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粒子

  • “家蠶微粒子病全程防控技術”入選農業農村部2023年農業主推技術
    隊研發的“家蠶微粒子病全程防控技術”入選農業農村部2023年農業主推技術。該項技術針對家蠶微粒子病無藥可治、蠶種生產新常態下防控形勢嚴峻、防治技術缺乏等問題,系統研發了家蠶微粒子病的治療藥物和系列消毒劑、微粒子病交叉感染防控技術、蠶種高溫處理技術、蠶沙消毒-堆肥一體化技術等,形成了一套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全程覆蓋、立體防控技術體系。該技術體系在廣東省蠶種生產單位的應用覆蓋率已達到100%,并擴大推廣至全國20多個省市蠶區的主要蠶種生產單位,有效降低了因發生

    蠶學通訊 2023年4期2024-01-27

  • 不同消毒方法對家蠶微粒子的存活和侵染力影響
    1101)家蠶微粒子Nosemabombycis是家蠶馴養中發現的一種?;纳诩倚Q細胞內的病原,長期與家蠶協同進化后其增殖、能量代謝高度依賴宿主家蠶,微粒子侵入家蠶體內后可呈J型指數增殖方式快速引起家蠶微粒子病爆發,擴繁的病原通過蠶業生產的產品和廢棄物等攜帶分布于養蠶區域環境中,在適宜條件下通過水平和垂直傳播再侵染家蠶完成其生活史和病原再擴展分布(劉吉平等,2000;孫勝,2001;胡必利等,2010;魯興萌等,2016;高興珂等,2021)。目前生產中

    環境昆蟲學報 2023年4期2023-10-20

  • 不同開口餌料及轉食策略對烏原鯉仔、稚魚生長和存活的影響
    年蟲、熟蛋黃、微粒子飼料。豐年蟲為皇冠大紅卵,微粒飼料為山東升索漁用飼料研究中心研發的魚苗專用微粒子配合飼料(S1#)。轉食策略中實驗餌料選擇豐年蟲、微粒子飼料、水蚯蚓。具體主要營養成分如表1。表1 不同餌料的主要營養成分Tab.1 Main nutrition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diets %1.2 實驗方法1.2.1 不同開口餌料實驗目前許多縣水行政執法隊伍裝備相對落后,專用車輛常被挪作他用,辦案裝備不能及時配備和更新。專

    淡水漁業 2023年5期2023-09-19

  • “家蠶微粒子病新病原鑒定和理化防控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獲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
    科研成果“家蠶微粒子病新病原鑒定和理化防控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獲2020—2021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該成果針對蠶業生產上家蠶微粒子病病原來源復雜、污染嚴重、防治難度增大、治療手段缺乏等問題,取得了多項理論和技術突破:率先研發出國內唯一獲獸藥生產批文的家蠶微粒子病治療藥物防微靈,創制了阻斷病原垂直傳播的蠶種高溫處理新技術;系統收集鑒定了家蠶微粒子病新病原,闡明家蠶與野外昆蟲微孢子蟲的交叉感染關系,為新常態家蠶微粒子病防控提供理論依據;發明蠶沙消毒堆

    蠶學通訊 2022年1期2022-11-22

  • 柞蠶微粒子病潛在生物標志物的挖掘
    失。其中,柞蠶微粒子病是柞蠶生產中唯一的檢疫性病害,該病害既可水平傳播又可垂直傳播,已成為制約柞蠶產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秦利,2003)。目前,柞蠶生產上對于該病的防控仍一直沿用雌蛾顯微鏡檢查的方法,該方法費時費力,且準確性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不僅給柞蠶制種工作帶來極大的負擔,而且難以保證種卵質量。因此,開發柞蠶微粒子病的檢測方法對于保障柞蠶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代謝組學是一種研究生物體內代謝的系統方法,主要以分子量在1 000以下的小分子代謝

    昆蟲學報 2021年11期2021-12-08

  • “家蠶微粒子病新病原鑒評和理化防控新技術研發與應用”通過成果評價*
    持完成的“家蠶微粒子病新病原鑒評和理化防控新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通過成果評價。該項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6件,實用新型專利3件;制定行業標準1項,地方標準2項;獲農業部獸藥產品批文3個,廣東省重點新產品1個;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表論文60篇(SCI論文5篇);列入農業部輕簡化技術1項和廣東省農業主推技術2項。目前該成果已在20多個省市推廣應用,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為保障我國蠶桑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針對蠶業生產上家蠶微粒子

    蠶學通訊 2021年2期2021-12-04

  • 家蠶微粒子病有關科技術語的探討
    年代以來,家蠶微粒子病在我國蔓延和局地暴發,給蠶桑產業和蠶種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損失。家蠶微粒子病胚種傳染和食下傳染,是世界上所有養蠶國家的檢疫對象,與化學污染中毒同列為養蠶業毀滅性病害[1]。家蠶原種、一代雜交種微粒子病檢驗是蠶業生產的管控環節,微粒子病綜合防治也成為蠶病防治的重點和學術研究的熱點。本文對家蠶微粒子病的專業術語進行了梳理,發現存在科技名詞使用失范現象,現簡要作一探討。1 家蠶微粒子病的危害與微孢子蟲的研究微孢子蟲(Microsporidia

