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麥

  • 甘肅崇信縣引種冬小麥新品種種植比較
    “隴鑒111”“中麥175”“蘭大211”,對照品種為“隴育4號”?!半]育”系列品種由隴東學院選育,“蘭天”系列品種由甘肅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選育,“隴鑒”系列品種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選育,“隴原235”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選育,“蘭大211”由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選育,“長航1號”由長武縣農技中心選育,“中麥175”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1.2 試驗設計設14個處理,每個處理對應1個參試品種,3次重復。采取隨機區組排列,小區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23年7期2023-07-13

  • 模擬海水脅迫下小麥幼苗的質量及生理響應機制
    號、石農952、中麥998、邯5092、濟麥229、魯麥21、煙農836、德抗961 為試驗材料,以上材料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韓德俊課題組提供。1.2 試驗方法1.2.1 種子處理及播種 挑揀發育良好、外觀相近的種子,置于10%的NaClO 溶液中消毒5 min,用蒸餾水沖洗3~5遍。4 ℃條件下浸種催芽24 h后,挑選長勢一致的小麥種子置于盛有等量石英砂的培養盒中,平均種植密度為1株·cm-2,放置于人工氣候箱進行培養,設置溫度25 ℃,光暗周期為14 h

    核農學報 2023年6期2023-05-06

  • 濟源2020~2021年優質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
    、豐德存麥5號、中麥578、周麥33、鄭麥583、藁優5766、艾麥24、鄭麥366,以本地主導品種豐德存麥5號為對照。1.3 試驗設計。試驗采用隨機排列,不設重復,每品種種植面積1畝,共10畝。各品種從南向北依次排列。播種方式為機械寬幅勻播,播幅5~8 cm,行距24 cm;播量12.5 kg/畝。1.4 田間管理1.4.1 精細整地。2020年9月29日玉米收獲,隨即進行深耕細耙,同時結合整地用3%辛硫磷顆粒劑進行土壤處理,防治地下害蟲。1.4.2 肥

    現代農村科技 2022年11期2022-11-25

  • 50萬畝中麥578訂單收購助力農民增收
    質強筋小麥新品種中麥578 在2021 年度的訂單收購量達 27.5 萬t,相當于50 萬畝地的小麥產量。訂單收購中麥578 的包括益海嘉里、大成良友、河北金沙河等知名面業企業,加價0.2 元/kg,僅優價部分實現麥農增收5500萬元。該品種選育人何中虎研究員介紹,發展訂單種植是提高麥農收入,保障面粉企業優質原料的重要舉措。中麥578 為優質強筋小麥,面粉色澤亮白,適宜制作優質面包,面包加工品質達到進口加麥水平,還可配麥配粉生產優質面條粉和餃子粉,深受小麥

    中國種業 2022年2期2022-11-17

  • 甘谷縣冬小麥品種對比試驗
    38、中梁40、中麥175、蘭大211、蘭天33(CK)。2.3 試驗方法試驗采用小麥品種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重復3次,小區面積為15 m2(3 m×5 m),共36個小區,四周設保護行(品種為蘭大211,1 m)。試驗種植方式為機械條播,播種深度3~5 cm、行距15 cm,每小區種植20行,各處理播量為187.5~225 kg/hm2。各試驗小區于2020年9月29日統一播種,播種后田間管理均同當地露地小麥,于2021年7月8日收獲。3 結果與分析3.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2年17期2022-09-23

  • 寶雞市2020-2021年水地小麥新品種產量性狀調查分析
    號、西農822、中麥895、西農059、西農99、中麥578、偉隆169、巨良8079、西農38、西農20、西農511、陜農33。1.2 試驗設計選擇地力、肥力均勻的地塊集中成片栽種,前茬為玉米,土質塿土,地塊平坦。播前采樣測定土壤水分為:土壤有機質含量24.6 g/kg,速效氮含量223 mg/kg,速效磷含量27.0 mg/kg,速效鉀含量205 mg/kg,pH值7.9。試驗不設小區重復,按不同品種隨機排序設置大區,每區面積1 334 m2,共占地1

    陜西農業科學 2022年7期2022-08-25

  • 大興區節水冬小麥新品種篩選
    京農14-95、中麥159、科遺6261、科遺6115、BH1513、京農14-106、RS765、中麥501、農大212,其中前4 個品種為上年度續試品種,對照品種為農大212。1.2 試驗地點試驗地點為北京市大興區種子管理站農作物新品種試驗展示基地。1.3 試驗設計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3 次重復,小區面積12m2,每小區種6 行,行距25cm。2018 年9 月27 日播種,基本苗為20 萬~25 萬/667m2,全生育期要求澆足底墑水和凍水,所有參

