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蟲口

  • 8種藥劑對油松毛蟲的防治效果試驗
    蟲株率為35%,蟲口密度為32~45頭/株。1.2 供試材料試驗藥劑主要為16 000 IU/mg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福建綠安生物農藥有限公司提供)、0.2%苦參堿水劑(赤峰中農大生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安陽市銳普農化有限責任公司提供)、2.5%溴氰菊酯乳油(南通龍燈化工有限公司提供)、25%滅幼脲懸浮劑(廣東中迅農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8%阿維菌素乳油(濟南中科綠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48%毒死蜱乳油(江西中源化工

    鄉村科技 2023年20期2024-01-08

  • 不同藥劑對玉米草地貪夜蛾的田間防治效果
    次,按照下式計算蟲口減退率[8]及防治效果[9]。1.5 數據分析采用Excel 2007 軟件統計各試驗數據,利用SPSS 19.0 軟件對蟲口減退率及藥劑防治效果進行顯著性分析。2 結果與分析2.1 安全性評價在整個試驗過程中,觀察了各個試驗小區玉米植株株型、葉片顏色等,未發現玉米植株存在藥害現象,未見藥劑存在促進或抑制玉米生長現象。表明本試驗所采用各種試驗藥劑、所施用劑量對玉米較為安全。2.2 不同藥劑對玉米草地貪夜蛾蟲口減退率的影響不同藥劑對玉米草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23年4期2023-06-23

  • 杏樹蚜蟲藥劑防治效果對比試驗
    調查蚜蟲數,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以不噴施任何藥劑為對照,調查處理后的蟲口數量增減情況,計算各處理區的防治效果。蟲口減退率(%)=(處理前蟲口數量-處理后蟲口數量)×100/處理前蟲口數量防治效果(%)=(處理區蟲口減退率-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1-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3 數據處理 采用SPSS26.0對數據進行處理并進行方差分析。2 結果與討論2.1 用藥后1天蚜蟲防治效果 不同藥劑在用藥后1天杏樹蚜蟲的蟲口減退率與校正防效見表1。表1 用

    西北園藝(果樹) 2023年1期2023-03-05

  • 煙盲蝽對茄子煙粉虱的防控效果研究*
    粉虱的數量,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9月12日第1次調查,以后每7 d調查1次。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3.0進行統計分析。式中:Ne為防治效果;No為蟲口減退率;a為處理前空白區蟲口數;b為處理后空白區蟲口數;m為投入煙盲蝽前試驗區蟲口數;n為投入煙盲蝽后試驗區蟲口數。2 結果與分析2.1 未投放煙盲蝽處理(ck)煙粉虱的種群動態9月12日,未投放煙盲蝽處理(ck)煙粉虱成蟲蟲口密度為9.4頭/株;10月10日,煙粉虱成蟲蟲口密度

    上海蔬菜 2022年6期2022-12-31

  • 兩種不同藥劑對松褐天牛飛機防治效果的試驗對比
    有效降低松褐天牛蟲口密度,減少其對松林的危害,筆者用8%氯氰菊酯觸破式微囊懸浮劑(綠雷二代)和3%噻蟲啉緩釋型微囊懸浮劑在林間對松褐天牛飛機防治效果進行了試驗對比,以期為同類地區防治松褐天牛提供參考。2 材料與方法2.1 試驗區概況試驗地西鄉縣位于陜西省南部,既有丘陵河川,又有高中淺山,是陜西省典型的秦嶺巴山片區,總面積3240 km2,海拔371.2~2413 m,屬北亞熱帶半濕潤季風區,平均氣溫14.4 ℃,年均降水量1100~1200 mm。全縣松林

    綠色科技 2022年21期2022-12-22

  • 斜紋夜蛾取食為害對大豆農藝性狀和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驗。試驗設置4種蟲口密度,分別為每株接入0(CK)、3、6、9頭斜紋夜蛾2齡幼蟲,每處理重復20次,即20株大豆。將斜紋夜蛾2齡幼蟲放置到大豆植株中上部的葉片上,用透明薄紗網罩將植株罩住防止幼蟲逃逸;每天檢查3次,若幼蟲死亡或逃逸,及時補充幼蟲。幼蟲在大豆上取食9 d后,將幼蟲和網罩取下。大豆根系外圍0~1 cm的土壤視為根際土壤,每株大豆取根際土壤10 g(濕重),將同一處理組的根際土壤混勻,在通風、干燥的環境下自然風干72 h后測定土壤pH(電位法)[

