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脂

  • 活動期炎癥性腸病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骨密度的相關性研究
    的炎癥反應有關。內脂素是一種由脂肪組織分泌的激素,其與骨代謝和骨密度的調節有關。因此,一些研究探討了IBD 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骨密度的相關性,并指出活動期IBD 患者血清中內脂素較正常對照組高,但內脂素與骨密度降低是否有關,研究較少?;诖?,為進一步探討活動期炎癥性腸病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骨密度的相關性,本文收集2020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東臺市人民醫院就診的活動期IBD 患者57例,同時選擇60 例健康體檢的人群作為對照組,旨在進一步探討活動

    大醫生 2023年18期2023-10-16

  • 內脂素在強直性脊柱炎新骨形成中的研究進展
    還尚未完全闡明。內脂素是一種新型脂肪因子,主要由內臟脂肪組織產生,與機體炎癥和免疫應答反應密切相關。內脂素作為脂肪因子在AS 新骨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闡述內脂素在強直性脊柱炎新骨形成中的研究進展。1 內脂素的結構與功能內脂素于1994年首次在人外周血淋巴細胞cDNA文庫中分離出來,因其對干細胞因子和IL-7 介導的B 細胞成熟有協同作用,將其稱為前B 細胞克隆增強因子(Pre-B cell cloneenhancer,PBEF)[1]。2002年R

    贛南醫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3-01-06

  • 內脂素在膿毒癥相關性臟器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進展
    及基礎研究表明,內脂素(visfatin)作為一種重要的細胞因子,參與膿毒癥引起的“炎癥風暴”以及相關臟器損傷的發生發展。鑒于內脂素在膿毒癥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內脂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膿毒癥相關臟器損傷中的作用及其機制進行綜述。1 內脂素的發現及命名過程1957年有學者發現煙酰胺單核苷酸腺苷轉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NAMPT)是細胞內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基礎醫學與臨床 2022年8期2022-08-17

  • 內脂素在穩定性冠心病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表達水平的研究
    脂肪因子中,血清內脂素(visfatin)因其分布的廣泛性及生物功能的多樣性而備受關注。內脂素是2005年由Fukuhara 等在內臟脂肪組織中首次發現的高表達脂肪細胞因子。目前的研究證實其與糖脂代謝、胰島素抵抗、肥胖、炎癥、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病程密切相關[1]。本研究回顧分析了我院心臟科就診的急、慢性胸痛患者的外周動脈血清中內脂素的表達水平,旨在探討內脂素與冠心病病情進展程度的相關性。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中日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07-29

  • RhoA/ROCK-NFκB信號傳導通路在內脂素引起心肌細胞肥大中的作用
    、白細胞介素等。內脂素是新近發現的一種脂肪細胞因子,具有促炎、促動脈粥樣硬化及降低斑塊穩定性等多種作用,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近年有研究發現,血清脂聯素、內脂素可作為臨床預測PCI術后發生心力衰竭的指標[2]。但目有關內脂素在心肌細胞肥大過程中的作用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動物實驗,觀察內脂素對心肌細胞肥大的影響及相關機制,結果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實驗動物 清潔級2~3 d日齡SD乳鼠,雌雄不限,由河北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1.2 主要試劑

    河北醫藥 2022年12期2022-06-30

  • 血清內脂素與Syndecan-4水平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診斷價值
    性、依從性較差。內脂素是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細胞因子,能直接參與機體炎癥反應、糖脂代謝等[2]。多配體蛋白聚糖-4(Syndecan-4)能與生長因子相互結合,參與多種生物學作用,發揮抗炎、保持血管內皮完整性的作用[3]。但是,關于血清內脂素與Syndecan-4水平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診斷價值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內脂素與Syndecan-4水平臨床檢驗及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

    大醫生 2021年16期2021-12-27

  • 子宮內膜癌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病理特征及預后的關系
    善具有重要意義。內脂素是新近發現的由內臟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脂肪因子,與細胞生長、凋亡、血管生成及腫瘤的發生、發展等密切相關[3]。近年研究發現,內脂素在乳腺癌[4]、結直腸癌[5]及腎透明細胞癌[6]等多種惡性腫瘤中異常表達,可作為癌癥早期診斷、預后評估的潛在生物標志物。筆者通過分析內脂素在EC 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其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和預后的關系,以期為EC 的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提供新的血清標志物。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選取2012 年1 月—20