    中國種業 2022年4期2022-04-19

  • 山東鄆城小麥品種篩選試驗研究
    “西農822”“中麥895”;中強筋小麥品種 2個,分別為“農大399”“農大1108”。1.1.2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設在菏澤市鄆城縣小麥田間,試驗田所處地勢平坦、易排易灌,為中等肥力的棕壤土。1.2 試驗設計試驗共設12個處理,每個品種即為一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各個小區隨機排列,每個小區的播種面積為6.67 m2。1.3 試驗實施地塊前茬作物為玉米,播種前用深松機深耕25 cm,深耕后自然晾曬7 d后再進行1次旋耕,結合耕地施加基肥尿素25 kg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22年4期2022-04-18

  • 中麥998河北省生產測試試驗和性狀分析
    1)1 品種來源中麥998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的小麥新品種,該品種是以豫麥34為母本、輪選987為父本培育而成的小麥品種??沟狗暂^好,抗病較好,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抗寒性強,品質優良,屬于強筋麥。2 材料與方法2.1 試驗材料。試驗品種為中麥998,對照品種為中麥175。2.2 試驗地點。河北省冀中北4個地區9個試驗點:唐山市豐南區、唐山市灤南縣、廊坊市廣陽區、廊坊市永清縣、滄州市青縣、滄州市中捷農場、滄州市河間市、保定市易縣、保定市徐水縣

    現代農村科技 2022年2期2022-03-04

  • 50萬畝“中麥578”訂單收購助力農民增收
    強筋小麥新品種“中麥578”在2021 年度的訂單收購量達27.5 萬噸,相當于50 萬畝地的小麥產量。訂單收購“中麥578”的知名面業企業包括益海嘉里、大成良友、河北金沙河等,每千克加價0.2元,僅優價部分實現麥農增收5 500萬元。該品種選育人何中虎研究員介紹,發展訂單種植是提高麥農收入,保障面粉企業優質原料的重要舉措?!?span class="hl">中麥578”為優質強筋小麥,面粉色澤亮白,適宜制作優質面包,面包加工品質達到進口加麥水平,還可配麥配粉生產優質面條粉和餃子粉,深受小

    電腦迷 2022年1期2022-02-11

  • 晚播對山西中部地區不同品種小麥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種為晉太182、中麥175和濟麥22,其中,晉太182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自1998年來經11 a系譜選育而成的高產、優質、廣適小麥品種,于2012年12月通過山西省品種審定,是晉中地區的主推品種;中麥175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用BPM27/京411選育的小麥品種,適宜在黃淮地區的山西晉南地區種植;濟麥22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超高產、多抗、優質中筋小麥新品種。1.3 試驗設計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每個品種為一個

    山西農業科學 2021年11期2021-12-17

  • 高產穩產小麥新品種—京冬26
    期、成熟期與對照中麥175相當。幼苗直立,分蘗力和分蘗成穗率均中等。株高74 cm左右,抗倒伏性好。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平均穗數648×104穗·hm-2,穗粒數34.4粒,千粒重 43.3 g。綜合性狀表現較好,繁茂性好,三要素協調,產量高。2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度參加北京市高產、穩產組第一年試驗,平均產量為8 383.65 kg·hm-2,比對照中麥175增產5.82%,增產≥2%的點率為100%,居該組11個參試品種第3名。2017

    麥類作物學報 2021年3期2021-12-11

  • 不同類型小麥新品種生育特性與產量的比較研究
    5、西農822、中麥895開始進入分蘗期,農大1108最晚。強筋組西農20、西農511開始進入分蘗期,其余品種較晚。拔節期調查:中筋組西農822、農大1108拔節較早為3月15日,西農585最遲為3月19日,中麥895介于二者之間;強筋組西農20、西農578拔節較早為3月15日,西農511最遲為3月19日,其他品種介于二者之間。抽穗期調查:中筋組西農822、西農585抽穗最早為4月16日,強筋組西農20 抽穗較早為4月16日,10個品種中西農511抽穗最遲

    陜西農業科學 2021年7期2021-08-25

  • 中麥895高產穩產優質特性遺傳解析
    先春,何中虎,3中麥895高產穩產優質特性遺傳解析張勇1,閻俊2,肖永貴1,郝元峰1,張艷1,徐開杰2,曹雙河1,田宇兵1,李思敏1,閆俊良2,張趙星2,陳新民1,王德森1,夏先春1,何中虎1,31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陽 455000;3CMMYT中國辦事處,北京 100081解析中麥895高產潛力、廣泛適應性、綜合抗性及其優良品質性狀機理,有助于為新品種培育提供理論和方法指導。用中麥871/

    中國農業科學 2021年15期2021-08-20

  • 北部冬麥區主栽品種光合產物貯運特性研究
    7、農大211、中麥175、中麥816和中麥1062(表1)。育成年份從1994年至2016年,供試材料基本可反映當前北部冬麥區小麥品種的產量性狀狀況。表1 供試品種的系譜、育成年份、推廣區域、抽穗期和成熟期等基本信息Table 1 Pedigree,released year,promotion zone,heading date and maturity of seven cultivars in the trial冬小麥品種連續兩年種植于中國農業科學

