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檉柳

  • 不同檉柳接種管花肉蓯蓉差異性研究
    生植物,其寄主為檉柳屬植物[1]。管花肉蓯蓉種子萌發對環境條件有特定的要求,若不經過預處理,萌發率極底。故需要一種萌發刺激物質來打破種子的休眠狀態才能促使其萌發。有研究表明,加入一定濃度的GA3加NAA加KT混合溶液并將溫度控制在23℃左右可顯著提高管花肉蓯蓉種子的萌發率[2,3]。1~100mg·L-1的氟啶酮溶液對管花肉蓯蓉種子有明顯的促進作用[4],10mg·L-1質量濃度的氟啶酮加赤霉素處理36h后的肉蓯蓉種子發芽率達到了60%[5]。將管花肉蓯蓉

    農業與技術 2023年24期2024-01-03

  • 檉柳扦插育苗技術
    韓杰成摘 要:檉柳是一種重要的植物資源,可以用于治理和改良鹽堿地。另外,檉柳還具有耐干旱、耐貧瘠、耐水濕、耐寒冷、抗風蝕沙埋等特性。這些特性使得它在多種環境中都能生長,即使在極端環境下也能夠生存下來。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檉柳扦插育苗技術要點,希望通過研究對更好地提升育苗質量,為植樹造林工作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關鍵詞:檉柳;扦插育苗;技術要點檉柳,又名紅柳或紅荊條,是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色美麗,花期長達6個月,花穗多為粉紅色。除此之外,它還具有許多

    吉林蔬菜 2023年3期2023-08-28

  • 沙漠深處的守護者檉柳
    檉柳:比胡楊還頑強的植物在大多數人的腦海里,胡楊總是和沙漠聯系在一起。確實,胡楊是沙漠中神奇的存在,奇形怪狀的樹干、深秋金色的樹葉、多變的葉形,以及胡楊淚(關于胡楊淚可詳見《知識就是力量》雜志2023年5月刊)等都有著突破人類想象力的美感和滄桑感。但是沙漠中除了胡楊之外,還有檉柳和蘆葦。本文的“主人公”檉柳,是生命力比胡楊還頑強的植物。檉柳,被當地人稱為紅柳。檉柳屬植物為灌木或喬木,葉普遍是較小的鱗片狀,多數種類葉片上有分泌鹽分的腺體,檉柳抗干旱和抗鹽堿能

    知識就是力量 2023年7期2023-07-12

  • 武威市檉柳引種、選育試驗
    733300)檉柳(Tamarix chinensisLour.)具有較強的耐干旱、耐鹽堿性,是優良的鹽堿地改造和防風固沙樹種。多地基于生態治理需要大量引進檉柳,選擇合適的品種不僅能提高生態治理效果,而且還能提升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對降低檉柳的種植成本也有積極幫助。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如物候期等)以及環境適應能力,是決定樹木成活率和生長情況的關鍵因素,有必要針對其展開研究,以判斷適合引種的檉柳品種。通過挑選最合適的檉柳品種,不僅可以取得最理想的栽種效益,而且

    湖北畜牧獸醫 2023年3期2023-04-15

  • 黃河三角洲濱海灘涂不同密度檉柳林的土壤鹽堿與養分特征
    0 株/hm2)檉柳林改良土壤、修復植被的效果相對最佳[5]。檉柳生長能對土壤狀況產生影響,而改善的立地土壤環境又有利于檉柳生長、更新和擴散,從而土壤與檉柳之間形成了正反饋作用機制,易出現“肥島”效應[6]?!胺蕧u”是指土壤養分在生物與非生物過程作用下富集于灌木周圍,表現為土壤養分含量由冠內向冠外逐漸遞減的現象?!胺蕧u”效應和植被的生長發展相互促進,對改善檉柳灌叢下的土壤肥力以及植物的更新和擴散具有重要意義[7—8]。土壤鹽堿狀況是衡量鹽堿土理化性質的基礎

    生態學報 2022年24期2023-01-13

  • 7種檉柳屬植物對NaCl脅迫的生長生理響應與耐鹽性差異
    可持續開發利用。檉柳屬(TamarixLinn.)植物作為鹽漬化土壤綠化造林的先鋒樹種,具有抗旱、抗寒、耐鹽堿等優良特性[3],對防風固沙、改善土質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在沿海生態環境建設中占有突出地位[4]。因此,開展檉柳屬植物耐鹽生理機制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鹽脅迫是影響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因子,對植物造成的傷害主要表現在吸水困難、生物膜破壞、離子毒害、氧化損壞和滲透脅迫等[5-7]。近年來,關于檉柳屬植物耐鹽相關的研究較多,如:鹽堿脅迫對檉柳、杜仲

