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西洋

  • 北大西洋海溫對寧夏春末夏初降水影響及成因研究
    50002)北大西洋海表面溫度(SST)的變化與北大西洋濤動(NAO)密切相關,在月和季節尺度上北大西洋熱帶外SST 的分布由其上方大氣驅動[1],Bjerknes[2]早期研究發現北大西洋SST 隨大氣變化而變化,其冬季主要的模態“三核”結構(亦稱“三極子”),是由大氣NAO強迫海洋的結果,后來很多觀測分析和模擬研究都證實了這一點[3-6]。NAO增強時,冰島低壓加深,其西側北風異常帶來高緯度冷空氣,海氣溫差加大,海洋通過感熱通量損失的熱量也增加,拉布拉

    干旱區研究 2023年5期2023-06-08

  • 為什么中高緯度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冬季的狂風惡浪特別多?
    ~60度)的北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時,常常會遇到怒吼的狂風和洶涌的波濤;而且冬半年(10月~次年3月)比夏半年(4~9月)的風浪要大得多。另外,北大西洋的風浪比北太平洋的還要大。這是什么道理呢?原來,中、高緯度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地理條件和其他自然因素都比較復雜,這里存在著比低緯度要強大得多的冷流和暖流交接的過渡地帶。在這個過渡地帶內的水溫變化最劇烈,其相鄰兩邊水溫的差別也最顯著。在冷流和暖流上面流過的空氣,必然會受到水溫對它的影響,例如:在冷流上面流過的空

    中國科學探險 2022年8期2022-12-31

  • 夏季北大西洋三極型海溫異常與中國西南地區氣溫年際變化的聯系
    161006北大西洋海表溫度存在明顯的多時間尺度變化(Battisti et al.,1995;Molinari et al.,1997;Sutton and Allen,1997;Czaja and Marshall,2001;Wu and Liu,2005)。在季節和年際尺度上,北大西洋三極型海溫異常是北大西洋變率的主要模態。北大西洋三極型海溫異常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北大西洋濤動(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影響(Des

    大氣科學學報 2022年5期2022-10-22

  • 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熱帶云團發展率特征的對比
    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是西半球TCC和TC活動活躍的海域。研究揭示,北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TC生成數量和平均生成緯度可以呈現出反位相關系[8-9]。對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TCC及其發展率的變異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還較少涉及,特別地,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這2個海域的TCC發展率變異之間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聯系,這是有待進一步解決和探討的問題。本研究對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TCC發展率的變異特征進行了對比分析。1 數據和方法本 研 究 使 用 的 數 據 包 括:(1

    農業災害研究 2022年8期2022-10-01

  • 不同輻射強迫下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對海洋的影響?
    66100)北大西洋徑向翻轉環流(AMOC)主要包括北大西洋暖而咸的北向流和深層的、相對較冷的南向的北大西洋深層水[1]。分析顯示,最強北向熱輸送發生在北大西洋 24°N—26°N,約1.3 PW,占該緯度上總的極向熱輸送的35%[2]。 AMOC 變異會改變低緯度向中高緯度的熱量輸送,進而影響北半球以及全球氣候的長期變化[3],特別是北半球和全球海表面溫度(SST)變異[4]。末次冰期的模型重建結果顯示,北半球的冷冰時期可能會伴有 AMOC 強度的減弱[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05-17

  • 長鏈烯酮在西北大西洋重建全新世氣候變化的研究進展
    長鏈烯酮在西北大西洋重建全新世氣候變化的研究進展王 丹, Rashid Harunur(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 上海 201306)長鏈烯酮; 海洋表層溫度; 冰融水; 烯酮%C37:4; 西北大西洋全新世西北大西洋古氣候變化的控制因素眾多, 其中3個最主要的變化機制為: 1) 北半球65°N夏季太陽輻射的減弱是導致溫暖的早全新世向較冷的晚全新世氣候轉變的主要機制之一[15-17]; 2) 來自極地或陸地殘留冰蓋的淡水輸入通過改變海洋表層溫度和鹽度,

