懷和鼓勵。在《個人印象》中,以賽亞·伯林記錄了阿赫瑪托娃和自己的對話。她說:“我們是以20世紀的聲音說話,這些新的詩人譜寫新的篇章?!薄八麄儠屛覀冞@一幫人黯然失色?!边@里所說的“這些新的詩人”和“他們”中,首先包括布羅茨

    讀者 2020年11期2020-06-19

  • 燃燒的蠟燭
    有關于詩人阿赫瑪托娃的篇章。對這位“俄羅斯的月亮”,作者都充滿了深厚的感情。其中,布羅茨基回憶起這樣一件事:1965年2月15日,阿赫瑪托娃曾經寄給他兩支蠟燭。那時,布羅茨基25歲,阿赫瑪托娃對他這樣一個年輕詩人非常賞識,一直給予關懷和鼓勵。在《個人印象》中,記錄阿赫瑪托娃和以賽亞·伯林的對話,她說:“我們是以20世紀的聲音說話,這些新的詩人譜寫新的篇章?!薄八麄儠屛覀冞@一幫人都黯然失色?!边@里所說的“他們”和“這些新的詩人”中,首先包括布羅茨基。這時,

    小品文選刊 2020年5期2020-05-11

  • 尋情科洛姆納
    著名女詩人阿赫瑪托娃跟科洛姆納還頗有淵源,便決意走上一遭??坡迥芳{坐落在莫斯科河與奧卡河的交界處。正午從莫斯科出發,陽光照得人有些恍惚,沿M-5公路開始了兩個半小時的旅程……到達目的地,將車停在科洛姆納火車站,來到紅磚堆砌的克里姆林宮??坡迥芳{的克里姆林宮原是木制的,在13世紀蒙古人進攻時,木制建筑屢建屢毀。石頭宮城始建于瓦西里三世時期(1525—1531),據說與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和科洛姆納克里姆林宮是同一批建筑師和工匠建造的。歷經數代風雨,到19世紀塔樓

    世界文化 2019年10期2019-10-23

  • 貓與鼠:阿赫瑪托娃式婚戀
    蘇聯女詩人阿赫瑪托娃,無論才華還是容貌均出類拔萃,有俄羅斯“第一女詩人”之稱。她自幼寫詩,在蘇維埃時期是詩壇阿克梅派代表詩人,主要作品有《黃昏》《黃色的群鳥》《車前草》《安魂曲》等。她寫盡人間春色和失落的愛,1965年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要不是1966年辭世,應是當年摘取諾獎桂冠之人。阿赫瑪托娃和古米廖夫屬于青少年早戀,相戀時女方才14歲,男方也不過17歲。阿赫瑪托娃一頭烏黑的秀發,皮膚細膩,明眸皓齒,頗招人喜歡。她那時正沉浸在詩歌和夢想之中,酷愛

    看世界 2019年18期2019-10-09

  • 不可思議的歌聲 ——阿赫瑪托娃《傾聽歌唱》賞析
    錢曉國阿赫瑪托娃 (1889-1966),俄羅斯女詩人,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月亮”。她的詩觸摸自然,深入生活,貼近靈魂,有著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尤為難得的是,愈到晚年,其詩愈是流光溢彩,閃爍著純粹的詩藝光芒。 寫于1961年的《傾聽歌唱》便是一首經典之作?!跋褚魂囷L, 女人的聲音正在飛行,似乎是一個黑人在濕漉漉的夜晚,那些易于觸摸的事物——全都變成了另外一種。它如洪水泛濫伴隨鉆石閃耀,某個地方某種東西銀光閃閃,并且,穿著一件不可思議的綢衫,水花飛濺。仿佛遠

