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稿本

  • 閬中仙苑 志書之珍
    貴文獻,目前僅以稿本形式保存于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該方志填補了現在文獻著錄的缺失,包括補充了新中國成立后所撰新方志所缺的民國16年至37年的相關歷史資料,成為研究閬中歷史的重要文獻。關鍵詞:稿本;《閬中縣志》;賀孔修;朱度昭閬中,這座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古城,因“閬山四合于郡,故曰閬中”[1];又因“唐時魯王靈?、滕王元嬰以衙中卑陋,遂修飾宏大之,擬于宮苑,是之謂隆苑。其后以明皇諱隆基,改曰閬苑”[2]。優越的地理環境、“風水之城”,孕育了無數英才

    文史雜志 2023年4期2023-07-06

  • 一簑煙雨任平生
    。關鍵詞:刻本;稿本;抄本,鄉邦文獻盛世修史,乃自古以來的傳統。明修《永樂大典》,清修《四庫全書》,皆為后代保存文獻無數。今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續繼其志,在文化強國的背景下,將其所藏古籍文獻目錄匯編成《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藏線裝書圖錄》(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一書,既與讀者方便,又摸清了自己的家底,一舉兩得,善莫大焉。四川刻書,淵源有自。從宋代以來,四川一直都是刻書的中心,第一部《開寶大藏經》即刻于成都。今眉山所刻宋版之書,是藏書家奉若拱璧之寶。

    文史雜志 2023年2期2023-05-30

  • 趙之謙《憫蟻》《謁陸放翁祠》《風癡感賦三首》自作詩長卷稿本圖考
    三首》自作詩長卷稿本墨跡圖像,補證了相關詩作的準確創作時間,新發現趙之謙的詩文稿自用印一方,考證了《悲庵居士詩?!返陌姹竞瓦f藏情況,并勘誤文字一處,補充了缺失的詩作標題等相關史料,添補了趙之謙在浙江瑞安時期的生活、創作、交游的關鍵史料。一、趙之謙《憫蟻》《謁陸放翁祠》《風癡感賦三首》自作詩長卷稿本概述筆者深入研讀家藏《二金蝶堂遺墨》,發掘出趙之謙《憫蟻》《謁陸放翁祠》《風癡感賦三首》自作詩長卷稿本(圖1,以下簡稱“詩長卷稿本”)圖像[1]。1949年以后,

    書畫世界 2023年1期2023-03-15

  • 關于古籍稿本保護與利用的一點看法
    十年,并負責館藏稿本、抄本的整理工作,積累了些許心得,現談談關于古籍稿本利用與保護的一點看法。認識稿本:古籍稿本值得珍視什么是稿本?稿本、抄本與寫本是極易混淆的三個概念。稿本是經作者本人撰寫、修改、謄錄,或經第三者代為謄清的古籍,具體就稿本而言,又可細分為:手稿本、清稿本和修改稿本三類,亦有人將之劃分為初稿本、修改本和定稿本。抄本則是以某種底本作為依據,謄錄抄寫而成的再傳本,即為抄本;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底本可能是稿本,也可能是其他的抄本。稿本與抄本之間最

    藏書報 2022年38期2022-11-16

  • 西南大學圖書館藏《說文解字六書論正》版本考*
    李森、李弘毅《論稿本〈許氏說文解字六書論正〉的文獻價值》[2]對該書的某一版本進行過簡單介紹外,僅有部分書目對之進行過著錄。從目前所掌握的資料看,該書存世共三個版本,分別收藏于上海圖書館(以下簡稱“上圖本”)、西南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西南本”)及臺灣“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本文所討論的是第二個版本。1 版本概況此本今藏西南大學圖書館,共24冊。從行款版式上看,大小字不等,每字先列篆文大字。次為楷體中字,包括楷體字頭、《說文解字五音韻譜》(以下簡稱《韻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22年6期2022-06-09

  • 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王重民先生《楊守敬雜文集》稿本述略
    《楊守敬雜文集》稿本。作為早期研究楊守敬的學者,王重民最早研究楊守敬的個人著述、藏書及題跋,關注其版本目錄學成就,1928年發表相關論文《楊惺吾先生著述考》《史略??痹洝贰度毡驹L書續志》,1930年出版《日本訪書志補》一書?!稐钍鼐措s文集》包括“訪書續志”“楊守敬致倪文蔚信札”“楊惺吾先生著述考”三部分內容,筆者對其輯錄撰寫時間、相互關系、文稿修改成書、??眱r值等情況進行考察,藉此探知王重民早年開展楊守敬研究的學術概貌。1 研究楊守敬的緣起楊守敬(183

