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分利用效率

  • 半干旱區雨養春小麥蒸騰效率的計算與應用
    區春小麥水分利用效率的變化。結果表明,半干旱區雨養春小麥耗水量與產量呈極顯著的線性關系(P<0.01),不受不同年份氣候條件、供水變化以及作物品種的影響。春小麥蒸騰效率平均為16.301 kg/(hm2·mm),土壤水分蒸發量平均為156 mm。而依據自由水面蒸發量推算每年的春小麥蒸騰效率,所獲得的蒸散量與實測產量關系符合該地區文獻記錄的耗水量與產量關系,論證了蒸騰效率在不同地區相同作物中的保守性特點。同時依據桶栽試驗觀測所得的胞間二氧化碳濃度與大氣二氧化

    江蘇農業學報 2023年7期2023-12-13

  • 半干旱雨養農業區春小麥水分利用效率變化及其年型劃分
    同來源的水分利用效率,以選擇適宜種植春小麥的氣候年型,旨在為半干旱雨養農業區農民種植決策提供依據。以半干旱雨養農業區的典型代表區域定西市安定區為例,采用定西地面氣象觀測站與定西農業氣象試驗站1987 — 2011年的觀測資料,分析了當地春小麥對不同來源水分的利用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定西市安定區1987 — 2011年25 a間春小麥主要生育期氣候存在暖干化趨勢,但春小麥降水利用效率和播前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未出現明顯的變化。播前土壤水分是影響生育期降

    甘肅農業科技 2023年9期2023-10-10

  • 根系分區交替灌溉不同灌水上限對西瓜和甜瓜生長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分吸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根系分區交替灌溉條件下,西瓜、甜瓜最佳灌水上限處理是90%田間持水量,該處理下西瓜、甜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維生素C含量、果實中含氮、鉀量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較100%田間持水量灌溉上限處理分別顯著提高40.56%、33.35%,且產量下降不明顯,有助于西瓜和甜瓜生長、養分積累和品質提升,同時達到節水的目的。綜上,本研究可作為山西晉中地區設施節水提質增效的一種灌溉模式推廣應用。關鍵詞:西瓜;甜瓜;根系

    天津農業科學 2023年9期2023-10-05

  • 引黃灌區夏玉米-冬小麥連作實時灌溉制度研究
    ,各年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別提升13.6%、12.3%、18.3%。關鍵詞:夏玉米-冬小麥連作;引黃灌區;灌溉制度;實時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S274.1;TV882.1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 j.issn.1000-1379.2023.07.022引用格式:馬建琴,張雅琪,郝秀平.引黃灌區夏玉米-冬小麥連作實時灌溉制度研究[J].人民黃河,2023,45(7):120-124,156.黃河下游引黃灌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出地

    人民黃河 2023年7期2023-08-27

  • 冬播對旱作區不同熟期糜子生長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質的影響
    長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質的影響,以寧糜9號(中熟品種)和隴糜15號(晚熟品種)為研究對象,設置冬播覆膜種植(WH1)、冬播露地種植(WH2)、春播覆膜種植(CK)3種不同栽培方式。結果表明,冬播條件下,糜子抽穗后主莖總干物質和籽粒干物質積累量逐漸增加,WH1處理在成熟期表現最高,其他各器官干物質積累量表現先增加后降低;冬播糜子增熵效應苗期最明顯,WH1、WH2處理0~100cm土層平均含水量寧糜9號分別提高22.14%、1.2%,隴糜15號分別提高11.

    江蘇農業科學 2023年13期2023-08-14

  • 不同覆蓋方式對秋馬鈴薯產量與土壤水分的影響
    和干薯的水分利用效率與產量表現B2>B1>CK。本試驗條件下,稻草覆蓋(B2)是泉州市紅壤產區秋種泉薯5號推薦的適宜覆蓋栽培方式。關鍵詞: 覆蓋方式;馬鈴薯;土壤溫度;水分利用效率;產量中圖分類號: S 5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0253-2301(2023)05-0064-06DOI: ?10.13651/j.cnki.fjnykj.2023.05.011Effects of Different Mulching Methods

    福建農業科技 2023年5期2023-08-09

  • 圓柏刺葉和鱗葉的光合功能比較
    率較高,水分利用效率相對較低。因此,多年生圓柏仍保留部分幼年期的刺葉對其生長發育是有利的,刺葉與鱗葉更替則有助于圓柏適應干旱環境。關鍵詞:? 圓柏;? 刺葉;? 鱗葉;? 光合作用;? 葉綠素熒光;? 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 ?S 718. 4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1001 - 9499(2023)04 - 0006 - 05Comparison of Photosynthetic

