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鈉

  • 1例垂體后葉素誘發重度低鈉血癥、精神異常的藥學監護
    ),繼續完成剩余補鈉量。此后患者精神狀態良好,咳嗽咳痰明顯減輕,無咯血,復查血常規在正常范圍,于入院第9日停用注射用鹽酸溴己新、酚磺乙胺注射液、云南白藥膠囊,入院第10日停用注射用頭孢唑肟鈉,出院。告知患者注意增強體質,避免感冒,擇期完善肺CT檢查以明確肺部情況。3 臨床藥學監護3.1 止血治療方案評價《中國成人支氣管擴張癥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3]指出:咯血是支擴(尤其是結核性支擴)最常見的并發癥,常由于氣道炎癥反應加劇和(或)血管畸形引起。大咯血是支擴

    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 2022年2期2022-12-04

  • 垂體腺瘤手術相關腦橋外髓鞘溶解綜合征1例
    ml)、緩慢靜脈補鈉(6 g/d)治療,嚴格控制輸液速度,每4~6小時復查電解質一次。入院第二天,血Na+為115.08 mmol/L,血清激素檢查示垂體功能減退,予以氫化可的松(100 mg)靜脈滴注進行激素替代治療,并繼續限液、補鈉(6 g/d)。入院第三天,血Na+為128.02 mmol/L。入院第四天,血Na+為144.33 mmol/L,停止補鈉,給予氫化可的松(50 mg)。病人電解質變化情況見表1。入院第六天,血Na+為136.51 mmo

    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22年1期2022-02-10

  • 老年重癥肺炎合并低鈉血癥診治的臨床進展
    .1 高滲氯化鈉補鈉治療進行高滲氯化鈉補鈉治療時需針對患者病情進行相關分析,針對起病時間在48h內的急性低鈉血癥患者需及時給予靜脈滴注1.5%-3%的高滲氯化鈉,治療原則為:首次補充缺失鈉總量1/3,剩余鈉量在2-7d內逐漸補足,補鈉量為(目標血清鈉濃度-實際血清鈉濃度)×體重×0.6+繼續丟失量,在補鈉的同時還需為患者補充鉀、鎂等電解質;補鈉治療時控制靜脈滴注速度,并將血鈉濃度保持在每小時上升2mmol/L之內,24h內不超過24mmol/L[8]。在進

    今日健康 2021年4期2021-12-02

  • 顱腦損傷后腦性鹽耗綜合征的診治分析
    高,試驗性治療即補鈉補液試驗有效,則診斷為CSWS[3,4]。1.4 治療方法 在積極治療原發疾病的基礎上,依據CSWS低血容量及體內缺鹽的特點,給予補充血容量及鈉鹽。根據經典的補鈉公式計算損失鈉量,對輕、中度低血鈉,可按常規劑量及方法補鈉;對重度缺鈉(<120 mmol/L),常規補給3%高滲鹽水250 ml 升高血鈉濃度后,再給予生理鹽水補足剩余量;采用靜脈途徑和口服(或鼻飼)聯合補鈉,每8~12 h 一次靜脈緩慢補充,其余用1.5%高滲鹽水和等滲鹽水

    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21年12期2021-04-17

  • 新冠肺炎合并重度低鈉血癥患者1例多因素分析
    癥、低鈉血癥(經補鈉效果不佳,并進一步下降),復查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遂再次予抗感染、甲潑尼龍治療、抑酸治療,口服營養補充劑、限制容量+口服補鈉+靜脈補鈉等對癥支持治療,并給予康復期患者同型血漿治療,患者病情逐漸緩解,復查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陰性,治愈出院。2 討論低鈉血癥常為多種病因綜合作用的結果[1],該患者入院時血鈉略低,考慮低鈉原因可能與患者院外發熱、納差等因素有關,予靜脈補鈉對癥治療期間復查血鈉進一步降低至123 mmol/L

    寧夏醫學雜志 2020年8期2020-03-01

  • 小細胞肺癌并發低鈉血癥的護理體會
    間加強臨床觀察和補鈉等綜合護理干預意義重大。本研究回顧45例SCLC并發低鈉血癥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措施,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45例患者為2017年9月—2019年12月在醫院初診、經影像學和病理學確診為SCLC,且住院期間并發低鈉血癥的患者。男37例,女8例;年齡38~73歲,中位年齡61歲。文化程度:文盲15(33.33%)例,小學11(24.44%)例,初中及以上19(42.22%)例。根據2014年歐洲低鈉血癥診療指南[5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0年9期2020-02-10

  • 急診搶救腦橋外髓鞘溶解癥1例
    嚴重低鈉血癥精準補鈉速度方面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本文報告1例因嚴重低鈉血癥導致的EPM,并進行文獻復習。1 臨床資料患者 男,59歲,主因“周身無力7 d,加重伴意識不清1 d”于2018-01-21就診邯鄲市第一醫院急診科,既往有“慢性腎炎”病史5 a,間斷口服中藥治療。入院前7 d患者勞累后出現周身乏力,言語不清,行走不穩,進食減少,無頭痛、惡心、嘔吐,于2018-01-16就診當地縣醫院,行顱腦CT 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查電解質:鉀2.44m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9年2期2019-03-26

