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陶統

  •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部斜坡區中下奧陶統古巖溶洞穴發育特征
    地塔河油田中下奧陶統發育巖溶縫洞型儲集體,其油氣資源豐富[1-2]。前人針對塔河油田中下奧陶統古巖溶的研究成果豐碩,主要體現在:(1)厘清了中下奧陶統之上不同地層覆蓋區的主要古巖溶期次,即塔河南部上奧陶統覆蓋區主要為加里東中期Ⅰ幕和Ⅱ幕古巖溶作用,志留系覆蓋區為加里東中期Ⅲ幕古巖溶作用,泥盆系—石炭系覆蓋區主要為海西早期古巖溶作用[3-6];(2)基于古巖溶的主要控制因素和縫洞發育機制研究,提出了塔河剝蝕區非承壓循環條件下的巖溶分帶洞穴發育模式以及上奧陶統

    石油實驗地質 2022年6期2022-12-07

  • 東天山隧道構造研究
    區所處為上-中奧陶統(O2-3t)塔水組地層、侵入巖組成北西向韌性剪切帶,發育沿剪切面理走向的韌脆性斷層和緊閉褶皺。恰干布拉克組地段為一寬緩向斜,變質變形作用微弱,火山噴發巖帶和火山機構發育。整體呈剛性塊斷變形,斷裂方向較雜亂。該構造單元較重要的構造形跡為恰干布拉克向斜和韌性剪切帶(見圖1)。圖1 區域構造綱要圖2 斷層特征通過1∶2000 地質剖面測量,F1 斷層兩側出露地層主要為中-上奧陶統(O2-3t)塔水組砂質板巖、千枚巖、糜棱巖;中-上奧陶統(O

    新疆有色金屬 2022年5期2022-07-26

  •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奧陶統鷹山組內幕儲層成因機理
    要產層位于中下奧陶統頂面之下150 m范圍內,已經勘探開發了二十余年,對縫洞儲集體的成因機理、分布規律研究較為深入;北部上奧陶統剝蝕區主要為大氣淡水潛流—滲流環境下形成的縫洞儲集體[4-7],南部上奧陶統覆蓋區斷裂的控制作用較強[4,6]。為尋找新的資源接替層系,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河油田西部上奧陶統覆蓋區鷹山組中下部發現大量串珠狀、雜亂反射等地震反射異常,部署的A井在鷹山組上段下亞段獲得工業油氣流[8],證實鷹山組中下部發育規模性縫洞儲集體。巫波等

    石油實驗地質 2021年6期2021-12-20

  • 塔里木盆地寒武-奧陶系烴源巖萘、菲系列化合物單體碳同位素特征
    其中寒武系-下奧陶統烴源巖的碳同位素為?38.2‰ ~ ?17.4‰, 平均為?26.8‰; 其中ML1-1、ML1-2兩個樣品的碳同位素為?36.8‰ ~ ?17.4‰, 平均為?25.7‰; 中-上奧陶統烴源巖為?47.5‰ ~ ?20.3‰, 平均?30.6‰。結果表明, 萘系列和菲系列化合物整體上表現為寒武系-下奧陶統烴源巖富集13C, 而中-上奧陶統烴源巖更富集12C; 在受到異常高溫作用或過成熟度階段, 成熟度可能對芳烴的分子碳同位素產生較大影

    地球化學 2021年3期2021-09-15

  •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TH12402井區中下奧陶統古巖溶洞穴發育模式*
    ,塔河油田中下奧陶統巖溶縫洞型儲集體是最典型實例之一(翟曉先和云露,2008)。塔河油田中下奧陶統古巖溶儲集層在空間上具有高度的非均質性結構,主要表現為: (1)以塔河上奧陶統尖滅線為界,尖滅線以北為裸露型巖溶區,巖溶儲集層以大型巖溶管道為主(李源等,2016),尖滅線以南為埋藏型巖溶區,巖溶儲集層以NNW和NNE向走滑斷裂控制的不連續性巖溶洞穴為主(周文等,2011;韓長城等,2016;魯新便等,2018;商曉飛等,2020),部分學者分別稱之為“層控型

    古地理學報 2021年4期2021-07-21

  •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區古生界壘-扭疊合復合斷層-裂縫體模型
    于上寒武統—下奧陶統臺地邊緣相帶的鼻狀隆起,面積約為6 100 km2。圖1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區構造位置(a,b)及上奧陶統底面斷層分布(c)Fig.1 Location of the Gucheng area (a,b),and distribution of faults on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Ordovician(c),Tarim Basin古城低凸起為向北西傾的下古生界大型寬緩鼻狀構造,包括南、北兩個部分。南部受車爾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21年3期2021-06-29

  • 塔里木盆地中部走滑斷裂系統分布格局及其成因
    北隆起東部受下奧陶統—寒武系近南北向臺緣造成的巖性相變影響,走滑斷裂方向也發生變化,由對稱“X”形漸變為與下奧陶統—寒武系臺緣發育方向相似的近南北走向(圖2)。按照斷裂的延伸長度、活動強度、活動期次等劃分出Ⅰ級走滑斷層17 條(FⅠ1 ~FⅠ17)、Ⅱ級走滑斷層24 條(FⅡ1 ~FⅡ24)。剖面特征以較為典型的哈拉哈塘地區為例(圖3),走滑斷裂在地震剖面上表現高角度近垂直斷面,向下斷至基底,在中奧陶統頂部呈花狀撒開,垂向上多期活動造成的多個花狀構造縱向疊

