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組

  • 基于方位角的灰度共生矩陣法提取碳酸鹽巖儲層裂縫參數與應用
    及其變化圖1是鷹山組上段第一亞段的地震剖面,由圖1可以看出,地震剖面反射特征沿縱橫方向變化較大,并且局部化(尤其見圖上黃色圓圈內),這表明其斷裂、裂縫發育,并可能存在縫洞獨立體,這與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變化密切相對應。圖2是鷹山組上段第二亞段的地震剖面,由圖2可看出,其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變化平緩,這表明縫洞的發育程度相對減弱。圖3是鷹山組下段的地震剖面,由圖3可看出,地震剖面反射特征沿斷隆帶分區變化和特征局部化,這表明縫洞發育程度較高。由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變化分析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7-13

  • 川西北地區中泥盆統腐泥型烴源巖晚期生氣特征實驗研究
    井在中泥盆統觀霧山組白云巖儲層獲得了日產11.6×104m3的工業氣流,展示了泥盆系具有良好的天然氣勘探前景[42-44]。但目前對上述泥盆系儲層天然氣的相關研究仍較薄弱,天然氣的來源仍不清楚。前人研究指出,川西北地區泥盆系發育富有機質烴源巖,如中泥盆統觀霧山組泥灰巖[43-44],這些烴源巖可能是泥盆系儲層天然氣潛在的氣源之一。但由于該地區構造復雜,泥盆系出露較少,川西北地區泥盆系烴源巖的厚度、展布、埋深等地質信息仍不是很清楚。因此,這套烴源巖的規模仍存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23年1期2023-02-06

  • 阿拉善地塊東北緣狼山地區大紅山組沉積時代、物質來源及區域構造意義
    ,對狼山地區大紅山組地層進行古流向、碎屑鋯石LA-ICP-MS U-Pb定年和砂巖碎屑組分分析。研究表明礫石最大扁平面傾向為SWW—NWW,指示大紅山組地層沉積時的古水流的流向總體呈現自西向東,推測大紅山組礫石主要來自狼山西部地區。砂巖中碎屑鋯石最小年齡峰值為275 Ma和278 Ma,表明大紅山組沉積時代不早于中二疊世早期。砂巖的碎屑組分分析和碎屑鋯石年齡譜指示大紅山組可能來自于晚古生代諾爾公—狼山弧,礫石的古流向分析和碎屑鋯石年齡譜推測大紅山組礫石極有

    地質論評 2022年3期2022-06-07

  • 沐川地區白堊系碎屑鋯石U-Pb年齡及對四川盆地西南部丹霞紅層物源區的指示
    川地區白堊系窩頭山組(K1)磚紅色長石石英砂巖碎屑鋯石開展了LA-ICP-MS U-Pb定年分析,為探討四川盆地西南部丹霞紅層物質來源提供年代學證據。研究表明,樣品20MC01碎屑鋯石U-Pb年齡主要集中于2565~2398 Ma、1972~1794 Ma、821~728 Ma、449~408 Ma與301~205 Ma等5個年齡段,其峰值分別為2523 Ma、1864 Ma、805 Ma、427 Ma與211 Ma。結合前人成果,本文認為研究區窩頭山組

    四川地質學報 2022年1期2022-04-13

  • 塔里木盆地順北一區奧陶系鷹山組與一間房組沉積特征
    力巨大,奧陶系鷹山組與一間房組碳酸鹽巖層段是重要的油氣儲集層段之一[1]。近年來,塔里木盆地順北地區奧陶系油氣勘探獲得重大突破,揭示了其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眾多學者在構造、層序、儲層等多個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顯著成果[2-5]。林波等[6]以富含油氣的順北1 號斷裂與順北5 號斷裂為研究對象,對走滑斷裂垂向構造樣式、平面分段樣式、空間結構等開展了系統研究,提出走滑斷裂在不同構造層具有“分層變形、分段演化”的構造變形特征,其在平面分段、縱向構造、活

    巖性油氣藏 2022年2期2022-03-14

  • 華南下揚子區早寒武世幕府山組沉積環境:來自于全巖地球化學的啟示
    應的下寒武統幕府山組還未開展詳細的沉積地球化學分析工作。早寒武世在地球地質演化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從埃迪卡拉紀至寒武紀早期,地球巖石圈、生物圈、氣候及超大陸演化都發生著劇變[12-20],而揚子地塊在這一時期的演化過程尚有大量問題沒有解決,例如早寒武世的水體環境、水體生產力的成因以及早古生代華夏地塊與揚子地塊之間是否存在大洋等問題[21-26]。陸源碎屑巖能夠為物源提供信息[27-34],細粒沉積物的地球化學成分能夠判斷源巖的風化程度、沉積循環、物源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21年6期2021-12-30

  • 龍塘沿鐵礦區角礫巖地質特征及形成機制探討
    界三疊系中統徐家山組和黃馬青組,這兩套地層呈整合接觸關系。賦礦地層主要為徐家山組,下部以淺灰、灰白色白云質灰巖、灰質白云巖、硬石膏白云巖為主,頂部有一薄層~中厚層灰綠色鈣質泥巖或泥灰巖。區內主要為一背斜構造,系裕湯復背斜次一級金龍背斜,核部地層為三疊系中統徐家山組,兩翼為黃馬青組。背斜軸部位于礦區南部,隨下部巖漿巖頂面的隆起和凹陷,地層產狀有相應變化。礦體主要產于背斜的北西翼[1]。礦體空間分布主要受巖凹構造控制,主礦體主要賦存于鈉質石英閃長巖與徐家山組

