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膜

  • 骨膜蛋白在組織修復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張 勇 秦 晗骨膜蛋白最早是在1993年于小鼠前成骨細胞中發現的,稱為成骨細胞特異性因子2,后來的研究中發現人體組織也存在此物質,與小鼠高度同源,同時該蛋白在骨膜中表達水平高,因此被命名為骨膜蛋白[1]。骨膜蛋白作為一種ECM蛋白能夠與干細胞結合,在發育和修復的過程發揮重要作用[2]。最早發現于成骨細胞、骨膜、牙周膜等間充質細胞系中,間充質細胞系的細胞具有干細胞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在間充質細胞增殖分化期間,骨膜蛋白的含量增高,提示骨膜蛋白在細胞分化和

    醫學研究雜志 2023年5期2023-09-06

  • 多發顱骨骨膜竇外傷后并發急性硬膜下血腫1例
    分區域呈青色,與骨膜粘連較緊密,可見粘連部分通過顱骨表面凹陷處有靜脈血管與骨板下交通,剝離骨膜后見凹陷處出血明顯,顱骨上涂抹骨蠟止血。正常顱骨處電鉆鉆孔,銑刀銑開部分顱骨,硬腦膜與顱骨粘連緊密,仔細分離粘連后取下骨瓣,見部分硬腦膜不規則球狀凸出并嵌入顱骨內板及板障,局部顱骨幾乎被完全侵蝕,呈球狀凸出部分硬腦膜處滲血明顯(圖1E、1F),予以明膠海綿壓迫止血;正常完整的硬腦膜處切開硬腦膜,見兩層硬腦膜間隙較寬,且呈網狀血竇樣改變,出血較多,予以電凝止血,清除

    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22年10期2022-11-28

  • 仿生型人工骨膜及柔性電子器件制備及應用研究
    摘 要:針對傳統骨膜來源受限、供區發病率的問題,提出用靜電紡絲技術制作具有成骨和抑菌功能的仿生型骨膜,在此基礎上制作了柔性電子器件。通過對仿生型骨膜和柔性電子器件性能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分別負載淫羊藿苷(ICA)和莫西沙星鹽酸鹽(MOX),標記為PGM-PI纖維具有較高的柔韌性和抑菌性,能夠承受手術和組織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應力;藥物釋放規律與高發生率的感染和骨再生過程匹配,可以作為仿生型人工骨膜使用。柔性電子器件具有的較高的透氣性,用于臨床時,能提供較高的舒

    粘接 2022年3期2022-04-19

  • 骨旁脂肪瘤一例
    a)是一種起源于骨膜骨膜外軟組織的良性腫瘤,屬于原發性骨腫瘤中骨附屬組織腫瘤,較罕見,包括以往文獻中報道的骨膜下脂肪瘤(subperiosteal lipoma)、骨膜脂肪瘤(periosteal lipoma)和骨膜外脂肪瘤(parosteallipoma)。該病于1836年由Seerig首先報道,來自骨膜而稱為骨膜脂肪瘤。后Fleming等學者認為骨膜內無腫瘤起源的脂肪細胞,將本病稱為骨膜外脂肪瘤較骨膜脂肪瘤合適。1988年Power'將其正式命名為

    臨床外科雜志 2021年2期2021-12-25

  • 原癌基因蛋白質c-Myc及骨膜蛋白在腦膠質瘤中的表達及與腫瘤侵襲轉移的相關性
    白質c-Myc及骨膜蛋白在腦膠質瘤中的表達引起了諸多學者的注意,有研究發現在高級別膠質瘤樣本中,骨膜蛋白呈高表達,c-Myc也發生表達異常,認為二者的表達變化與膠質瘤惡性程度的關系密切[3-4]。因此,本研究觀察c-Myc及骨膜蛋白在腦膠質瘤中的表達及與腫瘤侵襲轉移的相關性,旨在為腦膠質瘤的臨床診斷及預后評估提供參考?,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行腫瘤切除術的腦膠質瘤82例作為研究組,其

    臨床誤診誤治 2021年12期2021-12-24

  • 瘤段切除滅活再植聯合化療治療脛骨骨膜骨肉瘤:1例及文獻復習
    530000)骨膜骨肉瘤是一種較為罕見的中等惡性程度表面骨肉瘤,占所有骨肉瘤的1%~2%[1,2]。與傳統骨肉瘤相比,骨膜骨肉瘤惡性程度相對較低,預后較好。目前骨膜骨肉瘤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腫瘤廣泛切除,但術前或術后是否需進行輔助化療,目前仍存在較大爭議[3-5]。本院于2016年2月收治了1例右脛骨骨膜骨肉瘤患者,采取瘤段切除滅活鋼板內固定術聯合術前及術后化療的綜合性治療方案。術后27個月局部腫瘤復發,單純行局部腫瘤切除術,術后隨訪17個月,生存狀況良好,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21年21期2021-11-19

  • 骨膜移植在舟骨骨不連中的應用現狀及研究進展
    、帶血管蒂或游離骨膜瓣移植、骨塊切除、關節鏡下植骨、關節融合等,其中骨膜移植在促進成骨及血管形成方面展示了巨大的潛力。本文綜述骨膜移植治療舟骨骨不連早期研究及近年應用情況,闡述此種手術方法的可行性,為手外科醫師的臨床決策提供參考。1 骨膜在骨組織修復中的作用骨膜是骨表面除關節外所被覆的堅固的結締組織包膜,在骨營養供給、痛覺感受、生長修復中扮演重要角色。早在1739年Duhamel 將銀絲埋植在骨膜下數月后發現銀絲周圍有新的骨質形成,提出正是骨膜導致了新骨的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21年3期2021-06-14