    晉圖學刊 2022年2期2022-02-08

  • 《敬吾心室鐘鼎款識》稿本析論 兼及《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續編諸問題
    吾心室鐘鼎款識》稿本,六冊,清道光年間朱善旂編集,現藏于上海圖書館。書高39 厘米,寬25.8 厘米,封題“敬吾心室鐘鼎款識”,金鑲玉裝。據朱善旂自書題識,此稿本為道光年間續編《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產生的兩部底稿之一,另一部經龔自珍、陳慶鏞、吳榮光先后編纂,道光二十二年(1842)由吳榮光在粵刊刻為《筠清館金石文字》(以下簡稱《筠清》)。稿本對于厘清《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續編史實及相關文本、《筠清》編纂過程,提供了一手文獻和研究線索。朱善旂(1800―18

    新美術 2021年5期2021-11-25

  • 豬飼彥博《史記歷書管窺》稿本與刻本考
    書館藏有《管窺》稿本一部,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有《管窺》刻本一部。這不僅有助于全面、系統評介《管窺》的學術成就,也為考察《管窺》從稿本到刻本的一系列變化提供了堅實的文獻基礎。從學界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還未有論著涉及過《管窺》的稿本,對《管窺》刻本的研究也極為稀少。國內僅有楊海崢對《管窺》的刻本做過簡短的介紹。[2]日本櫛田夏織對豬飼彥博做過專題研究[3],然其文著重探討豬飼彥博的考證方法,對于《管窺》的稿本信息及該書由稿本到刻本的一系列變遷,則未置一詞。由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21年2期2021-10-13

  • “通人之書:沈曾植遺墨展”觀后記
    生六句壽膳敘》清稿本與錢先生所見“手稿”之關系首先談談《珊安先生六句壽*敘》。這篇壽序已收入錢先生編校的《海日樓文集》卷四。據題注。錢先生所見此敘有兩本一是孫德謙整理的文集紗本二是沈曾植的“手寫清稿”。他根據兩本異同推斷“清稿則為定稿”,故整理此領時以后者為底本。這次展出的“清稿本”顯然也接近后者,其中的修改痕跡甚多,而錢氏所見清稿本對應的往往正是遺星展清槁本臨改后的面貌。然而遣墨展清稿本與《文集》并非完全一致,如果不是錢先生整理時出了疏漏,那么遺墨展清槁

    藏書報 2021年21期2021-05-30

  • 《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講義稿本將在滬上拍
    清先生的完整講義稿本——《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近日將在上海嘉禾拍賣公司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亮相。這本手稿的發現,開啟了朱自清先生學術研究之新境?!吨袊挛膶W研究綱要》共143頁,主要分三部分:其一是鉛印綱要目錄;其二是作者手寫講稿,這也是本冊稿本的精華所在,共有130頁;其三是手寫綱要。另外還有剪貼詩歌,及馮乃超詩歌稿數頁。封面有“十八年”字樣。前面綱要中有幾小時講完字樣,顯然為1929年講課所用,同時也是存世最完整本。鉛印綱要目錄豎式打印,打印框左邊有“

    藏書報 2021年27期2021-05-30

  • 家藏本《明詩偶鈔》的故事
    州名士楊引傳的抄稿本,比較珍貴。丁丙在《善本書室藏書志》提出四條善本標準:舊刻,精本,舊抄,舊校??娷鯇O《蠹魚篇》提出善本標準:凡刻于明末以前者為善本,明以后則不稱;抄本不論新舊均稱善本;批校本和有名人題跋者;日本、朝鮮重刻之中國古籍。按照上世紀70年代中國圖書學界提出的善本“三性”“九條”,家藏《明詩偶鈔》亦屬善本。古籍拍賣專家拓曉堂先生一直認為,有故事的藏品才更有價值。家藏《明詩偶鈔》抄稿本便有三個方面的故事?!睹髟娕尖n》抄稿本作者即《浮生六記》稿本