    實用醫藥雜志 2021年8期2021-12-13

  • 視黃醇結合蛋白4、內脂素與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
    4,RBP4)和內脂素水平與MS及其組分之間的相關性研究結果尚存在爭議。Li研究[2]結果發現,人群中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血壓患者體內RBP4水平更高。但也有研究顯示[3]在校正了體質指數(BMI)、年齡和體力活動后,RBP4與MS無相關。Koceak[4]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MS組分的數量與血漿內脂素水平升高之間存在更強的相關性。Hosseinzadeh-Attar[5]研究發現MS和內

    吉林醫藥學院學報 2021年3期2021-06-15

  • 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齦溝液內脂素水平檢測及臨床意義
    六并發癥[3]。內脂素是由Fukuhara等[4]發現的一種脂肪因子,可促進內臟脂肪細胞的分化,參與胰島素抵抗、糖尿病、肥胖、代謝綜合征等疾病的發生。近些年來,許多學者研究發現內脂素在牙周炎患者的血清中、齦溝液中及唾液中均有表達,并且檢測水平均高于健康體檢者,Pradeep等[5]發現內脂素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齦溝液中的濃度高于血清中的濃度?;谏鲜鲆延醒芯拷Y果,為進一步探討內脂素在糖尿病和牙周炎發病機制中的可能作用,本研究以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為研究對

    陜西醫學雜志 2021年2期2021-02-24

  • 內脂素在皮膚病中的研究進展
    mentin)、內脂素(visfatin)、瘦素(leptin)、脂聯素 (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 6, IL - 6)、和視黃醇結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 等,這些激素可以通過內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的途徑參與調節食欲、能量消耗、胰島素敏感性、糖脂代謝、參與炎癥及免疫應答等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96期2021-01-05

  • 內臟脂肪素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的研究進展
    fatin)又稱內脂素,是一種脂肪細胞因子,因其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也稱前B細胞克隆增強因子(pre-B-cell colonyenhancing factor,PBEF)或煙酰胺磷酸核糖轉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內脂素是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生物合成的重要限速酶。NAD+參與多種信號通路的調節以及多種生物學過程的調節,如細胞周期、凋亡、代謝調節、轉錄和DNA修復。此外

    中國醫藥科學 2021年18期2021-01-03

  • 妊娠早期血漿內脂素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應用價值研究①
    本文就早孕期血漿內脂素(visfatin)水平與GDM孕婦相關血糖指標之間進行分析,探討血漿內脂素對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發病風險預測的價值。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01~2018-06在我院產科門診定期孕期檢查的孕婦215例。病例入選標準:(1)自然受孕的單胎妊娠。(2)年齡18~40歲。(3)臨床資料完整者。病例排除病例標準:(1)多胎妊娠。(2)急性炎癥期。(3)孕前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等慢性疾病者。(4)尚未得到控制的內分泌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20年1期2020-09-16

  • 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內脂素的研究
    杰 王珺 姜琪娜內脂素是一種新的脂肪細胞因子[1],它的cDNA與 pre-B細胞集落增強因子的cDNA結構一致。內脂素可以發揮像類胰島素那樣激活胰島素的信號通路的作用,從而控制血糖水平;該因子還可以有效地調控脂肪組織的合成與分化。內脂素的分泌受多種激素、游離脂肪酸、葡萄糖等物質的影響。內脂素可能是搭建機體糖、脂代謝聯絡關系的橋梁因子,所以其表達水平會明顯影響個體的營養狀態。臨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患者的營養水平常是低下的,有研究指出其營養不良

    臨床肺科雜志 2020年7期2020-07-02

  • 內脂素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的關系
    ,脂聯素、瘦素和內脂素等脂肪因子及甲狀腺激素等在NAFLD進展過程中也發揮著一定作用,但在NAFLD進展過程中,內脂素水平變化是否會引起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有待進一步探究。1 內脂素的概念2005年,Fukuhara等[4]發現一種高度富集在人類和小鼠的內臟脂肪因子,之后被鑒定為在內臟脂肪組織中表達的一種蛋白質,即內脂素。其基因位于染色體7q22.1~7q31.33區間, 包括11個外顯子、10個內含子,是由473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分子質量約為52 0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0年6期2020-06-20

  •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內脂素表達與子宮內膜病變相關性研究
    因學的研究熱點。內脂素具有類胰島素樣作用,能結合并激活胰島素受體發揮降血糖的作用,還能促進脂肪組織的分化、合成以及聚集,與多種代謝性疾病的發生有關[3]。子宮內膜癌作為代謝綜合征相關的腫瘤之一,其發病機制是否與內脂素相關未見明確報道,本研究分析內脂素的表達與子宮內膜病變的關系。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本院因子宮不規則出血或不孕癥行診刮術的PCOS患者(PCOS組),診斷標準見文獻[4],排除其他內分泌疾病,且近3個月內未使用過激素類藥物;納入同期因輸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9年1期2019-05-23