  • 以低鈉血癥為首發癥狀的老年感染性疾病1例并文獻復習
    L/支)2支口服補鈉,并予濃氯化鈉1支/次,3次/d,口服糾正低鈉血癥,改葡萄糖溶媒為氯化鈉。2016-12-29晚間急查電解質示:血鈉濃度為128.6 mmol/L。血清鈉仍偏低,予加強補鈉,臨時加服濃氯化鈉2支,并改濃氯化鈉為2支/次,3次/d口服。2016-12-30考慮支氣管病變伴感染控制不佳,改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靜滴加強抗感染治療,2016-12-31復查電解質:血鈉濃度為134.5 mmol/L。此時病人咳嗽時作,黏痰不易咳出,2017-1

    實用老年醫學 2019年4期2019-02-11

  • 電擊傷誘發腺垂體危象報導1例
    :入院后給予常規補鈉治療后,雙手拇指及左足行切開減張術,患者出現短暫的精神狀態好轉,但是入院第10天突然出現惡心、嘔吐、納差等消化道癥狀,患者當天自行停用強的松及左甲狀腺素片,停用后惡心、嘔吐、納差等癥狀無緩解。第12天凌晨6點突然出現嗜睡、嘔吐、抽搐、大便失禁等癥狀,急診行頭CT示蝶竇腔內見液體樣密度影。兩基底節區腔隙性腦梗塞及軟化灶。第四腦室區類圓形高密度影,考慮鈣化灶,蝶竇炎。血生化示Na98.8mmo/L,C168.7mmo/L,K3.35mmol

    醫藥前沿 2019年34期2019-01-05

  • 因頭暈、肢體麻木首診于神經內科的頑固性低鈉血癥一例
    患者不能詳述)并補鈉后低鈉癥狀好轉?;颊叱鲈汉笤俅纬霈F抑郁寡歡、懶言懶動等癥狀,自行購買“抗抑郁藥”(具體藥物名稱患者不能詳述)并長期服用至今,8天前因出現頭暈癥狀,而自行停用“抗抑郁藥”。囑患者家屬從家中拿回“抗抑郁藥”藥盒,發現為氫化可的松(即皮質醇)??紤]患者此次發病為長期大量服用糖皮質激素后驟然停藥導致的腎上腺危象。2 討論人體正常血鈉值為135~145 mmol/L,低鈉血癥是臨床最常見的水電解質失衡,血鈉此外,對于頑固性低鈉血癥的患者,腎上腺皮

    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 2019年2期2019-01-04

  • 補鈉在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患者中的療效研究
    研究對象,來探討補鈉對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患者的治療效果。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來我院救治的84例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符合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的診斷標準[6]?;颊吣挲g25~56歲,平均(41.2±2.1)歲;男48例,女36例;患者的格拉斯評分為6~9分,平均(8.6±0.8)分;受傷時間4~11d,平均(7.5±0.7)d。所選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研究組,兩組均為42例,兩

    中國醫藥科學 2018年24期2018-04-22

  • 老年性重度低鈉血癥1例報道
    /kg,每天靜脈補鈉量 21.09~31.15 g,血鈉 119.2~122.5 mmol/L,血滲透壓 234.0~239.0 mOsm/kg,尿量 2 100~3 900 mL/d,尿鈉183.0 mmol/L,尿比密 1.015,腦鈉肽(BNP)321 pg/mL,癥狀緩解出院。2016年9月19日(第2次入院)患者因“心累、乏力”入本院心內科治療,血鈉122.0 mmol/L,血滲透壓247.35 mOsm/kg,BNP 131 pg/mL,每天靜

    現代醫藥衛生 2018年7期2018-04-13

  • 失代償期肝硬化并發低鈉血癥的靜脈補鈉方法及效果探討
    通常需要采用靜脈補鈉的方式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所以如何對患者進行有效補鈉屬于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2]。以往臨床上通常會采用高張氯化鈉液來對血清鈉進行有效補充,但是有部分學者對其表示不贊同。本研究主要針對不同靜脈補鈉在失代償期肝硬化并發低鈉血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總結如下。1.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納入的失代償期肝硬化并發低鈉血癥患者中選取80例,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40例,平均年齡(50.05±3.12)歲,包

    醫藥前沿 2018年3期2018-01-19

  • 鼻內鏡術后使用醋酸去氨加壓素致重度低鈉血癥2例
    0~08:00共補鈉離子7.15 g。08:00復查電解質,結果顯示:鈉離子121.00 mmol/L、鈣離子1.88 mmol/L、鉀離子3.07 mmol/L、氯離子93.00 mmol/L。靜脈推注呋塞米(速尿)20 mg,繼續補鈉治療,并給予補鉀、補鈣對癥治療。14:00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有輕度焦躁癥狀,有輕度惡心未嘔吐,可進少許湯汁。再次復查電解質:鈉離子129.00 mmol/L、鈣離子1.99 mmol/L、鉀離子3.16 mmol/L、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8年5期2018-01-17

  • 晚期泌尿系腫瘤伴頑固性低鈉血癥的初步治療體會
    本組患者均為經過補鈉等治療(其中2例患者使用抗利尿激素)后血鈉上升,但無法維持也很難達到正常血鈉濃度,血鈉又會緩慢下降,出現血鈉下降→補鈉等治療→再下降→再治療的循環。2.討論低鈉血癥是是指血清鈉低于135mmol/L。重度低鈉血癥通常提示預后不良,死亡率高達40%[2,3]。筆者通過回顧性分析總結上述病例經驗如下。2.1 腫瘤相關性低鈉血癥稀釋性低鈉血癥和失鈉性低鈉血癥為腫瘤相關性低鈉血癥的主要分型[4]。稀釋性低鈉血癥的主要代表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

