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法

  • 墨法于中國繪畫藝術之研究
    摘 要:墨法是中國繪畫藝術之關鍵,是作畫者表達其藝術涵義的重要手段。墨法對繪畫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推動了筆墨技法的演進與發展,還豐富了繪畫作品中的文化內涵,同時對藝術教育也產生了積極影響。然而在繪畫創作中,墨法雖是重要關鍵,但其與作畫者自身的人文素養相互依托、互為表里。關鍵詞:墨;墨法;中國繪畫筆、墨、紙、硯作為中國的文房四寶,為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提供了重要支撐,其中黑色沉穩的墨更是功不可沒。墨不僅可以印刷、作畫和書寫,還可以作為古代婦女畫眉裝扮的工具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3年8期2023-10-09

  • 張坤山書法的碑帖結合
    用墨的恰到好處。墨法的變化應該說是當代書法審美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墨法變到什么程度合適?有的作品墨法變化幅度比較小,有些則變化幅度比較大。從這點來講,他有很強的現代審美意識,他把墨法變化這個度把握得很好。墨色追求上,一件作品中如果一大片焦灼,會讓人感覺『躁氣』,很不舒服。其實草書的線條,它的包容性并不是很大,所以墨色變化一定要恰到好處,既要做到極致,又沒有讓人感到不舒服,在這一點上,張坤山作品的墨法變化值得肯定,我很欣賞他在這一方面的探索實踐。二是他的作品

    中國書法 2023年2期2023-07-17

  • 從盧攜《臨池訣》窺探唐代書論中關于墨法的研究狀況
    代書法理論家們對墨法這一概念有較為深刻的認識,且墨法在他們的理論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這些書論中,盧攜的《臨池訣》是一個極其特別的存在,相較于其他書論,盧攜對墨法的論述最為詳細,也最為系統?!杜R池訣》作為最早一批提出“水墨之法”觀念的書論,是盧攜在學習書法時所寫的一篇臨習書法心得,是我國唐代書法理論中較為重要的作品。其中有很多關于墨法方面的論述,對探究唐代書論中關于墨法的研究狀況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就《臨池訣》中關于墨法的思想內容展開探討,探究唐代墨法的研究

    藝術科技 2023年7期2023-06-25

  • Q 中國畫中的“墨破色,色破墨”指的是什么?
    現技法,隸屬于破墨法之中。所謂破墨法就是在勾皴法之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技法形式。破墨方法很多,總的分為六種:濃破淡、淡破濃、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破墨法由來已久,始見南朝梁蕭繹《山水松石格》:“或離合于破墨?!钡搅怂未?,破墨法已有明確的審美要求。韓拙在《山水純全集》中提到:“落墨堅實,凹深凸淺,乃破墨之功?!苯F代時,黃賓虹說到:“畫選淡墨,破以濃墨。亦有先用濃墨,以淡墨破之,如花卉勾筋,石坡加草?!本唧w來說,墨破色就是先用色筆畫出所描繪對象的形體,

    藝術品鑒 2022年10期2022-07-21

  • 書法用墨技巧略談
    于筆,成于墨,則墨法尤為書藝一大關鍵?!庇纱丝梢?,歷代書家對墨的運用與研究。用墨不外乎濃淡干濕幾種,而具體用起來是有技巧的。一、濃墨濃墨是最重要的一種墨法。書法創作一般以濃墨為主,特別是篆書、隸書、楷書的創作,只有用濃墨才能表現出其力度和精神。墨色濃黑,書寫時行筆實而沉,具有凝重沉穩、神采外耀的藝術效果。在實際書寫中,濃墨也最易把握。清代劉墉有“濃墨宰相”之美譽,他博通經史,臨帖功力極深,正是在豐腴、厚重方面見其真力彌漫。二、淡墨淡墨與用水的技巧密切相關,

    老年教育 2022年3期2022-04-11

  • 不破不立有新法:徐渭對掛軸書法的視覺形式創造
    掛軸 以畫入書 墨法筆者在《掛軸:藝術書寫成為書法主流》[1]中論述了掛軸書法的流行對明代書法創作和審美的巨大沖擊。讓我們簡略回顧一下此前的歷史。漢晉以前,即書法藝術的前自覺時期,書法大多用于實用藝術的裝飾。例如:巖畫符號、甲骨文占卜、青銅禮器、兵器、詔版、帛書、宮殿文字、紀功碑銘、祭祀碑銘、造像題字、摩崖刻經、抄書、抄經等。中古時期,書法在文字的實用過程中審美作用逐漸提高,在文獻的抄寫和閱讀過程中,在紀念性建筑的記事和展示過程中,文字成了關注的中心,其書

    中國書法 2021年10期2021-11-24

  • 中國畫色彩中“墨分五色”的運用
    形式;實踐運用;墨法;《墨井畫跛》Abstract: In Chinese painting, "ink" is the key carrier of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in the picture scroll and the soul of Chinese painting. If we can think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ink and apply it, Chinese paintin