    海洋科學 2022年1期2022-02-12

  • 西方國家核廢料排海的黑歷史
    中僅美國就向北大西洋和太平洋丟棄了至少19萬立方米的放射性物質。另據有關報道,英國3/4的核廢料分別于1949年、1982年被裝入34只儲藏罐傾入北大西洋;荷蘭于1968年、1982年將14只核廢料罐拋入北大西洋;法國兩次向大西洋拋棄核廢料;瑞士從1969年到1982年4次向北大西洋拋入12罐核廢料;20世紀70年代美國在大西洋的18處拋投56000多個核廢料集裝箱;日本1956年至1969年向太平洋的6個地區分12次拋入3301個核廢料集裝箱。此外,德國

    文史博覽·文史 2021年6期2021-08-16

  • 西方國家核廢料排海的黑歷史
    中僅美國就向北大西洋和太平洋丟棄了至少19萬立方米的放射性物質。另據有關報道,英國3/4的核廢料分別于1949年、1982年被裝入34 只儲藏罐傾入北大西洋;荷蘭于1968年、1982年將14只核廢料罐拋入北大西洋;法國兩次向大西洋拋棄核廢料;瑞士從1969年到1982年4次向北大西洋拋入12罐核廢料;20世紀70年代美國在大西洋的18處拋投56000多個核廢料集裝箱;日本1956年至1969年向太平洋的6個地區分12次拋入3301個核廢料集裝箱。此外,德

    文萃報·周五版 2021年25期2021-08-06

  • 近60年華北春季干旱特征及其與北大西洋海表溫度的關系
    重點探討了對北大西洋產生的影響。華北春季干旱的主要空間分布型為全區一致型,近60 a春季華北存在22 a偏旱年和14 a偏澇年。華北春季偏旱年主要大氣環流特征是大陸暖高壓增強、高空西風急流減弱以及華北位于下沉運動區中。觀測分析和數值模擬結果均表明,春季北大西洋海溫偏暖容易導致華北地區發生干旱。當春季北大西洋偏暖,其上空高度場被抬升,激發出一條自北大西洋經歐亞大陸至華北地區的“+-+”的波列,其波列中心分別位于北大西洋、歐洲大陸-西亞和西北-華北地區上空,這

    大氣科學學報 2021年3期2021-08-04

  • 中國東北夏季極端高溫的分類及其與北大西洋海表溫度異常的聯系
    變特征及其與北大西洋海表溫度異常的聯系。結果表明,東北夏季極端高溫事件可分為3類,即西風型、阻塞型和波列型;這3類高溫事件在1979—2016年分別發生了113、89和57次。西風型高溫事件的主要環流特征為極渦偏強,淺脊在準平直西風引導下于西風帶內東移,當反氣旋異??刂浦袊鴸|北地區上空時,形成高溫天氣;阻塞型極端高溫事件的主要環流特征為烏拉爾山阻塞高壓偏強,中國東北地區位于高壓脊前,西北氣流下沉加熱,導致中國東北地區高溫;波列型極端高溫事件的主要環流特征為

    大氣科學學報 2021年2期2021-06-28

  • 北大西洋45°N區氧同位素3期以來上層水體性質的變化
    201306北大西洋中緯度海域(40°~55°N)是北大西洋亞極地環流圈和亞熱帶環流圈相互作用的地帶,是低溫低鹽的亞極地水和高溫高鹽的北大西洋暖流這兩種不同性質水團的匯集地[1]。夏季北大西洋暖流向北增強,上層水體被亞熱帶溫暖和貧營養水團所覆蓋,導致水體分層和混合層變薄[2]。研究表明,冰期極地冷水從現代位置擴張至中緯度海域,洋流體系向南和向東移動,亞極地環流圈增強[3]。該現象歸因于北大西洋周圍冰蓋的反復崩塌,產生大量融水,最終削弱北大西洋深層水的形成[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21年3期2021-06-19