    藏書報 2021年9期2021-05-30

  • 《明代詩文集珍本叢刊》與版本學研究
    ,明抄本18種,稿本8種。其中刻本占絕大多數(76%),其刊刻時間分布與明代版刻發展史大體一致,正德以前很少,嘉靖以后較多。明代十六帝十七朝(英宗兩度稱帝),《叢刊》包括了十朝的刻本,除了建文、洪熙和泰昌三朝因時間太短而極少刻本之外(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三朝別集僅有一部泰昌刻本),另有永樂、宣德、景泰和天順四朝未收。在《叢刊》所收刻本中,正德以前的版本之珍稀自不待言(據文化部《古籍定級標準》,正德以前刻本均為二級甲等,僅次于宋元本),嘉靖以后的刻本

    藏書報 2021年36期2021-05-30

  • 沈曾植手記文獻在京浙展出
    曼陀羅軀詞》未刊稿本,《記溫州館二月初九夜事》稿本,《尚書公跋陸清獻公墨跡》稿本等。另外,所使用的箋紙紋飾多樣,各不相同,手稿有的正反兩面書寫,有的寫在用過的信封上,一則可見前人敬惜字紙之意,二則也可以看到沈曾植對于書寫的癡迷,隨時隨地,筆不離手。通過這些手稿,可以看到沈曾植學問涉獵之廣博精深。這些手稿文獻也是研究沈氏平生的絕佳資料。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興人。字子培,號乙庵,晚號寐叟,別號甚多,有160多個。沈曾植在晚清學術上占據領袖地位。

    藏書報 2021年19期2021-05-30

  • 羈旅·苦吟·至性——莊棣蔭及其?耕余漫草?
    睹張國琳先生???span class="hl">稿本,對莊棣蔭參與社團、交游范圍、詩學理念,以及?耕余漫草?的抒寫內容、美學特征等,作了初步的探析。茲述于下。一莊棣蔭出身“衣冠門第”④許毓麒:?莊貽華上舍歿于臺北?(四首)之三。莊棣蔭著,張國琳????耕余漫草?稿本,2020年,第219頁。、七世書香。高祖一鳴公,系清嘉慶戊午(1798)科舉人、大挑二等選授羅源教諭;祖父志謙公,系清道光乙未(1835)科進士、兵部員外郎、欽賜太仆寺郎;母林氏,系臺北板橋望族林國華的愛女、清幫辦臺灣撫墾大

    臺灣研究集刊 2021年4期2021-01-06

  • 黨晴梵《明儒學案表補》版本考述
    明儒學術之探討》稿本一種。與之相關,筆者還在民國雜志《廿四月刊》1935年第1/2期上發現黨晴梵先生《明人學術之探討(續)》一文的鉛印稿。為了引起學界對黨晴梵及其著作思想的關注,現根據所見,對黨晴梵《明儒學學案表補》及以上相關版本情況及其源流關系予以考述。一、《明儒學案表補》的兩個版本黨晟教授處所藏《明儒學案表補》有兩種寫本。一個是出自黨晴梵手跡的本子,另一個是別人代為謄清、并經黨晴梵校訂的本子,兩個本子均為已結集但未正式刊印發行的稿本。另外,可能還存在《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3期2020-01-02

  • 工筆畫:細膩的表達
    筆畫一般先要畫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反復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敷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先用狼毫小筆勾勒,然后隨類賦彩,層層渲染。無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筆畫中占有重要地位。與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關注細節,注重寫實,從而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 ?在中國畫中,畫工筆畫是不容易的,要花很多功夫,也要求畫者有較深的功力和耐心。(摘自《浙江老年報》)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46期2019-09-10

  • 《[宣統]湖北通志》的纂修過程
    鍵詞:湖北通志;稿本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省圖書館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807,項目名稱:湖北通志稿本研究)研究成果。1 《[宣統]湖北通志》纂修過程《[宣統]湖北通志》在清光緒六七年就已倡修,其后因種種原因,幾番設局議修,耗時四十年,經手十數人,至民國才行刻印?!禰宣統]湖北通志》一百七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呂調元、劉承恩修,張仲炘、楊承禧纂,民國十年刻本。然其志前序、后序、凡例卻皆未交待明白前期幾十年之編纂經過。今粗覽各家著述,列修志及相關事件年表如下:

