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泥

  • 汾河水庫底泥污染特征及資源化利用分析
    ,對水庫清淤后的底泥進行有效地資源化利用也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底泥、水質和水生生物是水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環境要素,在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0]。底泥由大量的氮、磷、有機質和長期累積的沉積物等物質組成。底泥成分復雜,在吸收外源污染物(如有機污染物)的同時,也會向水環境中釋放大量的污染物,導致水體的污染物濃度增加[11,12],并產生二次污染,引起水質惡化和水生生物死亡[13,14]。目前,清淤后底泥的資源化利用研究多集中在湖泊、河道

    農業與技術 2023年6期2023-03-30

  • 河道底泥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的研究進展
    會沉積在河底形成底泥。隨著時間的推移,河床上沉積了Cr、Cd、Pb 等危害嚴重的金屬離子及富含N、P 的污染物,而這些污染物在水生環境改變時會再次進入上覆水,危害水體,成為水體的內源污染,并且底泥中有機污染物被厭氧微生物分解使得河水變為黑臭水體[1]。河道底泥中的主要污染源有營養物質、重金屬以及有機物:底泥中N、P 等營養物質部分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剩余部分則會進入上覆水使得水體富營養化,形成水華現象,威脅生態系統[2];河道中常見的重金屬有Cd、Cr、P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23年1期2023-03-20

  • 河道底泥重金屬的修復技術
    00136)河道底泥是黏土、有機質、砂礫和各類礦物質等所組成的一種混合物,并且它是河流水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河道底泥與水體之間要不斷地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這使得重金屬在底泥處于不穩定的狀態。當水體pH、溫度、電導率和溶解氧等發生變化時,底泥中的重金屬還會通過擴散和解吸等一系列方式被釋放出來,對上覆水體造成“二次污染”[1]。另一方面,藻類、螺類、蛤類等底棲生物把底泥作為主要生活場所,并且從底泥中獲取所需要的食物,而重金屬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對藻類

    廣州化工 2022年3期2023-01-15

  • 生態綜合整治中內河底泥的再生技術路徑
    0066)河湖庫底泥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以及高效化再生處治事關全球生態環境。然而,目前世界范圍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生態環保形勢依然嚴峻。城市以及工業的發展使得內河流域受耗氧有機物、氮磷等營養元素污染日趨嚴重,甚至部分流域存在重金屬污染,并且成為氮磷等營養物質和有機質的蓄積庫,水體自然生態平衡遭到破壞?,F有河道底泥治理措施包含疏浚、化學修復、生物修復技術等。然而,疏浚工程作為主要治理方案,雖然可以改善河流水質,但清淤后的疏浚底泥大多采用堆放、吹填等常規處置方

    建材世界 2022年6期2022-12-10

  • 污染底泥原位覆蓋中可降解有機污染物擴散解析解
    有機污染物的污染底泥[1-4].底泥污染是目前許多國家面臨的嚴重環境挑戰[5-7].一旦污染,這些底泥就會長期影響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污染底泥修復方法很多,較常用的有疏浚和原位底泥覆蓋.盡管疏??梢钥焖僖谱呶廴?span class="hl">底泥,然而疏浚全過程包含了底泥疏浚、脫水、處理和堆置等,過程復雜且成本昂貴[8].另外,疏浚后需要大量土地來放置污染底泥,可能對堆場附近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原位覆蓋是通過在污染底泥上覆蓋一層潔凈的材料(如潔凈底泥、砂、礫石等),將污染底泥與上覆水體及水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10-18

  • 曝氣+底泥改良劑修復黑臭水體污染底泥*
    水體后大量蓄積于底泥,使水體呈現內源污染現象,因此對污染底泥進行有效治理,是解決水體黑臭現象的關鍵。底泥深層曝氣是一種國內外治理水體黑臭現象的常用技術,通過向深層底泥中強制曝氣,加速復氧過程,激活水體中的土著微生物群落,能強化污染物的好氧分解及轉化過程,抑制內源氮磷營養鹽的釋放,削減污染底泥厚度,達到修復黑臭水體的目的[2-4]。曝氣技術在黑臭水體治理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其應用方式較單一粗放,進一步深化研究曝氣技術與其他底泥修復技術的聯用,選擇更經濟可行、長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22年6期2022-07-08