    天然氣工業 2021年3期2021-04-10

  • 順北5號走滑斷裂帶縱向分層結構及其油氣地質意義
    層主要分布于中奧陶統碳酸鹽巖內,儲集空間以裂縫-洞穴型為主,儲集體平面上沿走滑斷裂分布[2]。順托果勒低隆起內發育大量的走滑斷裂,走滑斷裂大多切穿寒武系膏鹽巖層,在奧陶系內形成花狀構造,控制了中奧陶統斷溶體油氣藏的分布[1,3-5]。順北5號走滑斷裂帶是順托果勒低隆起內活動規模最大的走滑斷裂帶,南北貫穿了沙雅隆起、順托果勒低隆起和卡塔克隆起,控制了走滑斷裂帶的分區特征[1,3-5]。順北5 號走滑斷裂帶平面延伸長度近200 km,斷裂帶以東為北東—南西向走

    新疆石油地質 2021年2期2021-03-26

  • 四川地區中奧陶統湄潭組地質礦產結構地球化學特征及分布情況
    源。四川盆地下奧陶統湄潭組泥頁巖在四川盆地內分布較為廣泛,其蘊含的以及埋藏厚度較大,具有很高的勘探價值[2]。近年來,馬深1 井在湄潭組鉆遇29 米黑色烴源巖,平均有機碳含量達1.35%,川北和川東南地區的野研究區域內,在外剖面也發現了礦產地質結構儲層,展示了四川盆地奧陶系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然而四川盆地對奧陶系除五峰組外的烴源巖的研究基礎十分薄弱,對奧陶系內部各層段沉積特征及沉積模式認識分歧嚴重,以及對奧陶系自身除五峰組外是否具有勘查潛力認識不足。本文通

    中國金屬通報 2020年21期2021-01-04

  • 多期活動古隆起復合疊加過程解析 ——以塔里木盆地輪南古隆起為例*
    以寒武系-中下奧陶統碳酸鹽巖為主體、高點位于LX4-LN1井周緣、北東向展布的前中生界隆起(圖1)。輪南古隆起地層發育較為齊全,自下而上沉積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圖2),其中震旦系至奧陶系為海相碳酸鹽巖沉積,志留系-泥盆系為海相碎屑巖沉積,石炭系至二疊系為海陸交互相沉積,中新生界為陸相沉積(賈承造, 1999; 韓劍發等, 2006)。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三疊系是研究區主

    巖石學報 2020年11期2020-12-24

  • 塔中區域地質特征及鷹山組勘探概況
    )塔中地區中下奧陶統鷹山組是塔中地區重要的產油層,但鷹山組沉積層序的研究還不夠精細,儲層尤其是巖溶儲層的形成機制、分布范圍以及控制因素還不明確。通過對塔中中西部地區鷹山組層序地層、巖相以及沉積相的研究,揭示研究區碳酸鹽巖層序及沉積演化規律,建立研究區井震體相結合的高精度層序格架和沉積演化模型,為指導生產區現場地質跟蹤、提高鷹山組水平井儲層的鉆遇率與成功率、實現建產區的高效開發提供理論參考。塔里木盆地; 塔中地區; 奧陶系地質特征; 油氣勘探從全球構造格局來

    遼寧化工 2020年11期2020-12-04

  • 安徽南陵縣呂山金礦地質特征初步研究
    地層主要有:下奧陶統侖山組(O1l)灰巖、白云巖,下奧陶統紅花園組(O1h)灰巖,下奧陶統紫臺、牯牛潭組(O1z+g)泥質灰巖、生物碎屑灰巖;中奧陶統寶塔組(O2b)瘤狀灰巖、龜裂紋灰巖;上奧陶統湯頭組(O3t)泥巖夾瘤狀泥質灰巖,上奧陶統五峰組(O3w)硅質炭質頁巖。2.2 礦區構造礦區位于北貢背斜北東傾沒端。該背斜軸向45°~50°,核部由下奧陶統紅花園組、牯牛潭組及紫臺組地層組成,兩翼主要為下志留統高家邊組地層,地層北西翼傾向330°,傾角45°,南

    世界有色金屬 2020年16期2020-10-30

  • 塔河油田T738井區奧陶系碳酸鹽巖巖溶發育特征及儲層控制因素分析
    38井區位于上奧陶統淺覆蓋區,貫穿型規模斷裂呈“棋盤”式展布,區內發育一間房組、鷹山組兩套大型巖溶縫洞型儲層。前人從鉆井、巖心、成像測井及地震屬性等角度對井區的儲層發育類型、成因機制進行分析,認為儲層表現出明顯的層控性,巖溶和斷裂對儲層發育具有重要影響[1],但關于儲層的發育特征及控制因素方面缺少詳細的論述。同時,隨著開發的深入,井區面臨產量遞減、井間產能差異大、措施增油效果差等一系列問題,表明對井區儲層結構特征及控制因素的認識仍不夠清晰。研究表明,古地貌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20年4期2020-08-24

  • 新疆柯坪地區一間房重晶石礦地球化學特征及前景分析
    地層大面積為下奧陶統丘里塔格組,西北部小范圍分布中—上奧陶統(圖2)。丘里塔格組巖性主要為灰白色中厚層白云質灰巖,上段為深灰色中厚層白云質灰巖、薄層灰巖,其中上段的白云質灰巖及灰巖層為礦床主要含礦地層,該段也是礦體的主要賦礦層位。西北部分布中—上奧陶統薩爾干組、坎嶺組、其浪組及印干組,主要為薄層細碎屑巖、泥灰巖及灰巖。礦區在構造上屬于柯坪塔格逆沖斷層的上盤部位,與北部傾向北西不同,礦區所處位置地層產狀相對平緩或略向南傾,相當于逆沖斷層上盤的牽引褶皺位置。礦

