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統

  • 哈薩克斯坦某水泥用灰巖礦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分析
    。向斜核部由上泥盆統—下石炭統下亞組(D3-C1s)組成,兩翼由泥盆系地層組成,北東翼地層傾向南西,傾角變化較大,近核部為8°~20°,往翼部變陡,為40°~75°,南西翼地層傾向北東,傾角亦有一定變化,近核部為5°~20°,往翼部變陡,為30°~70°。向斜兩翼均發育規模不等的次級褶皺。圖1 區域地質簡圖區域斷裂構造發育,主要有北西南東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和近東西向四組,以北西南東向最為發育,以正斷層為主,大部分延伸小于2km,少數延伸大于5km。礦區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 2023年2期2023-05-06

  • 甘肅省迭部縣查挖金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淺析
    w)碎屑巖,下泥盆統當多組碎屑巖夾碳酸鹽巖(Dd)、中泥盆統魯熱組碳酸鹽巖夾碎屑巖(Dl)、中泥盆統下吾那組碳酸鹽巖(Dx)。巖漿巖主要有晚三疊紀道藏若由(T3D)灰白色中細粒黑云石英二長巖、尖藏南(T3J)灰白色細粒黑云石英二長閃長巖、洛大鄉北(T3L)灰白色中細粒黑云石英閃長巖等,三個巖體均侵入上志留統卓烏闊組(Szw)地層中,各巖體與圍巖呈清晰的侵入接觸關系,接觸面多外傾,局部內傾,圍巖具接觸變質特征,變質帶圍繞巖體寬數米到十幾米,巖性為長英質角巖、

    中國金屬通報 2022年9期2022-12-08

  • 銅鉛鋅礦地質特征及找礦遠景分析
    系為主,包括上泥盆統洞山組(D3d)、中泥盆統西漢水組(D2x)、中泥盆統安家岔組(D2a)和下泥盆統吳家山組(D1w)。根據鉆孔信息顯示,研究區的銅鉛鋅礦床(點)主要分布在中泥盆統安家岔組和西漢水組中,有少量的分布在上泥盆統洞山組和下泥盆統吳家山組中[6]。如廠壩、洛壩、郭家溝以及焦溝等礦床,主要分布在中泥盆統安家岔組中,賦礦巖性以碎屑巖和碳酸鹽巖為主;沙坡里、大山溝、鄧家山、人土山等礦床主要分布在西漢水組中,賦礦巖性以碳酸鹽巖及硅質巖為主。1.2 構造

    世界有色金屬 2022年16期2022-10-20

  • 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白吉寨鉛鋅銀礦地質特征與找礦潛力分析
    出露地層有中下泥盆統桂頭群(Dgt)、中泥盆統東崗嶺組(Dd)、上泥盆統天子嶺組(Dt)、第四系(Q)。中下泥盆統桂頭群(Dgt):巖性為灰白色、灰黃色、紫紅色厚層狀砂巖和粉砂巖、細砂巖,出露于礦區北部和東南部,走向北北西-北北東,傾向南西-北西,傾角38°~85°。厚度大于20m。中泥盆統東崗嶺組(Dd):巖性為灰色、灰黃色粉砂巖和細砂巖夾泥質灰巖、板巖,出露于礦區東南部,走向北北西-北北東,傾向南西-北西,傾角40°~70°。厚度大于260m。以教學人

    世界有色金屬 2022年12期2022-09-08

  • 廣西大瑤山地區下泥盆統蓮花山組碎屑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對物源區和構造環境的制約
    造運動影響,下泥盆統蓮花山組不整合覆蓋于寒武系之上。前人對研究區內新元古界和寒武系開展了較為充分的巖石學、巖石地球化學、巖相古地理和碎屑鋯石U-Pb年代學研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資料,具備較好的研究基礎。然而,目前僅有少量蓮花山組碎屑鋯石U-Pb年代學報道,缺乏地球化學數據,制約了對物源和沉積構造環境的研究。本文以廣西大瑤山地區下泥盆統蓮花山組碎屑巖為研究對象,通過系統的巖石學、地球化學研究,探討其物源與沉積大地構造背景,為華南板塊古生代構造演化提供約束。1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2022年4期2022-08-25

  • 塔里木盆地東部古生代中期伸展構造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
    直接不整合于上泥盆統至石炭系下部。鑒于塔東南地區曾經發現侏羅紀伸展構造(陳漢林等,2009),所以,一開始我們以為這也是侏羅紀伸展構造。不過,隨后的仔細分析,特別是完成斷層生長指數計算后,發現這是古生代的伸展構造,形成于上泥盆統沉積之前,晚泥盆世—石炭紀繼承性活動,中生界沉積之前停止活動(圖3b~圖3d)。圖3 A-A'地震剖面上的古生代中期正斷層(剖面位置同時標注于圖1)紅線.古生代中期正斷裂;黑色線條.其它斷裂;GI.斷層生長指數Fig.3 The M

    地質科學 2022年3期2022-08-18

  • 綜合物探方法在桂北地區鈾礦勘查中的應用
    )砂質頁巖、下泥盆統郁江組(D1y)砂巖、中泥盆統信都組(D2x)細碎屑巖、中泥盆統東崗嶺組(D2d)及下石炭統巖關階(C1y)碳酸鹽巖。2.1.2 構造研究區構造以NNE向的F1斷層、F0斷層及與F1斜交的扭性斷層組為特征,具體特征如下:F1斷層:中泥盆統信都組第五段(D2x5)細碎屑巖與中泥盆系東崗嶺組(D2d)碳酸鹽巖接觸部位。走向為NNE,傾向SE,其走向和傾向上均呈舒緩波狀膨脹收縮延伸,為一多期次、多階段、長期活動的層間擠壓破碎帶。F0斷層:該斷

