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薯率

  • 栽插方式和密度互作對鮮食甘薯產量和商品品質的影響
    中型薯比率和商品薯率。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栽插方式由于移栽秧苗的角度和入土深淺不同導致結薯位點不同,進而影響甘薯的單株結薯數量、塊根產量及商品薯率[3-4]。 前人關于栽插密度或栽插方式與產量關系的研究較多[5-8],但關于二者互作對鮮食型甘薯產量和商品品質影響的研究較少。 因此,本研究以北方薯區主栽的鮮食型甘薯品種煙薯25 為材料,設置栽插方式和密度兩因素試驗,研究其對甘薯塊根產量及商品品質的影響,以期為確定最優農藝參數和建立鮮食甘薯優質高效群體提供科學依

    山東農業科學 2023年8期2023-09-13

  • 擺動分離篩加速度特性分析及性能試驗
    關方法進行,取明薯率和破皮率為試驗指標,計算公式為:(1)(2)式中:Y1和Y2為明薯率和破皮率,%;q1為機器作業完成后露于地表的馬鈴薯質量,kg;q2為機器作業完成后明薯、埋薯、漏挖薯中表皮損傷的馬鈴薯質量,kg;Q為機器作業完成后收獲的馬鈴薯總質量,kg。4.2 試驗因素對分離篩性能指標的影響4.2.1 曲柄轉速對分離篩性能指標的影響連桿長度組合為270-370-1050,即第一、第二階篩面吊桿和連桿長度分別為270、370、1 050 mm,拖拉機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23年5期2023-05-11

  • 浙中丘陵地區甘薯生產中品種、農機、農藝融合應用研究初報
    、收獲破損率、埋薯率,并計算甘薯實際產量和大中薯率。2 結果與分析2.1 機械起壟清溝的效果由表1可知,隨著起壟清溝次數的增加,壟高和清溝率均逐漸增加。其中,起壟清溝1次后,平均壟高為18.2 cm,平均清溝率為66%;起壟清溝2次后,平均壟高為22.4 cm,平均清溝率為83%;起壟清溝3次后,平均壟高為24.1 cm,平均清溝率為86%。以上結果表明,起壟清溝1次的壟高略為不夠,且溝底清除率較低;起壟清溝2次能獲得較高的壟高和清溝率;起壟清溝3次的效果

    上海農業科技 2023年1期2023-03-01

  • 不同扦插方式及栽培密度對紫薯“內17-71”產量的影響
    “浙薯75”大中薯率有顯著影響。內江市農業科學院通過集團雜交法,選育出了熟食品質優秀的紫薯“內17-71”,為了更好地探究適于該品種的栽培方式,開展了不同扦插方式及栽培密度試驗,以期為該品種的高產高效栽培和推廣提供參考。1 材料和方法1.1 試驗材料供試紫薯品種為內江市農業科學院選育的紫薯“內17-71”。1.2 試驗方法試驗地位于內江市富溪鎮羅井村,土質為壤土,肥力中等水平。設置不同扦插方式及栽培密度2組試驗。扦插方式設計為:正插3、5、7節和倒插3、5

    蔬菜 2023年1期2023-02-02

  • 石家莊市馬鈴薯新品種篩選初探
    、單株薯重、商品薯率、大薯率),根據小區測產計算畝產。2 試驗結果分析2.1 不同品種馬鈴薯的生育進程。從表1可以看出,6個引進的品種在石家莊地區都能正常成熟。與對照相比,石薯1號的生育進程(出苗期、現蕾期和收獲期)與其最為接近,生育期短于其他品種,為97 d,其次是中薯3號、早大白和珍妮,為100 d,中薯5號和冀張薯12號的生長周期最長,為105 d,較對照晚10 d。表1 不同品種馬鈴薯的生育進程2.2 不同品種馬鈴薯的生物性狀與產量。從表2可以看出

    現代農村科技 2022年11期2022-11-25

  • 水稻育秧棚內稻殼覆蓋馬鈴薯栽培技術研究
    收獲測產,統計綠薯率、商品薯率,其中單個薯質量≥50 g確定為商品薯[9-10]。綠薯率=變綠的馬鈴薯質量/馬鈴薯總質量×100%,商品薯率=商品薯質量/馬鈴薯總質量×100%。1.4 數據分析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10軟件計算,DPS 7.05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處理對馬鈴薯出苗率的影響由2次調查結果可見(表1),稻殼覆蓋馬鈴薯的出苗率整體高于稻草覆蓋馬鈴薯的出苗率,出苗率從大到小表現為:處理2>處理1>處理4(CK)

    蔬菜 2022年11期2022-11-15

  • 基于HIDAP系統的馬鈴薯高代品系多性狀綜合分析
    、薯塊數量、商品薯率性狀表現為評價指標,對參試的14個馬鈴薯高代品系進行綜合性分析篩選。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2020年參加定西市農科院5個示范基地的14個馬鈴薯高代品系分別為0934-62、1281-109、1281-191、1350-85、1293-14、14137-20、1275-38、1025-5、1026-2、0904-75、1125-36、1233-55、1035-8、1233-25,如表1所示。表1 參加2020年多點試驗的14個馬鈴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22年5期2022-09-21

