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慶榮

  • 有根的理想 ——簡論周慶榮近期散文詩
    ◎李潯周慶榮是一個清醒的詩人,有著豐富歷史深度的精神世界。從創作初期至今,他一直有明確的目標,他的詩有一脈相承的哲思與靈性。隨著年齡的變化,他的哲思因為豐富的經驗,而使他的詩有了更多的共鳴點。為此,他作品的詩性也更具有感染力與穿透力。在他的敘事里,嚴謹結構中包含的詩意或詩性,都透露出歷史意味。而這些“歷史意味”與當今的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關聯也顯示了他詩歌與眾不同的氣質。先來看一章他的近作《關于黃河》,在題材的選擇,結構和語言表達上,這章散文詩均屬

    散文詩 2023年21期2023-12-27

  • 周慶榮散文詩論 ——以《執燈而立》為例
    ◎ 張開翼周慶榮是我們敬重的知名散文詩人,著有作品集《有理想的人》《預言》《有遠方的人》《有溫度的人》等?!秷虩舳ⅰ肥撬钚鲁霭娴脑娂?,代表了他最新的思想和成就。我仔細閱讀著、思考著,漸漸融入了他的文字當中。周慶榮為我們打開了他的世界和我們心向往之的未來。他的文字承載著他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每個文字都能代表他最基本的理想和渴望。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在此岸與彼岸之間,他是一個不倦的擺渡者和守夜人。他的窗前,星星很少;他的午夜,沒有掌聲。好在他有散

    湛江文學 2023年5期2023-09-01

  • 海浪詠嘆
    周慶榮一道浪接著一道,我不去把它和我已經消逝的年輪焊在一起。一道浪抱緊木船的一塊板,送回到岸上,像是大海把漂泊的魂靈護送到土地上安放。一道浪水花飛濺,打濕我的唇,汗與淚,大海讓我不能忘記人間的味道。一道浪卷起太陽,不眠之時,浪里帶月。我看到第四十道浪,大海似乎羞澀地曲折,它沒有把浪進行到底。浪,是大海運動的弧線。洶涌也是美,而且,力量來自內部對風云的呼喚。第四十道浪,在大海的表面寫著什么樣的文章?都說大海是最自由的元素。海浪,那就自由吧!在海水和土地的結合

    星星·散文詩 2023年17期2023-08-21

  • 思想者之詩終將卓犖拔群 ——周慶榮散文詩集《執燈而立》賞讀芻議
    志遠辛丑歲末,周慶榮散文詩集《執燈而立》問世。多家網絡公眾號推介,多位詩人在朋友圈里曬圖,發表讀后感,這絕非一種孤立的現象,而是一種積累和噴發,是周慶榮散文詩在出版之際發生的一次漫射,產生的震蕩,它給散文詩壇帶來了振奮。在我賞讀《執燈而立》的一周里,雖氣溫反常,寒氣颼颼,可我卻熱血沸騰。我想到王安石《題張司業詩》,“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用來概括作者這些年散文詩創作之路很是恰當。揣摩再三,總結我的印象和感受,曰“思想者之詩終將卓犖拔群”,我用這

    星星·散文詩 2022年17期2022-12-21

  • 自況 ——觀戴衛畫《王維詩意圖》
    周慶榮王維詩意圖/ 戴衛 作以隱居之心在鬧市中積極生活?一不小心,就做了一鍋夾生飯。稍不留神,就把本來的美食燒煳。善意的態度,認領回來的可能是惡語相向。在我也困難的時候,我努力幫助更加困難的你。至于人間品秩的復雜,功名的真相就是或上或下。到了最后,它其實也就是可有可無。有人給王維畫了一幅畫。從長安逸出,坐在孤獨里,世事煩憂,畫中人自成一統?在王維后來的詩中讀到浣女,我意識到了天性的意義,以及,一個人哪怕自我放逐,也不可虛偽。月牙一出場,太陽便已落山。如果我

    揚子江詩刊 2022年5期2022-09-08

  • 周慶榮散文詩集《執燈而立》讀后記
    尚的精神引領。周慶榮說,他要“用自己的作品,喚起蒙塵的理想和人性的溫度?!彼膶懽魇怯惺姑械膶懽?,他針砭著,悲憫著,熱愛著,希望著,他一直在探尋日常生存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一直努力發出光亮彰顯生命意義。黃恩鵬指出,“執燈而立,不是口號,是星光落地時人心的安然和自在?!?span class="hl">周慶榮希望每個人都有燈盞,都是燈盞,他希望每個人對思想的探尋對意義的追求和堅守使世界明亮,讓人間溫暖?!皠游镏凶罡叩燃?,一個人能用體內的骨頭保持站立起來的姿勢,一個人能用獨到的語言和意念從龐大

