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學

  • 民國時期日本文學圖書漢譯出版考
    學 翻譯出版 新文學 出版史[中圖分類號] G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23) 02-0113-08Inspe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Japanese Literature Books in the Republican ChinaLi Shengjie Jiang Yifa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

    出版科學 2023年2期2023-05-30

  • 儒佛互攝與“新文學”的方向 —— 論1940年代廢名文學觀念的形成
    點,廢名重思“新文學”的基本觀念,設想出一條以《詩經》為范本,以儒家倫理為依托,具備“民族自覺”的文學之路。盡管有其局限,但其思路仍然構成了現代與傳統之間有啟發性的案例。1948年11月7日,朱光潛、馮至、沈從文、廢名等人在北京大學以“方向社”之名舉行了“今日文學的方向”座談會。據記錄,本次會議的主要目標是從“社會學”“心理學”“美學”角度探討政治氣候劇變之際的文學命運問題。由于幾乎集結了北平所有有文壇影響力的作家,這些作家又大多持和左翼相異的立場,此次在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22年6期2022-11-16

  • 新文學知識的再傳播:《中國新文學運動史》生成論*
    容提要:《中國新文學運動史》是較早的一部新文學專論,其前身是王哲甫在山西省立教育學院的授課講義。與作家授新文學不同,王哲甫作為普通教員,講授新文學主要依靠在銘賢中學、燕京大學學到的新文學知識。因此,《中國新文學運動史》中不簡單割裂新舊文學的觀念、對翻譯文學的重視以及體例結構等,都受王哲甫學到的、接觸到的新文學知識的影響。透過《中國新文學運動史》的生成,可以看到新文學的另一種傳播方式:先作為學生學新文學,再作為教員教新文學,直接將新文學作為知識接受,再作為知

    文學與文化 2022年2期2022-11-07

  • 連接與調適:1928—1937年新文學圖書再版研究
    江南。出版成為新文學生產、傳播的重要一環,新書業的擴張、印刷技術的完備、出版物的激增推動新文學從精英走向大眾,從啟蒙走向革命,從文化走向商業。新文學的發生,不僅與文學的內在流變、社會的啟蒙訴求、作家的個人際遇和創作探索具有直接的聯系,還與媒介的話語轉型、言論的空間拓展、出版的技術變革、傳播的價值變遷高度契合。文學的傳播從古典文學的吟誦、講唱、題壁、抄校、雕印等單線式、偶然式的直接信息交流方式,向20世紀借助現代出版等媒介形式實現多向式、多層級的間接與直接相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10-20

  • 并非只有“時差”的香港新文學:《鐵馬》綜論
    王芳摘要:香港新文學與大陸文壇之間僅有“十年時差”已成定論,這種論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香港文學的在地性。通過《鐵馬》幾位作者的回憶,可見在香港真正引起回聲的不是魯迅,反而是胡適的白話文論點,這與香港的殖民地境遇息息相關,同時,此時香港新文藝界的都市趣味決定了他們主動關注和接收的是上海帶有都市氣息的文化輻射。此外,本文具體探討了《鐵馬》和《島上》刊物無法維持的直接原因和深層原因,亦關注到《鐵馬》“咖啡店”欄目中一直被目為“宣言”的文章,其實呈現的是一種大陸和

    華文文學 2022年3期2022-06-30

  • 新文學中知識分子題材小說的成長敘事研究
    《三城記》作為新文學中探討知識分子成長道路的四個關鍵坐標,分別代表在中西文化沖突、革命話語影響、城鄉交叉地帶、都市走向民間的成長。通過解讀這四部作品可以勾勒出新文學史中知識分子的生活圖景和精神面貌?!娟P鍵詞】 新文學;知識分子;成長敘事【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22-0023-03基金項目:貴州大學“SRT計劃”項目“新文學中知識分子題材小說的成長敘事研究”。巴赫

    今古文創 2021年22期2021-09-10

  • 以文學的筆觸,重溫初心使命
    0世紀初的中國新文學也走過了一百多年的光輝歷程。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對新文學產生了深刻影響,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新文學的發展道路、呈現方式和基本形態。作為社會意識形態體系的一部分,中國新文學也以特殊的形式深度參與了20世紀中國革命史和社會發展史,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百年來,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文學事業,始終把文學事業視為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歷代領導人都高度重視文學事業并且有著強烈