    山東農業科學 2022年11期2022-12-20

  • 14C示蹤同化物在中國檉柳-管花肉蓯蓉復合體內的物質分配
    肉蓯蓉專性寄生于檉柳(Tamarix chinensis)的根部[2],寄生植物通常能誘導寄主植物生理和形態上變化,改變寄主植物的光合流向。較多學者對管花肉蓯蓉化學成分以及指標性成分進行了研究報道,駱翔等[3,4]研究了管花肉蓯蓉侵入寄主檉柳根的過程,發現其寄生部位初生導管中的阻塞現象和阻塞物中有糖類和脂類物質,管花肉蓯蓉寄生促進了檉柳同化物的合成與分配;傅金民等[5]研究了大豆籽粒形成期14C同化物的分配和源庫調節效應。但有關植株體內同化物質分配情況及轉

    湖北農業科學 2022年15期2022-09-22

  • 黃河三角洲新生濕地3種檉柳灌叢對土壤有機碳空間分布的影響研究
    等,2018)。檉柳是鹽堿地土壤改良和植被構建的先鋒物種,通過積累土壤養分、加速鹽分淋洗防止積鹽返鹽等生態特征,充分發揮了其抑制鹽漬化、改良土壤的作用(Yin et al.,2010;Xie et al.,2019);特別是檉柳灌叢冠覆下的土壤資源相對集中,土壤養分含量由植株向外逐漸降低,形成肥島(Li et al.,2021;張立華等,2015)。作為灌叢植物由于其相對較為發達的根系系統,可以從周圍的土壤中聚集營養,進而導致植物周邊土壤的物質循環發生改變

    生態環境學報 2022年1期2022-03-11

  • 黃河口濕地檉柳灌叢對土壤養分分布的影響
    堿蓬群落、堿蓬-檉柳群落和檉柳群落中檉柳灌叢對土壤養分分布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①土壤有機質(SOM)和水解氮(AN)含量沿群落演替方向呈遞增趨勢;速效磷(AP)在堿蓬-檉柳群落含量最大、檉柳群落含量最小;速效鉀(AK)在堿蓬-檉柳群落含量最小、檉柳群落含量最大。②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AP含量在3種群落中均呈遞減趨勢,SOM、AN、AK含量變化趨勢在3種群落中存在差異。③在群落演替方向上,土壤表層受氮(N)限制的范圍逐漸減小,底層受磷(P)限制的范圍

    人民黃河 2021年10期2021-11-08

  • 直灌咸水與施氮磷對濱海重鹽堿地檉柳生長及養分分布的影響*
    貧瘠等多重危害。檉柳(Tamarix chinensisL.)屬于泌鹽植物,具有根系豐富、發芽能力強、抗旱、耐鹽堿、耐瘠薄、抗逆性強、防風固沙、保水保土以及生態適應性強等特點,是改良鹽堿地及濱海景觀改造的重要樹種[1]。檉柳的嫩枝葉是中藥材; 檉柳葉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硫,是優良飼料; 檉柳莖作為優質薪炭材,是農村綠色能源的理想樹種,且具有越平茬生長越好的生長特性[2],是優質的再生生物資源。針對重鹽堿地區淡水缺乏而咸水資源極為豐富的特點[3],許多學者開展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21年10期2021-10-19

  • 黃河三角洲濱海灘涂不同密度檉柳林的根系形態及生長特征
    性具有重要意義。檉柳(Tamarixchinensis)屬于檉柳檉柳屬,為灌木或小喬木,根系發達,具有較強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效應。檉柳具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在濱海鹽堿地常被作為主要的植被恢復樹種,在維持泥質海岸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土壤鹽堿地改良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黃河三角洲泥質海岸帶濱海地區潛水埋深整體較淺,地下水礦化度高,以鹽水礦化度為主;以及受降雨量減少、蒸發量增大等因素影響,導致該區域檉柳林密度分布不均[9],檉柳呈現典型的退化特征。種群

    生態學報 2021年10期2021-07-12

  • 地下水位對黃河三角洲檉柳根系生長的影響
    植物的生長發育。檉柳(Tamarixchinensis),深根性植物、根系發達、耐干旱、耐鹽堿,可以通過鹽腺排除多余鹽分,適應鹽漬化環境,對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和維持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7- 9]。檉柳也是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主要的水土保持灌木樹種和退化濕地生態修復的重要植物材料。根系通過在土壤中的穿插、纏繞、網絡及固結等,在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同時,對改良土壤的物理結構和營養成分、增強土壤的抗侵蝕能力和抗剪切能力有著重要作用[10]。根系拓撲指數

    生態學報 2021年10期2021-07-12

  • 荒漠植物檉柳抗逆機制的研究進展
    830046)檉柳檉柳科(Tamaricaceae)檉柳屬(Tamarix Linn.)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全世界分布約90種,中國有18種2個變種,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及華北濱海鹽堿地區[1]。為了適應荒漠極端環境,檉柳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耐干旱、耐貧瘠、抗風沙等優良特性[2],并完善了泌鹽系統,從而有效將鹽離子從莖葉表面排出體外[3]。干旱區強烈的蒸發通常導致土壤表層鹽分的大量累積,而檉柳主要利用地表水分和淺層地下水,因此,檉柳的生長常受到