  • 內脂素在妊娠期代謝綜合征患者中的水平變化及與妊娠不良結局的相關性
    康有著重要意義。內脂素(visfatin)是一種脂肪細胞因子,參與糖脂代謝,促進脂肪的形成與分泌[3]。研究顯示,GMS的主要病理機制為胰島素抵抗,此外還與肥胖、炎癥因子等有關。目前內脂素與GMS的關系越來越引起國內外的普遍關注。研究表明,內脂素與GMS的發病關系密切[4]。但是具體的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本研究探討內脂素在GMS患者中的水平變化及與不良妊娠結局的關系,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產科門診收治的GMS孕婦(GMS組)、同期

    實用醫學雜志 2018年20期2018-11-07

  • 高脂誘導肥胖大鼠血清及內臟脂肪內脂素水平及與肥胖的相關性
    脂肪因子〔1〕。內脂素是近年來新發現的脂肪因子,它有多種生物學作用,與肥胖、胰島素抵抗(IR)的發生密切相關〔2,3〕。目前肥胖患者內脂素水平尚未完全明確,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脂飲食誘導的營養性肥胖大鼠血清內脂素水平及內臟脂肪內脂素蛋白表達的變化及內脂素與肥胖的相關性。1 材料與方法1.1建立肥胖大鼠模型 雄性Wistar大鼠22只,適應性喂養1 w后,隨機分為對照組(NC組)11只,高脂喂養組(HF組)11只。NC組予基礎飼料喂養(熱量組成:碳水化合物65.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年14期2018-08-02

  • 血漿內脂素與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糖脂代謝的相關性研究
    殖系統的調節,如內脂素(visfatin)、趨化素(chemerin)、網膜素(omentin)等[2]。內脂素是一種脂肪因子,由內臟脂肪組織分泌。動物實驗證實在高脂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IR)大鼠中,內脂素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大鼠血糖,表明其參與糖脂代謝,在糖脂代謝紊亂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3]。因此,本研究通過比較內脂素在不同體重指數(BMI)PCOS患者及對照組中的表達,分析其與PCOS臨床指標的相關性。一、資料與方法1.研究對象:選取2016年

    生殖醫學雜志 2018年6期2018-06-14

  • 內脂素與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的相關性研究
    3],而近年發現內脂素在在預測炎癥性疾病及心腦血管疾病中有一定作用。本研究通過檢測內脂素及Hcy,探討兩者相關性及在預測CSF中的作用。1 對象和方法1.1 對象 選擇湖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58例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為CSF的患者和同期門診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CSF患者男33例,女25例,年齡46~66(51.45±4.87)歲。健康對照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 45~69(53.62±7.71)歲。CSF

    心電與循環 2018年3期2018-06-06

  • 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內脂素水平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探討
    、慢性炎癥有關。內脂素為新型脂肪細胞因子之一,可促脂肪合成及甘油三酯(TG)聚集,有類似胰島素樣作用,與肥胖、脂質代謝等有關[2]。有研究[3]表明內脂素與白介素-6、C反應蛋白等炎性因子密切相關,可誘導炎癥反應發生,促病理下新生血管增生,參與DR發生過程。目前關于內脂素與DR、內脂素與MS的相關報道較多[4,5],但關于DR患者內脂素水平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相關報道基本無。本研究通過與2型糖尿病不合并DR患者、健康體檢人員比較,分析合并DR患者血清內脂素水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8年3期2018-06-05

  •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患者血漿內脂素水平變化及意義
    無特異性的指標。內脂素是一種與肥胖和糖尿病有關的脂肪細胞因子[2],其水平與機體的糖脂代謝有關,但其具體作用機制尚不十分明確。本研究通過檢測發生T2DM微血管病變患者的血漿內脂素水平,探討T2DM微血管病變患者血漿內脂素水平的變化及意義,為T2DM微血管病變的早期檢出提供依據。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住院的T2DM患者108例,男55例、女53例,年齡(59.5±17.5)歲。均符合1999年W

    山東醫藥 2018年14期2018-05-28

  • 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NIHSS評分的關系
    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NIHSS評分的關系任海艷目的 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的關系。方法 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法檢測患者的血清內脂素水平,分析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NIHSS評分的關系。結果 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與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收縮壓(SBP)、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年19期2017-10-14

