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案

  • 審判中心視域下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模式 ——從因未刑事立案而宣判無罪一案切入
    未對二被告人刑事立案,所取得的證據不具有合法性,故二被告人不構成重婚罪?!痹撆袥Q書展示了一個關鍵的裁判邏輯:因公安機關未刑事立案,所取得的證據不具有合法性,所以被告人不構成所指控的犯罪。在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改革背景下,法院諸如此案的判決,對公安機關審查立案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此,以刑事訴訟基本理論和現行相關規定為基礎,結合審判實踐案例,對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模式利弊進行探討,以期對公安機關立案模式的選定有所裨益。一、立案是刑事訴訟程序不可或缺的環節我國的刑事訴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22年4期2022-02-05

  • 破解 “立案難”,提升“滿意度”
    1%的律師認為“立案難”問題已基本解決。河南高院立案庭庭長張云龍介紹說,這得益于今年以來,全省法院通過采取改革立案分案模式、打造現代化立案網絡等8項具體措施持續推動立案工作便捷高效開展?!?span class="hl">立案難”,在一些法院不罕見。其中原因各種各樣,可能聽起來冠冕堂皇。立案,是案件進入法院環節的第一步,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關鍵一步。采取多種舉措,破解“立案難”,也就容易提升群眾的“滿意度”?!?span class="hl">立案難”,既嚴重損害當事人訴訟權利,與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要求相違背,還成為立

    民生周刊 2021年26期2021-12-28

  • 年底不立案怎么破?
    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15年以來,人民法院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改革,特別是2019年以來,全國法院實現跨域立案服務四級法院全覆蓋,平均當場立案率超過95.7%。同時,部分法院仍然存在著自11月底、12月初開始的年底不立案現象,背離立案登記制改革要求。如何破解有的法院年底不立案的問題,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時給出了具體舉措??茖W設置考核指標。根據人員崗位、案件類型等特點,改進審判質效考核方

    廉政瞭望 2021年22期2021-11-15

  • 論監察調查措施體系的調整
    當降低職務犯罪的立案標準,廢除“嚴重職務違法”標準的規定。關鍵詞:監察調查措施;強制到案措施;強制候審措施;立案監察體制改革至今,相關研究多集中于監察權性質、監察留置權與偵查權之關系、留置權與刑事強制措施的銜接等問題,但無論各派觀點如何,改革的目的仍舊在于打擊職務犯罪。1然而,從追訴犯罪有效性的角度來看,當前《監察法》有關限制人身自由之調查措施唯有留置一種。正因如此,按照當前監察立法,監察機關若要訊問犯罪嫌疑人,其實并無相應的強制到案措施。同理,在移送審查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9期2021-10-30

  • 我國智慧法院便民性優化研究 ——以網上立案操作為例
    30065)網上立案是指當事人或其代理人通過人民法院建設的信息網絡平臺,依據訴訟法關于立案的相關規定,遵循立案流程填寫立案信息并提交訴訟材料,人民法院在線上進行審查,決定是否準予立案立案形式。網上立案是人民法院堅持司法為民、創新訴訟服務方式的一項重大舉措。立案登記制實施以來,多地法院以信息化為依托,為當事人提供網上立案服務,既緩解了訴訟服務大廳的工作壓力,也方便了人民群眾,使其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登記立案。然而在我國,最初網上立案的出現并沒有受到社會的熱捧,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 2021年4期2021-08-18

  • “法眼”看疫情 ——熱點事件法律分析之六
    疫情期間如何起訴立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產生,最高院、最高檢及各地法院檢察院相繼發布了抗擊疫情期間有關訴訟、信訪等活動的通知、提示和公告。這些舉措對于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保障當事人、代理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身體健康,都有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在此對企業起訴立案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介紹和解答:問:疫情期間,多地法院暫停了現場立案,可以通過何種方式立案?答:可以通過郵寄立案、網上立案、微信立案等多種方式立案,具體以當地法院通知為準。以北京為例,《北京市高