    流行色 2021年12期2021-08-28

  • 一墨一江山,一筆一風景
    不可視變為可視。墨法是很重要的一種書法技法,是通過墨色的濃、淡、潤等變化,讓書法作品表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的技法。墨色的變化不僅能影響到作品章法,還能影響到作品意境的表現。書法創作中常用的墨法,一般以濃墨法、淡墨法、干墨法、焦墨法為主。濃墨法使用的墨水水分少,墨色濃烈,與紙色對比強烈,最見精神;淡墨法更適合用于表現清淡幽遠的意境;使用干墨法時,作品會出現飛白,從而增強作品的墨色層次,增加作品的表現力;焦墨法就像是用干皴之筆來書寫,筆畫中的墨色含有很自然的濃淡

    學苑創造·B版 2021年5期2021-07-11

  • 畫一塊水墨畫中的石頭
    的畫法主要分為積墨法和破墨法,此外,還有一種色彩濃重的青綠山石的畫法。無論哪種畫法,大體步驟均為勾、皴、點、染、上色,這五步順序可以靈活運用,同學們根據畫面需要和習慣隨時調整即可。準備工具及材料:宣紙、毛筆、墨、顏料。此次用到的顏色主要有赭石色、花青色、草綠色、三綠色、青綠色以及石青色或頭青色。積墨法:1.以淡墨勾勒輪廓,注意中側鋒并用、提按頓挫。

    學苑創造·C版 2021年5期2021-06-28

  • 書法創作的墨法運用分析
    久的歷史,書法與墨法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國歷代書法家都非常重視墨法,從魏晉到唐宋,再到明清,墨法從幼稚、單一逐漸走向了成熟、豐富。墨法為書法藝術的表現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同時也使得書法技法呈現更加豐富和完善。筆者針對墨法的類型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并提出了書法創作的墨法運用,希望有助于書法創作水平的提高?!娟P鍵詞】書法創作;墨法;類型;書法創作【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單一的墨色已經很難滿足現代人們的審

    中國民族博覽 2020年10期2020-11-25

  • 沈周山水畫藝術特征探析
    有力且細膩沉穩,墨法秀潤,潑墨破墨相間,章法嚴謹,通過多年藝術創作積淀,最終形成自己剛柔兼并、粗中有細膩、氣勢坦蕩豪邁和渾厚樸實的藝術特色,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文章從沈周生平簡介及其山水畫藝術出發,對沈周山書畫發展歷程進行探索,進而總結其山水畫藝術特征。關鍵詞:沈周;筆法;墨法;皴擦沈周的山水藝術對明清乃至近現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沈周山水畫藝術的研究對藝術學者的學習和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沈周生平簡介及其山水畫藝術沈周,字啟南,江蘇蘇州人,家族幾代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0年8期2020-11-16

  • 董其昌山水畫之筆墨特色
    昌山水畫;筆法;墨法;筆墨董其昌是松江畫派的開派宗師,其山水畫被贊譽為文人畫之頂峰.其山水畫的一大特色便是筆墨,董其昌之筆墨特點鮮明。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松江派開派宗師。董其昌主要活動于明晚期,于23歲開始執筆于山水畫,早期一直致力于書法研究,故而其書法成就亦很卓著。因其熟心于書法用筆,故初入山水畫之時,以書法用筆之方式來寫山水,由于書法用筆講究提、按、頓、挫,他的書畫用筆又脫胎于其書法用筆,其山水畫用筆方法獨特有韻

    藝海 2020年8期2020-11-09

  • 傳世名篇
    為心畫》用的是破墨法,水墨洇化,奇妙無比。林散之自甘淡泊,喜怒哀樂全部沉浸在詩書畫之中,為藝術而生,為藝術而活。其先后5次著錄,是林散之晚年的代表作?!读稚⒅畷ㄟx集》是林散之所有書法專輯中最權威的一本。該書由趙樸初題寫書名,林散之自己作序?!蹲譃樾漠嫛肪幣旁谠摃牡谝豁?,足以說明它的分量。這件作品為橫幅,1984年創作,尺寸為 26×90厘米(約 2.5平尺),落款“散耳”。鈐有“江上老人”(白文)、“大吉羊”(朱文)印。水墨紙本,生宣紙,長鋒羊毫筆,宿

    東方收藏 2020年10期2020-11-09

  • 淺談藍瑛山水畫藝術特征
    詞:藍瑛;筆法;墨法;皴擦中圖分類號:J2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7-00-02藍瑛的山水藝術對明末和清代乃至近現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藍瑛山水畫藝術的研究對我們美術學者專業知識學習和繪畫創作有深遠意義。一、藍瑛生平簡介及山水藝術簡述藍瑛,字田叔,今浙江杭州人,明代繼吳門四家后著名的畫家,晚年自號石頭陀,他一生致力于山水畫創作,游歷國內外名山大川,把所見所感用于作品創作。他與浙派畫家戴進、吳偉號稱浙派三大家,他的藍姓后

