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群

  • 動態
    現“南漳—遠安動物群”早三疊世牙形化石我國科研團隊歷時5年多,在湖北遠安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層發現一類牙形動物化石,在進行研究后確認是“南漳—遠安動物群”早三疊世牙形動物化石組合,這也是國內首次發現這類早三疊世牙形化石。早三疊世是三疊紀3個世之首,距今約2.5億年?!澳险摹h安動物群”是已知地球最早出現的海生爬行動物群落之一,包含極為特殊的湖北鱷類,以及魚龍類、鰭龍類、龍龜類基干分子,是世界范圍內最早一批陸生動物下海的實證之一,但與這一動物群伴生的小型生物化石

    科學中國人 2023年7期2023-07-31

  • 最完整晚新生代犀牛演化序列在中國
    地晚新生代哺乳動物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兩個時代的動物群中犀牛占統治地位,分別是晚漸新世的巨犀和晚中新世的大唇犀。 “因為犀牛的高度多樣性、廣泛地理分布和快速演化,它們的化石成為地層劃分的良好生物標志,還可以進行洲際對比?!编嚌硎?。 研究顯示,臨夏盆地的晚漸新世動物群產于椒子溝組底部,犀超科成員在12種大型哺乳動物中占據9種,包括跑犀科、巨犀科和真犀科的屬種,尤其是巨犀非常繁盛。 在漸新世結束之后,跑犀和巨犀在臨夏盆地消失,早中新世的上莊組中僅有真犀科的

    科學導報 2023年11期2023-03-02

  • 4億年前 滇東北曾是古生物“避難所”
    滅絕前的三葉蟲動物群,為全面揭示華南板塊西緣的海洋生物面貌提供重要窗口,這也進一步證實區域環境惡化時古生物“避難所”的存在。2020年以來,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的科研人員通力合作,對鎮雄地區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前的三葉蟲動物群進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遠古世界》。論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博雅博士后魏鑫介紹,在已知地球歷史時期,共發生過5次全球性的大規模集群滅絕事件,發

    中國科學探險 2022年9期2022-12-30

  • 羚羊化石的新發現揭示現代非洲“薩瓦納動物群”的重要起源
    下簡稱“薩瓦納動物群”)。由于野生動物題材的紀錄片多在這一動物群中取材,使得該動物群在全球公眾中具有非常廣泛的知名度。然而,薩瓦納動物群成員在非洲的化石記錄一般不早于700萬年,在這一時期之前,東非地區以森林環境為主,僅河馬,大象等少數動物能夠在非洲本土找到起源,其它更多動物的起源地當在非洲之外,特別是“薩瓦納動物群”中極具代表性的各種羚羊,它們的起源一直是個謎。2022年10月29日,國際地學期刊《岡瓦納研究》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化石 2022年4期2022-12-29

  • 解密古老難題的“黑匣子”
    吉斯頁巖和澄江動物群。?研究人員在野外采集臨沂動物群化石標本加拿大落基山脈中,距今約5億年的布爾吉斯頁巖,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寒武紀特異埋藏化石庫。而中國云南距今約5.2億年的澄江動物群,因富含多門類精美軟軀體構造化石而享譽學界。它生動再現出當時海洋生物世界的真實面貌,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那么,能否找到更多的寒武紀特異埋藏化石庫呢?這些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見證者”還會出現在哪里呢?想要找到新的特異埋藏化石庫,就要選擇有潛力的地區。與澄江動

    知識就是力量 2022年7期2022-07-09

  • 華北發現寒武紀特異埋藏化石庫
    并命名為“臨沂動物群”。距今5.3 億年發生的寒武紀大爆發在地球生命進化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但是,大多數著名的寒武紀特異埋藏化石庫都集中分布在華南板塊和勞倫大陸(今北美大陸的主體)。此次命名的“臨沂動物群”來自山東省臨沂市西郊的寺口剖面,科研人員已收集到了數千枚精美的化石標本。此次科考發現超過35 個化石類群,多樣性最高的類群是非三葉蟲節肢動物,其中以奇蝦類和莫里森蟲類最為引人注目。除節肢動物以外,海綿動物和蠕蟲狀動物的多樣性也很豐富?!芭R沂動物群”為深入了

    晚晴 2022年6期2022-07-08

  • “臨沂動物群”重見天日加入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解謎團隊
    其命名為“臨沂動物群”。這一發現讓我們對5億年前發生在華北板塊上的生命演化故事,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也為研究地球生命演化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補上了一塊新的拼圖。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未解之謎對于過去,人類總有一種天生的好奇和敬畏;對于生命,人類也還有很多未知等待探索。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可以分成7大類:動物、真菌、原生動物、植物、古菌、細菌和病毒。其中,動物是從寒武紀開始集中、大量出現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趙方臣研究員介紹說,

    中國科學探險 2022年6期2022-05-30

  • 內蒙古二連盆地偶蹄類化石研究新進展
    為食,以避開與動物群中占主導地位的奇蹄類之間的食物競爭。內蒙古二連盆地伊爾丁曼哈組已發現并報道了大量的奇蹄類、嚙齒類及兔形類等化石材料,整個動物群的面貌已形成。偶蹄類在整個動物群中所占比例很小,該發現不僅豐富了該動物群的組成,也為認識早期偶蹄類在亞洲的演化、探討早期偶蹄類不同門類之間的系統發育關系提供了新的線索。 (原文作者:李茜)

