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克霍

  • 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菌血癥合并糖尿病、尿路感染1例
    042)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seudomallei)是一種土壤腐生革蘭陰性桿菌,可引起人畜共患的類鼻疽病[1]。該病的臨床表現多樣,病情發展迅急,預后差,病死率高,常表現為肺炎、多發性膿腫和嚴重膿毒血癥等[2-3]。類鼻疽病主要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常見于澳大利亞北部和東南亞地區,我國海南、廣東、廣西等亞熱帶地區也相繼有報道[4-5]。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可通過皮膚傷口接觸、呼吸或吸入等途徑而引起感

    重慶醫學 2023年24期2024-01-08

  • 類鼻疽伯克霍爾德sRNA 敲除株的構建及生物學功能初步評價
    199)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seudomallei)是一種兼性的細胞內革蘭氏陰性桿菌,是類鼻疽(Melioidosis)的病原體[1]。B.pseudomallei多流行于熱帶,亞熱帶地區,特別是東南亞和北澳大利亞多見,我國的疫源地為海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以海南省的發病率最高[2]。主要通過受污染的水源和土壤以及破損的皮膚入侵人體,病例以肺部感染和敗血癥為主,是本地居民或外來旅游人群感染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23年9期2023-05-23

  • 乳清發酵粉對鮮濕河粉貯存過程中微生物的影響研究
    的方法。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是1977 年在東北酵米面中毒事件中發現的食物中毒菌[7],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與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關。由此可見,在濕河粉中控制唐菖蒲伯克霍爾德菌的生長對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鮮濕河粉的品質控制和安全生產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鮮濕河粉的保鮮關鍵是防止微生物引起腐敗。本課題主要研究乳清發酵粉對鮮濕河粉在貯藏過程中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綜合評價生物發酵源產品——乳清發酵粉對鮮濕河粉保鮮的作用,為鮮濕河

    現代食品 2023年2期2023-03-27

  • 黃瓜枯萎病拮抗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L1-3的分離鑒定及防病促生效果
    菌株均為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圖2 6 株拮抗菌株的16S rDNA 系統發育樹2.2.2 形態學觀察及生理生化特性測定 通過分子生物學鑒定,拮抗菌株L1-3、L2-3、L2-4、L3-3、L4-2、W4-2 均為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選擇其中拮抗效果較好的菌株L1-3 進行形態學觀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測定。結果表明,L1-3 的菌落淺黃色,圓形,表面光滑、濕潤、稍凸起,邊緣整齊;菌體短桿狀,兩端鈍圓,單個或成對排

    中國蔬菜 2022年12期2022-12-30

  • 一株化妝品中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生長特性研究
    8057)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水、土壤、植物和人體中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作為條件致病菌,能引起多種醫院感染,包括敗血癥、心內膜炎、肺炎、傷口感染和膿腫等,且該菌在患者和患者之間具有較強的傳播能力,由于其多重耐藥特性,治療相當困難,一旦在醫院內出現暴發流行很難控制[1-2]。目前該菌已經被FDA明確為不可接受微生物(objectionable microorganism)[3],根據FDA網站數據顯示,從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22年35期2022-12-22

  •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被劃分為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的一個病原型,該菌主要存在于谷物類發酵制品(如發酵制成的玉米面等)、薯類制品、變質的銀耳和環境中[1]。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可產生毒黃素(Toxoflavin,TF)和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兩種毒素,米酵菌酸由于不產生臭味及異味,被污染的食品肉眼上無法分辨,且高溫烹飪不能去除,人體攝入微量的米酵菌酸即可引起高致病性的食品中毒,最初多

    食品安全導刊 2022年25期2022-11-16

  • 唐菖蒲伯克霍爾德菌椰毒致病變種污染調查及其生長與產毒特性分析
    070)唐菖蒲伯克霍爾德菌椰毒致病變種(Burkholderia gladiolipathovarcocovenenans,BGC),國內又稱為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椰酵假單胞菌[1,2],是唐菖蒲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中能引起嚴重食物中毒的致病型,也是迄今我國發現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食源性致病菌[2,3]。該菌產生一種高度不飽和的三羧酸脂肪酸即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

    現代食品科技 2022年10期2022-11-08

  • 海南病原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質譜數據庫的構建及驗證*
    [1],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BP)感染所致肺部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慢性感染極易漏診,導致不能得到有效治療,而醫生能得到微生物室快速鑒定報告,患者就會得到快速診斷及精準治療,還能給重癥感染者爭取最佳治愈機會和時間,并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而傳統的生化鑒定方法耗時較長,鑒定準確率低,易出現錯誤鑒定結果[2],常導致不能及時、快速準確鑒定。而細菌基因測序設備貴、操作復雜、成本高,用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