  • 冠心病患者血漿HO-1、IL-6及內脂素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相關性研究
    -1、IL-6及內脂素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相關性研究閆 偉,閻嬌娟, 王有恒, 林小娟, 陳 嵐,馮軍鵬, 忽海洋陜西省銅川市人民醫院心內科(銅川727000)目的: 探討冠心病患者血漿血紅素加氧酶-1(HO-1)、白細胞介素-6(IL-6)和內脂素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方法: 選擇胸痛患者217例,依據冠脈造影結果分為單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多支病變組和冠脈正常組;采用Gensini積分評價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

    陜西醫學雜志 2017年5期2017-05-19

  • 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的變化及其與氧化應激的關系
    尿病腎病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的變化及其與氧化應激的關系黃 娟 黃云芳 陳文莉(武漢市中心醫院腎內科,湖北 武漢 430014)目的 觀察2型糖尿病腎病(T2DN)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的變化及其與氧化應激的關系。方法 分別測定30例正常對照組(NC組)、單純2型糖尿病(T2DM組)、T2DN組患者血清內脂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氫酶(CAT)的水平。結果 T2DM組血清內脂素和MDA明顯高于NC組(均P糖尿病腎??;內脂素;氧化應激糖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年8期2017-05-10

  • 活動期炎癥性腸病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及其臨床意義*
    癥性腸病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及其臨床意義*包文霞1#李 嶺1陶麗華1劉 憶1張海玲1龐 智2&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科1(215006) 蘇州市立醫院北區消化科2背景:近年炎癥性腸病(IBD)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但其發病機制目前仍不明確。既往研究發現一些脂肪因子在腸道炎癥調節中起關鍵作用。目的:探討脂肪細胞因子內脂素(visfatin)在IBD中的作用及其臨床意義。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5年12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蘇州市立醫院91例活動期

    胃腸病學 2017年1期2017-02-11

  • 內脂素、網膜素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
    [圍產醫學研究]內脂素、網膜素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王桃桃,祁文瑾(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云南 昆明 650000)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可造成孕產婦子癇發作,產時、產后出血,胎兒窘迫,甚至死亡,對母嬰危害極大。脂肪組織是脂質儲存的場所,可分泌脂肪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TNF)、白細胞介素(IL)、瘦素等,參與調節糖脂代謝及炎癥反應。內脂素(visfatin)和網膜素(omentin)是近幾年新發現的脂肪細胞因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年8期2017-01-15

  •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認知障礙的相關性
    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認知障礙的相關性任海艷賈紀榮劉政王靜鳳閆海鵬薛小慧徐媛琴目的 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認知障礙的關系。方法 通過ElLISA法檢測8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及84例健康體檢者血清內脂素水平,并比較兩組內脂素水平,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表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測驗,將腦梗死患者分為無認知障礙組及認知障礙組,從而進行內脂素水平的比較。結果 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明顯升高,認知障礙組血清內脂素水平高于無認知障礙組。結論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年20期2016-09-02

  • 內脂素與肥胖、2型糖尿病關系的研究進展
     高宏凱 審校?內脂素與肥胖、2型糖尿病關系的研究進展韓輝1綜述高宏凱2審校1.221004,徐州醫學院研究生院;2.100039北京,武警總醫院普外科【關鍵詞】內脂素;肥胖;2型糖尿病肥胖的特點在于脂肪組織過多的積累,脂肪細胞增生且肥大[1]。脂肪組織是一種活躍的代謝組織,分泌多種代謝相關的脂肪因子,這些因子包括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及內脂素等,它們在胰島素抵抗、脂肪酸氧化、炎性反應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內脂素是新近被發現的一個脂肪因子,也

    武警醫學 2016年6期2016-03-13

  • 內脂素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中的研究進展
    張妍,張慧英內脂素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中的研究進展張妍,張慧英△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生殖功能障礙與糖代謝異常相關的內分泌紊亂綜合征。內脂素是脂肪因子家族新成員,近年研究發現,內脂素在PCOS患者血漿中的表達升高,尤其在肥胖和胰島素抵抗(IR)的患者中升高更為明顯;內脂素在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血漿和內膜組織中的表達增加,肥胖和IR能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而子宮內膜癌是PCOS的遠期并發癥之一。內脂素與PCOS中的IR、肥胖及遠期并發癥子宮內膜