    散文詩世界 2022年7期2022-07-07

  • 思想者之詩終將卓犖拔群
    辛丑歲末,周慶榮散文詩集《執燈而立》問世。多家網絡公眾號推介,多位詩人在朋友圈里曬圖,發表讀后感,這絕非一種孤立的現象,而是一種積累和噴發,是周慶榮散文詩在出版之際發生的一次漫射,產生的震蕩,它給散文詩壇帶來了振奮。在我賞讀《執燈而立》的一周里,雖氣溫反常,寒氣颼颼,可我卻熱血沸騰。我想到王安石《題張司業詩》,“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用來概括作者這些年散文詩創作之路很是恰當。揣摩再三,總結我的印象和感受,曰“思想者之詩終將卓犖拔群”,我用這句話

    星星·詩歌理論 2022年6期2022-07-03

  • 周慶榮小輯
    葉櫓 周慶榮 周慶榮,筆名老風。先后畢業于蘇州大學和北京大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第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我們——北土城散文詩群”主要發起人,《大詩歌》主編,《星星·散文詩》名譽主編。著有《愛是一棵月亮樹》(1990)、《飛不走的蝴蝶》(1992)、《愛是一棵月亮樹》(合集,2000)、《風景般的歲月》(2004)、《周慶榮散文詩選》(2006)、《我們》(中英文典藏版,2010)、《有理想的人》(201

    詩潮 2022年6期2022-06-22

  • 散文詩的存在方式
    又在會議期間與周慶榮相遇并做了簡單的交談,會后他又把他的詩集寄給了我,我也借此集中地讀了這種文體的代表性詩人的作品,從而較為深入地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借對周慶榮的散文詩的閱讀感受,談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我想說一下對散文詩的定位:它應該是詩而不是散文。至于給它命名為散文詩,或許可以從艾青曾經提倡過的詩的散文化來給予解讀。艾青當年之所以提出詩的散文化,就是想讓詩的文體不必過分拘泥于音韻格律的束縛,使詩的表現形式更自由化和多樣化,爾后數十年的詩歌創作

    詩潮 2022年6期2022-06-22

  • 周慶榮《執燈而立》/詩集精選
    周慶榮:筆名老風。祖籍江蘇響水,先后畢業于蘇州大學和北京大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第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拔覀儭蓖脸巧⑽脑娙骸敝饕l起人?!缎切恰ど⑽脑姟访u主編。著有作品集《有理想的人》《預言》《有遠方的人》《有溫度的人》等。另有譯著多部。曾獲多種詩歌獎項。老下去的時光,我想放在童年成長的地方。仿佛衰老也是一種朝氣蓬勃,感傷變化為青春。誰再言日暮窮途?我就把一個鄉村少年喊到身邊,他就是走向遠方之前的我們。老下去的地方,荷花萬畝。來的人,大家

    散文詩 2022年4期2022-04-27

  • 聽竹 ——觀戴衛畫《板橋愛竹》
    周慶榮板橋愛竹/ 戴衛 作在最需要氣節的時候,畫竹的人就是時代的英雄。只需三兩片嫩葉,未來就會拔節,骨頭就會進一步堅硬。畫面的主人叫鄭板橋。我是他邀請來的客人。一根竹枝用來給臃腫的欲望瘦身,幾片葉子可以執在手中,如扇。竹風蕩漾的時候,會有人認為我在制造江南的浪漫?因為主人的家喻戶曉,人們是否只會重復他的應景之言:難得糊涂?畫竹的人已經批評過竹筍,歲月里的頑疾頗似嘴尖皮厚,后來的氣節一節高過一節,氣節的最高處,已經是苦竹獨坐,即便是換了人間,守節者一邊笑傲江

    揚子江詩刊 2022年1期2022-01-10

  • 專訪周慶榮:做個有溫度的詩人
    周慶榮,筆名老風。1963年生于蘇北響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我們-北土城散文詩群”主要發起人,《大詩歌》主編、《星星·散文詩》名譽主編、《詩潮》編委、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湖州師范學院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研究員。1984年開始詩歌寫作,出版的散文詩集有《愛是一棵月亮樹》《飛不走的蝴蝶》《愛是一棵月亮樹》《風景般的歲月》《周慶榮散文詩選》《我們》(中英文典藏版)、《有理想的人》《預言》《有遠方的人》《有溫度的人》。曾獲2014年度《詩潮》詩