    林業科技 2023年4期2023-07-25

  • 馬鈴薯不同覆蓋方式抗旱增產效果對比試驗
    20%,水分利用效率為7.1 kg/mm·畝;秸稈覆蓋壟作栽培平均畝產2 315.4 kg,比露地栽培增產343 kg,增幅17.4%,水分利用效率為6.2 kg/mm·畝。關鍵詞? ?馬鈴薯;覆蓋方式;水分利用效率;產量;抗旱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 ?馬鈴薯品種為莊薯3號;黑色地膜;玉米秸稈。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4.4 m×6 m=26.4 m2。設5個處理,處理1:全膜壟作側播;處

    西北園藝·蔬菜 2023年4期2023-07-20

  • 限水條件下不同類型冬小麥品種產量及光合特性的變化
    質積累、水分利用效率及籽粒產量的影響,于2020—2021年選用河北省6個冬小麥品種為材料,試驗設冬后W2(拔節水和灌漿水)、W1(拔節水)和W0(無灌溉)3個水分處理,測定不同冬小麥品種在各時期生理指性和光合參數,測定不同灌水條件下各要素與產量之間的變化規律。結果表明,各小麥品種葉片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SPAD值、穗數、穗粒數和千粒質量均隨著灌水次數的減少而降低;在不同限水條件下,中麥1062、盈億165、石新828的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的降幅較小,其

    江蘇農業科學 2023年10期2023-06-17

  • 豆科綠肥還田與氮肥配施對旱地冬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特征的影響
    ;產量;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S512.1+10.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1302(2023)08-0232-08基金項目: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JR10RA277);甘肅省重點研發計劃(編號:18YF1GA065)。作者簡介:楊學珍(1973—),女,甘肅靈臺縣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作物栽培與育種研究。E-mail:yangxuezhen8266@163.com。綠肥作為重要的有機肥源,在農業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中潛力極大[1]。研

    江蘇農業科學 2023年8期2023-05-23

  • 基于多層次模糊評判法對小麥調虧溝灌方式的分析
    麥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篩選出兼顧冬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調虧溝灌方式。結果表明,隨著水分控制下限的增加,冬小麥在2種溝灌方式下產量亦隨之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和經濟系數在水分控制下限為80%時降低。常規溝灌和隔溝交替灌溉2種溝灌方式下,水分控制下限為70%時冬小麥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分別為1.86 kg/m3 和1.90 kg/m3 )。說明,適度水分虧缺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隔溝交替灌溉可大幅降低灌溉耗水總量,因此在灌溉水充足的地區推薦采用常規溝

    江蘇農業學報 2022年3期2022-07-16

  • 科爾沁沙地5種闊葉樹葉片δ13C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變化
    在旱季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達到75%以上,比較適合科爾沁沙地南緣半干旱的氣候條件。關鍵詞科爾沁沙地;闊葉樹;穩定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S718.45文獻標識碼: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2.03.002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Leaf of Five Types Broadleaf? Tree in HorqinChi Li

    防護林科技 2022年3期2022-06-06

  • 灌水對水肥一體化制種玉米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明顯。灌水次數從10次增加至20次時,制種玉米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降低趨勢,灌水次數多于15次并繼續增加時,制種玉米減產顯著。灌水次數和灌溉定額之間不存在互作效應。在灌溉定額偏低條件下,增加灌水次數會造成制種玉米嚴重減產。當生育期灌溉定額為3 000 m3/hm2、灌水次數為10次時,折合產量較高,為7 386.9 kg/hm2,較其余處理增產-2.77%~93.58%;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為17.83 kg/(mm·hm2),較其

    甘肅農業科技 2022年11期2022-05-30

  • 密度、肥量對旱地玉米產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響分析
    條件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達35.3 kg/(mm·hm2);在相同施肥條件下,高密度(67 500株/hm2)的產量比低密度(45 000株/hm2)有明顯提高。由此可知,在高密度條件下更能有效利用水分。玉米獲得最高產量的土壤水分條件和肥料供應密切相關,與正常供肥相比,低肥條件下土壤水分消耗較高,高密度下產量隨肥料投入的增加顯著提高。關鍵詞:密度;肥料;水分利用效率;產量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7-0025-03? ? ? ?中國圖書分

    種子科技 2022年7期2022-05-26

  • 熱浪對植物光合作用和水分傳輸與利用的影響研究進展
    輸系統、水分利用效率和生長發育等影響的研究結果進行總結歸納,探討了植物光合作用和蒸騰耗水對熱浪下的高溫與干旱脅迫的響應策略及其適應機制。同時,提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問題并對未來研究進行了展望,以期豐富植物光合作用和水分傳輸與利用等生理特征對極端氣候事件的響應理論。關鍵詞 極端氣候;光合作用;水力結構;熱脅迫;水分脅迫;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 Q 9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09-0004-05doi:10.3969/j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9期2022-05-17

