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窮理

  • 朱陸王工夫論的結構差異
    終究要依靠居敬和窮理。如弟子向他提問:“先生嘗說‘仁’字就初處看,只是乍見孺子入井,而怵惕惻隱之心蓋有不期然而然,便是初處否?”朱子回答:“恁地靠著他不得?!盵2](110)“靠著他不得”即是憑靠、憑借不上的意思,“初處”即是發端、萌芽的意思,“不期然而然”意味著意識發自先天本性而無后天的思慮。在遇到諸儒“乍見孺子入井”的情形時,人會不自覺地產生惻隱之心,這就是本心。孟子之所以要突出“乍”,是要排除后天思慮的滲入,讓此時的意識盡可能是完全發自先天本性的。朱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12-25

  • 劉定逌的理學思想與中國少數民族儒學
    ②發揮其父“讀書窮理”“學做好人”的訓言,闡明宇宙間的完人即“有體有用”之人。為學立志就是要立這樣的志向,“此志一立,如白日當天,魍魎潛形。到得日新月異,而歲不同,自有上之一機。上之,不愧為天地之肖子,為宇宙間有體有用之完人?!盵1]194劉定逌把“完人”的形象和目標確定為“有體有用”,其核心顯然是“體”的觀念。何為“體”?劉定逌說:“仁義禮智,是自身本來的法,是自身本來的理,是自身本來的情”“學者須見得此理,本自平鋪把這一念,漸漸消磨,這念消得去一分,道

    民族學刊 2022年1期2022-11-21

  • 讀書就是積蓄力量
    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苯涍^歷史積淀而流傳下來的經典,往往承載著人類最基本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蘊含著豐厚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內涵,對于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凈化心靈等大有裨益。正因如此,養成讀書的習慣,堅持閱讀經典、品味好書,好似在心中長燃一盞明燈,能指引人們感悟人生、貼近真理、豁然開朗,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坐標。 人生因閱讀而氣象萬千。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有益于開闊眼界、提升格局;最是書香能致遠,書海中深蘊著灼熱的理想信仰、熾烈

    科學導報 2022年42期2022-07-13

  • 論朱熹的道德修養觀
    ,主張“主敬”“窮理”同時并進的道德修養工夫。主敬是內在心性涵養,指的是專一收斂;窮理指的是對事物之理的認識與把握。通過“窮理”“主敬”的修養工夫來提升理想人格,為修齊治平、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關鍵詞:朱熹;道德修養;窮理;主敬朱熹看到現實世界人欲充斥,個體的行為不能合乎禮儀規范,要解決人心私蔽可能造成的危害,朱熹要求進行道德修養,使“心與理一”,提出“窮理致知”“持敬涵養”雙重修養之道,主張“以德修身”使人心完全符合于道心,使個體在日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2年4期2022-05-29

  • 略論朱子學中的窮理精密派 ——以“北溪之陳、雙峰之饒”為中心
    淳、饒魯為代表的窮理精密派,希望有助于朱子學學派分化的研究。一、“北溪之陳,雙峰之饒”黃百家對黃榦(號勉齋)之學的發展有一論述,認為勉齋傳朱子正統,其學分出金華何基一派和江右饒魯(號雙峰)一派,而雙峰之學又再傳于吳澄。他說,勉齋“又于江右傳饒雙峰魯,其后遂有吳草廬澄”[1]2812。故饒、吳并論成為對宋元思想史的一個流行看法。但吳澄與雙峰之間的師門傳承關系,雖經程若庸之中介而看似清晰,實則仍有復雜之處(1)如方旭東即不認為吳澄受到程若庸多大影響。參見方旭東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04-07

  • 論朱熹的道德修養觀
    與理一”,提出“窮理致知”“持敬涵養”雙重修養之道,主張“以德修身”使人心完全符合于道心,使個體在日常行為中能夠符合道德規范,以造就理想人格。一、朱熹道德修養論的基礎人性論是朱熹道德修養理論的依據。朱熹的人性論繼承了二程“性即是理”的思想,認為“繼之者善”是天理,“成之者性”是此天理于人心安頓處即性。認為:性只是理,萬理之總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間公共之理,稟得來后便謂我所有[1]。本然之性即是理,人性是天賦予的,這個天理在天稱作命,落于人物之中稱為性,性只是