    植物保護 2022年5期2022-10-13

  • 蘇云金桿菌對青花菜菜青蟲的田間防效
    查菜青蟲和蚜蟲的蟲口基數;于每次施藥后7 d分別調查蟲口數。根據蟲口基數調查數據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1.5.2 防治效果計算蟲口減退率(%)=(藥前蟲口基數-藥后蟲口數)/(藥前蟲口基數)×100防治效果(%)=(處理區蟲口減退率-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2 結果與分析2.1 各處理蟲口數及蟲口減退率由表2可知,3次施藥后7 d,4個藥劑處理的蟲口減退率均極顯著高于空白對照,其中,化學藥劑處理4的蟲口減退率3次調查均最高,

    云南農業科技 2022年5期2022-09-28

  • 艾綠士殺蟲劑防治棉薊馬藥效試驗
    次施藥前1天調查蟲口數,之后每次施藥后2天、5天、7天和10天分別調查選點的薊馬數,用鄧肯式新復極差(DMRT)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蟲口減退率,對各處理的防效進行顯著性檢驗。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數-施藥后蟲數)/施藥前蟲數×100%防治效果(%)=[(對照區蟲口數-處理區蟲口數)]/對照區蟲口數×100%2 結果與分析由表2可知,不同處理藥后2、5、7、10天的防效各不相同,藥后2天,處理2的蟲口減退率和防效分別是34.46%和36.60%,處理3

    新農業 2022年16期2022-08-26

  • 四種藥劑防治花椰菜菜青蟲的田間藥效試驗
    施藥前調查菜青蟲蟲口基數;于每次施藥后7 d,分別調查蟲口數。根據蟲口基數調查數據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1.5.2 調查時間分別于第1 次施藥后7 d(9 月22 日),第2 次施藥后7 d(9 月29 日),第2 次施藥后16 d(10 月8 日)調查菜青蟲蟲口數。1.5.3 防治效果計算蟲口減退率(%)=(藥前蟲口基數-藥后蟲口數)/藥前蟲口基數×100防治效果(%)=[(處理區蟲口減退率-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2

    云南農業科技 2022年4期2022-08-02

  • 利用廣斧螳控制黃野螟效果調查
    沉香樹的失葉率、蟲口密度和螳螂株率的影響,以了解廣斧螳在沉香林地對黃野螟的控制效果,為大面積應用提供一定參考。1 試驗區概況茂名市茂南區公館鎮(110°50′E,21°40′N)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溫和氣候,全年平均氣溫22.3~23.0 ℃,月平均最高氣溫26.5~28.7 ℃(7月),月平均最低氣溫14.0~16.0 ℃(1月),基本無霜,年降水量1500.00~1800.00mm;土沉香林地面積約3.4hm2,為人工純林,黃野螟發生程度嚴重。茂名市電白區

    湖南林業科技 2022年2期2022-05-24

  • 兩種食物餌劑對葡萄桔小實蠅的誘殺效果
    記錄誘蟲數,統計蟲口減退率和防效,計算公式如式(1)(2)所示。式中,A為蟲口減退率,%;B為防治前處理區誘蟲數;C為防治后處理區誘蟲數。式中,D為防效,%;E為試驗區蟲口減退率,%;F為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5 數據分析采用Excel 2007 和SPSS 19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用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2 結果與分析2.1 使用“聰綠”和“果瑞特”前后桔小實蠅的蟲口變化表1 顯示,使用“聰綠”和“果瑞特”前各處理區田間桔小實蠅蟲口數差異不顯著,分

    中國果菜 2022年4期2022-04-25

  • 4種生物殺蟲劑對油松毛蟲防治效果的研究
    率為35%,平均蟲口密度約32~45頭/株。1.2 供試材料供試藥劑:16 000萬孢子/g蘇云金桿菌(河北中天邦正生物科技股份公司),200億孢子/g白僵菌素(安陽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3%苦參堿(河北石家莊植物農藥研究所),5%阿維菌素(浙江興農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噴霧器材:SB—35(W)背負式煙霧機(深圳市隆瑞科技有限公司生產)。1.3 試驗設計與方法在油松毛蟲幼蟲期,以15株油松為一個樣地單位,對角線五點取樣調查,施藥前先調查各地塊蟲口密度