  • 骨轉移瘤針狀骨膜反應的影像學特征分析
    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骨膜反應。但是對于骨轉移瘤除非發生病理性骨折,很少發生骨膜反應,極少數成人的前列腺癌、乳腺癌、結腸癌及少兒的神經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可有骨膜反應[1,2]、對于骨轉移瘤中,如已知原發腫瘤或已發現多發性骨病變時不難診斷骨轉移癌。但是對不知原發灶或者骨的單發病變中伴有針狀骨膜反應的轉移瘤時,與原發性惡性骨腫瘤,特別是骨肉瘤或尤文肉瘤容易誤診。因此對伴有骨膜反應的轉移瘤,隨少見,但是跟原發性惡性骨腫瘤的鑒別診斷非常重要,Bloom[3]等分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1年2期2021-03-09

  • 尿液及血清骨膜蛋白的檢測對早期診斷兒童紫癜性腎炎的價值
    疾病中占第一位。骨膜蛋白是一種細胞外基質蛋白,是由成骨細胞及其前體細胞分泌的,多在牙周韌帶和骨膜中出現,與皮膚修復、牙齒與骨骼生長有關。近年研究顯示,骨膜蛋白在一些腎病中有表達,其在HSPN 中的作用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檢測HSPN 病兒尿液與血清中骨膜蛋白的表達水平,探討骨膜蛋白的檢測對早期診斷兒童HSPN的價值。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就診的HSPN 病兒35 例為HSPN組,其中男性

    安徽醫藥 2021年2期2021-03-05

  • 兔脛骨骨膜細胞膜片的體外構建
    好的生物安全性。骨膜細胞位于骨組織表面的纖維組織內其來源豐富,能夠自我更新,并能夠多向分化,在骨組織再生修復中發揮重要的作用[4]。已有研究將骨膜移植于人上頜骨,成功實現了骨組織再生,提示骨膜細胞可成為骨缺損修復的種子細胞[5]。本研究擬采用維生素C連續誘導法構建兔脛骨骨膜細胞膜片,并對其基本生物學特性進行研究,為利用骨膜細胞膜片修復頜面部骨缺損提供實驗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1.1.1 動物 4月齡雄性新西蘭大白兔,體質量2.2~2.4 kg[上

    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02-14

  • 骨膜蛋白在玻璃體視網膜疾病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期治療至關重要。骨膜蛋白(Periostin,PN)是一種獨特的細胞外基質蛋白,參與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相應免疫炎癥反應,如心肌梗死后重塑[2]、骨髓纖維化[3]、牙周組織再生修復[4]、皮膚傷口愈合[5]、腫瘤細胞轉移[6]、腎臟損傷[7]、以及可誘導慢性過敏性疾病[8]等。骨膜蛋白在眼部的主要作用包括促進細胞增殖、分化、遷移和粘附,誘導纖維形成以及促進新生血管等[8]。Yoshida等[9]對PDR患者增生的纖維血管膜cDNA文庫的7000個隨機序列測序發

    臨床眼科雜志 2020年5期2020-12-13

  • 骨膜蛋白、NLRP3炎癥小體在心房細胞中的表達及其對心房顫動消融術效果的意義
    的結果[3],而骨膜蛋白及NOD樣受體蛋白3(NLRP3)炎癥小體是心肌細胞結構重建的標志性指標[4],但目前骨膜蛋白及NLRP3炎癥小體與病人消融術后復發關系尚不明確,因此,本研究對骨膜蛋白、NLRP3炎癥小體在心房顫動病人心房細胞中的表達水平進行觀察,隨訪行心房顫動消融術病人心房顫動的復發情況,分析導致心房顫動復發的因素,探究骨膜蛋白、NLRP3炎癥小體對判定心房顫動消融術效果的意義。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年18期2020-10-22

  • 黏膜—骨膜雙瓣法在骨增量種植術中的運用
    本研究通過黏膜-骨膜雙瓣法在種植手術的運用,取得了良好的軟組織封閉效果,減輕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F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至本醫院口腔科就診因上頜前牙缺失要求種植義齒修復患者48例(共56個位點),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齡19~56歲。所有患者無局部及全身種植術禁忌,并且種植術區牙槽骨高度大于10 mm,寬度大于3 mm。本研究經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安徽醫專學報 2020年3期2020-07-17

  • 骨膜去細胞支架的制備及其生物相容性
    ,張 浩,李躍紅骨膜具有較強的成骨能力,在骨折愈合修復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被認為是促進骨移植材料在移植區域發揮修復作用的始動因素。國內外有較多關于臨床上骨膜移植治愈骨缺損、骨不愈合的報道,然而骨膜移植存在供體不足、供區結構功能損害及免疫排斥反應等問題。近年來,組織工程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有學者采用脫細胞技術制備了去細胞骨膜[1],并證實這種生物材料體內相容性較好。本研究探索基于豬骨膜去細胞支架的制備及檢測,觀察骨膜去細胞支架與細胞共培養的情況,旨在為建立