    廣東醫學 2022年6期2022-07-08

  • 正紅菇菇位土壤可培養細菌多樣性與網絡結構分析
    ria),包括伯克霍爾德氏菌屬(Burkholderia)、副伯克霍爾德氏菌屬(Paraburkholderia)、沙雷氏菌屬(Serratia)等;第三大類為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主要是鏈霉菌屬(Streptomyces.)的細菌。圖1 基于正紅菇菇位土壤中34 個OUTs 細菌的16S rRNA 序列及其參考序列的系統進化樹Fig. 1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16S rRNA sequences of

    福建農業學報 2022年4期2022-06-23

  • 淺談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的危害
    誤食用被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污染的食品引發的中毒事件頻繁發生。2020年10月,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酸湯子”中毒事件[1],導致9人死亡。2020年7月,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腸粉店”中毒事件[2],導致11人中毒,5人送醫治療,其中1人不幸死亡。2018年11月,廣東東莞“米粉”中毒事件[3],5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2018年7月浙江金華發生“黑木耳”中毒事件[4],由于食用浸泡2 d的木耳導致9人中毒,5人死亡。2010年至

    食品安全導刊 2022年7期2022-05-18

  • 越南伯克霍爾德氏菌B418配合噻唑膦提高對黃瓜根結線蟲的防控效果
    020)、越南伯克霍爾德氏菌B418(陳凱 等,2011)等,其中多株優良生防菌株已被開發為生物殺線劑產品。越南伯克霍爾德氏菌B418 是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環境微生物研究室保存的一株多功能生防菌株,除具備防治植物根結線蟲病的作用,還兼有解磷、解鉀、固氮、促生等功能,并已在農業部登記為微生物肥料產品(王貽蓮 等,2014)。在以往的試驗中主要單獨使用,對線蟲的防治效果還不甚理想,因此本試驗擬通過小區試驗測定越南伯克霍爾德氏菌B418 配合噻唑膦使用對黃瓜

    中國蔬菜 2022年3期2022-04-02

  •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及毒素的污染調查與濕米粉生產風險控制
    663)唐菖蒲伯克霍爾德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土壤、水源等),研究人員在水稻穗腐病[1-3],在醫院環境[4-6]和食品(木耳、銀耳、米粉等)[7-9]中多次分離到該菌。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屬于唐菖蒲伯克霍爾德菌(以下簡稱酵米面亞種),主要存在于發酵的玉米、糯玉米、黃米、高梁米、大米、變質銀耳中, 是一種導致食物中毒、致死率極高的病原微生物,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國內外早有報道。酵米面亞種主要產生2種毒素:米酵菌酸(BA)和毒黃素(TF)[10]。米酵菌酸

    中國糧油學報 2022年12期2022-02-19

  • 水中魅影
    紉秋洋蔥伯克霍爾德菌于1947年由康奈爾大學教授從洋蔥根部分離出來,可引起洋蔥根莖腐爛,最初被命名為洋蔥假單胞菌。隨著分子生物學鑒定技術的發展,1992年,該菌被重新分類命名為洋蔥伯克霍爾德菌,隸屬于伯克霍爾德菌屬。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存在于潮濕的土壤、水和植物中,是革蘭陰性桿菌、需氧非發酵菌,其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0℃,在37℃甚至是40℃的環境中均能夠生長。該菌僅需要很少的營養即可生長,不需要添加有機生長因子。有研究表明,洋蔥伯克霍爾德菌能夠在無營養的純化

    食品與健康 2022年2期2022-02-18

  •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及純化水中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檢查方法的研究
    步的研究。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cc.)(即為水制劑產品中具有潛在危害的一類微生物,目前被定義為不可接受微生物,其耐受消毒劑和抗生素,并能在水基質的非無菌藥品中能夠存活甚至繁殖,尤其對免疫力缺失或低下的用藥人群存在較高的健康風險[9]。美國FDA 從2017 年就發布通知,建議制藥企業關注在非無菌水基質藥品中不可接受微生物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群的污染風險。而我國,也曾屢次出現過因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引起的感染病例[10,11],并有研究報道了其耐藥性分布情況[12-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2年1期2022-01-25

  • 微生物的耐酸馴化及其對低pH值地浸鈾礦山地下水修復的影響
    Junii)和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sp),購自中國菌種保藏中心。1.1.2 低pH值地浸鈾礦山地下水低pH值地浸鈾礦山地下水樣品取自新疆某地浸鈾礦山,pH值為3.0,其主要污染物的種類和含量見表1。表1 新疆某地浸鈾礦山地下水主要物質的種類和含量Table 1 Types and contents of main substances in groundwater of an in-situ leaching uranium mine i

