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茂蔭與紙幣兌現

1983-01-01 08:56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2期
關鍵詞:英法聯軍大錢咸豐

在《資本論》這部巨著中,馬克思曾提到一位中國人,這便是清朝的官吏王茂蔭。

在安徽黃山南麓的雄村公社義成大隊,是地處新安江畔的一個小村。村中有幢具有明、清建筑特征的樓屋,這是清代顯赫一時的王天官王茂蔭的“天官第”。據一位銀須皓首、年逾古稀的王茂蔭的后裔說,王茂蔭與咸豐皇帝有段不尋常的關系。相傳英法聯軍打下天津,直撲通往北京的廊坊,咸豐皇帝毫無察覺,還在御花園里悠然自得,焚香拜月;正是王茂蔭及時趕到宮里稟報了英法侵略軍打來的危急情況,使得咸豐醒悟到自己受了臣下的欺騙。在兵臨城下的危急時刻,王茂蔭急中生智,利用徽州生產的一種沒有殺傷能力的“松樹炮”,虛張聲勢地大肆轟擊,一時驚呆了英法聯軍,使咸豐趁機得以西逃。從此,王茂蔭大受賞識,成了咸豐皇帝的心腹寵臣。

咸豐初年,由于鴉片大量輸入和對外賠款,再加上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糧餉增多,清廷發生了財政危機,于是提出幣制改革的主張。王茂蔭因得咸豐的信任,升任了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當時鑄錢的寶泉局正在鑄制當百、當五百、當千的大錢,王茂蔭則反對這樣做,他認為如此并不能挽救財政危機。他說:“官能定錢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鑄大錢必然使物價上漲。他依據唐、宋時的“飛錢”辦法,向咸豐提出發行紙幣的主張,但“鈔法未善”,加之阻力很大,致使不兌現的紙幣成為強迫使用的軍用票。此票制作既惡,發行又濫,雖然注明可以完糧納稅,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后來,王茂蔭擬了四條補救章程,其目的在求兌現。

關于此事,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的一條注釋中是這樣寫的:“清朝戶部右侍郎王茂蔭向天子上了一個奏折,主張暗將官票寶鈔改為可兌現的錢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審議報告中,他受到嚴厲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審議報告最后說:‘臣等詳閱所奏……所論專利商而不便于國?!?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從這些詞句里可看到,馬克思對王茂蔭主張紙幣兌現這一點是認可的,還擔心他可能因此而挨板子。實際情況是怎么樣呢?他在受到“嚴行申飭”后的第四天,即被調為兵部右侍郎了。

(楊扣連摘自1983年第5期《旅游天地》

猜你喜歡
英法聯軍大錢咸豐
咸豐帝:當庸人遇見大時代
英法聯軍侵華之役“通州八里橋之戰”探析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英法聯軍為何沒燒紫禁城
與曾國藩“掰手腕”的咸豐畢竟不是崇禎
咸豐:不惜身體愛美女
咸豐妙解寫錯字
賺賊的錢
助賊逃跑
天生我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