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軸索

  • MRI在診斷彌散性顱腦軸索損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及敏感性分析
    00)彌散性顱腦軸索損傷即顱腦外傷,通常發生在人體頭顱部位,一般由跌倒、各種鈍器、自然災害、高處墜落、交通事故傷所引起,其中以交通事故傷最為常見。研究發現,彌散性顱腦軸索損傷通常伴有顱骨骨折、思維障礙、頭痛嘔吐、頭皮裂傷等臨床表現,并且合并嗜睡和昏迷等癥狀。在顱腦損傷的常見類型中,包括顱內組織損傷、軟組織損傷、顱骨損傷等等,常常共同發生。但由于人體腦組織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特殊性,患者在發生損傷后能夠對頭顱部分功能造成影響,增加嚴重并發癥和死亡風險。目前臨床對

    中國醫藥指南 2023年30期2023-11-05

  • MRI聯合血清MBP、FGL2對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的診斷價值*
    00)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以軸索損傷為主的疾病,是導致腦部創傷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占創傷死亡人數的30~40%。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的致病機制復雜多樣,救治難度大,病情進展迅速[2]?;颊咴谥委熀蟮目祻碗A段每年仍需消耗巨額費用,給家庭及社會帶來較大的壓力[3]。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常并發急性硬膜下血腫、腦室內出血、腦池出血及基底節區出血,極易導致死亡,因此早期診斷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對于患者預后生存率至關重要[4]。目前常使用CT檢查、磁共振成像(MRI)等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3年9期2023-09-26

  • IgA、IgM與吉蘭巴雷綜合征患兒預后的相關性
    鞘型)和急性運動軸索型神經病(軸索型),其癥狀多不典型[1]。臨床中若診斷、治療不及時可能會使吉蘭巴雷綜合征患兒遺留運動障礙,為其自身、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機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血清Ig濃度的增減與血腦屏障的通透性有關[3]。研究表明,神經系統發生感染時,其血液中IgA、IgM等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4]。吉蘭巴雷綜合征與血清IgA、IgM水平的相關性有待進一步探究,因此,本研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22年7期2022-07-28

  • MRI檢查診斷彌散性顱腦軸索損傷的效果研究
    00)彌散性顱腦軸索損傷是指頭部受到外力作用后引起的以腦白質軸索彌散性損傷為主要特征的一種腦組織損傷。此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頭部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瞬間旋轉,而顱內的灰質和白質之間存在質量差異,其運動速度不一,從而產生相應的剪應力,使顱內的神經軸索發生腫脹、斷裂,嚴重時可撕裂毛細血管,誘發顱內局灶性出血。彌散性顱腦軸索損傷的損傷部位通常為白質與灰質的交界處、兩側大腦半球間胼胝體及腦干上端[1]。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和CT 檢查是臨床上診斷顱腦損傷的主要手段

    當代醫藥論叢 2021年19期2021-10-26

  • 彌漫性軸索損傷32 例的臨床分析
    )0 引言彌漫性軸索損傷主要指患者頭部受到外力作用后發生的,以軸索損傷為改變的一種原發性實質性損傷[1]。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時診斷與治療,這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2]。因此,對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本文通過對我院收治的32 例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進行觀察與研究,探討分析32 例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的臨床研究及治療措施,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25期2020-12-25

  • MRI 在彌散性軸索損傷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
    紀忠杰彌散性軸索損傷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顱腦損傷,對于這類患者來說,其主要的臨床特征就是受傷后昏迷,臨床表現為大腦及去皮層強直,意識恢復慢。彌散性軸索損傷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對患者的危害較大[1]。因此,臨床對于彌散性軸索損傷的早期診治非常重視,尤其是及時準確地對彌散性軸索損傷進行診斷,這對于臨床早期采取精準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2]。臨床上對于彌散性軸索損傷的診斷主要采取影像學手段,其中的MRI 是近年來被臨床應用到彌散性軸索損傷的一種診斷方式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0年17期2020-09-18

  • 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顱腦CT表現及與GCS評分、臨床預后的關系分析*
    娟 曹海泉彌漫性軸索損傷又稱為彌漫性腦白質損傷,由于外傷使顱腦產生旋轉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使腦組織內部易發生剪力作用,導致神經軸索和小血管損傷。是一種主要彌漫分布在腦白質、以軸索損傷為主要改變的原發性腦實質的損傷[1]。彌漫性軸索損傷的發病率高,占致死性顱腦損傷的29%~42.5%,其中小兒的發病率低。病死率也高,嚴重的彌漫性軸索損傷的病死率高達40%~53%[2-3]?;颊甙l生彌漫性軸索損傷后,會長時間昏迷,意識恢復慢,嚴重的病人往往伴有去大腦強直,去皮質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0年9期2020-08-17

