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干旱

  • 草原上為何難見大樹
    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量少。樹木在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區較難成活,且樹木死亡后,清除樹根會破壞地表的原生植物,導致土壤沙化。其次,干旱、半干旱地區由于成土母質富含碳酸鹽,在季節性的淋溶作用下,土體中碳酸鈣可向下遷移至一定深度,以不同形態累積為鈣積層,小樹根系無法穿透鈣積層便會枯死。在干旱的草原上種樹,不但難以改善生態,還會加速水分蒸發,加速草原干旱和退化。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 2023年9期2023-09-21

  • 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及適用新技術的應用
    99)我國干旱半干旱的地區面積逐漸變大,截至目前,已達到440 萬km2,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47%[1]。盡管我國在生態修復的方面投資不斷增加,但依然無法防止干旱半干旱地區面積持續擴大的腳步,因此需要強化植樹造林和旱地造林技術。受到實際地區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量少的問題,導致了成林成活率比較低的情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也為現如今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和節水保水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和有效優化。而強化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和植樹

    現代園藝 2023年4期2023-03-21

  • 半干旱地區森林撫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素的影響,我國半干旱地區森林植被的存活率較低,森林覆蓋面積不斷減小,難以發揮涵養水源和提高土壤質量的功能,使得當地的生態環境長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因此加強針對半干旱地區森林撫育的分析顯得尤為必要[1]。1 必要性做好半干旱地區森林撫育工作,可以發揮以下作用。1)提高森林植被存活率。在半干旱地區發展林業,所栽種的森林植被極易受到地區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而出現水分不足、成活率低、面積減小等情況。積極開展森林撫育,可以通過除草、疏松土壤、灌溉施肥等措施,滿足森林

    南方農業 2022年14期2023-01-04

  • 遼西半干旱地區植樹造林技術
    影響,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主要集中在內蒙古中部、陜西北部、遼寧西部、寧夏南部等地區。遼西地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形地勢和氣候較為特殊,降雨相對較少、陽光照射充足、晝夜溫差較大,因此氣候為半干旱。植樹造林是現階段改良生態環境,治理社會環境的重要手段,可以達到涵養水源、防風治沙、調節氣候、維護生態平衡等效果。因此在遼西半干旱地區開展植樹造林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半干旱地區,開展植樹造林工作有許多難題,受環境和氣候的制約,種樹的難度、樹苗的存活率等都無法得到保證

    園藝與種苗 2022年9期2022-11-27

  • 抓好生態綜合治理誓讓山更青水更綠 ——雅安市干熱河谷生態綜合治理紀實
    ,積極推動干旱半干旱地區和巖溶地區生態綜合治理,通過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工程建設治理措施,用林業建設、產業帶動等模式,全力推動干旱半干旱地區和巖溶地區生態綜合治理。其中,漢源縣旱區共治理3830畝,包含經濟林1115畝,生態林2379畝,景觀林336畝;石棉縣共治理石漠化面積4759.26公頃,包含人工造林1271.72公頃,封山育林3487.54公頃。護綠增綠優化生態效益筑牢綠色發展基礎在高海拔區種植杉木、欒樹、紅葉楊等防護林,提高了小流域森林覆蓋率,改

    綠色天府 2022年6期2022-07-14

  • 半干旱地區林業生態保護與修復
    156429)半干旱地區是指年降水量在350~500mm的地區,我國的半干旱地區主要在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這些地區降水量少,自然保護區密集分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要想提高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就需要逐漸完善當前生態環境的補償機制,從而充分發揮出自然環境保護的綜合效益,促使半干旱地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诖?,在半干旱地區實施林業生態保護工程建設,是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對于我國的林業資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半干旱

    林業勘查設計 2021年5期2021-12-28

  • 干旱影響下光能利用率模型模擬常綠針葉林總初級生產力的比較
    ~0.50)、半干旱地區(ID為 0.50~0.67)、半濕潤地區 (ID為 0.67~1.00)和濕潤地區 (ID為 1.00~2.00)。1.4 基于植被光合模型 (VPM)的 GPP 估算1.4.1 VPM模型 VPM模型是利用溫度、水分等環境因子以及渦度觀測碳通量數據,并且考慮了植被葉綠素吸收的光合有效輻射來估計GPP的1種光能利用率模型。VPM模型的一般形式有:式(5)~(8)中:GPP表示總初級生產力; ε表示最大的光能利用效率;FT、FW和F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21年6期2021-12-27