  • 山旱地馬鈴薯品種觀察試驗報告
    4.5 商品性大薯率最高的是226,為100%,其次是天11-8-2,為95%,第3 是天11-15-24 和L0109,均為90%,最低的是隴薯7 號、天11-8-24、隴薯9 號,均為30%。商品率都較高,隴薯10 號最低,為85%,其次隴薯7 號為90%,其余品種均為100%。單株產量最高的是天14-6-55,為1.96kg,其次是隴薯10 號,為1.54kg,最低的是天09-4-14,為0.75kg。平均薯重最高的是226,為0.51kg,其次是天

    現代園藝 2022年16期2022-09-06

  • 不同栽培方式對甘薯產量及結薯習性的影響
    高甘薯產量和商品薯率[9-12]。甘薯的產量主要受遺傳性狀與品種影響, 但有研究表明, 合理的栽培方式和田間管理能夠提高甘薯的產量[13-15]。劉亞軍等[16]的研究認為,甘薯的主要農藝性狀與不同栽培模式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 胡啟國等[17]的研究認為,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能夠影響商薯19 號的產量和商品薯率。 李歡等[18]的研究發現,合理的栽培方式可以提高甘薯莖尖產量, 并保證甘薯品質。 金珠群等[19]通過研究栽培方式對浙薯75 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

    農業科技通訊 2022年8期2022-08-23

  • 不同播期、不同種薯形態對秋馬鈴薯生育及產量的影響*
    處理對產量和商品薯率的影響產量由表4可以看出,A1B2產量最高為2062.6 kg/667 m2,其次為A2B2,產量為1840.4 kg/667 m2,再次為A3B2,產量為1604.2 kg/667 m2。A1B2、A2B2、A3B2產量高且差異不顯著,即8月6日切塊播種、8月12日切塊播種、8月18日切塊播種,產量高。三個處理出苗率都是100%、生育期長,所以能形成高產量。表4 不同處理產量和商品薯率比較表商品薯率A1B1商品薯率最高為72.9%,其

    農業工程技術 2022年13期2022-08-15

  • 不同種薯處理對馬鈴薯產量和商品薯率的影響
    馬鈴薯產量、商品薯率和匍匐莖生長的影響,以期為湖南省馬鈴薯高效商品薯生產提供栽培技術支持。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設計試驗于2020年1—5月在湖南省長沙市百果園進行。供試馬鈴薯品種為費烏瑞它,脫毒種薯購于內蒙古自治區。試驗設置CPPU(A)、6-BA(B)、薯塊狀態(C)3個因素,每個因素設置4個水平,通過L16(43)正交試驗設計,共16個處理,見表1。用CPPU和6-BA溶液完全將種薯表面浸濕即可。表1 試驗因素與水平1.2 試驗方法1.2.1種薯

    湖南農業科學 2022年7期2022-08-10

  • 不同生物菌肥對馬鈴薯塊莖產量、品質影響試驗研究
    可知,A 處理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商品率分別為52.4%、 32.3%、15.3%、84.7%,B 處理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商品率分別47.5%、 40.1%、12.4%、87.6%,C 處理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商品率分別為51.2%、34.3%、14.5%、85.5%,D 處理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商品率分別為47.7%、35.5%、16.8%、83.2%。施用3 種菌肥均比對照組分別增加薯塊的商品率,1.5 個、4.4 個、2.3 個百分

    四川農業與農機 2022年3期2022-06-24

  • 浙中地區甘薯品種比較試驗*
    均單薯質量、商品薯率,并折算單位面積產量;烘干后測薯塊干物質含量。(3)食味評價:挑選無病蟲害、大小均勻的薯塊洗凈晾干,蒸煮后進行感官品鑒。品鑒時未介紹品種特性,樣本隨機擺放;品鑒期間,品鑒人員獨自進行評價,互不交流。要求每個樣品放入口腔停留3~5 s,品鑒結束后收集品鑒員給出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19、SPSS25.0等軟件進行分析。2 結果與分析2.1 各參試甘薯品種的農藝性狀各參試甘薯品種的農藝性狀見表1。表1 各參試甘薯品

    上海蔬菜 2022年3期2022-06-22

  • 金東區甘薯品種比較試驗簡報
    計算單薯重及商品薯率;將小區內的塊根全部挖出,以小區為單位,稱取塊根重量,記錄總產。食味評價:挑選無病蟲害、大小均一的薯塊洗凈晾干,蒸煮熟后進行感官食味評價。在進行食味評價時,不對各甘薯品種做任何介紹,樣品隨機擺放,每個評價員獨自進行評價,互不接觸,要求每個樣品在口腔中停留3~5 s,品嘗結束后收集分析各評價員的評價數據。1.5 數據處理試驗數據均采用SPSS 25.0進行分析,表格均采用Excel 2019進行制作。2 結果與分析2.1 農藝性狀由表1可

    上海農業科技 2022年3期2022-06-11

  • 盤州市烏蒙鎮馬鈴薯不同品種比較試驗
    單株塊莖個數、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2 結果與分析2.1 生育期由表1 可知,威芋3 號(CK)生育期為101 d,青薯9 號生育期最長,為115 d,比CK晚熟14 d;宣薯2 號其次,為110 d,比CK 晚熟9 d;洋人洋生育期104 d,比CK 晚熟3 d;威芋5 號生育期最短,為100 d,比CK 早熟1 d。表1 參試馬鈴薯的生育期2.2 經濟性狀及產量由表2 可知,單株塊莖重在0.63~0.95 kg,CK 最輕,青薯9 號最重。單株塊莖數

