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綠體

  • 淺述植物葉綠體RNA編輯研究進展
    馮偉摘要:植物葉綠體RNA編輯技術是一種通過編輯植物葉綠體RNA分子的序列來實現基因表達改變的方法。該技術的應用領域包括植物品種改良、重要農林作物的生產和生命科學研究。本文重點結合植物葉綠體中RNA編輯的發現和相關研究進行綜述,探討了葉綠體RNA編輯的重要意義和應用前景,為未來植物育種和保護種質資源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關鍵詞:高等植物;葉綠體;RNA編輯;基因組葉綠體RNA編輯(RNA editing)是一種在植物葉綠體中廣泛存在的基因表達調控機制,在重要

    新農民 2023年34期2024-01-16

  • 葉綠體介導的植物抗病毒防衛反應及病毒的反防御機制研究進展
    100193)葉綠體是植物光合細胞的重要細胞器,不僅能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能量,也在植物的免疫系統中扮演著核心角色[1-2]。葉綠體是植物細胞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成、抗病激素水楊酸(salicylic acid, SA)和茉莉酸(jasmine acid, JA)生物合成以及鈣離子儲存的重要場所[3]。作為植物細胞內免疫信號的核心樞紐,葉綠體還能夠通過逆行信號(retrograde signal

    植物保護 2023年5期2024-01-02

  • 半邊旗葉綠體基因組及其結構分析
    湛江 540)葉綠體是綠色植物所具有半自主性細胞器,是高等植物合成淀粉、葉綠素、胡蘿卜素等次生代謝產物以及大部分氨基酸的場所,對植物的生命活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葉綠體含有獨立于核基因組的遺傳體系,即葉綠體基因組[1]。在陸生植物中,葉綠體基因組約長110~160 kb,由大單拷貝區(large single copy region,LSC)、小單拷貝區(small single copy region,SSC)以及位于LSC 和SSC 之間的兩個反向重復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2023年9期2023-10-08

  • 一年蓬葉綠體基因組特征及系統進化分析
    鍵詞:一年蓬;葉綠體;基因組;結構特征;系統發育中圖分類號:S668.3 文獻標識碼:A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 Pers.]隸屬于菊科(Asteraceae),紫菀族(Astereae),飛蓬屬(Erigeron),一年或兩年生植物,原產于北美洲,早年作為觀賞植物進入我國,現廣泛分布于我國[1]。一年蓬的花形似小雛菊,民間用全草或根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食止瀉的功效[1]。近年來有研究報道一年蓬植株提取液具有抗炎、抑菌、止血、鎮

    熱帶作物學報 2023年4期2023-05-16

  • 甜菜葉綠體分離及其 DNA提取
    姆佩爾發現植物葉綠體以來,人們對葉綠體的研究從未止步。自然界中植物通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就是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糖類,儲存能量釋放氧氣。因此,光合作用幾乎是植物生長不可或缺自然界不可或缺的過程。分子生物學的進步大大促進了植物葉綠體的研究水平。1960年人們發現葉綠體DNA(chloroplast DNA,cpDNA)。 它們是由具有光合作用的藍細菌通過十億年前的內分泌事件演化而來。葉綠體不僅能夠進行光合作用,還參與完成了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質等

    中國甜菜糖業 2022年4期2023-01-21

  • 植物葉綠體基因組研究及應用進展
    014,濟南)葉綠體是植物細胞中承擔能量轉換的重要細胞器.葉綠體內進行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化學反應.地球上的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能源的產量高達2 200億t/年,相當于全球能耗的10倍.葉綠體及光合作用為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提供了必需的能源[1].除了光合作用,葉綠體還提供了大量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所需的能量和碳骨架,具有潛在的藥物用途,例如氨基酸和UDP-葡萄糖的生物合成就發生在葉綠體中[2].葉綠體DNA最先是由Ris和Pl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04-01

  • 我國科學家破解葉綠體蛋白轉運之謎
    相關研究揭開了葉綠體蛋白轉運之謎,其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細胞》期刊?!肮夂献饔帽环Q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遍Z湞介紹,葉綠體作為光合作用的重要場地,好比一個“光能工廠”,有2 000~3 000 種蛋白需要經過TOC-TIC復合物被識別然后進入葉綠體“工作”。此前,科學界已發現葉綠體是雙膜結構,內膜上存在轉運因子TIC,外膜上存在轉運因子TOC,它們聯合形成一個超級復合物TOC-TIC,并扮演葉綠體“守門人”的角色。閆湞實驗室希望采用生物化學和結構生物學