    卷宗 2019年20期2019-08-22

  • 黑龍江大學圖書館藏張鳴珂詩集稿本考述
    《寒松閣詩集》;稿本;批注摘?要:稿本或鈔本上的評語可以作為考證該書成書過程的重要資料。文章概述了張鳴珂與《寒松閣集》的詩集稿本,詳細比對了稿本與刻本的不同,可進一步還原其成書過程,可謂彌足珍貴。黑龍江大學圖書館收藏有張鳴珂的稿本《寒松閣詩集》,曾經好友張文虎、勒深之等批校題跋,且于刊刻時多有采納,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同時,經考證該書與上海圖書館藏一卷本《寒松閣詩》為同一部書,分藏兩地。中圖分類號:G2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9年2期2019-06-13

  • 南京圖書館藏稿本《光福志》考
    稿抄本形式流傳,稿本自同治九年后鮮有人知。今南京圖書館藏稿本《光福志》為徐傅最后編定之謄清稿本,內容首尾完具,版本意義重大。文章以南京圖書館藏稿本《光福志》為研究對象,對其作者進行了考辨,敘述了其編纂流傳過程,揭示了南京圖書館藏本的獨特價值,并推測了南京圖書館藏本的批校者或為葉昌熾。中圖分類號:G2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1-0138-03關鍵詞:《光福志》;稿本;南京圖書館;葉昌熾傳世的蘇州光福鎮舊志共有兩部:一是徐傅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9年1期2019-03-14

  • 稿本《九經索引》到理雅各《中國經典》的“漢字與短語”*
    與短語”的原中文稿本名叫《九經索引》(Manuscript and Concordance to the Nine Classics),目前藏于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加拿大學者瑪麗蓮·伯曼(Marilyn Bowman)教授②瑪麗蓮·伯曼教授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探尋理雅各的原始文獻和圖片,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理雅各人生中的艱難時刻,以此透析理雅各的性格以及某些極端事件對他人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撰寫全新的理雅各傳記。感謝瑪麗蓮·伯曼教授提供的信息,原始稿本的網址見h

    國際漢學 2018年3期2018-10-10

  • 新聞專題對稿本的要求
    摘要:專題稿本寫作是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任何一檔新聞專題片都離不開稿本,而所有稿本又都是為片子的制作而寫的。同任何文章相比,新聞專題稿本從構思到形態到表述,都有自己的鮮明特征,即不同于任何文體。關鍵詞:新聞 專題 稿本 要求新聞專題片稿本寫作有特殊的寫作要求,其他文體寫得不好的,新聞專題稿本一定也寫不好。其他文體寫得很漂亮的,電視新聞專題的稿本也未必能寫得好。業內一些寫不好稿本的人,會約作家來幫著寫,但也未必能寫出進入編輯環節的新聞專題

    參花(上) 2018年9期2018-09-13

  • 新聞專題對稿本的要求
    章相比,新聞專題稿本從構思到形態到表述,都有自己的鮮明特征,即不同于任何文體。紙媒的新聞稿寫好了就可以付印,新聞專題片乃至所有電視節目的文本不行,寫好了不能直接播出,需要轉換為另外一種與視聽符號相結合的形態,通過電視的音頻、視頻通道傳輸出去。關鍵詞:新聞 專題 稿本 要求聲畫結合的綜合傳播效果,是電視語言綜合優勢的核心。這個綜合效果取決于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是充分發揮電視語言中每一種手段的獨特表現力,二是恰到好處地協調各手段之間創造性的合作關系。但是,電視語

    參花(下) 2018年8期2018-05-14

  • 《共產黨宣言》創作中三個稿本的比較
    過程中存在著三個稿本:《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共產主義原理》和《共產黨宣言》。其中第一個稿本是由恩格斯起草并于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隨后根據各個支部提出的意見,恩格斯于1847年10月底至11月初完成了第二個稿本;最后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在前兩個稿本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和完善,最終于1848年2月完成《共產黨宣言》并問世。這三個稿本都是為了體現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綱領和章程而存在,其中都展現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科學共產主義的思想。但是,這三個稿本之間還存在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 2018年3期2018-02-07