    中學語文 2018年35期2019-01-03

  • 阿赫瑪托娃詩文集三卷本出版
    了三卷本“阿赫瑪托娃詩文集”,分別是長詩卷《安魂曲》、短詩卷《我會愛》和散文卷《回憶與隨筆》。這套三卷本“阿赫瑪托娃詩文集”由翻譯家高莽生前親自編選、翻譯并繪制插圖,展現詩人各個時期、各種體裁的創作風貌,并每卷輔以導讀。安娜·阿赫瑪托娃是20世紀俄羅斯的重要詩人,她被稱為俄羅斯詩歌的“月亮”,她十五歲時即開始創作詩歌,一生創作頗豐。這套集子中的《安魂曲》是長詩卷,收錄《安魂曲》《北方哀歌》《野薔薇開花了》《子夜詩抄》《沒有英雄人物的敘事詩》。其中,《安魂曲

    文學教育 2018年12期2018-11-30

  • 一星期我都沒有和人說一句話
    ■ [俄]阿赫瑪托娃 □ 高 莽 編譯一星期我都沒有和人說一句話■ [俄]阿赫瑪托娃 □ 高 莽 編譯一星期我都沒有和人說一句話,我一直坐在海邊的石頭上,我愛看,綠色波浪噴濺起的水花,仿佛我的淚水,苦咸。有過多少春天和冬天,而我為何記住的只有一個春天?當夜晚變得溫暖,冰雪消融,我走出家門去看月亮,一個陌生人輕聲地問我,我們相遇在小松林間:“莫非你就是,那個我從少年時代就到處找尋的人,那個和我一起玩耍,讓我思念的可愛姐妹?”我回答陌生人:“不是!”當塵世的燈

    中外文摘 2018年2期2018-11-20

  • 背著十字架的阿赫瑪托娃
    代表女詩人阿赫瑪托娃曾如此說道。在俄羅斯文學史上,普希金被稱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阿赫瑪托娃則被稱為“俄羅斯詩歌的月亮”。在第一任丈夫、同為詩人的古米廖夫描述中,她就如一條帶著幽怨和神秘氣質的美人魚,為詩歌而生,也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跌宕起伏的詩篇。阿赫瑪托娃年少成名,早年發表的詩集《黃昏》征服了詩歌評論界,被讀者搶購一空。這些詩歌多歌詠愛情,表現出戀愛中女性微妙復雜的心理。比如富有代表性的《最后一次相見》:“胸膛是那樣無助地顫抖/但我的腳步還是那么輕柔/

    環球人物 2018年21期2018-11-14

  • 阿赫瑪托娃詩歌中的三因素:孤獨、創痛與被遺棄
    體驗出發,阿赫瑪托娃的抒情詩融合兩者把詩的表達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她的一生中,孤獨、創痛與被遺棄的情感體驗融入詩歌創作里,成為她創作的能量。從童年到老年,這三種因素的交織讓她的抒情從個人內心的情感體驗逐步上升至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之情。一、阿赫瑪托娃的童年陰影阿赫瑪托娃的一生注定是一場命途多舛的浩劫。這種浩劫以內外合力的方式影響著她。阿赫瑪托娃曾在某詩中表達她自己的詩人觀:“詩人不是普通人,而是精神的化身,哪怕他像荷馬一樣,瞎了眼,或像貝多芬那樣,失了聰,

    名作欣賞 2018年15期2018-07-12

  • 阿赫瑪托娃與茨維塔耶娃詩歌創作對比研究
    9)安娜·阿赫瑪托娃與瑪琳娜·茨維塔耶娃是俄羅斯詩壇上兩顆耀眼的明星。她們二人都從年少時就開始寫詩,茨維塔耶娃6歲即開始寫詩,而阿赫瑪托娃則在11歲開始寫詩。她們都曾受盡命運的折磨,也都在詩歌的世界里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心靈凈土。一、互相致敬在白銀時代群星璀璨的年代,這二人的名字格外耀眼:阿赫瑪托娃和茨維塔耶娃。那么,是什么使得她們能與這些20世紀的著名詩人們站在一起,如勃洛克、葉賽寧、馬雅可夫斯基、曼德爾施塔姆、古米廖夫、別雷、帕斯捷爾納克等?首先便是她們