    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5期2021-11-17

  • ICU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趨勢及耐藥率分析
    1800)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是一種較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在空氣環境中廣泛存在,存在較強耐藥性,分布廣泛等諸多特點,臨床治療選擇抗菌藥物相對狹窄,常常導致臨床治療失效。因此及時監測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發生及耐藥性,有助于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尤其是重點ICU 科室,病死率高達35%[1]。近年來醫院伯克霍爾德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不斷提高,已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 材料與方法1.1 菌株來源 2017 年 1 月 1 日-2019 年 12 月 31日

    實驗與檢驗醫學 2021年2期2021-05-19

  • 1例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致顱骨及腦膜感染患者的臨床表現及診療經過分析
    032)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是一種革蘭陰性需氧菌,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亞北部和亞洲東南部地區[1]。該病菌一般不會感染免疫力正常的健康人。當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時,則可能發生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感染。人在感染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后常發生類鼻疽病。此病好發于雨季,其感染途徑主要是人破損的皮膚接觸含有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的水或土壤[2]。當病菌進入血液后,可引起敗血癥?;颊咴诟腥炯俦蔷?span class="hl">伯克霍爾德菌后其臨床表現多樣,且該病菌

    當代醫藥論叢 2021年1期2021-03-26

  • 非肺囊性纖維化患者社區獲得性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一例并文獻復習
    50001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水、土壤中的革蘭陰性桿菌。它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住院患者和個別健康個體感染。社區獲得性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常發生于肺囊性纖維化和慢性肉芽腫性疾病的患者。非肺囊性纖維化患者的感染多為院內發生,這些患者90%均有過侵入性醫源性操作,包括留置導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而社區獲得性感染較為少見。本文報告2017年福建省福州肺科醫院收治的1例非肺囊性纖維化患者的社區獲得性肺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并復習相關文獻,以期為臨床上

    國際呼吸雜志 2021年3期2021-03-02

  • 米和食用淀粉中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污染調查與風險分析
    ns,又稱椰毒伯克霍爾德菌[1])是唐菖蒲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的一種病原型,容易污染谷類發酵制品(酵米面、玉米淀粉、醋涼粉等)、銀耳、木耳及薯類制品(馬鈴薯粉條、甘薯淀粉、山芋淀粉等)[2]。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廣泛存在于環境土壤中,生長繁殖溫度為 30~36 ℃,最佳產毒溫度為 26~28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產生的主要外毒素,對人和動物有強烈的毒性作用,美國《食品毒理學》研究表明人體血液中米酵菌酸

    現代食品科技 2021年1期2021-01-19

  • 北方地區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肺炎及菌血癥1例及文獻復習
    s)是由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感染引起的一種亞熱帶及熱帶傳染性疾病。臨床常表現為肺部癥狀,也可表現為菌血癥、敗血癥及各臟器膿腫,病情可急劇惡化[1]。然而,非特異性體征和癥狀的存在常常會阻礙類鼻疽病的診斷和治療,病死率更可高達10%-50%[2]。國外模擬研究預測,全球每年約有89,000人因為類鼻疽病死亡[3]。類鼻疽病于1911年在緬甸首次發現[2],之后在澳大利亞、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地也陸續發現類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20年10期2020-10-26

  • 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感染一例
    血培養示:洋蔥伯克霍爾德氏菌。 骨髓細胞學涂片: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系占70.5%,紅系占22.5%。 治療方案調整為頭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療,3 天后患者病情穩定,拔除氣管插管。 進一步行16srRNA 基因部分測序示: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 患者反復出現體溫升高,最高達38.2 ℃,再次將抗菌藥物調整為美羅培南,治療5 天后患者體溫降至正常,復查胸部CT示:雙肺散在斑片、條索影,右肺中葉實變,多系感染性病變;雙側胸膜增厚,雙側胸腔中量積液,鄰近

    臨床內科雜志 2020年6期2020-08-29

  • 典型農田根際土壤伯克霍爾德氏菌群落結構及其多樣性*
    型農田根際土壤伯克霍爾德氏菌群落結構及其多樣性*黃瑞林1,張 娜2,孫 波2,梁玉婷2?(1. 常州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江蘇常州 213164;2. 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在根際環境中伯克霍爾德氏菌(Burkholderiales)是一類重要的植物促生菌,其群落結構變化可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本研究針對伯克霍爾德氏菌目,采用特異性引物16S rRNA基因高通量測序技術,研究了田間條件下黑