  • 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國土綠化的思考
    此對我國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綠化也成為重點的工作內容,需要對這項工作進行科學的規劃,使之能夠得到長期有效的實施,從而使我國綠化環境得到有效的改善。1 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綠化現狀1.1 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形成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包括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下的地區,這些地區面積覆蓋比較廣,占據了我國大部分的土地,包括了西藏、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和內蒙古等地區,還包括了河北和遼寧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的森林覆蓋面積比較小,喬木的覆蓋率更低,所以對環境的承載能力比較差。

    林業科技情報 2021年4期2021-12-22

  • 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分析
    00)1 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的重要性當前我國可耕種的土地在國土面積中的占比接近是13%,而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面積占比達到了50%以上。針對干旱半干旱地區而言,其地表植物覆蓋率相對較低,大部分地表處于裸露狀態,同時由于土地干旱而引發的土壤沙漠化現象尤為嚴重,而且沙漠化范圍持續擴大,進一步加劇了水土流失問題[1]。所以就需要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區自然生態環境,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擴大森林覆蓋率,優化當地的自然氣候,加強防風固沙,控制水土水流。通過抗旱造林不但能夠改善當地

    花卉 2021年10期2021-12-06

  • 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樹種選擇
    木材資源。干旱半干旱地區是我國自然環境的重要構成部分,由于其降水量較為稀缺,對造林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相關人員需要通過合適的樹種選擇應對該地的氣候特征。但是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區跨度較大,地形十分復雜,樹種選擇也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樹種選擇重視程度,促進抗旱造林工作發展。1 干旱半干旱地區樹種選擇概述干旱半干旱地區是根據降水量進行的地域劃分類別,其中半干旱地區降水一般在200~500 mm之間,干旱地區的降水量在200 m

    智慧農業導刊 2021年21期2021-12-01

  • 干旱半干旱地區植樹造林技術與科學管護
    用。我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因為受到氣候環境因素的影響,植樹造林的成活率低,采取何種造林技術以及如何加強后期的森林資源的管理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了加強對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建設,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應該采取適合的造林技術,同時提高后期的管控水平,真正發揮林木資源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1 干旱半干旱地區植樹造林的重要性1.1 能夠為人們提供重要的自然資源人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逐漸認識到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其不僅能夠改善當地的生態環

    河北農機 2021年10期2021-11-30

  • 雙超模型在東莊水文站控制流域洪水預報系統的應用
    流域地處半濕潤半干旱地區,流域分南、北兩支,流域洪水多為暴雨引發,但暴雨的分布不均勻,不同地區降水強度相差很大,徑流形成機制較為復雜。文章收集了東莊水文站控制流域場次暴雨洪水資料,采用劃分單元節點與雙超模型相結合的預報方法,初步建立了控制流域洪水預報系統,并采用近年洪水進行了洪峰、洪量、峰現時間精度評定,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關鍵詞:半干旱;半濕潤;單元;節點;雙超模型中圖分類號:S914文獻標志碼:B1流域概況東莊水文站位于古縣岳陽鎮東莊村洪安澗河上,屬黃河

    黑龍江水產 2021年5期2021-10-23

  • 青海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技術
    境復雜,且干旱半干旱地區面積廣闊,對經濟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青海高原因其自身地形因素特點,在干旱半干旱區域環境中主要集中分布著農業區域、柴達木盆地及青海環湖區域等。區域內地形因素比較復雜,界限分明,分布著林地環境和垂直氣候帶,該地區主要以干旱氣候為主,全年降雨較少,風沙頻發,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導致造林工作開展難度非常大,造林成活率較低。近年來,隨著西部開發建設工作的深入推進,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西部地區造林建設工作的開展狀況。為了進一步提高青海高原干旱半干旱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21年10期2021-10-12

  • 山西省北崖底水位站控制流域洪水預報系統的應用
    制流域地處北方半干旱、半濕潤地區,暴雨分布不均,其降雨徑流的形成過程較為復雜,既有蓄滿產流,又有超滲產流。文章根據北崖底水位站建站以來暴雨、洪水資料,采用劃分子流域結合雙超產流模型的方法,制作建立了北崖底水位站洪水預報系統,旨在為地區防汛、漁業災害防控提供參考。關鍵詞:半干旱;半濕潤;子流域;雙超模型;綜合瞬時單位線中圖分類號:S914文獻標志碼:C1 流域概況山西省北崖底水位站控制流域位于安澤縣和川鎮北崖底村沁河上,屬黃河流域沁河水系,地理坐標為東經11