    綏化學院學報 2018年12期2018-04-03

  • 不可思議的歌聲
    錢曉國阿赫瑪托娃(1889-1966),俄羅斯女詩人,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月亮”。她的詩觸摸自然,深入生活,貼近靈魂,有著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尤為難得的是,愈到晚年,其詩愈是流光溢彩,閃爍著純粹的詩藝光芒。寫于1961年的《傾聽歌唱》便是一首經典之作?!跋褚魂囷L,女人的聲音正在 飛行,似乎是一個黑人在濕漉漉的夜晚,那些易于觸摸的事物——全都變成了另外一種。它如洪水泛濫伴隨鉆石閃耀,某個地方某種東西銀光閃閃,并且,穿著一件不可思議的綢衫,水花飛濺。仿佛遠方并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18年12期2018-01-10

  • 一星期我都沒有和人說一句話
    阿赫瑪托娃++高莽一星期我都沒有和人說一句話,我一直坐在海邊的石頭上,我愛看,綠色波浪噴濺起的水花,仿佛我的淚水,苦咸。有過多少春天和冬天,而我為何記住的只有一個春天?當夜晚變得溫暖,冰雪消融,我走出家門去看月亮,一個陌生人輕聲地問我,我們相遇在小松林間:“莫非你就是,那個我從少年時代就到處找尋的人,那個和我一起玩耍,讓我思念的可愛姐妹?”我回答陌生人:“不是!”當塵世的燈光把他照亮,我把雙手伸給他,而他贈給我一枚神秘的寶石戒指,以保護我不受愛情的傷害。他

    視野 2017年21期2017-11-22

  • 你將以斜體書寫我們
    一它是我對阿赫瑪托娃的一次致敬,同時我也試圖以此與我們自己時代的寫作建立一種更深刻的關聯閱讀和翻譯阿赫瑪托娃,對我來說是一個漫長的歷程。這個過程伴隨著我個人經驗的增長,伴隨著我對一位偉大詩人的不斷認識和發現,當然,也伴隨著我們這個時代所經歷的種種巨變。還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中期,作為一個文學青年,我就被愛倫堡在《人,歲月,生活》中對阿赫瑪托娃的描述和我那時讀到的一些詩作所吸引。1990年代初期,詩人荀紅軍翻譯的一組阿赫瑪托娃的早期詩,讓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一

    上海文化(新批評) 2017年4期2017-11-13

  • 把掌聲送給最后一名
    名的女詩人阿赫瑪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正在列寧格勒參加一場文學活動。為了提升這次比賽的人氣,學校特意邀請阿赫瑪托娃擔任評委。演講開始后,小選手們一個個激情飽滿,神采飛揚,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輪到最后一位小選手上臺,他叫布羅茨基,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本來,他不是班級推薦的選手,但是他找到校長,哀求讓他參加比賽。校長拗不過他,就答應讓他最后一個上場?!按蠹液?,我……我叫布羅茨基……”顯然,從未登過臺的他太緊張,一開口就結結巴巴,下面的觀眾笑成一團。觀眾的

    情感讀本·道德篇 2017年9期2017-10-10

  • 安娜 ·阿赫瑪托娃:永遠是詩歌的白夜
    列耶夫娜·阿赫瑪托娃是20世紀世界詩歌史上少數堪稱“大師級”的詩人之一,享有“繼薩福之后第二位偉大的抒情女詩人”的美譽,而她的作品則是“俄羅斯的偉大象征之一”。更有評論家斷言,倘若說普希金是俄羅斯詩歌的太陽的話,那么,阿赫瑪托娃就是俄羅斯詩歌的月亮。俄羅斯當代詩人葉夫圖申科認為:“她永遠是詩歌的白夜?!标P于她的成就和地位,弗·阿格諾索夫在其主編的《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中有過較中肯的評價:她“不僅在詩歌方面,而且在倫理方面成了自己時代的一面旗幟。她接受并分擔