    土壤學報 2020年4期2020-08-25

  • 3種藥敏檢測方法對洋蔥伯克霍爾德菌體外抗菌藥物藥敏結果分析
    15000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是一種常見的醫院獲得性感染條件致病菌,包括新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多噬伯克霍爾德菌、越南伯克霍爾德菌、穩定伯克霍爾德菌、污染伯克霍爾德菌等[1]。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可引起免疫缺陷患者的嚴重感染,尤其是在囊性纖維化患者中;還可引起以壞死性肺炎、敗血癥和整體預后差為特征的“洋蔥綜合征”[2]。由于臨床上抗菌藥物和免疫抑制劑的廣泛使用,使得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對抗菌藥物多重耐藥甚至全耐藥[2-3]。碳青酶烯類亞胺培南及3代頭孢菌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0年15期2020-08-11

  •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的臨床特征及耐藥性分析
    1400)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是一種不發酵糖類的革蘭陰性桿菌,屬于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和醫院環境,可以引起呼吸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心內膜炎和傷口感染等。洋蔥伯克霍爾德菌能通過吸入含有病原菌的氣溶膠和接觸等方式相互傳播,引起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1-2]。近年來,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洋蔥伯克霍爾德菌耐藥率不斷升高,給臨床治療帶來了挑戰[3]。積極探討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的臨床特征及耐藥特點,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并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對于減少洋蔥伯

    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 2020年2期2020-06-15

  • 快速檢測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巢式熒光定量PCR法建立
    燕 郭旭光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復合體(Burkholderia cepaciacomplex,Bcc)由一組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工環境中的相關細菌組成,是革蘭氏陰性、運動性和需氧菌,具有非發酵特性[1-2]。它們生活在自然界,特別是土壤、水和植物產品中,是多種抗藥性的有機體,能抵抗許多消毒劑、清潔劑和防腐劑的影響[1]。Bcc還具有形成生物膜和污染塑料、金屬、水系統以及制藥設施的巨大能力[1]。近年來在臨床檢測中逐漸發現,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是一種機會性病原體,主

    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0年4期2020-05-24

  • 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菌血癥合并肺炎、尿路感染1例
    培養為“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經亞胺培南抗感染治療后好轉出院。入院查體:體溫:39.0℃,脈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25/50 mmHg 。輔助檢查:降鈣素原0.30 ng/ml,隨機血糖11.60 mmol/L,空腹血糖12.84 mmol/L。白細胞計數:4.47×109/L,中性粒細胞%:61.3%。肝功:天門冬氨酸氨基轉換酶54.77 IU/L,丙氨酸氨基轉換酶44.99 IU/L,白蛋白22.75 g/L。尿常規+流式尿分析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20年11期2020-01-09

  • 14株伯克霍爾德菌的鑒定分析
    0050)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最早于1947年由康奈爾大學教授Burkholder分離,分離之初被命名為洋蔥假單胞菌(Pseudomonas cepacia),由于分子生物學鑒定技術的發展,1992年,該菌被重新分類命名,隸屬于伯克霍爾德菌屬[1]。目前該菌屬共有122個種,通過16S rDNA序列分析,將親緣關系相近的20余個種劃分為一,命名為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群復合體(Burkholderia cepaciacom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9年10期2019-11-01

  • 臨床分離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的耐藥譜分析
    0072)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是非發酵革蘭陰性桿菌中的一種。由于該菌廣泛存在于醫院環境中,其主要感染免疫功能較低或者是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據文獻[1]報道該菌多重耐藥現象嚴重,臨床醫師可選的治療該菌的藥物有限。因此本文旨在通過研究本院臨床分離的該菌的耐藥譜,了解和掌握該菌耐藥現狀,為臨床醫師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以及深入研究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的耐藥機制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菌株來源:收集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科室2

    中國醫藥指南 2019年27期2019-10-22

  • 1例高致病性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的鑒定及溯源性分析*
    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感染引起的熱帶傳染病。該病原菌主要侵犯人體肺部,早期易出現發燒、寒戰、咳嗽、惡心、嘔吐、頭痛、腹痛、肌肉痛等癥狀。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侵入人體肺部后,容易形成難治性肺炎、肺部空洞,并可能短期內快速地發展為敗血癥而死亡。此外,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還可能引起腦膜炎、前列腺炎、尿路感染及肝脾等內臟的膿腫[1-2]。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目前主要流行于泰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家及我國海南、廣東、廣西、香港、臺灣等地區。近期在印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9年19期2019-10-16

  •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群3種鑒定方法的比較
    35)1 前言伯克霍爾德菌,原稱為洋蔥假單胞菌,由美國植物病理學家Burkholder 于1949年首次發現。它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水、土壤、植物和人體中的革蘭氏陰性細菌。隨著細菌分類技術的發展,伯克霍爾德菌屬包括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群(B.cepacia complex)、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pseudomallei)、唐菖蒲伯克霍爾德菌(B.gladioli)、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mallei)、泰國伯克霍爾德菌(B.thailandensis)等 60