    藝術大觀 2020年17期2020-10-09

  • 花鳥畫班畫梅教案
    掌握梅花的筆法與墨法。(1)筆法:中鋒、側鋒、順鋒、逆鋒、藏鋒、露鋒、拖鋒。梅花畫中主要運用的是中鋒和側鋒。(2)墨法:“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3.造型訓練對梅花畫的筆墨、造型、構圖等基本常識都有了較好的掌握,對梅花畫的寫意精神也有了深層的認識。但是對于基本功的訓練我們還得加強,造型方法是最基本的訓練,但也是最重要且不可忽視的,該下的功夫是不能取巧的。4.臨摹練習對梅花素材進行組合訓練。練習過程中,要求學員仔細體會筆墨的應用變化,構圖的基本常識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0年9期2020-09-22

  • 誰探根九淵氣虛涵太清
    法;結體;章法;墨法蕭云從,安徽蕪湖人,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幼而好學,篤志書繪,寒暑不廢。其畫或人物或山水,遠近聞名。人物造型準確,形象栩栩;山水清疏秀潤,饒有逸趣;而書法傳世甚少,多流為畫作題跋。殊不知,其書篆、隸、真、行、草五體兼善。行草、小楷高雅古樸,推方履度,動必中庸,行草尤得王右軍藏骨含筋法而另辟蹊徑。蕭云從受晉唐書家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虞世南、歐陽詢、柳公權等所浸染后,漸漸形成不溫不火的書法風貌。篆書尚婉而通,隸書不乏精而密。59歲時,蕭云

    書畫世界 2020年7期2020-08-24

  • 中國山水畫的樹石畫法探究
    石;畫法;筆法;墨法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5-168-01一、中國山水畫中國山水畫是以山水為題材的中國畫,它是中國畫的一個重要分支。傳統上分為青綠色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降山水等。其中,樹石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使只畫樹石,它也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由于樹木山石種類繁多,樹石的生態也不相同。中國畫講究師法自然,古人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背鯇W者畫樹木應從無葉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5期2020-01-25

  • 淺析書法創作中的墨法運用
    王運來一、濃墨濃墨法是眾多墨法的基礎和根源,書法由墨加水經筆在紙上呈現,而墨色濃淡的變化既可通過墨和水在本源上控制,又可在筆和紙上下功夫。其中,最濃重的墨是書法創作中最根本的顏色。墨分五色“濃淡”“干”“濕”“黑”,也有人加上“白”,合稱“六彩”,但無論怎樣變化,卻也須得有這最濃重的墨色,才能演化出黑白世界的萬千顏色。書法中墨色的濃淡深淺,實際上也是不同墨色之間的對比所形成的。因此,一幅書法作品中必須要有一個最深濃的墨色作為基調,方能襯托出其他墨色的深淺濃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19年2期2019-12-17

  • 墨法爛漫,抒情傳神
    程舒雅 摘要:墨法作為書法作品中外現的表現形式,其對于整體的情感表達與書寫者內心的展示是不可忽視的。關鍵詞:墨法;抒情;神思無論是楊雄的“書為心畫”,還是布封的“風格即人”,亦或是黃庭堅認為,“觀其書可想見其風采”[1],古今中外,無一例外地認為作品中需要表現出作者的內在性情,精神面貌。書法作品中,除了廣受關注的字法,章法等,墨法也可以傳達出作者的性情、精神來。古往今來,書家們或是無意,或是有意,在墨色中體現出多樣的變化來,表現出不一樣的審美意境?;蛘呤?/div>

    藝術大觀 2019年10期2019-10-23

  • 中國人物畫需要的筆墨和意境
    賓虹筆墨觀中,“墨法之妙,全從筆出”,筆法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拔骞P”中的前四法純系從傳統書法學拈來加以闡發的。中國畫中關于點、線、面的學問全部囊括在里面了。黃賓虹在《畫學臆談》中說:“中鋒之說,不必純取把筆端正,要使筆尖鋒芒八面生出,有藏有露,藏者為中,露者為側,皆是用筆,則落筆圓渾自然,不為板滯?!敝鲝堄霉P不可有弱筆,貴乎有力。在著作與書信中,黃賓虹一再強調筆力的重要性:“氣關筆力,韻由墨生;筆有力而后能用墨,墨可有韻,有氣韻而后生動;有筆力然后可觀水

    藝術大觀 2019年12期2019-09-28

  • 淺談王羲之尺牘在書法創作中的運用
    筆;結體;章法;墨法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8-0020-01一、用筆王羲之尺牘的用筆主要采用中鋒起筆、中鋒行筆,時而也伴有露鋒起筆、側鋒行筆的。就《喪亂帖》而言,帖中用筆挺勁,表達肯定直率,前半部分多用露鋒起筆,用筆上雖提按變化不明顯,但卻表現出較為強烈的節奏感。在橫的書寫上,起筆多樣,變化莫測,且有特色用筆,例如“墓”、“慕”,起筆上側鋒起勢,在中鋒中求變化。其次,起筆有方有圓,側鋒起勢,中鋒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2019-08-06

  • 論宋代墨法
    章法,也十分講究墨法。宋代文人社會地位的提高,不僅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也使宋墨有了一個大發展。宋代的墨法為書法開辟了一個新境界,同時也展示了墨法的變遷。文章將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對宋代墨法進行分析論述,從而深入了解宋代的墨法,為當代的書法創作和墨法運用提供理論上的借鑒。關鍵詞:宋代;墨法;書法早在先秦,《韓非子》中便有“墨染其外,朱畫其內”[1]的用墨記載,至漢代便有大量制墨匠人的出現,直至宋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文化的不斷進步,出現了大量的制墨名家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5期2019-07-30