    海外文摘·文學版 2017年9期2017-09-19

  • 告別存在的虛無
    多小鎮,是阿赫瑪托娃的皇村……,又或者,學田灣就是人類的學田灣。正在如斯遐想之時,接到詩人翻譯家王家新的電話,電話中的話題,轉瞬將我拉入俄羅斯文學的白銀時代。王家新近期翻譯的《沒有英雄的敘事詩》,是阿赫瑪托娃最重要的詩歌作品,也是迄今譯介至國內最完整的讀本,沒有之一。但是準確地說,《沒有英雄的敘事詩》并非創作于時間上的白銀時代,而是一個白銀時代的代表性詩人,創作于她的后白銀時期。在我看來,基于西歐現代主義對俄羅斯白銀時代的影響,和阿赫瑪托娃對十九世紀俄羅斯

    紅巖 2017年4期2017-07-24

  • 論阿赫瑪托娃早期愛情詩抒情女主人公形象 ——以《黃昏》和《念珠》為例
    000)論阿赫瑪托娃早期愛情詩抒情女主人公形象 ——以《黃昏》和《念珠》為例朱琳佳(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000)作為阿克梅派的代表詩人,阿赫瑪托娃以詩集《黃昏》和《念珠》成功實踐了這一流派的詩學主張。在其半個多世紀的創作歲月中,愛情詩占據了重要地位,特別是詩中所塑造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伴隨著詩人的人生閱歷而不斷地豐富。本文以詩集《黃昏》和《念珠》為例,分析阿赫瑪托娃筆下的女主人形象的發展,進而以窺視詩人早期創作的風格特點。阿赫瑪托娃;愛情詩;抒情女主人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7期2017-04-15

  • 阿赫瑪托娃的16幅素描像:生命的史前史
    迪里阿尼與阿赫瑪托娃的交集始于1910年,終于1911年夏天。相遇之時,26歲的畫家和21歲的詩人,一個尚未在先鋒藝術的浪潮中看清方向,一個剛跟著丈夫踏進彼得堡的詩歌圈。僅憑著兩顆年輕靈魂的簡單直覺,他們有了一場短暫的相遇。莫迪里阿尼為阿赫瑪托娃畫了16幅素描;而阿赫瑪托娃在去世前兩年寫下的回憶錄中,將這段流淌著靈感的巴黎邂逅稱為“我們生命的史前史”。為“俄羅斯的月亮”女詩人阿赫瑪托娃畫過肖像的畫家不計其數。用她的門生布羅茨基的話說:“從阿美迪奧·莫迪里阿

    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6期2017-04-11

  • 阿赫瑪托娃詩歌的心理特征
    0089]阿赫瑪托娃詩歌的心理特征⊙陳揚陽[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 100089]阿赫瑪托娃的詩歌通過獨特的女性視角,構筑了富有新意和藝術感染力的藝術世界。阿赫瑪托娃詩歌中充滿了豐富的細節描寫和緊張的故事片段,蘊含著主人公細膩、激烈的心理活動,為詩歌增添了聯想性和生命力,充分體現了阿赫瑪托娃對19世紀俄羅斯心理小說的繼承和發展。阿赫瑪托娃 細節 片段性 心理描寫阿赫瑪托娃的詩歌具有細膩微妙的心理內涵,這與她的個人經歷及所處時代有密切關系。究其一生,女詩人經

    名作欣賞 2017年24期2017-01-28

  • 阿赫瑪托娃書寫的俄羅斯女性史詩
    馮玉芝阿赫瑪托娃書寫的俄羅斯女性史詩馮玉芝阿赫瑪托娃是和普希金比肩的偉大詩人,被稱為“詩歌的月亮”。她詩歌創作的經典性超越了她所經歷的時代和個人生活,她在詩歌史上的貢獻是俄羅斯乃至世界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全部的創作漫長而豐富,若從女性書寫的角度來考察其寫作的審美與敘事特點,尤其是結合外在作者精神格局和內在的女性形象比照意義,就能夠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創作風格,從而明確揭示俄羅斯文學女性書寫的獨具一格的詩學建構。阿赫瑪托娃;女性書寫;審美與敘事安娜·阿赫瑪托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17年2期2017-01-28