    核農學報 2021年8期2021-07-28

  • 12個冬小麥新品種在平涼市崆峒區對比篩選試驗初報
    1、西平1 號、中麥175。1.3 試驗方法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每個品種1 個處理,3 次重復,小區面積3 m×5 m=15 m2。采用人工播種,播深3~5 cm,行距15 cm,每小區種植20行,播量262.5 kg/hm2,小區播量0.39 kg/15 m2,各處理播量相同,播前要選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各處理施肥量相同,施N 180 kg/hm2、P2O5120 kg/hm2、K2O 60 kg/hm2,全部磷肥、鉀肥及2/3 尿素按小區稱量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1年13期2021-07-16

  • 孕穗期不同漬害時長對小麥生理特性及產量的影響
    育的國審高產品種中麥895。1.2 試驗設計本試驗采用裂區設計,主處理為漬害脅迫處理,副處理為供試品種。漬害脅迫處理設置9個持續時間,分別為0、1、3、5、7、9、11、13和15 d。以不漬害處理為對照(CK),每處理5盆,3次重復。在透明防雨棚內進行盆栽控水試驗,采用盆口直徑34 cm,底直徑30 cm,高度27 cm的塑料盆,并配套相同規格的無孔套盆。土壤過篩與基肥混勻后裝盆澆水(基肥用量為每kg干土施用N 0.15 g,P2O50.10 g和K2O

    福建農業學報 2021年5期2021-07-16

  • 中麥安全鞋 更多世界500強的選擇
    應商中選擇了浙江中麥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麥公司”)作為其集團安全鞋供應商。此外,致力于“為大中型企業提供安全鞋定制服務”的中麥公司還得到了德國大眾、博世、奔馳、ABB 的認可;也成為中國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青山控股等眾多世界500 強的優質供應商。浙江中麥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防護鞋、消防靴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F擁有先進的德國全自動德士瑪圓盤機及四條現代化制鞋標準流水線,以及透氣安全防護鞋等十幾項發明專利。中麥公司擁有一支6

    勞動保護 2020年11期2020-12-23

  • 強筋小麥中麥578 配套栽培管理技術
    3.33 hm2中麥578,該品種抗“倒春寒”性強、產量較高、品質好,經專家測產,單產較普通優質強筋小麥產量增長8.4%,得到農戶一致好評,輻射帶動周邊鄉村種植該品種。2019 年,南樂縣中麥578 種植面積達0.33 萬hm2。筆者現將該品種特性及配套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一、特征特性中麥578 屬半冬性品種,全生育期225 d,平均成熟期比對照品種周麥18 早熟1 d。幼苗半直立,葉色濃綠,苗勢壯,分蘗力較強,成穗率較高,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耐低溫。該品

    河南農業 2020年7期2020-12-18

  • 國審優質強筋小麥中麥578 平均單產達到841.5kg
    強筋小麥新品種“中麥578”在位于焦作市修武縣的高產示范田進行了現場實打驗收,平均667m2產量達到841.5kg,創下黃淮麥區高產紀錄。在實打驗收現場,來自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省農技推廣中心、山東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驗收專家組,在“中麥578”30 畝高產創建示范方內進行測產?,F場用聯合收割機隨機收獲1 個樣點,實收面積1.135 畝,共計收獲籽粒鮮重1002.5kg;用谷物水分測定儀測定籽粒樣品6 個,

    中國種業 2020年7期2020-12-18

  • 減少灌水量對強筋小麥花后干物質和氮素積累、轉運及產量的影響
    因此,本試驗選用中麥998和中麥1062為材料,在大田栽培條件下對試驗田進行遮雨處理,探討灌水量對強筋小麥花后干物質積累、轉運和產量的影響,以期為強筋小麥的節水高產優質栽培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設計試驗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河北省昌黎縣施各莊試驗點(119.13°E,39.44°N)進行。試驗地表層(0~20 cm)土壤含全氮0.92 g·kg-1、速效氮0.13 mg·kg-1、速效磷16.66 mg·kg-1、速效鉀35

    麥類作物學報 2020年8期2020-12-17

  • 新鄉市小麥新品種篩選試驗 ——以2019—2020年為例
    麥7698”、“中麥578”、“百農AK58”、“周麥27”、“百農207”、“西農979”、“中麥895”、“鄭麥379”、“鄭麥136”、“鄭麥583”、“偉隆169”、“師欒02-1”、“豐德存麥5號”、“百農4199”、“眾麥7號”、“百農418”、“新麥26”、“中植0914”、“科林201”、“新植9號”。3 田間管理2019年10月15日采取旋耕(深耕、旋耕或免耕),耕深25cm,耕后用機耙3遍。底肥:尿素46%加二銨(N16%加P46%)。

    農業與技術 2020年23期2020-12-16

  • 強筋小麥品種耐倒春寒性狀分析
    ;即將審定品種為中麥578。以高產優質中筋主導品種百農207為對照。1.2 試驗地概況試驗于2017—2018年度在滑縣不同小麥品種展示地點進行。3個試驗地點的栽培管理條件為: 1) 留古鎮東留固村:土質為中壤, 2017年10月20日播種,播量為165 kg·hm-2, 2018年3月28日澆水。 2) 白道口鎮后安村:土質為粘土, 2017年10月23日播種,播量為180 kg·hm-2,春季未澆水。 3) 留固鎮小營村:土質為中壤, 2017年10月

