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事務

  • 附全文: 湖北省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絡安全法》《宗教事務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等相關規定,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眾賬號、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等形式,以文字、圖片、音視頻等方式向社會公眾提供宗教教義教規、宗教知識、宗教文化、宗教活動等信息的服務,包括互聯網宗教信息發布服務、轉載服務、傳播平臺服務以及其他與互聯網宗教信息相關的服務。第三條 在湖北省行

    民族大家庭 2023年3期2023-09-10

  • 宗教事務治理的法治化進路
    求改變現有的宗教事務管理模式。作為一種管理模式創新,宗教事務治理在治理結構、治理方式與治理過程方面需要獲得法律制度的支持。在多元治理主體結構、多樣化治理方式、治理程序以及治理機制等方面,宗教事務治理具有強烈的法治需求。作為回應,宗教事務治理在多元治理主體結構法定化、多樣化治理方式規范化、治理法治程序制度塑造、動態化法律治理機制構建等方面,法治的建構作用無可替代。關鍵詞: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中圖分類號:D630文獻標識碼:ADOI:10.13411/j.c

    陜西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1期2023-06-11

  • 青海藏傳佛教事務管理工作法治化研究
    階段,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用法律調節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關系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體現,也是形成宗教團體、宗教場所、宗教活動規范有序的現實需要。青海藏傳佛教事務管理工作具有區域的特殊性、管理事務的復雜性和信教群眾的廣泛性,形成宗教事務管理法治化是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保障,是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的必由之路,是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內在要求,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有利于貫徹《青海宗教事務條例》的實施,有利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3-01-23

  • 論新時代民族宗教事務網絡輿情治理
    主戰場。民族宗教事務網絡輿情更是直接關乎國家安全、民族團結與社會穩定。目前,網絡輿論環境治理已經納入社會治理的框架,各部門不斷加強和完善輿情監測、干預和引導。民族宗教事務網絡輿情由于其敏感、復雜、易擴散等特性在新時代社會輿情治理工作中面臨更多的挑戰。正確把握民族宗教事務網絡輿情的新時代特性,深入分析我國民族宗教事務網絡輿情的發展態勢及對民族宗教事務管理所產生的現實影響與挑戰,進而提出對策建議,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一、網絡輿情治理是民族宗教事務工作的重要新領域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23

  • 社會治理現代化視域下宗教事務管理研究
    30007)宗教事務管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在經濟社會體制上,實現了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之間的權責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社會結構上,產生了眾多新的社會階層,各階層之間的流動加快,客觀上要求宗教事務管理要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的轉型。一、社會轉型對宗教事務管理提出的新挑戰在黨中央關于我國宗教問題和宗教工作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的指引下,宗教工作的形勢“基本有序、基本穩定,沒有

    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4期2022-02-04

  • 基于網絡治理視角的宗教事務管理創新
    和公共服務。宗教事務管理實現更高層次的現代化,關鍵是厘清宗教事務管理各主體的關系,從空間維度重構“省—市—區(縣)—鄉—村—點”結構,推動宗教事務網絡治理常規化;從時間維度重造“事前預警—事中應急—事后恢復”流程,解決宗教事務網絡治理規范化問題;從層級維度重塑“宏觀搭臺—中觀定標—微觀落地”機制,提升宗教事務網絡治理制度化水平。一、網絡治理及其與宗教事務管理創新的內在聯系(一)網絡治理的內涵網絡治理又被稱為網絡化治理,其治理機制中首要因素是網絡結構中多元主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1年3期2021-08-24

  • 宗教治理現代化:影響因素與推進路徑
    。[關鍵詞]宗教事務 治理 影響因素 路徑[中圖分類號] D 6 3 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6 7 1-2 8 0 3( 2 0 2 1) 0 6-0 0 5 5-0 7[基金項目]本文系2 0 2 0年度國家宗教事務局招標科研項目“基層宗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 F X 2 0 0 6 B)的階段性成果。自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規劃提出以后,各領域開始研究制定相應的規劃,學術界也對各領域進行理論探討,形成以“