  • 墨法對水墨畫創作的意義
    :“筆法既領會,墨法尤當深究?!彼J為:“畫家用墨,最吃緊事,墨法在用水?!绷硪晃凰嫶蠹沂瘽J為:“變于水,運于墨,受于蒙?!敝袊嬍撬幕?,水墨的“顏色”是作品精神的體現。因此注重墨法的運用,是展現作品主題及精神的重要方法。(林裕明《探析水墨畫技法在日本漫畫中的運用》)一、水墨畫創作特征水墨畫不同于水粉畫或者油畫,盡管都屬于作畫,但水墨畫并不像油畫或者水粉畫一樣注重排序,水墨畫的創作更注重空間布白,對空間關系的要求極高。水墨畫的創作非常講究意境,作

    中國書畫 2019年12期2019-04-10

  • 淺析王維破墨山水技法
    631)引言:破墨法是中國畫創作過程中的一種繪畫技法,備受古今畫者的重視。破墨法專指在第一遍染出墨色之際,趁著墨未干,又畫上另一墨色的技法。以追求達到水墨的濃淡相交滲透其中的感覺。破墨法可分為四法,破墨法在歷代畫家的繪畫和創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和發展。破墨使中國繪畫墨色豐富,極富變化,破墨法在中國所有的墨法中,屬其用途最廣,變化最多。無論是濃破淡還是以淡破濃,都要在墨尚未干透趁濕加上墨。破墨不僅要求把握精準的造型,還要求掌握嫻熟的運水運墨的技巧;以及敏銳

    魅力中國 2019年13期2019-01-13

  • 龔賢山水畫墨法演變研究
    本文以龔賢山水畫墨法的演變為題,對龔賢的繪畫風格在一生中經歷了多次變化進行分析。龔賢山水畫墨法是從白到黑、從簡到繁、從不成熟到成熟的變化過程。并對與此相關的龔賢山水畫墨法特點,墨法對山水創作的影響等問題也做了相關闡述。關鍵詞:龔賢;蒼黑;郁厚;墨法一、龔賢山水古、厚、健、活的墨法特點1.古。他崇尚董源、吳鎮,但反對完全照搬照抄,主張吸取前人的精華,用蒼厚濃重的筆墨創造出強烈、鮮明的畫面。2.厚。厚,即積墨法的應用。對于積墨法的理解,從字里行間上看,積墨法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8年6期2018-09-29

  • 書法筆墨在中國水彩畫中的運用
    要探究書法的筆法墨法在中國水彩畫中的運用。關鍵詞:水彩畫;書法;筆法;墨法中圖分類號:J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0-0148-01一、前言自水彩進入中國以來,中國藝術家對水彩畫的追求不僅是畫好,而且一直孜孜以求地探索如何在水彩畫中展現中國的獨特藝術符號?!爸袊室搽y有走向世紀的民族化道路,才是唯一最佳的出處?!边@是張英洪在《水彩畫美論》中寫到的。但現在的水彩畫中國化還停留在感性的層面,并沒有成型的體系,因此,水彩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8年7期2018-09-28

  • 漲墨的根源以及對于書法本體語言的影響
    、焦”的層次時,墨法成為一種重要的書法藝術造型語言。它在中國畫黑白世界里的重要地位是無法取代的,但在書法領域里,與筆法、字法、章法相比較,墨法在書法造型的語言上的獨立性顯然不如前三者,客觀地講,只有在前三者的基礎上,墨法才能彰顯其造型的意義。與此相反,有人把 “墨法”作為董其昌的重要貢獻之一,認為這是董其昌對書法理論領域的擴展。對于書法理論來講,這無可厚非,因為理論需要將整個體系分割為幾個要件,分別加以研究。但對于書寫來講可能是個誤區,因為一筆下去,筆法、

    書法賞評 2018年4期2018-09-04

  • 周正:藝術首先要為自己的心靈服務
    接連驚贊:“此等墨法,乃大匠也?!?span class="hl">墨法是中國寫意畫中的大法,得法者方成大器。關于“墨法”,一代畫圣黃賓虹先生曾有過簡明之論:“古人墨法,妙于用水。畫案之上,一缽水,一硯墨,兩者互用,是為墨法?!倍@墨法一旦通禪,便把水墨畫帶入藝之大境。周正的藝術創作,正歸屬于禪意畫派。她的作品以佛道題材為主,于中國傳統水墨領域開創中色,獨見七彩,將自己對佛學的理解和人生修行的體悟,融匯于筆墨之端,在濃淡相宜、積潑抒情中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和心靈思考。關于禪畫,臺灣著名學者吳