    臨床骨科雜志 2020年2期2020-05-11

  • 眼眶MRI 在眼眶骨膜下間隙血腫的應用研究
    有價值。關于眼眶骨膜下間隙血腫MRI 特征的國內外報道較少?;仡櫺钥偨Y分析26 例眼眶骨膜下間隙血腫MRI 表現,旨在提高對該病MRI 特征的認識。1 資料與方法回顧分析本院2017 年1 月至12 月經臨床治療及手術病理證實的26 例眼眶骨膜下間隙血腫患者資料。男20 例,女6 例,年齡1~55 歲,平均25.3 歲。所有患者均有眼眶外傷史,病史最短3 h,最長30 d。行MRI 檢查26 例,其中行增強MRI檢查20 例。行MRI 檢查前26 例均已行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21期2020-04-08

  • 血清骨膜素水平與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骨密度相關性研究
    子 832000骨膜素(sPostn)是具有誘導成骨細胞分化的粘附蛋白,由于在骨膜中的高表達而得名[1]。骨損傷后顯著表達,特別是出現骨折后[2],且對機械和激素刺激很敏感。它可以在許多涉及損傷的病例中檢測到,例如牙周韌帶、梗死心肌、血管、骨骼肌損傷和皮膚傷口愈合。在骨組織中,骨膜素具有調控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粘附和聚集,以促進骨修復和骨重建[3]。進一步研究表明骨膜素在骨骼的發育、骨重塑和維持骨骼強度起到重要的作用[4-5],因此骨膜素被提出作為具有價值功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20年1期2020-03-25

  • 骨膜蛋白在糖尿病心肌病發病中的作用
    能通過旁路,激活骨膜蛋白及其相關信號通路。骨膜蛋白作為一種特殊的細胞基質蛋白,參與多種心臟疾病病理生理機制,包括DCM、瓣膜疾病、心肌梗死、心肌肥大和纖維化、心肌炎等,在心肌重塑及心肌纖維化中起到重要作用[5]。骨膜蛋白大量產生會加速糖尿病患者心肌纖維化,加劇DCM的嚴重程度。1 骨膜蛋白簡介骨膜蛋白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為90 000的分泌蛋白,在細胞外基質內廣泛存在。生理狀態下骨膜蛋白在牙周韌帶、皮質骨骨膜、心臟瓣膜等中均有表達,主要分布于細胞外膠原束和母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 2020年4期2020-03-02

  • 骨膜蛋白與糖脂代謝紊亂的研究進展
    050051)骨膜蛋白首先于1993年在小鼠胚胎成骨細胞前體細胞中作為細胞黏附蛋白被發現[1],并命名為成骨細胞特異性因子-2(osteoblast specific factor-2,OSF-2)。隨后Horiuchi等[2]使用OSF-2結構域的特異性抗體探尋其在小鼠和人類組織中的定位,揭示OSF-2在富含膠原蛋白且能承受機械應力的結締組織(骨膜、牙周韌帶、心臟瓣膜和肺等)中高表達,故更名為骨膜蛋白,由骨膜蛋白基因編碼。骨膜蛋白可由機體多種組織分泌,

    醫學綜述 2020年2期2020-02-16

  • 骨膜反應對骨病變的診斷價值
    250021)骨膜反應是重要的骨基本病變之一,對提示骨病變的存在、判斷骨病變的范圍,以及骨病變的定位、定性均具有重要價值。正確認識骨膜反應類型及其表現,有助于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若對骨膜反應的不同表現形式有所誤解,可引起影像診斷的偏差而導致誤診誤治。本文從骨膜解剖及組織學特點、骨膜反應的定義及病因、影像學表現和臨床意義等方面探討骨膜反應對骨病變的診斷價值。1 骨膜解剖及組織學特點骨膜是一種膜結構,覆蓋于幾乎所有骨結構表面(關節內骨關節面、肌腱附著處、籽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20年1期2020-02-12

  • 2020 年第1 期繼續教育選擇題
    1.以下哪種骨膜反應強烈提示惡性征象或侵襲性病變( )A.單層骨膜反應 B.骨膜三角C.多層骨膜反應 D.連續性骨膜反應2.以下哪種骨膜反應提示良性病變可能( )A.膨脹性骨膜反應 B.針狀骨膜反應C.不連續的骨膜反應 D.骨膜三角3.以下對骨膜三角的敘述正確的是( )A.骨膜三角僅見于惡性骨病變B.骨膜三角僅見于良性骨病變C.骨膜三角多見于惡性骨病變D.骨膜三角多見于良性骨病變4.以下對針狀骨膜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針狀骨膜反應僅見于惡性骨病變B.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20年1期2020-01-10

  • 結直腸癌患者血清中骨膜蛋白與癌胚抗原的變化分析
    失活等密切相關。骨膜蛋白是一種重要的候選基因,研究發現其在多種人類腫瘤如結直腸癌、胃癌、肺癌等中均過表達[1-6]。因此,為進一步明確骨膜蛋白在結直腸癌中的診斷價值,了解骨膜蛋白與CEA在結直腸癌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差異,探索血清骨膜蛋白在結直腸癌診斷及病情判斷中的效能,特開展此研究,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選取菏澤市立醫院臨床確診結直腸癌患者80例(均為病理診斷確診)為結直腸癌組,所有患者術前均未接受任何化療、放療及生物靶向治療等輔助治療措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9年22期2019-11-27