    莫愁·小作家 2021年7期2021-08-09

  • 都市困境與新文學的“懷鄉病”
    ”,它反映的是新文學作家對于“西化”現代性的重新認識,對于幾千年來鄉土中國文化傳統的重新理解。故“懷鄉病”并不是一種“懷舊情緒”,而是一種自覺去守望精神家園的使命意識。它以文化遺傳因素為連接紐帶,集中體現著新文學作家的文化自信心。[關鍵詞] 都市困境;新文學;“懷鄉病”;精神守望[中圖分類號] ?I206.6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8—1763(2021)03—0088—09Abstract:Modern Chinese loc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07-01

  • “文學浙軍”新解與新文學再闡釋
    姿態,觀照浙籍新文學作家的鄉緣、學緣、業緣聚合力,探究他們對現代啟蒙思想的追求與古代游方傳統的繼承,并從文學本體層面解析作家流動在新文壇的巨大回聲,彰顯了浙籍作家城市流動對中國新文學發展的歷史意義。關鍵詞:“五四” 浙籍作家 城市流動 思想蛻變 新文學古往今來,人類發展必然要由自然人的生活過渡到社會化階段,逐漸走出家庭故土,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去開疆拓路,推動不同國度/部族的文明奔涌向前。鄉土中國素有安土重遷之風,缺少海洋國家或游牧民族的離土冒險精神,但炎黃子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新文學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與承續
    王硯飛摘要:新文學起源于五四運動,是中國文化不斷發展中必然發展的一個階段,新文學和傳統文化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盡管在新文學初期,部分新文學呈現出“反傳統文化”的情況,也存在西方人文精神特征,但新文學的價值、歷史韻味以及思維都能夠反映出對傳統文化的承續和創新。同時,新文學也呈現出較為強烈的傳統民族文化特征,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關鍵詞:新文學 傳統文化 創新 承續傳統文化歷經幾千年的沉淀,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在形成時期,對當時的社會

    參花(上) 2021年5期2021-06-10

  • 審視、表現與救贖
    發展,也擴大了新文學的受眾。關鍵詞:《離婚》 個人意識 現代主義 新文學1924年到1930年,老舍在英國講學并在新加坡游歷半年。他在抵達倫敦后開始小說創作,期間不斷發表小說,創作風格逐漸成熟?;貒?,老舍的作品《離婚》于1933年發表。老舍本人對《離婚》評價很高,他曾要翰林學士們票選他 的最佳作品。在大家一致投票給《駱駝祥子》之時,老舍說:“非也,我喜歡《離婚》?!?老舍之所以對《離婚》這篇作品看重,是由于這篇作品清晰地體現出了20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學中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重讀《現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
    義的觀點對五四新文學進行批評,在當時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雖說他對于五四新文學的論斷并非完全正確,但也對新文學的發展產生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冬F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是他對五四新文學反思的代表作品,能夠集中體現他早期的批評特點,了解梁實秋對于五四文學的態度,重讀此篇論文十分必要。關鍵詞:梁實秋 新人文主義 新文學 反思作為批評家的梁實秋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產生較大影響的同時也是頗受爭議的。他的文學批評活動開始于五四之后,加之他曾經留學美國,師從美國新人文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新文學對傳統文化的批判與承續
    037400)新文學是有別于傳統文化的新文學樣式,基于特色化的藝術風格與新媒介,令其獲得完善與長遠發展。而關于新文學對傳統文化的批判與承續分析,應從客觀、理性的思維出發,對傳統文化中糟粕進行抨擊,并以合理的方式予以剔除。新文學創作者需以現實背景、客觀歷史意蘊為參考,辯證審視與探究新文學與傳統文化的關聯性,明確了解新文學孕育與發展的文化背景。由此,從社會文化、歷史文化等角度,理性探討傳統文化的批判內容。從而,使人們對新文學、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建立正確的認識

    鄂州大學學報 2021年4期2021-03-25

  • 胡先骕與哈羅德·阿克頓譯《東坡詩九首》
    創作成就,反對新文學在創作中盡棄文學傳統。而陷于“南北之爭”“二胡之戰”的胡先骕,則認為新文學脫胎于古典文學,他以《學衡》《天下月刊》為陣地發聲,力證新文學對古典文學應取傳承借鑒的態度。胡先骕與阿克頓對蘇軾詩的合譯,以古韻為鑒、古今并舉,旨在提出新文學與傳統文學互鑒共存的發展觀。關鍵詞:蘇軾;《天下月刊》;新文學;古典文學;互鑒中圖分類號:I10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1101(2021)06-0061-06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03-22