    質量安全與檢驗檢測 2019年2期2019-05-18

  • 實時熒光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檢測土壤中的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
    ,, ,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pseudomallei)又稱類鼻疽桿菌,隸屬于伯克霍爾德菌屬(Burkholderia),是借鞭毛而運動的革蘭陰性桿菌,無芽孢[1];分布廣泛,主要存在于水及土壤中,其耐受力極強,可在土壤中存活幾十年之久;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污染的土壤和水被人和動物接觸后,可引起人和動物的類鼻疽,是一種典型的熱帶疾病致病菌,能感染機體幾乎任何器官,被美國CDC列為B類生物恐怖劑[2]。類鼻疽臨床表現多樣且缺乏特異性,易被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19年3期2019-04-11

  •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院內感染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50003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eder cepacia,BC)廣泛存在與自然界水、土壤和植物中,在水環境中存活時間較長。主要的致病因子是黏附素,通過接觸或吸入氣溶膠而傳播,是引起院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造成菌血癥、尿路感染、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和呼吸道感染等,是囊性纖維化和慢性肉芽腫患者的重要病原菌。如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感染,患者可發展為“洋蔥綜合征”,因肺衰竭死亡。為了解本地區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的感染現狀、分布特點以及耐藥情況, 為醫院感染

    食管疾病 2019年1期2019-03-25

  • 1例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敗血癥患者的護理體會
    關鍵詞】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敗血癥;護理;體會【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04..02類鼻疽(Melioidosis)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人獸共患病,病原為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是具有動力的革蘭氏陰性需氧菌,是自然腐生菌,廣泛分布于泥土、積水、池塘和多種農作物中。中國病例主要分布在香港、臺灣地區,國內曾在海南、廣東、湖南和貴州等13個縣、市的土壤、水和患者與動物的標本中分離到該菌[1]。人類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年4期2019-03-20

  •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復合群部分菌株基于基因組的物種水平重鑒定
    00071洋蔥伯克霍爾德復合群(Burkholderia cepa?ciancomplex,Bcc)是以康奈爾大學植物病理學家Burkholder 命名的一個細菌復合群,它的模式菌就是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cepacia),由Burkholder 于1949年首次發現,因其引起洋蔥表皮腐爛而命名為“洋蔥(cepacia)”[1],最初被稱作洋蔥假單胞菌(Pseudomonas cepacia),隨后在1992 被重新分類為β變形桿菌綱、伯克霍爾德目、伯克霍

    生物技術通訊 2019年6期2019-02-28

  • 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致感染性動脈瘤3例并文獻復習
    疽病是由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我國海南省環島周邊地帶、廣東省雷州半島和澳大利亞北部、東南亞等地[1]。該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復雜多變,有“似百樣病”之稱,常導致膿毒血癥、淺深部臟器膿腫。雖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導致的感染性動脈瘤臨床罕見,但病情進展迅速,短期內出現嚴重膿毒癥,甚至多臟器功能衰竭,在病原學培養未回報前如未能使用能覆蓋該菌的有效抗菌藥物治療則病死率極高,國外陸續有病例報道,國內鮮有報道?,F將我院的3例類鼻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8年12期2018-12-17

  • 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三種鑒定方法的比較
    很容易被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污染,導致食物中毒,甚至致死。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土壤、水源等)[1]、醫院環境[2-5]及食品(銀耳等)[6]中,致病力非常復雜,該菌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國時有發生。我國現行國家標準GB/T 4789.29—200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檢驗》[7]稱其病原菌為椰毒假單胞菌(Pseudomonas cocovenenans)或椰毒假單胞菌

    中國釀造 2018年11期2018-12-07

  • 海南省兩所醫院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臨床特點及耐藥性
    0311)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cepacia,BC)原名洋蔥假單胞菌,該菌常存在于醫院環境和醫療器械中,為一種導致囊性纖維化和慢性肉芽腫病的重要條件致病菌[1]。近年來,隨著臨床留置針、導管的廣泛應用,呼吸機等創傷性、介入性治療的增多,以及廣譜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等導致臨床上BC的分離率逐年上升[2],已經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條件致病菌之一。目前對BC的研究顯示,其引起的疾病不再局限于囊性纖維化和慢性肉芽腫病,還與角膜炎、腰椎間盤炎、出血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8年7期2018-07-02