    礦產與地質 2020年2期2020-07-15

  • 順北地區中-下奧陶統英安巖特征及地質意義
    近期,在中-下奧陶統鷹山組底部發現有英安巖,該井段硅質含量異常,掉塊頻繁,嚴重影響鉆井工程進度,而先前文獻[2]僅有塔里木盆地東河12井相當層位有玄武巖發現的報道。 圖1 研究區構造區劃及位置圖早期的研究表明,火山巖在油氣成藏早期,火山活動熱源有利于有機物轉化為烴類,并為油氣運移提供動力[3]。在油氣運移過程中,火成巖可以作為儲集層,在有利蓋層-圈閉配合下,形成大油氣田[4]。英安巖是一種中酸性噴出巖,SiO2質量分數一般大于53%,在碳酸鹽巖儲集層中與英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9年11期2019-11-19

  •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南坡油氣勘探領域
    揭示;而以中上奧陶統灰泥丘為代表的烴源巖(Z2、Z41、YB9等井),其有機碳含量(TOC)普遍較低(本文通過分析中下寒武統沉積環境與烴源巖TOC的關系,利用最近新鉆井中上奧陶統地化分析成果,分析塔中南坡烴源巖的生烴潛力,解剖塔中隆起3個勘探領域油氣成藏富集主控因素以及南坡部分鉆井失利原因,提出南坡下步油氣勘探方向。1 地質概況2 塔中南坡生烴潛力2.1 中下寒武統生烴條件圖1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構造位置示意及周緣地區斷裂系統表1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及鄰區

    石油實驗地質 2019年5期2019-11-13

  • 塔里木盆地下奧陶統與上覆地層間的不整合
    )塔里木盆地下奧陶統鷹山組與其上覆地層間的不整合,是盆地中奧陶系內最重要的不整合,遍及整個盆地,缺失地層較多,不整合面下伏的鷹山組是塔里木盆地古生界下部最主要的油氣勘探目的層。在柯坪和巴楚露頭剖面,中—下奧陶統上丘里塔格群劃分為蓬萊壩組、鷹山組和大灣溝組(或一間房組);庫魯克塔格露頭剖面中—下奧陶統稱巷古勒塔格組,為斜坡相灰巖和泥灰巖(表1)。鉆井揭示,塔里木盆地覆蓋區上丘里塔格群屬臺地相大套碳酸鹽巖。鷹山組廣泛發現于覆蓋區輪南、英買力和塔中—巴楚地層小區

    新疆石油地質 2018年5期2018-10-11

  • 塔里木盆地塘古巴斯坳陷北東向斷裂帶特征、成因及石油地質意義
    田,證實中-下奧陶統斷溶體儲層規模及有效性與NE向走滑斷裂帶密切相關[1-2];盆地南部的麥蓋提-塘古巴斯地區主要尋找奧陶系巖溶縫洞型油氣藏,與NE向斷裂帶相關部署的近20口探井,僅發現了YB1和LS2兩個中小型油氣藏,YB3,YD4和TZ3等井見到油跡顯示,而Z3,TB2,TN1,TC1,YB2和YB7等井僅見到熒光或氣測異常等弱顯示,表明盆地南部NE向斷裂帶上油氣成藏條件差異較大[3-4]。因此,盆地南部NE向斷裂帶的特征研究對于該區的油氣勘探有重要意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8年5期2018-09-17

  • 塔里木盆地順托果勒低隆起一間房組分布及地質意義
    井中獲得了中下奧陶統牙形石化石,為奧陶系地層的研究提供了資料支撐。本文基于對測錄井、生物地層、同位素地層學和地震等多種資料的綜合分析,總結順托果勒低隆起一間房組地層發育特征,通過連井地層劃分對比、地震剖面標定與追蹤解釋以及參考鄰區的研究成果[5-7,10-11],探討一間房組地層分布,以期為該區奧陶系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1 區域地質概況順托果勒低隆起北接沙雅隆起,南與卡塔克隆起、古城墟隆起相連,東西方向處于滿加爾、阿瓦提2大坳陷之間的低梁部位(圖1)。順

    石油實驗地質 2018年3期2018-06-20

  •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大佘太奧陶紀地層層序及沉積相分析
    紀地層歸于中下奧陶統(O1-2),20世紀90年代初1∶5萬區域地質調查時,稱下奧陶統山黑拉組(O1S)、中奧陶統二哈公組(O2e)。通過系統剖面的測制,建立了此二組的地層層序,確定了地層厚度、巖性組合等,并對沉積相進行了分析。關鍵詞:奧陶紀;地層;山黑拉組;二哈公組;烏蘭胡洞組;沉積相1.引言1972年內蒙古區測一隊開展1∶20萬K-49-26佘太鎮幅區調將平行不整合于拴馬樁組之下的一套灰巖劃為中下奧陶統。所測拴馬樁剖面分為3層,由老到新:(1)厚層灰巖

    西部資源 2017年6期2018-02-25

  • 中國南方地區奧陶系熱液-巖溶改造型白云巖儲層發育機理 ——以黔中地區下奧陶統為例
    —以黔中地區下奧陶統為例劉子豪1,朱東亞2,吳勝和1,張殿偉2,張榮強2,周末1(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2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以黔中地區下奧陶統為例,通過野外剖面觀測、實驗分析等工作,揭示了白云巖的熱液-巖溶改造特征,并探討了其發育機理。研究區下奧陶統紅花園組和桐梓組以白云巖為主,在白云巖構造裂縫和溶蝕孔洞中見白云石、方解石、瀝青的充填,具有典型的斑馬紋狀構造。充填白云石為粗晶粒狀的鞍形白云石,具有彎曲晶面和波狀消光的特征,陰極發光呈