  • 河道底泥資源化利用研究現狀及展望
    河道底泥不僅是河流營養物質循環的中心環節,也是營養物、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主要聚集庫。自然河道水環境中,即使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生物或物理因子等作用下,底泥中污染物質的釋放仍有可能導致水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持續富營養化或水質繼續惡化,底泥內源污染治理已成為河流長治久清和生態復蘇的關鍵性問題[1]。另一方面,河道底泥含有較多的有機質,是一種利用價值很高的潛在資源。為此,對河道底泥處理的同時進行資源化利用業已成為了近幾年環保、水利領域研究的熱點。1 河

    綠色建筑 2022年5期2022-03-15

  • 灞河河道疏浚底泥固化力學特性試驗研究
    了大量的河道疏浚底泥。由于河道疏浚底泥具有含水率高、壓縮性大、強度低、滲透性能差等特點[1],采用異地處理方法,會造成處理成本較高且不易運輸,采用物理方法處置,若處理不當易引發生態環境問題,造成二次污染[2]。若對河道疏浚底泥進行固化改性,使其可以就地回填應用,既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同時也可為河道疏浚底泥的處置提供新的途徑。目前眾多學者對底泥的固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陳娟等[3]采用不同的加壓模式研究了淤泥中氨氮的釋放特性,并定量評價了含氮淤泥沉積物對地下水

    安全與環境工程 2022年1期2022-02-14

  • 基于鈣鎂鹽的底泥高效脫水固化方案
    的剩余污泥、疏浚底泥固化劑。由白云石高溫煅燒制成的固化劑(M1)主要成分為CaO和MgO,其固化效果主要是由CaO的水化反應生成Ca(OH)2,產生大量熱促進水分揮發,實現底泥干化;由于Ca(OH)2巨大的比表面積而對底泥顆粒加以吸附,進而形成對于底泥顆粒的團?;饔?,增強底泥顆粒間相互摩擦力,提高底泥抗剪切強度[1]。其次,當Ca(OH)2團?;饔猛瓿珊笫S嘤坞xCa2+還會與底泥SiO2發生火山灰反應,生成3CaO·SiO2·3H2O,更加有效地實現了

    化工設計通訊 2022年1期2022-01-25

  • 關于新型底泥滲水磚可能性和實用性的探究
    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底泥處理問題[1]十分嚴峻,但卻未能引起廣大學者的高度關注。而怎樣有效、環保、科學地將底泥資源最優化利用是底泥處理問題之關鍵點。雖就目前研究分析可知,底泥或將在農業、能源、建材等多方領域得到科學的處理以及充分地利用,但往往伴隨著技術不成熟、經濟成本過于高昂等多項問題,故有關底泥領域的研究前景十分廣闊并需我等積極探索求知。本次實驗主要以底泥制免燒磚為主要研究目標,初步了解可知底泥中含有20%左右的無機物,主要有硅、鋁、鈣等,與目前所用建筑材料

    科學咨詢 2021年22期2021-12-31

  • 河道底泥修復與處理技術
    量污染物質沉積在底泥中。就目前來看,河道底泥修復與處理工作已開展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處理經驗。為從根本上保障河道底泥修復與處理水平,還需要結合所處區域地質環境、水文特征,提出河道底泥修復處理技術方案。1.工程案例概況本文以深圳市西北部光明新區為例,該區域呈塊狀分析,土地儲備水較為豐富,水域與建設用地為114.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73.3%。與深圳其他地區相比,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潛力更高,需要在當前采用科學手段促進地區環境最優化、城市化與現代化發展。光明新區主要