  • 水稻葉片特征與水分利用效率的關系研究進展
    熱點。從水分利用效率的內涵和葉片結構、葉片化學組成、葉片水力參數、葉片光合等方面概述了水稻葉片特征及其與水分利用效率的關系,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對未來研究的方向進行了展望。關鍵詞 水稻;葉片特征;水分利用效率;關系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07-0016-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7.004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Research P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7期2022-04-19

  • 10種彩葉樹種光合特性研究
    騰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S718.4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215(2022)01-0011-03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2.01.004Abstract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 transpiration rate of 10 colored-leaved tree species ( Ginkgo biloba,Semiliquidambar cath

    防護林科技 2022年1期2022-02-21

  • 不同水氮條件下壟膜溝灌玉米的產量及水分利用效應
    氮,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其中施N 300 kg/hm2、灌水定額為4 500 m3/hm2處理的玉米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相對較高,與最高產量處理施N 300 kg/hm2、灌水定額為5 400 m3/hm2相比,僅減產0.17%,減產差異不顯著,且水分利用效率較施N 300 kg/hm2、灌水定額為5 400 m3/hm2處理提高了11.45%,節水900 m3/hm2。在河西走廊壟膜溝灌栽培條件下,可選擇施N 300 kg/hm2和灌水4 500 m3/

    甘肅農業科技 2021年11期2021-12-08

  • 干旱對冬小麥旗葉光合參數、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2013-2015年,在防雨棚池栽條件下,以強抗旱性冬小麥品種晉麥47(JM47)和弱抗旱性冬小麥品種偃展4110(YZ4110)為材料,設置拔節后持續干旱處理(W ?1 處理, 0~ 140 cm土層的相對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 50%± 5%)、花后干旱處理(W ?2 處理,拔節期-孕穗期 0~ 140 cm土層的相對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 70%± 5%,花后 0~ 140 cm土層的相對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 50

    江蘇農業學報 2021年5期2021-11-14

  • 不同生產模式對馬鈴薯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薯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全生育期,不同處理土壤含水量在0-100cm呈現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變化,其中60-80cm土層土壤含水量最高,但各處理無顯著差異,T3(全膜覆蓋壟上微溝+化肥減量追施+深旋松耕作)和T4(全膜覆蓋壟上微溝+化肥減量追施+深旋松耕作+綠肥間作)處理塊莖產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與CK(全膜覆蓋壟作)、T1(全膜覆蓋壟上微溝)和T2(全膜覆蓋壟上微溝+化肥減量追施)處理相比,塊莖產量分別高25.00%、15.63%、17.1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1年4期2021-08-09

  • 灌水量對冬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素指標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灌溉量的增加,冬小麥產量構成因素千粒重、穗粒數、穗數變化趨勢較一致,均為先增加后減少。當灌水量為127~217 mm時,隨著灌水量的增加,千粒重、穗粒數、穗數顯著增加;當灌水量為217~315 mm時,隨著灌水量的增加,千粒重、穗粒數、穗數呈緩慢減少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當小麥生育期灌水量217 mm、春季關鍵期3次灌水、每次灌水60 mm時,冬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達到最高,分別為8 396.72 kg/h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11期2021-07-16

  • 有機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對馬鈴薯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了馬鈴薯水分利用效率,與對照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分別提高了50.62%、54.95%、62.22%和50.07%,與純施化肥相比則分別高12.80%、16.04%、21.49%和12.39%。綜上所述,施用有機肥能夠提高馬鈴薯地上地下生物量、塊莖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因此30%有機肥氮替代化肥氮是適合定西地區馬鈴薯生產的最佳比例。關鍵詞:馬鈴薯;有機肥;產量;水分利用效率馬鈴薯是糧菜兼用型作物,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發揮了巨大作用[1-3],特別是馬鈴薯作為定西地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1年3期2021-07-11

  • 滴灌水肥一體化對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的影響
    小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以W3N2處理最高,與W1N1處理相比,小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1.70%。綜合考慮,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在W3N2處理下最高,因此,小麥施純氮240 kg/hm2,底施60%純氮、拔節期追施25%和灌漿期追施15%純氮,同時在小麥拔節期、開花期和灌漿期進行3次灌水的滴灌水肥一體化處理是小麥高產又節水的最優模式。關鍵詞?小麥;滴灌水肥一體化;產量;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S512.1;S14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9期2021-06-22