    中國金屬通報 2021年15期2021-12-28

  • 廣東省揭東縣新寮崠礦區烏山崠礦段銅金屬礦的地質特征及找礦潛力淺析
    疊—下侏羅統銀屏山組(T3J1y)、下侏羅統上龍水組(J1sl)、上侏羅統熱水洞組(J3r)、下白堊統官草湖組(K1g)及第四系(Q)。區內巖漿巖主要有晚侏羅世二長花崗巖(ηγJ31c)、黑云母花崗巖(γβJ31b)和石英閃長巖(δοJ31a)。區內構造主要為北東—北北東向斷裂構造,由東向西主要有馬牯崠、??聧柋?、茅園、平崠、平崠西等斷裂,為蓮花山深大斷裂派生的次一級斷裂。2.工作區地質特征2.1地層工作區出露地層主要為上三疊—下侏羅統銀瓶山組(T3J1y

    西部資源 2021年3期2021-12-20

  • 四川省德昌縣老碾沉積變質型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淺析
    1]。會理群天寶山組地層受區域性南北向擠壓應力作用,由泥質巖變質為灰絹云千枚巖,夾少量變質石英砂巖及隱晶石墨;后期隨著巖體的侵入,在天寶山組上疊加熱接觸變質,在其接觸部位,巖石經熱接觸變質形成角巖類巖石,隱晶石墨發生重結晶形成晶質石墨。2 勘查區地質特征2.1 地層勘查區地層簡單,主要出露前震旦系會理群天寶山組二段地層,走向近東西,整體北傾,傾角40°左右。天寶山組二段(Pt2tb2):主要出露于工作區中部及西部,根據巖性組合特征分為上下兩層:天寶山組二段

    世界有色金屬 2021年8期2021-10-31

  • 溧水盆地洪藍-神山頭鈾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
    次為:白堊統大王山組下段、白堊統大王山組上段和第四系。研究區位于平支山—觀山向斜的南西翼,巖層走向為北西—南東,向北東傾斜,斷裂構造發育。研究區內分布的侵入巖主要為細?;◢弾r,風化面為灰白色,新鮮面為黃褐色,具有細?;◢徑Y構,塊狀構造,主要由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等構成。3 礦體地質3.1 礦(化)體特征研究區的鈾礦體特征主要呈薄板狀、似層狀、透鏡狀(見表1),主要賦存在大王山組上段粗面巖與凝灰巖、凝灰角礫巖的內接觸帶中,受大王山組上段地層和斷裂構造

    甘肅科技 2021年10期2021-07-13

  • 廣西A鈾礦區成因及找礦前景分析
    區泥盆系包括蓮花山組、那高嶺組、郁江組、黃猄山組、北流組及榴江組,郁江組地層為該礦區的主要產鈾層位。與巖體有關的鈾礦化空間分布廣泛,但礦體嚴格受斷裂構造控制,熱液成礦特征明顯。區內蝕變主要有四種:黃鐵礦化、赤鐵礦化、碳酸巖化和硅化。黃鐵礦化規模大,施工的25個鉆孔中均出現有黃鐵礦化,但黃鐵礦化分布不均勻,在黃猄山組、郁江組、那高嶺組及蓮花山組中均有出現,反映區內存在熱液活動。1.2 礦體地質特征前人在A礦區共圈定工業礦體32個,總厚度51.84 m,主要分

    化工設計通訊 2021年6期2021-07-06

  • 湖北廣水—紅安一帶晶質石墨成礦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
    t2h2),天臺山組(Pt2t),七角山組下段(Pt2q1)、上段(Pt2q2)及第四系(Q),主要為區域變質巖,變質相以綠片巖相、綠簾角閃巖相及低角閃巖相為主[5]。黃麥嶺組下段(Pt2h1)及七角山組下段(Pt2q1)為石墨含礦層位,其中黃麥嶺組下段主要出露于廣水北部,七角山組下段主要出露于廣水—紅安東部。區域構造較發育,變質作用強烈,主要為一系列的褶皺、斷層及韌性剪切帶。巖漿巖一般發育,主要分布于廣水北部、紅安西部(圖1)。圖1 廣水—紅安區域地質簡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 2021年3期2021-07-05

  • 地質勘查和深部地質鉆探找礦技術
    含了K3d(龍王山組)、K1d(大王山組)??辈閰^現如今已經發現的有兩組斷裂,包含了西北走向的大峽谷花山巖斷裂帶,和在其附近的斷層走向為55°縱切花山巖南北向斷裂帶。在斷裂帶中沒有發現巖漿巖的侵出,熱變質情況表現突出。根據這類發現我們可以推斷出該區域有大量的鐵、銅、金、硫礦分布。2.1 磁異常特征當磁測的差值化極經上延50 m處理后,位于地球表面的正負極十擾會被自動剔除,磁異常就會突顯出來,使東北走向的磁高帶更為明顯,部分區域磁高消失,如圖1所示。根據圖標

    中國金屬通報 2021年8期2021-06-28

  • 西藏改則縣魚鱗山地區新近系魚鱗山組火山巖特征
    新近系中新統魚鱗山組。魚鱗山組火山巖總體沿近東西向的昆楚克楚錯深大斷裂展布(圖1),角度不整合于古近系康托組、二疊系下統展金組及石炭系擦蒙組之上(貴州省地質調查院,2005)。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對該火山巖進行進一步巖石學、巖石地球化學分析數據挖掘及再研究,總結其特征,為青藏高原羌塘地塊新生代火山巖的研究提供基礎資料。圖1 改則縣魚鱗山地區地質簡圖(據1∶25萬加措幅地質圖,2005,略有修改)2 巖石學特征圖2 西藏自治區改則縣魚鱗山新近系魚鱗山組實測

    貴州地質 2021年1期2021-05-18

  • 柴達木盆地西北緣新近系上油砂山組烴類流體特征與鈾成礦的關系
    統、新近系上油砂山組和獅子溝組中發現了一批砂巖型鈾礦(化)點和異常點。通過研究認為,中下侏羅統、新近系的上油砂山組和獅子溝組是砂巖型鈾礦賦存的有利層位。研究區內針對砂巖型鈾礦地質找礦工作開展較早,但僅進行了少量的地表物探工作,與砂巖型鈾成礦相關的研究工作尚未開展。國內大量的研究表明,含油氣盆地中砂巖型鈾礦的形成與油氣作用關系密切(張振強等,2009;丁波等,2016;方維萱等,2016;趙興齊等,2016;湯超等,2017;黃少華等,2018),但目前研究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5期2020-12-16