    醫藥前沿 2018年36期2018-01-17

  • 50例重度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臨床治療分析
    鈉,然后依據情況補鈉。11例SIADH者補鈉時還應限水,出現尿崩應用垂體后葉素,4例心腎功能不全患者應用利尿、強心、激素。2.結果患者接受治療后生命體征平穩,血鈉均恢復正常,意識及病情好轉。6個月隨訪按照ADL分級,11例Ⅰ級,17例Ⅱ級,8例Ⅲ級,9例Ⅳ級,5例Ⅴ級。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6例。3.討論重度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患者主要出現腦性鹽耗綜合征,這主要是繼發性或原發性下丘腦損傷造成的,患者會因此出現水鹽代謝障礙。為實現對低鈉血癥的有效治療,臨床需進行

    醫藥前沿 2018年33期2018-01-16

  • 護理干預用于肺癌患者頑固性低鈉血癥中的護理效果
    者采取臨床觀察和補鈉等綜合護理干預,觀察比較患者護理干預前后頑固性低鈉血癥的控制及改善情況。結果 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血清鈉測定值明顯高于實施干預前(P護理干預; 肺癌; 低鈉血癥; 效果觀察肺癌合并低鈉血癥患者多以低鈉血癥為首發表現,患者的臨床表現又與血鈉降低的嚴重程度、失鈉速度、患者的年齡及身體狀況有關[1]。該病癥早起臨床表現為納差、惡心嘔吐、多尿等,常被誤診為胃炎或胃竇炎、神經性嘔吐、腦血管病,從而失去了最佳治療機會[2]。因此在患者治療期間實施臨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年8期2017-05-20

  • 顱內損傷后低鈉血癥59例治療體會
    患者可按如下公式補鈉,補鈉量(克)=(血清鈉的正常值142-血清鈉測得值)×(體重0.6)÷17進行補鈉,第一天補充總缺鈉量的二分之一,加上正常生理需要量4.5克,每天測定血清鈉再決定當天的補鈉量,同時注意補充血容量,重度缺鈉者血清鈉低患者可出現嗜睡甚至昏迷,可立即直接用5%高滲鹽水200-300m1迅速提高血鈉(每小時約100m1)。但對于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的患者則應適當限制每日補液量,記錄每日或每小時出入量,若無脫水征象者應控制每日800-150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7年4期2017-05-18

  • 護理干預對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致低鈉血癥的影響
    血癥時給予靜脈的補鈉,注射0.9%氯化鈉液體250mL+垂體后葉素12U,12小時/次,進行靜脈滴注,經過4~12天的用藥,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患者臨床治療中的護理工作;觀察組50例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進行口服補充無機食用鹽,嚴重者采用靜脈補鈉治療。采用1g的食用鹽進行分裝兌成水,并進行24小時的觀察記錄,當血清鈉低于135mmol/L時,可以進行調整,在必要的時候在給予靜脈補充,并針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心理情緒進行有效的護理,向患者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7年22期2017-04-04

  • 針對性護理對肺咯血應用垂體后葉素致低鈉血癥的影響研究
    照組根據醫囑進行補鈉治療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醫護聯合進行病情評估后,根據血清鈉水平盡早給予口服補鈉、心理支持、飲食指導等相應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措施對血清鈉的影響。結果 用藥后第4、8天觀察組血清鈉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針對性護理;咯血;垂體后葉素;低鈉血癥針對性護理指在基礎護理的前提下,針對患者的疾病情況和治療特點,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措施,從而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在肺結核患者中,肺咯血是常見的危重癥并發癥之一,嚴重時可致窒息,危及

    重慶醫學 2016年35期2017-01-06

  • 非負荷量靜脈補鈉在慢性心衰并真性低鈉血癥中的應用
    究·非負荷量靜脈補鈉在慢性心衰并真性低鈉血癥中的應用鐘文1,任繼剛2,陽運強1,席新龍1,趙強1(1.成都市彭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四川 成都611930;2.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四川 成都610051)目的:探討采用非負荷量靜脈補鈉對低鈉血癥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鈉水平、急性左心衰發生率及住院日的影響。方法:將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低鈉血癥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30例。2組均經靜脈補充高滲氯化鈉注射

    現代臨床醫學 2016年5期2016-11-09

  • 肝移植術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當綜合征三例分析并文獻復習
    48 h 內靜脈補鈉10 g,補液2 900 mL,尿量為2 500 mL,各引流管引流液共500 mL。術后48 h,受者血清鈉為125 mmol/L,精神尚可;48 ~72 h 內靜脈補鈉15 g,補液3 000 mL,尿量為2 600 mL,各引流管引流液共300 mL。術后72 h,受者神志及精神較前進一步變差,血清鈉為120 mmol/L,血漿滲透濃度為259 mmol/L,尿鈉為35 mmol/L,尿滲透濃度為394 mmol/L,腎功能及甲狀

    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 2015年1期2015-08-15

  • 96例老年輕中度低鈉血癥患者的飲食干預
    治療原發病,及時補鈉,嚴密監測電解質,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精神與食欲情況,同時配合飲食干預與指導,治愈好轉89例,死亡7例,主要死于肺部感染、惡性腫瘤、呼吸、循環衰竭等。3 治療及護理3.1 明確診斷及時補鈉 積極治療原發病,補鈉劑型及途徑根據缺鈉程度而定。中度低鈉者先靜脈補鈉,恢復期主要經食補;對輕度低鈉者則給10%氯化鈉溶液口服或用食鹽通過飲食補鈉。補鈉量除去日常飲食外,開始每日補鈉10 g左右,以后根據血鈉回升情況調整補鈉量,最大補充量(15.75±4

