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聚仁

  • 曹聚仁的“亂世哲學”
    與我的世界》是曹聚仁晚年病中之作,從香港初版到內地再版的過程中,其副標題由《未完成的自傳》調整為《回憶錄》,而實際上借由記錄時代歷史,他也完成了自我表達和主體塑造。在這個意義上,將眼光從“我的世界”重新放回作為傳主的“我”的身上,可以進一步理解曹聚仁在抗戰時期所處的特殊位置及其思想方式。作為戰地記者,親歷戰爭及流亡的生命經驗,反而促發他向內尋找精神支援,其中,對宋明理學的批判性繼承構成了一條重要的內在線索?!胺蠢韺W的態度理解理學的深度”的“亂世哲學”是他在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22年1期2022-04-12

  • 為祖國統一作橋梁
    年6月26日,曹聚仁出生于浙江金華浦江墩頭鎮(今蘭溪市梅江鎮)蔣畈村。曹家祖上身居浙東窮鄉僻壤的小山村,歷代務農。曹聚仁的父親曹夢岐是村里第一個秀才。第二次科場趕考中,曹夢岐接觸了維新思潮,回家后雷厲風行地砍了自家橘樹,建造校舍,自制課桌、黑板,四處敦請名師,辦起了育才學堂。曹聚仁天生聰慧,幼承父訓。1915年,曹聚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這里有朱自清、俞平伯、陳望道、夏丏尊等一大批名師。五四運動時,學校成立學生自治會,他被推舉為主席,著名的“一師風潮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1年11期2021-11-22

  • 曹聚仁妻子鄧珂云:見證了丈夫為兩岸統一奔走
    說,也不能說”曹聚仁一生有過兩段婚姻。1921年,21歲的曹聚仁與同鄉王春翠結為連理。1935年,他與王春翠離婚,1938年與記者鄧珂云結婚,育有4個子女:長女曹雷、次女曹霆、長子曹景仲和幼子曹景行。鄧珂云于1916年生于上海,讀初中時就愛好文學,1934年秋結識了在務本女中當國文教師的曹聚仁。1938年3月,曹聚仁跟隨部隊撤到武漢。在上海難民收留所和抗日民眾團體工作的鄧珂云得知后也輾轉來到武漢,被香港《立報》聘為記者,不久二人舉行了婚禮。4月5日,曹聚仁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1年11期2021-11-22

  • 曹聚仁:“兩岸密使”
    邵力子要曹聚仁多做些促成國共第三次合作的工作陳毅說:“曹先生不會推辭吧?”“哪里,哪里,聚仁身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span class="hl">曹聚仁(1900-1972),著名記者、作家。浙江金華浦江墩頭鎮(今蘭溪市梅江鎮)蔣畈村人。畢業于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愛國女中、暨南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曾主編《濤聲》《芒種》等雜志??谷諔馉幈l后,任戰地記者,曾報道淞滬戰役、臺兒莊大捷。1950年赴香港,任新加坡《南洋商報》駐港特派記者。20世紀50年代后期,主辦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1年11期2021-11-22

  • “我為祖國效命”
    ”1950年,曹聚仁離開妻兒,只身去香港定居。從此以后,他在一封封家書中訴說他愿為祖國統一效力的赤子之心。1969年12月4日,曹聚仁在給曹雷的信中寫道:十九年前,我應不應該到海外來闖天下呢?在當時,你媽真有千個萬個不情愿,但,這一家的擔子誰來挑呢?我不能說一句空口漂亮話,說大家一齊挨苦就是了。我咬下牙關,決定到海外來做事,找錢養家,悶聲不響,自己多吃點苦。那時,你們年輕,是不懂這番道理的。別人以為我到了海外,一定會遠走高飛了。我一心向往北京,而且慢慢走上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1年11期2021-11-22

  • 子女憶曹聚仁:“父親以另一種方式,永遠在我身邊”
    不會那么順利”曹聚仁與鄧珂云共育有兩女兩子。長女曹雷,1940年出生于江西,1965年進入上海電影制片廠當演員,1982年起任上海電影譯制廠配音演員兼導演,已退休。長子曹景仲,1945年出生于樂平,1970年因公殉職。次女曹霆1945年夭折。幼子曹景行,1947年生于上海。曾任鳳凰衛視資訊臺副臺長,《亞洲周刊》副總編輯、《明報》主編、《中天新聞頻道》總編輯。曹雷憶父親:“父親以另一種方式,永遠在我身邊”轟炸、躲警報、逃難,是曹雷童年最深刻的記憶。在一個家庭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1年11期2021-11-22

  • 一代名記曹聚仁
    335弄5號,曹聚仁舍下家庭,只身離開上海,去了香港。那是1950年的夏天。在香港,曹聚仁的職場身份依然是報人——編輯《星島日報》(此前,他已作為該報的外勤記者,迎來新聞生涯中“偉大長篇通訊的黃金時代”),主辦《學生日報》《熱風》,應約為新加坡《南洋商報》寫文章,與人合辦《循環日報》《正午報》。1956年7月16日,周恩來于頤和園夜宴曹聚仁。此后,在《頤和園一夕談——周恩來會見記》一文中,曹聚仁第一次正式傳達了“國共第三次合作”的主張。1956年至1959