    林業科技情報 2022年1期2022-04-11

  • 小貫小綠葉蟬發生規律及黃板懸掛朝向對其的誘集效果
    葉尖、葉緣枯焦,蟲口密度大時,造成茶樹營養運輸受阻,受害葉片卷曲變脆,芽葉脫落,生長停滯,產量銳減,品質下降,導致經濟效益損失大[4-8]。雌成蟲將卵產于茶樹嫩梢、葉脈、葉柄、葉肉組織內,芽下第二葉與第三葉之間的莖內最多,世代發育不一,繁殖速度快,防控難度大[9,10]。為掌握小貫小綠葉蟬的發生規律,本試驗于2016—2021 年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園基地定點監測小貫小綠葉蟬的發生,在其盛發期,結合色板誘殺,找出最適懸掛高度及朝向,為防治小貫小綠

    湖北農業科學 2022年23期2022-02-13

  • 不同增效助劑防治棉蚜效果試驗
    有棉蚜的棉花調查蟲口數量,分別在施藥后1 d、3 d、5 d 和7 d 調查蟲口數量,計算蟲口減退率。2 結果與分析2.1 天氣狀況分析施藥后9 d 日均最高溫度32.8 ℃,日均最低溫度16.7 ℃,日均溫差16.2 ℃,日溫差大,不利于蚜蟲的繁殖爆發。7月5日下雨加速了蟲口的減退。2.2 蟲口減退率從表2 可以看出,施藥后3 d 處理1、處理2 和處理3 均有較高的蟲口減退率,分別為94.3%、84.7%和90.7%,施藥7 d 后幾種增效助劑處理蟲口

    新疆農墾科技 2021年4期2021-09-17

  • 水稻稻飛虱化學防治藥劑篩選試驗
    成蟲,計算防效和蟲口減退率,并觀察施藥后3、7、14、21 d稻株生長情況,目測供試藥劑對水稻的安全性。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藥劑對稻飛虱若蟲的防效從表1可知,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藥后3 d對稻飛虱若蟲的防效為95.1%,蟲口減退率為88.1%,藥后7、14、21 d,對稻飛虱若蟲防效分別為93.8%、94.5%、95.0%,持續時間長,蟲口減退率分別為73.8%、34.7%、26.7%。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50%吡蚜·噻蟲胺可濕性粉劑、2

    作物研究 2021年3期2021-07-09

  • 儲藏小麥粉中害蟲發生與溫濕度變化的關系研究
    設置為1∶1)的蟲口密度與12 kg處理后的小麥粉一起放入1.3.2節制作好的收納箱中,溫濕度檢測儀檢測探頭放置于小麥粉中心點,距離底部8 cm處,用于記錄中心點的溫度與濕度變化。重復3次。1.3.4混合蟲種為害實驗混合蟲種為害的實驗方法同1.3.3節,不同蟲口密度的赤擬谷盜與銹赤扁谷盜成蟲比例設置為1∶1。1.3.5數據處理使用Microsoft Excel、SPPS 20.0對實驗溫度、濕度數據進行處理,采用Duncans多重比較法檢測數據間是否存在顯

    糧食與飼料工業 2021年3期2021-06-21

  • 直升機噴灑微囊劑防治松褐天牛的藥效試驗
    快速壓低松褐天牛蟲口密度,減少松材線蟲病傳播蔓延速度,筆者對比了觸破式與緩釋型微囊懸浮劑2 種藥劑在威海市2 個時間段的飛機防治松褐天牛的效果,以期為同類地區防治松褐天牛提供參考。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區概況分別選擇威海市北部的環翠區孫家疃鎮和臨港區汪疃鎮作為試驗地00 點,經緯度:122.09°E,37.52°N,試驗地總面積:1500 hm2。這2 處試驗地松樹林多為黑松,是松樹種類中比較敏感發病的樹種之一,也是松材線蟲病的高發地區,樹下植被豐富。

    山東林業科技 2021年2期2021-06-15

  • 蘇云金桿菌林間防治竹舞蚜試驗
    家森林公園竹舞蚜蟲口密度較高的竹林中。1.2 試驗材料試驗選擇了3 種蘇云金桿菌制劑進行試驗,同時選擇吡蟲啉作為蘇云金桿菌防治效果對比試驗,以比較蘇云金桿菌防治效果[11-13]。1)康欣蘇云金桿菌。為湖北康欣農用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康欣牌蘇云金桿菌,規格為8 000 IU·mg-1蘇云金桿菌懸浮劑,農藥登記證號為PD20102021,農藥生產許可證號為(鄂)0016[14-16]。2)魯抗蘇云金桿菌。為山東魯抗生物農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8 000 IU·m