    生物技術通報 2021年5期2021-06-23

  • 不同類型鹽分對剛毛檉柳種子萌發特性的影響
    技術[5]。剛毛檉柳(Tamarixhispida)為檉柳檉柳屬(TamarixL.)植物,一種多年生木本泌鹽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國、蒙古、俄羅斯、中亞、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和內蒙古西部[6]。剛毛檉柳生境主要是以Cl-鹽堿土為主的新疆、甘肅等干旱地區[6],處于干旱區的新疆,土壤中鋰豐度較高,且主要以氯化鋰形態存在土壤表層,與相對應的,新疆荒漠植物的鋰含量也較高[7-8]。許多研究重點報道了鹽堿脅迫對檉柳的種子萌發、幼苗生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21年4期2021-05-12

  • 金塔檉柳的資源與開發應用研究進展
    ,王世彪,張文福檉柳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又稱“西河柳”、“觀音柳”[1];其藥用部位為嫩枝葉,鮮用或干用為主;以色綠、枝嫩、無雜質者為佳,產于中國各地。味甘,辛,性平,其功用為疏風解表,透疹?,F代醫學認為其有抗炎消毒作用,用于治療麻疹、感冒等。檉柳枝條柔軟,花開艷麗,金塔縣當地稱為“紅柳”,繁殖方式多樣,資源較為豐富?,F將其資源調查與開發應用研究報道如下。1 金塔縣的自然特點甘肅省金塔縣地處河西走廊北端,討賴河、黑河貫穿全縣,南北環山,內居平川地帶,綠洲面積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1年14期2021-04-17

  • 兩種檉柳對鹽脅迫的生理生化響應
    000)全世界的檉柳屬(Tamarix chinensis L.)植物約有90 種[1],我國的檉柳屬植物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有18 種1 變種[2],天然分布在新疆的有 16 種,主要分布在準噶爾盆地西南部和塔里木盆地。 新疆是中國檉柳屬植物的分布中心。新疆大力發展檉柳屬植物的優勢原因基于:該屬植物具有耐鹽、抗旱、喜沙、耐熱 、喜水等生理特性,此外,新疆地處干旱地區土壤鹽堿化程度高,獨特的大陸性氣候,氣候干燥降雨量小,致使檉柳屬植物能夠廣泛的分布與

    草食家畜 2021年1期2021-03-18

  • 遼西北地區檉柳的繁殖技術與生態應用
    氣候以干旱為主。檉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又叫垂絲柳、紅柳等,屬檉柳科(Tamaricaceae)檉柳屬(Tamarix)喬木或灌木樹種,是遼西北地區主要綠化樹種,其適應性強。檉柳育苗以采取插扦繁殖和種子繁殖方法較多,具有操作簡便、成本較低等優點。檉柳的生態利用比較廣泛,主要包括綠化、園林觀賞和生物多樣性等。1 檉柳的生物學特性檉柳樹高可達3~6m,老枝暗褐紅色,光亮;幼枝稠密細弱,常展開下垂,呈紅紫色或暗紫紅色,有光澤;葉披針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20年7期2020-12-25

  • 中國檉柳不同無性系的區域化試驗
    動物衛生監督所)檉柳屬(TamarixL.)植物具有耐鹽堿、耐干旱和水濕等特點[1,2],因此,檉柳在鹽堿地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地位備受關注,對促進經濟繁榮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內外學者對檉柳在引種評價[3~5]、遺傳標記開發[6,7]、多樣性分析[8~11]、品種選育[12~15]、耐鹽抗逆[16~18]和不同品系的耐鹽性比較[19]以及開發利用[20~22]等方面進行了諸多研究,尤其在基因功能、鹽腺生理、離子平衡等耐鹽機制方面研究系統深入[2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3期2020-12-21

  • 鹽堿地區發展檉柳的意義及造林措施
    曉遠摘要 ? ?檉柳在鹽堿地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诖?,本文闡述了鹽堿地發展檉柳造林的重要意義,提出了鹽堿地檉柳造林措施,包括提高幼苗壯苗質量、合理選擇造林方法、強化檉柳造林管理等,以期為鹽堿地種植檉柳提供參考。關鍵詞 ? ?檉柳;造林;意義;措施;鹽堿地區中圖分類號 ? ?S728.5 ? ? ? ?文獻標識碼 ? ?B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7-0122-02 ? ? ? ? ? ? ? ? ? ? ? ? ? ? ? ? ?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17期2020-09-17

  • 榆林沙區檉柳育苗及造林技術研究初報
    710082)檉柳(TamarixchinensisLour.)又叫紅柳,是榆林沙區一種優良鄉土灌木樹種,多生長在鹽堿地,固定沙地丘間地。檉柳具有耐瘠薄、抗旱、耐鹽堿和耐寒、萌蘗能力強等特性,且根系發達。據調查,在陜西榆林市定邊縣、靖邊縣、榆陽區紅石橋鄉和補浪河鄉五十里沙、內蒙古烏審旗等沙地上生長的檉柳,其株高4~6 m,長勢良好,在主干周圍都生長有根蘗苗。檉柳是沙區固沙造林的優良樹種,尤其在鹽堿沙地和下濕沙灘地生長旺盛,且枝條柔軟,是編織的優質原料,枝