    化石 2022年1期2022-03-11

  • 加強貴州三疊紀古生物化石保護,助力貴州生態文明建設
    為著名的有盤縣動物群、興義動物群、關嶺動物群,面積約82.43平方公里。貴州三疊紀化石是展現貴州西部中生代早期古生物棲息環境、物種演化的重要例證,具有連續的地質演化序列,是全球三疊紀生命的重要記錄之一。盤縣動物群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發現的中三疊世最老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群,比同時期的世界著名的圣喬治山動物群早約300萬年;興義動物群擁有豐富的中三疊世晚期與晚三疊世早期的海生動物類化石,其代表化石-胡氏貴州龍,是我國最早發現、研究并定名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也是原

    大眾科學 2021年8期2021-12-13

  • 南漳-遠安動物群的科學價值
    ],南漳-遠安動物群是其中時代最早的動物群之一。南漳-遠安動物群分布于湖北省南漳縣和遠安縣交界處,化石產出層位是下三疊統嘉陵江組,地層內主要產出湖北鱷類、始鰭龍類和魚龍類等化石。二疊紀和三疊紀之交的生物滅絕事件是地質歷史時期5次大型滅絕事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劇烈的一次絕滅事件。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之后,生態系統的快速復蘇是地球演化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在此期間,海洋生態系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古生代海洋生態系統轉變為中生代海洋生態系統。南漳-遠安動物群處于三疊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21年5期2021-11-17

  • 西北一直干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么“說”
    區的4個不同的動物群,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巨犀動物群、鏟齒象動物群、三趾馬動物群和真馬動物群。每個動物群又對應著不同的自然環境。走進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左側一個史前動物的巨大復原塑像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它有長長的脖頸,站立時肩高可達5米。這就是巨犀,生活在距今4200萬年至2100萬年前,是一種體型高大的哺乳動物,以取食樹冠頂部的樹葉為生?!熬尴诿艿纳掷餂]法行動,可以推測,當時西北是以疏林為主的自然環境?!编嚌J為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濕潤,甚至有點炎

    文萃報·周二版 2021年35期2021-09-13

  • 礦產資源
    體生物群。凱里動物群:中寒武世早期(距今約5.2億年),凱里地區出現11大門類、120多屬動物群。為生命起源與演化、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提供了重要證據。關嶺、興義、盤縣生物群:中-晚三疊紀時期(距今約2.2億年),關嶺、興義、盤縣等地出現海生爬行動物、海百合等多門類生物群。該區是目前全世界保存最完好、豐富的三疊紀化石產地之一。1. 46億年前地球2. 36億年前海洋形成3. 32億年前愿核生物出現4. 13.5億年前真核生物出現5. 6億年前動物出現(甕安生物

    大眾科學 2021年4期2021-09-10

  • 中國三疊紀海洋紀事
    介紹安徽巢湖龍動物群、南漳—遠安動物群、盤縣—羅平動物群、興義—富源動物群、關嶺動物群等聞名世界的發現,重現當時中國三疊紀海洋的繁榮景象。關鍵詞:三疊紀;安徽巢湖龍動物群;南漳—遠安動物群;盤縣—羅平動物群;興義—富源動物群;關嶺動物群自46億年之前地球從宇宙中誕生,到約38億年前第一個生命走上了歷史的舞臺,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地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生命也隨著歷史的推移,一步步演化到了現在。古生物化石就是地球上物種進化和環境更迭的真實見證。地球上生命的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4期2021-08-30

  • 兩個恐龍新屬種被命名
    密早白堊世翼龍動物群中首次發現的大型恐龍化石,并命名了兩個恐龍新屬種,這一成果北京時間8月13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上發表。這次發現的3件恐龍化石都屬于蜥腳類的多孔椎龍類,化石均不完整,分別保存了一段頸椎、一段尾椎和一段薦椎,另外還有一枚與尾椎保存在一起的獸腳類恐龍的牙齒??蒲袌F隊依據頸椎特征建立了盤足龍類一新屬新種:中國絲路巨龍;依據尾椎特征建立了巨龍類一新屬新種:新疆哈密巨龍。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汪筱林介紹說:中國絲路巨龍保存了6節關聯在一起的較

    環球慈善 2021年9期2021-08-10

  • Rock paintings in rainforest雨林中的古老巖畫
    na(大型野生動物群). Other pictures show human figures,hunting scenes, as well as animals like deer, alligators, bats, monkeys and turtles.“These really are incredible images, pro?duced by the earliest people living in western Amazonia,”

    瘋狂英語·新閱版 2021年5期2021-06-21

  • Rock paintings in rainforest
    na(大型野生動物群).Other pictures show human figures,hunting scenes,as well as animals like deer,alligators,bats,monkeys and turtles.“These really are incredible images,produced by the earliest people living in western Amazonia,”said Mar