    珠江水運 2021年23期2021-11-23

  • 農村河流底泥污染特征及處理方案
    0)1 農村河流底泥污染特征底泥屬于自然水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江河湖庫的沉積物。一旦河流遭受污染,水中部分污染物就會通過顆粒物吸附或者沉淀方式沉積在河流底泥中,底泥中的營養鹽和污染物在上覆水發生變化時會重新釋放再次進入水體形成二次污染,對水質及周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底泥污染物質種類繁多,廣東省農村河流常見種類有重金屬、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難降解的有機物[1]。1.1 重金屬重金屬是指相對密度在4.0以上的約60種金屬元素或相對密度在5.0 以上的45 種金

    鄉村科技 2021年12期2021-09-06

  • 不同溫度、pH、水動力條件下寒旱區水庫底泥中不同形態氮的釋放特征模擬*
    統主要由上覆水和底泥組成,上覆水與底泥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物質動態交換。在采取污染物削減、截留等措施使水庫外部營養鹽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后,底泥向上覆水釋放的營養鹽就變成了水庫水體呈現富營養化的主要內部污染源[1]。氮一直是眾多學者研究的首要營養鹽。底泥不僅是水庫氮營養鹽的“匯”,同時還存在氮營養鹽再釋放成為上覆水的二次污染“源”的可能[2]。當今全球大多數水庫底泥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源”問題。中國陳行水庫[3]、中國亭下水庫[4]、美國阿克頓水庫[5]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21年6期2021-06-25

  • 洞庭湖區受污染內湖底泥環保疏浚后再淤積及其控制研究
    動過程本就會受到底泥疏?;顒拥挠绊?,兩個最為顯著的表現就是:一是底泥疏浚之后上覆水水體中本身具有的自凈功能退化甚至幾乎喪失[1~2];二是存在于底棲環境中的生物和功能性微生物幾乎喪失[3~4]。由于上覆水和底棲環境生態功能的退化或喪失,上覆水對一些可降解的污染物的降解能力降低,大部分污染物將最終沉降下來,與此同時底棲環境對底泥的礦化和生物資源化能力被嚴重破壞降低,因此淤積的底泥無法得到有效降解達到減量,使得疏浚河湖與天然水體相比,底泥淤積過程有較大的差別[

    湖南水利水電 2021年1期2021-04-12

  • 農村溝渠水體的磷污染水平對底泥磷釋放規律的影響研究*
    關于水體擾動導致底泥內源磷遷移轉化的研究多集中在我國大型淺水湖泊上[6-8],而以農村溝渠底泥內源磷為對象,分析農村溝渠底泥磷在水體磷污染及水體擾動下遷移轉化規律的研究較少。為保護高原山地農村下游河流、湖泊的水質,探析農村溝渠底泥內源磷釋放的規律及其對水域的風險至關重要。本研究以高原山地不同類型農村污水為基礎[9],采集典型畜禽養殖型農村溝渠底泥開展室內模擬試驗,探討在水體不同磷污染水平下,農村溝渠底泥磷的遷移轉化規律,研究結果可為進一步治理農村環境、下游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21年3期2021-04-06

  • 三種藥劑對黑臭底泥原位修復效果的研究
    30031)黑臭底泥治理是水環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底泥中污染物的釋放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水環境治理也將難以取得良好效果。 底泥治理可分為清淤疏浚和原位修復, 其中清淤疏浚通常需要投入大量機械設備和人力物力, 且清淤上岸的底泥需要較大的處理場地進行消納, 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制約[1]。 底泥的原位修復有著廣泛的應用需求。 底泥原位修復技術主要分為兩類: 一是生物法, 通過向水體或底泥中投加微生物制劑, 促進底泥有機物的降解[2]; 二是化學法, 常用