  • 吉林雙陽地區磨盤山組巖石組合特征
    臺地,沉積了磨盤山組一套臺地碳鹽酸巖建造和石嘴子組臺地后緣的碎屑巖建造,它們構成了所謂的超補償沉積。早中二疊世開始出現雙向俯沖,在兩大板塊的陸緣分別形成各自的弧盆系統,華北板塊北緣出現磐石—石嘴子弧背盆地。隨著地殼的不斷抬升,至中二疊世,沉積了一套濱?!獪\海陸源碎屑夾灰巖組成的地層體,以壽山溝組的砂巖、粉砂巖、板巖夾灰巖透鏡體為主[1,2](1)吉林省地質調查院. 長春市幅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報告[R].2007。。其中磨盤山組沉積時是海侵范圍最大,海水

    吉林地質 2020年3期2020-10-21

  • 龍門山地區中泥盆統觀霧山組沉積相及其演化分析*
    地區中泥盆統觀霧山組白云巖儲層油氣勘探獲得重大突破[2],有關龍門山地區觀霧山組沉積相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視。地處龍門山地區北川縣桂溪-沙窩子剖面(簡稱甘溪剖面),地層連續、露頭良好、構造簡單、化石豐富、沉積類型多樣、相標志清楚,是我國泥盆系典型標準剖面之一[3]。20世紀80、90年代,眾多地質學家針對該剖面從地層、巖石、古生物和沉積環境等方面均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龍門山地區觀霧山組最早由朱森等[4]命名,稱為“觀霧山系”;樂森璕[5]將其稱為“觀

    中國海上油氣 2020年1期2020-10-18

  • 萍樂坳陷地區吳家坪期沉積環境的元素地球化學指示
    象,北部沉積七寶山組的灰巖、硅質巖相地層,南部為樂平組獅子山段、王潘里段的濱?!獪\海相地層。前人對沉積過程及環境的解釋多從巖性、古生物化石等方面定性分析(祁星等,2019;章雙龍等;2019),但從元素地球化學角度進行定量分析的研究較少。本次研究利用便攜式XRF元素分析儀器,對萍樂坳陷帶YXZ02井、ZK2601井中吳家坪期樂平組和七寶山組巖心的元素進行測試分析,研究吳家坪期沉積過程中各項沉積環境指標的變化規律及對沉積環境的特殊指示意義。1 地質背景萍樂坳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3期2020-09-14

  • 蘇北地區早寒武世黑色頁巖地球化學特征與有機質富集模式
    (筇竹寺組、幕府山組、水井沱組)黑色炭質頁巖具備頁巖氣賦存的地質條件[7-9],例如,四川盆地龍門山北段存在大量的油砂巖,基于生物標志物和石油地質證據認為主要烴源巖來自下寒武統[10],黔中金沙地區震旦系古油藏的烴源巖來自于下寒武統黑色頁巖[11],在宜昌地區宜頁1井水井沱組取得了良好的頁巖氣顯示[12]。并且,中國已在上揚子地區長寧-威遠地區、磨溪地區以及中揚子宜昌地區獲得頁巖氣的開采突破[13-14],揭示了寒武系頁巖氣存在較大潛力[15-17]。下寒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20年4期2020-08-14

  • 寧蕪盆地中段龍王山銅礦點粗安巖類年代學、地球化學及成礦潛力研究
    老至新依次為龍王山組、大王山組、姑山組、娘娘山組[5]。其中,龍王山組和大王山組可分3個巖性段,姑山組和娘娘山組可分2個巖性段[17]。各組之間均為噴發不整合接觸, 構成4個火山巖旋回,各旋回的火山活動均由爆發相開始, 此后溢流相逐漸增多, 最后以火山沉積相結束[18]。盆地內侵入巖主要有2類:① 以輝長-閃長巖類為代表的中性巖,與區內鐵礦化關系密切[15];② 后期發育以花崗巖類為代表的酸性巖,與區內銅、金礦化有關[5,19]。2 礦點地質特征2.1 地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7期2020-08-05

  • 川西中泥盆統觀霧山組沉積演化及其對儲層發育的控制作用
    破。中泥盆統觀霧山組是四川盆地西部碳酸鹽巖油氣勘探的新層系,研究程度較低,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層序地層劃分及白云巖成因[25-26]。2016年以來,四川盆地西北部觀霧山組油氣勘探取得重要進展,在川西龍門山推覆沖斷帶下盤隆起高帶上部署的以中二疊統棲霞組為勘探目的層的雙探3井,加深鉆至觀霧山組時油氣顯示強烈且頻繁,試氣獲日產11.6×104m3的天然氣流。隨著油氣勘探獲得突破,觀霧山組沉積儲層研究受到重視并取得一些新進展[27-30],但對于泥盆紀發育的同沉積

    海相油氣地質 2020年2期2020-07-18

  • 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分析
    含了K3d(龍王山組)、K1d(大王山組)。南門頭勘查區現如今已經發現的有兩組斷裂,包含了西北走向的大峽谷花山巖斷裂帶,和在其附近的斷層走向為55°縱切花山巖南北向斷裂帶。在斷裂帶中沒有發現巖漿巖的侵出,熱變質情況表現突出。根據這類發現我們可以推斷出該區域有大量的鐵、銅、金、硫礦分布。2.1 磁異常特征當磁測的差值化極經上延50 m處理后,位于地球表面的正負極干擾會被自動剔除,磁異常就會突顯出來,使東北走向的磁高帶更為明顯,部分區域磁高消失,如圖1所示。圖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20年6期2020-06-19