  • 夜讀阿赫瑪托娃〔外一首〕
    張 琳夜讀阿赫瑪托娃〔外一首〕張 琳一個人,在夜里獨擁一盞蓮花形臺燈靜讀阿赫瑪托娃寫于1919年的詩篇:“我問過布谷鳥,我能活多少年……”這樣的詩句,冷不丁將我置于曠野之中,俄羅斯的風雪裹挾著鐘聲,仿佛伏爾加河陪著黃河洶涌而來……將近百年了,她的額頭依然溫熱,緊貼我的心房。她活過的日子,我未必重活一遍,她想要的生活我卻仍需在她的詩中祈禱!我為什么歌唱青草理由很簡單:我愛它們在荒野上默默度過青黃相接的一生。不向左,不向右它們只向上生長著,根在哪兒它們就活在哪

    中國詩歌 2016年6期2016-11-25

  • 阿赫瑪托娃詩歌中的“氣味”
    烈耶夫娜·阿赫瑪托娃(1889—1966),俄羅斯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阿克梅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俄羅斯“室內抒情詩”的拓荒者,有“20世紀的薩?!敝Q。阿赫瑪托娃的詩歌以抒情性和小說性著稱,她以女性角度抒寫愛情,表現隱秘的內心活動和心理沖突;又以深沉的筆觸關懷家國命運,表現一個愛國詩人的氣節與高貴。她的作品有從普希金延續下來的經典性優雅,也蘊含了源自她本人戲劇化的人生激情。阿赫瑪托娃的詩歌總是帶著某種“氣味”,這種“氣味”來自海邊的“冰牡蠣”

    世界文化 2016年3期2016-03-15

  • 走近俄羅斯偉大的女詩人阿赫瑪托娃
    大的女詩人阿赫瑪托娃宋紅梅*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沈陽110000俄羅斯是一個文學大國,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不朽之著。在中國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俄羅斯作家名字,比如:普希金、萊蒙托夫、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高爾基……如果說普希金是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那么有一個人完全可以被稱作是俄羅斯詩歌的月亮。這個人就是俄羅斯偉大的女詩人阿赫瑪托娃。本文就通過賞析阿赫瑪托娃的不同時期的詩歌作品來認識這位偉大的女詩人。俄羅斯;文學;阿赫瑪托娃;詩歌一

    山西青年 2016年17期2016-02-04

  • 純粹的詩人與詩的純粹
    —萬琦《致阿赫瑪托娃》創作這首《致阿赫瑪托娃》時,萬琦說,對于一個偉大的詩人,我們除了崇敬之外,還會平添一些勵志的動力。而對于偉大的女詩人,我們還多了份熱愛和莫名的感嘆。作為一名享譽世界的詩人,阿赫瑪托娃的人格與其詩同樣不朽!在那個極端特殊的年代,她歷經苦難,承受著來自外界的摧殘,用詩歌記錄人生。她是一位劃時代的女性,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敢于獨樹一幟,敢于追求純藝術,敢于在平凡簡單中尋找偉大。她不僅是俄羅斯文壇的驕傲,也是整個世界文壇的驕傲。在俄羅斯人民心中

    經濟 2015年9期2015-09-10

  • 把掌聲送給最后一名
    名的女詩人阿赫瑪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正在列寧格勒參加一場文學活動。為了提升這次比賽的人氣,學校特意邀請阿赫瑪托娃擔任評委。演講開始后,小選手們一個個激情飽滿,神采飛揚,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輪到最后一位小選手上臺,他叫布羅茨基,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本來,他不是班級推薦的選手,但是他找到校長,哀求讓他參加比賽。校長拗不過他,就答應讓他最后一個上場?!按蠹液?,我……我叫布羅茨基……”顯然,從未登過臺的他太緊張,一開口就結結巴巴,下面的觀眾笑成一團。觀眾的

