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屯田

  • 年例銀之外的舉措:明代嘉隆時期的屯政整理
    喬 宇屯田是明代自洪武永樂時期開始推行的一項重要制度,其與開中法共同構成了明初軍需供應的兩大主要措施。宣德以來,屯軍逃亡人數逐漸增多,大量屯田被拋荒或侵占。正統以來,蒙古實力逐漸增強,迭起的戰爭造成巨大破壞,許多軍士為逃避責罰選擇拋荒導致屯田面積進一步下降。同時,地主官員等人對土地的侵奪也導致屯田制度日益衰落。關于明代屯田的研究成果較多,研究的角度也較為多元,研究區域涵蓋了邊疆和腹里。①相關的主要代表成果有:王毓銓:《明代的軍屯》,北京:中華書局,1965

    地域文化研究 2023年4期2023-08-02

  • 何以顛覆 ——對孫兆霞、張建論貴州屯田制度主要觀點的商榷
    發現“填補了我國屯田制度地權變遷及影響的民間史料空白”[2]4。在閱讀《吉昌契約文書匯編》時,對為何匯編將田地買賣契約以科田、秋田、水田/秧田、旱地/陸地等類分進行編排方式產生不解。當時出版并影響很大的《清水江文書》(第一輯),是采取編戶為綱,再以時間為目,而《吉昌契約文書匯編》卻是采用土地品質為綱,不惜打亂作為史料的民間契約文書最珍貴的歸戶性進行分類編排的處理方式。當再讀孫兆霞《吉昌契約文書匯編》所寫“前言”后,似乎感覺哪兒不對?于是找到孫兆霞、張建合著

    安順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11-27

  • 試論唐代安西的屯田*
    六典》記唐代西域屯田,具體為:“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總計五十六屯。其中,安西、北庭兩地屯田數最多,各二十屯,占唐代西域屯田總量的71.4%,兩地屯田活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擬結合史料文獻、出土文書和考古材料,對唐代安西地區屯田時間、具體分布、成效和作用等進行論述,以期能深化唐代西域屯田的研究。一、唐代安西屯田的時間李唐朝廷在邊地開展屯田的時間較早,可追溯到高祖武德年間?!杜f唐書·竇威傳》敘竇靜(竇威侄孫) 在

    農業考古 2022年1期2022-11-01

  • 北宋時期白洋淀區域屯田的興衰
    設塘濼工程和興建屯田,白洋淀能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湖泊,與北宋的大規模開發密不可分,故稱“東西二淀為宋何承矩塘濼之遺”。元、明、清定都北京,白洋淀地區納入京畿范圍,白洋淀地區文化展現京郊文化特征。明末清初,白洋淀周邊大筑堤防,順治時“堤堰蜿蜒可數百里或數十里”,康熙、乾隆皇帝來白洋淀游春水圍四十余次,并建造端村、郭里口、圈頭、趙北口四座行宮。2 河北地區屯田的興建白洋淀區域在北宋時期屬河北路,是北宋與遼國對峙的前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河北沿邊興修塘濼屯田,目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14期2022-11-01

  • 曹魏時期屯田制度與芍陂水利工程發展延續研究
    得益于曹魏實行的屯田制度,這一時期是芍陂發展歷程中的關鍵節點。一、芍陂創建與淮南地區農業起步芍陂初建于楚莊王時期,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時代的必然產物,更與楚國開疆拓土以及楚莊王的爭雄稱霸戰略密不可分。楚國領地,最初在江漢一代,楚莊王即位后,勢力逐漸發展壯大,領土向東部淮河流域擴張。公元前601年,淮南地區發生“群舒叛亂”,楚莊王派兵一舉平定,進一步加強了對江淮地域的控制,史載“伐舒蓼,滅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吳、越而還”。這里所指的群舒之地,就包括芍陂所

    農業考古 2022年3期2022-11-01

  • 試論古代西域屯田治理對當代新疆屯墾戍邊的啟示
    兩千多年來,古代屯田被歷代中央政府視為治理邊疆的戰略措施,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周邊環境的變化,古代屯田治理逐漸發展為當代屯墾戍邊,對我國西北疆域的穩定與發展起到保障與促進作用。本文以新疆屯田治理的變遷為主線,對不同時期中央政府對屯田治理的成功經驗為分析主體,以古鑒今,試圖分析對當代新疆屯墾事業發展的啟示。[關鍵詞]西域;屯田;新疆;屯墾戍邊[中圖分類號]K29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2

