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災

  • 制度變遷視角下寧波市公共巨災保險準備金制度政策研究
    發銀行鄭州分行)巨災風險準備金是巨災保險制度建設的核心機制,是確保巨災保險償付能力充足的重要制度保障。一般情況下,巨災風險由于具有系統性風險特征,投保個體之間存在部分正相關或完全正相關關系,無法通過大量人群參保來分攤風險,甚至隨著參保人群的增加而增加損失的賠付,導致大數法則失效。當巨災風險在地域空間上無法分散時,盡快建立起一定規模的穩定的巨災風險準備金制度,從時間上進行巨災風險分散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巨災保險具有天然的準公共屬性,政府在巨災保險制度建設中發

    中國農業會計 2023年11期2023-07-15

  • 巨災保險服務國家巨災應急管理研究
    要的戰略意義,而巨災保險在完善社會災害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服務國家巨災應急管理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我國巨災保險發展背景(一)傳統災害管理體制存在不足長久以來,我國災害風險主要實行以政府為主體、以財政為支撐、以社會各方面力量為輔助的管理體制,在災害救援、重建救助等方面可以統一安排部署、協調調動資源、集中投入救災,面對汶川地震、臺風災害等這種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的大災時,集中精力辦大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傳統災害風險管理模式也存在政府面臨較大財

    保險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6期2021-12-02

  • 普惠性巨災保險在我國的創新發展研究 ——以云南“臨滄模式”為例
    同被保障對象的各巨災保險試點仍處于“探索-修正”階段,而從實踐層面來看,各地區的巨災保險試點呈現出了一定程度的普惠性,特別是各類針對農村農戶的巨災保險,在推動我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巨災保險制度與商業保險有機結合的進程中,努力踐行普惠金融理念的價值導向。在我國巨災保險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尚未明確落地之時,研究巨災保險是否應該具備普惠性具有較強現實意義,其結論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巨災保險發展模式的選擇,并進一步影響未來巨災保險制度能否真正保障民生、服務國家治

    保險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5期2021-11-11

  • 巨災保險試點問題解析及對策研究
    ? ? ? 要:巨災保險試點運營以來,在取得了一定的巨災風險管理成效的同時困難也不斷出現,因此,如何進一步推行巨災保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論述以巨災保險轉嫁巨災風險與自助、互助、公助的理念相契合,巨災風險之“公眾性”和“社群性”決定了巨災保險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和有限性,巨災保險與大數法則的矛盾及其化解,巨災保險試點運營存在的問題與政府介入的維度、方式及回彈性的基礎上,對推行巨災保險提出以下對策建議:設立“巨災保險救助基金”和“巨災儲備金”并采取三級

    行政與法 2021年2期2021-03-11

  • 巨災保險試點模式與保費厘定方法及其應用研究
    的作用[1]。巨災保險是針對臺風、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災等巨大災害而設立的一種特殊保險。2014 年深圳市民政局與中國人保財險深圳市分公司正式簽訂《深圳市巨災救助保險協議書》,深圳市巨災救助保險自2014 年6 月起正式實施。同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 “ 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商業保險為平臺,以多層次風險分擔為保障,建立巨災保險制度 ”[1]。2016 年保監會印發了《中國保險

    懷化學院學報 2020年6期2021-01-27

  • 我國巨災保險發展現狀及對策
    們的關注與思考,巨災風險的損失僅僅依靠政府財政和社會無償援助已不是最佳手段,迫切需要利用另一種工具來實現巨災風險分散。為推動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巨災保險機制似乎成為最好的風險分散工具。因此,本文通過對巨災保險現狀的探討,針對巨災保險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一、前言我國作為世界上自然災害最頻發的少數國家之一,災害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人財損失慘重,重大災害已越來越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1年7期2021-01-12

  • 農業巨災風險管理問題探析
    046)一、農業巨災存在的風險農業生產受到自然災害、經濟市場、政策變革、技術改革等多項風險的影響,其中哪項風險達到一定的危害程度,都有可能導致農業巨災風險的發生,進而造成重大的農業損失。農業巨災的影響具有廣泛性和長期性,其影響范圍廣并且時間長,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農業巨災的經濟影響農業巨災的經濟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對經濟物質的影響和對經濟體制的影響。對經濟物質的影響很容易理解,就是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018年重大自然災害數據統計中顯示:1