    河南科技 2022年23期2022-03-03

  • 以綠之名改天換地
    切又是由植物的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而光合作用又產生于植物細胞的特殊結構。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沒有;大部分植物細胞有葉綠體,大部分動物沒有;植物細胞有個大的液泡,動物細胞只有小液泡……正是有了這些結構,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因為葉綠體能利用太陽的光能,與二氧化碳和水產生反應,制造有機物質如葡萄糖并釋放氧氣,這個過程就稱為光合作用。動物的生存與植物剛好相反,動物是異營生物,要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經過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質被細胞吸收,

    當代工人 2021年9期2021-10-13

  • 鵝耳櫪屬樹種葉綠體基因組結構及變異分析
    210037)葉綠體(chloroplast)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具有可自主遺傳的基因組,即葉綠體基因組(chloroplast genome)[1]。絕大多數植物的葉綠體基因組是1個雙鏈環狀DNA,具有1個長單拷貝區(LSC)、1個短單拷貝區(SSC)以及2個反向重復區(IRa和IRb)4個區域[2]。絕大多數高等植物葉綠體基因組的結構特征與基因組成相對保守[3-4],但因樹種間的雜交、樹種進化以及基因漸滲等原因導致不同樹種的葉綠體基因組結構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2期2021-04-07

  • 禾本科主要農作物葉綠體基因組研究進展
    用的主要場所,葉綠體被視為推進早期生命進化的能量起源。此外,葉綠體在植物生理學和發育的其他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包括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植物激素、維生素和大量代謝產物的合成以及硫和氮的同化等重要的生理生化活動[2]。葉綠體基因組研究不僅有助于通過遺傳轉化體系改良葉綠體功能和選育新品種,而且有利于增強對植物生物學和生物多樣性的理解。全面了解葉綠體基因組及其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能夠為植物科學的系統發育研究提供關鍵信息,同時也為探索核基因組、線粒體

    生物技術通報 2020年11期2020-12-04

  • 孑遺瀕危植物矮扁桃葉綠體全基因組特征分析及親緣關系鑒定
    719000)葉綠體普遍存在于綠色植物和一些自養生物中,是植物細胞中的質體之一,主要進行光合作用,承擔著合成蛋白質、色素、脂肪酸及淀粉等功能[1]。在被子植物中,葉綠體基因組一直處于相對保守的狀態,導致其進化速度緩慢,被用于植物分類和分子進化研究的途徑[2]。其結構大多為雙鏈環形,具有4個區域,即1個大單拷貝區(Large single copy,LSC)、1個小單拷貝區(Small single copy,SSC)以及2個反向重復序列區(Inverted

    植物研究 2020年5期2020-07-14

  • 安吉白茶白化葉和返綠葉葉綠體超微結構和葉綠素及其前體物含量的比較
    化葉和返綠葉的葉綠體超微結構,發現白化葉葉綠體內部結構發育不良,基粒片層排列疏松散亂,片層間縫隙大,層次不清晰,甚至斷裂不成形,根據對葉綠素及其前體物質含量的測定和對葉綠素合成的相關基因在兩個階段葉片中的表達量測定結果發現,Mg-proto Ⅸ在白化葉中含量要高于返綠葉,推測葉綠素合成階段的Mg-proto Ⅸ合成Pchlide a時受阻,確定安吉白茶發生白化是由于葉綠體發育不良,同時葉綠素合成階段的Mg-proto Ⅸ合成Pchlide a時受阻所致。關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 2020年1期2020-05-27

  • 葉綠體基因組在藥用植物鑒定及系統進化研究中的應用
    龐曉慧摘要?葉綠體是細胞內具有自主遺傳信息的重要細胞器,近年來葉綠體基因組已發展成為近緣物種分子標記、揭示植物進化和系統發育關系的有力工具。藥用植物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資源,葉綠體基因組在藥用植物研究中的應用價值受到廣泛關注。在總結葉綠體基因組結構研究的基礎上,現就葉綠體基因組在藥用植物物種鑒定、系統進化等方面的應用進行綜述,以期為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參考。關鍵詞?藥用植物;葉綠體基因組;物種鑒定;DNA條形碼;高變異區;系統進化;分歧