    散文詩世界 2020年12期2020-12-29

  • 留下來 ——悼念詩人簡明
    周慶榮當你盡完全部的責任,你就會留下來。他們喧鬧著向前,坎坷或者輝煌,那都是未來的日子。你留下來的地方名叫固執。那些風起云涌的,那些無法詮釋的嘆息,它們都是你體內的呼吸。把筆扔在路旁,你手里握著個泥塊,柔軟的土壤曾經生長過什么?豪邁、豐收、暗示情色的花?或者是一朵被風粉碎后的蒲公英?你一塊一塊地握。泥塊堆積如山時,你就變成了山里人。你用詩歌給草原寫過跋,寫跋的人知道一切的往事都已經在草原上發生。生前,責任如山。身后,山如責任?留下來,就能擺脫錯誤的人群。你

    天津詩人 2020年1期2020-11-18

  • 生活啊,我想向你再要一杯酒
    周慶榮三杯茅臺之后,我原諒了自己一切奮斗中的不完美。讓一個男人的味道充滿酒,目光可以不清晰,如同冬雨后茅臺鎮隨便一座山的上空騰轉的霧嵐。謎一樣的往事預言著未來更大的謎。血液中有了酒,心中就只有一條河流。人生最大的愛可以在赤水河畔完成,曾經的矮株高粱,是紅色的頭顱變成今天美酒的精神。原諒自己所有的錯誤,只為了贊美世界的美好。共飲,說明我有朋友來自五湖四海;自飲,我想摟著山河一起入睡。一般情況下,酒后我也沒有多余的語言。這一次我想說:生活啊,我想繼續努力,只想

    星星·散文詩 2020年2期2020-04-24

  • 備忘錄
    周慶榮人性里有一種黑洞,除夕夜騰空而起的煙火只是它的表象。硝煙會魚貫而入,虛妄的神沉醉在爆竹的彈冠相慶中。寒冷過后,春雷將蓄勢待發。納克索斯的顧影自憐,使我不再相信水仙花的純粹。一切的過于自我,就是黑洞的同伙。病毒如冠。子夜,我把茶桌上貌似冠狀的容器,摔出窗外。容器里有的裝著陳年普洱,這種茶總是勸說人們要沉默安靜;有的裝著各式茶點,再好的茶博士也需要原料作為基礎。我只想再飲一杯烈酒。當心跳如鼓聲,我還懼怕魔鬼嗎?煙花散盡,仿佛魔鬼褪去裝束。黑洞內囤積的硝煙

    詩選刊 2020年3期2020-03-23

  • 理想的光芒與社會的擔當 ——評周慶榮散文詩集《我們》《有理想的人》*
    628017)周慶榮的散文詩創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在近40年的時光演進中,周慶榮筆耕不綴,創作出了9部散文詩集。循著時序,從這9部詩集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散文詩人周慶榮心靈成長與蛻變的軌跡,以及在探索詩歌藝術道路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在早期以“情愛”為母題的散文詩創作中,周慶榮將“愛情”“母愛”“自愛”“友愛”“父愛”等人間之愛攬括其中,為我們全面而細致地闡釋了愛之廣度、深度與本質,以豐沛的想象和激情構建起了一個浪漫、理想的詩意世界。這一時期的創作精

    菏澤學院學報 2020年6期2020-01-18

  • “人性中的溫度”與“哲學上的光”
    、廣度和力度。周慶榮是中國散文詩人群體中一個有溫度、有理想、有遠方的人,一直以來他都在探尋和開拓著散文詩的經驗場域和精神空間,除了追躡個體對宇宙、人生的獨特感悟,他也將自然、歷史、哲學以激蕩變化的潛在意識并入對塵世的辨認與救贖。三十余年來,經由這樣一個有意志力的時間延續,他的文本也讓我們看到了作為散文詩“路標”的一種特征?!拔覀冇肋h是我們”周慶榮在散文詩中紛呈著個人的生存經驗以及對時代的歷史性拷問,一方面他審視和修煉自己,渴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遠方的

    星星·詩歌理論 2019年4期2019-06-25

  • 日常性與思考性
    一些思考”,是周慶榮的一次文學講座的題目。日常性與思考性正是他的作品的鮮明特色,也是散文詩行之有效的藝術技巧。且以其《藕》為例,加以說明。在我國,古往今來,贊美蓮花的文、詩數不勝數。著名的文,有周敦頤的《愛蓮說》;杰出的詩,有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人都活躍于宋代。前者歌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堅貞品格,實際上也是自況,寄托了自己高遠的志趣,明喻高風亮節,暗諷追名逐利的社會風氣;后者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兩種顏色給人視