    兵團黨校學報 2022年2期2022-05-13

  • 淺析明代農業問題
    行討論,對移民與屯田、農業生產率,以及經濟作物的引進等問題進行概述?!娟P鍵詞】 明代農業;移民;屯田;農業生產率【中圖分類號】F32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08-0056-03一、明代的拓墾、移民與屯田每個封建王朝建立之初都是從處理農業問題開始的,而土地與人口通常是統治者處理農業問題的著手點。明代初年,經過多年的戰亂產生的流民問題以及土地荒廢問題亟需待解決。統治者在穩定自身統治的同

    今古文創 2022年8期2022-02-26

  • 爨僰軍與元朝的西南邊疆治理
    元代初期爨僰軍的屯田守土蒙古軍平定云南之際就開始著手云南屯田事宜。1267年,皇子忽哥赤委派張立道為大理等處勸農官負責屯田,并疏通滇池水域,得到良田萬頃(12)《元史》卷167《張立道傳》,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3915-3916頁。,為后續云南大規模屯田奠定基礎。只是此時屯田類型均為民屯,直到1283年爨僰軍軍民合屯才開始軍屯,并于1291年完成。(一)屯田分布中的軍事考量為了清晰地了解元代爨僰軍九處屯田情況,本文以《元史·兵三·屯田》為基礎,結

    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01-24

  • 漢唐河湟屯田績效研究
    地駐軍軍糧而進行屯田,其中,以軍屯為主。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北政權林立,戰亂頻仍,屯田事業一度遭到廢棄。隋代,南北一統后河湟再度歸屬中央,屯田得以復興,此后,歷經隋、唐兩代數十年經營,至唐代中期,河湟屯田達到鼎峰。學界關于漢唐屯田的研究頗多,但具體到河湟屯田績效的研究不是很多。①本文試圖以西漢、東漢、唐三個時期為研究載體,以文獻史料結合考古資料,研究三個時期中原政權在河湟的屯田背景、目的、區域與成果,分析各自的對手,從而得出三代屯田的最終成果。一、西漢以“平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2021-12-31

  • 漢代西域屯田景觀空間考古研究 ——以米蘭遺址為例
    駱磊1 研究背景屯田的雛形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記載的“圣田”,在西漢時期屯田被大規模地發展起來,新疆的屯田也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1]。新疆最早的屯田,是漢武帝于公元前101年開設的渠犁屯田,其規模不大,目的不是為了屯戍,只是為了給出使的漢朝使者提供糧食[2]。西漢屯田的本質是屯墾戍邊,體現“戰時為兵,休戰為農”的特點,最早以經營西域、對抗匈奴為主要目的。東漢的西域屯田在統一和治理西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漢代的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邊陲,主要形式

    風景園林 2021年11期2021-12-20

  • 關于漢代實施屯田制度的研究
    610000)屯田制度是我國歷史發展中一項重要的關于農業生產的制度,實施屯田制度,需要保證兩個基本條件——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只有保障了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安全,才能夠達到“屯田”的目的。而漢代之所以能夠實行屯田制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能夠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對漢代屯田制度進行分析,或可對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生產和發展以及增強國防后勤建設的能力有所借鑒。一、漢代屯田制度發展概況(一)漢代屯田制度產生的歷史背景秦末天下大亂的歷史背景,對漢

    黑龍江糧食 2021年11期2021-12-13

  • 屯田看世宗一朝財政與明之興衰
    述論的諸條目中,屯田則為關鍵之一。以《明史·食貨志》《明實錄》為主要材料,結合前人研究成果,梳理明代屯田事業的興衰,考察屯田與財政、軍事的關系,可以發現以屯田為代表的財政從世宗一朝開始逐漸崩壞,是明代實際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以往論者所謂“明之亡,實亡于萬歷”。關鍵詞:屯田;明世宗;財政;興衰;《明史·食貨志》中圖分類號:F812.9;K2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21-0093-04自清初始,關于明朝滅亡的原因,很多歸

    西部學刊 2021年21期2021-12-09

  • 論曹魏屯田制與士家制度的關系
    鳳玲【摘要】曹魏屯田制與士家制度,歷來很受學者重視,也寫了很多的文章進行研究,但是對于二者的關系,卻很少有人論及。我認為,屯田制度與士家制度,從根本上來說,并不存在相互的因果關系,只是曹魏實行的兩套制度而已:一套是農業制度,一套是軍事制度。但是,在實際效果上,兩者卻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都是封建國家的依附民,人身自由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試圖從兩個方面來論述屯田制與士家制的相互補充關系,即士家制度下士兵家庭的集中屯田與兵農分工兩個方面?!娟P鍵詞】曹魏?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13期2021-04-13