    中國軍轉民 2022年8期2022-03-24

  • 沒有高低好壞的人生
    對普遍。哲學家式窮理求真的生活是惟一有價值的生活嗎?不是。窮理求真的生活是最高的生活嗎?不是。(倒想反問為什么要爭個最高?)但至少我籠統認為,窮理求真的生活是一種深刻的生活,在真性意義上,在現實意義上,高于一般淺俗的生活方式。時下“相對主義”的觀念很流行,和平民時代的社會結構以及二戰以后多元價值觀的流行有很大關聯,這么多年宣傳機構在國際關系上也時不時推行一種(絕對)相對主義話語。在許多問題上,社會不再相信惟一真理,但卻滑入絕對的相對主義,“中國有中國的人權

    小品文選刊 2021年12期2021-12-14

  • 沒有高低好壞的人生
    對普遍。哲學家式窮理求真的生活是惟一有價值的生活嗎?不是。窮理求真的生活是最高的生活嗎?不是。(倒想反問為什么要爭個最高?)但至少我籠統認為,窮理求真的生活是一種深刻的生活,在真性意義上,在現實意義上,高于一般淺俗的生活方式。時下“相對主義”的觀念很流行,和平民時代的社會結構以及二戰以后多元價值觀的流行有很大關聯,這么多年宣傳機構在國際關系上也時不時推行一種(絕對)相對主義話語。在許多問題上,社會不再相信惟一真理,但卻滑入絕對的相對主義,“中國有中國的人權

    小品文選刊 2021年23期2021-11-12

  • 試論“讀書已是第二義”
    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欲窮天下之理而不及是以求之,則是正墻面而立耳。此窮理所以必在于讀書也?!毕壬唬骸皩W者望到未見固,必即書以窮理?!薄谥祆淇磥?,一個人的經歷見聞有限,書中所記的是圣人的經歷、見識。讀書,是要見識更多的道理,修養身心,然后齊家、治國及至平天下?!叭蛔郧貪h以來,世之所求乎書者,類似記誦剽掠為功,而不及窮理修身之要。其過之者,則遂絕學捐書,而相與馳騖乎荒虛浮誕之域?!保ā痘罩萱脑纯h學藏書閣記》)讀書不及窮理修身之要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1年8期2021-08-30

  • 李退溪“敬”工夫及當代德育價值芻議
    上發揮朱熹“居敬窮理”的工夫,建構了以“敬”為核心的道德哲學體系。其道德哲學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提出了韓國儒學史上持續爭論五百多年的“四端七情”說,更重要的是在“四端七情”說的基礎上構筑了“敬”的心性修養工夫?!熬础痹谕馐恰罢R嚴肅”的言行表現,于內是“主一無適”的精神狀態,貫穿他道德哲學的始終。因此,深入剖析李退溪“敬”工夫的理論來源和理論內涵,彰顯宋明理學在朝鮮李朝時代創新發展的內在生命力,進而揭示李退溪“敬”工夫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借鑒意義。關鍵詞:李退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1期2021-04-06

  • 尊理向圣:朱熹德育思想的邏輯進路
    段的德育內容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3](P763),既包括“窮理、正心、修己”的自我修養之事,還包括“治人”的外王之道。換言之,大學是在受教育者掌握道德觀念、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上,進一步探明行為習慣的所以然來明義理,最終將道德觀念外化于行。小學大學之分充分體現了朱熹“學以漸而至”的德育思路和行是第一義的知行觀。一言蔽之,就是從操持練習和把握義理兩方同時發力、積久成熟,這種連續性和階段性相統一的德育模式對于統籌推進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有著借

    社科縱橫 2021年3期2021-01-28

  • 窮理盡性”:從張載到“二程”的理論詮釋
    ·說卦》有云:“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贝颂帯袄怼辈环晾斫鉃闂l理,或者說是天道、民人社會生生不息之規律,所以只有充分地厘清此“理”才能窮盡人之性和物之性,才能深刻覺解天命主宰的意志。故唐代孔穎達疏之曰:“窮極萬物深妙之理,究盡生靈所稟之性?!盵1]《易》中的這句話雖然簡短,但是蘊含義理無窮,它既揭示出原始儒家成圣之道,更提出了“理”“性”“命”之間的微妙聯系,因而備受理學諸家所推崇。唐代韓愈、李翱接續“性”“理”概念的探討,使之更加深入化和細致化;至宋明“性”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2期2021-01-14

  • 主持人語
    功夫者,不過居敬窮理以修身也?!?《朱子語類》卷二十八)這段話從三個方面揭示了工夫的內涵——居敬是方法、窮理是內容、修身是目的——,從而全面地回答了工夫的內涵。工夫能夠使人修身以成人。因此,學術界常常將工夫當作一種修身方法。工夫固然是一種修身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修身方法都是工夫。傳統儒家十分重視修身的目的。為此,他們提出了不少值得關注的方法,如《大學》中的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為了達到修身的目的,先秦儒家也十分重