    湖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1年6期2021-08-16

  • 基于網絡治理視角的宗教事務管理創新
    燁[摘 要]宗教事務的網絡治理指在不存在依附關系的各個主體,彼此信任、依賴而形成的關系網絡基礎上,多元主體通過合作共享、有效溝通、資源整合,共同治理宗教事務的過程。宗教事務管理實現更高層次的現代化,關鍵是厘清宗教事務管理各主體的關系,從空間維度重構“省—市—區(縣)—鄉—村—點”結構,推動宗教事務網絡治理常規化;從時間維度重造“事前預警—事中應急—事后恢復”流程,解決宗教事務網絡治理規范化問題;從層級維度重塑“宏觀搭臺—中觀定標—微觀落地”機制,提升宗教事

    湖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1年3期2021-02-07

  • 土耳其對外關系中的宗教事務委員會*
    思思 劉 義宗教事務委員會(Diyanet/The Presidency of Religious Affairs)作為土耳其的一個核心宗教—政治機構,在土耳其的內政外交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該機構也被翻譯為宗教事務管理局、宗教事務部,參見周國黎:《土耳其宗教事務管理局》,載《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第3期,第49-51頁??谞枴た▉?Kamil Kaya)的《社會學視角下的土耳其宗教與國家關系和宗教事務委員會》一書認為,討論土耳其的宗教與國家關系時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20年6期2020-12-04

  • 鄂州市將民族宗教事務納入社會綜合治理網格管理體系
    《關于將民族宗教事務納入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將民族宗教事務納入社會綜合治理網格管理體系?!兑庖姟芬幎?,全市360個村(社區)的基層網格員全面參與民宗事務管理,重點圍繞“是否有開展非法宗教活動、是否有假僧假道現象、是否有違規建造寺觀教堂等宗教場所行為”等方面開展全天候常態化巡查,同時,還將民族宗教基礎信息采集、日常巡查走訪、政策法規宣傳和風險隱患排查等事項納入網格員工作考核范疇,形成了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民族大家庭 2020年6期2020-11-29

  • 新修訂《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解讀
    《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已由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于2019年11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F就《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以下簡稱《省條例》)簡要作如下解讀。一、《省條例》修訂的背景原《省條例》于2009年7月31日經湖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據2010年7月30日湖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關于集中修改、廢止部分省本級地方性法規的

    民族大家庭 2020年1期2020-11-29

  • 地方落實新《宗教事務條例》創新宗教事務治理的思考 ——以江西宜春為例
    了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以下簡新“《條例》”),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新“《條例》”的頒布為地方宗教事務治理提供了制度與法律的保障,地方宗教事務治理中如何貫徹執行新“《條例》”的方針政策?如何在新“《條例》”的指導下結合地方宗教、社會、經濟、文化的特色,探索適應地方特色的宗教事務治理創新路徑,從而更好的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促進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習近平在2016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

    宜春學院學報 2020年10期2020-02-23

  • 黑龍江省宗教工作法治化歷程述略
    黑龍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2.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政治上、全局上、戰略上全面考量,制定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新時代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的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國家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宗教事務是社會事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涉及國家利益和

    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0年2期2020-01-16

  • 新修訂《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獲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
    過了《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新修訂的《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將于2020年3月1日正式施行。新修訂的《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方針,針對當前湖北省部分地區宗教工作體制機制運行不暢、基層宗教工作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宗教團體履職能力偏弱、宗教院校管理及教學制度不完善、宗教教職人員隊伍建設不足、部分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水平不高、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治理不力等問題給予了積極回應,并就治理佛道教商業

    民族大家庭 2019年6期2019-12-13

  • 少數民族聚居區維穩處突任務中的法理問題分析 ——從少數民族聚居區宗教事務管理切入
    民族聚居區的宗教事務進行現代化、規范化的管理:必須要做到切實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在法律的框架內規范宗教信仰者的宗教活動,達到維護社會安定的目的。二、少數民族宗教事務管理的特殊性和必要性(一)少數民族宗教事務管理的特殊性少數民族自治區成立以來,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確認和保障。然而近年來,新疆爆恐活動密集頻發,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7·5”事件為例,暴力恐怖活動呈現出本地化、規模小、動員快的“本土