    做人與處世 2015年14期2015-09-10

  • “她命中注定要下地獄”
    關于安娜·阿赫瑪托娃的成就和地位,在弗·阿格諾索夫主編的《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編寫者有過一個比較中肯的評價:她“不僅在詩歌方面,而且在倫理方面成了自己時代的一面旗幟。她接受并分擔了俄羅斯悲劇的命運,沒有向‘黑鐵的時代妥協,沒有向道義上的壓迫低頭?!倍凰救俗u為阿克梅主義“第一小提琴手”的大詩人曼杰什塔姆,則將詩人的創作與俄羅斯十九世紀的心理小說聯系到了一起:“阿赫瑪托娃為俄羅斯的抒情詩帶來俄國19世紀長篇小說所有的錯綜復雜性和豐富的心理描寫?!齾?/div>

    江南詩 2014年4期2014-08-26

  • 苦難成就詩藝人生:安娜·阿赫瑪托娃生平及詩歌創作初探
    列耶芙娜·阿赫瑪托娃。阿赫瑪托娃的父親曾是海軍工程師,母親出身于地主家庭,童年時較為優越的生活條件為其接觸詩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之后阿赫瑪托娃一家搬遷至彼得堡近郊皇村,在這個曾經孕育出偉大詩人普希金的圣地,其詩歌天賦在無形中得以發展。少年時的阿赫瑪托娃是淘氣、自由的精靈,像個“野姑娘”一樣,在黑海邊留下其自由奔跑的身影。她盡情地徜徉于書海,十一歲時就開始了自己的詩歌創作。阿赫瑪托娃的作品除了繼承俄羅斯詩歌創作的傳統手法外,還融入了鮮明的個人特色。究其原因,

    名作欣賞 2014年20期2014-07-19

  • 夢回疆場
    妮 女,60歲,托娃養女。石部長 男,50歲,抗日聯軍某部組織部長。指導員 男,30歲,抗日聯軍某部救護隊指導員。護士長 女,25歲,抗日聯軍某部救護隊護士長。李奶奶 70歲,某山村老嫗。通訊員 護士,擔架隊員。中外游客多人。第一場 奪 命[時間:1940年晚秋的一天上午。[地點:北國山巒起伏的完達山區。[幕啟:炮聲隱隱可聞,山谷中硝煙滾滾——[抗日聯軍某部野戰救護隊設在山腳下。[救護隊的擔架隊抬上抬下運送傷員——[抗聯的輕傷員陸續過場——[托娃、指導員、

    劇作家 2014年5期2014-04-16

  • 用你的恐懼喚醒一場大雪
    ,對安娜·阿赫瑪托娃(Anna Akhmatova)的名字不會感到陌生,但聽過阿赫瑪托娃本人朗誦她的代表作《安魂曲》的卻并不多,我也是前不久才聽到這部作品的錄音。聽阿赫瑪托娃朗誦《安魂曲》,自是要從網上找來這首詩的俄文版對著聽,只是眼中的俄語與耳中的俄語都猶如天書,仿佛一人獨語而眾口無言,隱藏其間的秘密信件一樣從未拆封,無奈只好再去書中翻閱它的漢譯,在阿赫瑪托娃深沉、緩慢的聲音中,一首又一首詩讀將下去,這“大恐怖”時期的悲慘迎面襲來,恐怖是那個充滿奇跡的粗

    山花 2014年3期2014-02-21

  • 意象的寂靜——淺析阿赫瑪托娃《沒有主人公的歌》
    的女詩人,阿赫瑪托娃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她的作品以意境高貴、情感細膩見長,多年來始終受到讀者的青睞。阿赫瑪托娃的作品既保留了俄羅斯傳統文學中的那種貴族氣質,同時也具有白銀時代典型的開拓精神,在長期受到阿克梅主義的影響下,阿赫瑪托娃的作品中充分體現出她對于意象的把握能力,以及高超的寫作技巧?!稕]有人主人公的歌》是阿赫瑪托娃晚年最為重要的一部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作者選擇寂靜作為全詩的主導意象,不僅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內心情感的涌動,同時也加深了整部作品的哲學韻味