    散文詩 2018年15期2018-11-15

  • 樸素更接近自由的精神
    周慶榮是中國散文詩人群體中一個有溫度、有理想、有遠方的人,一直以來他都在探尋和開拓著散文詩的經驗場域和精神空間,除了追躡個體對宇宙、人生的獨特感悟,他也將自然、歷史、哲學以激蕩變化的潛在意識打并入對塵世的辨認與救贖。周慶榮在散文詩中紛呈著個人的生存經驗以及對時代的歷史性拷問,一方面他審視和修煉自己,渴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溫度、有理想、有遠方的人;另一方面,他也通過對一代人的歷時性觀察,實現著對歷史及其時代中人的境況的反思。盡管在時代與個人之間存在一些難以磨合

    文學教育 2018年9期2018-09-10

  • 樸素更接近自由的精神 ——評周慶榮的《有溫度的人》
    趙目珍周慶榮是中國散文詩人群體中一個有溫度、有理想、有遠方的人,一直以來他都在探尋和開拓著散文詩的經驗場域和精神空間,除了追躡個體對宇宙、人生的獨特感悟,他也將自然、歷史、哲學以激蕩變化的潛在意識打并入對塵世的辨認與救贖。周慶榮在散文詩中紛呈著個人的生存經驗以及對時代的歷史性拷問,一方面他審視和修煉自己,渴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溫度、有理想、有遠方的人;另一方面,他也通過對一代人的歷時性觀察,實現著對歷史及其時代中人的境況的反思。盡管在時代與個人之間存在一些難

    文學教育 2018年25期2018-08-23

  • 詩人之思與人性之詩
    詩作日益稀少。周慶榮先生《有溫度的人》(四川文藝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可以說是今天漢語詩壇一個意外的收獲。他的意義化和深度化寫作有助于復活漢語的生機,對當下詩歌創作有著喚醒之功。周慶榮以波德萊爾稱為“足以適應靈魂的抒情性的動蕩、夢幻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1]的散文詩的詩體形式對人生、歷史、社會進行深刻體察,抒寫人性溫度,探尋生命價值,凸顯人類精神的意義指向,從容表達了對人類未來闊遠的期待與追求。詩集讀罷讓人感到一股淋漓的元氣,一種醇厚的思想,一股久違

    星星·詩歌理論 2018年6期2018-05-14

  • 思想者的空間,唯有溫度
    格的完美體現。周慶榮是個思想者,不僅思考散文詩,把精神的遼闊和博大,思考的縱深投射于文字的光芒,更思考怎樣才能保證自己擁有一個人正常的體溫,并通過自己的體溫,傳遞給他人以溫暖。他覺得如果能夠這樣,人與人之間就不會冷,社會不會冷,世界不會冷,詩歌更不會冷。所以一直以來,他用一個超出所有元素的元素在牽引著我們,這個元素就是:溫度。在物質的當下,周慶榮以其鍥而不舍的精神,把他的熱忱投放到散文詩的建設與發展上,使得散文詩界從當初的冷清寂靜,發展到今天的蓬勃,今天的

    詩選刊 2018年3期2018-04-26

  • 詩人之思與人性之詩 ——讀周慶榮散文詩集《有溫度的人》
    詩作日益稀少。周慶榮先生《有溫度的人》(四川文藝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可以說是今天漢語詩壇一個意外的收獲。他的意義化和深度化寫作有助于復活漢語的生機,對當下詩歌創作有著喚醒之功。周慶榮以波德萊爾稱為“足以適應靈魂的抒情性的動蕩、夢幻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1]的散文詩的詩體形式對人生、歷史、社會進行深刻體察,抒寫人性溫度,探尋生命價值,凸顯人類精神的意義指向,從容表達了對人類未來闊遠的期待與追求。詩集讀罷讓人感到一股淋漓的元氣,一種醇厚的思想,一股久違

    星星·散文詩 2018年17期2018-01-25

  • 修辭和被修辭的時代 ——讀周慶榮的散文詩組章《創可貼》
    的時代 ——讀周慶榮的散文詩組章《創可貼》◆◇ 徐俊國第十二貼:“活在朝陽之上”而太陽一升起,便如正午一樣熱烈。我承認這是我病態的作息時間,我逃避了一半的白天的內容。在喧囂的都市,我經常懷想獨居山谷的時光。黎明時登山,等到山頂扛起朝陽,我站在山頂。霞光萬丈的景象,什么樣黑暗的心不被感動?我專注地熱愛紅彤彤的光芒,只是為了不被黑暗專制。下面的山谷,有多少事物仍然在匍匐?溪水像往常一樣地流,溪畔的一株蘭花,在寂寞地溫柔。傳說中自然的愛情其實就是事物相安無事,每