  • 國家、豪族、農民:集團博弈與曹魏屯田制度的變遷
    跡進行變遷。曹魏屯田制作為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產物,使農民在國有土地上耕種,從而起到戰時資本集中的作用,確有其存在的意義。經統計,魏初實行屯田初期,已畝收三斛。[1]它在恢復社會經濟,幫助曹魏集團取得戰爭勝利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獨特的國家與豪族、農民之間關系的嬗變,也可從其變遷過程中窺探一二。對曹魏屯田制的研究,學者們成果迭出①,但對其完整的變遷過程缺乏系統的探討,其中蘊含的國家理論也有待深入研究②?;诖?,本文試圖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分析曹魏屯田制下

    古今農業 2020年2期2020-10-27

  • 唐代兵制的轉變對西域屯田的影響
    家屬,在西域開展屯田。兵制的轉變不僅穩定了軍心,增強了士兵的戰斗力,并且大量隨軍家屬到西域開展屯田,對西域屯田也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是積極而有益的。文章就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關鍵詞:府兵制;募兵制;屯田唐代兵制是唐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一向頗受學術界重視,研究成果豐碩。例如,張國剛在《唐代府兵淵源與番役》一文中對西域府兵在地方上番服役的制度進行了深入研究;方積六先生在《關于唐代募兵制度的探討》一文中通過大量實例證明唐王朝通過賞賜方式增加士兵收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9期2020-07-29

  • 淺探西昌回族史
    個回族鄉。元朝的屯田,明朝時的實邊政策,以及在不同時期前來西昌游宦的上層人物,這些都使得西昌遷入大量的回族。關鍵詞:西昌;回民;遷徙;屯田;游宦對于中國回族的形成,大家普遍認為是,是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而后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西域人大批遷入中國,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F今我國各地基本上都有回族居住,有大規模的聚居的,也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5-26

  • 康熙末年屯田失察案 背后的“屯田”問題
    文通過對康熙末年屯田失察案的分析,進一步探討清朝的屯田問題,著重研究清代北路屯田、西路屯田、新疆屯田產生與發展過程,從屯田這一側面反映清代經濟和土地制度,從而揭示屯田與邊疆治理的關系,以及屯田在邊疆治理中所發揮的作用。清代屯田是清廷對準噶爾部用兵過程中所采取的基本國策,主要分為北路屯田、西路屯田、新疆屯田。北路屯田興起于康熙末年,主要在天山以北的蘇勒圖、喀喇烏蘇、拜達里克河域、察汗、扎卜罕河域、布拉罕口一帶;西路屯田興起于康熙末年,主要在哈密、巴里坤等區域

    炎黃地理 2020年11期2020-03-08

  • 曹操的屯田與租賦
    軍事智慧;還有興屯田修耕植,治理租賦的經濟策略,正是這些成就了他的傳奇人生。固本培源興屯田修耕植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曾經被朝廷行文通緝的曹操逃回家鄉陳留,散家財,舉義兵,聚眾五千余人。在出兵征討青州黃巾軍時,設奇謀制勝得降卒30萬人,難民男女百萬人。從此,青、兗二州為其根據地,派部下棗袛組織難民及淘汰下的士卒墾荒造地種莊稼,養蠶植麻織綿布,試行屯田經營,以解決軍隊吃穿問題。他及時采納了謀士治中從事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三國志卷一》

    稅收征納 2019年11期2019-11-28

  • 岳飛竟被誣為軍閥?
    。岳飛所部當然也屯田,也做生意?!?span class="hl">屯田”和“回易”(軍隊搞的各種商業經營)是宋朝軍隊的傳統經濟活動,目的是在募兵制下,盡可能給國家減輕一些財政負擔。然而不能從所管轄的區域征收賦稅,光靠著屯田回易,能弄多少呢?根據學者估算,岳飛所部屯田也好、回易也好,每年的收入頂多能解決兩到三個月、最多半年的口糧。但養一支軍隊的費用可不止口糧,還有士兵每個月的軍餉、軍衣、馬匹草料,以及兵器裝備。

    中外文摘 2019年15期2019-11-13

  • 淺析王船山“屯田實邊”的戰略防御思想
    ”之效,提出了“屯田實邊”的戰略防御思想。關鍵詞 王船山 “屯田實邊”中圖分類號:K879.44文獻標識碼:A王船山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際,遭遇“天崩地裂”“海徙山移”的變局,曾加入“反清復明”的隊伍中進行抗爭,郁郁不得志,最終歸隱山林,著述立說,以待未來之人。王船山認為歷史“其鑒也”,在《讀通鑒論》和《宋論》兩部歷史著作中,對秦至宋的歷史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評論,“以上下古今興亡得失之故,制作輕重倚伏之源”,以收“以古鑒今”之效。在總結歷代王朝興衰經驗教訓的基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年16期2019-08-13