    北方蠶業 2021年4期2021-11-27

  • 常用家蠶原種對家蠶微粒子的胚傳特性分析
    400715微粒子(Microsporidia)廣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類專性寄生的單細胞真核生物,可以寄生于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是一些動物和經濟昆蟲的常見病原,危害極大[1-2].由于微粒子還能夠機會性感染具有免疫缺陷的病人,近年來備受關注[3-4].家蠶微粒子病(pébrine)是一種由家蠶微粒子(Nosemabombycis,Nb)感染、寄生引起的蠶病,傳播方式為食下傳染和胚種傳染,是蠶絲業的重大威脅之一[5-6].家蠶微粒子曾給歐洲養蠶業帶來毀滅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06-28

  • 微粒子噴丸技術研究進展*
    其表面粗糙度。微粒子噴丸(Fine particle peening,FPP)是在傳統噴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表面強化方式,最早由日本學者Kagaya Chuji于2000年提出[6],該技術通過使用比傳統噴丸直徑更小的丸粒沖擊材料表面,使材料表面發生塑性變形,從而產生殘余應力層和加工硬化層來提高材料表面強度,同時也能有效降低材料表面粗糙度。該技術自提出至今有大量國內外學者對微粒子噴丸的強化機理和應用進行了研究。本文聚焦微粒子噴丸技術,對其原理、研究現狀

    航空制造技術 2021年6期2021-04-25

  • “家蠶重大檢疫病害防控關鍵技術的創制及應用”榮獲2020年度廣東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大檢疫病害家蠶微粒子病的發生危害日趨嚴重、檢測防控技術體系不健全等關鍵問題,從家蠶微粒子病病原的溯源、病原微孢子蟲的分類、病原微孢子蟲的快速高效檢測技術和診斷試劑盒及設備的研制、養蠶環境病原系統控制技術、高效安全無毒防治藥物的研發等進行了創新研究,在家蠶病原微孢子蟲檢測、防控和治療等關鍵技術上獲得了一系列的技術發明專利與應用成果。項目研究成果突破了蠶種微粒子病檢疫基于母蛾顯微鏡檢驗技術的瓶頸,設計研制出2套具有實用新型專利的多功能數碼液晶熒光顯微鏡,在蠶種

    蠶學通訊 2021年3期2021-03-27

  • 原原母種母蛾鏡檢技術及注意事項
    4000)家蠶微粒子病是家蠶五大傳染病之一[1],對家蠶具有毀滅性的危害,因而在被世界上養蠶國家列為檢疫對象。原原母種作為生產原種的親本,若原原母種帶毒,會造成蠶兒大面積的死亡,因此,原原母種的母蛾鏡檢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防止微粒子病的胚種傳染,保證蠶種質量,促使蠶業生產健康地發展,筆者總結多年鏡檢經驗,從家蠶微粒子病的危害、原原母種母蛾鏡檢技術及注意事項這三個方面作簡要小結。1 微粒子病的危害1.1 微孢子蟲為害概況家蠶微粒子病是由微孢子蟲感染而引起的毀

    北方蠶業 2020年2期2020-12-12

  • 淺析低溫暖繭對柞蠶微粒子病胚種傳染的影響
    “生斑”就是指微粒子病??梢?,很早以前人們對該病就有所認識。柞蠶微粒子病是由柞蠶微粒子原蟲寄生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該病現已通過顯微鏡檢查技術手段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顯微鏡最早是在1590年由荷蘭和意大利眼鏡制造者初造,19世紀 80年代才被廣泛用于科學研究,二十世紀中葉才被廣泛用于各蠶種生產單位,那么,在柞蠶業發展的2000余年的漫長歷史中,柞蠶為什么沒有被微粒子病滅絕反而長盛不衰延續下來了呢?這期間利用低溫暖繭法抑制微粒子病胚種傳染可謂功不可沒。從利用現代

    北方蠶業 2020年2期2020-12-12

  • 湖州市蠶種業微粒子病綜合防治工作成效概述*
    湖州市蠶種業微粒子病防控形勢家蠶微粒子?。≒ebrine disease)是蠶種生產中唯一的檢疫病種,也是評價蠶種質量的重要指標。由于微粒子病對蠶業生產的危害巨大(檢疫超標的蠶種強制淘汰),因此,在生產中能否控制其發生,直接影響蠶種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2016年前全市有蠶種生產單位7家,員工152人,其中技術人員68人,占比44.7%,工人84人占比55.3%。7家單位的生產形式基本上全部采用原蠶區生產,原蠶點涉及農戶843戶。全年飼養蟻量13000~1

    蠶桑通報 2020年2期2020-11-04

  • 廣西家蠶原種微粒子病防控體系與效果分析
    宿主死亡。家蠶微粒子孢子蟲(Nosema bombycis,N.b)是最早被認識的微孢子蟲,它能夠感染家蠶引發家蠶微粒子病。家蠶微粒子病有食下傳染和胚種傳染兩條傳染途徑,是蠶業生產上具有毀滅性的病害,因此,家蠶微孢子蟲被列為蠶種生產唯一法定檢疫對象。做好原種微粒子病防控工作不僅能保證本級蠶種繁育的質量,還能為下一級蠶種繁育提供良好的種質資源,杜絕胚種傳染。廣西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高,雨量充沛,桑樹生長旺盛,全年可多批次養蠶,養蠶時期長,但蠶座密集、