    黑龍江水產 2021年4期2021-09-02

  • 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研究
    0結合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實際情況分析,無論是自然條件還是地質條件,均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環境惡化較嚴重,無法確保樹木種植后的成活率,影響著樹木生長情況,導致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自然條件較差。對此情況,我國林業部門引起重視,并加大研究力度,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全面實施抗旱造林技術,從本質上有效解決各項問題,逐漸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區自然條件,確保生態系統穩定性。一、地質處理在抗旱造林技術實施前,還需對干旱半干旱地區實際情況全面分析,有目的地開展植樹造林工作,并確保工作質

    探索科學(學術版) 2021年1期2021-07-12

  • 提高半干旱地區困難立地造林綠化策略探究
    林綠化現狀在對半干旱山區的地理位置、土壤情況進行研究后,在半干旱山區開展綠化造林,是提高困難立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適宜方法和途徑。半干旱地區一直存在著造林綠化效果不佳等問題[1]。在造林過程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不斷對半干旱地區造林的方法進行優化。其中的經驗包括雨季容器小苗造林,覆膜式造林以及實施密閉式封補類型造林。干旱無雨是導致造林工程失敗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由于造林資金不足,遠遠無法滿足造林的資金需要[2]。嚴重影響了整個造林綠化的前期準

    中國林副特產 2021年5期2021-03-30

  • 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立地難度較大的條件下造林技術要點
    于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常年降雨量小、土地貧瘠和生態環境較弱,在該地區造林必然會受到樹種、苗木、氣候、土壤、水文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造林成活率較低。因此,在造林技術應用過程中,要合理按照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情況,選擇合理的造林技術,從而提高造林技術效果和造林成活率。1 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苗木要求1.1 依據區域生態特性,精準選擇樹種在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過程中,要依據該地區域生態特性,選擇最為合適的樹林苗木,才能解決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

    現代園藝 2020年24期2020-12-21

  • 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
    00)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面積廣闊,達到445萬km2,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4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自然環境惡劣,冬春季節較長,夏秋季節較短,且水資源貧乏,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特殊的氣候導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存在嚴重的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現象,地區生態環境體系較為脆弱,不利于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林業工作人員積極引進多種先進技術,結合地區實際情況,開展造林工作,以期改善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等問題,優化地區生態系統。1 選擇具有抗旱能力的樹種在西北干旱半干旱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0年20期2020-12-18

  • 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方法應用及提高造林成活率措施
    造林方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營林生產中的應用干旱半干旱地區影響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很多,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其中客觀因素主要包括立地條件的影響和干旱缺水等因素的影響;主觀因素主要有造林方法、技術水平等,其中造林方法是影響造林成敗的關鍵因素。從生產實際來看,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播種造林應用較少,飛播造林由于造林成本低,如果選擇合適飛播時間、在有效的降雨及其他技術措施促進的情況下造林成效也是較好的。干旱一直是影響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原因,是影響生

    新農民 2020年11期2020-12-15

  • 遼西青山工程半干旱區域林業植被恢復技術
    工程,所以加強半干旱區域林業植被恢復技術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簡要總結遼西青山工程半干旱區域造林技術、苗木培育技術及苗木保護技術,以供參考。[關鍵詞] 青山工程;半干旱;造林;苗木培育[中圖分類號] X1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3-71-2青山工程的開展主要是為了改善遼西地區因礦業開發、亂砍濫伐等破壞的自然環境,所以,只有做好林業植被恢復技術在半干旱地區的合理運用,才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恢復當地森林植被覆蓋面

    鄉村科技 2020年23期2020-09-16

  • 綠意 從干旱的土 地 迸發 —— 雅安市漢源縣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綜合治理項目見成效
    成為了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區。惡劣的生態環境讓土地更加貧瘠,居住在這里人同自然界的關系急劇惡化。為加快推進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綜合治理步伐,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升生態建設成效,漢源縣自2015年度開始,先后3次被林業廳(現林草局)作為干旱半干旱生態綜合治理試點縣之一開展本試點項目。如今,經過幾年的統籌治理,漢源縣逐漸實現了治理區域國土增綠、農民增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綠意,從干旱的土地迸發延伸。規劃統籌 逐年治理逐年綠漢源縣干旱半干旱生態綜合治理的歷程要從201