    礦產與地質 2021年5期2022-01-20

  • 廣西貴港天堂嶺水泥配料用砂巖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淺析
    。該礦床產于下泥盆統蓮花山組中,賦礦巖性主要為灰白色、紫紅色中細粒石英砂巖,屬海相沉積型礦床,礦體呈層狀產出,產狀較穩定,南北長約440m,東西寬約280m,厚度102m~122m。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礎上,通過對礦區地層、構造、礦床地質及成礦地質條件分析,探討了天堂嶺砂巖礦礦床成因。本文對天堂嶺水泥配料用砂巖礦礦床及類似礦山開采具有參考價值。關鍵詞:水泥配料用石英砂巖;地質特征;礦床成因;貴港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

    西部資源 2021年3期2021-12-20

  • 青河縣阿克加爾一帶找礦潛力分析
    出露地層有:下泥盆統托讓格庫都克組、中泥盆統北塔山組、中泥盆統蘊都喀拉組、上泥盆統卡希翁組、下石炭統姜巴斯套組、上石炭統吉木乃組和第四系。1.2 巖漿巖區域內巖漿活動強烈,侵入巖分布廣泛,空間上其展布方向與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侵入巖活動時限主要為晚石炭世-早二疊世;侵入地層主要為泥盆系、石炭系;產出形態多為巖株及不規則狀。侵入巖巖石類型較多,從基性至酸性均有出露,總體以中酸性為主,其主要巖石類型有輝石閃長巖、閃長巖、石英閃長巖、石英二長閃長巖、石英

    新疆有色金屬 2021年4期2021-12-01

  • 新疆伊吾縣瓊西力克銅金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分析
    、上志留統—下泥盆統紅柳溝組、下泥盆統托讓格庫都克組、下石炭統托斯巴斯組、下石炭統姜巴斯套組、上二疊統庫來組、中侏羅統西山窯組及第四系,紅柳溝組為主要含礦層位。紅柳溝組橫貫莫欽烏拉山北坡,以四道白楊溝-馬依當一帶最為發育;呈北西-南東向展布。南西側與石炭系下統姜巴斯套組(北西段)、二疊系上統庫萊組(南東段)呈斷層接觸,北東側(上覆)與托讓格庫都克組整合接觸。主要巖性為灰、灰綠、灰黃色中-厚層狀長石巖屑砂巖、凝灰質粉砂巖、含礫巖屑砂巖與絹云母板巖、粉砂質絹云

    新疆有色金屬 2021年1期2021-11-29

  • 寧陜縣大構園溝鉛鋅礦成礦地質特征與找礦方向
    層主要為中-上泥盆統淺海-陸棚相、潮坪相及陸坡相沉積;以山-鳳斷裂為界,北部出露白云-柞水小區,主要為中-上泥盆統沉積,自下而上依次為中泥盆統牛耳川組、池溝組和青石埡組;山-鳳斷裂與南部鎮-板斷裂夾持地帶為鳳縣-鎮安小區,為一島弧沉積環境,相變極為頻繁,受山-鳳斷裂多期的活動及局部隆升影響,地層中滑脫現象明顯??梢娤潞浣y及中泥盆統地層,自下而上依次分為:下寒武統水溝口組、中泥盆統古道嶺組、上泥盆統星紅鋪組。區域主構造線呈EW-NWW向展布,在近EW向構造

    中國金屬通報 2021年11期2021-11-02

  • 甘肅省西和縣頁水河鉛鋅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
    里墩組;7.上泥盆統雙狼溝組;8.上泥盆統紅嶺山組;9.中泥盆統黃家溝組;10.下泥盆統安家岔組;11.下泥盆統海酒山巖組;12.下泥盆統吳家山巖組;13.三疊紀花崗閃長巖;14.三疊紀石英二長閃長巖;15.三疊紀閃長巖;16.三疊紀花崗閃長玢巖;17.晚古生代基性-超基性巖;18.地質界線;19.不整合接觸界線;20.斷裂;21.主要鉛鋅礦床(2)區域構造。本區經歷了海西、印支和燕山等多期構造活動,褶皺、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區域主體構造為近EW向產出的廣金

    地質找礦論叢 2021年3期2021-09-29

  • 黔南泥盆系某重晶石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核部地層為中下泥盆統火烘組,其北東翼巖層傾向38°~81°,傾角26°~45°,南西翼巖層傾向43°~51°,傾角39°~83°,軸面傾向北東,呈波狀起伏。區內重晶石礦體即產于該背斜兩翼,主要分布于該背斜的南西翼(倒轉翼),北東翼僅零星分布。該背斜被北東向和北西向的斷層破壞,尤其是北東向的斷層將該背斜切割為4段。1.下石炭統睦化組;2.上泥盆統五指山組;3.上泥盆統榴江組;4.中下泥盆統火烘組;5.礦體露頭線;6.正斷層;7.逆斷層;8.性質不明斷層;9.

    有色金屬設計 2021年2期2021-07-13

  • 新疆富蘊縣加波薩爾一帶早泥盆世輝長巖年齡測定
    。主要侵入于中泥盆統蘊都喀拉組、中泥盆統北塔山組、上泥盆統卡希翁組地層中。其中在較大的中泥盆統蘊都喀拉組侵入體與圍巖附近發育一定程度的角巖化,在其內部發育一定的銅鎳礦化。輝長巖侵入體具中細粒輝綠輝長結構,塊狀構造,巖石中粒度2.00~2.50mm 的中粒礦物約含10%~20%,粒度0.20~2.00mm 的細粒礦物約含70%~80%,少量微粒礦物。斜長石:約含60%~65%,粒度0.16×0.08~2.00×1.44mm,多呈半自形板狀,見聚片雙晶,表面見

    新疆有色金屬 2021年3期2021-06-23

  • 廣東省翁源縣新江涼橋鉛多金屬礦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分析
    翼分別由下—中泥盆統及中、上泥盆統地層構成。巖層傾角25°~58°,為一南西翼緩,北東翼陡的向斜構造[2]。區內主要出露的地層如下:中下泥盆統老虎頭組(D1-2l)主要分布于工作區西部,呈北西走向,巖性為絹云母砂質頁巖,灰綠—紫紅色,局部夾石英砂巖及石英巖。中泥盆統棋梓橋組(D2qa-b)主要分布于工作區中西部和東北角小片區域,呈北西向條帶狀分布,棋梓橋組下段(D2qa)主要為泥質~泥炭質灰巖,偶夾灰綠色鈣質、砂質頁巖,走向北西,傾向北東,傾角55°~58