  • 施氮量和密度對黨參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參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對黨參一等品和二等品有顯著影響。在同一密度下,隨著施氮量的增加黨參一等品和二等品顯著增加,施氮量達到120 kg/hm2時一等品和二等品所占比例最高,黨參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同一施肥量下,黨參一等品和二等品所占比例、產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在密度為80萬株/hm2時最高。綜上,施氮量為120 kg/hm2,密度為80萬株/hm2為試區黨參栽培最佳肥密組合。關鍵詞:黨參;施氮量;密度;產量;水分利用效率

    甘肅農業科技 2021年5期2021-06-20

  • 不同覆膜穴播種植方式對谷子和糜子生長發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響
    .5%,水分利用效率(WUE)為17.40~19.95 kg/(mm·hm2),較不覆膜穴播提高58.9%~82.2%。覆膜穴播糜子產量為4 525.5~5 040.0 kg/hm2,較不覆膜穴播增產53.9~71.3%;水分利用效率(WUE)為14.25~16.95 kg/(mm·hm2),較不覆膜穴播提高31.9~56.9%。在干旱半干旱區干旱脅迫環境下,滲水微膜穴播、壟上覆膜+溝內穴播是實現谷子和糜子種植的最佳方式。關鍵詞:谷子;糜子;覆膜穴播;干旱

    甘肅農業科技 2021年4期2021-05-12

  • 夏玉米土壤水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對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響應
    水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對不同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響應機制,為該地區玉米合理種植提供參考依據。以鄭單958為材料,在密度D1(6.75萬株/hm2,常規密度)和D2(8.25萬株/hm2)條件下,設置3個行株距配置,分別為H1(60cm等行距,常規行距)、H2(80cm+40cm大小行)和H3(38cm或34.5cm勻播,行距與株距相等),共D1H1(當地常規種植)、D1H2、D1H3、D2H1、D2H2、D2H36個處理,對各關鍵生育期的土壤體積含水量動態分布

    江蘇農業科學 2021年4期2021-05-06

  • 不同水肥組合對寧夏干旱風沙草原區固定噴灌紫花苜蓿土壤含水量及品質的影響
    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質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結果]在沙土條件下,當苜蓿根區土壤含水量低于6.3%時必須灌水,灌水至土壤含水量在12.0%以上,每次灌水至40~60 cm;處理T4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產量較高,粗蛋白含量最高,適口性較好。[結論]寧夏干旱風沙草原區最優的水肥組合方式為灌溉定額3 600 m3/hm2,施肥量N 75.0 kg/hm2、P2O5 105.0 kg/hm2、K2O 90.0 kg/hm2。關鍵詞 干旱風沙草原區;紫花苜蓿;水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4期2021-03-18

  • 馬鈴薯不同覆蓋材料對比試驗
    滲水膜的水分利用效率為8.6、8.3均高于對照普通黑膜。且單株薯數、單株薯重、大中薯率也高,適宜在莊浪縣推廣。關鍵詞:全生物降解滲水膜;馬鈴薯;產量;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利用率、莊浪縣中圖分類號:S532我省旱作馬鈴薯種植區干旱少雨,導致露地馬鈴薯產量低而不穩,種植效益低下。全膜覆蓋馬鈴薯增產、除草效果顯著,馬鈴薯種植效益顯著提高。但普通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帶來的土壤與環境污染對旱作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高效性帶來嚴重挑戰。減少普通地膜覆蓋帶來的“白色污染

    甘肅科技縱橫 2021年11期2021-03-17

  • 雜交稻組合節水抗旱特性的梯度量化研究
    旱指數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梯度間也存在明顯差異,這些單一指標難以直接用于以抗旱性為區別特征的品種比較,且無法兼顧水分利用效率。通過多梯度多性狀抗旱指數的對數綜合指標的構建和計算分析,形成了節水抗旱特性的全局統一量化評價技術指標,10個組合的評價結果與大田抗旱性經驗觀察結果比較吻合。本文建立的雜交稻節水抗旱特性量化鑒評技術方法及3種多梯度多性狀抗旱指數的對數綜合指標具有良好的評價效果,適用于雜交稻節水抗旱特性的精準評價。關鍵詞:水稻;節水抗旱性;水分利用效率;定

    農學學報 2021年10期2021-02-03

  • 不同種植參數對夏大豆產量及光合效能的影響
    理3葉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處理6,處理7最低,且花期的水分利用效率要優于鼓粒期;播期6月20日、密度15萬株/hm2、復合肥225 kg/hm2和硼肥3.0 kg/hm2分別具有較高的葉片水分利用效率。種植參數組合對夏大豆產量和光合性能具有顯著影響,處理3為適宜的種植參數組合。關鍵詞:種植參數;正交設計;產量;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夏大豆中圖分類號:S318文獻標志碼:A論文編號:cjas19040010Different Planting Par