    瘋狂英語·新悅讀 2021年5期2021-06-08

  • 巴氏大熊貓,家族中的大高個
    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巴氏大熊貓化石幾乎遍布中國東部和南部,在緬甸、越南、泰國也有分布,尤其是在中國南方,大熊貓與劍齒象、劍齒虎以及南方猿人一起生活,構成典型的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該動物群是分布在我國南方的第四紀古哺乳動物群,延續時間由距今約250萬年的更新早期至距今約1.17萬年的更新世晚期,分布范圍很廣,東起蘇、浙,西至川、渝、云,北起湖北,南達海南。大熊貓和劍齒象是“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典型代表。1915年,研究者伍德華在緬甸摩谷更新世洞穴

    科學Fans 2021年2期2021-03-03

  • 山東新汶煤田太原組底部徐家莊灰巖的微體古生物組合及時代探討
    3.1 蟲筳類動物群組合特征及區內外對比3.1.1 蟲筳類組合特征研究區太原組底部蟲筳類動物群,主要包括紡錘蟲筳科、小澤蟲筳科和蘇伯蟲筳科,計有Fusulinaquasicyindrica,Fusulnellacumpani,F.vozhgalensis,Beedinakonnoi,B.pseudonytvica,Taitzehoellataitzehoensis,Ozawainellaangulata,O.vozhgalica,O.turgida,O.s

    山東國土資源 2021年1期2021-01-22

  • 最新研究揭示東亞板塊拼合歷史
    果是一個完整的動物群,應該是在有陸路通道以后才能夠遷徙。這就可以用相應的化石來重建大陸拼合時間。研究人員根據甘肅玉門大山口動物群推斷,大約在2.66億年前甘肅玉門所在的北山——阿拉善地體已經與泛大陸主體相連,而最遲到2.56億年前華北板塊已經成為泛大陸的一部分。過去爭議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華北板塊何時與華南板塊相連,根據大別山、秦嶺的研究一般認為是三疊紀中晚期才完全拼合。雖然在華南沒有二疊紀的四足動物化石記錄,但是在老撾發現與我國華北二疊紀晚期動物群接近的二齒

    化石 2020年3期2020-09-23

  • 早三疊世南漳-遠安動物群研究進展
    , 南漳-遠安動物群是其中時代最早的動物群之一。 南漳-遠安動物群是分布在湖北省南漳縣和遠安縣交界一帶下三疊統嘉陵江組中的以湖北鱷類為代表,伴生始鰭龍類和魚龍類的海生爬行動物群。 由于南漳-遠安動物群出現在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之后,三疊紀生態系統重建和生物復蘇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海生爬行動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重要階段, 因此南漳-遠安動物群的研究對于恢復動物群古環境與古生態特征,探索生命和環境的協同演化,揭示三疊紀生物復蘇過程以及早期海生爬行動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華南地質 2020年1期2020-07-07

  • 群居動物是如何決策的?
    及節律,以便與動物群的活動協調一致,并維持群體的聚合度。聚合度也叫凝聚力、內聚力,可以促使個體間加強交流并使群體發展出復雜的社群結構。但是,動物群內的個體又會因為資源有限而產生競爭。當群內個體的需求不能被滿足時,群體就會失去聚合度,產生分裂,導致動物個體失去群體的保護而直接暴露在危險之下。因此,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動物群就需要有消除個體間分歧的機制,從而對在何時取食、向何地移動、于何處休息等具體問題進行集體決策。局部信息交流條件下的集體決策 沙丁魚和椋鳥

    旗幟文摘 2020年4期2020-06-09

  • 群居動物是如何決策的?
    及節律,以便與動物群的活動協調一致,并維持群體的聚合度。聚合度也叫凝聚力、內聚力,可以促使個體間加強交流并使群體發展出復雜的社群結構。但是,動物群內的個體又會因為資源有限而產生競爭。當群內個體的需求不能被滿足時,群體就會失去聚合度,產生分裂,導致動物個體失去群體的保護而直接暴露在危險之下。因此,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動物群就需要有消除個體間分歧的機制,從而對在何時取食、向何地移動、于何處休息等具體問題進行集體決策。局部信息交流條件下的集體決策?沙丁魚和椋鳥

    視野 2020年5期2020-03-25

  • 圖 說
    種現象被稱為“動物群稀樹草原化”。通過生態位模型對南美地區349種生活在森林和熱帶稀樹草原上的哺乳動物的分布進行模擬顯示,稀樹草原物種的分布可能會增加11%至30%,并擴散到低地亞馬遜雨林和大西洋森林中。相反,?;纳謩游飳p失近50%的適應范圍,而轉向森林核心區。本圖為雨林動物群“稀樹草原化”的假設示意圖。在森林—熱帶稀樹草原群落過渡帶(a),人類造成的局地(例如,火災和森林砍伐)和全球(氣 候變化)壓力將導致更溫暖、更干燥和更開放的林冠生境(b)。這

    生物進化 2020年4期2020-03-18

  • 動物起源與進化之謎
    層中均發現甕安動物群,它包括多種的后生動物化石,如海綿化石、刺細胞化石,以及一些微型管狀化石;特別是發現大量卵化石(有的稱其為胚胎化石),它們大小在半毫米左右,在球形卵化石內有的已分裂為兩個細胞或4個細胞、8個或16個或32個細胞……這些細胞呈螺旋狀排列,這不同于藻類的細胞呈平面交叉排列(見圖4)。眾所周知,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它們是靠細胞分裂來繁衍后代的,即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而多細胞的后生動物其體內細胞已有分工,所以它們是以產卵來繁衍后代,問題是甕安動物