  • 腦彌漫性軸索損傷的MRI診斷價值
    650)腦彌漫性軸索損傷屬于一種具有較高死亡率和致殘率的臨床疾病,主要指患者頭部在外力作用下受到重創,導致腦內神經軸索斷裂或毛細血管出現損傷,屬于原發性腦實質損傷。小灶性出血、廣泛白質變性以及神經軸回縮球是該病癥的主要臨床癥狀。及時采取有效的診斷與治療措,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1]。本文中就主要從我院挑選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MRI診斷的價值予以了探究分析。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2018年1 月—12月時間段內,從我院挑選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0年1期2020-02-06

  • CT與MRI檢查對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價值分析
    5100)彌漫性軸索損傷屬于一種原發性腦實質損傷,導致這種損傷的原因多是由于患者頭部受到外力作用,出現外傷而出現的一種彌散性分布于腦白質病,以軸索損傷為主的病理性損傷[1]。這種病癥屬于一種臨床上常見的重型顱腦損傷,這種病癥發病后患者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廣泛性腦腫脹和腦內軸索水腫,這種病癥死亡率較高,并且預后較差在進行診斷時需要用合理的方式對患者的病癥進行明確,以確認患者的病癥治療方案[2]。本次研究中,探究將MRI診斷應用于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的診斷中的效果,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年9期2019-04-24

  • MRI掃描在診斷彌散性顱腦軸索損傷中的臨床價值探析
    02)彌散性顱腦軸索損傷屬于常見病,是指頭部受鈍力的作用引起的腦白質軸索出現彌漫性損傷為特征的一種腦組織損傷疾病,目前,此病癥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了,如治療不及時或不當,會引加重顱腦損傷,增加死亡率[1]。因此,盡早診治對提高患者預后具有積極作用。目前,臨床多采用CT檢查,在細微病灶檢查中,CT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隨著影像學技術的進步,MRI掃描技術用于彌散性顱腦軸索損傷診斷中,可有效提高診斷效果。本次研究針對MRI掃描在診斷彌散性顱腦軸索損傷中的臨床價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年7期2019-03-20

  • CT、MRI在彌漫性軸索損傷法醫學鑒定中應用價值分析
    15006彌漫性軸索損傷具有發病急驟、病情重、預后不良、死亡率高等特點,又稱之為腦白質剪切傷,屬于腦外傷疾病[1],主要是由于顱腦加速過程中,出現小血管損傷、神經軸索,若干預不及時,可引起大面積腦腫脹、血管劈裂、腦內軸索撕裂,后期可出現意識障礙,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為了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還需加強影像學檢查,包括 X線、MRI、CT、超聲等[2]。 而該文旨在探索對123例疑似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 (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間選?。樵囼瀸ο?,均進

    中外醫療 2018年27期2018-11-13

  • 彌漫性軸索損傷生物標志物的研究進展*
    3006)彌漫性軸索損傷(DAI)是一種常見的腦損傷,是造成重型腦損傷患者不良預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理特點是軸索廣泛的損害[1]。DAI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其病理生理機制仍不清楚,臨床迄今為止尚無治療DAI的有效藥物和措施。近年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在DAI的早期診斷、治療及預后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發現了較多與DAI發病機制、早期診斷與預后評估相關的特異性強、靈敏性好的生物標志物,為進一步探索DAI的病理生理機制、了解DAI患者的癥狀、體征及

    現代醫藥衛生 2018年13期2018-07-10

  • CT和MRI技術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中的作用分析
    000)腦彌漫性軸索損傷在臨床上又稱腦白質剪切傷,是一種嚴重的閉合性損傷,由于大腦灰白質因外力旋轉影響,造成腦灰白質交界處發生撕裂性損傷,導致患者腦部深層區域神經軸索出現腫脹及斷裂損傷,繼而引發患者喪失意識,其致死率及致殘率極高,預后性差[1]。臨床表現以撕裂及軸索并行小血管破裂、腦內軸索水腫、腦腫脹等,因此采用有效的診斷方式在改善臨床治療效果,盡早投入治療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選擇CT診斷及MRI診斷方式進行對比觀察,并分析臨床診斷效果,報道如