  • 曹操:百姓出走怪我咯
    是摧抑豪強、興辦屯田(對內)?!昂缽姟眱蓚€字是曹魏對地方有力量者的一種統稱,帶有濃烈的貶義。 “摧抑豪強”四個字組合起來,也很有維護社會公平的味道。然而事實上,伸張正義只是鬼話,曹魏所垂涎的,是那些豪強所控制的土地與所擁有的人口。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軍屯兩種。民屯本質上是一種農奴制度,一旦成為曹魏的屯田民,就將終身束縛在屯中,只能世代受軍事化管制,做曹魏政權的農奴。自然,這種暴政常造成“民不樂,多逃亡”的現象。公元213年,曹操南征孫權,下令將江淮一帶的編戶

    百家講壇 2019年12期2019-07-14

  • 屯田視角下的漢、明兩朝民族觀
    邊疆民族地區推行屯田制的王朝。漢朝因屯田實現了民族自強,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實現了盛世繁華;而明王朝作為最后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其屯田發展并不遜于漢朝,然而并沒實現促進民族融合與自身強盛的目標,反而最終堙沒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中。事實上,這種截然相反的結局與兩個王朝不同的屯田措施以及統治者的民族觀有很大關系?!娟P鍵詞】民族地區;屯田;民族觀【中圖分類號】K2 【文獻標識碼】A中國封建社會始于秦,然而秦之大一統太過短暫,十四年即“二世而亡”,因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1期2019-06-11

  • 爭霸天下的定國良式
    的重要制度創新,屯田制始于西漢、終于清朝,對當時恢復農業生產、解決國家糧荒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被時人譽為定國良式。A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for a feudal dynasty in the field of farming, the Tuntian System (militarized farming system) originate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質量與標準化 2018年4期2018-08-16

  • 漢至清代王朝治邊方略與西南邊疆民族地區屯田
    有損益與變革,但屯田作為一種經營方式,在歷代均有體現??陀^上,歷代王朝在邊疆民族地區的屯田,既是經營邊疆民族地區的重要措施,也是治理邊疆民族地區的重要方式,經營與治邊方略二者之間存在著深刻聯系。王朝統治層對邊疆民族地區的認識與治邊方略會直接影響其在邊疆民族地區的屯田狀況。反之,通過對歷代政權邊疆民族地區屯田的考察,也可以窺探出各個時期中原或中央王朝對邊疆民族地區的認識水平及其治邊方略的著力點。因此,將治邊方略與屯田作為一個聯系的整體來考察,對深入理解中國古

    文山學院學報 2018年1期2018-03-07

  • 論“屯田家法”的獨特性及后人對其的繼承與發展
    “柳氏家法”和“屯田蹊進”正是柳永開創并在詞的創作中反復運用的。在文人士大夫占據詞創作的時代,在小令獨領風騷的歲月,柳永可以憑借別具一格的慢詞打破雅詞一覽天下的局面,正是因為他的詞深藏自身獨特的章法,此章法集中于“屯田家法”。其獨特性主要體現在三點:獨特的時間轉換、獨特的空間轉換和以賦寫詞。其中,每一個特性都是對前人創作的一個開創性節點。正是“屯田家法”的獨特魅力引來了后世文人的爭相學習與模仿,各路文人在創作中積極實踐“屯田家法”并加以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文化學刊 2018年7期2018-03-07

  • 魏晉南北朝河西屯田簡論
    。而當時河西地區屯田的繁榮發展,則主要得益于豪強世族大土地所有制的影響,各割據政權的重視,以及整個西北地區戰略地位的上升等一系列復雜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等相關的原因。本文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河西屯田做一簡要論述。關鍵詞:魏晉南北朝;河西;屯田屯田制度上迄漢代,下至清朝,貫穿了我國幾千年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屯田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現,總是跟著朝代的興衰而起伏。西漢以來,河西地區就是著名的屯田區。西漢元鼎年漢武帝決定“始筑令居以西”的邊塞,開始對河西走廊地區進行經營

    北方文學 2018年36期2018-02-01

  • 北魏前期牧農業發展的研究
    詞:北魏;牧業;屯田拓跋政權立魏之前,生產方式主要是以傳統的游牧業和狩獵經濟為主,各種生活資料主要依靠牲畜。建立魏之后,基本上還是以游牧業為主,由于這種生產方式的決定,在北魏前期,北魏統治者繼續大力發展和壯大畜牧業,并且把它作為國家的經濟支柱,這不僅是拓跋部衣食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立國用兵的的物質基礎,以及逐漸征服其它民族和統一北方的強大物質保障,如《資治通鑒》卷一二五記載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劉義隆北伐魏時曰:“魏群臣初聞有宋師,言于魏主(拓跋燾),請遣