    防護林科技 2020年5期2020-07-21

  • 瓜州縣檉柳種質資源調查初報
    100)1 引言檉柳(拉丁文名:TamarixchinensisLour.)為檉柳檉柳屬植物,是落葉小喬木或灌木,能在含鹽量0.5%~1%的重鹽堿地上生長,根能吸收鹽分而從莖葉中排出,具有根系發達、萌生力強、喜光、耐旱、耐寒、極耐鹽堿等特點,是干旱半干旱地區沙荒地造林的優良樹種。檉柳群落是河西干旱半干旱戈壁荒漠地區干旱生境中重要的典型荒漠植被類型。2 自然地理概況瓜州縣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處疏勒河中下游,境內地勢東南高逐漸向西北傾斜,平均海拔在1000~

    綠色科技 2020年5期2020-05-29

  • 檉柳不同種(品種)在秦皇島地區的引種適生性分析
    島066004)檉柳屬(TamarixL.)植物為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分布于歐洲、非洲、亞洲等地[1]。我國檉柳屬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以及華北濱海鹽堿地區[2-3]。檉柳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強耐鹽樹種[4],可作為防風固沙的生態景觀植物[5-6]、醫藥、木材、薪柴和動物飼料等[7-9]。多年來多個檉柳種被各地進行了引種,其適生性表現不一。山東東營從新疆引種細穗、短穗、沙生、鹽地、紫桿、甘肅、長穗、白花、密花、剛毛、多枝、多花和甘蒙13種檉柳,僅

    河北林業科技 2020年3期2020-03-23

  • 中國檉柳專利格局分析
    250001)檉柳,又名西河柳、紅柳、多枝檉柳、山柳、三春柳等,為檉柳科(Tamaricaceae)檉柳(Tamarix Linn.)屬植物,全世界約90種,主要分布于亞洲大陸和北非,中國約18種1變種,主要分布于西北、內蒙古和華北地區[1]。檉柳因葉型奇特、花色多、花期長、耐修剪、抗風能力強、耐鹽堿強,使得其在園林景觀建設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2-4];此外,檉柳干燥細嫩枝葉可入藥,其提取物中含有黃酮類、酚酸類、揮發油類等化學物質,具有抗炎、抗菌、鎮痛

    山東林業科技 2019年6期2020-01-02

  • 不同濃度NAA+IBA混合液對檉柳硬枝扦插的影響
    王鎖摘要:指出了檉柳是寧夏本地的鄉土植物,具有較高的開發和利用價值。為了加快檉柳的繁殖速度,提高其硬枝扦插繁殖速率,比較了不同濃度的NAA+IBA混合液速蘸2~3s后檉柳硬枝插條對其成苗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用500mg/L的NAA+IBA混合液處理檉柳硬枝插條的成活率最高,為95.67%;200mg/L和清水處理最低。用500mg/L的NAA+IBA混合液處理檉柳插條的平均分枝(根)數、新生枝(根)長,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因此,生產上建議采用濃度為500

    綠色科技 2019年15期2019-11-19

  • 檉柳栽培技術及其效益淺析
    多年實踐總結出了檉柳主要栽培技術,并對其生態、經濟等效益做了簡要介紹。關鍵詞:檉柳;栽培技術;效益淺析一、形態特征檉柳一般高3-5米,少數高達8-12米,分枝很多,枝條紅褐色,紫紅色,葉小,互生,鱗片狀,無柄,也無托葉,在小枝上排列緊密,覆蓋著許多泌鹽分的腺點,鱗葉長0.5-2毫米?;ǘ鄶岛苄?,兩性,排列成總狀花序或在枝頂形成圓錐狀花序,花粉紅色或紫紅色,花4數或5數;雄蕊4-5個(少數也有6-12個),具有莖部膨大或不膨大的花絲 ,著生于5裂或10裂花盤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7期2019-09-27

  • 黃河三角洲檉柳灌叢對土壤鹽分養分的影響
    為研究黃河三角洲檉柳灌叢對土壤鹽分和養分的影響,以檉柳為研究對象,在固定樣地連續調查的基礎上,對研究區檉柳灌叢冠下、冠緣和灌叢間的土壤鹽分、養分指標和富集率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檉柳冠下、冠緣表層(0~5 cm)土壤全鹽含量小于灌叢間的,易形成“鹽谷”效應,而灌叢間易形成“鹽島”效應;檉柳對鹽分離子具有選擇吸收性,不同鹽分離子在冠下、冠緣、灌叢間對于“鹽谷”效應、“鹽島”效應的貢獻率不同,Cl-貢獻最大,Na+次之;土壤全鹽含量、電導率及鈉、鉀、鈣、鎂、氯

    人民黃河 2019年1期2019-09-10

  • 檉柳cpSSR—PCR反應體系的建立和優化
    目的]建立并優化檉柳cpSSR-PCR反應體系和反應條件。[方法]對影響PCR反應的5個變量(Mg2+ 濃度、dNTPs濃度、Taq DNA聚合酶濃度、引物濃度、模板DNA濃度)進行L16(45)正交試驗設計,并對引物退火溫度進行梯度篩選。[結果]最優反應體系:Mg2+ 2.0 mmol/L、dNTPs 0.125 mmol/L、Taq DNA聚合酶 0.25 U、引物 0.25 μmol/L、模板 DNA 20 ng,共10 μL。反應程序:94 ℃預變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9期2019-09-04