    中國醫藥指南 2018年9期2018-01-22

  • 醒腦靜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臨床分析
    達拉奉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臨床分析鐘向球(廣西賀州市中醫醫院腦外科,廣西 賀州 542600)R543.7B1004-2814(2017)12-1383-02目的:觀察醒腦靜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臨床效果。方法:5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用醒腦靜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對照組僅用依達拉奉治療。結果:恢復良好率觀察組76%、對照組4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覺醒天數觀察組(17.58±9.36)天,對照組(25.86±9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7年12期2018-01-03

  • 磁共振敏感成像在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
    敏感成像在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朱利威目的 研究和探討磁共振敏感成像(SW I)在彌散性軸索損傷(DAI)的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某院2014-11—2016-11收治的彌散性軸索損傷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MRI、DW I及SW I掃描檢查,對比和分析檢查出的病灶情況。結果 MR I檢出病灶81個,DW I檢出病灶88個,SW I檢出病灶112個。結論 聯合DW I序列和SW I監測彌散性軸索損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

    中國療養醫學 2017年10期2017-11-03

  • CT與MRI技術用于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中的臨床效果
    技術用于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中的臨床效果孫文勇(海城市中心醫院,遼寧 海城 114200)目的 評定CT技術、MRI技術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臨床診斷中應用價值。方法 篩選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因腦彌漫性軸索損傷入住本院檢查、已確診的35例患者,選擇CT技術、MRI技術對其進行診斷,并對兩種技術應用效果進行比對。結果 入選病例中,CT技術確診病例21例,檢出率60.00%;MRI技術確診病例34例,檢出率97.14%(P<0.05);且兩種技術檢出病灶

    中國醫藥指南 2017年26期2017-10-17

  • 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診斷和治療
    李培建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診斷和治療李培建顱腦損傷;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標準常見顱腦損傷機制有加速性損傷、減速性損傷、擠壓損傷、揮鞭樣損傷、胸部擠壓傷、沖擊傷、對沖傷及旋轉損傷,格拉斯哥昏迷分級(Glasgow coma scale,GCS)是神經外科常用的評估患者昏迷程度的方法。GCS評分是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Teasdale和Jennett教授于1974年發明的,將顱腦損傷分為3個等級:輕型,GCS評分13~15分,意識障礙<30 min;中型:GCS評分9

    中華神經創傷外科電子雜志 2017年4期2017-09-01

  • CT與MRI在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RI在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林成權(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延邊 133000)目的 治療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患者時使用CT診斷和使用MRI進行診斷的實際價值的探討與分析。方法 將臨床66例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患者進行對照組和實驗組兩個組,并對兩組進行CT掃描進行診斷和使用MRI進行掃描診斷。查看兩組掃描圖像的結果,進行比對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的掃描圖像中使用CT進行掃描的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患者的掃描圖像的無重疊陰影面積少于使用MRI進行掃描的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37期2017-08-17

  • 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中CT和MRI的應用效果研究
    檢查醫學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中CT和MRI的應用效果研究涂瑞芳(江西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0)目的:分析研究CT和MRI在診斷腦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61 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時行CT、MRI檢查,回顧其診斷的影像學結果,并對檢出陽性例次、病灶檢出數目以及病灶位置、狀態等結果進行比較。結果:61 例患者經CT、MRI診斷腦彌漫性軸索損傷的陽性率分別為60

    臨床醫藥實踐 2017年8期2017-08-16

  • CT與MRI技術用于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價值對比評價
    技術用于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價值對比評價黃金高 南康區第一人民醫院 (江西 贛州 341400)目的:對比分析CT與MRI技術用于腦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進行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治療的80例患者,將80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采用MRI技術進行診斷,對照組患者采用CT技術對患者進行診斷,比較兩組患者診斷確診率。結果:應用MRI技術的確診準確率為9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2.5%。MRI技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7年11期2017-08-10

  • MRS對非典型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診斷意義
    S對非典型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診斷意義蘇瑞芳(輝縣市人民醫院CT室,河南 輝縣 453600)目的 探討磁共振技術(MRS)對非典型彌漫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的診斷價值。方法 60例顱腦外傷患者根據病情分為DAI組影像(彌漫性軸索損傷)和非典型DAI組,各組30例。選取15名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對比分析3組各項指標。結果 DAI組與對照組,非典型DAI組與對照組兩兩相比,在壓部、基底節部位和胼胝體膝部,NAA/Cr明顯