    工業用水與廢水 2021年1期2021-03-13

  • 疏浚底泥脫水固結處理后氮磷營養鹽釋放特征研究
    散遷移等方式進入底泥中。但受污染底泥在氮磷污染物蓄積到較深程度之后,會在水動力等物理擾動、水環境氧化還原狀態變化、間隙水中污染物濃度上升等條件下,通過底泥再懸浮、濃度梯度擴散、物理和生物擾動、賦存形態變化等過程向上覆水進行釋放,使得原來已經匯集到沉積物中的氮磷污染物再次進入上覆水體,底泥高濃度蓄積污染物對上覆水產生二次污染。以太湖為例,受流域氮磷營養鹽長期輸入的影響,其底泥已成為水體氮磷營養鹽的重要污染源[1-2]。隨著流域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強,在外源輸入得

    江蘇水利 2020年12期2021-01-12

  • 底泥氮磷釋放的影響因素及控制策略
    510600)底泥作為自然水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通過自然的過程及人類的行為,在水體底部逐漸形成的沉積物。大量的氮磷營養物通過膠體顆粒物的吸附、沉淀、匯集等方式,不斷在底泥中積累,同時在一定條件下,底泥中氮磷營養物又會通過物理、生化的作用,重新釋放進入水體。氮磷介于水體與底泥之間不斷的循環轉移,形成氮磷循環的動態平衡。經研究表明,底泥中氮磷營養物的釋放是影響水體中浮游生物生長和水質富營養化的關鍵過程之一[1-2],往往底泥中氮磷的加速或過度釋放會引起水

    江西農業學報 2020年10期2020-11-04

  • 曝氣和覆蓋技術對河道底泥磷釋放的試驗研究
    養鹽之一[1]。底泥被普遍認為是水體中磷的“源”和“匯”,底泥中匯集的磷可以向上覆水體釋放,從而對水生態系統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目前,原位控制底泥磷釋放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曝氣復氧和表層覆蓋。曝氣可以通過增加上覆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來提高泥-水界面微域環境氧化還原電位,進而增強底泥對磷的吸附和固定作用,有效抑制底泥中磷的釋放[2]。原位覆蓋技術通過底泥表層覆蓋形成隔離層,使污染底泥與上層水體隔離,從而阻隔底泥中污染物向水體的遷移。目前,有關孔曝氣聯合表層覆蓋技術對

    江西化工 2020年3期2020-06-29

  • 低劑量硝酸鈣聯合低氧曝氣對黑臭底泥的修復探究
    京 100012底泥是水體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水體中氮磷營養物主要儲存庫[1].底泥有機質和營養鹽在厭氧條件下被SRB (硫酸鹽還原菌)發酵并分解,產生CH4、H2S、CH4S、FeS和MnS等惡臭氣體及黑色物質,造成水體變臭發黑[2-3].近年來,底泥污染物對上覆水的釋放累積導致水體污染現象屢見不鮮[4].因此,底泥污染的內源治理是防治黑臭水體“反彈”的關鍵[5].消除底泥黑臭主要有清淤疏浚和原位修復兩類方法.通常清淤疏浚工程龐雜,不利于底泥的快速

    環境科學研究 2020年4期2020-05-01

  • 底泥原位洗脫過程中氮磷含量與形態變化特征
    工作的不斷深入,底泥污染越來越受到關注. 底泥中氮磷物質釋放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而其中耗氧有機物的分解造成了水體缺氧并導致水生態系統難以自然恢復,同時底泥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釋放造成水生生物群落退化[1-2]. 目前,對底泥污染的控制已經成為我國水體治理的關鍵措施之一.國內外底泥污染控制技術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技術. 其中,物理技術由于處理量大、見效快等優點[3-4],在水體治理中應用最為廣泛,主要包括疏浚、原位覆蓋、曝氣等技術. 底泥疏浚技術是將一定厚度的