    種子 2020年7期2020-10-09

  • 19個小麥新品種在南陽市的性狀表現
    、中育1526、中麥255、山農116、泰田麥118、天民184、中麥4007、中育1211、中洛1號、洛麥28、商麥12、西農868、西農369、新麥32、徐農029、云臺301、泉麥890、中育187、華誠2019。1.2 試驗地概況試驗地位于南陽市宛城區高廟鄉張堂村,面積1.53 hm2,前作玉米,土壤為沙姜黑土土種,土壤有機質含量17.9 g/kg、全氮1.66 g/kg、有效氮112 g/kg、速效磷26 mg/kg、速效鉀135 mg/kg、p

    農技服務 2020年9期2020-09-21

  • ?強筋小麥中麥578配套栽培管理技術
    3.33 hm2中麥578,該品種抗“倒春寒”性強、產量較高、品質好,經專家測產,單產較普通優質強筋小麥產量增長8.4%,得到農戶一致好評,輻射帶動周邊鄉村種植該品種。2019年,南樂縣中麥578種植面積達0.33萬hm2。筆者現將該品種特性及配套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一、特征特性中麥578屬半冬性品種,全生育期225 d,平均成熟期比對照品種周麥18早熟1 d。幼苗半直立,葉色濃綠,苗勢壯,分蘗力較強,成穗率較高,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耐低溫。該品種春季起身

    河南農業·綜合版 2020年7期2020-07-26

  • 冀中北地區強筋小麥品種的篩選
    -1,石優20,中麥629,中麥998,中麥1062。1.2 試驗設計本次試驗在河北省保定市農業科學院徐水科研基地進行,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22.4 g·kg-1,全氮質量分數1.27 g·kg-1,有效磷質量分數25.7 mg·kg-1,速效鉀質量分數225 mg·kg-1,土壤pH 8.3。試驗地統一施基肥,N 103.44 kg·hm-2,P2O5119.88 kg·hm-2,K2O 120 kg·hm-2,整地后于2017年10月16日播種,基本苗4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1期2020-07-02

  • 武功縣優質強筋小麥品種比較試驗報告
    、農大1108、中麥255、中麥578、偉隆169、新麥26、馮德存5號、藁優5218、藁優5766、藁優2018。四、試驗設計試驗品種間隨機排列,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12個品種。設36個小區,每小區10平方米(小區行長3.5m,寬2.75m,行距25cm,10行/區),品種試驗嚴格按照畝基本苗16萬株控制小區播量,每行播量精確到粒。五、栽培管理播前畝撒施腐熟牛糞2t和中衡緩控釋肥(25—17—6)80kg作為基肥,畝施2kg克百威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蟲。10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5期2020-06-15

  • 貴德縣冬小麥生產試驗
    ,代號8238、中麥175(CK)。試驗地點為貴德縣河西鎮瓦家村,該村距離河西鎮鎮政府駐地南13公里,海拔2550米。三、試驗設計、種植管理試驗采用隨機排列,二次重復,小區面積200平方米,播種量按照我縣實際確定為27.5公斤/畝,田間種植排列圖如下(圖一):2019年9月15日進行了田地整地,9月25日播種,磷酸二銨作種肥30公斤/畝,撒施后旋耕,采用人工手溜種植,每小區播種量按我縣常規播種量每畝27.5公斤計算,每小區播種量412.29克;10月9日澆

    農民致富之友 2020年7期2020-04-08

  • 播期播量對小麥中麥895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中主推小麥新品種中麥895,連續兩年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對其生長發育和產量及品質的效應,旨在豐富完善該品種的適宜栽培技術,為其推廣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點概況試驗于2013-2015年在關中灌區中部三原縣安樂鎮西毛村進行。試驗地位于東經109°25′84″,北緯34°61′49″,海拔396 m,年均溫度 14.9 ℃,年有效積溫4 338 ℃,年無霜期 269 d。試驗地土壤類型為褐土,耕層(0~20 cm)土壤pH值8.1,有機質11.7

    麥類作物學報 2020年11期2020-03-05

  • 2018-2019 年度國家北部冬麥區水地組小麥區域試驗分析
    6、航麥305、中麥175、科茂53、中麥88、中信麥15、京農14-62、BH3757、中麥5 號、SDWW-21、中麥220、中麥6079、津17 鑒14 共17 個品種,中麥175 設為對照品種,試驗用種由各參試單位提供。1.3 試驗設計區域試驗小區面積為13.3m2,全區收獲;采用完全隨機區組排列,設3 次重復,區組排列的方向與試驗田的肥力梯度方向一致。試驗田周圍設有保護行,試驗與保護行間走道寬0.4m,區組內小區間走道寬0.4m,區組間走道寬1m