    詩選刊 2017年2期2017-11-25

  • 現代人精神困局的深度解耦 ——周慶榮散文詩近著文本評析
    深度解耦 ——周慶榮散文詩近著文本評析李驚濤我關注周慶榮散文詩,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中葉,那時候中國當代文學處于顯而易見的黃金時期。周慶榮初登散文詩壇,便以富有影響力的《愛是一棵月亮樹》,讓讀書界認識了瑪麗·格麗娜。那部散文詩集高密度的轉載率與托名的方式,不僅使“月亮樹”一詞進入漢語語匯,更讓瑪麗·格麗娜美譽加身。周慶榮隱身于榮耀背后,如父親般默默看著自己創造的兩個作品——愛意漫溢的散文詩著作及其“作者”——接受讀者追慕。我曾力勸詩人在讀者面前現身,但他對

    當代作家評論 2017年2期2017-11-13

  • 邊地深情的歌 ——讀周慶榮先生《熱土地之戀》
    情的歌 ——讀周慶榮先生《熱土地之戀》段 林周慶榮先生是我的忘年交,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出生于大理古城一個家道殷實的書香門第之家。蒼山洱海的神韻,賦予了他文學的靈性。五十年代初,年僅十六歲英俊、開朗的青年周慶榮參加了中共滇西工委民族工作隊,告別家鄉,告別親人,背著背包、水壺,在崎嶇的山路中步行半個月,到達了邊城耿馬縣工作。從此,他深深地愛上了耿馬這塊美麗的土地,愛上了熱土地上純潔、善良、真誠的人民。并一扎就是四十三年,他把自己的青春、熱血和才華無私地奉獻給了

    邊疆文學(文藝評論) 2017年6期2017-11-13

  • 數字中國史
    周慶榮數字中國史周慶榮五千年,二千年的傳說,三千年的紀實。一萬茬莊稼,養活過多少人和牲畜?雞啼鳴在一千八百零二萬五千個黎明,犬對什么人狂吠過二萬個季節?一千年的戰爭為了分開,一千年的戰爭再為了統一。一千年里似分又似合,二千年勉強的廟宇下,不同的旗幟揮舞,各自念經。就算一千年嚴絲合縫,也被黑夜占用五百。那五百年的光明的白晝,未被記載的陰雨天傷害了多少人的心?五百年完整的黑夜,封存多少謎一樣的檔案?多少英雄埋在地下,歲月為他們豎碑多少豎在何處?陽光透過云層,有

    散文詩世界 2017年8期2017-09-03

  • 公正地評價一塊石頭
    周慶榮對一塊石頭要有公正的評價。陽光下或者細雨中,風吹它不動,它目無表情地沉默,是因為它不會巧舌如簧。它的態度就是堅硬,不和稀泥,不搖尾乞憐。高度不是它們之間的地位的差異,在山頂上它是一塊石頭,在山腳它也是一塊石頭。公正地評價一塊石頭,原則要科學:不能要求它長出鮮花和稻谷,不能把它放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中間。不能把它放在糞坑,這樣會損害一塊石頭的尊嚴。它是土地上那硬的部分,行人如果身陷泥潭,也不會對整個土地絕望。它是我們人群的身上正日益失去的那種堅強。一塊石頭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17年4期2017-05-03

  • 一棵老樹
    周慶榮卷首一棵老樹周慶榮一棵老樹長在老鷹嘴的巨石上,三分之二的樹身已枯萎在往日的時光,你看那滿是皺褶的樹表多像歲月老人的臉啊,沐雨櫛風后的平靜,多像飽經滄桑的思想。它的一根脈枝,在茁壯生長,葉片融進山色,那是秋日的金黃!伴著古老的故事,曾經的榮光留給世紀的記憶,新樹有新的活法,你看它的根系抱緊巨石,深深扎進石下的土壤,情真意切,生長再生長!一棵棵有情的老樹,我終于明白:青山為何永遠不會老去……

    同學少年 2017年2期2017-03-23

  • 靈魂指認的方向是責任
    中繼續寫詩》讀周慶榮的散文詩,他的文字遵從內心的態度所噴發的火熱、寬廣、關懷……透出的蒼勁、深邃、澄明,一目了然,催人骨血鼓蕩,滋生勇氣和力量,心懷責任和擔當。這組散文詩真實地反映了周慶榮一貫的詩品和人品,靈魂指認的方向,帶來的是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思考。在隨筆式的鋪敘中,沉淀的靈魂顆粒,是黃金般錚錚發亮的高貴,是雕塑般輪廓分明的堅毅,是藍天飛鳥般的溫婉,是山谷溪淙般的明亮。勾踐與狗賤,這兩個極具分裂的主角,在勾踐詞典里的語匯,既關照了歷史人物身處困境時的