    檢察風云 2021年9期2021-06-25

  • 曹聚仁:領袖年譜里的香港來客
    中國現代史上,曹聚仁先生是享有一席之地的著名文化人。他聆教于章太炎,結交于魯迅,涉足文學創作及理論,鉆研歷史和哲學,執教大專院校,當過戰地記者,主持報社筆政,學識廣博,成名很早,著作等身,留下了豐厚的人生機記錄。尤為世人關注的是,他年逾半百之后,熱心搭建臺海兩岸溝通的渠道,彰顯了一位知識分子期盼國家統一的愛國情懷。他的這段經歷,多年來廣為傳播且倍受稱道,但流布中也含有撲朔迷離以至以訛傳訛的成分。距今一個甲子過去了,對于曹聚仁這段重要的人生經歷,應當依據可靠

    世紀 2021年2期2021-04-06

  • 和葉永烈談曹聚仁傳遞毛澤東《臨江仙》
    洋商報》撰稿人曹聚仁,為溝通海峽兩岸交往來到北京。不久,就受到毛澤東接見,在談起祖國統一大業、國共第三次合作事宜時,毛澤東托曹聚仁帶口信給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還請他捎帶自己所寫的一首《臨江仙·寄友》給蔣介石。曹聚仁離開北京,回到香港,蔣經國還特地派船接他赴臺灣島。曹聚仁直奔日月潭,面見蔣氏父子談話,并送上這份手稿。毛澤東寫的這首《臨江仙》是步北宋詞人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的: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

    世紀 2020年5期2020-10-15

  • 周作人五通書信梳考
    作人致王茨蓀、曹聚仁的兩封書信進行考訂與補正。關鍵詞:周作人 王茨蓀 石評梅 曹聚仁周作人的作品集坊間已出版多種,其文獻資料的發掘整理工作一直穩步推進,新的集外佚文不斷“出土”。因周作人一生交際廣泛,加之書信這一文獻的特殊性,故散佚集外的周氏書信雖難以統計具體數量,但無疑是有繼續發掘空間的。黃開發在《周作人研究的資料工作述評》中即認為“今后發現大量周作人佚文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可能還會有數量眾多的書信面世”。2020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陳子善、趙國

    名作欣賞 2020年9期2020-10-10

  • 如果臺灣回歸將如何安排蔣介石
    了“兩岸使者”曹聚仁,周恩來也在座。曹聚仁問:“如果臺灣回歸后,將如何安排蔣介石?”“蔣介石當然不要做地方長官,將來總要在中央安排。蔣經國安排在人大或政協是理所當然的。臺灣還是他們管?!痹谝慌缘闹芏鱽砘卮?,“如果陳誠愿意到中央,職位不在傅作義之下?!被叵愀酆?,曹聚仁立即將他和中共領導人接觸的情況詳細轉告了臺灣方面。但是,蔣氏父子由于有美國人撐腰,沒有表態。1965年夏,蔣氏父子萌生和談之心,在日月潭召見曹聚仁。三人經過幾次討論,終于達成了六項談判條件,主要

    新傳奇 2020年26期2020-08-04

  • 友情是一種最炙熱的態度
    友該做的。學者曹聚仁與魯迅相識并成為文友后,開始頻繁交往。一個冬夜,曹聚仁肝氣犯胃,痛得不行,給棄醫多年的魯迅拍特急電報。魯迅就趕緊給回復了方子:柴胡、枳殼、赤芍若干,香附、川楝子少許,摻上延胡索、甘草,水煎服?;貜屯觌妶?,魯迅并未直接回住處睡覺,而是連大衣都沒穿,頂著嚴寒就去了最近的藥鋪,然后又坐人力車去了曹聚仁的住處。躺在病床上的曹聚仁看到魯迅,既喜又憂。因為,當時的魯迅也久病纏身。曹聚仁趕緊坐起來,說:“您吩咐了方子,我讓人煎了就行了,何必再跑一趟。

    作文·初中版 2019年12期2019-12-19

  • 友情是一種最炙熱的態度
    友該做的。學者曹聚仁與魯迅相識并成為文友后,開始頻繁交往。一個冬夜,曹聚仁肝氣犯胃,痛得不行,給棄醫多年的魯迅拍特急電報。魯迅就趕緊給回復了方子:柴胡、枳殼、赤芍若干,香附、川楝子少許,摻上延胡索、甘草,水煎服?;貜屯觌妶?,魯迅并未直接回住處睡覺,而是連大衣都沒穿,頂著嚴寒就去了最近的藥鋪,然后又坐人力車去了曹聚仁的住處。躺在病床上的曹聚仁看到魯迅,既喜又憂。因為,當時的魯迅也久病纏身。曹聚仁趕緊坐起來,說:“您吩咐了方子,我讓人煎了就行了,何必再跑一趟。