    環境科學研究 2020年2期2020-03-03

  • 上覆水環境條件對底泥氮磷釋放的影響研究*
    受上覆水的影響,底泥在湖泊、水庫的營養鹽循環中既可能扮演“匯”的角色,也可能扮演“源”的角色[1-4]。水體污染嚴重時氮磷營養鹽可通過沉降或者顆粒吸附作用而聚集于底泥中,再懸浮作用又會向上覆水體釋放氮磷營養鹽[5-8]。學者們對丹麥的淺湖[9]、美國的龐特查雷恩湖[10]以及中國的白洋淀[11]、尹府水庫[12]、北里湖[13]、翠湖[14]、滇池[15]、湯峪水庫[16]、產芝水庫[17]的研究發現,氮磷營養鹽在底泥與上覆水之間的遷移轉化受到溫度、pH、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20年1期2020-01-15

  • 黑臭河道底泥處理方式探討
    污染物累積在河道底泥中,所以黑臭河道底泥的處理處置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1 底泥污染的危害外源污染物通過大氣降塵、點源污染、初雨面源污染和支流等外源污染形式匯入進入水體[1],沉積到底泥中并富集,導致底泥受到污染。在環境條件改變時,沉積在底泥中的污染物會重新釋放到水體中,對水體水質構成長期威脅,當污染底泥從水體中清淤出來后,極易造成二次污染[2]。1.1 底泥污染對水體的危害城市、農村生活廢水和工廠生產廢水的排放,污染物質在河道中沉積下來,部分廢水富含重金屬

    山東化工 2019年18期2019-10-16

  • 預處理對河道底泥固化效果的影響
    200093)底泥是水體污染物的源和匯,因此,水體污染控制必須考慮底泥污染的影響。底泥治理是水體污染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底泥疏浚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國內外污染底泥的治理[1]。將環保疏浚產生的底泥固化,使其達到一定抗壓強度后作為工程填土、路基壓實土等填方材料使用,可以將底泥資源化利用,減少疏浚底泥占用土地填埋場或貯泥場[2-3]。傳統底泥固化劑多為水泥、石灰、粉煤灰或其組合。已有研究[4-5]表明,通過添加無水碳酸鈉和硫酸鈣等外加劑,可進一步提高底泥固化效果

    能源研究與信息 2019年2期2019-09-06

  • 河道底泥治理技術研究進展
    匯入,通常會導致底泥淤積,形成嚴重的內源污染。在一定條件下,淤積在底泥中的存量污染物會釋放到上覆水體中,影響上覆水體水質[1]。已有研究表明,當底泥中的污染物濃度超過其對應的本底值的2~3倍時,它就會對水體構成潛在的危害,需要對其進行治理[2]。根據底泥處理的位置不同,可將治理方法分為原位治理與異位處理。各種處理處置方法優缺點各異,工程上尚未有有系統的、規范的底泥治理技術標準可以參考借鑒[3]?;诖?,筆者在對國內外的內源污染治理技術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9年6期2019-07-08

  • 拉薩河水體底泥對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
    )河流及水庫中的底泥即沉積物可富集水體中的部分有機和無機化合物,表現為“匯”,在一定條件下也可通過擴散等向水體中釋放有機和無機化合物,表現為“源”[1-2]。氮元素是水生生物的關鍵營養鹽,底泥對氮營養鹽的吸附-解吸是影響氮地球生物化學循環的一個重要過程,而底泥-水界面交換過程中的氮主要以氨氮的形式存在[3-5]。有關氨氮在底泥上的吸附-解吸過程國內外已有許多報道,研究表明,鹽度、pH值和溫度等是影響氨氮在底泥-水界面交換的重要參數[6-8]。拉薩河被譽為西

    安全與環境工程 2019年3期2019-06-24

  • 上覆水環境變化對底泥釋氮強度影響模擬研究
    條件變化的影響,底泥會發生氮磷營養鹽匯、源角色的轉變,營養鹽會重新向上覆水體逐時釋放,成為湖庫水體富營養的主導污染源[1-2]。氮磷在泥-水界面遷移轉化受水溫[3]、pH值[4]、水體擾動[5]和溶解氧[6]多種環境因子的影響與制約,底泥氮磷營養鹽形態、吸附-解吸行為、釋放時間和釋放量具有隨機性[7-8]。因此,底泥氮磷內源釋放引發的二次污染引發諸多學者的關注和重視[9-11]。當前國內對湖庫水體底泥的磷營養鹽含量、賦存形態、濃度梯度、空間分布以及對水體的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8年10期2018-10-30