    廣西蠶業 2020年3期2020-10-12

  • “克微1號”應用于蠶種生產防治家蠶微粒子病的成效評價
    3300)家蠶微粒子病(Nosemabomycis)是蠶種生產中唯一的檢疫病種,也是衡量蠶種質量的重要指標。由于家蠶微粒子病對蠶業生產的危害性巨大(檢驗超標的蠶種一律淘汰),因此,在生產中能否控制其發生,直接影響蠶種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傳統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嚴格的母蛾檢查淘汰帶毒蠶種以及嚴格的消毒防病措施(環境清潔消毒與桑葉洗消)進行家蠶微粒子病的防治,而環境清潔消毒與桑葉洗消既費工費時,又對桑葉有一定的損傷,在生產中由于受勞動力等的限制很難得到有效的落實。

    中國蠶業 2020年2期2020-06-24

  • 關于微粒子遙感物探技術的專利情報分析
    吳穎關鍵詞:微粒子 遙感 專利 情報摘要:專利情報分析在企業核心技術的研發、保護與布局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分析關于微粒子遙感物探系統和方法的專利申報及技術發展情況,為充分了解相關技術現狀,從態勢發展、專利類型、申請量排名、申請人類別、專利轉讓排名、IPC技術構成等方面分析了此領域知識產權情況,為遙感物探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與專利布局提供參考。遙感技術是從遠距離感知目標反射或自身輻射的電磁波、可見光、紅外線,對目標進行探測和識別的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

    甘肅科技縱橫 2020年4期2020-05-25

  • 河南柞蠶微粒子病的綜合防治
    7300)柞蠶微粒子病是一種由柞蠶微孢子蟲寄生柞蠶體而引發的蠶病,是一種危害嚴重的傳染性蠶病,是威脅柞蠶生產的重要病害之一,并存在于柞蠶的整個世代中,分布范圍也廣,各個蠶區都有發生。柞蠶微粒子病一般年份的發病率在30%~50%之間,嚴重年份的發病率甚至高達70%~90%[1]。柞蠶幼蟲期一旦感染上柞蠶微孢子蟲孢子,輕者營繭晚、繭皮薄,重者不能營繭。由于柞蠶微粒子病可以通過胚種傳染,而且能夠存在于柞蠶整個世代,所以柞蠶微粒子病是柞蠶生產尤其是種繭生產中最重要

    中國蠶業 2020年1期2020-01-14

  • 柞蠶微粒子病雄蛾再次交尾對子代孵化率的影響
    究報道,雌蛾為微粒子病蛾,對產卵量和孵化率的影響是蛾肚小、卵粒少、產卵不均勻、容易脫落、不受精卵多,同時雄蛾是微粒子病蛾不繼代感染[2]。為了避免柞蠶微粒子病的影響,春季制種時通過逐頭顯微鏡檢查產卵雌蛾,淘汰微粒子病蛾卵,控制柞蠶微粒子病的發生。但在秋種繭生產過程中,往往由于柞園殘留病原的感染及昆蟲的交叉感染,秋種繭微粒子病率常常很高,個別年份或地區微粒子病的發生率高達20%左右。由于秋季制種時間緊,工作量大,再加上蠶民不具備條件和技術,并不進行母蛾微粒子

    北方蠶業 2019年3期2019-11-08

  • 廣西家蠶原種微粒子病發生情況調查*
    的疾病稱為家蠶微粒子病。家蠶微粒子病是蠶種業生產中最常見,也是危害最嚴重的一種疾病。該病害可通過胚種傳染,在世界范圍內被列為口岸檢疫對象。20世紀80~90年代末,廣西原種生產量穩定在3萬張左右,這期間原種供求平衡,家蠶微粒子病發病率低,對生產造成的影響較小。進入21世紀,廣西蠶桑業快速發展,為滿足廣西區蠶桑業發展的用種需求,廣西原種生產量也逐年增加,而家蠶原種微粒子病發病率呈現高發多發態勢,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也成為制約原種生產的首要難題。因此開展廣西家

    蠶學通訊 2019年4期2019-04-15

  • 杭州蠶種場微粒子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0021)家蠶微粒子病是由蠶微粒子原蟲(Nosema bom-bycis Naegeli)感染家蠶而引起的毀滅性蠶病,也是唯一可以通過胚種進行傳染的一種蠶病,是目前蠶種生產的主要制約性蠶病,該病害在造成蠶種生產單位嚴重經濟損失的同時,也是農村絲繭育生產中的潛在危險因子。家蠶微粒子是蠶種生產過程重點檢疫和防治對象,是蠶種生產成敗與否的關鍵,關乎蠶種場的生存與發展。杭州蠶種場建場80多年來,歷經1971年、1996年、2012年三次微粒子病大爆發,每次爆發造成