    中國種業 2020年1期2020-02-06

  •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育出優質小麥新品種
    為了進一步確認“中麥578”的產量表現,河南、安徽、江蘇、河北、山東等省陸續舉行了“中麥578”實打實收活動?;顒颖砻?,“中麥578”在各地實打實收活動中大面積產量接近高產品種,既優質強筋又高產穩產的特性符合產業的需求,受到市場和企業的廣泛認可。其中,河南省焦作地區沁陽市百畝平均畝產730.1千克,高產攻關田畝產785.2千克;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和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高產攻關平均畝產分別為745.6千克和718.5千克;河北省邢臺市金沙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

    科學種養 2019年9期2019-09-24

  • 青海省冬小麥品種區域試驗①
    作物科學研究所‘中麥415’‘中麥122號’‘中麥175-1’‘CA 13012’;中國農業大學‘農大212’;天津市農作物研究所‘津農6號’;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濟麥22號’;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石1083’;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寧冬11號’;新疆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新冬47號’;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麥8號’;山東鑫豐種業有限公司‘鑫麥296’和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麥175-2’引進的13個品種。通過在相同地理、氣候條件

    熱帶農業工程 2019年5期2019-05-19

  • 大林和小林(中)
    來,喬喬的鼻子被中麥伯伯拾到了。11.中麥伯伯是位火車司機。他拿出鼻子給喬喬裝上,又問他們怎么丟了鼻子。小林就把前因后果講了一遍。中麥伯伯說:“你們沒有家,就住在我這兒吧?!?2.就這樣,小林和喬喬還有中麥伯伯一起生活了。中麥伯伯還教小林開火車。小林常常想念哥哥大林:那天分頭逃走后,哥哥怎么樣了?他現在又在哪里呢?13.那天,大林也是一口氣跑了好多里路,等他回頭一看,怪物不見了,小林也不見了。他也累壞了,躺在大樹下做起了美夢。他夢見自己當上了富翁,住在大房

    閱讀(中年級) 2019年12期2019-02-14

  • 高產多抗小麥新品種—京花12號
    ~1.0 d;與中麥175成熟期相同,常年抽穗期為5月5號;幼苗半匍匐,分蘗力較強,分蘗成穗率較高。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容重高,飽滿度好;株高80.0 cm(北京市區試節水組平均為74.8 cm,國家區試水地組平均83.2 cm)抗倒伏性較好。在北京、延慶的越冬死莖率分別為 16.5%、14.9%,抗寒性分別為中等和較好??共⌒越臃N鑒定中,表現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和白粉病。北京市區試節水組平均穗數630×104·hm-2,穗粒數27.2粒

    麥類作物學報 2019年7期2019-01-07

  • 中麥175 助力甘肅旱年增收
    麥新技術新品種暨中麥175 現場觀摩交流會”。與會人員觀摩了慶陽市合水縣、寧縣、鎮原縣,平涼市涇川縣、靈臺縣、崆峒區、莊浪縣及定西市通渭縣等8 個縣區的中麥175 高產示范田,在不同地區地膜覆土穴播、寬幅均播、秸稈覆蓋、條播等栽培條件下皆表現突出,在2019 年特別干旱的情況下,每667m2大面積產量為400~500kg,部分田塊產量超過550kg。大家一致認為中麥175 不僅為隴東冬小麥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還為改變育種思路提供了典型品種,中麥175 為偏

    中國種業 2019年8期2019-01-05

  • 抗旱節水小麥中麥36在極旱年創高產新記錄
    中麥36 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景蕊蓮研究員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潛心選育而成,2018 年通過國審,適宜于黃淮冬麥區北部旱地及同類生態區種植,2019年獲植物新品種保護權。6 月17 日,“小麥抗旱節水品種中麥36 現場考察暨研討會”在陜西省寶雞市召開?,F場專家組依照農業農村部《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對位于寶雞市陳倉區賈村鎮的600 畝高產示范田進行現場實收測產,用聯合收割機隨機收獲3 塊樣方,合計實收面積8.094 畝,加權平均后折合畝產

    中國種業 2019年8期2019-01-05

  • 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中麥578 實打實收創佳績
    ,為了進一步確認中麥578 的產量表現,河南、安徽、江蘇、河北、山東等省陸續舉行了中麥578 實打實收活動?;顒颖砻?,中麥578 在各地大面積產量接近高產品種,既優質強筋又高產穩產的特性符合產業的需求,受到企業的高度認可。其中,河南焦作地區沁陽市百畝方平均每667m2產730.1kg,高產攻關田產785.2kg;新鄉市新鄉縣千畝方平均產625.8kg;阜陽市潁上縣和濟南市章丘區高產攻關平均產量分別為745.6kg 和718.5kg;河北省邢臺市金沙河農作物