    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 2017年2期2017-06-23

  • 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血清MBP及β-APP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8112)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血清MBP及β-APP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尹勇,余少雄,彭勝林(深圳市龍崗區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廣東 深圳 518112)目的 研究彌漫性軸索損傷(DAI)患者血清髓鞘堿性蛋白(MBP)、β淀粉樣前體蛋白(β-APP)水平的變化規律,探討其作為血清學診斷指標的可行性。方法選取我院神經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均≤8分的40例DAI患者,依疾病分型分為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另選10例健

    海南醫學 2017年4期2017-03-21

  • 高壓氧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治療中的作用
    高壓氧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治療中的作用趙建營,張新軍,張學軍(山東省濟陽縣中醫醫院,山東 濟南 250000)目的分析高壓氧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治療中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62例為研究對象,收治時間為,隨機分為兩組各31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試驗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取高壓氧治療,比較分析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格拉斯預后評分。結果試驗組患者的格拉斯預后評分為122分,對照組患者為105分,試驗組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57期2017-03-07

  • 亞低溫治療重度彌漫性軸索傷的臨床效果分析
    溫治療重度彌漫性軸索傷的臨床效果分析張新軍,趙建營,張學軍(山東省濟陽縣中醫醫院,山東 濟南 250000)目的對亞低溫治療重度彌漫性軸索傷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重度彌漫性軸索傷患者50例,用簡單隨機分組將患者分為兩組,為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治療,觀察組則在其基礎之上實施亞低溫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觀察組死亡率6(24.0%),生存率19(76.0%),預后良好15(60.0%),對照組死亡率12(48.0%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57期2017-03-07

  • CT和MRI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MRI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裴松霞 趙玲玲 賈 永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 鄭州 450053目的 探討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行CT和MRI診斷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07—2016-02收治的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47例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患者經CT、MRI影像學診斷結果,分別比較兩種方法檢測腦彌漫性軸索損傷的病灶數量、檢測陽性率。結果 47例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經CT掃描,共檢出陽性患者28例(59.57%),病灶40個;經MRI掃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7年2期2017-02-22

  • 辛伐他汀對大鼠顱腦外傷后彌漫性軸索損傷的實驗研究
    顱腦外傷后彌漫性軸索損傷的實驗研究史立信1,胡福廣2,徐兆冰3,吳景春1,張文超1,王傳海1目的 觀察辛伐他汀對大鼠顱腦外傷后彌漫性軸索損傷的治療效果。方法 用加速-減速裝置制作大鼠彌漫性軸索損傷(DAI)模型,分為安慰劑組與辛伐他汀組,口服生理鹽水與辛伐他汀14 d,另選健康SD大鼠作為對照組。以經修改神經功能損傷程度評分(mNSS)來測定神經功能恢復狀態;以淀粉樣-β陽性前體蛋白(APP)單克隆抗體進行免疫組化實驗以測定軸索損傷程度,以Bielshow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年23期2017-01-18

  • 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DTI)對軸索損傷患者動態監測研究
    成像(DTI)對軸索損傷患者動態監測研究陜西省榆林市第二醫院(榆林 719000)李華紀文軍 陳軼郭寶琴朱志敏梁文嬌陳苗摘要目的:探討MR彌散成像、擴散張量纖維束成像(DTI)在彌漫性軸索損傷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為軸索損傷后患者治愈評估提供影像學依據。方法:對88例臨床確診彌漫性軸索損傷病例進行MR平掃、彌散加權成像(DWI)、DTI檢查,測量同一患者相同受損區在1周內、4~6周、3個月以后的FA值,與臨床癥狀進行比較。結果:DWI可早期發現DAI的腦部

    陜西醫學雜志 2016年3期2016-06-07

  • 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臨床表現及治療效果分析
    王雅君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臨床表現及治療效果分析王雅君目的探究腦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效果。方法66例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66例患者在受傷后的6個月進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其中15例患者良好,比例為22.73%;11例患者中殘,比例為16.67%;14例患者重殘,比例為21.21%;8例患者植物生存,比例為12.12%;18例患者死亡,比例為27.27%。結論通過分析,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具有較高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年1期2016-01-29

  • 腦彌漫性軸索損傷36例影像特點分析
    400)腦彌漫性軸索損傷36例影像特點分析路愛秋,馬二奎,田星宇(房山區第一醫院影像科,北京102400)目的分析CT和MRI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DAI)診斷中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該院確診的36例腦DAI患者的CT和MRI影像特點。結果36例患者均分別使用CT和MRI診斷,主要表現為顱內不同部位單發或多發點狀病變,以大腦皮髓質交界處最多,其他可見彌漫性腦腫脹和(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其中MRI發現病灶數量較CT多。結論CT和