  • 柴西北緣花土溝地區新近系油砂山組沉積特征及鈾源分析
    溝地區新近系油砂山組是柴達木盆地重要的含鈾巖系之一。前人對該地區附近沉積體系,如層序地層學、沉積學、沉積與油氣運移、沉積與構造演化、沉積物源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10-23]。付國民等[10]、戴林等[14]研究發現古近紀、新近紀柴達木湖盆西部相對東部不斷隆升,沉積中心不斷東移;吳因業等[12-13]、Wang等[20]指出湖盆構造演化對湖盆沉積演化有明顯的控制作用,通過層序地層學方法分析,識別出準層序和沉積體系域;金振奎等[15]研究發現辮狀河三角洲比曲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0年9期2020-05-20

  • 安徽省蕪湖市龍塘沿礦區水文地質特征探討
    石英閃長巖與徐家山組地層接觸帶。礦床主要含水層為徐家山組巖溶裂隙含水層,溶孔、溶蝕裂隙較發育,富水性強,但不均一。第四系粉細砂、砂礫石層孔隙承壓水,富水性強,直接或間接覆蓋于徐家山組之上,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復雜。-220m水平以下的25號礦體為首采礦段,礦床圍巖構造裂隙發育,開拓及采準工程面臨較大的防治水技術難題。因此,必須對礦區水文地質特征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分析首采段礦區水文地質特征為后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參考。1 水文地質概述圖1 龍塘沿礦區地層分布深

    世界有色金屬 2020年4期2020-05-16

  • 吉林省橄欖石寶石礦床分布特征、勘查開發現狀及發展遠景
    新近系上新統船底山組含橄欖巖包體玄武巖中。經多年開采,現有橄欖石寶石礦資源已近枯竭。本文總結了吉林省橄欖石寶石礦床地質特征及控礦因素,提出了橄欖石寶石礦找礦方向,對行業發展遠景進行了展望。1 區域分布特征1.1 成礦地質背景吉林省在新生代時期處于歐亞大陸東部邊緣地帶,屬中國東部大陸邊緣裂谷—斷裂活動帶的東北部。橄欖石寶石礦床區域上多分布于敦化—密山巖石圈斷裂帶內。新近紀時,火山活動加劇,火山噴發量及噴發面積急劇增大,形成省內大面積分布的船底山組玄武巖,其同

    吉林地質 2020年1期2020-05-12

  • 江油二郎廟地區天井山組石灰巖特征及用途
    ,尤以三疊系天井山組石灰巖最受關注,作為傳統優質水泥用灰巖,其分布面積廣,厚度穩定,礦石品位高。但其用途過于單一,近年來在江油含增一帶雖有部分礦山用作鈣粉、建筑石材用,但相關方面的研究仍顯薄弱,其可利用范圍有待進一步探討。鑒于此,選擇在江油市北東方向45km處的二郎廟鎮高壩村進行研究,了解其地質特征,探討各類用途的可行性,以期為綠色礦山建設和地方經濟提供參考和依據。2 地質概況2.1 地層研究區屬上揚子地層分區前龍門山地層小區,區域上從泥盆系到白堊系均有分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 2020年2期2020-04-30

  • 四川省米易縣茅坪石墨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探討
    元古界會理群天寶山組一段的沉積變質型石墨礦床,具有礦床規模大、礦石質量好等特點。1 區域地質背景四川省米易縣茅坪石墨礦床位于上揚子古陸塊康滇前陸逆沖帶之康滇基底斷隆帶中段,以前晉寧期花崗質巖石及澄江期火山巖、巖漿巖分布最廣,受南北向斷裂帶控制;成礦區帶屬揚子成礦省康滇斷隆成礦帶內的攀西裂谷帶Fe-V-Ti-Pt-Cu-Ni-Pb-Zn—稀土—Au-Sn成礦亞帶。區域內出露地層主要有早元古界、中元古界、震旦系、寒武系、二疊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等;區域構造主要為

    中國錳業 2020年1期2020-03-26

  • 福建二疊統文筆山組泥頁巖有機地化特征分析
    005)福建文筆山組地層分布廣泛,基本涵蓋了整個閩西南凹陷帶;二疊世茅口早期,閩西南地區總體處于海侵時期,屬于穩定的海相沉積環境中,主要巖性為一套含海相動物化石的泥頁巖沉積?!陡=ㄊ№搸r氣資源潛力調查與評價》[1]項目把該組地層作為頁巖氣評價的一個目標層系,本文通過對該地層泥頁巖有機地化特征進行總結與分析,對評價其含氣性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1 地層分布(1)分布特征。文筆山組主要分布于將樂城關、建甌房村口一線以南,東至德化陽山、安溪劍斗、南靖船場一線,呈帶

    能源與環境 2020年1期2020-03-16

  • 阿爾金山前帶東坪—牛中地區新生代構造解析及其油氣意義
    )、新近系下油砂山組(N21,底界 T2)、新近系上油砂山組(N22,底界 T2′)、新近系獅子溝組(N23)及第四系七個泉組(Q1)[16,32]。圖2三維地震數據相干地震屬性切片可清晰顯示牛中地區新生代構造幾何學特征。牛中地區主要發育兩組斷裂:牛北斷裂和牛東Ⅰ、牛東Ⅱ斷裂。其中近東西向牛北斷裂在牛中地區深、淺相干地震屬性切片中均有顯示;北西—南東向牛東Ⅰ、牛東Ⅱ斷裂僅在牛中地區深部相干地震屬性切片中顯示(見圖2b、圖2c)。2.1 牛北斷裂新生代構造特