    管子學刊 2020年2期2020-12-02

  • “靜中常用存養” ——朱熹靜養觀論析
    可能。三、涵養、窮理、篤行涵養、窮理及篤行不僅是儒家修身的目的所求,更是朱熹“靜中常用存養”的價值訴求所在。朱熹堅守靜養之道,旨在涵養、窮理及篤行,故希望通過靜養來實現身修、心養、德備,以促進君子人格的養成。1.涵養自是涵養身心,強調修身養性,重視人之理想品格的養成。在朱熹看來,靜養的首要功效即利于涵養,而涵養的關鍵則在于“養心”。正如英國學者卜道成所言:“養心在他的學說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盵8]所謂“養心”則是要始終保存一顆本善的心,并能夠為“本善”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4期2020-03-15

  • 彭定求理學思想試探
    知程、朱所謂居敬窮理者,初非區為之途、繁為之跡。正使程、朱復生,當必引為同心之助”[9]470。也就是說彭氏認為“致良知”和“居敬窮理”在滅人欲的意義上并無二致。另外一點是彭氏的性善論并沒有過多闡述哲學基礎,也并不提倡沉溺于形而上學的思辨,他曾勸誡他的學生林云翥“勿遽求高遠而略庸近”[9]708,不可謂不用心良苦。二、工夫論:“敬”“敬”是彭定求推崇的工夫論。他認為:“吾人剔然醒悟,舍主敬無由入門,便須步步鞭辟近里著己,使此心潔凈清明,自做主宰?!盵9]7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4期2020-03-04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接續科學的求索
    “天問探火”將因窮理而不凡?!疤靻枴北蓟?,肩負了祖先的重托,接續著科學的求索。翻開人類歷史,火星探測共40余次,成功24次,通關概率僅一半左右。探測長路挑戰重重,即便一粒微小的塵埃都可能對航天器造成威脅。然而,人類最可貴的精神就是斷惑,身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求知欲超過一切。從這個意義上說,“天問一號”將載入史冊:于中國,它是國家航天科技走向更遠深空的里程碑,開啟了國人對地球以外行星的深入探索;于世界,它意味著國際太空探索再添生力軍,人類對宇宙奧秘的認知將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36期2020-01-25

  • 薛瑄主敬修養論及其實踐之學
    性”“盡性”和“窮理”,并將其作為“學以至圣”的重要途徑。這種觀點與他在追求個人道德完善的過程中注重培養成德成圣的根本及其追求“復性”的宗旨密切相關。薛瑄以“敬”立心是圣賢所具有的高尚品德。他從“居敬”這一概念展開,認為“居敬”是“窮理”的根本所在,通過“居敬”可以去除物欲,回復至善至純的本然之性與圣人般的精神風貌和品格,最終達到“內圣”的精神境界。他指出:“程子論‘恭敬’曰:‘聰明睿智,皆由此出?!w人能恭敬,則心肅容莊,視明聽聰,乃可以窮眾理之妙;不敬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5期2020-01-18

  • 朱熹道德修養說及其對高校德育的啟示
    法(一)要有居敬窮理之態度居敬,即強調修養自身要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朱熹認為“居敬”即是保持“其心儼然肅然”,經?!吧硇氖諗?,如是所畏”,在自身道德修養中,要始終“以敬為主”,保持敬畏之心,收斂身心,可以使人時刻保持清醒的狀態,以達到“敬則私欲不生,必心湛然”的理想狀態,這就激勵人們通過“居敬”,認識道德修養的嚴肅性。居敬和窮理是個體道德修養達到“仁”的兩個重要方面,朱熹說:“學者工夫,唯在居敬窮理二事,此二事互相發,能窮理,則居敬工夫日益進,能居敬,則窮

    長江叢刊 2019年36期2019-11-14

  • 古代文豪的讀書攻略
    “格物致知,讀書窮理”朱熹把“格物致知,讀書窮理”和“為學之實,固在踐履”作為讀書的基本原則,其精義是: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韓愈:“提要鉤玄”讀書法讀書一定要寫筆記。讀記載事實的史籍,一定要寫出提要,掌握綱要;讀輯錄言論的書,一定要勾出精義,領會精神。寫提要時,必須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勾出精義時,必須對那些言論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

    意林·少年版 2019年16期2019-09-09

  • 《說理》
    內容為“哲學之為窮理”“哲學為什么關注語言”“哲學語法”“論理詞與論理”“感知與語言分析”“親知與觀念”“看法與論證”“普遍性:同與通”“事情本身與事實”等。本書最大的特色在于每章內容都由一個個自成體系的小片段組成,特別適合零碎時間閱讀,便于讀者理解吸收。初讀有松散之感,但讀完每一章就會發現內容之間有連貫論理的特點,思路層層遞進,道理環環相扣,形成章節內部相互銜接、彼此融通的整體構造。例如第一章“哲學之為窮理”(簡稱窮理篇),體例構成是“§1.1哲學是什么