    蠶桑通報 2019年2期2019-02-16

  • 陜西省安康市蠶種場原蠶區防微技術體系及防微成效
    5019)家蠶微粒子病是病原性微孢子蟲(Nosemabombycis)經食下傳染或胚種傳染而使家蠶感染發病的一種毀滅性的傳染性蠶病[1],對蠶絲業的發展和蠶種場的良種繁育危害十分嚴重。世界各養蠶國均把微粒子病病原列為國家檢疫對象[2]。陜西省安康市蠶種場原蠶區在20世紀90年代家蠶微粒子病發病比較嚴重,蠶種超毒淘汰數量較多;經過約10年的防微探索,截至20世紀90年代末期,陜西省安康市蠶種場原蠶區家蠶微粒子病發病數量大幅下降。陜西省安康市蠶種場根據多年的防

    中國蠶業 2018年4期2018-12-05

  • 兩種梅毒抗體檢測方法的比較
    進行相應治療。微粒子化學發光法以敏感性高和重復性好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在檢測中經常發現,部分梅毒抗體為陽性的患者無梅毒病史或者梅毒生命體征,也未出現梅毒被感染之后的癥狀,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有待商榷[2]。因此,本研究根據相關工作經驗,綜合分析微粒子化學發光法檢測梅毒抗體的臨床應用,為確診梅毒患者提供科學的數據參考?,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標本來源收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1 000例住院和門診患者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18年2期2018-05-23

  • 廣西現行生產應用的家蠶一代雜交種親本品種對家蠶微粒子病抗性的研究
    0007)家蠶微粒子病是一種由家蠶微孢子蟲(Nosemabombycis,N.b)感染、寄生引起的重要蠶病,由于其具有食下傳染和胚種傳染2種傳染方式,對養蠶業的危害很大,也曾經給歐洲養蠶國家(法國、意大利等)的蠶業帶來過毀滅性打擊[1];尤其對蠶種生產危害巨大,即使現在中國各蠶區采取了“母蛾檢疫,淘汰有毒蠶種”的方式控制家蠶微粒子病胚種傳染,但家蠶微粒子病危害還是時有發生。據我們調查,廣西壯族自治區近10年平均每年就有4.56萬張一代雜交種因發生微粒子病被

    中國蠶業 2018年1期2018-03-21

  • 家蠶微粒子檢測新方法的探索
    洪 肖金樹家蠶微粒子檢測新方法的探索鄒邦興 周安蓮 肖文福 張友洪 肖金樹(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目前,蠶種質檢單位在微粒子檢測上都沿用巴斯德提出的母蛾顯微鏡檢法,而該方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鏡檢人員的操作技能、專業判斷、業務素質及設備情況,其檢測結果與人員的操作息息相關。因此,當下能否找到一種實用、簡單、對人員要求低、高效快速的新方法值得蠶業工作者去探索。蠶種 微粒子檢測 方法蠶桑行業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底蘊,封建社

    四川蠶業 2017年1期2017-04-17

  • 淺談如何提高家蠶微粒子病預知檢查的檢出率
    談如何提高家蠶微粒子病預知檢查的檢出率謝琳玲(四川省三臺蠶種場,四川 三臺 621100)在蠶種生產中常遇到微粒子病預知檢查時檢出的微粒子很少,但在母蛾檢驗時卻出現超毒的現象。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對這種現象的發生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辦法,以提高預知檢查的檢出率,促進家蠶微粒子病的有效防治,提高蠶種生產質量。微粒子病 預知檢查 檢出率家蠶微粒子病(Nosemabombycis)是由微粒子原蟲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傳染途徑有胚種傳染和食下傳染,對蠶業生產

    四川蠶業 2017年3期2017-04-05

  • 柞蠶微粒子蟲在母蛾不同腹節分布的研究
    100)?柞蠶微粒子蟲在母蛾不同腹節分布的研究賈 姝 宋 策*赫英姿1劉孝良1于庭洪1趙 翀1左玲玲1(遼寧省蠶業科學研究所,遼寧鳳城 118100)研究柞蠶微粒子蟲在母蛾不同部位的分布,對提高柞蠶制種過程中鏡檢準確性,確保柞蠶種質量及柞蠶生產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共檢測了30只患病母蛾不同腹節的微粒子孢子數量分布情況,發現不同感染程度的母蛾均是第一或第二腹節的微粒子孢子數量最多,說明病原位置主要密集在第一第二腹節;重度感染病蛾,各腹節均可見較多的微粒

    北方蠶業 2016年3期2016-12-12

  • 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外周血中微粒子的表達
    病患者外周血中微粒子的表達李林聶建軍張力文王文菊張大維劉艷陳濤目的:檢測微粒子在尋常型銀屑病外周血中的表達。方法:高速離心法分離33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和33名正常對照外周血T細胞、B細胞及單核細胞來源的微粒子,分別進行細胞特異性單克隆抗體標記,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三種細胞來源的微粒子數量。結果: 銀屑病組患者血漿中T細胞(CD3+)來源的微粒子、單核細胞(CD14+)來源的微粒子和B細胞(CD19+)來源的微粒子數量分別為(6.6±0.2)×105,(3.9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6年3期2016-09-08