    南方農業 2021年3期2021-04-22

  • 不同防控方式對茶園小貫小綠葉蟬蟲口減退率的影響
    蟬進行防治效能和蟲口減退率進行對比研究,其中以誘蟲板+茶皂素組合防控技術的防治效能最佳,并在江西南昌茶葉生產基地上進行推廣應用667 hm2,防治小貫小綠葉蟬的效果達到84.5%以上,為小貫小綠葉蟬組合防控技術的推廣及應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據[10]。鑒于此,本試驗通過采用不同類型的防控農藥(包括微生物源、植物源及化學農藥)結合物理防控方式對小貫小綠葉蟬進行綜合防控,對比分析不同防控組合方式下小貫小綠葉蟬蟲口減退的效果,為今后茶園小貫小綠葉蟬的防控措施提供更多

    南方農業 2021年7期2021-03-25

  • 不同防治方式對月季紅蜘蛛的防除效果
    殖期,進一步避免蟲口減退和蟲口自然增長同時出現的情況。1.2 試驗設計試驗設8個試驗組和1個對照組。試驗組1:室外通風,即植株放置到一墻之隔的室外環境中,通風效果良好。試驗組2:摘除有蟲葉片。試驗組3:用清水沖洗有蟲葉片。試驗組4:植株噴施自制的大蒜發酵液(大蒜與紅糖按質量3︰1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水,發酵15 d后提取液稀釋5倍使用[2])。試驗組5:植株噴施自制的煙堿液(將200 g黃煙葉放入5 L水中浸泡24 h,然后煮沸2 h后過濾形成原液,將原液與

    農技服務 2020年12期2021-01-21

  • 氣候變化背景下麥田溝金針蟲爆發性發生為害
    冬死亡率,增加了蟲口、蟲卵發生為害基數。溝金針蟲是一種典型的、具有季節性垂直活動的地下害蟲,在土層中的上下遷移受溫度影響明顯,氣候變暖為溝金針蟲的生存和為害提供了有利條件。冬季變暖使溝金針蟲下潛越冬時間延后,春季氣溫回升較早,溝金針蟲上遷為害時間提前,整個為害期延長,即“晚下早上”的特點,增加了為害株率和損失率[20]。何振賢等[21]研究河南登封市溝金針蟲成災因素時發現,溫度升高使積溫增加,溝金針蟲為害期比歷年增加了17 d。祁永忠[22]研究青海省地下

    應用氣象學報 2020年5期2020-09-08

  • 松阿扁葉蜂蟲齡和蟲口密度對油松松針的影響
    ,分析其與蟲齡、蟲口密度的關系,以確定松阿扁葉蜂的危害規律和最佳防治時機。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松阿扁葉蜂的卵及其寄主油松采自山西省壺關縣高山寨(36°00′30.69″N, 113°44′72.45″E,海拔1 705 m),在山西農業大學森林保護實驗室進行培養。1.2 試驗方法1.2.1 培養方法選擇梯形透明塑料盒,在塑料盒四壁扎10個~20個小孔通氣,底層鋪吸水紙(用純凈水將吸水紙濕潤),四角置浸水棉花,中間放置100根松針。室溫條件,避免陽

    山西林業科技 2020年1期2020-07-22

  • 撫順地區日本松干蚧不同蟲口密度對油松生長量的影響
    一塊林地中,既有蟲口密度為零的樹木,也有每10 cm2蟲數為7.0頭的樹木。因此,為準確評估不同蟲口密度條件下油松林木受害情況,作者在不同立地條件下,調查了日本松干蚧不同蟲口密度對油松生長量的影響,現將具體調查結果報告如下。1調查方法2015年春,選設1塊標準地。2016年春,選設2塊標準地。在每塊標準地中按對角線選設20株標準木。將每株標準木樹冠分上、中、下三層,每層按照東、南、西、北方向各取3~4年生樣枝,每樣枝長20 cm。調查日本松干蚧蟲口數量,統