  • NaCl脅迫下3種檉柳屬植物生長、鹽離子分布和SOS1基因相對表達量的比較
    011)全世界的檉柳屬(TamarixLinn.)植物約90種,中國的檉柳屬植物有多枝檉柳(T.ramosissimaLedeb.)、多花檉柳(T.hohenackeriBunge)、剛毛檉柳(T.hispidaWilld.)、甘肅檉柳(T.gansuensisH. Z. Zhang)、長穗檉柳(T.elongataLedeb.)、細穗檉柳(T.leptostachysBunge)和短穗檉柳(T.laxaWilld.)等,共18種1變種[1]。檉柳屬植物是

    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 2019年1期2019-04-02

  • 山西北部鹽堿區松柏檉柳引種試驗研究
    37006)松柏檉柳,又名鹽松,屬于檉柳檉柳屬灌木或小喬木,是山東省農科院從天然檉柳群落中選育出的優良變異品種,具有耐鹽堿、耐嚴寒、耐水濕的特性。筆者針對山西省北部鹽堿地適生樹種較少的現狀,于2011年至2018年開展松柏檉柳的引種、扦插、造林和適應性試驗,以期為松柏檉柳在山西省北部鹽堿地的推廣應用提供依據。1 引種地與造林地自然概況扦插引種地位于山西省北部懷仁縣金沙灘鎮,地處雁門關外大同盆地,平均海拔1 000 m,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地勢平坦,土壤為淡

    山西林業科技 2019年4期2019-03-02

  • 干旱區典型植物梭梭與檉柳的光響應曲線模型擬合
    區典型植物梭梭和檉柳的光合-光響應曲線進行擬合,較好地反映植株的光合特性,采用3種典型的光合-光響應曲線模型[直角雙曲線模型(RH)、非直角雙曲線模型(NRH)、直角雙曲線修正模型(MRH)]對梭梭和檉柳光合作用的光響應曲線進行擬合,計算出最大凈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飽和點(LSP)、光補償點(LCP)以及表觀量子效率(AQE),并結合決定系數(r2)、平均絕對誤差(MAD)、相對誤差(RE)及均方根誤差(RMSE)綜合對比3種模

    江蘇農業科學 2019年22期2019-01-19

  • 檉柳的化學成分研究
    要】目的:研究檉柳(Tamarix chinensis)細嫩枝葉的化學成分。方法:應用硅膠柱層析和Sephadex LH-20 柱層析等進行分離純化,通過波譜解析和理化鑒別進行結構鑒定。結果:從檉柳細嫩枝葉中分離得到9個化合物,分別為:鞣花酸(1)正三十一烷十二醇(2)正三十一烷(3)山柰酚-4′-甲醚(4)槲皮素-3′,4′-二甲醚 (5)沒食子酸(6)丁香酸(7)。結論:化合物1、6、7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娟P鍵詞】檉柳;化學成分;結構鑒定中圖

    科技視界 2018年17期2018-11-10

  • 檉柳核基因組微衛星反應體系的建立和優化
    張如華摘要:檉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是耐鹽堿的灌木或小喬木,多散生于河漫灘或在沿海灘涂形成大規模群體。對由Illumina測序開發的檉柳微衛星標記反應體系進行了正交試驗設計,確定10 μL SSR-PCR反應體系的各反應物濃度為Mg2+ 0.8 mmol/L、dNTPs 0.25 mmol/L、Taq DNA聚合酶 0.5 U、引物0.5 μmol/L、模板DNA 20 ng。關鍵詞:檉柳(Tamarix chinensi

    湖北農業科學 2018年7期2018-06-07

  • 浙江舟山群島三種新記錄植物
    陸分布新記錄)、檉柳科(Tamaricaceae)的檉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和豆科(Fabaceae)的白花草木犀(Melilotus albus Medik.)(浙江省分布新記錄),提供了形態描述與圖片,并對三種新記錄植物的經濟價值和利用途徑作了討論。憑證標本存放于浙江農林大學植物標本館(ZJFC)中。關鍵詞:基隆蠅子草,檉柳,白花草木犀,新記錄,浙江中圖分類號:Q9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3142(2018)

    廣西植物 2018年10期2018-05-30

  • 松柏檉柳容器苗適宜苗木類型
    41000)松柏檉柳又名常青檉柳、柏葉檉柳,灌木或小喬木,綠期比檉柳長,枝葉濃綠,極似柏樹。樹高可達5 m,樹皮紅色,枝條暗紫色,僅春季開花??偁罨ㄐ騻壬谇?年的枝條上,花粉紅色,花期5月。由于松柏檉柳具備了檉柳的深根性,耐鹽堿、干旱、貧瘠、水濕、寒冷,抗風蝕沙埋等優良特性,現成為重要的鹽堿地造林樹種,被廣泛應用。容器苗育苗技術培育的苗木,具有質量高、周期短、對造林地適應性強等優勢。針對其苗木需求量大、質量要求高的現狀,利用容器苗育苗技術培育松柏檉柳,能