    商業文化 2018年10期2018-08-20

  • 周正:藝術首先要為自己的心靈服務
    接連驚贊:“此等墨法,乃大匠也?!敝苷U意水墨畫《 菩薩系列 · 2 》 周正禪意水墨畫《 菩薩系列 · 3 》墨法是中國寫意畫中的大法,得法者方成大器。關于“墨法”,一代畫圣黃賓虹先生曾有過簡明之論:“古人墨法,妙于用水。畫案之上,一缽水,一硯墨,兩者互用,是為墨法?!倍@墨法一旦通禪,便把水墨畫帶入藝之大境。周正的藝術創作,正歸屬于禪意畫派。她的作品以佛道題材為主,于中國傳統水墨領域開創中色,獨見七彩,將自己對佛學的理解和人生修行的體悟,融匯于筆墨之端

    商業文化 2018年15期2018-06-25

  • 從吳鎮的濕墨表現手法看其筆墨語言
    景、代表作、筆法墨法等調查分析,初步形成了對其繪畫的認識。關鍵詞:生活背景;代表作;筆法;墨法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吳鎮能有如此的成就不愧是一位杰出畫家。社會的動蕩,使得長期孕育其中的中國山水畫開始其轉型階段,他的繪畫也對后世畫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吳鎮在元代繪畫領域起著劃時代的作用,他的筆墨符號被后世所繼承和發展。一、梅花庵里梅沙彌吳鎮極愛梅花,他在屋前屋后遍植梅花,更以“梅花庵”做其齋號[1]。吳家從吳鎮的祖父開始做海運生意,吳鎮的父親吳禾跟隨其父航

    東方教育 2018年7期2018-05-26

  • 書法墨法意象的文化闡釋
    展變化的,書法的墨法意象同樣如此。然不可否認,對于書法藝術的認知、書學思想在人們對書法墨法意象認識、審美效果的評判中,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哲學審美思想潛意識的深深烙印。故本文的傳統文化思想對書法墨法意象的影響正是基于此前提而進行論說。楊鎖強教授在《論中國書法的審美觀》一文中指出:“儒釋道作為中國傳統思想的三大支柱,在審美理想、審美方式、審美心態和審美特征上則表現出不同的特點”。雖然儒釋道三家的審美理想、審美方式、審美心態及審美特征有所差異,但殊途同歸

    旅游縱覽·行業版 2018年4期2018-05-16

  • “墨分五色”釋評
    踐和不同的總結。墨法和筆法密切相關,同時墨法的使用和用水也密切相關?!澳治迳辈粌H是繪畫技法豐富一『生的要求,同時也蘊含了豐富的精神內涵,是畫家性情賴以表現的手段。關鍵詞:“墨分五色”;墨法;筆法;用水“墨分五色”出自唐代張彥遠的名著《歷代名畫記》中,是對作為材料的墨在繪畫中的運用變化的總結?!稓v代名畫記>中描述道:“夫陰陽陶蒸,萬象錯布。玄化亡言,神工獨運。草木敷榮,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飄揚,不待鉛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鳳不待五色而綷。是故運墨而五色具

    書畫世界 2018年6期2018-05-14

  • 王鐸墨法芻議
    中的探討了王鐸的墨法實踐,王鐸在繼承古人的基礎上探索創新。獨創“漲墨法”。墨法的內涵的擴展,表現了豐富的墨色變化,強化了章法的層次對比,豐富了線條的表現內涵。強化了空間對比。王鐸漲墨的運用強化了作品的空間深度和形式表現。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云:“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轁袷侵负康牟煌霈F的不同燥潤效果。潘天壽云:“用枯筆,每易滯澀而無氣韻。然運腕沉著,行筆中和,靈爽不浮滑、纖緩不帶膩,而氣韻自生。用濕筆,每易漫漶而無古趣。然取墨清醒,下筆松靈,亂

    知識文庫 2018年17期2018-05-14

  • 淺談兒童水墨畫的筆法和墨法
    :水墨畫;筆法;墨法;中國畫兒童在水墨畫的作畫過程中,受兒童畫勾線平涂的影響,很容易走進墨色平涂、顏色也平涂的誤區,進而造成整個畫面缺少墨色變化;其次,即使經過一段時間或一個學期的訓練,他們可以基本掌握用筆和用墨的方法,但實踐證明,經過一個暑假寒假,孩子們又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忘記或生疏的情況。因此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教師要結合中國畫的基本知識和繪畫技巧,講一些適合兒童且兒童容易掌握的用筆和用墨的方法會非常有利于兒童學習水墨畫。我在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從以下

    新課程·小學 2018年1期2018-03-10

  • 淺析林散之書法作品的筆法與墨法
    人稱道的是筆法和墨法的運用,我們能看到兩者完美的結合所產生出令人叫絕的效果。因此,對林散之書法中的筆法與墨法進行研究,對于書法技法及表現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近代黃賓虹先生乃山水畫大師,尤擅用筆用墨之道。黃賓虹把筆法、墨法、章法視為書畫之三要。他很強調筆墨的重要性,書畫一道要以筆墨為主,筆法與墨法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本文以林散之的作品為例,對其筆法與墨法的特點進行研究。林散之先生有言:“古人千言萬語,不外“筆墨”二字,能從筆墨上有心得,則書畫思過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8年19期2018-03-07