    生物進化 2019年2期2019-07-27

  • 云南早期有頜類化石形態學研究新進展
    化石所屬的脊椎動物群及化石組合Zhao et Zhu(2010)將中國志留-泥盆紀的脊椎動物歸入6個動物群的41個脊椎動物化石組合,云南早期有頜類可歸入其中5個動物群的16個脊椎動物化石組合,詳述如下。小溪峪動物群以盾皮魚類的出現為標志。包括發現于曲靖早羅德洛世的揚子組合,含“王氏魚”。瀟湘動物群以盾皮魚類的輻射、硬骨魚類的出現和分異為標志。包括發現于曲靖高斯特期-中盧德福特期關底組中下部的關底組合,以鬼魚為代表;發現于曲靖晚盧德福特期關底組上部、妙高組、

    云南地質 2019年2期2019-06-13

  • 標本探訪之旅 ——黑龍江省猛犸象動物群之奧妙
    一 楊平猛犸象動物群概述猛瑪象動物群是包括中-晚更新世散布到歐亞大陸北部一帶的真猛瑪象在內的適應于寒冷~涼爽氣候的哺乳動物群。最初用這個名稱的是當時曾作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的研究員的裴文中先生。1957年,他用英文作了中國的第四紀哺乳類的地理分布的發言報告。其發言報告中指出,分布在東北部的黑龍江省以及吉林省或者內蒙古地域的,以披毛犀和真猛瑪象為中心的化石動物群稱作學名是antiquitatisprimigenius fauna。之后,曾作為中國科學

    化石 2019年1期2019-05-14

  • 高原上的貴州龍
    寶庫以貴州盤縣動物群、興義動物群、關嶺動物群構成的貴州三疊紀系列動物群,是繼云南澄江動物群和遼西熱河生物群之后,我國古生物學研究方面的又一重大科學發現。它們分別保存于三疊紀地層的三個不同層位上,對研究三疊紀海生爬行類的演化、古生態和海洋環境以及古生物、古地理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其化石保存完整,數量巨大,屬種最多,是名符其實的世界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寶庫,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世界自然遺產。貴州關嶺化石產地、貴州黔東南化石產地、貴州興義化

    大眾科學 2019年1期2019-04-09

  • 安徽繁昌人字洞及周邊更新世遺址中出現的北方動物化石
    字洞及相關遺址動物群的南北混雜現象安徽繁昌人字洞是世紀之交在我國發現的最重要的更新世早期哺乳動物化石點;該地點出土了70余種哺乳動物化石,包括頭骨、牙齒和頭后骨骼,還有幾具近乎完整的動物骨架。筆者有幸于2000年11月在此參加了近一個月的野外發掘,后來又和邱占祥院士一起承擔了動物群中奇蹄類化石的研究工作;因此,對這個地點的動物群有較多了解。繁昌人字洞動物群最主要特征如下:1)以早更新世種類和新近紀孑遺分子為主,但卻缺乏熱帶地區新近紀種類;2)南北種類混雜,

    化石 2018年4期2018-12-19

  • 探尋最早下海的龍
    朱家虎巢湖龍動物群產自安徽巢湖下三疊紀南陵湖組中上部地層、以原始魚龍類——巢湖龍為特色和優勢類群,伴生有鰭龍類、魚類、菊石、雙殼、節肢動物等多個門類,是世界上罕見的早三疊世海生脊椎動物群。該動物群化石集中產地位于巢湖市西北郊馬家山—平頂山地區,面積約2平方千米;距巢湖(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僅2000米,距省會合肥市約60千米,交通便利。 巢湖龍動物群的研究簡史1972年,楊鐘健和董枝明描述了一個可能來自巢湖龜山的標本并命名了龜山巢湖龍(Chaohusau

    飛碟探索 2018年6期2018-12-04

  • 生命的歷程系列講座(六)海洋動物多層次生態分布從那時形成
    奧秘的就是澄江動物群,它出現在距今5.2億年前,是揭示寒武紀大爆發的最重要窗口,被譽為上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茖W家對澄江動物群研究表明,根據動物的生活方式和取食方式,可以識別出23個生態類群,生態類群是指生態行為(對主要環境因素的反應)相似的生物種群組合。澄江動物群不同生態類群在時空分布和演進上顯示了規律性,在物種組成上具有了顯著的特征。1、生態類群時空分布在澄江動物群時代,已經涌現了20個現生動物門的原始祖先分子和一些已經滅絕的動物門類,它們形成了

    化石 2018年3期2018-09-12

  • 深閨蛟龍 ——南漳—遠安動物群
    的“南漳—遠安動物群”。南漳—遠安動物群的發現追蹤南漳—遠安動物群的足跡,在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當地村民在生產、建房、修路過程中,都有意外挖掘出化石,但由于缺乏對化石研究價值的認識,許多化石被破壞和丟棄,部分完整的化石被村民收藏。1959年在南漳縣巡檢司涼水泉鄉古井陰坡,發現了一塊古生物化石,這是在遠安、南漳發現的第一塊海生爬行動物化石。最早對南漳地區化石群進行研究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專家王恭睦。1959年,王恭睦報道了一產自湖北省南漳縣下三疊統的