  • 水生植物對生態溝渠底泥磷吸附特性的影響分析
    ,然后稱取10g底泥放入草酸緩沖液中進行鋁含量測量;最后用利用電子天平稱取0.45g底泥,然后利用100目篩過濾之后,將其放置在聚丙烯錐形離心管中,依次放入0、10、50mg/l的磷溶液,加入0.1%三氯甲烷后進行恒溫振蕩處理,一般為25℃36h。在恒溫振蕩操作后進行離心處理,最后利用鉬酸銨分光光度計進行磷酸根含量檢測。1.3 吸附數據核算磷吸附飽和度數據計算過程中,可在已知經驗因子的基礎上利用修正后的朗格繆爾方程間吸附數值核算[1]。為了便于數據分析可統

    山西農經 2018年6期2018-04-03

  • 鼠里糖脂作用下三氯生在底泥柱中的遷移傳輸
    有機物,易吸附在底泥等固相介質上,具有長期滯留性、生物蓄積性和“三致”作用。吸附在底泥上的污染物質,在厭氧或缺氧條件下難以被生物降解;同時,在水體動力學作用下,污染物能逐步向底層遷移,導致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物表面活性劑能將HOCs包裹在膠束內部來改變HOCs的遷移分配。其膠束增溶作用一方面能使HOCs從底泥中解吸附出來,促進其向水相的遷移;同時,膠束在底泥上的吸附又能強化HOCs在底泥上的滯留[1]。鼠里糖脂(RL)是一類典型的生物表面活性劑,在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8年1期2018-03-29

  • 不同底泥穩定劑改善富營養化水體技術研究
    源污染完全切除,底泥作為水體內在污染源仍會不斷向上覆水體釋放污染物,導致水體水質惡化。因此,在控制外源污染前提下,消除底泥內源污染成為水體治理的關鍵[5]。底泥原位穩定化技術主要是通過物理、化學、生物方法降低沉積物中污染物質的溶解性和遷移性,具有高效、經濟、便捷的特點。物理方法主要是在底泥表面鋪放沙土、沸石、土工織物,阻斷底泥污染物向上層水體釋放;化學方法是指向底泥中投加化學藥劑,與污染物質發生氧化、還原、沉淀、螯合反應,降低其溶解性和毒性;生物修復是指向

    山東化工 2018年1期2018-03-10

  • 江蘇省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超標底泥處置方案研究
    km等。二、河道底泥污染現狀該工程共需疏浚底泥3933.35萬m3,為了解河道底泥現狀,共在46條河道設置了49個監測點,監測項目包括銅、鎘、汞、砷、鉛、鉻、鋅、鎳等8 項,按照《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評價,共有10個監測點超標,超標因子為鋅和鎳。超標底泥數量計算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疏浚河道中底泥超標的總量為23.71萬m3,占總疏浚底泥量的0.6%。三、超標原因根據調查,并參考論文《射陽河底泥重金屬沿程變化分析及污染評

    治淮 2017年12期2018-01-09

  • 超聲波聯合化學調理改善疏浚底泥脫水性能的研究*
    化學調理改善疏浚底泥脫水性能的研究*譚萬春1,2文 敏1#段武華1彭詩夢1王云波1,2聶小保1,2孫士權1,2(1.長沙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2.水沙科學與水災害防治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114)以長沙市圭塘河疏浚底泥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聚合氯化鋁(PAC)、陽離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超聲波改善疏浚底泥脫水性能。結果表明,單一PAC、CPAM對疏浚底泥脫水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CPAM效果優于PAC,經兩種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17年12期2017-12-25