    世界中醫藥 2020年5期2020-04-19

  • 紫薇金葉品種金幌葉色變化響應高光照的生理特性
    葉色;光響應;葉綠體中圖分類號:S685.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440(2020)01-0180-07Abstract:In this study, the acclimation response of crape myrtle (Lagerstroemia indica) Jinhuang and Fenjing plants was assessed during 168 h after transferring from low

    江蘇農業學報 2020年1期2020-03-27

  • 黑暗下貯藏溫度對西瓜幼苗葉片超微結構及光合特性的影響
    對西瓜種苗葉片葉綠體結構及定植后光合性能恢復的影響差異,旨在為西瓜種苗貯運技術及幼苗定植后的恢復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西瓜嫁接苗品種為早佳84-24,砧木為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品種為壯士,均來自上海源怡種苗有限公司?;|配比為珍珠巖∶蛭石∶草炭=2∶2∶1(v/v/v)。砧木比接穗提前5 d 播種,砧木長至一片真葉,接穗兩片子葉完全展開時采用插接法進行嫁接。嫁接苗在27℃,相對濕度95%,光強50

    核農學報 2020年2期2020-03-11

  • 揭示葉綠體核糖體RNA甲基化修飾的機制和功能(2020.2.26 中國科學院)
    志性事件之一。葉綠體是高等植物中重要的細胞器,由藍細菌經過內共生過程演化而來,具有自己的核糖體,因而能夠獨立地進行蛋白質合成。但是,對于葉綠體內是否存在rRNA甲基化現象,催化rRNA甲基化的分子裝置及可能的生物學功能,目前仍缺乏研究。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遲偉團隊以模式植物擬南芥為材料,對上述問題進行了研究。該研究運用亞硫酸鹽測序法在葉綠體16S rRNA中鑒定到一個甲基化位點C1352,同時分離了一個擬南芥突變體cmal,在該突變體中C1352位點

    三農資訊半月報 2020年4期2020-03-11

  • 甘薯卷葉病毒侵染對葉綠體超微結構的影響
    ,細胞壁變薄,葉綠體呈畸形,基粒及基質片層外膜離解模糊,葉綠體腫脹并伴隨膜增生,出現嗜鋨顆粒等情況。據此推測,甘薯卷葉癥狀產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SPLCV侵染后造成細胞壁變薄,張力變大,細胞支持力變小,從而使葉片容易發生卷曲,最終影響甘薯的產量和品質。關鍵詞:甘薯;甘薯卷葉病毒;葉綠體;超微結構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旋花科(Convolvulaceae),甘薯屬(Ipomoea Genus),長勢為平臥在地面往上,葉片通常是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9期2019-11-12

  • 共生
    高冰【摘 要】葉綠體是可進行光合作用真核生物一種重要細胞器,我們在大量的觀測數據中已經得知,葉綠體是一種半自主性細胞器,它的遺傳信息傳遞方式,它的特異性行為,都無不在我們傳遞這樣一個信息:葉綠體并不簡單,或許,是數億年前的一場貪婪吞噬造就了而今的綠色海洋?!娟P鍵詞】葉綠體;DNA;藍藻;共生【中圖分類號】F719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262-02一、引言在絕大多數資料中都清晰的記述著這樣一句話:葉綠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18期2019-10-08

  • 人不吃飯行嗎
    美妙的圖景!★葉綠體與線粒體生物進行光合作用,通常缺不了葉綠體。葉綠體中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和固定二氧化碳所必需的酶,吸收不同波段的陽光,把環境中大量存在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因此,葉綠體堪稱植物體內的“能量轉換器”。那么,貯存在植物體內的能量怎樣被植物或動物利用呢?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氧氣的參與下,有機物轉變成無機物,迅速而充分地釋放化學能。這個過程一般發生在線粒體中。植物“吃”光能、水和無機物,食草動物吃植物,食肉動物吃食草動物,人

    少兒科技 2019年9期2019-09-10

  • 低氮下外源海藻糖對烤煙葉綠素代謝及葉綠體發育的影響
    苗葉綠素代謝與葉綠體發育的影響,以期揭示海藻糖調控低氮下植物氮素代謝的作用機制,為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提供參考?!痉椒ā坎捎门柙苑ū容^外源海藻糖對低氮處理和正常氮素水平(對照)煙草幼苗葉片葉綠素酶活性、葉綠素合成前體物質含量、葉綠素合成關鍵酶活性及葉綠體結構的影響?!窘Y果】施加外源海藻糖對低氮下煙草幼苗葉片葉綠素酶活性無顯著影響(P>0.05),但可增加葉綠素合成前體物質5-氨基酮戊酸(ALA)、膽色素原(PBG)、尿卟啉原(URO)、原卟啉(Proto)