    大眾投資指南 2019年6期2019-12-22

  • 中國巨災保險研究:內容特征與理論視角
    3)*一、引 言巨災保險是管理學和經濟學等社會科學領域日趨重要的研究論題。我國在經歷了1998年洪災、2002年雪災、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后,社會各界開始關注國際上常見并且有效的巨災保險這一巨災風險管理工具,并認識到推動中國巨災保險研究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我國“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構建發展新體系,加快建立巨災保險制度。2017年1月份,國務院發布《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再次強調加快建設巨災保險制度,完善社會力量參與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18年6期2018-12-05

  • “深浙滇”三地巨災保險試點概況及淺析
    1.“深浙滇”巨災保險試點現狀1.1 發展進程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深化改革決定”和國務院的保險業“新國十條”,為我國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描繪了宏偉藍圖;隨后,“深浙滇”三地巨災保險試點于2014年前后落地實施,我國醞釀已久的巨災保險制度正式破冰起航。1.2 政府主導構建多層次保障“深浙滇”三地的巨災保險試點都實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當地政府全額出資為當地所有居民(或人員)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巨災保險服務;三地政府還將部分財政資金、巨災保險經營的部分利潤和社

    金融經濟 2018年14期2018-08-16

  • 我國巨災風險管理中成本效益分析研究
    劉 瓊引言巨災風險,顧名思義,則為巨大災害造成的風險。根據巨災風險的產生類型,將此類風險分為自然巨災風險和人為巨災風險;也可依據巨災發生頻率,分為常態巨災風險和異態巨災風險。風險一般都具有客觀性和不確定性,但是巨災風險在此基礎上還具有它的獨特性,如不可預見性和不可抗性。它是不可完全避免或預防的,此類風險一旦發生,將會嚴重沖擊當前的社會經濟以及社會環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嚴重危害生命安全等?,F階段,商業保險常常只能針對一般風險,卻對巨災風險這一特殊性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8年2期2018-03-10

  • 全國性農業巨災保險準備金建設的探究
    先分析了我國農業巨災保險現狀及其運行失效的原因,認為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與農業巨災風險不匹配是導致巨災保險政策失效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礎上,通過梳理理論原則,嘗試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的全國性農業巨災專項準備金體系,并為準備金的多方籌集與統籌使用提出合理建議,以均勻分散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差異性的農業巨災風險,有效保障農業巨災補償機制的可持續發展。關鍵詞:農業巨災保險;專項準備金;地區差異性;統籌使用中圖分類號: F840.6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

    江蘇農業科學 2017年10期2017-07-21

  • 巨災保險開發:需求、困境與對策 ——基于預期效用理論的分析
    200433)?巨災保險開發:需求、困境與對策 ——基于預期效用理論的分析許 閑1,呂一品1,2,王懌丹1,2(1復旦大學 經濟學院,上海 200433;2復旦大學 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近年來全球各地的巨災損失呈現上升趨勢,我國也是自然巨災頻發的地區。巨災保險作為重要的風險分散手段,其發展仍然面臨著困境。通過預期效用理論模型的構建,可以發現風險偏好的類型變化、支付意愿和財富不匹配、巨災風險集聚都導致了巨災保險的需求不足?;陬A期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3期2017-06-09

  • 巨災風險的可保性及保險模式探究 ——以A市公共巨災保險為例
    541000)巨災風險的可保性及保險模式探究 ——以A市公共巨災保險為例李波(廣西師范大學廣西桂林541000)我國地域廣闊,地形復雜,自然災害和重大災害頻發,造成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因此巨災風險也正進入到商業保險公司可以投保的行列,其重要性對于國家和個人而言也是極其重要的。巨災保險是目前我國商業保險市場不太完善的保險類型,我國也正在寧波對巨災風險進行試點,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過距離成熟和推廣還有一段距離。本文首先簡要論述可保風險的條件,然后重點探討巨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15期2017-04-15

  • 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研究
    35000)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研究何 霖(四川文理學院 學報編輯部,四川 達州 635000)巨災保險立法既有專項立法、綜合立法之分,又有單獨立法、修訂立法、補充立法之別。專項立法是我國巨災保險法律制度的當下選擇,綜合性單獨立法模式則是我國巨災保險法律制度的最終選擇。應對我國巨災保險立法的短期、中期、長期目標予以初步規劃。巨災保險;立法模式;專項立法;綜合性單獨立法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國《防震減災法》(2008年12月27日修訂通過)明確提出“國家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2期2017-04-14