    綠色天府 2020年6期2020-07-15

  • 西昌市長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態治理產業扶貧工程探討
    ,科學評估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狀況及特點規律,準確把握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修復的制約機制和技術難點,以生態和產業相融發展為導向,通過植苗造林的措施,因地制宜地實施長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態治理產業扶貧工程,努力實現治理區域國土增綠、農民增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一、基本情況西昌市干旱半干旱區大部位于安寧河沿岸,部分位于雅礱江沿岸,總面積約90135hm2。其中安寧河沿岸88108hm2,雅礱江沿岸2027hm2。該區域地形有形成“V”形幼年河谷、寬谷或階地等,海拔83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3期2020-05-13

  • 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樹種選擇、造林技術與節水保水措施
    惡化,使得干旱半干旱地區面積不斷擴大,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因素。我國在生態修復方面的投資不斷增大,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環境治理也在穩步推進中。為有效抑制面積擴大和降低土地沙漠化,植樹造林無疑是最佳方案。然而,由于氣候條件的制約,降水量少造成造林成活率低等問題已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課題[1]。近年來科學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與節水保水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加強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與節水保水措施研究就成為社會各界共

    吉林林業科技 2020年4期2020-02-15

  • 干旱半干旱區植被恢復技術途徑探討
    年來,很多干旱半干旱都存在植被逐漸消失的問題,導致干旱半干旱地區森林占地面積減少,不僅影響了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生態環境,還影響了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經濟及文化發展,故當地政府部門及相關工作單位都非常重視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植被恢復。對此,本文作者基于對植被恢復技術的了解,從植被與水的耦合、遵循演替規律恢復植被及生態產業化帶動植被建設三方面,詳細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區植被恢復技術途徑,希望能對實際的干旱半干旱區植被恢復工作起到積極作用。1、注重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與水的耦合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33期2019-12-20

  • 半干旱黃土丘陵山地不同地面覆蓋下的土壤水分響應
    蓋好。關鍵詞:半干旱;丘陵山地;覆蓋;土壤水分;土壤干層中圖分類號: S152.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9)19-0246-09收稿日期:2018-07-09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編號:2015BAC01B03);江蘇省住建廳項目(編號:2017ZD218);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研項目(編號:JYQZ18-01);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校級教育科學研究項目(編號:ZX2018-19)。作者簡介:何婷婷(1985—),

    江蘇農業科學 2019年19期2019-12-16

  • 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提出了關于在半干旱地區種植側柏的一些意見。關鍵詞 側柏栽培;技術;半干旱;凌源地區中圖分類號:S791.3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4.034側柏(Platylatus ooientalis)大多是野生的,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遼寧省凌源地區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自然側柏種子資源庫,天然側柏林有133 hm2。對此,針對凌源地區的側柏從自然林以及人工林兩個方面進行了專門的考查和研究,最終探究出了關

    南方農業·下旬 2019年8期2019-12-16

  • 一種適用于半干旱地區蘋果園的貯水棒
    易 娜半干旱地區果園春旱、伏旱比較嚴重,灌溉條件不足,易造成水分養分缺乏,尤其在3月、6月、7月、8月果樹生長和果實膨大對水分、養分需求旺盛時期。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們結合果樹生產實際,設計發明了一種山地果園貯水棒,這種用紅膠泥燒制的貯水棒,可看作是一種緩釋型簡易供水設施,能夠為半干旱地區蘋果提供救命水,實現山地蘋果園水肥一體化供應,省工省錢,值得借鑒推廣。1 貯水棒的制作貯水棒形狀似葫蘆,凸腰部分為空心,其余為實心,為紅膠泥燒制而成??偢叨?8 cm,脖子

    西北園藝(果樹) 2019年5期2019-10-18

  • 連續施氮對半干旱地區春小麥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關系。關鍵詞:半干旱;春小麥;水分;利用效率中圖分類號:S512.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19)04-0056-04 Abstract: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spring wheat for