    山西林業科技 2017年4期2018-01-23

  • 最堅強的植物
    周軍檉柳其實真有點怪怪的,它叫柳不是柳,葉子長得很像柏樹的鱗形葉,不過葉子更小、枝干更細,有些檉柳嫩枝懸垂,還真很像垂柳模樣。每年春、夏季節,檉柳會多次開花,所以又被稱之為“三春柳”。檉柳有時也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它經常偽裝成柏樹幼苗被種到綠化帶中,直到開出粉紅色的花穗才會完全暴露出來。我們經??梢栽诮诸^種植鋪地柏的地方發現一兩株檉柳挺立其間,這很有可能就是栽種時混入其中的。盆景制作者也喜歡尋找檉柳有年頭的樹樁做成古樸的盆景供人觀賞。檉柳最大的價值并不是

    林業與生態 2018年1期2018-01-15

  • 檉柳猴,動物界的儒雅代表
    李真真/文皇檉柳猴,動物界的儒雅代表李真真/文兩縷長達肩頭的白胡子使皇檉柳猴成了動物界的儒雅代表有一種非常萌的狨猴,比我們常見的松鼠只大一點點。它們生活在秘魯、玻利維亞及巴西等地。它們就是皇檉柳猴,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帝狨猴?;?span class="hl">檉柳猴都是體態輕盈的小個子,不算尾巴有25厘米左右,加上尾巴有70厘米左右?;?span class="hl">檉柳猴的體重也很輕,有5~8個雞蛋那么重。它們的毛皮是灰色的,胸部有黃色的斑點,四肢都是黑色的,尾巴是紅褐色的。它的尾巴具有纏繞性,可以自行纏繞身體一圈。

    金色少年(奇趣科普) 2017年12期2017-12-26

  • 3種檉柳屬植物種子萌發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3種檉柳屬植物種子萌發特性。[方法]以多枝檉柳、中國檉柳和細穗檉柳為研究對象,用沙床室溫試驗模擬自然環境,研究不同溫度脅迫、不同濃度NaCl鹽脅迫、不同濃度聚乙二醇(PEG-6000)干旱脅迫下3種檉柳屬植物的種子萌發特性。[結果]在15、20、25、30、35 ℃下,多枝檉柳和中國檉柳在25 ℃時萌發率最高,分別可達84.00%、97.34%;細穗檉柳在20 ℃萌發率最高,為7134%;NaCl溶液對種子萌發均有抑制作用;在干旱脅迫下,PEG

    安徽農業科學 2017年11期2017-05-30

  • 青海野生檉柳林將被淹沒引關注
    同德縣的一片野生檉柳林“有可能會因在建水電站蓄水而被移植”的消息,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原來,這里的檉柳林正好處于在建中的黃河羊曲水電站庫區,大壩落成后將被淹沒。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吳玉虎介紹,檉柳是我國特有的植物,樹徑在30厘米以上的單株檉柳極為罕見。而這片林地中直徑在100厘米左右的檉柳植株達到幾十棵。這些樹還是記錄氣候變化的“活字典”,在生物多樣性和遺傳性研究上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堪稱“植物界的大熊貓”。相關部門最開始對檉柳制定了異地移植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 2017年5期2017-03-01

  • 黃河三角洲濕地檉柳灌叢周圍有機質富集及水分運動研究
    :為研究濱海濕地檉柳灌叢水分推動下的土壤養分富集作用,對黃河三角洲單株檉柳個體周圍不同位點、不同土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及土壤水、地表水和黃河水同位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土壤有機質在灌木主干周圍出現富集現象,形成深度為20 cm,半徑為1.5 m的富集圈層,有機質含量空間分布呈現冠幅下明顯高于冠幅邊緣和株間空地,且隨土層深度增加而降低,表現出非常明顯的肥島效應。(2)不同土壤剖面水分同位素值出現差異:0~5 cm表層土δD、δ18O同位素值表現為冠幅下>冠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7年1期2017-02-27

  • 四個檉柳新品系的耐鹽性評價
    66600)四個檉柳新品系的耐鹽性評價楊 晴a,代 波b,劉振林b,張國君b,楊俊明b*(河北科技師范學院a生命科技學院,b園藝科技學院;河北 秦皇島,066600)為了篩選耐鹽能力強的檉柳優良品系,用濱海鹽堿土和海鹽配置土壤中鹽(NaCl)的質量分數分別為0,4,6,8,10,12,14 g·kg-1的室內鹽池,白花檉柳為對照,研究4個檉柳新品系的耐鹽性。結果表明:隨著土壤中鹽的質量分數的增加,檉柳的存活率(SR)、耐鹽指數(STI)、相對生長率(RGR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4期2016-04-05