    化石 2018年1期2018-06-14

  • 捕食者的興起與食物鏈的建立
    6億年前的甕安動物群時代。那時,地球上的海洋動物群還處于初期階段,主要是一些食菌藻動物,它們不僅個體微小,而且數量十分有限。2015年首次發現的貴州始杯海綿和上世紀末發現的數量驚人的甕安生物群胚胎化石都表明,低氧的海洋理化環境還不足以使動物個體大量發育起來,這也使得當時海底廣泛分布的菌藻席顯得非常豐富,甚至成為一種過剩資源。之后出現的埃迪卡拉動物群是晚前寒武紀最后一次后生動物大輻射,它主要由一類軟軀干大型疑難生物類群所組成,如單體水母、水螅、葉狀海筆、扁平

    化石 2018年1期2018-06-14

  • 貴州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群的世界遺產價值
    ]認為貴州盤縣動物群是世界上中三疊世最古老的海生爬行動物類群,唯一可以與世界自然遺產地圣喬治山動物群相媲美的三疊紀動物群.馬樂天[3]認為貴州興義動物群是三疊紀生物圈海洋生態系統輻射發展階段晚期的代表.魏家庸[4]認為貴州三疊紀景觀擁有6個世界之最,如全球保存最系統全面的三疊紀海陸變遷遺跡景觀,全球最豐富多彩的三疊紀海生爬行類-海百合化石群等,為貴州三疊紀自然遺產及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提供理論依據.目前,貴州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群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已經啟動,已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3期2018-06-04

  • 地質王國風采錄(九)
    然景觀。貴州龍動物群保存精美、數量巨大、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是舉世罕見的特異埋藏的海生動物化石群,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烏沙貴州龍園區位于興義市烏沙鎮境內,含化石層位屬于上三疊紀竹桿坡組灰巖,該出土貴州龍動物群化石的遺址范圍達87平方公里。貴州龍動物群是一個主要由海生爬行動物及魚類組成的脊椎動物群,并共生有雙殼類、菊石等多種無脊椎動物。烏沙貴州龍動物群遺址的發現,對貴州整個三疊系水生爬行動物研究的完整性提供了重要補充。三疊峰林園區范圍主要包括馬嶺河峽谷、

    大眾科學 2018年5期2018-05-21

  • 盤縣動物群的科學價值和自然遺產價值
    疊世安尼期盤縣動物群,中三疊世拉丁期興義動物群和晚三疊世卡尼期關嶺生物群[1-4]。它們為探討大絕滅后全球生物復蘇和輻射演化背景下,海生爬行動物起源并向遠洋發展、新生態系統建立和演變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研究材料和基礎,并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顯示著中生代早期生物演化鏈條和演化事件重要的自然遺產。盤縣動物群發現于貴州省西南部盤州市新民鄉羊圈村及其鄰區普安縣境內(圖1),是貴州中三疊世爬行動物群落中地層層位最低,地質時代最老(距今約2億4 300萬年)的古生物化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8年4期2018-04-26

  • 貴州興義動物群古生物化石的遺產價值及其保護與利用
    本文以貴州興義動物群化石遺產地為例,分析挖掘其遺產價值與意義,明確其保護與利用策略,為今后中國化石類遺產指明道路。1 興義動物群作為化石遺產的價值與意義1.1 興義動物群化石的基本概況在貴州省西南部興義地區及其鄰區云南富源縣、羅平縣等境內“法郎組”竹桿坡段地層中發現的興義動物群,以保存完整、數量巨大、屬種豐富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為特色,并伴生有豐富的魚類及多門類的無脊椎動物化石,是一個世界著名的珍稀古生物群落[3-5],其地理位置見圖1。興義生物群化石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8年4期2018-04-26

  • 圖說
    自中國云南羅平動物群動物群的發現,表明這一革命性事件開始于中三疊世,很多新興的捕食者已經在淺海生態系統出現。本圖顯示的就是以羅平動物群化石為基礎繪制的當時的生態景觀。前景中,一只早期的巖蝦引起了羅平空棘魚和長有盔甲的爬行動物中國龍龜的注意,從而致使兩只云南鱟逃之夭夭。它們后面游弋的水生爬行類有混魚龍和滇腫龍,它們周圍聚集著各種輻鰭魚類,如長有黑尖鰭的圣喬治魚、瘦小嘴長的中華龍魚、鰭上有紅點的小馬可波羅魚、黃背無鱗的藍色意外裸魚、黃褐色的格蘭德拱魚和黑白色

    生物進化 2017年4期2018-01-15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再揭秘
    現于云南的澄江動物群進入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在中國有了一系列重大發現,使我國迅速成為了世界研究早期生命的熱點。埃迪卡拉生物群首先,在云南昆明晉寧地區梅樹村寒武紀最早期地層中發現了梅樹村動物群,這是地球生命史上首次具有真正骨骼的動物群。80年代初,在貴州甕安發現了六億年前的胚胎化石,將動物溯源推前了一大步。更令人激動的是1984年,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在中國云南昆明附近首先發現了令世界為之震撼的化石寶庫——澄江動物群。云南澄江動物群澄江動物群存在于距今