    海軍醫學雜志 2015年3期2015-03-18

  • 顱腦創傷后腦性鹽耗綜合征的臨床研究 ——28例顱腦創傷后低鈉血癥的臨床分析
    法。結果經補液、補鈉等治療后,21例血鈉、尿鈉恢復正常,痊愈出院;3例好轉,出院后恢復正常;2例死亡,均因原發性顱腦損傷;2例主動出院。結論顱腦創傷后腦性鹽耗綜合征的診斷關鍵在于監測血鈉、尿鈉及血容量變化,治療原則為補鈉和補充血容量。顱腦創傷;腦性鹽耗綜合征;低鈉血癥腦性鹽耗綜合征(cerebral saltwasting syndrome,CSWS)是神經外科較常見的一種中樞性水、電解質紊亂,是由于尿鈉丟失,導致低鈉血癥和細胞外液減少,血漿滲透壓降低,中

    衛生職業教育 2015年17期2015-03-18

  • 補充濃氯化鈉治療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臨床療效分析
    予靜脈滴注、限水補鈉等特殊治療。SIADH患者,嚴格限制水的攝入,同時適當補鈉。補鈉量(g)=(143-患者本身鈉量)×體重×0.6/17,第1天僅補充補鈉量的一半,剩余量第2天給予,治療時間為2周。1.3 觀察指標:測量所有患者的血鈉濃度,重度低鈉<120 mmol/L,中度低鈉 <130mmol/L,輕度低鈉 <135mmol/L。1.4 統計學處理:對文中所得數據,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2

    哈爾濱醫藥 2014年4期2014-10-10

  • 30 例大面積腦梗死合并低鈉血癥老年患者的護理體會
    組利尿劑性低鈉和補鈉不足的老年患者22 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當綜合征(SIADH)老年患者5 例,腦性耗鹽綜合征(CSWS)老年患者3 例。1.2 實驗室檢查 生化檢查血鈉低于135mmol/L 為低鈉血癥,分為3 度:輕度135~125mmol/L;中度124~120mmol/L;重度為低于120mmol/L。本組輕度6 例,中度19例,重度5 例。有8 例伴有低血鉀,7 例血鈣低于正常。2.方法2.1 治療 大面積腦梗死合并低鈉血癥老年患者低鈉血癥的治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4年5期2014-08-15

  • 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患者藥學監護
    醫囑計算患者當日補鈉總量為2.9 g, 補鈉濃度為2.6%, 醫囑基本合理。②監護補鈉的輸液速度, 滴速控制在1 ml/min(1.5mmol/L)靜脈滴注為宜。 ③關注血鈉、血鉀、腎功能的動態變化。④觀察低鈉血癥體征變化:精神、飲食、胃腸道癥狀、神經系統反應。⑤監測出入量, 保持體內容量平衡。⑥觀察患者心力衰竭體征變化:肺啰音、下肢水腫等。3 討論患者入院時屬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加重期, 端坐呼吸、雙肺中下野濕啰音, 凹陷性水腫、胸片肺水腫提示患者血管外的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1期2014-06-02

  • 高位截癱并發低鈉血癥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鈉血癥。2.6 補鈉護理在鹽攝入或補給正常情況下,出現低血鈉(血鈉80 mmol/24 h),在治療原發病過程中出現胃腸道癥狀、精神異常和意識改變,表現為腹脹、惡心、嘔吐、煩躁、精神萎靡、嗜睡,進而抽搐、昏迷。治療原則為積極補液,擴充血容量并維持鈉鹽代謝正平衡[6]。根據尿量決定補液量,補鈉量根據血鈉計算,需補充鈉的計算公式: Na+(g)=(142 mmol/L-實測[Na+] mmol/L)×0.6×體質量(kg)/17 +每日生理需要量4.5 g。第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年10期2014-04-05

  • 急診低鈉血癥176例臨床分析
    低鈉血癥后即給予補鈉治療,補鈉劑型及途徑根據缺鈉程度而定。補鈉量(mmol/L)=[142-實測血清鈉(mmol/L)]×體重(kg)×0.2[1],根據病情先給計算量的1/3~1/2(第1天),然后再根據復查血鈉結果予以補充。濃度在0.9%~3%內調整,對重度低鈉血癥且伴有意識障礙者應用3%氯化鈉,重度低鈉者不伴意識障礙者應用3%氯化鈉溶液100~250 ml/d及0.9%氯化鈉溶液經靜脈交替補充,中度低鈉者僅給予0.9%氯化鈉溶液靜脈補充,輕度低鈉者則

    海南醫學 2014年19期2014-04-01

  • 心臟瓣膜置換術后低鈉血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2.5 未及時補鈉 醫務人員對低鈉血癥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未及時補鈉。術后早期,護士往往側重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意識、血流動力學、血氧飽和度、尿量等指標,重視血鉀的監測及補鉀,不重視患者疲勞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現。在臨床觀察中,很難觀察出低鈉血癥的早期癥狀,其具有較強的隱匿性,大多數的情況是對患者進行常規血生化檢查中發現[5]。即使出現輕度低鈉血癥,也認為無須特別處理。本組術后發生低鈉血癥患者中,3例入院時只存在輕度低鈉血癥,醫師未予補鈉醫囑,護士也只是