    海相油氣地質 2017年2期2017-06-06

  • 內蒙古烏海市石灰巖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礦層賦存于下奧陶統馬家溝組二巖段(O1m2)地層中,礦體(層)總體呈緩傾斜的單斜厚層狀產出,礦層厚度穩定,礦石質量較好,礦石工業類型為水泥用石灰巖礦石。下奧陶統馬家溝組(O1m)地層是尋找水泥用石灰巖礦的有利層位。水泥用石灰巖礦;地質特征;找礦標志;烏海市1 區域地質概況本區所處大地構造單元為華北地臺(Ⅰ)、鄂爾多斯西緣拗陷(Ⅰ3)的桌子山褶斷束(Ⅰ31)。本區古生代地層區劃屬華北地層大區(Ⅴ)、晉冀魯豫地層區(Ⅴ4)、鄂爾多斯地層分區(Ⅴ44)、賀蘭山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 2017年1期2017-03-27

  • 塔里木盆地中深地區寒武系鹽下白云巖油氣來源及差異聚集
    源于寒武系—下奧陶統烴源巖。中寒武統天然氣δ13C1值為-51.4‰~-44.7‰,干燥系數為0.65~0.78,為原油伴生氣;下寒武統天然氣δ13C1值為-41.4‰~-40.6‰,干燥系數為0.99,為原油裂解氣。塔里木盆地深層存在硫酸鹽熱化學還原反應生成的高含H2S裂解氣的充注,中寒武統儲集層物性差、裂縫網絡體系不發育,故充注程度低,天然氣中H2S含量低(0.003 8%~0.200 0%);下寒武統儲集層物性好、裂縫網絡體系發育,故充注程度高,天然

    石油勘探與開發 2017年1期2017-03-08

  • 哈拉哈塘凹陷原油地球化學特征及油源判識
    來自寒武系—下奧陶統烴源巖,而非中—上奧陶統烴源巖。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奧陶系油藏;地球化學特征;油源對比;伽馬蠟烷有關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海相油源問題的爭論已久,主要存在2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中—上奧陶統是主力烴源巖,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寒武系—下奧陶統是主力烴源巖。文獻[1]通過原油與烴源巖樣品的飽和烴生物標志化合物特征分析,發現中—上奧陶統烴源巖與哈拉哈塘凹陷奧陶系原油對比良好,認為中—上奧陶統為研究區奧陶系原油的烴源巖;文獻[2]通過芳香烴生

    新疆石油地質 2016年6期2016-11-28

  • 蔚縣礦區地下水水化學特征及巖溶水演變規律
    礫巖裂隙水及下奧陶統灰巖巖溶裂隙水的賦存條件。本文重點對地下水水化學開展研究,分析地下水中的主要離子含量和水化學特征,初步探討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巖溶地下水化學組分的演變規律。研究結果表明:礦區第四系砂礫石孔隙水主要陰離子為HCO3-,含量相對較為穩定,陽離子變化幅度均較大;煤系砂礫巖裂隙水中主要離子為K++Na+與HCO3-,含量相對較為穩定;下奧陶統灰巖巖溶裂隙水中主要離子為K++Na+與HCO3-,K++Na+、Ca2+、Mg2+、Cl-、HCO3

    中國煤炭地質 2016年8期2016-11-03

  • 頻率衰減技術在塔河油田10區奧陶系油藏含油氣性預測中的應用
    田10區的中下奧陶統頂面(T47反射波)以下0~20ms、20~40ms、40~60ms的頻率衰減屬性。根據所提取的下奧陶統頂面(T47反射波)不同時窗的頻率衰減屬性,可以看出塔河油田10區整體的衰減系數絕對值較大,含油氣性好的區域在工區中部和工區的東北部,在工區中部沿TK1006-T739呈條帶狀展布。對比不同時窗的頻率衰減屬性,認為在中下奧陶統頂面(T47反射波)以下0~20ms和20~40ms,即風化面表層和風化面以下100m以內的淺層段,高頻率衰減

    西部探礦工程 2016年4期2016-09-15

  • 塔中隆起中深5井與中深1井和烷基分布特征與油源啟示
    與塔中北斜坡下奧陶統巖溶風化殼型凝析氣藏[11?14]。在已確認塔里木盆地臺盆區發育上奧陶統和寒武系-下奧陶統兩套烴源層[15]的基礎上, 對生物標志物和碳同位素的特征分析表明, 除了烴源較為明顯單一的原油外, 塔中原油大部分為混源油[11]。中深5井位于塔中隆起東部潛山區(圖2), 試油過程中在下寒武統吾松格爾組(?1w)6562~6671 m井段有油氣顯示, 產天然氣776~10381 m3/d、原油7.2~ 23.86 m3/d。原油物理性質見表1,

    地球化學 2016年5期2016-06-23

  • 淺談新疆柯坪地區奧陶系層序地層
    下而上分為中下奧陶統上丘里塔格組,中奧陶統大灣溝組,中上奧陶統薩爾干組,上奧陶統坎嶺組、其浪組、印干組和柯坪塔格組下段。2 層序地層研究傳統的層序地層學研究中層序界面的標定對于層序的識別非常重要,但在碳酸鹽巖地層中通常難以找到可以直接識別的物理性層序界面?;诖嗽?,筆者運用露頭層序地層學的工作方法,通過在地層中識別出來的不同沉積旋回類型及其組合特征,對阿克蘇市四石廠、柯坪同古四布隆和柯坪蘇巴什3個奧陶系剖面進行了層序劃分與對比。2.1阿克蘇四石廠剖面柯坪

    地球 2016年7期2016-04-14

  • 塔里木盆地臺盆區構造單元劃分方案
    要目的層中—下奧陶統頂面(對應T74地震反射界面) 的現今構造形態為主,考慮與基底隆起的對應關系,一般保持兩者對應;(2)考慮主要目的層中—下奧陶統的分布邊界和地層明顯相變的界線;(3)考慮同一構造單元演化歷史、變形機制與構造樣式的一致性;(4)考慮控制次級構造單元的主干斷層的性質、規模大小,以及它所控制的構造單元與油氣勘探的相關性;(5)考慮同一構造單元應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成藏條件與控制作用;(6)尊重以往的劃分方案成果,名稱上保持一定的習慣性與連續性。塔