  • 美術國畫的工筆畫法分析與墨的渲染
    文化;工筆畫法;墨法引言國畫的文化價值極高,是我國的傳統藝術瑰寶。隨著近些年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廣大書畫愛好者對國畫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國畫創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用墨技法,使用不同的墨法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因此,為了能夠強化國人對國畫的學習和了解,我國非常有必要展開對國畫工筆畫法與墨的渲染的研究。1美術國畫筆墨特征1.1筆墨文化目前中國山水畫將物質世界的豐富色彩主要展現為黑白兩色,通過“落墨”“破墨”“潑墨”“積墨”“宿墨“等技法的應用,將多彩的自然集中表現于墨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2期2017-12-20

  • 學書感言
    字體的大小錯落、墨法變幻、章法虛實等諸元素的運用,展現書法整體構成之美,而線條疾徐,產生了音樂之節律美。這種美堪稱大美。我以為,書法最講究的是意、理、趣、氣。所謂意,即是中國藝術通常所說的意境,也可以說是一種境界和格調。所謂理,古人云,造境最難。即是一種規范抑或是一種約束。故習書要知書理合法度。所謂趣,則是線條墨法、章法在實作中所透出來的機變和趣味,故有趣則通變,耐人尋味,無機無趣則令人乏味。所謂氣,則是藝術欣賞的最高標準。謝赫在品評繪畫的“六法”中,第一

    藏天下 2017年3期2017-09-03

  • 中國畫的筆墨美探究
    畫作結構,不同的墨法染成濃淡不均的畫作層次,同樣造就了異彩紛呈的畫作效果。中國畫;筆墨;技法探討中國畫源遠流長,承載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的時代智慧,給予我們思想上的感悟和靈魂上的啟發,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畫之美,在于其形,亦在其神,而筆墨便在中國畫美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中國畫的筆墨技法出發,結合畫作,來描述中國畫的筆墨美。一、中國畫之筆法美在中國畫的發展進程中,筆墨技法以筆為主導,勾其骨,寫其形,為中國畫“以形寫神”的理論精髓

    大眾文藝 2017年16期2017-08-28

  • 淺議筆墨是中國畫的語言
    韻 六法 筆法 墨法一、筆墨的重要性黃賓虹說:“中國畫舍筆墨而無他”{1};張仃說:“筆墨乃是中國畫的底線”{2};筆墨作為中國畫的語言,處于主宰地位。筆法和墨法合稱筆墨。所謂筆法就是繪畫中的各種用筆方法。所謂墨法無非墨分五色,濃、淡、干、濕、焦。畫家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感知都集結在這筆墨語言中。清代大畫家惲南田說:“有筆有墨謂之畫”{3};明董其昌說:“畫豈有無筆墨者”{4};近代的李可染說“筆墨是形成中國畫藝術特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5};所以,筆墨對

    藝術研究 2017年2期2017-07-26

  • 墨法
    、類型的不同等對墨法的運用,尤其對墨色的變化起著較大的影響,當下的墨有以下五種制作方法,不同方法制成的墨有不同的特點:油煙墨,其燃料是植物油。因油類燃料燃燒后蒸發的碳黑含有油脂類成分,因此墨的磨口有光澤,書寫后的字跡也充滿光澤,比較適合書法創作,尤其適合寫二王行書、小草書、中楷、小篆,既大氣又細膩。我們在考察宋人墨跡時,發現黃庭堅、蘇軾書法的墨色極濃、厚實,并且保留至今依然濃到烏黑、漆黑的地步,甚至有光,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運用“油煙墨”的緣故。松煙墨則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7年5期2017-07-17

  • 中國書法墨法意象的獲得途徑淺析
    046)中國書法墨法意象的獲得途徑淺析馮秀廷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712046)本文在已有的關于書法墨法技法上有所論述的相關文章的基礎上,嘗試從另外一個宏觀的視角即意象的角度去重新認識書法墨法,探求書法墨法意象是如何獲得的,從而得出結論書法墨法是主體表達其內心情感、思想、審美與文化認知的載體中的載體,尤其在當今藝術視覺大爆炸的時代,如何掌握這一特殊載體要素并靈活運用于書法藝術表現當中,將其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并使此理論指導實踐,從而實現書法藝術實踐的創新

    大眾文藝 2017年10期2017-06-15

  • 初中美術山水畫欣賞教學
    然筆有筆法,墨有墨法,但是山水畫使這兩個獨立的概念變得聯合統一。關于筆法墨法歷史上的大師們也是各有見地,比如唐岱就認為用筆要行中鋒,同時用筆時筆管要直并且用筆鋒取力;然而蔣驥對米芾的側鋒筆法就大加贊賞,重在表現意。所以初中美術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美術畫作時應當指導學生學習什么是中鋒什么是偏鋒。歷史上關于筆法與墨法的論述真是俯拾皆是不勝枚舉,對初中生來講想要系統地了解筆法墨法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感受山水畫中的筆墨語言時只需讓學生了解筆法墨法即可。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17年4期2017-05-12