  • 宇宙誕生與毀滅的輪回原理
    從宇宙的組成、微粒子天體引力、大爆炸理論、恒星的誕生與毀滅、微粒子與星系和宇宙、黑洞的形成與毀滅六個方面展開討論,闡述宇宙的生死輪回原理。關鍵詞:物質;引力;大爆炸;恒星;微粒子;黑洞;宇宙的生死輪回一、宇宙的組成宇宙是由物質構成的,構成宇宙的物質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世界,它包括我們眼睛能看的見、感受到的大氣、山川、河流、月亮、地球、太陽、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第二類是由比原子小的各種微粒子(亦稱亞原子粒子)所構成的物質世界,它包括發電廠

    科技風 2016年13期2016-07-09

  • 家蠶微粒子病治療藥物篩選和應用技術研究
    試驗研究·家蠶微粒子病治療藥物篩選和應用技術研究黃旭華,潘志新,韋廷秀,湯慶坤,賈雪峰,黃深惠,王霞,羅梅蘭(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總站,南寧市 530007)家蠶微粒子病是一種可以應用藥物進行治療的蠶病。通過比較多種化學藥物對家蠶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發現阿苯達唑對家蠶微粒子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對蠶體毒害性低。利用阿苯達唑采取溶液浸泡桑葉或以藥粉直接噴灑蠶座上桑葉的方式均可以達到治療家蠶微粒子病的效果,兩種使用方式的實用濃度分別為1 000 mg

    廣西蠶業 2016年1期2016-06-21

  • 微粒子 國內首家“輕式法餐”概念餐廳
    快休閑與輕法餐微粒子(Particles Kitchen),是國內首家從事輕法餐的快休閑餐飲品牌,采用午餐快休閑和晚餐輕法餐的雙模式。何為快休閑?在中國,這還是一個新興的概念。而快休閑餐廳(fast casual),起源于美國,大約在2010年已成為主流,深受白領和好萊塢明星追捧,如今正在席卷全球主要的發達國家??煨蓍e餐廳介于快餐與全服務中間,說白了就是比快餐精致,比正餐快捷。在微粒子,午餐的供應項: 蛋白質區、碳水化合物區、膳食纖維區……按不同模塊印在墻

    時尚北京 2016年8期2016-05-14

  • 不同母蛾微粒子病檢驗結果類型雜交蠶種的農村飼養試驗
    00)不同母蛾微粒子病檢驗結果類型雜交蠶種的農村飼養試驗楊海青1,2呼思瑞1沈柏民3彭建學3沈樹坤3林秀秀1陳勃生1趙新華3邵勇奇1魯興萌1(1浙江大學蠶蜂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58;2浙江桐鄉農業經濟局,浙江嘉興 314500;3浙江桐鄉蠶業有限公司,浙江嘉興 314500)雜交蠶種的母蛾微粒子病檢驗結果的5種類型(未檢出、一檢合格、二檢合格、一檢淘汰和二檢淘汰),體現了各檢驗批段蠶種的不同微粒子病攜帶程度,不同微粒子病攜帶程度的雜交蠶種在農村飼養中

    中國蠶業 2016年4期2016-04-05

  • 浙江省一代雜交種家蠶微粒子病發生趨勢分析
    一代雜交種家蠶微粒子病發生趨勢分析朱春群 樓 霞 何恩潔 孟正樂 陳靈方(浙江省蠶種質量檢驗檢疫站,浙江杭州 310019)家蠶微粒子病是由家蠶微孢子蟲(Nosema bombycis)侵染引起的一種家蠶疾病,可經胚胎傳染給子代,對蠶桑生產危害很大,是蠶種生產中唯一的檢疫對象。根據浙江省30多年來家蠶一代雜交種母蛾微粒子病檢疫數據分析,浙江省家蠶一代雜交種微粒子病發生情況及其一代雜交種的淘汰率和未檢出率的相關性,進而從不同生產季節、不同品種方面分析了家蠶一

    中國蠶業 2016年2期2016-03-31

  • 加強原蠶區微粒子病防治 繁育優質蠶種*
    0)加強原蠶區微粒子病防治 繁育優質蠶種*蒙科俊(重慶市蠶業科學技術研究院, 重慶 400700)家蠶微粒子病是一種全身性感染的慢性蠶病,主要傳染方式是食下感染和胚胎傳染兩種,對蠶桑產業具有毀滅性的危害。原蠶區家蠶微粒子病防治是繁育優品質蠶種,保障蠶業正常發展的關鍵。川渝地區科學的設定原蠶區微粒子病防治體系,有效降低了對蠶業的危害。原蠶;微粒子??;防治;優質蠶種自2010年以來重慶地區經濟快速發展,養蠶成本逐漸提高,特別是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增加,使地處經濟比

    蠶學通訊 2016年4期2016-03-25

  • 四川省南充蠶種場家蠶微粒子病防控成效
    蠶種場圍繞家蠶微粒子病防控基礎理論知識、技術操作規程、組織保障體系、績效激勵機制,建立了系統的家蠶微粒子病防控技術體系,對比了四川省南充蠶種場2006—2015年場內、原蠶區、桑園的環境抽樣、預知檢查及母蛾檢驗情況,結果顯示:通過家蠶微粒子病防控技術體系的實施運行,原原種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從2009年歷史最高點的0.26%,下降到2011年的0.01%,2013—2015年不合格率均控制在0.01%以下;原種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從2010年歷史最高點