    海相油氣地質 2015年1期2015-11-28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區中奧陶統一間房組分布范圍
    盆地塔中地區中奧陶統一間房組分布范圍章軒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北京 100083)塔里木盆地塔中Ⅲ區奧陶系良里塔格組底部發育一套砂屑一生屑灘相顆?;規r沉積,與原Ⅰ區、Ⅱ區含泥質條帶藻黏結泥晶灰巖的認識有差異.運用目標層位巖心巖屑牙形石古生物分析方法,結合區域性牙形石帶劃分、巖性巖相特征、測井特征、暴露溶蝕特征等,分析該套地層的層位歸屬,明確一間房組地層在塔中地區的存在;結合地震標定與層位追蹤,確定塔中地區一間房組的實際分布范圍與有利油

    東北石油大學學報 2015年5期2015-11-25

  • 麥蓋提斜坡上奧陶統良里塔格組的確認及意義
    )麥蓋提斜坡上奧陶統良里塔格組的確認及意義蔡習堯1,趙麗娜2,李慧莉1,張智禮1,成俊峰2 (1.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北京100083;2.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烏魯木齊830011)對麥蓋提斜坡新鉆井奧陶系巖石地層、生物地層、測井地層及碳氧同位素地層進行深入分析,確認該區發育的上奧陶統良里塔格組與下伏中下奧陶統鷹山組、上覆下志留統依木干他烏組均呈不整合接觸。良里塔格組以灰色、黃灰色、棕灰色泥晶灰巖、砂屑泥晶灰巖、亮晶顆?;規r為主,

    新疆石油地質 2015年3期2015-10-12

  • 哈拉哈塘凹陷奧陶系原油芳烴生物標志物特征及油源
    比表明,中-上奧陶統烴源巖與哈拉哈塘和塔河奧陶系原油對比良好,推測其為本區奧陶系原油的烴源層。母源輸入;沉積環境;成熟度;油-源對比;芳烴;生物標志物;原油;哈拉哈塘凹陷石油中芳烴餾份的組成是成巖作用與后生作用過程中復雜變化的結果[1],故芳烴生物標志物被廣泛用于反映母源輸入[2-3]、沉積環境[4-5]、熱演化程度[6-8]、油油對比[9]和油藏內生物降解影響的研究中[10-11]。哈拉哈塘凹陷位于塔北隆起中部,面積約4 369 km2(圖1)。2006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5年2期2015-05-15

  • 四川盆地都勻運動不整合及其油氣意義
    中和川西地區上奧陶統寶塔組碳酸鹽巖地層上、下存在明顯的角度不整合,而二疊系與志留系之間幾乎不存在角度不整合。由此認為,都勻運動是影響川中古隆起變形的關鍵構造運動,志留紀末的廣西運動在川中乃至整個四川盆地無褶皺作用發生。都勻運動在川西北地區造成了奧陶系寶塔組的暴露溶蝕,與上覆志留系烴源巖構成上生下儲的成藏模式,在川中隆起及周緣造成了褶皺核部和翼部構造裂縫的發育,并加深了震旦系—奧陶系巖溶儲層的發育程度。受此影響,川中隆起周緣志留系覆蓋區發育震旦系—奧陶系巖溶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5年5期2015-03-21

  • 巴楚 — 麥蓋提下古生界不整合特征與油氣的關系
    麥蓋提地區中下奧陶統頂面發育有3個重要的不整合面,即中下奧陶統頂不整合面志留系底不整合面上泥盆統底不整合面(表1),厘定了各層尖滅線(圖1)。這3個不整合面在區內廣泛分布,加里東 — 海西早期三期構造抬升運動使得該地區奧陶系碳酸鹽巖地層造成不同程度的剝蝕和溶蝕,有的地區是三期巖溶疊加區,極大地改善了儲層的物性,對油氣的輸導和儲集有著重要的影響[1-2]。表1 巴楚—麥蓋提地區古生界構造運動期次及界面波組名稱表圖1 巴楚—麥蓋提地區古生界地層尖滅線分布圖1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12-28

  • 西山煤田中奧陶統巖溶發育主控因素分析
    質下伏為巨的中奧陶統可溶性碳酸鹽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山煤田進行了大量的水文地質勘探工作,關于煤層下伏奧陶系碳酸鹽巖的巖溶發育狀況取得大量直觀資料。對西山煤田中奧陶統巖溶發育主控因素進行研究,明確其巖溶發育規律與狀態,直接關系到各帶壓開采礦井的防治水工作與安全生產。1 礦物及化學成分西山煤田中奧陶統地層依據巖性不同劃分為3組8段,由于不同組、段巖性不同,礦物及化學成分存在差異,其巖溶發育程度也不相同。研究表明,強巖溶層主要發育在泥晶石灰巖以及含白云

    山西焦煤科技 2014年4期2014-11-12

  • 塔北奧陶系碳酸鹽巖沉積演化特征及臺地發育模式
    地層可劃分為下奧陶統蓬萊壩組(O1p),中下奧陶統鷹山組(O1-2y),中奧陶統一間房組(O2y),上奧陶統吐木休克組(O3t)、良里塔格組(O3l)和桑塔木組(O3s)[17,18]。下奧陶統蓬萊壩組主要在研究區北部鉆遇,而且僅少數井鉆遇,該組巖性以云質泥晶灰巖為主夾砂屑灰巖、砂屑云巖;中、下奧陶統鷹山組可以分為4段,其中鷹一段和鷹二段為中奧陶統,巖性以泥晶灰巖為主夾砂屑灰巖,屬開闊臺地臺內洼地夾臺內砂屑灘沉積;鷹三段和鷹四段為下奧陶統,巖性為泥晶灰巖、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14年2期2014-11-02