  • 墨法自然性情真
    君 攝影/常 詩墨法自然性情真文/燮 君 攝影/常 詩晁玉奎對書法藝術的愛好和追求是發自內心的,幾十年來矢志不渝。近年來,他的書法創作勇猛精進,特別是他的行草作品,既滲透著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又植根于古老的傳統之中,顯現出墨法自然之真性情。晁玉奎獨具風格的書法藝術,來自于他對中國書法藝術傳統的深刻認識和理解。他那以情掣筆、隨性揮灑、無障無礙、一往無前的精神狀態,他那勢如揮戈舞劍、八面出鋒、縱橫不羈、碑帖結合的用筆及渾勁酣暢、激蕩多變的線條運動,他那因勢利導、

    上海商業 2017年3期2017-03-27

  • 書法“墨法”之演變
    □ 趙文靜書法“墨法”之演變□ 趙文靜中國書畫歷來強調書法對繪畫的作用,卻忽略了兩者間的彼此影響。宋元以后的“引書入畫”理論,對新興的水墨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時也加速了繪畫中線條內結構的豐滿和自律。宋元以后,中國畫墨法、水法迅猛發展,同時,通過“引書入畫”的舊途反饋給了書法,使書法、繪畫成為一個回環往復的鏈條,書法的墨法成了書法表現的重要手段。用墨,是中國畫的本體特征之一。水墨雖然是中國色彩體系的衍體,然而,它在中國畫色彩中的核心地位,已成為毋容置疑

    老年教育 2017年2期2017-03-08

  • 陸儼少山水畫譜(八)
    墨畫上蘆草,用破墨法取其變化。畫大草用腕,畫細草用中指。其組織是兩筆或三筆成一組,接連畫去,筆要圓勁兜得轉。蘆荻,先畫直干,宜齊密,然后生葉,有一面生者,亦有兩面生者,一面生者是有風。畫蒲,線條放長,其末杪稍向上,隨風搖曳,婀娜多姿。蘆 草竹子種類繁多,竹葉在畫法上不外乎向上和垂下兩種。在山水畫中所表現的竹,因是遠看,故和專畫竹子有所不同。毛竹形雖高大,但竹葉甚細,逐節分臺,色帶黃綠。井岡山有滿山毛竹林,滴露和煙,形態殊勝。毛竹林竹 林

    老年教育 2017年1期2017-02-10

  • 從“書畫同源”探析書法與繪畫之間聯系的多種可能性
    布白空間、章法和墨法上分析書法與繪畫關系的,我便試從此角度做一些分析,談談我自己的感受?!娟P鍵詞】“書畫同源”;“結字”;“布白空間”;“章法”;“墨法”一、“書畫同源”的概述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說:“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栗;靈怪不能遁其行,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使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边@是最早的關于“書畫同源”的記錄,到了元代趙孟頫在《枯木竹石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2016-12-21

  • 獨辟蹊徑的水墨書法
    、結字、章法以及墨法等諸多方面。從古至今,人們在欣賞、評價一個人的書法時,都是從這些方面著眼的。白煦的書法之所以具有鮮明的個性,也正是在對上述各方面技巧的理解和運用上顯示出與眾不同的選擇和把握,尤其是在墨法運用上,更是出人意表,獨辟蹊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樣式。白煦的書法之所以以“水墨”為最突出的特色,首先是由于他喜歡并且擅長運用宿墨。在書法的諸般技巧中,傳統習慣一直是比較強調用筆的結字技巧的,章法則隨幅式需要而定。至于墨法,在從前的書家來說并不占重要位

    中國書畫 2016年10期2016-11-30

  • 書法墨法與其它形式要素間的關系
    法理論與實踐中對墨法的理解和運用梳理,從而闡釋書法墨法與筆法、字形與章法三者的關系,旨在從書法形式美的體系中看墨法的作用。關鍵詞:墨法 書法形式要素 關系 筆墨中國書法以漢字為載體,作字之初,文字書寫主要用于人們日常的記錄、交流和傳播。其功能側重于實用。到了魏晉時期,書法創作主體的審美意識才逐漸進入自覺階段。書法始終兼具實用與審美的二重屬性,步入當代,主流書寫方式的轉變直接導致書法的藝術性開始居于主導地位。而書法的藝術性則需要通過書法的各種形式要素的不同組

    藝術研究 2016年3期2016-10-27

  • 書法藝術“四法”簡論
    四法”--筆法、墨法、構法、章法。本文專門對這“四法”進行簡要的研究與解析,力求對于書法藝術的創作與欣賞,提供理性思辨與藝術實踐的雙重參照系。書法;藝術;筆法;墨法;構法;章法任何藝術都有它自身獨有的藝術語言,藝術語言是每種藝術的表現工具與手段,不同的藝術有不同的藝術語言。書法藝術的藝術語言主要有“四法”--筆法、墨法、構法、章法。對書法藝術的這四大藝術語言進行系統的研究與解析,可以對書法藝術的創作與欣賞,提供理性思辨與藝術實踐的雙重參照系。為此,筆者結合

    人間 2016年21期2016-08-15

  • 文征明青綠山水畫中的色墨之法探究
    系,真正將色法作墨法來用,在前人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用色如墨、清麗雅致的設色之法,創造出了與文人情趣相一致的清麗雅致的小青綠畫法的新面貌,向世人展現了青綠山水畫的無窮魅力,對后世畫家影響深遠?!娟P鍵詞】青綠山水 用色如墨 色法 墨法 錯綜中圖分類號:J209青綠山水畫的發展從隋代展子虔《游春圖》的古拙畫法,到唐代李思訓《江帆樓閣圖》的金碧輝煌;從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的富麗壯闊、趙伯駒《江山秋色圖》的謹細淡雅,到元代趙孟頫《謝幼輿丘壑圖》的清妍秀逸、錢選《青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1期2016-05-31