    中國有色金屬 2020年18期2020-12-20

  • 淺議公安機關刑事立案程序中的問題及完善方法
    概述刑事訴訟中的立案(以下簡稱“刑事立案”)程序是刑事訴訟的首要程序,只有經過立案程序,刑事訴訟活動才能展開。因此,研究立案程序相關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一)刑事立案的概念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之規定,刑事立案的概念可以界定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依照管轄范圍,審查和處理與案件有關的材料,認定是否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二)刑事受案與刑事立案受案即受理案件,“受理”指“接受辦理,接

    法制博覽 2020年21期2020-11-30

  • 立案登記背景下立案調解實證研究
    52)一、導論:立案調解的緣起、價值與問題之提出( 一) 立案調解之緣起20 世紀以來兩大法系在司法理念上都開始呈現由“正式司法”①所謂“正式司法”即國家傾向于設立正式性的程序和機制,以訴訟和審判為中心建立的公立的民事司法體制。向“非正式司法”②所謂“非正式司法”即以其他方式來代替審判程序或者修正審判程序,以更好地解決糾紛,諸如調解、仲裁、中立評估等等?!胺钦剿痉ā本哂蟹枪倭呕?,社會相關性高、民間性和自然性較高、普通人易于使用、由外行人充任第三方的干預者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20年5期2020-10-12

  • 先行調解的困境與出路探索
    鍵詞:先行調解;立案;調解協議一、先行調解的三重含義(一)先行調解是法院在立案前的調解根據《民事訴訟法》第 122 條規定: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立案調解、庭前調解和庭后調解分別在“審理前的準備”一節中第 133 條和“開庭審理”一節中第 142 條規定,屬于案件立案后的范疇。所以就民事訴訟法的體例結構安排上,先行調解屬于立案前調解。另外,先行調解的存在價值和功能在于替代性訴訟,分流案件,節約司法資源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9期2020-09-10

  • 淺談偵查工作中的底線思維
    實的事件即應及時立案偵查。而且,對涉命事件做出不立案的標準也應高于其立案標準,只有綜合分析現有材料,足以排除一切可能有犯罪事實存在的合理懷疑的涉命事件方可作出不立案決定。關鍵詞:底線思維;涉命事件;立案一、底線思維的涵義及偵查工作的底線(一) 底線思維的具體涵義所謂底線,原意指運動場地兩端的端線,后被引申成為事物發展過程中不可跨越的臨界線、臨界點。[1]一旦底線被突破,將會導致事物發生性質的改變,其后果是主體所無法接受的。所以,底線是事物由量變到質變的閾值

    山東青年 2020年7期2020-09-02

  • 從無關立案到強制立案
    政策經歷了從無關立案到強制立案的曲折過程。學部成立前,清政府尚未重視外人辦學立案問題。學部成立后,對于外人在華辦學的基本政策是“無庸立案”,但還是有外人所辦學堂在學部立案。非基督教運動發生前,北洋政府的政策主要體現為“誘其立案”;非基督教運動發生之后,各派主張紛起,多數意見是“促其立案”,但也有反對立案之聲。廣東國民政府及南京國民政府對于外人辦學實行“強制立案”。關鍵詞:外人辦學;教育主權;立案外國人在華辦學事關國家的教育主權。近代中國對于外國人在華辦學是

    高教探索 2020年5期2020-05-28

  • 私立嶺南大學“立案”風潮研究
    探析嶺南大學在“立案”過程中經歷的劇烈風暴、預備立案、被迫停辦、奮起續辦的典型事件,闡述國民黨的“收回教育權”政策與嶺南大學“立案”風潮之間的因果關系,揭示廣州國民政府時期、武漢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國民黨“收回教育權”政策的嬗變歷程、內部分歧,以及本土基督教辦學者為維持教會學校的基督化、國際化辦學方向所作出的努力。關鍵詞:嶺南大學;收回教育權;教會學校;私立學校立案1924年,以反抗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為號召的“收回教育權”運動從廣州發端并迅速

    高教探索 2020年4期2020-05-08

  • 北京一中院:成功辦理首個網上立案
    田曉宇北京一中院立案庭的許廣會法官正在審查網上立案申請 田曉宇/攝2月3日清晨,晴空萬里,雖然第二天就是“立春”了,但北京的氣溫仍在零攝氏度以下。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一中院”)的立案庭里,戴著口罩的許廣會法官正在籌備春節假期后第一天的網上立案工作?!拔以?span class="hl">立案庭干了很多年了,憑經驗看,在節假日之后的第一天通常會出現緊急案件?!备糁k公區的玻璃,他對記者說。果然,9點鐘剛過,“?!钡囊宦?,電腦里的立案審查系統提示收到一份網上立案申請。該立案