  • 我國巨災保險發展回顧與立法前瞻
    30072)我國巨災保險發展回顧與立法前瞻□李?。ㄎ錆h大學法學院,湖北武漢 43007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巨災保險制度才是應對巨災風險的最佳方案。項目試點、域外立法、理論研究、金融創新等均為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提供了可行性基礎。對有普遍分布性的巨災風險,可分別制定專項巨災保險條例;對地區分布特征明顯的巨災風險,各地可根據本區域風險情況制定地區性專項風險巨災保險法規和規章。巨災保險應結合使用多種運行方式,商業性全國專項巨災保險宜以自愿保險方式推行,高風險地區的

    理論月刊 2017年1期2017-03-06

  • 湖南開展巨災保險試點的做法與啟示
    唐白玉湖南開展巨災保險試點的做法與啟示◎ 唐白玉湖南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屬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水、旱、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素來“無災不成年”,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年均100億元以上,防災減災救災任務繁重。為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湖南省立足省域巨災風險特點,從2017年開始,開展巨災保險試點工作,為全省近7000萬人口提供人身巨災保險,為省內洪災多發縣市區農戶提供因災倒損房屋和種養業提供巨災保險,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做法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層

    中國民政 2017年18期2017-01-24

  • 管理巨災風險提升資本效率
    士再保險中國管理巨災風險提升資本效率陳東輝瑞士再保險中國陳東輝于2016年6月起擔任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亞洲管理委員會委員,同時兼任北京分公司總經理。陳東輝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及強大的戰略和領導能力。在20年左右的職業生涯中,他主要就職于全球保險業。曾擔任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精算總監、產品開發部總經理,并在悉尼Deloitte/Finity咨詢公司、墨爾本CGU保險(澳大利亞保險集團IAU子公司)工作多年。陳東輝還曾擔任中國保監會償付能力標準委員會和

    上海保險 2016年11期2016-12-10

  • 巨災保險仍需“補短板”
    失2983億元。巨災保險是對因發生地震、颶風、海嘯、洪水等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和嚴重人員傷亡的風險,通過巨災保險制度,分散風險。自2013年深圳開始試點巨災保險以來,經過三年多探索,最終在今年7月1日,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在全國開始銷售,標志著我國首款巨災險正式推出。從試點開始探索2013年,中國保監會批復深圳為我國巨災保險首批試點地區。2013年12月30日,《深圳市巨災保險方案》經深圳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巨災保險制度在深圳率

    人民周刊 2016年15期2016-09-28

  • 巨災保險制度讓房產也“抗震”
    ?巨災保險制度讓房產也“抗震”一提到“不可抗力”,我們都會想到地震等自然災害。我們也都認同由這些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只能自己承擔。因此,當人們遭遇地震后,只能無奈地面對房屋的倒塌和家產損失。然而,歷經十年的探討,這種情況將會發生變化。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五月中旬,保監會、財政部印發《建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實施方案》,這標志著我國巨災保險制度建設邁出關鍵一步,以地震為突破口的巨災保險制度即將開展實踐探索。早在2014年,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就通過新華

    中國民政 2016年12期2016-09-16

  • 我國巨災保險法律制度問題研究
    越來越富裕了,而巨災風險的發生頻率也在不斷增強,人們面臨著嚴峻的巨災威脅。據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統計,2014年全球自然災害共發生980起,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100億美元,損失嚴重。其中保險公司的賠付高達310億美元,占經濟損失的28%,但是我國的保險賠付在巨災損失中占比不到1%。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巨災保險嚴重稀缺,而我國的巨災風險管理主要以社會捐助和財政救助為主,因此給我國財政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壓力,不利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不能滿足人們的保障需求,故我國需

    時代金融 2016年24期2016-09-10

  • 國外巨災保險風險證券化的經驗與啟示
    大學經濟學院國外巨災保險風險證券化的經驗與啟示楊琳蘋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重慶監管局 胡偉輝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市場借助資本市場分擔巨災保險風險,即巨災保險風險證券化。這類被歸為保險連接證券(InsurancelinkedSecurities)的產品已成為國外保險業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和資本市場重要的投資品種。在“新國十條”提出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的背景下,國外巨災保險風險證券化的經驗對我國建立多層次巨災風險分擔保障機制有重要參考價值。一、國外巨災保險風險證