    中國種業 2019年8期2019-01-05

  • 國家小麥良種攻關節水小麥新品種選育成效顯著
    展的輪選103、中麥5051、中麥6032、中麥6079、航麥3290 等品種表現優異,引起參會代表的廣泛關注。據悉,我國小麥生產可持續發展與水資源短缺矛盾突出。冬小麥生育期與干旱季節重疊,節水灌溉對于單產、總產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培育抗旱節水高產小麥新品種,發掘生物節水潛能,利用節水品種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保障華北麥區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國家小麥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把北方小麥抗旱節水研究作為重點任務,取得了明顯效果。

    中國種業 2019年7期2019-01-05

  • 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中麥578實打實收創佳績
    東等省陸續舉行了中麥578實打實收活動表明,中麥578在各地實打實收活動中大面積產量接近高產品種,既優質強筋又高產穩產特性符合產業需求,受到企業高度認可。中麥578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合作,歷時20年選育而成,已經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并正在參加黃淮南片生產試驗和黃淮北片第2年區域試驗,有望于2019和2020年底分別通過相應區域國家審定。該品種表現高產早熟抗倒伏、抗病抗逆適應性廣、優質強筋且品質穩定等突出特點。區域試驗中比對照平均增產

    種業導刊 2019年10期2019-01-04

  • 基于典型污灌區土壤篩選耐鹽、Cd低吸收小麥品種
    輪選 1690、中麥 415、中麥 175、輪選 987、中麥 816、中麥 1062、中麥 14、中麥 996、中優 206、中優 9507,共計10個品種,小麥品種購自北京和保定的種子公司。1.2 實驗處理實驗采用室內盆栽方法。選取不同小麥種子,經5%次氯酸鈉溶液浸泡15 min后,用蒸餾水清洗,移入鋪有滅菌濾紙的培養皿中浸泡,在32℃無光照下放置36~48 h,待胚根長至約2 mm,移至已備好的種植盆中。每盆裝土1.0 kg,每盆10粒種子,7 d后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8年3期2018-03-26

  • 三種限水灌溉水平下中麥175干物質積累與水分利用特性解析
    種限水灌溉水平下中麥175干物質積累與水分利用特性解析李法計1,徐學欣2,何中虎1,3,肖永貴1,陳新民1,王志敏2(1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小麥改良中心, 北京 100081;2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北京 100193;3CIMMYT中國辦事處, 北京 100081)【目的】中麥175是中國北部冬麥區水澆地和黃淮旱肥地大面積種植的水旱兼用型小麥品種。研究旨在明確其干物質積累和水分利用特征,揭示節水高產機理,為培育水旱兼用的廣適型小麥新品種提供理

    中國農業科學 2018年2期2018-02-04

  • 滑縣優質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總結
    69、西農20、中麥578、鄭麥7698、鄭麥366,以百農207為對照;田間專人負責同一般大田管理。2.3 試驗地管理收獲后進行深耕、耙地;于10月21日用精播耬進行精細播種;小麥生長過程中分別在3月23日、4月10日、5月12日共澆水3次;11月22日用銳超麥(雙氟磺草胺10%,氟氯吡啶指10%)進行全田噴霧防治田間封閉雜草;4月25日用保美樂2袋、尊保1袋、多菌靈50g、三唑酮30g進行一噴三防。3 試驗結果與分析3.1 氣候特點對試驗和小麥生長發育

    新農村 2018年8期2018-01-22

  • 高產抗病廣適小麥新品種中麥895推廣應用
    畜牧局)小麥品種中麥895來源周麥16/荔墾4號,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提出申請,于2012年12月24日經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12010。1 品種特性及產量表現1.1 品種特性該品種為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種。幼苗半匍匐,長勢壯,冬季抗寒性好,分蘗力強,成穗較多。春季起身拔節早,兩極分化快。株型緊湊,株高70~75

    種業導刊 2018年9期2018-01-16

  • 國家北部冬麥區水地組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結果分析
    分析。結果表明,中麥93、京麥1727、航2566及農大3486具有良好的豐產性及抗病性,田間綜合表現良好,建議參與下年度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冬麥區;太原區試點;小麥;區試結果小麥是我國北方人民喜食的糧食作物之一,近年來在各育種單位的努力下育成大批新的小麥品種(系)。小麥區域試驗的設立是為了鑒定小麥新品種的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品質及綜合農藝性狀,同時為品種審定提供依據[1-5]。本研究按照統一的試驗方案和技術規程對參試小麥品種各生育期進行詳細

    山西農業科學 2017年6期2017-06-19

  • 水旱兼用型小麥品種中麥175節水特性分析
    旱兼用型小麥品種中麥175節水特性分析肖永貴1,陳新民1,李思敏1,王德森1,夏先春1,何中虎1,2(1.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北京 100081; 2.CIMMYT中國辦事處,北京 100081)為了解水旱兼用型小麥品種中麥175的節水特性,設置兩組試驗,第一組試驗在北部冬麥區和黃淮旱肥地進行,分析不同灌溉處理下中麥175的產量表現;第二組試驗將包括中麥175在內的66份品種(系)分別種植于正常灌溉和節水條件下,結合生理和產量性