  • 張煒與新文學的懺悔書寫
    彩的表現。中國新文學史上曾有過不同類型的懺悔書寫,然而由于時代主題的沖擊,鮮有能深入人性原罪層面的。張煒作為這一書寫樣式的后繼者,在其寫作中作過不少嘗試,但仍未超越他的前輩們。這一根本性話題在當代文學中的表現從側面揭示了中國文學的一個缺陷:對人類共同精神遺產的關注不夠深入導致寫作的淺表化。關鍵詞:張煒;新文學;懺悔;道德理想主義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5831(2021)06-0137-08一、中西視野中的新文學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03-17

  • 新文學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與承續
    重要。關鍵詞:新文學;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前言當前社會處于一個急速發展的變化時代,文學作為傳承中華藝術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目前日益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對新文學的研究發展,才能更好的承接傳統文化的重要精神財富,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基于此,文章將簡要分析一下新文學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程序的發展途徑。一、該活動開展推廣的重要途徑1.加強對該工作的宣傳,拓展創新傳播途徑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歷史瑰寶,對影響人們的精神物質生活都取得至關重要的影響,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人物畫報 2021年1期2021-01-05

  • 是“新文學”,還是“五四文學”?
    《新青年》的“新文學”與“文學革命”,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的主體,“新文學”是百年中國現代文學的主要精神資源與核心傳統。但是近幾十年來一個顯著的變化是, 早已確認的“新文學”“新文學革命”“新文化運動”命名正在被“五四文學”“五四文學革命”“五四新文化運動”新名詞取代。究竟是“新文學”,還是“五四文學”?這兩個概念命名,有何不同?關鍵詞:現代文學;“新文學”;“五四文學”發端于《新青年》的“新文學”與“文學革命”,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的主體,“新文學”是百

    當代文壇 2021年1期2021-01-03

  • 日本女性“新文學”的旗手——山田詠美
    山田詠美作為“新文學”的旗手,具備了引領當代日本女性文學的重要地位與巨大影響力。她的文學創作,可以說大多是從描寫人與人的身體接觸、感官感受,到心理所領受的悲痛與喜悅,最后上升為對人、對人生的愛憐與徹悟,由此來表述女性的獨特體驗。審視這一文學創作形式,應該說它超越了道德或善惡的倫理規范,純粹以人的本能或激情作為價值取向,卻深刻表現出了一種寫實主義的頹廢之美。這樣的注重身體與情感、突出個人心理與人生徹悟、留意寫實趣味、渲染頹廢之美的女性風格,與日本的文學傳統也

    世界文化 2020年4期2020-05-11

  • 淺談新文學對傳統文學的影響
    璐[摘 ?要:新文學起始于1918年,最顯著的標識是新式白話。最早的寫作范例是魯迅的《狂人日記》和沈尹默的《月夜》。新式白話相比傳統的文言文更易于閱讀,開啟與既往不同的文學創作語言表達方式,在對傳統文學的揚棄中漸漸成長,推動了傳統文學的創造性轉化。關鍵詞:新文學;傳統文學;影響]一、新文學和傳統文學的概念區別新文學是指從五四時期開始以新式白話為語言表達方式并沿用至今的現代文學,或稱之為“白話文學”更簡單易理解。傳統文學則是指先秦至清代末年以文言文為主要語言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19年1期2019-09-10

  • 柳無忌的文學編輯活動
    柳無忌認識到了新文學對于中國社會的獨特意義,他是帶著促進中國新文學發展的宗旨來開展文學編輯活動的,充滿了對新文學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柳無忌在從事文學編輯編輯工作的過程中注重刊發詩歌和西方文學作品,既與他個人的求學經歷和個人興趣愛好有關,也與振興中國新文學的文學編輯宗旨有關,對西方文學作品的引進以及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柳無忌的文學編輯活動,對當時的文藝界尤其是北方文藝界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關鍵詞:柳無忌;文學編輯;新文學;詩歌;西方文學中圖分

    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1期2019-09-10

  • 中國現代文學語境中的高爾斯華綏
    摘要:出于建設新文學的考量,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內曾大力引進高爾斯華綏的作品,為新文學的發展和成熟提供了題材、技巧、結構方面的借鑒和參考。陳大悲、郭沫若、曹禺等人都曾參與到對高氏作品的譯介中去,其中《雷雨》在創作上受戲劇《爭強》影響頗深??箲鸨l后,高氏及其作品在國內逐漸遇冷,除與當時嚴峻的抗戰現實有關外,作家冷靜克制的現實主義創作態度也影響了他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關鍵詞:高爾斯華綏 新文學 戲劇 翻譯 曹禺約翰·高爾斯華綏( John Galsworth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9年4期2019-07-19