    世界有色金屬 2021年21期2021-06-23

  • 廣西大新縣營旺重晶石礦、鉛鋅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
    -4h1),下泥盆統蓮花山組(D1l)、那高嶺組(D1n)、郁江組(D1y)、莫丁組(D1m)及中-下泥盆統那叫組(D1-2nj)。礦區重晶石礦、鉛鋅礦化與頂-上寒武統黃洞口組一段關系密切,與下泥盆統郁江組可能也有一定關系。(1)中-下寒武統小內沖組三段:分布于礦區東南角。為灰綠色中厚層狀長石石英砂巖、泥質粉砂巖夾少量灰色中層狀泥巖,往上泥巖增多。(2)頂-上寒武統黃洞口組一段:主要分布于礦區東部。為灰綠色厚層-塊狀長石石英砂巖、細砂巖。與下伏寒武系中-下

    中國金屬通報 2021年4期2021-05-20

  • 新疆富蘊縣希勒闊臘金礦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淺析
    出露的地層為上泥盆統卡希翁組(D3K)、中泥盆統北塔山組(D2b)和下泥盆統托讓格庫都克組(D1t),三組地層之間均為構造變形和韌性剪切斷裂不整合接觸為主。本金礦區位于烏倫古河大斷裂與恰烏卡爾—結爾得嘎拉兩大斷裂之間,兩大斷裂之間的地層為下泥盆統托讓格庫都克組(D1t)遭受較強的構造變形和韌性剪切作用呈片理化構造蝕變巖,局部構造蝕變巖中出現有糜棱巖化和熱液填充作用形成的構造蝕變帶,該構造蝕變帶是本區內含金礦地層的重要標志層。區內巖漿巖發育不明顯,出現的少量

    新疆有色金屬 2020年1期2020-12-08

  • 下揚子南部上泥盆統-下石炭統五通群陸源碎屑巖顯微圖像數據集
    下揚子南部上泥盆統-下石炭統五通群陸源碎屑巖顯微圖像數據集數據作者 蔡文鵬,侯明才,陳瀚之,劉彥鵬數據通信作者 侯明才(houmc@cdut.edu.cn)數據時間范圍 巖石樣品采集地層的時代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約382.7-360 Ma);巖石樣品采集時間為2018-2019年;巖石薄片偏光顯微照片拍攝于2020年。地理區域 樣品采集于江蘇省南京市、宜興市,浙江省長興縣、杭州市,安徽省廣德市、寧國市、涇縣、銅陵市、池州市、廬江縣、無為縣、巢湖市等地。

    中國科學數據(中英文網絡版) 2020年3期2020-11-16

  • 廣西河池五圩礦田鉛鋅銻多金屬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潛力分析
    出露的地層為下泥盆統塘丁組(D1t)—中三疊統(T2b);其中賦礦層位為下泥盆統塘丁組條帶狀絹云母泥巖夾砂巖(箭豬坡礦床)、中泥盆統羅富組泥灰巖(三排洞—芙蓉廠礦床)、上泥盆統榴江組、五指山組硅質巖(水落礦床)。區域構造較為復雜,主要由五圩復式倒轉背斜及一系列以NNW向為主的張扭性斷裂組成,背斜軸向呈“S”型彎曲,為一東翼緩(20°~35°),西翼陡(50°~80°),局部倒轉的不對稱褶皺,兩翼次級褶曲發育,軸向與主褶皺大致平行。核部出露中泥盆統塘丁組。N

    礦產與地質 2020年4期2020-11-09

  • 新疆烏恰縣吉根含錳巖系地質特征與找礦靶區優選
    恰縣吉根一帶下泥盆統薩瓦亞爾頓組地層中(D1s)中首次發現了錳礦層,圈定了博索果山,吉根-鐵列克兩條含錳巖系。博索果山含錳巖系長度大于28千米,向北延伸至吉爾吉斯斯坦,地表錳礦層沿含錳巖系斷續出露。深部已發現較厚大,品位高的優質富錳礦石;吉根-鐵列克含錳巖系長度大于20千米,向北未圈閉??梢?,該區錳礦帶延伸長,規模大,有望尋找1-2處中型錳礦床,值得進一步開展礦產勘查工作。2 區域地質背景含錳巖系位于天山褶皺系、塔里木地臺和西昆侖褶皺系三大構造單元交匯部位

    新疆有色金屬 2020年3期2020-09-14

  • 新疆霍什布拉克鉛鋅礦床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分析
    新依次為:①上泥盆統坦蓋塔爾組(D3t),為一套碎屑巖-碳酸鹽巖組合,總體呈近東西向展布,傾向北北西,傾角變化較大,一般介于15° ~45°之間;②下石炭統巴什索貢組(C1b),為一套紅褐色礫巖夾薄層灰巖透鏡體組合;③上石炭統喀拉治爾加組(C2k),為一套灰色鈣質砂巖、石英砂巖夾頁巖;④第四系(Q),以殘坡積物為主。區域斷裂較發育,多呈北東向、北北東向展布,其中卡拉鐵克深斷裂(F1)是區域主干斷裂破碎帶。該斷裂傾向北北西,傾角較大,一般大于70°,為一逆沖

    資源信息與工程 2020年4期2020-09-09

  • 甘肅陽山金礦床地質特征及控礦因素分析
    理巖為主;②中泥盆統三河口組下部(D2s1+2),為一套變質砂巖與板巖組成組合;③中泥盆統三河口組第三巖性段(D2s3),巖性以結晶灰巖、砂質板巖等為主;④中泥盆統三河口組第四巖性段(D2s4),以千枚巖夾結晶灰巖為主;⑤中泥盆統三河口組第五巖性段(D2s5),主要為結晶灰巖;⑥下二疊統(P12-4)結晶灰巖、板巖;⑦三疊系(T)以變質砂巖、板巖為主;⑧侏羅系為一套碳酸巖—碎屑巖組合,可進一步分為三個巖性段,其中下巖性段(J1-2a)為砂巖、礫巖,中巖性段