    石油勘探與開發 2019年5期2019-11-05

  • 黑龍江三江地區晚古生代沉積環境演化
    禿頂子組和七里嘎山組,石炭系下統北興組,石炭系上統光慶組、珍子山組與二疊系下統二龍山組[14]。具體巖性特征如表1所示。其中黑臺組、珍子山組與二龍山組是本次研究的目的層。圖1 三江地區構造位置圖(據黑龍江省行政區劃圖、DEM圖修改)Fig.1 Structural location map of Sanjiang area表1 佳木斯地塊地層序列表(1)周建波.三江地區前白堊海相地層分布及資源潛力研究(內部報告)[S].長春:中石化東北油氣分公司,2018

    世界地質 2019年3期2019-10-23

  • 甘肅省肅北縣七角井釩礦礦床特征及遠景預測
    野馬街組、大豁落山組、寒武系西雙鷹山組、奧陶系羅雅楚山組、志留系黑尖山組、公婆泉群、二疊系雙堡塘組、新近系苦泉組及第四系全新統[1]。釩礦產出于寒武系西雙鷹山組的碳質板巖中。區內褶皺構造較發育,構造線近東西向,其形成時期主要為加里東期,其次為華力西期。區內的侵入巖較發育,分布廣泛,主要為加里東期和華力西中期侵入巖。2 礦床地質特征2.1 地層特征礦區地層比較簡單,主要為青白口系大豁落山組第四段(Qnd4)、寒武系西雙鷹山組(∈x)、奧陶系羅雅楚山組下巖段(

    世界有色金屬 2019年14期2019-09-16

  • 福建二疊系中統文筆山組頁巖氣儲層條件分析
    建二疊系中統文筆山組頁巖氣儲層條件分析陳泉霖1,2(1.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2. 福建省煤田地質局,福建 福州 350005)為豐富福建省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的基礎研究工作,以有機地球化學、巖石礦物成分和儲層物性分析等實驗為重點,結合野外地質調查、露頭及鉆井等資料,分析研究了福建省二疊系中統文筆山組頁巖氣儲層地質條件。結果表明:福建二疊系中統文筆山組泥頁巖干酪根為Ⅲ型;有機碳質量分數普遍在1%~2%,有機質豐度中等;ran值

    煤田地質與勘探 2019年4期2019-09-03

  • 柴北緣全吉地區晚震旦世冰川沉積特征及地質意義
    、石英梁組、紅藻山組、黑土坡組、紅鐵溝組以及皺節山組。底部麻黃溝組砂礫巖與下伏達肯大坂群變質巖呈角度不整合接觸,接觸面上見明顯的風化鋁土層及鐵質層,該不整合面構成了新元古界構造層序的底界,同時也是Rodinia超大陸聚合在研究區的體現[11]。研究區全吉群出露于全吉山、石灰溝以及歐龍布魯克山等剖面(圖1(b)),而晚震旦世紅鐵溝組冰成巖出露于全吉山(西緣、東側)及石灰溝(西部、東部)地區,受新元古代末期構造抬升作用影響,歐龍布魯克山地區紅藻山組以上地層均被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3期2019-06-27

  • 柴達木盆地英雄嶺構造帶新近系碎屑巖發育特征及油氣勘探方向
    近紀晚期(上油砂山組、獅子溝組沉積時期)受喜馬拉雅晚期構造運動所形成的盆地內部隆起帶[1-2,5,7-8];②發育油砂山、Ⅺ號、英北等多條斷裂,規模較大,斷穿地層較多,與下伏下干柴溝組上段烴源巖形成有效溝通,具有良好的油氣輸導能力[3-4,6,9-10];③古近系發育碎屑巖[13-15]和碳酸鹽巖[12,16-17]兩種巖石類型[11,19],受多個物源體系控制[11],而新近系以碎屑巖沉積為主,主要受西部的阿拉爾物源體系控制[11];④周緣發育紅獅、扎哈

    中國石油勘探 2019年1期2019-04-03

  • 四川省米易縣白馬鎮茅坪石墨礦礦床成因類型及遠景分析
    南華系會理群天寶山組(Pt2tn)出露。天寶山組在該區大面積出露,根據巖性組合待征劃分為三個巖性段,區內出露有一段和二段。因燈盞窩斷層(F2)和窩凼斷層(F3)的破壞,花崗巖體的侵入,其完整性欠佳。(1)天寶山組一段(Pt2tn1)。分布于工作區北部,多被花崗巖體侵入,巖性為紫灰、黃色及灰綠色絹云千枚巖、板巖,出露長3.6km,寬0.7km,總體走向呈北東東向,傾向南東向。夾3層~4層中厚層—厚層狀淺灰色、灰白色石英巖,頂部絹云千枚巖中含少量炭質。厚236

    中國金屬通報 2019年7期2019-01-03

  • 福建省頁巖氣資源潛力分析
    -早侏羅世的文筆山組(P2w)、童子巖組(P2t)、溪口組(T1x)以及梨山組(J1l)暗色泥頁巖最為發育,沉積累計厚度一般超過800m,是本次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的重點對象。閩西南拗陷帶自晚古生代以來,先后經歷了華力西-印支、燕山、喜馬拉雅多起構造運動的影響。華力西-印支期陸內疊合造山,水平擠壓造成褶皺發育,垂向構造運動形成滑覆-推覆系統;燕山期表現為走滑、推覆大規?;顒訑嗔?,深大斷裂發育;喜馬拉雅期對中二疊世-早侏羅世的沉積地層影響較小。巖漿活動影響則表

    中國煤炭地質 2018年11期2018-12-27

  • 甘肅金塔縣雞心山鉛鋅礦地質特征及成因初探
    主要為薊縣紀平頭山組,巖性為粉砂質板巖、石英巖夾變質砂巖花崗巖發育,成礦與漿熱液及斷裂構造巖有關。該礦床經普查工作,已大致查明了礦床地質特征、控礦條件、礦體規模及形態特征,初步研究認為該礦床應屬巖漿熱液脈型鉛鋅礦床。關鍵詞:地質特征;礦床成因;雞心山鉛鋅礦;甘肅金塔1.礦區地質特征1.1地層礦區出露地層為薊縣紀平頭山組及第四紀洪積砂礫石等。薊縣紀平頭山組(Jxp)地層為勘查區內主要出露地層,北側被二疊紀二長花崗巖侵吞,東南側被大面積第四系覆蓋。根據巖石組合