    上海保險 2016年8期2016-09-09

  • 巨災債券,只為解決“1%”(財經問答)
    地震等災害風險的巨災債券正受到全球市場的追捧。巨災債券是保險機構通過發行收益與指定的巨災損失相聯結的債券,將部分巨災風險轉移給債券投資者。保險公司或再保險公司發行債券給投資人,承諾定期支付利息。但一旦特定的巨大自然災害發生,投資者將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本金。因為投資收益基本“靠天”,所以巨災債券又稱為“上帝債券”。一般來說,巨災債券的期限為2至3年,利率高于普通債券。由于巨災債券的支付取決于自然風險發生的概率,與金融市場波動周期的相關性弱,所以,一些機構投資

    環球時報 2016-08-102016-08-10

  • 農業巨災保險研究綜述
    30073)農業巨災保險研究綜述□崔孝榮(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武漢430073)農業巨災保險作為農業保險的重要部分,對農業巨災風險有很好的規避與補償作用。本文以現有的文獻為基礎,歸納并梳理了農業巨災保險的發展現狀、面臨問題及問題成因,參與農業巨災保險市場交易的主體行為以及我國農業巨災保險運行機制等相關問題,為我國農業巨災保險的后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農業巨災保險;主體行為;運行機制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

    山西農經 2016年2期2016-04-13

  • 我國巨災保險發展現狀分析
    安徽·蚌埠)一、巨災保險的可保性險種的開發都要以其可保性的分析為開端,而巨災保險的可保性也一直未有一個統一的定奪。與傳統的可保風險相比,巨災保險與其相悖的通常有兩點,下面分別對相應的解決方案做出分析。(一)不符合大數定則。巨災風險的發生相對于其他的一般風險事故較為少見,近年來在大部分地區發生的巨災次數可以用個位數來衡量,人們一般認定巨災保險不符合大數頂則,在巨災保險可保性的確立上一直是一大障礙。但是,結合我國本身幅員遼闊的地理特點,我們或許可以把巨災保險的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年13期2016-03-16

  • 中國特色巨災保險制度構建研究
    0028中國特色巨災保險制度構建研究翟冬雪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中國巨大自然災害頻發,災害損失嚴重,以及商業保險公司賠付不足的現狀使得巨災保險制度的構建迫在眉睫,應借鑒國外成熟的巨災保險制度,建立完善的巨災保險制度的法律機制,創造巨災保險的運作模式,選擇合適的參保方式,并使巨災保險制度深入人心,來構建出一個統一、多層次、以商業運作模式為主、由政府鼓勵的中國特色巨災保險制度。巨災保險 ;災后賠付 ;風險轉嫁; 特色1 我國巨災風險的發生

    質量探索 2016年5期2016-02-12

  • 巨災風險證券化中的操作風險及其控制途徑
    王一惠 杜奎峰巨災風險證券化中的操作風險及其控制途徑王一惠 杜奎峰巨災風險證券化是把巨災保險風險轉化為衍生證券,銷售給金融市場上的投資者,以此實現巨災保險風險向資本市場的分散轉移。但受信息不對稱、觸發機制等因素影響,巨災風險證券化這種復雜的技術手段也會引起一些操作風險,如道德風險、基差風險、信用風險等。通過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合理選擇觸發方式、強化巨災證券的交易保證金要求、加強監管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巨災風險證券化過程中的各種風險,促進其平穩健康發展。巨災

    財務與金融 2016年3期2016-02-08

  • 亟需建立巨災風險分散機制
    國十條”出臺后,巨災保險成為國內保險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很多專家認為,建立中國巨災風險保障體系已刻不容緩,就如何構建多層次巨災風險共擔機制,監管層和保險公司都應該創新思路、創新模式。1.政策推動巨災保險發展根據民政部的統計數據,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30個?。ㄗ灾螀^、直轄市)1916個縣(市、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部分團場1.2億人次受災,533人死亡,97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1575.6億元。自然災害的發生無可避免,但如何保障人們災后生活和重建所需的資