  • 所謂新舊:重建五四歷史敘事
    鍵詞]新文化;新文學;保守主義;激進主義新文化運動被視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是中國民族精神的重新整理。在這個運動中,即或有不同意見,但在重新振興民族精神,重建文化體系方面,實際上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反對派。在新文化運動中有左中右的區別,但大體上說他們都是新文化運動中一個分子,只是在某些問題上偏于激進或偏于保守,偏于守成或堅守中立。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的新舊沖突是存在的,但其性質可能并不像過去所評估的那樣嚴重,新舊人物在某些觀點上的對立、沖突、交鋒,實際上很可能如

    關東學刊 2019年1期2019-06-11

  • 情報站
    化底蘊。2.《新文學史料》創刊40年,為中國新文學建立鮮活史料庫《新文學史料》創刊40周年紀念會日前在京召開。該刊物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社辦刊物,以收集和保存五四以來文學史料為宗旨,刊發了眾多知名作家的回憶錄、自傳、日記、書信,如茅盾的《我走過的道路》《魯迅同斯諾談話整理稿》等,成為五四以來中國新文學的一部大型“回憶錄”、史料庫。

    環球時報 2019-03-292019-03-29

  • 試論新文學對傳統文化的批判與承續
    曹凱銘摘要:新文學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代表著新時代的新需求。傳統文化承載著民族精神與民族智慧。但事物都要兩面性,有好亦有壞,就看我們如何抉擇。對待傳統文化亦是如此。本文先講述新文學的概念及其發展歷程,然后分析承續傳統文化的意義傳統文學的弊端,探究新文學對傳統文化該如何批判與承續。關鍵詞:新文學;傳統文化;批判;承續關于新文學與傳統文化的關系,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些學者認為新文學與傳統文化是相對的,傳統文化就是舊文學,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傳統文化是指新文化運動之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0期2018-11-10

  • 小報文學與新文學的論戰
    驍菲民國時期,新文學與市民小報曾勢同水火,但最終由排斥、抗拒,到逐漸接受、認同,其中過程頗有意思。從傳統道德的觀點看來,文以載道,文學作品承擔著教化的使命,而市民文學,則一-直處于邊緣的地位。辛亥革命以后,隨著現代文化市場機制的逐步建立,市民文學走出了邊緣,大放異彩。到了五四運動期間,新文學猛烈抨擊大肆泛濫的市民文學,市民文學遭到重創,新文學占據了文壇的制高點,居于正統的地位。民國時期的小報,用游戲的文字描繪出市井的眾生相,是近現代都市中以消閑趣味為主旨、

    看歷史 2018年7期2018-08-23

  • 論《白鹿原》對儒家文化的正面書寫
    玉摘 要:中國新文學目的在于改良社會,啟蒙舊中國的兒女。對舊中國的落后、保守、愚昧的封建思想進行徹底批判是這場話語建構的主要目標。因此在文學創作中中國封建家庭的形象都是落后的、丑陋的。但《白鹿原》改變了這一狀況,對儒家文化、儒家人物、和“鄉約”下的“仁義”白鹿村都做了極其正面的描寫,讓讀者重新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魅力,也迫切的要求我們重新審視一直以來被新文學扭曲了形象的儒家文化。關鍵詞:新文學;儒家文化;正面書寫[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青年文學家 2018年17期2018-07-27

  • 中國臺灣作家眼中的新文學
    葉榮鐘的《中國新文學概觀》是身處新文學運動之外的作家以“旁觀者”的視角對中國大陸新文學發展的觀照。這部隱藏于暗角中的作品卻有著在當時看來極為先進的文學觀念,包括“純文學”的觀念、對于人性的探索以及“國際化時代”概念的提出等等。時至今日,這些觀點仍舊應該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這部文學史所具有的價值也應進一步得到重視。關鍵詞:葉榮鐘 《中國新文學概觀》 純文學 新文學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1-0070-0

    現代交際 2017年21期2017-11-14

  • 從文章到天下
    對廢名其人以及新文學與現代史關系的理解。關鍵詞:廢名;寫實;說夢;儒家;新文學一、廢名文章的“說夢”與“寫實”1922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后開始新文學寫作的廢名,在幾年的摸索嘗試之后,由最初的隨順五四新文學大流,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他在1927年5月19日寫畢的札記性散文《說夢》中,總結了其文學生涯開始以來的寫作經驗和文學觀念。他稱文學創作“是夢,所以與當初的實生活隔了模糊的界。藝術的成功也就在這里”{1}。這種文學觀鮮明地體現了廢名這一時期的文學態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17年1期2017-07-13