    西部資源 2018年5期2018-11-06

  • 內蒙古橫巒山組類高鎂安山巖年代學及地球化學特征
    造山。研究區橫巒山組火山巖對北山洋的演化過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前人對該組火山巖并未進行系統的研究。本文在野外地質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橫巒山組火山巖進行鋯石U-Pb測年及地球化學研究,探討火山巖的形成時代及形成構造環境,從而為北山洋的具體俯沖時限提供更為有利的依據。1 區域地質背景研究區位于北山造山帶東段中部,對其構造單元的劃分標準仍存在著爭議,先后有學者對此提出了幾種不同的劃分方案[9-10,17-18]。紅柳河—牛圈子—洗腸井蛇綠混雜巖帶通過研究區,是

    中國地質調查 2018年5期2018-10-25

  • 分量化探法在連山關黃溝地區鈾礦勘查中的應用
    。下遼河群以浪子山組和里爾峪組地層為主,浪子山組主要巖性為灰色二云母片巖和灰色石英巖,地層產狀傾向200°~240°,傾角一般為45°~80°,屬綠片巖相。里爾峪組為透閃大理巖及變輝長巖組成。鞍山群殘留體主要巖性為磁鐵石英巖。礦區構造類型分為2類,為NWW向韌性剪切帶和NE向斷裂組。前者見于遼河群與連山關巖體接觸部位,西至連山關鈾礦外圍的樟木溝,東至2丁家堡子,走向NW,傾向SW。沿構造不整合面可見構造擠壓糜棱巖帶、片理化帶,遼河群地層揉皺和糜棱巖化強烈,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2期2018-07-10

  • 甘肅吊達坂鉛鋅礦礦床成因淺析
    地層青白口系五個山組(Qbw):地層遭受強烈擠壓及塑性變形,沿走向及傾向呈波浪狀分布。主要巖性為微晶白云巖、泥鈣質板巖、長石石英砂巖、玄武巖及安山巖。其中微晶白云巖及泥鈣質板巖為礦區鉛鋅礦賦存層位。新近系疏勒河組(Ns?):不整合與五個山組地層之上。巖石呈鐵銹紅色,由礫石和填隙物組成,礫石呈次圓狀—圓狀,磨圓度好,礫石成分有石英巖、粉砂質板巖、砂巖、花崗巖等;填隙物為細砂及砂級顆粒、粘土、鐵質膠結物、鈣質膠結物。第四系(Q):分布于溝谷及山前坡地,主要巖性

    世界有色金屬 2018年7期2018-06-27

  • 柴北緣牦牛山組火山巖鋯石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
    期造山作用,牦牛山組磨拉石建造被認為是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結束的標志[1-4]。由于缺乏有關牦牛山組形成時代的精確年齡,對牦牛山組形成時代的認識主要依據在上部層位所采集的生物化石,并以此推測早古生代造山結束時間為晚泥盆世[2-4]。陸露等在東昆侖水泥廠地區獲得牦牛山組磨拉石中流紋巖夾層鋯石U-Pb年齡為400~423 Ma[5],認為造山結束時間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寇存貴等在柴北緣阿木尼克地區獲得牦牛山組火山巖鋯石U-Pb年齡為中晚泥盆世[6]。本次研究的柴

    現代地質 2018年2期2018-05-08

  • 柴西新生代構造變形時期與強度定量表征
    Ma)、下油砂山組(N21xy,22.0~15.3 Ma)、上油砂山組(N22sy,15.3~8.1 Ma)、獅子溝組(N23s,8.1~2.5 Ma)以及第四系七個泉組(Q1q)和達布遜鹽橋組(2.5~0 Ma),地層界面與地震反射界面一一對應,依次標識為TR,T5,T4,T3,T2,T2′,T1和 T0[12,17]。2 區域構造特征柴西地區西北以阿爾金山為界,西南以祁漫塔格山為界,中部的英雄嶺反轉構造帶將柴西南和柴西北地區分隔開。區域地震剖面上(見

    斷塊油氣田 2018年2期2018-04-07

  • 四川省會理縣黃沙凹鉛鋅礦地質特征及成因淺析
    狀結晶灰巖;天寶山組(Pt1tn)地層廣泛分布,主要為淺海相砂質、砂泥質、碳酸鹽巖石和粉砂質絹云母板巖。元古界震旦系燈影組(Zbd):主要巖性為白云巖、磷塊巖夾含磷白云質灰巖,底部含粉砂巖,中生界地層在本區域出露不全,僅出露三疊系上統~侏羅系下統白果灣群(T3-J1bg)礫巖、砂礫巖、長石石英砂巖、侏羅系中統益門組(J2y)紫色砂質泥巖夾黃褐色砂巖、新村組(J2x)及白堊系下統小壩組(K1x)淺灰-淡黃色粗粒長石石英砂巖、底部含礫及砂巖銅礦。礦區在區域上位

    世界有色金屬 2018年5期2018-01-31

  • 青海省礦山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
    、石英梁組、紅藻山組、黑土坡組、紅鐵溝組和皺節山組”,前四個組為震旦系,后三個組歸為寒武系。1 礦區地質背景簡介礦區的全吉群分布于布依坦烏拉山南西坡,桑格斯帕溝東一帶,大致呈一“S”型帶狀展布,延伸約13公里,出露面積約19Km2。為發育于達肯大坂群之上的近坳拉槽盆地的沉積蓋層,總厚約1043.6m。下與達肯大坂群為高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與上覆歐龍布魯克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多處被北東向斷裂切割成斷塊狀。區域上這套地層從下至上由濱海相碎屑礦物—濱淺海相碳酸鹽