    世界有色金屬 2020年12期2020-09-03

  • 大瑤山西側鉛鋅成礦區地質特征及找礦探討
    巖分布于寒武系泥盆統,產出特點呈脈狀與巖株狀。區內出露的侵入巖約為5%,主要在燕山期與加里東期階段形成,喜山期和華力西期形成較少,區內的金銀成礦明顯受巖漿巖所控制,該區鉛鋅礦受其影響較小。區內主要包括3個構造單元主要的為欽州海槽以及大瑤山隆起和桂中盆地等,該區的主要構造主要為大瑤山隆起以及桂中盆地等。褶皺構造是桂中盆地中心區域的主要構造特征?;伛薨欀饕l育于大瑤山隆起中心區域,沉積蓋層(古生界)主要分布于隆起邊緣,斷裂在隆起中發育較為明顯,斷裂為不同時期

    世界有色金屬 2020年6期2020-06-27

  • 湘南三合圩錫多金屬礦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
    第四系 2—上泥盆統佘田橋組 3—中泥盆統棋梓橋組上段 4—中泥盆統棋梓橋組中段 5—中泥盆統棋梓橋組下段 6—中泥盆統黃公塘組 7—中泥盆統易家灣組 8—中泥盆統跳馬澗組中段 9—鐵錳帽 10—地質界線 11—斷層 12—產狀 13—見礦鉆孔及編號 14—采礦權范圍 15—勘探線及編號2 礦區地質在湖南南部三合圩錫多金屬礦區,區內出露地層為中泥盆統跳馬澗組(D2t)、易家灣組(D2y)、棋梓橋組(D2q)和第四系(Qj)。跳馬澗組在礦區地表廣泛出露,為一

    礦產與地質 2020年6期2020-03-03

  • 陜西省廟梁金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淺析
    要出露有中—上泥盆統劉嶺群,其由老到新依次包括中泥盆統牛耳川組、池溝組、青石埡組和上泥盆統桐峪寺組,及下石炭統二峪河組,巖性為一套沉積韻律層發育的淺變質海相細碎屑巖一碳酸鹽巖夾熱水噴流巖建造。南部主要出露有上泥盆統古道嶺組、星紅鋪組、九里坪組及下石炭統袁家溝組,巖性為一套沉積韻律層發育的淺變質海相碎屑巖—碳酸鹽巖建造[3,4]。礦集區內巖漿巖發育,主要為中酸性侵入巖,基性—超基性巖體相對較少,依據其分布的位置可發現明顯受兩條斷裂的控制,主要有位于商—丹斷裂

    世界有色金屬 2019年20期2019-12-26

  • 新疆哈巴河縣夏特勒別依特一帶銅礦找礦方向
    露地層主要有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1k)、中泥盆統阿勒泰組(D2al)。區內巖漿活動一般,基性巖較發育。區域上經歷了華力西期造山旋回的發展演化,形成復雜的構造變形形跡,斷裂、褶皺構造發育。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1k)為一套遭受中-深變質的火山碎屑-陸源碎屑巖,間夾有大理巖及火山熔巖。根據巖性組合特征可分為三段。第一段主要為石英片巖、斜長片麻巖及二長片麻巖,局部夾有薄層狀、透鏡狀變晶屑凝灰巖、大理巖;第二段以巨厚層狀的流紋質晶屑凝灰巖為主,夾有流紋質含角礫晶

    新疆有色金屬 2019年4期2019-08-26

  • 新疆溫泉縣巴斯坎一帶鎢礦找礦遠景分析
    域出露地層有上泥盆統托斯庫爾他烏組(D3t)、下石炭統章古蘇組(C1z)及新生界等;區域構造活動強烈,主構造線呈近東西向,主要構造為博爾塔拉河大斷裂、阿拉套山復向斜等。侵入巖發育,華力西中~晚期酸性侵入巖體大面積出露,受構造控制明顯。2 研究區地質特征(1)地層。區內出露地層有上泥盆統托斯庫爾他烏組上亞組(D3tb)及少量沿溝谷、坡地分布的第四系(Q)。上泥盆統托斯庫爾他烏組上亞組(D3tb):為一套海相碎屑巖沉積建造,呈近東西向展布,向南局部被第四系覆蓋

    世界有色金屬 2019年3期2019-05-24

  • 廣東省龍川縣天陽錫多金屬礦地質背景及成礦遠景分析
    旦系(Z)、中泥盆統老虎頭組(D2l)、上泥盆統雙頭群(D3sh)及第四系(Q),其中上泥盆統雙頭群為本區主要賦礦層位。礦區內侵入巖不發育,僅在南部水電站附近見2條灰綠色輝綠巖脈,呈近東西向展布。礦區斷裂構造發育,以北西向為主,次為東西向斷裂和北東向斷裂,其中北西向和近東西向斷裂是本區的主要控礦、容礦構造。F1斷裂分布于礦區北東部,總體走向北西,傾向30°~56°,傾角70°~75°,沿走向呈舒緩波狀,長約1 850 m,寬2~6 m,主要由硅化巖、碎裂巖

    資源信息與工程 2019年2期2019-05-09

  • 桂中坳陷中泥盆統羅富組富有機質泥頁巖特征及意義
    ,對桂中坳陷中泥盆統羅富組富有機質泥頁巖的系統研究仍然較為缺乏[28,30],筆者開展了泥頁巖厚度、礦物組成、有機質豐度、有機質成熟度及類型研究,在此基礎上結合選取標準,預測了羅富組富有機質泥頁巖的頁巖氣勘探有利區。1 地質背景桂中坳陷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泥盆紀受拉張運動影響,在坳陷內部形成了北西和北東向的2組邊界斷裂;同時,由于海侵規模擴張,坳陷內部形成了臺盆相間的沉積格局[34]?,F今坳陷面積約4.6×104km2,北部與江南古陸毗鄰,東部以龍勝