  • 維京人在北大西洋上的拓殖及其原因探析
    人也在之后向北大西洋深處拓殖。維京人在北大西洋上進行冒險活動的原因有經濟的、精神的和技術的。維京人在北大西洋上的拓殖活動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娟P鍵詞】維京人;北大西洋;格陵蘭島;文蘭【中圖分類號】K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23-056-03【本文著錄格式】宋曉梅.維京人在北大西洋上的拓殖及其原因探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1,12(23):56-58.基金項目:青海師范大學中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諾曼人的基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23期2021-02-26

  • 北大西洋上層海溫的季節變率分析
    第二模態表明北大西洋中25°N~45°N海溫有相同的變化趨勢,且與我國冬季氣溫呈現正相關。張霏燕,徐海明[7]的研究發現,中北大西洋海區為影響中國東北地區春季極端低溫的關鍵海區,我國東北地區春季極端低溫的年份,中北大西洋較常年偏冷。而熱帶北大西洋海溫與南海夏季風存在顯著負相關,北大西洋海溫正常時,南海季風增強[8]。李忠賢[9]最新研究表明,春季熱帶大西洋北部海溫異常變化特征與中國盛夏華中地區降水異常呈現正相關。北大西洋海溫異常的顯著性差異是導致夏季中國東

    陜西氣象 2021年1期2021-01-14

  • 北大西洋地區氣候準20年周期的觀測和模擬分析
    ,陶麗摘要 北大西洋地區除了存在約70 a周期的AMO(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北大西洋年代際振蕩)之外,歷史長期氣候記錄中英格蘭溫度(Central England Temperature,CET)與格陵蘭冰芯凈雪累計率還存在顯著的20 a周期波動。本研究利用CCSM4(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4)耦合模式工業革命前控制試驗(piControl)結果中的海表

    大氣科學學報 2021年6期2021-01-11

  • 北大西洋溫帶氣旋的時空變化特征分析
    0)1 引言北大西洋海域有全球各類大小船只往來,還有豐富的海上油氣資源,中高緯度的北大西洋東岸更是遍布了世界上的有名港口,是歐洲航線中重要的交通樞紐區域。該區域主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為溫帶氣旋,氣旋過程常伴有多變天氣、較多降水和低能見度等惡劣的海況。尤其在冬季,強大的氣旋風暴常常帶來暴風雪,造成海上狂風巨浪,嚴重影響航運、海上漁業和石油工業生產安全。國內外學者對氣旋的研究起步較早。早期的氣旋識別手段主要依靠實況天氣圖,人工定位氣旋的位置與強度。宋家喜[1]通

    海洋預報 2020年5期2020-11-09

  • 北大西洋海浪特征分析
    場數據,分析北大西洋海域海浪場和風場的時空變化特征,然后進行海浪場和風場相關性分析,為北大西洋深水區石油平臺建設的設計和管理提供參考。關鍵詞:ERA-Interim;北大西洋;海浪場;風場中圖分類號:U445.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0)01-0106-0221世紀,隨著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陸地資源逐漸匱乏,越發體現出海洋的重要性,但沿海地區也是海洋自然災害的頻發區。在海洋工程中,海

    中國水運 2020年2期2020-05-18

  • 北極海冰消融或加速病原菌傳播
    物的病原菌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之間更頻繁地傳播。海冰消融等環境變化不僅會改變動物的行為,還會開放新的航道,讓本來不同的種群接觸,從而增加新病原菌暴露的風險。海豹瘟病毒(PDV)曾于1988年和2002年在北大西洋導致大量斑海豹死亡。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考察了PDV進入北太平洋的時間,以及與病毒出現和傳播模式相關的風險因素。他們發現,北太平洋海洋哺乳動物的大規模PDV暴露和感染發生在2003年和2004年,并在2009年再次飆至最高點。2004年和2009