    甘肅農業科技 2019年4期2019-09-10

  • 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治沙造林技術措施
    章在闡述干旱、半干旱地區氣候類型特點的基礎上,從秋灌造林、高桿造林、滴灌節水造林、覆膜和根部注水造林等方面思考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治沙造林技術的應用的具體措施,旨在能夠強化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植被治沙造林效果。關鍵詞:干旱半干旱;植被;治沙造林;技術應用中圖分類號:S72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190315029自然界范圍中的森林是林木長期適應自然環境的結果,造林和自然界范圍中形成的森林不同,其形成主要是指通過人工操作手段,在無

    農業與技術 2019年5期2019-05-29

  • 遼西半干旱地區整地技術對造林效果影響的分析
    遍重視。在遼西半干旱地區,特別是在春天這個季節,因為干旱導致很多樹苗的成活率非常的低,對造林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在雨季要到來的之前進行整地,能夠很好的對土壤里水分含量進行保留,改善土壤的性質,改變造林地區的環境條件,從而提高樹苗的成活率,進而達到理想造林的效果。以下是我圍繞此論點展開相關論述,希望能夠對有關從業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蛴惺杪?,煩請斧正。關鍵詞:遼西;整地技術;造林;半干旱當前,伴隨著全球氣候的不斷變暖以及環境污染現象日益嚴重。植樹造林成為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19年2期2019-05-08

  • 遼西半干旱地區困難立地條件造林技術探討
    件迥異。以遼西半干旱地區的造林為例,遼寧西部處在干旱少雨的區域,在與科爾沁沙漠接壤后,其原本的生態環境更為脆弱,在此處造林,不僅需要考慮水文條件,還需要考慮如何借助造林來抵御沙漠侵蝕的危害等。這勢必為遼西地區半干旱地區的造林工作增加了難度。1 遼西半干旱地區造林苗木要求1.1 依據區域生態特性,精準選擇適樹作為遼西半干旱地區造林的物質基礎,苗木的選擇必須結合遼西半干旱地區的生態環境來操作。比如秉承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在生態優先的要求下,從遼西半干旱

    中國林副特產 2019年2期2019-01-10

  • 半干旱地區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
    0)遼西地區為半干旱地區,氣候為半干旱季風氣候,年均氣溫在8℃左右,年降水量較少,一般為40~55mm,且每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勻,所以在遼西地區容易產生周期性旱年。遼西地區為森林病蟲害常發地區,研究了半干旱地區病蟲害防治,主要以遼西地區為例提出一定的防治措施。1 半干旱地區森林病蟲害的種類及特點遼西處于半干旱地區,常常暴發的病蟲害主要以松毛蟲、美國白蛾、楊樹蛀干害蟲,近年來,美國白蛾病蟲害的發生頻率上升,特點主要為以下3個方面:1.1 暴發面積大一旦暴發病蟲

    現代園藝 2019年22期2019-01-07

  • 淺談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
    條件惡劣,干旱半干旱地區呈逐年增加,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覆蓋率極低,土地沙漠化嚴重,甚至造成水土流失,生態環境脆弱,破壞自然環境,嚴重影響工農業的生產,制約我國經濟的發展。為了恢復原本屬于本地自然資源的青山綠水,綠樹成蔭的美好生態環境,在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探索實施植樹造林技術,恢復原來的生態環境,從本質上解決問題。1 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的意義我國可耕種土地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3%,而干旱半干旱地區就占我國國土面積的一半,而且干旱半干旱地區地表植物覆蓋率極

    現代園藝 2019年16期2019-01-06

  • 論述寒富蘋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在北票市半干旱區的運用
    響下,常年處于半干旱狀態,由于天氣干旱、降水分布不均,春季少雨多風干旱,夏季高溫多雨,光熱水同步,所以對蘋果的生長具有較大影響。為了促進蘋果健康生長,本文將對寒富蘋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的運用進行分析。關鍵詞:寒富蘋果;高效栽培技術;北票市;半干旱中圖分類號:S661.1?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農業與技術 2018年24期2018-02-27

  • 干旱半干旱地區防護林的退化原因及改造措施
    李丹從某干旱半干旱地區防護林概況入手,對當地干旱半干旱地區防護林的退化原因進行了全面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改造措施,希望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1某干旱半干旱地區防護林概況某干旱半干旱地區2015年底工擁有4203.5hm2的防護林面積,其中2750.3hm2的防護林處于重度退化狀態,而1011.7hm2的防護林為中重度退化狀態,還有350.4hm2的防護力為輕度退化。從整體上來看,其中高于40%的防護林都已經處于瀕死狀態,屬于殘次林帶,其基