    南方農業學報 2019年6期2019-09-10

  • 安吉白茶白化葉和返綠葉葉綠體超微結構和葉綠素及其前體物含量的比較
    化葉和返綠葉的葉綠體超微結構,發現白化葉葉綠體內部結構發育不良,基粒片層排列疏松散亂,片層間縫隙大,層次不清晰,甚至斷裂不成形,根據對葉綠素及其前體物質含量的測定和對葉綠素合成的相關基因在兩個階段葉片中的表達量測定結果發現,Mg-proto Ⅸ在白化葉中含量要高于返綠葉,推測葉綠素合成階段的Mg-proto Ⅸ合成Pchlide a時受阻,確定安吉白茶發生白化是由于葉綠體發育不良,同時葉綠素合成階段的Mg-proto Ⅸ合成Pchlide a時受阻所致。關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 2019年6期2019-09-10

  • 植物遺傳育種與分子生物學巨桉葉綠體基因組密碼子偏好性分析
    該文針對巨桉葉綠體基因組序列,選取其中長于300 nt且以AUG為起始密碼子的43個非重復基因作為研究對象,采用CodonW1.4.2軟件分析巨桉葉綠體基因組的密碼子使用偏好性。結果表明:第3位密碼子的平均GC含量為27.97%;ENC的變化范圍為39.49~61.00,平均為47.04;RSCU>1的密碼子有31個,其中29個以A/U結尾;中性分析顯示,GC12與GC3無顯著相關;回歸分析未達到顯著性水平;ENC-plot分析發現,大部分基因落在曲線上

    廣西植物 2019年12期2019-09-10

  • 砷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
    部毒害、對植物葉綠體的影響和對植物的光合速率的影響,以此為出發點進一步思考探究砷對植物的影響。關鍵詞:光合作用;外部毒害;葉綠體;光合速率引言:目前砷(As)依然是十大最為嚴重的毒物之首。對植物而言,砷(As)是具有劇毒的元素,過量砷會導致植物生長畸形或者突變。由于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存的關鍵,所以對于高中階段的我們,思考研究砷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是了解砷對植物產生毒害的必要且可行的步驟。一、砷對植物外部毒害癥狀大量研究表明,土壤中含有微量的砷,可對植物的生長造

    高考·下 2019年1期2019-09-10

  • ATP和[H]在葉綠體、細胞質基質、線粒體間的轉移
    蘇高考29題以葉綠體和線粒體間的物質和能量代謝為背景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過程,試題創設了葉綠體和線粒體間能量代謝的新情境,要求學生在新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是對學生科學思維的考查。1 例題右圖為某植物葉肉細胞中有關甲、乙兩種細胞器的部分物質及能量代謝途徑示意圖(NADPH指[H]),請回答下列問題:(1) 甲可以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參與這一過程的兩類色素為,其中大多數高等植物的需在光照條件下合成。(2) 在甲發育形成過程中,細胞核編碼的參與光反應

    生物學教學 2019年3期2019-03-22

  • 植物葉綠體鹽逆境應答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
    喻娟娟摘要 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細胞器。人們利用蛋白質組學技術分析了小麥、水稻、玉米、芥菜、莧菜、秋茄樹和刺槐等植物葉綠體鹽逆境應答過程中蛋白質豐度模式特征。本文綜述了植物葉綠體鹽逆境應答的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以期為深入認識葉綠體鹽響應機制提供參考。關鍵詞 植物;葉綠體;鹽逆境應答機制;蛋白質組學中圖分類號 Q945.7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172-02Abstract Chloroplasts are t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2期2018-09-20

  • 辣椒CMS系及其保持系葉綠體超微結構觀察比較
    鏡觀察兩者葉片葉綠體超微結構,探討CMS與葉綠體結構的關系,并比較其特性與差異,揭示CMS機理。結果表明,辣椒CMS系8A葉綠體結構發生變化,表現為基粒片層之間界限模糊、消失,發育滯后,與基粒連接的類囊體不發達,整個片層排列紊亂,葉綠體數目減少;保持系8B葉綠體形狀為橢圓形,基粒片層、類囊體均發育正常。辣椒胞質雄性不育系葉綠體數目較保持系減少,結構、形狀與保持系有所不同。關鍵詞:辣椒;胞質雄性不育;不育系;保持系;葉綠體;超微結構中圖分類號:S641.3?