  • 翁方綱稿本《說部雜記》考略
    圖書館所藏翁方綱稿本《說部雜記》,包括十七篇小說札記和三篇集部提要,該書不但對我們了解翁方綱所參與的四庫提要纂修活動頗有幫助,而且為我們研究《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的早期編纂史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關鍵詞 《說部雜記》 小說 翁方綱 稿本分類號 G256.22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11.018Simple Textual Research on WengFanggang Manuscripts Shuobuz

    新世紀圖書館 2017年11期2017-11-22

  • 差異何其微妙:《蔣介石日記》(手稿本)與《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的對比
    蔣介石日記》(手稿本)與臺灣“國史館”的《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以下簡稱《事略稿本》)最為研究者看重,因此亦在新近研究中被廣泛運用。由于《事略稿本》中大量摘錄了蔣介石日記,故在內容上二者存在相當的重合度。所以不少學者在研究過程中將二者等同起來,甚至在未參閱《蔣介石日記》(手稿本)的情況下,僅憑《事略稿本》中摘錄的蔣日記部分去思考問題。殊不知,《事略稿本》在編纂過程中雖然摘錄了大量蔣的日記,但出于種種考量,對于其中相當多的部分進行了改動。這些改動中,

    浙江檔案 2017年4期2017-01-30

  • 漢官私印泥封考略稿本小議
    漢官私印泥封考略稿本小議□杜曉軍郭曉普The ten volumes of“Brief Introduction of Officials’ Private Seal” was collaborated by WU Shifen and CHEN Jieqi, being published in the thirtieth years of reign of Emperor Guangxu in Qing Dynasty. Weifang Municip

    收藏家 2016年9期2016-10-27

  • 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春在堂全書》稿本述略
    藏《春在堂全書》稿本述略程蕓李越(武漢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有俞樾《春在堂全書》的部分稿本,是經由近代日本漢學家島田翰流入日本的,其上批改累累。將之與俞樾著述的通行本相比較,可見出稿本的修改過程,以及俞樾為詩為文的嚴謹態度,亦可體會到一代大儒的精密文思。而若將之與俞樾其它已知稿本相比較、對讀,不少異同亦值得細思、推究,可發掘出更豐富的歷史信息。這些既顯示了稿本的獨特價值,也為進一步拓展相關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資料。俞樾春在堂全

    長江學術 2016年2期2016-10-17

  • 張惠言《茗柯文編》的稿本到刻本
    言《茗柯文編》的稿本到刻本李成晴(湖南大學 岳麓書院, 湖南 長沙 410082)張惠言去世后,其甥董士錫據張惠言遺稿編集,厘定為《茗柯文編》初、二、三、四諸編,并謄清為定稿本,嘉慶十四年《茗柯文編》初刻本便是據董編稿本刊刻。董編稿本先后經劉氏嘉業堂、黃節、葉恭綽遞藏,后歸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取稿本與初刻本相比勘,可以研究《茗柯文編》從稿本到刻本衍生過程中的沿承與新變:稿本中的大量評點唯有簡短之評尚保留,被刻為眉批;刻本基本上忠實稿本原文及符號,但也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9-23

  • 今存稿本《聊齋志異》修改芻議
    龔逵摘要:今存清稿本《聊齋志異》是在初稿本《聊齋志異》的基礎上隨抄隨改修訂而來的,這意味著清稿本中除了他人代抄部分保留了一些初稿本的文字,其他內容與初稿本存在巨大差異。關于清稿本《喬女》篇篇后跋語的批點者,袁世碩推測是王洪謀,筆者認為值得商榷。此批點者對《聊齋志異》原文有較多涂改,對其涂改的文字應該認真區別辨認。關鍵詞:聊齋志異;稿本;修改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識碼:A今存的稿本《聊齋志異》,研究者多稱之為“手稿本《聊齋志異》”,確切地說是《

    蒲松齡研究 2016年2期2016-07-26

  • 編輯制作優質黨員干部遠程教育課件應嚴把三關
    出選題規劃,搞好稿本撰寫,推動技術規范,確保教育課件思路新、質量優、評價好,從而有效提升遠程教育服務農村牧區、服務黨員干部群眾的功能和水平。編輯制作;遠程教育;課件;選題規劃;稿本撰寫;技術規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開發教學資源、制作教育課件是開展遠程教育工作的源頭活水,是遠程教育能否吸引群眾、取得實效的前提條件。圓滿完成教育課件拍攝、編輯和制作工作,創作出優質教育課件,應牢牢把握選題規劃、稿本撰寫、技術規范三個關鍵環節。一、突出針對性,把好選題規劃關遠