    農技服務 2022年3期2022-04-24

  • 德國生躍植物增長劑在馬鈴薯上應用效果試驗初報
    馬鈴薯莖粗和大中薯率有一定影響,T2莖粗最粗,為1.6 cm,較對照粗0.4 cm;其次是T1、T3,莖粗同為1.3 cm,較對照粗0.1 cm;T4(ck)莖粗最低,為1.2 cm。大中薯率最高的是T2,為84.3%,較對照高9.4%,其次是T1,大中薯率為78.6%,較對照高3.7%,再次是T3,大中薯率為77.4%,較對照高2.5%;T4(ck)最低,為74.9%。各處理莖粗和大中薯率隨著植物增長劑噴施量的增加呈先增后減趨勢。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處理對

    江西農業 2022年4期2022-03-17

  • 不同種植密度對甘薯普32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計算畝產量及商品薯率。測量標準:小薯<150 g,150 g≤中薯≤500 g,大薯>500 g。 中薯即商品薯。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密度處理對植株長勢的影響由表2 可知,在對植株長勢的3 次調查中,蔓長項各處理之間無明顯差異。 密度4 000 株/畝時,在3 次調查中單株結薯個數最多,分別為2.6 個、3.6 個和4.1 個,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表2 不同密度甘薯田間調查結果采收前即8 月25 日測量時密度2 500 株/畝單株結薯個數最少,但單株薯

    農業科技通訊 2022年2期2022-02-28

  • 不同扦插密度對商薯19產量及經濟效益影響分析
    單塊薯重、大中小薯率、667 m2產量和經濟效益分析,得出最高產量、最佳經濟效益下的扦插密度,以期為商洛市商薯19的推廣提供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時間、地點試驗于2019年5月18日至10月16日在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沙河子鎮河道地進行,地勢較平坦,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撂荒。該地區屬于北亞熱帶中溫二類區,海拔670 m,年降水量780 mm,年均氣溫13.5℃,無霜期210 d[1]。1.2 試驗材料甘薯品種商薯19幼苗。1.3 試驗方法1.3.

    陜西農業科學 2022年1期2022-02-23

  • 不同種植壟向對甘薯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量,統計甘薯商品薯率、裂口率及產量。商品薯指的是單薯質量100~500 g的甘薯。1.5 數據處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錄入和計算,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2 結果與分析2.1 商品薯率、裂口率及產量的影響由表1可以看出,南北壟向、東西壟向鮮薯平均產量分別為49 070、35 487 kg/hm2,南北壟向產量明顯高于東西壟向;南北壟向、東西壟向鮮薯商品薯率分別為62.0%和43.9%,南北壟向商品薯率較東西壟向高出1

    現代農業科技 2022年3期2022-02-21

  • 影響寧夏貧困山區馬鈴薯商品薯率的氣象因子分析
    性狀差造成的商品薯率年際間變化非常大,對馬鈴薯種植收益影響很大。馬鈴薯商品薯率是大中薯占所有分化薯塊的比例,商品薯率越高,代表塊莖達到50 g/個的數量越多,售價也越高。影響馬鈴薯塊莖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品種[3],但氣象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如2000 年馬鈴薯花期遇高溫干旱,塊莖發育不良,當地馬鈴薯價格僅為0.34 元/kg,而當年正常馬鈴薯均價為1.8 元/kg,因商品性狀不佳造成經濟損失巨大。據中國馬鈴薯網價格信息(www.malingshu7.co

    湖北農業科學 2022年1期2022-02-11

  • 蘭溪市紅薯機收效果試驗初探
    法的采收質量(明薯率、漏挖率、埋薯率、傷薯率、破皮率)、生產效率、作業成本等指標。2 結果與分析2.1 采收質量由表1可知,兩個處理的明薯率均在95%以上,其中人工采收的明薯率為98.1%;機收處理在收薯作業過程中無漏挖情況出現,且在傷薯率和破皮率方面也優于人工處理,但存在一定的埋薯現象(即紅薯被機器挖出后,經過振動篩落在地面時又被一同振落的土所覆蓋)。綜上,機收處理的紅薯采收質量明顯優于人工處理。表1 不同處理采收質量對比 (單位:%)2.2 生產效率和

    上海農業科技 2021年5期2021-10-12

  • 土壤類型和播種深度對馬鈴薯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時,產量最高、大薯率最多。前人關于馬鈴薯的研究多數集中于探討不同栽培方式對馬鈴薯農藝性狀、品質、產量及其構成因素方面的影響,然而不同馬鈴薯品種對不同土壤質地和播種深度的要求也各有差異[7]。關于二季作區不同土壤質地、不同播種深度對馬鈴薯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等相關研究少有報道。河南省馬鈴薯生產中因播期、播深、密度等栽培技術不當,常常導致單產水平低、綠薯率高、商品性差、效益不高,影響并制約了馬鈴薯的種植推廣與發展[11]。因此,研究馬鈴薯不同土壤質地下最佳播種