    科學24小時 2020年1期2020-03-24

  • 須鯨在北大西洋西部的分布發生改變
    10年中,在北大西洋西部發現的6種鯨魚中有4種——座頭鯨、賽鯨、鰭鯨和藍鯨,改變了它們的分布方式。這些錄音歷時10年,是通過從加勒比海到格陵蘭島西部近300個地點放置在海底的設備錄制的。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 《全球變化生物學》上。這也是首個顯示了這4種物種在北大西洋西部長時間和大空間范圍內存在的研究。該研究還證明了鯨魚的分布如何隨時間而變化,尤其是自2010年以來。緬因灣是許多古鯨物種的重要覓食地,其變暖的速度比世界上大多數地方都要快,這不僅導致海洋哺乳動物

    世界環境 2020年4期2020-02-17

  • 北極海冰消融或加速病原菌傳播
    物的病原菌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之間更頻繁地傳播。海冰消融等環境變化不僅會改變動物的行為,還會開放新的航道,讓本來不同的種群接觸,從而增加對新病原菌的暴露。海豹瘟病毒(PDV)曾于1988年和2002年在北大西洋導致大量斑海豹死亡,但直到2004年才在北太平洋得到確認。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人員特雷西·古德斯特恩和同事,考察了PDV進入北太平洋的時間,以及與病毒出現和傳播模式相關的風險因素。他們利用了2001—2016年期間采集的冰海豹、北海獅、北海狗和

    浙江氣象 2020年1期2020-01-19

  • The Titanic II Is Making Its Maiden Voyage in 2022 “泰坦尼克2號”將于2022年下水啟航
    坦尼克號”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后沉沒。復造版“泰坦尼克號”正在準備揚帆啟航。曾因資金緊張而停工的“泰坦尼克2號”,將于2022年進行首航?!疤┨鼓峥?號”將從迪拜出發,然后沿著“泰坦尼克號”當年的路線,從英國的南安普敦航行至紐約。這艘豪華巨輪外觀和原版非常相似,但配備了最高端的科技和安全設備,其造價高達5億美元。幾乎和原版一樣,這艘新郵輪也將搭載2400名乘客和900名船員。Word Studyhalt /h??lt/ v.暫停;停住They halted

    時代英語·高一 2019年6期2019-11-07

  • 北大西洋海表風速變化趨勢
    AN),計算北大西洋海表風速在32年(1987年7月至2019年4月)的逐年變化趨勢,對北大西洋海域海表風場的季節特征、變化趨勢進行研究,為全球氣候變化分析,海上風能資源開發,海洋相互作用以及海面風速和風速發生的中長期預測提供參考幫助。關鍵詞:北大西洋;CCMP;海表風速;長期變化趨勢中圖分類號:P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9)13-0017-02Abstract: the article use the cross ca

    數碼設計 2019年13期2019-10-20

  • 52赫茲的鯨
    深海流浪,在北大西洋中唱著無人應答的歌。從古至今,她也許是這浩淼海洋中,唯一的唱著52赫茲的鯨。但是,人們卻在遼闊的海洋中,找到了另一只唱著52赫茲的鯨。所有人都相信,她們終會載著全世界的希望,在茫茫大海中相遇。點評:在小作者獨特的視野里,這只“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是那么堅強,那么執著;在這孤獨和寂寞中詮釋了砥礪奮進的意義。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像“52赫茲的鯨”一樣的人,常年默默堅守一個信念,鍥而不舍,直至希望實現。(指導老師:郭詠梅)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19年39期2019-09-10

  • 中加會計專業職業教育的比較研究 ——以湖北理工學院和北大西洋學院為例
    選派到加拿大北大西洋學院(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 簡 稱CNA)進行為期4個月的交流學習。在此期間,以學生身份學習了4門專業課程,對北大西洋學院與湖北理工學院的會計專業教學情況進行比較,發現加拿大高職教育的許多理念和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加拿大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的聯邦制國家。加拿大的大學與學院分工明確。大學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和學術研究。學院主要培養本科和??频葢眯腿瞬?,為學生提供各種直接就業的技能