    法人 2020年2期2020-03-06

  • 北京互聯網法院掛牌第一周 收到900件立案申請
    事人從線上發來的立案申請,線上電子訴訟平臺成立第一周即異常繁忙。截止9月16日12時,當事人在電子訴訟平臺上提交立案申請900件,其中撤回申請383件,已審核223件,待審核294件。在已收到的900件立案申請中,當事人選擇同意調解案件比例為84.4%。在900件申請立案的案件中,除互聯網公益訴訟案件,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其他互聯網民事、行政案件,沒有當事人申請立案外,其余案由均有分布。其中,互聯網著作權或者鄰接權權屬、侵權糾紛申請立案最多,為296件,

    中國知識產權 2018年10期2018-11-02

  • 淺析我國民事立案登記制度
    濱 150000立案制度是我國民事訴訟程序的一項重要環節,我國在很長時間內一直執行立案審查制度,但是該項制度有著較為嚴格的規定,無法合理保障當事人的訴權,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民事訴訟的起訴難、立案難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國的法治在不斷的完善,這項引起眾多問題的制度很明顯已經不能再體現我國立案制度存在的意義。一、我國民事立案登記制度概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將民事立案制度變為立案審查制改變為立案登記制。立案登記制度是指當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訴狀,法院

    法制博覽 2018年21期2018-01-22

  • 行政訴訟立案登記階段的自由裁量權
    的提出:行政訴訟立案制度改革下的自由裁量權在案件審判過程中,我們往往能發現法院自由裁量權的運用。這里的自由裁量權,是指法官享有“酌情作出決定的權力”。①【英】沃克:《牛津法律大辭典》,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第261頁?;诜梢幏兜脑瓌t性和抽象性,以及為實現特定的利益平衡,法官擁有對案件事實認定或者法律適用問題等酌情作出決定的權力,這在案件審理和裁判階段體現得較為明顯。但應該指出,我國法院在立案審查階段也存在自由裁量權,即法官可以在形式上遵循立案規定

    山東法官培訓學院學報(山東審判) 2018年5期2018-01-22

  • 法院立案工作公開化的探索
    8100為了促進立案工作透明度的進一步提高,讓人們能夠真正發揮出監督權的作用,保證公民的知情權,我國在最新規定中對司法公開中的立案這一重要內容進行了重新規定。促進立案公開,能夠有效提高我國司法的公信力度,促進法院實現廉政建設,為此應該加強相關內容研究,從而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我國立案公開的順利進行。一、法院中立案工作公開的重要意義(一)促進司法公正程序的公開化和透明化,能夠有效減少人們群眾對于法院司法工作的困惑,司法權利行使過程和訴訟程序的透明化、公開化,能

    法制博覽 2018年35期2018-01-22

  • 立案登記制兩年,“民告官”增五成
    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度改革的意見》在全國法院正式實施。如今,這項改革實施已滿兩年。據官方介紹,自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3月,全國法院登記立案數量超過3100萬件,同比上升33.92%,當場立案率超95%。立案登記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先手棋”。北京、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南、四川等12個地區登記立案數量超100萬件。其中,江蘇、廣東、浙江登記立案數量超200萬件。除此之外,據介紹,為防止濫用訴權、

    看天下 2017年14期2017-06-14

  • 網上立案與訴權保障
    1120)?網上立案與訴權保障唐 豪(西南政法大學 法學院,重慶 401120)網上立案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本輪司法改革中推出的一種立案程序,是電子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網上立案切實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對于當事人訴權的保障具有積極意義。但在司法實踐當中,網上立案存在名實不副、對基層人民法院重視程度不夠、與現行民事訴訟法具體規定存在沖突等問題,由此網上立案程序需通過完善網上立案平臺及配套服務、處理好與現行立法的銜接、轉變當事人訴訟觀念等舉措,從而保障當事人訴權的實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年2期2017-03-09