    新農村 2015年9期2015-09-24

  • 基于經濟學視角的巨災保險供求失衡分析
    基于經濟學視角的巨災保險供求失衡分析陳坤,楊立生 (云南民族大學 經濟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隨著2014年11月6日,寧波市政府出資3 800萬元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6億元的巨災風險保障服務,標志著我國巨災保險制度的試點工作就此正式展開。文章就我國目前巨災保險的供求失衡問題進行經濟學的理論與實證分析,指出巨災保險產品技術性缺位明顯、供給成本過高、保險業承保能力不足和再保險市場不發達等是影響我國巨災保險供給短缺的重要因素;而巨災保險的購買能力不足、消

    安徽行政學院學報 2015年3期2015-09-14

  • 從臺風災害賠償看巨災保險的“寧波模式”
    ,進一步明確出臺巨災保險法規。2015年10月14日,國務院法制辦發布的保險法修改草案中也提出“國家建立有財政支持的巨災保險制度”。近日更有保監會官員表示,地震巨災保險條例會在2015年年底出臺。目前,巨災保險正在深圳、寧波等城市試點。相比深圳,時常遭受臺風、暴雨、洪水災害風險的寧波更惹人關注。自2014年11月寧波市巨災保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目前寧波已建立了全國唯一涵蓋人身傷亡與家庭財產損失的巨災保險制度,取得初步成效。寧波巨災保險制度的發展歷程中國是世

    中國經濟周刊 2015年41期2015-09-10

  • 地震巨災保險條例或年底出臺
    ”進一步明確出臺巨災保險法規,使得原有規劃提速,預計地震巨災保險條例會在今年年底出臺。據了解,該草案在業內經過多次征求意見,目前正在進一步完善。據戴樹人介紹,中國是地震風險災害較為嚴重的國家,地震發生頻率高,分布范圍廣,時常造成嚴重的人員損失和經濟損失。根據國際和國內實際情況,直接出臺大而全的巨災風險防范機制并不現實,因此初步考慮選擇地震巨災保險條例作為突破口。戴樹人表示,保監會已聯合相關部委確立巨災保險制度三步走計劃:第一步,在2014年年底完成對巨災

    經濟 2015年19期2015-09-10

  • 基于政府角色定位的巨災保險立法研究
    和社會捐助為主的巨災風險管理模式,政府一攬子管理收效甚微,巨災損失得不到有效補償,2006年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首次指出要建立國家財政支持的巨災風險保險體系。遺憾的是該體系至今未建成,也無從窺見政府的角色職能設置、保險實務和理論界雖在不斷推進和研究巨災保險,但注意力多集中在商業地震險和農業巨災險上,鮮有關乎政府職責及角色的論證,故有必要評析借鑒巨災保險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的做法。一、外國政府在巨災保險中的角色定位及啟示(一)外國政府在巨災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2期2015-08-15

  • 巨災保險衍生品優勢分析
    場,陸續嘗試通過巨災期貨、巨災期權、巨災互換、行業損失擔保、巨災風險信用融資、或有資本票據、巨災權益賣權、巨災債券和巨災邊車等衍生品分散巨災風險,并在90年代末取得了成功[1]。目前,交易最為活躍的是巨災債券。巨災保險衍生品是否具有零貝塔特性仍在討論中,這是其能否在資本市場中分散巨災風險的關鍵。巨災保險衍生品的零貝塔特征是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在PCS 保險期權用戶指南中首先提出的[2]。一些學者從理論層面闡述了其收益與現存證券收益不相關的特點,由

    防災科技學院學報 2015年3期2015-04-17

  • 小額保險在我國巨災風險管理中的運用 ——基于政商合作平臺的研究視角
    ?小額保險在我國巨災風險管理中的運用 ——基于政商合作平臺的研究視角唐匯龍 濮 鈺 李凱文 陳楚楚南京審計學院我國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且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損失后果嚴重。民政部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808.4億元,2014年為3373.8億元。面對這些巨災損失,我國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支持。由于巨災風險的特殊性,保險公司難以提供相應保障。本文提出一種新模式,建議推廣和發展小額保險,以政府和商業保險公司合作為平臺來