    護理學報 2014年4期2014-03-31

  • 鞍區腫瘤術后腦性鹽耗綜合征的觀察和護理
    為原則進行補液、補鈉,重點觀察患者精神狀態及意識情況,監測血鈉、尿鈉、中心靜脈壓、尿量、尿比重及生命體征等情況。12例患者經過3~4周的治療,血鈉、尿鈉、尿量恢復正常;2例患者血鈉仍低于正常,但神志清楚,一般情況良好。隨訪6個月恢復至正常。腦性鹽耗綜合征;鞍區;腫瘤;護理Abstract: 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14 cases of sellar tumors with cerebral salt wasting

    浙江醫學教育 2014年5期2014-02-05

  • 重型顱腦損傷合并低鈉血癥的診治
    低鈉血癥患者經過補鈉及糾正低鈉血癥的原因后,45例患者在10~16d內血鈉得到糾正;7例患者治療無效死亡,其中因原發腦干損傷死亡4例(并發嚴重顱內感染死亡1例),合并呼吸衰竭死亡2例,合并心力衰竭死亡1例;8例轉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隨訪無效。討論目前臨床研究已發現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出現低鈉血癥的最主要原因包括抗利尿激素異常分泌綜合征(SIADH)、腦鹽耗綜合征(CSWS)以及尿崩癥(DI)。其中SIADH 的診斷標準[1]:血鈉<130mmol/L;血漿滲透

    中國民間療法 2014年8期2014-01-24

  • 腦出血合并低鈉血癥臨床分析
    血癥患者, 具體補鈉量按每日新喪失鈉量加上機體缺鈉量1/2~2/3, 對非低鈉者進行常規治療[1]。補鈉途徑為消化道或靜脈滴注, 注意同時監測患者的血鈉、血氯、血漿滲透壓及臨床表現等。2 結果入院后血鈉始終正常70例, 30例低鈉血癥患者中, 入院時血鈉低于正常為16例, 入院后7~14 d出血低鈉血癥14例, 經補鈉1周后正常者為25例, 有5例患者經補鈉后仍持續偏低, 占低鈉血癥17%, 其中重度死亡2例, 輕度3例。3 討論低鈉血癥是腦出血常見并發癥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20期2014-01-23

  • 腦外傷并腦性耗鹽綜合征36例臨床分析
    SWS后立即予以補鈉、補液治療,先根據公式計算出所需要補充的總鈉量(mmol):[血鈉正常值142(mmol/L)]-[血鈉測得值(mmol/L)]×體質量(kg)×0.6(女性為0.5),第1天補約2/3鈉缺失量和日需要量4.5g,其中缺失量以3%氯化鈉(或1.5%氯化鈉)補充,24h內分2~3次滴完,剩余部分用等滲液補充,第2天開始根據鈉缺失量足量補鈉。在補鈉的同時還要根據尿量充分補充丟失的液體,如每小時尿量超過200mL時可加用垂體后葉素。如果患者的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年6期2014-01-23

  • 失代償期肝硬化并發低鈉血癥患者補鈉方法探討
    療基礎上給予靜脈補鈉,兩組補鈉方法如下:治療組給予1.57%氯化鈉溶液270ml(10%氯化鈉溶液20ml加入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治療5天;對照組給予3%氯化鈉溶液(10%氯化鈉與生理鹽水配制而成)12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治療3天。所有患者每日補液量750ml~900ml,平均為 850±62.3ml,除補鈉液體外,其他補液均用葡萄糖溶液。三、觀察指標 采用HITACHI 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試劑檢測血清鈉,使用 H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3年4期2013-09-20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的治療體會
    腸充血,食欲差,補鈉又有一定困難,常常并發低鈉血癥。低鈉血癥可以進一步加重心衰,形成惡性循環。筆者在臨床中對心衰頑固性水腫并低鈉血癥的患者適當補充氯化鈉,在糾正低鈉血癥的同時綜合抗心衰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收治的心衰頑固性水腫并低鈉血癥85例,男50例,女35例,年齡52~78歲,平均65.5歲,心衰的發生時間為6個月~5年。其中缺血性心臟病3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7例,肺源性心臟病16例,風濕性心

    吉林醫學 2013年30期2013-09-14

  • 顱腦損傷術后并發腦性耗鈉綜合征的觀察及護理
    低鈉血癥行有效的補鈉治療,補鈉治療后5~8 d低鈉血癥得到糾正,治療一段時間后15例CSWS均治愈,無因低鈉血癥和補鈉過快導致死亡的病例。3 觀察與護理3.1 精神和意識狀態改變:護士應對患者的原發病病史、CT或MRI檢查結果、手術部位、入路、血鈉、鉀、氯的濃度進行深入、詳細的了解,方便進行對比觀察。對患者還需進行充分、仔細的評估,在了解病情的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周密的護理措施。護士對患者的病情要進行嚴密地觀察,注意與原發病的癥狀鑒別開來,從病情的細微變

    吉林醫學 2013年29期2013-08-15

  • 頸脊髓損傷并發低鈉血癥的護理
    .5 掌握限水、補鈉治療原則 嚴重低鈉時給予高滲鹽水靜脈滴注或食鹽膠囊口服,同時使用速尿或甘露醇利尿。水攝入量限制在1000~1500 ml/d。嚴重低鈉時則應補鈉治療,補鈉時要嚴格掌握補鈉速度,血Na+濃度升高的速度不宜超過8 mmol/L·d。補鈉的劑量及速度不宜過大、過快,否則就有發生腦橋脫髓鞘的危險。對于急性癥狀性低鈉血癥的患者,開始宜快速提高血鈉濃度至癥狀改善,但不需徹底糾正。當癥狀減輕血清Na+濃度已恢復到125 mmol/L以上時,應減緩補鈉