    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 2019年5期2019-07-02

  • 《說理》
    內容為“哲學之為窮理”“哲學為什么關注語言”“哲學語法”“論理詞與論理”“感知與語言分析”“親知與觀念”“看法與論證”“普遍性:同與通”“事情本身與事實”等。本書最大的特色在于每章內容都由一個個自成體系的小片段組成,特別適合零碎時間閱讀,便于讀者理解吸收。初讀有松散之感,但讀完每一章就會發現內容之間有連貫論理的特點,思路層層遞進,道理環環相扣,形成章節內部相互銜接、彼此融通的整體構造。例如第一章“哲學之為窮理”(簡稱窮理篇),體例構成是“§1.1哲學是什么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19年14期2019-06-12

  • 論朱子的用敬思想
    說:“其為學也,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居敬者所以成始成終?!盵3](P560)這些都說明敬是朱子一生學問、修養的核心要義。對于朱子的敬論,學術界通常使用主敬、持敬、居敬等用法,而對“用敬”的使用很少。這是因為把敬理解為工夫論,主敬、居敬、持敬、用敬等說法的具體思想內涵區別不是很大,所以也有學者認為這些詞語都是同一個意思,表示一種主敬涵養工夫。[4]也就是說在討論敬的工夫論時,用敬的工夫內涵與其他對敬的表達方式并沒有很大不同。但如果對朱子的用敬思想集中

    三明學院學報 2019年5期2019-02-20

  • 薛瑄格物用敬工夫辨正
    一分殊”—“即物窮理”—“豁然貫通”的實踐邏輯,其修養工夫以“格物”為主?!靶浴陛^之于“道”“理”,更具有本質與存在相即不離的意蘊,薛瑄言:“此理在天,未賦于人物謂之善,已賦于人物謂之性”[1]1297。就是說,“性”與“理”不同,不能作為一種超脫于物之外的抽象性存在,而必須落在具體的人或物中才可得到說明,程子的“論性不論氣,不備”[2]81正指明了這一點。對性物關系以及工夫旨歸,薛瑄言: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皆物也,而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2期2019-01-13

  • 張載“氣質之性”修養功夫論
    稟主要是通過為學窮理的方法來進行分析突破,希望在為學的基礎上,通過教化的作用,使學者人認清本性,往善的方面去發展,去為學做事。他提出窮理盡性的主要體現在《易傳》里:“窮理盡性以至于命,不窮理盡興既是戕賊”。窮理是為學的手段,而盡興才是為學之目的。除了窮理盡興的修養功夫,盡性成性也是修養的一種方式。最后以學養性是理論的過程,窮理的基礎也是學為基礎,需要漸悟其中包含的道理,分析理解后才可以得到理的境界。所以在成性的過程應該是:知禮—盡心—知天—無物非我—知命。

    長江叢刊 2018年12期2018-11-14

  • 朱熹與栗谷修養論比較研究*
    ,這樣才能致知、窮理。栗谷在《東湖問答》中說:“如欲格物致知,則或讀書而思其義理,或臨事而思其是非,或講論人物而辯其邪正,或歷覽古史而求其得失;至于一言一動,皆當思其合理與否。必使方寸之地,虛明洞徹……出于至誠?!崩豕葟娬{格物知至和誠心的重要性。這里,“至”和“致”是有區別的,至可理解為到達;致是一種方式,是達到某種境界的途徑。格物知至是格物致知所達到的豁然貫通的境界。栗谷強調格物知至,目的是彰顯誠心的重要性?!洞髮W》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崩?/div>

    江淮論壇 2018年6期2018-11-12

  • 論朱熹格物論視域中的“物”“理”與“知”
    詞:格物;致知;窮理;真知;儒學中圖分類號:B24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8)07-0108-06格物致知之說源自《禮記·大學》篇,是儒家道德修養工夫的開端與起步,但《大學》文本對所指語焉不詳。理學思潮在北宋興起之后,格物致知逐漸受到儒家學者的高度重視。二程對此多有論述,朱熹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作“《大學》補傳”,詳細闡述了他的格物論思想。錢穆先生指出:“朱子思想,以論格物窮理為最受后人之重視,亦最為后人所爭論?!雹僭谀撤N程度