  • CIR反應器生物瀝浸法處理重金屬污染底泥研究
    法處理重金屬污染底泥研究趙 亮 張玉君 鐘禎媛 唐俊巖(濟南浩宏偉業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 250101)選用小型離心式攪拌反應器(CIR)采用生物瀝浸法處理重金屬污染底泥。結果表明,污染底泥中Zn、Cu和Cr的去除率分別為61%-63.5%、62.8%-65.8%、10%-15.1%。此外,瀝浸底泥的脫水性能有很大提高。用Ca(OH)2調至堿性的瀝浸底泥后酸化程度較小。連續運行了5批次底泥生物瀝浸處理,反應器運行穩定且采用酸化底泥回流的方式進行底泥

    黑龍江環境通報 2017年1期2017-12-09

  • 洱海底泥特性對七種沉水植物生長的影響
    30072)洱海底泥特性對七種沉水植物生長的影響何文凱1曹 特2倪樂意2宋碧玉1(1.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武漢 430072; 2.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東湖湖泊生態系統試驗站, 武漢 430072)為研究洱海底泥特性對沉水植物生長的影響, 采用不同比例洱海底泥與湖岸土壤摻混形成五種基質, 并分別移栽苦草、黑藻、微齒眼子菜、馬來眼子菜、光葉眼子菜、穿葉眼子菜和狐尾藻, 進行為期70d的室外生長實驗, 結果表明不同基質對幾種植物的影響具種間差

    水生生物學報 2017年2期2017-04-12

  • 閩江養殖區底泥耗氧量研究
    ,大量消耗氧氣,底泥耗氧量(sediment oxygen demand,簡稱SOD)占了河流總耗氧的大部分,在特定的水體中,該比例可高達50%[1]。底泥耗氧量通常指的是發生在底泥中生物和化學氧化過程中消耗水體溶解氧的量。底泥生物作用對底泥中溶解氧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底泥微生物利用氧氣進行新陳代謝,分解有機物;同時,底泥是多種底棲生物生存活動的空間,底泥中生物活動對底泥的擾動會促使底泥中物質(如氧氣、有機物,還有一些氨氮、硝酸鹽等化學組分)與水體交換量增加

    海峽科學 2015年6期2015-11-19

  • 湖泊底泥對氮磷的吸附試驗研究
    0111)?湖泊底泥對氮磷的吸附試驗研究夏婷婷(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吉林長春 130111)本文以長春市景觀水體——南湖為研究對象,對南湖底泥在不同吸附時間、不同初始氮磷濃度下對氮磷的吸附動力學、吸附熱力學進行研究,為預防和治理北方水體富營養化提供理論依據。研究結果表明:底泥在震蕩12h時對氨氮吸附量達最大值,在55h時對磷的吸附含量達最大值;當初始氨氮濃度為17.9mg·L-1時,荷花池底泥氨氮最大吸附量為437.54mg·kg-1;當初始氨氮濃度為1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5年10期2015-04-20

  • 鑭改性沸石對太湖底泥-水系統中磷的固定作用
    鑭改性沸石對太湖底泥-水系統中磷的固定作用李 佳,詹艷慧,林建偉*,楊孟娟,方 巧,鄭雯婧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上海 201306)考察了不同反應時間、pH值、硅酸根離子濃度、DO濃度、老化時間以及初始磷濃度等條件下一種新型底泥改良劑-鑭改性沸石對太湖底泥-水系統中磷的固定作用.當水中磷濃度很低時,太湖底泥和鑭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均釋放出磷.鑭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的釋磷量少于太湖底泥.鑭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中金屬氧化物結合態磷(NaOH-P)和鈣結