    科學中國人 2016年18期2016-07-13

  • 徐時棟稿本《尚書逸湯誓考》四種提要*
    劉 云徐時棟稿本《尚書逸湯誓考》四種提要*劉 云一、逸湯誓考二卷《尚書逸湯誓考》二卷。清同治三年(1864)煙嶼樓初稿本。一冊。紅色套格紙,版心鐫“煙嶼樓初本”。版框高19.2厘米,寬14.1厘米。半葉十行,每行二十一字,雙行小字字數同,上下黑口,左右雙邊,雙對黑魚尾。毛裝。開本高27厘米,寬18.8厘米?!傲?泉”朱文方印、“甬/上”朱文豎橢圓印、“同/叔”朱文橫長方印。卷端原題“鄞徐時棟同叔學 男隆壽平甫校字”。此書卷中有涂抹修改痕跡,具有稿本的版本形

    天一閣文叢 2016年0期2016-03-16

  • 偶 存(一)
    先生收藏的王嘯蘇稿本《偶存》,原件共計五百余頁,分為詩詞、書札、隨筆、雜記、藏牘等類,并有《先考行述》、《先妣事略》、《萱堂余錄》、《先兄事述》等家世文獻。本刊自本期起,陸續整理刊布。本期原稿有封面,題為“偶存:散文,時十三年五月,劬學齋主”。系作者于1924年5月所謄抄的傳記、行述、墓志銘,對余子昭、周詠恂、周象衡、道濟、李瑞生、楊昌濟諸人的交往始末、生平事跡、治學著述等均有述及,是有關湖湘文化名人的重要傳記資料。關鍵詞:王嘯蘇;《偶存》;稿本;傳記文獻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6年7期2016-03-08

  • 偶 存(二)
    先生收藏的王嘯蘇稿本《偶存》,原件共計五百余頁,分為詩詞、書札、隨筆、雜記、藏牘等類,并有《先考行述》、《先妣事略》、《萱堂余錄》、《先兄事述》等家世文獻。本期《偶存(二)》系作者對王葆心、李澄宇、席啟駉等人的酬唱、懷念詩作。稿中有小標題“辛未詩錄”,大約作于民國二十年(1931)前后。關鍵詞:王嘯蘇;《偶存》;稿本;傳記文獻寄懷王季薌教授武昌文獻湖南北,吾宗大有人。博觀齊倚相,強識媲靈均。朝士青衫舊,(曾官學部主事。)詞流白發新。云山訪遺稿,風義足千春。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6年8期2016-03-07

  • 稿本《郭康介公遺集》研究
    264003)明稿本《郭康介公遺集》研究譚曉君(煙臺圖書館,山東 煙臺 264003)科學論證了煙臺圖書館所藏《郭康介公遺集》為明稿本,并與清刻本進行了比對,分析了明稿本的文獻價值。郭宗皋 明稿本 文獻價值煙臺圖書館在全國古籍普查工作中,從館藏殘書中整理出大批珍貴膠東文獻,如福山郭氏、牟平孔氏兩大家族的家族文獻。這些文獻,多是稿抄本,沒有刊刻行世,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明稿本《郭康介公遺集》就是這批珍貴古籍的代表。1《郭康介公遺集》概介煙臺圖書館所藏明稿本

    圖書館學刊 2016年12期2016-02-13

  • 廣雅書局據稿本刊刻書籍述論
    雅書局搜訪和刊刻稿本,反映了書局刻書的旨趣與特色,有功于珍籍的保存與流傳。這些稿本或由局中通儒碩彥搜遺訪佚而得,或與參加局事或廣雅書院事務者有特殊淵源。諸書涵蓋四部,以史書為多,經學著作次之,體現了書局刻書的主要方向和刊刻“有用之書”的要旨。書局選刻當時學人新近著作稿本,很大程度上緣于主持刻書者和訪書者對清人成果的推重。這些稿本著作或由廣雅書局初刻而面世,或因書局刊刻而得以更廣泛流傳。[關鍵詞]廣雅書局;廣雅叢書;稿本[中圖分類號] G256.1[文獻標志