    中國蠶業 2016年1期2016-02-08

  • 韓國三星電子公司開發出新型鋰電池負極材料
    多層石墨烯對硅微粒子施加涂層處理。硅的容量密度高達約4 000(mA?h)/g。據三星公司的研究人員稱,這次通過用石墨烯對硅微粒子施以涂層處理,可以成功的確保其導電性,并且還抑制了膨脹收縮時的電極老化及損壞等現象的發生。硅微粒子在發生膨脹時,石墨烯會在包住硅微粒子的狀況下,通過各層的相互滑動來擴大硅儲存容量,因此不會脫落。

    石油化工 2015年11期2015-08-15

  • 杭州千島湖蠶種有限公司家蠶微粒子病防控措施與成效
    種有限公司家蠶微粒子病防控措施與成效曾光遠1,2邵云華1,2倪春霄3(1杭州蠶種場,浙江杭州 310021;2杭州千島湖蠶種有限公司,浙江淳安 311700;3杭州市種子總站,浙江杭州 310020)分析了杭州千島湖蠶種有限公司近年來一代雜交蠶種生產中家蠶微粒子病發生的現狀和原因,介紹了采取思想重視、完善考核制度、加大設施投入、狠抓落實“防微”工作等家蠶微粒子病的防控措施后,取得的防治家蠶微粒子病的工作成效,闡述了蠶種生產中家蠶微粒子病防控的經驗與體會。家

    中國蠶業 2015年3期2015-05-24

  • 蠶種生產微粒子病防治體會
    摘 要 家蠶微粒子病的防治必須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做好桑園病蟲害防控、生產區域的環境控制,飼養過程中的防病消毒。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2015-01-12-001母蛾微粒子病率(微毒率)是判斷家蠶一代雜交種合格與否的標準之一,母蛾檢驗“微毒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蠶種是否可以應用于生產。近年來,由于受到自然環境條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微毒率”呈逐年上升態勢,部分種場每年都有省檢淘汰的蠶種批次,加強微粒子病的綜合防治顯得刻不容緩。家蠶的微粒子病是由于家蠶

    江蘇蠶業 2015年2期2015-04-16

  • 柞蠶微粒子病發生原因及防治
    6700)柞蠶微粒子病發生原因及防治鄧春1劉霞1周林2(1. 巴中市農業局,四川巴中635500;2.巴中市通江縣柞蠶種場,四川通江636700)摘要:本文針對四川省通江縣柞蠶種場微粒子病發生現狀,闡述了微粒子病的發生原因,介紹了防控微粒子病的方法。關鍵詞:柞蠶微粒子病發生原因防治柞蠶微粒子病,俗稱銹病、黑渣病等,是由一種微孢子原蟲寄生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是柞蠶生產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對柞蠶生產危害很大,特別是給蠶種生產帶來困難并造成巨大損失。2009年,我

    四川蠶業 2015年4期2015-04-03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標注中文的縮略語
    y,fPIA)微粒子酶免疫法(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MEIA)毛細管電泳法(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等位基因特異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環孢素(cyclosporine A,CsA)移植受者移植物體重比(graft recipient body weight ratio,GRBW)臨床藥物代謝動力學監測

    實用器官移植電子雜志 2015年5期2015-04-03

  • 家蠶微粒子病防治藥物研究進展
    0007)家蠶微粒子病防治藥物研究進展黃深惠,黃旭華,王霞,石美寧,唐亮(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科學研究院,南寧市 530007)通過對防治家蠶微粒子病藥物進行了綜述,分別從蠶業生產中常用的消毒藥物和治療藥物的種類、作用效果、作用機理進行全面分析,為合理使用防治微粒子病藥物提供科學依據,并為開發新型防治家蠶微粒子病藥物提出新思路。家蠶微粒子??;防治藥物家蠶微粒子病是家蠶最主要的傳染性疾病之一,是能夠通過胚種傳染的毀滅性疫病。微粒子病的暴發對蠶種生產造成極大的威

    廣西蠶業 2015年3期2015-03-21

  • 2015年春杭州蠶種場控制微粒子病的體會
    杭州蠶種場控制微粒子病的體會洪西桃(杭州蠶種場,浙江 杭州 310021)家蠶微粒子病是一種嚴重危害蠶桑生產的疫病。我省1998年采取三控一嚴的措施以來,對微粒子病的爆發有所控制,直至2009年開始我省微粒子病又有抬頭的趨勢,且逐年惡化。而杭州蠶種場微防上思想高度重視,消毒嚴格、措施到位。在全場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近幾年來有效的控制了微粒子病的發生。2015年春期杭州蠶種場微粒子病檢驗結果無毒率為85%,無淘汰蠶種。產質量連續多年保持在全省名列前茅的好成績。1

    蠶學通訊 2015年2期2015-02-22

  • 家蠶微粒子病防治體會
    310021)微粒子病是飼養家蠶時易發且高發的一種病,春季極易發生。春季梅雨季節頻繁,日照少,微粒子孢子繁殖迅速,使微粒子病難以徹底控制。蠶微粒子病是由原生動物細胞孢子蟲綱的微孢子蟲寄生而起的傳染性原蟲病。因病原寄生于柞蠶和家蠶(桑蠶),故又分別稱為柞蠶微粒子病和家蠶微粒子病。1 微粒子病的傳染途徑1.1 胚種傳染患病雌蛾體內的病原可侵入卵巢,并寄生于蠶卵胚胎中,傳入下一代蠶體造成發病。又稱經卵巢傳染或母體傳染。1.2 食下傳染蠶兒食下被病原污染的卵殼、脫