    現代醫藥衛生 2015年13期2015-07-05

  • CT、MRI技術應用于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價值對比研究
    術應用于腦彌漫性軸索損傷診斷價值對比研究葛儀龍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對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的的診斷過程中, 對比評價MRI與CT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52例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 對比評價MRI與CT的診斷價值。結果 經影像學檢查后, 在52例患者中, 采用MRI的檢查共確診47例, 確診率高達90.38%, 明顯優于CT檢查(53.85%, 28/5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MRI檢查出的病灶數較CT檢查結果顯著增多。CT檢查的

    中國實用醫藥 2015年27期2015-05-08

  • 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診斷和治療進展
    5036)彌漫性軸索損傷(DAI)是顱腦損傷的一種重要形式,主要發生于大腦灰、白質交界處、左右大腦半球之間的胼胝體和大腦與小腦之間的腦干上端[1];其基本病理表現為神經軸索彌漫性損傷、胼胝體及上腦干背側局灶性損傷,即DAI三聯征[2]。DAI患者最突出的臨床特點是傷后原發性昏迷,表現為去大腦強直或去皮層強直,意識恢復較慢[3~5]。研究顯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DAI占20%,顱腦死亡患者中DAI占29% ~43%[2]。由于缺乏特異性的早期診斷方法和治療手

    山東醫藥 2015年28期2015-04-04

  • MRI在診斷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在診斷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海南省人民醫院放射科(海南 ???570311)李 洲 李建軍 邢增寶王 飛 陳 峰 陳旺生 李長清目的研究MRI在診斷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為今后臨床診斷提供參考和借鑒,提高對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的診斷水平。方法選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6例彌漫性顱腦軸索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診斷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用CT進行檢查,觀察組患者采用MRI進行檢查,比較兩組患者的診斷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5年5期2015-04-01

  • 針灸結合臨床康復綜合性治療彌漫性腦軸索損傷60例
    合性治療彌漫性腦軸索損傷60例楊 潔 蔡文棟河北省廊坊市人民醫院(廊坊 065000)目的:觀察針灸結合臨床康復綜合性治療彌漫性腦軸索損傷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對我院120例彌漫性腦軸索損傷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實施臨床康復訓練,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針灸治療。其中1個療程為7d,患者治療2個療程后對比臨床效果。結果: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0.0%,顯著性高于對照組的71.6%(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

    陜西中醫 2015年7期2015-03-22

  • α硫辛酸對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大鼠軸索損傷的保護作用
    過程中往往還合并軸索損傷,且軸索損傷程度與MS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3]。因此,研究 MS軸索損傷機制及其相關軸索損傷保護作用正成為近年的研究熱點。α硫辛酸作為強抗氧化劑,可有效抑制機體內脂質過氧化反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其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周圍神經的保護功能已得到公認[4-5]。但α硫辛酸對MS軸索損傷的保護作用尚未明確。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可有效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5年8期2015-03-15

  • 大鼠彌漫性軸索損傷后大腦皮層rab10的表達及意義
    研究◇大鼠彌漫性軸索損傷后大腦皮層rab10的表達及意義趙永林,宋錦寧,馬旭東,張斌飛,張明,李丹東,龐宏剛(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陜西西安 710061)目的 研究大鼠彌漫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后小G蛋白rab10在大腦皮層的表達變化規律,探討DAI后rab10在神經修復中的作用及意義。方法 采用頭顱瞬間旋轉損傷裝置建立大鼠DAI模型,隨機分為1 d、3 d、7 d組及對照組。采用Gless嗜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年1期2015-02-23

  • FK506對大鼠彌漫性軸索損傷后神經元凋亡及 軸突再生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06對大鼠彌漫性軸索損傷后神經元凋亡及 軸突再生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黃廷欽,宋錦寧,李 宇,胡明軍,趙雅慧,劉曉斌,郭小葉,鄭鋒偉(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陜西西安 710061)目的 研究FK506對大鼠彌漫性軸索損傷后神經元凋亡及軸突再生相關蛋白神經絲蛋白200(NF200)、神經生長相關蛋白43(GAP-43)、凋亡相關蛋白激酶1(DAPK1)表達的影響。方法 通過頭顱瞬間旋轉損傷裝置建立大鼠彌漫性軸索損傷模型,90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隨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年1期2015-02-23