  • 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致化膿性腮腺炎1例One
    例報告·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致化膿性腮腺炎1例One陳如壽1(CHEN Ru-shou)1, 鐘佳芳1(ZHONG Jia-fang)1, 張蘭聰1(ZHANG Lan-cong)1, 吳吉芳1(WU Ji-fang)1, 蔡秋好2(CAI Qiu-hao)2(1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 海南 三亞 572000; 2 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茖W校,河北 石家莊 050091)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pseudomallei,BP)導致的類鼻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8年1期2018-01-20

  • 非糖尿病肺類鼻疽病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是一種由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所致人畜共患的地方性傳染病,已被認為是發生致命性肺炎和膿毒癥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報道分析1例肺類鼻疽疾病的診療經過,并對其相關文獻進行復習,以提高臨床工作者對類鼻疽疾病的認識,避免誤診、漏診。肺; 類鼻疽病; 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 糖尿病[Chin J Infect Control,2017,16(9):852-854]類鼻疽病是一種由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所致的人畜共患的地方性傳染病,橫跨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等4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7年9期2017-09-15

  • 具礦物風化效應伯克霍爾德氏菌的篩選與生物學特性研究①
    具礦物風化效應伯克霍爾德氏菌的篩選與生物學特性研究①毛欣欣,何琳燕,王 琪,盛下放*(農業部農業環境微生物實驗室,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南京 210095)從鉀質粗面巖表面和野青茅根、根際和非根際土壤中分離篩選到10株具礦物風化效應的伯克霍爾德氏菌,通過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10株伯克霍爾德氏菌分別屬于6個種群,同時研究了伯克霍爾德氏菌對鉀長石和黑云母的溶解效應與菌株的生物學特性。結果表明,分離自不同生境伯克霍爾德氏菌對硅酸鹽礦物的風化能力不同

    土壤 2017年1期2017-04-24

  • 98株洋蔥伯克霍爾德菌臨床分布及耐藥性
    著·98株洋蔥伯克霍爾德菌臨床分布及耐藥性付玉華1,朱文秀2,杜希利3,杜春輝3(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分院,新疆 維吾爾 830054; 2 克拉瑪依市人民醫院,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3 新疆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新疆 喀什 844000)目的 分析臨床分離的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的耐藥情況,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臨床各科室送檢標本中分離的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對其藥敏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2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7年3期2017-04-10

  • 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敗血癥合并眶周膿腫1例
    例報告·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敗血癥合并眶周膿腫1例李 鈴,王川林,劉 嬌,古 雪,梁潤琴,孫 輝(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四川 南充 637000)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 敗血癥; 眶周膿腫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又稱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是一種非發酵革蘭陰性桿菌,具有高致病性、強傳染性、易于培養、對多種抗菌藥物天然耐藥等特點[1],廣泛分布于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熱帶地區,我國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一帶,其余地區鮮有報道[2-3]。主要的臨床類型有:急性敗血癥型、亞急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7年6期2017-01-15

  •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引起肺化膿性改變1例分析
    *通訊作者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引起肺化膿性改變1例分析林蘇杰,閆冰迪,李 揚,焦林英*(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吉林 長春130041)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因引起洋蔥腐爛而得名,為革蘭陰性桿菌,也稱為洋蔥假單胞菌。該菌廣泛存在自然界和醫院環境中,既往該菌主要從肺囊性纖維化和慢性肉芽腫患者中分離。近年來,由于各種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各種侵襲性操作的增加,該菌在非肺囊性纖維化及非慢性肉芽腫患者中分離日益增多,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視[1]。我科最近收治1例既往身體健康,無基礎疾病,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7年4期2017-01-14

  • 威馬遜臺風經過地區集中出現的五例類鼻疽流行病學分析
    比對均為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MLST分型分別為不同的ST型,毒力因子檢測均為陽性。環境樣本培養沒有檢出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結論威馬遜臺風是導致本次5例類鼻疽發病的重要因素,臺風會加大類鼻疽水源性或吸入性感染的概率,導致散發、甚至爆發流行。類鼻疽;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臺風;威馬遜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水和土壤中的腐生菌,由其引起的類鼻疽病是一種流行于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環境性人畜共患傳染病

    海南醫學 2016年10期2016-03-07

  •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的臨床分布和耐藥性分析
    強 車惠琴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的臨床分布和耐藥性分析汪月強 車惠琴目的 分析醫院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情況,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405株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的標本來源、科室分布及藥敏結果。結果 該菌株主要來源于呼吸道標本(占92.35%),科室分布為ICU及神經外科,分別為77.04%、11.85%;該菌對米諾環素、甲氧芐啶-磺胺甲口惡唑、美羅培南、頭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藥率低,分別為