    農學學報 2021年8期2021-01-18

  • 基于校正WOFOST模型的棗樹生長模擬與水分利用評價
    ET)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數據評價模型區域尺度的模擬性能。結果表明,在田間尺度,校正模型模擬不同灌溉梯度TAGP的決定系數R范圍為0.92~0.98,歸一化均方根誤差NRMSE為8.7%~20.5%;模擬LAI的R范圍為0.79~0.97,NRMSE為8.3%~21.1%;模擬土壤水分含量的決定系數R范圍為0.29~0.75,NRMSE為4.1%~6.1%。在縣域尺度,兩年模擬最大LAI與實測LAI的R分別為0.64和0.78,NRMSE分別為13.3

    智慧農業(中英文) 2021年2期2021-01-17

  • 不同滴灌頻率對壓砂西瓜生長特性及品質的影響
    西瓜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保質保量促進西瓜生長發育,以灌水頻率為變量,在伸蔓期、果實膨大期設置補灌試驗,研究其對西瓜生長特性、產量、品質等方面的影響。結果表明,相較于高頻率補灌(CK,5次補灌),在中低頻率補灌(2~3次補灌)條件下,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2.80%~13.08%,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56.25%~62.50%,中低頻率補灌總酸含量降低18.41%~31.07%。且采用2~3次補灌的處理,可提高水分利用率2.45%~16.6%。綜上所述,采

    中國瓜菜 2021年12期2021-01-13

  • 負壓灌溉下云南紅壤烤煙生長及耗水特征研究
    ,W2的水分利用效率(WUE)較CK顯著提高28.6%,W1的WUE與CK無明顯差異;除旺長期凈光合速率(Pn)表現為CK>W2>W1、成熟期胞間二氧化碳濃度(Ci)表現為W2>CK>W1外,各光合特性數值均表現為CK>W1>W2。綜上,–5 kPa負壓灌溉對云南紅壤烤煙生長沒有顯著影響,?10 kPa負壓灌溉則顯著限制烤煙生長。關鍵詞:負壓灌溉;烤煙;耗水量;作物系數;水分利用效率;光合作用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

    中國煙草科學 2021年6期2021-01-09

  • 關中地區秸稈還田冬小麥節水灌溉制度試驗研究
    理指標、水分利用效率和產量的影響,確定兩個連續年份秸稈還田條件下冬小麥適宜的灌溉制度。結果表明:在一定灌溉定額內,返青期和拔節期灌水有利于作物株高生長和地上部分干物質的積累,拔節期和抽穗期灌水促進根系生長發育。返青期、拔節期、抽穗期是影響穗粒數和千粒重的重要需水期,拔節期和抽穗期是影響冬小麥產量的水分敏感期。秸稈還田處理對冬小麥植株的生長發育影響顯著,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016—2017年度最優灌溉制度是全生育期灌水4次,越冬期+返

    人民黃河 2020年11期2020-12-14

  • 大棚甜瓜水肥一體化栽培水分和養分效益研究
    ;滴灌;水分利用效率;養分用量;產量;效益中圖分類號? ? S627;S652? ? ? ? 文獻標識碼? ? A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21-0085-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平度市坐落于膠東半島西北部,氣候、土壤條件非常利于甜瓜的種植。目前,甜瓜主要產地在舊店鎮祝溝、大田、云山、崔召、大澤山等地,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土壤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21期2020-12-14

  • 不同造林密度下油用檸檬桉光合速率日變化研究
    率;? 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 ?S 792. 39?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1001 - 9499(2020)06 - 0013 - 05檸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 f.)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屬(Eucalyptus)樹種,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省區[ 1 ],是重要的材、油兩用樹種[ 2 ],也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3 ]

    林業科技 2020年6期2020-12-07

  • 噴灌水分處理對冬小麥產量及籽粒品質的影響
    、品質及水分利用效率對水分脅迫的響應規律,通過2個生長季(2010—2012年)的大田試驗,重點研究噴灌條件下,不同水分供應模式對冬小麥地上部生物量、經濟產量、籽粒品質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全生育期充分供水處理相比,返青—拔節期適度水分虧缺以及灌漿成熟期適度水分虧缺處理的收獲指數、水分利用效率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籽粒產量略有增加或減產幅度較小,同時不同程度改善了籽粒品質;綜合考慮經濟產量、籽粒品質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