    中州學刊 2018年7期2018-10-25

  • 論謝良佐的學術地位及其哲學思想 ——以《宋元學案》為中心的考察
    ,從而確立其居敬窮理的二元工夫論之后,對主要繼承程顥識仁的一元工夫論的謝良佐感到不滿,將謝良佐視為陸九淵心學的先驅,甚至將其心學傾向歸入禪學之中。如朱熹說:“上蔡說孝弟非仁也??组T只說‘為仁’,上蔡卻說‘知仁’,只要見得此心,便以為仁。上蔡之說,一轉而為張子韶,子韶一轉而為陸子靜。上蔡所不敢沖突者,子韶盡沖突。子韶所不敢沖突者,子靜盡沖突?!盵4]931但正如全祖望所指出的:“明道喜龜山,伊川喜上蔡,蓋其氣象相似也。龜山獨邀耆壽,遂為南渡洛學大宗,晦翁、南

    武陵學刊 2018年4期2018-03-06

  • 朱子陽明格物觀比較
    子格物的目的就是窮理,格物是否成功的標準就是事物之理是否得以窮盡。朱子又對所格之物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凡天地之間眼前所接之事,皆是物。(5)若其用力之方,則或考之事為之著,或察之念慮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講論之際,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倫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已,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6)上而無極、太極,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不讀,則闕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

    黑龍江史志 2017年6期2017-08-23

  • 二程“理”學思想新探
    出了“明理”或“窮理”的思想,并強調人們身心和行為要合“理”,“與理為一”。這些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關鍵詞:程顥;程頤;理;窮理;明理中圖分類號:B24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7)07-0094-06在中國歷史上,人們一般把從宋代至明清時代的哲學稱作“宋明理學”?!八蚊骼韺W”之所以被稱作“理學”,其主要原因就是以程顥和程頤等為代表的思想家創立了以“理”為最高范疇的思想體系。他們對“理”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和闡

    中州學刊 2017年7期2017-08-11

  • 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論語》“學而”章與君子之道
    關鍵詞: 窮理;盡性;知命;《論語》;君子摘要: 《論語》以“學而”章開篇,首言學??鬃勇氏却狗?,一生學而不厭,好學不已,教弟子博學約禮,多識前言往行,可知“學”之一事乃孔門家法。儒家之學作為成德之教,首重為學??组T論學,乃“窮理盡性以至于命”之學?!皶r習而悅”是君子成己之象,“有朋自遠方來而樂”是君子成人之象,成己、成人皆所以窮理以盡性?!叭瞬恢粦C”,乃所以為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貴在知命。中圖分類號: B222.2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17年1期2017-05-22

  • “尊德性而道問學” ——朱、陸修養工夫論的思想淵源及其比較
    頤理一分殊與居敬窮理思想的基礎上,通過對《中庸》《易傳》《大學》《孟子》及周敦頤、張載思想的闡發,從理事并進、知行互發的立場出發,確立了尊德性與道問學并行的修養論。陸九淵遠承孟子大體說,近承程顥識仁說,從心即理的立場出發,確立了以發明本心的尊德性為宗旨統攝道問學的修養論。由此朱陸思想體系中尊德性與道問學的修養論來源、內涵及地位存在差異,并直接導致朱陸易簡與支離的教育方法、踐履與講學的教育內容,以及禪學與俗學的門戶之爭。其實儒釋之辨只在于是否承認天理,陸王心

    武陵學刊 2017年5期2017-03-11

  • 嚴羽“詩有別材”說試論
    。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倍稳宋簯c之在他的《詩人玉屑》中將此句記為:“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而古人未嘗不讀書,不窮理?!眹烙鸬倪@種觀點是針對宋代客觀實際提出的。宋人作詩往往重理而忘情棄趣,專作“文人之詩”,多從古人書籍陳句中尋找詩材,摹仿多于創新,如黃庭堅就提出了“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的詩論主張,因此宋詩道學書本氣濃重,有“掉書袋”的嫌疑,失去了唐詩的活潑靈動。同時,宋人也常以“理”來評價唐詩的高

    唐山文學 2016年6期2016-11-26

  • 略論張載的教育思想 ——兼論對大學生自我提升的啟示
    物皆有理,若不知窮理,如夢一生?!保?]P321其意即世間萬物皆有其發展變化的規律,若人不知道探求其中的規律,一生就猶如做夢一般,不知真理?!耙娐勚?,乃物交而知,非德性之知,德性所知,不蔭于見聞?!保?]P144,這里所言“不蔭于見聞”即不是從耳目等感覺器官直接產生的。張載還認為“德性之知”與窮理和盡性[2]P41有關,窮理與盡性的內容是有區別的,他說:“誠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聞見小知而已”。[1]P130此處所言“誠明所知”即“德性之知”,在張載看來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6年2期2016-04-12