  • DR、CT及MRI對骨肉瘤臨床征象的診斷價值分析
    狀密度減低區;③骨膜三角、骨膜反應:MRI可分為有骨膜新生骨骨膜反應或無骨膜新生骨骨膜反應,有骨膜新生骨骨膜反應為骨皮質表面與骨皮質線性、層狀低信號,軟組織骨皮質表面或軟組織延續的線性低信號,層狀或線性骨膜反應中斷,斷端有抬起,形成了骨膜三角;無骨膜新生骨的骨膜反應表現為無成骨的低信號,且骨皮表面低信號的骨膜信號增高;DR、CT上沿骨皮質表面平行的條帶狀、連續線樣或垂直于骨皮質的針狀鈣質樣高密度影,骨皮質表面延續或軟組織腫塊表面線樣鈣質樣高密度影;④軟組織

    實用癌癥雜志 2019年10期2019-11-14

  • 宮頸癌組織EPB41L3 和骨膜蛋白表達及意義
    功能[2-3]。骨膜蛋白為細胞外基質蛋白,與多種腫瘤的血管生成、細胞的惡性分化和不良預后相關[4-5]。EPB41L3 及骨膜蛋白是否參與宮頸癌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清楚。本研究檢測宮頸癌組織EPB41L3 及骨膜蛋白表達水平,探討EPB41L3 和骨膜蛋白在宮頸癌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 年5 月—2018 年3 月期間在浙江省臺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23 例)和浙江省臺州市中心醫院(47 例)手術切除的宮頸癌組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年10期2019-10-22

  • 嬰兒顱骨骨膜下血腫不同時期的CT表現
    001)嬰兒顱骨骨膜下血腫多由新生兒產傷引起,其CT表現與血腫存在的時間長短有關?,F將我科2016年—2018年檢查的34例1天~6月齡顱骨骨膜下血腫的CT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其CT表現。1 資料和方法1.1 資料2007 年—2012年檢查的34例1天~6月齡病例。1月齡以內4例,>1月齡~3月齡19例,>3月齡~6月齡11例,均出生后即有血腫,未作處理。囑家長觀察隨訪,于不同時期分別作CT檢查。1.2 方法采用GE ProSpeedⅡCT機,層厚5mm,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年10期2019-05-20

  • 骨膜蛋白在哮喘氣道重塑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鍵。本文主要綜述骨膜蛋白在哮喘氣道重塑中的作用研究進展。1 骨膜蛋白的功能有關骨膜蛋白的研究最多的是其在惡性腫瘤分化、轉移的作用,如神經母細胞瘤、結腸癌〔1〕、鼻咽癌〔2〕、骨肉瘤〔3〕、乳腺癌的分期及轉移關系。司志英等〔4〕研究證明在腫瘤發生時,骨膜蛋白在組織或血液中的表達量增高,且其表達增高程度與腫瘤進展、分期及預后密切相關,進一步證明骨膜蛋白可作為腫瘤轉移候選基因之一。呂琳琳等〔5〕研究表明在牙胚鐘狀期的牙囊細胞中也有骨膜蛋白表達。在牙體移動過程中,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9年6期2019-01-10

  • 2019年第1期繼續教育選擇題
    A.硬化邊 B.骨膜三角C.病變周圍骨髓水腫 D.骨質破壞2.以下哪些是骨病變的惡性征象( )A.膨脹性骨質破壞 B.浸潤性骨質破壞C.連續的骨膜反應 D.硬化邊3.以下哪些是可靠的骨病變的惡性征象( )A.病變周圍骨髓水腫 B.病變周圍軟組織水腫C.DWI高信號D.緊密包繞骨內病變的實性軟組織腫塊4.以下哪些征象提示良性病變具有侵襲性( )A.骨質疏松 B.骨質硬化C.病變周圍的骨髓與軟組織水腫D.骨質萎縮變細5.對于骨膜三角,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9年1期2019-01-04

  • 自體骨膜-骨組織復合體移植技術治療PILON骨折的療效分析
    丟失,骨質缺損,骨膜肌肉腱膜的破壞嚴重,而在開放手術及微創手術治療過程中,最大限度的保護軟組織,合理利用小腿遠端容積封閉內固定材料,恢復骨量,促進傷口愈合及骨折愈合為術中難點。筆者醫院為縣級基層醫院,PILON骨折為常見病及多發病,筆者自2014年12月1日至今對22例PILON骨折的手術治療過程中采用自體骨膜-骨組織復合體技術,獲得良好的療效,報告如下。臨床資料1 一般資料:本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齡19-66歲。平均40.5歲。骨折均按照Rue

    中國傷殘醫學 2019年17期2019-01-03

  • 手術治療下脛腓聯合分離踝關節損傷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
    表法分短肌腱組和骨膜組。骨膜組男31例,女18例;年齡21~71歲,平均(50.24±2.34)歲。短肌腱組男32例,女17例;年齡21~72歲,平均(50.35±2.13)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1.2 方法 短肌腱組采用短肌腱移位手術治療,根據受傷情況選擇切口,切開伸肌支持帶,向外拉伸肌腱,促進外踝前動脈暴露。在遠端腓骨前內側合適部位做長形骨膜瓣,注意緊緊疊合下翻和下脛腓韌帶,再進行下脛腓韌帶修復,最后止血縫合。骨膜組采用骨膜移位手術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8年6期2018-10-18