    吉林林業科技 2020年3期2020-06-09

  • 不同濃度印楝素對小貫小綠葉蟬防治效果研究
    開始出現,5月初蟲口數持續增長,至6月下旬達全年最大值(百葉蟲口數153頭)。5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高發期,嚴重為害整個夏、秋茶。8月末開始蟲口數急劇下降,10月中旬以后逐漸進入越冬期[2-4]。印楝樹的種子、樹葉及樹皮中含有印楝素,研究表明,從印楝果實中提取的印楝素等成分是目前世界公認的廣譜、高效、低毒、易降解、無殘留的殺蟲劑,對幾乎所有植物害蟲,室內臭蟲、跳蚤、蒼蠅、蚊子等都具有驅殺效果,而對人畜和周圍環境無任何污染[5]。研究表明,印楝素對小貫小綠葉蟬

    中國茶葉 2020年5期2020-06-09

  • 生物農藥對油菜主要害蟲的防治效果
    、菜青蟲和蚜蟲的蟲口數,計算各種害蟲的蟲口減退率及藥劑的防效,數據取3次重復的平均值。蟲口減退率=(藥前蟲口數-藥后活蟲)/藥前蟲口數×100%防治效果=[1-(處理區藥后幼蟲量×空白區藥前幼蟲量)/(空白區藥后幼蟲量×處理區藥前幼蟲量)]×100%1.4數據處理采用EXCEL 2019及SPSS 24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2結果與分析2.1不同生物農藥處理3種害蟲的蟲口減退率從圖1看出,5種藥劑處理3種害蟲不同時期的蟲口密度均有變化。2.1.1蘇云金桿菌

    貴州農業科學 2020年4期2020-06-03

  • 馬尾松毛蟲無公害防治試驗效果分析
    查標準樹的松毛蟲蟲口數。2.4.2 防治方法每年3~4月,在無公害防治示范區根據松毛蟲蟲態及天氣情況先用背負式噴粉機噴灑0.3%阿維菌素·100億活芽孢/g蘇云金芽孢桿菌粉劑,用量為1 kg/畝,后按0.5 kg/畝用量施放白僵菌粉炮。在化學防治區采用背負式噴粉機噴灑1.0%噻蟲啉粉劑,用量為1 kg/畝。2.4.3 統計方法2.4.3.1 蟲口密度統計主要以幼蟲數量為統計依據,蛹等其他數據為參考依據。平均蟲口密度= (∑每株標準樹的幼蟲數量) / 標準樹

    綠色科技 2020年5期2020-05-29

  • 廉江紅橙夏、秋兩梢期柑橘木虱統防統治效果調查
    開始調查各形態的蟲口基數(卵、若蟲和成蟲)。6月20—22日第一次施藥,藥后3 d、8 d、15 d調查卵、若蟲和成蟲。7月20—23日第二次施藥,藥后3 d、8 d、15 d只調查若蟲和成蟲。9月7日(秋梢期始)開始調查各形態的蟲口基數(卵、若蟲和成蟲)。9月9—11日第一次施藥,藥后3 d、8 d、15 d 調查卵、若蟲和成蟲密度,10月6—8日第二次施藥,藥后3 d、8 d、15 d只調查若蟲和成蟲密度。1.4.2 調查方法與藥效計算柑橘木虱卵和若蟲

    廣西植保 2019年4期2020-01-10

  • 無人機在米櫧蟲害防治中的應用與效果研究
    查防治前的竹節蟲蟲口密度,7月3日開始防治試驗。以3個受竹節蟲危害的米櫧天然林小班為試驗重復,于清晨7∶00—9∶00時,在每個小班內采用福建頂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改裝的“4軸8旋翼無人機”(DG-021,載重量20 kg)噴施森得保粉劑(16 000 IU/mg蘇云金桿菌,用量為3.75 kg/hm2),飛行速度5 m/s,飛行高度5 m(距樹冠);以傳統人工防治3個樣地,樣地面積為1 000 m2,每個樣地內丟放4個蘇云金桿菌粉炮(傳統人工防治丟放30—

    江蘇林業科技 2018年5期2018-11-20

  • 松葉蜂幼蟲數量與環境因子間的關系
    葉害蟲。松葉蜂的蟲口基數大,繁殖和生存能力強,受害后的油松如火燒一般,嚴重影響油松的樹勢和正常的生長發育[1-3]。我國目前有記錄的松葉蜂科昆蟲有6個屬29種[4-7]。國內對松葉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松葉蜂的生物學特性[6]、生活史、種群的空間分布類型、預測預報、生活史、對樹種選擇行為、越冬幼蟲耐寒性以及松葉蜂防治方法等方面[8-14],而關于環境因素對松葉蜂蟲口密度的影響還未見報道?,F階段,環境因素對昆蟲種群密度影響方面的研究主要從松林的坡向、冠幅、土壤結