    青年時代 2017年36期2018-01-09

  • 千里糧倉“水長城”
    河水,筑堤貯水為屯田,以此遏制遼國的騎兵。何承矩是個水利專家,他提出的這個“貯水屯田”建議立足防守,非常有用。遼軍騎兵不善水路,以水設阻,正好固防;這樣做也比較隱蔽,給敵人的印象是宋朝人在引水屯田種糧,沒有軍事意圖;工程難度小,利用河北中東部的河川、湖網、沼澤,挖通連片即可;由于此地鹽堿地多,旱種效果不好,如引水淹地,可以改為稻田,大量生產糧食。宋太宗聽了何承矩的意見,非常高興,覺得以水設防,目標小,這既不丟他的臉面,工程量也不大,容易做到,于是當場拍板,

    百家講壇(藍版) 2017年1期2017-12-30

  • 曹魏屯田遺跡
    洪艷摘要:曹魏屯田的規模之大,作用之強,都為歷代之最,對當時的農業發展、曹魏政權,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曹魏屯田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遺跡,這些遺跡所在地的命名就與屯田有關。曹操和他的后繼者,還注意發展水利灌溉事業,在各地修建陂堨,廣興稻田,為當地的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關鍵詞:曹魏;屯田;遺跡東漢末年,長期軍閥混戰,戰爭連年不斷,人民流離失所,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土地荒蕪,糧食短缺,人口銳減。其時,“兵難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內,民不安業,捐棄居產,流土藏竄”。

    大觀 2017年10期2017-12-19

  • 芻議曹魏屯田的背景及影響
    下,曹魏開始推行屯田制。屯田不僅使曹魏克服軍糧短缺問題,也在客觀上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穩定了北方的社會秩序,提高了曹魏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曹魏之所以能夠統一北方,屯田發揮著巨大作用?!娟P鍵詞】曹魏;屯田;背景一、屯田的基本概念屯田一般包括軍屯、民屯,國家以強制力安置軍隊或農民開荒種地,為國家提供賦稅或為軍隊提供軍糧。國家為開荒的軍人和農民提供耕牛、種子、農具等生產資料,并在賦稅上采取一些優惠政策,以鼓勵士兵、農民開荒,進而提高國家收入,保證軍隊糧

    魅力中國 2016年45期2017-07-20

  • 烏魯木齊“風箏”考
    烏魯木齊;風箏;屯田風箏,又名“風鳶”、“紙鳶”,是我國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放風箏也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娛樂活動。清朝時期,這種娛樂活動也在新疆地區盛行起來,成為當地人民在閑暇時放松身心的一種選擇。清人紀昀曾在《烏魯木齊雜詩》中寫道:“花信闌珊欲禁煙,晴云駘蕩暮春天。兒童新解中州戲,也趁東風放紙鳶?!雹俚秋L箏在新疆地區的具體傳播情況如何,目前還未發現這方面的記載,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簡單的探究和論述。一、風箏的起源與發展風箏的起源地一般被認為是中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4期2017-05-08

  • 唐玄宗朝“三位一體”邊疆軍事格局研究
    中提出唐代監牧、屯田和邊鎮“三位一體”的軍事體系。這一總結可謂獨具慧眼、獨具創新。在這個“三位一體”的軍事體系中,屯田提供軍糧,邊鎮提供士兵,監牧提供戰馬。這一體系的完全建立和相互配合的最佳時期應該是唐玄宗朝開元中后期及天寶年間。在這一時間段內,唐王朝的軍事力量真正因為軍事體系的完備強盛起來,周邊少數民族在這一短期內臣服唐的統治。一、以軍供為目的邊地屯田的發展屯田在唐朝歷史中設立時間可算是最早的。高祖李淵建唐后不久,便命竇靜在今太原地區進行屯田事務。之后的

    考試周刊 2016年105期2017-02-13

  • 瑞洵與布倫托海屯田
    峰瑞洵與布倫托海屯田文 / 杜宏春 高彬彬 鄭峰清代布倫托海官辦屯田初設于1867年,規模未具。瑞洵擔任科布多參贊大臣期間,奉命將墾田作為邊防最大之政,籌措經費,招募屯員,調撥物料,設立臺站,建倉置舍,興修水利,開墾屯田,使布倫托海屯田初具規模,對布倫托海乃至整個阿爾泰地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瑞洵;布倫托海;屯田一布倫托海(今新疆阿爾泰地區福??h),湖泊名,清末科、阿分治前屬于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后劃歸阿爾泰辦事大臣轄區,孤懸塞外,為西北重要門戶,是烏梁海蒙