    人民黃河 2020年5期2020-10-20

  • 播深和土壤水分對盆栽小麥苗期耗水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W4處理水分利用效率為0.90kg/m3,與對照無顯著差異。綜合考慮后期生長和抗寒抗旱,小麥苗期適用D4W4處理。關鍵詞:盆栽小麥;苗期;播深;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S512.1基金項目:河北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s201910086004、2019002);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D0300503);河北省重點研發專項(19227003D)。作者簡介:王慧琳,女,本科,研究方向為節水灌溉理論與新技術。通信作者:陳任強,男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20年7期2020-10-20

  • 果糧間作對仁用杏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
    孔導度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作物苗期,3種間作模式仁用杏葉片的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標與仁用杏單作無明顯差異;作物生育旺盛期,間作花生和間作谷子仁用杏葉片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標均明顯高于仁用杏單作,而仁用杏大豆間作效果不明顯。間作模式可以促進仁用杏光合作用的增強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該結果可為區域果糧間作模式示范推廣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關鍵詞:仁用杏;間作;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0年5期2020-10-12

  • 棗棉間作下間距與供水對間作棉田土壤水熱特征及WUE的影響·
    熱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M2模式能夠顯著減低土壤地溫,M2模式下0~25cm土層平均地溫較M1低6.6%,棉花單鈴重高9.0%,籽棉產量高61.8%,耗水量高5.8%,水分利用效率高53.2%;I3供水條件下,棉花單株結鈴數、單鈴重和產量均顯著高于其它處理,較I4、I2、I1分別高18.1%、9.5%、24.6%。在南疆灌溉農區,適宜棗棉間作的供水量為5250m3,間距為1.0m,產量可達3834kg·hm-2,水分利用效率可達5.63kg·

    農業與技術 2020年17期2020-10-12

  • 不同播期對江蘇徐州地區冬小麥土壤水分、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
    %。但從水分利用效率方面來看,10月20日播種比10月10日播種提高了1.5%,比其他2個播期則分別降低9.0%和17.0%。結果表明,適當推遲播期有利于改善土壤墑情,提高冬小麥水分利用效率,但過晚播種不僅降低產量,水分利用效率也隨之降低。關鍵詞:冬小麥;播期;土壤水分;干物質;水分利用效率;產量中圖分類號: S512.10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0)15-0125-07我國小麥種植面積約為3 000萬hm2,占全國耕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15期2020-09-22

  • 吐哈盆地灌水量對滴灌葡萄耗水及產量品質的影響
    量品質及水分利用效率影響顯著(P關鍵詞:吐哈盆地;灌水量;滴灌葡萄;耗水規律;產量品質;水分利用效率引 言吐哈盆地獨特的光熱條件孕育了優質瓜果,例如無核白種植面積就占全國20%,占全疆60%以上,是我國最大的無核白生產基地。傳統漫灌費水多,有必要研究滴灌葡萄。學者對滴灌葡萄做了大量研究,但多為灌水量對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而對品質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為灌水量對吐哈盆地無核白葡萄耗水、產量品質等進行綜合研究,選出最優灌水量。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區

    西部論叢 2020年10期2020-08-31

  • 寬幅播種條件下基本苗密度對小麥耗水特性和籽粒產量的影響
    提高小麥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產量的最佳基本苗密度。于田間試驗條件下,設置4個基本苗密度處理,即每公頃密度90萬株(D1)、180萬株(D2)、270萬株(D3)、360萬株(D4),測定其小麥生育期間各土層土壤貯水消耗量、小麥耗水來源及其占總耗水量的比例、各生育階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數、日耗水量、籽粒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結果表明:①土壤貯水消耗量及總耗水量均為D4>D3>D2、D1,140~160、160~180、180~200 cm土層土壤貯水消耗量D2處理

    山東農業科學 2020年4期2020-07-04

  • 不同節水灌溉方式對雪瓜果實品質及產量的影響
    溉方式;水分利用效率;品質中圖分類號: S652.90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20)08-0164-04收稿日期:2019-09-27基金項目:上海市院士專家工作站項目(編號:SHYSZ2018002);上海市科技興農推廣項目[編號:滬農科推字(2018)第3-4號];上海市科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專項(編號:17DZ2252300)。作者簡介:張中華(1984—),男,湖南永州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高效灌溉設計、設備的研發與技術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8期2020-06-01

  • 鉛脅迫下干旱對側柏光合特性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騰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結果表明:(1)單一鉛脅迫下,側柏凈光合速率較對照降低,鉛和干旱雙重脅迫下,凈光合速率隨著土壤相對含水率的降低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2)在2 000 mg/kg鉛濃度脅迫下,側柏3個生長階段凈光合速率對水分脅迫的響應不同,當凈光合速率達到最大值時,生長初期、中期和后期土壤相對含水率分別為68.64%、67.54%和98.99%。側柏在生長初期受到干旱脅迫時能迅速調節蒸騰速率以維持體內水分平衡;對模型進行擬合分析發現,當生長初期、中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8期2020-06-01