    山西農業科學 2021年10期2021-10-12

  • 不同密度和肥料對彩色馬鈴薯‘紅美’主要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單株塊莖重、商品薯率(50 g以上塊莖占總塊莖重的百分比)和產量性狀指標。1.5 數據分析方法采用WPS 2019表格進行統計,SPSS 17.0[3]和SNK法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處理對‘紅美’主要性狀的影響不同處理對‘紅美’單株塊莖重和商品薯率的影響極顯著,對單株塊莖數影響不顯著(表3)。處理2的單株塊莖重最高,平均為0.57 kg/株,處理1的單株塊莖重最低,平均為0.37 kg/株。處理2的商品薯率最高,平均為83.3

    中國馬鈴薯 2021年4期2021-09-30

  • 魯西南地區減少化肥用量對馬鈴薯塊莖產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質含量的影響
    薯塊莖產量和商品薯率,旨在得出馬鈴薯獲得目標產量時的最少肥料用量。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試驗在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馬鈴薯試驗基地進行,供試馬鈴薯品種為‘荷蘭15’,一級種薯。試驗肥料:尿素(N 46.6%),磷肥(重過磷酸鈣P2O545%),硫酸鉀(K2O 51%)。供試土壤pH 6.98,有機質13.1 g/kg,堿解氮58.6 mg/kg,速效磷48.3 mg/kg,速效鉀128.5 mg/kg。1.2 試驗方法試驗采用L9(34)正交設計,設

    中國馬鈴薯 2021年3期2021-08-18

  • 不同肥料對馬鈴薯品質與產量的影響試驗初報
    .9 cm;大中薯率最高的是處理1(CK),為56%;最低的是處理3,為52%。不同肥料對馬鈴薯單株結薯數、大中薯率和小薯率等經濟性狀影響明顯,在試驗設計范圍內,單株結薯數和大薯率呈現遞增的趨勢,其中處理3單株結薯數最高,為7.3粒/株、處理1(CK)單株結薯數最低,為6.3粒/株;大中薯率呈現減小的趨勢,其中處理1(CK)大中薯率最高,為56%,處理3大中薯率最低,為52%。表2 經濟性狀記載3.3 產量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肥料對馬鈴薯產量有一定的影響,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1年14期2021-08-04

  • 扦插密度與扦插期對濟薯26 號產量和商品薯率的影響
    塊平均質量及商品薯率(質量≥100 g 且無病斑、無裂紋、無畸形等有商品價值的薯塊質量占鮮薯總質量的百分比)。1.4 數據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 和 SPSS 17.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2 結果與分析2.1 扦插密度與扦插期對濟薯26 號結薯習性及產量的影響從表2 可以看出,濟薯26 號的單株綠葉數、莖長、莖粗、單株分枝數和單株結薯數均隨扦插密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趨勢,且各指標在不同密度處理間存在差異,而在不同扦插

    山西農業科學 2021年7期2021-07-20

  • 鄲城縣脫毒甘薯一穴多株栽培試驗研究
    分析其產量、商品薯率及其構成和影響因素之間的差異,以期探索此種栽培模式的可行性,為其在鄲城縣大面積推廣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參試材料參試品種:鄭紅22、鄭紅23。 2 個品種都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選育而成的食用及淀粉加工兼用型甘薯品種, 鑒定編號分別為國品鑒甘薯 2010004、豫鑒薯2013002。1.2 試驗地土壤和氣候條件本試驗薯苗移栽時間為2020 年6 月8 日,收獲時間為10 月27 日。 地點在鄲城縣胡集鄉大于村(鄲

    農業科技通訊 2021年5期2021-06-22

  • 2020 年山旱地全膜雙壟溝播馬鈴薯品比試驗
    kg;經過對商品薯率的計算,得知L1027-10 的商品薯率最大,為86.91%;隴薯13 號、隴薯11 號、隴薯7 號、LE111、隴薯14 號的商品薯率分別為70.86%、77.75%、53.36%、63.38%、75.36%;隴薯10號的商品薯率最低為,51.00%。2.4 產量結果由表5 可知,LE111 產量最高,為24439.5kg/hm2,隴薯7 號(CK)產量最低,為12 613.5 kg/hm2,其余品種的產量從高到底依次為L1027-1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1年9期2021-05-25

  • 冬作區優質馬鈴薯新品種篩選試驗
    滑,芽眼淺,大中薯率為65%,田間裂薯率為1%;中薯早43為黃皮黃肉品種,薯形為長卵圓形,塊莖整齊度為整齊,薯皮光滑,芽眼淺,大中薯率為70%,田間裂薯率為2%; 中薯早39 為黃皮白肉品種,薯形為長卵圓形,塊莖整齊度為整齊,薯皮光滑,芽眼中,大中薯率為75%;中薯早46 為白皮白肉品種,薯形為長卵圓形,塊莖整齊度為整齊,薯皮光滑,芽眼淺,大中薯率為55%; 中薯566 為黃皮黃肉品種,薯形為長卵圓形,塊莖整齊度為整齊,薯皮光滑,芽眼淺,大中薯率為72%,

    農業科技通訊 2021年4期2021-05-23

  • 不同殺秧方式對冀張薯8 號產量和耐儲性的影響
    ,薯皮光滑,商品薯率75.8%。但是,冀張薯8 號野生性很強,收獲時地上部植株為綠色,馬鈴薯并未完全成熟,塊莖表皮幼嫩,含水量高,未形成木栓層,收獲和運輸過程中容易擦傷,導致病原菌容易侵害到馬鈴薯塊莖內,增加了感病率,爛窖現象嚴重,不易儲藏。殺秧作為一種收獲前的管理措施,能有效促進薯皮木栓化,降低收獲過程中對塊莖的機械損傷,提高收獲質量[7]。馬鈴薯殺秧作為一項重要的栽培措施,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脫毒馬鈴薯生產中[8]。殺秧的目的是清除壟面植株遮蓋,增加光照,