    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 2016年6期2016-03-12

  • 母血臍血內脂素與子癇前期新生兒體質量的關系
    蘇敏母血臍血內脂素與子癇前期新生兒體質量的關系蘇敏目的 探討子癇前期孕婦中, 母血臍血內脂素與新生兒體質量的關系。方法 住院分娩的孕婦198例, 其中子癇前期(PE)孕婦98例(PE組), 正常孕婦100例(對照組), 其新生兒中小于胎齡兒(SGA)38例(SGA組)和適于胎齡兒(AGA)160例(AGA組)。比較分析了各組母血臍血內脂素、新生兒的體質量。結果 母血內脂素、臍血的內脂素水平SGA組較AGA組更高(P子癇前期;內脂素;小于胎齡兒;適于胎齡兒妊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年11期2015-06-05

  • COPD急性加重期并發CPHD心力衰竭患者血BNP和內脂素水平的臨床意義
    竭患者血BNP和內脂素水平的臨床意義胡 暉 程震鋒 韋凡平 華 鋒目的探討慢性阻塞性肺?。–OPD)急性加重期并發慢性肺源性心臟?。–PHD)心力衰竭時血B型腦鈉肽(BNP)及內脂素變化的意義。方法選擇COPD急性加重期并發CPHD心力衰竭患者75例,健康體檢者50例,根據NYHA心功能分級方法對患者進行分組,檢測及比較各組的BNP和內脂素及其與血氧分壓(PaO2)之間的關系。結果COPD急性加重期并發CPHD患者組BNP和內脂素水平顯著高于健康體檢者(P

    心電與循環 2015年2期2015-05-24

  • TLR4/NF-κB信號轉導通路介導吡格列酮在內脂素誘導內皮細胞炎癥損傷過程中作用機制的探討
    路介導吡格列酮在內脂素誘導內皮細胞炎癥損傷過程中作用機制的探討何曉樂1,劉 軍2,張航向1,王 寧1,徐 榮1,楊 潔3,王曉明1*(1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老年病科,西安 710032;2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骨科中心,蘭州 730000;3蘭州軍區28分部西關干休所,西安 710000)觀察吡格列酮對內脂素誘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s)炎癥損傷過程中的影響,探討吡格列酮改善內皮功能的信號轉導機制。將HUVECs隨機分組,給予不同濃度的內脂素進行誘導,運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5年4期2015-04-21

  • 血漿內脂素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分析
    ·臨床探討·血漿內脂素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分析張 龍(西電集團醫院心內科,西安 710077)目的 探討血漿內脂素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間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該院收治的心絞痛或AMI患者57例作為冠心病組,按照疾病分類將其分為AMI組30例,平均(62.53±9.58)歲;穩定性心絞痛組27例,平均(66.11±8.41)歲。另以血漿內脂素的平均水平(27 μg/mL)為標準將患者分為2組: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5年16期2015-04-15

  • 2型糖尿病患者體脂含量及分布與血清內脂素水平的相關研究
    中起重要的作用。內脂素(visfatin)是新近發現的脂肪細胞因子,可能是聯系肥胖、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的一個靶點。本研究旨在探討T2DM患者體脂含量及分布與血清內脂素的關系。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 根據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及分型標準[3]:癥狀 +隨機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中2 h血糖≥11.1 mmol/L。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本院內分泌科診治的T2DM患者119例

    東南國防醫藥 2014年5期2014-12-07

  • 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內脂素、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應蛋白變化及臨床意義
    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內脂素、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應蛋白變化及臨床意義劉樹嬌 唐靈 陳春蓮 劉漪目的檢測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內脂素、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探討三者在2型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臨床意義。方法選擇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為3組:正常蛋白尿組(UAER200 μg/min)31例; 另選健康體檢正常者32例為對照組。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

    河北醫藥 2014年8期2014-08-29

  • 血清內脂素水平與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
    分泌研究的熱點。內脂素是2005年由日本學者Fukuhara等[2]在內臟脂肪組織發現的一種脂肪細胞因子,其具有類胰島素樣的降血糖作用。近年多項研究顯示,肥胖或糖尿病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且隨著BMI、血糖的降低,血清內脂素水平下降,胰島素敏感性增加。本研究比較了PCOS患者與正常對照者血清內脂素水平,并分析其與胰島素敏感性指標、BMI的相關性,旨在探討內脂素與PCOS的關系,現報告如下。對象與方法一、研究對象2010年4月至2012年1

    新醫學 2014年10期2014-08-22

  • 血清內脂素在冠狀動脈造影支架植入術中的意義
    愛榮臨床研究血清內脂素在冠狀動脈造影支架植入術中的意義楊軍錄,孫煒,王音,段朝龍,張愛榮目的探討經皮冠狀動脈造影支架植入手術前后患者內脂素的變化及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0月接受冠狀動脈造影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60例臨床資料。入組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為冠狀動脈造影+支架植入組(支架組30例)和單純冠狀動脈造影組(造影組30例),并選取中老年健康體檢者30例作為健康對照組。比較3組受試者的一般資料、炎性指標[包括C-反應蛋白(CRP)、