    麥類作物學報 2017年2期2017-03-01

  • 中麥175助力甘肅隴東科技扶貧
    中麥175助力甘肅隴東科技扶貧為切實發揮科技創新對精準扶貧的支撐作用,甘肅省平涼地區將中麥175作為精準扶貧、提高農民收益的優良品種,采用“行政支持-推廣機構-貧困戶”的操作模式,為國家級貧困縣靈臺縣和涇川縣的600多貧困戶增加收入提供科技支撐。其中,靈臺縣涉及260戶,種植面積約100hm2,分別采用寬幅勻播和全膜穴播技術種植,田間表現穗層整齊,灌漿快,結實性好,株高約85cm,抗倒伏,抗病性好,預計每667m2產568kg;涇川縣涉及436戶,通過縣政

    中國種業 2017年7期2017-02-01

  • 小麥新品種“中麥66”通過河南省審定
    小麥新品種“中麥66”通過河南省審定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育成的矮稈、多抗、高產新品種“中麥66”,日前通過了河南省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研究人員介紹,育種家常采用“性狀互補”的新品種(系)作為親本雜交選育更好的品種,不太愿意將一些老的資源納入育種親本。針對黃淮南片麥區對照品種“周麥18”分蘗偏少,植株偏高的缺點,作科所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創新團隊張學勇、郝晨陽、王蘭芬等研究人員將在血緣上是“奶奶”和“孫子”關系的“矮孟?!迸c“周麥18”雜交,F

    中國種業 2017年7期2017-02-01

  • 京花11號
    d,比對照品種中麥175晚熟2 d。幼苗半匍匐,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株高74.5 cm,抗寒性中等。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每667 m2穗數46.3萬穗,穗粒數27.3粒、千粒重44.8 g??共⌒澡b定,條銹病免疫,高感葉銹病和白粉病。品質檢測,籽粒容重769 g/L,蛋白質含量15.80%,濕面筋含量34.0%,沉降值31.3 ml,吸水率61.2%,面團穩定時間3.8 min,最大拉伸阻力201E.U.,延伸性174 mm,拉伸面積51 c

    中國農業信息 2017年5期2017-01-21

  • 不同氮素處理對中麥175和京冬17產量相關性狀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
    1不同氮素處理對中麥175和京冬17產量相關性狀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李法計1徐學欣2肖永貴1何中虎1,3王志敏2,*1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國家小麥改良中心, 北京 100081;2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 北京 100193;3CIMMYT中國辦事處,北京 100081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國黃淮和北部冬麥區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模式對氮高效吸收和利用的影響, 以及中麥175和京冬17產量對不同施氮處理的響應。2013—2014和2014—2015連續兩年在

    作物學報 2016年12期2016-12-16

  • 2014~2015年度小麥新品種試驗示范
    范以登峰168、中麥895、中麥175、九麥2號、西農509等5個小麥新品種與大荔縣常規品種小偃22作對照,在大荔縣高產創建示范田進行試驗示范,篩選出綜合農藝性狀好,適合大荔縣大面積推廣種植的品種中麥895,以及可作為大荔縣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種植的產量高、抗逆性好的小麥新品種中麥175。小麥新品種;試驗示范;品種評價為了進一步提升大荔縣小麥高產創建的質量和水平,篩選出適合大荔縣小麥高產創建種植的優質、高產、高效的小麥新品種,為小麥新品種更新換代和大田推廣提供

    現代農村科技 2016年20期2016-12-07

  • 播期對冬小麥成穗能力的影響
    、金禾9123和中麥155,播期設均10月5日、10日、15日、20日4個水平,研究了不同播期對冬小麥成穗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播期推遲至10月10日,對冀麥585和金禾9123冬前分蘗和根系生長無顯著影響;可通過推遲播期降低枯葉率,金禾9123和中麥155播期需推遲至10月20日枯葉率才能明顯降低;播期推遲至10月15日對多數參試品種5葉以上大蘗形成無明顯影響;衡4399和中麥155播期推遲至10日,冀麥585播期推遲至15日,金禾9123播期推遲至20

    河北農業科學 2016年3期2016-09-22

  • 中麥通信用戶數超50萬聚焦公交平臺 尋求商業模式
    本刊記者│郄勇志中麥通信用戶數超50萬聚焦公交平臺 尋求商業模式本刊記者│郄勇志“中麥通信現在主要關注兩大問題,一是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二是繼續擴大用戶規模,其中商業模式是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弊鳛槭着@得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牌照的企業,巴士在線旗下的虛擬運營商中麥通信自2014年6月正式推出業務已過了一年半時間。中麥通信CEO宋宏生日前在接受《通信世界》記者專訪時表示,中麥通信移動轉售用戶數已超50萬,這一數字在42家獲牌企業中居于“中前陣營”。創新產品層出