    湖北農業科學 2021年5期2021-04-10

  • 甘薯生產試驗總結
    %,位居第一。大薯率61.4%,中薯率32.1%,小薯率為6.5%,可在我市推廣。銅薯22-4單產2916.5kg/667m2,比對照增產12.5%,位居第二。大薯率70.8%,中薯率27.0%,小薯率為2.2%??稍谖沂型茝V。豫薯抗病一號比對照減產3.0%,位居第四,86-21比對照減產3.3%,位居第五,不適宜我市栽培。

    新農民 2020年35期2020-12-21

  • 四川秦巴山區馬鈴薯新品種引進篩選
    和≥50 g商品薯率。1.4 統計分析方法采用DPS 14.5統計軟件計算與分析試驗數據。2 結果與分析2.1 物候期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品種馬鈴薯的生育期差異較大。在2018年,供試品種的生育期在67~91 d。白黃色組品種中,中薯5號生育期最長,為85 d,興佳2號生育期最短,為67 d,中薯2號和希森3號出苗最早,除中薯5號外,其余品種成熟期一致。紫色組品種中,蓉紫芋5號生育期最短,為72 d,紫云1號最長,為91 d。紅色組品種紅美生育期為72 d

    耕作與栽培 2020年5期2020-11-25

  • 不同品種脫毒馬鈴薯種植密度比較試驗
    不同密度對大小薯率的影響由表2可知,冀張薯12號在試驗所設的3個密度下,小薯率分別為13%(10cm)、10%(15cm)、10%(20cm),小薯率基本持平。大薯率分別為87%(10cm)、90%(15cm)、90%(20cm),大薯率基本持平;興佳2號在試驗所設的3個密度下,小薯率分別為38%(10cm)、19%(15cm)、26%(20cm),其中10cm株距的小薯率最高。大薯率分別為62%(10cm)、81%(15cm)、84%(20cm),其中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0年18期2020-11-11

  • 不同種植密度對馬鈴薯出苗及生長的影響
    粗、塊莖數及大中薯率有較大影響,馬鈴薯莖粗、塊莖數、大中薯率均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大而減小。平均莖粗以處理1和處理2最粗,均為1.4 cm,處理3和處理4為1.3 cm,處理5最小,為1.2 cm,處理1和處理5之間相差0.2 cm;平均塊莖數處理1為7.5個,處理5為6.4個,兩者相差1.1個;處理1的大中薯率分別比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高出2.2個百分點、3.5個百分點、6.6個百分點、12.0個百分點。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1、處理2的平均莖粗、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0年13期2020-09-23

  • 紫甘薯川紫薯1 號優化栽培技術研究
    5.63%,商品薯率73%,中熟,熟食品質優,花青素含量45.97 mg/100 g[9]。移栽期、移栽密度和施肥量[10-12]是影響甘薯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生產中甘薯種植密度和施肥量存在較大的隨意性[13],很難找到適宜結合點[14]。近年來,已有學者采用多元二次正交旋轉回歸設計對榕薯5 號、廣薯87、川薯217 等不同地區審定甘薯品種從移栽密度、移栽期、施肥水平等因素進行栽培技術優化研究[15-17]。目前對川紫薯1 號移栽期、移栽密度和復合肥施用

    山西農業科學 2020年8期2020-08-13

  • 湖北省高山、二高山區中晚熟鮮食馬鈴薯新品種評價
    莖數、株高、商品薯率與產量性狀相關性較高。莫慶忠等[15]研究認為,單株塊莖質量與單株塊莖數、平均單薯重、大中薯率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平均單薯質量呈顯著負相關;產量與株高、單株塊莖質量、平均單薯質量和大中薯率之間均呈極顯著正相關。吳承金等[16]對9 個品系在恩施地區的適應研究表明,產量與單株結薯數、單株薯重、株高、莖粗、主莖數、出苗率等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而與商品薯率和干物質含量呈顯著負相關。綜上可知,在不同的生態環境、遺傳基礎以及分析方法下,馬鈴薯性狀之間

    中國馬鈴薯 2019年6期2019-12-28

  • 秋馬鈴薯品種比較試驗
    3可以看出,商品薯率在70%以上的有隴薯13號、張薯12、晉薯16,除青薯9號和冀張薯8號的商品薯率比對照低,其他的都比對照的高,商品薯率最低的是冀張薯8號。7 產量調查與方差分析表4 產量調查表kg由表4可以看出,中薯20、張薯12號、晉薯16、青薯9號、LK99、隴薯7號比對照紫花白畝產量高,畝產量最高的是青薯9號2 083.3 kg/畝,其次是晉薯16號2 063.3 kg/畝,最低畝產是青薯10號1 370 kg/畝。表5 方差分析表由表5計算得知