    化石 2017年4期2017-12-14

  • 霸主編年史
    ,恐龍約占陸地動物群數量的2%;數個動物群滅亡后,恐龍數量占陸地動物群的50%~90%??铸垙馁_紀時期開始成為地球的霸主。在這個時期恐龍幾乎沒有任何天敵,體形不斷巨大化,比如梁龍科和腕龍科。白堊紀時期的氣候相當暖和,海平面的變化大,除恐龍外還生存著許多生物。但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不僅使得統治地球長達一億多年的恐龍滅絕,地球上大約50%的生物屬和幾乎75%的生物種也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人類編年史最早期的人類——包括撒

    科學Fans 2017年10期2017-11-14

  • 和政印象
    石,是啊,大量動物群化石的出土讓這個地方有了“古動物化石之鄉”的稱謂。臨夏盆地的晚新生代沉積中富含哺乳動物化石,以晚漸新世巨犀動物群、中中新世鏟齒象動物群、晚中新世三趾馬動物群和早更新世真馬動物群的化石最為豐富。這些動物群的更替變化也反映著地質歷史時期中氣候環境的演變過程:晚漸新世以溫暖濕潤的森林環境為主,間雜有一些開闊地帶;中中新世的森林更加茂密,水體更加豐富;晚中新世演變為炎熱半干旱的稀樹草原環境,季節性變化加強;早更新世氣候寒冷而干燥,并伴有海拔升高

    化石 2017年2期2017-06-19

  • 澄江動物群研究與進展*
    )1 云南澄江動物群在寒武紀早期的古海洋中,存在著地球生命歷史中發展速度最快、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動物生命演化創新事件。中國云南省澄江動物群(圖1)和貴州省凱里動物群的發現,為中國古生物學家探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提供了新證據和新材料[1-3]。云南澄江動物群在年代上較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巖軟軀體動物群還要早1 500萬年,而中國貴州凱里動物群和布爾吉斯頁巖軟軀體動物群在產生年代上相當,因此其發現意義十分重大。圖1 云南澄江動物群化石發現點云南澄江動物群的化石

    生物學通報 2017年3期2017-05-12

  • 河北邢臺地區晚古生代有孔蟲動物群研究
    晚古生代有孔蟲動物群研究丁春艷1,2,王占磊1,2,胡明1,2(1.西南石油大學四川省天然氣地質重點實驗室,成都610500;2.西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成都 610500)通過對邢臺沙巴溝太原組實測剖面有孔蟲動物群進行研究,在太原組灰巖地層中鑒定出有孔蟲11科15屬23種,建立了組合帶。與國內不同地區晚古生代的有孔蟲動物群進行對比后,確定有孔蟲動物群的時代為晚石炭世晚期。有孔蟲動物群;組合帶;研究;河北邢臺河北邢臺地區煤炭資源豐富,是河北省重要煤

    四川地質學報 2016年3期2016-11-18

  • 貴州中三疊世盤縣動物群比耶魚屬未定種的發現及其意義
    州中三疊世盤縣動物群比耶魚屬未定種的發現及其意義蔣里1倪培剛1,?孫作玉1,2江大勇1,2 1.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北京 100871;2. 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210008;? 通信作者E-mail:nipeigang@pku.edu.cn記述采集自貴州省盤縣中三疊統安尼階關嶺組上段盤縣動物群的一件僅殘存尾部的比耶魚標本。這是比耶魚在該動物群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3期2016-08-10

  • 探尋最早下海的龍 ——記早三疊世巢湖龍動物群
    早三疊世巢湖龍動物群黃建東 朱家虎巢湖龍動物群是產自安徽巢湖下三疊統南陵湖組中上部地層、以原始魚龍類——巢湖龍為特色和優勢類群,伴生有鰭龍類、魚類、菊石、雙殼、節肢動物等多個門類,是世界上罕見的早三疊世海生脊椎動物群。該動物群化石集中產地位于巢湖市西北郊馬家山-平頂山地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距巢湖(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僅2公里,距省會合肥市約60公里,交通便利(圖1,2)。一、巢湖龍動物群的研究簡史圖1 巢湖龍動物群交通位置圖圖2 巢湖龍動物群化石產地遠景

    生物進化 2016年3期2016-04-24

  • 安徽與化石
    初期的荷塘海綿動物群,奧陶紀的寧國胡樂筆石動物群,巢湖地區的早三疊世巢湖龍動物群,中生代的黃山地區恐龍化石群,潛山縣的古脊椎動物群,第四紀的淮河古菱齒象動物群和以和縣猿人為代表的古人類化石,它們均為安徽特有的古生物化石群,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中,由于藍田生物群涉及多細胞生物和后生動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研究、巢湖魚龍動物群涉及中生代海生爬行動物的起源與早期演化的研究,安徽古人類涉及智人在中國的演化和遷徙的研究,使安徽長期是中國甚至世界古生物研究的熱點地