    農民致富之友 2017年12期2018-01-31

  • 半干旱區玉米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
    關鍵詞:玉米;半干旱;水肥一體化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057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區年平均降水量為300~400mm,雨量變化大,降水量技術要點:本技術適用降水量為300~400mm的半干旱農區。土壤類型以淡黑鈣土為主。1 增密種植選擇抗性好耐密品種,種植密度7.5~8.5萬株/hm2。2 覆蓋降解地膜采用可降解地膜,覆膜前要噴施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覆膜時應注意不要過度拉伸地膜。3 水肥一體化

    農業與技術 2017年24期2018-01-19

  • 旱作節水農業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區應用的重要性
    暖溫帶半濕潤和半干旱的氣候過渡帶,典型的半濕潤半干旱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變化分明,有著豐富的水、土、光、熱以及生物資源。但該區土壤以黃土狀亞沙土、砂土、粉細砂為主,導致土壤保持水分和肥料的能力弱。當地為提高農業收入,毀林開荒,盲目擴大耕種面積,且耕種方式粗放,缺乏科學性和可持續性,導致土地沙化和鹽堿化日益加重,生態環境不斷的惡化。這嚴重制約糧食增產,影響農民收入,所以要發展旱作節水、高產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農業[1]。1 發展旱作節水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

    吉林農業 2018年23期2018-01-17

  • 干旱和半干旱流域水環境質量評價模型及其應用
    48)?干旱和半干旱流域水環境質量評價模型及其應用張 晨1,2, 白繼中2, 劉璐瑤3(1.山西大學 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 山西 太原 030006; 2.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運城044004; 3.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陜西 西安710048)[目的] 通過建立模型修復水生態系統,評價流域水環境質量,為生態系統修復提供實用工具。 [方法] 以涑水河流域為例,采用了層次分析法(AHP),同時運用模糊隸屬函數和綜合指數法對影響

    水土保持通報 2016年4期2016-10-10

  • 半干旱地區“張雜谷5號”高產栽培技術
    半干旱地區“張雜谷5號”高產栽培技術半干旱地區由于水資源匱乏,可能只滿足其澆一次水,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張雜谷5號(高產、抗旱、適應范圍廣),采用滲水膜全覆蓋的栽培方式,同時利用降雨,實現 “以水調肥,以肥促水”,建立良好的土壤水肥庫,改良傳統耕作模式,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張雜谷5號;半干旱地區;全膜覆蓋1 特征特性“張雜谷5號”綠苗綠鞘,生育期125 d。成株莖高118.7 cm,穗長32 cm,穗粗2.0 cm,棍棒穗型。單株粒重29.1 g,千粒重3.

    現代農村科技 2016年15期2016-09-07

  • 山丹縣干旱山區節水造林技術集成應用分析
    。關鍵詞干旱;半干旱;節水造林;集成技術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解決因干旱少雨,降水分布不均、蒸發量大等自然因素對造林質量的制約,我們立足實際,采用大坑、深栽、淺埋技術,利用天上水、集聚地表水、灌好座根水,有效解決雜草與苗木爭水,提高干旱山區造林成活率,確保苗木正常生長;同時,探索性地選擇引進、推廣應用了蓄水滲膜袋、森露固體水、聚乙烯地膜、保水劑等節水造林材料與ABT生根粉和GGR等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配合節水保墑造林技術,在干旱山區開展了對比試驗研究

    防護林科技 2016年4期2016-05-11

  • 淺談半干旱地區石質山區針葉樹營養缽苗木造林
    200)?淺談半干旱地區石質山區針葉樹營養缽苗木造林竇全忠(吉縣林業局,山西吉縣042200)摘要:近年來,針葉樹營養缽苗木被大量用于半干旱地區雨季造林,而且苗木用量還在逐年增加。筆者介紹了半干旱地區石質山區針葉樹營養缽苗木的培育和造林技術,提出了造林中應注意的事項。最后分析了針葉樹營養缽苗木造林時間長、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無需緩苗的優點。該技術可操作性強,可大面積推廣。關鍵詞: 半干旱; 針葉樹; 營養缽苗木; 造林造林地位于山西省呂梁山南端吉縣地區,