    疑難病雜志 2014年7期2014-08-08

  • 血漿內脂素濃度與腦梗死預后的相關分析
    葉勤青,胡凌血漿內脂素濃度與腦梗死預后的相關分析吳大花,張繼禮,胡麗萍,葉勤青,胡凌目的探討血漿內脂素濃度與腦梗死預后的關系。方法采用酶聯免疫法(ELISA)測定180例腦梗死患者和160例健康體檢者血漿內脂素濃度。結果腦梗死患者血漿內脂素濃度較健康體檢者高。多因素分析顯示血漿內脂素濃度是腦梗死后6個月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ROC曲線分析顯示,血漿內脂素濃度可顯著預測腦梗死后6個月死亡。結論血漿內脂素的檢測有助于臨床預測腦梗死患者長期死亡。腦梗塞;預后;內脂

    現代實用醫學 2014年8期2014-03-17

  • 血漿內脂素在不同體質指數冠心病患者的表達探討
    138001血漿內脂素在不同體質指數冠心病患者的表達探討程明康1易夢秋1劉少華21.吉林油田總醫院急診內科,吉林松原138006;2.吉林省松原市中心醫院病理科,吉林松原138001目的研究分析血漿內脂素在不同體質屬冠心病患者的表達及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關系。方法擇取2013年2月—2014年2期間在我院通過冠狀造影診斷為冠心病的94例患者,同時,抽取同期94名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根據BMI水平分成肥胖組(即為BMI≥25 kg/m2)與非肥胖組(即為BMI

    中國衛生產業 2014年31期2014-03-01

  • 血清內脂素水平在肥胖高血壓患者中的意義
    滄州 0600)內脂素與胰島素抵抗(IR)密切相關,同時又是動脈粥樣理化(AS)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1〕。本研究旨在通過檢測肥胖高血壓患者體內內脂素水平,探討其在肥胖高血壓發病中的可能機制及價值。1 材料與方法1.1 對象 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明確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02例,男52例,女50例,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年3期2013-11-20

  • 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與HCY和CRP的相關關系研究
    并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與HCY和CRP的相關關系研究朵慧敏 梁瑋 張眾 王春雷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及臨床意義。方法 共選取研究對象116名,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血清內脂素水平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應蛋白(CRP)水平。全自動生化儀測定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尿酸(UA)等生化指標,高壓液相法測定糖化血

    當代醫學 2012年26期2012-09-09

  • 腦梗死患者血漿內脂素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博256100)內脂素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新型脂肪細胞因子[1],有著類似胰島素樣的作用,為預測2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2],在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及動脈粥樣硬化中已有較多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但是,該指標在腦梗死患者中的研究尚未見大量報道。有研究顯示,內脂素除了有類胰島素作用外,還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與缺氧、斑塊易損、內皮紊亂、血管炎癥等有關[3]。為此,本研究對腦梗死患者血漿內脂素的變化及其與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的關系進行了探討。1 資料與方法

    山東醫藥 2012年25期2012-05-23

  • 肥胖與2型糖尿病患者內脂素水平及運動干預效果評價
    學院運動科學學院內脂素是一種新型的脂肪細胞因子,在脂肪組織中高度表達。研究表明,肥胖及2型糖尿?。╰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內脂素水平高于健康人群,而適量的體育運動對肥胖、糖尿病治療具有積極的效果。目前運動通過脂肪細胞因子的分泌調節機體的適應機制仍不明確,對運動影響內脂素水平的研究結果也存在較大差異,運動是否能通過調節內脂素水平影響肥胖和T2DM的治療作用仍存在歧義。本研究運用循證醫學Meta分析法,對收集2005年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2年7期2012-05-12

  • 老年肥胖者脂肪組織內脂素基因的表達及其相關因素
    年肥胖者脂肪組織內脂素基因的表達及其相關因素蔣藍英,趙 凱,付仲穎,董 斌,孫文麗,何炳榮(浙江省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老年病科,浙江杭州 310003)目的探討老年肥胖患者腹部網膜及皮下脂肪組織內脂素mRNA的表達情況及其相關因素。方法根據體質量指數不同,將擇期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40例分為肥胖組20例,對照組20例。采用實時熒光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方法檢測內脂素mRNA的表達量,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漿內脂素濃度,穩態模型評估胰島素抵抗指數(homeost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2年4期2012-05-08