    甘肅農業科技 2018年12期2018-09-10

  • 普通油茶葉綠體基因組密碼子偏好性分析
    要: 為了利用葉綠體基因工程技術改良普通油茶的重要經濟性狀,該研究以普通油茶葉綠體全基因組序列為材料,從中篩選出51條長度大于300 bp且以ATG起始的非重復CDS (Coding DNA Sequence)為對象,利用CodonW軟件分析其密碼子偏好性。結果表明:密碼子第三位GC含量為27.55%,ENC范圍在35.23~56.67之間,平均值為46.09;RSCU值大于1.00的密碼子數目為30個,其中29個第三位堿基以U或A結尾;中性繪圖表明GC1

    廣西植物 2018年2期2018-09-10

  • 橡膠樹β—淀粉酶基因HbBAM1的克隆與表達分析
    著不同的作用,葉綠體β-淀粉酶在葉綠體淀粉降解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利用橡膠樹的轉錄組和基因組數據庫,通過RT-PCR的方法獲得一個橡膠樹BAM基因,命名為HbBAM1。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其在葉片中的表達模式,通過原核表達獲得其重組蛋白,并分析其酶活性特點。同源性分析和亞細胞預測分析結果表明,HbBAM1定位于葉綠體中;HbBAM1原核表達產物的最適酶活性溫度是35 ℃,其酶活性受到氧化型谷胱甘肽和雙氧水等氧化劑的抑制。HbBAM1基因主要在橡膠樹的

    熱帶作物學報 2018年4期2018-05-14

  • 基于高通量測序組裝‘赤霞珠’葉綠體基因組及其特征分析
    組裝‘赤霞珠’葉綠體基因組及其特征分析謝海坤,焦健,樊秀彩,張穎,姜建福,孫海生,劉崇懷(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鄭州450009)【目的】以歐亞種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為試材,建立適于葡萄屬(Vitis)植物完整葉綠體基因組組裝及其特征分析的方法,為研究葡萄屬植物的進化和系統發育提供方法指導?!痉椒ā坎捎肐llumina HiSeq PE150雙末端測序策略對其全基因組DNA建庫測序,建庫類型為350 bp DNA小

    中國農業科學 2017年9期2017-06-05

  • 植物白化基因的作用機制與研究進展
    葉綠素缺失或者葉綠體發育受阻造成的。綜述近年國內外關于植物白化基因的研究現狀,相關基因的克隆以及發展應用,為植物白化基因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關鍵詞白化基因;葉綠素;葉綠體;作用機制;基因克隆中圖分類號S1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7)12-0132-04AbstractAlbino is a common mutation of the leaf color.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albino,bu

    安徽農業科學 2017年12期2017-05-30

  • “蘭箭3號”春箭筈豌豆葉綠體全基因組草圖及特征分析
    號”春箭筈豌豆葉綠體全基因組草圖及特征分析陶曉麗1,馬利超2,聶 斌1,王彥榮1,劉志鵬1(1.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2.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山東 青島 266101)箭筈豌豆(Viciasativa)是自花授粉的二倍體一年生豆科牧草,可為我國高海拔地區的反芻動物提供優質蛋白粗飼料。以“蘭箭3號”春箭筈豌豆為研究對象,采用DNase I法純化葉綠體,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測序平臺Ill

    草業科學 2017年2期2017-03-23

  • 馬鈴薯Y病毒屬病毒編碼蛋白與寄主植物葉綠體蛋白互作研究進展
    蛋白與寄主植物葉綠體蛋白互作研究進展燕照玲1,段俊枝1,馮麗麗1,陳海燕1,齊紅志1,楊翠蘋1,施 艷2,張會芳1*(1.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河南 鄭州 450002; 2.河南農業大學 植物保護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場所,也是眾多植物病毒侵染時共同的攻擊目標,其在病毒侵染植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病毒借助葉綠體完成侵染和增殖,另一方面葉綠體及其成分積極參與植物對病毒的防衛反應??偨Y了馬鈴薯Y病