    星星·散文詩 2016年6期2016-12-29

  • 散文詩《詩魂》“劇場文本”精神分析 ——周慶榮散文詩《詩魂——大地上空的劇場》文本細讀
    精神分析 ——周慶榮散文詩《詩魂——大地上空的劇場》文本細讀◆◇ 黃恩鵬2011年,我在《發現文本——散文詩藝術審美》課題里,以周慶榮《三人劇》文本細讀為例,首先提出了“散文詩劇”這一個概念:“散文詩是大文學。散文詩要承載大的意義指向、大的審美喻象。散文詩應有多種寫作的可能性。散文詩必須跨越文體的束縛,走向實驗。并以‘多聲部’或者交響式的組合、復調羅織、構合立體的而不是單一的審美取向,以適應時代的創新需求,等等。周慶榮的《三人劇》,開創了‘散文詩劇’一個嶄

    詩選刊 2016年8期2016-11-26

  • 靈魂指認的方向是責任
    中繼續寫詩》讀周慶榮的散文詩,他的文字遵從內心的態度所噴發的火熱、寬廣、關懷……透出的蒼勁、深邃、澄明,一目了然,催人骨血鼓蕩,滋生勇氣和力量,心懷責任和擔當。這組散文詩真實地反映了周慶榮一貫的詩品和人品,靈魂指認的方向,帶來的是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思考。在隨筆式的鋪敘中,沉淀的靈魂顆粒,是黃金般錚錚發亮的高貴,是雕塑般輪廓分明的堅毅,是藍天飛鳥般的溫婉,是山谷溪淙般的明亮。勾踐與狗賤,這兩個極具分裂的主角,在勾踐詞典里的語匯,既關照了歷史人物身處困境時的

    星星·散文詩 2016年2期2016-07-09

  • 高處
    向:“我們”。周慶榮是“我們”散文詩流派的始作俑者,又是“我們”散文詩流派的探索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周慶榮的散文詩作《我們》《有理想的人》《預言》,靈焚的《女神》《劇場》等,視域開闊,襟懷厚樸,帶給讀者此起彼伏、洶涌澎湃的心靈指引——高處鳥飛絕,高處令人折服和敬仰?!拔覀儭边@一群超越自我和時代,關注生命,思考生命,以生存價值和意義為取向的散文詩者,將大品質,大氣象,大能量,大智慧融貫于散文詩創作實踐之中,把中國當代散文詩創作托舉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我們:一

    詩選刊 2016年5期2016-05-16

  • 散文詩《詩魂》“劇場文本”精神分析
    美》課題里,以周慶榮《三人劇》①文本細讀為例,首先提出了“散文詩劇”這一個概念:“散文詩是大文學。散文詩要承載大的意義指向、大的審美喻象。散文詩應有多種寫作的可能性。散文詩必須跨越文體的束縛,走向實驗。并以‘多聲部或者交響式的組合、復調羅織、構合立體的而不是單一的審美取向,以適應時代的創新需求,等等。周慶榮的《三人劇》,開創了‘散文詩劇一個嶄新的奇譎話語意境的廣闊天地。②”“散文詩劇”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因為有“劇場”散文詩文本《三人劇》出現。這章“散文詩劇

    詩潮 2016年6期2016-05-14

  • 首 席
    ?首席周慶榮,1963年出生于蘇北響水。1981年就讀于蘇州大學外文系,1985年起在連云港一家高校任教8年。1993年考入北京大學國政系國際文化交流專業,在北京工作至今。1984年開始詩歌寫作,出版的散文詩集有《愛是一棵月亮樹》(1990)、《飛不走的蝴蝶》(1992)、《愛是一棵月亮樹》(合集,2000)、《風景般的歲月》(2004)、《周慶榮散文詩選》(2006)、《我們》(中英文典藏版,2010)、《有理想的人》(2011)、《預言》(2014)、

    星星·散文詩 2016年6期2016-04-15

  • 梵 高
    周慶榮開 卷梵 高周慶榮向日葵可以智慧地表達與太陽的關系,黑夜里它等待,然后,在光明里它熱愛。無法敘述整個天空。梵高仰天長嘆,光掠奪著光,哪一種光照耀全部的真理?扯下一縷,梵高在畫布上固執地留下筆觸,其他事物屬于忠誠,他虔誠地霸道,愛情的色彩灰暗后,他把天堂的光明在田野上燃燒。其他的色彩,其他的光,最終要了他的命。他燒了自己,上帝說,你要習慣不同的光和不同的愛。梵高讓麥穗的溫度刺痛原野,而其他的植物把仇恨給了向日葵。我無法解除梵高對光的專制,他解除不了人間