    西北園藝(綜合) 2019年6期2019-11-18

  • 福建省近年來審定馬鈴薯品種主要性狀演變分析
    塊莖鮮質量、商品薯率、干物質含量等7個農藝性狀,以及對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重花葉病毒病、輕花葉病毒病、卷葉病毒病這6種病害的抗性性狀,統計數據為各品種連續兩年參加福建省區域試驗的平均結果。數據統計分析采用DPS軟件[16]對各農藝性狀與產量進行相關性和通徑系數分析。表1 2004—2014年福建省審定馬鈴薯品種名稱、育成單位及審定編號2 結果與分析2.1 產量和農藝性狀演變分析根據參加福建省馬鈴薯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多的試驗結果,分析了2004—2014

    江蘇農業科學 2018年23期2019-01-09

  • 不同收獲期對甘薯“金徐薯69”產量的影響試驗初報
    品薯產量及其商品薯率的影響,以期確定“金徐薯69”的適宜收獲期,為其生產應用提供科學依據?,F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概況試驗于2017年設在金華市農科院科研基地內進行,供試地塊土壤為沙質粘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機質含量19.8%、堿解氮含量107.0 mg/kg、有效磷含量15 mg/kg、速效鉀含量53 mg/kg、pH 4.92,田塊排灌條件較好。供試甘薯品種為“金徐薯69”,以“徐薯18”為對照品種。甘薯均于3月中旬采用“大棚

    上海農業科技 2018年6期2018-12-27

  • 扦插方式對甘薯結薯習性和商品薯率的影響
    作物產量以及商品薯率[7-8]。有研究表明[9],合理的栽培方式能夠促進多發根,多結薯,產量提高10%~20%。金珠群等[10]研究表明,不同的扦插方式對甘薯的產量、結薯習性以及薯體外形有著較大的影響。項永齋等[11]研究表明,直播栽培能夠延長生育期,提高鮮薯產量和商品薯率??梢?,栽培方式的不同影響甘薯的生長發育。近年來,關于甘薯肥料、密度等高效栽培措施已進行了較多的研究,而關于不同扦插方式對甘薯生長發育及結薯習性的影響研究并不多。商薯12號是高淀粉型品種

    山西農業科學 2018年7期2018-07-13

  • 高山馬鈴薯晚疫病藥劑防治試驗
    每公頃產量、大中薯率、晚疫病薯率。表1 試驗藥劑Table 1 Fungicides tested and their descriptions表2 試驗處理與應用Table 2 Treatment and application method1.4 馬鈴薯晚疫病病情分級標準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6%~10%;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11%~20%;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21%~50%;9

    中國馬鈴薯 2018年3期2018-07-05

  • 紫色甘薯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研究
    1鮮薯產量、大中薯率和經濟效益的影響。結果表明,覆膜能顯著提高紫色甘薯的鮮薯產量,覆黑膜和白膜比不覆膜分別增產14.64%和7.81%,其中覆黑膜增產極顯著;覆膜后紫色甘薯的大中薯率分別提高15.54個百分點和14.72個百分點;覆膜還能提高紫色甘薯種植的經濟效益,增加投入產出比,覆蓋黑膜,紫色甘薯凈收益增加11 643.90元/hm2,收益增加52.73%;覆蓋白膜,紫色甘薯凈收益增加8 799.80元/hm2,收益增加39.85%。覆膜后,增產增收效果

    湖北農業科學 2018年8期2018-06-08

  • 遼西北地區馬鈴薯優質品種篩選試驗
    從產量性狀和商品薯率來看,希森6號產量最高,比對照增產45%,但商品薯率只有72%。其次是中薯138號,產量居第二位。商品薯率達84%,且增產28%。產量最低的為希森8號,但是希森8號作為彩色品種系列與其它常規品種沒有可比性。表2 各品種田間性狀及植株形態表現表3 各品種外觀品質及產量表現4 結論所有品種中,綜合各方面性狀表現最好的品種為中薯138號,產量高的同時保證了商品薯率,其次為希森6號,產量高但商品薯率略差。最后得出結論中薯138號和希森6號比較適

    現代農村科技 2018年4期2018-04-24

  • 兩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馬鈴薯原原種產量的影響
    原原種粒數。有效薯率:指單位面積上收獲的有效薯占總產量的百分比。大薯率:指單位面積上收獲的大薯占總產量的百分比。1.4 數據分析采用Excel 2007和DPS 7.05統計軟件計算與分析試驗數據。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多效唑濃度對馬鈴薯原原種產量的影響噴施不同濃度的多效唑對馬鈴薯原原種產量性狀的影響如表1所示:一定濃度的多效唑可促進總產量的增多,同時有效薯率和大薯率提高。處理3也就是多效唑濃度為50mg/L的時候,此影響最為顯著,費烏瑞它的總產量為7

    四川農業科技 2018年1期2018-03-14

  • 馬鈴薯施用黃腐酸肥料試驗初報*
    每處理總產及商品薯率。表 1 各處理肥料用量對照表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處理產量表現詳見表2,根據收獲測產結果可以看出,產量最高的是處理2,即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增施黃腐酸肥料的處理,折合每公頃產30.24t;產量排第2的處理是對照處理,折合每公頃產29.30t;產量最低的處理是處理3,即減少1/3農家肥但增施黃腐酸肥料的處理,折合每公頃產28.04t。其中處理2較處理1增產0.94t/hm2,增幅3.2%;處理3較對照處理1減產1.26t/hm2,減幅