    蠶桑茶葉通訊 2015年2期2015-02-21

  • 基于微粒子群優化算法的數字散斑圖像相關方法
    0016)基于微粒子群優化算法的數字散斑圖像相關方法梁智錦,王開福*,顧國慶,張成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南京210016)為了能夠通過一步搜索同時得到數字散斑圖像中所測點的整像素和亞像素位移信息,采用灰度插值的方法構造了亞像素子區,改進了基于微粒子群算法的數字圖像散斑相關方法。對含有平移信息的模擬散斑圖和具有應變的模擬散斑圖進行相關計算,驗證了該方法的適用性;在對具有微小面內位移轉動的試件進行測量時,比較了整像素的微粒子群算法和不同量級的灰度插

    激光技術 2014年5期2014-04-17

  • 電泳-電沉積法制備超疏水Ni-PTFE復合鍍層
    鍍液中PTFE微粒子含量對鍍層潤濕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鍍液中的PTFE微粒子含量>90 g/L、且每克PTFE(平均粒徑0.2 μm)輔助有65 mg的FC-134表面活性劑的條件下,能制備出具有超疏水與疏油特性的Ni-PTFE復合鍍層。潤濕性;Ni-PTFE復合鍍層;電泳-電沉積;超疏水;接觸角潤濕性是固體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由表面化學組成和微觀幾何結構共同決定。固體表面的潤濕性通常用接觸角來表征,當液體在固體表面的接觸角為90°~150°時,固體

    電加工與模具 2014年6期2014-04-14

  • 蠶種生產防治微粒子病工作體會
    7400)家蠶微粒子病對蠶種生產而言是一種毀滅性的蠶病。在上世紀90年代初,該病流行危害曾給我場蠶種生產造成過巨大的經濟損失。從2006年起我場微粒子病又開始抬頭,為徹底控制這種毀滅性蠶病的發生,便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重視,自2009年以來,我場展開了一場防治微粒子病的攻堅戰,通過幾年的艱苦努力,防治微粒子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各級蠶種微粒病率大幅度下降。為此,現將我場近幾年微粒子病的發生情況及防治工作談幾點體會。1 近幾年微粒子病的發生情況2011年,品保、

    四川蠶業 2014年2期2014-04-05

  • 開展成品檢疫控制疫病流行
    代雜交種成品卵微粒子病檢疫方法由四川綿陽絲綢公司葉永林于1992年首先提出。四川、江蘇等省因農村蠶繭生產微粒子病流行而陸續開展成品卵微粒子病檢疫,作為母蛾微粒子病檢疫的補充和監督,對蠶種微粒子病的防控起到了積極作用。農業部1997年發布的部頒標準NY/T 327-1997《桑蠶一代雜交種檢驗規程》把成品卵微粒子病檢疫列為備檢項目。1 浙江省成品卵微粒子病檢疫的現狀浙江省蠶種微粒子病檢疫一直以母蛾檢疫作為合格判斷依據,主要基于以下兩個原因:1.1 母蛾檢疫能

    蠶桑通報 2014年3期2014-03-27

  • 蔟中死蠶難檢出微粒子病的原因分析
    蔟中死蠶難檢出微粒子病的原因分析王弘(射陽縣中耀蠶種場,江蘇 鹽城 224341)近幾年來,中耀蠶種場在蠶一代雜交種生產各階段鏡檢中發現,同一批蠶種在母蛾體內能檢到微粒子孢子,導致蠶種帶毒,但是在蔟中死蠶鏡檢時卻很難檢到微粒子孢子。我們知道,微粒子病的發生途徑有兩種:1 胚種傳染各級原種飼育,通過胚種傳染的機率很小。因為原種都是通過單蛾鏡檢,帶毒卵圈都被挖掉,所在一般原種都是無毒的。即使漏檢,這批原種在小蠶期就發病了,整批小蠶都會被淘汰,不進行制種。因此,

    蠶桑通報 2014年2期2014-03-25

  • 淺析蔟斃蠶為何難檢到微粒孢子
    母蛾體內能檢到微粒子孢子,而在蔟斃蠶鏡檢階段卻很難檢到微粒子孢子,下面就此情況作一淺析。1 發病原因1.1 胚種傳染原種飼育,通過胚種傳染的機率很小,因為原種都是通過單蛾鏡檢,帶毒卵圈都被挖掉,所以一般原種都是無毒的,即使漏檢,這批原種在小蠶期就發病了,整批蠶都會被淘汰,不進行制種。因此,不會上山結繭,不會到達蔟斃蠶鏡檢階段。1.2 食下感染這是目前各級蠶飼育中感染微粒子病的主要途徑。一般蠶種場,在一齡到五齡初期,由于用葉量偏少,基本上都采取桑葉浸漬消毒方