  • 骨膜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表達及診斷意義
    則顯得尤為重要。骨膜蛋白是一種細胞外基質蛋白,涉及到組織及器官的發育、愈合過程[2]。多項研究發現骨膜蛋白涉及呼吸系統疾病的肺纖維化、氣道炎癥等過程。本研究主要探討骨膜蛋白等對AECOPD診斷的臨床意義。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2月-2017年11月就診于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呼吸內科的AECOPD患者62例作為AECOPD組。其中,男性50例,女性12例;年齡47~83歲,平均(66.0±1.0)歲。選取同期于本院門診定期隨訪的COPD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8年29期2018-10-18

  •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對化療效果的評估價值
    床預后更加可行。骨膜蛋白屬于細胞外基質糖蛋白,在結腸癌、卵巢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組織中可檢測到骨膜蛋白的蛋白和mRNA水平明顯升高[4-6]。已有研究發現NSCLC患者血清骨膜蛋白水平明顯升高,且與不良預后密切相關[7]。目前對于NSCLC患者化療前后骨膜蛋白水平變化及與臨床預后關系的研究報道極少,故本研究探討了110例NSCLC患者化療前后血清骨膜蛋白水平變化及與臨床預后的關系。1 對象和方法1.1 對象 連續性納入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

    浙江醫學 2018年18期2018-10-08

  • 組織工程骨膜技術及其在治療骨缺損中的應用
    近年來,組織工程骨膜技術研究發展迅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現予以綜述。1 組織工程骨膜技術1.1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BMSCs起源于中胚層,存在于全身結締組織和器官間質中,其中以骨髓中含量最為豐富,是骨髓中非造血干細胞,能夠支持體外造血和促進體內造血功能重建,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2],在一定的誘導條件下能夠分化為成骨細胞、軟骨細胞等成熟細胞,易于提取和培養,且免疫原性低

    沈陽醫學院學報 2018年1期2018-03-17

  • 橈動脈腕掌支骨膜瓣治療陳舊性舟狀骨骨折
    著·橈動脈腕掌支骨膜瓣治療陳舊性舟狀骨骨折周洪翔,周 濤,孫士溫,閆會海,馬明明,陳 亮,何 威目的探討應用橈動脈腕掌支骨膜瓣治療陳舊性舟狀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根據橈動脈腕掌支解剖學基礎,于橈骨遠端掌側切取橈動脈腕掌血管穿支骨膜瓣,同時采用自體松質骨植骨、克氏針內固定治療10 例陳舊性舟狀骨骨折患者。術后定期行腕關節X線、三維CT檢查,觀察舟狀骨骨折愈合情況。結果患者均獲得隨訪,時間6~23個月。術后4~7個月舟狀骨骨折全部愈合。末次隨訪時根據Krimm

    臨床骨科雜志 2017年5期2017-11-15

  • 肋骨骨折骨膜外與骨膜內固定回顧性分析
    300)肋骨骨折骨膜外與骨膜內固定回顧性分析陳 曦,薛青青,胡顏江,董建春(江蘇省溧陽市人民醫院 胸外科,江蘇 溧陽,213300)肋骨骨折;骨膜;內固定肋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胸外傷,較輕者多可采取保守治療,嚴重的肋骨骨折需手術治療。肋骨骨折內固定術是嚴重肋骨骨折的有效治療方法[1-2]。本研究回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58例肋骨骨折手術病例,比較骨膜外內固定術與骨膜內內固定術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院2006年1月—2016年5月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年17期2017-10-11

  • 骨膜在牽拉成骨過程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陸有文【摘要】骨膜是一層堅硬的結締組織,覆蓋在除關節外的骨表面,其外層富含非常緊密的膠原纖維、血管和神經,內層為成形層,膠原纖維較為粗糙,含有細胞。生長中的骨膜具有造骨細胞的功能,可參與骨的生長、增生和修復。本文將對骨膜在牽張成骨過程中骨膜的研究展開綜述?!娟P鍵詞】骨膜;牽張成骨;結締組織;生長【中圖分類號】R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2牽張成骨是一種為了延長骨骼的內源性骨組織工程技術,通過將骨骼切開,在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2017-08-09

  • 骨膜聯合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修復兔大段尺骨缺損的研究
    發育和再生依賴于骨膜,其中骨膜的成骨細胞和軟骨細胞,可通過膜內成骨的方式促進體內新骨形成[10]。鑒于此,筆者假設MSC、骨膜及PLGA有較好的成骨能力,聯合使用可以充分發揮種子細胞、組織支架及骨膜各自的優勢,因此,筆者研究MSCs/PLGA /骨膜對激素誘導的骨質疏松兔尺骨骨缺損修復的能力。1 材料和方法1.1 PLGA支架的制備使用致孔劑浸出法制作多孔PLGA支架(丙交酯乙交酯的摩爾比50∶50,分子量75000)[11],使用明膠微粒作為致孔劑。將同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7年7期2017-08-06

  • 骨膜蛋白在非小細胞肺癌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280)·綜述·骨膜蛋白在非小細胞肺癌中作用的研究進展沈其曉,于化鵬(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廣州510280)骨膜蛋白是一種細胞外基質蛋白,在組織器官發育和修復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組織中,骨膜蛋白是由鄰近癌細胞的基質細胞所產生。骨膜蛋白在NSCLC中的作用機制可能是與整合素相互作用,通過激活PI3-K/AKt、AKt/PKB、FAK信號通路來促進上皮間質轉化、血管生成、腫瘤浸潤及轉移,并誘導癌細胞對鉑類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骨膜蛋白