    散文詩世界 2014年4期2014-11-23

  • 周慶榮最新散文詩集《有遠方的人》出版發行
    之后,著名詩人周慶榮最新散文詩集《有遠方的人》再次驚艷亮相,2014年7月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队羞h方的人》由111首散文詩力作和百余則散文詩創作思考微論組成。謝冕先生在序言中高度贊譽:周慶榮“是當今中國癡迷于散文詩這一廣大群體中非常突出的一位,也許竟是群體中最癡迷者之一。他為散文詩的創作、研究和出版貢獻了他的全部熱情。他對于這一文體的發展傾注了全部的心力。較之其他文體,散文詩是他的最愛。他通過他的創作創造性地呈現了這一文體的固有屬性和特質。他的寫作

    揚子江詩刊 2014年6期2014-11-13

  • 生命獨語:從高處下來的真實
    件美好的事情。周慶榮《有理想的人》,就是這樣一部散文詩集,盡管素樸和平凡容易被忽略掉,但只要你走進它,你就會發現這本書籍帶給你源源不斷的心靈吸引和高度,是令人折服和敬仰的。一個超越自我和時代,關注生命思考,以生存價值和意義為取向的詩人形象活脫脫站在面前,大品質,大氣象,悄然立起當代散文詩的一座豐碑!1說到理想,似乎已是老生常談,然而觀念對于一個人一生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卻常常在最尋常和最不起眼的潛流中暗涌。靜夜總是讀書的好時光,白日里追逐的喧囂與浮躁也被一管

    延河 2014年6期2014-06-13

  • 匿名游戲
    本書的“譯者”周慶榮。他在幾十人的會議嘉賓中極易分辨出來;不是因為他瘦而儒雅,也不是因為只有他用煙斗抽弗吉尼亞的煙葉,而是因為會議上最漂亮的幾個女性都圍繞在他的身邊。其實,這次會面的前兩年,我已經知道了他就是諸多讀者百般尋覓其另外著作的“格麗娜”。月亮樹下“格麗娜”自有其特有氣場,這也是他給予我的一種獨特的判斷方式。中外文化史上我們能閱讀到許多如此匿名、化名、托名的天才之作,使得眾多笨拙的后代學者焦頭爛額。盧梭之時的法國如此,彼特拉克之時的意大利如此,江戶

    延河 2014年6期2014-06-13

  • 書法感悟 [八首]
    科學詩意——論周慶榮的“大散文詩”◆文清周慶榮的散文詩以“樸素的張力”著稱,也許得益于他用“模糊語言”對詩意的科學構架。模糊語言學本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在我國文學領域已研究運用多年?!澳:Z言”的不確定性、相對性和由精確到模糊的轉變性等基本特征,讓文學具有了虛實的屬性和想象空間的特性?!澳:Z言”的信息與信度、詳細度的關聯形成的科學性,運用到文學中也使文學具有了一定的科學性。任何藝術都包含著科學的含量,這里的科學是表明比藝術更嚴密的邏輯、更高級的思維和方法的

    詩潮 2014年11期2014-03-02

  • 有遠方的人①
    如棉花?!雹圩x周慶榮,對比我們熟悉的散文詩創作,有一種迥然不同的感受,依然是華美的,甚至依然是燦爛的,但卻是滿紙云霞中透出一股激烈,他無疑已為這一文體注入了沉郁和堅韌。但他的筆下并不總是大的話題,也有小的花草,也有小的生靈,但那一切的“近”和“小”也同樣寄托著他的“遠”和“大”。例如他能夠平等地體察蟻群社會的歷史和秩序,他以欣賞的目光注視那些忙碌的生命。他幽默的筆觸真情謳歌那些生命的安于本分和與世無爭:“草青的時候,它四處行走,吃飯睡覺并且悄悄戀愛?!薄耙?/div>

    詩潮 2014年6期2014-02-28

  • 自由呼吸— 讀周慶榮散文詩集《有理想的人》
    ?現在,我打開周慶榮這本散文詩集《有理想的人》(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出版),我看見一個有理想的人在街頭或街尾轉了個彎,轉彎后的景致是與以往不同的:要么無路可走,或索性不走,要么就從傳統意義中開掘出新的深邃的另一條。我打開這本書,如同打開了一幅未完成的時間拼圖,要把各個部分重新組合起來,才能確定它基調中的樸素和美。它不是語詞的集體狂歡,也不是那種俳句式的比喻提煉,但它無疑是新奇而迷人的,語言內部的聲音與內心的場,出乎意料地合拍:對時間的再現,就是對時間的