    河南農業科學 2017年11期2017-02-05

  • 科學家揭示細胞質與葉綠體翻譯的平衡調控葉綠體發育的新機制
    胞質翻譯過程和葉綠體翻譯過程的協同平衡調控葉綠體發育的機制,葉綠體FtsH蛋白酶復合體很可能在協同平衡細胞質翻譯過程和葉綠體翻譯保障葉綠體正常發育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合成多種重要代謝物的細胞器,其功能狀態與光合作用效率以及作物產量密切相關。郁飛教授團隊通過篩選擬南芥葉片花斑突變體var2的增強突變體,發現編碼細胞質核糖體40S小亞基蛋白RPS21的基因發生突變,可以顯著增強var2的花斑表型。對多個不同的編碼細胞質核糖體60S大

    蔬菜 2017年12期2017-01-31

  • 中國野生葡萄葉綠體分離及葉綠體DNA提取的研究
    ?中國野生葡萄葉綠體分離及葉綠體DNA提取的研究謝海坤,焦健,樊秀彩,張穎,姜建福,孫海生,劉崇懷*(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鄭州450009)以中國野生刺葡萄、山葡萄、桑葉葡萄和東南葡萄的成熟葉片為材料,比較柱式植物葉綠體DNAout試劑盒和改良的高鹽-低pH法分離葉綠體及提取cpDNA效果。結果顯示:(1)2種方法均分離得到了中國野生葡萄的葉綠體,但與柱式植物葉綠體DNAout試劑盒相比,改良的高鹽-低pH法得到的葉綠體濃度高、雜質少,更適合中國

    西北植物學報 2016年7期2016-09-02

  • 干旱脅迫對3種不同光合類型荒漠植物葉綠體和線粒體超微結構的影響
    合類型荒漠植物葉綠體和線粒體超微結構的影響聞志彬1,萊孜提·庫里庫2,張明理1,3*(1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干旱區生物地理與生物資源重點實驗室,烏魯木齊 830011;2 新疆師范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烏魯木齊 830054;3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摘要:以荒漠木本C3植物天山豬毛菜、C3-C4中間型植物松葉豬毛菜、C4植物木本豬毛菜為研究對象,采用盆栽控水試驗,設置正常供水和輕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處理(土壤含水量

    西北植物學報 2016年6期2016-08-06

  • 基于trnL-trnF序列的扁蓿豆和青藏扁蓿豆遺傳多樣性及其群體遺傳結構分析
    野生群體,根據葉綠體trnL-trnF基因間隔區序列,對其遺傳多樣性和群體遺傳結構進行了分析。對161個個體的trnL-trnF序列的分析,共檢測到11個核苷酸變異位點,定義了14種單倍型。對單倍型在不同群體中的分布分析顯示,青藏扁蓿豆在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地區可能存在避難所,同時在青藏高原邊緣地區可能發生了青藏扁蓿豆向扁蓿豆群體的基因入侵??臻g分子變異分析和基于K-2P遺傳距離的群體聚類均支持將上述群體分為扁蓿豆和青藏扁蓿豆兩組,組間的遺傳分化程度很大。分子

    草業科學 2016年6期2016-07-16

  • 輻射誘發蘭花葉藝突變體的葉片葉肉細胞超微結構觀察
    -1葉肉細胞中葉綠體數量最多,TRIR-2′次之,TRIR-2″中無成熟完整的葉綠體;(2) TRIR-1葉肉細胞中的線粒體呈橢圓顆粒狀,TRIR-2′中的線粒體外膜破裂、線粒體溶解、嗜鋨顆粒數量最多,TRIR-2″中有少量外膜完整的線粒體;(3)TRIR-2″部分葉肉細胞中無細胞器,只有少量細胞質。說明經輻射誘變葉藝蘭與未經輻射植株葉肉細胞結構存在差異。關鍵詞 黃色素花虎頭蘭 ;黃蟬蘭 ;葉肉細胞 ;超微結構 ;葉綠體 ;線粒體 ;輻射誘變分類號 S68