  • 百年新文學的優與劣
    》到現在,中國新文學已經有了整整一百年的歷史。一百年里,中國新文學經歷了太多的悲喜劇。百年再回首,反思百年新文學的優與劣,回顧百年新文學的發展歷程,不僅是為了梳理過往,更是為了新文學未來的發展。一、新文學的八大成就百年新文學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新文學在其開端階段,就迎來了一位偉大的作家——魯迅。新文學的這一特質,迥然不同于傳統的文學格局。一般而言,從白話到文言這一語言形式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的。也就是說,按照常理,新文學會經過萌芽

    大家 2017年2期2017-06-08

  • 遲到的文白交鋒:胡適與中國現代文學概念之生成
    文學;“五四”新文學作者簡介:張學謙,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現代文學(北京100000)。中圖分類號:I2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398(2017)01-0177-11《新青年》自1915年創刊后,陳獨秀延續著《甲寅》的編撰模式,使雜志與同期的進步知識分子雜志相比鮮有獨特之處,始終是默默無聞。然而,在蔡元培將陳獨秀聘為北京大學的文科學長后,原本以提倡國外進步青年文化、討論國內政治道德文化與改革為主要內容的《新青年》雜志由此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1期2017-03-22

  • 中國現代文學新舊文學的歷史抗衡
    此樹立“五四”新文學自我的全新地位。二元對立模式的展開與糾纏彰顯了新文學堅決捍衛自己立場的絕對排他性,以及中國現代文學發展流變的復雜性。本文試圖展開新舊文學二元對立的歷史圖景,以此探討新文學的強勢立足。新舊文學 二元對立 中國現代文學發展近年來,中國現代文學作為一門二級學科,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熱議。其最鮮明的特征是以“新文學”為基本特質,在隨其進入大學體制后,成就了別樣的創新。但回溯“五四”時期,新舊文學的對立與糾纏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上演了復雜的史實演變,

    名作欣賞 2017年18期2017-01-28

  • 新文學課程在民國大學開設的時間問題及其他
    熱點話題,有關新文學課程的問題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新文學課程在民國大學的開設時間,不僅僅關乎新文學進入大學教學的確切時間點,而且關乎新文學與文學教育的互動、大學文學教學方式的變革等諸多問題。然而,新文學課程究竟最早在哪所民國大學開設?在哪一年開始開設?至今未有定論。在新文學課程開設時間的確定上,張傳敏、楊蓉蓉、胡楠等人均做出了可貴的探索。然而,新的史料發現總能將相關研究不斷推向深入。本文根據最新發現的史料,試圖與張傳敏等人探討新文學課程進入民國大學的時間

    中國圖書評論 2016年11期2016-12-01

  • 新文學對傳統文化的叛逆與回歸
    宋劍華摘要:新文學以反傳統為起點,又以重新認識傳統為旨歸,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歷史現象。因為反傳統使得新文學意識到了文化個體根本就無法游離于文化母體而存在,一切關于“自由”與“解放”的人文理想也失去它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新文學從西化啟蒙的精神狂歡,到蹣跚著踏上了尋找歸宿的回家之路,它所走過的那段復雜而崎嶇的心路歷程,有許多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去認真地進行反思。關鍵詞:新文學;反傳統;仇父;反家:自我反省新文學從反“家”到回“家”,是其青春叛逆期結束之后理性意識回

    江漢論壇 2016年6期2016-09-05

  • 文學史的循環論
    運動。關鍵詞:新文學;源流;循環;開創;局限中圖分類號:I2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2-0135-03新文學是在與舊文學和傳統文化的對抗中發生發展的,中國的新文學,是以否定傳統文學并與之決裂的姿態出現的,然而新文學運動是整體文化變革的一部分,文學運動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學事件,是與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歷史等相關聯系的,文學革命中那些批判傳統文學的言論,大都走向了一個極端,所以在闡述過程中有著非常復雜的關聯性,具有一種“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5-30

  • 胡適、周作人新文學發生問題比較談
    要:20世紀初新文學運動發生期,胡適與周作人作為絕對的先驅者為文學革命的理論、創作和實踐都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無論是譽是毀,胡適、周作人的開拓性工作都值得我們后代學科研究者去探討。關鍵詞:新文學;胡適;周作人;白話;文學史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7-0181-03自文學革命興起開啟了中國文學史上的新篇章,從此紛紜變化,構成了一部可以折射出歷史的方方面面的多姿多彩的現代文學史。近來有學者發聲,新文學的建立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7期2016-05-14