    作文中學版 2019年12期2019-12-11

  • 交友如聽鐘
    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就揪著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列車員:“這些夠不夠?”列車員數了數:“夠了,夠了?!碧舆^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起事件,兩人成為至交。 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夏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23期2019-09-10

  • 交友如聽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 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就揪著曹聚仁, 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列車員:“這些夠不夠?”列車員數了數:“夠了,夠了?!碧舆^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件事,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19年12期2019-09-10

  • 曹聚仁巧說情緒
    2年,著名作家曹聚仁先生在上海復旦大學任教。有一天,他在操場上看到有個學生正坐在石凳上暗暗嘆息,就走過去關切地問發生了什么事。那個學生嘆了一口氣說:“我覺得情緒不好的時候還是少說話,說了可能讓事情惡化,在心里放一陣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時間一長也就過去了!”“你真這樣認為?”曹聚仁問,“有問題不說出來怎么解決?”“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的?!蹦莻€學生又嘆了一口氣說?!坝袝r候,說出來就意味著找到了解決之道!”曹聚仁在學生對面的石凳上坐下來接著說,“打個比喻

    保健與生活 2019年6期2019-07-31

  • 曹聚仁、羅孚與《知堂回想錄》
    香港報人、作家曹聚仁在八道灣苦雨齋的一次見面。對于那次見面,曹聚仁曾有記述:“那時,老人年已72,年老體弱,醫生吩咐,見客只能談三五分鐘,他卻特別高興,留我談了一點多鐘……我們那天又談到了魯迅的作品,魯迅自己推薦了《孔乙己》,因為那一篇小說寫得從容不迫”“我那天說到了自己的愛好,我是最喜歡《在酒樓上》的”“你(周作人)也同意我的說法,你(周作人)說,這是最富魯迅氣氛的小說?!痹谀谴螘勚?,曹聚仁表示他可將周作人的文章拿到香港發表。周作人說他要考慮一下?;馗?/div>

    語文世界(初中版) 2019年12期2019-01-10

  • 交 友 如 聽 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就揪著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列車員:“這些夠不夠?”列車員數了數:“夠了,夠了?!碧舆^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起事件,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夏

    中外文摘 2018年18期2018-11-21

  • 德國小哥:當傻瓜們變成主流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就揪著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列車員:“這些夠不夠?”列車員數了數:“夠了,夠了?!碧舆^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件事,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夏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 2018年14期2018-06-05

  • 楊天石:兩岸曾差點達成合作統一方案
    執政時期主要是曹聚仁,在蔣經國執政時期主要是沈誠。沈誠在曹聚仁的基礎上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他向中共中央提出了一個《國是建議備忘錄》,對兩岸的統一問題提了一些建議,而且還傳達過一份黨中央給蔣經國的密信,使得兩岸幾乎達成了一個合作統一的方案??墒?,如今有關當事人,鄧小平、蔣經國、沈誠,都已經去世,82歲的楊天石稱自己寫作時已經成為這件事情唯一的知情人,“因此不得不將這段歷史公之于眾”。毛澤東:對兩岸談判提出極為寬大的政策曹聚仁本來是一位文史學家和記者。他與蔣經國

    新傳奇 2018年39期2018-05-14

  • 交友如聽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了列車員。逃過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起事件,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夏衍和曹聚仁平時卻很少見面。一次,說起曹聚仁,夏衍的夫人蔡淑馨問道:

    中外文摘 2018年3期2018-03-06

  • 交友如聽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就揪著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列車員:“這些夠不夠?”列車員數了數:“夠了,夠了?!碧舆^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起事件,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夏

    讀書文摘·經典 2018年2期2018-02-08

  • 交友如聽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就揪著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列車員:“這些夠不夠?”列車員數了數:“夠了,夠了?!碧舆^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起事件,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

    婦女 2017年12期2017-12-21

  • 交友如聽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就揪著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列車員:“這些夠不夠?”列車員數了數:“夠了,夠了?!碧舆^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件事,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夏

    特別文摘 2017年12期2017-11-13

  • 交友如聽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在火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列車員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這時,一位中年人走過來,幫他墊付了。曹聚仁對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眱扇怂斐蔀橹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雖然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夏衍很少去找曹聚仁,只是隔幾星期打一次電話,平時很少見面。夏衍的夫人問起原因,夏衍解釋說:“鐘聲那么響亮,聽著那么美妙,可如果我們將自己的耳朵貼到鐘面上,耳朵都受

    意林·少年版 2017年17期2017-10-19

  • 因為深愛,所以寬容 ◎潘彩霞
    當時才15歲的曹聚仁便把12歲的王春翠鎖進心房,任自己的愛慕之情生根發芽。他們都是浙江金華某鎮人,兩個村莊之間相隔兩公里,那時,王春翠正在曹聚仁父親創辦的育才學堂讀書。曹聚仁第一次見到王春翠就被她深深吸引,為了偷看心上人一眼,曹聚仁常常爬到村頭一座小山上去眺望。她在山腳的竹葉潭邊洗衣服,他便癡癡地在山頭上張望,用情之深不言而喻。連接兩個村莊的是一座古廊橋,那是王春翠上學的必經之地。于是,從小就精于寫作的曹聚仁只要看到王春翠走上古廊橋,便高聲朗誦黃庭堅的那首