    蠶桑茶葉通訊 2014年1期2014-03-25

  • 柞蠶微粒子病鏡檢方法介紹
    微鏡對雌蛾進行微粒子病的檢查,導致帶有柞蠶微粒子病的種卵投入到春、秋柞蠶生產中。2013年丹東市部分放養秋柞蠶的蠶農因柞蠶微粒子病大發生,導致減產或絕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2014年從全市蠶種復驗情況看,個別蠶種單位購進的柞蠶母種微粒子病毒率高達2%,已嚴重影響到蠶種質量。因此,切實嚴把柞蠶種鏡檢關,消滅柞蠶微粒子病毒,對提高柞蠶種質量,確保蠶農用上優良、放心的柞蠶種,實現蠶業增收、蠶農增效都具有重要意義。為此,介紹了顯微鏡使用方法及柞蠶微粒子病鏡檢技術

    中國蠶業 2014年3期2014-01-23

  • 家蠶無性克隆母蛾的微粒子病檢測靈敏度分析初報
    無性克隆母蛾的微粒子病檢測靈敏度分析初報徐杰1,魯興萌2,劉培剛3,杜鑫3,孟正樂1,何恩潔1(1.浙江省蠶種質量檢驗檢疫站,浙江 杭州 310020;2.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9;3.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蠶桑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由于單交制種模式與常規蠶種制種模式不同,因此需要建立適合單交制種模式的新蠶種生產技術規程和質量檢疫檢驗標準。本文對雌蠶無性克隆和常規交配制種條件下的母蛾微粒子病檢出率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雌蠶無性克隆制

    蠶桑通報 2013年2期2013-03-14

  • 湖州市家蠶微粒子病防控措施與體會
    場14家,家蠶微粒子病淘汰率也控制在1%左右。但是,受蠶桑產業經濟效益的下降、所有制的改革、企業內部分配機制的改革等因素的影響,21世紀初湖州市家蠶微粒子病淘汰率又上升至近12%,嚴重威脅湖州市的蠶桑產業發展,至2011年,全市實際飼養蠶種31萬張,比全盛時期減少了7成多,蠶種生產也逐年快速萎縮,目前,全市蠶種生產企業也僅剩7家。為促進湖州市蠶桑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在對湖州市30余年來家蠶微粒子病發生情況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并結合塔山蠶種制造有限公司原蠶

    中國蠶業 2012年4期2012-09-11

  • 堅持“三控一嚴”方針 控制微粒子病發生
    雜交種生產中,微粒子病的發生是近年來面臨的頭號難題。從上世紀末至今,微粒子病的陰影始終籠罩在蠶種生產中。近年來由于蠶種市場混亂引起的原蠶區蠶種來源不明,原蠶區原蠶飼育比例的降低等因素影響,原蠶區飼養環境日益惡化。另一方面,原蠶區勞力日漸老齡化,高強度“防微”措施很難落實。要認真落實“三控一嚴”的微防方針,有效地控制微粒子病的發生,必須在具體措施上進行探索,實施一套既安全有效,又切實可行的“防微”措施。根據海寧市原蠶區實際情況和可能引起微粒子病發生的環境因子

    蠶桑通報 2012年2期2012-08-15

  • 淺談微粒子病壯蠶期食下感染與防治
    7257)家蠶微粒子病是一種毀滅性的傳染性蠶病,可經胚種傳染給子代,經食下傳染給當代,而為害蠶種蠶繭生產,在蠶業發展史上因為無數次的微粒子病給蠶業生產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一個多世紀以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該病病原生物學特性、檢測及防治方法等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為控制該病的為害積累了經驗,微粒子病得到有效控制,為國富民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本人就我場近年來家蠶微粒子病發生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僅供參考。1 我場家蠶微粒子病發生情況分析家蠶微粒子病的流行發生過程是一個多

    四川蠶業 2012年2期2012-05-02

  • 廣安蠶種生產微粒子病發生趨勢及原因分析
    8550)家蠶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蟲孢子寄生引起的傳染性蠶病,它既可以通過食下傳染感病,也能夠通過胚種傳染給下一代蠶,微粒子病防治是蠶種生產的重要工作。廣安區蠶種場作為四川較早的桑蠶一代雜交種生產場,在微粒子病防治上有過成功的經驗,也有慘痛的教訓。筆者通過我場建場 50多年來的微粒子病防治工作剖析,來探討微粒子病在蠶種生產上的發病趨勢、形成原因和應對措施。1 發病趨勢我場始建于 1955年,1967年以前由于多種原因生產時斷時續,1967年開始連續生產至今

    四川蠶業 2010年2期2010-12-01

  • 家蠶微粒子病的綜合防治
    3006)家蠶微粒子病是由原蟲寄生引起的,是良種繁育威脅最大的傳染性蠶病。該病不僅在蠶期能互相傳染,而且可以通過蠶卵,由上代傳給下代。目前,世界各國均將微粒子病列為檢疫對象。因此防治家蠶微粒子病是穩定蠶桑生產的重要措施,應采用綜合防治技術,切實加強蠶種生產的管理,嚴格檢驗制度。1 危害癥狀微粒子病是家蠶典型的慢性傳染病,病程長,各發育階段都有病癥表現。病蠶發育開差大,個體之間大小相差十分明顯。蠶期常出現有細小蠶、起縮蠶、斑點蠶、半蛻皮、不蛻皮和封口蠶等。發

    蠶桑茶葉通訊 2010年1期2010-04-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