  •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區奧陶系天然氣勘探重大突破及其啟示
    上寒武統—中下奧陶統坡折帶與東南隆起相接,北部與北部坳陷滿西低凸起毗鄰(圖1)。古城低凸起表現為北西傾的下古生界大型寬緩鼻狀構造,主要包含南北兩個部分,東南部受車爾臣斷裂影響劇烈,發育一系列復雜沖斷構造;北部受車爾臣斷裂影響相對較弱,構造相對平緩,局部表現為斷背斜構造。依據地震和鉆井資料,古城低凸起內下古生界地層完整,厚度在5 000m以上;上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分布局限,主要發育在古城鼻隆北部,石炭系廣泛分布,缺失二疊系;中生界主要發育三疊系與白堊系,厚

    天然氣工業 2014年1期2014-10-22

  • 四川盆地奧陶系儲層發育特征與勘探潛力
    川盆地及鄰區下奧陶統存在局部高能灘相發育區。根據其他層系灘相儲層發育特點,認為灘相異常體有利于早期白云巖化和巖溶發育,是有利的勘探目標,有望實現奧陶系勘探的重大突破。1 奧陶紀地層特征早奧陶世,四川盆地屬于被動大陸邊緣,跨越臺地、臺地邊緣斜坡及盆地等相區,自西向東碎屑巖減少,碳酸鹽巖增加。以桐梓組為例,盆地外的貴州省桐梓縣南紅花園附近為桐梓組命名地,前人根據露頭資料表現的巖性組合特征劃分為同期異相的桐梓組、南津關組和分鄉組,其他各組也有類似現象[4-5]。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4年3期2014-07-19

  • 塔北草湖凹陷形成演化新認識及油氣地質意義
    了巨厚的中-上奧陶統,表明當時該區處于坳陷環境,且沉降與沉積速率相對較大;凹陷的西側可見中-上奧陶統超覆于下奧陶統之上,且反射軸由東向西逐漸收斂,表現出明顯的生長地層的特征,表明在中-上奧陶統沉積期,該區為一東傾形態持續增強的斜坡(圖2)??梢?,中-晚奧陶世是草湖凹陷形成的重要時期,且在凹陷西側表現出沉積型凹陷斜坡的特征。從凹陷及西側的阿克庫勒凸起均呈近南北走向來看,該時期應該是在近東西向擠壓應力的作用下,草湖地區相對沉降,阿克庫勒地區相對隆升,造成中-上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3年3期2013-12-23

  •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圍斜中下奧陶統頂部暴露剝蝕的證據探討
    塔中北圍斜中下奧陶統頂部暴露剝蝕的證據探討馬慶佑,沙旭光,李宗杰,曹自成(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西北油田分公司 勘探開發研究院,烏魯木齊 830011)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圍斜地區中下奧陶統頂部是否存在暴露剝蝕,對明確該地區的儲層發育主控因素及下一步勘探方向至關重要。通過對新三維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已鉆井Ro熱演化剖面及裂縫充填方解石δ13C、δ18O同位素特征的分析,初步認為受加里東中期Ⅰ幕構造運動的影響,塔中北圍斜地區中下奧陶統頂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暴露剝

    石油實驗地質 2013年5期2013-12-07

  • 中國海相油氣田勘探實例之十五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鷹山組凝析氣田的發現與勘探
    折帶發現大型上奧陶統礁灘型凝析氣田之后,又于2009年在塔中北斜坡發現了大型中—下奧陶統層間巖溶凝析氣田[1-3]。這個儲量千億方的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與勘探突破,拓展了復雜碳酸鹽巖勘探開發理論,創新了勘探開發一體化配套技術,確立了塔中油氣儲量億噸級規模,實現了塔里木盆地油氣產量和儲量的快速增長。分析氣田的地質特征、回顧氣田的勘探歷程、總結氣田的勘探開發認識與技術創新,對促進塔里木油氣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氣田概況塔中奧陶系鷹山組大型凝析氣田位于

    海相油氣地質 2013年3期2013-10-11

  • 鄂爾多斯盆地西緣碳酸鹽巖烴源巖的有機質豐度評價
    鹽巖發育,從上奧陶統的背鍋山組到中奧陶統的烏拉力克組和拉什仲組,再到下奧陶統的三道坎組、桌子山組、克里摩里組都有碳酸鹽巖沉積[1,2][3]。西緣奧陶系的碳酸鹽巖烴源巖有機質以Ⅰ型為主,也存在Ⅱ1型,而且熱演化程度高,整體已達高成熟-過成熟階段[4,5]。故本文采用了碳酸鹽巖的Ⅰ型有機質在高成熟-過成熟條件下的評價標準[6,7],來評價研究區碳酸鹽巖烴源巖的有機質豐度。1 上奧陶統碳酸鹽巖烴源巖的有機質豐度評價西緣上奧陶統背鍋山組的碳酸鹽巖較為發育,采樣集

    地下水 2013年5期2013-09-05

  • 陜西富平金粟山發現中奧陶統碳酸鹽巖烴源巖露頭
    底店一帶考察中奧陶統碳酸鹽巖地層時,在趙老峪組第一段至第四段多處發現烴源巖露頭。中奧陶統趙老峪組在鄂爾多斯盆地周圍出露廣泛,在盆地內部也普遍有埋藏,因此該發現具有重要意義。鑒于該區中奧陶統烴源巖露頭尚無正式報道,為了促進下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巖烴源巖調查研究工作,特作簡要介紹:1 野外露頭特征陜西富平金粟山-底店一帶出露大量的中奧陶統地層,其中趙老峪組第一、第二、第四段沿金粟山盤山公路出露良好。其中:趙老峪組一段為黑色紋層狀薄層硅質巖夾泥巖,其上的趙老峪組第二