    上海保險 2015年5期2015-04-10

  • 農業巨災風險基金制度研究述評
    1018)?農業巨災風險基金制度研究述評李 彥,陳盛偉(山東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8)國內學者對建立農業巨災風險基金制度,增強我國巨災風險管理能力早已達成普遍共識。本綜述從農業巨災定義、特征、屬性、認定標準入手,對巨災風險管理理論、農業巨災風險損失補償機制以及建立我國農業巨災風險基金的設立模式、籌資來源、層級設計、基金管理等方面,整理、歸納了學術界的已有觀點,認為基金發起主體選擇和基金運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問題亟待解決,需要進一步

    東岳論叢 2015年5期2015-03-21

  • 中國巨災保險制度構想
    10條專門就建立巨災保險制度進行了全面闡述,表明巨災保險制度建設已經成為中國保險服務業深化發展的一大戰略任務。巨災保險之國際經驗比較巨災保險,是現代保險服務業的一個特定領域,專指針對因突發性的、無法預料、無法避免且危害后果特別嚴重的,諸如地震、颶風、海嘯、洪水、冰雪等所引發的災難性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給予保險保障的風險分散制度。此類巨災風險的存在是客觀的,不可避免的,并能夠帶來巨大的、廣泛的災難性后果,與此相對應,需要保險業實施較大甚至巨大數額的

    中國經濟報告 2015年2期2015-02-09

  • 政府“兜底”巨災保險是多贏之舉
    行賠付。作為我國巨災保險的首批試點,深圳市政府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已于6月1日出資3600萬元向中國人保財險購買了巨災保險,發生災害后個人最高可獲賠10萬元,每次災害總保險限額達到20億元。從地震到雪災,從大旱到臺風,再到“坐在家里看?!?,自然災害給我國帶來的損失觸目驚心。從國際范圍看,盡管商業保險賠款是災后重建資金的重要來源,但由于巨災保險風險較高,險企受償付能力所限,無不對地震等巨災風險采取“限?!闭撸ɑ驀栏裣拗埔幠?,或有限制承保),以規避經營風

    時代金融 2014年9期2014-11-10

  • 國外巨災保險體制對中國的啟示*
    16025)國外巨災保險體制對中國的啟示*曲鵬飛(東北財經大學 金融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25)中國長期受到自然災害的困擾,建立適合國情的巨災保險體制已經成為必然。分析中國巨災保險在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均呈現不足狀態的原因,借鑒國際上巨災保險體制發展較好國家的經驗,認為建立完善的巨災保險體制需要從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發展繁榮的巨災保險市場和培養多層次的巨災風險管理體系幾個方面入手。從目前情況來看,應該從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發展再保險市場、建立巨災風險基金

    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10-26

  • 災后捐助、保費補助對巨災保險需求影響的理論研究?
    捐助、保費補助對巨災保險需求影響的理論研究?田 玲,姚 鵬(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巨災保險與災后捐助構成了災后的賠付體系。高效率的賠付體系下,巨災保險應該著重發揮財產損失的賠償優勢,而災后捐助應該發揮在災民生活與精神的賠付上的優勢。但目前我國災后的賠付體系基本由災后捐助構成,有限的捐助資金難以滿足居民全部的財產賠償,更無法滿足災民精神上和生活上的補償,兩者難以發揮各自應有的功能。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研究了災后捐助與巨災保險需求的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05-25

  • 探析國際巨災保險市場的風險證券化
    文/諸寧探析國際巨災保險市場的風險證券化◎ 文/諸寧近年來,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加劇,各種巨災事件頻繁發生。比如2005年美國遭遇卡特里娜颶風,2006年印尼發生地震并引發海嘯;而在我國發生了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西南五省旱災、2010年甘肅舟曲泥石流等。盡管這些巨災事件引起的損失前所未有,但與一場大風暴或大地震對一個比較發達地區的襲擊所造成的潛在損失相比,這種損失還不算特別巨大。例如,如果一場強度達到8.0級別的地震發生在我國發達經濟地

    中國國情國力 2014年6期2014-03-24

  • 我國亟待建立民生巨災保險之管見
    我國亟待建立民生巨災保險之管見石 興我國是世界上巨災種類多、巨災風險高、損失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至今,我國經歷了7次巨災事件。最近的一次是發生在2013年7月22日甘肅定西的6.6級地震。世界上巨災保險法規一般誕生在一個巨災事件之后的兩三年內。遺憾的是,我國巨災保險仍然在爭鳴呼吁之中,這著實令我們深思。巨災保險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政策性巨災保險,主要是為國計民生的行業和標的,如農業等,提供巨災風險保障。另一類則是商業性巨