  • 不同糖耐量老年人群血漿內脂素的變化及其意義
    耐量老年人群血漿內脂素的變化及其意義蔣藍英,付仲穎,酈旦明,孫文麗,聶 晶,何炳榮(浙江省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老年干部科,浙江杭州 310003)目的探討不同糖耐量老年人群血漿內脂素的變化及其相關因素。方法隨機選擇老年患者166例,根據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診斷標準分為2型糖尿?。╰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組(60例)、糖耐量減退(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組(46例)、正常糖耐量(imp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2年9期2012-05-08

  • 肥胖兒童少年血清內脂素水平與糖代謝、脂代謝的相關性研究
    亂狀況進行調節,內脂素就是一種被認為在脂肪細胞分化和葡萄糖代謝中有特殊意義的新型脂肪細胞因子。內脂素與先前在淋巴細胞中發現的PBEF的5′非編碼區序列相同,并且在細胞內還發揮Nampt的作用,故生理功能綜合了visfatin/PBEF/Nampt三者的特點,通常認為其具有催化作用、炎癥和免疫過程的調節作用及類胰島素作用。Fukuhara等[10]和Sethi JK等[24]報道,內脂素可以通過旁分泌或自分泌途徑,促進前脂肪細胞的分化和脂質的儲存,前者的研究

    中國體育科技 2012年2期2012-03-06

  • 血漿內脂素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達
    ,靳翠彬,張素敏內脂素是新近發現的一種脂肪細胞因子,能夠抗細胞凋亡、促進脂肪細胞分化,與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和冠心病密切相關[1]。本文旨在觀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漿內脂素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從而探討內脂素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中的作用。1 資料與方法1.1 診斷標準 冠心病診斷標準:冠狀動脈造影血管管腔直徑狹窄≥50%。根據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分為單支病變、雙支病變和多支病變(3支及以上病變),左主干病變記為2支病變。排除標準:高血壓、腫瘤、嚴重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2年12期2012-02-26

  • 轉基因和基因敲除內脂素對小鼠脂肪積累的對比研究
    100021)內脂素(visfatin)是從內臟脂肪組織中分離出的一種脂肪因子[1],經基因序列比對發現該cDNA片段與前B細胞集落增強因子(pre-B cell colonyenhancing factor,PBEF)序列一致,PBEF在體內作用是協同增強干細胞因子與白介素-7(IL-7)的作用促進前B細胞形成[2];另外該蛋白還被歸屬為尼克酰胺磷酸核糖基轉移酶(nicotinam ide phosphoribodyltransferase,Nampt

    中國比較醫學雜志 2012年11期2012-02-03

  • 內脂素相關疾病的研究進展
    250014)內脂素作為細胞外酶的形式,即煙酰胺磷酸二核糖轉移酶,是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基礎,也是刺激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關鍵〔1〕。還可以調節依賴NAD有關長壽的去乙?;?(SIRT1)的活性〔2〕。犬的實驗表明:內脂素可在多個器官組織產生,如腦、心臟、肝、脾、腎、胰腺、肌肉和肺組織產生,且以肝和肌肉產生最多〔3〕。1 內脂素與代謝和內分泌1.1 內脂素與代謝綜合征 已證實降低體質量指數(BMI)與顯著減少血清內脂素水平有關〔4〕?,F在代謝綜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年11期2012-01-26

  • 內脂素的糖脂代謝作用研究進展
    南 25004)內脂素(Visfatin)/前B細胞集落增強因子(PBEF)/煙酰胺磷酸核糖基轉移酶(Nampt)作為一個新的脂肪因子在改善糖耐量及肥胖相關的胰島素抵抗(IR)和2型糖尿病(T2DM)的發生上起重要作用,同時其還可催化哺乳動物細胞氧化型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合成補救途徑的限速步驟,Nampt有兩種形式:細胞內Nampt(iNampt)和細胞外(eNampt),二者分別調節細胞內外煙酰胺合成NAD,因而涉及許多細胞的調節過程〔1〕。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年22期2012-01-26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漿內脂素與糖脂代謝的相關性研究
    型糖尿病患者血漿內脂素與糖脂代謝的相關性研究潘 建 (杭州師范大學臨床醫學院診斷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15)老年2型糖尿病;血漿內脂素;糖代謝;相關性目前,糖尿病是繼癌癥與心血管病之后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圍繞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治療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現血漿內脂素和2型糖尿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1〕。本文對比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老年人空腹血漿內脂素水平與糖脂代謝的相關性。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1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年3期2012-01-25