    圖書館界 2015年5期2016-01-25

  • 何謂“寫本”
    、活字本,也不是稿本或依據其他版本錄寫的抄本,所以稱之為寫本。宋代以前,寫本與抄本、稿本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宋元以后,寫本特指抄寫工整的圖書,如一些內府圖書并無刻本,只以寫本形式傳世,例如明代的 《永樂大典》、 清代的 《四庫全書》 以及歷朝實錄等。寫本的概念還有以下三種情況需要注意。一、唐代以前,書籍生產都靠手寫傳抄,無所謂刻本印本,故統稱為寫本。唐代以后,刻本漸行,至宋代而盛。但唐、宋時期手寫傳抄的書籍,仍稱為寫本。二、無論時代早晚,刻印本是否盛行,書籍

    同學少年·作文 2015年9期2015-12-08

  • 何謂“寫本”
    、活字本,也不是稿本或依據其他版本錄寫的抄本,所以稱之為寫本。宋代以前,寫本與抄本、稿本無較大的區別;但宋元以后,寫本特指抄寫工整的圖書,例如一些內府圖書,并無刻本,只以寫本形式傳世,如明代的《永樂大典》、清代的《四庫全書》以及歷朝實錄等。寫本的概念還有以下三種情況需要注意。一、唐代以前,書籍生產都靠手寫傳抄,無所謂刻本印本,故統稱為寫本。唐代以后,刻本漸行,至宋代而盛。但唐、宋時期手寫傳抄的書籍,仍稱為寫本。二、無論時代早晚,刻印本書是否盛行,書籍的手寫

    同學少年·作文 2015年8期2015-12-08

  • 一部高質量的杜詩學文獻整理著作——《翁方綱〈翁批杜詩〉稿本校釋》評介
    批的《翁批杜詩》稿本一直被束之高閣,未曾有整理本問世。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教授賴貴三整理的《翁方綱〈翁批杜詩〉稿本校釋》一書彌補了這一空白。該書由緒論、正文、結論、附錄四大板塊構成。緒論部分主要介紹整理緣起,考述翁方綱事跡、著作傳世及其重要稿本、治學態度與方法、《翁批杜詩》稿本源流等,通覽全文,使我們對該書內容及其產生背景有了初步了解。正文部分為分冊校釋,整理者鈔錄所校釋十二冊的所有文字,包括目錄、款識、眉批、題記,并對?!抖旁姼接洝烦?,指明二本異同,方便

    杜甫研究學刊 2015年1期2015-11-14

  • E數據時代稿本文獻整理的必要性
    。不過,古代有些稿本文獻卻十分穩定。我在從事明清藝術史研究時,經常會接觸稿本日記、信札、題跋。時代越晚,未出版的稿本越多。日記雖然也有日后涂改的例子,但數量極少,這類文本總的來說很穩定。我們有時會在不同的書畫、碑帖、善本書上見到有微小差異的題跋,這可能是作者在表述相同的觀念時,略作修改,或是記憶上的誤差所致。但總的來說,題跋文本也相當穩定。至于信札,某年某月某日寫給某個特定人士的信札通常具有唯一性,作者一般不會,也很難會追回修改。這通信札如果留存下來了,就

    讀書 2015年12期2015-09-10

  • 視頻課制作程序及其規范
    的規范。1 編寫稿本視頻課稿本不能是簡單地照搬書本,通讀書本,而應該是精講書本,有重點、有難點地講解;視頻課的稿本應該具備電視語言,含有多媒體設計,集合主講、制作人員以及資源管理人員的智慧。(1)確定稿本內容在編寫稿本之前主講教師要先確定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以必需和夠用為尺度,著重講授課程的重點、難點,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2)課程結構和媒體設計在編寫稿本之前主講教師也要與制作人員進行研討視頻課的結構和媒體應用設計,要根據課程性質和特點,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合