    石油實驗地質 2019年1期2019-03-05

  • 柯坪塔格一帶銅礦成礦地質特征和找礦標志
    群(Skp)、泥盆統塔塔埃爾塔格組(Dt)、泥盆統衣木干他烏組(Dy)、泥盆統克茲爾塔格組(Dk)、上石炭康克林群(C3kn)、二疊系別良金群(P1bl)、上更新統~全新統洪積砂礫層(Qp3pl-Qhpl)。泥盆統衣木干他烏組(Dy):位于區內北部,是研究區主要的含礦層,為一套濱?!珵a湖相沉積的細碎屑巖,主要巖性為紫紅色粉砂巖、灰綠色粉砂巖韻律層,局部可見斧足類化石,紅綠互層表明沉積環境屬于氧化-還原環境。紫紅色粉砂巖主要由石英碎屑、長石碎屑經膠結物膠結而

    世界有色金屬 2019年2期2019-02-10

  • 英德市八寶礦區鉛鋅銀礦體地質探討
    新依次有:中下泥盆統老虎頭組、中泥盆統東崗嶺組、上泥盆統天子嶺組、上泥盆統帽子峰組、上泥盆下石炭統長垑組+大賽壩組、下石炭統石磴子組和第四系。(2)構造。礦區整體表現為一傾向西南的單斜構造,其為粵北山字形構造西反射弧一部分,褶皺構造不發育,以斷裂為主,其主要為由粵北山字形構造派生出的一系列主體構造線呈北西向,其次是北向斷裂組成,斷裂中普見的綠泥石化、硅化、碎裂礦化等。礦區內褶皺基本不發育,僅在局部由于巖體和斷裂影響導致地層傾向發生倒轉,形成小褶皺。3 礦體

    世界有色金屬 2019年6期2019-02-09

  • 新疆哈巴河縣沃多克金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類型探討
    (1)地層。中泥盆統托克薩雷組第一、第二、第三巖性段是本區西部主要的出露層;中泥盆統阿勒泰組下段和上段巖性是東部的主要出露地層,石炭系別列則克組在本區東北部出露,少量古近系地層與新近系地層在本區東南部出露,以及第四系地層在西部、南部、緩坡以及溝谷地帶大面積出露。(2)區域構造。本區的構造運動經歷過期形成,構造特征是以北北東向與北北西向強烈擠壓為主,部分呈現反S型。自東向西有布托別山背斜、阿克薩依向斜、加曼闊依塔斯背斜,向東陡斜或褶皺軸面直立的次級褶皺構造[

    世界有色金屬 2019年20期2019-02-09

  • 新疆托克遜縣杰作鉛鋅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系。上志留-下泥盆統下部大山口組為陸源碎屑巖復理石建造,上部呼斯坦希力組為中酸性火山-陸源碎屑巖建造。華力西早期侵入巖有早期二長花崗巖,少量閃長巖、花崗閃長巖,額爾賓巖體有晚期的鉀長花崗巖。褶皺較舒緩開闊,斷裂發育,邊緣地帶有區域性大斷裂及次級斷裂。區內出露少數中-基性巖脈、酸性脈巖。在彩虹-彩華溝一帶出露中-基性巖脈且成群成帶產出,寬數米,長1千米~5千米。二是其它成因的局部變質巖石及與斷裂活動有關的動力變質巖。圖1 研究區大地構造位置圖2 礦區地質特征

    世界有色金屬 2018年20期2018-12-27

  • 新疆富蘊縣蒙庫鐵礦床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
    地層含礦層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是一套火山一沉積變質巖,巖性變化較大,火山巖主要為石英角斑巖一凝灰巖,其次為流紋巖一凝灰巖。沉積巖為鈣質泥質凝灰質砂巖夾大理巖。根據巖性和組合特征可劃分2個亞組。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下亞組為主含礦層,分布在礦區中部,由中深變質含細碧質及角斑質的石英角斑質火山一沉積巖組成,它們構成蒙克木背斜的北東翼及鐵木下爾袞向斜的核部及兩翼,依據巖性組合可分為二個巖性段:康布鐵堡組下亞組第一巖性段及康布鐵堡組下亞組第二巖性段。1.2 構造蒙庫鐵

    炎黃地理 2018年11期2018-11-30

  • 樂家灣礦區深部成礦規律及地質意義
    上的層序為:上泥盆統天子嶺組、帽子峰組、上泥盆統至下石炭統的長垑組與大賽壩組并組、第四系。地層以碳酸鹽巖為主的連續沉積建造。地層產狀:一般呈北東65°走向,傾向南東155°,傾角30°~75°。天子嶺組為本區的賦礦層位。2.2.2巖漿巖礦區內在鉆孔揭露-190m標高以上。1.第四系;2.下石炭統孟公坳組;3.上泥盆統帽子峰組上亞組;4.上泥盆統帽子峰組中亞組;5.上泥盆統帽子峰組下亞組;6.上泥盆統天子嶺組上亞組;7.上泥盆統天子嶺組中亞組第三巖性段;8.

    西部資源 2018年4期2018-11-05

  • 四川省康定市二郎東石膏礦地質特征及成因分析
    露地層主要為下泥盆統(D1),中泥盆統(D2)、下二疊統(P1)、中三疊統(T2)及第四系殘坡積物(Qedl),石膏礦體賦存于下泥盆統第二段(D12)的白云巖中,礦體總體受二郎東背斜控制的層狀-似層狀產出,礦床規模已達大型。關鍵字:二郎東石膏礦;地質特征;成因分析前言四川省康定市二郎東石膏礦普查為四川省地勘基金地質找礦項目,經過2012年~2016年的普查工作,基本查明了GyⅠ石膏礦體的地質特征,礦體控制長度約1600m,平均品位81%,礦體似層狀產出,有

    西部資源 2017年6期2018-02-25

  • 新疆烏恰縣吉根一帶錳礦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
    在吉根一帶的下泥盆統沙爾組(D1s)硅質巖中,初步新發現含錳沉積層位,發現了別勒克勒達克錳礦點、闊克莫依錳礦點,初步在吉根一帶共圈出2條錳礦帶,地表出露長大于6.0km,寬1.8~2.0km。礦帶主要賦存于下泥盆統沙爾組(D1s)硅質巖中。而下泥盆統沙爾組(D1s)硅質巖區內最主要的錳礦賦礦層位,錳礦成礦條件良好,找礦潛力巨大。2 礦區地質2.1 地層出露地層主要為下泥盆統沙爾組(D1s)、中泥盆統托格買提組(D2t)、下白堊統烏魯克恰特組(K1w)及第四