    浙江臨床醫學 2015年5期2015-12-16

  • 高氨氮污水的微生物修復初探
    GYW1序列與伯克霍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16S rDNA序列的相似度為99%,因而鑒定為伯克霍德菌;GYW2和GYW3與阪崎腸桿菌(Cronobacter sakazakii/Enterobacter Sakazakii)16S rDNA序列的相似度均為99%,因而鑒定為阪崎腸桿菌.圖2 三種細菌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圖譜表1 經瓊脂糖凝膠電泳獲得的16S rDNA序列2.3 NH4—N降解途徑分析對不同NH4—N降解時間的培養液中的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2015年4期2015-06-02

  •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院內小暴發流行的感染分布與耐藥性分析
    臨床探討·洋蔥伯克霍爾德菌院內小暴發流行的感染分布與耐藥性分析杜玉國,魏振軍,羅繼征(北京軍區總醫院干部病房二科 100700)目的 通過分析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的臨床感染分布與耐藥性,探討該菌小暴發流行的合理治療與控制措施。方法 選取2014年1~2月北京軍區總醫院干部病房中小暴發流行的11例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對其開展感染細菌檢測與藥敏試驗,并依據檢測結果給予針對性干預操作。結果 本組11株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標本多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5年24期2015-03-17

  •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致中耳炎一例
    東霞 姚翔洋蔥伯克霍爾德菌致中耳炎一例張東霞1姚翔2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391.R.20141231.1128.003.html1 病例資料患者,女,65歲,2014年2月11日因左耳流膿伴聽力下降近半月入院。入院前曾在外院抗炎治療3天(用藥不詳)未見好轉?;颊呒韧凶笾卸追磸土髂摬∈?年余、高血壓病史5年余。入院體檢見左外耳道大量膿痂附著,祛除痂皮及分泌物,見鼓膜松弛部大穿孔,膿血性分泌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5年1期2015-02-11

  • 2009—2013 年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臨床分離的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的耐藥性及臨床特點分析
    3000)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是非發酵菌所致感染的常見菌種之一,是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近年來,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引起的醫院感染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其可導致多種院內感染,如敗血癥、深部膿腫、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和血液系統感染等[2]。近年來,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的臨床分離率逐漸上升,以近50%的速率遞增,且其對現有的抗菌藥物具有較高的耐藥性,臨床治療失敗率較高[3-4]。因此,筆者對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我院”)住院患者臨床分離的150 株洋蔥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5年1期2015-01-08

  • 殘差和為零的非線性回歸在材積建模中的應用
    (編表)數據、伯克霍特材積模型和山本和藏材積模型以及殘差和為零的非線性回歸分析法[1]進行木材材積建模,并用10個樹種的驗表數據對所建模型進行驗證,同時和用非線性最小二乘回歸法進行數據處理的結果進行比較,以驗證殘差和為零的非線性回歸分析法的可行性和優越性。1 殘差和為零的非線性最小二乘回歸[1]1.1 非線性最小二乘回歸對于非線性樣本回歸方程組其中,從左至右依次記式(2)中的矩陣為 e(k+1)、X(k)、和l(k),則式(2)可簡寫為式(4)為線性化的誤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年4期2013-12-06

  •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耐藥性變遷
    61022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BC)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醫院的環境中,是一種條件致病菌。隨著近年來各種侵襲性操作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增多,其臨床分離率日益增加,耐藥率也較高[1]。為了解我院近5年BC的耐藥情況,現總結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菌株來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分離的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男205例,女245例,0~20歲98例(21.8%),21~40歲37例(8.2%),41~60歲60

    中國衛生產業 2013年17期2013-09-12

  • 1例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敗血癥合并糖尿病的治療體會
    5)1例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敗血癥合并糖尿病的治療體會李桂梅(廣西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廣西 柳州 545005)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敗血癥合并糖尿病,病情危重復雜,抗菌藥物使用要根據藥敏結果足量足療程才能達到效果。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糖尿??;感染 ;抗菌藥物假鼻疽伯克霍爾德菌,又名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革蘭染色陰性需氧桿菌,通常被人發現于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北方,生活在不流動的水中或是在稻田內。有鞭毛,無芽胞,無莢膜,需氧,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對多種抗生素有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16期2013-07-07

  • 呼吸重癥監護病房非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特征和耐藥性分析
    食單胞菌與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為非銅綠假單胞菌的主要構成者,其耐藥性極強,是引發病房傳染的主要來源。為此,筆者將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月期間57例呼吸重癥監護病房的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先將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月期間57例呼吸重癥監護病房的住院患者,從其抽吸痰液、尿液、血液以及引流液中,共分離出99株非銅綠假單胞菌。每位患者分離株只以首次作為有效計數。其中男51例,女48例,年齡為12