  • 溫州:持續推動公安規范立案
    內司委就公安機關立案工作開展深入調研、跟蹤監督,針對調研中發現的有案不立、采證不全,立案標準不統一、不透明等情況和不作為、慢作為、選擇性立案等問題,要求公安機關切實增強責任意識,規范立案標準和工作程序,推進規范、嚴格、公正執法,提高辦案質量和執法公信力。在溫州市人大的監督推動下,市公安局以專項監督為契機,深入開展立案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要求各警種自上而下抓好業務線上的立案工作,堅決防止出現“有案不立、受案不查,取證不及時、不深入、不全面”等問題。同時,不斷健

    浙江人大 2017年1期2017-03-02

  • 關于行政訴訟立案登記制的思考
    州)關于行政訴訟立案登記制的思考趙 磊(213011 常州經濟開發區人民檢察院公訴科 江蘇 常州)行政訴訟立案登記制度在我國行政訴訟中的建立,對于解決行政訴訟中“立案難”的現象有著重要的意義。自2015年行政訴訟實行立案登記制以來,出現了很多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本文從立案登記制的內涵出發,結合當前立案登記制實施現狀,對該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立案登記制;立案審查制;立案難;行政訴訟一、實施立案登記制的必要性分析(一)立案立案是公民

    職工法律天地 2017年6期2017-01-27

  • 立案登記制應避免兩個誤區:材料登記與放棄審查
    學法學院副教授)立案登記制應避免兩個誤區:材料登記與放棄審查許尚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核心在于以登記的形式完成立案手續,消除或減少“訴”與“案”之間的空間,在形式上實現二者的無縫或者小縫銜接與切換,使當事人之訴簡便、直接地轉化為法院受理的案件,從而解決立案環節中因“訴”、“案”切換不暢而引發的諸多現實問題。但應當看到,就整個訴訟程序的流程而言,立案審查制向立案登記制的轉變,它所改變的只是法院所立之“案”概念的內涵,即將可審案變為登記

    21世紀 2016年5期2016-04-01

  • 積極總結立案登記制問題深入推進立案登記制改革
    焦 點積極總結立案登記制問題深入推進立案登記制改革——第二期“人民法治沙龍:立案登記制實踐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舉行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長期以來,我國司法實踐中存在著立案難的問題,有案難立,有案不立,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訴權,人民群眾難以在司法程序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司法權威因此打了折扣。為解決這一司法頑疾,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2015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人民法

    21世紀 2016年5期2016-04-01

  • 行政訴訟立案登記制度研究
    100)行政訴訟立案登記制度研究魯晟琿(山東大學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為完善行政訴訟立案登記制度,應該設立合理的篩選制度、書記員立案制度、惡意訴訟制裁制度等配套制度與法規,以確保立案登記制度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立案登記;行政訴訟;制度;惡意訴訟1 立案登記制“立案”一詞,在《法律字典》中釋義為“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并需要追究其責任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5期2016-03-12

  • 關于新民訴法立案登記制度的認識
    63關于新民訴法立案登記制度的認識汪雅琪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西安710063立案審查制度和立案登記制度一直以來都是民訴學界關于立案制度的爭議焦點,舊民訴法中規定的立案審查制度,在實踐中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新民訴法引入的立案登記制度無疑是一大進步,但是立案登記的立法化不等于對審查制度的廢除,這一點我們應當明確。立案審查;立案登記一、相關法律、政策規定新民訴法關于立案制度的有多處變動,例如:第121條起訴狀應當記明的事項,第122條增加的先行調解等。因文章篇幅

    法制博覽 2016年4期2016-02-06

  • 什么是立案登記制
    什么是立案登記制法院對訴訟要件不再進行實質審查在現行的立案審查制下,法院要對訴訟要件進行實質審查后再決定是否受理,審查內容包括主體資格、法律關系、訴訟請求和證據等。在實踐中,受制于普通公民對法律程序的認識水平,再加上法院存在的“案多人少”矛盾,立案審查制直接導致了一部分應當由法院受理的案件被擋在了門外。改為立案登記制后,法院不再對起訴進行實質審查,而是僅對起訴的形式要件進行一般性核對,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一律接收訴狀,當場登記立案。這在客觀上