    百家講壇(紅版) 2017年4期2017-09-11

  • 曹聚仁先生長子曹景仲的青春悲歌
    泛黃的著名作家曹聚仁長子曹景仲的老照片,勾起了我無限感慨,也讓我緬懷不已。曹景仲,浙江蘭溪人,清華大學冶金系畢業的高才生。1945年,他出生于江西樂平,1970年1月30日,因公殉職,長眠于河北沽源,轉眼將近五十年!八年前,在曹聚仁的兒女,曹景仲的姐姐曹雷與弟弟曹景行的共同努力下,他的遺骨得以被攜回“第二故鄉”上海安葬,終于“葉落歸根”。2010年1月30日,他逝世40周年的當天,清華校友與他的親人,在上海青浦福壽園,舉行曹景仲先生骨灰安葬儀式。曹景仲將與

    婦女之友 2017年6期2017-08-01

  • 曹聚仁的廊橋遺夢
    ◎文/潘彩霞曹聚仁的廊橋遺夢◎文/潘彩霞她害他得了相思病少年情懷總是詩,只是在父親學堂里的驚鴻一瞥,15歲的曹聚仁便把12歲的王春翠鎖進心房,一任那愛慕生了根發了芽。他們都是浙江蘭溪人,他住在蔣畈村,她則住在兩里之外的塔山村。那時,王春翠正在曹聚仁父親創辦的育才學堂讀書?!八撬慕忝弥凶蠲利惖?,總而言之,我第一回在學堂里看見了她,就鐘情于她,苦苦地害我得了相思病?!睘榱送悼葱纳先?,曹聚仁常常爬到村頭一座叫掛鐘尖的小山上眺望。她在山腳的竹葉潭邊洗多久的衣服,

    戀愛婚姻家庭 2017年21期2017-07-05

  • 曹聚仁的廊橋遺夢
    一瞥,15歲的曹聚仁便把12歲的王春翠鎖進心房,一任那愛慕生了根發了芽。他們都是浙江蘭溪人,他住在蔣畈村,她則住在兩里之外的塔山村。那時,王春翠正在曹聚仁父親創辦的育才學堂讀書?!八撬慕忝弥凶蠲利惖?,總而言之,我第一回在學堂里看見了她,就鐘情于她,苦苦地害我得了相思病?!睘榱送悼葱纳先?,曹聚仁常常爬到村頭一座叫掛鐘尖的小山上眺望。她在山腳的竹葉潭邊洗多久的衣服,他便癡癡地望多久,那個倩影,連同她眼眸中的羞澀與溫柔,都是那么美。連接塔山和蔣畈的,是一座名叫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7年7期2017-07-05

  • 書癡曹聚仁
    文/柳哲書癡曹聚仁文/柳哲著名作家、報人曹聚仁一生,教書寫書,愛書如命;嗜書成癖,以書為伴。對于“書癡”的曹聚仁,知夫者莫如妻。他的妻子鄧珂云,不無感慨地回憶:“那時,在我們的箱子里,沒有一件值錢的衣服,在銀行里,沒有一個錢的存款,我們每月的收入,要支出30%的錢去購買書籍。書籍被一些人視為‘廢紙’,但卻是我們寶貴的‘財產’?!?span class="hl">曹聚仁自幼酷愛讀書。過年,也是讀書不輟。有一年除夕,外面鞭炮聲聲,他卻置若罔聞,獨守閣樓,幾乎通宵,讀他心愛之書。曹聚仁有一個怪癖

    北方人 2017年11期2017-07-03

  • 交友如聽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就揪著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列車員:“這些夠不夠?”列車員數了數:“夠了,夠了?!碧舆^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起事件,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

    意林 2017年11期2017-06-30

  • 交友如聽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就揪著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列車員:“這些夠不夠?”列車員數了數:“夠了,夠了?!碧舆^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件事,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夏

    傳奇·傳記文學選刊 2017年6期2017-06-28

  • 書癡曹聚仁
    著名作家、報人曹聚仁一生,教書寫書,愛書如命;嗜書成癖,以書為伴。對于“書癡”的曹聚仁,知夫者莫如妻。他的妻子鄧珂云,不無感慨地回憶:“那時,在我們的箱子里,沒有一件值錢的衣服,在銀行里,沒有一個錢的存款,我們每月的收入,要支出30%的錢去購買書籍。書籍被一些人視為‘廢紙,但卻是我們寶貴的‘財產?!?span class="hl">曹聚仁自幼酷愛讀書。過年,也是讀書不輟。有一年除夕,外面鞭炮聲聲,他卻置若罔聞,獨守閣樓,幾乎通宵,讀他心愛之書。曹聚仁有一個怪癖,不愛借書看,認為借來的書看不