  • 秸稈還田對土壤水分影響的研究進展
    理方式;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 S141.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5-0129-02華北地區是我國小麥玉米的主產區,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但該區域水資源的占有量不足全國總量的6%,且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季節性干旱尤為突出,嚴重影響著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1-2]。亟需采取措施蓄存有限降雨,減少水分無效蒸發,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秸稈還田不僅能改善土壤結構,促進水分入滲,增加土壤貯水量,還能促進根系發育,增加作物產量,

    安徽農學通報 2020年5期2020-04-09

  • 京郊地區微噴條件下不同灌溉量對芹菜產量、品質的影響
    ;產量;水分利用效率;經濟效益中圖分類號:S63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871(2020)01-039-03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the best irrigation amount of celery planting, experiments on different irrigation amounts by micro-spraying celery were carried out

    中國瓜菜 2020年1期2020-04-03

  • 渦度相關在估算棉田水分利用效率上的應用
    算農田的水分利用效率,并討論水分利用效率的日變化、季節變化及其與Fc的關系,還討論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因子。結果表明,在無水分脅迫下CO2日變化為U型,其中正午為一個谷值區,此后CO2又逐漸增大。棉花的水分利用效率日變化趨勢為早上較大,8:00左右達到最大,此后逐漸降低。比較不同生育期的水分利用效率的變化,花鈴期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79.2~142.7 umol CO2/mmol H2O,蕾期為18.6~121.2 umol CO2/mmol H2O,吐

    湖北林業科技 2020年6期2020-03-31

  • 粉壟耕作對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馬鈴薯產量,2019年在寧夏南部山區以青薯9號為試驗材料,設置粉壟耕作F20(耕作深度20 cm)、粉壟耕作F40(耕作深度40 cm)、粉壟耕作F50(耕作深度50 cm)處理并以傳統旋耕C20(耕作深度為20 cm)為對照,探究粉壟耕作對土壤團聚體、水分、馬鈴薯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傳統旋耕相比,粉壟耕作可以顯著增加粒徑在 0.25 mm以上的機械穩定性團聚體數量,改善土壤結構;粉壟耕作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及水分利用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21期2020-03-08

  • 10個冬小麥新品種(系)的抗旱性鑒定及適種區域研究
    旱指數;水分利用效率;產量中圖分類號:S512.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20)01-0045-06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0.01.011Study on Identification of Drought Resistance of Ten New Winter Wheat Cultivars(Lines) and Its Suitable RegionalHU

    甘肅農業科技 2020年1期2020-03-02

  • 間伐對油松人工林生長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生長;水分利用效率森林撫育間伐對油松人工林的培育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間伐,降低林分密度,林木的日照時間增長,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生長空間也加大了,林木的整個生長環境都得到改善,同時也為林下植物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增加林下植物多樣性,使森林生態結構得到優化,帶動森林整體生態效益提高。1 間伐對油松人工林生長的影響1.1 間伐對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的影響間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伐去部分林木,為保留的林木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因此從概念上就可以直觀的了解間伐對油松人工

    科技風 2020年5期2020-02-22

  • 新疆奇臺縣中葛根流域小麥不同節水技術經濟效果研究
    的產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成本收益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小麥在運用3種節水技術后產量均顯著高于地面灌處理,其中自動化滴灌技術產量顯著高于大首部自壓及地面灌,水分利用效率自動化滴灌技術也顯著高于其他兩種節水技術,但是從成本收益率而言,塘壩加壓滴灌技術優于自動化滴灌技術。采用高效節水技術對于保障昌吉州奇臺縣小麥穩產增收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小麥;節水技術;產量;水分利用效率;成本收益率中圖分類號:S275?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

    湖北農業科學 2019年20期2019-12-11

  • 栽培方式對玉米根系生長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系生長和水分利用效率與很多因素有關,不同的栽培方式可以影響玉米根系長度以及玉米的根干比重,實驗通過對這兩者參數進行統計與分析,最終得出加快玉米根系生長和提高水分利用率與半膜雙壟溝等距播種植模式有關。本文主要研究了玉米的栽培方式對玉米根系生長和水分利用率的影響。關鍵詞:玉米栽培;玉米根系;水分利用效率;根系生長農作物的生長受很多因素的制約,水作為莊稼生長必不可少的原料,其利用效率成為農作物生長的重要因素。玉米的生長本就對水的消耗量較大,栽培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19年9期2019-10-08