  • 行書創作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法 結體 章法 墨法[中圖分類號] G6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150085一、行書的藝術特點及創作原則1.行書的藝術特點行書是處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的產生是為了彌補草書的難以辨認和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而特有的?!靶小奔础靶凶摺?,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有時真、行、草等書體雜糅于一幅作品,只要處理得夠協調,也同樣能傳達出很好的藝術效果。由于行書包容性比較寬泛,很適合抒發書寫者的感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中國傳統文化“五行學說”與中國繪畫的“墨法
    要】中國繪畫的“墨法”是中國繪畫特有的表現技法,構成了中國繪畫的基礎條件。我國古代畫論中對中國繪畫的“墨法”問題的探討是非常豐富而深刻的,對于這些探討,我們都可以用中國傳統五行學說理論來加以詮釋,并以其來理解一幅中國繪畫作品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娟P鍵詞】五行學說;中國繪畫;中國傳統;墨法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72-01中國繪畫的“墨法”歸屬于中國繪畫藝術的“技術”層面,莊子在“庖丁解?!敝刑岢?/div>

    戲劇之家 2016年4期2016-03-25

  • 中國畫的筆法和墨法及色彩論析
    )中國畫的筆法和墨法及色彩論析張書武(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安達分校 黑龍江 安達 151400)一、筆 法筆法是由行筆而形成的。行筆包括起筆、運筆、收筆三個部分,起筆和收筆逆入藏鋒、自然含蓄,行筆要有力度。用筆要意在筆先,以意使筆才能因意成象,筆自動人之處在于有意趣。筆要有力度,古人稱筆“力透紙背”、“骨法用筆”、“力能扛鼎”,就是強調用筆的功力,力度與方式,所以用筆要全神貫注、凝神靜氣、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氣力由心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由指而

    魅力中國 2016年17期2016-02-05

  • 黃賓虹太極墨法探秘
    下我對黃老畫學中墨法部分的一些認識。我的認識一共有四點:一、所傳的五筆七墨中墨法應該是8種。二、這8種墨法根據其作用的性質兩兩相對結成4對。三、這4對墨法之間是遞進的關系,因而構成了4個維度。四、這4個維度的8種墨法是黃賓虹畫學中太極圖秘訣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是八種墨法大家都知道黃賓虹的五筆七墨。五筆為“平圓留重變”,似乎沒有異議,但是墨法到底是哪幾種?至今還有爭論。爭論的焦點是,積墨和漬墨究竟是一種墨法,是南方口音造成的誤寫,還是兩種不同的墨法?因為黃老的

    書畫藝術 2015年3期2015-12-30

  • 李可染50年代寫生作品中的墨法與形體塑造
    年代寫生作品中的墨法與形體塑造徐德君 (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400700)由于時代的要求與主觀的愿望,李可染50年代的寫生致力于墨法與物象的對應,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避開以往的程式化語言,面對不同景象,采用不同的用墨方法;二是墨法與素描、水彩技法相結合。此時期的墨法主要體現在三點上:1954年前后以濕墨、破墨為主;1956年前后大量使用干墨、濃墨、積墨法;1959年前后焦墨線條、干墨側筆的成熟運用。墨法;形體塑造;再現性在與寫實思想結合的條件下,對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2015-07-12

  • 書法筆墨與繪畫筆墨的比較
    而言,筆法遠重于墨法;對于繪畫而言,筆法、墨法勢力相當,并且相輔相成。對此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實證數據來認識:統計《中國古代書論類編》[2],其中,“筆法論”部分占了96頁,而“墨法論”部分僅有4頁,這是96%與4%的懸殊差別;統計《中國歷代畫論:掇英·類編·注釋·研究》[3],其中,專列“筆墨”部分,分別為“用筆”、“用墨”與“用筆與用墨”三類,各占23頁、15頁與23頁,將第三類平攤入前兩類,可得筆法占56%,墨法占44%,兩者大體持平。進一步詳細考察以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04-07

  • 黑墨團中天地寬:黃賓虹“墨法”淺探
    一生,對歷代傳統墨法深入研究,及時總結、發展與創新,將墨法發展為濃墨、淡墨、破墨、潑墨、漬墨、焦墨、宿墨七種并化為己用,構建出自己獨特的“七墨”體系。一、“七墨”內涵黃賓虹認為濃墨法使用要“光清而不浮,精湛如小兒目睛”。濃墨使用應得當,要保全其氣韻,創作時應當高度重視;淡墨法主要以點染為主,多用于峰巒云霧等處?!啊鍘n出沒,云霧顯晦,嵐色郁蒼,咸有生意,溪橋魚浦,洲渚掩映,善用淡墨為多”。使用淡墨應避免板滯,要“淡不輕浮”,要“平淡天真,咸有生意”,點勾

    名作欣賞 2011年26期2011-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