    散文詩世界 2011年12期2011-11-24

  • 新文藝書架
    理由我們作者:周慶榮出版發行:譯林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年1月定價:28.00元在上下十年的時間夾縫中,散文詩人周慶榮極為耐心地埋首將“崇高”和“自由”等繁詞冗句扒拉到兩旁,生生從中為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修剪出一條可容他們喘息、漫行的道路來。在這四十六章作品中,看不到埋怨和氣餒,更沒有仇恨和敵意,這里不存在生命的陰影,其中的情感所表現出來的是一代人對于自身的審視、境遇的認同,和對于生命的謳歌,以及對歷史、現實的豁達與寬容?!肚嗄晡膶W》雜志推薦理由

    青年文學 2011年3期2011-09-22

  • 愛:我們
    文/周慶榮畫/楊云(付業興插畫工作室)愛:我們文/周慶榮畫/楊云(付業興插畫工作室)19我們把手指向空中伸去,感覺空氣正自由地從指間滑過;我們把目光迎向遠方那片瑰麗的云,幻想自己的思緒永遠像云一樣地舒展;我們把心靈的智慧放到一片漫無邊際的森林,想象著發自心底的任何一個呼喚都能像鳥一樣啾鳴,在森林風的鼓蕩下,去嘲笑遠處那為人所熱戀的樊籠。我們有自己的宿地,我們又是一群永遠要浪跡天涯的人,我們的宿地應該與天地同在,與群山共處,與河川同存。20云成為我們最大的期

    青年文學 2011年3期2011-08-30

  • 向高處看,向遠處望—在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十三周年會議上即興發言
    周慶榮即將過去的這個冬天,北方似乎更冷。來到香港,覺得是春天般的溫暖,原來這里離太陽要近些。以前,有各種機會來香港,但總覺得去辦個通行證太麻煩。而這次因為夏馬主席、祖仁先生及香港詩界同仁的盛情,使我第一次香港之行竟首先與散文詩有關。有朋友說,香港離物質近,離文化遠。而我在這里看到的都是一張張詩歌的臉,親切的臉。許多前輩一生都在從事散文詩的創作與傳播。我認為,在我們的土地上,生長著兩種莊稼:一種是玉米、大麥之類,它們關乎到人們的溫飽與溫暖;一種是包括散文詩在

    散文詩世界 2010年4期2010-07-12

  • “意義化寫作”
    生存意識的導向周慶榮的作品,可以說基本都是“關乎當下”而產生的。他所說的“當下”,指的并不是自己所生活時代的日常事實,而是透過這些事實,觸及到被現實所遮蔽的那些更為重要的生存事實的認知。透過日常事實追求生存事實認知的人,需要對生命的每一種日常擁有沉淀與反思能力,這可能就是文學、藝術追求者之所以創作的意義之所在。周慶榮的這種“關乎當下”的追求是他一直堅持的風格,在這十幾章作品中,最能體現這種傾向的是《有理想的人》是對當下社會處在理想價值失衡現實中的人們樹立理

    詩刊 2010年9期2010-05-25

  • 多元和合的復調詩意書寫
    羅小鳳讀周慶榮的散文詩,仿佛步入一個空靈而奇幻的迷宮,不少詩句常常傳達出一種抵達人心最深處的穿透力與感染力。在他的詩筆下,本土文化與異國情調彼此滲透,男女性別角色置換融合于一體,詩與思、感性與理性交相輝映,構成了他散文詩多元和合的復調特色。中西文化融合的異國情調周慶榮的文化身份是雙重乃至多重的。一直在中國農村長大的他飽浸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質,同時由于他出身外語系,接觸了大量外國詩人如梯斯黛爾、維麗等人的詩歌,并翻譯不少外國詩人的作品,因而其詩鮮明地呈現一種

    詩潮 2009年11期2009-11-24

  • 首屆“詩潮杯”世界華文散文詩大賽揭曉
    的喜愛與推崇,周慶榮先生作為散文詩優秀的寫作者與積極的倡導者,2008年5月在與本刊編者探討如何促進詩歌藝術的發展時,大家一致推崇涵蓋散文詩在內的大詩歌概念,在推動中國詩歌全面繁榮的浪潮之中,鼓勵多元創作、包容各種詩體,充分尊重與展示散文詩獨特的藝術魅力與發展面貌。因此,在周慶榮先生的倡議下,為推舉散文詩新人新作、壯大散文詩創作隊伍,我們特別舉辦了首屆“詩潮杯”世界華文散文詩大賽。大賽征稿歷時6個月,共收到來稿6000余件,參與者熱情之高、對散文詩喜愛程度

    詩潮 2009年2期2009-03-2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