    新生代 2019年11期2019-11-13

  • 夯實宗教工作法治基石
    過了《浙江省宗教事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F行的《浙江省宗教事務條例》是1997年制定的, 2006年、2014年先后作了兩次修改。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在宗教活動場所規劃建設、宗教團體和教職人員管理、宗教活動、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宗教財產保護等方面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現行條例的部分規定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新形勢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宗教工作,要求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并且國務院于2017年已對

    浙江人大 2019年8期2019-10-30

  • 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四)
    四、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新疆依照法律法規,按照“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保護宗教信仰自由,保障正常宗教活動有序進行。新疆先后頒布和修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暫行規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活動管理暫行規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教職人員管理暫行規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等法規規章,明確了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的權利和義務。新疆還將不斷完善宗教事務管理法規規章,進一步提高

    統一論壇 2019年5期2019-01-18

  • 非法宗教活動追責體系的制度構建*以《新疆宗教事務條例》及相關立法為分析對象
    性更為突出,宗教事務立法與執法狀況直接影響到民族團結、宗教和諧與社會穩定。為落實“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的宗教工作原則②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上述處理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立法機關需為此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新疆地方立法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以下簡稱“《新疆宗教事務條例》”),該條例增加了宗教活動一章,并針對非法宗教活動完善與細化了法律責任?!缎陆S吾爾自治區去

    實事求是 2018年5期2018-10-22

  • 境外勢力休想借用宗教撬動中國(社評)
    頻攻擊中國的宗教事務,指責中國一些地方政府“打擊基督教徒”,并繼續攻擊新疆的治理,威脅動用所謂《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案》進行制裁。中國公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每一個中國人可以自我選擇成為某一宗教的信徒。與此同時,宗教事務需要依法管理,在一些地方,有少數人違反管理規定組織非法宗教活動,而不是按照相關法規開展活動,這種情況必須受到治理。西方輿論故意把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事務的管理對立起來,將中國依法開展的宗教治理誣稱為“打擊宗教信仰自由”。這種干預的目的

    環球時報 2018-09-122018-09-12

  • 談《宗教事務條例》修訂后的互聯網宗教事務治理*
    ,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正式施行。這是順應新時期中國宗教發展形勢,推動宗教工作法治化,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過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新《條例》中共新增了兩章二十九條內容,其中最契合信息社會特征,最能反映世界宗教最新發展趨勢,同時也最為外界關注的一個變化,就是將發展迅速、瞬息萬變、難于監管的互聯網宗教事務納入法治化治理軌道。新《條例》明確了各種互聯網宗教活動和涉宗教類信息傳播(本文將兩者統稱為“互聯網宗教事務”)的底線,完善了宗教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18年3期2018-02-17

  • 改革開放40年來西藏宗教事務依法管理實踐與經驗
    宗教活動?!?span class="hl">宗教事務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在宗教事務管理中的職責[注]《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第六條第一款:“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宗教工作,建立健全宗教工作機制,保障工作力量和必要的工作條件”。,《憲法》和《宗教事務條例》為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及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在西藏,大多數藏族群眾有信仰藏傳佛教的傳統,國際敵對勢力和境外分裂分子從未停止過利用宗教搞破壞,加之目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使得依法管理西藏宗教事務既是我國法

    西藏研究 2018年5期2018-01-23

  • 提升農村宗教事務管理水平的法經濟學研究
    9)提升農村宗教事務管理水平的法經濟學研究游文亭1,2(1.山西農業大學,太谷030801;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100029)農村宗教事務管理日益成為我國宗教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實現高效的農村宗教事務管理,有效途徑是依靠法治,并不斷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目前我國宗教事務管理法治化體系已經形成,而要實現管理水平的提升,就要加強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立法。市場經濟條件下,完善的地方立法不僅要結合農村宗教的實際情況,更要把握好政府對宗教事務干預的“度”,否