    北方人 2017年6期2017-06-27

  • 因為深愛,所以寬容
    當時才15歲的曹聚仁便把12歲的王春翠鎖進心房,任自己的愛慕之情生根發芽。他們都是浙江金華某鎮人,兩個村莊之間相隔兩公里,那時,王春翠正在曹聚仁父親創辦的育才學堂讀書。曹聚仁第一次見到王春翠就被她深深吸引,為了偷看心上人一眼,曹聚仁常常爬到村頭一座小山上去眺望。她在山腳的竹葉潭邊洗衣服,他便癡癡地在山頭上張望,用情之深不言而喻。連接兩個村莊的是一座古廊橋,那是王春翠上學的必經之地。于是,從小就精于寫作的曹聚仁只要看到王春翠走上古廊橋,便高聲朗誦黃庭堅的那首

    百家講壇 2017年7期2017-04-27

  • 曹聚仁的廊橋遺夢
    一瞥,15歲的曹聚仁便把12歲的王春翠鎖進心房,一任那愛慕生了根發了芽。他們都是浙江蘭溪人,他住在蔣畈村,她則住在兩里之外的塔山村。那時,王春翠正在曹聚仁父親創辦的育才學堂讀書?!八撬慕忝弥凶蠲利惖?,總而言之,我第一回在學堂里看見了她,就鐘情于她,苦苦地害我得了相思病?!闭谴禾?,愛戀也和古樟樹葉一樣,綠得那樣洶涌。為了偷看心上人,曹聚仁常常爬到村頭一座叫掛鐘尖的小山上眺望。她在山腳的竹葉潭邊洗多久的衣服,他便癡癡地望多久,那個倩影,連同她眼眸中的羞澀與

    莫愁·智慧女性 2017年4期2017-04-25

  • 曹聚仁的廊橋遺夢
    ○ 潘彩霞曹聚仁的廊橋遺夢○ 潘彩霞她害他得了相思病少年情懷總是詩,只是在父親學堂里的驚鴻一瞥,15歲的曹聚仁便把12歲的王春翠鎖進心房,一任那愛慕生了根發了芽。他們都是浙江蘭溪人,他住在蔣畈村,她則住在兩里之外的塔山村。那時,王春翠正在曹聚仁父親創辦的育才學堂讀書?!八撬慕忝弥凶蠲利惖?,總而言之,我第一回在學堂里看見了她,就鐘情于她,苦苦地害我得了相思病?!闭谴禾?,愛戀也和古樟樹葉一樣,綠得那樣洶涌。為了偷看心上人,曹聚仁常常爬到村頭一座叫掛鐘尖的小

    莫愁 2017年10期2017-04-22

  • 交友如聽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就揪著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列車員:“這些夠不夠?”列車員數了數:“夠了,夠了?!碧舆^一劫的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起事件,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工作之余,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17年4期2017-04-11

  • 友情是一種最炙熱的態度
    友該做的。學者曹聚仁與魯迅相識并成為文友后,開始頻繁交往。一個冬夜,曹聚仁肝氣犯胃,痛得不行,給棄醫多年的魯迅拍特急電報。魯迅就趕緊給回復了方子:柴胡、枳殼、赤芍若干,香附、川楝子少許,摻上延胡索、甘草,水煎服?;貜屯觌妶?,魯迅并未直接回住處睡覺,而是連大衣都沒穿,頂著嚴寒就去了最近的藥鋪,然后又坐人力車去了曹聚仁住處。躺在病床上的曹聚仁看到魯迅,既喜又憂。因為,當時的魯迅也久病纏身。曹聚仁趕緊坐起來,說:“您吩咐了方子,我讓人煎了就行了,何必再跑一趟?!?/div>

    作文評點報·高中版 2016年44期2017-02-05

  • 交友如聽鐘
    金紅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車去外地辦事,不知不覺在車上睡著了。一覺醒來,他已坐過了站。列車員在查票時,要求曹聚仁補票。當時,曹聚仁身上的錢不夠,列車員要送他去巡捕房。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掏出幾張紙幣給了列車員。曹聚仁對及時救場的中年人感激不盡,便問起他的姓名,對方回答:“我叫夏衍?!币驗檫@起事件,兩人成為至交。后來,夏衍在上海的一家報社工作,居住的地方離曹聚仁家不遠,但夏衍和曹聚仁平時很少見面。一次,說起曹聚仁,夏衍的夫人蔡淑馨問道:“你和老曹的

    特別健康 2017年11期2017-01-28

  • 魯迅與曹聚仁之間的恩怨之謎
    一魯迅與曹聚仁是1927年12月21日第一次見面的。查魯迅這一天的日記,有這樣的記載:“晴。午后衣萍來邀至暨南大學演講。晚晤語堂。夜雨?!边@演講是該校文學社團秋野社主辦的。接魯迅的章衣萍是校長秘書兼文學院教授。因早在北京時就與魯迅相識,由他登門敦請,順理成章。魯迅演講的題目為“文藝與政治的歧途”。記錄稿有兩份:一是章鐵民記,后經魯迅的修訂,29日寄陳翔冰,以《文學與政治的歧途》為題,發表于該校 《秋野》 雜志第三期;另一份則為劉率真記,于1928年1月發表