    熱帶農業科學 2016年3期2016-05-30

  • 巴西橡膠樹鎂離子轉運蛋白基因HbMGT10的克隆及表達分析
    GT10定位于葉綠體膜上;酵母互補實驗表明,HbMGT10具有鎂離子轉運功能;qRT-PCR分析結果顯示,HbMGT10主要在橡膠樹葉片中表達,且是葉片中表達豐度最高的HbMGT基因;HbMGT10在葉片中的表達存在明顯的發育調控,隨葉片發育進程表達量明顯增加,在淡綠期和穩定期表達量最大;HbMGT10在成熟葉片中的表達呈現明顯的日變化,在光強度最大的12 : 00~16 : 00的表達量最大。由此推測,HbMGT10在橡膠樹葉片葉綠體膜的鎂離子跨膜轉運過

    熱帶作物學報 2016年12期2016-05-30

  • 一種快速提取微藻完整葉綠體及其DNA的方法
    藻、球等鞭金藻葉綠體及其DNA進行分離和提取。經超聲波勻漿后差速離心,可獲得比較完整的葉綠體,再經有機試劑萃取,可得到產率較高、純度較好的葉綠體DNA,經PCR擴增得到清晰的條帶。本試驗方法快速簡便,DNA質量可以滿足后續分子生物學操作需要。關鍵詞:微藻;葉綠體;葉綠體DNA;提取方法中圖分類號: Q244;S91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2-0066-03收稿日期:2015-01-15基金項目:廣東省深圳市科技項目(編號

    江蘇農業科學 2016年2期2016-04-11

  • mTERF 基因及其作用研究進展
    質,對線粒體、葉綠體功能的調控、生物進化、基因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作用。從mTERF基因與線粒體和葉綠體的關系、mTERF基因的種類和結構和mTERF基因的作用3個方面綜述了動植物中mTERF基因的研究進展。關鍵詞:基因;線粒體轉錄終止因子;線粒體;葉綠體;功能;綜述線粒體轉錄終止因子(又稱為mTERF)廣泛存在于植物和后生動物中,能夠在不同的水平上調節細胞器基因的表達[1]。研究發現,mTERF對線粒體基因的功能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2-5],對線粒體作用[

    湖南農業科學 2016年5期2016-03-12

  • 線粒體和葉綠體中能量轉化問題研究
    1)?線粒體和葉綠體中能量轉化問題研究魏和平, 曾德二*, 許 遠, 鄭彥坤, 李從虎, 吳 娟(安慶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皖西南生物多樣性研究與生態保護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安慶 246011)生命系統是一個可以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開放系統。從物質代謝的角度看,生命過程需要自身物質的不斷更新以維持其結構和功能;從信息代謝的角度看,生命系統需要不斷攝入信息熵,即負熵以維持機體有序化的生命特征;從能量的角度看,生命過程需要利用外界的能量來維持其正

    安徽農業科學 2016年1期2016-02-26

  • 巧用圖形復習“能量之源—光及光合作用”
    合作用 色素 葉綠體 光照強度1.教材分析“能量之源——光及光合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第5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的第4節內容,本節知識主要講述了“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本節內容不僅與初中教材中有關光合作用的基礎知識密切相關,而且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加深對第三章中為何把葉綠體比作“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理解;同時為必修3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選修3中生態工程等內容的

    考試周刊 2015年103期2015-09-10

  • 動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偷竊”海藻的葉綠體,并將其嵌入自己的消化細胞中。一旦進入海蛞蝓細胞,葉綠體就持續進行光合作用長達9個月,比它們在海藻體內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長得多。這一光合作用過程產生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為蛞蝓提供營養。最近,科學家使用高級成像技術證實,這種海蛞蝓的染色體中的確存在來自于這種海藻的一個基因,它可以制造對葉綠體的功能來說很重要的酶。這項研究證實,這個基因是修復葉綠體損傷、維持葉綠體運作所需的多個藻類基因之一。它不僅已融入蛞蝓染色體,而且還能傳遞給下一代。雖然蛞

    大自然探索 2015年5期2015-09-10

  • 牧草葉綠體基因組研究進展
    0020)牧草葉綠體基因組研究進展陶曉麗,王彥榮,劉志鵬(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葉綠體是植物能量轉化和光合作用的重要細胞器,也是母本遺傳信息的重要載體。葉綠體基因組信息在揭示物種進化、雜交、演變,以及物種鑒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在其他植物葉綠體基因組研究迅速發展的同時,牧草葉綠體基因組的研究也緊隨其后,但針對部分牧草的研究并未深入進行,僅僅是完成了葉綠體基因組全序列的測定。鑒于牧草葉綠體基因組研