    中國環境科學 2014年1期2014-12-14

  • 千燈浦河道底質污染修復工程技術初探
    須進行修復。2 底泥對河道水體的影響在城市經濟和工業化高速發展的進程中,大量廢水直排城市河道,嚴重超過河道的自身凈化能力,導致污染嚴重。污染物進入河道后,經過沉淀、吸附、吸收等一系列途徑,最終沉積在底泥中并逐漸積累,構成了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因此,沉積物可以說是容納水環境中各種污染物質的最終儲存場所。當底泥上層水環境發生改變后,底泥中沉積的污染物不斷釋放,成為河道水體二次污染源。有關研究結果表明:河道底泥中釋放的污染物使水體中NH3-N、TP、COD濃度分

    水利建設與管理 2014年5期2014-04-28

  • 底泥泥質與污染物釋放量的關系
    ,在一定條件下,底泥中營養鹽(如N、P等)通過擴散、對流、沉積物再懸浮等過程向上覆水體釋放.研究表明,在外源輸入逐步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沉積物對上覆水釋放的氮、磷將成為湖泊水質惡化和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1],因此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往往與底泥營養鹽釋放有較為密切的聯系[2].對底泥的內源污染物釋放規律進行深入研究在控制湖泊富營養化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國內外對底泥污染物釋放的研究多著眼于某些大型湖泊不同的底泥環境對于釋放的影響分析[3],或者進行實驗室模擬,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1期2012-08-02

  • 上覆水營養鹽濃度對底泥氮磷釋放的影響
    覆水營養鹽濃度對底泥氮磷釋放的影響羅玉紅,高 婷,蘇青青,趙小蓉(三峽大學 水利與環境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采用校園水體底泥進行上覆水營養鹽濃度對底泥釋放量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在本實驗條件下,上覆水水質影響底泥氮、磷的釋放,尤其顯著影響氮、磷的初期釋放;上覆水氮、磷的濃度越小,底泥氮、磷的釋放量越大;上覆水氮、磷的濃度超過一定值,會抑制底泥氮、磷的釋放。釋放量;上覆水;營養鹽濃度;相關性Luo Yuhong, Gao Ting, Su Qi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學報 2011年6期2011-12-21

  • 復合酶生物促進劑在底泥生物修復中的應用
    合酶生物促進劑在底泥生物修復中的應用楊 磊1,孔蘭芳2,胥 崢3,林逢凱3,李玲瓏3,艾奇峰3,華丹蕓3,王瑋蔚4,李宇光4(1.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 200237;2.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 200237;3.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上海 200237;4.福州光宇環??萍加邢薰?,福州 350001)通過測定河道底泥中微生物的生化呼吸線來表征復合酶生物促進劑對河道自凈過程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復合酶生物促進劑對微生物

    中國環保產業 2011年11期2011-11-20

  • 疏浚底泥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
    214432疏浚底泥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張明霞江陰新時代園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江陰 214432底泥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并且為植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除此之外,底泥還能用作人造土壤,可用于園林綠化的客土更換,從而避免因土壤置換造成采土地區的水土流失現象的產生。由于底泥的質量容易控制,創新底泥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模式具有巨大潛力。疏浚底泥,綠化水土底泥在城市綠化中有2種利用方式,一種是作為土壤的改良劑,另一種是改造為人造土壤后實現對城市綠化中客土的置

    中國城市林業 2011年5期2011-02-12

  • 西溪濕地底泥氮、磷和有機質含量豎向分布規律
    緩慢,其原因在于底泥中的氮磷向上覆水體逐漸釋放,使水體質量難以在短時間得到改善[3-4].有文獻報道,云南滇池中 80%的氮和 90%的磷分布在底泥中[5],因此,控制和修復水體富營養化,不但要減少外來營養物質的過量輸入,而且要加大對富營養化程度很高的底泥的治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底泥富營養化問題做了相關的研究[6-9],結果發現底泥富營養化嚴重,對水體存在潛在生態風險.底泥在持續的外界擾動條件下,氮、磷的釋放顯著增加,并且由于很容易吸附在水中膠體上不易沉淀

    中國環境科學 2010年4期2010-01-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