    山西檔案 2017年5期2017-01-28

  • 吳玠吳璘及其子孫漢中宦途遺跡考述
    玠;吳璘;抗金;屯田;遺跡;山河堰吳玠、吳璘兄弟是南宋前期西部戰場的抗金大將,吳玠是當時聲望和戰績僅次于岳飛的民族英雄。吳玠、吳璘不只在關中至隴右一帶抗擊金兵,保衛漢中,保衛巴蜀,而且有為官漢中、屯田興元的經歷。漢中地區在南宋初設置有興元府(治南鄭,今陜西漢中市漢臺區)、洋州(治興道,今陜西洋縣)和興州(治順政,今陜西略陽縣)。吳玠吳璘諸多子孫的仕宦經歷,也與這些地方有密切關系,因而也留下了一些軼事遺跡。本文試做考述。一、吳玠漢中事跡史載,建炎四年(113

    陜西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7-26

  • 明初起遣島民與海上備御實態考察
    不少官員屢起島嶼屯田、復縣之議?;虺鲇诓糠止賳T弊大于利的客觀考量,或由于既得利益勢豪之家與部分官員暗中牽制,這種呼聲總是多遭掣肘。關鍵詞:起遣;島民;巡,肖;屯田;復縣中圖分類號:K2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257-5833(2016)09-0140-11作者簡介:牛傳彪,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350)洪武年起遣懸海島民是朱元璋禁海與防海政策的重要內容,對有明一代海上秩序及備御產生重大影響。與明末清初遷界相比,明初起遣島民事件似未得到

    社會科學 2016年9期2016-05-14

  • 清代的新疆屯田
    這一地區大力推行屯田。這其中,尤以清代規模最大,組織最為嚴密,成績最為顯著。一、清代新疆興屯的歷史背景和條件新疆,古稱西域。漢代,它先臣服匈奴,后統一于漢,隸屬關系經常交替變換。魏晉以來,內地割據勢力混戰,中原王朝在此地影響力有所下降。至隋唐,尤其是唐代,中原王朝再次大力對其經營,完成統一。為實現對其有效控制,統治者推行了多項戰略舉措,其中屯田就是重要內容之一。以漢、唐為例。西漢王朝為“斷匈奴右臂”,有效抵御匈奴進攻,在輪臺、渠犁(今庫爾勒至尉犁之間)、伊

    軍事歷史 2016年4期2016-01-07

  • 屯田名將趙充國
    水741400)屯田名將趙充國林麗萍(清水縣博物館,甘肅清水741400)趙充國是西漢中期戰功卓著、戍邊屯田、威震邊塞的一代名將。趙充國戎馬一生,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代皇帝,官至后將軍,爵封營平侯,對漢室內建籌措、外定疆夷立下汗馬功勞。趙充國提出“以兵屯田”的策略光輝后世。趙充國;屯田;邊疆開發趙充國生于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卒于漢宣帝甘露二年(前52)?!稘h書·趙充國傳》記載:“趙充國,字翁孫,隴西上邽人也,后徏金城令居?!薄肚刂葜彪`新志》

    絲綢之路 2015年18期2015-11-23

  • 河西漢塞“河渠卒”為“治渠卒”辨
    渠卒”主要在河西屯田地區從事水渠修筑建設與水利工程維護。關鍵詞:河西漢塞;居延漢簡;肩水金關漢簡;屯田;治渠卒中圖分類號:K87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5)05-0093-03The “Hequ-zu” of the Western Han GarrisonShould Be “Zhiqu-zu”SUN Wenbo(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

    敦煌研究 2015年5期2015-05-30

  • 紀曉嵐對新疆經濟建設的觀照——紀曉嵐的新疆情結之一
    業; 手工業; 屯田收稿日期:2015-03-02作者簡介:劉樹勝(1965-),男,河北滄州人,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圖分類號:I206;K28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131X(2015)01-0038-05Abstract:Ji Xiaolan has many close ties with Sinkiang in his lifetime. He objectively and vividly describes the h

    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1期2015-04-14

  • 元代在西域屯田之原因及條件探析
    03)元代在西域屯田之原因及條件探析王宗磊(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歷史系,新疆石河子 832003)元代在西域的屯田雖然時間非常短暫,但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卻是顯著的。元朝之所以能夠在西域開展屯田,與當時統治者統治西域的指導思想有著很大關系,忽必烈對屯田事關元朝在西域統治基礎的重要性認識,加之當時西域嚴峻的軍事形勢,是導致西域屯田的直接原因,而元朝政府為穩定西域采取的一些行政、軍事措施,客觀上促成了西域屯田的開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元代;西域;屯田;原因;條件URI