    山東醫藥 2017年6期2017-04-06

  • 骨膜在骨組織修復過程中的作用
    256600)骨膜在骨組織修復過程中的作用付繁剛,張鍇*(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創傷骨科,山東 濱州 256600)骨膜是被覆在骨表面(除關節外)的結構復雜而有序的結締組織包膜,含有多種具有成骨潛能的細胞和豐富的血管,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自從骨膜成骨的理論被提出后,人們不斷對其在骨組織修復(骨折、骨缺損等)領域進行研究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本文即對骨膜在骨組織修復過程中的作用及其在骨科相關領域中的應用作一綜述。1 骨膜的解剖與成骨方式1.1 骨膜的結構 骨膜

    實用骨科雜志 2017年10期2017-04-02

  • 踝關節骨折伴下脛腓聯合分離的手術治療及臨床意義
    上蔡協和醫院采取骨膜移位法治療的76例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分離患者作為骨膜移位組,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骨膜移位組手術治療優良率為94.7%,高于短肌腱移位組的83.9%(P骨膜移位法;短肌腱移位法;踝關節骨折;下脛腓聯合分離踝關節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由于踝關節受到外部較大暴力,其鄰近韌帶較易發生損傷,同時踝關節較易出現脫位以及下脛腓聯合分離,所以踝關節骨折患者對骨折固定和復位質量均需要較高的要求[1]。本研究通過比較短肌腱移位法和骨

    河南醫學研究 2017年1期2017-02-20

  • 原發性骨膜增生厚皮癥一例
    素,許 洋原發性骨膜增生厚皮癥一例李巖,王硯寧,王紅素,許洋骨膜增生厚皮癥臨床資料圖1 原發性骨膜增生厚皮癥患者面部、手及下肢表現患者,男,55歲。主因雙下肢腫脹50余年,于2012年6月就診。50余年前,無明顯誘因患者雙手指、足趾末端肥大,雙側腕、膝、踝關節腫脹,無紅、腫、熱、痛,雙下肢活動逐漸受限;30余年前面部皮膚漸增厚,出現深皺紋,鼻端變大;2個月前雙小腿出現水腫性紅斑伴滲出,在外院外用藥物(具體不詳)治療后好轉,雙小腿膚色變成暗紅至黑色。否認有結

    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2016年1期2016-12-06

  • 骨膜蛋白與糖脂代謝紊亂及胰島素抵抗的關系
    )?◇臨床研究◇骨膜蛋白與糖脂代謝紊亂及胰島素抵抗的關系駱媛媛,瞿華,王行,魏慧麗,吳婧,段陽,劉丹,鄧華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內科,重慶400016)目的通過檢測正常人群、肥胖及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血漿中骨膜蛋白(periostin)水平,探討骨膜蛋白與糖脂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及肥胖的關系。方法83例新診斷的T2DM患者(T2DM組)和78例糖耐量(NGT組)正常個體以體質指數(bodymas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年5期2016-10-25

  • 外源性CGRP誘導糖尿病大鼠膜性成骨的實驗研究
    組織內主要分布在骨膜的等骨代謝活躍區[2],以直接或間接方式作用于相應靶細胞來完成骨生長、正常骨代謝調控過程[3]。糖尿病性骨病的關鍵在于骨組織的修復重建,而骨膜是受神經支配的覆蓋在所有骨骼表面的成骨器官,高度血管化并含有骨祖細胞,是骨膜成骨及骨生成與改建的基礎[4]。外源性CGRP誘導糖尿病大鼠骨膜血管膜的修復以促進骨重建國內外未見報道。本研究通過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觀察外源性CGRP 對糖尿病大鼠骨膜微血管結構和骨祖細胞的影響,從改善微循環促進膜性成骨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6年4期2016-08-06

  • 骨膜蛋白在腫瘤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0)?·綜 述·骨膜蛋白在腫瘤中的作用研究進展*趙佐芳1,劉 英2綜述,王大慶3△審校(1.川北醫學院眼視光學系,四川南充 637000;2.川北醫學院口腔醫學系,四川南充 637000;3.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四川南充 637000)骨膜蛋白;腫瘤;上皮-間質轉化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或PN)最早是Takeshita等[1]在鼠成骨細胞系MC3T3-E1的cDNA文庫中通過減法雜交和微分篩選技術發現和鑒定的一種新型骨黏附分子,主要由

    重慶醫學 2016年32期2016-03-27

  • 鹿生茸區骨膜不同部位生茸潛力的研究進展
    鹿茸再生與生茸區骨膜不同部位的生茸潛力。1 鹿茸再生1.1 鹿茸再生過程鹿茸是哺乳動物中唯一可以完全再生的附屬器官,每年都可以周期性地再生。鹿茸的脫落和完全再生是在鹿頭部永久性的骨樁即角柄上進行的[6,7]。當鹿將要進入青春期時角柄開始萌發,每年春天,骨化了的鹿茸即鹿角由角柄上脫落,觸發了鹿茸的生長發育周期。鹿角脫落后,角柄頂端留下的傷口在幾天之內完全愈合,而且幾乎不留傷疤。愈合傷口的皮膚不同于角柄皮膚,有光澤且毛發稀疏,這種皮膚被稱為茸皮。隨后,鹿茸在茸