  • 1980—1989年朱熹道德思想研究論文述評
    的標題是:居敬、窮理、讀書、省察、力行的修養方法。這一部分共有2 300 多字。與作者所規定的話題最為切合。1.居敬。本文主要引述朱子原著考察略加闡述??肌吨熳尤珪菲湔摼次淖謽O多,總計不下數十萬字,是朱子學術思想的一大特色。學界研究朱子思想者多應用論敬文字。本文所引亦較有代表性,闡述大體符合原意。2.窮理。本文對于朱子“窮理”的闡述,是以現代人的斗爭眼光,限定朱子窮理的概念于封建倫理道德范圍之內。所以才會說朱子對“所以然”問題就不了了之。3.踐行。本文引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5年9期2015-10-14

  • 朱子晚年工夫思想的發展與完善 ——以“已發未發”為中心
    通涵養主敬與格物窮理兩工夫,強調二者相互滲透、相互發明。朱子晚年;工夫論;已發;未發達至《中庸》所言的“中和”境界,探索出一條具有普遍意義的為學道路以引導人成圣成賢,是朱子一生念茲在茲的問題?!爸泻托抡f”提出“未發涵養主敬,已發格物省察,敬貫通已發未發”的為學之方,標志著朱子的工夫思想正式建立起來。朱子得年71歲,他提出“中和新說”時才40歲。朱子自提出“中和新說”以后30余年始終堅守“未發主敬涵養,已發格物窮理,敬貫通始終”的為學工夫進路,但其晚年工夫思

    江淮論壇 2015年6期2015-03-09

  • 馬一浮先生的讀書之道
    。讀書,絕非僅僅窮理博文之一事,“必資于主敬,必賴于篤行”。因而,讀書須有一個“敬”字,“敬之一字,聰明睿智,皆由此出”?!熬匆詳z心,則收斂內向,而攀緣弛騖之患可漸祛矣。敬以攝身,則百體從命,而威儀動作之度可無失矣。敬,則此心常存,義理昭著;敬,則氣之昏者可明,濁者可清。氣既清明,義理自顯,自心能為主宰?!痹隈R一浮先生看來,今日學者通病皆出于對讀書做人失之一個“主敬”,故而“唯務向外求知,以多聞多見為事,以記覽雜博相高,以馳騁辯說為能,以批評攻難自貴,而不

    醒獅國學 2014年4期2015-02-03

  • 朱熹理學思想述論
    ”[44]三、窮理致知的認識論理本體論認為,萬物皆由“理”與“氣”合而成,“理”在物中,太極有太極之“理”,萬物又各有其“理”。太極之“理”是宇宙的普遍原則,物物之“理”是其各自為物的法則。人類認識的活動就在于窮索宇宙萬物之“理”。朱熹認為其手段就是格物窮理格物致知,窮理致知的主體條件就是體認者要主敬涵養?!案裎镏轮闭Z出《禮記·大學》篇,朱熹解釋說,“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盵45]“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

    理論月刊 2014年4期2014-12-04

  • 格物誠意不是兩事 ——關于朱熹工夫論思想的若干問題
    ,不論是朱熹注重窮理,還是陽明注重誠意,其結果卻使得窮理與誠意彼此分離而不能兼容。的確,上述唐君毅以本末之物與始終之事作為理解《大學》義理系統的關節點,為歷來注家所忽略,誠為洞見。重要的是,他所提示的朱、王兩家在工夫論域中所表現出來的問題之關鍵——亦即格物窮理與誠意正心如何打通為一的問題,更是十分重要。然而筆者以為,若在陽明,他以《大學》之要在誠意*參見陽明“《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王陽明全集》卷7《大學古本序·戊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6期2014-04-09

  • 朱子學之理氣論和人性論硏究
    分為“居敬”及“窮理”來說明。此部分大抵上可說是繼承了伊川先生的學說。伊川先生于“涵奏中以敬,進學中以致知”當成二大綱目,因此,“居敬”及“窮理”說在朱子學說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一)窮理朱子說:致知格物是窮此理,誠意正心修身是體此理,齊家治國平天下只是推此理。(《朱子語類》卷13)“大事”中八條目區分為窮理、體理、推理,而將窮理功夫稱為格物、致知,他解釋云: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4年4期2014-03-27