  • 磁敏感加權成像對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診斷價值
    0014腦彌漫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種嚴重的閉合性腦損傷,通常是顱腦受到撞擊后,腦灰質和白質所受的慣性加速度不同,形成剪切力造成的[1]。DAI常引起軸索水腫、撕裂以及軸索并行小血管破裂,臨床上輕者出現腦震蕩,重者出現嚴重昏迷,常伴后遺癥,病死率高。研究表明,軸索損傷的情況與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早期發現軸索損傷的情況可指導臨床治療,減少致殘、致死率。常規CT檢查難以發現DAI病變,常規磁共振成像顯示DAI病灶效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年19期2014-12-16

  • 呼吸道通暢等綜合性治療方案治療96例腦彌漫性軸索患者的療效觀察
    100)腦彌漫性軸索損傷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頭部在特殊外力作用下腦內發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1],DIA 以腦深部神經軸索腫脹、斷裂為特征,可導致顱腦損傷病人死亡、植物生存或嚴重神經功能障礙,死亡率高達42%~62%[2]。其基本病變為DAI 三聯征,包括神經軸索的彌漫性損傷,胼胝體及上腦干背側局灶性損傷[3]。其中,臨床早期診斷及綜合治療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預后至關重要。綜合治療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保持水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4年1期2014-11-25

  • 大鼠DAI特殊染色觀察及NF-κB的表達*
    了分析大鼠彌漫性軸索損傷(DAI)后病理學變化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達,探討了NF-κB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作用,構建了大鼠DAI動物模型.運用Glees-Marsland染色法和Weil氏染色法觀察傷后不同時間段的病理學改變,并運用免疫組化SABC法觀察NF-κB的表達.實驗結果表明,大鼠彌漫性軸索損傷后1 h即可觀察到部分軸索腫脹、斷裂,髓鞘水腫、分層等現象,24 h可見典型軸索收縮球形成,髓鞘崩解呈篩網狀改變,72 h軸索斷裂數量、范圍及髓

    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09-06

  • EAE大鼠不同時間β-淀粉樣前體蛋白與Nogo蛋白受體表達的相關性
    .05)。結論 軸索損傷可能在EAE早期即已出現,并呈動態變化。β-APP與NgR表達在EAE的病理進展過程中呈負相關。β-淀粉樣前體蛋白;Nogo蛋白受體;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軸突生長抑制軸索損害是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最早期及進展嚴重的表現,是MS永久殘疾的重要病理因素[1]。β-淀粉樣前體蛋白(β-APP)積聚在MS患者脫髓鞘斑形成的早期即可出現,被認為是軸索損害的一個特征性標志。軸索生長抑制因子受體Nogo

    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 2014年5期2014-05-08

  • 脫髓鞘型和軸索型吉蘭-巴雷綜合征的臨床及電生理研究
    IDP);(2)軸索型,即以軸索損害為主的急性運動軸索型神經病(AMAN)[1]。這兩種GBS 亞型的發病率不僅存在地理分布差異,而且具有不同的發病機制、病理特征及預后,因此識別這些亞型具有重要臨床意義[2]。本研究比較脫髓鞘型和軸索型GBS 臨床特征的差異,以期為臨床鑒別這兩種GBS 電生理亞型尋求特異性的指標。1 資料和方法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2002 年1 月~2011 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7 例GBS 患者的病歷資料,所有患者均符合GBS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4年4期2014-03-11

  • 不同時間局部亞低溫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的預后分析
    亞低溫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的預后分析鄺業興 謝志強 李炳森廣東省開平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廣東江門 529300目的探討不同時間局部亞低溫治療對彌漫性軸索損傷的預后影響,為臨床治療的時間選擇做出指導。方法選取該院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用局部亞低溫方法治療的DAI患者140例,隨機平均分為亞低溫治療組和常規治療組,亞低溫組分別給予不同時間的局部亞低溫治療。與常規治療組進行比較,統計治療結果并判定療效。結果局部亞低溫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有效率(60%)明顯

    中外醫療 2014年22期2014-02-23

  • 環孢霉素A在改善彌漫性軸索損傷治療中的效果觀察
    53000彌漫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指頭部受到外傷作用后,使顱腦產生旋轉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腦組織內部發生剪力作用,引起神經軸索和小血管損傷,而產生的一種彌漫分布于腦白質、以軸索損傷為主要改變的腦實質損傷[1]。DAI是常見的重型顱腦損傷類型,具有很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國內外已有動物實驗表明環孢霉素A能有效減輕彌漫性軸索損傷。該文對2009年1月—2011年12月間采用環孢霉素A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的98例患者的