    特產研究 2015年2期2015-03-24

  • 髂嵴人字式取骨術的臨床應用
    嵴前部取骨組(即骨膜下電刀剝離后鑿取骨板,術畢分層關閉傷口)共46 例,男性30 例,女性16 例,年齡17~59 歲,平均31 歲。術中出血統計約120~200 mL,平均155 mL;手術時間長30~50 min,平均39.4 min。1.2 手術方法 沿髂前上棘后方髂嵴2.0 cm作一切口,此切口恰位于軀干肌肉與臀中肌闊筋膜張肌在髂骨嵴上的附驪點之間,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后,沿髂嵴骨板正中電刀切開,骨鑿沿髂嵴呈“人”字形帶骨膜鑿下,沿內板或外板的骨皮質

    實用骨科雜志 2014年4期2014-03-20

  • 嬰幼兒顱骨骨膜下血腫并骨化的診治分析
    000嬰幼兒顱骨骨膜下血腫多見于產傷、墜落傷,因骨膜或顱骨的血管破裂所致,易鈣化、骨化,臨床上較多見。2010-01—2012-05我科收治或到兒科會診18例顱骨骨膜下血腫包膜鈣化、骨化患兒,就診治經驗總結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齡17~78 d;產傷13例,墜落傷5例;血腫包膜部分鈣化、骨化16例,血腫包膜全部骨化2例。1.2治療方法對18例新生兒及嬰兒顱骨骨膜下血腫并骨化患兒采用如下治療方式:血腫包膜部分鈣化、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年2期2014-01-23

  • 新生兒顱骨骨膜下血腫的CT診斷
    300新生兒顱骨骨膜下血腫是指顱骨骨膜下損傷性出血,血液積聚于顱骨與骨膜之間,受顱縫的限制,其發生率在新生兒中約1%[1]因產傷所致,大部分可自行吸收,血腫發生鈣化者少見。早期易誤診為頭皮血腫或帽狀腱下血腫,中晚期有可能誤診為顱骨骨病或顱腦畸形。本文回顧性分析51例新生兒顱骨骨膜下血腫的CT資料,并觀察了解血腫的病理演變與頭顱CT軸位平掃的表現,以提高其診斷水平。1 資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 收集我院2007年6月~2012年12月間經手術病理或者隨訪證

    罕少疾病雜志 2013年2期2013-11-21

  • 鼻內鏡下應用多層組織修補復雜鼻中隔穿孔
    內鏡下用游離乳突骨膜+耳屏軟骨+轉移帶蒂的上頜竇前壁肌骨膜瓣修補比較大的或反復手術失敗的修補比較困難的穿孔,均獲得成功,現將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資料 2008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13例鼻中隔穿孔較大、修補較困難或修補手術失敗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齡18~50歲,平均34歲。醫源性8例、外傷性2例、自用中藥腐蝕傷2例、因吸食毒品損傷1例。鼻中隔穿孔前后徑1.1~1.9 cm,上下徑0.8~1.3 cm;其中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3年4期2013-03-02

  • 鼻內鏡下鼻甲骨黏骨膜切除術治療36例慢性鼻炎療效觀察
    內鏡下下鼻甲骨黏骨膜下切除術治療36例慢性鼻炎,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36例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齡26~52歲,平均40歲。病程2~18年。均有雙側持續性鼻塞;合并鼻中隔偏曲6例;流涕26例;伴頭痛22例;閉塞性鼻音32例;咽干26例。1.2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診斷 鼻內鏡檢查:下鼻甲黏膜肥大,尤以下鼻甲前端和后端游離緣為甚,探針輕壓之為實質感、無凹陷,對減充血劑不敏感。CT顯示:雙下鼻甲骨增生,合并鼻中隔偏曲6例,無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年11期2013-01-22

  • 兔脛骨骨膜下注射轉化生長因子(TGF)β1和β2促進骨膜生發層細胞增殖的研究
    100191)骨膜由纖維層和生發層兩部分構成,生發層含有大量干細胞,在特定環境下可分化為軟骨細胞。骨膜移植作為修復軟骨缺損的常見術式之一已有多年歷史[1,2],其主要優點在于操作簡單、可以整體移植等。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膜生發層厚度及干細胞數量會逐漸減少[3],是導致骨膜移植修復軟骨損傷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促進骨膜生發層干細胞的增殖,增強其成軟骨能力,成為移植前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大量實驗已證實,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2年9期2012-12-31

  • 軟骨母細胞瘤骨膜反應的影像學及臨床病理研究
    究)軟骨母細胞瘤骨膜反應的影像學及臨床病理研究方三高,印洪林,袁 菊,史玉振,陸珍鳳,肖 蔚,于 波,季學滿,周曉軍目的 軟骨母細胞瘤(chondroblastoma,CB)骨膜反應影像與病理變化的研究,文獻報道不多。文中觀察CB的影像學、組織學及免疫表型變化,為腫瘤診斷提供病理依據。 方法 回顧性分析67例CB的臨床及影像學資料,根據組織學和免疫組織化學,重點觀察骨膜反應的基本病變。結論67例中32例出現骨膜反應(47.8%),發生在長骨25例,扁骨7例