    山西林業科技 2016年1期2016-04-06

  • 干旱、半干旱地區水文地質研究分析
    000)干旱、半干旱地區水文地質研究分析■艾瑞精 祝明坤 宋坤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三地質大隊新疆烏魯木齊830000)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干旱問題逐漸涌現出來,同時其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類整體生活質量,因而在此基礎上,水文地質學界在研究活動開展過程中應注重將其視為自身研究重點,繼而以實驗、文獻查閱的形式對干旱地區水文地質狀況進行界定,由此引導當前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改善地下水開發問題。本文從干旱、半干旱地區概述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干

    地球 2016年6期2016-03-21

  • 半干旱地區野生平榛豐產栽培配套技術對平榛性狀的影響
    122000)半干旱地區野生平榛豐產栽培配套技術對平榛性狀的影響姜輝(朝陽市林業技術推廣站,遼寧 朝陽 122000)平榛是遼寧省朝陽市主要的經濟林樹種,傳統方式經營的野生平榛管理粗放、生長勢弱,易遭受白粉病、榛癭蚊等病蟲害的侵害,造成平榛成活率、保存率低,榛果品質差等?;诖?,研究半干旱地區野生平榛豐產栽培配套技術,以期對野生平榛生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野生平榛;豐產栽培;配套技術;半干旱地區1 半干旱地區野生平榛豐產栽培配套技術概述1.1 野生平榛清林技

    鄉村科技 2016年27期2016-03-06

  • 太行山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技術探討
    )太行山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技術探討陳 盼,劉保玲,張玲玲(新鄉市林業調查規劃管理站,河南 新鄉 453000)在歷年造林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太行山當地的具體情形,摸索了適合太行山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造林技術。太行山;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技術太行山山脈為東北、西南走向,山區位于東經113° 30′~115°30′、北緯34°55′~35°50′,河南省涉及衛輝市、輝縣市、鳳泉區3個縣(市、區),山區面積11萬hm2、丘陵面積4.93萬hm2、山前斜地3.17萬

    種子科技 2016年8期2016-01-25

  • 干旱、半干旱山區山地造林技術研究進展
    200)干旱、半干旱山區山地造林技術研究進展吉晉德(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營林分院,云南 昆明 650200)摘要:指出了干旱、半干旱山區山地是我國生態建設中較難克服的一部分。以云南省為例,主要對云南省干旱、半干旱山區山地的造林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云南省的山區山地以喀斯特地貌(溶巖地貌)為主,是我國分布最廣的地區。云南省由于其人口壓力和經濟落后等原因,造成了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造林成為云南省生態建設的重要的目標。關鍵詞:干旱;半干旱

    綠色科技 2015年4期2015-07-14

  • 地面覆蓋影響中國半干旱黃土高原地區桃果實生長第三階段光合和葉綠素熒光特性
    地面覆蓋對中國半干旱黃土高原桃果實生長第三階段光合和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研究人員于2011年和2012年比較了塑料薄膜覆蓋(PFM)、秸稈覆蓋(SM)和無覆蓋(CT)桃果園果實快速生長階段(第三階段)的土壤含水量,分析了快速葉綠素熒光(ChlF)、光合性能、果實產量和品質。與CT水分管理方法相比,PFM和SM顯著提高了第三階段土壤含水量 (P<0.05),分別提高14.5%和19.5%。兩種地面覆蓋方法均提高了果實產量,而不影響果實品質。PFM和SM處理

    中國果業信息 2015年10期2015-01-23

  • 平泉縣冷棚種植野生天麻試驗獲成功
    促進天麻在北方半干旱地區種植推廣,平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于 2011年從遼寧省鳳城引進野生天麻,經過研究示范冷棚種植獲得了成功,平均每穴產天麻2.7千克,單體最大148克,畝產量942千克。平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依托河北旅游職業學院等大專院校的技術進行了前期選種、試種和冷棚栽培等技術指導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培育,天麻長勢良好。 該中心主任劉寶印介紹說,人工種植天麻主要分布在我國云貴川等南方地區。平泉屬于朝陽半干旱地區,闊葉木等資源比較豐富,適合天麻生長,但一