    中外醫療 2013年8期2013-08-20

  • MRI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急診診斷價值
    MRI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急診診斷價值王 軍(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中醫院放射科,四川 廣安 638001)目的 探討MRI在腦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急診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6例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分別使用CT和MRI對患者進行檢測,比較兩種方法的檢查結果。結果 本組86例患者分別用CT和MRI檢查,發現CT檢查共發現141個病灶,其中腦深部病灶所占比例為7.1%,非出血性病灶所占比例為6.4%,MRI檢查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29期2013-07-02

  • 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臨床研究進展
    5000)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臨床研究進展徐 銳(廣西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廣西 欽州 535000)彌漫性軸索損傷(DAI)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顱腦損傷,其發生機制已基本明確。目前,醫學界對DAI的研究已經達到較高的層次,能夠從亞細胞及分子層次出發對其展開研究,這使得我們對于DAI的病理生理過程越發的了解與認識,同時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與發展,DAI的早期診斷已成為可能,根據其病理生理特點干預病變進展的治療措施對降低DAI病死率及致殘率具有重要意義。彌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17期2013-01-24

  • 應用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診斷大鼠錐體束損傷
    P)單位面積陽性軸索數和陽性染色軸索面積百分比、神經絲(neurofilament,NF)68平均光密度和積分光密度改變規律。 結果 實驗組錐體束軸向彌散(axial diffusivity,AD)、各向異性分數(fraction anisotropy,FA)和相對各向異性(relative anisotropy,RA)呈持續性下降,傷后72h達到最低值(P<0.05),此與β-APP及NF68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指標變化趨勢相對應。相關分析證實AD、FA

    法醫學雜志 2012年4期2012-11-18

  • 彌漫性軸索損傷的早期診斷與治療
    3400腦彌漫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由于外傷使顱腦產生旋轉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在腦組織內產生剪切力,導致神經軸索受損,甚至斷裂,毛細血管撕裂等損傷特征,傷后立即出現意識障礙是其典型臨床表現。目前,DAI被認為是導致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障礙、植物生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診斷和治療困難。如何有效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減低其致死及致殘率,是顱腦損傷治療的一個重要課題[1]。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神經外科2007-01-20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年4期2012-01-23

  • 大鼠腦彌漫性軸索損傷后早期病理學的研究
    7)大鼠腦彌漫性軸索損傷后早期病理學的研究陳仁輝(福建警察學院刑事科學技術系,福建福州 350007)目的:探討大鼠腦彌漫性軸索損傷(DAI)后早期軸索病理學改變及c-Fos蛋白的變化,為DAI的早期法醫病理學鑒定尋找新的依據1方法:參照Marmarou的打擊負荷傷模型,建立大鼠DAI動物模型1運用神經纖維特殊染色法觀察軸索的病理學改變,并運用免疫組化SABC法觀察c-Fos的變化1結果:嗜銀染色于打擊后1 h即可觀察到部分神經纖維不規則增粗、腫脹、少數斷

    懷化學院學報 2011年2期2011-09-25

  • 56例彌漫性軸索損傷臨床特點與預后分析
    15001彌散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nal illjury,DAI)是外傷直接引起的腦白質廣泛性軸索損傷[1]。在重型顱腦損傷中占28% ~ 42%,死亡率高達39.3%,致殘率達25.0%,臨床治療尚無明確有效藥物和措施,多數患者預后不佳。筆者所在科室2004年1月~2010年月6月收治56例DAI患者,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男44例,女12例;年齡最大75歲,最小17歲,致傷原因多為車禍及墜落。臨床表現:①意

    中國醫藥科學 2011年17期2011-08-15

  • 軸索損傷在大鼠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不同時期的動態變化及意義*
    細胞增生和繼發的軸索損傷。近年研究認為在MS患者及其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動物模型發病早期即有軸索損傷,與炎性破壞有關[1],并發現異常磷酸化tau蛋白與慢性緩解復發EAE和繼發進展MS中神經元和軸索缺失相關,導致組織變性,使疾病向慢性階段進展[2]。我們擬建立EAE大鼠動物模型,用免疫組化方法測定發病早期軸索損傷的標記物β-淀粉樣前體蛋白(β-amyloid pr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1年12期2011-07-31