    上海保險 2014年2期2014-02-10

  • 我國巨災人身意外醫療保險若干問題的研究
    01201)我國巨災人身意外醫療保險若干問題的研究石 興(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共享中心 上海 201201)大量巨災事例和數據證實巨災意外及其醫療險市場存在失靈,其主要原因是巨災風險屬于國家安全風險,巨災意外及其醫療險是公共產品, 需要政府干預;這就需要突破監管政策禁區,將巨災意外醫療險列為社會政策性保險。文章以此作為政府干預的核心,簡述了市場干預的基本框架,并對巨災意外及其醫療險產品設計因素作了相應思考。巨災風險;巨災意外險;市場失靈;干預;產品研究1 自然

    中國醫療保險 2014年11期2014-02-03

  • 巨災債券市場新進展
    992年正式形成巨災保險衍生品市場開始,已經有巨災期貨、巨災期權、巨災互換、行業損失擔保、巨災風險信用融資、或有資本票據、巨災權益賣權和巨災債券等十多種交易方式。其中,交易最為活躍和最具代表性的是巨災債券,目的是為發起者提供一定風險水平(100年一遇至250年一遇)下的風險轉移能力。這部分風險對投資者和發起者都是有吸引力的,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對這種破壞程度大、概率低的風險水平,通過非抵押交易獲得保護的購買者越來越關心再保險公司的信用風險;其次,這個水平

    防災科技學院學報 2013年1期2013-12-25

  • 我國巨災風險管理模式研究
    1)一、目前我國巨災風險管理情況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暴風雪、干旱、超強臺風等極端氣候,以及特大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和損失程度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正常年份重大的自然災害所導致的經濟損失達1500 億元以上,而受到災害襲擊的人數在2 億左右。在不斷頻發的自然災害的巨大損失的面前,國外相對成熟的巨災保險體系相比較,我國巨災風險管理目前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風險防范的意識薄弱、領導機構和相關部門的思

    時代金融 2013年1期2013-08-15

  • 初探我國應對巨災風險的保險政策
    引言近些年,我國巨災頻繁發生,尤其是洪水、暴雪這樣的巨災風險幾乎每年都要發生,以至于國家和國民的生命財產遭受了重大損失。盡管巨災不斷發生,但保險方面并未建立完好的風險分散機制。一旦發生巨災,除了政府撥款救助以外,并無其他有效解決方法,盡管巨災保險市場潛力巨大。如何通過保險市場分散巨災風險,建立風險分散機制,成為當今社會管理人士和科研人員關注的問題。我國地域遼闊,巨災頻發,損失嚴重,近幾年,大面積干旱、暴風雨、強風等極端天氣災害的發生頻率和損失程度,均呈上升

    時代金融 2013年9期2013-08-15

  • 農業保險巨災風險分散制度的比較與選擇
    沒建立健全的農業巨災保險體系,農民在農業巨災面前,往往束手無策,甚至基本的生產和生活都無法滿足。因此,我們需要全面的研究農業保險巨災風險制度問題,為全國農業保險制度的建設提供合理完善的巨災風險管理方案。一、農業保險巨災風險分散制度(一)盡可能地增加風險單位分散農業巨災風險的一種手段是盡可能的增加農業保險風險單位,盡可能在較廣的地區推行農業保險,通過大數法則使其在直接保險層面上實現空間上的風險分散。在投保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稱往往會引發逆向選擇問題,如此使得

    時代金融 2013年6期2013-08-12

  • 巨災風險分散模式評析及中國的現實選擇
    521)1 引言巨災風險一直是全球性的沉重話題,尤其是進入20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口與財富的集中,頻繁發生的巨災造成越來越巨額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對社會生產、人民生活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巨災風險逐漸成為各國政府及保險公司關注的焦點。據瑞士再保險Sigma統計資料顯示:剔除通貨膨脹的影響,1987-2002年,平均每年災害造成的損失約為205億美元,2004年由于印度洋海嘯的影響,損失達到1230億美元;2010年由于亞洲洪災的影