    地質論評 2013年6期2013-04-15

  • 塔里木盆地一類新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學特征①
    地區來源于中上奧陶統烴源巖的海相原油十分接近,同時它們的全油均具有輕的碳同位素組成,其δ13C值都小于-30‰,具有海相成因原油的特征。而塔中12井上奧陶統良里塔格組4-5段烴源巖中生物標志物的分析結果進一步證實了該類原油與那些富含宏觀藻殘片,且有機質類型偏腐殖型的上奧陶統海相烴源巖關系密切,是該地區油氣勘探中值得關注的對象。塔里木盆地 海相原油 生物標志物 三環萜烷 穩定碳同位素塔里木盆地是一個疊合盆地,其中發育有多套形成于不同沉積環境下的烴源巖層,其中

    沉積學報 2012年3期2012-12-13

  •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斷裂體系與油氣關系研究
    斷穿上寒武、下奧陶統和上奧陶統灰巖,斷至上奧陶統桑塔木組砂泥巖段,斷裂活動強度也是東強西弱,斷距在30~600m之間,平面延伸廣。2.3加里東末期~早海西期北東向走滑斷裂體系加里東末期~早海西期,塔里木克拉通的南、北兩側皆發生強烈的碰撞作用,導致塔中隆起帶進一步抬升,并且斜向碰撞作用也使隆起帶內壓扭性構造進一步加強,使塔中地區處于左旋壓扭應力場中。塔中北斜坡受北西向斜向擠壓作用,由于基地存在北東向隱伏斷裂,造成沿北東向隱伏斷裂上的剪切變形,形成系列北東向的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2年4期2012-11-09

  • 阿瓦提斷陷及鄰區寒武系—下奧陶統地震—沉積相研究
    鄰區寒武系—下奧陶統地震—沉積相研究湯金虎1熊 輝1熊 翠1李風勛1劉麗麗2(1.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南陽473132;2.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察設計研究院,南陽473132)在充分使用露頭、鉆井和地震資料的基礎上,根據地震反射波的反射形態、反射結構、連續性、振幅和頻率等特征,在阿瓦提斷陷及鄰區寒武系—下奧陶統識別出多種地震相單元。通過對地震相進行巖相-沉積相解釋,建立地震相與沉積相的響應關系,認為在寒武紀—早奧陶世時期,阿瓦提斷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1期2012-11-01

  • 柴達木盆地灘澗山地區發現上奧陶統碳瀝青
    澗山地區發現上奧陶統碳瀝青2012年6月25日至8月初,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承擔的“柴達木盆地古生代油氣資源調查評價”工作項目野外地質調查組在柴達木盆地上奧陶統灘澗山群地層中發現了厚層碳瀝青,通過實測剖面、探槽揭露和地面追蹤,初步摸清了灘澗山地區碳瀝青分布寬度為200~300 m,僅聯合溝碳瀝青延伸長度就達10 km,具有較大的資源潛力。除此之外,項目組在阿爾金南段灘澗山群中也發現了碳瀝青,追蹤長度超過1 km。推測柴達木盆地周緣其它灘澗山群出露區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3期2012-08-15

  • 塔河油田奧陶系原油三芳甾分布及原油族群劃分
    井為代表的中上奧陶統泥灰巖具有類似于塔河油田奧陶系原油的三芳甾分布特征,而以KN1、TD2等井為代表的寒武系黑色泥巖具有類似于T904和TD2井原油的三芳甾分布特征;可將塔河油田奧陶系原油劃分為來自寒武系烴源巖的原油族群和來自中上奧陶統烴源巖的原油族群兩個成因類型;判識寒武系烴源層油氣來源的三芳甾地球化學判識標準為C26/C2820S>0.30,C27/C2820R TAS>0.75;中上奧陶統烴源層油氣來源的三芳甾判識標準為C26/C2820S<0.30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5期2012-01-03

  • 塔河油田中下奧陶統頂面古構造演化及油氣關系
    勘探前景。中下奧陶統自上而下共發育4個組,分別是中奧陶統恰爾巴克組、一間房組,中下奧陶統鷹山組,下奧陶統蓬萊壩組,而恰爾巴克組在塔河主體部位剝蝕殆盡,一間房組、鷹山組是塔河油田主要勘探開發目的層。鷹山組中下部和蓬萊壩組在全區分布,勘探程度低,僅有沙88井、塔深1井等少數井揭示。從取得的資料來看,這2套層系儲層較發育,但缺少好的區域性垂向封隔因素,局部封隔條件好壞是能否成藏的一個關鍵因素,總體上還需要進一步開展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3-4]。本文結合塔河油田的

    石油實驗地質 2011年3期2011-12-24

  •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油氣保存條件與勘探方向
    要分布于中、下奧陶統上部,中、下奧陶統下部和寒武系則以白云巖為主,灰巖較少。寒武—奧陶系沉積、成巖之后,經歷了加里東期至印支—燕山期的多次構造抬升、暴露、剝蝕,形成了分布較廣泛的巖溶作用。表生風化殼巖溶是本區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巖儲層的主要成因。石炭—二疊系碳酸鹽巖儲層主要發育于下二疊統南閘組、上石炭統小海子組和下石炭統巴楚組生屑灰巖段。淺灘、蒸發潮坪相帶控制了儲層的發育,白云石化、溶蝕、破裂作用是控制碳酸鹽巖儲層發育的主要因素,臺緣淺灘是白云石化儲層發育的