    吉林醫學 2013年13期2013-01-31

  • 類鼻疽的研究進展及診療現狀
    s)是由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pseudomallei)感染引起的一種新發傳染病,屬熱帶疾病。臨床常表現為肺部癥狀(肺部影像常見多發性膿腫、空洞),易引發膿毒血癥、臟器膿腫,病情可急劇惡化,病死率達20%~60%。也可有一過性感染或隱性感染,臨床癥狀不典型,極易誤診。類鼻疽疫區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包括澳大利亞北部、東南亞等,其他地區也有散發病例報道[1]。我國的類鼻疽流行區域主要集中在海南、廣東等地,其流行的嚴峻性并不為人們警

    微生物與感染 2013年2期2013-01-14

  • 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致病機制的分子與細胞基礎
    類鼻疽是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是廣泛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泥土中的腐生菌,農民在田間勞作的過程中通過皮膚粘膜感染引起類鼻疽病(Melioidosis)。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為革蘭陰性、有運動性的短桿菌。1911年,Whitmore從仰光38例類似鼻疽的病人中分離獲得,命名為類鼻疽桿菌(文章分別發表在1912和1913年),以后將其歸入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學者將該菌重新分類,將原假單胞菌屬中的DNA群Ⅱ中的幾個種列入1個新屬伯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4期2012-08-15

  • 56例洋蔥伯克霍爾德菌醫院內感染分布特點及耐藥分析
    .com)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屬于假單胞菌屬,非發酵革蘭陰性桿菌,1950年首次被發現于輕度腐敗的洋蔥中[1],因此而得名。在ICU等重癥病房中常引起肺部感染,該菌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多黏菌素、亞胺培南、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一、二代和除頭孢他啶以外的其他三代頭孢菌素呈現天然耐藥或高度多重耐藥,給臨床治療帶來困難,容易引起醫院內爆發感染。1 資料和方法1.1 研究對象 56例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病人均為我院2011住院病人,平均年齡為58歲。1.2 菌種鑒定及藥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12年5期2012-07-24

  • 59株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的分布特點及耐藥性分析
    525000)伯克霍爾德菌屬(Burkholderia)屬于非發酵菌,是醫院內感染僅次于假單胞菌屬,不動桿菌屬的一類非發酵菌,尤其以洋蔥伯克霍爾德菌較常見。據文獻報道[1]發現伯克霍爾德菌感染有區域性,不同醫院其感染的狀況不同?,F為了解我院伯克霍爾德菌的感染特點,指導臨床醫生科學地預防、控制及合理治療伯克霍爾德菌引起的感染,對2009年至2011年我院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的情況及耐藥性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菌種來源茂名人民醫院檢驗科細菌室

    中國醫藥指南 2012年17期2012-06-08

  • 老年患者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耐藥性分析
    )老年患者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耐藥性分析李 軍 宗春光1楊亞平1盧冬梅1(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老年病科,河北 承德 067000)洋蔥伯克霍爾德菌;耐藥性;抗菌藥物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屬于革蘭陰性需氧非發酵菌,首次于1950年發現于洋蔥根部而得名為洋蔥假單胞菌,1992年歸屬于伯克霍爾德菌屬。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是重要的機會性致病菌。近年來臨床分離率逐漸增加,已經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本文擬了解本菌所致老年患者感染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年22期2012-01-26

  • 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的臨床特點與耐藥性分析
    鼻疽是由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感染所致的地方性傳染病,是熱帶地區的人獸共患病,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如海南、廣西、廣東和福建。本病在海南報道較多,無明顯季節性,潛伏期一般為3-5天,少數也有數年后發病,即所謂“潛伏型類鼻疽”,甚至20年以上。而該病感染者常伴有基礎疾病,病情一般較為嚴重,如不及時治療,病死率很高。臨床上有急性敗血癥型、亞急性、慢性及亞臨床型4種表型,所以該菌引起的臨床感染變化多端,其感染臨床表現復雜多變,有“似百病”之稱[1],常引起誤診,而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1年5期2011-02-24

  • 從1例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的治療談臨床藥師的作用
    0016)洋蔥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原名洋蔥假單胞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醫院環境中。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就有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引起人類感染的報道,感染群體主要是囊性纖維化患者,近年來已成為免疫力低下和囊性纖維化患者重要的肺部病原體[1]。筆者就1例洋蔥伯克霍爾德菌醫院內感染患者的抗感染用藥情況進行分析,討論臨床藥師在治療中的作用,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入院情況患者男,62歲,入院前8年開始多于秋冬季節受涼后出現反復

    中國藥業 2010年3期2010-02-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