    電大理工 2014年3期2014-03-30

  • 朱士端《齊魯韓三家詩釋》“稿本”管窺
    釋》兩種,一題“稿本”,一題“抄本”,彌足珍貴。本文就“稿本”加以論述。一、版本略述全書共計四冊,卻有三種紙張。第一冊,藍框格,版心下方印有“吉金樂石山房”;第二冊前三頁為紅絲格,之后與三、四冊紙質一致,無框格。相比之下,二、三、四冊開本比第一冊略大。觀其內容,實含三部書:第一冊,《齊魯韓三家詩釋》卷一至卷五;第二冊,卷六至卷十四;第三冊為《三家詩源流》一卷;第四冊則為《三家詩疑》一卷。在裝訂上,第一冊偶爾有頁次顛倒者。第二頁之內容,從“是以《鹿鳴》、《伐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4年3期2014-01-19

  • 李白詩異文考——以《唐詩三百首》為中心
    9首。以《全唐詩稿本》[4](以下簡稱《稿本》)所輯宋楊齊賢集注,元蕭士赟補注,明毛晉重訂之《李翰林集》為主要參校本并輔之以前賢時俊的研究成果,對這些詩中的異文逐一進行考辨:就詩人之際遇,詩作之意境,古體詩之聲韻,近體詩之格律等方面綜合考慮,最后給予是非優劣的明確按斷。一 五言古詩三首(一)《下鐘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詩句無異文。詩后附注有二:一為“終南山”,《稿本》增益:“《詩》曰‘終南何有?’毛萇曰:‘終南,周之名山,在長安南?!薄独畎自娺x》[5]

    中國韻文學刊 2011年4期2011-11-20

  • 論編輯權利及其保護
    體元素是指文本、稿本和定本。文本是既有的社會文化結構,是作者創作稿本和編輯編訂定本的基礎,也是讀者接受編本、進行閱讀闡釋的基礎;定本是編輯對作者稿本進行編修完善的出版物。由主體、客體所構成的這六種元素,在編輯學研究中被稱為編輯活動“六元”。編輯活動中的主體和客體關系,實際上是編輯活動構成要素的“六元”關系?!傲标P系簡單來說就是:作者以文本為基礎創作出原創性精神稿本,編輯則代表讀者、社會對作者的稿本進行加工完善形成定本。編輯學者王振鐸先生認為:“以‘六元

    河南社會科學 2011年2期2011-04-13

  • 羅振玉稿本《徐俟齋先生年譜》考略
    徐俟齋先生年譜》稿本的認定及價值。1 關于羅振玉和徐俟齋1.1 羅振玉的生平羅振玉(1866~1940年),祖籍浙江省上虞縣,客籍江蘇省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初字堅白,后改字叔蘊、式如、叔言,號雪堂、松翁、貞松老人,又稱永豐鄉人、仇亭老民。原籍浙江上虞縣(今浙江省上虞縣)永豐鄉。清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1866年8月8日)生于江蘇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縣),1940年5月14日卒于遼寧旅順。其為一博家、大家——農學家、教育家、考古學家、金石學家、敦

    圖書館學刊 2011年9期2011-03-18

  • 啟功、曾毅公舊藏《敦煌變文集》稿本述略
    集》的過程。通過稿本與出版本異同的對比分析,揭示出稿本的學術史價值。關鍵詞:《敦煌變文集》;稿本;啟功;曾毅公;敦煌學研究中圖分類號:I207.99文獻標識碼:A2008年11月,啟功先生所藏《敦煌變文集》稿本入藏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此事經媒體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反響,筆者因而有機會拜讀了曾毅公先生舊藏《敦煌變文集》稿本。茲將此二種稿本的概況簡述如下,以再現《敦煌變文集》的編纂過程。一、《敦煌變文集》的編纂背景變文是講唱故事類俗文學作品,約產生于初唐時期

    藝術百家 2009年4期2009-08-19

  • 不能冒失求之
    五種晚清日記,有稿本十種,抄本二種,原件都是上海圖書館藏品,外間不易經見。其余十三種絕大多數為舊刻本、舊印本,現在也很少流行了。日記是一種很能見出作者本色的作品,所以一向成為讀書界的寵物。但此書系《上海史資料叢刊》之一種,編者只從日記原文中摘錄關涉上海史事的片斷,每種日記咸不能首尾貫注。例如所收陸嵩的日記,原件稿本十冊,自一八五四年至一八八五年先后三十二年,選入此書卻只存五天,一共不足六百字。又,姚覲元日記,稿本十二冊,自一八七四年至一八九○年先后十七年,

    讀書 1983年6期1983-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