    實用醫藥雜志 2013年8期2013-08-15

  • 急性頸脊髓損傷并發低鈉血癥的早期治療(附326 例報告)
    驗血鈉值調整首日補鈉量,隨后每日檢驗血鈉值調整當日NaCl 補充量,直至連續測得血鈉值正常后2~3 d,力求早期快速糾正低鈉血癥,并避免反復。本組病例入院血鈉值正常及輕度低鈉血癥者,給予補充每日NaCl 正常攝入量,約6 g;對于中度低鈉血癥者,除每日給予日常攝入量,首日另加公式計算量的一半,次日再補公式計算量的剩余一半,以2%~3%的NaCl 溶液靜脈滴注,并根據監測血鈉值隨時根據公式計算、調整補鈉量,至血鈉值正常后每日以正常攝入量的1.5 倍維持;重度

    脊柱外科雜志 2013年2期2013-02-19

  • 老年肺源性心臟病并低鈉血癥41例分析
    時,輕癥患者口服補鈉為主,中重癥患者予輸 3% 氯化鈉溶液及等滲鹽水。經過治療,29 例癥狀好轉,血鈉接近正常,12 例死亡。結論 肺心病的低鈉血癥發生率高,臨床表現多樣,易誤診,病死率高。治療上應和肺心病的其他并發癥同步進行,及早發現并及時糾正低鈉血癥,以提高療效,降低病死率。老年人;慢性肺源性心臟??;低鈉血癥1 資料與方法1.1 病例選擇本組病例為我院2004年1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老年肺心病患者,從中篩選出并發低鈉血癥的病例41例。本組41例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7期2013-01-24

  • 27例重癥腦血管病伴發腦耗鹽綜合征臨床分析
    高;(4)補水、補鈉后病情好轉;(5)腎臟、甲狀腺、腎上腺的功能正常;(6)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低鈉血癥,如水腫和利尿治療。1.3 治療方法 一經確診為CSWS的患者,立即調整治療方案,每天嚴密監測中心靜脈壓、血鈉、尿鈉,準確記錄24h出入量,予以補鈉、補液治療,先根據公式計算出所需要補充的總鈉量=[血鈉正常值142mmol/L-實際血鈉測得值]×體質量(kg)×0.6(女性為0.5)[2],第1天補約2/3鈉缺失量和日需要量4.5g,其中鈉缺失量以3%氯化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3年13期2013-01-22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的療效觀察
    輕度患者需以口服補鈉為主,日常飲食中也需加強鈉鹽的補充,利尿劑的補充可以暫停,且血鈉應維持在121~130mmol/L;缺鈉性低鈉血癥重度患者,需要進行高滲鹽水3%的補充量,血鈉維持在115~120mmol/L;血鈉<115mmol/L時,患者會產生反應遲鈍、意識迷糊淡漠等精神神經癥狀,應及時補充高滲氯化鈉溶液,補充氯化鈉量 (g)按公式:〔(142mmol/L-實測血鈉值) ×0.2×體質量 (kg)〕/17計算,第1天給予計算量的1/4~1/3,剩余量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2年9期2012-04-23

  • 兒童顱咽管瘤術后鈉代謝紊亂31例的護理
    脈壓下降,治療以補鈉、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為主,注意補鈉的濃度<3%,且滴速不宜過快,一般以20~40gtt/min為宜,因大量快速補鈉鹽,可引起神經細胞脫水,甚至神經鞘出現脫髓鞘變化,使部分已恢復功能的神經細胞又喪失功能。SIADH是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對血漿滲透壓不敏感或下丘腦—垂體軸喪失低滲血容量的反饋抑制而異常興奮,導致下丘腦過度釋放抗利尿激素從而增加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最終導致水的排泄障礙、血液稀釋,形成高血容量性低鈉血癥,而體內并非真正缺鈉[5

    護理與康復 2012年4期2012-04-08

  • 重型顱腦損傷合并低鈉血癥115例臨床分析
    補鹽、補水治療。補鈉量可參考公式:補鈉量(mmol/L)=(血清鈉正常值143 mmol/L-血清鈉測得值)×體重(Kg)×0.6(女性0.5),并加上每日生理量,補鈉速度24 h<10~12 mmol/L,48 h<18 mmol/L[3-4]??估蚣に禺惓7置诰C合征行限水治療,每日液體攝入量800~1 000 mL,如果血鈉<120 mmol/L,行限水利尿補鹽治療。2 結果42例1周內糾正,29例2周內糾正,11例3周內糾正,5例4周內糾正,28例

    中國醫藥科學 2012年17期2012-01-29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146例治療體會
    量4.5g/d為補鈉總量,當天先補總量的1/2或2/3,直到血鈉恢復正常。②中度慢性缺鈉(血鈉110~120mmol/L),無明顯意識改變者,亦采用上述輕度缺鈉治療方法。2~3d后血鈉仍達不到120mmol/L者,并且出現表情淡漠,意識模糊者,或者是急性失鈉(48h內血鈉濃度迅速下降至130mmol/L以下,有神經精神癥狀者),先給予3%的高滲鹽水靜滴,給的量據公式:給氯化鈉量(g)=(142mmol/L-實測血清鈉值)×0.2×體質量(kg)/17,第一