    商業會計 2018年1期2018-11-24

  • 露脊鯨生存狀況惡化重新繁殖成難題
    斯·巴拉尼克北大西洋露脊鯨目前僅存450條,而且生存狀況還在逐步惡化。2017年是露脊鯨多災多難的一年,至少有17頭露脊鯨死亡,且至今都沒發現新生幼崽。缺少后代令研究這種大型動物的科學家們非常擔心,有什么方法能讓露脊鯨重新繁殖呢?美國新英格蘭水族館安德森卡博特海洋生物中心的布朗就在研究這個問題。她指出,去年死亡的露脊鯨中有兩頭雌性剛剛到達最佳生育年齡?,F在北大西洋露脊鯨只剩下大約100頭成年雌性?!奥都滚L未來的數量就靠這100頭雌性了,100可不算多,情況

    海外星云 2018年22期2018-11-20

  • 永遠的《泰坦尼克號》
    尼克號沉沒于北大西洋。1997年12月,電影史上的傳奇《Titanic》上映。在那之后出生的我,自然不知道全世界都曾熱烈地談論過泰坦尼克號。終于,我慢慢長大,可依然是個孩童,連情竇初開都談不上,倒是熱衷于看電影。當我徘徊在《終結者》與《生化危機》中時,卻驚喜地發現有部名為《泰坦尼克號》的電影。當我得知它上映以來久久獨霸票房第一的寶座時,特想大飽眼福??晌夷潜J氐哪赣H卻說:“那是愛情片,少兒不宜?!比绱吮锪嗽S久,終于有一天,我悄悄打開了那禁制,義無反顧地看完

    第二課堂(初中版) 2018年9期2018-10-16

  • 基于遙相關的NAO位相轉換影響機理研究分析?
    、CPC逐月北大西洋濤動(NAO)指數等, 通過滯后回歸分析了北大西洋海溫異常對NAO的影響。結果顯示,夏秋季北大西洋馬蹄型海溫通過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導致冬季大氣呈現NAO型氣壓場特征;與此同時,秋季大氣場表現出反位相的NAO型環流形勢突變,ECHAM4大氣環流模型數值試驗和觀測資料統計分析均發現:熱帶大西洋海溫異常(對流異常)可激發向中高緯度傳播的遙相關波列,且具有秋季鎖相的特征。馬蹄型海溫對大氣的局地強迫聯合熱帶大西洋異常海溫的遙相關作用使得秋季NAO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年1期2017-01-06

  • Freshening biases in the freshwater flux of CORE data
    結果表明,在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副熱帶區域的淡水通量有使海表鹽度變淡的偏差的作用,這可能是由于CORE.v2中的弱的表面風,強的比濕或者過多的降水所造成的。另外,在北大西洋高緯度區域的海表鹽度變淡的偏差主要是與海洋動力學過程有關而非強迫場所造成的。1. IntroductionStand-alone OGCMs are driven by the observed surface momentum fux (or wind stress), heat fux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6年5期2016-11-23

  • Two different periods of high dust weather frequency in northern China
    主要的原因是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溫異常不同造成。前者主要受北大西洋副熱帶海溫異常的影響,后者受北大西洋高緯海溫異常的影響。前一階段200 hPa 高層環流出現經向的大氣遙相關,導致40-45°N東亞急流加強一方面有利于動量下傳造成蒙古氣旋活躍,另一方面有利于新疆和蒙古的沙塵輸送到我國北方中部區域。后一階段從北大西洋高緯到東亞呈現緯向波列,導致蒙古氣旋南部西風氣流加強,沙塵從新疆輸送到我國北方。與后一階段比較,前一階段的兩極冷空氣更為活躍,沙塵發生動力條件更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6年4期2016-11-23

  • 1990年代末東亞北部地區夏季水汽輸送年代際變化特征及其影響機制
    并分析了前冬北大西洋海溫對東亞北部地區夏季水汽輸送與大氣環流的可能影響。研究結果表明,20世紀90年代末期東亞北部地區夏季整層水汽與降水年代際的變化特征相一致,整層水汽通量的年代際變化主要是由于緯向水汽輸送異常作用的結果。東亞北部地區(35°~55°N,90°~145°E)西邊界的水汽輸送通量由多變少,東邊界的水汽輸送通量由少變多特征則直接導致了該地區降水由偏多轉為偏少的年代際變化。就外強迫 海溫角度來說,前冬北大西洋海溫跟東亞北部地區夏季500 hPa高