    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7年6期2017-12-29

  • 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背景下互聯網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研究
    旭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背景下互聯網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研究□ 方 旭1994年中國開始接入互聯網,短短二十幾年間,互聯網在中國迅猛發展,由于其跨時空的特點,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992萬人,半年增長率為2.7%?;ヂ摼W普及率為54.3%,較2016年底提升1.1個百分點。[1]與此同時,日新月異的

    重慶行政 2017年5期2017-12-10

  • 明確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界限
    了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宗教工作的一件大事,在宗教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邁上了新的更高臺階。新修訂條例的公布實施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會議上就宗教工作發表了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去年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結合歷史和現實,著眼國內和國外,全面、系統、深刻地闡述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

    紫光閣 2017年10期2017-10-19

  • 論宗教治理中的政教分離原則
    ;政教分離;宗教事務中圖分類號:D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378(2017)04-0090-07政教分離原則是大多數現代國家處理與宗教關系的基本原則?!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由此可以看出,雖未明確見諸詞語,但《憲法》表達的內涵

    統一戰線學研究 2017年4期2017-08-12

  •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3)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范桂紅1,薛秀梅2(1.中共鄭州市委黨校 政治學法學教研部,河南 鄭州 450042;2.鄭州市金水區教體局 金橋學校,河南 鄭州 450053)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解決宗教問題的必由之路:科學立法,健全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法律體系;嚴格執法,創新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方式;全民守法,樹立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法治精神。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現實困境;原因

    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 2017年4期2017-01-25

  • 宗教事務依法管理的路徑及基礎
    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具有特殊意義。對四川藏區而言,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可以在堅持黨對宗教工作和宗教事務管理的領導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宗教事務法治化的制度建設,堅持依法管理與政策指導相結合,動員社會力量共同推進依法管理事務,采用新型管理方式規范寺院規模及僧人數量,強化民族工作“四支隊伍”尤其宗教界人士隊伍作用,發揮佛教戒律對僧團組織的維系功能,暢通僧人退出渠道、為還俗僧人正常生活創造條件,區分正常和非法宗教活動、民族風俗習慣、宗教極端

    民族學刊 2016年5期2016-11-16

  • 新時期宗教事務法治化管理SWOT分析
    0)?新時期宗教事務法治化管理SWOT分析于瀟(廈門大學 公共事務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針對新時期我國宗教發展迅速,宗教事務管理日趨復雜化的實際情況,探討推進宗教事務法治化管理對于依法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宗教工作順利開展、發揮宗教積極作用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具有重要意義。SWOT分析表明,新時期我國推進宗教事務法治化管理具有基本法規框架體系為支撐、宗教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可借鑒的國際經驗多等優勢,存在宗教基本法空缺、管理地域環境差異大、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5期2016-10-10

  • 宗教事務管理不宜寫在宗教分志里
    4年發布的《宗教事務條例》,就是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規范宗教事務管理而制定的?!稐l例》第五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行政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負責有關的行政管理工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聽取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意見,協調宗教事務管理工作?!边@指出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負責宗教事務的行政管理,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

    黑龍江史志 2016年7期2016-09-30

  • 新時期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問題研究
    要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對于實現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保障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有重要意義。但當前我國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仍存在依法行政理念缺失,宗教事務管理立法滯后,執法不嚴,行政問責制度不完善等問題,新時期仍需進一步加強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以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關鍵詞 宗教信仰自由 依法管理 宗教事務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系統統戰課題新時期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問題研究(項目編號:HSY201516)研究成果。作者簡介:耿

    法制與社會 2016年7期2016-09-06

  • 《云南省宗教事務規定》7月1日起施行
    瑜澍《云南省宗教事務規定》7月1日起施行文·圖 / 劉瑜澍6月8日,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在昆明舉行《云南省宗教事務規定》施行新聞發布會。省政府法制辦公室副主任黃旻、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馬開能出席新聞發布會并發布新聞,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陸永耀主持發布會。新華社云南分社、中國新聞社云南分社等多家新聞媒體記者出席發布會?!对颇鲜?span class="hl">宗教事務規定》已經2016年1月6日省人民政府第78次常務會議通過,并于2016年5月23日以省人民政府令第201號