    中國醫藥指南 2012年17期2012-01-24

  • 重型顱腦損傷并發低鈉血癥診治分析
    ,同時進行胃腸道補鈉治療,患者一旦癥狀恢復或者改善進行限水治療。因腦耗鹽綜合征引起的低鈉血癥患者首先持續性進行補鈉治療以增加患者血容量,同時給予激素治療,保持患者鈉鹽在機體中的正常代謝[1]。在治療過程中要時刻監測患者血鈉、24h尿鈉、尿量以及血細胞比容等指標的變化。2 結果本研究58例低鈉血癥患者經過補鈉治療后,50患者在4~15d內血鈉得到糾正,8例患者治療無效死亡,其中4例患者為重癥低鈉血癥,2例患者為中度低血鈉癥患者,1例患者出現了肺部嚴重感染以及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年4期2012-01-23

  • 關于腦出血并發低血鈉癥的臨床診斷治療分析
    輸液量,保證每日補鈉50~70mmol/L,補鉀40~50mmol/L。積極治療各種并發癥。2 結果27例腦出血患者中低鈉血癥出現的時間為7~11d,平均9.2d,經及時診療,其中21例好轉治愈的時間在12~17d,平均15.1d;其余有4例自動出院,2例臨床死亡,治愈好轉率僅為77.78%。3 討論腦出血合并低鈉血癥排除心腎功能不全、利尿脫水等干預因素外,主要有2種原因: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nate anti

    中國衛生產業 2011年35期2011-08-15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發低鈉血癥的護理
    -控制感染-科學補鈉-對癥處理?;颊呓^對臥床休息,持續低流量吸氧,嚴密觀察,精心護理,限制液體滴速,做好健康教育。1.4 轉歸 38例患者中31例臨床治愈,6例好轉出院,1例死亡。2 護理2.1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由于老年人基礎疾病較多,嚴重心力衰竭時因心排血量不足,常伴有乏力、納差、惡心、嘔吐等癥狀[3],因此低鈉血癥的癥狀易被基礎疾病的癥狀所掩蓋,需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如果患者在入院時有與原發疾病癥狀嚴重程度不符的上述癥狀時,要警惕低鈉血癥的發生,在治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年18期2011-08-15

  • 腦出血并低鈉血癥臨床診治分析
    癥,我們采用口服補鈉和靜脈輸注補鈉兩種方式對患者進行補鈉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總結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198例腦出血患者。其中女性76例,男性122例,年齡從21~69歲,平均年齡為56.4歲,本組患者的出血腦原因為:43例為高血壓腦出血,27例為糖尿病腦出血,13例為偏頭痛腦出血,15例為外傷性腦出血。頭顱CT檢查結果顯示:35例患者有丘腦血腫,21例患者丘腦血腫破并浸入腦室;25例患者

    中國醫藥指南 2011年33期2011-08-06

  • 中樞性低鈉血癥的診治體會
    頑固性低鈉,應用補鈉公式補充血鈉,血鈉較長時間得不到糾正或出現越補越低,并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其中精神萎靡、煩躁、嗜睡16例,精神異常、意識改變 12例,惡心、嘔吐、腹痛18例,驚厥、抽搐15例。1.3 輔助檢查鑒于本院條件所限,主要對血鈉、24 h尿鈉、中心靜脈壓、全身水腫情況進行檢測。血鈉監測:每日抽血1~2次,本研究患者血鈉值區間為115~130 mmol/L;24 h尿鈉監測:區間為386~892 mmol,均高于正常值。中心靜脈壓監測:26例中心

    中國醫藥導報 2011年26期2011-02-21

  • 腦室引流術后化膿性腦室炎繼發腦性耗鹽綜合征(附9例報告)
    。并提出一種結合補鈉量和治療后血鈉水平變化來推測是否存在腎臟異常排鈉和計算每天腎臟異常排鈉量的方法。結果 患者均在發生腦室炎后1~2 d出現腦性耗鹽綜合征。經過治療,6例治愈,3例死亡。結論 腦室引流術后化膿性腦室炎極易引起腦性耗鹽綜合征,導致病情加重,嚴重影響預后;補鈉治療應以每天腎臟排鈉量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撔阅X室炎 腦性耗鹽綜合征 腦室腹腔分流術 腦室外引流術 補鈉治療化膿性腦室炎是腦室腹腔分流術和腦室外引流術后最為嚴重的并發癥,病死率極高[1-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1年6期2011-02-10

  • 顱腦損傷并發低鈉血癥 48例診治體會
    內補給的方法進行補鈉。補鈉量根據缺鈉程度決定,其計算公式為:補鈉量(mmol/L)=(血清鈉正常值-血清鈉測得值)×體質量(kg)×0.6(女性 0.5)÷ 17。當天補充鈉鹽量的一半,1g鈉鹽內含 17mmol的鈉離子。經上述方法治療后,48例中 45例在病程第 3~ 28d內血清鈉恢復正常,低血鈉癥狀緩解,僅 3例因原發病較重而死亡。討 論低鈉血癥是顱腦外傷后常見的并發癥,嚴重低血鈉或血鈉下降過快時可引起神經-肌興奮、腦水腫、肌肉抽動或痙攣、惡心、嘔吐