    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4期2015-04-02

  • 蜀漢屯田
    ·三國研究·蜀漢屯田考謝國升(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68)魏、蜀、吳三國均行屯田,因蜀漢特殊的地理與軍事形勢,故其屯田推行最晚,規模最小,衰敗最快,直接目的是打破運糧瓶頸。蜀漢屯田以軍屯為絕對主流,在漢中及其他地方似存在民屯蹤跡。屯田前期由諸葛亮主管,后期則主要由姜維負責,但由于內憂外患,屯田沒能充分發揮作用,蜀漢也終至覆亡。本文對蜀漢屯田這一史實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察,其結論可豐富三國歷史文化的研究。屯田;蜀漢;諸葛亮;民屯屯田制導源于西漢,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4期2015-03-25

  • 曹魏屯田與周口社會經濟發展
    66001)曹魏屯田一直受到史學界的重視,并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周口作為曹魏屯田的中心區域之一,學術界的關注仍然不足。有鑒于此,本文以地處潁河流域的周口為研究范圍,以屯田與周口社會經濟發展為視角,通過文獻梳理,結合歷史地理、歷史遺跡考察等,對曹魏時期的周口屯田進行初步的探討。一、曹魏周口屯田的時間和特點周口,古稱陳,地處豫東要沖,無山水之隔,交通便利,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清代顧祖禹說,陳地“控蔡、潁之郊,綰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順流東指,此其經營之

    許昌學院學報 2015年6期2015-03-02

  • 國內趙充國研究百年述評
    。一是在其籍貫和屯田等內容的研究上依然存有爭議;二是在其職任以及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并不深入。這些均是我們在進一步研究趙充國的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因此,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可為我們進一步展開對趙充國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礎。20世紀以來;趙充國;平羌;屯田;述評20世紀初學界開始關注趙充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邊疆政策方面,成果數量相對較少;到了20世紀80、90年代,有關趙充國的研究學界形成一股熱潮,內容基本上涉及到趙充國其人及事跡和思想等各個方面,數量上也逐漸增多;9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4期2015-02-13

  • 三國時期的“農業干部”受重用
    得另尋出路。試點屯田“國家之要,唯在谷帛”,吃穿問題已經上升為成就霸業的首要問題。最早想出解決辦法的是曹操,他的辦法就是搞屯田。通過戰爭手段曹軍收復了大量無主土地,曹操手下一部分人認為應該賞給有功的將士,這也是以往的慣例,有人甚至提出恢復古代的井田制,大力推行土地私有化。荀彧、毛玠等有識之士反對這么做,棗袛建議效仿古人利用這些土地搞屯田,這項建議被曹操采納。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頒布《置屯田令》,從定國安邦的戰略高度充分肯定了秦皇漢武獎勵耕戰、實行屯田

    中國發展觀察 2015年2期2015-01-30

  • 屯田”與“積穀” ——西漢在西域的農業活動拾遺
    李豔玲“屯田”與“積穀” ——西漢在西域的農業活動拾遺李豔玲學界對西漢在西域的屯田問題多有論述,對“積穀”事宜則鮮有涉及。關於屯田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屯田管理機構、屯田地點、方法及意義、屯田人員構成等方面。本文試圖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對屯田地域的變遷、屯田土地的來源及生產規模、積穀活動等問題做一些補充,以進一步考察西漢在西域的農業活動。不當之處,謹請方家賜教。一西漢政權最初屯田於何處?《史記·大宛列傳》稱漢伐大宛之後,“西至鹽水,往往有亭。而侖頭有田卒數

    絲瓷之路 2014年0期2014-04-10

  • 清代的伊犁屯兵
    陳永新駐兵屯田,是乾隆皇帝一統天下的基本國策。乾隆二十七年十月乙已(1762年12月1日)下旨,在新疆“設立將軍,總管(新疆)事務”。伊犁為新疆都會;設立將軍,駐兵屯田。明瑞成為伊犁將軍府第一任將軍。乾隆頒布在伊犁設將軍總管新疆事務后的第一道圣旨,(同一天)是屯田:“諭軍機大臣等,扎拉豐阿奏稱,科布多屯田,需用青稞籽種一百石,尚可向蒙古游牧貿易之商民等購買,不許運送等語……”自此至乾隆三十三年的六年間,乾隆諭旨伊犁兵屯達十七道之多。與大臣探討屯田良策:“…

    伊犁河 2014年2期2014-04-03

  • 元代西南經濟發展原因探析
    一、大力發展軍民屯田元代屯田的規模之大,分布之廣,是以往朝代無法比擬的,正如《元史·兵志》所載“內而各衛,外而行省,皆立屯田……由是而天下無不可屯之兵,無不可耕之地矣”。[2]2558元政府對屯田問題高度重視,每征討某地,即開展屯田,以供軍需。至元十一年(1274)愛魯 “閱中慶版籍,得隱戶萬余,四千戶即其地屯田”。[2]3012二十一年(1284),四川行省決定:“除沿邊重地,分軍鎮守,余軍一萬人,命官于成都諸處擇膏腴地,立屯開耕”。[2]2573世祖至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5期2014-02-12