    西部探礦工程 2018年11期2018-02-15

  • 新疆富蘊縣別也薩麻斯一帶稀有金屬礦地質特征
    主要有:中-上泥盆統忙代恰組第三段(D2-3m3)、上泥盆統-下石炭統庫馬蘇組((D3-C1)k)、下石炭統紅山嘴第二段(C1h2)、下石炭統紅山嘴第一段(C1h1)、全新統沖洪積物(Qhal-pl);具體地質特征敘述如下:⑴中-上泥盆統忙代恰組第三段(D2-3m3):僅分布于區域北中部,出露面積較少,地層走向呈北北西-南南東向,普遍遭受區域變質作用影響,層理不清或較弱,變質變形相對較強,部分地段含有星點狀黃鐵礦,其形成于還原環境,具有深海-半深海相類復理

    新疆有色金屬 2018年6期2018-02-11

  • 滇黔桂盆地泥盆系頁巖氣成藏條件及資源潛力分析
    黔桂盆地中、下泥盆統發育兩套臺盆相暗色泥頁巖沉積,泥頁巖單層厚度為10~55 m,累計厚度普遍在100~450 m之間;泥頁巖TOC一般為1.0%~2.5%,有機質類型為Ⅰ型-Ⅱ1型,處于高-過成熟熱演化階段;儲層物性接近于四川盆地威201井寒武系九老洞組頁巖,發育多種儲集空間類型,脆性礦物含量平均值為46%,具備儲集條件;黔南坳陷西南部和桂中坳陷中西部地區地層相對平緩,斷裂密度和剝蝕厚度小,且斷裂性質以逆沖、壓扭為主,頁巖氣保存條件相對較好。綜合考慮暗色

    現代地質 2016年1期2016-09-28

  • 俄羅斯季曼 —伯朝拉盆地碳酸鹽巖油氣藏特征分析——以Trebs和Titov油氣田為例
    括下古生界、下泥盆統—上泥盆統(上弗拉斯階—法門階)及石炭系—下二疊統碳酸鹽巖。研究表明,該區碳酸鹽巖儲層明顯受沉積、成巖雙重作用的控制,有利沉積相帶及不整合面共同控制有效儲層的分布;儲集空間包括原生孔隙和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溶蝕孔洞,儲層物性空間橫、縱向變化大,通常不整面之下30~40 m為有利儲層發育的最佳地帶;儲層非均質性極強,盆地內部分油藏具有低孔隙度、低滲透率特性,制約了油氣藏開發速度。通過分析該盆地具有較長開發歷史的12個碳酸鹽巖油氣藏數據,證實該

    石油實驗地質 2016年3期2016-06-18

  • 淺析富蘊縣吉伯特鐵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分析
    礦床相同,為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的下亞組。阿爾泰活動陸緣麥茲晚古生代陸內裂谷盆地由NW走向的麥茲倒轉緊閉復式向斜構成,寬約10km,長約50km?;椎貙訛樵绻派鷰祠斈诽崛汉驮糯惶N群。早古生代地層為一套陸源碎屑巖建造,主要巖性有條帶狀混合巖、硅線黑云斜長片麻巖、葉臘石英二云片巖等;元古代地層為一套深變質巖系,主要巖性有片麻狀混合花崗巖、條痕狀混合巖、黑云斜長片麻巖、硅線黑云母片巖等。本文對吉伯特鐵礦床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進行了研究分析。富蘊縣吉伯特鐵礦床

    地球 2016年1期2016-04-14

  • 新疆青河縣薩爾布拉克金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探討
    老到新主要有下泥盆統托讓格庫都克組(D1t)、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1kb)、中泥盆統阿爾泰組(D2a)、中泥盆統北塔山組(D2b)、中泥盆統蘊都喀拉組(D2y)、上泥盆統卡希翁組(D3k)、上泥盆統江孜爾庫都克組(D3j)、下石炭統南明水組(C1n)、下石炭統巴他瑪依內山組(C1b)、第四系(Q)等。其中,中泥盆統北塔山組(D2b)為本區重要的金、銅礦源層。區域巖漿侵入活動十分活躍而且廣泛,以酸性、中酸性巖類居多?,斠蚨醪┐髷嗔岩员钡那嗪?哈龍巖漿弧出露

    地球 2016年7期2016-04-14

  • 新疆阿克陶縣克孜爾塔爾銅礦地質特征與成礦環境研究
    羅統。(1)上泥盆統奇自拉夫組(D3q1)第一巖性段主要分布于礦區西側,為細?;揖G色薄層-中厚層狀石英細砂巖和細粒紫紅色中-厚層狀石英細砂巖,夾灰綠色千枚巖,即紫紅色主含礦層。(2)上泥盆統奇自拉夫組(D3q2)第二巖性段分布于礦區東側和克孜爾塔爾溝西側,為淺灰色、灰綠色、淺黃色細粒砂巖,有薄層狀頁巖和泥質灰巖夾層。(3)下侏羅統康蘇組(JIK):為一套以湖泊—沼澤相沉積為主的含煤建造。其主要巖性為長石石英砂巖、粉砂巖夾鐵質泥質粉砂巖及煤層。與泥盆系地層呈

    地球 2016年9期2016-04-14

  • 淺談恰奔布拉克北地區地質礦產特征
    系喀納斯群、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中泥盆統阿勒泰組、中泥盆統托克薩雷組、下石炭統紅山嘴組等。(1)震旦系喀納斯群(Z∈。k)分布于地區北東一帶,第一亞群為一套石英片巖一變粒巖一片麻巖變質建造;第三亞群為變粒巖一黑云斜長片巖一斜長角閃巖變質建造。(2)泥盆系區內出露廣泛,以瑪爾卡庫里大斷裂為界,北東側出露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k)和中泥盆統阿勒泰組(D,a),南西側出露中泥盆統托克薩雷組(D,t)。①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k)。分布于北部阿勒青巴依及齊里木