    草業科學 2015年6期2015-06-24

  • 植物葉綠體SOD的轉錄調控與功能研究進展
    佘文琴摘要 對葉綠體SOD的遺傳分類、轉錄調控過程以及SOD在葉綠體中的功能進行綜述分析。葉綠體SOD的轉錄表達與銅分子伴侶(CCS)及Cu離子濃度密切相關。不同Cu離子濃度能夠使不同類型SOD在葉綠體中選擇性表達;在植物葉綠體中,SOD還可以進行電子傳遞、調節電子轉移以及保護光合作用等。研究SOD缺失突變體及超表達對植物的影響,對分析SOD的功能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氧;脅迫;葉綠體中圖分類號:S1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8期2015-05-30

  • 未來的“綠色牧場”
    的細胞中含有的葉綠體就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合成充足的養分。這時它就像植物那樣健康生長。而如果長期處于黑暗之中,那么眼蟲的身體就會失去綠色,像其他動物那樣,開始靠外界的食物來維持生命。這小小的生命,給科學家出了一個大難題:它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呢?說它是動物吧,它卻長著植物才有的葉綠體;說它是植物吧,它又能像動物那樣活潑地運動。這讓人們無所適從,只好把它稱為一種“綠色動物”。在海洋中,有一種叫綠海天牛的軟體動物也和眼蟲差不多。在它的消化細胞中有許多葉綠體。只要有

    科普童話·百科探秘 2015年4期2015-05-14

  • 納米顆粒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機制的研究
    作用的主要場所葉綠體相互作用,測定葉綠體光合活性、熒光效應的變化,并通過掃描電鏡、熒光顯微鏡進行觀察。研究表明納米顆粒對葉綠體光合活性的影響是通過相互接觸完成的;ZnO及CdS對其活性有明顯的抑制效應,并隨著濃度的增加其抑制效應越顯著;γ-Fe2O3納米顆粒作為電子受體,在低濃度條件下提高其活性,但隨著濃度的增加逐漸顯現為抑制效應。故而推測納米顆粒的影響機制是影響電子傳遞過程。這為納米材料在植物領域,包括納米化肥,納米仿生,可再生性高效生化探測器的發展提供

    生物學雜志 2015年5期2015-03-22

  • 兩種圓柏屬植物葉綠體膜脂肪酸組成和ATP酶活力的季節變化特征與比較
    兩種圓柏屬植物葉綠體膜脂肪酸組成和ATP酶活力的季節變化特征與比較張有福1,陳春艷1,陳拓2(1.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河南 洛陽471003;2.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甘肅 蘭州730000)摘要:以2種常綠的祁連圓柏(SabinaprzewalskiiKom.)和圓柏(Sabinachinensis(Lin) Ant.)為材料,測定葉綠體膜脂脂肪酸組分及膜功能蛋白活力的季節變化,比較分析2種植物的種間差異.結果表明:祁連圓柏和圓柏葉綠體膜脂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2015年6期2015-02-27

  • 煙草葉綠體結構及發育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
    415000)葉綠體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細胞器,是有機物合成和積累的重要場所,其含有的色素、多酚等有機物是煙葉致香成分的前體物質,因此葉綠體的形成與發育是影響煙葉產質量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國家煙草專賣局多次提出科技種煙是未來煙草農業發展的方向[1]。對影響煙草葉綠體結構及發育因素的研究在科技種煙課題上尤為重要,有關葉綠體的發育等方面的研究已成為眾多學者關注的課題。為進一步了解葉綠體結構與發育的影響因素,結合我國當前煙葉生產形勢,

    作物研究 2013年2期2013-01-25

  • 離體葉綠體熒光觀察實驗的改進研究
    425100)葉綠體是植物特有的細胞器,是光合作用的場所。1931年Kaustky和Hirsch用肉眼觀察并記錄了葉綠素熒光誘導現象[1]。將暗適應的綠色植物或含有葉綠素的組織突然暴露在可見光下,葉綠體的熒光快速上升然后下降到一個穩定狀態,這一現象稱為Kautsky效應。熒光強度隨光照時間變化的曲線稱為葉綠素熒光誘導動力學曲線。在普通生物學實驗的教學中開設了綜合性的“葉綠體的分離和熒光觀察”實驗[2],目的是使學生了解葉綠體的制備方法和葉綠體熒光產生的機理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2年12期2012-04-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