  • 漢唐柳中屯田及對當今東疆社會穩定的啟示*
    地區一直是重要的屯田區。新中國成立后,吐魯番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一直較好,社會較為穩定。魯克沁暴力襲擊事件的發生,給新時期東疆社會治理工作帶來了挑戰。一、漢唐時期的柳中屯田柳中位于今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東部魯克沁鎮,漢唐時期分別稱為“柳中”、“田地縣”、“柳中縣”。柳中地處絲綢之路要沖,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一直是漢唐時期中央王朝經營西域的重要屯田基地。尤其在東漢與西域“三通”的過程中,柳中均是中央政府的重要屯田地域,柳中屯田有效保障了樓蘭、車師前國(今吐魯番

    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5期2013-08-15

  • 唐代中央屯田管理機構探析
    300)唐代中央屯田管理機構探析張珉,龔先砦(新疆兵團警官高等??茖W校法律系,新疆五家渠 831300)唐開元二十五年令等成文法典確立了以尚書省為核心的中央屯田管理機構,但實踐中無論是開元二十五年之前還是之后,尚書省在屯田管理體制中的核心地位都難以得到體現,其依法享有的屯田設置處分權被虛置,皇帝直接行使著唐令賦予尚書省的職權。因而,對唐代屯田管理機構及屯田法運行機制的考察不能局限于法律文本,更要關注屯田法律實踐。唐代屯田;管理機構;行政法制;法律傳統唐代法

    湖北社會科學 2013年7期2013-04-11

  • 富俊與雙城堡屯田探析
    回民典旗地、移民屯田等諸多措施解決這一社會問題,但大部分措施都是治標之策,收效甚微,無濟于事。其中只有移民屯田是一項根本、長遠的解決辦法。乾隆朝開始實行移民屯田,起初實行移民屯田的地點并不在雙城堡,而是在吉林的拉林、阿勒楚喀等地,但因采取的措施不當,最后導致了“民占旗地”的狀況而收效甚微。雙城堡移民屯田是在拉林、阿勒楚喀等處移民經驗的基礎上采取了符合實際的措施,加上領導者的重視取得了成功。與其他地區的移民屯田相比,雙城堡屯田可謂是成功的典范,它從無到有,由

    黑龍江史志 2012年10期2012-08-15

  • 屯田的生財之道
    起便能產生財富。屯田生財是增加財政收入,減少財政支出的一項有效手段在農業社會能把勞動力與土地結合在一起便能產生財富。而把國有土地與勞動力結合在一起進行開墾耕作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就是屯田。屯田生財是增加財政收入,減少財政支出的一項有效手段。屯田有軍屯、民屯、商屯三種。屯田,最早始于邊防軍糧需要。西漢前元十一年(前169),漢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農民戍邊屯田,以解決邊防軍軍糧供應短缺問題。正式軍屯則始于漢武帝時期,元狩四年(前119)漢軍擊敗匈奴后,漢武

    浙江經濟 2012年5期2012-01-28

  • 清代河西屯田狀況及投資源類型分析
    李建生清代河西屯田狀況及投資源類型分析桑娟紅 李建生清代河西屯田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軍事角度來看,其參與屯墾的社會階層、階級成分以及投資者的目的都與它時迥異。其參與屯墾的開發類型有軍事開發型、經濟開發型以及某些中小地主為滿足對社會政治地位和權力的追求、實現其個人價值而投身屯田的開發類型。清河西屯田,既有利于鞏固邊陲防務,穩定河西的社會秩序,促進河西地區農牧經濟的發展,又能夠加強河西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清;河西;屯田;投資源類型;水利作用;經驗教訓自漢武帝

    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1年5期2011-04-08

  • 二十世紀以來有關曹魏屯田的研究綜述
    作用。三國時期的屯田制、西晉的課田占田制和北魏的均田制,是魏晉南北朝土地制度的重要內容,一向受到史學界的重視。曹魏的屯田,近年來成為魏晉南北朝經濟史研究的熱點課題,主要的著作有張君約的《歷代屯田考》(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張澤咸的《中國屯墾史》(農業出版社1990年)等等。除各種相關的通史、斷代史、專史等著述多所論及外,從1933年起,陶希圣主編的《食貨》雜志刊登了大量有關魏晉南北朝的社會經濟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關于屯田的有鞠清遠的《

    黑龍江史志 2010年17期2010-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