    世界有色金屬 2018年10期2018-01-30

  • 廣西鳳山縣福家坡礦區地質特征及成因
    霞組、茅口組、合山組以及二疊紀海綿礁灰巖。盆地內為淺海陸棚—碎屑巖相沉積的三疊系邏樓組、板納組,深水濁積巖相的三疊系百逢組、蘭木組。2 礦區地質特征2.1 地層及構造礦區位于右江裂陷盆地凌云碳酸鹽臺地東部,區域性大背斜——巴合背斜東北翼的次一級褶皺——社坡復式向斜中。出露的地層有:臺地相碳酸鹽沉積的二疊系馬平組、棲霞組、茅口組;局限臺地沼澤相沉積的合山組及盆地相碎屑巖沉積的三疊系邏樓組、板納組、蘭木組。2.2 賦礦層位礦層賦存層位有二:①主要賦存于上二疊統

    世界有色金屬 2018年11期2018-01-30

  • 福建連城坪上煤礦地質特征及找煤預測
    洞組,早二疊世船山組,中二疊世棲霞組、文筆山組、童子巖組;中生代地層有晚侏羅世長林組,早白堊世坂頭組。其中,煤層產自童子巖組;此外,礦區位于福建省西部含煤條帶,童子巖組與文筆山組沒有明顯界線,故區內劃分出童子巖組三段及中二疊世文筆山組至童子巖組二段這兩套地層(圖1)。圖1 連城縣坪上煤礦地質圖Fig.1 Geological map of Pingshang coal mine in Liancheng county1—第四系;2—坂頭組;3—童子巖組三段

    福建地質 2017年4期2018-01-18

  • 寧蕪早白堊世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巖漿演化
    英安巖;早期龍王山組為低鉀系列,其余3組火山巖為高鉀鈣堿性?橄欖玄粗巖系列。4套火山巖Mg#值為66.51~40.33,輕稀土富集,Ta、Nb、Ti虧損,指示原始巖漿形成于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原始巖漿形成后經歷了以分離結晶為主的巖漿演化過程,主要表現為Mg#降低和向富堿系列演化。結合區域地質和年代學研究,認為寧蕪火山活動發生在受古太平洋俯沖和大別造山后區域引張的共同作用下的巖石圈減薄環境,郯廬斷裂早白堊世走滑使得寧蕪盆地拉分和富集地幔減壓熔融形成巖漿。寧蕪盆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7年7期2017-08-08

  • 柴北緣阿木尼克山牦牛山組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緣阿木尼克山牦牛山組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胡俊1,陸勇2,肖小強3,曾江1,羅波1(1.四川省眾成礦業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6;2.成都理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59;3.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青海 西寧 810015)柴北緣阿木尼克地區分布有大面積的牦牛山組火山巖,通過對火山巖巖石組合、地球化學、鋯石測年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該區巖性組合以中-酸性火山巖為主,發育柱狀節理,為典型陸相火山巖。里特曼指數(δ)為1.45~4.54,全

    西北地質 2016年4期2017-01-04

  • 柴達木盆地東部新生代盆地結構與演化
    新世早期的下油砂山組,古近紀地層完全缺失(Fang et al., 2007).歐龍布魯克山和埃姆尼克山的抬升導致柴東盆地北部第三系地層的出露,為研究盆地內部地層序列提供了機會.柴東盆地新近紀-第四紀地層自下而上分別為中新統下油砂山組和上油砂山組、上新統獅子溝組和第四系的七個泉組、柴達木組、三湖組和達布遜組(朱允鑄等,1994).磁性地層學數據進一步限定了不同巖石地層單元的時代(Fang et al., 2007; 楊用彪,2009;Lu and Xion

    地球物理學報 2016年12期2016-12-07

  • 綜合找礦方法在寧蕪北火山巖覆蓋區的應用——以南門頭工區為例*
    覆蓋,地表偶見姑山組(K1g)粗面巖出露,其下部地層依次為大王山組(K1d)和龍王山組(K1l)。大王山組(K1d)上段主要為火山角礫巖、凝灰質粉砂巖夾沉火山質礫巖,中段為輝石安山巖,下段為安山質角礫熔巖、角礫凝灰巖[8];龍王山組(K1l)上段為粗安巖、粗面巖、凝灰巖等,下段為石英安山巖、凝灰巖、粉砂巖等。區內侵入體主要為正長巖、二長巖及(輝石、角閃)閃長玢巖,多侵入于大王山組(K1d)地層中(圖1)。區內存在兩組斷裂,分別為橫切火山巖盆地的北西向斷裂帶

    華東地質 2016年3期2016-10-12

  • 英東油田油砂山組儲層特征研究及分類評價
    到新依次為下油砂山組 (N21)、上油砂山組(N22)和獅子溝組 (N23),主要含油氣層為—。油砂山—大烏斯構造帶各淺層構造均受油砂山斷裂控制,圈閉依附于油砂山斷裂展布[2]。1 儲層特征不同類型的儲層對油田產能的貢獻大小不一,為了實現油田的高效開發,有必要對不同類型的儲層進行分類評價,以提高不同階段對油藏儲量的動用程度。為準確識別儲層的巖性、物性等特征,根據縱向油氣層的分布,統一進行了系統取心。圖1 英東油田構造地理位置圖Fig.1 Structura

    非常規油氣 2015年4期2015-12-13

  • 內蒙古阿拉善北部杭烏拉地區圓包山組時代、沉積特征及大地構造意義①
    的杭烏拉地區圓包山組沉積巖為研究對象,對其沉積序列、巖石組合和地球化學等特征進行研究,為分析確定研究區的大地構造屬性以及阿拉善北部地區古生代沉積環境和盆地演化研究提供信息。1 區域地質背景阿拉善地塊北緣地區位于中亞造山帶南緣的中部(圖1)。區內大型斷裂構造帶發育,自北向南依次發育有:雅干斷裂帶,恩格爾烏蘇斷裂帶(蛇綠巖帶),巴丹吉林斷裂帶(查干礎魯蛇綠巖帶)。以此三條斷裂帶為界限,由北向南可劃分四個構造帶,分別為雅干構造帶、珠斯楞—杭烏拉構造帶、沙拉扎山構