    讀書文摘 2016年11期2016-11-17

  • 第一個報道臺兒莊大捷的記者
    了一張著名作家曹聚仁與妻子鄧珂云在抗日前線聯騎采訪的珍貴老照片。他們夫婦各騎一匹戰馬,一身戎裝,英姿颯爽。曹聚仁胞弟曹藝,在照片背面親寫說明:“一九三七年,曹聚仁、鄧珂云擔任隨軍記者,聯騎出入東戰場上?!?span class="hl">曹聚仁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箲鸨l后,由于他對淞滬戰場出色的現場報道,不久被國民黨中央通訊社聘為戰地特派記者,親赴臺兒莊前線進行現場報道。曹聚仁偕夫人鄧珂云于1938年3月25日抵達徐州,4月5日來到臺兒莊正面戰場。這場戰役對整個局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

    婦女之友 2016年8期2016-10-21

  • 戰地記者曹聚仁編抗日戰歌
    柳哲戰地記者曹聚仁編抗日戰歌柳哲著名戰地記者曹聚仁先生曾做過一首《戰神的腳步》。歌詞如下:槍在我們的肩膊,血在我們的胸膛。我們來捍衛祖國,我們齊赴沙場!渡過鴨綠江,沖過大同江!哈,富士山算得什么!嘻,富士山算得什么!我們濯足乎扶桑!我們濯足乎扶桑!曹聚仁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記者與杰出的愛國人士。1937年七七事變后,曹聚仁走出書齋,奔赴抗日前線,成了中央社的戰地特派員與隨軍記者,出生入死,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曹聚仁先后結集出版的與抗戰有關的作品集

    紅土地 2016年1期2016-10-14

  • 魯迅與曹聚仁之間的恩怨之謎
    汪兆騫一魯迅與曹聚仁是1927年12月21日第一次見面的。查魯迅這一天的日記,有這樣的記載:“晴。午后衣萍來邀至暨南大學演講。晚晤語堂。夜雨?!边@演講是該校文學社團秋野社主辦的。接魯迅的章衣萍是校長秘書兼文學院教授。因早在北京時就與魯迅相識,由他登門敦請,順理成章。魯迅演講的題目為“文藝與政治的歧途”。記錄稿有兩份:一是章鐵民記,后經魯迅的修訂,29日寄陳翔冰,以《文學與政治的歧途》為題,發表于該?!肚镆啊冯s志第三期;另一份則為劉率真記,于1928年1月發

    中外書摘 2016年8期2016-07-26

  • 曹聚仁與《魯迅評傳》
    大學的年輕教授曹聚仁。那年魯迅從廣州來上海不久,接受暨南大學的邀請,為廣大師生作題為《文藝與政治的歧途》的演講。魯迅說:“我沒有整篇的鴻論,也沒有高明的見解,只能講講我近來所想到的。我每每覺到文藝和政治時時在沖突之中;文藝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兩者之間,倒有不安于現狀的同一。惟政治是要維持現狀,自然和不安于現狀的文藝處在不同的方向?!濒斞更c出了現實社會政治與文藝的“歧途”和矛盾,接著魯迅還批評了一些不關心社會問題和民生疾苦“躲在象牙之塔里面”的文學家。曹聚仁

    鐘山風雨 2016年3期2016-07-04

  • 曹聚仁巧借積水說情緒
    2年,著名作家曹聚仁先生在上海復旦大學任教。有一天,他在操場上看到有個學生正坐在石凳上暗暗嘆息,就走過去關切地問發生了什么事。那個學生嘆了一口氣說:“我覺得情緒不好的時候還是少說話為好,說了可能會讓事情惡化,在心里放一陣可能會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時間一長也就過去了!”“你真這樣認為?”曹聚仁問,“有問題不說出來怎么解決?”“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的?!蹦莻€學生又嘆了一口氣說?!坝袝r候,說出來就意味著找到了解決之道!”曹聚仁在學生對面的石凳上坐下來接著說,“

    小學教學研究·新小讀者 2016年5期2016-06-14

  • 壞情緒就像積水
    復旦大學任教的曹聚仁先生在操場上看到有個學生正坐在石凳上暗暗嘆息。原來這個學生剛才在數學課上因為一個問題和老師產生了分歧,還頂了兩句嘴,結果老師覺得他是故意讓自己下不了臺,之后再也沒有叫他回答過問題。曹聚仁聽后,拉著那個同學來到數學老師的辦公室,讓他把心里話告訴數學老師。學生對數學老師說自己之所以頂嘴是因為太喜歡數學,說完還向數學老師鞠躬致歉。數學老師聽后,也對學生說是自己太小心眼。師生兩人的誤會就此解開。從辦公室出來后,曹聚仁意味深長地對學生說:“不良的