  • 檉柳盆景的養護與管理
    文 子墨檉柳盆景的養護與管理文 子墨檉柳,別名三春柳、紅柳、沙柳,為檉柳檉柳屬灌木或小喬木。其葉形新奇,花色美麗,花期長,有“花不落”之美稱?,F總結出幾條有關檉柳盆景養護與管理的技巧,與君分享。放置場所檉柳宜放在通風透光、空氣濕潤之處。夏季炎熱時應放在半陰處或在養護場所上架遮陽網。澆水檉柳雖耐旱,但更喜濕潤的土壤。平時要保持盆土潮濕,但盆內不能積水。炎熱夏季除向盆內澆水外,還應向地面灑水。施肥已上觀賞盆的檉柳,每月施1次腐熟的有機液肥。要注意把握好肥力,

    老友 2016年7期2016-04-03

  • 種植檉柳對重度鹽堿地改良效果分析*——以應縣為例
    朔州市應縣多年生檉柳地鹽堿土為研究對象,按土壤深度和行間變化采集土壤樣品,運用數理統計方式分析土壤基本情況,探討鹽堿分布格局。結果表明:在試驗地內,樣地含水率較大,pH值為9.56,為極強堿性土質;土壤有效銅含量與電導率之間存在正相關,但并不顯著;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檉柳地土壤pH值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電導率、含水率均表現為逐漸上升;在遠離植株的過程中,pH值和電導率均表現為先下降后上升,含水率逐漸下降。應縣鹽堿地土壤有效銅含量屬于高等水平,積累現象明

    中國城市林業 2015年2期2016-01-20

  • 檉柳研究進展
    76005)?檉柳研究進展張如華1,張連梅2(1.臨沂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臨沂 276005;2.臨沂大學圖書館,山東臨沂 276005)檉柳(TamarixchinensisLour.)屬于檉柳檉柳屬,灌木或小喬木,是起源于第三紀地中海地區的古老植物,高度耐鹽堿、水濕、干旱貧瘠,是鹽堿地的重要生態造林樹種,常見于海濱沙地、河岸、濕地、灘涂[1]。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北、東北及華東部分地區。檉柳于19世紀初期引種至美國,現在美國中西部已形成大規模擴建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32期2015-12-18

  • 管花肉蓯蓉寄生對一年生檉柳光合特性及生長的影響△
    蓯蓉寄生對一年生檉柳光合特性及生長的影響△楊太新*,杜艷華,劉國庫,劉淑紅(河北農業大學農學院/河北省作物生長調控實驗室,河北 保定 071001)目的:探討管花肉蓯蓉寄生及不同寄生數量對一年生中國檉柳光合特性和生長指標的影響。方法:以未寄生、寄生1個、4個、8個管花肉蓯蓉的檉柳分別為CK、處理A、處理B、處理C,測定分析檉柳葉的葉綠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標,以及檉柳株高、莖粗、一級分枝數、主根長、側根數、莖葉和根干重等生長指標。結果:隨著

    中國現代中藥 2015年4期2015-09-25

  • 多花垂枝檉柳的選育及扦插技術
    091)多花垂枝檉柳的選育及扦插技術于德花1,陳紀香2,畢云霞1,陳小芳1,袁 玲1(1.東營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山東 東營 257091; 2.東營市林業局,山東 東營 257091)多花垂枝檉柳(Tamarixgallicacv.DY-1)是從匈牙利引進的紅花多枝檉柳(TamarixgallicaL.)中選擇自然變異的單株經扦插繁殖而成的優良無性系。通過扦插繁殖試驗、盆栽試驗以及大田栽培試驗,掌握了多花垂枝檉柳的耐鹽能力,探索出在黃河三角洲濱海鹽漬土的扦

    福建林業科技 2015年4期2015-09-16

  •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檉柳生物量特征分析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檉柳生物量特征。[方法]該研究針對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檉柳的生物量進行研究,采集不同蓋度下的檉柳樣本,分析其地下、地下生物量分布特征。[結果](1)檉柳地上生物量隨著覆蓋度的增加而增加。(2)以標準株檉柳地上生物量為x,地下生物量為y,進行方程擬合得出地上-地下生物量之間的異速方程y=5.517 7x0.834 6 (R2=0.820 8)。(3)檉柳灌叢地上生物量與灌叢地徑、株高有極強的正相關性,生物量與冠幅在0.05水平上相關性顯著。[結論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7期2015-07-13

  • 山西省檉柳蜜源植物分布特點及利用價值調查
    0001)山西省檉柳蜜源植物分布特點及利用價值調查常 紅 陳廷珠 李樹軍 吳 棟(山西省畜牧獸醫局,太原030001)檉柳枝條細柔,姿態婆娑,開花如紅蓼,頗為美觀,常被栽種為庭園觀賞植栽。檉柳的嫩枝葉是中藥材,可鮮用或干用,主治痘疹透發不暢或疹毒內陷,感冒,咳嗽,風濕骨痛。據調查,檉柳作為晉西北地區一種重要蜜源植物也具有獨特和潛在的利用價值。為了使大家對山西的檉柳蜜源植物的面積、分布特點和養蜂價值有個初步的了解,現將我們的調研結果介紹如下:一、檉柳蜜源分布