    通信世界 2016年2期2016-04-07

  • 高產優質節水小麥新品種—中麥1062
    節水小麥新品種—中麥1062肖永貴1,陳新民1,夏先春1,王德森1,張 艷1,李思敏1,張文祥1,張運宏1,王忠偉1,何中虎1,2(1.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北京 100081;2.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中國辦事處,北京 100081)中麥1062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于2004年以豫麥34為母本,與輪選987做父本進行雜交,再用輪選987回交2次,并結合優質基因分子標記進行輔助選擇育成的高產優質節水廣適性小

    麥類作物學報 2016年10期2016-03-31

  • 作科所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47、輪選99和中麥1062分別通過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定。航麥247(國審麥2016029)是我國通過航天誘變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選育的首個適應北部冬麥區的國審小麥品種。冬性,株高69.4cm,全生育期253d,平均667m2產508.1kg,適宜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北部冬麥區中等以上肥力水地種植,也適宜新疆阿拉爾冬麥區種植。輪選99(國審麥2016017)弱春性,株高81.2cm,全生育期216d,平均667m2產528.

    中國種業 2016年7期2016-03-27

  • 耐高溫品種“中麥895”表現突出
    適性小麥新品種“中麥895”,灌漿快,葉子持綠成熟,籽粒大且飽滿,被農民譽為耐高溫的新品種。相關專家認為,“中麥895”實現了高產潛力與抗病抗逆性的良好結合,矮稈抗倒,粒大飽滿,耐高溫,于2012年通過國家小麥品種審定,在黃淮南片有重大推廣價值。適宜在黃淮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江蘇和安徽省北部、陜西省關中高水肥條件下種植。播期以10月上中旬為宜,畝播量以8~12千克為宜,應注意蚜蟲、紋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據介紹,這一品種有四大突出特點:一是高產穩

    科學種養 2014年8期2014-08-22

  • 小麥播種和苗期管理
    87、濟麥22、中麥 629、中麥 996、中麥 175、津麥 0108、津農6、良星99等;中低產田選用石家莊8號、冀麥32、津引2號等。做好種子處理:選用發芽率85%以上的種子,并做好藥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可選用70%的吡蟲啉水分散粒劑60g兌水1.0~1.5kg稀釋成母液,均勻拌種20~25kg;預防根腐病可選用高巧+立克秀+碧護。提高整地質量:玉米秸稈還田的地塊,秸稈必須徹底粉碎,增加旋耕次數,旋耕深度15cm以上。播前耙壓,增施底氮肥,實現地塊平

    天津農林科技 2014年5期2014-02-10

  • 中麥60”等成為突破性小麥新種質
    中麥60”由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小麥基因資源課題組培育而成,該品種既是一個新品系,也是一份難得的多花、多實、抗病新種質。該課題組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973)和國家小麥產業體系的長期支持下,在國際上率先構建了小麥的核心種質,以5%的樣本(1160份)代表種質資源(23100份)90%以上的遺傳多樣性,達到了濃縮遺傳變異的目的。在此基礎上,該課題組對核心種質廣泛開展應用研究,通過與黃淮麥區推廣品種周麥18、周麥16、邯鄲6172、偃展4110等品種的

    種業導刊 2013年7期2013-01-22

  • 中麥175”大旱之年優勢凸顯
    中麥175”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小麥改良中心育成,分別通過北部冬麥區水地和黃淮旱肥地兩個區域國家審定及北京、山西、河北、甘肅和青海五省市品種審定。該品種實現了高產潛力與水肥高效利用、優質面條品質、抗寒抗病抗倒伏抗高溫、早熟性的良好結合,是我國北部冬麥區和黃淮旱肥地有重大推廣價值的新品種。國家小麥改良中心主任何中虎介紹,該品種最大特點是產量高,產量三要素協調,穗數(畝)45~56萬,穗粒數28~34粒,千粒重40~42克,大面積容易達到單產(

    種業導刊 2013年7期2013-01-22

  • 國家北部冬麥區水地組小麥品種區試結果分析
    ,為259 d,中麥548、京麥9號生育期最短,為254 d。中麥861、CA0629、中麥548、京麥9號抽穗期較早,津 07006、河農 130-12、寶麥 38、太 13606和長8255抽穗較晚,相差7 d左右。幼苗習性分別有半匍匐和直立型,以半匍匐居多。京麥9號的基本苗為420萬苗/hm2;其有效分蘗率最高,為93.7%;最高總莖數最低,為562.5萬莖/hm2。群體高度60~70 cm,其中,太13606最高,為90 cm。表1 各品種物候期及

    山西農業科學 2012年11期2012-09-15

  • 冬小麥品種——中麥415
    務中心 溫 靜)中麥415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2010年12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審定,審定編號:國審麥2010016。該品種為天津市冬小麥良種補貼推介品種。特征特性 中麥415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株高70 cm左右,抗倒性較好,落黃好。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2009年和2010年區域試驗平均穗數41.9萬穗/667 m2和38.4萬穗/667 m2;穗粒數33.9粒和35.7粒;千粒重37.5

    天津農林科技 2012年5期2012-02-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