    四川農業與農機 2017年5期2017-11-10

  • 馬鈴薯新品種篩選試驗初報
    黑脛病發生。從裂薯率來看,N195高于對照中5(6.7%),為10.0%。其次為N219,其他品種(系)均未裂薯。從爛薯率來看,各品種(系)除N195爛薯率為3.3%外,其他均無爛薯。N108、N148與N88有少量的二次生長,其中N148相對較高。從商品薯率來看,D692、N143、N191、N195、N215、N88高于對照,均超過80%,其 中 N195最 高( 為 93.3%)。D862、N108、N219、NFJ6、07HE147-4與07HE1

    湖南農業科學 2017年9期2017-10-24

  • 涼山州馬鈴薯“青薯9號”早春(冬)作栽培技術研究*
    加產量下降,商品薯率降低;根外追肥處理比不追肥處理產量平均增產5.5%,商品薯率平均提高4.4%;在本區域種植早春(冬)作馬鈴薯“青薯9號”以密度5.25萬株/hm2為佳,在現蕾至花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可以提高產量和商品薯率?!扒嗍?號”是從青海省農科院引進并通過四川省品種審定的馬鈴薯新品種,2015年通過四川省審定后成為四川省主推品種,近兩年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為給生產上提供科學的栽培技術指導,筆者在春作密度、肥力試驗研究基礎上,又在涼山州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早

    四川農業與農機 2017年4期2017-08-28

  • 緩控釋肥施用對旱作區全膜馬鈴薯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粗)、產量及商品薯率的影響顯著,在施用900 kg/hm2的高肥水平時,其溝施處理的馬鈴薯產量、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達到最大,分別達43 609 kg/hm2、72.1%和92.7%。施肥方式對馬鈴薯單株結薯數、大薯數、單株薯重、大薯重、產量和大薯率影響顯著,且在3種施肥水平下,集中溝施(F)處理的馬鈴薯產量、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高于表層撒施(B)處理,其中在高肥水平下HF處理較HB處理平均增產達2 835 kg/hm2,增產率為6.9%。施肥水平×施肥方式對

    中國馬鈴薯 2017年2期2017-04-20

  • 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對馬鈴薯產量和商品薯率的影響
    微肥對馬鈴薯商品薯率的影響從表3可以看出各處理間商品薯率均達到顯著差異水平。商品薯率最高的為處理C,達到92.66%。處理D商品薯率僅為80.75%,低于對照。綜合來看,施用400倍液和600倍液多元復合微肥有利于提高馬鈴薯商品薯率。表2 不同處理馬鈴薯產量統計表3 不同處理馬鈴薯塊莖的商品薯率 %3 結論3.1 噴施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能使馬鈴薯株高增高,莖稈增粗,主莖數和分枝數增多,提前施用能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性,預防早衰,延長馬鈴薯生長期,有利于馬鈴

    蔬菜 2016年12期2016-10-29

  • 馬鈴薯新品種比較試驗
    均為淺芽眼。商品薯率方面,3個新品種商品薯率均低于對照紫花851,其中克新23號的商品薯率最高,為80.2%,克新21號和克新25號的商品薯率分別為78.0%和72.0%。表1 參試馬鈴薯品種主要性狀表現2.2 產量從表2可知,克新25號和克新23號每667 m2產量分別為2208.74 kg、2078.82 kg,均高于對照品種紫花851,且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诵?1號產量低于對照品種紫花851,且差異達顯著水平。表2 參試馬鈴薯品種的產量表現3 小結與

    福建農業科技 2016年9期2016-02-17

  • 9個北方甘薯品種在湛江地區的篩選試驗
    外,其余品種大中薯率均高于80%,徐薯22大中薯率最高,達 94.3%。2.2 鮮薯產量和薯干產量 由表3可知,9個北方甘薯品種中鮮薯產量高于對照的有6個,其中煙薯25的鮮薯產量最高,紅皮蘇薯8號次之,分別為39 659.3和38 625.4 kg/hm2, 比對照廣薯87增產45.4%和41.6%,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 <0.01);徐薯食5 的鮮薯產量為34 876.1 kg/hm2,比對照廣薯87增產27.9%,達顯著水平(P <0.05);徐薯22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23期2015-12-22

  • 兩種水溶肥在馬鈴薯生產上的追肥效果試驗
    產量,并統計大中薯率。數據應用SPSS19.0進行方差分析和顯著性差異檢驗。2 結果與分析2.1 追施水溶性肥料后馬鈴薯產量表現從表3的數據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在追施2種水溶性肥料后,馬鈴薯產量相較于不追肥的空白對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T1處理產量最高,較CK增產幅度達47.59%;其次為T6、T2處理,產量分別為1574.07kg/667m2和1558.52kg/667m2,較CK分別增產43.51%、42.09%。T1、T2、T6處理均與其他處理有

    四川農業與農機 2015年6期2015-07-07

  • 種植密度對馬鈴薯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數、結薯數、大中薯率、小薯率及產量影響,旨在為馬鈴薯生產提供理論指導。結果表明,馬鈴薯主莖數、結薯數、小薯率和產量隨種植密度減小呈遞減趨勢,大中薯率呈遞增趨勢;各行距下主莖數、結薯數、小薯率和產量均是種植密度為121 200株·hm-2最高,大薯率均是種植密度為72 700株·hm-2最高;總體來看,不同種植密度間對主莖數、結薯數、產量影響存在顯著差異;種植密度121 200株·hm-2小薯率較高,適合生產種薯,其中以株行距為15 cm×20 cm最適合生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15年7期2015-07-05