    意林·少年版 2016年9期2016-05-14

  • 曾聞濤聲驚永夜
    管繼平那時曹聚仁的女兒曹雷女士,似已近花甲之年,但卻氣質雅潔,風韻猶存,依稀仍能看出她當年主演《年青的一代》時的靚麗倩影。大概在上世紀90年代末,我有一次去采訪電影藝術家曹雷女士,因為我知道她即是上世紀30年代著名文人曹聚仁先生的女公子,于是就從自己的藏書中順帶了一本曹聚仁的集子,想請她題字留念。那時的曹雷女士似已近花甲之年,但卻氣質雅潔,風韻猶存,依稀仍能看出她當年主演《年青的一代》時的靚麗倩影。記得她當時對我說:“我題在父親的書前不太合適吧?!焙笤跁?/div>

    檢察風云 2015年11期2015-06-09

  • 朋友圈里有“三把鎖”
    少指點民國學者曹聚仁自1927年與魯迅相識并成為文友后,開始頻繁交往。有個冬夜,曹聚仁肝氣犯胃,痛得不行,無奈只好給棄醫多年的魯迅拍特急電報。魯迅趕緊回復了方子:柴胡、枳殼、赤芍若干,香附、川楝子少許,摻上延胡索、甘草,水煎服?;貜屯?,魯迅并未直接回住處睡覺,而是大衣都沒穿,頂著嚴寒去了最近的藥鋪,然后又坐人力車去了曹聚仁住處。躺在病床上的曹聚仁看到魯迅,既喜又憂,因為當時的魯迅也是病魔纏身。曹聚仁趕緊坐起來,說:“您吩咐了方子,我讓人煎了就行了,何必再跑

    心理與健康 2015年5期2015-05-30

  • 名家書信收藏樂趣多
    與現代著名作家曹聚仁相關的書信與題詞,幾乎占了一大半。我開始收藏名家書信與題詞時,從沒有想要增值掙錢,只是興趣使然與研究需要。為了搶救瀕臨消失的珍貴史料,我歷盡千辛萬苦,千方百計地搜集與收藏。我收藏的第一封曹聚仁書信,是在曹聚仁的一位世交家里。約20年前,我去一位朋友家串門,在他家的一大堆廢書舊紙里,淘到了這一“寶貝”。這是一封曹聚仁寫于1920年代初期的書信。書信是用毛筆寫的,對于研究曹聚仁的生平與思想,包括他的書法藝術,有很高的價值。有一次,曹聚仁胞弟

    華人時刊 2014年12期2015-04-07

  • 曹聚仁的北大情結
    哲著名文化大師曹聚仁先生既非北大教授,也非北大學生,何來北大情緣?這首先得從曹聚仁這個人說起!曹聚仁(1900-1972),中國現代史上一位“謎樣的人物”。身兼作家、記者、學者于一身的他,一生寫下了4000多萬的文字,世人鮮有其匹。他還是一位知名的社會活動家。解放后,他在香港為“第三次國共合作”而奔波,搭起了兩岸和談的橋梁,深得國共雙方領袖的器重,被周恩來總理蓋棺論定地評價為“愛國人士”。他早年就讀于杭州省立第一師范,畢業后就在“十里洋場”的上海謀生,開始

    檔案天地 2014年11期2014-11-11

  • 曹聚仁與李漁
    哲現代著名作家曹聚仁,對于蘭溪鄉賢、清代戲劇大師李漁情有獨鐘,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李漁情結。浙東蘭溪以才子多而聞名于世。蘭溪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唐有舒元輿、貫休,宋有范浚、金履祥,元有柳貫、吳師道,明有胡應麟、章懋,清有李漁,現代則有曹聚仁,當代則有柳村、方增先等,舉不勝舉,不一而足。但就才情而論,李漁堪稱天下“第一才子”,后起之秀的曹聚仁,亦算當代絕世才子,其才情與著作堪與李漁比肩!曹聚仁著作等身,結集出版的將近百余種,達四千萬言,可謂舉世罕見!李漁也是學

    書屋 2014年7期2014-08-18

  • 曹聚仁的風雨人生
    年7月23日,曹聚仁先生在澳門逝世,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和周恩來極其關注。周總理不僅委托香港《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先生在港澳成立曹聚仁先生治喪委員會公祭,還評價他為“愛國人士”,為其墓碑定稿:“愛國人士曹聚仁先生”。同時,安排其親屬赴港悼念與料理后事。曹聚仁先生的愛國精神備受國共兩黨政要所推崇。左翼文壇的“烏鴉”曹聚仁字挺岫,號聽濤,常用陳思、阿挺、丁舟、趙天一、土老兒、沁園等筆名。1900年6月26日,他出生于浙江浦江縣通化鄉蔣畈村 (今屬蘭溪市梅江鎮)。

    黨史文苑 2014年6期2014-08-11

  • “兩岸密使”曹聚仁
    湮沒的愛國人士曹聚仁先生的愛國事跡,也逐漸為世人所知曉,受到世人尊重?;仡櫺轮袊闪⒅?,海峽兩岸,國共分治,在打打鬧鬧中,國共兩黨領袖為了民族大義,一直在謀求和平統一的道路。到底是誰首先提出“第三次國共合作”,到底是誰向海外報道了這一訊息?要回答這一問題,不能不提到一位重要的神秘的傳奇人物——被周恩來總理譽為“愛國人士”,曾為國共兩黨領袖共同奉為“座上賓”的“兩岸密使”曹聚仁先生。曹聚仁(1900-1972),民國著名記者、作家。浙江蘭溪人??谷諔馉幈l