    地球 2016年6期2016-03-21

  • 廣東省新興縣河頭鉛鋅礦地質特征及成礦條件
    與上覆地層中下泥盆統桂頭群組(D1-2gt)呈不整合接觸。(2)泥盆系(D):礦區內出露的泥盆系,有中下泥盆統桂頭群(D1-2gt)及中泥盆統老虎坳組(D2l)。中下泥盆統桂頭群(D1-2gt):主要出露于礦區北西部塘坳坑-河仔口-寮仔頂一帶??杉毞譃樯?、下亞群。中下泥盆統桂頭群下亞群(D1-2gta):巖性為紫紅、灰白及黃白色底礫巖、石英礫巖、砂礫巖及石英砂巖夾粉砂巖及粉砂質頁巖,下部較粗,上部變細。與下伏地層寒武系八村群中亞群(∈bcb)呈角度不整合接

    地球 2016年6期2016-03-21

  • 關于新疆恰奔布拉克北地區地質礦產特征分析
    :重要的是(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中泥盆統阿勒泰組、震旦系喀納斯群、中泥盆統托克薩雷組、下石炭統紅山嘴組)等地層出露。1.1泥盆系 。泥盆系的出露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主要界限是瑪爾卡庫里大斷裂,泥盆統托克薩雷組(D2t)是其西南區域的重要出露,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1k)與中泥盆統阿勒泰組(D2a)主要出露與區域東北。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1k):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1k)在(阿勒青巴依、齊里木他勒巖體)的兩個方向分布,其分布的巖類較多,主要有:(薄層大理巖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6年1期2016-02-27

  • 新疆哈巴河恰奔布拉克北地區地質礦產特征
    系喀納斯群、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中泥盆統阿勒泰組、中泥盆統托克薩雷組、下石炭統紅山嘴組等。1.1.1 震旦系喀納斯群(Z∈1k)分布于地區北東一帶,第一亞群為一套石英片巖-變粒巖-片麻巖變質建造;第三亞群為變粒巖-黑云斜長片巖-斜長角閃巖變質建造。1.1.2 泥盆系區內出露廣泛,以瑪爾卡庫里大斷裂為界,北東側出露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1k)和中泥盆統阿勒泰組(D2a),南西側出露中泥盆統托克薩雷組(D2t)。(1)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1k)。分布于北部阿

    科技資訊 2015年8期2015-07-02

  • 新疆東準卡拉麥里碰撞帶南緣志留-泥盆系生物地層研究新進展*
    盆世(表2)。泥盆統卡拉麥里組一直是碰撞帶南緣泥盆系和濱、淺海沉積環境的代名詞,該組長期以來橫跨泥盆紀內部三個世,代表泥盆系沉積是極不合理的(表3)[13]。位于卡拉麥里組上部的上泥盆統克安庫都克組在本區幾乎無人研究,有關陸相磨拉石沉積也未見報道。表1 白山包組劃分沿革Table 1 Division history of Baishanbao Formation表2 紅柳溝組劃分沿革Table 2 Division history of Hongliug

    華東地質 2015年4期2015-03-19

  • 新疆哈勒哈特地區地質與礦產特征
    質條件主要是中泥盆統薩阿爾明組白云巖本身形成白云巖礦,另外在巖漿熱液和區域變質所形成的熱液作用下,交代白云質巖石,在構造有利部位形成菱鎂礦礦體。本文簡要介紹區域內哈勒哈特菱鎂礦、胡爾哈提菱鎂礦和賽力克特薩拉白云巖礦地質特征。哈勒哈特菱鎂礦變質作用區域礦產特征菱鎂礦主要用于冶金耐火材料、燒結熔劑、建材、化工、輕工、鎂合金材料以及提煉金屬鎂等。而我國鎂質耐火材料缺口較大,特別是西北地區鎂質耐火材料起步較晚。巴州和靜縣境內蘊藏有豐富的菱鎂礦資源,其中哈勒哈特菱鎂

    地球 2015年11期2015-02-22

  • 新疆阿克陶縣塔卡鉛鋅礦成礦條件淺析
    主要有4個:中泥盆統克孜勒陶上亞組、上泥盆統奇自拉夫組、下石炭統卡拉巴西塔克組、下石炭統和什拉甫組。跟本次工作區關系密切的是上泥盆統奇自拉夫組上泥盆統奇自拉夫組:厚度>457.5 m,為陸棚淺海相沉積環境,顯示為海退特征,由正常的碎屑、砂屑和膠結物組成。巖性為富含鈣質的碎屑巖,巖石組合為中細粒鈣質砂巖、石英細礫巖、泥質砂巖、石英砂巖、片理化石英砂巖等。泥盆統奇自拉夫組外,其它3個層位銅、鉛、鋅含量非常高。顯示它們具有豐富的物質基礎,且Sr、Ba含量與Cu、

    新疆有色金屬 2015年2期2015-02-21

  • 桂中坳陷天然氣組分特征及其非烴組分成因
    ZK-1井中下泥盆統泥巖(214.8~228.3m)氣樣中CH4體積分數52.1%~54.9%,N2體積分數在44.99%~47.9%,兩者比例相當;柳江縣柳1井在中泥盆統1260.5~1267m和1360~1390m兩處,氣體組分N2體積分數均超過91%,CH4體積分數在10%以內。(3)對于二疊系—三疊系殘存部位,如合山縣D907井,泥灰巖氣樣中CH4的體積分數達82%。與上述石炭系富N2不同,近年完鉆的桂中1井富 CH4和 CO2(表 2)。其中,僅

    海相油氣地質 2014年1期2014-10-11

  •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頁巖氣保存條件
    上古生界中、下泥盆統以及下石炭統頁巖具有良好的生烴及儲集條件,但受多期構造運動改造,頁巖氣保存條件復雜。從宏觀和微觀分析入手,對該區上古生界頁巖氣保存條件進行綜合評價,預測其勘探潛力及有利勘探區。在野外地質調查的基礎上,結合鉆井資料、鏡質體反射率、粘土礦物X-射線衍射、泥頁巖物性分析數據以及構造演化史和埋藏史-熱史恢復,從蓋層封閉性、斷裂和抬升剝蝕作用影響等方面評價了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頁巖氣保存條件。結果表明:桂中坳陷中泥盆統泥頁巖沉積厚度大(暗色泥頁巖厚2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4年4期2014-09-22