    山西農業科學 2018年11期2018-11-09

  • 美國白蛾飛機防治藥效試驗
    。施藥前調查一次蟲口數,施藥后24 h、48 h、3 d、5 d、7 d調查蟲口數。按作業區選擇有代表性的林地,在50 m×50 m左右范圍內隨機選取24株楊樹作標準株。每次調查用高枝剪在標準株上、中、下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剪取50 cm長枝條。地上鋪塑料布,每次調查統計4株標準株上幼蟲數,計算蟲口減退率、防治效果[3]。蟲口減退率(%)=[(施藥前活蟲數-施藥后活蟲數)÷施藥前活蟲數]×100防治效果(%)=[(處理蟲口減退率-對照蟲口減退率)÷(

    防護林科技 2018年10期2018-11-07

  • 3種冬季封園處理對次年春茶期兩種主要害蟲發生的影響
    進入越冬期,越冬蟲口基數決定下一年病蟲的種群數量及對茶樹的危害程度,進而影響下一年的茶葉產量,冬季封園是控制茶園病蟲害發生為害的一項有效措施。然而,冬季封園藥劑種類和使用技術以及對來年病蟲害發生的影響報道較少。目前已報道的有45%石硫合劑晶體、99%綠穎礦物油、30%機油物質對茶橙癭螨Acaphyllatheae防效較好,對茶小綠葉蟬Empoascaonukii防效差異較大[1]。生物防治因具有生態安全、環境友好和可持續性等優點受到重視。其中,白僵菌是一種

    茶葉學報 2018年2期2018-07-26

  • 北戴河區域日本松干蚧若蟲藥劑防治試驗
    對照樹上固定單枝蟲口密度(每10cm2蟲口數量)。計算公式如下:蟲口減退率(%)=死蟲數/總蟲數×100防效(%)=(處理林木蟲口減退率-對照林木蟲口減退率)(/1-對照林木蟲口減退率)×100死亡若蟲的判別標準:呈現褐色,軀體靜止干燥,刺破蟲體無新鮮體液。2 調查結果與分析各種藥劑對日本松干蚧林間防效見表1。表1 4種處理防止日本松干蚧效果統計試驗結果表明:防效強弱與藥劑種類、施藥劑量及藥后時間長短有關。其中10%吡蟲啉1500倍液、1%苦參堿1000倍

    現代園藝 2018年9期2018-05-15

  • 誘蟲板對茶園主要害蟲的誘殺效果
    假眼小綠葉蟬誘殺蟲口減退率分別為75.35%和61.90%。王勇等[5]試驗表明黃色誘蟲板和性信息素組合對小貫小綠葉蟬防治效果最好。謝楓等[6~7]比較了黃綠色、純黃色以及橙黃色3 種誘蟲板的誘捕作用,發現小貫小綠葉蟬偏嗜純黃色,認為添加植物精油誘芯可顯著提高黃板對茶黑刺粉虱誘殺效果。彭萍等[8]試驗結果表明黃板誘殺區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綠葉蟬蟲口平均校正減退率分別達到71.92%和53.73%,黃板表面所粘附的害蟲具有規律性分布特征。王慶森等[9]研究認為茶

    蠶桑茶葉通訊 2018年6期2018-03-22

  • 松沫蟬在牡丹江地區樟子松林的分布與發生規律
    蟬數量,計算枝條蟲口密度,分析不同林分單株枝條上松沫蟬種群的分布規律。選擇松沫蟬單株蟲口密度最大的林分,依據調查樣樹與林緣的距離,自西向東每隔50 m設1個調查區,寬度為0~10 m、50~60 m、100~110 m、150~160 m,依次類推。每個調查區隨機選取3株胸徑和高度相近的樟子松,根據上述方法調查每株樟子松樣枝上松沫蟬數量,并計算單株蟲口密度,分析水平分布上松沫蟬種群的發生規律。同時,調查此林分的林地條件,包括坡向、郁閉度、地被植物及樹齡,計

    中國森林病蟲 2018年6期2018-03-04

  • 航空噴霧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治美國白蛾試驗
    美國白蛾2齡幼蟲蟲口減退率施藥后2 d分別為96.5%和100%;3齡幼蟲施藥后4 d分別為97.5%和99.0%;4齡和5齡幼蟲施藥后6 d分別為77.8%、83.1%和99.8%、77.9%,施藥后7 d均達100%;施藥后8 d投放5齡幼蟲,7 d后蟲口減退率仍在80%左右。在90 mL/hm2用藥劑量下,施藥后7 d,僅2齡幼蟲蟲口減退率達到100%,3齡幼蟲蟲口減退率為68.6%,4齡和5齡幼蟲蟲口減退率只有40%左右。航空噴霧20%氯蟲苯甲酰胺