    實踐·黨的教育版 2015年8期2015-10-30

  • 立案登記制改革:創新與踟躕
    胡斌立案登記制是靶標“立案難”的司法困境,契合中央政治決策和司法改革大背景的制度性變革。該制度既具有保護公民訴權、弱化立案權力性等現實意義,同時其運行也面臨著問題和挑戰。質言之,任何制度的生命力都根植于實踐的需求,且要經受住實踐的檢驗,因而,需要對立案登記制進行實證考察。2015年5月1日起,立案登記制在全國范圍內有序展開,透過對該制度運行實踐的考察,可知該制度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對癥下藥進行優化和治理。立案登記制改革的背

    決策 2015年7期2015-09-10

  • 立案登記改革:平穩有序 各種點贊
    月1日起全面實施立案的登記制改革,上海法院按照最高法院部署積極開展此項工作。其中,社會比較關心的問題是,效果怎樣?會不會擴大了案件“流量”而又缺乏接納的“容器”?6月11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海高院副院長顧偉強通報了上海法院立案登記制改革首月的相關情況。首月:收案平穩上升,屬自然增長據介紹,自5月1日至5月31日,全市法院共登記立案65971件,同比去年增長20.42%(今年1-4月,全市法院收案同比去年增長13%)。在全部收案中,一審民

    上海人大月刊 2015年7期2015-09-10

  • 立案登記制傳遞哪些“新說法”?
    □李冬梅?立案登記制傳遞哪些“新說法”?□李冬梅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關于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于5月1日起施行。針對備受群眾詬病的“立案跑斷腿”“年底不立案”等現象以及其他社會關切,日前,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規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傳遞了哪些“好消息”?登記立案的范圍有了明確界定《規

    黨的生活 2015年5期2015-07-13

  • 立案登記制
    為了解決立案難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提出,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審查制變為登記制后,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訴狀時,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起訴,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后,七日內作出決定是否立案登記。endprint

    當代黨員 2015年6期2015-07-09

  • 立案登記制傳遞哪些“新說法”?
    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關于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于5月1日起施行。針對備受群眾詬病的“立案跑斷腿”“年底不立案”等現象以及其他社會關切,日前,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規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傳遞了哪些“好消息”?《規定》中明確,登記立案針對的是初始案件,包括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刑事自訴、強制執行和國家賠償申請。對上訴、申請再審、申訴等法律另有規

    黨的生活(黑龍江) 2015年5期2015-05-19

  • 立案登記制5月實行
    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印發該《意見》,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兑庖姟穼⒂?月1日起施行。從審查制轉向登記制,其背后折射的不僅是司法技術的轉換,也是司法觀念的變化。立案登記制與之前立案審查制的本質區別在于,在法律允許的范圍,最大程度上保障群眾訴權。法院壓力加大立案登記制度擴大了案件的受理范圍,一旦實施必然會使眾多的

    民生周刊 2015年9期2015-05-06

  • 有訴必案 ——立案模式及立案登記制構建研究
    )有訴必案 ——立案模式及立案登記制構建研究許尚豪 歐元捷(中國人民大學 法學院,北京 100872)以案號為標志的立案程序存在四種模式,但其中以訴狀登記為核心的訴狀模式才可被稱之為立案登記制。立案登記制并非只是一個簡單的訴狀登記問題,還是一個關涉到“訴”與“案”銜接的程序基礎性問題。我國傳統上的“立案難”問題有其特殊的指向及成因,立案登記制在增強立案程序保障的同時,如欲徹底解決“立案難”問題,立法及司法解釋尚需對相關問題作出進一步規定。有訴必案;立案模式

    山東社會科學 2015年7期2015-04-02

  • 行政訴訟立案登記制度研究
    300387一、立案登記制度的理論基礎(一)訴權理論行政訴權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在不能自行解決因行政職權的存在和行使而引起的行政爭議時,依法請求法院提供司法保護和幫助的權利,包括起訴權、對不予受理裁定的上訴權要求合法裁判的權力。司法解釋第一條:人民法院對符合起訴條件的案件應當立案,依法保障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對案件登記立案基于保護當事人的起訴權的訴權理論。起訴權是啟動訴訟程序的首要權利,訴訟是解決行政爭議的最終的救濟途徑,因此保障當事人的訴權對于解