    生物進化 2016年3期2016-04-08

  • Taxonomic revision of lizards from the Paleocene deposits of the Qianshan Basin, Anhui, China
    世較知名的蜥蜴動物群,該地區古新世蜥蜴的研究非常有限。安徽潛山盆地曾報道了古新統望虎墩組和痘母組中的6種蜥蜴:中國飛蜥(Agama sinensisHou, 1974), 淮南安徽蜥(Anhuisaurus huainanensisHou, 1974), 短頭安慶蜥(Anqingosaurus brevicephalusHou, 1976), 華南長江蜥(Changjiangosaurus huananensisHou, 1976), 黃鋪潛山蜥(Qian

    古脊椎動物學報(中英文) 2016年3期2016-03-29

  • 生命大爆發—— 寒武紀
    源——伊迪卡拉動物群伊迪卡拉(Ediacaran)動物群是澳大利亞古生物學家斯普里格于1947年在澳大利亞中南部伊迪卡拉地區的龐德砂巖層中首先發現的,但他受寒武紀前不存在多細胞動物說法的誤導, 將伊迪卡拉動物群劃到了寒武紀,認為它們是寒武紀的化石,也將那里的巖石認定是寒武紀的地層。直到1966年,兩個澳大利亞學者在英國的《古生物學》上發表了他們對伊迪卡拉動物群的研究成果:伊迪卡拉動物群中發現的動物并沒有已知的寒武紀動物;伊迪卡拉動物群地層中的微體化石與寒武

    海洋世界 2016年2期2016-03-11

  • 中國陸相上中新統灞河階底界層型的選擇
    新世早期的哺乳動物群中, 甘肅臨夏盆地的郭泥溝動物群、大深溝動物群, 青海柴達木盆地的托素動物群、深溝動物群, 內蒙古蘇尼特右旗的阿木烏蘇動物群, 西藏比如盆地的布隆動物群, 陜西府谷的喇嘛溝動物群和云南元謀的小河動物群均屬于灞河期。甘肅省東鄉縣的郭泥溝剖面是灞河階底界層型最有利的候選剖面。灞河階; 底界層型; 晚中新世; 生物標志; 古地磁年齡; 中國灞河階的命名地點位于陜西省藍田地區的灞河沿岸, 來自于巖石地層單位灞河組。藍田地區沿灞河分布的沉積地層是

    地球學報 2015年5期2015-06-06

  • 新疆北塔山地區埃姆斯期腕足動物群
    區埃姆斯期腕足動物群馮江鵬,施文翔,宋倩倩(新疆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第一區域地質調查大隊,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3)區內早泥盆世沉積為卓木巴斯套組,產豐富的古生物化石,以極為豐富的腕足為主要特征。通過地質路線調查與剖面測量,采集到大量的腕足、珊瑚、三葉蟲、苔蘚蟲、角石、菊石等動物化石,其中,腕足類占90%以上。本次工作鑒定出腕足化石24屬48種。根據動物化石組成及面貌將其定為 “東準Spinatrypakhalfini動物群”。主要特征是腕足在動物群

    西北地質 2015年3期2015-05-04

  • 神秘的“貝蝦”
    了統一的葉肢介動物群,如早侏羅世的白田壩古漁鄉葉肢介動物群,中侏羅世自流井真葉肢介動物群(圖4)。到了晚侏羅世我國南方和北方葉肢介動物群發生分異。在四川盆地和云南地區發育的是滇中似東方葉肢介動物群,在柴達木盆地發育了青海葉肢介-茫崖葉肢介動物群。而在我國北方發育了假線葉肢介動物群(圖5)。因此,小小的葉肢介告訴我們1億五仟萬年前中華大地發生了巨大的氣候遍遷,使得我國南方和北方發育了不同的葉肢介動物群。圖4 我國早、中侏羅世葉肢介古地理分布圖圖5 我國晚侏羅

    生物進化 2015年2期2015-02-26

  • 萬州區鹽井溝動物群的研究歷史及其意義
    ?萬州區鹽井溝動物群的研究歷史及其意義陳少坤 魏光飚(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 400015)鹽井溝是我國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的最為經典的產地之一,該地區出土的動物群是華南“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通過對鹽井溝動物群的研究歷史,并結合地質、地貌特征和動物群組成成分的介紹,可以知其在古生物學研究中的價值,以及鹽井溝動物群的古地理學研究意義,及其對長江三峽的貫通具有的指示性作用。萬州區;鹽井溝動物群;古生物學;古地理學;三峽貫通盡管中國已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5-10

  • 化石
    寒武紀特異埋藏動物群中廣泛存在,包括澄江動物群、牛蹄塘動物群、關山動物群、馬龍動物群和凱里動物群等,且最近在河北地區寒武系饅頭組也發現了奇蝦化石。摩洛哥早奧陶世奇蝦化石則代表了這類動物的最晚化石記錄。關山動物群產于寒武系第2統第4階,為一典型的布爾吉斯頁巖型特異埋藏動物群,廣泛分布于云南省昆明市附近地區。關山動物群保存了豐富的特異埋藏動物化石,其中有海綿動物、開腔骨類、刺胞動物、軟舌螺類、曳鰓動物、葉足動物、節肢動物、腕足動物和棘皮動物等類群。近期,研究者