    今日民族 2016年6期2016-08-02

  • 依法治國視域下宗教事務管理探析
    時期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深入貫徹實施依法治國重要理念、建設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重要實踐。針對當前我國宗教事務管理中出現的立法滯后、不當干預、宗教界自我管理意識水平低下及行政問責監督制度缺失等問題,應進一步予以規范與完善以引導宗教建設與依法治國戰略相適應。只有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才能切實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構建和諧社會關系。關鍵詞 宗教事務 依法管理 依法治國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系統統戰課題新時期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問題

    法制與社會 2016年6期2016-07-13

  • 論新時期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問題
    時期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問題文/耿凱麗1張曉萍2(1.2.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40)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對于實現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保障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有重要意義。但當前我國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仍存在依法行政理念缺失,宗教事務管理立法滯后,執法不嚴,行政問責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因此新時期仍需進一步加強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以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宗教信仰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新時期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妥善處理宗教問題,積極引導宗教

    四川行政學院學報 2016年2期2016-04-11

  • 當前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意義、問題及對策
    當前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意義、問題及對策雷火劍(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南寧530007)2016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規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用法律調節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關系。這對于做好當前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不僅是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正確處理宗教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現實需要。當前,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還面臨著宗教立法層級較低、法治氛圍不濃和執法體制

    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6年6期2016-04-11

  • 法治化方向下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問題研究
    化方向下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問題研究黃頌凱1,黃海鷹2 (1.賀州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廣西賀州542899;2.賀州市社會主義學院,廣西賀州542899)法治化是加強和改進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的重要內容,是全面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客觀要求,是實現宗教領域和諧和順的基本保障。要從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社會的高度,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推動建立以法律調節為主的宗教事務法治化管理,切實維護和保障宗教界合法權益,形成宗教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6年3期2016-03-16

  • 論明朝管理西藏宗教事務的基本經驗
    明朝管理西藏宗教事務的基本經驗次旦扎西(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 西藏拉薩 850000)摘要明朝中央對西藏宗教事務的管理采取了三項重要措施:一是以都司武衛行使西藏地方軍政的管理;二是打破元代只倚重薩迦一派,采取“多封眾建,尚用僧徒”政策,維持藏區政治分散和教派分立與地方權力相對分散的局面,從而為各種勢力、各方教派的競相發展提供了契機;三是在經濟上推行“厚賞羈縻”的政策,使各派首領都得到實惠,受到安撫,擁護明朝的統治。從而達到“率修善道,陰助王化”“共尊中國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2-18

  • 城市新居民:國際商貿城市宗教事務管理新視角
    國際商貿城市宗教事務管理新視角馮 超1,孔陳焱2(1,2.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浙江 杭州 311121)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階段,法治化是城市新移民宗教事務管理的必由之路。2015年4月,由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主辦、義烏市社會主義學院承辦,舉行了“城市新移民與宗教事務管理法治化”研討沙龍,研討中,學術界、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宗教事務管理工作者共同提出了“城市新居民宗教事務管理”的新概念,探討了當前國際商貿城市宗教事務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并提出了有建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5年3期2015-01-30

  • 以法治思維方式加強和創新伊犁宗教事務管理
    強和創新伊犁宗教事務管理李先榮(中共伊犁州委黨校新疆伊寧835000)[內容提要]黨的十八大指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也進一步強調“要規范政府行為,切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這些論述為我們新時期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提出新要求、新目標。伊犁作為多宗教并存的地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宗教領域發生新變化、呈現新特點,面臨新問題,能否按照“依法、依規、科學、有序管理”的要求,以法治思維方式

    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 2015年4期2015-01-29

  •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研究(下)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具體問題(一)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內涵社會主義條件下,政府能不能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如果能、如何管理,所說的宗教事務究竟如何界定,一直都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的重要問題。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整個80年代,學術界、宗教界和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中發[1991]6號文件首次明確政府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并就依法管理的內容、目標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指導性意見。經過十年,2001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按照依法治國方略的要求