    法制博覽 2015年36期2015-02-07

  • 解決“立案難”要理性看待民事立案登記制
    得社會對于解決“立案難”問題信心大增,立案登記制也委實有效緩解了“立案難”的難題,但是要想徹底解決“立案難”,僅憑立案登記制度是無法實現的,況且現行立案登記制度仍需予以完善。一、立案登記制度概述(一)立案登記制度內涵厘清立案登記制是指法院在立案階段只對訴狀進行形式審查,而不進行實質審查,只要訴狀符合要求即可啟動訴訟程序。立案登記制是為了防止審判權對訴權的侵害,旨在保障當事人訴權的充分實現。(二)立案登記制度的價值分析立案登記制與之前的立案審查制相比最大的價

    法制博覽 2015年25期2015-02-06

  • 檢察機關刑事立案監督的現狀及完善
    津300171)立案監督,即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公安機關的立案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的監督?!缎淌略V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同時,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4年4期2014-08-15

  • 加強立案管理 嚴把司法公正
    法院為進一步提高立案質量,切實把好案件入口關,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至今,先后嘗試建立了立案合議、微機自動分案、立案質量評查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從立案前、立案中、立案后3個階段加強立案管理,嚴把司法公正的第一道關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文案合議 全方位評估東麗區人民法院在案件入口關建立的第一項制度就是立案合議制。將所有重大、疑難、新類型以及在轄區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糾紛和難以判斷是否應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或東麗區人民法院是否具有管轄權等糾紛的立案決定權,一律由

    環渤海經濟瞭望 2014年10期2014-04-06

  • 論我國刑事立案程序的缺陷及其改進
    光**論我國刑事立案程序的缺陷及其改進文◎張 鑫* 王德光**筆者認為,我國刑事訴訟法關于立案程序的規定在理論上缺乏充足的根據,客觀上不符合偵查規律,實踐中難以操作,既無助于推動偵查,也不利于保障人權,還導致一些不良后果,必須進行改進。一、我國刑事立案程序的缺陷從立法的原意看,中國選擇立案程序主觀目的是為了控制偵查權的濫用和偵查懈怠,嚴格控制偵查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促使偵查人員一定要履行職責積極偵查,不能不偵查。應該說主觀愿望是好的,但實際效果并非如此

    中國檢察官 2013年17期2013-01-30

  • 中國對進口商品實施反傾銷立案調查的統計分析
    ,本文從反傾銷的立案調查方面著手,對1997~2011年期間中國提起的所有反傾銷立案調查和終裁進行分析,剖析其組成結構、變化趨勢,從多個角度對中國進口商品反傾銷立案調查行為進行了綜合評價。一、中國對進口商品反傾銷立案調查數及趨勢分析從1997年12月10日中國對進口新聞紙啟動首起反傾銷立案調查以來,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中國對進口商品反傾銷立案共67個,每年平均立案4.47個①。歷年的立案數量統計如圖1所示。(一)我國對進口商品反傾銷立案的趨勢根據

    對外經貿實務 2012年7期2012-08-22

  • 完善我國刑事立案程序的再思考
    潘 俠立案是我國刑事訴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現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公訴案件要經歷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五個階段。它們環環相扣,依次深入,共同承擔著懲罰犯罪、保障人權的刑事任務。立案程序設計得是否科學、立案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直接關涉后續乃至整個訴訟活動的有效運行。所以,理順其間的盤根錯節確有必要。一、立案程序及其運作現狀通說認為,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等材料,依照管轄范圍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5期2009-06-22

  • 刑事立案監督(二)
    知,刑事訴訟共分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執行五個階段。刑事立案是刑事訴訟起訴階段,是決定是否開展刑事偵查或刑事審判活動的關鍵步驟。只有通過立案這個法定程序,才能對各類犯罪活動進行依法懲處。一、刑事立案監督的作用1.在1997年刑訴法實施之前,由于法律沒有專門規定人民檢察院對刑事立案活動實施監督,在司法實踐中,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追究的現象經常發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現嚴重危害社會的重特大刑事案件,因種種原因而不立案,難追究犯罪者刑事責任的情況

    活力 2009年18期2009-06-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