    生物進化 2014年1期2014-02-27

  • 群居動物中的共同決策
    競爭,從而引起動物群的分裂,失去群居的利益。為了保持動物群的聚合力,當動物群內出現沖突時,需要在群內個體間形成協調各種沖突以及在群內達成共識的機制。依據動物社群組成的不同,領導力機制和自組織機制是協調群內沖突,形成一致決策和聯合決策的兩種主要機制。從行為生態學的角度入手,闡述了動物群內共同決策的類型,群內沖突的協調機制,共同決策的制定過程,比較了信息因素與利益因素在共同決策制定過程中的影響。旨在藉此推進我國相關領域研究的開展, 為群居動物社會與行為生態學研

    生態學報 2013年16期2013-12-08

  • “澄江動物群”延伸人類尋祖之路
    文/尹超澄江動物群遺址撫仙湖——云貴高原上的一顆明珠,一汪碧水襯托著周圍的青山。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人們在這里的水下發現大量人工建筑遺跡,于是考古學家們紛至沓來,去追尋那個迷失千年的古城。在撫仙湖東北,有一座形似草帽的小山頭,被稱為帽天山。在這個不起眼的小山包里,埋藏的是一個更加令人神往、更加精彩、已經沉睡5億多年的海底世界。這里就是“澄江動物群”化石產地。它的發現堪稱古生物學界的一場革命。它不僅像一支穿越時光的神筆,在達爾文的巨著上補充了精彩的文字,更像

    地球 2013年8期2013-04-10

  • 探密鹽井溝古生物化石遺址
    生物化石;化石動物群;東方劍齒象鹽井溝古生物化石遺址位于重慶市萬州區新田鎮高家村(原鹽井鄉平壩村),距萬州城區約30公里、長江南岸約10公里,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08°、北緯30°左右,海拔高度800~1 100米,屬中生代三迭紀灰巖區,喀斯特地貌非常發育,溶洞、裂隙廣布,景色秀美。鹽井溝古生物化石遺址出土了大量保存完整的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在我國華南地區絕無僅有,同時保存了早更新世晚期至現代較為完整的生物演化序列,可以為現代生物的起源演化等問題提供不可替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2年5期2012-09-14

  • 潛龍在淵 ——水生爬行動物
    興義頂效貴州龍動物群、盤縣動物群和云南羅平地區新發現的羅平生物群最為引人矚目。關嶺生物群產于貴州省關嶺縣新鋪鄉附近的晚三疊世早期地層中,主要化石群分布在其厚度為8—15米厚的巖層中。關嶺生物化石群以產大量保存精美的海生爬行類(魚龍、海龍、鰭龍和盾齒龍等)和棘皮動物海百合為特征,此外還包括大量魚類、菊石、雙殼、牙形刺和植物化石(以植物莖干為主)。關嶺生物群的發現和研究,既可以為認識爬行類的演化提供重要信息,揭示爬行類從陸地向水中適應進化的歷程和發生的原因,還

    生物進化 2011年1期2011-08-15

  • 關于地學專用地名變更的建議
    立的第四紀哺乳動物群,即“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時代屬中更新世。該動物群的典型代表在四川萬縣鹽井溝,故又稱“鹽井溝動物群”、“四川動物群”或“萬縣動物群”。萬縣現名萬州,歸屬重慶市。(3)我國東部最為著名的郯城—廬江深大斷裂,大多數學者認為其南延止于湖北省長江北岸之廣濟縣。廣濟現成為武穴市的一個區。地圖上自然找不到了。(4)中國最大的銅鎳礦床在甘肅金川?,F金川與永昌組成新的金昌市。金川為其市區。(5)滇西北的中甸銅礦帶中的中甸現更名為香格里拉市。(6)云

    地質學刊 2011年1期2011-04-02

  • 動物布魯氏菌病新型防控技術及研究進展
    止布魯氏菌病在動物群內不斷擴散并保護國民健康安全,一直以來我國試圖采用發達國家布病防控策略,即檢疫-撲殺-無害化處理等措施,但因該病為慢性傳染病,潛伏期差異大,病原在體內休眠等機制存在,即使每月檢疫一次,幾年后仍然不能凈化群內患病動物。同時,因我國牛羊存欄基數大、陽性動物比例高,根據發達國家經驗即使現在國家下決心撥出專項經費(每年約需10 000億元),用于陽性動物撲殺補償,在短期內也無法凈化動物群,只能緩解疫情緊急狀態,此后由于存在遺留的患病動物,不久又

    獸醫導刊 2011年9期2011-03-27

  • 黔南獨山縣羊鳳鄉祥擺組海相動物群及其環境分析
    海相動物組成的動物群。該處交通方便,位于獨山至平塘省道旁(圖1),不僅祥擺組海相生物化石豐富,未見任何植物化石,而且巖性也和附近的白虎坡、甘寨及祥擺伐木場的層型剖面有一定的差別:缺少大套的石英砂巖和薄煤層夾層,主要以厚層的黑色泥巖、碳質泥巖、泥質粉砂巖為主,在泥巖和泥質粉砂巖中常見黃鐵礦結核及鈣質結核,發育水平層理。1 羊鳳鄉祥擺組海相動物群羊鳳鄉祥擺組海相動物群化石的主要類別有腕足類、珊瑚類、頭足類、苔蘚蟲類及遺跡化石。其中,珊瑚類、頭足類、苔蘚蟲類及遺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2011年4期2011-02-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