  • 論國語運動對新文學文體確立的影響
    ?論國語運動對新文學文體確立的影響吳曉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文學院,北京100029)[摘要]20世紀初,國語運動確立了重視聲音的多元開放的國語理想模式,同時對新文學文體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主要表現為:體裁方面,國語的雜語性推進了文學體裁的不均衡發展,特別是小說和詩歌的地位出現了戲劇性變化;語體方面,國語對“聲音”的重視加強了新文學表層結構(白話)和深層結構(對話)的聯系,鞏固了白話語體在新文學中的地位;風格方面,國語多元開放的特點為作家的遣詞造句提供

    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4-04

  • 胡彬夏與“改良家庭”的女性論述 ——兼論“五四”新文學“家”觀念的源流
    —兼論“五四”新文學“家”觀念的源流高翔宇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北京100871)[摘要]清末民初留美女性精英胡彬夏,在擔任《婦女雜志》主編期間,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改良家庭論”的女性論述。其中涉及到了改良家庭與改良社會、女子道德、女子教育以及兒童啟蒙等方面的內容?!案牧技彝フ摗辈粌H作為清末民初婦女啟蒙思想史中獨到的風景線,更為重要的是,同時隱喻了“五四”新文化中家庭與婦女、女性與文學、母親與兒童等觀念的源流。胡彬夏從“婦女啟蒙”到“發現兒童”這一思想脈絡,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3-06

  • 新文學新善本——《良友文學叢書》考
    李天英摘要 新文學新善本日益受到圖書館界和收藏界的重視,20世紀30年代趙家璧主編的《良友文學叢書》,因其名家原創的高品質和精美的裝幀印制,而成為新文學新善本的代表。文章從內容與裝幀角度研究其學術價值與藝術價值,并考察其品種與版本。關鍵詞 新善本 新文學 《良友文學叢書》 趙家璧分類號 G256.22DOI10.16603/j.issn 1002-1027.2015.06.014相對于古籍善本,圖書館界和收藏界把民國時期內容好、印制好,現在又很少能見到的圖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5年6期2016-03-02

  • 創造性編輯工作的范例 ——淺析趙家璧主編的《中國新文學大系》
    璧主編的《中國新文學大系》王芳(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吉林長春130062)摘要: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既有原創成分也有再創成分,其主要表現在:發現社會的文化需求,策劃選題,選擇、優化文化作品,或把優秀的作品組合起來,創造文化作品的整體效應。編輯創造與其他精神文化創造有所不同,其不同點主要在于,編輯創造既包含了編輯人員獨自的創新,又存在著一定的依附性,因為出版物所體現的編輯的創造性,是以作者創作的作品為基礎的。編輯工作的文化傳播功能,也離不開讀者對出版物

    新聞研究導刊 2016年11期2016-02-28

  • 方言與“五四”新文學
    使用?!拔逅摹?span class="hl">新文學提升了白話的地位,但方言在小說中的重要性卻被削弱?!拔逅摹毙滦≌f對方言的使用是“鑲嵌”式的,直至出現了方言寫作的成熟作品《慫恿》。關鍵詞:方言;明清小說;“五四”新文學;《歌謠》;鄉土文學在傳統白話小說當中,方言入文是普遍存在的,直到清末出現了方言文學的代表作品《海上花列傳》?!拔逅摹卑自捨倪\動某種程度上中斷了這種方言寫作的趨勢,以一種歐化的“說”代替了傳統的“說”。方言只是作為一種文學語言的策略被提出,而且這種提出也只是理論上的,缺乏

    當代文壇 2015年3期2015-11-22

  • 淺談二十世紀中后期中國社會變革與藏族“新文學”的興起
    發展趨勢,以“新文學”思想內容代替舊時代佛典文學思想,繼承了佛典文學優美文體之優點,摒棄了佛典文學的“利他”說。關鍵詞:社會變革;藏族文化;佛典文學;新文學一、藏族古典文學對后世文學的影響自公元七世紀,第三十二代藏王松贊干布委派吞彌桑布扎等十六位天資聰慧的年輕英才到古印度學習梵文,后到吞彌桑布扎潛心鉆研,參照印度的迦什彌羅文字字形,結合吐蕃語音創制了現代藏族人廣泛使用的三十四個藏文字母。這為以后吐蕃王朝翻譯佛學經典創下了最有力的條件,以及藏族古典文學即佛典

    商 2015年9期2015-07-05

  • 教會大學的新文學課程及演講
    大學文學院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2013級中國現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一1929年春季,朱自清在清華大學開設“中國新文學研究”課程并撰寫講義《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對新文學進大學課堂及新文學的建構具有深遠意義。朱自清在清華時的學生王瑤后來評價《綱要》“是最早用歷史總結的態度來系統研究新文學的成果”,并且“對新文學歷史從文學運動到作家作品做全面的敘述和評價”①。此言不差,但就大學開設新文學課程的時間而言,并不開始于朱自清,而是1923年在燕京大學主講新文學的周作