  • 馬鈴薯拌種劑拌薯寶
    降低隴薯3號腐爛薯率9.9%~23.0%、隴薯5號腐爛薯率7.2%~21.4%、隴薯6號腐爛薯率8.2%~17.5%、莊薯3號腐爛薯率2.6%~5.7%、LK99腐爛薯率7.9%~9.2%。1.4 提高商品性使用拌薯寶能明顯提高商品薯率,且薯塊相對大而整齊。如可提高隴薯3號商品薯率61.8%~135.0%、隴薯5號商品薯率2.6%~5.9%、隴薯6號商品薯率1.4%、莊薯3號商品薯率0.8%~4.3%、LK99商品薯率1.6%~11.4%。1.5 增產增收

    甘肅農業科技 2014年9期2014-04-15

  • 注射式節水灌溉對旱地全膜壟作馬鈴薯的影響
    查統計大、中、小薯率和商品薯率及單株產量,并按小區計產。2 結果與分析2.1 主要經濟性狀2.1.1 結薯率 試驗結果(表1)表明,各注水處理較露地壟作側播不注水(CK1)、全膜壟作側播不注水(CK2)的大、中、小薯率均有提高,其中大薯率以處理④最高,為36.7%,較處理①(CK1)、處理②(CK2)分別增加7.3、2.5百分點;處理③次之,為35.3%,較處理①(CK1)、處理②(CK2)分別增加5.9、1.1百分點。中薯率以處理⑤最高,為45.7%,較

    甘肅農業科技 2013年7期2013-12-26

  • 不同藥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檢查爛薯并計算爛薯率。1.3 播種與管理試驗設在恩施市天池山,海拔1 200m,壤土,肥力中等,前茬油菜,播前翻耕,人工碎土后播種。試驗于2011年1月13日播種,施復合肥750kg/hm2(N-P-K:15-15-15)作底肥,于2011年3月26日追苗肥,追施尿素300kg/hm2,同時中耕除草,于2011年5月10日第1次施藥,2011年5月23日第2次施藥,2011年6月9日第3次施藥,于2011年7月3日成熟收獲。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藥劑處

    植物保護 2012年5期2012-08-27

  • 寧夏西吉縣馬鈴薯主栽品種對晚疫病的抗性調查
    情況、產量、商品薯率三方面的調查結果,及綜合性狀排位來確定西吉縣馬鈴薯主栽品種對晚疫病的抗性。田間自然發病情況調查:在苗期、開花期、薯塊膨大期對15個主栽品種的晚疫病發生情況進行調查。馬鈴薯晚疫病分級方法采用國際馬鈴薯中心9級分級標準。測量不同品種馬鈴薯塊莖產量,折合每667 m2產量。每品種分小區收獲時按薯塊大小分級計數商品薯:50 g以上為商品薯,50 g以下為非商品薯,商品薯所占的質量百分比為商品薯率。將15個品種的抗病性按照由強到弱,產量和商品薯率

    中國蔬菜 2011年19期2011-08-07

  • 不同種植密度對蔗地套種馬鈴薯產量和商品率的影響
    馬鈴薯產量和商品薯率的影響,以明確四川地區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最適播種量。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供試馬鈴薯品種為蜀水洋芋,供試甘蔗品種為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自育品種川蔗26號。1.2 試驗方法試驗設在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資中試驗站,沱江灰沖積中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海拔315.8 m,年均氣溫17.8℃,平均降雨量837 mm。試驗共設7個馬鈴薯種植密度處理,處理A~G的種植密度依次為 2.40萬、3.00萬、3.90萬、4.50萬、5.10萬、6.00萬、

    園藝與種苗 2011年5期2011-06-07

  • 馬鈴薯新品種鄂馬鈴薯7號高產栽培試驗
    。但兩點平均商品薯率最高的是處理1,而處理6的商品薯率僅居第三。由于處理6的產量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因此該處理的商品薯產量仍是最高的(表2)。2.2 不同底肥間產量比較底肥處理間產量差異顯著,兩試驗點以每667 m2復合肥25 kg作底肥的產量顯著高于其它底肥種類的產量,兩點平均達2 114.9 kg(表3)。以每667 m2復合肥10 kg+過磷酸鈣25 kg作底肥的產量比以牛糞 2 500 kg作底肥的產量要高,但兩種底肥間產量差異不顯著。以每667 m

    中國馬鈴薯 2010年6期2010-04-16

  • 氮磷鉀肥施用量對莊薯3號商品薯率的影響
    谷縣農業局)商品薯率是衡量馬鈴薯種植效益的重要指標,提高馬鈴薯商品薯率也就是提高馬鈴薯的種植效益。林清舉[1]和王如平等[2]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栽培方式能改變馬鈴薯的商品薯率。周元成等[3]的研究結果表明,施有機和無機復合肥能提高馬鈴薯的商品薯率,比對照提高 35.51%。吳海勇等[4]的研究表明,商品薯率與種植密度有關,隨種植密度的降低而提高。郭志平等[5]的研究表明,微肥浸種能提高馬鈴薯的商品薯率,其中以0.08%MnSO4浸種馬鈴薯的商品率比不浸種的

    長江蔬菜 2010年10期2010-02-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