    文史春秋 2014年4期2014-07-16

  • 收藏名家書信 打撈歷史碎片
    ,現代著名作家曹聚仁相關的書信與題詞幾乎占了一大半。廢紙堆里翻出曹聚仁家書我收藏的第一封曹聚仁書札,是在曹聚仁一位世交家里。大約20年前,我去一位朋友家串門,在他家一大堆廢書舊紙里,淘到了這一“寶貝”。這是一封曹聚仁寫于上個世紀20年代初期的書信。書信是用毛筆書寫的。有一次,曹聚仁胞弟曹藝先生,把珍藏了數十年的220封曹聚仁家書,全部毫無保留地贈送給我,以支持我研究曹聚仁。這些家書,對于研究曹聚仁的生平與思想,意義重大。曹聚仁曾為兩岸和平統一事業奔波,許多

    新天地 2014年3期2014-03-06

  • 金門炮戰提早曝光內幕
    、記者于一身的曹聚仁。1950年,曹聚仁去香港定居。他是海外新聞界第一個回大陸的人。因為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他和國共兩黨的高層人物就有往來,敏感的香港媒體自然注意他的行蹤。曹聚仁還未成行,種種猜測與議論就充斥于港澳報紙。為此,曹聚仁行前對友人解釋:“我這次回祖國去,絕無政治上的作用,只是替新加坡《南洋商報》到大陸作點廣泛深入的采訪工作。同時,新加坡工商考察團訪問北京,社里派我兼任該團記者?!本驮?span class="hl">曹聚仁返回大陸前兩天,6月28日,周恩來總理在一屆人大三次會議

    黨員文摘 2014年1期2014-02-12

  • 書癡曹聚仁
    著名作家、報人曹聚仁一生,教書寫書,愛書如命;嗜書成癖,以書為伴。對于“書癡”的曹聚仁,知夫者莫如妻。她的妻子鄧珂云,不無感慨地回憶說:“那時,在我們的箱子里,沒有一件值錢的衣服,在銀行里,沒有一個錢的存款,我們每月的收入,要支出30%的錢,去購買書籍。書籍被一些人視為‘廢紙’,但卻是我們寶貴的‘財產’?!?span class="hl">曹聚仁自幼酷愛讀書。過年,也是讀書不輟。有一年除夕,外面鞭炮聲聲,他卻置若罔聞,獨守閣樓,幾乎通宵,讀他心愛之書。曹聚仁有一個怪癖,不愛借書看。認為借來

    躬耕 2013年4期2013-11-16

  • 曹聚仁的“三不朽”
    柳 哲最近翻閱曹聚仁自傳《我與我的世界》,一位人格偉岸、學問淵博、著作等身、畢生愛國的書生形象,躍于我的腦際。曹聚仁在批評劉大杰時曾寫過《標點三不朽》,我就借題來說說曹聚仁的“三不朽”,算是對他的深切緬懷,也權且作為讀他的自傳后的一點感想!曹聚仁,一生撲朔迷離,富于傳奇,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大師與愛國人士。1900年6月26日,他出生在浙江省浦江縣通化鄉蔣畈村(今屬蘭溪市梅江鎮),1972年7月23日,在澳門含恨病逝。曹聚仁的“三不朽”:書生報國抗外侮、心系兩

    時代金融 2013年6期2013-08-12

  • 曹聚仁論衡 ——紀念曹聚仁誕辰110周年
    紀中國文學研究曹聚仁論衡 ——紀念曹聚仁誕辰110周年張直心1,王 平2(1.杭州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2.浙江大學 中文系,浙江 杭州 310028)曹聚仁一生,踏遍山水,閱盡人物。所事種種,身份定位,反因其間奔遷及曹本人的飄忽態度,難以確切定義。已有研究耽于單向度認斷卻未能觸及其繁復的維度:是曹以專業素養為傲的教師;還是其鄙薄卻難脫干系的文人、作家;抑或是表示興趣所在自詡淵博的史家、學者;又或者是論者將其框定的報人、記者?我們探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4期2010-04-11

  • 曹聚仁的北大情緣
    柳 哲曹聚仁既非北大教授,也非北大學生,何來北大情緣?這首先得從曹聚仁這個人說起。曹聚仁(1900-1972),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謎樣的人物”。身兼作家、記者、學者于一身的他,一生寫下了4000多萬的文字,世人鮮可匹敵。他還是一位知名的社會活動家與自由主義的理性批判者。解放后,他在香港為“第三次國共合作”而奔波,深得國共雙方領袖的器重。他早年就讀于杭州省立第一師范,畢業后就在“十里洋場”的上海謀生,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和新聞生涯。曹聚仁與中國學術重

    黨史文苑 2005年11期2005-06-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