    名作欣賞 2012年21期2012-08-15

  • 打開美好的內心
    名的女詩人阿赫瑪托娃。1945年冬天一個普通的日子,當時在蘇聯當外交官的英國人以賽亞·柏林(著名哲學家)突然到阿赫瑪托娃寒酸的家中拜訪。這一年,阿赫瑪托娃 56 歲,以賽亞·柏林 36 歲。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身體已經發胖的阿赫瑪托娃似乎忘記他們年齡上的差距,對柏林講起了自己淘氣的童年時代,情竇初開的少女時代,講自己的孤獨和寂寞,講曼杰什坦姆,講帕斯捷爾納克……講到自己被槍決的丈夫、詩人古米廖夫時,阿赫瑪托娃淚流滿面。凌晨 3 點鐘時,他們吃了幾個煮土豆,

    讀者·原創版 2012年1期2012-06-06

  • 論阿赫瑪托娃早期抒情詩中的女性意識
    387)論阿赫瑪托娃早期抒情詩中的女性意識邱亞嬌(天津師范大學 文學院,天津 300387)阿赫瑪托娃早期的抒情詩從女性意識的角度關注了女性個體的生命體驗,展現了女性從軟弱到堅強再到走向世界的成長過程,彰顯了女性的自我意識和人格意識。其女性意識主要通過獨特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具有獨立意識的愛情觀及參與世界的意識3個方面體現。阿赫瑪托娃;早期抒情詩;女性意識;《黃昏》;《念珠》;《白色的鳥群》俄羅斯白銀時代女詩人阿赫瑪托娃詩歌的創作分為早晚兩個時期,20世紀3

    衡水學院學報 2012年5期2012-04-13

  • “金屋頂文叢”郵購啟事
    夜的繆斯:阿赫瑪托娃詩選》,白蘭的《愛的千山萬水》,李潔夫的《至愛》,賈冉的《因為有愛》,立杰的《一個人的仙境》,火柴的《時間灰塵》,可風的《紙中穿行》,盧輝的《七層紗》等,每冊都收入詩人們近幾年創作或翻譯的詩歌佳作。叢書64開,精裝本,裝幀簡潔、雅致,攜帶方便。除 《郁蔥訪談錄》、《午夜的繆斯:阿赫瑪托娃詩選》每冊定價30元外,其余每冊定價16元,免郵費。郵購地址:050021石家莊市槐北路192號《詩選刊》月刊社。請在附言欄中注明郵購詩集名稱、冊數,是

    詩選刊 2011年7期2011-11-20

  • 阿赫瑪托娃:活下來,寫出來
    紀梅阿赫瑪托娃:活下來,寫出來紀梅在那令人擔驚受怕的葉若夫年代,有十七個月我是在排隊探監中度過的。一天,有人把我“辨認出來了”。排在我身后那個嘴唇毫無血色的女人,她雖然從未聽說過我的名字,卻突然從我們大家特有的麻木狀態中蘇醒過來,在我耳邊低聲問道(在那個地方人人都是悄聲說話的):“您能把這個都寫出來嗎?”“能?!蔽艺f。于是,在她那曾經是一張臉的部分掠過一絲似乎是微笑的表情?!⒑宅?span class="hl">托娃《安魂曲》代序帕斯捷爾納克在1940年寫給阿赫瑪托娃的信中提出了這樣一

    西部 2011年3期2011-10-09

  • 祖國土
    [蘇聯]阿赫瑪托娃我們不用護身香囊把它帶在胸口,也不用激情的詩為它放聲痛哭,它不給我們苦味的夢增添苦楚,它也不像是上帝許給的天國樂土。我們心中不知它的價值何在,我們也沒想拿它來進行買賣。我們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難、遭災,我們甚至從不記起它的存在。是的,對我們,這是套鞋上的污泥,是的,對我們,這是牙齒間的沙礫,我們把它踐踏蹂躪,磨成齏粉——這多余的,哪兒都用不著的灰塵!但我們都躺進它懷里,和它化為一體,因此才不拘禮節地稱呼它:“自己的土地?!保ㄟx自《蘇聯當代詩選

    中學生閱讀(初中版) 2008年10期2008-11-2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