    大氣科學 2016年5期2016-10-13

  • 北大西洋的寵兒—— 巴倫支海
    文|埃爾尼?北大西洋的寵兒—— 巴倫支海撰文|埃爾尼你也許不知道的詞:威廉·巴倫支威廉·巴倫支巴倫支生于1550年,他所處的時代正是“海上馬車夫”荷蘭稱霸海上的時期,作為一個荷蘭人,他得到了阿姆斯特丹商會的大力支持,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探索北冰洋和開拓通過北冰洋的歐亞東北航道。從1594年到1596年,巴倫支連續三次率船隊向北冰洋遠征,先后發現了新地島、熊島、斯匹茨卑爾根群島等陸地。在第三次探險時,巴倫支所在的船只與另外兩艘船被浮冰沖散,為了尋找另外兩艘船,

    海洋世界 2016年2期2016-03-11

  • 冬季北大西洋風暴軸異常對我國寒潮活動的可能影響
    的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又被稱為北大西洋風暴軸和北太平洋風暴軸(Blackmon, 1976; Blackmon et al., 1977; Lau, 1978, 1979)。顯然,其異常,特別是上游北大西洋風暴軸異常對我國寒潮活動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已有研究表明,冬季北大西洋風暴軸存在顯著的月際變化、年際變化以及年代際變化(如 Lau,1988; Rogers, 1997; 張穎嫻等, 2012),并在1970年代初期,經歷了由弱到強的位相轉換(Chang

    大氣科學 2015年5期2015-12-14

  • 北大西洋秋季“三極子”海溫結構對冬季大氣環流場的影響
    66100)北大西洋秋季“三極子”海溫結構對冬季大氣環流場的影響時曉曚1,2,孫即霖2*,孫雅文2,畢瑋1,周旋2,衣立2(1. 青島市氣象局 青島市氣象臺,山東 青島 266003;2. 中國海洋大學 物理海洋與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100)利用NCEP再分析資料、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溫度(SST)資料等,從北大西洋秋季海表面溫度異常(SSTA)變化入手,對其影響后期冬季大氣環流場的機制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如下:(1)北大西洋S

    海洋學報 2015年7期2015-03-21

  • 21世紀格陵蘭冰川融化速率對海平面變化的影響
    動力海平面在北大西洋副極地、大西洋熱帶、南大西洋副熱帶和北冰洋海域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這是因為格陵蘭冰川快速融化導致大量的淡水輸入附近海域,造成該上層海洋層化加強和深對流減弱,導致大西洋經向翻轉流顯著減弱;與此同時,熱比容海平面在北冰洋、格陵蘭島南部海域和大西洋副熱帶海域顯著下降,而在熱帶大西洋和灣流海域明顯上升;此時鹽比容海平面的變化與熱比容海平面是反相的,這是由于大量的低溫低鹽水的輸入,造成北大西洋副極地海域變冷變淡、大西洋經向翻轉流和熱鹽環流顯著減

    海洋學報 2015年7期2015-03-21

  • 1993—2011年北大西洋與北太平洋的波浪變化及其原因探究*
    986年整個北大西洋和北海波浪的增加趨勢。Bouws等(1996)收集超過2萬張的手繪波圖,利用波圖分析了 1960—1985年北大西洋波浪的變化趨勢,研究結果表明:在此期間波浪并沒有明顯的長時間尺度變化。Allan等(2000)和Seymour(2011)利用浮標觀測資料分別分析了1980—2000年、1984—2007年東北太平洋波浪的變化趨勢,他們的工作一脈相承,結果都顯示出東北太平洋波浪的增大趨勢,并分別運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引起海浪變化的原因,定量的