    名作欣賞 2015年1期2015-06-28

  • 重估鴛鴦蝴蝶派的文學史地位與價值
    由于長期被視為新文學的對立面,它的正面價值與意義一直被忽視,其文學史地位與價值也亟待重新評定。關鍵詞:鴛鴦蝴蝶派;新文學;通俗文學;文學史地位鴛鴦湖蝶派(以下簡稱鴛派),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流派之一。 長期以來,它一直遭到新文學的非難,因而其文學史地位與價值一直被人們所忽視。80年代后期,隨著“重寫文學史”思潮的興起,以范伯群為首的一些學者開始重新審視鴛派,對半個世紀以來它所受到的不公正批判作了初步的反思, 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其意義和歷史功績。在此,本人

    北方文學·中旬 2015年6期2015-05-30

  • 網絡新文學思想與現實主義相碰撞
    點點滴滴。網絡新文學隨著網絡的發展也在進步著。本文主要介紹了網絡新文學的概念,通過分析網絡新文學的概念得出新文學思想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良好結果以及不好的現象。然后提出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應該保持一種什么樣的態度,為新文學思想與現實主義的發展以及融合做出理論支持。一、網絡新文學的概念網絡新文學因為它所涉及的使用途徑和敘述內容大眾對其有不同的看法,使得對于網絡新文學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有人認為,網絡新文學就是借助網絡媒介進行創作和發表的文學。它是圍繞網絡展開宣傳,

    參花(下) 2015年5期2015-05-30

  • 張恨水小說對“新”“舊”文學的整合
    ;小說;文化;新文學;舊文學張恨水是20世紀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通俗文學巨匠,他作品獨特的文化價值雖然被人們接受和喜愛,并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占得一席之地,但他的創作卻一直飽受爭議和誤解。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研究者大都認為,張恨水的小說基本屬于舊小說一類,他很少受到新小說和新思想的影響;或者說,即使他曾受到新文化和新文學的影響,其創作也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本質上依然屬于舊風格的作家。但筆者認為,張恨水的創作中不僅能看到雅致的傳統文學的精華,也能感受到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2-02

  • 新文學研究中的善本問題
    0)版本是中國新文學研究的基礎。由于出版機制、意識形態、語言規范以及作家文學觀念變化等因素,新文學作品在出版過程中,往往經過不同程度的修改,形成文本各異的版本,自然也產生了新文學研究的版本問題。研究中如果不注意作品版本的變化,不注意版本的甑別和選擇,就會影響對作品的評價,進而影響對作品思想性與藝術性的評價,最終影響對作家的評價,使文學研究失去嚴謹性和科學性。因此,新文學研究的版本問題實際就是版本選擇的問題,即善本問題。一、新文學版本的類型概述新文學作品在出

    黃山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8-15

  • 蘇雪林與中國新文學學科的創建
    601)“中國新文學”或者說“中國現代文學”學科于新中國建立以后,作為新意識形態建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從而在1950年代以來成為大學中文系引領風騷的主流學科。從學科史的角度看,“中國新文學”這一學科是在民國時期各大學開設的諸多“新文學”課程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后者乃是前者的“史前階段”。民國時期大學新文學課程教學內容與體系建設的成熟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新文學學科起點的高低。從這個意義上說,朱自清的《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1929年,以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1期2013-08-15

  • 主題學視野下的新文學路徑及其走向
    、民族等一直是新文學的核心主題,路徑選擇的不同既能夠使它們互動共生,同步實現;也能夠使它們相互拆解,內耗不斷。從晚清到“五四”,從抗戰到新中國,雖然不同時期主題表現有所不同,此消彼長現象時有發生,但它們之間頡頏對立、互動共生的結構形式卻決定了新文學的基本路徑及其走向。[關鍵詞]主題學;新文學;啟蒙與專制;救亡與翻身;個體與民族;英雄與民粹[中圖分類號]I20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769(2012)01-0159-06新文學從誕生的那

    社會科學研究 2012年1期2012-02-28

  • 重述歷史的策略 ——從《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文學論爭集》的編選談起
    ——從《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文學論爭集》的編選談起耿 佳(上海大學文學院,上海200444)上海良友圖書公司于1935年出版的《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對于中國現代文學這一學科體制的確立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為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新文學產生十年后牢固樹立起其正統權威地位,《新文學大系》采用了一種頗具策略性的編選手法從而有效地對新文學的發展歷史加以重新敘述。這種編選手法在其中的《文學論爭集》一卷中體現得尤為明顯?!?span class="hl">新文學大系