    陜西醫學雜志 2010年9期2010-04-13

  • 鼻咽癌放療中并發低血鈉癥的原因與護理
    及利尿劑的使用,補鈉的同時每2小時監測1次血電解質含量,根據血鈉含量隨時調整輸入量。2.3 口腔黏膜反應的護理 鼻咽癌放療期間常出現的放射反應是口腔黏膜反應,表現為口腔潰瘍、疼痛、感染,嚴重影響患者進食,為此放療前應常規潔齒,拔除齲齒,積極治療隱性感染灶。每日飯后及睡前用鹽水含漱,保持口腔清潔;嚴重者應據口腔所測pH值選擇合適的漱口液,并用雙料喉風散、金因肽局部噴喉。必要時行分泌物細菌培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促進口腔黏膜愈合藥物。2.4 心理護理 鼻咽癌患者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0年1期2010-04-12

  • 41例創傷性頸髓損傷患者早期低鈉血癥的護理
    的患者未進行靜脈補鈉,血鈉逐漸恢復正常。血鈉<130mmol/L給予靜脈補充鈉8~12g/d。18例頸髓損傷嚴重,全癱伴中樞性高熱,體溫高達39℃~40℃,靜脈補液量3000~5000ml/d,靜脈補鈉12.5~20.0g/d,同時間斷靜脈輸血漿200ml/3d,2 預防及護理2.1 嚴密觀察 應仔細、認真觀察病情,發現患者倦怠、淡漠、惡心、嘔吐、血壓下降,應高度懷疑低鈉血癥,及時監測,早期診斷。2.2 及時檢測 頸髓損傷患者入院后立即進行血液和尿的檢測,

    當代醫學 2010年24期2010-04-04

  • 顱內出血后合并低鈉血癥的病情觀察與護理
    輸液量,保證每日補鈉 50~70 mmol/L,補鉀 40~50 mmol/L及糖類13.5~18.0 g;脫水劑不使用甘露醇、速尿等高滲性利尿劑,為維持膠體滲透壓,第1~7天輸20%人體白蛋白50~100ml/d。1.3 血鈉、尿鈉的測定采用美國Easy/rte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第1~14天每日測血鈉值,計算鈉平衡,血鈉<135 mmol/L為低鈉血癥,血鈉<120 mmol/L為重癥低鈉血癥。2 結果100例患者中,26例(26%)出現低鈉血癥。其

    中國醫藥導報 2010年12期2010-02-17

  • 腦橋中央髓鞘溶解癥臨床分析
    /L),立即給予補鈉、激素、補糖、升壓等治療,48h后出現煩躁繼而昏迷,四肢肌力一級,雙巴氏征陽性。呼吸不穩,頭顱MRA可見腦橋基底部蝙蝠翅膀樣長T1長T2影。逐漸出現呼吸衰竭死亡。病例267歲女性,突發頭暈、嘔吐、腹瀉3d入住省級醫院,血鈉107mmol/L,頭顱MRI及MRA未見異常。自行轉入我院,給予補鈉治療后6h出現吞咽障礙、構音障礙,四肢肌力下降為一級,雙巴氏征陽性,很快意識障礙、眼球分離,頭顱CT查未見異常。次日因呼吸衰竭死亡。病例337歲男性

    中國醫藥指南 2010年15期2010-02-10

  • 腦出血所致低鈉血癥74例臨床分析
    mmol/L,因補鈉速度過快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改變[6]。同時需隨補隨測血鈉濃度,以免矯枉過正.SIADS患者的治療主要是迅速減少補液量,嚴格限水,輕癥患者可恢復,重癥患者需同時補鈉及利尿 ,在補充鹽水時予以速尿針20~40mg靜推,1~2次/d,應據尿量及血鈉情況調整。由于速尿能稀釋尿鈉,作用強而迅速,因此是治療SIADH的首選藥物之一,但須注意其引起的低鉀及其他電解質的紊亂,應予以防治??R西平因能刺激ADH的釋放,應避免使用。如低鈉血癥為CSW

    中國醫藥指南 2010年14期2010-02-10

  • 老年低鈉血癥74例臨床分析
    釋型低鈉血癥限水補鈉,鈉丟失型低鈉血癥補鈉補水。補鈉公式:缺鈉的補鈉量(mmol)=[血鈉正常值(mmol/L)-血鈉測定值(mmol/L)]×體重(kg)×0.6(女性0.5)(體液總量);補鈉量(mmol)=[血鈉正常值(mmol/L)-血鈉測定值(mmol/L)]×體重(kg)×0.2(細胞外液量)。每日給予計算所得缺鈉量的1/3~1/2為宜,監測血鈉變化。重癥低鈉血癥(血鈉預后經積極治療,3例嚴重基礎疾病低鈉血癥和3例晚期惡性腫瘤病例死亡,68例血

    中國社區醫師 2009年9期2009-06-08

  • 顱腦損傷后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診治體會
    先按真性失鹽常規補鈉治療,2~3 d后血鈉不回升或繼續降低,補鈉量與失鈉量相當,考慮為SIADH,改為限水、限鈉治療。結果:11例顱腦損傷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均具有以下臨床特點:低鈉血癥、低血漿滲透壓、尿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之比>1。治愈10例,死亡 1例。結論:顱腦損傷并發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的發病機制與治療措施不同于低鈉血癥 ,早期診治能降低顱腦損傷患者的病殘率和死亡率。[關鍵詞] 顱腦損傷;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低鈉血癥[中圖分類號]

    中國醫藥導報 2009年7期2009-04-2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