  • 彌漫性軸索損傷診療①
    0031)彌漫性軸索損傷(DifuseAxonal Iniury,DAI)是指頭部受到外傷作用后,主要彌漫分布于腦白質、以軸索損傷為主要改變的一種原發性腦實質的損傷。廣泛性白質變性及死亡率高為其特點。下面就我院近幾年對該病的診療及未來進展方向作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齡19~52歲,平均35.5歲,發病原因均為顱腦外傷。1.2 臨床表現DAI占重型顱腦損傷的近1/5,是僅次于繼硬膜下血腫的致死性顱腦損傷,最

    中國衛生產業 2011年11期2011-05-16

  • 彌漫性軸索損傷42例臨床分析
    文剛 武強彌漫性軸索損傷是外傷直接引起的腦白質彌漫性損傷,是一種原發性腦損傷,也是閉合性腦損傷的嚴重類型之一。以其較高死亡率和致殘率而引起臨床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已是神經外科研究的熱點之一。既往依賴病理學診斷,近年來由于CT、MIR的廣泛應用,使臨床診斷成為可能,充分認識彌漫性軸索損傷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影像學特點有助于提高診治水平?,F對陽谷縣中醫院近5年來收治的42例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及有關文獻進行分析。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男34例,女

    當代醫學 2011年24期2011-04-01

  • 彌漫性軸索損傷28例診治體會
    77300彌漫性軸索損傷28例診治體會劉培東 宋厚俠 賈繼強 李貴俠 褚衍勝 王緒超山東棗莊市嶧城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棗莊 277300目的分析總結彌漫性軸索損傷(DAI)的診斷、治療特點。方法對2006-01~2010-01收治的28例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的受傷方式、臨床表現、影像學及治療特點進行分析。結果死亡16例,植物生存2例,重殘6例,輕殘2例,恢復良好2例。結論彌漫性軸索損傷具有意識障礙嚴重,診斷和治療困難,預后差,其致殘率、植物生存發生率及病死率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年7期2011-02-11

  • 彌漫性軸索損傷臨床研究現狀
    0050)彌漫性軸索損傷臨床研究現狀鄧 磊(天津市天和醫院神經外科,天津 300050)彌溫性軸索,損傷;臨床研究彌漫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在特定的外力作用機制下腦內發生的以神經軸索斷裂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于1982年由Adams等[1]正式命名。典型的DAI易發生在胼胝體、皮髓質交界區、上部腦干及基底節等部位[2]。其主要特征為軸索腫脹和軸索回縮球形成,伴腦實質不同程度的膠質細胞腫脹、變形,血管周圍間隙

    菏澤醫學??茖W校學報 2010年2期2010-08-15

  • 交通意外致彌散性軸索損傷 46例的診斷治療
    1月共收治彌散性軸索損傷 46例,占同期顱腦損傷的 3.24%,同期重型顱腦損傷的9.52%。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均為交通事故傷,其中男 32例,女14例,年齡 11~69歲(平均 40.38歲)。入院時全部處于昏迷狀態,GCS計分 3~5分 9例,6~10分 37例。1.2 體征 入院時雙側瞳孔散大者 6例,單側瞳孔散大者13例。一側肢體偏癱者 11例,四肢肌張力增高者 26例,單側巴彬斯基征陽性者 15例,雙側巴彬斯基征陽性者 23例

    中國實用醫藥 2010年29期2010-08-15

  • 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臨床分析40例
    21)腦部彌漫性軸索損傷是頭部特殊外力作用下,發生以神經軸索斷裂、腫脹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神經損傷,是顱腦損傷后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1]。本研究通過對收治的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治療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選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40例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15~70歲,平均年齡(46.7±12.1)歲,受傷原因:交通事故傷33例,高空墜落傷5例,重物打擊傷2例。所有

    中國醫藥指南 2010年20期2010-08-03

  • 彌漫性神經軸索損傷 60例診治體會
    0140)彌漫性軸索損傷(DAI)是一類特殊類型的顱腦損傷,診斷與治療較困難,病情危重,患者持續昏迷時間長,傷殘率和病死率極高。2005年6月~2008年10月,我院共收治 60例 DAI患者,現將救治情況報告如下。臨床資料:本組男 32例、女 28例,年齡 15~65歲、平均40歲,受傷時間 1~24 h。其中車禍傷 36例,墜落傷 6例,打傷 18例。入院時 GCS評分 3~8分 32例,9~12分 20例,13~15分 8例,均不同程度昏迷,昏迷時間

    山東醫藥 2010年25期2010-04-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