  • 王陽明論“格物致知”
    確是對朱學“即物窮理”的“格物致知”說的一次反動。其次,王陽明重新詮釋了“格物”的含義。他認為“格物”之“格”不但有“至”的含義,而且還有“正”的意思。他舉出《尚書?舜典》中的“格于文祖”和《尚書?大禹謨》中的“有苗來格”,說這兩個“格”字皆可訓為“至”,但是“‘格于文祖’,必純孝誠敬,幽明之間,無一不得其理,而后謂之‘格’”,而“有苗之頑,實以文德誕敷而后格”,所以,在這兩處,“格”字除了包含“至”的意思外,還含有一個“正”的意思。另外,他還認為在某些語

    紅河學院學報 2013年1期2013-08-15

  • 修養工夫論視域下的張載“格物”說
    亦無不可。二、“窮理”何以未能納入張載對“格物”的解釋關于“格物”,與張載同時的二程選擇了與之不同的詮釋路向,他們用本來屬于《易傳》系統的“窮理”詮釋《大學》系統的“格物”。 二程說:“致知在格物。 ”格,至也。 物,事也。 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5](P365)。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 格物者適道之始,欲思格物,則固已近道矣。知者吾之所固有, 然不致則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年3期2013-08-07

  • “理”概念發展的知識線索
    。八、宋代以后“窮理”與“格物”二說相融合并導致價值觀的深刻變化考察“理”概念的發展還不能不涉及“窮理”概念?!?span class="hl">窮理”這一概念最早見于《易傳·說卦》,其講:“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比缤袄怼备拍钜粯?,漢唐間,“窮理”也被賦予知識的含義。如《后漢書·胡廣傳》中說:“(廣)博物洽聞,探頤窮理?!敝劣诒彼?,“窮理”一詞使用得更為頻繁。從張載、二程到朱熹,都大量使用了“窮理”這一語詞或概念。如張載講:“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如此可盡物之性?!?《張載集·張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6期2013-04-10

  • 理學的另類解讀*——析湯用彤《理學譫言》
    反遠事理,則不若窮理格物之訓,先知后行矣。況近日士子浮輕不戢,好高自大……”①湯用彤:《理學譫言》,氏著:《理學·佛學·玄學》,第2,2—3,3,4—5,4,7,7 頁。另外,湯用彤對于當時“國粹派”企圖借王學之心來振中國人之精神的激情有批評②麻天祥對此有專門的評述。參看氏著:《湯用彤評傳》,第14—15頁。,認為這實是不知陽明致良知工夫的真義:“先生致良知大體,并非如佛說頓教,全無工夫,所言善便存,惡便去,何等痛切,并非謂一識良知即可放縱,不惟需知良知,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1期2013-01-23

  • 論心性論視域中張載的三種知之辨
    。一、見聞之知和窮理盡性“見聞之知”和“德性所知”雖都有“知”之名,但所涉及的并非同一問題域。前者之“知”與認識論中的“認識”意義相近。張載肯定人作為認識主體的地位,且認為心是認識的器官,此即所謂:“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耙娐勚钡膶ο笾饕强陀^事物,張載曾言:“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見聞?!盵1](p24)見聞之知來源于感官對外界信息的接受,這些知識,張載稱之為“理”?!袄怼笔侵袊軐W中的一個傳統概念,張載主要在規律意上

    東方論壇 2011年5期2011-04-02

  • 張載“神化”觀的認識論意蘊
    他說:“釋氏便不窮理,皆以為見病所致。莊生盡能明理,反至窮極亦以為夢,故稱孔子與顏淵語曰:‘吾與爾皆夢也’,蓋不知易之窮理也?!保ā稄堊诱Z錄》下)[2]也就是說,山河大地都是真實的存在,認識主體須在“窮理”(認識)的過程中,體認天道和人之為人,即要“窮神知化”。二、認識之旨向:“窮神知化,與天為一”張載說:“窮神知化,與天為一,豈有我所能勉哉?乃盛德自致爾?!保ā墩伞ど窕罚?。這是說,“窮神知化”作為人與天為一的一種狀態,是認識的終極旨向,這不是人們當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15期2010-08-15

  • 《朱子讀書法》簡介
    切己體察”指讀書窮理,當體之于身。就是說,讀書窮理,要體現在自身的修養之上,要用切身的體會去讀所有的書?!爸o用力”指讀書要抓緊時間,不能松垮?!熬泳闯种尽敝缸x書要專靜純一,全神貫注,同時要有遠大志向,不能瞎讀書。朱子讀書法是理學家朱熹讀書的切身體會,這六條讀書法是一個整體,相互之間有內在的聯系;而且不是單獨談方法,而是貫穿著道德修養、治學精神和學習態度的要求,對明清的語文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選自《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中學語文 2010年25期2010-08-15