  • 內脂素與冠心病關系的研究新進展
    脂肪細胞因子,而內脂素(visfatin)就是其中的一種。內脂素具有類胰島素作用,與糖脂代謝、肥胖、炎癥、動脈粥樣硬化等關系密切。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病理生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近年來發現內脂素與動脈粥樣斑塊的穩定性有關,正在成為冠心病研究的熱點之一。1 內脂素的概況及分子生物學特征內脂素(visfatin)是2005年日本科學家從人和小鼠的內臟脂肪中發現并分離出來的一種由脂肪組織分泌的細胞因子。F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2年1期2012-01-23

  • 內脂素與肥胖及運動關系研究進展
    術學院肥胖是指體內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或體積增大,脂肪(主要是三酰甘油)堆積過多,使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的病理狀態[1]。隨著對其發病機理和抗肥胖治療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脂肪組織不僅僅是能量貯存的場所,而且是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2]。脂肪組織中的脂肪細胞和其它相關細胞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稱為脂肪細胞因子。2005年,日本研究人員Fukuhara等[3]分離出一種可增加糖耐量的新型脂肪細胞因子,稱為內脂素,認為其可能在肥胖相關的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1年1期2011-08-15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內脂素與系統性炎癥、低氧的關系
    應仍有一定爭議。內脂素是新發現的脂肪因子,在某些炎癥性疾病中起關鍵作用,其是否與穩定期COPD的炎癥相關尚無明確認識。本研究對穩定期COPD患者進行了血清內脂素、TNF-α、CRP、動脈血氧分壓(PaO2)檢測,旨在探討穩定期COPD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與系統性炎癥、低氧的關系。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8年6月~2010年10月在河北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門診隨訪的穩定期COPD患者48例(COPD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69.1±6.

    山東醫藥 2011年25期2011-07-31

  •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6603)目前,內脂素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確,有關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內脂素水平的臨床研究還較少。為此,我們通過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和正常對照者血漿中內脂素水平的比較,探討血清內脂素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關系。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擇 2009年 12月 ~2010年 5月在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心內科住院并接受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 68例,男 42例、女 26例,年齡(61.06±6.71)歲;其中急性心肌

    山東醫藥 2011年13期2011-04-13

  • 代謝綜合征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變化及相關因素分析
    與MS密切相關,內脂素(visfatin)是近年來新發現的脂肪因子,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是聯系肥胖、胰島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重要信號分子[1]。本研究觀察了MS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的改變情況,探討了內脂素水平與MS的相關性。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選擇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初診的MS患者64例(MS組),男40例,女24例,年齡(41.5±9.6)歲。MS患者入組標準:1)符合2005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代謝綜合征診

    實用臨床醫學 2011年3期2011-01-31

  • 采用LC-MS/MS檢測人尿中睪內脂方法研究
    100029)睪內脂(testolactone,結構見圖1)是一種阻止睪酮轉化為雌二醇和雄烯二酮轉化為雌酮的芳香酶抑制劑,臨床上用于治療男性不育等疾?。?]。睪內脂同時也被國際反興奮劑機構(WADA)列為禁用藥物[2],對于它的檢測國外文獻主要采取HPLC法[3],本研究首次采用LC-MS/MS法檢測人尿中的睪內脂,現報告如下。1 實驗方法1.1 儀器、試藥AgilentTechnologies6410 Triple Quad LC/MS;MettlerT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0年3期2010-05-12

  • 2型糖尿病患者內脂素與血脂代謝的相關性研究
    541002)內脂素是最近認識到的一種新的脂肪細胞因子,在體內調節能量代謝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與胰島素受體結合發揮類胰島素樣的降血糖作用,并促進脂肪組織的分化與合成[1]。有研究顯示內脂素與肥胖和糖代謝狀態有關[2],本研究通過分析內脂素與血脂代謝的相關性,探討內脂素在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中的作用。1 資料與方法1.1 對象按照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診斷[3],隨機選擇2007年2月~2008年6月本院門診及住院病人共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30例,女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0年4期2010-03-17

  • 內脂素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進展
    生理與病理過程。內脂素(visfatin)是新發現的脂肪細胞因子,具有類胰島素樣降糖、促進脂肪組織分化與合成、與糖脂代謝及肥胖密切相關。最新研究發現內脂素與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相關。本文就內脂素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1 內脂素的基本特點1.1 內脂素概述 內脂素又稱前B細胞克隆增強因子(pre-B-cell colony enhancing factor,PBEF),最早從有活性的外周淋巴細胞cDNA基因庫中分離得到的,與B細胞成熟有關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0年12期2010-02-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