  • 水肥耦合對滴灌加工番茄生理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莖粗、水分利用效率、凈光合速率及產量的影響顯著。在相同的灌水處理下,隨著肥料增施,加工番茄的產量先增高后降低;在相同肥料處理下,隨著灌水量的不斷增加,可以促進產量的增長,最后趨于平穩。隨著灌水量的減少,降低了加工番茄的產量。綜合試驗結果分析,灌溉定額設為3 938 m3/hm2,施肥采用225 kg/hm2尿素、169 kg/hm2磷酸一銨、169 kg/hm2氯化鉀組合時,加工番茄的產量達到174.20 t/hm2,水分利用效率達到26.0 kg/m3

    江蘇農業科學 2019年7期2019-09-17

  • 青海祁連棱果沙棘自然雜交帶三種沙棘光合特性日變化分析
    三種沙棘水分利用效率(WUE)與Pn的日變化規律一致,但中國沙棘具有最高的WUE,達到(6.72±0.95)μmol·mmol-1,棱果沙棘和肋果沙棘的WUE日變化最高分別為(4.03±1.08)和(4.93±0.86)μmol·mmol-1。(3)三種沙棘蒸騰速率(Tr)、氣孔導度(Gs)、胞間二氧化碳濃度(Ci)和氣孔限制值(Ls)的日變化規律相似,其中Gs均在10:00后一致下降,在12:00左右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氣孔關閉現象,這是其發生光合午休的主要

    廣西植物 2019年9期2019-09-10

  • 播期對旱作區大豆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進行綜合分析表明,隨播期的推遲,大豆生育期逐漸縮短,從早熟品種到晚熟品種生育期縮短表現出明顯增加趨勢,播期推遲10 d,生育期縮短5~8 d;播期推遲,大豆植株高度逐漸增加,主莖節數依次減少,百粒重逐漸下降;早熟品種中黃30適宜播期為5月20日,中熟品種晉豆23為5月10日,晚熟品種冀豆12為4月30日,適期播種能夠顯著提高大豆單株莢數、莢粒數、單株粒數等經濟性狀,有利于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關鍵詞:大豆;播種期;農藝性狀;產量;水

    甘肅農業科技 2019年2期2019-09-10

  • 貴州喀斯特區C4植物物種組成與水分生態型劃分
    物具有高水分利用效率,但不同水分生態型間差異不顯著;貴州喀斯特區C4植物資源具有資源豐富、利用途徑廣泛、能長期利用、競爭力強、能大面積分布、偏旱生且水分利用幅度廣的基本特征,適合喀斯特區生境,自然狀態下多為恢復早期物種,有利于喀斯特區生態恢復。在貴州喀斯特惡劣生態環境下C4植物有較好的生態適應性,并表現出較高的藥用、食用、飼用、景觀應用等價值,對其開發利用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及生態恢復有重要意義。關鍵詞: C4植物, 資源特征, 水分生態型, 水分利用效率

    廣西植物 2019年8期2019-09-10

  • 秸稈還田量對土壤和馬鈴薯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以定薯3號為材料,設計玉米秸稈量0、5 000、10 000、15 000、20 000 kg/hm2 5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33 m2(6.0 m×5.5 m),研究了玉米秸稈還田量對土壤水分含量、容重、馬鈴薯產量品質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施用秸稈處理的馬鈴薯塊莖中淀粉含量提高0.04~0.92百分點,干物質提高0.18~0.60百分點,商品薯率提高5.2~21.5百分點,產量提高10.68%~54.33

    甘肅農業科技 2019年3期2019-09-10

  • 7種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性能測試及對旱地馬鈴薯的影響
    ;產量;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S532?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1-1463(2019)05-0047-06Abstract: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green mulch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potato in dryland,seven kinds of black biodegradable plastic films were introduced to

    甘肅農業科技 2019年5期2019-09-10

  • 不同供水條件對加工型馬鈴薯大西洋產量和水分 生產效應的影響
    洋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水肥一體化條件下,加工型馬鈴薯大西洋最適宜的水分管理模式為:現蕾至終花期灌水定額2 400 m3/hm2,灌水16次;終花至成熟期灌水定額900 m3/hm2,灌水6次,每次灌水量均為150 m3/hm2。在該水分管理模式下,馬鈴薯單株結薯數和塊莖重也明顯增加,較其余處理增產2.02%~16.91%,薯塊商品性相對優化。關鍵詞:水肥一體化;加工型馬鈴薯;大西洋;產量;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S532? ? ? ? ?文獻標志碼:A?

    甘肅農業科技 2019年11期2019-09-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