    食藥用菌 2014年3期2014-04-04

  • 隴中干旱半干旱地區玉米養分投入情況調查
    00)隴中干旱半干旱地區玉米養分投入情況調查陳亞蘭1,張健2,王會蓉2(1.甘肅省定西師范高等??茖W校,甘肅 定西 743000;2.甘肅省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甘肅 定西 743000)為給隴中干旱半干旱地區玉米合理施肥提供參考,在定西市安定區、通渭縣、隴西縣3個區(縣)進行了玉米養分資源投入調查。結果表明,在隴中干旱半干旱地區,玉米產量適中的農戶僅占17.8%,偏低的農戶占52.5%,很低的農戶9.9%,偏高的農戶占13.9%,很高的農戶占5.9%。N

    甘肅農業科技 2014年8期2014-01-16

  • 隴中干旱半干旱地區馬鈴薯養分資源投入的調查與分析
    00)隴中干旱半干旱地區馬鈴薯養分資源投入的調查與分析陳亞蘭1,張健2*,韓儆仁2,王會蓉2(1.甘肅省定西師范高等??茖W校,甘肅定西743000;2.甘肅省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甘肅定西743000)為了給隴中干旱半干旱地區馬鈴薯合理施肥提供依據,2012年在定西市安定區、通渭縣、隴西縣3個區/縣進行了馬鈴薯養分資源投入的調查。數據表明:馬鈴薯產量適中的農戶占18.9%、偏低的農戶占26.4%、很低的農戶53.8%、偏高的農戶無、很高的農戶占0.9%。純

    中國馬鈴薯 2013年4期2013-04-13

  • 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國土綠化的戰略思考
    83)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國土綠化的戰略思考○曹清堯(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3)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是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的脆弱點和敏感點,是我國解決綠化問題重點要注意的區域。本文分析了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國土綠化現狀,論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區國土綠化的重大意義,最后對干旱半干旱地區國土綠化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干旱半干旱地區 國土綠化 戰略總體來看,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差,經濟欠發達,但生態地位極為重要,人們生態需求日益迫切。長期以來,該

    當代經濟 2012年16期2012-08-15

  • 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研究進展
    0007)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研究進展吳會平(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 湖南 長沙 410007)干旱半干旱地區自然條件復雜嚴酷,土壤瘠薄,氣候干旱、少雨,蒸散量遠遠大于年降水量。本文結合多年的造林工作經驗,對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抗旱造林技術進行總結,采取適地適樹、科學整地、壯苗、定植、覆膜、遮陽、集水、補水等一系列措施能較大程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取得有效的抗旱效果。干旱半干旱地區; 抗旱; 造林技術; 進展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的紅壤和黃

    湖南林業科技 2011年3期2011-11-15

  • 2011氣候變化對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西安召開
    候變化對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將于2011年10月21—23日在西安召開。本次研討會旨在使不同學科領域闡述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現狀及辨識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影響的專家學者們會聚一堂,交流這些地區水資源評價管理及其生態水文響應的方法和經驗,平衡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用水,從而確保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的主要議題有:①氣候變化對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的影響,包括:氣候變化對農業用水的影響;氣候變化對河流水文情勢的影響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11年5期2011-08-15

  • 2011氣候變化對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西安召開
    候變化對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將于2011年10月21—23日在西安召開。研討會的主要議題有:①氣候變化對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的影響,包括:氣候變化對農業用水的影響;氣候變化對河流水文情勢的影響;氣候變化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氣候變化對生態水文的影響。②氣候變化條件下干旱及半干旱地區的水資源評價,包括:無測站流域水資源評價;水資源優化配置;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的節水技術評價。③氣候變化條件下的水資源工程規劃,包括:水資源管理;水工程規劃;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11年3期2011-04-14

  • 2011氣候變化對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西安召開
    候變化對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將于2011年10月21—23日在西安舉行。本次研討會的主要議題有:①氣候變化對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影響,包括:氣候變化對農業用水的影響;氣候變化對河流水文情勢的影響;氣候變化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氣候變化對生態水文的影響。②氣候變化條件下干旱及半干旱地區的水資源評價,包括:無測站流域水資源評價;水資源優化配置;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的節水技術評價。③氣候變化條件下的水資源工程規劃,包括:水資源管理;水工程規

    水資源保護 2011年3期2011-04-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