    淄博師專論叢 2011年2期2011-08-15

  • “五四”新文學的啟蒙指歸與當代底層寫作
    摘要:“五四”新文學的啟蒙訴求有兩種基本的價值向度:一是知識分子的自我精神救贖,一是知識分子對于民眾的救贖,在具體的文學實踐過程中,底層民眾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狀況始終成為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書寫對象,它構成了“五四”新文化(新文學)與傳統文化(文學)的本質區別,也顯示著文化(文學)的現代性與非現代性的“質”的內涵?!拔逅摹?span class="hl">新文學啟揚的這種精神文化指向,成為中國現代文學最重要的傳統,它不斷延伸、發展、深化。對于整體的20世紀中國文學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特別是新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年5期2009-10-20

  • 新教育與新文學的相互推進
    件。胡適和一批新文學、新教育前驅在北大培養青年學子,后者積極響應和支持文學革命。新教育與新文學之間的相互推進關系,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北大表現最為突出。[關鍵詞]胡適;新教育;新文學;新文化運動[中圖分類號]G649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0717(2009)03008605一、在北大實踐教育理想:胡適對近代教育變革的積極貢獻1916年12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后,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蔡元培的北大改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為

    大學教育科學 2009年3期2009-09-18

  • 對“五四"新文學精神的繼承與發展
    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精神。他提出文學要面向大眾,要使用“活”的語言,而且還利用自身在邊區政府的領導地位,完成了公文改革,實現了“五四”未競的事業。[關鍵詞]“五四”新文學;周文;文藝大眾化;繼承與發展[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372(2009)03-0104-04近年來,隨著周文研究的日漸深入,周文與文藝大眾化這一論題引起了研究者越來越多的興趣。其中,既有對周文推進文藝大眾化相關史料的細致梳理,又有對其文藝大眾化思想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年3期2009-01-20

  • 民國時期新舊文學經濟狀況的考察
    體趨勢上分途,新文學/文化依托新型書刊業提供的強大生產力和先進營銷手段,占領了大眾文化市場,在喧嚷的公共傳媒空間壓倒了舊文學/文化,成為大宗的文化生意。另一方面,舊文學/文化由于受眾的不足,不足以采用大規模的復制生產,主要還沿襲著傳統的方式,采用手工作坊式的零星制作,但當其退回到中上層文化圈之后,在某些小范圍內,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經濟能力。關鍵詞 新文學/文化 舊文學/文化 經濟狀況〔中圖分類號〕I20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

    人文雜志 2009年6期2009-01-18

  • 論現代新潮與新文學契合
    反叛。中國現代新文學也隨著受其影響,“五四”后,以表現主義、象征主義、唯美主義等創作傾向為載體的現代新潮涌入中國,其效仿創作曾一度斐然。到30年代又逐漸消失,現代新潮與新文學契合,給人留下思之不盡的遐想。關鍵詞:現代新潮; 新文學; 契合中圖分類號:I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07)11-0067-03一、 新潮興起,反映著文學發展的趨勢“五四”運動,使中國歷史翻開新的一頁。社會由此轉型,思想隨之解放,社會意識和人們心態在新文化

    理論月刊 2007年11期2007-12-20

  • 論“言文互動”對中國新文學的建設意義
    重要保證,也是新文學建設必不可少的動力和方式。中國文學的現代化是在“言文互動”中逐步深入的。首先,通過分析晚清白話文運動的理論誤區和歷史局限后指出,言文互動的闕如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而“五四”文學革命的成功主要在于“言文互動”的形成。然后著重闡述新文學在言文互動中的探索,和新文學作家以“言文互動”的理論和創作對新文學的開拓之功。文章在最后還指出,由于文學和文學語言的本質及其發展要求,決定了“言文互動”將與中國文學的發展相伴始終。關鍵詞言文互動國語的文學新文

    浙江社會科學 2004年4期2004-04-22

  • 臺灣開始出版《日據下臺灣新文學
    集《日據下臺灣新文學》。臺灣居民大多是從福建、廣東遷移去的。在日本帝國主義占據臺灣以后,又輸入了日本各種體制和習俗。于是,在臺灣產生了中文和日文兩種創作形式的文學作品。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臺灣同胞反帝、反殖、反壓迫的抗爭。過去這些文學遺產從未被關心,明潭出版社用了三年時間,進行搜集和訪問,將中文創作的作品編成《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日文創作的作品則將編成《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潭集》(譯成中文)?!睹骷匪?,是《臺灣青年》、《臺灣》、《臺灣民報

    讀書 1979年9期1979-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