    石油實驗地質 2011年1期2011-12-24

  •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奧陶系巖溶儲層特征
    坡不遠處可見上奧陶統與志留-泥盆系呈整一接觸關系,表明當時塔里木盆地整體處于南高北低的構造格局,中上奧陶統地層出露地表剝蝕非常有限,下奧陶統深埋地下.圖1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構造區劃圖(蔡春芳等, 1997年[6])2 巖溶儲層特征沙雅隆起巖溶作用主要發生加里東中期上奧陶統丘里塔格群和中奧陶統一間房組之間和上奧陶統內部桑塔木組和良里塔格組之間.巖溶類型從微觀角度可以分為同生期巖溶、潛山巖溶(滲流期巖溶和潛流期巖溶)、淺埋藏巖溶及深埋藏巖溶.不同巖溶類型具有

    東北石油大學學報 2011年3期2011-11-10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區奧陶系碳酸鹽巖儲層主控因素
    動顯著控制的上奧陶統礁灘復合體儲層呈現明顯的層位性和分段性;而以不整合巖溶和斷裂活動為主控因素的下奧陶統巖溶風化殼儲層集中發育于不整合面下40~200m深度范圍內,分層性明顯。綜合對比兩類優質儲層發現,兩類儲層發育的關鍵作用不同,但儲層總體呈現“橫向連片,縱向疊置”的分布特征,儲集性能相當。進一步分析認為,碳酸鹽巖優質儲層是在沉積-改造雙控作用下發育的。塔中西部平臺區和塔中Ⅰ號帶內帶的巖溶次高地與巖溶上斜坡,具有優質儲層發育的有利條件,是油氣聚集的有利區帶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1年2期2011-04-08

  • 蔚州煤田中-下侏羅統下組煤底板帶壓開采可行性研究
    礦為例,分析下奧陶統富水特征和下組煤底板帶壓規律,研究下奧陶統頂部隔水關鍵層存在條件和厚度,計算下組底板采動破壞帶深度和有效隔水層厚度,預測下組煤底板下奧陶統突水危險性,評價下組煤帶壓開采可行性。研究表明:蔚州煤田單侯礦下奧陶統頂部存在約25m厚隔水關鍵層,隔水關鍵層使大面積受水壓威脅下組煤得以解放。下組煤;隔水關鍵層;帶壓開采隨著越來越多華北石炭二疊系煤田內的礦井進入太原組下組煤開采,利用中奧陶統頂部隔水關鍵層解放下組煤正在成為我國煤礦防治水領域研究熱點

    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 2011年4期2011-03-08

  • 塔中及相鄰地區早奧陶世沉積格局新論
    相鄰地區下—中奧陶統的巖石學、沉積學和地震地層學等方面的研究,發現這一線的下奧陶統主要由一套較深水的斜坡及海槽沉積構成,其地層厚度和地震反射特征也明顯與周邊地區不同,認為塔中及相鄰地區在早奧陶世期間已經從早期的塔里木“大碳酸鹽臺地”中分化獨立出來,分裂成塔中—巴楚臺地、古城臺地、塘南臺地三塊孤立臺地,以塔北隔海相望。各孤立臺地周緣發育臺地邊緣高能礁灘沉積體,呈條帶狀展布,主要由中高能粒屑灘組成;向內相變為臺地相,發育臺內灘、臺內洼地、灘間海等亞相;向外進入

    沉積學報 2010年6期2010-09-04

  • 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西北傾沒端良里塔格組碳酸鹽巖儲層發育特征與影響因素
    起西北傾沒端上奧陶統良里塔格組發育碳酸鹽巖縫洞型儲層。綜合巖心、薄片以及測井資料,分析了儲層發育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認為加里東中期Ⅱ幕風化殼巖溶作用、準同生巖溶作用、埋藏溶蝕作用及構造破裂作用對儲層發育有影響。準同生期巖溶作用及與熱液有關的埋藏溶蝕作用對現存儲集空間的貢獻有限,研究區儲層發育主控因素的研究尚需進一步深入。碳酸鹽巖儲層;良里塔格組;上奧陶統;卡塔克隆起;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位于中央隆起帶中段,是加里東中晚期發育形成、海西早期基本定型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0年1期2010-04-05

  • 塔北與塔中地區奧陶系碳酸鹽巖儲層成因對比研究
    探中,應注意下奧陶統古風化殼巖溶發育與塔北地區的差異性,加強對上奧陶統礁灘儲集體的勘探。塔里木盆地;奧陶系;碳酸鹽巖儲層;巖溶作用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鹽巖有巨大的油氣資源潛力[1~3]。但在塔中地區,雖然早在 1989年和 1994年分別先后發現了塔中 1井下奧陶統白石巖潛山凝析氣藏和塔中 16井上奧陶統良里塔格組風化殼巖溶型油藏,但塔中地區奧陶系巖溶儲層特征和分布規律目前尚存諸多疑問,制約了該區碳酸鹽巖油氣勘探的進一步突破。近年來,塔中地區的勘探研究有了較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10年3期2010-01-11

  • 黑龍江關鳥河銅鎢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
    地層:主要為中奧陶統銅山組:由大理巖和變質砂巖組成,屬于淺海沉積,地層走向290°-310°,傾向20°-40°,傾角50°-70°。厚度732.40m,為礦床圍巖。礦區侵入巖:主要為華力西晚期斜長花崗巖:分布礦區南部,面積5.5km2,呈巖株狀產出。與銅山組呈侵入接觸關系,與變質砂泥質巖的接觸形成800-1000m寬的角巖帶或角巖化帶;與大理巖的接觸則形成矽卡巖帶。巖體與地層接觸面的產狀與地層一致。其次為燕山早期閃長巖:分布礦區東南部,呈小巖株和巖脈狀產

    新媒體研究 2009年2期2009-03-0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