    中國森林病蟲 2017年5期2017-12-14

  • 不同藥劑對桃介殼蟲的防治效果
    蟲數,計算害蟲的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2 結果與分析由表1可見,噴藥后3、8、13d,蟲口減退率最高的是噴施1.2%苦煙乳油3000倍液,蟲口減退率分別為81.8%、90.9%、100%;其次是噴施0.3%苦參堿2000倍液,蟲口減退率分別為62.7%、80.9%、97.3%;效果最差的是25%滅幼脲3號2000倍液,噴藥后13d蟲口減退率為42.7%??傊?,在桃樹生長季節于成蚧期(4月)噴施1.2%苦煙乳油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0.3%苦參

    北方果樹 2016年1期2016-12-17

  • 桉樹林油桐尺蠖防治試驗
    藥后第5天,對照蟲口減退率僅為1.34%,3種藥劑防治的校正蟲口減退率均達到65.38%以上。煙霧劑防治油桐尺蠖施藥后第5天就可達到蟲口減退峰值,連續防治2代,蟲口密度減退到0.6頭/枝,校正蟲口減退率達到97.25%。桉樹; 油桐尺蠖; 防治; 煙霧劑油桐尺蠖(BuzuraSuppressaria(Guenée))又名桉尺蠖,屬鱗翅目尺蛾科[1-2],主要危害油桐,也為害油茶、板栗、烏桕、杉木、櫟類、桉樹等。該蟲是一種暴食性食葉害蟲,大量發生時,可將寄主

    湖南林業科技 2016年2期2016-11-16

  • 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對黃褐天幕毛蟲的影響
    黃褐天幕毛蟲平均蟲口密度的影響。單因素方差分析與Tukey檢驗表明,陰坡黃褐天幕毛蟲口密度顯著高于陽坡、半陽坡、半陰坡的;海拔301~400 m黃褐天幕毛蟲平均蟲口密度顯著高于海拔401~500 m和501 m以上的;郁閉度0.5黃褐天幕毛蟲平均蟲口密度顯著高于郁閉度0.4、0.6、0.7的,郁閉度0.6的平均蟲口密度顯著高于郁閉度0.4的;蒙古櫟比例60%以上的黃褐天幕毛蟲平均蟲口密度顯著高于0~29% 和30%~59%的。坡位、坡度對黃褐天幕毛蟲平均蟲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7-14

  • 油松林撫育對油松毛蟲的影響
    林撫育對油松毛蟲蟲口密度、有蟲株率的影響,并探討撫育時間與油松林油松毛蟲蟲口密度、有蟲株率的相關性,旨在為油松毛蟲防控提供參考。1 調查內容和方法1.1 樣地設置根據標準地設置條件在油松林分中設置667 m2固定標準地12 個。其中,在2002、2006、2010 年撫育林分中分別布設3 個樣地,在2002 年未撫育林分中布設3 個對照樣地。1.2 油松毛蟲調查方法采用漏斗法,每年10 月上旬幼蟲未下樹越冬前,在樹高1.5 m 處用塑料布圍成一個開口向上的

    吉林林業科技 2015年5期2015-09-17

  • 無公害藥劑防治榆白長翅卷蛾試驗
    、死亡蟲數,計算蟲口死亡率。2 室外藥劑防治榆白長翅卷蛾試驗2010年8月16日,根據室內藥劑試驗結果,在西寧市湟岸巷開展了無公害藥劑防治榆白長翅卷蛾二代幼蟲試驗。2.1 試驗地概況湟岸巷位于西寧市城西區,南北方向,兩側行道樹為榆樹,榆樹胸圍18~20cm。2.2 材料與方法根據室內試驗結果,選用3%苯氧威乳油1 000倍,1%皮藤素乳油1 000倍液,0.32%印楝素乳油1 000倍液,1.2%煙堿·苦參堿1∶1 000倍液,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