    醫學研究生學報 2012年8期2012-12-25

  • 皮膚骨膜肥厚癥的影像診斷與臨床分析(附4例報告)
    10405)皮膚骨膜肥厚癥臨床上比較罕見,病因不明,多與家族遺傳有關,隨著對本病的逐步認識及影像學技術的提高,患者呈逐漸增多趨勢,國內外相繼出現一些報道。本文就赤峰學院附屬醫院和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4例病人結合相關文獻,探討皮膚骨膜肥厚癥的X線特征、臨床表現及其鑒別診斷,以提高大家對本病的認識及診斷水平,以免漏診或誤診。1 資料與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2年3月在赤峰學院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檢查的4例患者。4例均為男性,1人年齡為27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2年11期2012-02-10

  • 疲勞骨折的X線診斷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應,平行狀11例,扁丘狀4例,不規則1例,骨皮質增厚1例。14例可見清除或模糊的骨折線影,8例脛骨中上段內側骨折線以下骨膜反應范圍大于骨折線以上骨膜反應范圍,而外側相反。13例骨膜反應與骨皮質間有線狀透亮影,9例局部骨髓腔有帶狀高密度影,1例骨髓腔狹窄。結論X線平片是診斷疲勞骨折最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結合病史及特有的發病部位和影像表現,大多可以正確診斷。骨;疲勞性骨折;放射攝影術;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疲勞骨折又稱應力性骨折,與各類創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1年1期2011-12-08

  • 鼻中隔黏骨膜瓣一期修補眼眶部分缺損
    利用部分鼻中隔黏骨膜瓣一期修補,現總結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 2004-06~2010-01對鼻腔鼻竇腫瘤并周圍骨質破壞的9例患者,均經鼻側切開;1例海綿狀血管瘤、2例篩竇黏液囊腫和1例眶內皮樣囊腫,已在內鏡下經篩竇開眶切除腫瘤。所有患者切除腫瘤后局部骨質缺損采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修補。本組男9例,女4例;年齡34~61歲,平均49歲。術前經病理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鼻竇CT確證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破壞。眼眶腫瘤者術前經CT了解腫瘤的位置、深度及其與重

    實用醫藥雜志 2011年1期2011-06-08

  • 骨膜增生厚皮癥5例分析
    州 510317骨膜增生厚皮癥5例分析陳秀萍 陳 延 吳政光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放射科,廣東 廣州 510317目的 通過探討骨膜增生厚皮癥的臨床和X線表現,提高對本病的認識。方法 總結5例資料完整的骨膜增生厚皮癥患者的臨床及X線表現,5例均行脛腓骨、尺橈骨、膝關節、踝關節、肘關節、腕關節、雙手、雙足對稱攝片及胸片檢查,3例攝頭顱平片。結果 臨床表現為四肢粗大、杵狀指(趾)、皮膚增厚、額部皮膚皺紋腦回狀加深伴油汗;X線特征性表現為:四肢骨多發對稱骨膜增生,以

    罕少疾病雜志 2011年6期2011-06-07

  • 不同內固定方式對狗下頜骨骨折愈合的影響
    血供為目的,設計骨膜外直接和間接兩種內固定方式,與常規骨膜剝離骨膜下內固定組對照,探討骨折愈合機理,比較它們對骨折愈合的影響。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選取20只雜種家犬(佳木斯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皆為雄性,體重 16±3.1kg。隨機分為三組,實驗組A(間接骨膜上組),實驗組 B(直接骨膜上組),常規對照組(直接骨膜下組),樣本n=4,對照組=2.在下頜骨體部造成頰舌側貫通性完全性骨折,均完整保留骨膜。1.2 方法實驗組A保留骨膜上1.2mm空隙,行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1年3期2011-04-25

  • 不同頻率沖擊波促進兔管狀骨成骨的實驗研究
    率沖擊波對管狀骨骨膜、骨皮質作用仍未見報道。本研究以新西蘭大白兔為研究對象,對兔脛骨中段外側施以不同頻率的沖擊波處理,觀察不同頻率的沖擊波對正常骨膜及骨皮質的影響。1 材料與方法1.1 實驗動物及沖擊波治療儀:39只(78例后肢)健康雄性新西蘭大白兔由北京大學醫學部實驗動物中心提供。4月齡,體重2.15~2.5kg,在普通級條件下飼養。3只為正常對照組,36只為實驗組。沖擊波治療儀(shock wave therapy instrument) 生產廠家為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0年1期2010-11-17

  • 前臂骨間掌側動脈腕背支橈骨骨(膜)瓣治療尺骨骨不連5例
    解剖分離出其橈側骨膜支,結扎其余分支,根據尺骨骨缺損范圍而切取的帶有橈骨遠端骨皮質及骨膜的骨瓣。將血管蒂及骨瓣順行翻轉向上穿過骨間膜進入尺骨骨不連病區,骨瓣嵌入尺骨骨缺損間隙,骨膜與周圍軟組織縫合,常規普通鋼板內固定骨折端。本組5例橈骨骨(膜)瓣最小為2.5 cm×1.5 cm,最大為3.0 cm×2.0 cm,血管蒂長4~5 cm。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患肢用長臂石膏托固定。2周切口拆線后,改用前臂夾板固定直至骨折臨床愈合。5例均獲隨訪1~2年,均于術后3

    實用醫藥雜志 2010年1期2010-04-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