    池州學院學報 2013年4期2013-05-10

  • 我國政府在巨災保險制度建設中的作用
    杯水車薪。而國外巨災損失,保險賠付比例平均達到經濟損失的30%~40%,保險的職能作用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揮。巨災保險不同于一般的商業保險,由于自然災害普遍會造成巨大損失,任何一家商業保險公司或相關社會組織都沒有獨立承擔的能力。因此,巨災保險具有一些公共產品的特征,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國政府做出努力。但是,目前我國政府在巨災保險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嚴重缺位,正是這一點造成了我國還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巨災保險制度的這一現狀。一、我國政府在巨災保險體系建設中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2年9期2012-08-15

  • 巨災風險管理及其融資體系的探討
    災難也是各國建立巨災風險管理體系的開始。在大災難出現以前,國際上對巨災風險的處理形式主要分為兩種:在發展中國家,對災區的救濟和災后的重建主要依靠政府;而在發達國家,巨災風險則主要由財產保險公司承保,一般巨災風險作為單獨的保險項目,或者作為房屋保險的附加險。我國應該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巨災風險管理體系呢?這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一、巨災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一)巨災風險管理的基本問題巨災是指發生概率低但導致損失嚴重的事件,包括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和颶風等)和

    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 2011年3期2011-08-15

  • 建立完善我國巨災風險管理體系
    徐豐我國巨災風險嚴重,特尤其是近年接連發作的冰雪災禍、汶川大地震、西南干旱,形成了龐大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這一次次考驗著我國的保險體系,特別是巨災保險制度。本文通過對我國巨災嚴重性和現階段國內外巨災管理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管理建議。 2008年5月12號,全國人民剛剛擺脫冰雪災害侵襲,全心祈盼奧運會來臨的時候,上天又帶給了中國另一個考驗,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此次災難對四川、重慶、甘肅、陜西等地影響較大,全國十多個省份都感到了不同程度的震感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11年1期2011-03-24

  • 巨災互換及其發展
    美元,占52%。巨災互換 (Catastrophe Swaps)屬于巨災風險衍生工具的范疇,是巨災風險證券化的產物。巨災互換與金融互換極為類似,是保險版本的金融互換。兩者都保留了互換合約中利益分享、互惠對等的精神,都承諾在一定時間內交換一系列付款。但巨災互換與金融互換最根本的區別在于,其現金支付并不像金融互換那樣是必然的,而是取決于巨災觸發條件的滿足與否。如果巨災沒有發生,或者巨災發生但觸發條件不滿足,則互換雙方之間就不會有實際的現金流發生。目前我國學術界

    財經論叢 2010年2期2010-05-29

  • 從汶川地震看我國巨災風險保險機制急需完善的幾個方面
    之相對應的是我國巨災風險保險機制的發展相對遲緩,亟待完善。此次汶川地震就突顯了我國巨災風險保險機制急需完善的幾個方面。關鍵詞:自然災害;風險保險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襲擊了我國四川省汶川縣。里氏8級的大地震不僅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對當地和周邊地區的公共及私人財產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災害發生后,保險行業對地震中的受災客戶作出積極賠付,從中國保監會發布信息了解到,截至2008年8月20日,保險業共接到客戶報案12.4萬件,主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年11期2009-07-28

  • 我國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之一,但我國存在巨災保險意識薄弱、投保率低、保險公司承保缺位等問題,建立和完善我國巨災保險制度顯得迫在眉睫。關鍵詞巨災保險中圖分類號:D922.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064-012008年對于中國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地震,地震在短期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頗大。據有關部分機構分析,本次汶川地震造成的全部損失可能在1050億-1900億元之間。但其中僅有很小一部分投了保險,這無疑將巨災

    法制與社會 2009年17期2009-07-08

  • 基于有效性的我國農業巨災風險管理方式演進路徑探析
    摘要:本文從農業巨災風險管理有效性的角度出發,通過對目前我國農業巨災風險管理的主要方式進行評價,并結合世界最新發展趨勢,探討我國農業巨災風險管理方式未來的演進路徑,以期能夠找到更為科學有效的農業巨災風險管理方式。關鍵詞:農業巨災風險管理農業保險巨災證券化我國是農業巨災頻繁而又嚴重的國家之一,洪澇、臺風、旱災、風雹、地震、雪災、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屢有發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據統計,近些年來,這些自然災害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都在100

    北方經濟 2009年8期2009-05-2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