    機構與行政 2014年5期2014-07-29

  • 新疆兵團城鎮化進程中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的實踐與啟示
    題。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事關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貫徹落實、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以及兵團城鎮化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好城鎮化進程中的宗教事務管理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緊迫更重要。一、兵團在城鎮化進程中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的重要意義(一)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法治國家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要依法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宗教事務是社會事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4年6期2014-04-06

  • 樹立“治理”理念推進宗教事務管理體制改革創新
    理”理念推進宗教事務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李劍鈞1,陳鳳林2(1.中共中寧縣委黨校,寧夏 中寧 751200;2.寧夏社會主義學院,寧夏 銀川 750002)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就對我國宗教事務提出了由“管理”向“治理”轉變的要求。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要推進現行宗教事務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因此,我們要整合行政和社會資源,調動各方面的力量,構建多層面、寬領域的宗教治理格局。建立法治、共治、自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黨委領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4年5期2014-02-03

  • 我國宗教立法的現狀與展望
    多宗教國家,宗教事務在我國具有長期性、群眾性和復雜性的特點[1],因而宗教問題在我國的法治歷程中始終處于一個特殊而敏感的地位。早在建國之初,宗教立法問題就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重視,而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實踐探索與努力之后,我國已經在形式上初步建立起了符合自身國情的宗教法律框架。但是縱觀我國的宗教立法發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我國宗教立法的現狀建國后長期的立法實踐與理論發展,使我國的宗教立法工作逐漸形成了一定的體系。以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 2013年8期2013-04-11

  • 論江澤民的宗教事務法治觀
    付論江澤民的宗教事務法治觀何正付江澤民從保障人權和尊重憲法層面主張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從依法治國的理念出發要求嚴格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從守法的角度出發要求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持以法治的立場來看待和處理宗教問題,是江澤民宗教事務思想的顯著特點。江澤民;法治觀;宗教事務;憲法;人權宗教問題往往與國家主權、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等問題交織在一起,既重要,又復雜敏感。宗教的存在有著復雜的社會根源、自然根源和認識根源,其消亡也必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江澤民認為,“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3期2011-08-15

  • 《上海宗教志》出版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組織全市五大宗教團體的專家學者經過十年努力,上海市第一 部詳細記述宗教史實和情況的《上海宗教志》,作為向新千年的獻禮,已于2001年2月正式 出版。該書以極具上海特色的詳實資料、豐富內容,分總述、大事記,以及佛教、道教、伊斯蘭教 、天主教、基督教、其他宗教、宗教事務和人物等8篇共十大部分,738頁文字(計110萬字) 和3 2頁彩色照片。相當大部分的史實和資料都是第一次對外披露和公布。資料性和可讀性強, 可供宗教工作部門、宗教團體

    中國道教 2001年2期2001-08-06

  • 《上海宗教志》出版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組織全市五大宗教團體的專家學者經過十年努力,上海市第一 部詳細記述宗教史實和情況的《上海宗教志》,作為向新千年的獻禮,已于2001年2月正式 出版。該書以極具上海特色的詳實資料、豐富內容,分總述、大事記,以及佛教、道教、伊斯蘭教 、天主教、基督教、其他宗教、宗教事務和人物等8篇共十大部分,738頁文字(計110萬字) 和3 2頁彩色照片。相當大部分的史實和資料都是第一次對外披露和公布。資料性和可讀性強, 可供宗教工作部門、宗教團體

    中國道教 2001年2期2001-08-06

  • 西安市萬壽八仙宮舉辦第二期普法學習班
    臺的《陜西省宗教事務條例》和其它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增強法律意識與守法觀念,推動道教管理工作規范化、法制化,西安市萬壽八仙宮第二期普法學習班于2001年9月24日至28日在八仙宮圓滿舉行。參加此次普法學習班學習的八仙宮道眾共30人。陜西省宗教局、陜西省政法學院和陜西省社科院的領導、專家和學者分別就《陜西省宗教事務條例》、《合同法》、《勞動法》、《民法通則》、《土地管理法》、《消費者權益法》、《房屋租賃法》以及“21世紀道教展望”等課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講述

    中國道教 2001年6期2001-01-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