    防護林科技 2015年8期2015-01-13

  • 20%抑食肼乳油防治桂花白星尺蛾試驗初報
    達100%,平均蟲口密度50.30頭/株,最高達150頭/株,其中有80%的桂花樹失葉率在50%以上,危害嚴重。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為當地經濟林示范基地,桂花樹純林,林地面積3.5 hm2,坡度25°,坡面總體向南偏東。桂花品種為丹桂,6年生,高2~4 m。前作物為茶葉、青岡及其他雜灌。2007—2011年白星尺蛾僅低蟲口或零星發生,對桂花未造成危害。2012年因高溫干旱等極端天氣突發危害。1.2 白星尺蛾發生情況調查 2012年7月在

    中國森林病蟲 2014年3期2014-04-27

  • 茶黃薊馬在茶梢上的分布調查研究初報
    葉位上的茶黃薊馬蟲口數量進行方差分析,所有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與DPS 7.05軟件進行分析處理。2 結果與分析茶黃薊馬在茶梢不同葉位上的蟲口數量分布調查結果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茶黃薊馬蟲口數量在茶梢芽下1葉上的分布占6.59%,芽下2葉占20.97%,芽下3葉占26.34%,芽下4葉占25.74%,芽下5葉占11.66%,芽下6葉占4.69%,芽下7葉占1.97 %。茶黃薊馬主要集中在茶梢芽下2~4葉位的葉背為害,在芽頭上

    茶葉學報 2013年4期2013-12-24

  • 性信息素引誘監測預報馬尾松毛蟲試驗
    行林間誘捕和幼蟲蟲口密度監測試驗,結果表明:幼蟲低蟲口密度、成蟲低誘捕量時(幼蟲蟲口密度100條/株以下,成蟲誘捕量在65只以下),成蟲誘捕量與幼蟲蟲口密度有較明顯的相關性,可以用模擬的冪函數1n(T)=2.278×1n(p)-2.521進行監測預報;幼蟲高密度、成蟲高誘捕量情況下,成蟲誘捕量與幼蟲蟲口密度相關性不明顯。馬尾松毛蟲; 成蟲; 幼蟲; 性信息素; 監測預報馬尾松毛蟲(Dendrolimuspunctatus)屬鱗翅目枯葉蛾科,在淮河以南廣大地

    湖南林業科技 2011年2期2011-11-16

  • 氣候監測在茶小綠葉蟬防治中的作用
    綠葉蟬每年有兩次蟲口高峰,第一蟲口高峰形成的時間(y:從3月1日算起的日數),與上年12月和當年1、2月份三個月的日均溫≤0℃的天數(x1)及≤0℃的負溫之和(x2)存在著呈極顯著正相關,預測式為y=111.5727+0.6421x1+2.8085x2;第2蟲口高峰形成的時間(y:從 8月 1日算起的日數),與當年7月份≥26℃的累積溫(X1)及≥26℃的天數(X2)呈極顯著正相關,預測式為 y=6.2297+1.4067X1+4.0084X2。第一蟲口

    時代農機 2011年7期2011-04-12

  • 樂至縣春季桑尺蠖的為害與防治
    009年秋冬季的蟲口多少、氣溫有關。秋冬季蟲口多,給來年留下的蟲源就多;冬季氣溫高,越冬容易,則春季蟲害就重。蟲口還與調查時的天氣有關,從表 2看出,3月 30日調查的蟲口少于 10天前的調查蟲口,調查的近日若是氣溫高的睛天,調查顯示的蟲口數量就較多;調查的近日若是氣溫較低的陰天或雨天,調查顯示的蟲口數量就較少。氣溫低或陰雨天,害蟲藏匿不易發現。表2 2010年三期桑尺蠖為害情況調查氣溫較低,桑尺蠖移動距離就小,一般 3月20日左右氣溫較高時出現枝干、株間

    四川蠶業 2010年2期2010-09-06

  • 栓皮櫟波尺蛾幼蟲林間分布型觀察研究
    櫟樹櫟波尺蛾平均蟲口密度比林內高40%,以山中上部林中空地邊沿樹木蟲口密度最大,比山下坡林地邊沿櫟樹蟲口密度高15%,研究將為組織開展害蟲防治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林業有害生物;空間分布;研究櫟樹是山區綠化、森林旅游、林副產品加工的重要樹種分河南省南陽市面積達30萬hm2,大部分分布于河南西峽、淅川、內鄉和南召縣,分布區域同時也是國家十二·五重大項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是重要的生態保護區。栓皮櫟波尺蛾(Larerannis filipjevi Weh

    河南林業科技 2010年3期2010-05-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