    海洋與湖沼 2014年4期2014-03-09

  • “安江”輪穿越冰海
    特別提醒注意北大西洋這個季節冰山的浮動。這個季節北大西洋大圓航行,被航海者稱為是死亡之旅。1912年4月10日被稱為永不沉沒的英國皇家“泰坦尼克”號豪華郵輪首航去紐約,在離開歐洲最后一個港南安普頓,航行至北緯49°、西經41°,距紐芬蘭260海里處碰上冰山,船體底部從艏到艉全被豁開,十幾個隔離艙進水,不足3個小時,這艘長260米、寬28米、總載重46369噸的巨輪葬身海底,造成1500人死亡,震驚了整個西歐乃至世界的航海業。1959年丹麥海輪“漢斯·赫脫夫

    海洋世界 2013年7期2013-05-02

  • 路漫漫其凄慘兮豎琴海豹的生存危機
    馨怡人。由于北大西洋在過去的30年來持續變暖,使得豎琴海豹的繁殖地——加拿大東部的冬季海冰的量明顯地減少了。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這種現象導致了海豹幼崽的死亡率大幅上升。豎琴海豹通常在每年的2、3月份間在北極圈附近尋找最厚、最老的冰塊產崽。加拿大東北部沿海一直擁有大量的海冰,這被豎琴海豹們視為天然的生產和哺育幼崽的安全場所。它們在海冰上產崽,并一直守護著小海豹直到小海豹們可以自己游泳和捕食。然而,隨著幾十年來氣候持續變暖,豎琴海豹們發現,它們

    海洋世界 2012年3期2012-11-07

  • 中國首次在北大西洋開展海洋作業
    科學考察隊在北大西洋冰島附近海域開展以海洋地質學為主的海洋調查。這不僅是我國極地科考史以及海洋調查史上首次在北大西洋開展科學調查,也是我國首次與環北極國家進行古海洋學合作研究。經冰島政府批準,這次海洋調查作業包括4個站點的海底沉積物采樣和海洋水文環境調查,主要考察冰島海域地質歷史時期中大尺度高分辨率沉積記錄、火山灰地層學、陸地冰川形成和分布等內容,旨在通過這些記錄揭示北冰洋地區古氣候事件??瓶缄犨€將在冰島海域航路上開展海水溫度鹽度、大氣化學、浮游植物、重力

    中國科技信息 2012年17期2012-01-28

  • 不同熱鹽環流平均強度下北大西洋氣候響應的差異
    流平均強度下北大西洋氣候響應的差異張福穎1,郭品文1,程軍2,倪東鴻1,張春瑩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1.大氣科學學院;2.海洋科學學院,江蘇南京210044)基于美國大氣研究中心的CCSM3(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3)模式,對淡水擾動試驗中不同熱鹽環流(thermohline circulation,THC)平均強度下,北大西洋氣候響應的差異進行研究。結果表明:1)在不同平均強度下,北大西洋海洋、大氣要

    大氣科學學報 2012年6期2012-01-09

  • 北大西洋海浪場季節特征及波高變化趨勢研究
    266002北大西洋海浪場季節特征及波高變化趨勢研究武海浪1,2鄭崇偉1,3劉志宏3田妍妍41.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學院,南京 2111012.92292部隊,青島 2664053.92538部隊氣象臺,大連 1160414.91379部隊氣象臺,青島 266002以ERA-40海表10米風場驅動國際先進的第三代海浪數值模式WAVEWATCH(-III簡稱WW3),得到北大西洋1958年1月-2001年12月逐3小時的海浪場,與ICOADS海浪資料進行對比發

    中國科技信息 2011年9期2011-10-26

  • 冰島環流改變北大西洋氣候
    反應,能改變北大西洋地區的氣候。氣候專家關注到,由于全球氣候的持續變暖,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正逐漸放緩。而洋流運動能使局部地區氣候發生變化,如北大西洋北部地區融冰而來的新鮮水日益增加和其他因氣候變暖而引起的現象,能阻止海水下沉,減少目前循環中傳輸的溫暖海水需要,繼而減少大西洋低緯度和高緯度之間的洋流循環,使大量海水能在這一地區凍結,最后可能會使北半球的氣候變冷。雖然這一推測比較難實現,但是它的關鍵意義在于,研究人員認識到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過程,使其能夠精

    浙江氣象 2011年4期2011-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