    中國蜂業 2015年3期2015-01-25

  • 濱州檉柳群落保護現狀及其保護利用對策
    該文對濱州市境內檉柳的生態學特性、群落類型、空間分布及保護現狀進行了闡述,并對其保護利用的途徑進行了探討。關鍵詞:檉柳;保護現狀;保護利用;濱州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4-30-02檉柳為落葉小喬木,赤皮,枝細長,多下垂,分布于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以及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平原、沙地及鹽堿地。枝干可編制籮筐,嫩枝和葉可入藥。檉柳在濱州市境內廣泛分布,是當地常見的野生植被之一。檉柳在濱州市沿海區域以及內陸鹽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24期2015-01-08

  • 一種簡易觀察管花肉蓯蓉寄生過程的方法
    傷害肉蓯蓉種子和檉柳根系的情況下,直觀地觀察到管花肉蓯蓉寄生的整個過程,建立一種可視的管花肉蓯蓉寄生的觀察方法,為進一步明確管花肉蓯蓉寄生過程和寄生機理提供一種研究模型。關鍵詞:管花肉蓯蓉;木箱-玻璃法;檉柳;寄生過程;寄生機理中圖分類號: Q944.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1-0211-02收稿日期:2013-06-04基金項目: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編號:2011GB23600014);貴州省科技計劃[編號:黔

    江蘇農業科學 2014年1期2014-07-18

  • 檉柳對鹽堿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266061)檉柳對鹽堿地生態環境的影響Effects ofTamarix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aline-alkali soils何秀平, 王保棟, 謝琳萍(國家海洋局 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東 青島 266061)檉柳是一種鹽生植物, 具有很強的耐鹽、抗旱、耐淹的生物學特征, 廣泛分布在內陸鹽堿地和我國北方濱海濕地、灘涂, 有“南有紅樹, 北有檉柳”之說。檉柳是典型泌鹽鹽生植物, 在鹽堿地(含濱海濕地)種植形成檉柳

    海洋科學 2014年1期2014-03-07

  • 萊州灣檉柳自然演替與生態修復的探討
    261041)檉柳(Tamarix chinensissp.)因其獨特的生物、生態特性,使其在溫帶濱海鹽堿地成為建群或建種植物群落,在改造鹽堿地自然區貌,維持生態平衡中,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F將萊州灣濱海鹽堿灘涂檉柳植物群落的研究總結如下,與大家探討。1 檉柳的特性1.1 生物學特性1.1.1 葉 鱗片狀,葉抱莖。抱莖程度與適生環境、干旱程度呈正比。葉抱莖可以有效的抵御干旱,防止高溫對葉莖的灼傷和風、沙危害。1.1.2 根 根系發達,主根、側根和須根組

    河北林業科技 2012年3期2012-08-15

  • 內蒙古產檉柳和多枝檉柳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5001內蒙古產檉柳和多枝檉柳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常 星1,2,崔維恒1,張俊柯1,吳雨虹1,康文藝1*1河南大學中藥研究所,開封 475004;2河南大學研究生院,開封 475001首次利用體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以 96微孔板法,對內蒙古產 2種檉柳屬植物不同溶劑提取物進行活性評價,并與陽性對照 Acarbose比較,發現 6種提取物均有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遠遠強于陽性對照 Acarbose(IC50=1103.01μg·mL–1)的抑制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2011年1期2011-10-09

  • 檉柳鹽堿地扦插育苗試驗報告
    郭 亮 王慶林?檉柳鹽堿地扦插育苗試驗報告郭 亮1王慶林2(1浙江省臺州市椒江農林局;2浙江省臺州市椒江章安農林站 318000)為探索解決浙江省臺州市低洼淤泥質海岸防護林樹種單一問題,進行了檉柳扦插繁殖育苗試驗。結果表明,該樹種在臺州有較好的扦插繁殖能力,春、秋季扦插均可,無生根促進劑處理時,檉柳生根率可達88.5%,春季扦插100天后幼苗高達80cm。檉柳;扦插繁殖;成活率沿海灘涂造林樹種的選擇,一直是綠化建設的難點之一。因此,選擇適宜沿海灘涂的耐鹽堿

    自然保護地 2010年2期2010-10-24

  • 寧夏檉柳屬植物的開發與利用前景淺析
    新 吳光賢摘要:檉柳屬植物一般為落葉灌木,部分為小喬木,稀為喬木,是我國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區天然分布較廣的一個主要樹種。主要特點是耐干旱、耐鹽堿、耐瘠薄、耐風蝕、和沙埋,是優良的防風固沙植物和鹽堿地造林的優良樹種。同時部分種具有優美的樹姿、美麗的花穗及發達的根系,也是優良的水土保持樹種和城鎮綠化樹種。檉柳的葉、干具有多種用途,是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區具有一定經濟開發利用價值的植物資源。關鍵詞:怪柳屬植物開發與利用1寧夏檉柳屬植物種類寧夏檉柳屬植物資源以天然分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09年10期2009-01-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