    沉積學報 2015年4期2015-12-08

  • 柴達木盆地中東部深層天然氣成藏條件與勘探潛力
    ,縱向上,上油砂山組和下油砂山組的暗色泥巖厚度最大;烴源巖在埋深2 800 m進入生氣門限,從4 000 m開始生成大量的熱成因氣,具有一定資源基礎。新近系主要為湖泊及三角洲沉積相類型,發育濱淺湖灘砂壩、三角洲前緣砂壩和河道砂等,物性主要受沉積微相、粒度和埋藏深度等控制,鴨湖—澀北、堿石山—船形丘及堿山—紅三旱地區是天然氣潛在勘探領域。柴達木盆地;中東部;新近系;烴源巖;成藏條件;有利勘探區帶柴達木盆地中東部主要包括三湖坳陷及柴西坳陷東北部部分地區,占到整

    新疆石油地質 2015年1期2015-10-22

  • 江油含增地區中三疊統雷口坡組—天井山組界線沉積微相分析
    統雷口坡組—天井山組界線沉積微相分析劉持恒1,2,3,胡作維1,2,李云1,2,羅文1,2(1.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成都610059;2.成都理工大學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610059;3.成都理工大學構造成礦成藏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成都610059)受印支運動影響,四川盆地中三疊統天井山組目前分布范圍僅限于川西北地區,深入研究中三疊統雷口坡組—天井山組沉積轉換過程對沉積環境演化分析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江油含增地區雷口坡組—天井

    巖性油氣藏 2015年1期2015-09-24

  • 柴達木盆地英東油田砂37區N22儲層巖石學特征
    究。研究區上油砂山組(N22)的砂巖主要以巖屑質長石砂巖和長石巖屑砂巖為主。研究區主要的成巖作用類型有機械壓實作用、壓溶作用、膠結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及破裂作用。研究區上油砂山組(N22)成巖階段為早成巖階段的中-后期。在以上基礎上對研究區的成巖相進行了劃分。英東油田;儲層巖石學特征;成巖作用;成巖相英東油田砂37區塊位于柴達木盆地英雄嶺沖斷隆起帶南緣,油獅大斷裂東段的上盤,西北鄰油砂山油田,南接烏南油田。該地區山勢陡峭,溝谷交錯,地面海拔在2 900

    石油化工應用 2015年1期2015-09-10

  • 柴北緣鄂博梁Ⅲ號構造N1~ 砂巖儲層孔隙特征及影響因素
    N1)、下油砂山組( N21)和上油砂山組( N22) 共3 個油層組的儲層孔隙特征進行縱向對比分析,討論研究區孔隙結構的影響因素,為該區油氣勘探開發和油氣儲層綜合評價提供理論依據。1 地層及沉積相特征柴達木盆地北緣新近系自下而上劃分為上干柴溝組( N1)、下油砂山組( N21)和上油砂山組( N22)和獅子溝組( N23)[3]。 鄂博梁Ⅲ號構造在古近系路樂河組至下干柴溝組湖泊范圍擴張, 新近系到上干柴溝組時期湖泊面積擴張到最大, 下油砂山組至獅子溝組

    石油化工應用 2015年9期2015-08-10

  • 綜合物探方法在黃溝地區鈾礦勘查中的應用
    研究黃溝地區浪子山組片巖與重熔混合巖的接觸帶形態以及尋找重熔混合巖增厚部位對于該地區的鈾礦勘查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系統測量了接觸帶附近巖(礦)石物性參數(磁性,電性),通過其物性差異,運用瞬變電磁法、激發極化法以及地面高精度磁法對黃溝地區進行測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巖石物性瞬變電磁激發極化磁法黃溝接觸帶1 引言鈾礦作為一種關系到國家安全的特殊礦產資源,一直備受各國重視。連山關黃溝工區位于全國16個重點成礦帶之一的遼東-吉南成礦帶內,與3075礦床相距僅

    地球 2015年11期2015-02-22

  • 青海省都蘭縣阿木尼克山銅金礦礦區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要為晚泥盆世牦牛山組火山巖段(D3m3),次為古始新世路樂河組(E1-2L),構造發育,巖漿活動頻繁。通過對阿木尼克山銅金礦礦區的地質特征及礦體地質特征分析,礦區內的銅礦(化)體多產于牦牛山組的火山巖中,銅礦化體巖裂隙面不連續分布;金礦(化)體主要產在構造蝕變帶,受斷裂構造控制明顯。故構造蝕變帶是本區主要的控礦構造,尤其以火山巖中的構造蝕變帶為本區重要的找礦標志。[關鍵詞]銅金礦 地質特征 找礦標志 孔雀溝 青海省[中圖分類號] P577 [文獻碼] B

    地球 2014年7期2014-07-07

  • 蘇北地區下寒武統幕府山組頁巖氣勘探前景
    地區下寒武統幕府山組富有機質泥頁巖的有機地球化學特征、儲層特征及含氣性等開展初步研究,并探討其頁巖氣勘探前景。1 區域地質概況1.1 構造演化下揚子區是一個經歷了多期構造運動改造的疊合盆地,2種構造體制、2個世代盆地造就了下揚子地區復雜的構造格局[9]。大致以中晚三疊世為界,大地構造演化可劃分為海相盆地演化(Z—T2)及陸相盆地演化(T3—Q)兩大階段[10]。自晉寧運動Ⅱ幕華北—揚子—華夏地塊拼接形成古中國大陸以來,下揚子區即已進入陸內演化階段,先后發育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2期2012-01-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