  • 試論馬一浮的學術觀
    為學。故學必讀書窮理。換言之,則是于一切事物表里洞然,更無睽隔,說與他人,亦使各各互相曉了,如是乃可通天下之志,如是方名為學。 ”[2]8-9由此可以看出,對于“學”,馬一浮強調兩點:一是“思”。學是思考所得。只有思考,才可以得出名言,“思”是安立名言最根本的基礎。二是“通”?!八肌钡淖罱K結果是要達到“通”。學問之間是相通的,事事之理,人與事之理要“輾轉開通”,舉一反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學”的境界,亦能更好的“思”。從馬一浮的學術實踐中可以看出,他講究儒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24期2010-08-15

  • “無理”的物理
    強調“格物致知、窮理明辨”,則道出了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即以“格物”式的實驗為基礎獲取物質的信息,以“窮理”式的思辨為輔助分析出信息中的一般規律,然后解釋更多的現象和規律,物理的基礎來源于完全真實的物質實驗信息,物理的靈魂在于它能提取出一般規律并返回應用到真實的物質世界中去,簡而言之,物理是人類試圖尋找真理的一種途徑,它的目的在于給人們解釋萬物之理,可是,物理學真的是這么“有據有理”的科學嗎?數學是物理學的重要基礎,它以嚴謹著稱,物理會如數學一般嚴謹么?實際

    物理 2009年9期2009-10-29

  • 朱熹道德修養思想簡論
    出了“居敬”、“窮理”、“自省”、“漸進”、“重行”的道德修養論,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鍵詞]朱熹道德修養天理居敬窮理[中圖分類號]B82-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1539(2009)04-0054-04朱熹的著作很多,思想甚為豐富,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朱熹十分重視個體道德修養,主張每一個人都應當“明義理以修其身”方能造就自己良好的內在品性。一、朱熹道德修養論的理論基礎1朱熹的“天理”論是其道德修養思想的理論基礎。何謂

    道德與文明 2009年4期2009-09-29

  • 朱熹教育倫理的思想與實踐
    2.3“居敬”“窮理”的修養方法朱熹認為達到“復性”的教育目標的兩大途徑是居敬和窮理,“學者功夫,唯在居敬二事?!必Z唯有通過“居敬”、“窮理”的道德修養才能達到圣人境界。朱熹認為,敬是為學修養的立腳處,是圣人第一之要法,是通貫致知、力行、涵養、省察等種種道德修養方法的最基本的修養功夫?!按蠓矊W者,須先領會敬字。敬是立腳處?!必[“敬之一字,萬善根本,涵養、省察、格物致知,種種功夫皆從此出,方有依據?!彼^居敬,就是要求人們保持一種謹慎小心的道德態度,做到“內

    科教導刊 2009年9期2009-06-28

  • “山寨版”生活
    。從講究節約的“窮理查年代”,到寅吃卯糧的“超前消費年代”,確實有著巨變。如今的人類世界,是不是該有點《窮理查年鑒》的精神呢?出生在三百年前的美國杰出人士本杰明·富蘭克林,編撰了《窮理查年鑒》一書,百年暢銷不衰。他在書里創作和記錄了諸多格言,比如:“如果你知道如何支出少于收入,你就有了點金術?!薄白⒁庑」P開支,小漏將會沉大船?!薄靶『⒁詾槎攘羁偦ú煌?、二十年總過不完?!薄?span class="hl">窮理查年鑒”這個中文譯名也很有意思。該書成于美國建國之前,先后用了二十五年,那時美

    雜文選刊 2008年12期2008-02-11

  • 朱熹德育思想對學校道德教育的啟示
    何去做“致知”“窮理”的功夫,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別重視小學教育的內容。中國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熹以前,小學沒有書籍,是朱熹把古代賢人的“嘉言善行”匯集記錄起來,編成《小學》,內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為小學必讀之書。此外還專為蒙童編寫了《蒙童須知》,內容切實可行,有助于小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朱熹還主張小學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06年1期2006-03-10

  • 窮理查年鑒選
    居民巾極受歡迎。窮理查的諺語、格言和箴言有的是他自己創作的,有的不是。它們使富蘭克林實用、寬容和令人快活的妙語和哲學得到傳播普及。以下是“窮理查”幾百條諺語和評論中選出的格言。窮人幾乎沒有,乞丐一無所有,富人擁有太多,沒人會說夠了。與狗一起躺下的人,起來時滿身跳蚤。請聽又窮又跛的理查一句話——凡以憤怒開始的事必以恥辱告終。教你孩子住嘴,他就很快學會說話。不能服從的人,就不能指揮。法官應服從法律,人民應服從法官。守株待兔者,美餐無保證。你把商店管好,商店管你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5年7期1995-01-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