  • 桂中坳陷泥盆系頁巖氣勘探潛力分析
    處,分布層位下泥盆統(D1)~下三疊統(T1)。其中4口鉆井以上出現天然氣井涌及井噴,由于井噴引起火災的2口。發現油斑、晶洞原油、油質瀝青的井有5口,2007年完鉆的桂中1 井是目前坳陷內的最深一口探井,完鉆井深5151.86m,完鉆層位為下泥盆統那高嶺組,主要目的層段含油氣與瀝青顯示井段累計700余米[5]。這些成果揭示桂中坳陷存在大規模油氣聚集成藏過程,具備油氣成藏的基本地質條件。表1 桂中坳陷鉆井油氣顯示表1 頁巖氣形成條件1.1 泥頁巖的發育情況桂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4年10期2014-09-10

  • 貴州南部中泥盆統油氣地質條件及成藏史分析
    1)貴州南部中泥盆統油氣地質條件及成藏史分析王津義1,王彥青1,彭金寧1,劉光祥1,高 林2(1.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江蘇 無錫 214126;2.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勘探南方分公司,成都 610041)貴州南部槽盆相沉積的中泥盆統獨山組泥質烴源巖分布廣泛,有機質豐度高,有機碳含量平均3.02%,干酪根顯微組分顯示以Ⅱ1型為主,少量為Ⅰ型,顯示極好的生烴條件。碳酸鹽巖和砂巖儲層晶間、粒間孔隙及裂縫均十分發

    石油實驗地質 2013年2期2013-12-07

  • 石棉干海子溝一帶成礦地質背景及找礦方向
    出露地層有前中泥盆統、中泥盆統、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及第四系[2](圖2)。中泥盆統—中-下三疊統為海相沉積,上三疊統—第四系為陸相沉積?,F對上述地層特征簡述如下:1)前中泥盆統(AnD2λ),主要分布在冷水溝-伊牛河南山一帶,呈北東向展布,上覆中泥盆統,其下為三疊紀中酸性混染巖,呈侵入接觸。巖石類型主要為一套淺色的流紋斑巖、霏細斑巖,局部有少量的凝灰熔巖、火山凝灰角礫巖、凝灰巖等。2)中泥盆統(D2),分布于令牌山、子耳山一帶,出露地層有中泥盆統紙廠組

    四川地質學報 2013年2期2013-07-10

  • 催化加氫熱解法在南丹大廠古油藏固體瀝青油源研究中的應用
    言南丹大廠中泥盆統古油藏位于南盤江坳陷東部、廣西南丹車河縣城南的大廠背斜軸部多金屬礦區, 固體瀝青主要分布在罐窯組礁灰巖的晶洞、溶洞和裂縫中以及羅富組泥巖的斷裂破碎帶中(圖1)。關于該中泥盆統古油藏瀝青的來源, 前人[1–6]普遍認為是同區泥盆系深水槽盆地相優質黑色泥巖供烴。南盤江坳陷泥盆系深水槽盆地相優質烴源巖主要分布在隆林到南丹一線, 厚度大, 總有機碳含量高,具備良好的生烴物質基礎; 并且其生油高峰[7]與中泥盆統生物礁灰巖儲層圈閉形成的配置關系較

    地球化學 2012年2期2012-07-11

  • 阿爾及利亞Oued Mya盆地438B區塊下泥盆統儲層沉積學特征
    育有奧陶系、下泥盆統和三疊系3套含油層系及志留系和下泥盆統2套優質烴源巖系[2,3],其中下泥盆統是一個非常有利于形成構造-巖性圈閉油藏和具備良好油氣勘探開發潛力的層位。下泥盆統厚0~239m,自北西向南東由厚減薄,至區塊東部和南部的邊緣局部缺失。巖性為暗色頁巖夾10~50m厚的灰白色中-細粒石英砂巖組合,砂巖具有中等至較好的儲集物性,已在SAH-1、NGS-4和 NGS-2等多口井的砂巖儲層中鉆獲商業性油氣流。頁巖富含有機質和黃鐵礦,不僅具有良好的生烴能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年5期2011-07-06

  • 廣西大新縣下雷錳礦礦井突水災害分析及防治對策
    雷錳礦是一座上泥盆統沉積型碳酸錳礦床,隸屬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于廣西大新縣下雷鎮境內。礦區東西長約9 km,南北寬約2.5 km。為我國目前查明地質儲量最大的錳礦床。1.1 地層礦區出露的主要地層由老至新依次為中泥盆統東崗嶺組(D2d)、上泥盆統榴江組(D3l)和五指山組(D3w)、下石炭統巖關組(C1y)和大塘組(C1d)、中石炭統黃龍組(C2h)及第四系(Q)。含錳礦層賦存于上泥盆統五指山組(D3w2)中,由上、中、下3層錳礦層和兩個夾層組成。

    中國錳業 2010年4期2010-02-12

  • 桂中坳陷海相地層油氣成藏與熱作用改造
    要來源于中—下泥盆統塘丁組和羅富組泥巖。桂中1井和南丹大廠儲層固體瀝青為運移/成藏的油氣發生熱裂解而形成的焦瀝青。桂中1井經歷了兩期油氣充注,第一期為印支期前的主力生烴期,第二期(晚期)為燕山期—喜馬拉雅期,以緊鄰油氣顯示層的可溶烴類為代表。經歷了三期油氣改造:第一期為印支期前的油氣藏經歷了地層沉降增溫的熱裂解作用而演化為固體瀝青和甲烷天然氣,第二期為燕山晚期巖漿活動導致的更高溫度的熱蝕變作用,第三期為喜馬拉雅期構造抬升的改造或破壞作用對上泥盆統油氣藏的影

    海相油氣地質 2010年3期2010-01-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